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中秋诗歌创作(共13篇)(共13篇)
1.小学生中秋诗歌创作 篇一
森林会歌唱
三年级
陈苏华
瞧!春天里,每一只小鸟,都热爱歌唱!
小鸟的歌,从树叶的缝隙里洒下,流成弯弯的溪流; 小鸟的歌,在枝头的叶子上汇合,结成晶莹的露珠; 小鸟的歌,在大地的衣服上跳舞,编织美丽的乐曲,小鸟的歌,汇成了森林的歌。
你听!
每一片森林都会唱歌。
金色的脚印
三年级
王嘉 秋风凉凉,黄叶离开树妈妈,飞向了大地的怀抱,落叶,落叶!你别伤心!
春天里。你带给我们绿色; 夏天时,你赠给我们浓荫; 今日今时,你走完了生命的旅程,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你金色的脚印!
2.小学生中秋诗歌创作 篇二
语感, 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受能力。“语感教学”是利用学生对语言的直觉顿悟能力来进行知识传授的教学策略。这种教学方式, 可以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 熟练性, 是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认知、理解、内化的一个过程。语感教学最早由夏丏尊先生提出, 后来经过叶圣陶、吕叔湘等名家的深化、细化, 与其他阅读教学方式相比, 具有时效性, 经验性的特点, 能够迅速直接地将知识内化。正是由于语感教学的这类优越性, 有许多中学老师开始重视语感培养对学生遣词造句的写作能力的提升。
语感本身是一种能力, 但这种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训练, 离不开学生的积累, 因而被纳入到中小学语文教学中, 并逐步凸显其优越性。语感能力对中学生诗歌创作能力的提升也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诗歌, 是一种寄托, 更是一种情怀。孔子说:“不学诗, 无以言。”早期蒙学教材中大多也是诗类文本。所以,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既是对自身的丰盈, 也是对国学的传承。随着时代发展, 诗歌已经逐步分流, 形成了多种体式。古体诗, 现代诗, 散文诗, 甚至还出现了“梨花体”一类的口语诗。对学生的“诗意”情操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
二、诗歌的特性决定了语感培养的可能性
1、语言凝练, 便于记忆。诗歌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 并且可以承载丰富的情感和内容, 譬如杜甫《登高》, 仅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短短14 个字就承载了6 个意象, 不累赘, 不繁琐。诗歌的凝练特性决定了它便于记忆。诗歌作为个体情感的传达, 是艺术表达的载体, 一直都贴近生活, 可以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
2、张力较大, 容易截取。诗歌具有“跳跃性”, 诗歌的跳跃性形成了句间空白, 充满张力。即使学生在对诗歌进行仿写创作时, 不能背完整首诗, 也可以通过对诗歌进行“截断”, 加以延伸想象, 这样, 不仅避免了程式僵化的单纯模仿, 并且会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语感的整体效应是一种意境上的把握, 这种艺术效果更多的是表现为一种“意会”, 一种领悟, 语感整体性特性与直觉思维相关, 能使创作灵感得以尽情释放。
三、语感教学对诗歌创作能力培养的路径
从“语感能力”到“诗歌创作”的内化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熟读成诵, 口头表达。学习诗歌, 首先在一个“读”字。诗者, 歌也。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便是一本歌集。汉代乐府诗也是用来演唱的歌本。学生的语感能力基础各有差异, 有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要强一些, 有些学生则略显不足, 这时候“语言训练”就显得十分重要, 语感培养必须是诵读, 大声的读, 做到烂熟于心。
2、读思结合, 内外兼顾。在学生阅读背诵的过程中, 并不是“嘴动心不动”, 语感培养是一种将视觉、听觉、心理活动三者相结合的阅读模式, 诵读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诵读的要义是“得他滋味” (朱熹语) 。读是一种方式, 也是诗歌的理解过程, 每读一次, 对诗歌就会产生新的体验。学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 丰富自己的诗意情感, 体味把玩, 加深自己对诗歌的印象。
3、发挥联想, 举一反三。语文学习需要敏锐的感觉以及细腻的情感。语言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 因而需要借助想象来领会, 如, 人们读到“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的诗句, 就仿佛看到荒漠中那一缕轻烟, 余晖下那波光粼粼的河面。当我们学习到了古诗中的“折柳”惜别, 我们能够以“柳”为题写一首抒情诗。当我们在 《短歌行》中体会到一代枭雄的豪情壮志后, 我们可以模仿李商隐在《无题》中对西楚霸王的刻画, 将《短歌行》改写为五言格律。
3.小学生中秋诗歌创作 篇三
关键词 意象;鉴赏诗歌;创作诗歌
所谓“意象”,是我国古典美学的一个术语,实际上它是一个复合词语。“意”,指艺术家的主观意识、趣旨及其在作品中的艺术表现。具体到诗歌创作中指的是诗人对现实的审美感受的提炼与集中,蕴含着诗人的审美体验理想。“象”即物象,就是作为创作客体的客观事物。对诗人来说,“象”是其审美对象,是与它的“意”互为所指的客观对象物。“意象”即是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的结合。“意象”是诗歌形象构成的基本元素,是诗人的内在情思与生活的外在物象的统一,是诗人通过想象及其拟人、状物、象征、夸张等体现方式的作用,将意与象融合,所创造出来的单一或片段的可感可触的具象。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说“《诗经》三百篇,虽草木鱼虫鸟兽毕收,而并无一句写景。”大学者王国维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可见诗歌中,诗人的情感是通过意象来抒发的。意象把诗人抽象的情感思绪形象化。所以,阅读赏析诗歌关键在于抓住具体可感的意象,从“象”入手,品出其中之“意”来。
那么,究竟怎样从“象”入手,品出诗中之“意”来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三步入手。下面将结合九年级下册课文《我用残损的手掌》的教学实践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步是找出诗歌中的“象”,看诗人为了表达内心的情感心志,选取了哪些具体的物象。《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中,诗人就选取了两组意象:一类是灰烬、血和泥、家乡湖中的荇藻和水、长白山的雪峰、黄河的水、江南水田的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南海的苦水,这一组意象选取了祖国广大的土地上从北到南各地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是当时被侵略者践踏下的沦陷区的形象表现;另一类是辽远的一角、恋人的头发、婴孩手中乳、太阳、春,这些是没有被践踏的解放区的形象表现。
第二步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借助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并找出修饰物象的词语,去分析这些词语所隐含的信息,以此体会这些意象的特点。《我用残损的手掌》中,家乡湖中的水和荇藻是“微凉”的,长白山的雪峰是“冷到彻骨”的,黄河的水是“夹泥沙”的,江南的水田是“只有蓬蒿”的,岭南的荔枝花是“寂寞地憔悴”的,南海的水是“没有渔船”和“苦”的,这些物象的修饰词语都是冷色调的、忧郁的,展现的正是阴暗的沦陷区。而“那辽远的一角”是“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的,“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带给诗人的感觉是“像恋人的头发,婴孩手中乳”。“太阳”和“春”象征的是温暖,是希望,这一系列的暖色调的词语修饰“那辽远的一角”,和前面一组意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了解了这些物象的特征,有助于理解诗歌中所寄托的情感思想。
第三步是引导学生根据诗人在诗中描绘物象的那些词语及这些物象的具体特征,去揣摩体味诗人在物象中所寄托的情感、志向,即诗中之“意”。《我用残损的手掌》诗中,“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是总领全诗的句子,“摸索”的结果是一种直接的触觉感受,随着“手掌”的移动,作者的感觉发生了变化,内心的情感也很自然地发生变化。当“手掌”“摸索”到的是阴暗、凄凉的被侵略者践踏的沦陷区时,诗人的内心是愁苦的,他想表达的也正是那种国土沦亡的切肤之痛。当诗人的“手掌”“摸索”到那温暖、明朗的“辽远的一角”时,愁苦的心获得了安慰,“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唤起的是人生命中最亲切的感动,“太阳”和“春”象征的是祖国光明的未来,从中我们读出的是诗人那份深沉的爱国之情。
这样一个过程下来,学生可以掌握具体解读诗歌的方法,减少学生对诗歌的那份陌生感,拉近与诗人心灵的距离。在教学完《我用残损的手掌》后,我还结合“探究与练习”三布置了这样一个课后练笔:
诗人往往把情感寄托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联系你的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
从学生的作业反馈来看,大部分学生都能运用一些具体的意象来表达自己抽象的情感,如一学生(黄嘉恩)写了这样一首诗《寻找》:
似光非光,
虽是黑暗,但仍要走着
寻找那微弱的光线,
因在微弱的光线中带着一切的光。
另一个世界出现了,
总会是光明和色彩缤纷的
可换来多姿多彩的生活。
似路非路,
虽是没有方向,但仍要走着
寻找那路的指南针,
因那路的指南针中带着一切的方向。
那路出现
将会是踏实和进取的
可换来充实的生活。
这首诗中小作者运用了两个意象“光”和“路”来表达她内心的彷徨与追求,她是一个后进生,对于自己的未来感到渺茫、彷徨,但她内心仍坚持着一种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念,我认为是一篇较成功的习作。
4.小学生中秋节诗歌 篇四
中秋皎月似银盘,
赏月情浓不觉寒。
佳节闲游人共乐,
千家万户俱团圆。
中秋赏月
月儿中秋挂碧空,
嫦娥隐现广寒宫。
人仙共喜中华好,
齐盼神舟登月中。
中秋月儿明
明月一轮挂碧空,
清晖怡在小溪淙。
真情殷盼团圆日,
清冷寒宫愁意浓。
佳节之念
花好月圆情意浓,
合家欢乐又重逢。
年年十五心意重,
好友天涯思念中。
中秋颂
蝉娟姿美胜天仙,
花好月圆把酒欢。
恍见嫦娥对月舞,
美好生涯似蜜甜。
中秋夜
皎月升空思嫦娥,
蟋蟀惊看玉婵圆。
佳人弄笛逗玉兔,
欢声笑语八方传。
秋夜
群星闪烁耀神州,
观客独留心更愁。
首望蝉娟愿再逢,
光阴似水远乐流。
中秋
月到中秋分外明,
每逢佳节倍思亲。
神州举国同欢庆,
水笑山欢一片新。
中秋夜
一轮明月挂天边,
洒满银辉天地间。
笑语欢声回荡处,
举杯欢畅贺团圆。
中秋
一轮明月挂空中
四周烟花气势宏。
中秋佳节共赏景
欢热场面令人崇。
中秋十五月儿明
月似圆盘明又亮
空中仙娥把酒酿。
佳节如风随拂去
闪星绕月无心赏。
中秋赏月
天高云淡月明朗
万家坐饮将月赏。
天上人间共歌舞
但原幸福万年长。
中秋夜
秋月天气暖
银辉斗蝉娟。
灭烛月光溢
望月几回圆。
中秋
八月十五月儿明
赏花赏月赏秋景。
家家户户嬉戏乐
家人尽还喜不禁。
中秋赏月
一轮明月上寒空
欲知千里不有风。
人间万家皆欢聚
5.诗歌创作与高中哲学教学 篇五
一、君子之交淡如水, 小人之交甘若醴
新循丹青颂奥运, 百米长卷绘古今。
三山五岳势磅礴, 四海九州气氲氤。
长城踯腾筋骨强, 黄河涌流雄风劲。
欣逢盛世抒豪情, 一笔一墨赤子心。
———《山河颂》
马克思指出,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从意识的起源看,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 意识是人脑的技能;从意识的内容看,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主观影像) 。鲁迅曾说:“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 归根结蒂, 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 毫无对证, 本可以专靠了神思, 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 然而他们写出来的, 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 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 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讲的是意识的本质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2008年春, 一位学生家长为迎接北京奥运会, 画了一百米长的山水画, 我在上面题诗一首。这位家长后来到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举办过画展, 中央电视台第八频道也曾经报道过。我在讲授“意识的本质”这一主题时, 先引领学生欣赏教材上的山水画, 然后给学生们展示了这首诗与画作的光盘, 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顿时高涨起来。在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 懂得了画作与大自然的关系, 也深刻地理解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离开了客观存在, 意识既不能产生, 也不能发展”这一道理。
长期以来, 由于各种原因, 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作为家校联系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学生的眼中变得复杂和庸俗起来。我和家长之间的这种以文会友的“君子之交”, 提升了交往的格调, 拓宽了交往的范围, 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不仅对教学工作和班级工作有所帮助, 而且对学生处理人际关系也有所启迪。
二、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天上王母蟠桃池, 人间阿翁西瓜地。
一刀一叉一月牙, 悟空偷来献丑艺。
———《我家西瓜地》
毛泽东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 你就得变革梨子, 亲口吃一吃。”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列宁说:“实践高于认识, 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 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0世纪80年代, 我们村几乎家家户户栽种西瓜, 成了名副其实的“西瓜村”。西瓜个大肉甜, 价钱又好, 村民们人人笑逐颜开, 扬眉吐气, 整天乐呵呵的, 我用诗歌的形式把这丰收的景象充分地表现出来。在讲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主题时, 我首先给学生们用幻灯片放出一组碧绿的西瓜地和一瓣瓣被切开的又红又甜的西瓜的图片, 把学生引领到浓郁的生活之中, 然后展示小诗《我家西瓜地》, 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激发出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大大增强了学生们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
这首诗的运用, 一方面使学生深刻理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文学创作“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学着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观察生活, 投身到平凡而火热的生活之中, 愉快地生活, 享受生活。
三、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辛苦遭逢起一经, 神州从此有书声。
太宗皇帝真长策, 难斩英雄不了情。
———《大雁塔》
唯物辩证法既是科学的世界观, 又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方法。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 从整体出发, 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统筹考虑, 优化组合。
2001年, 我到西安旅游, 大雁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感于时代的变迁, 我创作了《大雁塔》。我创作这首诗的最大收获在于, 使用“系统优化”的思维方法, 着眼于时代的发展来组织材料, 从两首古诗中各借用其中的一句, 糅合在一起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辛苦遭逢起一经”是言玄奘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取得真经, “太宗皇帝真长策”是说唐太宗李世民借助外来文化统治人们的思想。“难斩英雄不了情”是言由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运动, 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唐朝政权最终还是被农民战争给推翻了。
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是哲学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目标。恩格斯说, 哲学是关于思维的纯粹理论。毛泽东同志认为, 哲学就是认识论, 哲学就是方法论。因此, 哲学是理论, 更是思维方式。讲理论、分析实际问题, 要同思维能力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哲学思维训练和培养, 运用分析和比较等方法, 引导学生在分析实际生活的事例中逐步掌握所学的哲学观点和原理, 提高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才如江海文始壮, 腹有诗书气自华。”复习课上, 将这首诗的创作过程以及创作思维讲给学生听时, 博得了学生们的阵阵掌声, 学生们在感受到了知识之美的同时, 也拓展了写作思维, 懂得了积累材料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系统优化的思维方法, 进行作文立意, 组织材料写作, 他们对哲学课有着强烈的期待, 以至于上哲学课的时候, 课堂常常“人满为患”。
四、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说莱西, 道莱西, 人杰地灵多奇迹。
崔子范, 大写意, 海内外, 人称奇。
奇女子, 张娟娟, 不让须眉学射箭。
勤学苦练不间断, 每天必射三百箭。
奥运赛场捷报传, 战胜对手一对半,
冲出韩国包围圈, 开创射箭新局面。
我们学习张娟娟, 不怕苦来不怕难。
为了幸福新生活, 争创一流冲向前。
———《张娟娟》
一个名人指出:“一个人如果只为自己、为家庭而活着, 那个意义是有限的。只有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为集体的利益, 奋不顾身地工作, 毫不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才是光荣的人生、闪光的人生。”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而创造与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二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三是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哲学教学要重视学生的经验和知识储备, 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 让他们的经验再现、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 为今后重视生活经验的获得而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 山东莱西女子张娟娟获得个人射箭比赛世界冠军, 家乡人民为此更加欢欣鼓舞。在学到“实现人生价值”时, 我和学生你一言我一语, 用快板书的形式表达出全班师生的喜悦之情, 然后自然地导出课题, 组织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现代教育理论指出:人是活动着的个体, 在人与环境、人与教育、人与遗传这三对关系中, 活动是关键的因素, 人的全面发展不可能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 教育必须尊重人的现实活动。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 使学生通过亲历生活学到知识的同时, 也懂得了一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获得全面发展。
五、桐花万里丹山路, 雏凤清于老凤声
飞天鹅雪飞满天, 银光冷泻云气寒。
雪似落花花不见, 瑞雪有情兆丰年。
———《2010年第一场雪》赵航
鹅毛落下九重天, 疑是王母脂粉染。
天寒地冻胜似棉, 随风飘洒天地间。
铺天盖地裹银毯, 浩荡无垠作画卷。
瑞雪天界何处寻?何如人间享丰年。
———《2010年第二场雪》迟思远
毛泽东说:“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基础的奠定, 同哲学课的开放性、实践性是紧密联系的。诗歌因哲学而长存, 哲学因诗歌而美丽。把自己创作的诗歌运用到教学之中, 这种独特的授课方式, 受到了学生们的充分肯定和欢迎。学生们纷纷以哲学为指导, 观察生活, 提炼生活, 创作出大量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诗歌。上面精选的两首学生诗作, 充分说明通过一学期的教学, 极大调动了学生们学习哲学的积极性, 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拓宽了视野, 陶冶了情操, 培养了思维, 提高了能力, 个人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
摘要:本文以学习、生活和关注的社会问题为背景, 将诗歌创作与高中哲学教学结合起来。将创作的诗歌应用于哲学教学之中, 使课堂教学充满了激情、理性和智慧, 更加精彩、自由、诙谐、灵动, 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6.浅谈诗歌创作与教学 篇六
关键词:诗歌 创作 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a)-0186-01
诗歌可以化作雨露滋养我们的心灵,诗歌可以成为信念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幸福,诗歌可以是太阳,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温暖,诗歌是一个时代的印记,诗歌是一个社会的记录,诗歌是一个人生的诠释,我们可以用诗歌来撼动天地。
如果你是诗人,就要用诗歌释放自己的情感,用诗歌表达自己的观点,用诗歌来描绘我们的时代。用诗歌来向社会传递出正能量,歌颂时代的辉煌。
作为一个诗人,我们要为读者来写诗歌,要为学者来写诗歌,要为我们自己来写诗歌,诗歌可以是文明的载体,可以是赞美的方式,可以是智慧的表现,可以是社会发展的痕迹,我们要写出能够沁入人心的诗歌。
那么,如何进行诗歌创作与教学呢?下面谈谈本人的一些感受。
1 学会欣赏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是教好诗歌必要的前提
诗歌教学既可以让课堂的氛围变得和谐快乐,又能够向学生传递知识,用诗歌的优美来武装他们自己。
诗歌赏析就如同在细细品尝一道美味的菜,各人有个人的爱好和口味,酸甜苦辣样样都有人爱。当我们吃菜时,有人会偏向于甜食有人会偏向于辣菜,口感上的喜好也是各不相同,脆的、软的、弹的、硬的各有各滋味。而诗歌的鉴赏也是如此,正如有人喜好优雅古朴的,有的喜欢自由奔放的,有的则是喜好富有现实意义的,当然浪漫爱情的喜好的人也很多,从诗歌的形式上来看,有人偏好建筑美,有的喜欢音乐美,有的喜欢画面美,有的则是喜好抽象的。从语感来说,有的诗歌慷慨激昂,有的诗歌温婉,有的时抑时扬。诗歌的风味百般,各种滋味都有人爱,这也是诗歌艺术引人入胜的原因。
诗歌赏析我们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一方面我要能够坚持文艺服务于社会的理念,另一方面我们要坚定纯文学的品格审美;诗歌的作用除了要能够表达作者的思想,还应该要让阅读的人能够感受到诗歌的美和魅力,通过美来宣扬作者的精神和心灵,为读者坚定信念;诗歌要能够想民之所想,说民知所说,以文学艺术的方式来表达大众的想法,能够和大众产生共鸣;诗歌是用优美的语句来唤起读者逐渐淡薄的情感;诗歌是能够净化读者的心灵,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诗歌是哲理的载体,是信念的载体。以文艺来为社会服务,以文艺来推动社会发展,以文艺来感化人的内心,关怀民众。歌颂民主、歌颂生活,为发展、和谐、繁荣喝彩,为维护公平、正义担当。
2 诗歌是文化品格的载体,富有自身的特点
以诗传情,以诗明志,诗歌是语言的延伸,是艺术化的语言。抒情的诗歌有多种情绪,赞美、劝谏、讽刺,还有咏物。
赞美的诗歌,语气措辞都是褒扬的,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情感真挚。
劝谏的诗歌,旨在让人懂得辨是非、知好坏,具有教育意义。
讽喻诗,情感分明,爱恨表达的非常明显。
咏物诗是对事物的描绘,需要作者能够深入的了解事物,观察事物,以细致和细微的描写来深刻的描绘事物。
诗歌属于文学作品,所以文学作品所具有的内涵,诗歌也必须具有,文学作品所肩负的责任,诗歌也必须负责。文学等同于人学,是透过文学表达方式来展示时代特征和时代情感,是以美的形式来向人类传递情感信息,所以文学作品都很优美,都具有其特殊的内在意义,能够从中寻找到人生价值取向。诗歌创作约束很多,形式和内容都有相应的要求。面对诗歌创作的一些弊端,要直言不讳,敢于纠正。诗歌创作要心系国家百姓,要关心诗歌的未来。
诗歌需要让读者能够获得画面感,透过文字来获得视觉效果,想象力要丰富,不需要拘泥于框框内,要能够跳脱束缚,独具一格。诗歌要富有节奏感,犹如优美的旋律,让人久久难忘,这样才会有韵味。语言的分行排列不等同于诗歌。诗歌的创作需要实践来丰富,需要批评来成长。可以跳脱赋比兴的约束,但是诗歌的形式必须存在,我们鼓励诗歌创新,不提倡形式的思维僵化。
3 诗歌是作者情感、经历和思想的综合体,具有深刻的含义,是构筑在生活之上的
诗是心灵的传递者,诗是心灵的净化者,诗是生活哲理的体现,诗是生活的积累,是情感的宣泄,是思想的奔放,更是人生观的展现。诗歌是对过往经历的回顾,是对生活的顿悟,是一种正是的情感表达和流露。
意象美和意境美是诗歌的两个精髓,诗歌的诗句容易诵读记忆,诗歌的意境让人久久回味。诗歌的创作体现了诗人的个性,但是不代表诗歌就可以脱离社会责任的范畴,诗歌应该是以社会多数人的接受为大前提。形、意、情、象共同构建了诗歌,诗歌创作我们要避免口号式的无意义内容,语句精炼,能够表达中心思想。
对诗歌的学习也应该是比较个性化的行为。但我们的文学教育往往更注重主题开掘教学。建议充分利用图书室(馆)、阅览室和多媒体网络,解决文学教育教学途径问题。这样也可以解决文学教育中以人为本问题,真正成全“鱼在水中游,鸟在天上飞”,充分体现人本互动、人机互动。还可以举办诗歌朗诵会,注重传统文化传承,如传抄唐宋名句;也可以抄写当代名句,形成诗意教学的大课堂。
4 诗歌创作要遵循课堂教学与自主创作相结合的原则
诗歌创作离不开“用心”去抒写。用心,你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本身就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只要你能带着诗人的情怀,去积极参与生活,在参与中感悟、欣赏、创作,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活、创作中,自觉发挥聪明才智,你就会为历史、为社会留下艺术的记录。能用“真诚”与“可爱”的艺术去抒写胸怀,塑造灵魂,表达对高尚的追求,对未来的向往,就是让自己的作品体现美的品格和力量,就是自觉树立家国情怀,就是不辜负时代对我们的厚爱。
诗歌教材是情感、价值、审美态度的载体,是教学的工具和样板。因此,应当重视、尊重教材本身而不拘泥于样板。如果你能用心聆听生活中的声音;用心阅读社会上的财富;用心感悟和享受学习、创作的快乐。眼中有色彩,心中有世界,加上自己独特的悟性、灵感参与,你才有可能纵情抒写自己的家国情怀,你也有可能创出新的时代经典。
7.诗歌创作总结 篇七
整个活动,在紧张而忙碌中度过,但我们人文教研室教师回顾走过的艰辛,看到活动过程中良好的运作趋势,个个更加信心十足,而且一个个鲜活的经历和体验给我们每个成员,都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快慰。我们共收到13中职学生原创诗歌124篇,通过评选,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 5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15名。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发现:
1、学生对诗歌的兴趣,远远超出了我们预想,大部分的同学都曾蒙发过写作的欲望,并确实有过尝试的经历。学生虽对诗歌有浓厚的兴趣,但对“诗歌”的认识肤浅。有的一无所知,有的只凭感觉,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带有一定的冲动与盲目性,对诗歌的特点认识不足,从学生即兴创作的作品看,缺少内涵,不讲技巧。
2、我们多次组织学生进行读背大赛、诗歌朗读比赛等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诗歌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初步感知了诗歌的语言美、内容美、形式美。鼓励一部分有创作天赋和对诗歌有特别爱好的孩子,率先步入“创作”天堂,以此带动和诱导更多的孩子产生创作的灵感和激情。
3、我们寓创作于鉴赏之中,寓创作于活动之中,扶放结合,仿练结合,课内外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生创作激情高涨,而且文思如泉,大量的诗歌作品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用点点辛劳换来了硕果累累。
1、教师的科研理论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2、学生的创作能力、认知水平、审美情趣等得到了全面和谐的发展。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学生的创作激情,已到了难以抑制的地步。学生能准确表情达意,对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能用心感受作品与生活,并以此调整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到目前为止,学生尝试创作的诗歌作品获奖的有30余篇。在这些稿件中,有抒情诗,有叙事诗,有有韵诗,有无韵诗,还有的是自由体的散文诗,形式不同、内容各异。
3、学生人文素养,审美情趣,认识水平等诸方面能力大幅度提高。
语言、行为,健康、文明;个性、品格、健康向上,谈吐文雅、有修养、有品位。知识面广,观察力、想象力强,善于发现美、能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并有自己看待事物的独到见解。能准确表情达意,对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能用心感受作品与生活,并以此调整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活动的开展,我们的最终目标是通过诗歌的研究陶冶学生的性情,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事实证明,“诗文化”确实能铸造心灵,启迪心智,提升品位。
基础部
8.杜甫的诗歌创作 篇八
杜诗最显著的特点是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的密切结合,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杜甫的诗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他一生所走过的路程,在艺术方面也达到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他的诗能使读者“知其人”、“论其世”,起着“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作用。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可是作为“诗史”的杜诗并不是客观的叙事,用诗体去写历史,而是在深刻反映现实的同时,还通过独特的风格表达出作者的心情。例如杜甫中年时期的两篇杰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和《北征》,里边有抒情,有叙事,有纪行,有说理,有对于自然的观察,有对社会矛盾的揭露,有内心的冲突,有政治的抱负和主张,有个人的遭遇和家庭的不幸,有国家与人民的灾难和对于将来的希望。这两首长诗包括这么多丰富的内容,作者的心情波澜起伏,语言纵横驰骋,证明他在这不幸的时代面对自然和社会的种种现象都敏锐地发生强烈的感应。这样的诗是诗人生活和内心的自述,也是时代和社会的写真,个人的命运和国家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二者在艺术上也达到高度的融合。
杜甫写过许多歌咏自然的诗。他歌咏的对象,往往是既联系自己,也联系时事。历代的诗话、诗评对于杜诗里高度的“情景交融”作过许多论述。但是杜甫的诗不只有高度的情景交融,而且有情、景与时事的交融,作者在写景和抒情时,很少离开现实,随时随地都想到他所处的干戈扰攘、国困民疲的时代。如困居沦陷的长安时写的《春望》、入蜀时写的`《剑门》,是最有代表性的。这类诗,杜甫越到晚年成就越大,象五律《客亭》、《江上》、《江汉》,七律《登楼》、《宿府》、《阁夜》、《秋兴八首》等,都是情景与时事交融的脍炙人口的名篇。
此外,杜甫也写了一些歌咏绘画、音乐、建筑、舞蹈、用具和农业生产的诗,同样贯注了作者的感情,具有时代的气氛,可以看作是有声有色的文化史。明代祝允明书杜甫《秋兴八首》。
杜甫把诗看作是他终生的事业,认为“诗是吾家事”(《宗武生日》)。他7岁学诗,直到死亡前夕,没有停止过写诗。他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大大开拓了诗歌的领域。明代胡震亨说:“以时事入诗,自杜少陵始。”(《唐音癸签》)这句话不尽符合事实,因为在杜甫以前也有以时事入诗的,但是象杜甫这样深入民间,洞察时弊,把富有社会意义的重大问题都陶融在“惊人”的诗句里,却是少有的。
9.小学生中秋诗歌创作 篇九
关键词:穆旦;诗歌;主题
中图分类号:I041;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4-0160-02
穆旦是我国著名诗人,同时又是著名的诗歌翻译家,有人甚至认为穆旦在诗歌翻译中的成就要超过其在诗歌创作中的成就。我们纵观穆旦的创作历程可以发现,穆旦的创作呈现出一个断断续续的状态,在20世纪30、40年代曾经创作一批脍灸人口的作品,70年代中后期又创作了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品,而在50到70年代,作者基本没有诗歌创作。其主要原因就是在1953年诗人回国后,深感国内诗歌创作缺乏现代气息,而致力于诗歌翻译,希望把一些西方诗歌创作的技巧和思想引入中国。当然,这也与作者自身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从1957年开始,作者与同时代的许多作家一样,陷入了一系列政治运动中,使作者不敢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为舒缓自己的这种被压抑的状态,作者开始把目光投向诗歌翻译。应该说,穆旦在这一时期开始致力于诗歌翻译而“忽略”的诗歌创作,是有其历史原因的。但也正是近20年的诗歌翻译工作,对作者后来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其作品带有明显的西方文化色彩,并在艺术成就上达到了个人的最高境界。比如,在当时诗歌界引起广泛关注的《春》、《夏》、《秋》、《冬》正是写于1975年,目前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认为《冬》是穆旦的代表性作品[1]。从数量上看,20世纪40年代是穆旦诗歌创作的高峰,但从质量上来看,70年代后期才是其诗歌创作的顶峰。当前的研究者在解释这一问题时,通常有两种说法:一是穆旦受到长期的政治压迫和人格扭曲,当迎来了生命的又一个春天时,迸发出了无与伦比的创作热情与激情。二是长期的翻译工作使他在思维及创作技巧上产生突破,诗歌翻译对其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歌翻译对于穆旦诗歌创作影响是多方面的的,但从总体来看,对于创作主题内涵的影响应该最大[2]。
我们首先看一下穆旦诗歌创作前期的主题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批判现代文明带给人的心灵冲击。二是探寻现代人的心灵空间,并对此进行了深层的分析。通过对现代工业文明“罪恶”的拷问,改变生存方式,从而实现人的“从虚无到充实”。此外,还有对当前知识分子心灵的剖析,《玫瑰之歌》、《我》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这一主题与作者前20年的经历有关,甚至可以说是作者对自己前20年经历的概括。作者一方面感叹时代的巨大压力,同时又不停拷问知识分子,在这种情况下,心灵归宿应该在哪里就成为作者诗歌的主题[3]。爱情也是穆旦诗歌创作的又一主题,在《诗八首》中,作者对此进行探索。穆旦作为一个著名的爱国诗人,对民族的关注是必不可少的,在《饥饿的中国》等诗作中,就显露着作者对中华民族的深深担扰,而这种担忧背后,正表现了作者对祖国母亲深深的爱。
我们观察穆旦的后期作品可以发现,其主题内涵远不如前期丰富,更多的是表现对人生命题的思索,是关于生命的目的、生命的普遍意义这些人生的命题。在20世纪40年代的创作中,作者表现了强烈的对理想主义的反叛,而在70年代后期则表现出一种平淡的回归,那么这种回归从何而来,仅仅是作者20年的人生经历吗?当然不是,这一转变明显与作者的诗歌翻译有很大的关系[4]。从翻译对象看,穆旦翻译的对象大都为浪漫主义诗人作品,拜伦、济兹、布莱克等人是穆旦比较关注的。我们分析这些浪漫主义待人的作品可以发现,无论是布莱克对原始生命力的张扬,雪莱对生命生存的忧郁担扰,拜伦对人生的洒脱思考等,无不透露对生命意义的深深思考,这与当时国内的新诗创作中更加注重技巧与形式是完全不同的。在同这些浪漫主义诗人的精神会悟中,穆旦的精神世界被深深吸引了,并对其后期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然,我们并不能说这种转变与作者的人生经历没有关系,在20世纪40年代的诗歌创作中,穆旦追求的是一种神话般的浪漫,在诗歌中无不渗透出对理想的追求,对理想的渴望。虽然在50年代创作的一些诗作如《葬歌》、《问》等也对生命的问题进行过一些反思,但是受民族复兴、祖国建设热情的感染,作者更多的带着一种快乐的、简单的、充满灿烂渴求的心态进行诗歌创作。但是从1957年开始,作者开始经受了长达20余年的政治压迫,莫须有的罪名使其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作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穆旦在经受肉体痛苦的同时,更多的感受是一种无助,不知道命运的终点在哪里。穆旦在自己的回忆中曾经提到,在受到压迫的最初的日子里,只能依靠这种理想和浪漫去抵抗命运的捉弄,但是到了60年代后期,整个人都感到了一种虚脱的无助,那种迷惘,那种无助使作者的内心世界受到了严重侵蚀。在这种情况下,使作者不敢再去碰触一些能引起其悲伤的作品,作者急需一些乐观向上的精神食粮来慰藉生命。所以,穆旦选择了热情的歌颂生命价值的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进行翻译,并通过对这些诗歌的翻译实现对自我价值的确认。《唐璜》、《欧根、奥涅余》等诗作能成为穆旦在这个时期特别喜欢的诗歌翻译作品与此有着很深的关系。作者通过对这些浪漫主义诗作的翻译,展现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的风骨,在无法通过诗歌创作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的现实情况下,通过诗歌翻译表现对一种新生活的向往,对现实不公正的抗争。尽管有的时候可能会带有一些无奈的虚无和悲剧色彩,但从总体看来,作者表达的主体依然是对光明的追求,这都给无望中的穆旦带来了很多安慰和鼓舞[5][6]。
为什么穆旦在后期诗歌创作中浪漫主义色彩会逐渐增加,无论是《智慧之歌》、《友谊》还是《爱情》、《理想》,都表现出对人生美好的歌颂。在诗歌中,作者赞美理想、赞美友谊、赞美爱情,认为人生的价值是无限的,可以有挫折,可以有困苦,但困苦挫折之后一定会是灿烂的彩虹。同时穆旦还认为没有追求的人生是无意义的,人的生命尊严应当得到尊重。在《智慧之歌》中,虽然作者认为“走到了幻想的尽头”,但并没有通常所应有的悲伤,作者在诗作中清醒的认识到,虽然迷人的理想没有了,青春的爱情消逝了,喧腾的友谊流失了,但毕竟这些美好东西都曾经存在过,都给自己带来了莫名的欣喜与激动。人生的痛苦就是一种日常生活,所以诗人不愿意也不能容忍自己随波逐流,而是更愿意在人生的困境中去寻找心灵的智慧[7]。作者把自己比喻成一棵“智慧之树”,通过智慧之树的生长、繁茂来表达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从穆旦后期的诗歌创作中我们很难看到沉郁苍老的心态,更多的是体验到一种豁达超然的乐观情怀。endprint
如果说以上这些在《智慧之歌》中反映还不够清晰的话,那么在《理想》中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体味到作者浪漫主义情怀。穆旦认为理想在人生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人可以不穿衣服,但不能没有理想,没有理想,就没有春天的灿烂,秋天的丰硕;人如果没有理想,就会“生活的四壁堆积着灰尘,外面在叩门,里面寂无声响”;穆旦认为,人的生命是干涩的,但是有了理想、友情、爱情等滋润,才会逐渐丰腴起来。当然,作者没有把理想想象的过于简单,对追求理想的过程有着清醒的认识,认为“理想是个迷宫”,只有经过艰苦的长期的探索,才能在各方面做好准备,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
与同时代的诗歌不同的,穆旦的诗不是一味的表达乐观和从容,在乐观和从容的背后,凝炼了对生活的种种思考,也就是说穆旦的乐观和从容是以抑郁和痛苦作为底色的,这种底色的铺垫就是来源于其深沉的精神内涵。从这一点上看,穆旦也是受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人的影响的,拜伦、普希金、雪莱等人对生命生存的思索无一不是以生活的痛苦和艰难为底色的。穆旦在诗歌翻译过程中,受到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如《冥想》,与西方浪漫主义诗作具有非常明显的相似之处,虽然感叹生命之无奈、生活之复杂,但是作者并没有沉溺悲凉不能自拔,而是在这种深深痛苦中发掘生命的意义[8]。
可以这么说,从诗歌创作主题内涵来看,穆旦的诗作前后发生了很大变化。袁可嘉就认为,穆旦的诗30、40年代有一种深沉雄健之美,但里面充满了敏感的情绪和焦灼的感情,所以我们说穆旦的诗在40年代更多的是“受难者的作品”;但到了70年代以后,穆旦的诗作中痛苦的人生情结已经有所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宁静肃穆地人生探寻。这种转变,既是作者人生磨砺的结果,也有长期从事浪漫主义诗歌翻译的原因。对于穆旦来说,诗歌翻译推动了其诗歌创作,并对其诗歌创作的主题内涵提炼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袁可嘉.新诗现代化.论新诗现代化[M].北京:三联书店,1988.7.
〔2〕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79.
〔3〕(英)弗·科莫德.意象批评[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56,69.
〔4〕(英)庞德.关于意象主义.规则与尺度[C].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211.
〔5〕王佐良.论穆旦的诗.穆旦诗全集[C].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
〔6〕(英)庞德.回顾.规则与尺度[C].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198.
〔7〕(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北京:三联书店,1984.203.
〔8〕(英)里尔克.诗是经验.规则与尺度[C].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97.
10.论徐迟诗歌创作的审美共性 篇十
一、诗歌的现实品格
作为“现代派”诗歌的积极探索者,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徐迟被异域的五色花所吸引, 其诗歌以意象为核心, 因真情的流泻而显得情意盎然的同时, 仍注重诗歌的现实性和时代性特点。
三十年代早期, 那个情窦初开的青年第一次被一种柔情所打动, 用“却有几个大星星, 在水面舞着灼灼的影。淡淡的银灰, 自天空洒在水之东岸”的《小月亮》[1]勾画着青涩的初恋起, “二十岁”徐迟的血液里沸腾着对美好的温软的世界的渴望, 徐迟的诗歌溢满了爱的情愫:“夏日, 多的是丰姿绰约之女” (《夏日小景》) , [1]“在思恋的小径上, 把落叶积满了胸” (《幻感之径》) , [1]“你的头发是一道篱笆, 当你羞涩一笑时, 紫竹绕住了那儿的人家” (《恋女之篱笆》) [1]。三十年代徐迟诗歌“濡染西方现代风、沉醉于自我生命体验的呢喃私语”[3]的同时, 也继承“五四”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 注重诗歌的现实性, 反映现实的社会和人生。此时, 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的腾飞, 造成城市文化意识的强化。徐迟大部分诗歌也反映了当时东南沿海地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及城市实力抬头的现实, 在诗坛上掀起了一阵年轻有力的“都市风”。如《故乡》中意识到“热闹的, 高速度的, 自由的……异乡中, 才适合了我自己”, [1]充满对都市文明的渴望、崇拜与热情礼赞。而《都会之满月》写道:“写着罗马字的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ⅪⅫ的十二个星;绕着一圈齿轮。夜夜的满月, 立体的平面的机件……短针一样的人, 长针一样的影……”[1]全诗将“满月”与“钟”意象进行组合叠加, 颇具反讽意味地传达出了现代都市的特点:时钟代替了明月, 罗马数字标示的刻度代替了满天星斗, 长短针代替了人与影子, 机械化代替了自然规律。本诗开篇还大胆地运用了十二个罗马数字, 诸多意象表达出现代都市的机械化、程式化、单调化。还有“街上起伏的爵士音乐, 操纵着:蚂蚁, 蚂蚁们”的《春烂了时》、[1]“七色旋转了起来, 我在单色的雾里旋转了”的《七色之白昼》[1]等诗歌中, 诗人抒写了对现代都市的内在厌倦与迷惘, 隐约透露出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
刘小枫说:“诗的世界属于那些在现世中感到不安, 又不愿意离开现世的人的世界。超脱现世和认同现世的人都不需要诗, 惟有既不认同又不肯离弃现世的人靠诗活着, 靠诗来消除世界对人的揶揄, 把世界转化为属己的、亲切的形态。”[4]同样, 徐迟诗歌把握着与现实之间欲罢不能、若即若离的暧昧关系, 制于现实却又想颠覆现实而谋求自身的独立存在。由此可见, 徐迟三十年代诗歌和四十年代的战歌、五十年代的颂歌一样具有现实品格。
二、诗歌的核心元素———“幻想”
在如何把个人的心灵体验、内心情感升华为诗歌艺术上, 徐迟采用多种手法, 在“幻想”的天空中保持了诗歌充满生机的原创性和独特性。这种艺术策略常使诗人妙笔生花, “在不羁的跳跃中显出轻灵的亦真亦幻的情调, 以实有与虚拟的交错增加妩媚, 神采飞扬”。[5]
西方象征主义诗歌青睐于梦幻描写, 马拉美就认为只有梦幻才可达到不属于人世的美, 才可以创造人类没有的纯粹的美。受之影响, 徐迟创作于三十年代的诗集《二十岁人》和《明丽之歌》就充满了对青春、生命的幻想和热情, 空灵跳动, 隐藏着一种神秘感。如《七色之白昼》:“给我的昼眠, 眩耀了七色之白昼。豢养了七种颜色了吧, 很美丽的白昼里。变为七种颜色的女郎, 七个颜容和胴体的女郎, 都这样富丽的!”[1]这首诗以有形写无形, 以有色状无色, 由女郎的胴体引发七色旋转的幻觉, 白色之单纯与颜色之丰富, 再加上“七色”重复了七次, 将这首诗的幻想色彩展现得淋漓尽致, 此时诗人幻想的对象是美。诗人毫不讳言自己对幻想的热忱和痴迷:“我只赞颂了幻想!还是只赞颂幻想的。幻想是如此之遥远而又是如此之接近的。” (《<明丽之歌>自跋》) [1]正是徐迟那一片幻想的天空酿就了诗人三十年代诗歌的斑斓色彩。
民族的命运让诗人真实地感受到“个人的生命像一支蜡烛, 渺小的火光;大风起兮, 怎么办?” (《政治的眼睛》) [1]而战争的号角“开启了诗人的眼睛和灵魂, 使诗人从迷茫中惊醒, 迅速走出自我”。[6]在接受了新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观念后, 徐迟个人的生命感受和幻想被代之以国家民族的共同情绪和梦想:“到了胜利的那一天, 四万万五千万人, 都会狂欢地, 这样地狂欢地跳着舞着的。” (《前方有了一个大胜利》) [1]“从旧国家诞生新国家, 从旧社会诞生新社会。” (《诞生》) 。[1]这一时期, 徐迟从对自我的关注转向了他人和社会, 其诗歌融入了土地、人民和国家的元素, 那是诗人对新中国充满了美好的幻想。
徐迟在五十年代的诗作大都是紧随时代的颂歌, 具有某种叙事化和写实化的倾向。但是诗人的激情、理想、幻想的翅膀却没有被折断, 而是努力发掘和创造大自然的美和生活的诗情画意来赞美繁荣富强的生活细节。如魂牵梦萦的、美丽迷人的、四季如春的云南, 使他欲罢不能, 留下了诗集《美丽、神奇、丰富》。云南因彩云而得名, 诗人在《云赞》中借花来细腻地描写出天空云彩的绚烂多姿, 如绽放的花朵般惹人怜爱, 为读者呈现出一幅深蓝色背景的美丽云彩画, 色彩丰富, 想象跳跃。诗人还将云比做“多么像雪, 多么像高高的连绵的雪山。太阳像射上了雪一样耀眼, 云是太阳最喜欢的娱乐场。”最后又幻想着读者与之共赴云里承受光明。徐迟五十年代那些轻盈秀丽、意境优美的赞美诗, 其实是对社会主义充满了幻想。
天真、热情、浪漫的徐迟拥有一个属于二十岁人的诗的世界。总体上看, 徐迟的诗歌风格比较明丽、轻快, 无论是早期生命的情歌恋歌, 还是后期时代的战歌颂歌, 都离不开幻想这个核心元素。正如孙玉石所说:“他的诗有一种单纯的复杂, 朦胧的透明, 奔放的宁静, 重幻觉的丰富和想象的跃动, 往往以急骤发展的语言构架造成诗的极大想象的空间。”[7]
三、诗歌的修辞美
徐迟走上文学道路之初, 深受外国文学的滋养, 其诗歌绝大部分是意象派。徐迟在回忆录《江南小镇》中写道:“这艾慈拉·庞德从中国古诗获得灵感, 创立了一个短命的意象派的诗歌流派, 我这个孩子又从那儿学来一点皮毛, 自以为学到了西方现代派诗歌。”[8]但是, 痴迷于西方意象派的徐迟, 在骨子里却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 选取的意象以东方化的村子、田野、夜、雨、月、云、花朵、小桥、河流、篱笆等乡村景物为主。如《春天的村子》:“村夜, 春夜, 我在深深的恋爱中, 春天的村子, 雪飘着也是春天, 叶飘着也是春天。”[1]徐迟用简洁、自然、含蓄而有韵味的“村子”、“雪”、“叶”、“春天”等意象, 表达出对故乡的情深意挚, 因为“深深的恋爱”, 于是“雪飘着也是春天, 叶飘着也是春天”。这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诗歌艺术策略, 开拓了读者无限的审美想象空间。
徐迟诗歌以“现代派”的外衣包裹着中国古典诗歌的内在基质, 表现出一定的东方情调, 让我们能够清楚地辨别出中国古典诗歌精神和智慧形式的底色 (如夸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如三十年代的《寄》:“我不相信我们的中间是远离着的, 有三个省份, 有一条三千公里的铁路, 有黄河和长江。”[1]诗中公里数字被夸大了, 从浙江到天津有三个省份, 距离三千华里则差不多。徐迟用夸张的修辞方法表达出自己和沈淑贤的初恋没有从好感发展到感情的怅然若失的心情。《恋女之篱笆》:“你的头发是一道篱笆, 当你羞涩一笑时, 紫竹绕住了那儿的人家, ……我记得开放在上面的有一朵黄花。”[1]将恋人的头发比成紫竹篱笆, 将恋人的颜面比成整个人家, 将恋人羞涩的笑化成竹篱上的一朵黄花。徐迟这种异想天开的神来之“比”, 将恋人屠敏和小家碧玉的美和盘托出。四十年代的《江南 (一) 》:“透过最好的画框, 江南旋转着身子, 让我们从后影看到前身。”[1]徐迟怀着对江南原野独特的审美感受和温馨的眷恋之情, 由想象回到实景, 用拟人的手法将江南的美姿定格在了画中。五十年代的《小镇 (二) 》:“波光映到白帆上, 映到桥板上桥洞中, 映到屋檐下, 照彻两岸。笼罩全镇。于是小镇抖动了, 摇晃了, 如聚合, ……如散开, ……如……”[1]如诗如画的水晶晶的故土, 对徐迟而言, 是身体和灵魂的归属地。徐迟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抒发了对故土那一份深深的挚爱, 一种浓浓的乡情。徐迟把夸张、比喻、拟人、排比等各种修辞手法化入诗中而不落俗套, 注重诗歌内在微观技艺策略, 从而创造了诗歌独特的意境美。
四、诗歌的忧伤基调
徐迟在《<二十岁>原序》中写道:“月匿名了一半, 好好的满月在云里成了浅夏的眉月, 我这个人是属于感伤的男子。”[1]诚挚与忧伤———这正是徐迟诗歌的魅力所在。徐迟诗作所流露的情绪往往以青春的寂寞和失恋的感伤为主, 大都依托确有的情事和情思而提炼成诗。
一九三二年秋, 因家贫徐迟不得已离开他倾心的燕京大学, 赋闲在家写诗。此时, 其诗歌风格感伤寂寥, 朦胧婉转, 多用意象手法, 含蓄而深切地触及主人公内心的忧思。如《秋夜》:“秋夜, 雨滴着, 仿/佛是, 是春夜雪溶泻的时候的滴水, /我的年龄的思想。”[1]徐迟将“春夜雪溶泻的时候的滴水”和“我的年龄的思想”层层叠加于“秋夜滴雨”的意象之上。联绵词“仿佛”的断句破行将诗人惆怅的“思想”化入秋雨断续滴溅的形象。直到遇上他喜欢的桂丽慧, 写下了“幸福的土地上, 恋的生地与归宿, 何况是晴和的春秋佳日”的《苕溪的溪水上》, [1]后因不必要的忠诚结束了这段短暂的恋情。
一九三四年, 因“假证书”事件, 徐迟回到他并不喜欢的古老而保守的东吴大学, 但“深深感到在这里恐怕学不出什么来”, [9]因而继续沉浸于自己的诗歌世界:“雨, 没有穷尽的样子, 也不会穷尽的。飘摇飘摇, 我的寂寞泛滥起。” (《微雨之街》) [1]连绵的雨落在街上, 象征着诗人深入骨髓的忧郁与寂寞的绵延不绝。后因家贫自动退学, 回到家乡的徐迟在高等小学做教员, 遇见了“忽独与余目成”的屠敏和, 但两家门第的差异, 遭到她父亲的断然拒绝。那一年, 受到爱神箭矢重伤的徐迟是比较痛苦的, 沮丧的他“翌日我即远离了家园, 远离了紫竹的发下的柔情” (《恋女之篱笆》) [1], 并感觉人们都在议论、笑话他, 在《故乡》中写道:“当我从故乡出走的时候, 蚕虫正剥食着桑叶, 到处是桑树, 到处是流长飞短的, 对我的恋爱的斥责。”[1]徐迟是个多情之人, 一生曾钟情过沈淑贤、桂丽慧、严文庄、屠敏和、胡文琴和陈松, 青涩的爱恋使其诗歌弥漫着青春的轻愁、寂寞与伤感的基调, 如《刻舟求剑》、《市河》、《橹》等。
徐迟的一生坎坷, 随国家命运的变化和时代风云的变幻而历经艰辛, 一切历史的凌厉和嘲弄都由纯真热情的诗人一一舐尝。特别是晚年相濡以沫的妻子陈松的去世让他感到悲痛和惶恐:“为什么天地这样无常?为什么人生这样渺茫?除了诉诸这首挽歌, 我无法表示我心中的哀伤”“彼岸有什么可怕呢, 有最有情义的你在等着我呵。” (《挽陈松》) [1]当理想主义者的徐迟反思自己所经历过的历史, 这让他感到迷惑、怀疑, 甚至是幻灭时, 便飘去太空, 化成一首浪漫、伤感而又超然的诗歌。
徐迟一生勤奋, 在诗歌写作、报告文学写作、文学音乐评论、翻译等领域都颇有建树, 但他一生的最爱是诗。作为一个独具性格个性、充满艺术创造激情的诗人, 徐迟通过自己的体验, 运用自己的方式, 把来自生活的真挚强烈的感情加以创造性的表达, 从而在现实品格、核心元素、修辞策略、忧伤基调方面形成了其诗歌中的风格独具的艺术魅力和审美共性。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受2013年度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项目资助 (项目编号:2013R425010) , 指导老师杜瑞华。
摘要:细读徐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的诗歌, 在审视徐迟诗歌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 深层次挖掘徐迟不同时期的诗作在“诗歌的现实品格”、“诗歌的核心元素”、“诗歌的修辞美”、“诗歌的忧伤基调”方面的艺术魅力和审美共性, 感受徐迟诗歌创作中体现出来的精神人格、情感倾向和理想志趣。
关键词:徐迟,诗歌,审美共性
参考文献
[1]徐迟.徐迟文集 (卷一)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4.8.
[2]李新宇.中国当代诗歌艺术演变史.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0.4:1.
[3]张立新.诗人徐迟:从生命的幻想到现实的梦想.名作欣赏.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10 (11) :128.
[4]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上海三联书店, 2001.7:50.
[5]罗振亚.都市放歌——徐迟20世纪30年代的诗.北方论丛, 2001 (1) :107.
[6]王凤伯, 孙露茜.徐迟小传.徐迟研究专集.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1985.2:4.
[7]孙玉石.中国现代诗导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7:473.
11.诗歌创作朗诵比赛方案 篇十一
花样年华,是诗的年华。在最适合写诗的年龄,诗歌就在你的心里,在你的生活里,在你多愁善感的眉眼中。拿起你那支可以气吞山河、可以婉转旖旎、可以壮阔雄伟,可以玲珑剔透的妙笔吧。生活本就如一首诗,有如大漠孤烟一般静寂,倏忽间却又如车如流水马如龙般嘈杂。让我们怀抱憧憬,爱就会永恒;让我们相信可能,心灵就不会徘徊;在春花夏虫秋蝉冬雪中感受生活的美丽;在纤细粗犷静,默激扬中感受心灵的交替,提起笔,在键盘的敲打中让心找到归宿,品味自已的诗样年华。
一、活动目的为了营造书香校园,繁荣校园文学创作,激发学生发现生活的美,热爱生活的热情,以诗歌提倡一种积极健康、诗意美丽的生活方式和追求,为广大文学(诗歌)写作者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使更多的人关注校园文学阅读与写作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特举办诗歌创作及朗诵比赛。
二、比赛主旨
1.弘扬中华传统诗文化,丰富诗歌写作
2.挖掘文学及诗歌写作人才、校园诗人,为写作爱好者提供交流平台
3.为校刊推荐高质量的作品
4.活跃校园文学创作氛围,为校园文化建设助力
5.激发学生发现美,热爱生活的热情。
三、活动说明
1.活动形式:诗歌创作征稿诗歌朗诵
2.活动具体安排,分下列几个阶段
⑴宣传写作阶段,3月1日至4月10日。设计海报张贴,制定活动方案,发通知。(语文组、泽芝文学社)
⑵征稿评比阶段,4月10日至4月15日。截稿日期为4月15日。
⑶稿件要求:思想健康,感情真挚,题材不限;体裁限定为诗歌(现代诗、散文诗、古典诗词均可)每班数量不超过5首,行数不限,其中须有一首字数不少于400字的长诗;来稿必须做到标题下注明班级、姓名、指导老师,标题一律四号字加黑,正文小四,纸质一律采用16K纸打印,电子稿邮lyzxcxxk@126.com
⑷诗歌朗比赛阶段为5月初,具体时间另行通知。每班一至两个节目。朗诵形式编排各班创意设计。所朗诵诗歌必须是学生原创之作。
⑸评奖颁奖阶段。组建评委小组,诗歌作品按10%、20%、30%评出一二三等奖,诗歌朗诵当场亮分按平均得分按10%、20%、30%评出一二三等奖。诗歌创作与朗诵颁奖一起进行。⑹评委:雷国有 徐滔红、蔡菊仙、江媚、余宝平、李美、李尔、余小萍、吴旻子、邓小英、姜黎黎
语文组 泽芝文学社 教科室 团委
12.曹植诗歌的创作成就1 篇十二
曹植的五言诗创作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和成就,是建安诗坛上最杰出的诗人。一.他的诗歌内容丰富充实。举凡军旅政事,宴游送别,咏史游仙,抒情抒志,无不发之于诗。曹植用他的笔描绘了广阔的社会人生,表达了自己丰富的思想感情。二.曹植的诗歌被誉为“骨气齐高,辞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就是说他的诗歌内容充实丰富,多慷慨悲愤之气,在艺术表现上又生动形象,注意辞藻华美、对仗工整和音韵流畅,达到了建安诗歌的最高峰。三.曹植诗歌语言华美主要表现在浓烈的感情色彩和鲜明的声色。如《盘石篇》生动再现了大海的宏阔气象。曹植在文人有意为诗方面,有一个大跨度质的飞跃。
四.注重对称回环之美,注意语言锤炼方面。如《赠丁仪》均是对偶工整、声韵对称和谐的精工之句。《赠徐干》“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写时光易逝。他还善于起调,工于发端,往往在全篇之首用一警策之语,振起全诗。如《野田黄雀行》开头用惊风险浪的情景和画面预示了环境的险恶,起到强烈的烘托作用。
五.曹植的诗歌对后世影响很大,博得极高的评价,被谢灵运誉为“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
建安七子的艺术成就
“七子”的创作大体上也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作品多反映社会**的现实,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主要作品有王粲《七哀诗》、《登楼赋》,陈琳《饮马长城窟行》、阮籍《驾出北郭门行》、刘桢《赠从弟》等,都具有现实意义和一定的思想深度;但有些作品情调过于低沉感伤,如阮籍《七哀诗》、刘桢《失题》“天地无期竟”等。后期作品则大多反映他们对曹氏政权的拥护和自己建立功业的抱负,内容多为游宴、赠答等;但有些对曹氏父子的颂扬,带有清客陪臣口吻,显露出庸俗的态度。然而,无论前、后期,“七子”的创作都是积极、健康的内容占着主导地位。
“七子”的创作各有个性,各有独特的风貌。孔融长于奏议散文,作品体气高妙。王粲诗、赋、散文,号称“兼善”,其作品抒情性强。刘桢擅长诗歌,所作气势高峻,格调苍凉。陈琳、阮籍,以章表书记闻名当时,在诗歌方面也都有一定成就,其风格的差异在于陈琳比较刚劲有力,阮籍比较自然畅达。徐干诗、赋皆能,文笔细腻、体气舒缓。应炀亦能诗、赋,其作品和谐而多文采。“七子”的创作风格也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这也就是建安文学的时代风格。这种时代风格的具体内容及其形成原因,便是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所说的:“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
七子”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们与“三曹”一起,构成建安作家的主力军。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陶渊明的田园诗和散文诗的艺术成就
(一)平和散淡的心境是形成陶渊明田园诗冲淡自然之美的原因之一。
(二)摒弃雕饰,质朴无华,极尽语言纯净之美,是形成陶渊明田园诗冲淡自然之美的原因之二。
(三)情理浑融的内容是形成陶渊明田园诗冲淡自然之美的原因之三。
(四)陶渊明田园诗意境艺术的境界——冲淡自然之美。
陶渊明的诗最突出的特点便是平淡自然与深厚醇美的统一.他的田园诗写的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和日常的农村生活,反映的是归隐后恬淡的心境与情趣.在表现方法上,这些诗歌多用白描手法,语言朴素自然,少见华丽,但这并不意味着平淡无味.在田园诗平淡的描写中蕴含着陶渊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热爱,表现出他美好的人格和崇高的理想.同时陶渊明的田园诗还富有意境,所选的景物多具有鲜明的特征,且饱含着诗人的感情,体现了诗人的个性特征.陶诗还善于将深刻的哲理融入诗歌的形象中,使平凡的素材表现出不平凡的意境,这种情,景,理交融形成的意境十分和谐,往往令人神往.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其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安天命”等消极思想。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并且以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主题。《桃花源记》周新国先生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421),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
贾岛诗的练字练句的特点
苦吟 求字之隽永及幽僻孤峭
文天祥诗的特点
其诗具有崇高气节、悲壮情怀和血性精神他的《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多么沉痛又多么激昂,那样多情又那样无畏,生之眷恋与死之坦然尽在其中,家国情怀与中华气节激荡其间,以至于敌人看后,也不禁赞叹:“好人好诗!”
王实甫西厢记的社会影响
《西厢记》最突出的成就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莺莺传》的主题思想和莺莺的悲剧结局,把男女主人公塑造成在爱情上坚贞不渝,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并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得到美满结果的一对青年。这一改动,使剧本反封建倾向更鲜明,突出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主题思想。在艺术上,剧本通过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来完成莺莺、张珙、红娘等艺术形象的塑造,使人物的性格特征生动鲜明,加强了作品的戏剧性。
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有鲜明、深刻的反封建的主题。张生和崔莺莺的恋爱故事,已经不再停留在“才子佳人”的模式上,也没有把“夫贵妻荣”作为婚姻的理想。他们否定了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始终追求真挚的感情,爱情已被置于功名利禄之上。《西厢记》结尾处,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正面地表达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反对封建礼教、封建婚姻制度、封建等级制度的进步主张,鼓舞了青年男女为争取爱情自由、婚姻自主而抗争
马致远汉宫秋的特点
<一>题材特点
《汉宫秋》虽然描写的是昭君出塞的故事,但是却与历史上昭君主动请求和番的故事有很大不同。据《汉书》的《元帝记》和《匈奴传》记载,昭君确有和亲,嫁给了呼邪单于。但在此剧中,马致远根据自己的现实感受和个人情感,添加了一出“帝妃恋”,这一恋情是真实历史中闻所未闻的。此剧中对汉元帝有较多夸张的美化,他对王昭君有着深厚的感情,昭君也爱恋着元帝,这样的题材,是颠覆了传统历史的。正如我们所知,在昭君出塞前,元帝与昭君素未谋面,又何来双双的深坠爱河呢?可以说马致远的这种通过颠覆历史来创造题材的方法对于读者来说,是极具视觉冲击力和心理挑战力的。《汉宫秋》题材如此大胆和新颖,这应该是它能够成为中国古代十大悲剧之一的原因之一吧。正因为题材如此另类,所以这出戏剧才能经久不衰,日益焕发夺目风采。
(二)语言特点
(1)词曲优美动人。《汉宫秋》有元剧之冠的美称,日本人青木正儿《元人杂剧概论》指出:马致远的曲辞,虽然富于文采,而极清奇,和王实甫、白仁甫相比,则别为一派,宛然居于文采派与本色派之间。(2)曲辞具有意境和音律美。(3)对仗、顶真
【南吕.一枝花】中,“四时雨露匀,万里江山秀。忠臣皆有用高枕已无忧”等句,运用了对仗手法,不仅丰富了文采,而且增强了文章的阅读性,使得曲调更见气势。
【梅花酒】】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此处用了顶真的手法,用上句的结尾作下句的开头,首尾递接,语气连贯,形成回环相生的气势,节奏抑扬顿挫,增强了气势。(4)口语和典故并用,雅俗共赏
此曲中大量运用了“这搭儿”“一头地”等方言,此外还有“眉头一纵,计上心来”等来自民间的语言,使词曲充满了生活气息。
水浒传人物塑造的突出成就
在人物塑造方面,最大特点是作者善于把人物置身于真实的历史环境中,扣紧人物的身分、经历和遭遇来刻画他们的性格。诚然,全书几乎没有什么具体的社会环境的介绍,但通过对各阶层人物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的描绘,一幅北宋社会生活的图景便非常逼真、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在人物塑造上,《水浒传》的另一特色是在人物的对比中,突出他们各自的性格。这种对比方法,不仅表现在一些主要人物身上,就是在一些次要人物身上,也运用得很成功。
此外,《水浒传》有时也通过富有特征性的细节来塑造人物个性。如武松打虎时,借哨棒打断的细节,充分表现了他全神贯注的紧张神态,渲染了这场恶斗的气氛,也为以后的赤手空拳打虎做了合理安排,从而突出了他的神力和勇武。金瓶梅的艺术创新
一、打破往昔小说题材因袭传统的思维模式
二、改变了古典现实主义塑造形象类型化的格局
三、情节结构上由单线串联的版块变为经纬交错的网络型
四、创作观念上改写了传统的宣传与说教意味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儒林外史》最真实地描绘了一代儒林的真相,在冷静如实的叙述中,使人物形象自身的言行构成讽刺。对哭贡院的周进,中举发疯的范进,宣扬举业的马二先生等,作者均未显出任何褒贬,做出任何评价,但这些形象本身,无不产生讽刺效果。当然,在真实的基础上,《儒林外史》也并不排除夸张,但这夸张也是委婉而含蓄的。另外,《儒林外史》也通过人物性格发展变化所构成的前后对比形成讽刺。例如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等,在对比中取得了讽刺的效果。
朱自清《背影》、冰心《寄小读者》对现代白话散文的贡献
13.家族情结与陆机诗歌创作 篇十三
吴永安四年出生的陆机, 其父为吴国大司马陆抗, 陆抗之父为当年火烧刘备连营七百里的陆逊。陆逊妻为孙权兄孙策之女。此时, 陆氏达到政治上的鼎盛时期。如此显赫的家世, 让陆机潜意识里与生俱来一种家族荣誉感。他初入洛时面对河北望族出身的名士卢志的讽刺, 正色曰:“我父祖名播海内, 宁有不知, 鬼子敢尔!”1其态度之激烈, 反讥之尖锐, 连陆云都颇为震惊。
陆机的这种家族荣誉感已经渗入其骨血, 展现为性格。陆机自幼“清厉有风格, 为乡党所惮。”1 (P235) 他“自以吴之名家”, 清厉自矜, 恃才傲物, 看不起庶族出身的左思, “此间有伧父, 欲作《三都赋》, 须有成, 当以覆酒瓮耳”3 (P2375) 可见, 家族荣誉感在陆机的意识里已经是根深蒂固。
所谓“情以物迁, 辞以情发”。4 (P414) 陆机将自己的家族荣誉感通过作品发泄出来, “咏世德之骏烈, 诵先人之清芬”2 (P1) , 歌颂父祖的丰功伟绩。他在《吴丞相陆逊铭》用短短的几十字, 将其以祖父陆逊为傲之情跃然纸上。陆机亦作有《祖德赋》、《述先赋》、《吴大司马陆公诔》等文, 追忆家族昔日的荣耀辉煌。
陆机的家族荣誉感在其诗歌里亦有体现。《赠弟士龙诗十首》即为典型。诗歌其一开篇“于穆予宗, 禀精东岳;诞育祖考, 造我南国”2 (P155) 追忆了祖先在吴国立下的汗马功劳;其二“帝曰钦哉, 纂戎裂祚;双组式带, 绶章载路”, 2 (P155) 讲述了吴国对陆家的恩宠;其九曰:“昔我斯逝, 族有余荣;今我来思, 堂有哀声”, 2 (P156) 表现出对家族衰落的伤感。此外, 《吴趋行》一首从建筑、风土、人物赞扬自己的故乡, 并用“八族未多侈, 四姓实名家。文德熙淳懿, 武功侔山河”称颂陆氏家族。
二、余固水乡人
王钟陵《文学史新方法论》认为:由东方国家形态所产生的中国文人的生活环境, 决定了文学史的原生态生成情态中必然有着三个因素:一是宗族或家族的色调;二是乡邦印记;三是文人们为突破狭小的血缘和地域交际圈所形成的师友交往。5 (P164) 入洛后的陆机, 其表现无不打上家族的烙印。
陆机入洛后, 一方面受到北方人士的冷漠对待, 另一方面又受家族情结的影响, 与其弟陆云协力共赴, 又仰张华鼎力相助, 积极引同乡进入北方社会, “已经入洛的南人结为同力, 形成了北方社会新的南人集团。”6 (41) 这个南人集团以陆机为中心, 进行一系列的政治和文学活动, 形成了南人交际圈。陆机现存的赠答诗, 完整与较为完整的有16首, 表现对朋友浓厚真挚感情的有13首, 其中有9首是写给亲人或同乡的, “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陆机在北方的交往情形:他与之交情深厚的人大多数仍是吴国人, 只有少数是吴国以外的人”。7 (P16) 这也是陆机对故乡及故乡人无限思念的原因之一。
陆机“会逼王命”, 奉召入洛。他在《又赴洛道中二首》表达自己入洛时并非出于自愿, 而是被迫。因此才会有“呜咽辞密亲”的痛楚, “牵世婴时网”的烦恼, 才会陷入“抚枕不能寐, 振衣独长想”2 (P31) 的境地。本不愿离开家乡, 却又不得不离开, 加之入洛后, 北方人士的冷落待遇, 让陆机思念故乡及亲人之情更切, 显示出陆机“余固水乡士”2 (P51) 的情怀。
这种情怀在陆机诗歌中的表现之一便是思归的心愿。陆机在其诗《答张士然》中, 于“千亩田”间, “春玉圃”中, 尽情地吟唱“余固水乡士”, 想念着故乡美丽的田园景色, 思乡之情溢于言表。他在自己身处“沈稼湮梁颍, 流民溯荆徐”2 (P49) 之时, 亦然能够“眷言怀桑梓, 无乃将为鱼”, 2 (P49) 陆机对故乡的牵肠挂肚之情溢于言表。
此外, 陆机亦或用“思”, 或用“归”, 在诗歌中抒发诗人思乡望归的心情。在陆机现存的119首诗歌中, 情感浓厚的有80首, 占陆机现存诗歌的大多数, 而其中有“思”的诗句就有二十首之多。
除了乡思之外, 亲人间的离思, 亦是其家族情结的体现。陆机在其《赴洛二首》中, 用“挥泪”“抚膺”“伫立慨我叹”等言离别前后的痛苦、悲伤;离别后, “无迹有所匿, 寂寞声必沉。肆目眇不及, 缅然若双潜”, 又言久久地望着亲人的影子, 倾听亲人的声音, 直到亲人“无迹”, 周围“寂寞”无声, 离别不久, 却又“离思一何深”, 其情、其景令人动容。陆机的赠答诗亦有表现此方面的内容。
陆机入洛后, 以南人为其主要交友圈, 诗歌表现乡曲之思, 亲人之思, 这种种迹象皆源于其内心强烈的家族情结, 即“余固水乡人”的情怀。
三、志士多苦心
陆机追求功名与其家族情结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博学善政、重视事功是陆氏家风的主要特征之一, “在江东土著大族中, 相对于其他各族, 陆氏最为重视事功, 其代表人物多具有强烈的进取意识”。9 (P82) 孙吴时期是陆氏家族政治上的鼎盛时期, 陆逊、陆抗皆为朝廷重臣。吴亡前, 陆机也“分领父兵”, 但陆氏总体的军事才能皆不如前代, 在祖父辈辉煌光环的照耀下, 陆机亦希望承袭父祖的事业, 驰骋沙场, 建功立业, 扬名于天下。
《世说新语·赏誉》云:“吴四姓, 旧目云:张文朱武陆忠顾厚。”1 (P268) “陆忠”是陆氏一族的主要特征之一。“陆忠”指的是儒家的忠义观念, 他们“始终以儒家德政观念来指导、规范自己的言行, 以此匡辅君主”, 8 (P72) 可见陆氏一族乃是儒家世族。陆机祖父辈的陆绩, 说《易》明《玄》, 为经学大师。至陆机也“伏膺儒术, 非礼不动”, 儒学思想深刻影响着陆氏一门。儒家有“立身行道, 扬名于后世”, 亦有“三十而立”, 陆机《百年歌》其三云:“三十时, 行成名立有令闻, 力可扛鼎志干云。”2 (P84) 可见陆机也深受儒学的影响, 期望秉承儒家“立功”的精神, 奉行“忠”的观念, 趁着年轻时做出一番作为。
然而到了陆机这一代, 陆氏的政治地位不但不如从前, 还遭到亡国的厄运。陆机的兄长皆被杀害。陆机也和弟弟归其旧里华亭, 闭门读书十年而不仕。入洛之后, 陆机的日子亦不好过, 《世说新语·简傲》篇有云:“陆士衡初入洛, 咨张公所宜诣, 刘道真是其一。陆既往, 刘尚在哀制中。性嗜酒。礼毕, 初无他言, 惟问:‘东吴有长柄壶卢, 卿得种来不?’陆兄弟殊失望, 乃悔往”。1 (P410) 足可证明陆机入洛之后内心因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愤懑之情, 这一点对于有着强烈家族荣誉感的陆机来说, 是不可以忍受的, 他迫切需要建立自己的功业, 来提高自己及家族在北方士人心目中的地位。
《文心雕龙》有云:“情动而言行, 理发而文见。”4 (P256) 陆机强烈的功名意识发而为文, 伴随着时不我待的感慨。诗人在《猛虎行》中感叹, 人生不易, 时间飞逝, 而“功未建”。其在《长歌行》开头发出“逝矣”“悲哉”深沉的感叹, 用“寸阴”“尺波”“劲矢”“急弦”言时间的流逝, 而在这转眼即逝的人生之中, 却只恨“功名薄”, 人生价值无处实现, 因而建立功业已经成为陆机自觉的追求。在《日重光行》一篇中, 陆机感慨功业无建, 身后无名, 却“俯仰行老”, 唯有“慷慨独长叹”。
陆机的家族情结, 让其诗歌带有强烈的功名意识, 而这种心愿在现实中却无法实现, 这让陆机产生了其诗歌中多次提到的“志士多苦心”之感, 沉重的感情漫溢于诗歌的字里行间。
四、结语
家族情结让陆机热衷于政治功名, 决定了在他的文学创作中, 社会政治内容所占比重较大, 其诗歌带有强烈的政治功名色彩, 而缺乏儒家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因而后人评价其诗歌内容空泛, 情感缺乏生命的感发力量。但是“不管是艺术家还是其他审美者, 谁能创造出与特定的时期及其特定生活方式相应的生命的形式, 谁的作品就能给人以审美愉快。”9 (P317) 因此, 陆机的作品为当时世人所称颂。葛洪评其为“弘丽妍赡, 英锐漂逸, 亦一代之绝乎”;3 (P38) 张华亦喜欢陆机的诗歌;锺嵘称其为“太康之英”。
可见, 就陆机当时所处时代之风气及文风来看, 其表现的“余固水乡人”情怀, “志士苦心”的情感, 在当时很好地体现了“诗缘情”的创作目的, 可见其言亦是有感情的, 其作品亦是有可取之处的。
参考文献
[1][晋]陆机金涛声点校.陆机集[M].北京:中华书局, 1982
[2]王永平.六朝江东世族之家学家风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3
【小学生中秋诗歌创作】推荐阅读:
小学生儿童诗歌创作08-01
小学故事创作:苹果的一天07-27
小学生中秋记事作文06-26
小学生中秋节作文:难忘的中秋之夜07-29
欢度中秋的小学生作文09-09
小学生中秋节小报09-18
难忘中秋节小学生作文07-09
小学作文:中秋赏月09-15
小学作文中秋赏月11-01
小学生诗歌:春风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