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委组织部座谈会上的发言(共12篇)(共12篇)
1.在市委组织部座谈会上的发言 篇一
“十三五”时期,X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区在实现整体脱贫的基础上,经济转型升级全面加速,深化改革多点突破,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GDP由2016年的XX.X亿元提高到2019年底的XX.X亿元,年均增长X.X%;
新经济企业达到XX家,产值突破X亿元;
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优化为X.X:X.X:X.X,非公经济占GDP比重达到X.X%,拥有各类市场主体X万余户,全区入库“五上”企业达到XX家,经济结构日趋合理,经济增长新动能不断壮大。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发展问题:一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快、结构不优、质量不高。二是实体经济和民营经济活力不足。三是生态环境仍然较为脆弱,环境容量和加快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矛盾。四是制度机制性障碍还未完全破除,发展瓶颈制约较多。
“十四五”时期,是新时代全面推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开局期,也是X加快追赶超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我们立足X实际,在全面总结“十三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调研,深刻剖析问题,认真研判国内外形势和X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系统谋划思考X区“十四五”发展目标、战略定位、重大任务,为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将我区“十四五”发展思路和重点工作汇报如下。
一、“十四五”时期推动X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思路
(一)总体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时刻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牢牢把握“奋力谱写X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总体目标和五项要求,持续做好“无中生有”大文章,牢固树立“市区融合、创新突破”意识,把产业园区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战场和突破口,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格局,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干在实处、跑在前列,始终以勇立潮头的姿态争当全市追赶超越排头兵,为到2020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奠定坚实基础、迈出关键一步。
(二)发展目标。到2020年,实现五个显著增强,构建舒心美好、安居乐业、绿色生态、良序善治的首善之区。一是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均GDP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自我发展力、财政基本保障力大幅提升。二是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成为承载先进制造及产业转移主阵地,区域性特色产业研发创新高地。三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显著增强。中心城市首位度和带动力全面彰显,产、城、人、地融合和谐发展。四是基础设施及基本公共服务显著增强。硬支撑与软服务网络体系健全,资源保障及管理水平跃升。五是民生福祉及幸福指数显著增强。自然风景宜人、生态环境宜居、社会氛围宜业,群众收入殷实、生活安康。
二、“十四五”时期X追赶超越要衔接好的关系
(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系。要统筹一张蓝图,将做好乡村振兴规划、行业专项规划与脱贫攻坚项目库相衔接,确保脱贫攻坚需提档升级的发展项目及基础建设项目编入乡村振兴的发展规划,实现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一本规划、一张蓝图。
(二)传统产业转型与新兴产业培育的关系。加大技术、市场创新力度,推动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创新,加快现代服务业数字化、智能化进程。以产业园区为核心载体,强化产业集群产业链价值,积极探索发展以电子商务为龙头的信息经济产业,引进新能源、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塑造新的核心竞争力,扩充先进优势产能。
(三)内生活力释放与外部动力借助的关系。大力发展以购物游为代表的假日经济、以各类论坛为代表的会展经济、以网红X为代表的夜间经济,推进中心街等核心商圈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全面释放为X区域经济内生活力。紧盯一带一路建设战略,利用高铁、高速等重大项目建设政策,抢抓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城市建设机遇,依托X铁路通车加快口岸建设和物流产业建设,畅通对外合作通道。
(四)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环境、资源空间容量承载的关系。坚持新旧动能转换与生态环保一同谋划、一起部署、一体推进,将环境质量改善、资源空间承载作为衡量新旧动能转换的成效,严格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高质量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三、“十四五”时期X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
以“六个坚持”为引领,抢抓机遇、卯足干劲、主动作为,全力打造“六个区”,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一)坚持新发展理念,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按照“平台提能级、龙头聚集群、创新激活力、产品赢市场”的思路,大力发展高端能化、新材料、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提升园区持续创新能力、产业生成能力、专业运营能力、企业发展能力,努力将X经济区打造成“万亩千亿”级产业平台,将X产业园打造成“千亩百亿”级产业平台,实现产业成链、企业成群、发展成势,形成全区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着力构建山地苹果、设施蔬菜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深入实施特色农业产业后整理,支持乡村旅游、休闲康养、农村电商、智慧农业等新业态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农民多渠道就业多元化增收。坚持文旅融合发展,积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大力发展文旅新业态,加快景区建设步伐,大力开发文创产品,持续挖掘地方美食、文创产品、夜间经济、研学培训等潜力热点,打造X、X等特色民宿产业集群,提升电子竞技、节会活动热度,多渠道开展旅游推介与销售,促进服务业蓬勃发展。
(二)坚持“双新”融合,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区。把新基建、新经济“双新”融合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突破口,依托双创街区、数字街区、智慧街区、信用街区、文创街区,以建设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区为牵引,围绕“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数字化治理”主线,深入实施数字经济行动计划,全面发力5G基站、城市大脑、数字片区等建设,加速实体经济智能化改造、高端化提升、融合化发展,推动产业纵向延伸、横向嫁接、跨界融合。以“双新20条”政策集群强化数字经济双招双引,聚焦总部经济、飞地经济、5G经济、在线经济、共享经济、流量经济等数字经济,瞄准智能制造、消费电子、跨境电商、卫星数据应用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以“小切口”撬动“大产业”,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园区”的全链条创新服务体系,打造“双创”升级版。
(三)坚持敢闯敢试,打造内陆改革开放的先行区。突出问题导向,用足用活改革系统集成试点政策,围绕“提高效率、增强活力、权责统一、利企便民”,大胆破解体制机制性制约,承接好市级赋权下放事项,为实现“市区融合、创新突破”提供支撑。做深做细教育改革,加快医疗卫生改革,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深化环卫、国企国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持续简化审批环节,扎实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着力提升政务服务能力。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大格局,借助机场航空口岸开放、航班航线加密机遇,发挥立体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加强空港小镇建设,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X充分流动、高效集聚。用好陕粤港澳经济合作周、丝博会等开放合作平台,大力发展“飞地经济”“总部经济”,构建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四)坚持共建共进,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的引领区。以城乡融合发展为抓手,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强化城市带动力、提升重点镇区辐射力、夯实中心村支撑力,建设食、药、医、养、防为一体的大健康服务平台,全力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增强城乡互动与承载能力。加快城市“双修”,加强综合管廊、慢行系统、立体停车场等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住宅区、商业区、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区,不断提升中心城区承载服务能力。坚持“一镇一策”,错位发展、凸显特色,大力支持X国家级重点镇和X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在做好特色产业、功能叠加、融合发展、政策配套等方面下功夫,打造一批现代农业大镇、工业支撑强镇、文化旅游名镇、生态环境美镇。
(五)坚持改善民生,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的首善区。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落实落细贫困人口监测预警动态帮扶、驻村联户帮扶常态化、带贫益贫等脱贫长效机制,推动全面脱贫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改善义务教育基础设施,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不断激发办学活力,推动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稳就业”“保居民就业”举措,拓宽“一岗双助”覆盖面,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健康X建设,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不断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好新时代城市数字治理指挥中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平安建设,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六)坚持绿色发展,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区。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巩固拓展退耕还林和治沟造地成果,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协同推进垃圾分类、污水集中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青山保卫战,突出抓好水污染治理和城区大气污染治理,持续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和损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优先保护和修复自然湿地,全面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机遇,主动加强与上下游相关城市之间的互动合作,共同抓好大保护,协调推进大治理,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2.在市委组织部座谈会上的发言 篇二
上世纪80年代初, 我刚走上卫生行政管理岗位就了解到陈海峰同志是卫生部门的老革命, 为我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建国后长期从事卫生部门的领导工作, 为新中国的医学科技教育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特别是, 他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与观点, 对推动卫生管理工作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是我国卫生管理学科的奠基人之一, 是卫生管理方法的传播与指导者, 是我国老一辈卫生行政管理专家的优秀代表, 深受我们的尊敬与爱戴。
我虽然没有单独得到陈老的指教, 但聆听过他的演讲及授课, 学习了他的卫生行政管理学, 受益匪浅。最难忘的一次是, 1985年10月陈老应邀在安徽省卫生厅举办的首期全省卫生局长培训班上的一次授课, 当时参加培训班的学员都是各市县任职时间不长的卫生局长, 大多数同志都是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缺乏卫生管理知识, 缺乏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的系统学习。陈老在培训班上授课2个多小时, 他理论联系实际, 深入浅出的讲解了党的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政策, 卫生改革发展重点, 卫生行政管理的方法与技能。他特别讲述了卫生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教导我们作为一个管理者要了解国情、省情、行情, 做到心中有数、科学决策;要善于谋划计划, 用好人才, 协调沟通, 有效保证目标实现。他还带着激情风趣地说, 作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应该是“脑要灵” (反应灵敏) 、“眼要明” (辨别真伪) 、“肚要大” (要有包容心) 、“腿要勤” (善于沟通与调研) 的经验之谈, 使我至今难忘。
陈老的这堂课, 我们全体学员都感到是及时雨, 很有针对性, 指导性, 收获很大。在这期培训班上, 原卫生部老司长朱潮、林伟以及安医大朱敖荣教授等专家, 也为我们讲授了有关医政、公共卫生、医学教育、农村卫生管理等课程, 使我们首次接受比较系统的卫生管理知识培训与教育, 由不懂管理到知晓卫生管理。
我在以后的几十年卫生管理实践中, 应用这些管理理论与方法, 从县卫生局到省卫生厅主持工作, 有效地推动了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深深感受到, 老一辈卫生管理专家的教诲对我的卫生管理之路起到了有力的指导作用。
我们非常怀念陈老等老一辈原卫生部的领导与管理专家, 他们不仅在岗位上为新中国的医药卫生事业建设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即使离退休后, 仍然满腔热情地为卫生事业作奉献。他们一方面亲临传授卫生行政管理经验, 帮助提高卫生管理干部水平;另一方面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为党和国家提出许多有益的卫生工作参谋建议。特别是他们心系农村, 关注农民的健康问题, 大力支持创办了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以及《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为培养卫生管理人才, 推动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努力。
3.在市委组织部座谈会上的发言 篇三
第一,抢抓机遇,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经过多年的努力,南宁市经济社会有了长足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面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运行、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加快推进等多重叠加机遇,南宁市始终把抓发展与抓人才结合起来,把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作为强市之基、振兴之本、转型之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第二,拓宽渠道,大力集聚各方人才。一是依托平台优势聚才。依托中国—东盟博览会以及开发区、人才小高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平台开展引才工作。建立14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6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11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积极促成大型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姻”。仅南宁留学人员创业园就吸引了来自美、英等10多个国家的海外創业人才100多人,转化高新科技成果30多项。二是紧贴产业发展聚才。围绕调结构、促转变、推动产业发展,有针对性地引进高层次人才。如南南铝公司年产20万吨中厚板项目,聘请了国内外资深专家及领军人才参与项目建设。南宁高新区引进了国内专家开展技术攻关,研发的啤酒专用酶制剂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酶法海藻糖技术成为国家标准。横县“茉莉花专家大院”吸引了法国哈桑博士和国内的陈宗懋院士等专家“加盟”。袁隆平院士在武鸣县建立了超级稻制种基地。围绕发展总部经济,以优惠政策吸引各类优秀人才。三是竞争择优多措聚才。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采取公开选拔、公开招聘、公开推荐、竞争上岗等多种方式,面向全国公开选任了一批党政管理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坚持定向开发人才,以挂职或任职的方式从中央国家机关、中央企业、重点高校引进博士100多名。
第三,创新载体,激发人才队伍活力。一是举办“人才活动月”。从2009年起,每年在中国—东盟博览会、商务与投资峰会期间举办“人才活动月”,通过举办人才招聘会、专题论坛等活动,进一步促进了人才流动、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创建博士服务站。2010年,南宁市创建了广西首个博士服务站,搭建联络服务平台,引导博士服务站高层次人才为推动南宁科学发展献计献策,充分发挥博士的智囊作用。三是建立后备人才社会实践基地。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合作,现已建立了23个社会实践基地,吸引优秀学生到南宁实践锻炼,实现了人才引进关口前移。四是创立“南宁市杰出人才贡献奖”,对南宁经济社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个人或团队,分别给予100万元奖励;对本市柔性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开展重点领域项目研究时,最高可给予500万元的创新创业资助。
4.在市委组织部座谈会上的发言 篇四
前段时间,按照人才规划要求和201x年全市人才工作要点任务安排,各单位都做了一些工作,但总的来看还是不够平衡,站位、层次也不够高,和黄骅所处地位、发展前景不相适应。对如何做好当前人才工作,讲三句话:
一、认识要到位。河北省正在积极推进沿海发展战略,未来3-5年,河北沿海地区的工业总产值、税收将会占到全省的一半,沿海地区要有大量的投入,包括产业的引进建设、提档升级,这背后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支撑。80年代的深圳和90年代的浦东开发建设时,全国的资金、人才全部集中在珠三角和长三角。按照经济发展的波次和依次推进,环渤海地区将成为引领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渤海新区也站到了全省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成为重要增长极。新区从2010年开始建设“人才特区”,省委给予高度关注,省委领导多次来新区进行考察和指导。黄骅作为渤海新区的“一市”,一定要站在打造沿海增长极的高度考量人才工作,积极主动地把人才工作融入新区、融入“人才特区”。省委书记周本顺同志提出,沧州、新区尤其是黄骅的发展,不能和内陆县市相比,要和沿海发达地区比。因此,黄骅各方面工作包括人才工作也不要和内陆县市对比,站位一定要高,要以建设现代化沿海地级市来对标。要建设现代化沿海生态新城,需要各类人才,需要多少、需要什么方面的、什么层次的,要按照港产城建设的要求制定标准,在这个大形势下把握人才工作。
有的同志讲,人才来了留不住,实际上人才流动是很正常的,留不住说明我们的环境、发展空间不够好、不够大。面对未来发展,我们人才工作努力的方向就是“栽下梧桐树,留下金凤凰”,各部门要有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成就人才的胸怀、气度和前瞻性,好好想一想能为人才提供什么样的环境,让人才来了不想走,让能干者有平台,让干成事者有发展空间。人才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的因素,每一个重大项目、企业、事件的成功都需要人才作支撑,大家要有强烈的人才意识,要有求贤若渴的紧迫感,要有为“港产城”建设和实现“五年翻两番”宏伟目标培养、选拔、引进各类人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黄骅人才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服务要到位。人才工作要找准切入点,进行系统规划。各单位抓人才工作的切入点就是抓好服务,就是服务人才、服务项目、服务企业。一是要有服务意识。人才引进后,需要相关部门做哪些工作,一定要提前想好、做好,努力打造一个好的环境。二是要有服务能力。要积极研究政策,充分利用好国家、省、州市现有的优惠政策。比如,对于创新创业团队,要积极争取省发改委、科技厅等部门的资金扶持,在地方上可以评为拔尖人才,给予一定的政治待遇等,要增强这方面的服务能力。三是要提高服务水平。要跟进服务,不管哪方面人才,需要解疑答难的,各职能部门都要冲在前头;
要主动服务,有的事不能等到人家来找再办,要主动提供服务,让人才感到家的温暖;
要提前服务,对于北汽等大项目、大企业,要积极和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对接,需要党委、政府提供哪些支持,需要相关单位做哪些工作,都要提前想好、做好。
三、工作要到位。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市委下发的人才发展规划和201x年人才工作要点,已经把工作都分解下去了,但说一千道一万,如果工作不落实就等于白说、空话。一是要统筹安排。统筹安排好各个类别、各个层次的人才工作。《规划》和要点中涉及的工作任务需要调整的,相关单位可以再提出意见。二是要明确责任。责任已经分解落实到各单位,各单位要把工作任务再细化、再深化,落实到主管副职、科室和人员。三是要突出重点。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结合自身工作,着力抓好一两项重点,在重点工作上寻求突破、塑造亮点。四是要形成合力。单打独斗出不了成果,工作中需要各单位出力的,一定要积极配合,要树立大局意识,凝聚工作合力。今后工作中,还要注意三个方面问题:
一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各单位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现在干部队伍中有一个不好的现象,就是在贯彻上级政策上“上下一般粗”、不敢突破,虽然原则性比较强,但在灵活性、创新性上不够。真正的工作活力在于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成功的经验都是从基层获取的。各单位在工作中有什么好的想法、点子,要敢于闯、敢于尝试,在贯彻落实上级政策上,要理论联系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是要树立市场意识。注重发挥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政府可以出台优惠政策为人才提高待遇,可以解决编制、职务,但仅凭这些非常有限。真正的人才在基层、在企业、在项目,尤其是大企业都高薪聘请创业团队、研发团队,这涉及他们的切身利益,他们的人才意识要比政府强。因此,要尊重、理解市场,利用好市场,把基础性工作做好。政府这只“有形的手”需要做的,就是围绕企业需求制定好政策,围绕企业面临的困难做好协调,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三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宣传部门要宣传好黄骅、新城、发展前景等,对人才优惠政策、各企业和系统好的经验做法也要加强宣传。要充分发掘经验典型,在各级媒体上进行宣传。环境在于营造,只要营造好环境、有了人才意识,就能让人感觉到发展潜力,人才自然而然就会引来,这要有个过程。对黄骅来说,可能现在还不能给人一种一心向往的感觉,但是和周边县市相比,黄骅吸引力还是很强的,随着环渤海地区、渤海新区的发展,黄骅的吸引力会更强,大家一定要坚定信心。
5.在市委组织部座谈会上的发言 篇五
镇安县人民政府张盈安
(2009年11月24日)
2009年1月,组织将我从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处选派交流到镇安任县委委员、常委、县委副书记、政府党组书记,2009年3月,在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当选为镇安县人民政府县长。作为一名选派干部,我把到镇安任职当做熟悉体验基层工作的难得经历;丰富阅历、锻炼提高的难得课堂;想事干事、实现自我的难得机遇。到任后我努力适应新角色,尽力履行新职责,全力干好新工作。工作中,我始终虚心学习、用心思考、真心交流、专心干事。通过近一年的工作实践,我不仅学到了新知识、新技能,也极大开阔了视野,大大提升了自我。自己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从省直机关选派到基层任职的干部,要搞好本职工作,必须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虚心认真学习,全面提高素质能力。选派前,我在省发改委从事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工作内容单纯,工作范围较窄,选派到镇安县后,随着工作环境、工作对象、工作身份的变化,作为一名新兵,我把迅速进入新角色、适应新环境、研究新情况、开拓新局面作为工作起好步的第一步。始终以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认真思考,努力提升驾驭全局、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水平,结合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围绕“实干创新增活力、关注民生促和谐、科学发展富镇安”的活动主题,系统深入学习了党员领导干部应该掌握的理论、经济、金融、贸易、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思想、理论和政策水平,增强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在学习过程中,特别注重向他人 1
学习、向老同志学习、向一线同志学习,学习他们在工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学习他们在实践中总结的先进做法,学习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方法技巧,学习综合协调处理各种矛盾的能力水平,尽力使自身素质在短时间内适应各项工作。
二是强化配合意识,始终摆正自身位置。组织部门选派干部到基层任职,这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基层干群对我们期望非常高。处理好各种关系是对我们最起码的要求,工作中既要处理好与县委、与县人大、与县政协之间的关系,也要处理好与部门、与基层、与同事的关系。在这方面我始终坚持“公平处事,诚实待人”的原则,用真心、真情对待他们,赢得他们的理解支持。作为县委班子成员,摆正位置,自觉接受书记的领导,积极交流、建言献策,带头落实县上重大决策部署,自觉维护县委领导班子团结。作为县政府主要负责人,能够坚持民主决策,善于调动一班人的积极性,善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能够严格执行《政府工作规则》、《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规则》等规则,坚持依法行政,做到科学民主决策,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能够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注重加强与上级组织、县直部门和各乡镇的沟通联系,较好地处理了各个方面的关系。实际工作中,一方面坚持谦虚谨慎。无论是对待班子成员,对待老领导、老同志,对待一般干部、普通群众,都始终摆正自己的位置,不急不躁,不摆架子,不指手画脚,以平和谦虚的心态对待每一个人。尤其对班子成员,始终坚持互相支持,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坦诚相见,建立起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的工作关系、同志关系。另一方面保持协调沟通。为防止工作上出现疏漏,始终坚持向上级、向县委主要领导勤汇报、多请示,与班子成员勤打招呼,多通气,与基层勤沟通、多交流,妥善处理工作中内与外、上与下、大与小、急与缓的关系,有效避免工作中相互碰车、打乱仗的现
象。同时,当好基层的指挥和表率,确保政令畅通和大局工作的正常运转。
三是脚踏实地干事,切实做好本职工作。选派干部都希望到基层后有所作为,能够干出一番成绩,留下一些业绩,以实绩回报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厚望。因此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来,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善始善终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和既定目标。对各项工作,既心有所想,言有所指,行有所果,也要想一件就办一件,办一件就成一件,以实干赢得干部群众的肯定和认可。实际工作中要敢于碰硬,要有不计个人得失,不计名利,不怕吃亏的胸怀和气魄,责无旁贷地敢于接触矛盾,敢于碰硬,敢于解决问题,尤其对一些棘手的矛盾和问题,在掌握具体情况后,由谁来解决,怎么解决,该拍板时就拍板,工作一定要干脆利索,不能拖泥带水。同时,要想尽快熟悉基层的实际情况,有效开展工作,必须把抓好调研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只要时间允许,就要多深入基层,多到田间地头工厂,广询民意,广纳贤言,广求善策,熟悉情况,熟悉工作,尽可能把问题研究透一点,把工作做得细一点,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层次、有深度的一手资料。
四是努力发挥优势,开创工作新局面。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加之人的精力有限,在短时间内想在各个方面有所作为难上加难,而是要在掌握全面工作的基础上,有所为有所不为,要结合自己的优势和熟悉的领域,切实选准突破口,集中精力和“火力”在局部进行突破,开创新局面。我长期在省发改委工作,熟悉宏观经济和国家产业政策,特别是对项目建设从立项、资金筹措渠道到组织建设管理的全过程比较熟悉,加之对省级有关项目管理部门人员熟悉,因此到县上工作的初期将主要精力放在项目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0月份在商洛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全市重大项目建设观摩评比中镇安取得第一
名的好成绩。
五是时刻铭记责任,牢固树立扎根思想。选派干部到新单位工作后,要把自己看作是新单位的主人之一,真正把工作单位当作自己的家,蹲得住、沉得下,把发展和振兴当地经济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牢固树立主人翁思想,珍惜在基层单位工作的每一天,千方百计为基层办实事、办好事,兢兢业业履行职责,踏踏实实做好工作,尤其是在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下,一定要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研究透,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全力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要始终保持一种如履薄冰的心态,经常“三省吾身”,切实加强自律约束,坚持做到“慎言、慎行、慎友,自重、自醒、自警、自励”,处处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吃得下辛苦。同时,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既当中心工作的战斗员,也当帮民致富的服务员,在为人民服务中实现自己人生价值。
领导干部交流是培养锻炼干部,提高干部素质,优化班子结构,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为此,提两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大交流力度。应把干部交流作为培养、锻炼优秀年轻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有计划地选派处级年轻干部到基层任职、挂职,使他们通过不同性质、特点的角色转换,增强适应能力,激活创新思维,丰富干部阅历。同时,把干部交流同后备干部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根据培养目标和干部本人的不同情况,有计划地安排交流和岗位轮换,使其更快、更全面地提高素质。
二是进一步扩大交流范围。可采取双向挂职、横向交流、内部轮岗、上下互动等形式适当扩大交流范围,让交流轮岗成为干部成长锻炼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基层学历高、能力强、工作业绩突出的年轻领导干部,应多层次、多领域选调他们到上级单位学习深造,使他们
有更广阔的舞台施展才华。
6.在基层组织建设座谈会上的发言 篇六
中共**市**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区国土总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21万,辖2镇11乡350个行政村。全区共有党组织568个,党员9136名。下面,我就抓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的实践和体会向各位领导作一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区基层组织建设卓有成效 党的十七大以来,**区委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和要求,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全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是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从根本上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基础。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首先是按照“十有”、“四通”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2007年以来,投资1200多万元,新建、改扩建172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区财政每年给每个村级场所预算管理费用2000元。目前,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已成为农村党员和群众活动的主阵地。其次是落实了“四议两公开”和“一定三有”,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制度建设。实行了“三诺双评一考”,使农村干部干事有方向、发展有目标、考核有规范。(“三诺”
1即“提诺”、“审诺”、“示诺”;“双评”即党员代表议表议事会和村民代表议事会评议;“一考”即年终考核)。从2007年起,对连续任职10年和累计任职20年、年满60周岁的离任村支书、村主任,实行了生活补贴制度。再次是采取“两推一选”和集中培训,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大力实施农村“领头雁”工程,结合村委会换届,选优配强农村党支部书记。特别是在今年村“两委”换届中,我们鼓励、支持大学生村官竞选“两委”成员,除社区外,在农村的大学生村官通过选举进入村“两委”班子的占到95%,其中有15人当选为村“两委”主干。对农村“两委”主干每年在区委党校进行一次集中培训。对大学生村官努力从生活保障、工作环境、发展政策等方面积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帮助他们建立创业基地20多个。从而使村级组织建设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在党员队伍建设方面,在发展党员上,认真贯彻“十六字”方针,实行了“2+1”发展党员工作法和“村村发展党员工程”。“2+1”就是对3年没有发展党员的村,每村至少确定2名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发展1名党员。2010年对党员人数少于5人的村,实行“村村发展党员工程”,使农村党员队伍的年龄、文化结构和分布进一步趋于合理。在党员教育培训上,认真落实《**省2009-2013年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实施意见》,在全区形成了区、乡、村三级抓党员教育的工作
格局。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采取“卫星+宽带”模式实现了全覆盖。在流动党员管理上,我们在企业党组织中广泛开展了“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活动。及时为210名外出流动党员发放了《流动党员活动证》,并进行跟踪管理,使他们流出不流失。对进驻到北坪循环经济园区项目的16名流动党员及时成立了3个流动党员党小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岗的示范作用。在党员激励关怀上,2009年区委组织部筹资36万元建立起了困难党员帮扶救助基金,已先后帮扶救助困难党员76名,发放救助金8万多元。
二是大力实施基层党建创新项目,从质量上推动基层党建科学发展。2010年以来持续实施了18个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项目,以点带面,发挥了较好示范带动作用。其中,区级项目“建立健全困难党员关怀帮扶机制”,被市委评为全市“十大基层党建创新项目”。**村“能人牵头、党员带头、引领村民共建新农村”的做法,被评为全市“基层党建创新精品工程”。
三是深入开展集中性教育活动,从理念上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在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坚持注重学有所得,把提高认识贯穿活动始终;注重调查研究,把改进作风贯穿活动始终;注重落实整改目标,把解决问题贯穿活动始终。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党组织争先进、党员干部作表率、人民群众得实惠的要求,紧紧围绕中心任务开展活
动,有力地推进了全区的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进程,全区转型跨越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去年底,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42.8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30.1688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4.9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1.1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68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60元,区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去年,全市城乡统筹发展现场会、全省、全市医改现场会在我区召开。我区还先后被授予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全国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全省人口和计生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先进区”、“全省林业生态县”等称号”。
二、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党的十七大以来,各级组织部门都非常重视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和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更使基层组织建得到了切实加强。我区的基层组织建设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新形势下,结合自己从事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我感到仍有一些新问题新挑战。
一是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在村人口多数年老体弱,农村党员青黄不接,后继乏人;二是基层组织设臵不够合理;三是基层党员干部的学风不浓,作风不实,思想政治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有的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不够,党员的党性观念淡化、能力不足、精神懈怠。五
是街道社区和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仍然薄弱;六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抓紧抓实。
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建议
在刚刚召开的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视频会议上,中央把2012年确立为基层组织建设年,这为我们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将按照中央“基层组织建设年”的要求和省委组织部在基层组织建设年中实施“集成升级活动”的安排部署,扎扎实实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年各项任务的落实。
一是要深入广泛地开展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在学精神、学实质上下功夫,在健全乡镇党委科学化运行机制上下功夫,提升乡镇干部工作水平,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
二是要按照省委组织部要求,全面实施区、乡、村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制度,强化党建工作责任,加大区、乡、村三级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的力度。
三是要坚持不懈地抓村级班子“领头雁”队伍建设,动员致富能人回村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在推进“一村一业”过程中,充分发挥村党组织书记的“双带”作用,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
四是要深入开展党员纯洁性教育,使党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认真开展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和
民主评议党员活动,通过处臵不合格党员,建立党员正常退出机制,疏通出口。
五是要以深入开展干部下乡住村、领导包村增收活动为载体,形成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让党员在深入群众中改进作风、锤炼党性,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7.在市委组织部座谈会上的发言 篇七
在全省党建和组织工作大庆座谈会上的发言提纲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决定,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围绕《决定》精神抓好党建和组织工作任务的全面落实,我们感到,首先要对新形势、新任务有个清醒的认识,从思想观念上强化“五个意识”:一是站位要高。提高执政能力是党建和组织工作的根本任务,党建和组织工作是落实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保证。因此,要站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新高度来重新审视和思考新时期的党建和组织工作,紧紧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来谋划、来落实,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运行、高质量推进。二是思路要宽。突破原有的工作格局和思维定势,围绕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围绕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人才观、群众观,围绕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确定重点任务,明确主攻方向,落实推进措施。三是工作要活。抓住新形势下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及时调整、完善和提高工作运行模式,在体制、方式、机制、载体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不断研究新办法,提出新对策,解决新问题,使党建和组织工作更加符合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四是成效要优。根据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目标要求,把党建和组织工作的衡量标准定位在现存矛盾和问题的解决上,重点看各级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有没有新提高,经济和社会有没有新发展,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是否得到真正解决,从而使我们的工作更着实、质效更明显。五是形象要好。适应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工作需要,坚持不懈地抓好组工干部队伍建设,把这支队伍打造成党性最强、作风最正、工作最出色、服务最到位、群众最满意的组工干部群体。基于这样的认识和思考,我们在谋划明年党建和组织工作中,侧重把握了三个方面。
一、抓住提高执政能力这条主线,明晰具有绥化特色的党建和组织工作思路绥化是一个欠发达的农业大市,如何紧扣加快发展主题提高各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是组织部门最紧迫的任务。当前,我市一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创业本领不高、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不强、党员队伍发挥作用不突出、适用型人才短缺等问题,影响了执政能力建设,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前段时间,结合学习《决定》精神和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我们感到,解决现实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从本地实际出发,把执政能力建设的新要求具体化,重新定位我们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格局,使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关键、重点、基础都落实到党建和组织工作中,体现到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各个环节。为此,我们初步确定了明年党建和组织工作的基本思路,就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提高执政能力为主线,大力实施“五型群体”建设,努力构建开放的党建和组织工作新格局,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大发展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具体说:——建设“创业型班子”群体。立足于解决一些班子发展意识不强、创业本领不高的问题,以提高发展能力、创新能力、决策能力、管理能力和外事能力为重点,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强化实绩考核为途径,建设一批善谋全局、善创大业、务实高效、合力攻坚、执政为民的创业型班子,三年内使80以上的县乡村各级领导班子成为“创业型班子”。——建设“服务型基层组织”群体。立足于解决基层党组织领导方式陈旧、服务功能不强的问题,以服务群众、教育群众、致富群众为重点,以改进领导方式、搭建服务平台、创新工作载体为途径,建设一批善于用示范引导、说服教育、民主协商、依法工作的服务型基层组织群体,三年内使80以上的基层党组织成为“服务型组织”。——建设“项目型干部”群体。立足于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不懂项目、不会抓项目等突出问题,以培养项目建设、工业管理和招商引资等紧缺的干部人才为重点,以高校名企培育、创新机制选任为途径,着力建设一批懂企划项目、能引项目、会抓项目的项目书记、项目县长、项目局长、项目主任等经济管理型领导干部,三年内使80以上县处级领导干部成为“项目型干部”。——建设“技能型人才”群体。立足于解决我市人才短缺、引不进、留不住的问题,以建立符合经济发展要求、拥有先进实用技术、愿为绥化建设奉献建功的“七支人才队伍”为重点,以深度开发人才资源、创优人才发展环境、用活用好现有人才为途径,着力建设一批用得上、留得住、育得成的实用技能型人才群体,努力构筑具有绥化特色的人才队伍新体系。——建设“双带型党员”群体。立足于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作用不突出的问题,以培育有致富本领、具备闯市场能力的党员致富带头人为重点,以先进性教育、实施双培工程为途径,着力建设一批带领群众共同确立致富项目、发展致富产业、创办经济实体的双带型党员群体。三年内使80以上具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党员成为“双带型党员”。这个思路只是我们的初步构想。下步,我们将按照这次座谈会的要求,通过
8.在市委组织部座谈会上的发言 篇八
坚强组织保证。我们主要做法是:
一、夯实党建基础,在基层组织建设上创新
创新基层党建工作载体。以建立健全城乡党组织互帮互助和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为目标,出台了《关于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联帮促”活动的意见》。“联”就是县直单位党组织、党员与农村党组织、党员结对联系;“帮”就是通过结对帮扶的形式,为农村(社区)党组织和贫困党员解决实际困难;“促”就是通过双向互动、互帮互助不断提高农村党组织和党员的发展能力,增强县直单位党组织和党员的服务意识。通过活动开展,有效整合“1+1”帮扶活动、温暖工程、党内关怀帮扶激励、驻村帮扶等党建载体,形成了以城带乡、城乡互助、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新格局。活动开展以来,全县210个县直基层党组织、2386名党员与205个村级党组织、783个贫困户、1566名困难党员、820名留守儿童结成了帮扶对子。累计救助贫困学生、留守儿童1200余人,捐款捐物40余万元;县直单位共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帮扶项目30余个,投入项目资金600余万元。
加强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坚持把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加大投入,相继新建、改建了一批村级活动场所和社区阵地,有效改善了村级组织的办公活动条件。特别是,一年时间就完成了上级规划两年建设的35个场所建设任务。,县财政再次投入71.5万元,党费投入21万元,动员社会资金195.2万元,对21个村级场所全面进行改造扩建和配套提升。目前,全县已改扩建村级活动场所56个,县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工作走在了省、市的前列,并且所有村级场所都能够发挥“六个中心”(组织活动、信息指导、农民培训、便民服务、医疗保健、文化娱乐)作用。
扩大基层组织设置领域。以社区组织和“两新”组织党组织设置为突破口,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扩大了党组织覆盖范围。社区联合建。联合社区单位,结合社区“新社区、新服务”创建活动,先后建立了1个社区党总支和6个社区党支部。非公依托建。依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先后建立起1个工商联党组、1个非公党委、14个非公党支部。同时,选派58名熟悉党务工作、善于做群众工作的青年党员干部到非公经济组织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帮助开展党建工作。协会延伸建。以行业协会为载体,在行业内部建立党组织,延伸党组织设置领域。目前,全县农村共建立个体经济协会、淮南猪养殖协会、板栗银杏协会等协会党支部7个、党小组11个。
二、激发党员活力,在党员队伍管理上创新
实施“金种子”计划,狠抓党员培训。针对农村党员文化素质低、致富能力不强的实际,县委从开始,在全县大力实施“金种子计划”,努力把青年农民培养成新型党员的金种子,把农民党员培养成带头致富的金种子,把基层干部培养成带领群众致富的金种子。活动开展以来,每年培训农民党员1500人次、中青年农民8500人次,实现劳动力定向转移5000人以上。今年,又结合“联帮促”活动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工作,采取“菜单式选学”和“时令式教学”新模式,举办了6期农村困难党员实用技术培训班,培训党员600余人,同时,实行技术部门跟踪服务,与400多名农村困难党员签订了《实用技术服务协议》,帮助140余人发展新西兰红梨、朝天椒种植项目30余个,有效拓宽了党员致富门路。“金种子”计划得到市委组织部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市进行推广。中组部《党建研究》、河南《党的生活》、重庆《党员文摘》分别刊发了县实施“金种子”计划的经验。
推进“双强”工程,突出党员培育。坚持以“双创”(创和谐村、富裕村)活动为载体,以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基地为依托,积极做好“四个培养”,深度挖掘农村后备人才,不断创造条件,在发展上给政策,在实践中给机会,在工作上给舞台,切实把各类优秀人才吸引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来。目前,全县已培养选拔“双强”村党支部书记38名,吸收474名致富能手加入党组织,培育“双强”型后备干部276名。通过实行党员设岗定责、“双强”党员与困难党员“一帮一、一带一”活动,充分发挥“双强”党员示范带动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打造“金桥”工程,发挥党员作用。采取属地建、乡镇党委自建、挂职锻炼干部领建、依托当地党组织挂靠建等方式,先后外建党支部26个、党小组14个,并将全县900余名外出流动党员全部纳入了组织管理。通过在外出党员中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激励党员争做优秀党员、技术能手、岗位标兵、致富带头人,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促进驻地和家乡建设。县驻北京、大连党支部积极引导党员为农民工开展维权服务的事迹,曾多次引起中央有关领导的关注,受到高度评价。外建党组织还通过开展“回归”工程,积极引导外出党员、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共兴办厂矿企业22家,先后投资达8000余万元,为县的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贡献。
三、扩大用人民主,在干部工作上创新
创新干部选用方式。在总结过去公开选拔、“三次海推法”等选拔干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今年,我们以定为全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试点为契机,大胆创新干部选用方式,采取“自荐票决”、“双议双推双考”方式分别选拔了8名正科级实职干部和60名副科级干部,在全县引起了强烈反响。我们创新干部选用方式的成功做法,被《河南日报》头版头条、《信阳日报》、《信阳晚报》、《魅力信阳》、《信阳组工》等多家报纸、内刊刊发,得到了省市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有关县区纷纷来电、来人咨询学习做法。
创新干部培训方式。在抓好“请进来教、送出去学、课堂培训”等常规性培训的同时,结合县实际,创新实施了出国研修、上挂学习、外派锻炼、企业挂职等多种干部培训方式。几年来,选派了68名干部到韩国、日本等国研修,选调了82名乡镇年轻干部到县“四大家”机关上挂学习,派出了2(来源:好范文 http:///)2名副科级干部到南方民营企业锻炼,挑选了42名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县内民营企业挂职。特别是今年,根据新形势的要求,为提高新提拔科级干部处理复杂问题能力,增强他们为群众服务的意识,我们将60名新提拔的副科级干部分期分批送到县信访部门锻炼学习。
创新干部考核方式。在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上,坚持定性与定量、综合考核与专项考核、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积极探索创新干部考核方式,努力实现定性考核向定量考核转变。公选30岁以下的乡镇长时,我们首次实行百分制量化考核,从民主测评、资历、年度考核、个人受奖情况四个方面对考察对象的综合表现进行量化评分,上级组织充分肯定,干部群众反响很好,社会评价很高。今年,在深入调研和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拟出台《县乡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评价办法(试行)》,增强干部考核工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创新干部监督方式。在干部监督工作中,我们积极构筑干部监督的全方位“网络”,着重把重要岗位的领导、领导干部的重要时期和重大事项作为监督重点。重点岗位监督经常化。坚持定期谈心、谈话诫勉、函询回复等制度,聘请监督员,重点对党政“一把手”进行经常性监督。重要时期监督制度化。明确领导干部工作调动、职务升迁以及家庭婚丧寿病、营建住房、因私出国等为“重要时期”,要求如实向组织、纪检部门申报,如报告不实,严肃查处。重大事项监督专门化。对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建设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专门监督领导干部是否正确贯彻执行了民主集中制,有效促进领导干部勤政、廉政和优政。
四、注重发挥作用,在人才工作上创新
牢牢抓住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管理四项基础工作,结合我县实际,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即抓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引智、抓农村实用人才的作用发挥,带动技能型人才发展。
在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引智上,坚持按需引才,围绕我县发展需要,重点引进生态建设、城市规划、旅游开发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先后聘请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沈国舫、卞有生等9位院士专家为县政府顾问。今年,围绕“让将军之光永远辉煌县”主题,聘请国家旅游经济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石培华及乔然、李庚三位专家为县旅游发展规划指导。同时,以羚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阵地,采取科研、技术合作、技术入股等形式,引进专家、教授,帮助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先后引进4名博士从事新产品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农村实用人才作用发挥上,坚持做到“三个引导”,一是引导当好农业结构调整排头兵。围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经济发展思路,引导农村实用人才发展特色产业,支持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技术应用,示范带动农村资源型特色产业的发展。二是引导当好农村经济发展领头雁。积极引导农村实用人才与农户结对子,采取“能人+农户”、“公司+农户”的经营形式,延长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升级,激活传统农业生机。三是引导当好农副产品营销导航员。引导鼓励一批头脑灵活、市场意识强、信息灵通的农村经济能人和种植大户跳出农门,专搞农产品营销,切实为广大农户当好经纪人。
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上,以县涉外劳务培训中心为基地,坚持选、管、用并举,实现输出的是国外劳务市场急需的高级技工,跟踪培养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开拓型人才,回归的是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创业功臣。一是送出“选”。在选派出国务工人员时,瞄准国际劳务市场需求,坚持品德与技能并重,优先选派那些诚实守信、技艺精湛的建筑、电焊、机械加工、服装设计与缝纫等专业的技工出国。二是跟踪“管”。对出国劳务人员实行逐人建档,采取电话、邮件、信函、出国务工人员家属座谈会等形式,加强联系,跟踪管理,搞好服务,打造县劳务品牌。三是回归“用”。对务工期满的出国务工人员,主动联系,积极提供政策、资金、项目、技术等服务,鼓励支持引导他们回乡创业。去年,4名从日本务工归国的青年,在国外学会了生态农业技术,得知他们想发展反季节大棚蔬菜时,我们主动联系,为他们提供优惠服务,实行“双零”政策,即土地零租金、审批零距离,为他们事业发展营造了宽松环境。
几点建议
(一)建议加大农村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投入。目前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含居委会)共205个。通过中央、省、市、县共同投入,第一批新建、改扩建35个;第二批县财政和县管党费加大投入,又新建、改扩建21个,切实加强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改善了工作条件,但仍有一些条件较差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因缺乏资金投入而无法改扩建,建议省、市委继续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
(二)建议切实提高农村干部待遇。目前,农村每村每年经费为2.2万或2.5万元,办公经费不足,干部待遇低,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基层党组织缺乏活力,建议加大村级经费转移支付力度。
(三)建议进一步加大干部交流力度。近年来,省委在干部交流上有很多新的举措,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建议一是加大乡镇党委书记与省直单位中层干部之间的交流;二是加大县级党政副职与省直机关处级干部之间的交流;三是加大乡镇党委书记跨县横向交流。通过交流,进一步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四)建议省委把县作为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明确提出,要大规模培训干部队伍,大力度搞好干部教育,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中央出台了《干部培训教育工作条例(试行)》,先后在井冈山、延安、上海浦东建立了三个干部学院。县是河南省唯
9.在市委组织部座谈会上的发言 篇九
同志们:
很高兴有机会参加组织的这次培训回访座谈会。今天是我到工作以来第一次走访,刚才看了几位老师的风采展示,听了学员代表的发言以及介绍,感触颇深。是排头兵,示范标杆作用明显。这个活动不仅自身有意义,同时,借助这次机会,我也愿意听一听学员代表对培训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于改进完善我们今后的工作。由于时间关系,就做好工作,主要提四点希望:
第一、调高标尺,对标先进,内一流。
第一批示范党校,去年,在考核中,实绩突出、名列前茅,在推进会上,还专门做了通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非常不容易。这充分反映了对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鼎力支持。当然,关键是有一个好的带头人,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有一支优秀的教职工队伍。我们有这么好的基础,有这么好的环境,有这么好的环境,依我看,仅仅满足于全市一流是远远不够的。要登高望远、放眼甚至全国,对标一流,清醒地看到自身的不足和差距,把建设乃至一流作为今后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目前,系统正在开展的办学质量评估恰好是我们瞄准先进、查找不足、自我完善、勇于进取的大好机会。我相信,在正确领导下,在领导班子积极努力和广大干部的支持配合下,一定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力争早日跨入行列。
第二、苦练内功,抓紧补短板、强弱项。
作为第一批示范单位,我们的硬件设施应该是比较齐备的。但这是不是说明所有的工作都做到家了,做得那么好了?我看也未必。事实上,决定事业繁荣昌盛和永续发展的关键点,除完善的硬件设施外,更主要、更核心的是软件建设,也就是自身教学、科研实力和水平。刚才,通过几位老师的风采展示以及不久前老师在精品课比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可以看出,我们的师资无论在素养、业务能力还在作风建设等方面还是有一定实力的。
但对照《条例》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刚才,也提到,近几年注重人才引进和师资培养,这是符合办学方向和办学规律的,值得肯定。
但是,重要的不是仅仅把人才引进来,还要切切实实留得住,并且把作用发挥好。这方面往往容易忽视和缺位。以及其他都多多少少存在“重引进、轻培养使用”的情况,反映在工作上,就是系统在教学、科研上存有明显的短板和弱项。
对此,在2月份组织口工作例会上,非常有针对性地要求开展教学科研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目前,我们正谋划方案,并抓紧实施。只有牢牢抓住提高教学水平、增强科研资政能力这一“牛鼻子”,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刚才,我浏览了小册子,看到你们的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安排得很有条理,尤其是现场教学、各教学点都很有特色,互动式教学也搞得生动活泼。但现场教学毕竟不能代替课堂教学。要明白,无论教学方式如何,课堂教学永远都是培训的落脚点、主阵地。
因此,提升教师的授课水平是我们的永久课题和不懈追求。再一项是科研,科研是教学的源泉和根基。而科研又恰恰是一项短板。需要静下心来,下苦功、练内功,力戒浮躁,切忌急功近利,扎实、持久地补短板,强弱项。
第三、善做细活,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办学水平。
细节决定成败,如果搞粗放管理,好多问题就都被掩盖了,办学水平很难得到实质性提高。注重精细化管理,就要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提高精准性,强化实效性。10.在市委组织部座谈会上的发言 篇十
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召开金融工作座谈会。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落实市委办发(22)号文件,把xx建设成金融生态环境模范城市,通过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培育良好的市场氛围,留住和吸引更多的金融资源,形成吸引金融资源的比较优势,为xx科技城产业发展、结构调整提供可持续的资金支持,这也是xx科技城创新基地建设中最重要的一项——金融创新。xx要在金融创新中走出一条路子来,必须要以一系列的具体政策措施作支撑,才能形成一个银政企良好合作、诚信合作、共谋发展、共赢共利的金融工作新局面。今天,我们邀请了部分企业代表,区(市、县)委书记、县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四套班子中涉及到的领导同志参加会议,大家共同来研究这个问题。这足以表明市委、市政府对金融工作的高度重视,这也是一个强烈的信号。刚才,x市长讲了很重要的意见,对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进行了通报,对当前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地进行了分析,对下一步的金融工作提出了很具体的意见;几家金融机构,特别是人民银行xx市中心支行李铀行长、市银监分局王强局长作了很有水平的发言,市人民银行还组织力量开展了《xx“赶、超”xx探源¬——对近五年两地经济金融发展比较研究》的专题研究,这些都深刻地揭示了当前xx经济金融运行及金融生态环境中存在的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严禁复制剽窃问题。我完全赞成利民同志对下一阶段金融工作的安排部署,也完全赞成xx行长、xx局长对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分析,我觉得这些分析十分深透、更加到位。下面,我从认识、形势、问题和对策这四个方面讲点意见,希望能够对创建金融生态环境模范城市、实施金融创新、增加有效信贷投放,促进绵阳经济金融互惠共赢有些指导意义。
一、要认真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
我们要高度重视金融在地方经济中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通常会重视一个企业的发展、一个项目的引进,但往往会忽视金融在地方经济中的作用。说句不客气的话,如果仅仅是这种认识,就说明你抓经济工作还是外行。银行既是企业,又在支持企业发展;既是经济的组成部分,又是推动经济的重要力量;既是纳税大户,又在培育和支持纳税大户,具有多重身份。但很多人往往重视了蛋,而忽略了鸡,这就是认识不到位。今天,通知书记、县长和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来参会,就是要解决好认识上存在的问题。一个地区的经济要形成一个良好的发展状态,必须抓好金融业的发展。就xx来讲,如果金融不发展,金融不搞好,要完成我们提出的“三大要务”、“十件大事”,实现跨越式发展、追上德阳、迅速夺回老二的位置这些目标是不可能的。同志们仔细算一下账,在今年这种情况下,金融可以说是走进了一个低谷,但也有300多亿的支持,这是实实在在的资金注入了进去,也是不得了的。作为一个清醒的金融领导者,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中,研究地区经济发展,就要从金融反映出的信号看。实际上,xx金融业的下滑是受大的经济背景影响,与整体情况是一致的。我认为其主要责任不在金融界,而在于我们经济发展的问题上。xx去年经济整体下滑,倒数第一,今年的经济形势很好,但是金融没上来,说明这个形势好里面还有很大水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快慢,往往从金融的发展状况就可以看到,所以,钱朝东部流也是正常的。但是,绵阳在西部算是好的地方,在四川的市州中算是好的地方,我们应该吸引到比其他市州更多的资金,得到更大的金融支持,可事实上我们没有得到,这就是我们工作上的问题,这也是今天金融工作座谈会要解决的问题。
过去,在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中存在着一些错误认识。一是把银行当作部门。银行本身是企业,是纳税户,我们有的领导同志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虽然现在这种认识有所改变,但是在潜意识里面依然存在。二是银行的钱可以赖帐、可以逃废。认为银行的钱是国家的钱,欠银行的钱还不起就算了。所以,目前逃废债务现象严重,案件执行率低。这既有法院的关系,也与各级政府、各部门如何制止和打击逃废债务的不良行为有关系。我认为,在目前市场经济环境下,金融实际上是扮演了一个连接器的角色。既连接企业,也连接地方政府。政府要推动经济,就必须要把这个连接器利用好,如果不利用好,xx就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所以,希望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有这个认识,要重视金融、关心金融、保护金融、支持金融。如果没有这个意识,而把它作为口号,今天的会也就失去了意义。
二、要正确认识当前形势
x市长已经充分肯定了金融在xx经济发展中的历史性贡献和当前贡献。总的来看,xx经济发展的任何一个方面,都离不开金融业的贡献,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目前总的金融形势是不错的。一是存贷款有所增长。剔除企业核算方式的变化以及长虹、九洲的还贷等因素,一共增长17个亿,这本身是一个贡献。二是中小企业增长了5个亿,而且银行还先后剥离、置换与核呆18个亿左右,这也是对地方经济的一个巨大支持。此外,xx市农村信用社、市商业银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严禁复制剽窃行对地方经济的支持也相当大。如何提高地方中小金融机构信用创造能力,发挥其支持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在座的区(市、县)委书记、县长们对农村信用社、市商业银行的作用要重新认识,这确实是一支需要关爱、需要扶持的正在发展壮大的金融生力军。
今年以来,全市经济低开高走,逐月攀升,工业发展速度到了10月,当月冲到全省第一,这就是发展的信号。人行分析报告中的相关图表也显示了从3月开始全市经济先弱后强的发展趋势。可以说,绵阳最好的形势虽然没到来,但是绵阳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这是对形势的一个最基本判断。这里,希望同志们认识到这种良好发展形势,也希望金融机构能把这些好的形势及时向上级行反映汇报,说服上级行给予绵阳更多的金融支持。
第一,xx的政治形势很好。一个地方政治形势好不好,这一点很重要。从领导层来看,当前,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团结一心,按照市委总体部署,各司其职、协调配合,一致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真诚,让人感觉非常愉快。我经常讲一句话:最大的环境就是领导环境。领导环境不好,什么环境也没有了。一个良好的领导环境,就决定了我们一些正确的主张、想法能够顺利实施、得到发展。同时,在这种政治形势中,我们的工作状态、执政为民的观念和为绵阳发展的敬业精神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全市广大干部中贪玩好耍、游手好闲、说东道西的现象越来越少,大家都在排紧日程,全力谋发展。区市县是这样,部门同样如此。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机遇,不能不说是一个好的形势。
第三,从具体经济形势来讲。目前,我们有相当多的大项目正在酝酿之中,正在推进之中。这些项目对绵阳的发展将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在基础设施上,成德绵轻轨、绵安和绵江路正在进行,绵遂高速公路正在筹建。在工业项目上,一方面,长虹、攀长钢、九洲、新华等一批大型企业的项目接连上马,华丰与诺基亚的合作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另一方面,中物院军转民项目有几十个。在旅游业上,我们把旅游作为支柱产业培养,现在六大精品景区到明年4月份绝对是令人为之一惊的,绵阳也会产生显著变化。因为明年4月份,才是绵阳第一次对外展示自己的新形象。所以,我们不断督促区市县,就是为了这个战略目的。在农业上,我们加大了对区市县的支持力度,充分调动区市县积极性,已经看到苗头了。在城市建设上,目前正在进行高水平、高档次的规划,一旦完成,整个建设就要铺开。而且,我们正在研究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吸引投资商、房产商。这些转变虽然需要一个过程,但是,总体经济形势充满希望。绵阳不是高风险地区,绵阳是充满希望之地,如果哪家银行忽视了对绵阳的关注和发展,将是你这个银行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失策。
当前,银行面临许多新的形势,进入了一个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如何在新形势下搞好金融工作的关键时期。金融业为什么下滑,有总体经济形势的问题,也有你们对形势的认识和分析问题。这一点,人民银行和银监局分析得比较透彻,各商业银行对这件事情也要有个准确认识。与过去相比,现在金融已经产生了许多新变化,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我相信,你们也在分析研究,但有几点要注意。一是企业改革。它成立集团公司,向外扩张,与过去封闭式经济不一样,可以自由选择到哪里贷款。二是核算体系变化。这种变化也是你们面临的新内容,特别是绵阳这样工业基础比较大的城市,核算体系上收后怎么适应?比如权限上收,有些地方还撤了一些银行,盐亭现在只有信用社、农发行、农行、建行。这也是面临的客观形势。当然也是一个机遇,国有商业银行撤了,市商业银行就可以考虑进去,客观上市场还在,盐亭对你们还是一个比较大的市场。这些就是要调整,现在金融资源是按照市场进行配置,这是最大的变化,而且是不分地区、不分区域的。所以,为什么这个地方的资金流向了另外一个地方,恰恰说明这个地方的落后,这是市场配置资源的结果,也是金融生态环境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三是银行内部改革。总的来看,当前银行改革带来了管理方式、运转方式和工作方式的新变化,这需要你们充分研究,只有贴近这些变化,主动适应这些变化,你们才会在改革的进程中实现发展,做大做强绵阳的金融产业;如果不充分研究,政府银行各唱各调,相互推诿,最终结果就是两败俱伤,改革也就失去了意义,绵阳经济社会发展也会受到阻碍。
三、要科学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
当前,影响我市金融业发展的问题,总体来讲,就是贷款增长乏力,信贷投放与经济增长的背离态势较为明显。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从地方经济发展看。一是经济增长乏力。前五年整体经济状况不佳,去年掉到低谷。二是县域经济发展滞后。为什么县域经济发展困难,没有银行支持当然是一个重要原因。盐亭几家银行撤出去了,为什么?关键是你们那里发展滞后。三是对企业改制后的资金来源缺乏认识。这一点我也慎重地向企业家们,包括长虹、攀长钢这些大企业讲,你们完全可以在绵阳融通资金,解决企业的资金问题。绵阳金融机构有钱给你用,在这里用钱有什么不好?从我们来讲,是金融界对我们的一个支持,对金融生态环境是一个创造,对政府和上税也是一个支持。这一条我们要纳入考核,市委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严禁复制剽窃督查室要定期开展督查。我们的集团公司,一定要记住,是绵阳这个地方培育你发展壮大,再大也不能骄傲,骄傲是要失败的。四是中小企业发展滞后。这是我们的问题,过去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往往停留在一种概念上,真正得到实在支持的不多。所以,各级党委政府要给予它们更大支持和帮助。中小企业虽然小,但加起来多,要使几家大企业的压力减轻就必须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五是社会诚信较差。可以说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大家不讲诚信,对金融机构的资金大家都不负责任。我们创建金融生态环境模范城市,必须首先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从银行角度看。一是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用计划经济的观念对待风险的问题,思想上存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观念,市场化意识远远不够,这就为你们的发展带来潜在风险。二是银行对在本系统地位下降缺乏对策。现在你们研究的对策和方法,我认为是不够的。如何从上级行那里寻求支持,提升地位,还缺乏强有力的措施。目前,至少你们没有说服上级行,就说明了在这方面有问题。三是服务意识薄弱。效率低、关卡多、环节不少,很繁琐,要减少程序,要抓住要害,要深化改革。四是对地方经济研究不够。如果对地方经济的前景、态势、问题、本质没有深刻的认识,缺乏预见性,你怎么能够处理好发展和风险的相互关系?怎么能够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呢?只有认识清楚,胆子才大,才敢决策,才敢冒风险。今天不是指责谁,而是站在一个公正的立场上,凭心而论,主要是我们的问题,但金融机构也要对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对策。
四、加强对策研究,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我的看法,今后要以创建绵阳金融生态环境模范城市为金融工作总目标,在这个旗帜下,研究实实在在的举措。今天我谈不完,希望双方共同思考研究,针对这些问题,很快拿出一个对策来。请刘东、陈玉玖、李铀、王强等同志牵头,围绕金融生态环境模范城市,研究拿出下阶段的工作安排意见,环境模范城市基本可以把我们所有的办法措施概括进去。只有这样创建金融生态环境模范城市,才不是一个口号。总体上,要从三个方面研究问题。
第一,从合作上来讲。政府要扮演好银政企关系中的核心角色,要成为联结金融和企业之间的一个平台。要建立这个平台就需要一系列的举措。一是建立联系制度。二是确立一个强有力的分管部门来协调。请市政府办公室牵头,确立一位市政府副秘书长专门协调。三是形成一个长期制度。市委、政府分管领导下去搞调研,银行必须参加。原则上主要领导去,行长就一起去;分管领导去,副行长就一起去。重大招商引资活动要邀请银行参加,重大经济活动要有银行参加,重大问题研究决策必须要有银行列席,围绕这个问题,请守培同志牵头研究,市委办、市政办都要记住,我们要出去搞经济调研、企业调研,一定要有银行参与。四是瞄准几个重大问题,共同研究对策。首先是中小企业问题。由人民银行、经委牵头,相关部门参与整合担保、“两金”、财政贴息、银行贷款等融资工作,全力扶持成长型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其次是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绵阳县域经济发展主要就是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县城改造。要积极探索绵阳县域金融发展的新路径,探索发展新的县域农村金融合作组织和政策性金融及商业性金融共同发展的新模式。再次就是绵阳金融产业做大做强的政策扶持问题。市委政研室要牵头研究加快我市金融产业发展的具体意见。五是进一步利用好科技城这个政策平台。双方共同研究一些办法,我们向国务院提,你们向你们的对口部门提,也可以我们共同汇报。再比如,我们可以搞些务虚活动。李铀同志提了一个建议,我们马上就要实施,就是在金融生态环境模范城市创建工作进展到一定程度后搞一次金融生态模范城市论坛。争取把各行总分行行长、国内外专家教授请过来,共同研究解决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具体问题,扩大绵阳金融生态环境模范城市影响。
第二,从政府方面讲。要单独出台一些政策。但也不能太特殊,否则推广价值不高。推动金融业发展必须要有政策作支撑。比如奖励,我们要下决心拿出一笔钱来奖励行长们。对逃废债务,各地政府要和法院一道,拿出一些真招,要在法律服务方面拿出一些措施。还有几个开发区,如何得到金融支持,请李炜同志研究一下,在小范围内搞点特殊的东西争取支持。
第三,从银行方面讲。由市人行、银监分局牵头,几家银行一道,拿出一些金融监管创新和信贷创新的具体办法。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联社办法要多一些、步子要大一些,拿出成套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意见来,并以此影响其他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入。但有一条,大家不能损害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的利益,要让它运转得更好,这样也有说服力,创建金融生态环境模范城市就会出效果。
11.在市委组织部座谈会上的发言 篇十一
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畅叙友情,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共庆元宵佳节,共议发展大计。首先,我谨代表中共**市委向出席今天会议的同志们、朋友们,向各民主党派市委、市工商联的领导同志和无党派人士,向统一战线的广大成员,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祝福。
2005年,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经济强市、生态大市、旅游名市”的目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了“十五”计划各项任务。可以说,2005年是多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一年,对外开放引进最多的一年,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一年,人民群众生活改善最好的一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人民同心同德、顽强拼搏的结果,也凝聚了全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大力弘扬“纵比上台阶,横比争一流”的进取精神,以“对接粤港澳,追赶长株潭”为目标,扎实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确保“十一五”时期开好局、起好步,力争使**成为全省“一点一线”区域率先发展的先进地区。为此,全市上下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努力深化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伟大的事业需要坚强的团结,坚强的团结推进伟大的事业。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需要一个更加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需要充分凝聚和发挥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和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元月9日,市委常委会今年第一次专题听取了统战工作情况汇报,专题研究了统战工作。市委将一如既往地关心重视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工作,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5号文件、省委9号文件和市委10号文件精神,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党外人士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营造好环境。广交、深交党外人士,是统一战线工作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联系党外人士的基本方式,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统一战线工作坚持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要切实做好中共市委常委与党外人士交朋友的工作,进一步增进党内领导同志与党外代表人士相互了解,进一步推动党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使这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并不断探索广交深交党外朋友的新方法。希望结对交朋友的同志坦诚相见,相互信任,求同存异,共同进步。
同时,希望全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发挥各自优势,团结广大成员和所联系的群众,同心协力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一是要着眼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献计出力。要围绕制定和实施“十一五”规划,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总体部署,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多献求真务实之策、多做开拓创新之事。二是要着眼于巩固民主团结的政治局面,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献计出力。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根据各民主党派章程规定的参政党建设目标和原则,坚持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全面履行参政党职能,不断提高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能力和水平。三是要着眼于确保社会政治大局稳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献计出力。要积极协助各级党委和政府做好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工作,引导各自成员和所联系群众正确认识改革发展中利益格局的变化,把竞争压力转化为奋发有为的动力,更好地支持和参与改革,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四是要着眼于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献计出力。要坚持进一步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协助市委和政府全面准确把握社情民意,扎扎实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地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同志们、朋友们!曙光迎盛世,旭日照新春。**全面和谐发展的蓝图正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共同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周围,团结一致,锐意进取,为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尽快把我市建设成“经济强市、生态大市、旅游名市”而努力奋斗!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12.在市委组织部座谈会上的发言 篇十二
任务明确提出,充分说明了组工文化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组织部门作为一个有特定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组织体系、活动方式和纪律规范的政治组织机构,应当形成自己特有的组工文化。借组工论坛,我谈谈自己对加强组工文化建设的一些思考。
一、加强组工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组工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部门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包括理想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精神风貌、形象标识等内容的总和。在推进组织部门自身建设中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激励性,能够发挥融合、导向、凝聚功能,起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加强组工文化建设是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的必然要求。新时期,组织工作要实现服务融入发展,就必须形成符合主旋律精神、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有着鲜明特点的组工文化,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至关重要。
(二)加强组工文化建设是提高组工部门工作效能的科学方法。文化可以构成一种无形的力量,形成一种行为规范,能够弥补规章制度某些不足。高效优质的组织工作,需要建立高层次的组工文化和完善的规章制度,实现“软”与“硬”的结合,在科学管理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加强组工文化建设是提高组工干部队伍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组织工作越来越向知识化、专业化、信息化方向发展。这对组工干部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组工文化建设有利于营造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学习实践氛围,激励组工干部在心理状态、知识储备、能力素质和工作水平等方面得到提升。
二、对建设组工文化的构想
(一)加强组工文化建设的初步设想。全市组工文化建设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先进文化为导向,从完善组工运行机制,营造和谐进取氛围,打造组工新形象入手,紧密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深入开展,大力倡导“认真就是水平、实干就是能力、真诚就是负责”的工作理念,大力加强价值文化、能力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建设,形成“五位一体”、共融共促的具有商洛特色的组工文化体系。
(二)加强组工文化建设的主要原则。一是以人为本。要围绕以人为本,抓住“人”这个文化的创造、运用和发展的主体,树立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的人本理念。二是从实际出发。紧贴服务发展职能,从组织部门地位、职能等方面出发,完善和明确文化内涵和本质。三是与时俱进。要紧跟时代步伐,着眼未来,放眼发展,使和谐组工文化融入鲜明的时代特征、浓郁的时代气息。四是领导垂范。在推进组工文化建设中,领导者要率先垂范,影响和带动组工干部,加快组工文化建设步伐。五是全员参与。要保证干部职工全员参与,在各自的工作领域自觉地体现并实践组工文化,形成组工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
(三)加强组工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组工文化作为富有时代特色和行业特点的先进文化,必须坚持高标准,把党的建设、组织工作中的一切先进的实践经验上升到文化的高度来认识和总结。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基本导向,以“勤学善思、公道正派、创新务实、廉洁能干”为部风标准,以建设开放的组织工作系统为发展方向,以学习团队、正气机关、服务部门建设为表现形式,把“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从严律己、从严治部、从严带队伍”作为基本要求,以增强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为落脚点,切实用文化建设的思维和办法,使组织工作的各项内容相互渗透、长期积淀,不断传承和发扬。
三、组工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在培育组工文化中要坚持“五个突出”。
一是价值文化建设要突出“人格塑造”。文化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对人的精神生活的规范,对人的价值观念的塑造。组工文化要着眼于塑造高尚人格、打造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广大组工干部中牢固树立“工作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唯一途径”的观念。要把组织部门的整体价值观念和组工干部个体的价值观念有机统一起来,使先进的组工文化内化为全体组工干部的内在特质和追求目标,推动组织工作不断创新和发展。
二是能力文化建设要突出“全面发展”。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崇高的价值理想,强调人是组工文化建设的主体,破除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树立改革创新、民主开放、敢为人先的观念,完善能力提升机制,着眼于培养“什么都能干的组工干部”,着力推进目标远、标准高的创新
能力建设,增强组织系统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制度文化建设要突出“科学规范”。制度建设是组工文化建设的根本环节,制度的科学规范是加强组工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要积极推行现代管理理念,科学制定各项工作流程,修订完善岗位责任制、干部选调任用、绩效考核评价、开门评议等制度,推行重点工作项目化管理,实现以制度管事、管人,形成组工干部选优、竞争、流动的良好机制。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人为化的关怀为组工干部心理“减压”、为潜能“增量”。
四是行为文化建设要突出“廉洁高效”。注重组工干部“讲正气、增才气、养大气”特质的培养,强化“选择了组织工作就是选择了一份责任”的行为自我约束意识,激励组工干部用心用脑做事,干干净净做人。积极倡导雷厉风行的良好风气,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在干部中养成精心谋事、潜心做事、坦荡处事、谨慎行事的行为习惯。
五是环境文化建设要突出“团结和谐”。抓住组工干部这个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着眼于建设目标统一、价值同步、步调一致的团队精神,促进组织系统、组织部门内部的团结协作,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着力提高组织工作公信度和满意度,努力建好“三个之家”,树立组织部门服务优、效果佳的社会公众形象。
四、组工文化建设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组工文化的形成、发展过程受到内外环境及自身发展规律的制约,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社会性和政治性的关系。组工文化建设要走出自我封闭、“体内循环”的文化局限,以开放的姿态融入社会大环境,不断进行调整、充实和丰富,发展自身特有的文化体系。同时,组工文化又要坚持鲜明的政治性,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用“党要管党、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来统领组工文化建设。
二要处理好人本性和规范性的关系。加强组工文化建设,要树立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的人本管理理念,使组工文化能够为组工干部所认同和支持,成为组工干部思想、行动的风向标。同时,组工文化也要体现规范性,宽严相济,形成一种科学、理性、规范、充满生机的组工文化。
三要处理好阶段性和长期性的关系。组工文化建设具有阶段性特征,要将长期性目标与阶段性要求结合起来,立足本地本部门实际,研究制定具体任务和办法措施。同时,组工文化建设还是一个动态和发展的过程,随着党的建设任务的不断发展,组工文化也需要不断探索研究、继承创新和完善进步,不断丰富内涵、与时俱进、永葆活力。
四要处理好全员性和垂范性的关系。加强组工文化建设必须齐抓共管、循序渐进,要做到系统思考,上下联动,协调推进。同时,组工文化建设还要特别发挥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作用,用先进的理念和实际行动,示范、影响和带动组工干部,加速组工文化建设的步伐。
【在市委组织部座谈会上的发言】推荐阅读: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全省组织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会上的讲话12-15
461在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09-27
市委组织部干部科科长组织系统组工创新论坛发言材料——关于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探索与思考10-22
在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上的发言06-17
沧州市委组织部部长06-16
中共温岭市委组织部07-12
市委组织部工作体会07-31
中共汕头市委组织部07-06
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文件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