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

2024-06-13

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精选8篇)

1.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 篇一

在书法教学中渗透德育

宁化城东中学 谢水庭

摘要: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之独有的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书法不仅有实用功能、审美功能,更有德育功能。书法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书法教学的过程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和认同的过程,又是民族精神的感悟、升华的过程;既是品行情操、熏陶的过程,又是心理品质培养的过程。在书法教学中渗透德育,培育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感悟做人道理,达到身心平和。

关键词:书法 教学 德育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之独有的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提起书法人们往往注重它的实用功能、审美功能,而较少提及它的德育功能。书法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在书法教学中,要充分挖掘书法自身所积淀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审美心理等诸多内蕴。书法教学的过程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和认同的过程,又是民族精神的感悟、升华的过程;既是品行情操、熏陶的过程,又是心理品质培养的过程。

一、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培育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而现代的艺术,是世界艺术艺囿里的一朵奇葩,它在国际艺术中地位越来越高。书法早已流传海外,日本称为“书道”,韩国称为“书艺”,已成为他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作为书法艺术的发源地,没有理由不去重视它、热爱它。作为中国人理应写好中国字——汉字。近年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的快速发展,书法在各种喧嚣的媒体艺术充斥下,有渐渐被人遗忘的危机。一方面中国书法走出国门,飘香海外,另一方面我国汉字书写的整体水平又在急剧下降。从明星要人到寻常百姓,在学习、工作中,常遇字难出手的尴尬处境。作为在校学生,学好书法,写好汉字理应成为一种信念,一种追求。

书法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精髓之一,对民族情感的培养是一种重要的载体。在中国漫长的书法史上,出现了不少既是书法大师,又是有口皆碑的爱国主义者,民族英雄。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一生坚决维护唐王朝中央集权和全国统一,同安禄山等分裂叛乱势力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最终以身殉国。他的书法作品圆劲浑厚,顿挫有力,正是他忠贞气节和刚正不阿精神的体现,后人评鉴“英烈之风,见于笔端”。当我们拜谒岳飞庙时,从高挂厅堂的“还我河山”四个草书大字,看到了他精湛独到的书法功力,也想见到他精忠报国的崇高抱负,真可谓“壮士豪情笔底倾,将军一字击千城”。这些以身报国的仁人志士,我们学习他的书法,更要学他的精神。当今台湾有些领导人,淡化民族文化,去中国化,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他们说的是中文,用的是汉字,讲自己不是中国人,实为世人所不齿。维护祖国的统一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神圣职责,我们青年学生更是责无旁贷。

培养学生写好字,并不要求人人都成名成家,但书法作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需要青年一代传承和发扬光大。人人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和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标志。旅美学者蒋彝有句名言:“对于中国人来说,书写是民族最基本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渗透着的是每个书写者民族热情的感情”。二、一笔一画,感悟做人道理

“一笔一画练好字,一生一世做真人”这是上海一所学校的校训。道出了学字和做人的关系。古人说“字如其人”,无论是一点一画,一撇一捺,字里行间往往透露出书写者的精神面貌和志趣性格。王羲之能开创出妍美流便的一代书风,与他飘逸脱俗,心怀旷达的性格是分不开的。学习颜真卿的书法,就要了解他为官清廉,忠贞凛烈的品行。柳公权曾有对穆宗皇帝“心正则笔正”的笔谏美谈,柳书风骨铮铮的书体正是他为人的写照,史称“颜筋柳骨”。宋四大家之一的黄庭坚说过:“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又有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道德败坏者字写得再好,民众也不屑一顾。宋朝的宦官蔡京书法水平不低,但他祸国殃民,为人奸诈,被世人所鄙弃,当时他书写的“元祐党人碑”颁立天下时,石工中竟有宁死拒刻者,其书虽有传,但无人追随。青年人要记住这条古训“书以人重,人以品学重”。

能写一手好字和能写一篇好文章一样,是可以给人很好的印象,学生的字要求写得工整、匀称、美观,有利于自己的学习,反之,字写得潦草、怪异,难以辨认,有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和后果。郭沫若说过:“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矩,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行,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克服这些毛病。”

在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心端字正,心美字秀的内在品质,从笔画的训练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从用笔的训练中体会“锋不偏、芒不露、形不滑、姿不媚”有书写之理和做人之道。写字要讲究点画、笔法,要规范,同样,做人也要守法,切勿越规。中国第一位书法女博士解小青曾颇为动情说:“书法名曰法,实则强调书德。其实写字的道理和做人的道理是相通的。字的结构好像人的脸面,美丑妍媸,一望便知。构字重在和谐,每写一个字,就好像我们去做一件事,去面对一些人,那么进退问题,分寸尺度,自然容易理解和把握。如果把书法生活化,会得到很多快乐的体验。”

三、常写常练,达到身心平和

书法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它的含义远远超出简单的文字符号和作为交流工具的范畴。写字艺术包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左右结构的字讲“相让”,字之左右,或多或少,须彼此互让,方为尽善;也讲“穿插”,穿者,穿其宽处,插者,插其虚处,须相互交流,方为融洽。大家通过每天练习楷书,可以克服易冲动、少耐心,缺乏自控力的不良习气,对年轻好胜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精神压力日益加重的今天。练字是一种陶冶情操、美化生活、抒情言志的精神享受,又是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一种积极的休息,还是一项心、身、气的综合运动,对缓解精神压力,修身养性具有很好的作用。毛泽东曾深有体会地说:“练习书法是很好的休息,是积极的消遣娱乐,也是修身健脑健身之法。”心中狂喜时,写字可以使人冷静下来,心中郁闷时,写字可以使人忘却忧愁。

总之,书法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对启迪人们的良知,追求真、善、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青年学生学习它,不仅可以培养自己的书写技能,同时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修炼;不仅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对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2.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 篇二

有了这个想法后, 我开始进行如下的尝试探究:

一、在渗透的原则上, 我从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关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的论述中得到了启发。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都有物质生活需要, 也都有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精神生活”、“精神需要”“是指人的道德、智力、审美的需要和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还认为, 在道德教育中, 必须使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需要。我觉得要达到这样的境界, 要使学生自觉地“自己教育自己”, 教师首先要尊重他们, 尊重他们的个性、兴趣和爱好, 尊重他们观察生活、理解生活、处理生活的主动权, 应该在精神上与他们保持一致性。

二、在渗透的内容上, 我着眼于学生日常生活中如下一些品德培养。如: (1) 怎样确定自己的生活目标; (2) 怎样对待前进中的挫折; (3) 怎样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4) 怎样处理周围的人际关系; (5) 怎样处理友情 (包括恋情) 中的问题; (6) 怎样看待现实中的不良倾向; (7) 怎样正确评价国内外一些重大事情, 等等。这些方面, 当然不能有步骤地统一进行, 而是要根据学生各自在写作中反映的问题来具体地进行诱导的指点。

三、在渗透的具体措施上, 我一是诱导学生制定每学期的小作文规划, 提倡他们给自己的小作文册命名, 在扉页上写一句最能激励自己的名言和写一篇序。这样做的目的是要给学生在品德的自我培养上导向;二是批改坚持“快、点、夸”的原则。“快”即集中精力与时间, 尽快批阅完每周的作文, 迅速发下去, 以满足学生渴望得到老师评价的心理。“点”即每次批阅时, 着重抓住各个学生作文中的思想闪光点, 技法上的主要优缺点, 不四面出击, 分散精力。“夸”即评语在一个“夸”字上:夸取材新颖, 夸立意深刻, 夸见解独到, 夸胸怀坦诚, 夸构思巧妙, 夸态度认真, 夸点滴进步……不但老师夸, 还让同学夸。布卢姆把学生受到激励或能够受到激励去参与学习过程的程度称作“先决情感特点”, “夸”的目的, 就是力求将这种“先决情感特点”尽可能变成影响学生的一个主要变量。

上面所提到的在小作文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原则、内容、措施,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又怎样综合起来, 加以贯彻, 才能收到最优的效果呢?我认为应把握如下两点:

首先要因人而异, 因势利导。例如, 在鼓励学生给小作文册命名时, 我指出所命之名是用来反映自己作文的倾向和内涵的, 可采用象征的手法, 如用“足迹”、“蓓蕾”、“野草”、“丑石”、“心声”、“旭日与大海”等名称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志向、情怀和永恒不懈的追求。然后因人而异, 进行具体的诱导。比如杨涛同学的作文本定名“探索”。她在“序”中写道:“我将去探索知识, 探索人生, 探索真、善、美;我深深地懂得, 探索需要勇气与毅力, 探索不可能一帆风顺, 但只要我是为了祖国, 为了人类的幸福, 锲而不舍, 我坚信我一定会攀上光辉的顶峰, 达到胜利的彼岸。”我认为她的定名和序言很能反映她的实际和追求。她上学期曾因自己下了功夫而未收到预期的效果, 一度很苦恼, 因此, 我表扬她给作文册的定名, 并写下如下批语:“立志欲坚不欲锐, 成功在久不在速, 我相信你志向坚定, 成功在握。将功夫下在平时, 加强计划性和科学性, 必能出高效率。”这样一来, 她情绪稳定了, 一学期来锲而不舍地努力, 终于取得了班上第一名的成绩。她在学期作文小结中写道:“在老师的鼓励下, 我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难道不应该说是老师指引了我正确的方向和给予我无穷的力量吗?”

又如鲁立同学, 原来写作文兴趣不高, 语文测验挂过红灯, 但他的思维敏捷, 很有潜力。他给小作文册定名为《野草》, 序言中有打算要像野草一样蓬勃向上, 顽强不息的话, 我顿时喜上心头, 便有意写下“可喜”两个有力而醒目的大字。一个学期下来, 他不但作文进步了, 而且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他在作文小结中这样写道:“虽然您的评语只有‘可喜’两个字, 但我看到它, 心中极不平静, 在后来的每次写作中, 每每暗下决心, 决不能让这个‘可喜’被劣作冲淡, 决不能落在其他人后面。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 我这个原来厌恶作文的人终于变成爱作文的人了。”

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 我发觉, 学生处在少年到青春期的转变时期, 情绪极不稳定。一次挫折, 可以使他们情绪一落千丈, 一点初恋的萌芽, 可以使他们魂不守舍, 在小作文活动中更应及时因势利导, 把他们迅速地引上正道。例如, 有个同学, 他原任班体育委员, 关心集体, 热心班务, 要求同学很严格, 当然也难免有自己某些弱点, 一次班干部改选他落选了, 他觉得人心难测, 很苦恼, 便写了首诗宣泄这种不满。我看后, 首先是理解他, 然后才开导他。我眉批道:“你的成绩有目共睹, 它已写在班级历史中, 写在老师与同学的心中。”“让更多的同学得到锻炼不是更好吗?”在尾批中我又送他两句话:“大丈夫能屈能伸, 改革者能上能下。”听听他的反映吧:“我急急地翻开作文本, 一行熟悉的红字跳入眼帘, 顿时一股暖流涌向全身。当时我是多么孤独, 突然您送了一句饱含爱心的话给了我, 实在是字字千金啊, 我反复地读着这句话, 一种坚定的信念在我心中重新树起, 一股强大的力量注入我的体内。”从此, 他严于律己, 一如既往地关心集体, 处理好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也正确地战胜了一次次挫折。

又如, 有个刚16岁的女孩, 她悄悄喜欢上班里的一个男同学, 时常焦虑不安, 魂不守舍。这样一来, 成绩自然下降。于是, 她又转而恐惧。我发现了这个问题, 先侧面委婉地启发、诱导, 响鼓一点就有反响, 她认为找到了知心朋友, 可以向我倾吐自己羞于启口的事情了, 于是她写了篇作文叫《为了纪念那份不成熟的爱》, 文中写道:“我坚信自己有理智和顽强的毅力, 扼住这份来得过早的感情…!我清醒地意识到, 我没有多余的精力再去想他, 我不愿意再去品尝酸心的苦味了。”我给予的批语是:“我认为能战胜自我的人, 必定是一个强者。你小小年纪, 依靠自己的力量和勇气战胜了一个矛盾的自我, 你的智慧和才能必定会发展得更好。”最后, 她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 按我的建议, 将这个本子保存在我这儿。从此她学习专心致志, 成绩很快又保持优秀的水平。

其次, 要理解学生, 相信学生。

从以上几个事例可以看出, 我之所以在小作文教学活动中收到那样的效果, 是与我充分相信学生会跨入自己发展的明天, 登上自己发展中的更高一级台阶这点分不开的。如果说因人而异, 因势利导是方法, 那“理解学生, 相信学生”就是这种方法的灵魂。苏霍姆林斯基要求教育者要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了解他的心灵的每一个最细微的运动”, 我的教学实践也证明, 这样做, 才能看到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 具有独特个性的人;这样做, 才能使学生也理解教师, 从而成为教学中自学的参与者;这样做, 才能选择最合适、最恰当的教育方法。作文, 是学生抒写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的智力活动, 尤其需要教师在充分了解和理解学生的基础上来因势利导。理解有法, 但最重要的是看到学生的弱点、烦恼和一些消极面时, 能从他们的生活、思想、意念中发现积极的东西。这样, 他们才会和教师倾心交谈。

3.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探究 篇三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德育渗透;不足;策略

一、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存在的不足

1.高中地理教师教学中的德育意识不强

应该看到,在地理学科教学的实施中,教师是教学实施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在教师的统筹安排下才能够得以实现,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德育意识,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工作就难以有效地实施。在传统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的实施中,教师是课堂教学实施的真正核心,地理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以教师的教学活动实施为主体,如果将高中地理教学比作一场正在上演的教学大戏,那么高中地理教师就是这场大戏上演中的真正主角,而学生则是这场大戏中的配角。在以往的高中地理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对于地理知识的传授比较重视,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总是以考试作为教學实施的“指挥棒”,以基础知识讲解与习题练习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2.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有待改进

在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的实施中,教师所采用的地理教学的德育方法是相对单一的,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的实施中,尽管一些教师也能够注意在地理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但是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式比较刻板。在德育渗透过程中,教师总是习惯于运用那种简单、空洞的说教来开展德育,没有有效地结合学科的特色进行德育的实效渗透。德育虽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所体现,但是往往脱离了教学本身而“另起炉灶”,这样的德育渗透,往往是“画蛇添足”,没有收到预期的德育效果。此种德育的实施对于学生来说是缺乏吸引力的,难以满足学生德育的实际需要,实施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施方法急需改进。

二、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施策略

1.要增强高中地理教师的德育意识

通过上面对高中地理教学德育渗透存在问题的分析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增强高中地理教师的德育意识对于提升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效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必须要重视增强教师的德育意识。要增强高中地理教师的德育意识,就要改变教师旧有的教育理念,要以“生本”思想引领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的开展,要让教师充分地认识到地理教学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地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要让教师清醒地认识到学生的德育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改变旧有的“师本”思想,树立德育意识,这是高中地理教学德育渗透实施的重要保证。

2.优化教学内容,促进德育渗透

在地理教学中教学内容是实施德育渗透的重要基础,只有在合适的教学内容中开展德育渗透才能够更具实效性。也只有将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与德育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才能够促进高中地理教学中德育渗透目标的更好实现。在优化高中地理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实践,以及学生的思想实际对现有的高中地理教学内容进行处理,将一些德育元素引入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中来,德育教学内容的渗透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要将那些与学生的德育实践相贴近的德育内容与地理教学内容进行巧妙的结合,让德育内容渗透变得更加生动,更加具有趣味性和实效性,让更多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内容融合到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来,以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优化,有效促进德育的更好渗透。

3.在地理教学活动和探究中渗透德育

在地理课堂教学的活动和探究的环节里,渗透德育是教学的三维目标之一。教师要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来合理设置德育的目标,力求在学科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让德育潜移默化,从而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最大化。比如,民族区域的地理常识中渗透我国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的教育;海洋领海中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忧患意识的教育;国土疆域与领空中的国家安全的教育;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与维护生态平衡的公民责任的教育;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的公民权利及义务的教育;环球地理教学中的胸怀全球、国际义务、世界和平的担当意识的教育;活动与探究的教学环节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奉献精神、团结合作意识、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等人文品质的传输,等等。所有这些德育的各个方面,有机地融合在学科内容的教学设计中,日积月累,以此让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忧国情怀和责任感,不断树立立足祖国,放眼世界的境界,不断优化自身的道德品质。

开展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研究对促进高中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现阶段相关工作的实施依然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因此,本文以此为视角对相关问题展开了尝试性的研究。

参考文献:

薛彩云.高中地理教学的德育渗透[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

4.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四

黄红梅

摘 要:德育教育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之一,地理教学中有丰富的德育素材,本文在阐述中学地理德育目标、特点和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德育途径,把地理知识教学与德育有机结合起来,让地理教学成为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德育

渗透

中学教学

地理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首要内容,它贯穿于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中,贯穿于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中。而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性,在培养学生品德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学科优势。因此探索学校课程中的德育途径,充分发挥地理课程教学德育功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1.中学地理德育的目标

中学地理德育的目标即为国家新课程标准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与国家规定的中学生德育目标是一致的,在实施每单元地理课的教学中,上好每堂课,落实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就可以逐步完成中学德育目标。具体的要求有: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中学地理德育的特点 2.1依存性

依存性是指德育在地理教材中没有独立的体系,而是依存于地理知识之中。因而在地理教学中进行德育要寓于地理知识的传授之中。2.2协作性

协作性指德育有些内容的传授需要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联合协作完成,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明确自己承担的任务,发挥更大的作用。2.3随机性

随机性要求地理教师注意从教材中挖掘出包含的德育因素,把握好教育的时机,引导学生把分散的,不系统的,不明显的思想教育因素集中起来,发挥其德育功能。2.4渗透性

渗透性是由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比地理知识的接受难得多,不能急于求成,要以细雨润无声的精神,为学生心田播种,扶植他们奋发向上,成为欣欣向荣的长青之树。3.中学地理德育内容 3.1 课本中挖掘德育素材

挖掘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的教育素材,辩证唯物主义是地理德育的思想基础,物质观、运动观、联系观、发展观教育,都可以在高中地理教材中得以体现。例如物质观,教材中涉及的内容有“宇宙是物质的”,“大气的物质组成”等;运动观,涉及的内容有“地

球的运动”、“大气的运动”、“海水的运动”、“陆地水的循环和转化”等;联系观,涉及的内容有“日、月、地三者的关系”、“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等;发展观,涉及的内容“全球气候变化”、“海陆变迁和地表形态的变化”、“城市聚落的形成”等。高一自然地理的各章节普遍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这给教师挖掘教育资源,抓住时机培养学生用唯物辩证法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辩证思维的素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3.2 生活实践中获得德育素材

新课标提出:当代地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而地理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我们身边蕴藏着丰富的与地理学科相关的案例。以我们生活的成都为例,成都城市的交通现状与问题,成都的城市化及其问题,成都的城市规划的变迁,成都的旅游资源和旅游活动,成都的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成都的气候变化,成都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成都的工业发展与变迁,成都的城郊农业发展现状。4.德育渗透的途径

4.1地理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

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源泉和德育过程的基础,通过活动进行德育是德育的方式之一。学校德育不仅渗透于课堂教学中,还融于课外活动中,课外活动是学校在教学计划之外,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的各种活动,如气象,地震、矿物标本采集等,课外活动以它的课外姓、主动性、实践性、多样性、灵活性等特点决定了它的教育作用,在活动中,学生通过做实验,制作地理模型,研讨课题等各种实践,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课外活动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合作的机会,提倡每个学生做自己最擅长的工作,注重每个学生个性的发展。通过集体的活动,学生将会学会处理自己与别人的关系,感受到合作与宽容对于集体成果的

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通过组织学生天文观测,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力和毅力。如对月相的观测至少要坚持一个月,特别是下弦月相需要后半夜进行观测。坚持下来的同学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锻炼了自己的意志,而坚强的意志是一个人宝贵的财富,是事业成功的根本。

4.2社会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

现在好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一些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养成了不能吃苦,自私自利,唯我独尊,凡事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性格和积习,如果这些积习伴随着他们走上社会,很容易给他们自己和社会造成危害,而地理教学中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和其中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社会生态理念,有利于进行正确的人际关系和吃苦耐劳教育,地理教学使人明白,无论是社会中的个人,还是国际社会中的国家,要取得自身长足发展,要有正常的竞争和永久的合作以及人际关系协调的积极性,通过地理问题的教学,这些内容特别容易被接受,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如野外地质考察、大气环境质量的测量、企业三废物质处理的调查;当地的经纬度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测定等实践活动。参与这些地理活动都有利于让学生体验工作的艰辛及工作中竞争和合作的团队精神,比较复杂的地理问题,只有在地理活动中发挥群体协作的优势,才能解决,因此,地理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建康个性和良好的人际关系。4.3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传授地理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德育渗透更要紧,教师自身的德行以及课堂上对学生德育的教育,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要让课堂教学成为实施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加强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是培养学生具有良

好的道德素养和优良心理品质的需要。

课堂德育是学校德育中最丰富、最有效、最现实、最灵活的一种形式。80年代以来,国外“课程设计的人本化”和我国对素质教育的研究,作为教育改革的热点,已引起了现代教学论和当代心理学家的极大关注。贯穿课堂教学中的德育,与智育、美育、体育、劳育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导向、激励、调节和强化的功能。因此,加强和改进课堂德育对实施素质教育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学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目标在实施的过程中世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传授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始终存在的,渗透于教学活动之中。4.4 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一个小系统,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多方面合作协调,地理学科在这方面的作用很大,学校可以利用地理活动的机会,开展有关环境保护的宣传,如杜绝和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的号召,可以以墙报的形式来进行,使学生了解资源的有限性,使学生自我体验到资源的危机感,把“资源道德意识”融合于校园文化生活之中;地理教师可以和学校有关部门协调,利用劳动课开展绿化校园、美化校园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会其行为对生活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环保参与意识;开展在校园内建立电池回收箱等形式的活动,让所有学生了解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潜移默化地渗透环境道德意识,使学生保护环境的做法成为自觉意识。4.5在设计练习时渗透创新意识教育

地理教学中涉及许多自然之谜,例如太阳系的第十颗行星之谜,外星人之谜,魔鬼三角之谜,生物起源之谜,恐龙灭绝之谜,板块运动力的产生之谜等等,此外,还有一些至今仍

有争论的问题,例如全球气候变暖到底是不是由于二氧化碳造成的等等,地理教学也涉及我国经济发展有待研究的众多重大问题,这些尚无定论的内容都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极好素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的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写出自己的见解,通过这样的练习,极大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地理教学的德育内容非常丰富,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的德育要素,寓德育教育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课外活动的各个方面,实施德育教育要有趣、自然,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还要注意施行德育教育的系统性,包括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意志情感教育等,要善于使德育情感转化为学生的行为,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育人。

参考文献:

5.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篇五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德育以其方向性贯穿与诸育之中而居主导地位,决定着培养人才的方向,起统帅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显得尤为重要。学期开始拿到语文课本后,要通览教材内容,了解编者意图,针对各类型课文的内容作出统筹规划,制订本学期德育重点,做到心中有数,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景、品词析句、朗读体会、作文教学等来渗透德育。平时,课堂上我们要与学生通过平等交往,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受到激励和鼓舞,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这样,不仅有利于他们踏上将来的人生道路,而且有利于他们的学习,以提高教学质量。

6.小学书法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探索 篇六

[摘 要] 书法具有育德、怡情、启智、养性的作用。书法是学校渗透德育的有效载体。在小学书法教育中,要让学生从灿烂的中华文化中汲取精华,要通过化“形”为“美”、转“技”为“道”、变“神”为“行”的手段向学生渗透审美教育、道德教育与品格教育。

[关键词] 小学书法;德育;渗透

新课程改革强调要注重基础性课程与拓展性课程相结合,要通过拓展性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综合素养的内涵是多维的,其中,良好的道德素养是核心元素。书法的主要作用为育德、怡情、启智、养性。不少学校把书法作为一门重要的拓展性课程开出,旨在对学生进行德育,通过书法教学让学生从灿烂的中华文化中汲取精华,努力达到学校制定的“规规矩矩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德育目标。

一、化“形”为“美”――渗透审美教育

审美素养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养,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是德育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小学书法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写好字,而且要让学生感受到书法的美。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把书法的“形”化为一种“美”,让小学生感受与体验,从而在这个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

1.感受书法的外在形式美

书法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艺术,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具有外在的形式美。中国书法的外在形式美感是其它文字所没有的。

例如,书法作品强调大小适宜、疏密得当,这是书法艺术的和谐美。因此,在引导小学生进行欣赏的过程中,就要善于让他们感受与体验汉字书写的这一种和谐美。书法的形式美还表现为笔法具有一定的形象美。如,基础笔法中的兰叶、鸭嘴、蜂腰、鹤足、鼠尾等,都是对生活中一些常见事物的形象化迁移与运用,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在欣赏基本笔法的过程中体验到书法的形象美,这些形象美是源于生活的,这样,就能够激发起小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从而达到优化个人审美的目的。

2.体验书法的内在人格美

我国很多古代经典的书法作品,不仅具有外在的形式美,更为重要的是具有内在的人格美。书法的内在人格美体现的往往是书法家本身的人格精神和人格美。

例如,在欣赏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时,可以首先让学生们了解王羲之本人的生平及是怎样学习书法的,如讲述王羲之养鹅的故事。将作品中有关“鹅”典故的二十六个“之”字提出来,让学生们观察它们的特点及每个字之间的不同,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和欣赏《兰亭序》的美,领悟王羲之的书法成就来源于其自身的努力和对艺术的追求,体味作者的人格美。

此外,小学书法欣赏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在书法欣赏中学到做人的真谛。纵观古今大书法家,无不具有刚正不阿的气节,都具有爱民忧国的情怀。如,在引导学生欣赏《多宝塔碑》时,要让他们感受到颜真卿的“正直忠烈”;在欣赏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时,要让他们感受到他的“心正笔正”。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学生切身体会书法艺术蕴藏的做人之道。

二、转“技”为“道”――渗透道德教育

我国有一句老话――“字如其人”。王羲之曾经“临池学书,池水尽黑”;颜真卿“忠义光明”;柳公权曾经说过“心正则笔正”。就是由于他们的为人和它们的字风格一样,才被后人所崇敬。因此在教学中,要将传统书法教学“技”的教育转变成为“道”的教育,让小学生理解书法艺术的真正内涵,从而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

1.书法技巧与道德修养相结合

修身不如养性,想练好书法就要做到心无杂念,专心致志。长久下来,才能培养出宽容、真诚、淡定的品质。因此,在向小学生传授书法技巧时,要基于人格角度,要在这个过程中使小学生的道德修养得到提高。

书法能弥补学生的人格缺陷,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风雅的气质,开阔学生的眼界,启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2.书法临摹与民族精神相结合

小学生是传承以及发扬书法艺术的主体,所以,站在文化传承的立场上来说,在小学普及书法教育意义深远。

研习书法,认真临摹古代优秀的碑帖,学生内心会充满对古人的敬佩,时间长了之后,势必会加深对古典文化以及民族精神的理解,学生的爱国之情也会越来越深,这有助于民族自尊心以及自豪感的提高。因此,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参观书法圣地、博物馆以及美术馆。在良好环境和优秀作品的熏陶下,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还能把爱国、爱民族的感情移植到他们心中。每一次的书法欣赏活动,学生都能从书法大家的作品中感受到他们对艺术的执着以及高尚的品格,并能真正做到取长补短、领悟人生,用正确的心态看待得失。

三、变“神”为“行”――渗透品格教育

优秀的书法作品真正吸引人之处在于它内在的“神韵”,这一种内在的“神韵”往往是书法家高尚品格的“化身”。因此,在小学书法教育中,要善于化书法中的这一种“神”为学生的“行”,在这个过程中向学生渗透品格教育。

1.渗透意志教育,激发刻苦精神

书法家不是天生的,很多书法家刻苦临池的故事十分感人,正是因为他们具有这种坚强的意志,才能最终登上书法艺术的巅峰。因此,在小学书法教学中,要通过这些书法家勤于练习书法的故事,向学生渗透意志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刻苦学习的精神。

例如,可以给学生讲张芝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达到了起、坐、卧、行都不忘的地步,最后他终于开创了草书的书风;现代书法大家费新我,由于中年后右手独特的残疾,刚开始失去了信心,但是后来他却以非凡的毅力继续坚持以左手练习书法,最后终于开创了“费氏左书”……通过这些真实而又感人的书法家刻苦练习书法的故事,小学生就能够在他们身上体验到书法作品背后的“神韵”,从而产生心灵上的震撼。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把书法的这种“神”转化为学生的“行”,让这种“神”对学生的“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激起他们刻苦学习的精神内驱力。

2.渗透品格教育,激发向上精神

心理学证明,人只有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处于竞争状态时,才会真正有效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同时,如果这样的学习取得了阶段性成功,将会进一步激发学习热情。因此,如果说让学生开阔眼界是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那让学生跨出去,接受挑战,则是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关键。

例如,可以在学校举行书法展,让喜欢书法的同学将作品拿出来展出,在展出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并吸取别人的精华,完善自我;也可以推荐学生的作品参加一些大型的书法比赛,让学生在大赛中不断得到磨练和提升;还可以在本地成立书法学习小组,吸引各界、各校爱好书法的人士互相切磋学习,拓展学生的眼界……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实际感受到书法学习的浓厚氛围,也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书法能力,提升对书法的认识,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

研习书法的重点是笔墨情致、古典韵味,从本质上来讲,它和文学、音乐还有绘画是一样的。在实践中,我们利用书法教学,提升学生的观察、领悟以及模仿能力,启发学生的智力,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夯实基础,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书法是文字的艺术形式,通过文字的特点及其含义来表现文字,使文字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在小学开展书法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书法技巧,更要让学生通过书法感悟到中国文化的无穷奥妙及博大精深,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达到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实现中华文化传承的目的。

参考文献

7.武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七

一、在武术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纵观武术的发展史,无论是在军旅还是在民间,都涌现出不少武林豪杰,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兴旺,不惜牺牲自己的高尚品质,教育和激励着后代习武者。我在武术教学中注意武术人文精神的宣传,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的楷模,建立崇拜的偶像,为他们不断输送精神养料,激发其学习热情和动力。如: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飞,幼年时,母亲在其背上刺字“精忠报国”,使他铭刻在心,学文习武,文武兼备。金兵进犯中原,他率军抗金,金兵闻风丧胆。后遭奸臣所害,就义前写下了气壮山河、激励人心的《满江红》,以自己的行动,报效祖国和人民。明代武林英雄、爱国名将戚继光用“封侯非吾意,但愿海波平”表达了他不为功名誓死抗击倭寇的心声。民国期间,津门大侠霍元甲不甘忍受侵略者欺凌,挺身而出,飞上擂台,使那些帝国主义列强的拳师,不敢在中国的武坛上耀武扬威,大振了中华民族的国威。解放军中的许世友将军,屡建奇功。还有现代的李小龙、李连杰等中华武术代表人物,蜚声影坛,使中国功夫震惊了世界。由此可见,武德教育富有深刻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无疑是激励广大习武者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巨大动力。

二、在武术教学中培养正确的武德

“未曾习武先修德”。开始学习武术的人,首先要端正学习目的。要明确学习武术是为了宏扬祖国的传统文化,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而掌握本领、增长才干。否则,就没有理想和奋斗目标,学而无动力、无毅力,显然是学不到真本领的。即使学了一些本事,因为自觉前途渺茫,无所事事,也显不出自身技艺应有的价值。有些人只想学些武术,掌握一两手格斗技术,能防身自卫,不受别人欺负,无多大抱负,一旦碰到学习困难,就吃不消,打退堂鼓,半途而废。有些人甚至是想学点搏斗技术,好在人前显威,恃武伤人,或专门干些打架斗殴、扰乱社会治安的勾当,这些人不但学不好武术,还会走向人民的反面,成为社会的败类。因此,在武德修养中应提出“五不传”的要求:人品不端者不传,人无恒心者不传,不知珍重者不传,心险好斗者不传,轻浮外露者不传。

三、在武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据不完全统计,有129个拳种之多,有单练、对练、集体练,有套路演练、对抗实战,有竞技较量、传统养生。古人云:“欲学惊人艺,须下苦功夫。”又道:“场上一分钟,场下百日功。”“练功练武,一辈子受苦。”从基本功的站桩、踢腿、翻腰开始,到组合、分段的基本技术练习,直至掌握精湛的技艺,哪一桩、哪一件不苦?武术练功讲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三九”和“三伏”是一年中最冷和最热的日子,习武者不但要练出一个能适应各种恶劣环境的强健体魄,还要练出坚强的意志品质。艰苦创业的精神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优秀品质,也是一种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的体现。“不经严冬冰霜苦,焉得梅花放春香”,这是一切创造人类文明成就者的真理。

四、抓住时机潜移默化适时性地渗透德育

在体育课上抓住某些突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如:在进行正踢腿练习时,有个学生由于上踢过高摔了一跤,但他爬起来又继续正踢。这时可能有的学生会发笑,甚至还会嘲笑他。这时教师应停练习,对摔倒的学生进行表扬,并教育其他学生向他学习这种遇到困难不退缩的精神。这样通过一件小事对学生进行教育,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这比单纯进行说教和理论上的教育要实用得多,而且学生也乐于接受,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了思想教育。

五、通过武术课件进行德育渗透

8.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八

(一)、当前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一些中学历史教师对学科的德育不够自觉,往往有观摩课或教学检查时就重视,一般情况下,则停留在教案的文字中。同时由于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往往以升学率的高低为尺度,学校把社会的压力转嫁给各学科老师,历史教师也只好分数挂帅,顾不上历史教学的最重要的目的与价值,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由于历史是德育的来源和载体,所以历史学科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德育功能。中学历史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把德育看作是历史教学过程中推行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加以高度重视。因为这既是社会更是时代对每位中学历史教师提出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对德育提出了如下要求1、通过历史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特别是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通过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教育,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具有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使命感。3、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学历史德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而提高整个国民素质。以上要求完全符合步入21世纪之后,我国社会发展对国民素质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它也同时要求中学历史教师必须高度重视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并以它为指导,来实施和设计历史教学的德育渗透。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也提出了“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这一要求对当前中学历史教学德育渗透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的公民;而未来的公民道德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素质。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必须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去审视中学历史教学的德育问题。

中学历史教师必须以社会和时代的要求为己任,高度重视德育渗透,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学历史教学德育薄弱的局面。同时,历史教师也必须重视改进德育方法。

(二)长期以来,中学历史德育中存在着简单化、成人化,以单纯的缺乏饱满情感、苍白无力的说教取代了历史学科丰富多彩有血有肉的情感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研究。

青少年接受思想教育不同于接受知识教育,往往存在逆反心理。同时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意识觉醒、自主要求强烈、自我表现欲望旺盛,乐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却不大尊重别人的意见。由于同学、师生间缺乏思想交流,许多历史教师对学生德育渗透与学生内在需求脱节,德育缺乏说服力和感染力。不了解学生自身需要才是德育工作的根本前提。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必须切合实际地通过学生熟悉的人和事及生活的学校,城市的历史等来渗透教育,使学生感到亲切,易于接受。因此历史教师必须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接受德育的特点和规律加以研究。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历史知识丰富的情感因素也就要求历史教师在德育渗透中必须以情感人。历史现象有好有坏,历史事件有美有丑,历史人物有善有恶,爱憎分明,喜怒有别,要使学生情感的波动随着德育内容发生变化,教师就要给学生喜怒哀乐的不同刺激。

历史教师只有真正加强德育的学生主体意识,并且把它贯彻到整个历史教学过程,贯穿于学生个体优良的品质形成的整个过程,才有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德育效果。

(三)历史学科的内容具有明显的“过去时”和“既往性”特征,因此,必须用“历史联系现实”的方法,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才能使德育有机渗透在历史教学的全过程中。怎样才能用“历史联系现实”的方法优化德育?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三个“结合”。

第一,与时事热点的结合。德育决不是单靠老师在课堂上能够完成的,它必须同现实生活相结合。时事热点构成了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不仅公众关注,青少年也感兴趣。每当教材内容与某个时事热点有某种内在联系时,有些学生总希望能发表自己的“高论”。作为一名教师,这不正是进行思想教育的最好楔机吗?例如,99年5月,“北约”用导弹袭击我驻南使馆,举国上下,群情激奋。我在期末复习时讲述了“北约”成立的背景目的、“北约”东扩的过程、“北约”嚣张的原因,又让学生开展讨论,课堂教学已经演化为对“北约”罪行的声讨。这样的思想教育效果,一定会使学生铭心刻骨、终生难忘。

第二,与教材知识点的结合。学生对什么知识最感兴趣?不是考试要背的死知识,而是与他们生活有关的“活知识”。因此要以教材为依托,广乏联系学生的课外生活,并且要使“联系”成为教学过程的有机环节。例如在讲80年代“东南亚经济发展”的历史时,就必然要联系90年代后期“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现实。你要是不联系,学生就想不明白:既然是“异军突起”,怎么会有“金融危机”?因此,在讲到其发展原因时,还要指出其经济结构的脆弱性,这是其后来发生金融危机的内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同时,更要发展本国基础工业,基础扎实了,国家经济才能稳步发展。

第三,与能力培养的结合,从素质教育的观点来看,历史教学目标的三大块:知识传授、思想教育、能力培养应该是一种有机的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到底要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人们总是以高考的能力要求作为培养的目标。这是对历史学科能力培养的“窄化”。“历史学科能力根本的目的是学以致用,以史为鉴”。“以史为鉴”的目的是什么?就是“鉴史知今”。从学习历史到认识今天,这是一种认知“迁移能力”。要在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把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转化为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如果我们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学生的主体作用,依托教材,联系现实,“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那么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还会不生动活泼吗?历史教学的目标还会不能达到吗?

上一篇:幸福家园活动方案下一篇:教师招聘考试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