一带一路政治中考复习

2025-01-11

一带一路政治中考复习(11篇)

1.一带一路政治中考复习 篇一

曾经,有一段路,她消逝了,却又清晰存在,这就是“丝绸之路”。她最早形成于汉武帝时期,由张骞带着使团途经河西走廊出使西域,一路披星戴月、跋山涉水、历经艰险,最终花了整整十三年时间完成了这项伟大的工程,为汉朝带回了各种.种子,丰富了农业生产; 知悉了外面世界的地形,为后来夺取河西走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了解各国的风土人情,结交了许多盟国;同时将本国的丝绸、瓷器带出国外,充实了国库……从此,各路商队络绎不绝于丝绸之路,声声驼铃萦绕上空,空前繁盛。

可惜,随着朝代更迭,丝绸之路由盛转衰,逐渐消逝。

然而,历史的发展总是惊人的相似。2013年9月,我们的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国家级战略,并且得到了沿途国家的响应,真正阐释了中国之声,一呼百应。

转眼来到了2019年,懵懂的我从电视、报纸上接收到不少有关一带一路建设的成果,而最明显的变化,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家里的生活必需品多元化了,这得益于自贸区的建成,以前妈妈想买件心仪的进口商品,不仅多花钱,还要漫长的等待,更担心被代购欺骗。可是现在呢,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就集结于此,不仅品种繁多,而且价格亲民。餐桌上,只要上午想吃北海道的鳕鱼,午餐保证就实现了。逢年过节,爸爸手提两瓶正宗XO走亲访友,倍儿有面子。

今年高三的表哥,报考的志愿也因一带一路的实施,有了更多方面的选择,语言类、经贸类、信息类、旅游类、能源类、医学类等等五花八门,只要是他擅长的、愿意的,任凭他选择,我想这一定就是利民的大事了。

当然,高铁建设、移动支付、中华美食,还有我们的大熊猫,也让世界更深更全地了解了中国。

正如新闻里讲的:国家强盛,才能充满信心开放,而开放又促进了国家的强盛。听到这句话时,我内心无比激动!我想:亲爱的祖国啊,请耐心等我几年,待我学有所成,一定积极投身您的建设中去,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为您添砖加瓦,毫无保留!

2.一带一路政治中考复习 篇二

关键词:一带一路;地缘政治;世界局势

“一带一路”构想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称。从一开始,“一带一路”构想就源自中国国家领导人的顶层设计。2015年3月28日,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外交部与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公告后,学术界有诸多讨论。

一、“一带一路”概念由来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时首次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同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时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欧洲时表示,要把中欧合作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等重大洲际合作倡议结合起来,以构建亚欧大市场为目标,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2014年5月21日,习近平在亚信峰会上做主旨发言时指出:中国将同各国一道,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尽早启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更加深入参与区域合作进程,推动亚洲发展和安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2014年11月8日举行的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上,习近平主席强调,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互联互通相融相近、相辅相成。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那么互联互通就是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

二、“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这一倡议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能够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指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首先,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转型和国际产业转移的需要。其次,顺应了中国与其他经济合作国家结构转变的需要。最后,推动多边合作。一带一路战略将是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10+1)、中日韩自贸区等国际合作的整合升级,也是我国发挥地缘政治优势,推进多边跨境贸易、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三、“一带一路”美国方面态度

自“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提出后,国际社会总体反应积极,但部分西方政策人士表达了怀疑或“唱衰”态度,尤以美国地缘政策界最为明显。美国智库国家亚洲研究局的纳德热·罗兰認为,“一带一路”将引发三方面后果:一、导致欧洲地位下降,经济上成为中国附庸,地缘上变成孤悬于欧亚大陆西侧的一个半岛,而美国则因为失去欧洲盟友的支撑,沦为“漂浮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中间的孤岛”;二、全球战略和商业重心将从海洋转向欧亚大陆,从而威胁美国海上霸权;三、导致欧洲内部和美欧之间在对华问题上产生分歧。罗兰警告说:“如果欧洲越来越倒向亚洲而非大西洋这边,如果中国与俄罗斯、中亚、东欧、中东越走越近,那么,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将不得不大幅调整在该地区乃至全球的传统战略。”罗兰此番地缘政治分析和解读代表了美国传统的地缘战略思维:一、要确保美国的海上霸权,二、阻止欧亚大陆上出现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美国战略拥有一个简单、清晰和极具理性的历史维度。这就是,一旦一个敌对的国家或国家集团控制了欧亚大陆,即那块被称为“心脏地带”的地方,那么,美国最根本的国家安全利益将受到威胁,美国打了两次世界大战以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从1945年起,美国就开始努力防止苏联利用其地缘战略优势控制与其邻近的西欧、亚洲和中东地区。据此美国从根本上改变了全球的地缘均势以形成对美国有利的态势。

四、“一带一路”印度方面态度

虽然促进南亚区域一体化有利于提升印度的大国地位,但印度无法只依靠南亚来实现其经济潜能,中印合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中印战略对接有助于实现共同利益,并能对全球地缘政治产生积极影响。目前,中国与印度的利益交汇点逐渐突出,挑战和威胁亦逐渐趋同。虽然印度对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持谨慎态度且没有做出回应,但密切关注和研究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中印拥有互联互通合作的潜在需求,中印战略对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受传统地缘政治思维的影响,印度认为“一带一路”不仅是区域经济合作,更是地缘政治的重塑。其次,受中国崛起和“中国威胁论”的影响,印度将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看作对印度在南亚主导权的挑战与威胁。最后,尽管印度并不希望域外大国对南亚施加影响,但毫无疑问不会拒绝从“一带一路”框架下的经济项目合作中受益。

五、结语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屹立于世界的领导地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一带一路”战略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周平 《“一带一路”面临的地缘政治风险及其管控》 探索与争鸣杂志 2016-04-01.

[2]曾向红 《一带一路的地缘政治现象与地区合作》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6-06-03.

3.一带一路政治中考复习 篇三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启动后,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合作将更加紧密。目前阿拉伯地区的多个国家正陷入政治转型、恐怖主义等问题中,这必然会影响“一带一路”的实施。同样,“一带一路”也会反过来影响这一区域的政治格局。文章分析阿拉伯危机的根源,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及论述“一带一路”所具有的潜力,希望有助于相关的决策。

【关键词】一带一路 阿拉伯 政治危机 伊斯兰 恐怖主义

【中图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A

阿拉伯问题可以说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其是一个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宗教因素、民族因素、文化因素都牵涉其中。作为天然的能源库,阿拉伯地区成为了各种势力竞相争夺的对象。常年的战乱,让阿拉伯各国人民饱受苦难,由此滋生出恐怖主义。恐怖主义已经成为了世界政治毒瘤,其对于全球稳定及发展都造成了威胁。因此妥善解决阿拉伯问题是一个全球化的课题。自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以来,得到了阿拉伯世界国家的纷纷响应。可见,人心思定是主流。从“一带一路”的构想和基本理念来看,其很有可能成为阿拉伯世界的转折契机。中国与阿拉伯世界有着几千年的交往史,和平友好是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基调。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中国将在阿拉伯地区的事务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不过,我们仍旧要认识到阿拉伯问题的复杂性及其所具有的风险性。中国政府应当携手企业,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实现共同发展,合作共赢。

阿拉伯危机的根源

阿拉伯危机从根本上来说是西方国家地缘政治博弈的结果。“自2001年的‘9?11’事件后,美国在阿拉伯世界接连采取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以强力介入阿拉伯政治,其结果是彻底摧毁了阿拉伯世界原本已经脆弱不堪的政治生态链,同时也让自己陷入了沉重的战争深渊。”①但是美国政府并没有因此而警醒,仍旧一意孤行推行所谓的“新干涉主义”。美国试图用“民主”来医治满目疮痍的阿拉伯世界,无奈事与愿违,“民主”根本不是万试万灵、包治百病的普世良方,埃及、叙利亚、利比亚至今都陷在各种政治势力的冲斗中,政教矛盾、教派矛盾再度紧张,根本无力自拔。而美国则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资本家、政客忙于大选,阿拉伯问题充其量只是竞选时的谈资。

阿拉伯问题可以说是当前全球范围内最棘手的问题,阿拉伯地区也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冲突最为激烈的地区。一些问题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另一些则是由西方国家新造成的,大体上来说,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政教冲突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国家的主导下,阿拉伯地区开始了世俗化,伊斯兰主义由此而被压制。20世纪70年代,有伊朗的霍梅尼所领导的伊斯兰复兴运动,标志着伊斯兰主义的复兴。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军事高压及地方军阀的双重作用下,阿拉伯地区的伊斯兰主义陷入低潮。2000年以来,美国在阿拉伯地区的军事行动给阿拉伯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那些由美国一手培植的政治势力完全倾向于美国的利益,根本不考虑民众的生存问题。随着国内经济情况的日益恶化,类似于穆巴拉克、卡扎菲这样的军事强人逐渐失去国内民众的支持。伊斯兰势力因此乘虚而入,号召民众推翻政府,由此引发了持续的大规模的政治骚乱。“作为美国自然不会希望阿拉伯地区重回伊斯兰时代,因此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由美国扶持的世俗政府与伊斯兰主义政治势力之间将会有一场漫长的角逐。”②

二是恐怖主义问题。恐怖主义实则是西方霸权的结果。阿拉伯地区是西方霸权的重灾区,阿拉伯人民长期生活在西方霸权的阴影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长期主导阿拉伯地区的事务。美国的中东策略从根本上是为美国自身服务的,根本不考虑阿拉伯人民的生计问题。对于美国这种自私自利的做法,阿拉伯人民可以说是深恶痛绝。当恐怖组织高举反美旗帜时,民众必然是纷纷响应。因此由美国所主导的反恐最终只会激增阿拉伯人民的仇恨。如果不从根源上消除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反恐只会越反越恐。据叙利亚官方统计,目前活跃在中东地区的反政府武装人数已达数十万人,其中最为猖獗的当属近日来长期占据西方媒体版面的“伊斯兰国”。此外美国在反恐问题上一直采取双重标准。谁是恐怖分子一直都是由美国界定的。从近年披露的一些内幕来看,中东地区多数恐怖组织在发展的初期阶段或多或少接受过美国情报部门的资助。可以说今日的恐怖主义之祸完全是美国一手造成的。

三是地区领导权问题。由于教派问题,阿拉伯国家之间素来纷争不断。伊朗、沙特、土耳其等国始终都在谋求成为地区领导者的机会。自埃及**后,这种地区领导权的争夺日益公开化。沙特的经济实力无疑是其最大的优势,但是在人口和领土面积等方面,沙特都不具备成为大国的条件。此外沙特在美国的支持下策划了一系列推翻别国政府的行动。例如叙利亚、巴林等国的**实则是由沙特在暗中提供资金的。以土耳其为例,其地处欧亚,且在地缘和亲缘上与正统阿拉伯国家相去甚远,同时土耳其背靠欧盟,很难被其他阿拉伯国家所信任,因此其也不具备成为地区领导者的可能性。再以伊朗为例,长期以来伊朗始终以强硬的姿态出现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但是从其自身的经济实力和政治理念来看,根本不足以领导阿拉伯地区,同时美国也不可能让伊朗成为地区领导者。如果埃及在短期内无法稳定,那么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地区领导权的争夺,将成为阿拉伯地区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阿拉伯地区的局势走向

如上所述,阿拉伯问题的根源是十分复杂的,有历史因素、宗教因素、经济因素及大国战略因素。因此其未来的走向也可谓是变数重重。大体上来说,阿拉伯地区在短期内不可能实现变乱为治,甚至可能出现急剧恶化的情况。具体而言,有三个变量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其走向将直接影响到阿拉伯地区局势的变化。

一是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据分析,希拉里?克林顿成为下一届美国总统的可能性非常大,作为“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要推手,其一旦上台必然会重启“亚太再平衡”战略。同时美国国内的精英派普遍支持“亚太再平衡”战略,将其视为美国经济复苏及确保全球霸权的重要手段。从表面上来看,美国的战略重心从阿拉伯地区转移到亚洲;实质上,并没有完全撤离,而是采用了一种以退为进的手法。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重创,美国需要时间来恢复。作为全球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亚太地区必然被美国视为复兴的起点。据国外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美国的金融业已经有明显的复苏迹象,其盈利水平基本上恢复到08年金融危机前。据预测美国经济在2017年后将全面复苏。此外,奥巴马也曾暗示美国将在3年内消灭恐怖主义。“2018年前后美国将重返阿拉伯世界。届时,阿拉伯地区必然又将迎来一场腥风血雨。”③

二是世俗政治的民主化进程。类似于埃及、利比亚、叙利亚、巴林等阿拉伯国家的世俗政治都是一种强人政治。在一段时期内,其的确起到了稳定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但也必然会产生腐败问题。目前的民主化从根本上来说是由西方国家所主导的。对于一般民众的呼声,傀儡政府始终在装聋作哑。因此民众也不可能去信任这样的政府,政府被推翻是一种必然。阿拉伯国家世俗政治的畸形从根本上来说也是由西方国家造成的。尽管目前阿拉伯国家世俗政治民主化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优越性,但是并不意味着应当重回强人政治时代,或是回归宗教政治。对于阿拉伯国家而言,必须坚持一种独立自主的政治改革,重新整合国内的政治力量,创造出一种适合阿拉伯国家的治理结构。

三是“伊斯兰国”的持续存在。从西方媒体的报道来看,“伊斯兰国”是当前最具实力的恐怖主义组织。“伊斯兰国”控制了将近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及数百万人口,其每月的收入高达数十亿美元。“伊斯兰国”不同于一般的恐怖组织,其在政治上具有更大的野心。其头目宣称,要建立一个所谓的“哈里发”帝国。从美国的态度来看,美国在短期内不可能出兵清剿,叙利亚、伊拉克则在战乱中元气大伤,根本无力出兵。以色列则同阿拉伯世界长期不和,短期内也不可能施以援手。因此“伊斯兰国”长期存在的可能性很大,其对于阿拉伯未来局势所造成的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

四是巴以问题。巴以问题是阿拉伯世界的老问题,其根源在于一些西方国家的暗中策动,同时也有历史原因及领土纷争。对于以色列来说,阿拉伯世界的内乱无疑是一件好事。以色列可以得到喘息的机会。但是阿拉伯世界不可能一直乱下去,其必然会有稳定的一天。因此巴以问题不能视而不见,悬而未决。对于以色列来说,目前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如果能够同巴基斯坦化敌为友,便可以获得长治久安。否则,阿拉伯世界将永无宁日。

对于“一带一路”而言,上述问题都是潜在的风险,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预先谋求对策,或规避风险。当然上述预测只是在当前基础上做出的,不排除未来可能出现新的变量。尤其是“一带一路”自身所具有的潜力,其很可能成为改变阿拉伯局势的重要契机。因此对于投资者而言,不应当盲目恐慌。只要做好充足的应对工作,相信“一带一路”将是千载难逢的大机遇、大转折。

“一带一路”在阿拉伯问题上的积极意义

阿拉伯问题不仅是一个政治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经济问题。长期以来,在西方国家的操控下,阿拉伯国家的经济生态是非常畸形的。用石油换美元,换来的只是短期的繁荣。只要西方国家在石油价格上动动手脚,阿拉伯国家立即会陷入动荡之中。因此经济上的高度依赖是政治动荡的重要根源。阿拉伯地区想要从乱到治,必须从经济基础入手,发展独立的、具有可持续的经济模式。在这一点上,中国所提出的“一带一路”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首先,“一带一路”倡导的是一种共同发展的理念,有利于促进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共同合作。“‘一带一路’不仅仅是为中国发展服务的,同时也将是为阿拉伯人民服务的。这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根本点。”④在全球化的时代,一国的长期发展离不开周边国家的协同发展,一国的长期稳定也不离不开周边国家的长期稳定。基于这种理念,“一带一路”在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充分考虑到阿拉伯人民的利益,积极促进地区的稳定。不同于西方的经济计划,“一带一路”不是一个自私自利的规划,而是一个站在全球正义高度上的,旨在推动世界进步,促进世界和平的大格局、大战略。“一带一路”倡导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不搞任何具有排他性的制度设计,不拉帮结派,不经营势力范围,任何有合作意愿的国家都可以参与。对于深陷隔阂的阿拉伯各国来说,“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上的重大契机,同时也是政治上的重大契机。从人类历史发展大趋势来看,冲突只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插曲,而和平才是发展的永恒主题。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往往是因为不了解、不信任所致。如果有一个共同合作的平台,在深入沟通、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必然可以化解矛盾,从而获得永久的和平。对于阿拉伯世界来说,“一带一路”可谓是绝佳的平台。同样在资金问题上,“一带一路”也充分考虑了阿拉伯国家当前的困境。由中国倡导成立的发展基金,完全基于一种开放性的原则,欢迎相关国家参与共建。中国曾是一个深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完全能够感受到阿拉伯国家人民所遭受的困难。因而更加不会像西方国家那样,将一些不平等的条款强加给阿拉伯世界的人民。这种高度平等、独立的合作模式,将有助于阿拉伯国家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从根本上摆脱西方国家的控制。

其次,“一带一路”包含大量基建项目,有利于促进阿拉伯地区形成良性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农村地区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标语“想致富、先修路”。说法虽然通俗,道理却是深刻的。在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的物流能力可以说是其贸易的核心竞争力。由于长期受战乱的影响,阿拉伯国家的基建普遍较差,公路、铁路、航运等都处在较为落后的水平上。“一带一路”包含着大量的基建项目,对于那些缺乏资金、缺乏技术的阿拉伯国家来说,“一带一路”可以说是一个重大的契机,对于促进国内就业、提升综合实力来说,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不同于西方的援助计划,“一带一路”是一个可持续发展计划,其着眼点是阿拉伯世界的未来。

再者,“一带一路”提倡平等互利,有利于促进阿拉伯地区形成新的政治氛围。平等是一切政治的出发点,互利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纵观当前阿拉伯世界的乱象,从根本上来说是忽视了这两个基本点。在政治上,无论是强权政治还是宗教政治都是一种特权政治,忽视平等的政治必然是不会长治久安的。在经济上,各国之间争相迎合西方大国,甚至不惜相互攻击,来换取西方的援助。正是由于政治生态、经济生态的严重恶化,导致其无法稳定发展,长期发展。“一带一路”是一个高度倡导平等互利的项目。中国不搞意识形态上的冲突,尊重对象国的风俗文化、宗教礼仪。只要是真诚合作、平等合作的,中国都欢迎。中国不搞拉帮结派,不参与一切政治阴谋活动。相信以中国的实际行动,必然会赢得阿拉伯世界的信任。

最后,“一带一路”项目,有利于促进阿拉伯地区的全面发展。目前阿拉伯地区各国在经济发展上存在着极为严重的不平等。类似于沙特这样的海湾国家,经济实力异常发达,而以色列、巴基斯坦、伊朗、叙利亚、利比亚等由于战乱因素,国内经济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国民生活水平较低。从稳定区域的角度来看,促进区内各国的共同发展、全面发展是解决区域问题的最好出路。“‘一带一路’项目是高度扩展性的,它并不是一个硬性的发展项目。”⑤也就是说,只要是有利于发展的,都可以囊括进“一带一路”中,都可以得到“一带一路”基金的支持。对于阿拉伯世界的国家来说,这样的发展和建设具有高度的自主性。不同国家可以根据自身的特色规划本国的发展。同时各国也不必为了竞争某个项目而产生新的矛盾。

综上所述,只有发展才能促进稳定,促进和平。当然,鉴于阿拉伯世界错综复杂的环境。“一带一路”又是一个长期的计划,不可能在短期内产生良效。同时我国企业从事国际项目的经验尚浅,作为政府应当为企业撑起政治风险保护伞,同企业共同抵御风险。正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坚持走正确的道路,相信“一带一路”不仅能够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道路,同时也是阿拉伯国家走向富强的道路。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语学院)

【注释】

①陈玉荣,蒋宇晨:“‘一带一路’:中国外交理念的传递”,《当代世界》,2015年第4期,第14~17页。

②孙敬鑫:“‘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国际舆论环境”,《当代世界》,2015年第4期,第18~20页。

③郭斌:“后金融危机下的中国―阿拉伯经贸合作与自贸区、经济特区建设”,《宁夏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第72~82页。

④林跃勤:“‘一带一路’构想:挑战与应对”,《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第5~17页。

⑤刘静:“精简务实 扩容升级 铸造中阿合作战略平台―宁夏博览局局长王静谈第二届中阿博览会”,《新商务周刊》,2015年第5期,第18~21页。

4.一带一路政治中考复习 篇四

1.我国税收的种类(内容):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2.公民政治自由权利的内容: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正当防卫的条件的内容:只有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必须是不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时;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

4.深化教育改革的内容: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以及教育质量的评价方式

5.违法行为的种类(内容):违宪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6.生产关系的具体内容:生产资料归归谁所有;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产品(消费品)如何分配。

7.生产力要素的内容: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

8.“一国两制”的主要内容: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9.“三个代表”的基本含义(内容):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内容):第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中考政治材料题如何避免写跑题

学生:我们在做政治题目时,为什么有些题目常常跑题或答不到要点?

教师:要正确回答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理解题目的设问,理解题目本身所传递给你的题意。当你能正确理解、搞清题目的真正意图后,解答就变得很明确。

学生:那么,怎么才能看懂题目,弄清题意呢?

教师:如下列题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五大又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纲领,从此,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上材料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并就你收集的剪报中或者你所了解的上海近几年的巨变中,举两个例子。这道题目很多同学都答不到要点,以为“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是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所致,因此很多同学都答了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含义。

学生: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难道不是由于我们坚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吗?

教师:基本路线是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的原因。

题干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五大又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纲领,从此,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

注意“从此”这个词语。“从”是时间限定,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此”是代词,指党制定并提出了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显然,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五大又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纲领,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所以,题目中党制定了基本路线的“制定”是要点,是说明道理的首要选择。在我们的教科书中,党制定基本路线的根据是研究我国的基本国情。

5.中考政治复习方法 篇五

现在的中考政治,虽然是开卷,但是学生要想考出比较理想的成绩还是有很大难度的。根据我的研究发现,中考政治试题的答案多数还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反复组合和灵活运用。只有熟练掌握课本知识点,才能灵活应对各种试题。

(一)研究中考命题思路,吃透考点内容,弄清基本内容

课本中知识点、理论较多,我们应认真研讨,加强同头备课,依据中考重点进行有目的的精选、整理,特别是初三的内容更需要整个政治学科教师的团结协作,归纳整理出每课知识点的要求、分布,整理出哪些内容是需要记忆,哪些是了解,哪些是应用,然后根据不同的层次要求,分析每一个知识点。

(二)建立知识体系,形成整体理解,精简内容

初中升学考试带有综合性,用分散或零碎的知识来回答问题是不可能获得高分,因为回答得不够全面、深刻。中考试题往往要用综合的知识来回答,阐述理论的内在关系。所以,在第一阶段的复习中,教师要有意识打破教材的顺序,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比较,梳理出横向、纵向的联系,以免学生在答题时思路不开阔,只局限于某个方面的阐述,不能用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提炼。

(三)巩固练习,加强检测,精炼复习内容

教师应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针对他们没有准确掌握或理解不透的内容,进行仔细分析,并进行抽查与辅导,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教师还应细心研究历年中考考试的卷子、题型,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绩情况,精心设计出相应的试卷,以帮助他们应对中考考试。

第二阶段:提升练习的难度、综合性,不断加强学生的学习技能

在中考总复习中,进行各种不同种类的练习,是不得不做的一个关键环节。

(一)典型例题练习

进行训练的例题,要力争做到理论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并注重根据不同的内容,变化题型,更要具有典型性。例题最好是从历年来的中考试题中精选或演化而来。教师可根据初中政治学科课程标准挑选出一到二个例题来练习,以便于加强学生分析、判断、综合、归纳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关注训练后的评析、归纳、总结,并找出规律。

(二)训练答题的技巧

中考考试改革的不断深入,开放性试题逐渐增多,考试越来越重视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对社会热点的分析应用,试题也灵活多变。但不管试题形式和设问情景如何变化,总是能找出一些答题的规律和技巧的。因此,对于答题规律、技巧的掌握也是教师应该引起重视的重要方面。这方面的经验论文已经很多了,我在这里不再做重复论述。掌握答题技巧,把题答准、答全,是非常有利于提高中考成绩的。

(三)政治学科术语的训练

一些学生答题语言口语化、网络化,零散、随意,写了一大堆,但只会给阅卷教师雾里看花的感觉,不知道他说的重点是什么。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采取以下办法:(1)做好示范。教师要讲究课堂语言艺术,用好政治学科术语,好起到示范作用。(2)激发兴趣,鼓励学生用好政治术语。(3)加强练习,熟能生巧。平时上课,做练习当中,让学生多说、多写、多练,增强他们政治术语的运用。

第三阶段:结社会生活热点,进行专门练习

本阶段练习,是以社会生活热点为主题,跨越不同年级课本内容,综合整个初中阶段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这个专题的练习历来是初中政治学科复习的重点。每一年度所涉及的社会生活热点内容很多,而中考政治试卷的容量又很有限,练习的时间也不是很充裕,因此,在复习练习时,教师要关注和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重大事件。其中,挑选好专题是关键。

(一)以考试大纲为依据

在选择专题时,只要和考试大纲内容没有关系,或超过考试大纲知识和能力要求的事件热点,一般都不要选入复习范围。因为近几年来的初中政治中考试题都是以考试大纲为依据的,社会生活热点的考查,也以不超过考试大纲说明的范围为限度,可以说社会生活热点仅仅起到了体现考试大纲中规定的知识和能力载体的作用。

(二)要重视地域热点

近年来的初中政治中考,总是会涉及带有明显地方特色的试题。因此,教师在政治中考备考中一定要关注既具有地方特色,又与全局热点相关联的主题。如各省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本省的重大时事、热点、焦点等都要特别注意。

(三)要“大材小用”

所谓“大材”,就是抓与社会生活热点紧密关联的材料,抓和学生生活有密切关联的问题。在进行这些专门练习时,我们要做到“小用”,要把这些“大材”化为一个个具体的小题目。

第四阶段:利用好教材,构建知识体系

本阶段要留出一段时间再复习教材。中考最终是以教材为基础,要防止学生陷入题海,不能自拔。我们应回归基础,回归教材,构建知识网络体系,重视基础知识巩固复习,强化重点时政理解。这一段时间,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必要的引导,结合基础知识和专题复习考试情况,引导学生回归教材,找出重点基础知识与社会生活热点关系密切的重点。最后三天,可让学生自由复习,查漏补缺,自行理清所要复习重点。这三天的作用不可小觑,不同层次学生都有可能从自己的查漏补缺中获得收获。

第五阶段:调整心态,从容应对

中考复习阶段,特别是冲刺阶段的心理积极健康,会提高复习的效率。如果心理健康有问题,会严重影响复习的效率,甚至会影响中考考试成绩。要想学生心理健康,教师也得要有健康的心态。心理问题人人有,教师也有。有的教师对学生期望值过高,给学生造成很大心理压力。因此,我建议,教师要有平常心。教师应把信心和力量传导给学生,给学生心理以极大的支持和鼓励。

6.中考政治总复习提纲 篇六

“基础”类

1.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四项基本原则。

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

4.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

5.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6.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自然资源。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大自然。

7.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8.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物质文明的发展。

9.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是宪法。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宪法

“根本”类

1.现阶段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3.中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4.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教育。

5.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发展科技、教育。

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7.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8.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宪法。

9.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10.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有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国家根本任务、基本经济制度等。

11.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

12.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3.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4.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1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16.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17.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18.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19.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带有“一”的知识点

1.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一个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带有“二(两)”的知识点

1.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

2.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3.精神文明建设的两个方面: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4.公有制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5.“两种制度”: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带有“三”的知识点

1.三次科技革命。

2.三个代表:中共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社会主义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三个原因或表现: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①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②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③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4.三方面重要国情:人口国情: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之一。资源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环境国情: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5.实行计划生育的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6.人口现状的三个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7.控制人口数量的三个具体措施:晚婚、晚育、少生。

8.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9.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10.“三下乡”活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城市“创三优”:创建优美环境、建立优良秩序、搞好优质服务

11.发展先进文化的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2.公有制经济的三种构成: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13.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7.政治中考复习计划指导 篇七

一、教学内容:

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时事政治、时政热点分析、综合模拟检测等。

二、复习目标:

(一)、总目标

本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旨在促进初中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分类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珍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

(2)亲近自然,爱护环境,珍惜资源,勤俭节约。

(3)孝敬父母,尊重他人,诚实守信,乐于助人。

(4)热爱劳动,注重实践,崇尚科学,勇于创新。

(5)遵纪守法,追求公正,自主自立,增强公民意识。

(6)热爱集体,敢于竞争,善于合作,有奉献精神。

(7)热爱祖国,热爱和平。

2、能力

(1)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控制。

(2)掌握爱护环境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

(3)逐步掌握交往与沟通的技能,学习并运用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方法。

(4)学习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能够积极适应信息化社会。

(5)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能够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

(6)领会法律的意义,初步学会运用法律自我保护、维护合法权益。

3、知识

(1)了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认识个体成长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2)了解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的道德规范。

(3)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

(4)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国策以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初步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状况。

三、内容标准:

(一)、认识自我

1、成长中的我

目标:

正确认识自我的生理与心理变化,体验青春期的美好与烦恼。

学习调节情绪,增强调控自我、承受困难和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接纳自己,逐步养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内容标准

1。1 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协调生理与心理的和谐发展。

1。2 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

1。3 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健康的心态。

1。4 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1。5 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1。6 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能够客观地认知自我,积极接纳自我,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2、自尊自强

目标:

体会生命的可贵,热爱生活。

培养自尊、自立、自强精神。

能够分辨是非,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内容标准

2。1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学习基本的自救自护常识,懂得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关系。

2。2 知耻、自尊,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2。3 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懂得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4 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

2。5 体会生命的价值,知道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8.初三政治中考复习安排计划 篇八

简而言之,三阶段复习法。

第一阶段:(2月——3月)立足课本,夯实基础。

现在的中考政治学科试题凸现异常的灵活性,与社会结合,与时政结合,与生活结合。所以,虽然开卷,但是学生要想考出比较理想的成绩还是有很大的难度。我教了十几年的政治了,只有一个学生考过满分80分。那么是否标志着中考的灵活让我们广大毕业班师生无从把握了呢。我觉得不是,以我多年的经验:不管中考政治试题如何的灵活,呈制的方式如何新颖,有个根本是无法改变的,那就是政治还是政治,不可能脱离政治教学大纲的要求,也不会脱离课本基本知识点的考察。只是在运用上更加灵活罢了。因此,我强调学生必须重视课本的研读(不是普通的阅读,而是研究性阅读)。掌握熟了课本知识点,才能够灵活应对各种试题。根据我多年的研究发现,中考政治试题的答案多数还是对课本基本知识点的反复组合和灵活运用。我称之为C型试题C级要求。因此,我在这个阶段,主要带领学生抓课本的复习,我对学生提出个口号:“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抱着课本打滚。”为下一阶段的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到那时,就可以

脱离课本改向研读资料书的基本知识点了。做起题目也就有了基础把握了。

第二阶段:(3月——4月)梳理体系,讲练结合。

课本的基本知识点的熟悉掌握是必须必要的,但是仅仅有这个环节,还是不够的。因为,考试不是简单的对课本知识的重复再现。其中,解题的方法解题的思路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中考中能否考出比较理想成绩的一个关键所在。为此,我安排了这个环节。梳理体系,打破几册课本之间、课与课之间、框题与框题之间的界限。划分板块,形成知识系统的体系化。我根据考纲,划分了十四个板块,诸如: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人口资源环保、一国两制与国家统一。。。板块化体系化有助于学生专题掌握知识,也

便于学生在中考中答题过滤组织使用知识点。

在此,基础上,我配合安排讲练结合环节。提高学生应考能力。主要分各种题型的讲练,各种专题的讲练。同时布置量小而精的作业(不必安排过多的考试,这个环节我基本不安排考试,减少学生的负担)。通过这个环节的复习,学生们基本做到课本知识点熟悉,应考方法掌握。那么学生们参加中考应该说,就没有

多大问题了。剩下的就是强化训练,冲刺中考了。

第三阶段:(4——6月)强化训练,冲刺中考。

这个环节主要是实践我们前俩个阶段复习效果,巩固提高。信心百倍的冲刺中考了。具体安排的内容主要

9.2013年中考政治复习热点 篇九

1、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西藏将全面实现15年免费教育,即学前3年、小学6年、初中3年和高中3年。凡是在西藏自治区公办学校就读的学生均能享受这一政策,在民办或其他部门办学校就读的学生也可享受等额财政补贴。2、9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

3、第七届全国农民运动会9月16-22日在河南南阳举行。4、9月29日,由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目前中国最先进的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科学”号在青岛正式交付使用,中国海洋科学考察能力实现了新的突破,迈入国际先进行列。

5、在9月18日召开的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第二十三届院士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院士被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新任院长,将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就任。这是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成立近30年来首位中国籍科学家担任院长。2012.10

1、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10月2日在人民大会堂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颁发“农民”奖章。

2、瑞典文学院10月11日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3、10月25日23时3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火箭,成功将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4、《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10月30日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汽车召回制度从原来的“规定”变身“条例”,正式上升到国家的法律法规的高度。5、10月7日,委内瑞拉举行新一届总统选举。现任总统查韦斯成功连任。6、10月19日,国务院印发《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人均预期寿命在2010年基础上提高1岁,即达到75.83岁。2012.11

1、国务院决定于2013年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普查标准时点为2013年12月31日,普查时期资料为2013年资料。

2、中科院电工研究所延庆太阳能热发电实验电站:8月,电站首次太阳能发电实验获得成功,至今已无故障运行3个多月,这标志着我国首座太阳能热发电 1

实验电站顺利建成。我国成为继美国、德国、西班牙之后,世界上第四个掌握集成大型太阳能热发电站有关技术的国家。3、61岁的著名旅法作曲家陈其钢日前获得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颁发的2012年罗西尼奖,成为获此殊荣的首位华人。

4、在11月6日举行的美国大选中,现任总统、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赢得连任。

5、第二十一届东盟峰会11月18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开幕。期间,峰会将2015年12月31日设为建立东盟共同体的最后期限。此次峰会的主题是“东盟:一个共同体,共同的命运”。

6、美国参议院全体会议当地时间11月29日决定,在201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中增加一附加条款,明确规定美国对日防卫义务的《日美安保条约》的第五条适用于钓鱼岛。

7、联合国给予巴勒斯坦观察员国地位。巴勒斯坦高级谈判代表表示,成功获得“观察员国”资格是巴勒斯坦人最终结束占领、收回所有权利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式事件”。2012.12

1、全国人大常委会28日表决通过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网络信息安全有了“法律之盾”。2、12月26日,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铁---京广高铁全线开通运营。

3、朝鲜官方12月12日宣布,当天成功发射第二颗“光明星3号”卫星。4、26日,日本执政自民党总裁安倍晋山当选日本第96任首相。这是他时隔5年3个月第二次就任首相。5、19日,韩国总统候选人朴槿惠当选韩国下一任总统,成为韩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统。

6、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将每年的12月2日确定为“全国交通安全日”,主要考虑数字“122”作为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报警电话,于1994年开通并投入使用。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64周年 2013.1

1、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1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2

大会。习近平主持大会。国家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12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郑哲敏(中国爆炸力学奠基人和开拓者之

一、著名力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小谟(“中国预警机之父”、著名雷达专家王小谟)颁发奖励证书。13年来国家首次将最高科技奖授予军工专家 2、1月26日,我国自主发展的运-20大型运输机首次试飞取得圆满成功。该型飞机是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的一种大型、多用途运输机,可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各种物资和人员的长距离航空运输任务。

3、西藏自治区双湖县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据悉,该县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县级行政区。新成立的双湖县由那曲地区管辖。4、1月27日,中国在境内再次进行了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这一试验是防御性的,不针对任何国家。这表明我国已经掌握了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核心技术,反导系统可靠性也经历了考验。

5、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批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要求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

6、在1月27日落幕的法国巴黎“明日”世界杂技节上,上海杂技团凭借意境空灵唯美的创意杂技《舞空竹》斩获金奖。7、1月4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签署“总统令”,正式将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改名为“巴勒斯坦国”。8、1月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解决“财政悬崖”的法案,正式成为法律。

9、当地时间1月30日16时(北京时间15时),韩国首枚运载火箭“罗老”号在位于全罗南道的罗老宇航中心发射升空,韩国成为世界上第11个成功发射运载火箭的国家。

10、海关总署1月10日发布数据:2012年香港取代了日本,成为内地的第四大贸易伙伴。2013.2

1、“感动中国2012人物评选”颁奖典礼2月19日晚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罗阳、林俊德、李文波、张丽莉、陈家顺、陈斌强、周月华艾起夫妇、3

何玥、高秉涵、高淑珍被选为人物。此外,评选还向公安部湄公河“105案”专案组表达了特别致敬。2、2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随访的台湾各界人士时强调,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两岸和平统一,是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责任。

3、欧盟委员会2月28日发布公告称,应欧洲光伏玻璃生产商协会的申诉,欧盟正式启动对中国光伏玻璃的反倾销立案调查。4、2月02.13-02.23——2013年第二十六届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在斯洛文尼亚·马里博尔举行.2013.3

1、交通运输部日前制定《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对快递市场做出规范,新法将于今日起正式实施。《办法》明确规定,企业分拣作业时不得野蛮分拣,严禁抛扔、踩踏或者以其他方式造成快件(邮件)损毁。违反该规定的,由邮政管理部门处一万元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2、全国两会带头改会风,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15项具体举措,要求简约、简朴开会,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这15项具体举措包括:严格控制会议经费支出;简化会场布置;代表统一乘坐大车,尽可能不封路;机场、车站和代表团驻地不搞迎送仪式;代表入住的房间不摆放鲜花;严格执行会议伙食标准,代表集体吃自助餐,不安排高档菜肴、酒水。不组织代表参加与大会议程无关的活动;不组织宴请活动,不举办大型联谊活动,不赠送礼品、纪念品、土特产品,不搞专场文艺演出。倡导代表发言紧紧围绕会议议题,不讲空话套话,不作汇报工作性、一般表态性发言;改进会议简报编写发送方式;多关注基层代表。3、2013年3月3日下午3时,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 4、3月14日,中国铁路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承担铁道部的企业职责。5、3月21日是首个“国际森林日”。为提高世界各国对森林重要性的认识,第6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国际森林日”,并推动全球性植树运动

6、3月22日,教育部昨天下发通知称,由于目前部分高等学校食堂餐桌浪费情况严重,教育部从即日起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反对餐桌浪费专项行动,推进“光盘行动”。7、2013年3月23日,重庆动物园为雌性大熊猫“二顺”出访加拿大举行欢送会,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3月22日至30日对上述四国(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刚果)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此访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就任后,第一次国事访问。8、2013年3月31日:搭载“神舟十号”飞船的大型运输机31日上午从北京启程,将“神舟十号”运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首次开展载人天地往返应用性飞行,并增加绕飞等新实验。今年实施的“神舟十号”飞船任务将是飞船在天空飞行时间最长的一次。神舟十号飞船将于今年6月至8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择机发射。2013.4

1、从4月1日起,教育部将启动“减负万里行”活动,通过自查、抽查等形式,对一些减负工作不力、甚至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地区和学校予以曝光和处理,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2013.5 1、5月1日,“醉驾入刑”两周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当选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

首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定于2013年6月6日—10日与第21届昆交会同期举办 2、5月10日上午,全球第一个海上园林博览会——2013中国锦州世界园林博览会在辽宁锦州开幕

3、国务院5月13日上午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动员部署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讲话 4、2013年是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

5、在2013年5月15中国被批准为北极理事会正式观察员国。

6、日本首相安倍晋三5月24日下午率领代表团前往缅甸,预定访问3天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24日在伯尔尼与瑞士联邦主席毛雷尔举行会谈,双方签署了结束中瑞自贸协定谈判的谅解备忘录。这是中国与欧洲大陆国家的第一个 5

自贸协定。7、5月27日新加坡成为继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之后,第三个发行人民币离岸债券的市场。

8、泰国曼谷将成为2013年最受国际游客欢迎的旅游城市

9、在发达国家俱乐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幸福指数调查中,澳大利亚的综合排名在34个发达国家中最高

10、北京将H7N9纳入常规流感监测 不再特殊对待

1.1 最严交规123号令出台

1.3 伊拉克汽车炸弹爆炸致至少20人死亡 1.4 菲律宾发生枪击案9死11伤

1.5 缅甸炮弹落入我村庄 造成房屋损毁 1.6 河南兰考袁厉害事件火灾发生

1.7 美再次重申防卫钓鱼岛

1.11 云南楚雄山体滑坡18人遇难。1.12 日本内阁通过强夺争岛法案 1.13 楚雄山体滑坡 46人遇难。

1.16 首相访问越南共防岛屿会议 1.17 鸠山由纪夫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道歉 1.18 贵州金桂煤矿爆炸11人亡

1.19 阿尔及利亚发生特大绑架事件,23人亡2013.1.23 辽宁发生5.1级地震 1.24 缅甸政府军炮轰拉咱炮弹落入中国境内。1.24 台保钓船遭日舰船驱逐未成功登岛 1.27 巴西发生火灾233人丧生

1.31 韩国“月老”号火箭第三次发射。2.1 河南连霍高速烟花车爆炸大桥坍塌11人遇难 2.2 贵州、大客车侧翻10余人遇难、6

2.2 习总书记去甘肃 陕西等考察。

2.3 日本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又抓我一艘渔船。2.6 所罗门群岛8级地震 形成海啸。2.8 温加宝 乡村视察 2.12 朝鲜核试验引发法地震

2.15 俄罗斯陨石坠落 千人受伤

2.18 日本制定钓鱼岛申遗草案 2.19 贵州凯里市山体崩塌5人被埋

2.20 国务院针对房价管控提出国五条 2.21 安倍晋三今日起访美

2.25 连战带团访问大陆 2.26 埃及热气球爆炸 19人遇难

2.27 辽宁舰入驻青岛航母军港。胡连会面

3.2 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第一次会议2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主席团会议主持人俞正声主持会议

3.3 H7N9禽流感病毒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3日晚发布的信息;世界卫生组织3日宣布,将今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确定为高血压这一隐藏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呼吁世界各国强化努力,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创建促进健康行为的环境。

3.5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此次会议将最终完成中国最高领导层的换届 3.11 日本福岛大地震2周年

3.14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1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已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习近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选举张德江为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选举李源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3.15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1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决定李克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3.24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偕夫人彭丽媛抵达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

4.3 天津将举办第六届东亚运动会;

4.5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5日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文莱苏丹哈桑纳尔 瑞士玺乐集团5日就其旗下产品天赋美素发表公开声明,对美素问题奶粉事件给中国消费者带来的困扰表示歉意;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4月7日开幕的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发表主旨演讲,其阐述的在亚洲和世界谋求和平、发展、合作与共赢的主张,引起国际社会特别是亚太国家的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应外交部长王毅邀请,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将于4月13~14日访问中国 4.14 青海玉树地震三周年祭;

4.15 美国波士顿几乎同时发生两起炸弹爆炸

4.16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冰岛总理西于尔扎多蒂

4.20 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赶赴四川芦山“4·20”地震震中灾区。向受伤和受灾群众表示诚挚慰问,并现场指导救灾行动。

4.22 第44个世界地球日,在“促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主题下,国内各

界在为四川芦山地震灾区同胞祈福中进行了有关纪念活动 4.23 中国8艘海监船4月23日上午进入钓鱼岛12海里海域巡航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了来访的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普西一行 国家主席习近平4月25日在人民大会堂同法国总统奥朗德举行会谈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4月25日经表决通过了旅游法,这也是中国首部用于

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法律,该法将于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

4.26 法国家族将向中国捐赠圆明园流失鼠首兔首,皮诺先生代表皮诺家族表示,将向中方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

4.25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法国总统奥朗德;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第69届年会将于4月25日至5月1日在泰国曼谷召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制和海试项目4月27日通过专家验收;定于2020年生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新协议4月29日在德国波恩开始实质性谈判 4.26 云南旱情造成343万余人不同程度饮水困难

4.28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启程出访俄罗斯及沙特、阿联酋和土耳其。这将是日本首相时隔10年再次对俄进行正式访问。安倍将于29日下午会晤俄总统普京

5.5 武汉地铁2号线的常青花园——森林公园将完工通车; 5.12 纪念汶川大地震5周年;

5~10月

世界园艺博览会在辽宁锦州举行 5.1《精神卫生法》正式施行

5.20

李克强访印 要从大局角度处理中印两国分歧 6.2

习近平访问哥斯达黎家,4-6日访问墨西哥

10.中考政治复习交流发言稿 篇十

各位老师,大家好!

在接到李老师要求五中备课组就中考复习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进行交流,我有点无所适从。可以说中考复习一年又一年,总在忙忙碌碌中就过去了,并没有刻意的去反思和总结。所以,还得谢谢李老师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怎样上好复习课?我想在座的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高见。思想品德学科是在复习阶段最能见成效的学科之一。复习课上的好,就会事半功倍,成效显著;反之复习课讲不好,就像一盘散沙,毫无用处,即使给我们的复习时间再充裕,也不能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那么,今天在这里,我就结合我们五中在教学中的一些实践和措施,以及我们在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课中得一些感受和想法与各位教师进行一下交流。

一、复习计划明确具体,包括时间安排、内容安排、复习中要注意的问题,让每位组员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适时调整进度,统一步伐。例如

1、时间安排

结束新课:2012年2月底

全面复习(第一轮):2012年3月初—2012年4月底

重难点、热点专题复习(第二轮):2012年5月初—2012年5月下旬 综合训练、查漏补缺(第三轮):2012年5月下旬—2012年6月初

实战演练(第四轮):2012年6月上旬

2、内容安排:

(1)全面复习(第一轮)

(2)重难点、热点专题复习(第二轮)(3)综合训练、查漏补缺(第三轮)(4)实战演练(第四轮)

3、复习中要注意的问题

(1)、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切忌“满堂灌”(2)、注重回归教材

(3)、注意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4)、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全面了解政治中考的考试范围、考试内容、知识要点和能级要求。我认真看了这几年的《政治中考说明》,考试能级要求基本没有多大的变化。今年共55个考点,A级7个、B级33个、C级15个。我们老师都要做到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有效的组织教学。

三、具体的复习过程

第一阶段:全面复习,夯实基础,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习能力—这个过程是广撒网的过程

首先,参考《中考说明》,以《政治中考复习指要》为主。进行全面复习,要求全面掌握每一个考点,准确理解教材中的每一个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对于一些可能以单项选择题出现的知识点,要求学生准确地识记,例如前提、关键、集中体现等,并做到前引后联。对一些基本原理,要求学生能复述其主要内容并能做到知识的定位(例在《复指》的左面、右面等)。

其次,在复习时,教师还要对课本的知识进行梳理,进行知识的重组,形成知识体系,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进而使“点”的记忆变成“线”的记忆,使“线”的记忆再变成“面”的记忆,这样学生才能从更高的层次上把握教材的内容,夯实基础,提高复习效率。例如讲到《学会尊重别人》由生活中的事例入手,引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有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搭建知识体系。

再次,加强基础训练,重视讲评,提高解题能力。在这个阶段的练习要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所以练习的面要广,量要大,题要多。我们主要的练习是以《复指》后面的训练题为主,还有就是《随堂练123》上的选择题和一些有代表性的题目。我们凡布置的作业都一定有批有讲,批要认真,这样才能充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的情况。只有这样,练习的讲解才有针对性,才有效。另外,教师在讲评练习时,要向学生讲清各种题型的特点、方法和技巧,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失误。如:有些学生对于材料题审题拿不准,答题没有把握时,就要开拓思路,尽可能把本题目相关的内容都列出来,然后适当地进行选择,就可以避免可能出现的失误。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讲清题型变化的特点,拓展学生答题的思路,提高其灵活变通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变一题为多题”,即一个问题可变化为多种题型,如“:关于公民的政治权利”的内容,可以用单项选择、判断与分析、简答题等多种题型来考查。“变多题为一题”即把几个问题联系起来变成一个综合题,如:“有人认为公民拥有言论自由,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谈谈你的看法。”这一问题,就是以下三个问题的综合。一是什么?二为什么?三如何做?只有

掌握了这些题型变化的特点,才能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

第二阶段:重难点、热点问题专题复习,精讲精练—这个过程是一个去粗存精的过程

首先,教师要讲清关于重难点、热点开放性材料题的命题原则和解题思路。开放性材料题的问题设计往往分三个层次:一是什么?(反映、说明、表明)二是为什么?(原因、作用、意义)三是怎么做?(怎么做、意见、建议、做法、措施、启示、感悟)从思维角度看三个层次的问题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解答好这些问题,审题很关键。那么如何正确审题呢?首先要看懂题目,弄清题意。其次要找准材料与教材知识点的结合点,即解题的突破口,认真选择解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再次要弄清答题的思路,确定解题步骤,组织答题要点。总之,在审题时,一定要明确“题在书外,理在书中”,不要因为有的题目没有见过,就认为不会做,这是考试的大忌,任何题目不管怎样变化,都可以在我们所学的知识中找到相应的理论点。

其次,在复习中注意收集关于时政热点,重点问题的材料,并以重点、热点为专题,要求学生回归课本找准与之相关的知识点,又一次打破教材的知识体系,对相关的知识重新整合、归类。然后根据开放性试题的命题原则,设计出符合三个不同层次的时政问题让学生分析、理解并加以训练。中考也多以时政材料为背景。这样,考试遇到类似题时,学生就比较容易找到切入点,答案组织起来也就相对轻松,不至于束手无策,自然也就容易拿到高分。

第三阶段:综合训练,查缺补漏—这一过程帮助学生回归进一步书本巩

固知识,提升能力

在练习做的如火如荼的阶段,通过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让学生发现自己在知识掌握方面欠缺的地方,并及时进行补缺补漏。所以,教师需要结合近几年来的中考题,搜集相关的信息,汇编成高质量的试题。首先,教师要考虑全面,精心设计各种类型的试题。当然,主要是借鉴。(自编试题不太现实)但选试题必须要注重基础,即通过练习使基础知识在理解和应用上达到运用自如、熟练、准确、举一反三。其次,选薄弱环节训练,就是对学生易出错的知识点强化训练。要及时掌握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分门别类进行训练,并要和课本的有关知识点联系起来训练,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这些练习训练,使学生学会了把教材与学生实际、现实中的热点、重难点问题结合起来,从而激发了学生积极关注时政热点、重难点的热情。第四阶段:实战演练—这一过程就是操练,为考而练

每年中考前我们五中都结合时政和热点,整合一张或两张具有代表性的考卷,考前考考,并认真分析。其目的就是最终再检测:

1、前面几个阶段的复习效果,及时发现和收集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弥补;

2、加深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

3、提高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应试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应试心理。

总之,教无定法,学无止尽。在中考思想政治的复习中,只要我们善于抓住政治学科的特点,善于在教学中大胆创新,采用一些切实可行的复习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积极性,就一定能增强教学实效,提高学生成绩。

以上可以说是我们五中在这些年来政治复习的一些做法,不到之处请批评指正。

11.浅谈中考政治复习 篇十一

【摘要】中考试题题量大、题目新、材料广、答案活,灵活运用能力要求较高,重视考查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对学生思想觉悟的考查„„中考要获得政治科目的好成绩,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必须关心时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课内外知识结合起来,政治课具有时政性的特点,这也是与其他学科相比的最大特点„„中考命题注重试题的实用性、实践性、探究性、开放性、时代性、教育性和综合性,更加注重体现情感品质,关注同学们的全面发展、个性特征„„

【关键词】政治中考复习

政治作为一门中考必考科目,各个学校的师生都很重视,都希望能在中考中能取得好的成绩,因为政治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整个中考成绩,影响到学生的升学。加上现在的中考试题题量大、题目新、材料广、答案活,灵活运用能力要求较高,重视考查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对学生思想觉悟的考查。而如何做好考前的复习工作对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怎样的复习才是理想的复习呢?本人认为做好中考前的复习,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中考要制定复习计划,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轮复习:夯实基础

地毯式复习法,即将全部知识点进行总体的全面的复习,使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所学知识,以便做到知识掌握于心,在考场上才能灵活运动地解决实际问题。这一阶段的复习目标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领会、记忆,并使其系统化。要提高课堂效率,指导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复习巩固。对此教师所要做的工作是,抓住重点知识点,重点基础知识突出复习,重点知识是复习的主体部分,在复习过程中要放在突出的位置。选择合适的复习方法:

(1)根据教材内在联系,可采用比较法,把相关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掌握相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把一些内容相似或有联系或容易混淆的概念放在一起比较,划出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加深记忆。

(2)设计针对性强的试题,帮助学生练习巩固,利用课余时间注重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提问与辅导。“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紧紧围绕教材,精心选题,顾全学生。

(3)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知识记忆的情况和欠缺的地方,发现问题。对学生没有准确理解或有模糊不清的知识点,进行透彻地讲解。

(4)利用好手中的复习资料,特别是时政热点材料,2、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

即教会学生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所学的知识点之间的紧密联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这部分时间里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指导学生学以致用。教师主要是教给学生方法,包括分析材料的方法,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题的方法。选时政热点训练.就是要及时掌握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分门别类进行训练,并要和课本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训练,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如党的“十八大”;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共同发展;南海问题和钓鱼岛问题;最美人物,感动你我;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实施科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学习榜样人物,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扩大两岸交流,促进祖国统一;平安校园;预防沉迷网络;节能减排、建设两型社会;抗击自然灾害,建设美好家园;严厉打击手机淫秽色情网站,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民生,促和谐;破解三农难题,城乡统筹发展等等。

3、第三轮复习:创新深化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通过模拟练习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指导学生查清自己在知识掌握方面欠缺的地方,抓紧时间补遗,回归教材、学生自由复习、并进行考试方法的指导。

二、是要注意复习的方法。

1、即多练:复习中的“多练”并不是搞题海战术,使学生负担加重,而是通过多种题型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掌握基础知识。“多练”要求我们首先要精心选择题目,由浅入深,要采取多种形式,如口头回答、讨论、试卷分析等。在复习教学中要积极创设一些模拟现实问题的情境,把抽象的理论寓于现实社会生活的情境中,引导、启发学生认识和理解。多练要注意练习的题目要对应中考,中考试题大致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两种。客观题是单选题;主观题包括简答题 和分析说明题等。其次,要培养临场经验,经过平时考核和模拟考试,力求把题答准答全,要正常发挥出自己的知识水平。

2、关心国内外大事、关心社会生活。中考要获得政治科目的好成绩,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必须关心时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课内外知识结合起来,政治课具有时政性的特点,这也是与其他学科相比的最大特点,不仅考查知识,还考查运用知识分析国内外重大时事的能力。

如:聚焦“十八大”,这里面考查的知识点就比较多,它可以从以下知识点去考查:

(1)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党的十八大代表选举工作已经顺利完成。请你简要谈谈对顺利完成这次党代表换届选举意义的认识。

(2)代表人选的推荐提名和代表的选举过程符合程序规定,坚持了

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扬了党内民主。这反映了我国哪一项政治制度?实现这一政治制度有何意义?

(3)假如你是一名新当选的十八大代表,你怎样做才能不负人民的重托呢?

(4)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党和国家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进行反腐倡廉工作?

(5)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将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2020年实现什么社会目标?这一目标的远景蓝图是什么?

这就要求同学们经常收听或收看新闻,关心国内外重大时事和热点、焦点问题,同时联系教材中的有关知识,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巩固和发展学生的理论水平。

3、整理归纳、查漏补缺。随着中考的临近,教师与学生愈发感到时间的紧迫,在中考冲刺阶段要让学生自己检查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把零散的知识点理成“线”再织成“网”,做到既能分散又能集中,使自己能灵活地掌握知识,及时补缺堵漏,不留后患。①抓平时复习中的薄弱点。复习时根据学生实际查一查知识的薄弱点,对症下药,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复习。②抓思维易错点。通过对一些典型问题的分析,让学生了解错误的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③抓规范训练。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做题,在解题中提高分析能力,特别要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解题技巧策略

1、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

(1)选择题是中考的主要题型之一。对于考生来说,掌握它的解题技巧和解题步骤是非常必要的。一般有四个步骤:

①审对题意,把握题眼。题意是题干内容的规定性,审清题意就要全面、准确的把握题干的特定内涵;题眼是具体体现题意的关键性字词或句子,它决定选项的取舍。因此,审清题意,把握题眼,是解题的关键。

②审视选项,明确大意。四个选项一般说明四个方面的内容,在逐个审查中,要领会每个选项所表明大意。

③上下结合,有所取舍。根据题干和选项各自的内涵,把一致的挑出来。要注意选择最能够体现题意的,既选择最佳项。

④理顺思路,注意复查。选出答案后,还应检查一下解题的思路是否正确。题干与选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是否成立,以确保选择的正确性。

选择题的解题方法,最常用的就是“排除法”、“优选法”和“比较分析法”。

(2)主观题是中考题常见的题型。题目设计灵活,角度多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活于教材。但万变不离其宗,题在书外,理在书中,预料之外,情理之中。从形式上看,大多采用了设置情景材料的方式,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答好此类题目,必须仔细阅读题目所给背景材料,边读边联想其可能涉及和考查的课本知识点,思维要开阔,分析要透彻,表述要完整,并有所创新。

①认真审题,准确把握命题指向。一是在认真阅读情景材料的基础上弄清材料包含哪几层意思,然后归纳出各层的意思所提示的中心。二是要明确题目的设问角度,按设题角度要求组织答案。

②用所学知识联系材料,准确组织答案。忌知识与材料“两张皮”。一析(剖析材料)、二联(联系材料)、三解(解答问题)是做好主观性试题的三大步骤。具体求是:观点原理要准确,紧扣题意来表达,事理交融要要点全,扼要简明层次明。

2、把握中考命题的规律、趋向遵循新课程评价改革的基本理念,结合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联系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把握命题动向。具体来说,应把握好以下中考命题的趋向:中考命题注重试题的实用性、实践性、探究性、开放性、时代性、教育性、和综合性,更加注重体现情感品质,关注同学们的全面发展、个性特征;提供材料考查同学们从中获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强调试题同社会实际和同学们实际生活的联系,引发同学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热点问题;鼓励抒发真情实感,培养科学思维和研究能力,重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总之,中考前的复习方法,有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究竟如何是最佳的复习方法,是对我们原有的课堂教学方法提出的新的挑战,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上一篇:浅析旅游与电子商务的融合下一篇:华中师范大学奖励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