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局内部控制系统建设工作经验交流(精选6篇)
1.地质局内部控制系统建设工作经验交流 篇一
文章标题:税务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工作经验材料
找文章到更多原创-(http:///)
自XX年开展第一次行评以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树立行业新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主题,深入开展“文明优质规范服务”活动,坚持把推进系统政风行风建设作为促进地税工作的一个重要载体。在具体工作中,注意根据地税政策形势的变化,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全力推进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再上新台阶。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开展“三项服务”,创新政风行风建设思路
“有为才有位”,树立部门形象关键靠工作、靠实绩。近几年来,我们把开展“文明优质规范服务”活动作为加强行风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坚持为经济发展服务、为基层群众服务、为政府决策服务,努力提升部门形象。在为政府决策服务上,多年以来,我们积极转变思路,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服务领导决策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深入基层掌握第一手资料,努力吃透情况,结出果实,促进调研成果进入领导决策思维。为了更好地探索符合实际的服务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开展了“经济大发展,地税怎么办”的调研。县委“十一”届党代会后,全县形成了思想大解放、经济大发展的热潮。如何改进地税工作,推进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成为县委、县政府和社会各界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围绕这一热点,我们从县直机关入手,延伸到基层分局,在全系统有针对性地开展了调研,集中了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确定要在全市地税系统广泛实施打造政令畅通、促进经济发展和为纳税人服务“三条地税绿色通道”,树立地税服务品牌的举措。围绕综合治税工作在全县地税系统开展调查研究,走访乡镇党委、政府,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在广泛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了代政府拟定的《关于加强全县行政企事业单位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的通知》和情况说明,向县政府作了汇报,使县领导比较全面地了解了我县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税收征管的难点和综合治税的重要意义,为县政府综合治税文件的出台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在为经济发展服务上,我们坚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不变,只要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符合国家政策的事,无论事大事小,都要主动服务、热情服务,超前服务。近两年,地税部门先后推出“零”距离服务、送政策上门服务、提醒服务等10多项服务内容,使企业感受到温暖。为涵养税源、扶持企业,全县地税系统广泛开展为企业“选一条信息,提一个合理化建议,协调解决一笔发展资金,纠正一笔错款,解决一个销售难题”活动,整个地税系统先后共为企业提供信息400多条,重点确定帮扶对象48个,使企业新增产值(营业额)3千多万元,新增利润380多万元,增加税费82万元。在为基层群众服务上,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在坚持依法治税的同时,对于法律规定可以享受减免税优惠的,不论纳税人申请与否,他们均主动给予办理。据不完全统计,该局每年都为民政福利、公益服务性企业减免税收达10万元以上。另外,1998年至今,该局为200多位下岗职工再就业按政策规定减免了个人所得税及企业所得税近100万元,有力扶持了下岗人员再就业。注意加强对基层同志的教育,增强服务意识。针对基层分局人员少、管理范围大的实际,实行预约留言,来分局办事人员只要留下电话号码、家庭地址和所办事项,税务人员就会主动上门服务,解决了人少事多的矛盾,为群众提供了极大方便。城区分局本着便民利民的原则,由分局长带头,利用休息日为鄂坪电站、县秦楚水泥有限公司上门办理纳税手续,受到企业和职工的好评。在服务全县中心工作上,无论是扶贫工程、小康村建设,生态文明村建设,都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树立了地税部门讲大局、办实事的良好形象。
二、坚持“三个突出”,巩固行风政风评议成果
为进一步加强XX县地税局行风建设,建设一个“文明、高效、廉洁”的职能部门。2001年参入行评以来,县地税局结合本局实际工作,突出重点抓特色,狠抓落实求实效,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狠抓行风建设各项措施的落实,及时确定了“行风建设五不准”,取得了县地税系统的形象和风气得到明显好转。
(一)突出重点,着力解决系统行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切实解决好税收工作中淡化责任、疏于管理、工作效率低、服务水平差,以及少数税务人员中存在的“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问题。严禁税务人员以各种名义向纳税人无偿借钱和借占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等。二是进一步规范税务机关行政事业性收费行为。严格禁止巧立名目乱摊派、乱收费,谋取小团体和个人的利益。三是进一步做好涉农税种的征收管理工作。在基层征收和稽查单位推行办税“十公开”,在农村认真执行“民主评议、公开办税”
办法,对违规征税出现问题的单位,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造成不良影响与后果的进行严肃处理。
(二)突出共管,落实行风评议与系统内其它重要工作相结合。一是与政务公开相结合,坚持公开办税,公正执法。坚持执行“十公开”,向纳税人和社会各界公布税收法规、岗位职责、办税程序、服务标准、办税时限、违章处罚、收费标准、纳税定额、工作
纪律、社会监督的内容。在农村推行“公开评议,民主办税”制度。切实解决一些基层单位公开内容不全、不及时、重形式轻内容甚至虚于应付的问题。二是把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二次创业”活动紧密结合,将行风评议工作同两个文明建设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抓,不搞形式,要求实效。在工作中,局领导发挥表率和带动作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深入动员和发动,充分调动广大地税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投入到民主评议工作和文明创建活动中去。领导班子和全体地税人员按照县局对社会各界的郑重承诺,自觉守诺、践诺,取信于纳税人,取信于社会。转变作风,提高办税效率,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文明服务。三是把行风评议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搞好协调,在抓好落实与成效上下功夫。四是行风评议工作与贯彻落实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和“两权”监督制度相结合,尤其是对税收征收、管理、稽查、处罚、复议等与纳税人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切实监督到位,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三)突出长效,着力完善内外部行风监督机制。为切实纠正地税部门行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树立地税良好执法形象,县地税局充分发挥内外监督机制的作用。在外部监督方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召开特邀监察员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卡、定时开启举报箱、接听举报电话等方式,接受社会各界和群众的监督。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员作用,对基层地税机关和税务干部的税收执法情况进行检查;聘请新闻媒体、主管纠风工作的领导及有关人员对基层机关和税务人员进行暗访、突击检查,对明察暗访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解决。重视信访举报工作,把信访举报作为重要的外部监督渠道,对企业和纳税人的来信、来访和电话举报应该热情接待,认真处理,不但解决举报中提到的具体问题,还善于从中发现有代表性的问题,把潜在的问题解决在苗头状态。在内部监督方面,坚持开展执法监察,通过开展“执法检查日”、内审外查票证、审计监督等活动,边检查、边整改,规范税务人员的执法行为。对于发现的问题,都按照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的规定进行追究处罚。
三、开展“五项教育”,创新职工行风政风教育
行风建设的基础在人,关键在工作,重点在抓好职工教育。开展政风行风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增强工作人员的宗旨意识、服务意识,规范行政行为,提高办事效率。对此,我们坚持环环紧扣、一招不让,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努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一是坚持到实践中进行学习教育。把行风教育融入到“结缘工程”、访贫问困和送温暖活动之中。局领导分头带领机关干部,深入到贫困村和21户贫困户、困难职工家中,送去米、面、油和现金,共计8000余元。通过“访贫问困、献爱心、送温暖”活动,也使全局干部职工思想受到了震撼,灵魂得到了净化。反思我们职工自己在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生活环境上都很优越的条件下,该不该更加努力工作。学习其他兄弟单位服务经济建设、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机关管理的先进经验,反思我们的股室、各个分局能不能处理好严格管理与热情服务的关系。通过到实践中学习,切实增强了全体职工为基层、为企业、为全县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二是坚持通过树立身边先进典型进行学习教育。我们在全系统内树立了地税工作先进个人、爱岗敬业先进个人典型,在系统内进行学习推广,引起了强烈反响。三是坚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上进行教育。我们深入开展了从细微之处提高素质活动。要求系统每位职工从一个标点、一个字意、一个用词上下功夫;从一个单据、一张表格、一个公章、一个签字上注意,从做好每一件小事上把握提高自己。四是开展“当日事、当日结”教育。要求全体职工既要积极办事,还要办好办快,能当日办结的工作必须当日办结。五是坚持开展各种有益活动进行教育。我们坚持经常性地开展趣味的文体活动、政策知识竞赛、到贫困村接受艰苦奋斗、革命传统教育随时对股室和分局主要负责人进行税收政策知识测试等活动,将教育寓于活动中,在增强职工凝聚力、增强学习意识、强化服务意识等方面取得了很好效果。
四、健全“六项制度”,创新行风政风管理机制
抓政风行风建设,既要在思想上进行教育,还要在制度上进行规范,教育和规范“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近几年来,我们围绕抓行风建设,主要是建立健全了“六项制度”:一是实行年终考核制。把行风建设工作任务分解到每个岗位,具体到每个领导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确保事事有人抓,处处有人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一把手”对重点工作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协调,经常过问指导,定期听取汇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做到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措施到位、整改落实到位。年终和业务工作统一进行考核。二是实行末位谈话制。我们对行风评议中没有进入先进行列,排位靠后,为全系统拉了后腿的分局,县局主要领导对分局主要负责人进行单独谈话。认真分析后进单位的问题在哪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针对存在问题,一项一项地深入研究,一条一条地制定措施,一项一项地督促整改。三是实行“照片上墙、挂牌上岗、举报必查、查实必纠”制。我们在一楼大厅设立工作人员监督台,将全局工作人员照片、职务、姓名、单位上墙,工作人员上班时间必须挂牌上岗,接受来局办事人员监督。实行举报投诉责任追究制度,凡是有办事相对人对我局工作人员进行举报投诉的,一经查证属实,确实存在冷、横、硬、刁难、推拖,不作为或乱作为的,实行待岗处理。四是实行局长接待日制。在办税大厅由班子成员轮流值班,解答来局办事人员工作咨询,现场解决实际问题。五是实行限时办结制。我们规定分局组卷报批时间限定在5个工作日内,县局审核、报批时间限定在3个工作日内。对来局办事人员,实行办文登记,限时办结,明确规定各个办事环节办结时限要求,每个工作环节完成后由各业务股室股长签字,拖延时间的追究股长责任。六是实行行政管理工作责任追究制。我们制定出台《XX县地税局行政管理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作中不依法行政、违反规定程序,失职、渎职的;对征收管理中,对各类违法案件发现、制止不及时,查处不力的;对发生违法案件不主动查处、上报、敷衍塞责、隐瞒事实,造成一定后果和影响的等行为,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在政风行风建设上,我们体会,一是必须领导带头,率先垂范。二是必须适应新形势需要,不断创新政风行风建设新举措。三是必须坚持健全制度规范,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四是必须坚持经常性的督导检查,做到经常抓、抓经常,反复抓、抓反复。五是必须坚持办实事,只有办一些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好事、实事,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肯定。
以上是我局在政风行风建设中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和体会,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我们以这次行评“回头看”为契机,虚心学习借鉴各地先进经验,再接再厉,求真务实,不断把我局的政风行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税务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工作经验材料》来源于,欢迎阅读税务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工作经验材料。
2.地质局内部控制系统建设工作经验交流 篇二
一、地质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及作用
我国的地质档案包含了自进行地质勘探以来所有的重要的地质信息, 涵盖了地壳结构、水文、地貌等综合的信息, 并真实的反映了我国矿产、石油、煤炭等资源的分布, 是经过了几代人不懈的努力得出的数据, 耗费的人力财力甚至难以量化。地质档案不但是地质勘探活动最真实最原始的记录, 也是日后进行资源勘探等活动的重要依据, 是一笔无形的巨大的财富, 因而无论地质勘探工作如何进行改良, 对档案的管理工作必须给与越来越高度的重视, 必须对档案进行妥善的保管, 并对其进行复制, 避免由于意外造成资料的损失。同时, 地质档案对正确决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任何决策的制定都必须有可靠的依据, 没有完备的地质档案, 即使管理者的理论知识再强、团队如何努力也不可能得出科学的数据, 更不可能作出正确的适合的决策, 因而地质资料是决策制定的依据。只有配置高素质的人员, 利用先进的科技、方法和科学的数据, 在吸取前辈经验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可实施的科学方案, 所以说地质档案关系到地质勘探工作的管理、生存与发展。另外, 市场化的深入带来了各行各业竞争的不断加强, 地质工程也不例外, 拥有完备的地质资料有利于提高工程队的核心竞争力, 能够为其竞标提空可靠地参考, 提高了竞标成功的概率, 从而增加了其承揽的业务量, 为工程队的生存发展提供出路。当代地质资料的管理具有空前重大的意义, 应该严格遵照2002年3月19日国务院令第349号公布的《地质资料管理条例》进行资料管理。
二、地质档案管理当前的管理状况及不足
目前, 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效果极为不理想, 亟待改革。表现在相关的管理技术较为落后, 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充分的认识、重视程度不够, 造成资料管理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 资料丢失严重等现象。
(一) 档案管理技术落后, 资料缺乏系统性、全面性
我国大多数的地质单位采用纸质档案管理的方式, 由于纸质版本的保管对环境要求严格, 占有的空间很大, 耗费的资源较多, 同时, 又难以避免纸质老化、磨损造成的材料损失。在资料的查找上, 也沿用传统的人工的方法, 速度较慢。地质单位的许多资料是用于高级科研项目的使用的, 属于内部资料, 因而地质单位间信息是相互保密的, 不利于国民经济整体的建设, 即使是一般的不严格保密的资料, 出于工程需要可以相互借阅的, 由于距离上的限制实现资源的充分共享的可能性也是较低的。
随着地质工作市场化的进程, 对地质单位掌握的信息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单一的地质科技档案不能满足地质工作的需要, 还需要了解相关的市场信息以及经济决策, 但在大多数的地质单位档案收藏馆内, 经济决策及市场信息档案数量极少, 甚至没有与科技档案进行分别。另外, 一些地质单位签订的合同、协议没有进行系统的存档及保管, 一旦丢失, 存在着巨大的经济损失的危险。
(二) 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档案管理机制不完善
市场经济带来激烈竞争的同时, 也为地质单位带来前所未有的盈利机会, 因而, 地质单位将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经济效益的追逐当中, 热衷于见效速度快的情报资料以及其他即时研究得出的信息, 忽略了档案工作中最为基础的建设, 很多资料成为了“一次性”的, 档案损失的现象极为明显。很多档案的存档、整理分类工作被无限期的搁置, 甚至是一期压着一期, 即使日后需要, 再进行查找也是无从下手了。在一些地质单位中甚至存在着为了微薄的经济利益出租办公用房、压缩档案室的现象, 严重影响档案管理建设工作。
地质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地质相关的工作服务, 提供充分的、高质量的信息, 然而, 由于机制的不完善, 档案信息不足或者信息缺乏针对性导致其没有发挥出积极的服务作用, 究其原因在于档案的整理不合规, 整理人员缺乏档案及地质工作的知识。档案的整理需要丰富的经验及耐心, 在人员的配备上需要更为慎重, 尤其是在档案员的交接过程中, 有必要规划出具体的实施细则, 避免重要的有价值的档案由于档案的撤、并或交接工作的疏忽造成档案丢失、断档。
(三) 档案管理队伍建设不合理、缺乏内部监督
当前的地质档案管理中存在着人员配置不合理的现象。首先, 专职人员的数量较少, 甚至不能达到满编,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社会, 因而地质档案的信息收集整理工作量前所未有, 需要的人员增多, 有必要相应的扩充编制。其次, 在职人员中以30—45岁女性为主, 这一阶段的女性虽然已经有相应的工作经验, 但家庭生活负担较重, 难免在工作上产生疏忽, 有必要在年龄结构上进行调整, 使各年龄段所占的比例均衡, 不但有利于不同年龄人在工作上的相互弥补, 还有利于后续人才的培养。最后, 现代档案管理是依托信息技术进行的, 需要专业的信息及档案管理人才, 但由于档案管理收入不高, 工作内容较为单调, 难以获得成就感和上升空间, 因而难以招揽高素质的人才。
在目前的工作中, 缺乏健全的、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 员工法律意识淡薄、工作状态不佳, 甚至存在着一些员工将地质资料当成私有财产, 私自保存、借阅, 违反相关的法律规定, 并造成档案资料丢失, 因而档案管理应该加强内部监督制度, 加强工作人员法律意识教育, 对违反规定的员工及时进行劝说并给以相应处罚, 避免私拿材料现象的发生。
三、加强地质档案全面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
加强地质档案的全面管理必须从领导对地质资料重要性的认识着手, 对资料的管理加大投入, 制定完善的管理计划、规章制度;引进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引进并留住高素质的人才;对现有的员工加强培训和教育;强化内部监督机制。
(一) 加强地质单位领导层对资料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首先要从领导层做起, 自上而下进行改革, 加强档案法制化的建设。《档案法》是我国目前进行档案管理的主要法律依据, 因而必修加强对《档案法》的学习, 理解并落实档案管理单位的责任与义务, 尤其是相关的领导, 必须具有档案法制化的意识, 知晓自己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 严于律己, 对每一个细节工作都进行严格的控制, 将档案管理法制化提升到日常工作当中。另外, 档案的收集整理和保管都是为了日后的使用, 市场经济内的竞争是信息的相互竞争, 档案管理需要根据档案的保密程度严格进行等级划分, 对于保密等级较低的档案做好备份之后积极对外开放, 有利于加强馆际间的交流, 普及地质方面的常识, 但领导层必须制定出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才能使档案的分类、开放顺利进行,
(二) 采用先进的“文档一体化”的档案管理模式
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为档案管理带来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方式, 尤其是对信息量庞大复杂的数据极其有效率, 因而必须将电子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档案的管理工作中。首先必须对原有的地质资料进行整理, 将所有的原始资料、汇总的报告、图表刻录成光盘, 并上传到地质单位资料信息库内, 通过两种存储方式避免由于光盘丢失或信息库木马入侵造成资料的丢失及失真。在信息管理过程中, 需要根据需要及时引进新理念、新技术, 开发出现代化的、信息含量广泛、功能强大的、专业的系统软件, 配备专用的管理资料库、下载信息的软件, 实现档案管理的“文档一体化”, 保证在调用资料时方便快捷, 提高资料查找和运用的效率, 也有利于尽早实现地址档案的资源共享。
(三) 强化档案管理队伍建设
首先, 对现有的档案管理人员, 必须进行档案管理知识及技能的培训, 并进行专业的考核, 合格后方可入岗, 上岗后, 根据技术的进步和实际需要也应该对于员工进行后续的指导和教育, 对表现优秀的员工需要给予奖励, 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 避免由于工作内容较为单调造成员工工作热情较低的现象。其次, 应该加大对专业性人才的培养, 地质档案的领导需要定时与员工进行沟通, 掌握员工的工作状况, 为有潜力的员工提供充分的进修机会, 通过员工大会加强员工间经验技术的交流, 并通过在薪资待遇等方面的调整留住人才,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鼓励档案管理员工参与地址工作的建设, 为其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最后, 在员工的组成上, 适时进行调整, 保证各年龄段人员比例协调, 从而有利于地质档案管理工作的人才培养和资料建设的连贯性。
四、结语
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 地质档案的全面管理工作需要领导层、中层甚至普通员工的高度重视, 相关人员必须熟识档案管理的相关法律, 努力建立健全档案管理机制, 积极引进现代化、信息化技术, 根据需要不断开拓创新的同时培养专业化的人才, 并不断致力于信息的共享技术, 尽可能促进我国地质档案管理与国际相接轨, 为地质建设提供更科学完备的依据, 不断服务于现代社会。
摘要:地质档案是在特定的区域内利用先进的仪器进行勘察, 通过实验得出的资源分布、水文、地形等系统的资料, 并总结成相关的报告, 为以后的地质勘查、资源开采等活动提供参考。随着地质勘查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的迅猛发展, 档案管理的工作量增大、精确性增强, 传统的地质档案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其需要, 因而地质档案的管理必须做出相关的改革。本文首先阐述了地质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其次, 分析了当前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不足, 最后根据多年的档案管理经验, 提出相关的改革性的意见建议。
关键词:地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一体化
参考文献
[1]柏峰, 刘秀萍.新形势下地勘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8.04.
[2]姚淑梅, 赵志杰, 孙莹.小议加强地勘单位地勘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J].科技创新2011.09.
3.地质局内部控制系统建设工作经验交流 篇三
各市司法局,省监狱管理局、劳教局:
随着全省政法专网、全系统四级网建设的快速发展,建设系统内各单位内部工作网站,并最终链接至省厅内部工作信息网,构建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内部工作网站集群平台,是做好专网应用的必然要求。为了规范各单位内部工作网站建设与管理,现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一、总体要求
各市、县(市、区)司法局,省监狱管理局、劳教局,各监狱、劳教单位(包括市属监狱、劳教单位)必须建立独立的内部工作网站。
各级内部工作网站只能应用在政法网内。
各单位应建立内部工作网站管理制度,其内容涵盖网站组织管理、内容管理、信息发布审核、考评管理、运行维护及安全保障等方面。
二、组织管理要求
各单位须指定内部工作网站管理机构,并确定分管负责人,统一协调管理。
三、内容建设要求
各单位的内部工作网站要以反映本单位及下属单位工作信息为主,栏目设置合理,信息内容易于查找。应具备如 1
下要素:
(一)首页
1、工作要闻栏目或类似栏目,汇集单位内全局性的工作信息。
2、通知通报栏目,除涉密、无须公开的文件外,其他文件一律发布。
3、热点专题栏目,反映重点工作、专项工作部署及发布单位内部简报等。
4、系统内工作网站链接,各市司法局网站应挂链省厅、下辖县(市、区)司法局的内部工作网站;省监狱管理局、劳教局网站应挂链省厅、直属监狱、劳教单位的内部工作网站;各县(市、区)司法局网站应挂链省厅、所在市司法局的内部工作网站;各监狱、劳教单位网站应挂链省厅、省监狱管理局、劳教局的内部工作网站。
5、业务系统链接,挂链各项业务系统,方便用户快捷登录。
6、机构设置及联系方式,公布内设机构情况,联系电话、政法电话、传真、Email等。
(二)各处(科)室导航栏目,分别介绍各处(科)室的工作信息,每个导航栏目可细分若干子栏目。
四、页面设计要求
网页设计应简洁庄重,风格要协调统一,首页同导航栏目内页在设计上要有所差异,但又要保持和谐。
使用司法警徽、肩章、国徽等徽章,中国、安徽省及各市地图等,应规范标准。
五、信息发布审核与考评要求
(一)建立信息发布审核制度。各单位应确定信息发布审核程序,指定上网信息审核人对上网信息进行审核,信息经审核通过后,方可上网。子栏目信息发布已授权给处(科)室自行管理的,该处(科)室也应指定信息审核人负责信息审核。
(二)建立信息发布考评制度。针对各处(科)室提供的信息发布数量、发布时效等,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考评,排出等次,并在内部工作网站上公布。此外,各单位内部工作网站将参与省厅组织的上网信息考评,考评结果将公布在省厅内部工作网站上。
六、运行维护及安全保障要求
(一)各单位应加强内部工作网站日常的维护、信息更新等工作,以保证网站正常运行。
(二)严禁将内部工作网站服务器、联入政法网的计算机连接至互联网,要做到与互联网完全物理隔离,严禁一机两用。
(三)服务器上应安装防病毒软件,及时升级病毒库,定期查杀病毒,保证上传服务器的文件不带毒。
(四)严禁在内网使用各种黑客软件,禁止攻击内网服务器。
各单位必须认真规划,尽早建设内部工作网站,有条件的可统一制作各下辖单位的网站群。各单位内部工作网站建设情况,省厅将不定期以督办通报形式下发。
4.地质局内部控制系统建设工作经验交流 篇四
自2003年10月,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之后,根据省、市工商局的要求和部署,我局即提出和确定了“力争用两年时间建成区级精神文明单位”的目标,并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
一、提高认识,领导重视,确立创建目标
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也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项具体措施,更是树立良好的工商行政管理新形象、促进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到位的迫切需要。酒泉会议之后,分局领导班子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重大意义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首先通过加强思想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会议,广泛宣传创建文明单位的重要意义,提高广大干部对创建文明单位重要性的认识,纠正了干部思想中普遍存在的“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自然也就上去了”、“没有物质文明,怎么建设精神文明”的错误思想,纠正了过去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思想和行动上“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倾向和做法,使广大干部认识到,精神文明建设是关系到社会进步、民族发(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原创网站wmjy.net)展的大事,创建精神文明单位与自己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有利于改善自己的工作生活条件;认识到创建精神文明单位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也是树立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新形象的需要,从而促使干部职工自觉把创建文明单位与履行市场监管的职责结合起来,为开展创建活动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在领导重视、干部认识到位的基础上,经过我局领导班子多次研究,在2003的工作总结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力争用两年时间建成区级精神文明单位”的创建目标。
二、明确目标任务,加强组织,强化领导
明确的目标任务,是开展创建活动的基础。一是根据省、市工商局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结合我分局实际,对创建文明单位的意义、内容、目标、步骤、时限等进行了详细规划,明确了创建目标和重点,通过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开展“三三系列”(即“三个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坚持“三讲”、“四自”,着力培育“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社会主义公民,全力打造一支学习、服务、务实、阳光、诚信的新型工商行政管理队伍。使各科、所对创建文明单位有了明确的认识和奋斗目标,激发了创建积极性和自觉性。二是健全领导机构。我局成立了由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原创网站wmjy.net),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体制,保证创建活动能够有组织有计划地顺利开展。三是明确创建目标和重点。根据分局实际情况,制定了“力争用两年时间建成区级精神文明单位”的目标,创建重点是分局机关以及基础设施优、精神面貌好、工作实绩佳的2—3个工商所在两年内申报区级精神文明单位,以后逐级申报市级、省级文明单位,其他工商所以后逐年逐级申报。四是把创建活动纳入目标责任书进行考核,把各项创建任务具体分解到各部门,明确职责和责任人,同其他业务工作同安排、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并把创建精神文明单位的工作情况作为考核科、所工作成绩和负责人工作能力与政绩的一项重要依据和指标。
三、提高队伍素质,奠定创建基石
队伍建设既是创建活动的主要内容,也是创建活动能否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没有一个好的班子、没有一支好的队伍,精神文明建设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今年以来,结合“两整顿”活动,大树特树“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提高干部综合素质为根本目的,通过狠抓教育、狠抓学习、狠抓制度,按照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务实型、阳光型、诚信型”工商队伍的新思路,切实增强队伍素质,提高行政执法水平,为创建精文明单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抓学习。今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次,通过学习《行政许可法》和省工商局“12315”投诉举报网络系统,促进了干部的知识更新和政治业务素质的提高。二是抓领导班子建设。特别是新领导班子到任后,精诚团结,形成合力,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记“两个务必”,积极探索监管“双生”市场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手段、新模式,在磨合中不断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最大限度地发挥领导班子的组织和领导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分局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三是抓政治思想教育。分局始终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创建文明单位的中心内容来抓,坚持开展“三爱”、“三德”教育,“权力观”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原创网站wmjy.net)和价值观,促进干部职工职业道德意识、责任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的形成和升华。四是抓队伍作风整顿。结合“两整顿”活动,采取多种措施,开展了机关作风整顿,严肃工作纪律,严格上下班时间,着力解决了过去存在的纪律松懈、自由散漫的不良风气,干部职工面貌有所改善。五是抓廉政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创建精神文明单位活动的重要保证。分局一直把建设一支廉洁勤政、秉公执法的干部队伍放在首位,以树立“廉洁、公正、勤奋、奉献”的行业作风作为创建文明单位的目标,并将党风廉政建设纳入目标责任管理,对群众反映突出的吃、拿、卡、要和证、照、案、费等难点、热点问题,对照国家工商总局的《六条禁令》,进行自查自纠,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廉政、勤政意识。分局领导成员在工作中,更是处处严格要求,事事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保持谦虚谨慎的大胸怀,不耻下问,不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关心群众生活,以自身的表率作用影响并带动其他人,使廉政建设工作得以经常性开展、落实和完善,促进了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六是抓制度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今年以来,特别是分局新班子到任后,相继制定和完善了车辆管理办法、领导班子廉洁自律制度、学习制度、干部请销假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狠抓落实,促进了工作作风的转变,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改善办公生活条件,加强执法,提升工商形象
基础设施建设是创建文明单位的物质保证,而广大干部职工则是创建文明单位的群众基础。为实现分局确定的创建精神文明单位的目标,一方面加强分局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广大干部创造舒适惬意的工作条件,另一方面致力于确保干部的基本生活待遇,解决后顾之忧,使之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来。一是为贯彻和体现便民、高效的原则,在市局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分局受理大厅,并对分局原繁琐、拖拉的登记程序进行了改革,现在统一由分局受理大厅受理,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受到管理对象的称赞。二是基于分局监管领域的特殊性,在分局经费极度紧张的情况下,经请示市局同意,赊购了3台“12315”执法车辆,改变了过去顾此失彼、无(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原创网站wmjy.net)法监管到位的尴尬,为实现快速反应、强化市场监管提供了便利条件,也重新树立了形象。三是积极配合省工商局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网络的建设,及时沟通联系,培训操作人员,以一带十,达到人人都会操作系统,个个都能解决问题,保证了12315网络的顺畅。自该系统开通以来,我分局共受理投诉24件,都能够做到及时受理、及时出击、及时反馈,受到了消费者的赞扬。
五、任重道远,迎难而上,坚持不懈
5.地质局内部控制系统建设工作经验交流 篇五
答:地质工作是指运用地质科学理论和各种技术方法、手段对客观地质体进行调查研究,经济有效地摸清地质情况和探明矿产资源的工作。
地质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矿产普查:它是地质工作的主要内容,并以迅速的步伐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2.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海洋地质、地震地质以及地下热能的开发利用等。
3.能源矿产地质、矿产综合利用研究、灾害地质、环境地质、城市地质和农业地质也是地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4.地质工作所需的各种地质理论及有关的自然科学理论与勘探技术方法,如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探矿、地形测量、钻探工程、山地工程、岩矿测试、遥感探测、数学地质乃至地质资料的综合研究等,也是地质工作的重要内容。
温家宝总理曾指出,“地质工作是经济建设的先行,贯穿于长期建设的全过程,渗透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许多方面。必须加强地质工作与经济建设的结合。
在现代社会中,地质工作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满足人类物质生产和生活需要方面,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地质工作在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基础和支撑作用,通过对涉及资源、能源、环境、生态、自然灾害等重大问题的地质调查,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资料,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前进,人民群众更加重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更加关心生活质量和人居环境的提高,地质工作在保护和改善人类居住环境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再次:地质工作解决了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所面临的地球表层及内部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推进了我国地质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的协调利用和发展。
最后:地质工作为国家资源安全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保障。总之,地质工作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石,其基础地位和支撑作用无可替代,在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主动地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服务这些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02.举例说明资源和环境与我国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答:可持续发展是指:建立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的工艺或技术系统,在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以使环境资源不致减少的前提下,实现持续的经济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或者说,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在不破坏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使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系统得到协调发展”即实现零资源消耗及无污染的绿色发展
人口、资源、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要素,是整个人类社会也是我国在21世纪共同面临的三大主题。
“人口”是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主体,是可持续发展三大要素的核心;“资源”是建设和发展的基础;“环境”则是建设和发展的载体。人口、资源、环境构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又相互促进。人口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对资源利用得当,可以使人类社会在获得最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保持良好的发展和生存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人类对于自然的态度,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必须注重对环境资源的保护。
我国从自己的国情出发,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确定了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并将这种战略思想充分体现在国家各项经济政策中。
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就十分重视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是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与保护资源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和人口压力增大是世纪我国生存与发展的三大突出问题。如何协调好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6.地质局内部控制系统建设工作经验交流 篇六
一、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
河南省地质信息连续采集运行系统是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综合系统技术与地质专业领域的突破性结合, 是一套涉及空间技术、现代网络技术、现代卫星测地技术等多种技术集成的有机体系, 主要由GPS基准站系统、数据处理和管理中心、数据通讯系统、终端用户系统等部分组成。系统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GPS导航定位技术, 在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 根据需求按一定距离建立长年连续运行的一个或若干个固定GPS参考站, 利用计算机、数据通信和互联网技术将各个参考站与数据中心组成网络, 由数据中心从参考站采集数据, 利用参考站的相关网络软件进行处理, 然后向各种用户自动地发布不同类型的GPS原始数据、各种类型的RTK (实时动态差分) 改正数据等。用户只需1台GPS接收机, 在进行野外作业时, 即可进行mm级、cm级、dm级、m级的实时的快速定位、事后定位或导航定位。河南省HNGICS基准站分布如图1所示。
河南省地质信息连续采集运行系统的建成实现了地质勘查领域数据信息的连续采集, 并主要应用于国土资源调查、资源潜力评价、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地质环境调查与恢复治理、省情监测、城乡规划、应急指挥、城市管理、气象监测、防灾减灾、移动导航、公共交通、现代物流、工程建设、科学研究、国防安全以及百姓生活等众多领域, 同时也能为地震、气象、公安、交通、金融、保险、水利、农林、环境等部门提供服务。
二、性能指标
系统性能主要包括自动运行能力、完整性监测能力、自动计算能力、联网和扩充能力、数据服务能力、静态及动态高精度定位能力、差分导航能力等, 该系统的具体指标如下。
1. 系统精度。
动态参考基准和地心坐标的坐标分量的绝对精度均不低于0.05 m, 基线向量的坐标分量的相对精度不低于3×10-7m, 快速或实时定位、事后精密定位、变形监测的水平精度不超过5 cm、垂直精度不超过10 cm, 事后精密单点定位的水平精度不超过30 cm、垂直精度不超过10 mm, 导航的水平精度不超过2 m;授时的单机精度不超过100 ns, 多机同步精度不超过10 ns。
2. 完好性。
报警时间<6 s, 误报概率<0.3%。
3. 兼容性。
通过采用国际标准原始数据格式 (RINEX格式) 和实时差分改正数据RTCM-SC104v2.X及3.0格式, 与各类GNSS接收机和后处理软件兼容;地质、气象、交通等均可在全省范围内使用。
三、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
目前, 国内外对GPS连续运行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已进入完全成熟和利用的阶段, 现已建成大量的GPS连续运行参考站网工程项目, 如, 国外的IGS跟踪站网络、美国NGS CORS、欧洲EPN永久性连续网等, 国内著名的有中国地震局牵头建设的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交通部建设的中国沿海无线电指向标-差分全球定位系统、信息产业部建立的电离层监测网络、国家测绘局建立的连续运行参考框架网络、部队建设的连续跟踪站网络、上海地区以监测气象参数为主的观测网络以及四川省等省级GPS观测网络等, 深圳、香港、澳门、北京、上海、武汉、昆明、天津、东莞、成都、长春、广州、济南、青岛、淄博、乌鲁木齐等城市也相继建成不同规模的CORS系统。另外, 重庆、南京、南宁、郑州、广东省、河北省、江苏省、河南省等地的CORS正在建设中;中国陆态工程、国家测绘局国家网等CORS正在筹建中。这些系统的建设表明, 国内外对该技术高度重视, 并以实质性的措施抢占制高点。河南省地质测绘总院将CORS技术引入地质领域, 在全国尚属首例。HNGICS自建成并试运行以来, 充分发挥全省覆盖、连续采集、精度高、运行稳的优势, 在全省地质找矿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目前, 该系统作为全省地质工作信息化的技术支撑平台, 已成为地质找矿实现重大突破的必要技术手段, 成为地质工作者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装备。
四、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
1. 进一步提升了地质勘查主流程信息化的关键技术。
该系统以全省覆盖、连续采集、精度高、运行稳的优势, 实现了野外地质勘查数据采集、描述、建库、处理、表达和服务全过程的数字化, 促进了传统地质勘查技术体系向数字化地质技术体系的转变, 为全面实现地质主流程信息化奠定了技术基础。
2. 建立了高精度动态坐标框架。
建立了试验地区的永久性动态框架基准, 通过与IGS及国家跟踪站网的联测, 建立局部框架系统 (BHTRF-yy) 。该技术已在多个工程中得到反复验证, 其中地心坐标分量可以达到优于1 m的绝对精度, 基线向量的坐标分量可以达到不低于5×10-8的相对精度, 完全满足河南省大地坐标框架的精度要求。
3. 自主研发HNGICS信息管理系统。
以HNGICS为平台, 基于B/S模式自主开发完成的信息管理系统, 实现了信息发布、基准站信息管理、网络情况管理、在线坐标转换、用户管理、查询统计等功能。HNGICS管理信息系统使用主界面如图2所示。
4. 构建了国土资源科学管理的服务平台。
河南省地质信息连续采集运行系统在国土资源调查、资源潜力评价、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地质环境调查与恢复治理等领域发挥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在整合勘查中, 实现可以快速精确的工程定位、矿区地质填图;在矿业权核查中, 可以快速实现矿业权实地勘界, 在地质环境监测中, 可以实现不间断监测地质体位移, 为河南省国土资源管理搭建了服务平台。
五、结论
【地质局内部控制系统建设工作经验交流】推荐阅读:
TS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及其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01-12
高速公路建设地质概述01-18
地质及水文地质工作自检报告12-10
基于C/S模式的油藏地质方案设计系统研制07-17
露天矿山地质工作总结06-28
地质技术人员工作职责09-08
地质灾害搬迁工作总结11-09
野外地质工作心得体会01-14
地质工作者的个人总结10-12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整改方案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