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特殊教育(精选8篇)
1.教学计划特殊教育 篇一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班共有六名智力落后儿童,男生四人,女生两人(后又增加两人)。在这八个孩子中,他们都患有多重残疾:有一人存在智障、听障,有五人存在智障、言语障碍,其中一人还存在多动症。
这六个孩子,有的原来就有一些言语基础,有的人根本还不会发音;有的较乖巧,有的较为顽皮。这都给班主任工作带来不小的困难。再因为培智班是我校初次招生、创班,诸多工作对我来说还是一片空白。但我想凭借我对学生的热情,对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关心,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特制定此计划。
二、常规教育方面
刚踏入一年级的这批新入学的智障残疾孩子,对于学校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还很陌生,每一项规章制度对于这批新入学的智障残疾孩子来说是极其陌生的。为了使这批新生能及早进入角色,适应学校的生活,这就要我在日常生活中能有序的引导,并且内容要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时时处处有针对性地进行常规教育。因此,我决定从以下几点入手:
1、充分利用时间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让他们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行为是错的,使新入学的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2、合理利用我国重大节日,加强这批新入学的智障孩子的德育教育。这学期,利用教师节、国庆节、元旦等重大活动举行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培养新入学的智障残疾孩子爱国主义情感。
3、充分发挥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的教育阵地的作用,增强新入学的智障残疾孩子的荣誉感,使他们的心中有他人,有集体。
三、班级纪律方面
1、课堂纪律。
我们班的宗旨是“说到就要做到”。
2、课间纪律。
我将针对新入学的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开展各项活动,使学生即健体又受教育,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扩大交流的空间。同时,随时提醒学生要注意的危险活动和场地,寓教于乐。
四、卫生方面
讲究卫生很重要。俗话说,病从口入,收拾好卫生,即能使身体健康,又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1、个人卫生:要求衣着整洁,做好“五勤”:勤剪指甲、勤洗头、勤洗澡、勤换衣服、勤刷牙。
2、班级卫生:每天早、中分派值日生清扫,进行检查与监督,对于主动、及时打扫卫生的同学或小组进行奖励。
五、班干部培养方面
班级管理光靠我一人来管理是不够的,而班干部却是班级管理的小助手,让每个新入学的孩子的潜能都的到充分的挖掘,使新入学的孩子们学会学习和学习管理。
这学期,我将会蹲下身子和新入学的智障残疾孩子说话,用心去交流,努力去寻找孩子身上的每一处闪光点。我相信,只要关爱智障残疾孩子,尊重智障残疾孩子,宽容智障残疾孩子,我们就能找到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讲加以改进,若有不足之处,敬请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
2.教学计划特殊教育 篇二
一、是要抓好教学常规管理
教学常规的各项内容, 是教育教学科学性的具体体现。要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就一定要重视教学常规的落实。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 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定要符合教育教学的各项规定。教学常规的落实要和规范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相结合。如教师的备课、上课情况, 教案设计、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情况, 学生的考勤情况、纪律、卫生的检查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等等。可以说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
二、是要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教学管理不能只重结果不重过程, 没有过程的管理一定不会有好的结果。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学校管理的重心要放在教学过程上。学校领导应坚持上讲台, 坚持深入课堂。给我们做专题报告的教育专家魏书生、龚正行、陆士祯等, 他们都是学校的领导, 但他们却一直坚持深入课堂讲课、听课、评课, 所以他们才能真正了解学校的教学现状, 了解教师, 把握学生, 才能及时调整工作思路, 创新办学思路。只有抓好每一节课, 每一个细节, 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是要严格制度管理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减少管理过程的随意性, 坚持用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 通过制度规范办学行为, 提高学校管理水平。要严格执行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检查通报制度, 落实奖惩措施;要完善教师考评制度, 将教师德、能、勤、绩考评与教育教学过程管理紧密结合, 实行量化管理, 强化目标管理。要将各项目标任务进行分解, 责任到人, 充分发挥目标的导向激励作用。要做到人人身上有指标、有担子、有压力, 这样才能激发人的工作动力、创造力。
四、是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疏导、人文关怀和严格要求是学校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是在当前学生升学压力大、思想状况比较复杂的情况下, 能否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已经成为影响教育教学质量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学校一定要在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的管理上下大功夫、真功夫, 尤其要防止恶性事故和各种意外事件的发生。要求班主任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有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 在管理过程中, 要耐心、细心, 更要有爱心, 要正确对待学生的过失, 理解学生、包容学生、善待学生, 避免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努力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利用教育科研经费是为教师订阅专业杂志和派出学习。每学年出资, 为全校每位教师订阅一份教学书刊。让每位教师在业余时间有书读, 特别是青年教师, 为了使他们尽快成长起来, 语、数、英教研组分别成立了“师徒结对”活动, “师徒”共上一节课活动, 要求每位有经验的老教师带一位新教师, 新教师每期听师傅的课不少于30节, 老教师听徒弟的课不少于10节, 每次听后交流研讨互相促进。一年来, 先后派出几十人次青年教师去外地听专家讲座, 与会教师受益匪浅。
六、强化教学常规管理, 提升教学质量
1.加强教师常规管理是落实教学计划的根本保证
每学期开学初, 将教学计划在全校教师会上进行通过, 然后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月查, 要求检查组成员, 及时检查、及时反馈、及时量化, 教务处将每次月查情况在教师例会上进行反馈小结, 并公布每位教师本月完成教学量化的分数。这一做法, 有力地督促了教师工作的松散现象, 促进了教学秩序的健康有序发展。
2.抓管理, 明目标, 办特色
目标是管理工作的方向。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流动教育, 一切以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办学理念, 我们以教育质量和教学质量进行办学,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以习惯养成教育、环境育人为办学特色, 以“知识丰富、内心完美、身体健康、性格阳光”为学生的培养目标。努力使每位学生成为会学习、会生活的一代新人。积极开展各项竞赛活动, 创造性地开展了“古诗文背默比赛”“数学口算心算比赛”“英语常用口语比赛”“作文比赛”“讲故事比赛”“手抄报比赛”“书画比赛”“大型的六一文艺汇演”等。通过以上一系列竞赛活动, 培养了一批具有一定特长的学生,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七、狠抓校本教研工作, 推进教研创新
以研促教是办学理念的核心内容。每学期开学初, 语、数、英三科教研组结合实际制定教研计划及教研日程安排, 同时成立年级备课组, 由领导亲自给备课组长开会, 安排教研任务。为了使教研活动落到实处, 对每次教研活动实行签到制度, 对不按时参加活动的教师, 给予一定的处罚, 有效地促进了教研活动的开展。以教学问题为课题, 进行研究, 这样不仅增强了他们的教学能力, 还提升了他们的课题研究能力。另外, 为了使每位教师能及时总结教学经验, 鼓励他们撰写论文, 并择优向上级主管部门选送, 对获奖的论文将按不同层次给予一定的奖励, 从而调动了教师写作的积极性, 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奠定了基础。
3.论特殊教育中的个别教育计划 篇三
关键词:特殊教育;个别教育计划;教育对象
“没有个别教育计划,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特殊教育”。个别教育计划是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这一伟大思想的具体体现,在特殊教育中,它的特殊之处就在于教育对象的个别差异很大,每个特殊儿童个体都有着和其他个体不同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差别,所以普通的教育模式是很难奏效的,只有对特殊儿童实施个别化教育,才是提高他们素质的根本途径。
一、个别教育计划的含义
我们制订个别教育计划就是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那怎样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个别教育呢?首先是在集体教学中不能解决某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时,如大家学习同一内容时,他无法或不能学习同一内容,这时就需要就其学习的内容单纯制订教学计划并且实施相应的教学。
其次就是他尽管能够在集体教学中和其他同学学到同一内容,但他自身的另外的特殊教育需求需要专门的教育教学,如平衡能力的改进、小动作的协调等需要另外的专门的训练和教学,这时他也需要个别教育计划。
所以实施个别教育计划是从学生的个别差异出发的,以满足学生课内课外的特殊教育需要为特征的,同时以国家规定的相应的教学内容为主线的单元或综合内容的教育教学计划或措施。
二、个别教育计划的特质
1.学习能力的个别诊断:采用多元评量方式,应用客观的测验、课程本位评量、观察、晤谈、资料档案查阅等方式,发掘学生学习的长短处及当前之成就水准。
2.教材的个别设计与提供:根据评量诊断之结果,设计教材教法等提供教学。
3.个别的成绩评鉴:需采用多元的评量方式且需根据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来决定评量方式,以配合学生学习方式的需求。
4.个别学生生理需要的个别教育:在特殊教育中,我们需要针对学生的生理缺陷的不同对学生进行生理方面的个别教育,以制订符合学生个别生理需要的教学。
三、个别教育计划的施行
施行个别教育计划实际上是在实验、实践、检验理想化的即事先制定的教育计划,这种实践大致上分为如下几个步骤:
1.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这里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从长期目标出发制定,其中最根本的仍在于制定单元或课时目标。应该说,除去异常行为的矫正,大部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至少在表面上是融和在一起的,有时教学内容就是教学目标自身。
如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明确地区分有关的数前感念,那么,教师就应该深切体验大小、长短、粗细、高低等内容,对它们的一般表达、各种变式都有深切的把握,只有如此才能较好地使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达到相应的学习目标。
2.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法。具体教学方法的设计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是有重要作用的,对于特殊儿童而言尤其如此。内容合适、时间恰当,可就是教师教得不得法,或者教学设计不合理,也可能完不成教学任务,达不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这里的教学方法分为两层,一层是在集体教学中采用何种教学模式对特殊儿童施行个别教学的方法,二是对某个学生具体教学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如教学目标就是使某生注意力不集中的行为降为每节课2次。教师事先设计的教学方法:和学生事先约定,把他喜欢的强化物按每天一定的数目放在引人注目的地方,学生每一次思想不集中就取走一份强化物,如果能安静地坐好听课5分钟就再奖给他一份强化物。这样可以使他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慢慢地加长,从而完成教学目标。如此可以看出事先设计的教学方法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是重要的。
4.“教育局计划”教育工作计划 篇四
二、2008年教育局工作计划工作目标
1.九年制义务教育
(2)全市法定年龄学生流生率控制在0.5%以内,其中小学力争无流生;
3初中毕结业考合格率达到84%以上;
4全市初中、小学体育达标率达到95.6%以上,体育合格率达到99.4%以上,近视新发病率不超过5%;
5中小学劳动、劳技、音乐、美术开出率达到100%;6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构建德育工作的长效机制,确保中小学在校生违法犯罪率控制在0.01%以下;
7积极创造条件,创建学生劳动实践基地,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供必要的条件。
8积极开展帮困助学,确保每位学生不因贫困辍学;努力创造条件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
2.高中段教育
1大力发展高中段教育。全市初中升高中段的比例力争达到95%以上,普高与职高的比例保持在1:
2普高证书会考(包括考试科和考查科)合格率达到95.8%,普通(范文来源:)高校本科上线率、重点线上线率均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力争达到28%以上;职高高
一、高二年级的语数会考合格率达到94%,职高毕业生技术等级考核合格率达到94%,各类专业竞赛保持在**市的前三名;
3扩大高中段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段的教育需求。
4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提升职业学校办学档次,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提高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3.成人教育
1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继续抓好失土农民、农村富余劳动力、下山移民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和“普网工程”。
2加强乡镇街道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建设,力争全市三分之二以上的乡镇街道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有独立的办学场所。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社区教育,力争新建3~5所社区教育中心;
3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成人教育培训,力争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率达到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0%、企业职工岗位培训率达到35%以上;新招成人业余大中专学员1000人以上。
4加强与农业科技部门的联系与合作,根据我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重新确定4~5个“燎原计划”项目,并积极组织实施。
4.幼儿教育
全市各乡镇街道建立中心幼儿园,并争取85%的乡镇中心幼儿园达到《省中心幼儿园办园标准》;3--5周岁儿童入园率达到95%以上,其中学前一年入学率达到98%以上。
进一步整顿、规范幼儿园办园秩序。
5.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
1巩固教育强镇成果,加大教育网点调整力度,合理规划城区学校布局,加快相对薄弱
学校建设速度,努力提高全市中小学整体办学水平。要完成市**实验小学的后期工程、努力完成市**中学迁建工程及市教师进修学校迁建工程。2力争92%以上的义务教育段学校教育设备达到《**市义务教育段学校合格标准》。
3继续完善**市教育网的建设工作,实现全市市属学校单位、乡镇“三中心”学校计算机区域上网,逐步实现全市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充分发挥教育现代化设备的作用;要按规定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6.加强教师队伍和校长队伍建设
继续加强教
范文网
三、工作措施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要组织全市教育系统的师生员工,特别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领导干部,全文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所作的政治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以下简称《报告》,深刻领会《报告》的精神实质,并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之中。市教育局机关要把学习《报告》精神,联系结合到创建学习型机关的活动中,联系结合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教育活动的长效机制建设中,组织广大机关党员干部认真系统地学习,要采取集中分专题学习与分散系统学习等多种形式,通过学习达到领会精神实质,统一思想认识,指导做好各项工作的目的。
5.“教育发展计划”教育工作计划 篇五
一、教育现状与发展形势
“十五”期间,大力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教育改革实现了重大突破,教育发展取得了明显进展,教育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一发展现状
4、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投资1.54亿元,征地430.78亩,改造危房8.3万平方米,新建校舍13.5万平方米。教学用房配套率进一步提高,教学设备设施进一步完善,校园环境进一步改善。
6、教育改革有效实施。“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公办中小学全部上收县管,教师工资统一发放,教师“医保”统筹解决[由网站收集整理]。学校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教师公开考聘和调动、教职工全员聘任和竞争上岗的三个机制进一步健全。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初步完成,教育资源得到整合优化,学校办学效益明显提高。
7、多元办学逐步形成。鼓励支持民办教育,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多元化格局。城南中学、海棠中学通过股份制办学,综合实力极大增强,优质初中教育不断拓展。
8、教育质量显著提高。大力推进了素质教育,认真实施了课程改革,规范了学校办学行为,狠抓了教育质量管理,义务教育质量稳步提高,高考成绩达到渝西地区平均水平。2009年高考升学实现了重大突破,重点上线和本科上线人数比2000年分别增长3.9倍和3.5倍;职业高中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
二发展差距
“十五”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已基本实现,但全县教育与周边先进区县和全市教育的发展相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明显差距。
1、教育发展投入不足。“十五”期间教育投入有了较大增长,但仍不能适应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高中教育发展的规模迅速扩大与学校设备设施建设滞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职业教育、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业务费偏低,发展专项经费严重缺乏,债务沉重且无力偿还。
2、优质教育资源不多。我县市级重点学校、示范学校所数极少,享受优质教育的学生人数只占全县在校学生总数的23.6%。中小学现有的优质教育资源,根本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3、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区集中,农村教育资源相对落后,办学条件简陋。优质学校生源膨胀,薄弱学校招生萎缩;农村中小学生流向条件较好的城镇学校比较普遍。
4、教育总体水平不高。我县每万人口高中阶段在校生人数低于全国和全市平均水平。中小学英语、音乐、美术学科教师数量不足,教师的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义务教育任务虽然基本完成,但离“双高”普九的标准有较大差距;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的教育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发展形势
1、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对教育提出了新挑战。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这要求教育必须应对新的挑战。我们应努力增强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参与竞争的能力,提升教育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2、大足建设的新阶段给教育赋予了新使命。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构建起和谐发展的大足经济社会,必须依靠科技和人才。教育担负着培养人才、发展科技、促进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重要历史使命。这需要我们认真解决[由网站收集整理]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提高大足教育的发展水平。
3、人民群众的新愿望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变化,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趋向高层次、高质量和多样化。特别是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旺盛需求与学校供给不足的矛盾非常明显。这要求我们必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拓展优质教育,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4、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给大足教育带来了新机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优化农村中小学办学资源,推进农村教育的现代化。这给我县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我们必须抓住这一重大发展机遇,全面加快教育发展,努力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十一五”时期的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县教育要在“十五”期间打下的比较坚实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理清发展的基本思路,确立科学的发展目标,制定明确的发展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的全局,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工作方针,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和人才强县战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和富民兴县做出贡献。
二基本思路
1、抓好战略重点——以巩固“普九”成果为重点,不断提高义务教育水平;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为重点,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以推进素质教育为重点,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实现重大突破——实现教育质量提高的重大突破,办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实现教育资源优化的重大突破,大力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突破,使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推进教育改革——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确保教育优先发展;推进学校管理改革,不断提高办学效益;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整体水平。
4、创新教育发展——创新教育投入机制,促进高中教育快速发展;创新教育服务机制,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创新教育内部管理机制,促进教育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12年,构建起从学前教育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健康协调发展的大足教育新体系;形成学校布局合理、办学体制灵活、硬件设施完善、师资队伍精良、教育特色鲜明、人文氛围浓郁的大足教育新局面;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整体提升大足教育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努力把大足建设成为渝西教育强县,使全县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7年以上,为大足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2、分类目标
——学前教育。3—5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80%以上,学前一年儿童受教育率达到97%以上,0—6岁儿童的家长及看护人员80%基本受到科学育儿教育。
——义务教育。小学入学率和年巩固率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和年巩固率均达到99%以上,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8%以上,高质量、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5%以上,高质量满足社会对特殊教育的需求。
——高中教育。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教育的升学率达到85%以上;接受优质高中教育的学生数达到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60%左右;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结构合理,比例大体相当,实现高中阶段教育的协调发展。
——继续教育。进一步健全农村成人教育培训网络,基本形成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体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远期目标
到2020年,高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创办高等教育,满足社会继续教育的需求,人均受教育年限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全面建设体系完善、功能齐全、设施一流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把大足建设成为在全市有一定影响力的教育强县;全面构建和谐发展的大足教育,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和开放的学习型社会。
四主要任务
1、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积极争创“双高”普九县。确保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落实对经济困难家庭学生的资助。彻底消除校舍危房,全面改造薄弱学校,均衡教育资源,均衡学校发展,基本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2、进一步加强高中教育,推进普高职高协调发展
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在计划调控、布局调整、经费投入、项目安排、政策支撑等方面,坚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并重推进,协调发展。努力盘活高中阶段教育资源存量,推进公办高中的规模办学,壮大发展民办高中。高中阶段学校年招生人数达到9000人左右;每万人口高中阶段在校生达到300人以上。
3、进一步完善国民教育,推进各类教育持续发展
全面提高基础教育办学水平,实现学前教育基本满足社会需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规模保持稳定,普通高中与中职教育结构比例大体相当。农村成人教育抓好县、乡、村三级培训,适应城镇化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继续教育充分发挥普通学校、成人学校、广播电视教育、远程教育、自学考试和老年大学的作用,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的需要。
4、进一步完善队伍管理,推进干部教师专业发展
不断完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管理机制,积极推进中小学校长聘任制、选任制、任期目标责任制、戒免制、交流制等制度,健全中小学校长考核、培训、奖励、监督等相关体系;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结构工资制,实行教师服务期制度。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促进干部教师专业化发展。到2012年,全县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100%、100%和90%以上,小学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达到80%以上,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到60%左右,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达到3%以上。
5、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推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切实加强德育工作,着力构建人本化、生活化、科学化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新机制,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建设,持续开展诚信教育和法制教育,促进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和美育工作,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加强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增强教育科研意识,提高教育科研的针对性、应用性和实效性,增强教育科研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功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6、进一步落实办学管理,推进公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完善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多元发展的办学机制,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形式多样化、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办学为补充的办学体制。认真贯彻“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鼓励和支持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教育。优化民办学校发展环境,督促民办学校依法依规办学,促进民办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档次。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形成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公平竞争、健康发展的局面。
三、实施项目和保障机制
“十一五”期间,通过实施“九大”工程重点项目,不断提高全县教育的总体水平;通过健全“五大”机制,确保规划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一实施“八大”工程
1、高中教育发展工程
按照“高中向县城集聚”的办学思路,全面完成大足一中的扩建和大足二中、职教中心的迁建工程,不断改善高中学校的办学条件,进一步扩大高中学校的办学规模。到2012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县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学校的比例达到85%以上,高中阶段在校学生达到2.7万人左右。
2、“双高普九”达标工程
3、优质教育拓展工程
认真实施名校发展战略,大力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在“十一五”期间,将大足中学建成市级示范高中并力争创建成为国家级示范高中,将职教中心建成国家级重点职中,将大足一中、大足二中建成市级重点中学。将龙岗一小、县特殊教育学校建成市级优质教育学校;并创建市级优质初中1所,县级优质初中5所、优质小学8所、优质幼儿园8所。充分发挥优质示范重点学校的龙头带动作用,形成名师支撑名校、名校滋生名生、名生促进名校的良好发展格局。
4、职业教育提高工程
加大职业教育改革力度,合理设置面向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及培训项目,实行学历与就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双证”教育,大量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技能型紧缺人才。集中优势资源办好职教中心,建设5个重点专业和3个重点实训基地,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生产、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的紧密结合。千方百计扩大职教招生,拓宽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渠道,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坚持农村初中“绿色证书”教育和农村初中后、高中后短期职业培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指导,开展好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直接服务县域经济建设,提高教育对大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5、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
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全县中小学建设260个网络教室,实现3000个教室的远程教育资源“班班通”,使全县农村初中和乡镇中心小学全部建成校园网,规划保留的村小建成卫星教学收视点。利用大足教育信息平台,继续完善大足教育主干网和城域网建设工程,实现“天网”、“地网”和“人网”的联通,创建具有大足特色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建立起覆盖全县教育系统的资源共享体系。加强教育信息化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促进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
6、贫困学生资助工程
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寄宿制困难学生的生活费,对困难女童免收作业本费,切实有效解决[由网站收集整理]学生失学、辍学问题。组织好“送教下乡”、“结对帮扶”、“对口支援”活动,大力推进贫困农村学校发展。建立好扶贫助学长效机制,整合好社会捐资助学资源,坚持开展向残疾少年儿童“献爱心”活动,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确保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
7、师资素质提升工程
大力实施“人才强教”战略,按照“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的原则,逐步把教师继续教育的重点从学历补偿教育转到业务提高上来,创新教师培训方法,增强教师培训实效。建立和完善全县干部教师五年一轮训和县级以上骨干教师三年一轮训的制度,推行农村教师免费培训,努力提高学校干部队伍依法治教和科学管理的能力,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教师队伍竞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发挥教师的创造力。大力实施名师建设“511计划”,培养造就500名县级骨干教师,100名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10名在县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优秀校长。
8、学前教育发展工程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严格规范幼儿教育的办园行为和保教行为,严禁幼儿教育学科化、小学化和商业化,全面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大力加强示范园和中心园建设,建立和完善以社区为基础,以公办幼儿园办园为骨干和示范,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办学格局。
二健全“五大”机制
1、坚持教育优先的发展机制
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保证教育的优先发展。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和关键的基础工程,纳入全县发展战略重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把教育发展纳入党政领导干部工作的重要内容,健全领导责任制,坚持和完善党委、政府定期研究教育工作、听取教育工作汇报和党政领导联系学校的制度。落实相关部门的教育工作职责,增加对街镇乡办事处党政管理教育工作的考核分值,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发展教育。为教育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真正做到教育投入优先安排,教育发展优先规划,学校用地优先保证,教师待遇优先落实,教育改革优先实施,教育问题优先解决[由网站收集整理],为教育做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优先表彰。
2、确保教育经费的投入机制
认真落实国家、市、县关于教育投入的有关政策,按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要求,依法落实政府在教育投入中的主渠道作用。坚持义务教育以政府投入为主,非义务教育实行国家、社会、个人多元化合理分担的投入机制。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依法确保财政性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和“两个比例”,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确保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各级政府每年要安排一定资金优先偿还学校发展性债务,同时通过处置闲置资产等多种形式筹措偿债资金,逐步化解教育债务。义务教育学校的杂费要全部用于补充学校公用经费不足,非义务教育学校的学费收入要用于办学支出。不得将学校收费资金用于平衡财政预算,也不得以任何形式集中学校收费资金。认真健全教育经费公告制度、统计制度和审计监督制度,严禁挤占、截留、平调、统筹和挪用教育经费,确保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3、规范学校办学的管理机制
建立与现代学校制度相适应的内部管理体制,努力实现教育管理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大力加强“校本管理”,学校要用共同的事业凝聚人,用昂扬的精神激励人,用特长的发挥使用人,用感情的注入感动人,用科学的制度规范人,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管理的效能。加强学校民主政治建设,认真落实校委会决策制度、党支部会保障监督制度、教代会审议制度和行政例会落实制度,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发展环境。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扎实抓好学校消防、学生宿舍和食堂管理、交通安全、食品卫生、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坚持实施《大足县中小学素质教育目标管理考评方案》和《大足县中小学教学质量考核表彰奖励办法》,实现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4、优化教育教学的改革机制
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加强县级政府对基础教育的领导管理力度,实现教育的事业权、财政权和人事权的有机统一,确保全县教育的高效运转。全面实施课程改革,培育新课改的亲和力,提高新课改的执行力,激发新课改的创造力。全面抓好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转变教育教学方式,大力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卫生教育、艺术教育和愉快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全面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机制,增强教育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
5、加强依法治教的督查机制
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教育行政决策和管理制度,将教育事业的管理与发展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继续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政务党务公开制和民主集中制,把教育改革的方向引领好,把教育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实好,把实践中出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解决[由网站收集整理]好。加大教育的行政执法力度,依法纠正和处理教育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研究探索教育发展督导评估新措施,形成具有大足特色的科学的教育督导评价机制,建立起政府、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质量指标体系。切实搞好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校,依法维护学校、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有效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落实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努力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知识水平,不断开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6.特殊教育手工教学总结 篇六
为加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我根据对学生的理解,确定教学目标,尝试通过撕、拼摆、粘贴等形式来造型;培养学生的形象记忆与操作表现能力。通过教学实践,有较多值得研究的地方。
一、可喜之处
1、注重师生的互动性,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学生学的主动、投入、兴趣浓厚。
2、教学内容新颖,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良好的注意力。
3、难度适中的内容与作业让学生能从做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与满足感,从而主动得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高。
4、通过黑板画、教师作品展示、学生作品展示贯穿整个课堂教学。
二、反思之处
1、启发学生对动态感受的教学环节过少,太早或太直接的进入教学环节,没有塑造很好的学习氛围,这在以后的教学中值得提高。
2、在进行手工技法上,变化太少。使学生作业的多样性和创造性不强。
3、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教学缺乏创新,这个教学较薄弱的环节,值得以后多加探索和研究。
7.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创新探究 篇七
一、培养学生交流技能,提高表达能力
语言交流是信息逐步被加工、表达、形成、传播以及接受的一个过程。语文课堂教学既需要培养学生具备较丰富的语文基础知识,更需要学生拥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交流能力。在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应通过不断创新、丰富手语的内涵,来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一些词语及其近义词的细微差别,使之能够更准确地理解词语乃至整篇课文的内容。同时,还要鼓励、引导学生通过手语将自身的课堂学习感受与对课文的理解加以表达和阐述;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与同学进行交流;更多地去了解其他同学的观点与感受,这对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以及交流能力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另外,语文教师也可以通过实施语文课堂讨论、交流来有意识地培养、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通过上课提问、创设短小的讨论话题等,让学生们能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逐步养成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意识,并积极回答教师的各类问题,进而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锻炼其语文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逐渐树立起大胆表达内心感受、不同见解的信心。语文教师也可以通过创设一些短小的、学生感兴趣的“讨论”话题作为课业,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带着“内容”回到家里去学习、思考,这对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激发观察与写作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陶行知在其教育思想中提示:“生活即教育”“社会及学校”“教学做合一”。受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自身因素影响,其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客观存在一定的障碍,但也使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具备高于常人的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因此,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师应进一步加强学生观察能力与写作兴趣的培养,以此来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培养其思维能力。如可以指导、鼓励学生进行写作练习,以激发其写作兴趣,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思维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教师应着手培养、启发学生如何去观察自己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事情,为将来激发其作文写作兴趣奠定基础。同时,教师还应通过引导学生去观察、接触身边的事物,用心去感受生活;使之对身边的事物有更多的了解,以达到丰富其写作素材的目的。指导学生将一些日常生活所发生的事情,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感受,并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次,语文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学会如果去观察,如观察初一、十五的月亮及其变化,写出自己的感受;也可以引导学生如何去对观察到的事物进行思考、记录,并形成一个生活随笔,这对激发学生的观察与写作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均具有积极的作用;另外,还可以有效地培养、训练其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以及创新思维的能力。
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现因材施教
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传授”“灌输”教学模式,应立足于尊重学生语言表达欠缺以及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不断创新。同时,语文教师还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大纲、教学任务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使用一些更具直观展示、引导作用的教学用具(如多媒体),使之可以在日常语文课堂学习中学到更多的语文基础知识。另外,语文教师需理性地认识到学生存在个体差异的客观性,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个性培养、发展的动机与情感意志,避免学生因其生理上的缺陷而形成自卑心理。
因此,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必须在尊重学生、尊重其主体地位基础上进行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均能得到良好的个性培养。语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适当课外阅读,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喜好,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更具有时代气息、具有培养良好人格内涵的文学作品。针对个别学生因自身原因而性格内敛,不喜欢主动回答教师提问的现象,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则可以为其布置一些适宜于独立思考的问题或课业,让每一个学生均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另外,语文教师在学生展示自我的同时,还应适时地、适度地鼓励他们不断“超越”自我,进而让每一位学生均能够在语文课堂学习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语文知识、展示自我,使之对自己未来的生活与学习充满信心。
综上所述,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从多角度、多元化的教学理念去进行教学创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个性化创新能力;通过培养学生交流技能、观察能力与写作兴趣等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同时,语文教师还应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开展因材施教,使之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个性化发展。另外,语文教师还可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机地融入一些爱国精神、集体荣誉感教育,使之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一个健康的心理与良好的个性,最终达到促进其健康发展,培养其独立个性,使之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8.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之浅见 篇八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措施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不同于其他学生,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应该创造条件,有计划的引导学生学习,课堂上尤其应侧重对特殊教育学生的尊重,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1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问题提出
对于接受特殊教育学生的培养,应该符合特殊教育目标。应该根据特殊学生的能力,编制特殊教育语文教材、课程标准等,以满足特殊学生在心理和生活上的需要。在特殊新生入学的时候,学校应该首先进行语文能力的测试,对学生语文水平进行全面评价,即包括学生书面语言能力的测试,也包括口语交际能力的测试。
2尝试在特殊教育学校进行愉快教学模式
2.1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唤起学生兴趣
教师是一项伟大的职业,热爱学生是每个教师的天职。尤其是对于身体有却显得孩子来说,更应该受到教师的特殊关爱,只有教师对学生真心投入,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关系,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些特殊学校的孩子是住宿生,更加需要得到老师的关爱和帮助,教师对于这些孩子来说,还扮演了母亲的角色。我们的教师需要在生活上给这些孩子帮助,引导学生学会处理一些具体的问题,用关爱和尊重的态度对待这些学生,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爱。如果学生在学校能够体会到深深地爱,他们一般不会想家,会特别喜欢在学校生活,有利于帮助这些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树立自信,保持愉悦的心情,还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除了给学生必要的关爱,还需要多给学生爱护,鼓励学生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多给学生表扬鼓励,使学生增强自尊心,激发积极上进的欲望。对于有缺陷的孩子,我们对他们的要求不能太过严格,更不能觉得他们低人一等,我们需要对他们有恰当的要求,了解这些学生的情况,对于语文水平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对待;如果一个教师对自己的事业没有责任心,对这些身体上有缺陷的孩子过分的要求,会严重影响这些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失去信心,严重影响语文教学的教学效果。
2.2巧妙运用直观教学
弱智儿童自制力较差,如果想使他们一直专注于教师讲课,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同时需要直观教学手段。直观教学方式教学形式多种多样,给弱智儿童多种刺激,有利于为弱智儿童营造一种轻松、活泼的氛围,激发弱智儿童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弱智儿童轻松学习。弱智儿童对语文充满兴趣,也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让学生接触实物,能够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正确的实践,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表述出做法,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重视弱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心理重建
3.1激发学生多问
学生进行学习实际是在心理上重新组建,一个完整的创造过程最关键的一步是善于提出问题,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只有提出一个好的问题,才有利于问题很好地解决,而且对于一个好问题的提出本身就具有很大价值。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努力的营造一种轻松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善于在不断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自我,表现自我,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达到特殊教育规定的教学目标。
3.2鼓励学生多说
特殊教育学校对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目标之一。学生说话的过程实际是把学生内心的想法、情感用语言的形式与外界的沟通。说的过程是弱智学生在对语言有了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表达语言的过程,能够体现出弱智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弱智学生先天性大脑存在一定的缺陷,再加上后天受到的教育不足影响,导致弱智儿童在思想上一般都比较迟钝,对外界事物刺激做出的反应都比较慢,口齿不清、发音不清晰,语言表达困难等影响这些孩子语言的发展。因此我们的特殊教育学校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应该加强对学生在说话能力上的训练,可以为这些孩子组织一些活动,多给他们一些说话的机会。如果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我们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把说的机会给我们的孩子。
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语文教师应该抓住教学重点,侧重讲解一些重点词语,在讲解这些词语的时候,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去把握意思。这样既有利于发展这些孩子的思维能力,还有利于这些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体会自主创造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让这些孩子能够更加透彻的理解文章内容。
特殊教育学校通过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问”“读”“说”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学习语文建立良好的心理过程,通过这些孩子对不懂得知识提问,教师耐心解答,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爱学习的热情,有利于鼓励他们自主为自己确定学习的小目标。读是锻炼学生理解课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习的知识。说可以把学生在课堂上多学习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我们的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师需要根据这些孩子的学习能力进行教学,是这些孩子能够通过在学校的学习真正有所收获。
4小结
教育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有非常重大的影响,这些孩子的语文能力可以通过在学校的学习得到锻炼,学校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直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收获的快乐,提高语文教学的教学效果,让这些孩子能够有所收获,促进我国在特殊教育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燕.培智学校语文教育套件使用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0,8(24):109-110.
[2]边照雪.特教学校教师如何开展语文课堂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0,5(16):128-129.
【教学计划特殊教育】推荐阅读:
初中教育教学计划11-14
远程教育教学计划06-12
法制教育教学计划12-18
防溺水教育教学计划07-10
最新大班教育教学计划11-09
数学远程教育教学计划08-06
教育机构学科教学计划08-08
学校远程教育教学计划08-27
初一环境教育教学计划09-16
小班新学期教育教学计划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