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Z理论思考题(答题)

2024-12-17

TRIZ理论思考题(答题)(精选15篇)

1.TRIZ理论思考题(答题) 篇一

关于TRIZ理论

黎志强 10机电5班 1010100710

(湖北工业大学,武汉430068;)

[摘要] 21世纪产品竞争日益激烈,重视创新设计是增加机械产品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传统的创新设计方法是利用头脑风暴法或试错法,但这些方法可视为设计人员的艺术创作,创新的程度与成败主要取决于设计者的灵感和经验,当问题的解决方案超出了一个人的经验和技术领域时,头脑风暴法和试错法往往显得无能为力。起源于前苏联的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理论是指导创新活动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可以帮助设计者在方案设计阶段迅速地产生个具有创造性的新概念,实现产品的快速创新。21世纪产品竞争日益激烈,重视创新设计是增加机械产品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传统的创新设计方法是利用头脑风暴法或试错法,但这些方法可视为设计人员的艺术创作,创新的程度与成败主要取决于设计者的灵感和经验,当问题的解决方案超出了一个人的经验和技术领域时,头脑风暴法和试错法往往显得无能为力。起源于前苏联的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理论是指导创新活动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可以帮助设计者在方案设计阶段迅速地产生个具有创造性的新概念,实现产品的快速创新。

[关键词] TRIZ理论;创新设计;冲突解决原理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1TRIZ 理论

TRIZ是俄文“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俄文简称。该理论是前苏联G..S.Altshuler及其领导的一批研究人员,在分析研究世界各国250万件专利的基础上,提炼出的一套解决复杂技术问题的系统方法。主要目的是研究人类进行发明创造、解决技术难题过程中所遵循的科学原理和法则TRIZ理论是基于知识、面向人的发明问题解决系统化方法学,且适用于各行业。1.1 TRIZ理论的主要内容

TRIZ理论是由解决技术问题和实现创新开发的各种方法、算法组成的综合理沦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技术系统进化法则、40个发明创造原理,39项技术特性、冲突矩阵、物质一场分析、76个发明问题标准解决方法、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以及工程效应知识库等。1.2 冲突解决原理

(1)冲突的定义

无论是新产品设计还是已有产品的改进,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保证或提

高产品的某些性能,但这种提高往往会影响

到产品其它的内部性能。如果这些影响是负面的,则设计出现了冲突。

TRIZ理论认为,产品创新的标志是解决或移走设计中的冲突而产生新的有竞争力的解,没有克服冲突的解并不是创新设计。冲突的种类很多,与产品创新相关的冲突分为3类,即物理冲突、技术冲突及管理冲突。

(2)技术冲突及其解决原理

技术冲突是指传统设计中的折中,即由于系统本身某一部份的影响,所需的状态不能实现,技术冲突常表现为一个系统中两个子系统之问的矛盾。例如斜拉桥,希望提高桥的承重重量,但重量太大可能超过桥的强度范围,降低桥的安全性。

Altshuller通过对250万件专利的详细研究,提出用39个技术特性来描述冲突。在解决实际冲突时,把组成冲突的两个内部性能用39个标准的技术特性进行表示,即把实际工程冲突转化为一般的或标准的技术冲突(具体技术特性见参考文献3)在此基础上,Altshuler又给出了40个发明创造原

理,实践证明这些原理对于指导设计人员的发明创造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多年的研究、分析和比较,Altshuller将39个标准的技术特性与40条发明创造原理建立了对应关系。提出了合理选用发明原理的重要工具— 冲突解决矩阵。

冲突解决矩阵为40行40列的一个矩阵,其中第1行和第1列为顺序排列的39个描述冲突的技术特性序号;其余39行和39列形成一个矩阵,其元素为数字或为空,这些数字表示40条发明原理中推荐采用的原理序号。矩阵中行描述的技术特性为冲突中恶化的一方。列代表改善的一方。

(3)物理冲突及其解决原理

物理冲突是指系统同一部分或参数提出完全相反的要求。即对一个系统同时提出相反的要求就出现了物理矛盾。例如钢笔的笔尖应很细以便画出细线,但细笔尖易划破纸。

物理冲突的解决方法一直是TRIZ的研究重点,Altshuller,Glazunov,Savransky曾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法。现在TRIZ理论在总结上述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4种分离原理来解决物理冲突,即:空间分离、时间分离、基于条件的分离、和整体和部分的分离。

英国Bath大学的Mann通过研究提出,解决物理冲突的分离原理和解决技术冲突的发明原理之间存在关系,对于一条分离原理,可以有多条发明原理与之对应。

只要能确定物理冲突及分离原理的类型,40条发明原理及发明原理的工程实例可帮助设计人员尽快确定新的设计概念。

(4)冲突分析和解决的一般过程

Altshuller所提出的TRIZ理论采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即采用一系列的工具,先将特定的问题抽象成为标准的或一般的问题,然后采用标准的方法解决,最后得到特定的解。

TRIZ解决设计问题的一般过程如图:

2TRIZ的发展

首先,TRIZ的发展方向:TRIZ是在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企业间很难存在竞争,但是今天的企业不得不面临残酷激烈的竞争。传统TRIZ对于那些急于学习创新性方法的企业工程师来说,显得过于庞杂。另外,传统TRIZ还存在一些缺陷,如目前TRIZ知识库中还没有当前十分风行的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成果。因此,为了适应现代产品设计的需要,TRIZ不得不面临自身现代化的建设问题,这是当前国际上TRIZ研究的重点一。

其次,TRIZ自身的完善:TRIZ有4个发展方向:(1)技术起源和技术演化理论;(2)克服心理惯性的技术;(3)分析、明确描述和解决发明问题的技术;(4)指导建立技术功能和特定设计方法、技术和自然知识之间的关系。

再次,TRIZ与其它方法的集成:TRIZ主要是解决设计中如何做的问题,对设计中做什么的问题未能给出合适的工具。大量的工程实例表明,TRIZ的出发点是借助于经验发现设计中的冲突,冲突发现的过程也是通过对问题的定性描述来实现的。因此,如何将TRIZ与其他设计方法相结合,以弥补TRIZ的不足,已经成为设计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3TRIZ理论在中国

TRIZ理论引入中国尽管时间很短,但它已经逐渐得到国内诸多科研结构、公司和专家的重视,在以TRIZ理论为核心的创新方法与技术研究应用方面,走在前列的是我国的亿维讯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从事计算机辅助创新技术及技术咨询的高新技术企业,他们的创新技术研究水平目前已

经处于世界前列。他们将创新技术研发中心设在世界创新技术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发源地——白俄罗斯的明斯克,那里有数百名创新技术理论专家,是当今创新技术研究的领跑者;在中国则设有行业创新技术研发中,着力于创新技术在以中国为中心的工程技术领域的应用和推广。他们提供的一套完整的计算机辅助创新解决方案,正在国内诸多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研究机构发挥作用,为快速提升我们创新技术水平提供技术上的支持。4结束语

我国机械制造业普遍存在产品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市场低迷等情况,关键在于企业缺乏快速响应市场的新产品开发及制造技术创新的机制和能力。特别是我国广大的中小型企业新产品更新开发能力差、资金匮乏,迫切需要获得新产品具体开发技术的支持。而THIZ理论和基于TRIZ理论的计算机辅助创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以其良好的可操作性、系统性和实用性顺应了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势必会对我国的产业创新带来全新的机遇,推动我国机械制造业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我国机械制造业普遍存在产品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市场低迷等情况,关键在于企业缺乏快速响应市场的新产品开发及制造技术创新的机制和能力。特别是我国广大的中小型企业新产品更新开发能力差、资金匮乏,迫切需要获得新产品具体开发技术的支持。而THIZ理论和基于TRIZ理论的计算机辅助创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以其良好的可操作性、系统性和实用性顺应了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势必会对我国的产业创新带来全新的机遇,推动我国机械制造业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参考文献

[1] 张春林.机械创新设计[M].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9:175-192.[2] 刘桂涛.TRIZ 中技术矛盾解决矩阵的应用[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7(8).[3] 郑称德.TRIZ的产生及其理论体系[J].科技进步理论,2002(1).[4] 刘训涛.TRIZ理论研究与矿山机械创新设计的启示[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9(5).

2.TRIZ技术进化理论的应用研究 篇二

技术系统进化理论

在技术系统向新的技术系统进化过程中,必然遵循一定的规律,这些规律就是技术系统进化理论。TRIZ理论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技术系统进化理论。它可以根据技术系统进化规律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帮助企业开发有竞争力的产品。技术系统进化理论基本涵盖了各种产品核心技术进化规律,每条规律又包含了不同数目的具体进化模式和路线。目前,已经发现的产品进化路线已有300多条,典型进化路线有20余条。这些进化路线对于研究产品创新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在经典TRIZ中,有八大类的技术系统进化法则:1.技术系统完备性法则;2.技术系统能量传递法则;3.技术系统动态性进化法则;4.技术系统提高理想度法则;5.技术系统子系统不均衡进化法则;6.技术系统向超系统进化法则;7.技术系统向微观级进化法则;8.系统协调性进化法则。

运用这些法则,我们能够判断当前研发的产品处于技术系统进化模式中的哪个位置,然后根据法则的提示能够预测技术系统未来发展的方向。系统进化模式可以在过去的专利发明中发现,所有系统都是向理想化最终结果方向进化的,并且用来指导新产品开发,避免盲目尝试和浪费时间。当然,与TRIZ中的其他内容相比,技术系统进化理论不算是非常成熟的理论,还有许多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的地方。

进化模式与进化路线

技术系统的进化路线是指一个系统从结构进化的特点描述产品核心技术所处的状态序列,每一种进化模式都包括多种进化路线。进化路线的实质是从产品一种核心技术转移到另一种核心技术,产品沿进化路线进化的过程是新旧核心技术交替的过程。产品进化过程实质上是产品结构的进化过程,因此,TRIZ理论中进化理论是预测产品结构的进化理论。技术进化的一般趋势由理想化进化模式,即增加系统的理想化水平决定的;而增加系统的理想化水平通常是通过增加系统的动态性(柔性化)、维数变化(多维化)和向超系统进化(集成化)等进化模式来完成,进化模式层次如图1所示。

应用案例

目前,在公共场所、景区及社区,车挤绿地、停车难等问题已越来越突出。为了解决停车车位占地面积与住户商用面积的矛盾,立体车库具有平均单车占地面积小的独特特性,其应用前景已被广大业内人士所关注。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将是未来几年内停车设备发展的主要方向。在有限的土地上建设立体车库,必将成为许多大城市解决停车难问题的首选之举。这给立体车库行业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一方面促进了立体车库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想在立体车库行业中站稳市场,必须加大对立体车库的开发与创新。

根据图1所示的进化模式,在控制方面立体车库基本上已经达到全自动控制,在该路线的发展潜力不大。在结构上,立体车库的结构由升降横移式(图2—a)发展到堆垛式立体车库(图2—b),根据曲面化进化模式,立体车库的结构状态可能发展到柱体或球体结构状态。于是,参照摩天轮的结构形式可以将立体车库设计为单环垂直旋转结构(图2—c)。

整体车库外形为垂直旋转的圆环型结构,好像一个巨大的摩天轮。立体车库的直径需要大一些,以增加泊车位数量;但是又不能太大,以减少占地面积和存取车所需的时间。在此基础之上,根据技术系统进化理论中的多维化进化模式,可以对此结构作进一步预测。为了存储更多的车辆,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将单环单层设计为单环双层(图3)或多层。

为了实现车库内外环自由存取车,车库可以设计成单侧支撑方式,提出一种L型单吊点悬挂式载车台的垂直旋转立体车库(图4)。这种结构形式不但可以使结构变得简单,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单侧多环结构(图5),也可以实现双侧多环结构形式(图6),这样设计就可以达到停放更多车辆的目的。

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停车设备可能的下一代产品结构应为垂直旋转式,工作原理应与摩天轮相似。为了使立体车库在有限的空间内停放尽量多的车辆,在保持车库直径不变的情况下,将单层设计改为双层或多层,也可以在圆环的两侧都安装载车台,这样可以实现在有限空间停放更多的车辆。将立体车库这样设计有着明显的优点:一方面,其最大存取车距离仅为半个圆周,可以提高存取车效率;另一方面,其结构新颖,可以成为小区及公共场所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当然这还需要进一步设计研究来满足其他需求。

3.TRIZ理论学习心得 篇三

2011年11月08日—2011年11月25日,在新疆科技干部培训中心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为新疆各企业精心组织了为期18天的 “新疆创新工程师培训班”,我公司领导很重视这次学习的机会,在领导的安排下,我有幸参加了此次培训。为使广大科技工作者对TRIZ由陌生到初步认识,由初步认识到熟练的应用,至此衷心地感谢新疆科技干部培训中心以及新能源公司的各位领导,为我们提供了一次难得学习机会!

在短短的18天的时间内,覆盖了理论知识的讲解、案例分析、以及课题的解决;从TRIZ理论中的“概述、工程问题的描述及解决方法、S曲线与技术系统进化法则”三部分内容,使我们了解TRIZ理论是科技创新中非常实用的运用工具。尤其对技术、产品研发创新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现将此次学习的成果向领导汇报。

一、思想认识的提高

通过学习,使我们明白TRIZ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和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工具。新疆科技干部培训中心坚持将新方法推进、落实到企业,要坚持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企业技术创新内在需求为动力,推动创新方法在企业的深入实施,为解决科技创新的现实问题作出积极的贡献,为创新型企业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

提高本次培训班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用TRIZ的工具,可以有目标的解决在科技创新中无法解决的问题,纠正了过去采用“试错法”进行研发和创新,消除了此方法的盲目性、低效性,与漫无边际的试错法相比,TRIZ工具的使用,以系统内资源的充分利用,减少了资源浪费,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同时还预言了技术和产品的发展趋势,为科技研发创新择取了捷径。

二、对“TRIZ”理论中概述部分的认识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的创始人阿奇疏勒在通过多

年的专利整理,得出了如下两个革命性的发现:a、很多的方法和原理在发明的过程中是在重复使用的。b、技术系统的进化和发展并不是随机的,而是遵循着一定的客观规律。此方法是对发明创造的理解:发明创造通常人们作为一个单词或作为一个词意来理解,其实不然:发明――是指通过思维或实验过程首先为一项科学或技术难题找到或发现了解决方案、解决方法;创造――是指第一次提出、造出的东西,是第一次产生崭新的物质成果或精神成果的行为。

在TRIZ概述中,打破了创新的神秘感;创新不是随机的灵光一现,而是有章可循的;TRIZ是一种全世界都在普及的一种高效的创新方法。

通过微笑曲线,使我们知道,生产制造利润低、资源消化高、环境污染严重。从而通过创新去占领微笑曲线的两端。课堂上有如下一例对我触动颇深:美国研发的“触摸式发声地球仪”案例,市场价88美元、美国40美元转嫁给香港一家公司生产,美国获利48美元,香港公司以20美元转嫁给广东外贸公司,香港公司获利20美元,广东外贸公司以15美元转嫁给另一制造商,制造成本12美元,制造商获利3美元。从以上的价值链可以看出,美国获取的利润48美元÷制造商3美元=16倍,由此可见研发成果的专利权何等重要。

通过对TRIZ概述的学习,懂得了关于“创新”更深层次的理解,了解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创新、材料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的五种创新情况;明白“时时都是创新之时、处处都是创新之地、人人都是创新之人、创新是人人都有的一种能力”道理。

通过学习,了解TRIZ理论体系是以自然科学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交叉知识为基础,以科学理论包括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为支柱,在全面地以哲学的辩证法、系统论和认识论的思想指导下,建立了以技术系统进化法则为TRIZ理论基础。

创新从技术系统/技术过程、矛盾、资源和理想化4大基本概念出发,运用了功能分析、物――场模型、矛盾分析和资源分析4个分析工具,对于一般性标准的发明问题可以运用发明问题标准解法、效应知识库、技术矛盾创新原理和物理矛盾分离法四大有效工具求

解。将一般问题转化为TRIZ标准问题(确定技术矛盾),提取通用工程参数,查找矛盾矩阵表,运用40个发明原理求解;确定为物理矛盾的,运用分离原理配合40个发明原理求解;此外还可以运用物场分析工具,建立物场模型,通过76个发明问题标准解和效应知识库求解。

三、工程问题及解决方法

本节主要了解TRIZ理论中“管理矛盾、技术矛盾、物理矛盾”三种类型,我们学习的主要是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2种类型。

首先要搞清楚什么叫技术矛盾?什么叫物理矛盾?

3.1 技术矛盾(系统中两个参数之间的矛盾)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参数所构成的矛盾叫做技术矛盾。就是说如果改善一个参数,而另一个参数会被恶化,也就是说系统存在技术矛盾。

如:小孩玩的跷跷板,一个参数提升(改善)了,另一个参数就下降(恶化)了。

3.2 物理矛盾(系统中针对一个参数的矛盾)

当对系统中的同一个元件提出互为相反的要求时,就存在物理矛盾。

如:钓鱼时鱼竿应当长,携带时鱼竿应当短;

乘汽车时希望空间大,停车时希望空间小。

3.3 39个工程通用参数

矛盾矩阵中这39个通用技术参数是阿奇舒勒通过大量专利文献的分析不断总结出来的。39个通用技术参数可以分为“通用物理和几何参数、通用技术积极参数、通用技术消极参数”三大类型。矛盾矩阵表共有39行39列,在运用时一定要注意:每一横行上是恶化的工程参数,每一列上是改善的工程参数。在行与列上是完全相同时,工程系统在技术矛盾的表述中通常是反向的。

四、S曲线与技术进化法则

S曲线是技术进化法则中的一个。技术系统的发展规律是:在系统发展过程中,系统的主要参数的变化随着时间呈S曲线进化。

S曲线进化分为:婴儿期(刚出身不久的孩子)→成长期(少先队员)→成熟期(警察)→衰退期(带拐杖的老头)四个阶段。

通过学习,明白本企业的某些产品所处的阶段,从而增强了研发工作所需的针对性,起到了研发工作走捷径之路。

4.1 第一阶段(婴儿期)

第一阶段的发展特点是,从它建立的那一刻起,主要指标增长非常慢,甚至在某一时间停止增长。如:反坦克武器的发明制造是快速的,从诞生到投入生产仅用几个月时间;而燃料电池在19世纪就发明了,但在20世纪末才处于商业利用阶段,也就是说这个技术系统的婴儿期持续了几乎100年。

这一阶段对系统的构成部分进行确定,修正系统结构和元件,调整好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它们之间超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主要特征是:系统由于各种原因还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不能在实际中应用。应该特别注意的是,技术系统不需要经过所有阶段。有很多系统还没有过渡到第一阶段,甚至在研发阶段就已经消亡了。

第一阶段的标志:生存环境受到严酷的限制、专利的水平很高、专利的数量大致固定不变、支出大于收入。

4.2 第二阶段(成长期)

特征:系统在相对降低支出的同时,产品产量快速增长。

① 主要指标的增长伴随着支出的增长; ② 应用领域数量增长;

③ 技术系统获得了补充功能,这个功能与其执行主要功能密切相连;

④ 系统发展需要大量资源,生产这些资源变得有利可图。

4.3 第三阶段(成熟期)

特征:主要指标增长放慢,生产量比较稳定。

标志:专利数量稳定地维持在很高水平上、利润率很高并相对稳定、系统要求高度专门化资源、系统的发展达到了自己的极限、系统的补充功能与完成主要功能关联很少。4.4 第四阶段(衰退期)

特征:功能退化,系统功能指标参数降低,产量收入明显下降,系统从前占有的市场份额被取代。

标志:功能参数减少、专利数量减少、利润率下降、系统中只有个别专业领域继续工作、系统开始应用于娱乐、系统过渡成了一系列体育器械。

S-曲线用来描述技术系统的一般规律,确定系统的发展阶段,并通过各个阶段的特征寻找改进建议,为研发策略提供参考,为系统的进化做了前提铺垫;

进化法则是通过对S-曲线的研究结果,对现有产品的改进和新产品的预测分析给予建议;IFR用来评价S-曲线各个阶段的理想度,并针对产品改进方案和新产品的技术方案予以性价比的衡量,最终确定产品改进方案和新产品实现功能的可行性。

通过在新疆干部培训中心这半个月来对TRIZ的刻苦学习,在技术创新方面真是受益菲浅,通过对理论的研究,打破了以往的思维方式、创新的方法和创新的规律,解决了企业技术难题。

以上是此次在新疆科技干部培训中心参加为期18天的“新疆创新工程师培训班”学习体会,遗憾的是由于学习时间短,接受信息量大,对于理论知识的消化和彻底掌握尚需付出百倍的时间去学习、理解、运用!

再次感谢新疆干部培训中心的领导,为我们提供的学习的平台、学习机会,以及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辛勤的付出和努力,尤其 5

感谢公司领导给予这次学习和提高的机会!感谢IWINT各位授课老师详尽的讲解和耐心的辅导!

4.TRIZ理论的40条发明原理 篇四

1、分割(Segmentation)

A.将一个问题分解成相互独立的部分。

B.使得问题易于分解。

C.增加分裂或分割的程度。

2、抽取(Extraction)

A.抽取物体中关键部分(有害或有利)

3、局部性能(Location Quality)

A.将物体或环境的均匀结构变成不均匀结构;

B.使组成物体的不同部分完成不同的功能;

C.使组成物体的每一部分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材料、性能、功能):

4、不对称(Asymmetry)

A.将物体的形状由对称变为不对称

B.如已对称则增加原有的不对称程度

5、合并/组合(Combining)

A.在空间上将相似的物体连接在一起,B.在时间上合并相似或相连物体

6、通用/普遍性(Universality)

A.由一个物体完成多项功能

7、套装(Nesting)

A.按照次序将一个物体放在另一个内。

B.让一个元件穿过另一个元件内。

8、重量补偿/互消(Counterweight)

A.为了补偿一个物体的重量,和其他物体混合以便能提升。

B.为了补偿物体的重量,让它和环境相互作用(例如空气动力、水力、浮力或其他力)。

9、预加反作用(Prior Counteraction)

A.如果一个操作必定产生有害作用,应施加反操作以抵消(控制)有害作用的影响。

B.在以后要产生拉力的部位,预先在物体上产生压力。

C.预留收缩量、预留材料损失量

10、预操作(Preliminary Action)

A.操作前预先使物体的局部或全部发生所需变化

B.预先对物体进行特殊安排

11、预先防范(Beforehand Cushioning)

A.采用预选准备好的应急措施补偿物体相对较低的可靠性

12、等势性(Equipotentiality)

A.在潜在的领域里限制其位置改变,使工作过程中的对象不需要被升高或降低

13、反向(Inversion)

A.将一个问题中所规定的操作改为相反操作

B.使物体中的运动部分静止,静止部分运动。

C.将物体(或过程)颠倒

14、曲面化(Spheroidality-Curvature)

A.不运用直线或平面部件,而运用曲线或曲面代替。将平面变成球面,将立方体变为球形结构。

B.运用滚筒、球或螺旋结构。

C.利用离心力将线性运动变成旋转运动。

15、动态化(Dynamics)

A.允许将物体、外部环境或过程的性质改变到最优或最佳操作条件。

B.将物体分离成相互间能相对运动的元件。

C.如果物体(或过程)是刚性的或不柔韧的,使其可移

16、未达到或超过作用(Partial or Excessive Actions)

A.如果运用给定解法物体的全部功能很难实现,那么通过同样的方法“增加一点”或“减少一点”,也许能获得相对来说较为容易的解法。

17、维数变化(Moving to a New Dimension)

A.在二维或三维空间移动物体。

B.对物体运用多种排列而不是单一排列。

C.将物体一边平放使其倾斜或改变其方向。

D.用给定区域的反面。

18、机械振动(Mechanical Vibration)

A.让一个物体振动。

B.增加振动频率(甚至达到超音速)。

C.运用物体的共振频率。

D.运用压电振动器而不是机械振动器。

E.运用超声波和电磁振动。

19、周期性作用(Periodic Action)

A.运用周期运动而不是连续运动。

B.如果已经是周期运动,改变其运动频率。

C.在两个物脉动的运动之间增加脉动。

20、连续性工作(Continuity of Useful Action)

A.连续工作,使物体的所有元件同时满负荷工作。

B.消除所有空闲或间歇。

C.用旋转运动代替往复运动

21、快速动作(Rushing Through)

A.以最快的动作完成有害的操作。

22、变害为益(Convert Harm into Benefit)

A.运用有害因素,特别是对环境或外界有害的因素,以获得有益效果。

B.通过加另一个有害行为以消除预先的有害行为来解决问题。

C.两有害相结合消除有害

23、反馈(Feedback)

A.引入反馈以改进操作或行为。

B.如果已经有反馈了,就改变反馈控制信号的大小或灵敏度。

24、中介物(Mediator)

A.使用中介物传递某一物体或某一种中间过程;

B.将一容易移动的物体与另一物体暂时接合;

25、自服务(Self-service)

A.通过附加功能物体产生自我服务的功能,B.利用废弃的材料、能量和物质。

26、复制(Copying)

A.用简单和便宜的复制件,而不用不易获得的、昂贵的、易碎的或不易操作的物体。

B.用光学复印件代替物体或过程。

C.如果已有光学复印件,改用红外线或紫外线复印件。

27、低成本替代(Dispose)

A.用一些低成本物体不耐用物体代替昂贵、耐用物体

28、机械系统的替代(Replacement of Mechanical Systems)

A.用视觉、听觉、嗅觉系统代替部分机械系统;

B.用电场、磁场等完成物体的相互作用;

C.将固定场变为移动场,将静态场变为动态场;

D.将铁磁粒子用于场的作用之中。

29、气动与液压结构(Pneumatics and Hydraulics)

A、物体的固体零部件可用气动与液压结构代替

30、柔性壳体或薄膜(Flexible Shells and Thin Films)

A.用柔性壳体或薄膜代替传统结构;

B.使用柔性壳体或薄膜将物体与环境隔离

31、多孔材料(Porous Materials)

A.使物体多孔或通过插入、涂层等增加多孔元素;

B.如物体已多孔,用这些孔引入有用物质

32、改变颜色(Color Changes)

A.改变物体或外部环境的颜色。

B.改变物体或其外界环境的透明度。

C.采用有颜色的添加剂,或发光剂。

33、同质性(Homogeneity)

A.采用相同或相似的物质制造与某物体相互作用的物体

34、抛弃与恢复(Discarding and Recovering)

A.当一物体完成功能无用时,抛弃或修改;

B.立即恢复一个物体中所损耗的部分

35、材料性能转换(Transformation of Properties)

A.物体物理状态在气态/液态/固态间变化。

B.改变浓度或密度。

C.改变物体的柔度。

D.改变温度

E.其它参数

36、相态转变(Phase Transitions)

A.在物质相位变换期间运用现象的改变,例如:体积改变、热量损失或吸收等。

37、热膨胀(Thermal Expansion)

A.利用材料的热膨胀或热收缩性质。

B.如果己经运用了热膨胀,就使用不同的热膨胀系数的多种材料。

38、强氧化(Strong Oxidants)

A.用富氧空气代替普通空气。

B.用纯氧气取代富氧空气。

C.暴露在空气或氧气下,以便离子辐射。

D.利用氧离子。

E.用臭氧代替氧离子。

39、惰性环境(Inert Atmosphere)

A.用惰性环境代替通常环境;

B.在某一物体中添加添加中性元件或惰性物质

40、复合材料(Composite Material)

5.TRIZ理论思考题(答题) 篇五

应用矛盾矩阵的步骤

应用矛盾矩阵解决工程问题时,建议使用一下16个步骤来进行。(1)确定技术系统的名称。(2)确定技术系统的主要功能。(3)对技术系统进行详细的分解。

(4)对技术系统,关键子系统,零部件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和作用进行描述。(5)定位问题所在的系统和子系统,对问题进行准确的描述。(6)确定技术系统应改善的特性。(7)确定并筛选设计系统被恶化的特性。

(8)将以上2个步骤确定的参数,对应附表所列的39个通用工程参数进行重新描述。

(9)对工程参数的矛盾进行描述。(10)对矛盾进行反向描述。

(11)查找阿奇舒勒矛盾矩阵表,得到所推荐的发明原理的序号。(12)按照序号查找发明原理汇总表,得到发明原理名称。(13)按照发明原理的名称,查找发明原理的序号。

(14)将所推荐的发明原理逐个应用到具体问题上,探讨每个原理在具体问题上如何应用和实现。

(15)如果所查找的发明原理都不适用于具体的问题,需要重新定义工程参数和矛盾,再次应用和查找矛盾矩阵。

6.TRIZ理论思考题(答题) 篇六

近年来,广西玉林市委市政府着眼于广西创新计划、发明专利倍增计划,从科技创新促进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高度,自2009年起,启动了“玉林市创新方法进企业活动”,以市政府的名义出台文件,成立领导小组,落实分工、明确职责,在全市大力宣传和推广创新方法。玉林市科协多次邀请广西区科协学会部、广西科技咨询中心的专家学者莅玉,先后在玉柴集团、玉药集团、三环集团等企业协会,玉林师院、职业学校、学(协)会和7个县(市、区)等地进行了30多场次的创新方法巡回宣讲,参加培训人员达5000多人次;同进组织人员参加TRIZ理论讲师培训,多人获得培训讲师资格。自创新方法进企业活动开展以来,部分企业掀起新一轮的创新高潮,据不完全统计,2009~2011年,玉柴集团科技工作者提交合理化建议5000多条,实现技改500多项,申请专利200多项;三环集团提交合理化建议75条,实现技改24项,申请专利60项,开发新产品(新型号)627种。三年来,玉林市通过“外聘讲师规模宣讲”和“本土讲师小范围授课”等各种方式,扩大了对创新方法的宣传和推广,在玉林市形成了“自主创新、方法先行”的浓厚氛围,创新方法也在企业和科研人员的内心深深扎根。

试点先行 扎实推进

活动开展之前,玉林市制定具体方案,从巡回宣讲、深度培训和企业导入三步明确活动推进的流程,利用三、四年的时间稳步推进,力争使理论导入企业获得成功。为此,在广泛宣传和推广的同时,玉林市学习广西各地市先进经验,积极寻求创新方法导入玉林市企业的突破口,努力将TRIZ理论导入企业,力争使其尽快转化为促进企业发展的生产力。玉林市科协先后在玉柴集团、玉林制药、三环集团等企业开展调研,经过比对和实地考察,确定玉柴集团作为创新方法TRIZ理论的应用试点单位,使玉柴集团成为广西首个在大型国有企业中引入创新方法的企业,也使玉林成为在广西较早开展创新方法进企业活动地市之一。

玉柴集团是一家国有全资公司,现有员工万余人;2012年,玉柴以121.65亿元的品牌价值荣登排行榜第106位,品牌价值首次突破了100亿元。玉柴还积聚了一大批专家人才,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研发团队,拥有以“创建世界一流工程研究院”宏伟目标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认可试验室、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西动力人才小高地等平台。综合各方考虑,在玉柴集团导入创新方法,无疑为企业实现质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经广西区科协组织协调,玉林市多次邀请北京亿维讯科技有限公司的专家到广西玉柴集团开展TRIZ理论中级带题培训。2012年,玉柴集团TRIZ理论导入活动进入实际性阶段,首先企业先后在玉柴工程研究院等地进行了7期封闭式培训,多次小范围的内部培训。其次采用以技术难题为载体的实施方式,通过专家传授、专题培训以及小组交流等多种方法,从TRIZ基础理论学习宣讲到技术难题的立项、带题培训,分步推进,使用TRIZ方法与CAI工具高效地解决问题,形成概念技术方案,并根据玉柴实际情况筛选出可申请专利的技术方案,最终形成技术交底书并申请专利的方法开展中期培训。培训不但使科研人员进一步加深了对TRIZ理论的了解,体会和认识到TRIZ理论对创新、发明实践所起到的巨大作用,逐步把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进行创新,为专利形成打下基础;而且在科研方面取得了初步效果,据统计TRIZ理论导入以来,企业共对16个课题项目进行研究,有9个项目产生21项概念方案,其中正在实施的技术方案有18项,已获批和正在申请的专利4项,发表的论文和规范共6篇。

参加TRIZ理论导入的玉柴科研人员也深有感触:TRIZ理论有效地帮助我们打破了传统思维束缚,突破思维惯性,拓宽了创新思维,并提供了一种高效的解决复杂问题的全新途径。目前,玉柴集团大力支持该项目的开展,加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共培养了20多名具备创新意识和初步掌握创新方法的技术骨干人才,以及1名具有创新方法培训师资质的讲师。

不断学习 加快导入

“他山之玉,可以攻石”,玉林市创新方法进企业活动得到了广西区科协的充分肯定,但与发达地市开展的情况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企业开展创新方法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玉林市科协及玉柴集团科协科技人员组成学习考察团,在广西区科协学会部副部长钟谷波的带领下,到江苏南京、昆山分别学习考察了香港泉峰控股集团研发中心、德国西门子南京公司和台湾勗祥精密模具昆山公司。通过学习和交流,对创新方法在企业的应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提高。

泉峰TRIZ协会副秘书长陈亮介绍了TRIZ理论在企业的开展情况:泉峰研发中心的研发人员共150余人,参加创新方法带题培训的达到了105人,产生了20多项专利,82位学员通过ITC二级认证,八位学员通过Matriz三级认证。公司内部建立了TRIZ理论应用体系,由研发中心总经理总负责;成立TRIZ协会,主要由一名外籍专家(Matriz四级) 带领八名内部TRIZ专家(Matriz三级) 组成专家组,负责审核企业内部科研课题,协助科研项目中TRIZ理论的应用,在内部组织开展TRIZ活动,如培训、资质认证、项目评选、项目大赛、创新论坛和研究项目等。

泉峰研发中心总经理吴书明也参加了交流会,并一一解答了考察团提出的关于立项、培训、应用、专利等问题,他介绍了创新项目的过程:“收集技术难题—审核和立项—安排TRIZ专家进入项目组—解决技术难题”;介绍了培训和应用过程中的一些措施,比如只针对工作满5年有经验的科技人员进行系统的TRIZ培训、规定职称评定要通过TRIZ考试等;同时在研发各阶段如何应用创新方法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推广应用。通过各种措施,技术人员在研发过程中已经能够潜移默化地应用创新方法的知识。

吴书明还介绍了企业使用数据库(专利库)的情况:通常由研发人员提出科研题目,由中心专利人员(约20人)进行检索,有些还委托外国专利公司检索,检索通过后才能开展科研。科研课题需要使用TRIZ理论的,可找数据库管理人员(共9人)要求协助使用。由于分工明确,操作专业,较好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他还指出研发人员对创新方法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是领导层要能正确地认识到创新方法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不否定也不夸大,才能更好地让研发人员理解并主动使用。

学习的收获是巨大的,玉林市科协和玉柴集团的科技工作者们不但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还学习了国外企业如何开展TRIZ理论的应用和专利体系的架构情况,为今后玉林市更好地开展萃智理论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和学习的经验,为玉柴集团TRIZ理论的导入坚定了信心。

带之入门 辅之以行

创新方法工作在玉柴集团如火如荼地开展,并进入了实际性创新阶段。玉柴的成功经验也为玉林市其他企业在创新领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玉林市科协在引领企业跨入创新的大门之后,更多地鼓励和支持创新不断加大投入、扎实推进,努力结出丰收的果实。

为进一步促进创新理念在企业的根深蒂固,2012年11月,广西玉柴集团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在玉林成立,这是继柳州欧维姆公司、博世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后,广西第三个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也是玉林首个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玉柴集团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首批进站专家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内燃机学会副理事长、天津大学教授、博导苏万华。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的建立,以“需求为基础,项目为核心,企业为主体,实效为根本”,将院士专家智力资源发挥至企业创新建设及产品研发具体进程,加快促进企业在创新领域的突破,将为玉柴内燃机节能环保技术与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2012年、2013年先后两任中国科协党组书记莅临玉柴集团对企业科协开展创新方法情况进行考察调研,鼓励玉柴科技工作者要积极利用创新方法再创玉柴新奇迹。科协领导的鼓励,坚定了企业走“自主创新”的路子,坚定了继续开展好创新方法进企业活动的信心。

7.TRIZ理论思考题(答题) 篇七

玻璃批量生产时,首先对玻璃先进行加热,然后再对玻璃进行加工,最后加工完成后的玻璃仍处于通红状态,需要将其输送到指定位置直至冷却下来。

现在的问题是,因为玻璃还处于高温,呈现柔软的状态,在滚轴传输线的输送过程中会因为重力下垂而造成变形,导致玻璃表面凹凸不平,后续需要大量的打磨工作来进行修正。

那么如何进行改进了?

减小传输线上的滚轴直径,增加滚轴的数量,进而减少玻璃悬空的面积,提高玻璃的平度。但随之而来的是传输线成本大幅上升。

利用TRIZ理论进行分析:

矛盾组成移动物体的面积(5)和装置复杂性(36)

查找TRIZ矛盾矩阵表,可以采用分割(1)、倒置(13)、球型化(14)、采用部分的或过分的行动(16)

一个基于分割原理(1)的解决方案展示了出来:

突破常规思维的限制,将滚轴直径无限缩小,小到1/10 毫米、1/100 毫米、1/1000 毫米、1/10000 毫米……一直分割下去,会是什么呢?物质呈现分子、原子状态。解决方案是:用熔化的锡来代替滚轴。传输线是一个长长的、盛满熔化锡的槽子。由于锡的熔点低而沸点高,正适合通红的玻璃板的冷却温度区间,熔化锡在重力作用下,会呈现出一个绝对平面,可以很好地满足此工序的要求。

8.驾考理论答题技巧 篇八

例1:禁止或限制车辆和行人交通行为的标志是禁令标志。------对

例2:警告车辆和行人注意危险地点的交通标志是警告标志。------对

例3:指示车辆和行人行进的标志是指示标志。------对

例4:警告车辆和行人注意危险地段的交通标志是禁令标志。------错

例5:禁令标志是------B

A、警告车辆和行人注意危险地点的标志

B、禁止或限制车辆和行人交通行为的标志

C、指示车辆和行人行进的标志

例6:警告车辆和行人注意危险地点的交通标志为------A

A、警告标志 B、禁令标志 C、指示标志

例7:指示车辆和行人行进的标志为------C

A、警告标志 B、指路标志 C、指示标志

注意:指示标志是指示车辆、行人注意行驶。------错错在“注意”两个字,“注意”带有警告的含义。

技巧二:红色是禁令、黄色是警告、蓝色是指示,三种颜色都没有是辅助。

例1:三角形、黄底、黑边黑图案的交通标志是------A

A、警告标志 B、禁令标志 C、指示标志

例2:圆形、红边、白底、黑图案上加上红杠(少数没有红杠)的交通标志是------B

A、警告标志 B、禁令标志 C、指示标志

例3:蓝底、白色图案的交通标志是------C

A、警告标志 B、禁令标志 C、指示标志

例4:白底、黑色字符的交通标志是------C

A、警告标志 B、禁令标志 C、辅助标志

技巧三:黄灯亮与黄灯闪烁只一字之差。“闪烁”确保安全;“亮”不准通行,但越线的可通行。

例1:道路交通信号灯黄灯闪烁时,车辆、行人应当------B

A、不准通行,但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和已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

B、在确认安全后通行

C、加速通过

例2:道路交通信号灯黄灯亮时,车辆应怎样行驶?------C

A、车辆快速通行

B、车辆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可以通行

C、不准车辆通行,但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行

例3: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也不准通行。------错

例4:黄灯闪烁时,车辆、行人错应快速通行。------错

例5:黄灯闪烁时,车辆、行人须在减速、慢行的原则下通行。------错

技巧四:远光灯、近光灯的考题只能使用近光灯,不准使用远光灯。

例1:驾驶机动车夜间在窄路、窄桥与非机动车会车时,如何正确使用灯光?------A

A、应当使用近光灯 B、应当交替使用近光灯和远光灯 C、应当使用远光灯

例2:驾驶机动车夜间没有路灯或路灯照明不良时,须将近光灯改用远光灯,同向行驶的后车,应当:------B

A、将近光灯改用远光灯 B、不得使用远光灯 C、不得使用近光灯

例3:为了避免机动车驾驶人炫目,夜间会车时,应关闭:------A

A、远光灯 B、近光灯 C、防雾灯

例4:驾驶机动车夜间会车时,应使用远光灯。------错

技巧五:有省选省,无省选县。

例1:当场收缴罚款应当向当事人出具---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C

A、县级 B、地市级 C、省,自治区,直辖市

例2:暂扣机动车驾驶证六个月以下的,由------C

A、交通民警当场作出决定

B、地,市或相当于同级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审批

C、县或者相当于同级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审批

例3: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机动车驾驶人,应当每年进行一次身体检查,在计分周期结束十五日内,提交---或者部队团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有关身体条件的证明。------B

A、乡(镇)级 B、县级 C、市(州,地)级

技巧六:只有冰雪道路是下坡先行,其余都是上坡先行。如果出现两个上坡先行,就选字多的。

例1:驾驶机动车在狭窄的坡路如何会车?------A

A、上坡的一方先行,但下坡的一方已行至中途而上坡的一方未上坡时,让下坡车先行

B、下坡的一方让上坡的一方先行

C、上坡的一方让下坡的一方先行

例2:在山区低等级的道路上行车,为确保会车安全,让车时,应当遵守------B

A、上坡车让下坡车 B、下坡车让上坡车 C、重车让轻车

例3:在山区低等级的冰雪道路上行车时,为保证安全,应当注意:------B

A、下坡车让上坡车 B、上坡车让下坡车 C、各行其道

技巧七:户籍地对户籍地,暂住地对暂住地。

例1:申领机动车驾驶证的人,在户籍地居住的,应当在户籍地提出申请;在暂住地居住的,可以在暂住地提出申请。------对

例2:申领机动车驾驶证的人,在户籍地居住的,应当在户籍地提出申请。------对

例3:申领小型汽车驾驶证的人,在暂住地居住的,应当在户籍地提出申请。------错

技巧八:学车年龄的:中型客车选中数不胜数,其余选大数;判断题是对的。

例1:申请大型客车准驾车型机动车驾驶证的,年龄条件是------C

A、18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

B、24周岁以上,50周岁以下

C、26周岁以上,50周岁以下

例2:申请城市公交车,中型客车准驾车型机动车驾驶证的人,年龄应当在---周岁以上,50周岁以下。------B

A、18 B、21 C、24

例3:申请牵引车准驾车型机动车驾驶证的人,年龄年龄应当在---周岁以上,50周岁以下。------C

A、18 B、21 C、24

例4:申请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准驾车型机动车驾驶证的人,年龄应当在18周岁以上,----周岁以下。------C

A、50 B、60 C、70

例5:申请大型货车准驾车型机动车驾驶证的,年龄条件是21周岁以上50周岁以下。------对

技巧九:车辆检验的判断题都是对的。

例1:营运载客汽车5年以内每年检验1次;超过5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对

例2:载货汽车和大型、中型非营运载客汽车以内每年检验1次;超过10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对

例3:小型、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6年以内每2年检验1次;超过6年的,每年检验1次;超过的,每6个月检验1次。------对

例4:摩托车4年以内每2年检验1次;超过4年的,每年检验1次。------对

例5:拖拉机每年检验1次。------对

技巧十:关于载人:有不准载人,选不准载人;没有,选带5人的。

例1:在城市道路上,货运机动车载物高度超过车厢栏板时,车厢内可以附载临时作业人员----。------C

A、1~10人 B、可载1~15人 C、不得载人

例2:在城市道路上,货运机动车在留有安全位置的情况下,车厢内可以附载临时作业人员----。------C

A、可载1~2人 B、1~15人 C、1~5人

例3:轻便摩托车能否载人?------A

A、不得载人 B、可载1人 C、可载年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

例4:机动车牵引的挂车车厢内能否载人?------B

A、可以载人 B、不得载人 C、可以载1~15人

延伸阅读:驾照考试科目一考试内容

第一,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

第二,地方性法规

第三,交通信号

第四,安全行车、文明驾驶基础知识

9.基于TRIZ理论的产品创新设计 篇九

关键词:TRIZ, 产品创新设计,订书机

TRIZ是基于逻辑和专利数据统计的创新问题解决理论,成功地揭示了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和原理,可以普遍适用于各种工程技术创新问题。它具有逻辑结构严密,可重复性等特点,受到诸多国际知名企业的青睐,已经成为帮助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问题、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法宝” [1]。TRIZ理论传入我国以来,日益受到学界的重视,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河北工业大学谭润华教授利用TRIZ中的技术进化法则建立了一种产品过程的设计模型,并将其用于解决企业中遇到的实际技术问题[2]。陕西科技大学任工昌博士分析了TRIZ理论是以深度技术知识为基础,建立了从专利中获取启发式原理和技术效应的方法[3]。

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正处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期,结合“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大力开展TRIZ理论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着眼于工业产品的创新设计,探讨TRIZ在产品创新设计实践中的应用模式与支持作用,为更好地设计开发工业产品和TRIZ理论应用提高借鉴。

1. TIRZ理论为产品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产品设计的核心特点是创新,从本质上说就是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TRIZ理论的强大作用正在于它为创新过程提供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工具。因此,近年来在产品设计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很多应用。TRIZ理论实现产品由初始状态通过单步或多步变换,最终实现或接近理想状态,完成产品创新设计的过程,已经成功地解决了产品设计中的许多难题。[4]

将TRIZ的理论成果应用于产品设计是现代产品设计方法及理论发展的需要。借助TRIZ是有助于提高设计效率、减少设计时间,又易于操作的设计理论。[5]至今国内外还未形成专门针对产品设计利用的系统创新理论[6],本文将TRIZ理论应用于产品创新过程中,对其创新工具进行归纳和整理,尝试构建基于TRIZ的产品创新设计的过程和流程。

2. 基于创新工具支持的产品设计流程构建

产品设计的完整过程可划分为四个关键步骤:设计计划的提出(发现问题阶段)、调研分析阶段(寻找关键问题,完成设计定位)、设计展开阶段(思维发散、创意激发)、设计实施阶段(方案确定的评价及优化阶段)四个阶段。分别将TRIZ工具融入产品设计的每一个环节,恰当应用可以提高产品创新水平。

2.1设计计划提出:将TRIZ理论中初始形势分析应用其中,对产品原型问题情境进行整理,快速发现问题本质,准确定义创新性问题。

2.2调研分析阶段:应用九屏图,因果分析、功能分析等分析问题工具,对创新问题进行系统的梳理,从更广的视角看待问题,充分发掘关键问题,寻求解决方向和思路。

2.3设计展开阶段:借助矛盾分析、物场分析工具,将产品设计将关键问题转化成矛盾问题或缺陷;应用发明原理,打破思维定势,激发创新思维,提供更合理的解决方案和更好的创意。

2.4设计实施阶段:以技术系统进化规律准确确定探索方向,预测产品发展潜质,以最终理想解的实现程度完成方案评价,实现技术突破,完成产品优化。

3.订书机产品创新设计实例分析

3.1基于初始形式分析的设计计划提出:订书机作为常用办公品在生活中使用范围很广,目前的订书机在装订时需要反复摆放订书机位置,装订深度难以控制,也很难将订书钉装订整齐,经常出现装订歪斜,装订深度不齐等现象,影响装订文本的整齐和统一,对于较为正式的文件更是影响其权威性。初始形式分析有助于发现易被忽略的问题,为创新设计提供更多机会。

3.2应用因果链条进行调研分析整理:

利用TRIZ工具因果分析,可以全面分析文件装订不整齐现象出现的原因,梳理思路,并找到两次操作是导致装订不整齐的关键,进而明确产品设计方向,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创新效率。

3.3借助解决问题工具实现方案展开

技术矛盾表述:

a 如果为了保持装订效果整齐的要求,就需要增加组件,提高订书机的一次性出针数。

b 如果系统组件不增加,装订效果不佳。

确定工程参数为:

改善的参数为:No.35可靠性

No.34可操作性

恶化的参数为:No.45装置的复杂性

No.46控制的复杂性

通过查询2003版矛盾矩阵,得知可能的解集是M35-45=[5,35,13,33,15,29,03,17]和M34-46=[1,25,37,2,3,10] 。经过评估和应用假设实验,确定符合本问题的创新原理有:1分割原理、5组合原理、15动态化原理。

分离原理的应用:

将订书机的某些系统组件进行分离,实现在不同距离下同时装订的功能要求;

组合原理的应用:

1) 增加一个订书机系统,并让增加的系统能够始终保证与与原系统在一条直线上运动。

2)将订书机分离为可拆卸和组装的系统,增加适应性的同时,保证了其系统的简洁性;

动态化原理的应用:

1) 将订书机的某些组件(如托板和手柄)设计成两层,并同时支持两层组件左右移动;

2) 连接支架设计为伸缩结构,可调整装订距离,保证整齐性。

技术矛盾配合发明原理完成思维发散,提出可行方案。

3.4最终理想解及技术进化法则完成最终方案评价

以最终理想解中消除矛盾程度、是否产生新的危害、成本、复杂性、可行性等属性为评价标准,帮助筛选出最终方案:将两个订书机以可伸缩支架连接,可拆卸组合,调整距离,订书机按压把手可旋转,并通过键槽卡位,一次按压完成双钉装订,整齐定位。拆分后不影响订书机单独使用,规格适中便于存放。

用动态性进化法则验证铰链连接、可伸缩结构的可行性,完备性法则帮助完善产品结构细节。

4. 结论:

TRIZ理论是产品创新设计的有效开发工具。本文将TRIZ工具应用于产品创新设计流程中,形成TRIZ理论支持产品创新设计的应用模式。产品设计前期建立系统问题分析情境,产品设计中期快速发现关键问题本质和矛盾,明确问题探索方向,突破思维惯性,形成创新概念解,产品设计后期以全面视角对方案进行评价,提供系统评价标准,实现定性与定量评价的统一,并对技术系统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通过订书机产品创新设计实践表明,该创新设计流程可以有效引导创新思路的形成,提高创新效率和创新程度。 责编/刘红伟

参考文献:

[1] 周美玉,黄妮,王倩,张俊伟. TRIZ理论在产品感性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包装工程》[J].2011, (4):62-65

[2] 谭润华,苑彩云,张瑞红等.基于技术进化的产品设计过程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2,38(12):60-65.

[3] 任工昌,张优云,刘永红.面向产品创新的深度技术知识的获取与研究[J].机械设计,2003,20(10):14-16.

[4] 刘亮,陈涛. 在产品设计中TRIZ理论的应用[J].《湖南农机》, 2012, 39(7):23-25

[5] 李敏,张明勤,张瑞军,苏谦. 《起重运输机械》, 2010, (03):20-23

[6] 牛占文,徐燕申,林岳,等.发明创造的科学方法论—TRIZ[J].中国机械工程,1999(1):84-89.

10.驾考科目四理论答题技巧 篇十

一、可以判断为对的

1.基本上不准驾驶员做的都是对的(不应、不能、不准、不得、禁止、严禁)

2.主动让行的都是对的(停车让行、减速让行、礼让、靠边减速避让)

3.缓慢通过的都是对的(慢速通过、减速、慢行通过、平稳、将速度降低)

4.注意观察的都是对的(减速观察、左右观察、停车观察、t望后通过)

5.确认安全的都是对的(保证安全、安全通过、确认安全、轻踏制动踏板)

二、可以判断为错的

1.决策武断的都是错的(只要、只用、只需、就可以了)

2.快速通过的都是错的(加速通过、急打方向、猛打方向、紧急制动、不减速)

三、灯光使用问题

1.进环岛不用打转向,出环岛需打开右转向灯

2.凡是远光灯单独出现的都是错的

3.凡是有危险报警闪光灯的都是对的

四、ABS防抱死系统

1.ABS系统能让汽车保持转向能力

2.安装了ABS可以用力踩下制动踏板

3.没安装ABS要轻踩或间歇踩制动踏板

4.紧急制动的同时,转向会侧滑

5.ABS系统不会让制动距离缩短或延长

五、动画题

1.动画4、5、6选3种违法行为

2.动画1、2、3、7、8选2种违法行为

六、上下坡问题

1.提前制动减速:下坡需提前,上坡需推迟

2.会车让行问题:下坡让上坡,但如果下坡车开到一半时,下坡让下坡

七、车道数量与等待

1.同向只有1、2条机动车道,要停车等待

2.同向有3条车道,可以缓慢通过无需等待

八、防车轮侧滑如何打方形盘

1.为了防前车轮侧滑,要往反方向打方向盘。

2.为了防后车轮侧滑,要往同方向打方向盘。

3.如果题目没说前后车轮,统一按照后车轮算。

九、会车让行问题

1.有障碍一方让无障碍一方通行

2.转弯让直行,右转弯让左转弯

3.靠山体的一方让不靠山体的一方先行

十、特殊区域多少米内不得停车

1.交叉路口、铁道口、急转路、桥梁、陡坡、隧道50米以内不准停车

2.公交站、加油站、消防栓30米以内不准停车

十一、交警手势问题

交警的脸看向你时:

1.正面看你,左手向前伸直,手掌朝外--停车

2.正面看你,右手平举上下摆动--减速慢行

3.交警的脸向左转看到了你--左转弯

4.交警的脸向右转看到了你--右转弯

交警的脸不看你,看左右车道时--停车等待

11.TRIZ理论思考题(答题) 篇十一

为什么大学生应该参军?/大学生参军的意义

1.法律责任与义务

兵役义务是公民在参加国家武装力量和以其他形式接受军事训练方面应当履行的责任。《兵役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本法的规定服兵役。”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法律责任与义务。服现役是服兵役的重要形式。

2.国防和军队发展的迫切需要

为了紧跟世界新军事变革、信息化战争、高技术战争的发展潮流,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完整的知识结构,正是军队所需的高素质新型人才。在新形势下,大学生利用自己扎实的科学知识和良好的学习能力,必将更好地掌握军事技能、完成军事训练,为加强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建设、推动信息化建设贡献力量。

3.军队是锻炼自己、成长成才的舞台

大学生通过参军,不仅可以磨练意志、增强斗志,激发爱国热情,增强责任感,培养组织纪律性,树立起修身立人的标准,同时,也可以丰富头脑,拓宽知识,增强体魄,促进专业学习。通过部队的锻炼,大学生能够迅速成长起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定力量。

为什么大学生成为了征兵的主要对象?

1.为了紧跟世界新军事变革、信息化战争、高技术战争的发展潮流,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大学生这样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2.根据2011年新修订的《兵役法》,从2012年起在校大学生取消缓征。

3.征兵的适龄人数大幅下降,高升学率导致没有上大学大专的人很少,部分省市出现了征兵困难。将大学生作为征兵的主要对象,可以减轻征兵兵源不足的压力。

12.TRIZ理论思考题(答题) 篇十二

2010年,玉柴集团开始正式导入精益生产,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随着精益生产的不断深入,对精益设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统计表明,产品70%的成本是在设计阶段决定的,没有精益的设计,精益生产取得的成绩空间将越来越有限。如何在精益设计上更进一步,是设计部门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与此同时,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协为了贯彻落实中国科协等四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在企业深入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积极响应广西区党委、政府关于开展“服务企业年”活动的总体要求,加快落实广西“创新方法进百企行动计划”,加强创新方法推广普及工作,培养企业创新型人才、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经过慎重筛选,选择了广西玉柴集团作为试点单位。

创新方法在企业的应用推广,不仅有效解决了玉柴集团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还推进了TRIZ理论在企业的应用,形成了示范带头作用。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玉柴集团研发人员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提高科技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玉柴集团的建立,有必要对本次创新方法进企业的推广活动进行深入的总结,探索下一步的推广思路。

2 创新方法在企业推广的分析

2.1 功能分析

要在企业成功推广应用创新方法,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明确创新方法应用的目的和作用,才能在设计活动中有针对性地使用创新方法,为企业创造价值。

根据TRIZ理论,应当首先对功能进行分析与界定。应该看到,创新方法是精益研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清晰认识了创新方法与研发体系之间的关系,才能有效确定其功能以及在企业应用中的定位。但是TRIZ理论针对的是技术系统,管理系统能不能使用TRIZ理论来分析呢?哈尔滨理工大学的王雪原等人在《基于TRIZ的区域创新平台优化管理研究》[1]里做了有意义的探索,证明了管理系统也可借助TRIZ理论梳理思路,提出优化措施。本文参考了这一思路,将创新方法作为一个系统,建立了图1的系统图。

上图将创新方法分成了超系统、系统和子系统三个层面。TRIZ理论是一套完整的理论,包括了进化法则、创新原理、矛盾矩阵、分离原理、物场分析等多个创新工具,这些均可视为TRIZ理论的子系统,而创新协会、创新小组等组织形式则可以看作是TRIZ理论的超系统。

有了系统图,可以采用TRIZ的“九屏幕法”建立分析模型,即对系统、超系统和子系统3个层面的过去、当前、未来进行分析,确定创新方法在企业应用的系统功能。采用九屏幕法确定系统功能时,应当考虑的方面见表1。

通过九屏幕法的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创新方法和它的超系统、子系统在企业应用中的功能及定位,见表2。

通过功能的分析,确定了各系统级别的定位,就能找到有效的推广措施。

2.2 理想解的确定

TRIZ理论认为技术系统的理想状态是保持原系统优点、克服其不足,而没有使新系统更加复杂或出现新缺陷[2],实现持续不断的系统进化。TRIZ理论的“技术系统提高理想度法则”指出:“最理想的产品应该是这样的:该产品作为实体并不存在,但是其有用功能仍然能够实现。我们称这种情况下的产品,为最理想的产品;称这种状况下的设计方案为理想化最终结果”,“实际上,最理想的产品或者技术系统(也称理想系统),在实际中是不存在的。但是,理想化最终结果是产品设计的一个努力方向,是技术系统向最理想系统进化的过程。”[3]“理想化最终结果”也可以称为“最终理想解(IFR)”。在企业应用创新方法这个系统中,同样可以引入最终理想解,寻找该系统的进化方向。

我们认为,该系统存在以下几个最终理想解:

超系统:创新方法融入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动作过程中能够自觉地推广创新方法,并不断提升创新方法的作用。

系统:创新方法融入到研发体系当中,成为研发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研发活动中自觉运用创新方法解决问题和保护知识产权。

子系统:形成了完备的创新工具的学习和应用环境,设计人员能够轻易获得学习的机会,并能随时在工作中实践运用。

确定了最终理想解,也就确定了企业应用创新方法努力的方向和最终达到的目标。

3 创新方法在企业推广的措施

3.1 概述

创新方法在企业推广应用,应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实施。从前面的系统功能分析和最终理想解的定义可以看出,子系统层面的创新方法导入相对比较容易实施,系统层面的建立精益研发体系则困难一些,最困难的是超系统层面的企业创新机制建设最复杂。下面从三个层面分别介绍。

3.2 创新理论工具的导入

南宁五菱桂花车辆有限公司是“广西创新方法进百企行动计划”第一家试点单位,也是中国科协的第一批试点企业。广西科协作为组织者,在五菱桂花成功推广了创新方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玉柴集团作为另一家试点单位,在广西科协的组织下,应用了很多五菱桂花的成功经验,少走了弯路,非常顺利地将创新方法导入到了玉柴。这些经验归纳有以下几点:

1)巡回宣讲

TRIZ理论对于玉柴来说是一个新的事物,基础理论薄弱,有必要举办一系列的宣讲活动,使广大科技人员认识创新方法,认同创新方法。2011年至2013年期间,共举办了多场TRIZ创新方法的巡回宣讲活动,宣讲对象包括工程研究院、应用开发部、玉柴科协内燃机协会和铸造协会及玉柴重工等设计员、项目经理和部门领导500多人,使大家对这一创新方法有了一个全面的理解,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气氛。另外,还发放了《经典TRIZ通俗读本》、《怎样成为发明家》、《面向制造业的创新设计案例》、《TRIZ入门及实践》等与创新方法有关的学习书籍,进一步提高设计人员的兴趣。

nlc202309031441

宣讲作为前期基础理论导入的重要手段,其作用不言而喻,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但是宣讲毕竟只是纯理论的介绍,无法深入引导设计人员学习和应用。

2)带题培训

实践证明,带题培训是创新方法导入的最佳方式,不仅能够让设计人员系统地学习创新方法,而且还能学以致用,在学习中应用相关的工具解决实际问题,为学员打下良好的应用基础。

玉柴在导入创新方法时分为“初级带题培训”和“中级带题培训”两个阶段。

“初级带题培训”由玉柴内部经过系统训练的技术人员担任辅导老师,挑选了20个课题共30位学员参与了学习。这一阶段主要的目的是以了解TRIZ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工具为主,按照解题流程系统学习了TRIZ理论,为中级带题培训打下理论基础。

“中级带题培训”则精选了16个课题共26位学员,由广西科协聘请的北京亿维讯专家为辅导老师,理论学习和解决问题并重,注重创新方法在课题中的灵活应用,采用科学的创新工具寻找更佳的解题方法。由于学员们都带着平时遇到的问题来学习的,所以学习刻苦,都能将创新方法灵活地应用在课题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和成绩。

中级带题培训结束后,不少学员都能打破惯性思维发散地思考问题,正如一位学员总结的那样:对于设计产品的思维方式“从功能出发”而非“从产品出发”、“从系统出发”而非“从零件出发”,是一次重大的思想转变。

中级带题培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的一个课题共申请了10项专利,说明只要运用得当,创新方法就能产生巨大的作用。

3)交流学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项目实施之初,五菱桂花的成功经验就曾帮助玉柴成功导入创新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企业开展创新方法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玉林市科协及玉柴集团科协科技人员组成学习考察团,还到香港泉峰控股集团研发中心、德国西门子南京公司和台湾勗祥精密模具昆山公司等公司学习交流,对各企业有特色的做法受益良多。例如,香港泉峰控股集团研发中心已经将带题培训常规化、制度化,每年都梳理出一定的技术难题,应用创新方法予以解决,并在实践中培训人才。

通过学习和交流,对创新方法在企业的应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提高。

3.3 建立创新型的精益研发体系

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研发流程,如何在现有的研发体系中发挥出创新方法的巨大作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精益研发》这本书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就“创新方法和工具对现有产品改进过程的支持”、“创新方法和工具对技术系统分析的支持”、“创新方法和工具对新产品设计过程的支持”[4]等领域进行了阐述。结合玉柴研发流程的特点,TRIZ理论和工具对也能起到很好的支持作用,图2展示了在研发流程中不同阶段的支持方式。

上图清楚地展示了TRIZ创新方法和工具更适合在新产品概念设计之前应用,以及在持续改进的过程中使用。找到了结合点,就可以在研发流程中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

1)商品规划阶段:收集行业发展趋势,运用进化法则,预测产品的未来发展方向。

2)技术可行性分析阶段:跟踪行业先进技术的发展信息,编制先进技术的系统功能图,并对先进技术的专利检索分析,初步判断未来先进技术的解决方案。

3)概念设计阶段:编制完整的产品系统功能图,标识出曾经出现的或潜在的技术问题点,分析其中的矛盾,运用创新原理形成解决方案。

4)持续改进阶段:依托产品开发时的完整产品系统功能图,不断补充技术问题点,绘制技术问题的因果图和矛盾,从专利查询中寻找参考方案,最终运用创新原理形成解决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提到的措施最好有相应的IT支持平台,能够完整地记录产品的系统功能图、技术问题的因果图、已验证的解决方案等,有利于知识的借鉴和重用,减少问题的重复发生,这也正是TRIZ理论所倡导的。在众多的理论和方法中,只有TRIZ理论有相应的商品化计算机软件工具的支持(公理设计也有相关的工具,但其内容及适用范围较窄),TRIZ理论和相应的计算机辅助创新软件在苏联和欧、美、日、朝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普及和成功的行业应用[4],这就为创新方法和工具与研发体系结合提供了极佳的平台基础。

玉柴在中级带题培训中就使用了CAI软件“Pro/Innovator”辅助学员解题,该软件集成了TRIZ理论大多数的工具,还整理了具有针对性的专利库,大大方便了学员的使用和思路启发。同时,该软件还完整记录了学员的思路和方案,为知识重用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平台。

另外,除了TRIZ理论以外,在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学研究领域还形成了其它众多的有代表性的理论。目前,基于TRIZ理论并研究其自身发展以及适当吸收其它设计方法(如公理设计、质量功能展开等)并进行集成,是产品概念设计和创新设计的研究热点,这些研究有利于弥补产品设计创新中,概念设计过程缺乏有效的方法指导这一不足[4]。在国内,穆建华的《QFD和TRIZ的集成及应用研究》[5]、杜冠男的《基于TRIZ和FBS的闭环设计方法》[6]、张辉的《基于公理化设计和TRIZ理论集成的研究生培养创新环境》[7]等都进行了很深入的研究工作。

玉柴在搭建创新型的精益研发体系时,应关注国际国内的研究成果,积极将各种有效的理论和方法融合进来,成为一个真正意义的创新体系。

3.4 健全创新组织和培训机制

只有在企业内建立起了创新的良性循环机制后,创新活动才是充满活力和可持续的。除了将创新方法和工具融入到研发流程形成创新型的精益研发体系外,还应注重创新的组织形式和培训机制,因为说到底,“人”才是创新的主体,因此调动技术人员的创新热情至关重要。在这方面,香港泉峰控股集团研发中心的作法值得借鉴:

1)在企业科协下成立TRIZ协会。TRIZ协会担负着导入创新方法和培育创新人才的重任,组织创新方法宣讲、培训初级创新人才、聘请专家培训中级创新人才、组织创新课题活动等。有了TRIZ协会,就相当于有一个家。

2)创新资质认证。由TRIZ协会牵头,在企业内部建立创新资质认证体系,对达标的技术人员颁发资质证书,并与一定的经济物质奖励挂钩,对优秀学员还可聘请专业的资质认证机构来统一认证。资质认证体系可以极大地提高技术人员学习和应用创新方法的热情。

3)安排获得创新资质认证的技术人员参与到各攻关组,指导攻关过程中的问题解决,发挥创新人才的作用。

通过以上措施,相信企业能够实现创新的良性循环,不断将创新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形成创新的良好氛围。

4 结论

通过对创新方法的系统功能分析和九屏幕法分析,明确了创新方法的超系统、系统和子系统在企业中的目标,结合玉柴的实践经验,总结了可在不同层面实施的措施,部分措施在实践中证明是有效的。

玉柴还处于创新方法导入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相信通过本文总结的措施,将有效指导玉柴下一步的创新方法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雪原,王宏起,孙晓宇.基于TRIZ的区域创新平台优化管理研究.科学进步与对策,2010,29(19):34-37.

[2]纪建明,张东生.基于TRIZ的管理创新解的理想化水平判定方法[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9):129-131.

[3]赵敏,史晓凌,段海波. TRIZ入门及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精益研发研究中心.精益研发.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

[5]穆建华.QFD和TRIZ的集成及应用研究.昆明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6.4

[6]杜冠男,熊艳,曾雪蕾,陈宇.基于TRIZ和FBS的闭环设计方法.四川大学:机械开发,2013,30(9)

[7]张辉,高常青,赵方.基于公理化设计和TRIZ理论集成的研究生培养创新环境.济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园,2013,5

责编/万海滨

13.TRIZ理论思考题(答题) 篇十三

一、单选题 1、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11月8日-14日 11月22日-23日

11月15日-21日 11月2日-8日

2、()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政治局常委。

十七届七中全会 十八届一中全会

十八大 十七届六中全会

3、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建设

建成

建立

建筑

4、党的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2011 年国内生产总值是()

27.3 万亿

37.3 万亿

47.3 万亿

57.3 万亿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两个文明,两手抓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基本理论、基本实践、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制度“五基本”

6、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牢牢把握的八个基本要求,其中摆在第一位的基本要求是()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改革开放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公平正义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人民为本 改革开放

公平正义 共同富裕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

公平正义

社会和谐

改革开放

和平发展

9、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创新发展上来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绿色发展上来

和平发展上来

10、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是()

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

调整经济结构

科学发展

11、十八大报告提出今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发展多种经济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12、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城乡发展一体化

统筹城乡发展

深化农村改革

工业反哺农业

13、十八大报告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是()坚持党的领导加强依法治国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增强党和国家活力

14、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是()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发展文化产业

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15、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是()

节约资源

二、多选题

1、十八大报告关于十年成就明确提到的两个“世界第二位” 是()

经济总量世界第二 外汇储备世界第二

2、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十年,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主要靠的是()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指导

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深厚基础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3、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在于()

进出口总额世界第二 科技创新水平世界第二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限制开发

降低消耗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 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4、十八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主要内涵的表述是()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5、十八大提出,我国在外交和国际政治活动中坚持弘扬的基本精神是()

平等互信

包容互鉴

合作共赢

相互依存

6、十八大报告指出,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要坚持反对的主要错误倾向是()

封闭僵化的老路

改旗易帜的邪路 拒绝改革的旧路 照搬照抄的死路

8、十八大报告重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包括()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9、十八大报告重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全国人民共同富裕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11、十八大报告重申基本国情的重要判析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没有变

12、中国共产党面向未来的“两个一百年”是()建党 10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新中国100 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建军 100 年,成为世界第一强大国家 改革开放 100 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国

13、十八大报告提出,从 2010 年到 2020 年要实现“两个倍增”计划是()国内生产总值倍增 外汇储备量倍增

进出口贸易额倍增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增

14、十八大报告强调,在当代中国,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是()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 以科技创新发展为支撑

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 以教育发展为基础

15、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 维持团结稳定

调动人民积极性 保证共产党长期执政

16、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的目标,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政企分开 政资分开

政事分开

政社分开

17、十八大要求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强调指出,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是保障人民的()

 知情权 参与权 表达权 监督权

18、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双重任务是()

机械化

信息化

电子化

网络化

19、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

 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忠孝、仁勇、俭让、节义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主要包括()

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

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21、十八大报告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的新目标、新理念是()

  建设美丽中国 尊重自然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

22、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国策是()

  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

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3、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的原则是()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 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结合

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

节约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相互促进

24、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目标,其主要政策措施有()

  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发展海洋经济 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25、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党建目标要求是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 学习型 服务型 创新型 改革型

答 案

一、单选题

1、【A】2 【C】3【B】

4、【C】

5、【C】

6、【A】

7、【D】

8、【B】

9、【B】

10、【A】

11、【D】

12、【A】13 【C】

14、【D】

15、【A】

二、多选题

1、【AB】

2、【BCD】

3、【ABCD】

4、【ABCD】

5、【ABC】

6、【ABC】

7、【AB】

8、【BCD】

9、【ABCD】

10、【AB】

11、【ABC】

12、【AB】

13、【AD】

14、【AB】

15、【AB】

16、【ABCD】

17、【ABCD】

18、【AB】

19、【ABC】20、【ABCD】

21、【AB】

22、【AB】

23、【AB】

24、【ABCD】

14.TRIZ理论思考题(答题) 篇十四

当今社会高速发展,创新越来越受企业的重视,也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向。特别对于工科学生,无论是技术上还是理论上的创新,都可能给企业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然而,目前高校对工科学生的教育大多以基础理论课程教育为主,创造性、实践性教育环节不够,也使学生自主思考和拓展创新的观念不断弱化。毕业论文的设计过程是学生对所学的基础理论和技能进行运用并创新的过程,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

但目前很多高校工科学生的毕业论文都流于形式,学生在选题、实验设计、实施的过程中,过分依赖教师的指导,课http:///题内容往往是照搬其他人已有研究的成果,没有自己的创新。因此,在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方法的培养成为当务之急。创新性思维开发的理论有很多,TRIZ的英文全称是Theory ofthe Solution of Inventive Problems(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它是基于知识的、面向人的发明问题解决系统化的方法学,是我国科技部大力向全国科技界推广的创新方法论。本文主要探究了TRIZ理论在工科毕业论文中的应用,举例说明TRIZ理论在纺织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实验设计、实施到最后写作的整个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从而为http:///xingzhengguanli/高校工科学生毕业论文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15.TRIZ理论思考题(答题) 篇十五

一、因果链分析概述

在应用TRIZ理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技术问题本身,对所面对的初始问题进行分析和梳理,初步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明确解决问题后,需要梳理清楚造成该问题出现的原因。目前能够满足分析因果关系的工具有很多种,如在六西格玛管理中经常应用的鱼骨头分析法、FEMA、故障树、因果矩阵等以及TRIZ中常用到的因果链分析。因果链分析与其他工具相比,重点是在操作区域、系统内分析问题的原因,多数情况下一般不分析制度、人、环境等超系统因素,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因为相比超系统而言,系统具有较强的可控性和可改变性,对于解决问题有很强的现实性。

1.因果链分析的概念和特点

因果链分析是一种识别解析工程系统关键原因的分析手段。它是通过建立因果链的缺陷而完成的,是将目标问题和关键原因联系起来。相比其他TRIZ工具,因果链分析具有其明显的特点。一是因果链分析虽然有较为明确的步骤和算法,但由于应用者的专业知识不同、分析问题的思维角度不同、出发点不同,往往分析的结果不同。二是因果链分析是其他TRIZ解决问题的基础,只有通过因果链分析得到关键问题后才能进行解决。三是因果链分析是为了搜索识别目标问题的关键原因,通过解决关键原因可消除目标问题。而关键原因通常没有被明确地表示出来,需要通过不断的分析才能寻找到。

2.因果链分析在TRIZ中的地位

因果链分析在运用现代TRIZ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在TRIZ工具的应用流程中,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面对技术问题,在初始问题形势分析的基础上,对确定的问题进行因果链分析,找出造成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或关键原因,针对这些关键原因再利用其他TRIZ的工具进行分析和解决,如利用功能分析、技术矛盾、物理矛盾等。二是面对问题在初始问题形势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功能分析、流分析后,针对分析结果中的不足作用、有害作用再应用因果链分析,寻找造成不足或有害作用的原因。在这两种不同的分析方式中,因果链分析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下图所示。因果链分析能够将多个造成问题的原因进行挖掘,使问题更加聚焦。

3.因果链分析的目的和作用

因果链分析是通过分析造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对原因进行层层分析并构建因果链条,指出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导致的结果的分析方法。通常由若干条链条组成。应用因果链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一是通过分析,寻找问题产生的关键原因。如果仅仅只是消除目标问题,所造成的问题会更为严重,因为问题仍然存在,但是识别、辨认和监控目标问题却不再容易。消除第一层或高层次原因时,或许固然可以短期缓解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目标问题却往往会以其他问题的形式逐步显现出来。而消除目标问题的关键原因后可以使目标问题不再出现。二是通过建立因果链条,可以分析链条中产生目标问题以及原因发展中的逻辑关系,寻找链条中的薄弱点和易控制点,在难以控制关键原因时可以选择其他原因节点攻克目标问题。三是通过选择链条中的节点为解决问题寻找入手点,尽可能地采取对系统最小的改变,利用最小的成本完成解决问题的目的。四是为其他TRIZ工具的应用奠定基础,在因果链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关键链条可以转化为技术矛盾、物理矛盾、物场模型等工具进行解决,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二、因果链分析解题流程和注意事项

1.因果链分析的流程

因果链分析通常遵循下列步骤进行。

(1)确定目标问题,并将其记录下来。

(2)判定出现目标问题的原因,采取规范的表述将其记录下来。

(3)重复第2步,直到确定的原因为一个根本原因。

(4)将每个原因与其结果用箭头连接,箭头从原因指向结果,构成因果链,并将同层次原因用“和”、“或”的运算符进行表示。

(5)根据因果链条分析,确定造成目标问题出现的关键原因,根据关键原因提取关键问题。

(6)针对关键问题提出初始解决方案假设,或者将关键问题转化为技术矛盾、物理矛盾等工具进行解决。

2.应用因果链分析需注意的事项

(1)注意因果关系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分析实际项目的过程中,一般一个结果由多个原因造成,这些同级别原因有不同的关系,一类是“和关系”,即几个原因同时存在,才会导致结果,另一类为“或关系”,即几个原因只要有一个存在,就会导致结果,这为识别关键原因提供了重要依据。

(2)注意因果关系之间的分析与表述。

一是通常在分析因果关系时,需要注意因果关系的成立是由于某个或多个参数发生了改变而导致结果的发生,如力作用的大小、时间的长短、温度的高低、形状的变化、位置的改变等等。分析过程中尽可能地应用参数的变化来表述原因。二是注意从目标问题出发,一层一层地寻找原因,如跳跃太大,否则不容易挖掘出关键原因。如在端高温水杯时,手被水杯烫伤,但我们不能直接将手被烫伤的原因确定为是由于水的温度较高造成。手被烫伤—手表面的温度高—手与水杯接触和杯子表面温度高—水杯导热性高和水的温度高,这样才是比较完整地分析完因果链。三是在因果作用关系中,作用本身有两个方面,工程师通常会遗漏反作用方向。如玻璃杯从手中滑落与地面接触后碎了,在分析下落的过程中,一方面,杯子在过程中,由于重力的作用下落速度较快,形成了较大的动能,另一方面在下落的过程中空气的浮力抵消下落重力的能力较低,于是造成了最终杯子碎掉的结果。

nlc202309040451

(3)注意确定根本原因。

在一层一层分析原因时,当有下列原因出现时,不需要继续向下寻找。一是当不能继续找到下一层的原因时;二是当达到自然现象时;三是当达到制度/法规/权利等极限时;四是当遇到人的问题时;五是当遇到过大的成本时。

(4)注意识别关键原因。

因果链分析完成后,需要识别关键原因。这时需要应用者结合问题特征和相关领域知识进行选取。如果能够从根本原因上解决问题,确定根本原因为关键原因,如果根本原因不可能改变或控制,那么沿原因链从根本原因向问题逐个检查原因节点,找到第一个可以改变或控制的原因节点,确定为关键原因。通过清除关键原因从而清除因果链中的大部分原因。根本原因可能是关键原因,也可能不是关键原因。

三、因果链分析案例

利用钉子将带有绳带的油画固定在墙面上,突然有一天油画从墙壁脱落摔坏,同时发现绳子与钉子接触的地方有铁锈。通过因果链进行分析,确定摔坏的关键问题。

从油画的破碎区域和时间来看,首先是在与地板撞击的过程中产生的,地板提供了很强的向上支撑力,同时油画本身不能承受这种压力。油画不能承受压力是因为油画本身的材质较脆,同时油画中没有缓冲装置来抵消压力。地面提供向上支撑力是因为地面硬度高,油画下降速度快。油画下降速度快是因为绳子断了,同时油画从高处坠落。油画从高处坠落是因为为满足观赏的需求,必须处于高处。绳子断了是因为油画太重、绳子应力过于集中、绳子承受压力不足造成。绳子承受压力不足是因为绳子材质的问题和钉子生锈。钉子生锈是因为房间内有水分和钉子表面无隔绝空气的涂层。根据上述分析画出如下因果链图,见图2。

在此例中,通常工程师在画因果链的过程中极其容易出现原因层级跳跃,将因果链确定为油画碎←地板硬和下降速度快←绳子断了←钉子锈了。这样分析使很多深层次的原因没有分析出來,丧失了很多容易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在因果链分析的基础上,将关键原因转化为关键问题。可以将关键原因确定为油画挂的位置高、绳子断了、钉子生锈、钉子切割绳子、油画内无缓冲装置等。再将关键原因转化为关键问题,针对关键问题利用TRIZ中的其他工具予以解决。本例中不再进行分析。

四、结论与展望

本文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在应用因果链分析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和操作流程,并运用案例详细介绍了因果链分析,对于学习TRIZ理论的工程师应当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运用因果链分析电子分析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分析项目的过程中,应注意选择因果链的起始点,同时不要做过多的跳跃。 责编/刘红伟

上一篇:快乐阅读读书会下一篇:信息安全专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