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耐火等级的划分

2024-07-31

建筑耐火等级的划分(共11篇)

1.建筑耐火等级的划分 篇一

关于公安部最新的防火等级要求解读 2009年10月《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

“第二条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宜为A级,且不应低于B2级。” 2010年3月《关于进一步明确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消防监督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 “材料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材料。”

附件1《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

附件2《关于进一步明确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消防监督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

附件3 建材防火等级分类

附件1《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

公消[2009]46号

第一章一般规定

第一条本暂行规定适用于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的防火设计、施工及使用。

第二条

第三条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设计、施工及使用,除执行本暂行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墙体

第四条非幕墙式建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住宅建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高度大于等于10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2、高度大于等于60m小于10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当采用B2级保温材料时,每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3、高度大于等于24m小于6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当采用B2级保温材料时,每两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4、高度小于24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其中,当采用B2级保温材料时,每三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二)其他民用建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高度大于等于5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2、高度大于等于24m小于5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或B1级。其中,当采用B1级保温材料时,每两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3、高度小于24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其中,当采用B2级保温材料时,每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三)外保温系统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作防护层。防护层应将保温材料完全覆盖。首层的防护层厚度不应小于6mm,其他层不应小于3mm。

(四)采用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建筑,其基层墙体耐火极限应符合现行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第五条幕墙式建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建筑高度大于等于24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二)建筑高度小于24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或B1级。其中,当采用B1级保温材料时,每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三)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作防护层。防护层应将保温材料完全覆盖。防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mm。

(四)采用金属、石材等非透明幕墙结构的建筑,应设置基层墙体,其耐火极限应符合现行防火规范关于外墙耐火极限的有关规定;玻璃幕墙的窗间墙、窗槛墙、裙墙的耐火极限和防火构造应符合现行防火规范关于建筑幕墙的有关规定。

(五)基层墙体内部空腔及建筑幕墙与基层墙体、窗间墙、窗槛墙及裙墙之间的空间,应在每层楼板处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第六条按本规定需要设置防火隔离带时,应沿楼板位置设置宽度不小于300mm的A级保温材料。防火隔离带与墙面应进行全面积粘贴。

第七条建筑外墙的装饰层,除采用涂料外,应采用不燃材料。当建筑外墙采用可燃保温材料时,不宜采用着火后易脱落的瓷砖等材料。

第三章 屋顶

第八条对于屋顶基层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1.00h的不燃烧体的建筑,其屋顶的保温材料不应低于B2级;其他情况,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1级。

第九条屋顶与外墙交界处、屋顶开口部位四周的保温层,应采用宽度不小于500mm的A级保温材料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第十条屋顶防水层或可燃保温层应采用不燃材料进行覆盖。

第四章 金属夹芯复合板材

第十一条用于临时性居住建筑的金属夹芯复合板材,其芯材应采用不燃或难燃保温材料。

第五章 施工及使用的防火规定

第十二条建筑外保温系统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保温材料进场后,应远离火源。露天存放时,应采用不燃材料完全覆盖。

(二)需要采取防火构造措施的外保温材料,其防火隔离带的施工应与保温材料的施工同步进行。

(三)可燃、难燃保温材料的施工应分区段进行,各区段应保持足够的防火间距,并宜做到边固定保温材料边涂抹防护层。未涂抹防护层的外保温材料高度不应超过3层。

(四)幕墙的支撑构件和空调机等设施的支撑构件,其电焊等工序应在保温材料铺设前进行。确需在保温材料铺设后进行的,应在电焊部位的周围及底部铺设防火毯等防火保护措施。

(五)不得直接在可燃保温材料上进行防水材料的热熔、热粘结法施工。

(六)施工用照明等高温设备靠近可燃保温材料时,应采取可靠的防火保护措施。

(七)聚氨酯等保温材料进行现场发泡作业时,应避开高温环境。施工工艺、工具及服装等应采取防静电措施。

(八)施工现场应设置室内外临时消火栓系统,并满足施工现场火灾扑救的消防供水要求。

(九)外保温工程施工作业工位应配备足够的消防灭火器材。

第十三条建筑外保温系统的日常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与外墙和屋顶相贴邻的竖井、凹槽、平台等,不应堆放可燃物。

(二)火源、热源等火灾危险源与外墙、屋顶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并应加强对火源、热源的管理。

(三)不宜在采用外保温材料的墙面和屋顶上进行焊接、钻孔等施工作业。确需施工作业的,应采取可靠的防火保护措施,并应在施工完成后,及时将裸露的外保温材料进行防护处理。

(四)电气线路不应穿过可燃外保温材料。确需穿过时,应采取穿管等防火保护措施。

附件2《关于进一步明确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消防监督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关于进一步明确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消防监督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

公消[2011]6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消防总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消防局:

近年来,南京中环国际广场、哈尔滨经纬360度双子星大厦、济南奥体中心、北京央视新址附属文化中心、上海胶州教师公寓、沈阳皇朝万鑫大厦等相继发生建筑外保温材料火灾,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建筑易燃可燃外保温材料已成为一类新的火灾隐患,由此引发的火灾已呈多发势头。为深刻吸取火灾事故教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在修订有关标准、规定,经部领导批准,在新标准、规定发布前,本着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为遏制当前建筑易燃可燃外保温材料火灾高发的势头,把好火灾防控源头关,现就进一步明确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消防监督管理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将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纳入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备案抽查范围。凡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范围内的设有外保温材料的民用建筑,均应将建筑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纳入审核和验收内容。对于《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106号)第十三条、第十四条规定范围以外设有外保温材料的民用建筑,全部纳入抽查范围。在新标准发布前,从严执行《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公通字[2009]46A

二、加强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的消防监督管理。2011年3月15日起,各地受理的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申报项目,应严格执行本通知要求。对已经审批同意的在建工程,如建筑外保温采用易燃、可燃材料的,应提请政府组织有关主管部门督促建设单位拆除易燃、可燃保温材料;对已经审批同意但尚未开工的建设工程,建筑外保温采用易燃、可燃材料的,应督促建设单位更改设计、选用不燃材料,重新报审。

公安部消防局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四日

附件3 建材防火等级分类

各部位材料 A 花岗石、大理石、水磨石、水泥制品、混凝土制品、石膏板、石灰制品、粘土制品、玻璃、瓷砖、马赛克、钢铁、铝、铜合金等

顶棚材料 B1 纸面石膏板、纤维石膏板、水泥刨花板、矿棉装饰吸声板、玻璃棉装饰吸声板、珍珠岩装饰吸声板、难燃胶合板、难燃中密度纤维板、岩棉装饰板、难燃木材、铝箔复合材料、难燃酚醛胶合板、铝箔玻璃钢复合材料等

墙面材料 B1 纸面石膏板、纤维石膏板、水泥刨花板、矿棉板、玻璃棉板、珍珠岩板、难燃胶合板、难燃中密度纤维板、防火塑料装饰板、难燃双面刨花板、多彩涂料、难燃墙纸、难燃墙布、难燃仿花岗岩装饰板、氯氧镁水泥装配式墙板、难燃玻璃钢平板、PVC塑料护墙板、轻质高强复合墙板、阻燃模压木质复合板材、彩色阻燃人造板、难燃玻璃钢等

B2 各类天然木材、木制人造板、竹材、纸制装饰板、装饰微薄木贴面板、印刷木纹人造板、塑料贴面装饰板、聚脂装饰板、复塑装饰板、塑纤板、胶合板、塑料壁纸、无纺贴墙布、墙布、复合壁纸、天然材料壁纸、人造革等

地面材料 B1 硬PVC塑料地板,水泥刨花板、水泥木丝板、氯丁橡胶地板等B2 半硬质PVC塑料地板、PVC卷材地板、木地板氯纶地毯等

装饰织物 B1 经阻燃处理的各类难燃织物等

B2 纯毛装饰布、纯麻装饰布、经阻燃处理的其他织物等

其他装饰材料 B1 聚氯乙烯塑料、酚醛塑料、聚碳酸酯塑料、聚四氟乙烯塑料、三聚氰胺、脲醛塑料、硅树脂塑料装饰型材、经阻燃处理的各类织物等。另见顶棚材料和墙面材料内中的有关材料

B2 经组燃处理的聚乙烯、聚丙烯、聚氨酯、聚苯乙烯、玻璃钢、化纤织物、木制品等

2.建筑耐火等级的划分 篇二

在一个信息安全体系结构中, 对关注点 (比如安全策略、安全服务、信息资产、业务依赖等) 进行分级, 不管从技术上还是从管理上都是非常必要的。信息爆炸使得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来复杂, 因此安全等级的划分就成了安全体系结构设计中的核心环节。好的安全等级划分策略能够清晰地定义边界, 能够对安全威胁进行精确的评估, 这会给用户和信息资产的管理带来极大的方便。从安全工程师的角度看, 他们通常精通各种安全技术和攻防策略, 因此希望在安全服务上 (比如认证、保密、访问控制、防抵赖、信息流的安全路由等) 实施等级保护。而用户则更愿意从应用环境、信息资产等方面来关注安全威胁造成的后果。不同的视角造就了多种安全等级划分的策略。

从目前的研究看, 主要的安全等级划分方法有基于安全策略的安全等级划分 (TCSEC) 、基于安全强健性的安全等级划分 (IATF) 和基于安全服务的安全等级划分 (CDSA) 。

1 基于安全策略的安全等级划分

安全策略是指用于所有与安全活动相关的一组规则, 它的显著特点就是用一般术语对安全需求和安全属性进行描述, 而不涉及具体的实现过程。美国国防部1985年12月通过的可信计算机安全评价标准 (TCSEC, 又称橙皮书) 就是基于安全策略来分级的。TCSEC的安全等级划分指标包括安全策略 (Security Policy) 、责任 (Accountability) 、保证 (Assurance) 和文档 (Documentation) 4个方面, 每个方面又细分为若干项, 其中的核心就是安全策略。

根据对上述各项指标的支持情况, TCSEC将系统划分为4类 (division) 7个等级, 依次是D;C (C1, C2) ;B (B1, B2, B3) ;A (A1) , 按系统可靠或可信程度逐渐增高。D类为最小化保护, C类为自主保护, B类为强制保护, A类为可验证的保护。在TCSEC中建立的安全级别之间具有一种偏序向下兼容的关系, 即较高安全性级别提供的安全保护要包含较低级别的所有保护要求, 同时提供更多或更完善的保护能力。

基于安全策略的安全等级划分核心是访问控制。有DAC和MAC。DAC说明主体具有自主权, 能够向其他主体转让访问权限, 这通常会导致系统中一个或多个特权用户可以改变主体的访问权限。主体的权限过大很容易导致机密信息的泄露。DAC一般是通过访问控制表 (ACL) 来实现的, 几乎就是一种静态表格形式, 一旦用户数量增多、用户数据增加, ACL就会变得非常庞大。ACL本身的维护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为用户的需要访问的资源各种各样, 而且用户的职责有时也会经常发生变化。MAC意味着如果用户没有按相应安全等级行事, 系统就不会让用户访问对象。这是一种被动的安全模型。系统使用灵敏度标记作为所有强制访问控制的基础, 灵敏度标记必须准确地表示其所联系的对象的安全级别。当系统管理员创建系统或者增加新的通信通道或I/O设备时, 管理员必须指定每个通信通道和I/O设备是单级还是多级, 并且管理员只能手工完成这些操作。单级设备并不保持传输信息的灵敏度级别, 所有直接面向用户位置的输出 (无论是虚拟的还是物理的) 都必须产生标记来指示关于输出对象的灵敏度。显然这种管理不方便, 也容易出错。

DAC和MAC都没有考虑实际的应用环境, 授权访问基本上都是静态的, 一旦主体有某种权限, 它就永远拥有该权限。这种安全等级划分不具有动态性, 也不够精确, 很能适应企业规模越来越庞大, 需要更加清晰和精确的安全等级划分的现实。另外, TCSEC的分级具有纵向性, 即一级比一级强, 但级与级之间的边界却不是十分的清晰, 没有融入横向分级的策略。通常我们也需要横向的分级, 每个级别关注不同的安全问题, 这样就能各尽其责, 边界清晰。

2 基于安全强健性的安全等级划分

2.1 IATF的等级划分思想

美国国家安全局 (NSA) 制定的信息保障技术框架IATF, 提出信息保障的核心思想是纵深防御战略。所谓纵深防御战略就是采用一个多层次的、纵深的安全措施来保障用户信息及信息系统的安全。在纵深防御战略中, 人、技术和操作是三个主要核心因素, 要保障信息及信息系统的安全, 三者缺一不可。在IATF中, 安全等级划分用强健性来衡量。强健性级别被定义为推荐的安全机制强度和保证测试级别, 它由信息价值和威胁环境来决定。IATF根据信息保护策略的违犯造成的危害程度将信息价值划分为V1-V5共5个级别。根据对手占有的资源和愿意冒的风险程度将环境威胁划分为T1-T7共7个级别。

当信息价值和威胁环境的级别确定后, ISSE (信息系统安全工程) 可以在确定安全机制的强度和需要进行什么样的保险活动方面提供指导, 以获得推荐的机制强度级别SML (Strength Mechanism Level) 和保证测试级别EAL (Evaluation Assurance Level) 。对于某一威胁级别 (T1~T7) 和某一信息或系统的价值 (V1~V5) , IATF列出了推荐的最小SML级别和EAL级别。这里SML为机制强度级别, 表现为一系列技术性的安全服务机制, IATF列出了8大类安全机制, 每一类中都包含若干种安全服务。根据对各种安全服务的支持程度SML被划分为基本强度、中等强度和高强度3个级别。EAL为保证测试级别, 即为了使系统达到一定的安全性而需要进行的测试。根据测试的严格程度EAL被划分为功能测试、结构测试、顺序测试检查、顺序的设计测试和检查、半正式设计和测试、半正式认证设计和测试、正式认证设计和测试共7个等级。

2.2 IATF的主要问题

IATF的安全等级划分真正地把人 (即管理) 、技术、操作结合起来, 贯彻了纵深防御的战略。与TCSEC相比较, 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IATF把安全等级划分因素归结为内部因素 (信息资产的价值) 和外部因素 (环境的威胁程度) , 根据这两个因素的强弱组合 (V, T) 来划分系统的安全等级 (SEL, EAL) 。这使得IATF的安全等级划分成为一个全面的多维的构造。与TCSEC相比, IATF中对V和T的分级提高了等级划分的精确性。

IATF的主要缺点是它的划分方法仍然是定性的, 并没有达到量化级别的精确度, 其强健性策略并没有提供更为详细的分析方法。它给出都是一些定性的指标, 其V、T、SEL和EAL分级的定义都是定性的, 策略自身并没有提供在特定的情况下选择安全机制的足够信息。IATF中的强健性策略也不见得就是完善的, 可能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需要考虑 (比如部门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 , 也可能还有新的安全机制在表中没有列出。IATF的等级划分能够给信息系统工程师提供一个指导性的框架, 但它并没有提供一种精确的分析方法来确定信息资产的价值和环境的威胁程度。工程师在对V1-V5, T1-T7进行划分时, 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 可能一个工程认为是V3, 而另一个工程师则认为是V4。他们只能基于自己的经验和听取专家的意见去获得一些感性的认识。

3 基于安全服务的安全等级划分

公共数据安全体系结构CDSA由Intel体系结构实验室提出, 并得到了多家组织和厂商的支持。CDSA定义为一个开放的、可扩展的体系结构, 它包含一组层次化的安全服务和相关编程接口, 应用程序可以有选择地、动态地访问这些安全服务。

整个CDSA划分为4层, 即应用程序层、系统安全服务层、通用安全服务管理器 (CSSM) 层、安全插件模块层。这里安全插件模块层提供了5种核心的安全服务模块, 即密码服务CSP、信任策略服务TP、数字证书库服务CL、数据存储库服务DL、授权计算服务AC。这些安全服务由CSSM层来进行统一地集成和管理。CDSA将攻击分为3类, 其中I类外部攻击 (如黑客) ;II类为运行程序的攻击 (如病毒和木马) ;III类完全控制系统并利用分析工具进行的攻击。CDSA被设计成防范II类和III类攻击。

CDSA的优点就是通用, 这既包括技术上的通用, 也包括商业上的通用。技术上的通用包括跨平台、能够兼容各种现有技术协议、允许支持多种开发语言、灵活可扩展的接口、丰富的管理工具、开放的API标准等等;商业上的通用, CDSA则希望能应用到包括电子商务、教育、娱乐、信息、原材料等相关软件和服务中。但CDSA并不是一个全面的安全等级划分系统。CDSA认为I类攻击应该通过优秀的访问控制和系统管理机制来防范, 而不是使用安全软件。可见与IATF相比, CDSA并不是一个纵深的多层次的安全保护方案。CDSA与TCSEC一样, 都没有考虑人的因素, 没有引入系统的安全管理机制。CDSA还具有不可伸缩、接口复杂、系统资源消耗大等缺点。

4 结论

随着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系统工程变得越来越复杂的现实, 安全等级划分成为信息系统研究、开发和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当前3种主流的安全等级划分方法作了详细的分析和比较。事实上每一种安全等级模型都有很多变体, 这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从宏观上看, 人和管理的因素, 与应用相结合的信息资产、工作流等都被纳入到安全等级划分的范畴。从微观上看, 划分粒度越来越精细, 对某一个技术性的安全范畴 (信息价值) 都会形成多层次的等级划分。总的来说, 安全等级划分研究的趋势是方法越来越精确、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全面、站的层次越来越高 (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 、划分越来越精细、由单维的构造向多维方向发展。

摘要:随着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 安全等级划分成为构建信息安全体系结构的核心问题。不同的安全体系结构通常会有不同的关注视角, 从而导致不同的安全等级划分方法。本文对基于安全策略的TCSEC、基于安全强健性的IATF、基于安全服务的CDSA这3种主流的安全等级划分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对比, 总的来说, 划分的粒度变得越来越细, 划分方法也朝着形式化的方向发展。最后, 本文对该领域的研究作进一步的展望。

关键词:安全等级划分,安全体系结构,安全策略,安全服务

参考文献

[1]US DoD 5200.28-STD. Trusted Computer System Evaluation Criteria[S].

[2]IATF Release 3.1.Information Assurance Technical Framework [S].

[3]赵战生.美国信息保障技术框架--IATF简介[J].信息网络安全,2003 (4) :13-16.

[4]The Open Group. Common Security: CDSA and CSSM, Version 2.3 [EB/OL]. http://www.opengroup .org/publications/catalog/c914.htm, 2000,5.

[5]冯登国,孙锐,张阳.信息安全体系结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心理问题等级划分 篇三

心理问题等级划分从健康状态到心理疾病状态一般可分为4个等级:健康状态、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心理健康状态

心理健康状态与非健康状态的区分标准一直是心理学界讨论的话题,国内外心理学学者根据自己研究调查的结果提出了多种心理健康标准。这里选取从本人评价、他人评价和社会功能状况三方面分析:

1.本人不觉得痛苦,即在一个时间段中(如一周、一月、一季或一年)快乐的感觉大于痛苦的感觉。

2.他人不感觉到异常,即心理活动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出现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现象。

3.社会功能良好,即能胜任家庭和社会角色,能在一般社会环境下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或创造条件)实现自我价值。

不良状态

又称第三状态,是界于健康状态与疾病状态之间的状态。是正常人群中常见的一种亚健康状态。它是由于个人心理素质(如过于好胜、孤僻、敏感等)、生活事件(如工作压力大、晋升失败、被上司批评、婚恋挫折等)、身体不良状况(如长时间加班劳累、身体疾病)等因素所引起。它的特点是:

1.时间短暂,此状态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一周以内能得到缓解。

2.损害轻微,此状态对其社会功能影响比较小。处于此类状态的人一般都能完成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是感觉到的愉快感小于痛苦感,“很累”、“没劲”、“不高兴”、“应付”是他们常说的词汇。

此状态者大部分通过自我调整如休息、聊天、运动、钓鱼、旅游、娱乐等放松方式能使自己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若长时间得不到缓解可能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状态,这部分人应该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以尽快得到调整。

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因为个人及外界因素造成心理状态的某—方面(或几方面)发展的超前、停滞、延迟、退缩或偏离。它的特点是:

1.不协调性,其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与其生理年龄不相称或反应方式与常人不同。如:成人表现出幼稚状态(停滞、延迟、退缩);儿童出现成人行为(不均衡的超前发展);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方式异常(偏离)等等。

2.针对性,处于此类状态的人往往对障碍对象(如敏感的事、物及环境等)有强烈的心理反应(包括思维、信维及动作行为),而对非障碍对象可能表现很正常。

3.损害较大,此类状态对其社会功能影响较大。它可能使当事人不能按常人的标准完成某项(或几项)社会功能。如:社交焦虑症(又名社交恐惧)患者不能完成社交活动,锐器恐怖症患者不敢使用刀、剪。

此状态者大部分不能通过自我调整和非专业人员的帮助而解决根本问题。心理医生的指导是必须的。

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是由于个人及外界因素引起个体强烈的心理反应(思维、情感、动作行为、意志)并伴有明显的躯体不适感。是大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其特点是:

1.强烈的心理反应,可出现思维判断上的失误,思维敏捷性下降,记忆力下降,头脑粘滞感、空白感,强烈自卑感及痛苦感,缺乏精力、情绪低落成忧郁,紧张焦虑,行为失常,意志减退等等。

2.明显的躯体不适感,由于中枢控制系统功能失调,可引起所控制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失调:如影响消化系统则可出现食欲不振、腹部胀满、便秘或腹泻等症状;影响心血管系统则可出现心慌、胸闷、头晕等症状……

3.损害大,此状态之患者不能或勉强完成其社会功能,缺乏轻松、愉快的体验,痛苦感极为强烈,“哪里都不舒服”、“活着不如死了好”是他们真实的内心体验。

心理医生对此类患者的治疗一般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手段。在治疗早期通过情绪调节药物快速调整情绪,中后期结合心理治疗解除心理障碍,并通过心理训练达到社会功能的恢复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测验

脱鞋方式见人心

人们都习惯下班回家后,在门口脱下了鞋子,从脱下鞋子的摆放形式,可以反映出你性格的中心部分来。现在来测一下,你是什么样的性格。

A.鞋尖朝入口处排好。

B.鞋尖朝进去的方向排好。

C.就是脱掉的样子。

D.由同住在一起的人帮你排好。

测试结果

A型:这是所谓的“先苦后乐型”。凡事都要准备得万全,是追求完美的人。你会压抑感情,喜怒不形于色,遵守社会规范而行动。就精神分析学来看,你的道德心和伦理感相当强烈。最好稍微卸下肩膀上的负担。

B型:会适当地考虑方式方法,能够取得社会平衡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办事周到的人。就精神分析学来说,是“自我、超我和本我都取得平衡、调整得很好的人”。总能够予人以成熟的感觉。

C型:完全不考虑社会体制和规则的类型,以追求自我欲望为中心。较冲动,喜欢自由奔放的生活方式。就精神分析学上来说,是“本我”较强烈的人。如果往好的方向发展,当然很好;但是,如果往坏的方向发展,就会变成“任性”。

4.民用建筑等级划分及设计深度规定 篇四

一、民用建筑等级划分

按照建设部《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收费标准》的规定,我国目前将各类民用建筑工程按复杂程度划分为:特、一、二、三、四、五,共六个等级,设计收费标准随等级高低而不同。《注册建筑师条例》参照这个标准进一步规定,一级注册建筑师可以设计各个等级的民用建筑,二级注册建筑师只能设计三级以下的民用建筑。所以了解民用建筑的等级划分,对于建筑师执业是重要的。以下是民用建筑复杂程度等级的具体标准:

(一)特级工程

(1)列为国家重点项目或以国际活动为主的大型公建以及有全国性历史意义或技术要求特别复杂的中小型公建。如国宾馆、国家大会堂,国际会议中心、国际大型航空港、国际综合俱乐部,重要历史纪念建筑、博物馆、美术馆,三级以上的人防工程等。

(2)高大空间有声、光等特殊要求的建筑。如剧院、音乐厅等。(3)30层以上建筑。

(二)一级工程

(1)高级大型公建以及有地区性历史意义或技术要求复杂的中小型公建。如高级宾馆、旅游宾馆,高级招待所、别墅,省级展览馆、博物馆、图书馆,高级会堂、俱乐部,科研实验楼(含高校),300床以下医院、疗养院、医技楼、大型门诊楼,大中型体育馆、室内游泳馆、室内滑冰馆,大城市火车站、航运站、候机楼,摄影棚、邮电通讯楼,综合商业大楼、高级餐厅,四级人防、五级平战结合人防等。

(2)16~29层或高度超过50M的公建。

(三)二级工程

(1)中高级的大型公建以及技术要求较高的中小型公建。如大专院校教学楼,档案楼,礼堂、电影院,省部级机关办公楼,300床以下医院、疗养院,地市级图书馆、文化馆、少年宫,俱乐部、排演厅、报告厅、风雨操场,大中城市汽车客运站,中等城市火车站、邮电局、多层综合商场、风味餐厅,高级小住宅等。(2)16~29层住宅。

(四)三级工程

(1)中级、中型公建。如重点中学及中专的教学楼、实验楼、电教楼,社会旅馆、饭馆、招待所、浴室、邮电所、门诊所、百货楼,托儿所、幼儿园,综合服务楼、2层以下商场、多层食堂,小型车站等。

(2)7~15层有电梯的住宅或框架结构建筑。

(五)四级工程

(1)一般中小型公建。如一般办公楼、中小学教学楼、单层食堂、单层汽车库、消防车库、消防站、蔬菜门市部、粮站、杂货店、阅览室、理发室、水冲式公厕等。(2)7层以下无电梯住宅、宿舍及砖混建筑。

(六)五级工程

一二层、单功能、一般小跨度结构建筑。

说明:以上分级标准中,大型工程一般系指1万平方米以上的建筑;中型工程指3000~10000平方米的建筑;小型工程指3000平方米以下的建筑。

二、城市建筑方案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一)依照建设部(1995)230号文件《城市建筑方案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方案设计文件根据设计任务书进行编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投资估算、透视图等四部分。一些大型或重要的城市建筑根据需要,可加做建筑模型。

(二)设计说明书应分专业编制。设计图纸主要是总平面图及建筑图。一般城市建筑方案的总图和建筑专业设计常由建筑师完成(并任总负责人),建筑师应重点了解这两个专业的设计深度要求。

(三)总平面设计说明及图纸(1)总平面设计说明书

应对总体方案构思意图做详尽的文字阐述,并应列出技术经济指标表(包括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建筑占地面积,各主要建筑物的名称、层数、高度,以及建筑容积率、覆盖率,道路广场铺砌面积,绿地面积,绿地率,必要时计算场地初平土方工程量等)。

(2)总平面图纸应包括: 1)用地所在的区域位置;

2)用地红线范围(各角点测量坐标值、场地现状标高、地形地貌及其它现状情况反映);

3)用地与周围情况反映(如用地外围城市道路,市政工程管线设施,原有建筑物、构筑物,四邻拟建建筑及原有古树名木、历史文化遗址保护等)。

4)总平面布局,功能分区、总体布置及空间组合的考虑,道路广场布置,场地主要出入口车流、人流的交通组织分析(并应说明按规定计算的停车泊位数和实际布置的停车泊位数量),以及其它反映方案特性的有关分析,消防、人防、绿化等全面考虑。

(四)建筑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应包括:(1)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

1)计划任务书或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立项的批文、项目可行性报告批文、合资协议书批文等;

2)红线图或土地使用批准文件;

3)城市规划、人防等对建筑设计的要求; 4)建设单位签发的设计委托书及使用要求; 5)可作为设计依据的其它有关文件。(2)建筑设计的内容和范围:

简述建筑地点及周围环境、交通条件以及建筑用地的有关情况,如用地大小、形状及地形地貌,水文地质,供水、供电、供气、绿化,朝向等情况。

(3)方案设计所依据的技术准则,如建筑类别、防火等级、抗震烈度、人防等级的确定和建筑及装修标准等。

(4)设计构思和方案特点。包括功能分区,交通组织,防火设计和安全疏散,自然环境条件和周围环境的利用,日照、自然通风、采光,建筑空间的处理,立面造型,结构选型和柱网选择等。

(5)垂直交通设施,包括自动扶梯和电梯的选型、数量和功能划分。(6)关于节能措施方面的必要说明。特殊情况下还要对音响、温度、湿度等做专门说明。

(7)有关技术经济指标及参数,如建筑总面积和各功能分区的面积,层高和建筑总高度。其它如住宅中的户型、户室比、每户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旅馆建筑中不同标准的客房间数、床位数等。

(五)建筑设计图纸应包括以下内容:(1)主要使用层平面图

1)底层平面图及其它主要使用层的总尺寸、柱网尺寸或开间、进深尺寸(可用比例尺表示);

2)功能分区和主要房间的名称(少数房间,如卫生间,厨房等可以用室内布置代替房间名称)。必要时要画标准间或功能特殊建筑中的主要功能用房的放大平面和室内布置;

3)要反映各种出入口水平和垂直交通的关系,室内车库还要画出停车位和行车路线;

4)要反映结构受力体系中承重墙、柱网、剪力墙等的位置关系; 5)注明主要楼层、地面、屋面的标高关系; 6)剖面位置及编号。(2)立面图

根据立面造型特点,选绘有代表性的和主要的立面,并表明立面的方位、主要标高以及与之有直接关系的其它(原有)建筑和部分立面。(3)剖面图

应剖在高度和层数不同、空间关系比较复杂的主体建筑的纵向及横向相应部位。一般应剖到楼梯,并注明各层的标高。建筑层数多、功能复杂时,还要注明层次及各层的主要功能。

(4)透视图或鸟瞰图

视需要而定。设计方案一般应有一个外立面透视图或鸟瞰图。(5)建筑模型

可根据建设单位要求,或设计部门认为有必要时制作,一般用于大型或复杂工程的方案设计。

三、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一)初步设计文件根据设计任务书或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编制。有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总说明和各专业设计说明)、设计图纸、主要设备及材料表和工程概算书等四部分组成,其编排顺序为:(1)封面(2)扉页

(3)初步设计文件目录(4)设计说明书(5)图纸

(6)主要设备及材料表(7)工程概算书

在初步设计阶段,各专业应对本专业内容的设计方案或重大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综合技术经济分析,论证技术上的实用性、可靠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并将其主要内容写进本专业初步设计说明书中;设计总负责人对工程项目的总体设计在设计总说明中予以论述。

为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应进行必要的内部作业,有关的计算书、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计算资料、方案比较资料、内部作业草图、编制概算所依据的补充资料等,均需妥善保存。

(二)初步设计文件的深度应满足审批的要求:(1)应符合已审定的设计方案;(2)能据以确定土地征用范围;(3)能据以确定主要设备和材料;

(4)应提供工程设计概算,作为审批确定投资的依据;(5)能据以进行施工图设计;(6)能据以进行施工准备。

关于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细则,可查阅建设部文件《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

四、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

(一)施工图设计应根据已批准的初步设计进行编制,内容以图纸为主,应包括:封面、图纸目录、设计说明(或首页)、图纸、工程预算书等。

施工图设计文件一般以子项为编制单位,各专业的工程计算书(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计算资料)应经校审、签字后,整理归档。

(二)施工图设计文件的深度应满足下列要求:(1)能据以编制施工图预算;

(2)能据以安排材料、设备订货和非标准设备的制作;(3)能据以进行施工和安装;(4)能据以进行工厂验收。

5.台风等级划分几个等级 篇五

台风的危害

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灾害性天气系统,但有时也能起到消除干旱的有益作用。其危害性主要有三个方面,大风,热带气旋达台风级别的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12级以上。暴雨,台风是带来暴雨的天气系统之一,在台风经过的地区,可能产生150~300mm降雨,少数台风能直接或间接产生1000mm以上的特大暴雨,如1975年第3号热带气旋登陆后倒槽在河南南部产生的特大暴雨,打破了部分地区的.降雨记录。

风暴潮,一般台风能使沿岸海水产生增水,江苏省沿海最大增水可达3m。9608和9711号台风增水,使江苏省沿江沿海出现超历史的高潮位。台风过境时常常带来狂风暴雨天气,引起海面巨浪,严重威胁航海安全。台风登陆后带来的风暴增水可能摧毁庄稼、各种建筑设施等,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6.电力负荷等级划分 篇六

一、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为一级负荷:

1.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时。

2.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时。例如:重大设备损坏、重大产品报废、用重要原料生产的产品大量报废、国民经济中重点企业的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要长时间才能恢复等。

3.中断供电将影响有重大政治、经济意义的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例如:重要交通枢纽、重要通信枢纽、重要宾馆、大型体育场馆、经常用于国际活动的大量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等用电单位中的重要电力负荷。在一级负荷中,当中断供电将发生中毒、爆炸和火灾等情况的负荷,以及特别重要场所的不允许中断供电的负荷,应视为特别重要的负荷。

二、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为二级负荷:

1.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时。例如:主要设备损坏、大量产品报废、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较长时间才能恢复、重点企业大量减产等。

2.中断供电将影响重要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例如:交通枢纽、通信枢纽等用电单位中的重要电力负荷,以及中断供电将造成大型影剧院、大型商场等较多人员集中的重要的公共场所秩序混乱。

7.建筑耐火等级的划分 篇七

降水是影响农业干旱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评价农业旱情严重程度的基本因子。在地下水埋藏较深而且又无灌溉条件的旱作农业区,降水量指标(如降水量距平百分比、无雨日数等)基本能够反映农业干旱发生的趋势[1]。然而,由于我国尚未统一干旱评估方法,各地制定的旱情等级标准常常是不同的,以降水量距平百分比为例,基于该指标的旱情等级有偏旱、大旱、重旱[2],轻旱、中旱、重旱[3],以及轻旱、旱、重旱[4]等多种划分方式。2006年,国家防总组织制定了试行的《干旱评估标准》,该标准将农业旱情划分为轻度干旱、中度干旱、严重干旱和特大干旱4个等级[5],这种标准化的划分方式对于统一干旱评估方法具有指导作用,但是划分旱情等级的依据不是很充分。本文参考《干旱评估标准》部分规定,研究应用随机模型产生长序列的降水数据,继而划分旱作区农业旱情等级的方法,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抗旱标准、编制干旱预案及采取抗旱决策提供参考。

1 降水序列的随机模拟

1.1 实测降水序列独立性检验

设研究区域有N年降水量观测数据,按该地区主要作物生育期将观测数据分为n个时段,统计出每年各时段的降水量,则有n个长度为N的降水序列,用矩阵表示如下:

(xi,j)Ν×n=[x1,1x1,nxΝ,1xΝ,n](1)

式中:i为年数,i=1,2,…,N;j为时段数,j=1,2,…,n;xi,j为第i年第j时段的降水量,mm。

如果某时段的降水序列是独立的,则对于大多数年份而言,各时移(零时移除外)的自相关系数均不应太大。自相关系数计算公式如下[6]:

r^j,k=t=k+1Ν(xj,txj,t-k)t=1Νxj,t2(2)

式中:r^j,k为降水样本序列的自相关系数;k为滞后时移,k=1,2,…,N-1。

对于各时段的降水样本序列,求出自相关系数后,可绘制某置信水平容许限下的自相关图,根据该图判断序列是否独立。如果序列是独立的,则应用独立型随机模型;如果序列具有时间相关性,则应用自相关型随机模型。

1.2 实测降水序列服从分布检验

模拟独立降水序列的关键是确定序列服从的分布类型,一般通过比较实测降水数据的频率直方图与某分布密度曲线的符合情况判断,但人的主观因素对这种判断的影响较大。SPSS软件提供的Q-Q图可以较好解决这个问题,该图比较的是实测数据与待检验分布的分位点值。应用Q-Q图时,实测数据是否服从待检验分布的标准有两个:①Q-Q图上的点与直线的重合程度;②Q-Q趋势图上的点是否关于直线Y=0在较小的范围内上下波动[7]。

1.3 服从伽玛分布的独立降水序列随机模拟

伽玛(Gamma)分布的密度函数为:

f(x)={βαΓ(α)xα-1e-βx,x00,x0(3)

式中:α为形状参数,α>0;β为尺度参数,β>0。

X为表示时段降水量的随机变量,当X服从伽玛分布时,由伽玛分布函数的统计特性可知:

E(X)=αβ(4)D(X)=αβ2(5)

上述两式中:E(X)为随机变量X的数学期望;D(X)为随机变量X的方差。

由式(4)、(5)可见,αβ可应用实测降水资料推求。当αβ确定以后,伽玛分布的密度函数随之确定,根据式(3)通过数值积分的方法即可模拟降水量,但此过程比较繁杂,将αβ提供给Matlab软件的伽玛分布函数(GAMRND)后,该函数即可产生服从伽玛分布的随机数列,从而延展实测降水序列。

2 降水序列随机模拟实例

2.1 研究区概况

黑龙江省大田作物生育期一般处于4-10月内,在此期间降水的主要形式为降雨。模型模拟地点为黑龙江省甘南县,该县降水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8月,多年平均降水量不足500 mm,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天然降水,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由于甘南县春季少雨,春风强,农田蒸腾剧烈,4-5月的“春旱”普遍存在,据调查统计,春季旱灾占各种灾情的62%,素有“十年九春旱”之说;不仅如此,6月的“卡脖旱”,7、8月的“夏旱”、“伏旱”,9月的“秋旱”也时有发生,尤其“春夏连旱”对农业的影响最大[8,9,10]。应用甘南县主要作物需水量(见表1)和1955-2004年4-10月的降水量,以模拟月份降水量为基础研究该县农业旱情等级的划分方法。

2.2 月份降水序列独立性检验

根据式(2)对甘南县4-10月的降水序列进行独立性检验,当滞后时移取25时,各月降水序列自相关系数最大值为0.26,最小值为-0.29,均未超过规定的95%容许限,限于篇幅,仅绘出4月降水序列的自相关图(见图1),其他月份类似。可见,甘南县4-10月的降水序列是独立的,可以采用独立型随机模型模拟各月份的降水。

2.3 月份降水序列服从分布检验

经检验,甘南县4-10月的降水序列均服从伽玛分布,Q-Q图上的点与直线重合较好,且Q-Q趋势图上的点关于直线Y=0均在较小范围内上下波动。限于篇幅,仅绘出4月降水序列的Q-Q图和Q-Q趋势图,见图2、图3,其他月份类似。

2.4 月份降水序列的随机模拟

根据上述模拟模型,编制了相应的Matlab程序,模拟了甘南县4-10月的1 000年降水序列,模拟与实测序列的均值及标准差的相对误差绝对值均小于3%,见表2。可见,本文的随机模型是有效的,其模拟精度很高。

3 基于模拟降水序列的农业旱情等级划分

应用随机模型产生降水序列的优点及用途是:对于模拟的某时段降水序列,可以计算出每个序列值对应的降水量距平百分比,继而可以统计出处于某区间的序列值的频率,由于模拟年限可以很长,亦即求得了相应的概率。一方面可以校核已划定的旱情等级是否合理,另一方面可以为合理划分旱情等级提供量化依据。

3.1 基于降水量距平百分比的农业旱情等级划分

降水量距平百分比Dp的计算方法见式(6),《干旱评估标准》对各季节宜采用的计算时段作了相应规定,并采取统一标准划分了我国的四季及Dp旱情等级变化区间,见表3[5]。

Dp=Ρ-Ρ¯Ρ¯×100%(6)

式中:P为时段降水量,mm;Ρ¯为时段降水量的多年平均值,mm

根据表3应用模拟的降水序列统计了甘南县春、夏、秋三个季节不同等级农业干旱发生的概率,见表4。由表4可见,依据《干旱评估标准》,甘南县各季节不发生农业干旱的概率为0.605~0.684,发生轻度干旱、中度干旱、严重干旱、特大干旱的概率分别为0.148~0.164、0.093~0.109、0.038~0.062、0.021~0.076,且9-10月干旱程度最轻,8月干旱程度最严重,这显然不符合当地的实际干旱情况。

此外,当某时段无降水时(Dp=-100%),根据表3评估则为特大干旱,但对于地表或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实际旱情可能达不到特大干旱级别;相反,对于干旱地区,某旱期历年的降水量并不大,即使降水量达到了多年平均水平(Dp=0,根据表3 将评估为不旱),却并不意味该地区不旱。可见,应用Dp`指标和《干旱评估标准》可能将实际旱情评估得过轻或过重。

3.2 基于缺水率指标的农业旱情等级划分

由于同一时段内不同作物的需水量不同,在相同的降水条件下,不同作物的缺水程度势必也不同,不考虑作物的需水情况评估农业干旱是不全面的。为合理划分甘南县农业旱情等级,本文提出下式指标:

Dw=Re-WcWc×100%(7)

式中:Dw为缺水率,%;Re为计算期的有效降水量,由于甘南县作物生育期内的降水量相对较少,降水均视为有效,mm;Wc为计算期的作物需水量,mm,根据表1取值。

我国地域辽阔,在同一月份,南北方可能处于不同季节,同一地域的各季节、不同地域的同一季节也不一定等长;干旱发生和结束的时刻很难界定,农业旱情发展又是连续过程,可能跨越不同年份、季节、月份等。因此,不宜统一划分全国四季,各季节的计算期也应灵活掌握。甘南县主要作物中,除春小麦在4月上旬左右播种外,其他作物一般在5月上旬播种,9月下旬收获,如按农事活动划分,甘南县的春季约为4-5月、夏季约为6-8月、秋季约为9-10月、冬季约为11至次年3月。结合作物需水量信息,以甘南县主要作物生育期4-9月的各月份为计算时段,应用式(7)的缺水率指标和模拟的1 000年月降水量资料,可以统计分析甘南县不同作物各月缺水率的概率分布。

表5为大豆生育期各月缺水率的概率分布及旱情等级划分,对于特大干旱和轻度干旱,Dw变化区间暂取20%,严重干旱和中度干旱暂取30%,但实践中旱情等级区间的最后确定还需权威部门认定。其他作物类似,对于甘南县总体的农业干旱情况,可根据不同年份作物的播种面积等资料综合评估旱情,不再赘述。

分析5数据可见:①在大豆生育期内,各月份发生干旱的情况是不同的,5-9月发生干旱的概率为0.661~0.942,其中5月发生干旱的概率最高,6月、9月次之,这与当地的“十年九春旱”、“卡脖旱”、“春夏连旱”、“秋旱”等相符;不旱的概率为0.058~0.339,其中8月发生干旱的概率最低,7月次之,这也与甘南县7、8月份进入雨季的情况吻合。②虽然各月都有发生严重干旱和特大干旱的可能,但5、6、9月发生这两种干旱的可能性更大,其中5月发生严重干旱和特大干旱的概率分别为0.399、0.304,而6月、9月发生严重干旱的概率分别为0.426、0.422。③春夏之交的5~6月不旱的概率极小,是多种作物的争水期,应采取措施协调作物之间和作物生育期的用水过程;④9月发生严重干旱和中度干旱的概率较大,分别为0.422和0.270,虽然临近秋收,但该月的干旱问题也不容忽视。

4 结 论

(1)实例模拟结果表明,应用随机模型模拟产生的长序列降水数据,结合提出的综合考虑降水量、作物需水量的缺水率指标,可以合理划分处于旱作区的甘南县农业旱情等级。

(2)从模拟统计的各月发生干旱概率看,本文提出的缺水率指标是可行的,应用该指标划分的旱情等级与甘南县实际干旱情况吻合良好,可以客观地反映甘南县的实际干旱情况,相对于降水量距平百分比指标有一定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袁文平,周广胜.干旱指标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2004,19(6):982-991.

[2]鞠笑生,杨贤为,陈丽娟,等.我国单站旱涝指标确定和区域旱涝级别划分的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1997,8(1):26-33.

[3]张强,鞠笑生,李淑华.三种干旱指标的比较和新指标的确定[J].气象科技,1998,(2):48-52.

[4]王晓红,胡铁松,吴凤燕,等.灌区农业干旱评估指标分析及应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3,(7):4-6.

[5]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干旱评估标准(试行)[S].2006.

[6]王振龙.时间序列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7]罗应婷,杨钰娟.SPSS统计分析[M].北京:电子工业版社,2007.

[8]王斌,魏永霞,张忠学,等.有限供水和垄作区田的技术集成效应研究.灌溉排水学报[J],2004,23(4):61-63.

[9]王斌,魏永霞,张秀芳,等.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旱田土壤水分盈亏变化规律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05,24(6):31-34.

8.我国将通信预警划分为四等级 篇八

预案要求,在应对突发性通信、网络事件时,各级地方政府应在人员、交通、物资、电力能源、资金等方面予以充分保障,并对应急征用中造成的损失进行适当补偿。

预案规定,按影响范围,我国将通信预警划分为特别严重(Ⅰ级)、严重(Ⅱ级)、较严重(Ⅲ级)和一般(Ⅳ级)四个等级,依次标为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其中,一级响应启动的条件包括:公众通信网省际骨干网络中断、全国重要通信枢纽楼遭到破坏等,造成2个以上省(区、市)通信大面积中断;发生其他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需要提供通信保障,但超出省级处置能力的。除此之外,发生特殊情况,可结合实际,适当调整预警相应级别。

通信保障应急预案体系由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预案、部门通信保障应急预案、地方通信保障应急预案以及通信企业通信保障应急预案组成。其中,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要履行如下职责:

首先,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在通信网络规划和建设中,要贯彻落实网络安全各项工作要求,健全网络安全防护、监测预警和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网络的自愈和抗毁能力;强化对网络运行安全和网间互联互通安全的监测及风险隐患排查;完善应急处置机制,修订完善各级通信保障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加强网络运行安全和应急通信保障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其次,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要建立和完善網络预警监测机制,加强电信网络运行监测。

此外,事件发生后,相关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应立即采取有效处置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上报事件信息;通信保障应急指挥机构接到事件信息报告后,应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并及时上报上级通信保障应急指挥机构。

9.中国医院等级划分标准 篇九

我国医院等级划分

我国医院分级与分等,且全国统一。

一、医院按其功能、任务不同划分为一、二、三级。

一级医院:(病床数在100张以内,包括100张。)是直接向一定人口的社区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服务的基层医院、卫生院。

二级医院:(病床数在101张--500张之间)是向多个社区提供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承担一定教学、科研任务的地区性医院。

三级医院:(病床数在501张以上)是向几个地区提供高水平专科性医疗卫生服务和执行高等教育、科研任务的

区域性以上的医院。

企事业单位及集体、个体经营的民办医院的级别,可比照划定。

二、各级医院经过评审,按照《医院分级管理标准》确定为甲,乙、丙三等。注意:

1、三级医院增设特等,因此医院共分三级十等。

2、实际执行中,一级医院不分甲、乙、丙三等。

3、等的划分是按医院的技术力量、管理水平、设备条件、科研能力等按1000分计分而划分出来的。

4、还有一些私人诊所,或门诊。(三级特等医院的标准

医院对建设成绩卓著。其总体水平居国内领先行列。部分专业能体现国际或当代医学发展水平,完全达到三级甲等医院标准的要求,另外还应达到以下要求:

a.各临床学科综合水平在国内处领先地位,能接受其他三级医院的转诊。

b.至少一个以上重点专科跨入国际先进行列并具有一定影响。

c.具有与世界卫生组织或国外学术机构合作的学术中心。

d.在同一评审周期内,承担2-3项部级以上科研究项目,至少获一项二级以上国家级科研成果奖。

e.能培训主治医师以上的进修人员,并具备培养博士和博士后的能力。)各级医院之间应建立与完善双向转诊制度和逐级技术指导关系。新医改中强调了基层等社区医院的作用。同时完善了大医院技术指导小医院的制度。

三级特等和三级甲等是等级医院中最具权威的医院,而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家医院被评定为三级特等医院,像同仁,协和这样的大医院目前都还不是。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医保网上可以看到“医院等级”为“三级合格”的现象,原因是这样的:一般情况下,医院分一二三级,三级甲等是最好的医院,例如协和,同仁都是三甲.三级合格是医疗条件符合三级医院水准,但技术和设备有一定的不足,一般是挂靠大的国企的招牌医院,比如说电力医院,煤炭医院等.医院等级评定重新启动后还采用三级九等划分等级,评审坚持“六重三不”原则,即重服务、重管理、重质量、重安全、重基础、重保障、不搞运动、不搞形式、不弄虚作假,民营医院可以与公立医院平等的参与等级评定。考核的主要项目包括医疗服务与管理、医疗质量与安全、技术水平与效率。实行1000分制,900分以上评为三级甲等,750分-900分评为三级乙等,600分-750分评为三级丙等。医院等级不搞终身制,实行动态管理。此外,此次医疗质量综合考评标准突出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要求医院必须定期征集病人意见,每季度开一次病人意见座谈会。医院还须设立免费饮水供应、公用电话、实行电子电话预约诊疗等,要求化验室检查报告在24小时内出结果,还要有收费价格公示,提供费用查询,实行费用清单制度。

一、医院分级管理的依据、原则

对医院分级管理的依据是医院的功能、任务、设施条件、技术建设、医疗服务质量和科学管理的综合水平。医院分级管理的实质是按照现代医院管理的原理,遵照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科学规律与特点所实行的医院标准化管理和目标管理。

医院的设置与分级,应在保证城乡医疗卫生网的合理结构和整体功能的原则下,由卫生行政部门按地方政府的区域卫生规划来统一规划确定。

二、医院分级与分等

医院按其功能、任务不同划分为一、二、三级。

一级医院:是直接向一定人口的社区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服务的基层医院、卫生院。

二级医院:是向多个社区提供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承担一定教学、科研任务的地区性医院。

三级医院:是向几个地区提供高水平专科性医疗卫生服务和执行高等教育、科研任务的区域性以上的医院。

企事业单位及集体、个体举办的医院的级别,可比照划定。

各级医院经过评审,按照《医院分级管理标准》确定为甲,乙、丙三等,其中三级医院增设特等,因此医院共分三级十等。

各级医院之间应建立与完善双向转诊制度和逐级技术指导关系。

三、医疗评审委员会

(一)性质

医院评审委员会是在同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独立从事医院评审的专业性组织。

(二)级别及工作任务

医院评审委员会分为部级、省级、地(市)级评审委员会三级。各级评审委员会的工作任务是:

1.部级评审委员会,由卫生部组织,负责评审三级特等医院,制订与修订医院分级管理标准及实施方案,并对地方各级诉审结果进行必要的抽查复核。

2.省级评审委员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组织,负责评审二、三级甲、乙、丙等医院(包括计划单列市的二、三级医院)。

3.地(市)级评审委员会,由地(市)卫生局组织,负责评审一级甲、乙、丙等医院。

(三)评审委员会的组成

评审委员会由同级卫生行政部门聘请有经验的医院管理。医学教育、临床、医技、护理和财务等有关方面专家若干人组成。成员必须作风正派、清廉公道、不徇私情、身体健康,能亲自参加评审工作。

(四)评审委员会的工作制度

各级评审委员会要制定工作章程,建立和完善工作制度。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及有关廉政建设、勤俭节约的规定。

四、评审程序

医院评审一般要经过五个阶段,即自查申报、资格评审、考核检查、作出评审结论、审批。另外如果医院对评审结论有不同意见,可申请复审。

1.自查申报。

各级医院根据医院分级管理标准先行自查,认为符合某一级某一等的标准后,填写《医院评审申请书》一式数份,向相应的评审委员会提出申请。

2.资格评审。

评审委员会根据申请书对医院的申请及时进行初审,确认参加评审的资格。

3.考核检查。

医院评审委员会对医院实行平时有重点的抽查和周期评审相结合的考核检查。评审过程中,医院应向评审委员会提供所需要的各种真实资料和情况。

4.作出评审结论。

评审委员会应对被评审的医院作出级别和等次的结论,并提出正式报告呈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凡申报三级特等医院者,应先报省级评审委员会通过三级甲等医院的评审,然后由省级评审委员会根据评审结果决定是否推荐其到部级审委员会参加三级特等医院的评审。

医院对评审结论有不同意见,可在接到评审结论的正式通知:个月内向评审委员会请求复审,经评审委员会研究并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决定是否复审,复审只限:次。

5.审批。

各级医院的审批权如下:三级特等医院,由卫生部审批;

二、三级甲、乙、丙等医院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审批;一级甲、乙、丙等医院由地(市)卫生局审批。

五、评审费和评审周期

申请评审(包括复审)的医院,应缴纳评审费。评审费收入只能用于开展医院评审活动正常支出。

每一评审周期为3年。医院应在评审周期结束前18个月提出申请并呈报资料。评审委员会接到申请后,在本评审周期结束前3个月完成评审。

六、评审结果的公布

经过评审的医院,由审批机关发给全国统一格式的证书,并由发证机关按公布评审结果。

七、医院分级与医疗收费

医疗收费应与医院级别挂钩。级别不同,门诊挂号、住院床位收费等都应有所不同,以适当拉开档次。

对评审不合格医院的处理:

对存在较多问题的医院,各级评审委员会与卫生行政部门应提出限期改正的意见或对其重新评审。连续3年不申报评审或不符合基本标准的医院,一律列为等外医院,视情况加强管理,予以整顿乃至停业。

10.建筑钢结构的防腐及耐火处理探微 篇十

【关键词】建筑钢结构;防腐;耐火

一、建筑钢结构的防腐措施

(一)热浸锌防腐处理

在大气中锌层可以对钢材起到很长时间的保护作用,且效果较好,一般有效保护时间为10年左右。热浸锌处理方法虽然对钢材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但是该方法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由于镀槽容积不是很大,受到容积的限制只能对小尺寸钢结构进行防腐处理,而且只能在固定的厂房里处理。用高温介质和加大含水量的腐蚀手段对经过热浸锌处理后的钢材和没经过处理的钢材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发现:经过一段时间后,没有经过处理的钢材失去的重量远远大于经过热浸锌处理后的钢材失去的重量,这一结果说明了钢材的锌层对钢材的腐蚀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经过研究发现钢材中的碳、硅或磷都对Fe-Zn反应有促进作用,硫对该反应没有影响,而锰、铬或镍都可以对镀层加厚有一定影响,钛、钒对刚材料的热镀锌基本没有影响,所以不同的钢材料必须采取不同的镀锌工艺,否则起不到保护作用。

(二)热喷涂处理

用于钢材料的热喷涂原料是锌、铝或锌铝合金,该技术是利用热源将锌、铝或锌铝合金进行加热溶解,然后将熔融的颗粒雾化,最后把雾化的颗粒喷射到钢材表面上,形成一层一定厚度的特殊表面保护层。这层涂层不仅可以起到物理隔离的效果,还可以防止发生电化学反应,对钢材料起到双层保护的作用。主要用电弧喷涂法和火焰喷涂法对钢材料进行热喷涂处理,该方法弥补了热浸锌处理方法的缺点,不受储槽大小、钢材料大小的影响,而且还具有施工方便的优点。通过用锌、铝对钢材料进行热喷涂在钢材料表面获得锌铝合金涂层,将具有锌铝合金涂层的钢材料和只有锌涂层或只有铝涂层的钢材料放在同样的环境中进行实验,实验后对具有合金涂层的钢材料和具有单一涂层的钢材料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合金涂层对钢材料的保护效果较好,锌铝合金涂层不仅具有热喷涂锌涂层良好的电化学保护作用,还有热喷涂铝涂层的高强度的防腐蚀作用。

(三)涂油漆处理

给钢材料表面涂上一层油漆也是防止钢材料被腐蚀的一种很好的手段,不仅可以保护钢材料还可以使其的外观更加美丽。一般传统的方法是给钢材料涂上三层油漆,第一层是底漆,第二层是中间漆,第三层是表面漆,每一层涂漆的作用都各不相同。第一层油漆主要作用是保护钢材料,防止生锈,中间油漆主要用来增加油漆厚度,进一步加强防生锈能力,最上面一层的表面漆可以防止腐蚀介质进入到钢材表面,还可以美化刚材料,使整个建筑结构更加美观。这三层油漆涂层基本上可以达到防止钢材料腐蚀的效果。建筑工程对钢材的材质要求很严格,对施工方法及机具都有一定的要求,在进行喷漆前一定要了解清楚钢材的材质,再选择合适的底漆、中间漆及面漆,并用合理的方法对钢材料进行喷漆。

(四)在钢材上热喷铝(锌)复合涂层

该方法与上一方法相似,就是先对钢构件表面进行喷砂除锈,使其表面露出金属光泽并打毛,然后将其融化,用压缩空气将其吹附到钢构件表面,形成蜂窝状的铝(锌)喷涂层。最后用环氧树脂或者氯丁橡胶漆等涂料填充毛细孔,以形成复合涂层。该法无法替代内壁施工,所以要采取必要措施避免内壁腐蚀。这一方法对构件尺寸适应性较强,尺寸不受限制,而且不会产生热变形,但是其工业化程度低,受到操作者情况影响较大。

(五)选用良好的防腐材料

钢构件的防腐层要结合具体的情况而定,以油漆涂层、复合保护层、金属保护层为主。刷防腐涂料是当前最主要的钢结构防腐做法,在钢材表面涂抹涂料形成保护膜,保护钢结构。底料与面漆组成了防腐涂料,底漆主要是使漆膜与基层和面漆可以紧密结合,因此必须要具有较好的附着力,同时还要具备抗腐蚀性,防止锈蚀发生。而面漆则主要是为了保护下层的底漆,因此要具备不渗透性,可以抵抗由于风化引起的物理与化学分解。当前的发展形势下,要采用合成树脂来改善介质的抗风化性能,可以选用复合的涂层来改善防腐性能,延长使用的寿命。

(六)运输过程中钢结构的防腐

钢结构在加工、运输及存放的过程中都可能会受到腐蚀,表面非常容易被氧化,铁锈制模残留的型砂、焊渣、尘土及油和其他的污染物,要想深层来古的依附在工作的构建上,在涂装之前就必须要对工件的表面进行处理,使其清洁,否则就会影响到涂层与基体金属的结合力与抗腐蚀性能,而且还会导致基体金属在有涂层的基础上都可能遭到腐蚀,导致涂层剥落,影响工件的接卸性能与使用寿命。这就要求工件在涂漆之前要进行表面的处理,保证质量过关,而且可以使产品的寿命得以延长。

二、建筑钢结构的耐火性能处理

钢材虽然是具有不可燃烧性的特点,但是其耐火性能特别差,钢材的强度及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指标都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很大的改变。一般情况下,周围环境温度超过260℃时,钢材的极限强度和屈服点都会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温度超过600℃时,钢材的强度几乎降至为零,而塑性、韧性极大,钢材将会变失去承载能力,从而使建筑物发生坍塌或造成其他事故。所以为了避免钢结构因遇到高温发生变形甚至失效的现象,确保钢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提高钢材料的耐火极限。通过研究发现在混合组织中,尤其是细小颗粒弥散分布的组织,合金元素钼等在固体钢结构中的溶解可以提高钢材料的耐火性,另外还发现在高温时钢材料中析出的钼、碳可以强化钢材料的强度,所以在生产钢材料时适当的加入一些合金元素钼、铜等是提高钢材料耐火性的一种处理手段。通过研究钼、铌在钢材料中含量的多少对钢结构耐火性的影响,尤其是在高温时的影响,发现钢结构的室温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600℃时的屈服强度都随着钼含量的增加而有所提高,但是韧性有所下降;在钢材料中如果提高铂的含量,贝氏体的数量也随之增多;在高温时,钢材料中稳定细小的铌的碳化物也可有效改善钢的高温强度,在钢材料中加入单一的钼或铌对提高钢材料的耐高温性的效果不是很好,所以应该将钼、铌混合后加入到钢材料中,这一方法对改善钢材料的耐高温和耐火性都有很好的效果。所以在生产钢材时就要适当地加入一些合金,建筑上严格采用这样的钢材料,这样可以实现建筑钢结构的耐火性,保证了建筑整体的安全性能。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既然明确了建筑钢结构具有容易被腐蚀、耐火性差的缺点,我们就必须重视这一缺点带来的危害,所以我们就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患于未然,保证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不受损失。另外我们必须不断地研发新型建筑材料来代替钢筋材料,也可以采用国外先进的建筑材料,提高建筑结构的抗腐蚀性和耐火性,避免因这一缺陷而带来的巨大损失。

参考文献:

[1]张超,李栋才,高惠临等.热浸锌钢结构在青海西部盐湖地壤与大气中耐腐蚀性能研究[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2009(4).

11.建筑耐火等级的划分 篇十一

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地区设在重庆市版图中心的丰都县,东经107°28'03"/~108°12'37",北纬29°33'18"~30°16'25",海拔175~2000 m (图1)。重庆市丰都县共有耕地资源面积79232.80 hm2,其中旱地48141.25 hm2,占总耕地面积的60.76%,水田31091.55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9.24%。丰都县耕地共有4个土类,5个亚类,16个土属,集聚了三峡库区大部分土壤类型。

2 研究方法

按照《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1]和《重庆市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细则》的要求,参考丰都县土壤图,确定耕地质量调查采样点。遵循均匀布点原则,综合考虑土壤类型、作物布局,以第2次土壤普查农化样点为必采点,兼顾到每种土属进行大面积采样,平均每个采样单元面积为(50~100)×667 m2。

本研究涉及的土壤农化指标主要有有机质、pH、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和全钾,测定方法按《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对土壤进行分析。

地力等级评价以《全国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2]为依据,应用ARCGIS等软件对空间数据进行整理规范,应用数据库软件和EXCEL表格对属性数据进行编码规范,采用县域耕地资源信息系统为工作平台,进行地力评价。采用累计曲线分级法将全县耕地划分为5个地力等级。然后根据《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NY/T309—1996)[3]的分级标准,将丰都县的一、二等地划归全国耕地的五等地力水平,三、四等地划归全国耕地的六等地力水平,五等地划归全国耕地的七等地力水平。

3 结果与分析

3.1 耕地等级

参照全国耕地地力等级划分方法,结合丰都县实际情况,采用上限排外法、以地力综合指数和粮食产量为主要划分依据,将丰都县耕地地力划分为5个等级(表1)。

根据表1的耕地地力等级标准,丰都县的耕地地力现状如下(表2、图2):—至五等地面积分别为8455.77 hm2、17773.90 hm2、23853.76 hm2、19430.25 hm2和9719.12 hm2,分别占总耕地面积的10.67%、22.43%、30.11%、24.52%和12.27%。海拔从一等地至五等地呈现依次升高的趋势,一至五等地海拔分别集中分布在200~500 m、300~800 m、500~1000 m、800~1200 m和900~1400 m,一等地、二等地和四等地主要成土母质均为沙溪庙组页岩泥岩,三等地主要为沙溪庙组和遂宁组母质,五等地主要是二叠系、志留系、寒武系、奥陶系和震旦系母质。一至五等地灌溉能力依次减弱,其中71%的一等地可达充分满足,53%的二等地可达充分满足,三等地和四等地多为基本满足和一般满足,五等地灌溉能力最差,62%的耕地无灌溉能力。土层厚度依次减小,一至五等地土层厚度主要分布范围分别为70~110 cm、60~100 cm、50~80 cm、40~60 cm和30~50 cm。一、二等地质地中壤为主,三等地多为轻壤和重壤,四等地多为重壤和砂壤,五等地质地以轻粘为主。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均以一等地为最高,一等至五等地各养分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

3.2 产业发展分区

根据耕地各等级的属性及空间分布状况,结合耕地资源的合理配置[4],初步提出了农业产业区域发展的方向,就是以方斗山为界将丰都县耕地分成了三大产业区七大产业亚区(如表3)。北部丘陵产业区,包括许明、董家粮油果产业区,社坛、三元粮菜果产业区,十直、树人菜粮麻产业区,高镇、三合粮菜(蔬菜)产业区四个亚区;南部低山产业区,包括江池、龙河粮油辣椒产业区,栗子、三建粮油花椒产业区两个亚区;南部中山产业区只有南部中山粮薯烤烟中药材产业区一个亚区。

3.3 农业产业发展对策

(1)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产业发展

充分运用耕地地力等级的评价成果,指导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以区域种植、适地适栽、集中成片、规模经营、基础设施配套、高标准、高起点的原则,把种植基地重点布局在生态环境适宜区。为把规划落在实处,上级主管部门、当地政府应采取与之相应的行政手段加以引导和监督,在国家项目资金投入、检查验收等方面,对照总体规划予以严格审查、核实。用现代农业生产理念指导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开发,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打捆投入。对照总体规划逐村、逐乡整体推进,集中成片,规模发展。同时强化道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坚持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注重发挥产业化在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中的示范作用。只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树立新的发展理念,才能把握发展大局,明确发展方向,加快产业发展步伐。

(2)合理改良土壤,为产业发展搭建基础平台

对结构差、质地粗、养分状况缺乏的土壤可采取工程、生物和化学等综合措施进行改良。其中工程措施包括:一是客土改良。将泥土掺入沙土,逐步改良沙地土壤质地,改良土体结构,减少渗漏,增强保水保肥能力。二是聚土垄作,增厚土层。以提高抗旱能力,增强土壤养分保蓄功能。三是开沟排水。抓好开沟排水,防止水土流失。搞好沉沙凼(坑)等配套设施建设。四是坡改梯。对地处坡上部的耕地实行坡改梯,降低土壤坡度,减少水、土、肥流失。五是实行横坡耕作,多年来,由于农民多采取顺坡耕作,造成大量表层土壤和耕层养分流入长江,造成环境污染。根据多年试验研究证明,推广横坡耕作可以大大减少水土肥量流失,改良沙土应大力推广失横坡耕作。生物措施包括:一是大力发展抗旱养地作物;二是推广免耕和秸秆覆盖栽培,实施该模式使土壤有机质增加,结构改善。化学措施包括:一是增施有机质肥料。四、五级耕地有机质含量低,要大力提倡增施有机肥,推广秸秆还田(土),逐步改良土壤结构。二是改变施肥方法。等级越低,耕地保肥能力越差,施肥应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杜绝一炮轰(一道清)施肥,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减少肥料浪费,提高肥料利用率。通过对土壤进行合理地改良利用,为产业发展搭建良好的基础平台,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从而达到合理利用和有效地保护耕地的目的。

(3)城乡统筹,抓住产业发展机遇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方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优化发展环境,为农业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统筹城乡发展,从根本上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有利于吸引各类市场主体进入农业领域,加入农业产业发展行列,逐步实现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统筹城乡发展,彻底打通各类资源流入农村的渠道,改变目前农村资金、技术、人才匮乏的状态,有利于各种要素向农业产业化聚集,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和装备水平,带动产业发展质的飞跃;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有利于拓展支持农业的渠道和途径,增强产业化的发展能力。必须紧紧抓住难得的机遇,加快推进,为产业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条件。

(4)顺应市场,提高产业发展能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初级农产品的需求将逐步从数量向对质量转变。为顺应市场的发展需要,就必须走农业产业发展之道,就必须面向市场,实施以质取胜、多元化发展战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通过提升农业产业发展能力,才能立足于国内市场,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参与竞争。才能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和主导产品,不断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才能通过资源优势的利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才能有效地保证农产品的安全供给,大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才能从根本上增加农民收入,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进程。

4 结论

本研究基于实地调查资料、运用累计曲线分级法、结合GIS对丰都县耕地地力现状的研究表明:相对于全国其他地区,丰都县耕地的地力较低;将全县耕地地力等级划分为5个等级,总体表现为丘陵和低山区耕地的地力较高,而中山区和高山区耕地的地力相对较低,较高的主要乡镇有高镇、三合、树人、十直、社坛、董家等,江池、龙河、栗子、三建等乡镇次之,都督、太平坝等乡镇地力水平相对较低。结合耕地地力特征和各乡镇实际情况,丰都县的农业产业发展的实行重点突出、分区实施,即北部丘陵产业区适宜发展粮菜产业、粮菜麻产业、粮菜果产业、粮油果产业,南部低山区适宜发展粮油花椒产业、粮油辣椒产业,南部中高山区适宜发展粮薯烤烟中药材产业。

尽管本研究基于丰都县耕地地力特征,对全县的农业产业发展进行了规划,并提出具体的发展策略建议,但在各区的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更多更细的调查和指导,并及时跟踪市场信息以调整发展思路和产业。

参考文献

[1]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Z].北京,2006,5.

[2]农业部.全国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Z].北京,2002,7.

[3]农业部.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NY/T309-1996).1996,12.

上一篇:九年级日记大全400字母亲节那天下一篇:街道办统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