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育人总结

2024-06-14

社会育人总结(共14篇)(共14篇)

1.社会育人总结 篇一

突出育人主题开创社会实践新局面

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学校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强化领导,全员管理,创新活动内容和方式,加强基地建设,构建长效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

作 者:詹灵杰 王向阳 邓凡政  作者单位: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刊 名:管理观察 英文刊名:MANAGEMENT OBSERVER 年,卷(期): ”"(7) 分类号:G42 关键词:育人   大学生   社会实践  

2.社会育人总结 篇二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模式发展历程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我国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在活动内容、组织形式、制度建设等方面有四个阶段的发展变化。

1、初步发展阶段(1980年~1984年初期)。

80年代初期,清华大学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当中率先喊出“振兴中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口号,引起全国大学生的强烈反响。1983年10月团中央、全国学联联合发出了《关于纪念“一二九”运动四十八周年开展“社会实践周”活动的通知》,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概念,并且统一了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认识。

2、探索发展阶段(1984年初期~1992年末)。

1984年5月,团中央、全国学联在沈阳召开较大规模的“社会实践活动现场观摩会”,进一步推动了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1987年6月27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共青团中央发布《关于广泛组织高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见》,在教育部和团中央的组织广泛号召下,这年暑假全国100多万大中专学生开展了“百县扶贫、学习社会”主题社会实践,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初步形成规模。

3、规范发展阶段(1992年末~2003年初)。

团中央从1992年开始,每年通过表彰的形式来鼓励和宣传在社会实践中取得较大绩效成果的团队和个人,进一步建立起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结构和绩效评价体系;在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通过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提高到教育体制改革的高度,重新确定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涵义和价值。

4、完善发展阶段(2004年~至今)。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4年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探索和确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其专业课学习、服务社会、勤工俭学、择业就业和创新创业结构结合的发展体制,这成为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性文件。

二、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模式现状分析

1、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模式已取得的成绩

(1)政府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工作不断加强。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创新发展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做到了“文件上有支持,政策上有保障”,中宣部、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等有关部门的统筹规划与协调指导下,成立了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办公室(设在团中央学校部),负责具体部署及协调工作,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发展工作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形成制度、落实措施。

(2)大学生社会实践规模逐渐扩大、内容不断丰富。近年来团中央和其它有关部门先后发起了以“万支大中专学生志愿服务队暑期科技文化活动”、“中国大学生志愿者扫盲与科技文化服务活动”、“中国大中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开展义务支教、免费医疗服务、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研究、法律援助服务等,丰富了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创新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开展模式。

(3)大学生社会实践参与主体层次逐渐提高,实践奖励和长效运行机制逐步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工作发展到今天,其参与主体整体上已基本形成了以专科生、本科生参与为主体,以硕士生、博士生为骨干,高校教师参与指导的多层次体系,使得掌握前沿科技知识高端人才开始在社会实践的舞台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2、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模式存在的问题

(1)社会、高校与实践团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机制,导致缺乏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实践团队学生在寻找实践场所需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无法形成系统性、针对性的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调查研究只能是零散式的;没有固定的实践场所,实践的随意性很大,专业性不强,不利于老师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进行指导,无法保证实践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

(2)社会实践活动缺乏专项资金支持。由于认识上的偏差或高校办学经费的紧张不足,部门高校没有提供或提供少量专门的实践资金给予支持和保障,往往需要各院系和学生实践团队个人要支付一部分资金,专项经费不足,导致实践活动走过场的现象,无法保证实践活动的质量,严重制约实践活动的有效运行。

(3)社会实践绩效评价体系缺乏科学合理性。由于目前缺乏科学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效果评价机制,没有专门针对实践过程的评价标准,这种“重结果,轻过程”标准导致了“谁的材料越丰富,谁的评价结果约好”现象,使得奖惩机制也很难落实到实处,无法公平、公正的区别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好坏,难以调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主动性。

三、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模式的对策

1、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指导

在思想上,高校是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主体,要逐步引导大学生认清当前的社会形势,提高所学专业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的能力,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主动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做到“知行合一”。实际行动中,高校要培训指导教师,专门负责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要分专业、分类别、分层次、分阶段给予指导,鼓励学生向社会需要的实践型人才方向转变。

2、创建相对稳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高质量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是提高认知能力和社会适应性的有效途径。高校要根据社会实际需求按照“学校自主,学生自愿,多方互动,平等互利”的原则,要主动与地方政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等加强联系,从地方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的需要出发,因地制宜地创建一批稳定长久、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基地;高校要统筹兼顾,力争每个院系、每个专业都有相对固定的实践基地,使学生想锻炼、能够锻炼、受到锻炼。

3、建立信息管理反馈和科学评价体系

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环节,高校要在总体上按照“全程督导、定期检查、量化评分、审核答辩”四个环节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信息管理和评价工作。把学校对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社会实践的组织水平、学生对社会实践认识水平、社会实践的直接效果,作为对学生社会实践教学绩效评价的基本参数,使大学生社会实践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客观、公平地体现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情况,使得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开展有条理性,更好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获得良好效果的团队和个人,在评奖、评优、就业等方面给予激励,鼓励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领域、新渠道,开创新思路。

4、加大社会实践专项经费投入

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经费,学校应积极予以支持,只有强有力的经费保障机制,才能有力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学校应通过各种途径积极联系社会力量支持或联合开展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联合实施开展、推广项目,或者协助企业进行形象宣传或产品推广等筹集活动资金,从而使更多的学生可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模式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弥补校内教育工作的不足,丰富和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内容,促进青年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增长才干和全面成才,有利于引导青年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有利于引导学生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使大学生真正做到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文件.

[2]顾海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9.

[3]张秀芝.高校社会实践教育社区化模式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3.

3.社会育人总结 篇三

一、教育对孩子该负的责任

在孩子的成长发展道路上,教育对孩子的责任,重点应在其读书求学阶段,或更确切地说,是在他们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这一期间(包括硕士、博士期间),按照教育的目标、任务与要求,如果孩子在品质、修养、学识、技能、体魄等方面出现了偏差与不足,那么,作为承担直接“育人”任务的教育或教育部门,有不可推卸的“法人”责任,教育的性质、使命决定了这一点。而一旦孩子从学校毕业(包括中专、技校、大学等毕业)独立成人走向社会,他们就业前景如何,生存发展怎样等问题,应成为大社会中其他职能部门之事,如社会的劳动人事保障部门等。在这个阶段,如果孩子发生不愉快,不顺心的事(就业无路,创业无门等)责任就不应再纠缠到教育上去。笔者认为,教育与社会对孩子成长发展的责任就像工厂产品的生产、销售、流通和消费等一样,工厂在生产产品时,是否严格按质量标准设计生产?是否合格?这是工厂内部的要求和事情,是工厂方面的责任。一旦产品出了问题,理所当然工厂必须负全责。然而,如果产品质量过关了,流通到市场,市场上该产品畅销与否、行情怎样、社会消费指数可好等,那是市场的问题。在市场流通调配过程中,遇到产品滞销,价格低靡等,责任再不能追溯到工厂一方。教育与社会对孩子成长发展的责任关系,同样是这样的道理。笔者今天这样说,倒并不是想为目前教育系统内部广受人们质疑的种种教育弊端开脱“罪责”。如久治不愈的应试教育、分数论英雄、教师有偿家教、择校违规收费、大学论文造假、素质教育有气无力、学校安全事故频发、功利主义泛滥等。重要的,是想通过分析探究,让人们意识到,教育对孩子的责任,重在他们读书求学阶段,不包括他们进入社会之后。一旦进入社会,他们的身份与角色发生了变化,他们变成了社会的成员,社会成员的监护权和管理权在社会的身上。因此,孩子在社会中遇到的诸多不如意,责任就应该让社会去承担,人们不能再指责教育的不是。而现实并非如此。

二、社会对孩子该负的责任

以上已述,教育对孩子的责任,重在其读书求学期间。那么,社会对孩子的责任又在哪里?对此,笔者曾关注过不少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等有关教育与就业发展的报道及观点。综览观点大概,笔者发现,他们对孩子受教育与就业发展之间的责任关系有较明确的认识和认定。他们认为,孩子在校读书受教育期间,孩子的各方面表现如何,(如品质、修养、学识、技能、体魄等),这是教育的责任。这期间发生的种种不测,学校和教育难咎其职,严重的,还会受全社会人问责与声讨。而一旦孩子成人走向社会,这时候,他们再不是学生,而成了社会的成员,国家的公民,其间发生的一切事情,责任全该由社会去承担,不能再追溯到教育身上。这种观点和要求,在西方人心中较明确并定型。因此,尽管那些国家中也有不少的失业者和青少年犯罪现象,他们却很少会对教育或教育部门说三道四,或再去抱怨教育的不是。他们一致的观点是:社会上出现不少的失业者和青少年犯罪现象,只能说明国家的某些制度还不够完善,机制还不够合理,举措还不够得力等,要怪只能怪他们的制度尚未健全。而相比我们某些国人的认识,情况就不同。例如,一旦遇到每年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或看到青少年犯罪现象频发时,社会上还是有不少人会把“怨气”、“怒气”不断撒到教育的身上,认为这一切的后果都是教育惹的祸。我们应当知道,孩子进入社会,变成了社会成员,那么,社会中发生的一切(包括就业、创业、生存发展等)自然该由社会去负责并承担相应的责任。而我们的部分国人往往只看到面上的不是,从不深思内在的不足。

三、社会职能不明的根源分析

在对待孩子的人生事业上,目前有些国人过多地指责教育的不是,造成教育与其他社会职能部门责任不明,这除了缺乏一定的社会学常识外,更在于他们对现代教育意义的误解与偏见。从思想意识方面看,由于受几千年儒家传统思想影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与玉”的观念已在他们心中根深蒂固,不可动摇,他们把孩子的一切希望(升官、发财、出人头地、耀宗显祖等)全寄托在“读书”这条道上。由于这种思想在教育行为中不断显现并增强,便使得原本正确的教育目标今天逐渐脱离正常轨道;从心理方面看,今天的家长“如此重视”孩子的读书,不惜重金择名校、选名师,其实无一不是冲着功、名、利、禄而去。相反,真正在把读书受教育作为提高孩子品德修养,增长见识,掌握技能,将来去服务社会的人已经少之又少;从今天教育现状看,倘若有一所学校,有一位教师不把教育当作学生的考试分数去理解、去实施,而把教育的目标仍然作为“育人”的要求去贯彻、去落实,多数人都会把他当“异类”看。诚然,近几年,由于“功利”在教育中的权重和位置不断被强化放大,“读书”已成为所有家长及孩子的希望寄托所在,因“爱之切,恨之烈”的心理使然,一旦发现教育有半点不如意,他们便会不分青红皂白地把所有的“怨气”、“怒气”指向教育,使教育遭受不少无端的指责。其二,仍由于浓重的功利惯性使然,使目前我们的国人对教育的专注要求和期望情绪几乎到了失控的地步,在这种“精神”状态下,他们的眼前除了只有读书这条“通天道”,便再也想不到,也不会去想大社会中其他的职能机构还有什么用。事实上,在大社会中,能真正帮助一个人成长、发展、成才的要素,除了教育的启蒙,更在于其他的重要社会因素。如社会环境、社会制度、社会资源、社会劳动保障等,只有它们,才可以真正把人扶上马,并做到再送一程。

nlc202309020504

四、不同社会责任关系的运作方法、途径及措施

如果认识了教育的责任、作用与目标,弄清了教育与社会在孩子成长发展中的不同责任关系,那么,接下来我们该做的,就是调整心态、摆正位置、各司其职。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去调理运用不同的社会责任关系。一是教育与教育职能部门。在孩子读书受教育期间,要始终用正确的教育理念、良好的行为习惯去影响塑造孩子的心灵,促使他们健康、快乐成长。要生产“合格的产品”,尽量避免“瑕疵”(只抓分数成绩,不顾品德修养),要深刻认识到教育不同于其他行业。作为教育人,要执著追求自己的理想,始终把“育人”的理念放在教育首位。二是孩子的生存发展途径。理性对待孩子的成长发展历程,孩子长大进入社会后,如何生存发展,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教育要放手让社会的其他职能部门去解决,别再揽在自己身上瞎折腾。像目前我们不少大中专院校奉行的,为了让本校的毕业生获得高的“就业率”,满足一些名利需要,通常以学校或学院名义出面直接与社会用人单位签约,讨价还价推销自己学生的做法,这从社会学角度讲,是一种十分欠妥的做法和行为。正确的做法可以是:认真做好每位毕业生或就业人员的档案信息整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输送给各级各类政府主管的劳动人事保障部门,让他们统筹兼顾按社会行业实际需求,按就业人员专业特长,予以“安置分配”,因为安置就业人员是国家赋予劳动保障部门最基本的责任和要求。三是社会劳动保障部门。要充分发挥本部门的作用,义不容辞地肩负起安置就业人员的职责与义务。因为劳动人事保障的性质决定了安置社会就业人员是它们一项最基本的职责。由政府主管的劳动人事部门不应该再是一个只充当上循下达的行政管理机构,而应该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充分帮助社会人员获得就业,获得保障的服务部门。也许有人问,照这样的做法,还不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人事分配方式吗?“不一样。”笔者肯定回答。今天笔者谈到的要求劳动人事部门安置就业、发挥作用与计划经济时代的分配方式有本质区别,计划经济的安置分配具有指令性、强制性、被迫性等特点,它任由人事部门说了算,叫你去哪里,就得去哪里,无任何选择余地,不能改变,更不能违背。而今天(市场经济)的安置就业,是需求性、选择性与意愿性相结合的方法,劳动人事部门起牵线搭桥的服务性作用——搜集信息、了解需求、推荐岗位、指点迷津、帮助就业、做好服务等。简言之,它的要求和职责是,让该机构或部门在社会中为人的生存发展发挥出应有的积极功能与作用。

总之,通过探究分析,笔者有两个认识:第一,在大社会中,作为教育与教育职能部门,首先管好自己的事,尽自己的责,努力消除现实教育中存在的种种弊端,还教育一片清净的天,别去管不该管的事,担不该担的责任。在孩子的成长发展道路上,要放手让社会其他职能部门发挥应有的作用,促使它们产生功效,护持孩子生存发展。第二,作为国人,弄清社会结构及组成要素,分清教育与社会在孩子成长中的不同责任关系,不能把不该由教育承担的责任,“纠缠”到教育身上。如果切实弄清了社会中关于“育人”与“用人”的不同责任关系,那么,教育也就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作者单位:浙江诸暨市暨阳中学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学院)

4.教书育人总结 篇四

本人2004年2月来到学院担任专任教师,主要担任《》《》等课程。

在思想政治方面,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于 年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努力践行“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热爱教育事业,尊师重教,关心集体,团结同志。注重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教书育人,以身作则。

在教学工作上方面,我先后担任了文新学院各本专科专业课程。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一有桶水。学海无涯,处于“知识爆炸”时代的学生们,无论在知识的来源渠道,知识的种类范围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方面,都非同寻常。这就要求我在不断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的前提下,不断学习,使自己具有“一桶”源源不断的“活水”。为了这个目的,在备课时,我总是同时对照多本不同版本不同作者的教科书,对这些书籍进行学习,并到互联网上查询有关内容的最新观点,加以综合,融会贯通,保证学生学到的知识准确、简单、易懂。课后也常向学院的老教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真正做到了“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在学生评教和专家同行评课中获得了师生的肯定。2010年被评为学院“优秀教师”称号,2011年被评为考核优秀个人。

在德育工作方面,本人2004年工作之初,就兼职担任了级本科专业和级本科专业的辅导员。我热爱学生,我认为,教育应该

是温暖的,是充满着情感和爱的事业,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因此,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我时时刻刻关心学生,对学生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在教学过程中,我能做到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能够跟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跟学生做平等的知心朋友,经常和他们一起谈心,一起活动,一起学习,一起做考研复习,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情感等方面的难题。“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走”,因此一直以来,我和学生的关系融洽,我和学生能够达到心灵沟通,与学生分享成功的欢乐、分担挫折的烦恼,教与学始终在和谐的环境中进行,教学效果优良。

5.全员育人工作总结 篇五

高一化学李炳勋

学校从2010年10月21日开始,正式施行本学期的全员育人工作,作为全员育人工作中的一份子,我积极响应学校的要求,努力的完成自己的育人任务。现在,学期已经接近尾声,本学期的全员育人工作我已经圆满的完成了任务,为了在今后的“教书育人”中有更大的进步,在此做个总结,反思其中的不足,发扬优点,为以后的进步打下基础。

一、全员育人工作的步骤:

1、了解学生情况:我所负责指导的是高一30班的4个学生,37、38两个班级各5名学生,加起来一共有14位同学。为了了解这14名同学的具体情况,我分别找他们谈话,并且要求他们每人写一份自我介绍(里面包括家庭情况,性格爱好、家长联系方式以及今后希望我在那些方面对他们进行指导等等。)

2、制定计划:根据学生的自我介绍,以及向其他老师了解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育人计划,帮助学生改正自己的各种缺陷,从而促进他们的进步和成长。实行全员育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成绩提高,所以计划中特别要注重期中考试以及期末考试的各种辅导。

3、做好记录、跟踪:每次辅导后要及时的记录,从而使自己的育人工作更有计划和安排,另外教育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所以在育人工作中一定要做好跟踪,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的改进自己的计划和策略。

二、指导形式、方法以及内容:

1、指导形式:我对14位同学的指导形式有以下几种:①谈心交流②心理辅导③作业辅导④短信、电话与家长沟通联系⑤家访⑥约家长来校沟通⑦宿舍沟通,了解生活。

2、指导方法和内容:①学习方法指导②考生方法指导③期中考试复习指导④考试后的成绩分析⑤环境适应指导⑥期末考试复习方法指导。

三、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

1、取得的成绩:所有的学生在我用心指导下,成绩都有了一定幅度的提升,尤其是30班的刘科同学,因为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中途一度产生了转学离开东江中学的念头,在我多次和他谈话沟通下,让他充分体会到了老师对他的关心教育,对自己以后学习成绩的提升充满了信心,另外我多次和他家长电话联系,约家长来学校交流,与他一起分析转学对孩子成长的利弊,最后打消了家长帮孩子转学的念头,使他相信在东江他的孩子也能成才。

2、存在的不足:因为精力和时间的关系,以及自己知识面存在的缺陷,我没有办法帮所有的同学进行补习,不能促进他们各科的平衡发展,今后应该更多的加深自己的业务学习;另外,没有做到帮每个学生都进行多次作业辅导;同时由于学校放假制度的安排,没有去到每个学生家里进行家访。

6.资助育人工作总结 篇六

多年来,XX大学XXXX学院资助育人工作一直在有条不紊的步伐中进行,并且始终将其作为学院学工工作的重要部分来抓,坚持将资助育人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诚信感恩教育相结合,与维护校园稳定相结合,同时,我们在帮困资助之余在精神上育人,教育所有受助学生要学会感恩,要把感恩的心化为成长的动力,精神上的育人对于完善学生的自身素质和增强他们回报社会的责任感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而全方位健全完善学院的资助育人工作。

一、基本情况

1、科学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公平、公正评审助学金

困难学生的准确认定是资助育人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也是最难把握的工作环节。每年六月份开始,我们即在学院范围内启动困难学生申请的初步宣传工作,向老生广泛告知申请流程和须知,新学期伊始则对新生进行资助政策的宣讲,确保不让一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影响学习。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审定中实行动态管理,成立以系别专业为区分的认定评议小组。通过实际情况来看,我院进行困难认定申请国家助学金成功的学生为616人,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成功的学生为175人,贫困率达20.55%。

2、充分发挥勤工助学岗的育人功效

目前,学院设院内勤工助学固定岗40多个,机动岗30多个。主要岗位有学院办公室助学岗、学工办助学岗、教务办公室助学岗、图书馆助学岗、后勤服务中心助学岗、餐厅食堂助学岗、机房助学岗等。按小时计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勤工助学补助,在允许范围内尽可能解决学生的生活困难。勤工助学岗的设立提高了同学们的综合素质能力,缓解了自身经济困难的压力,同时,帮助学院很多部门减轻了相对的工作压力。

3、关注学生动态,多样化资助形式开展

日程开展的工作中,针对学生的家庭突发情况或者较大经济损失现象开辟特殊补助通道,在掌握了解情况后进行临时性补助的发放,给予学生最及时的关怀和帮助;同时充分利用学院的特殊优势联系企业并成立了永达奖学金,对品学兼优且家庭经济状况不理想的学生进行奖学补助以鼓励他们自强不息,奋发图强。在学院范围内开展的“爱心义卖”活动,将师生的爱心聚集起来发挥其最大的价值,义卖所得将全部作为学院特困学生临时补助。

二、攻坚克难

作为一所以专科生为主体的二级学院,XXXX学院开展了具有本院特色的资助育人工作,虽然每年学院的贫困生比率皆高于平均比率,但是我们的工作始终是在有序的进行。近年来随着招生范围的扩大,外省市生源的逐年增加,天灾人祸不断发生的情况下,困难认定工作也随之加重,在学院人数多、离本部距离较远的情况下,我们成立由学院XXX院长担任组长开展的困难认定工作,以专业区分民主评议为依据,以帮困育人为目标,坚持帮助真正有困难的学生不让他在学习上有后顾之忧。总之,我院的帮困助学工作压力将逐年增大,但随着国家、上海市和学校各级投入的加大,并通过学生自强不息的努力,相信这项工作一定会做得越来越好。

三、资助育人新展望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按照十八大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我们要紧密结合学院资助育人工作实际,将帮困、资助、育人落到实处,将“资助”与“育人”有效结合,认真做好家庭经济苦难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和励志教育工作;积极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回访活动;有效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准确性、科学性和资助的公平公正。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引导,开展自强不息精神教育、发展支持教育、开展诚信感恩教育,持续爱心义卖行动的热量,培养经济困难学生的自立、自强、自信意识,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

审签人:(学院盖章)

7.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要以情感育人 篇七

一歌曲导入, 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很多孩子都比较喜欢明星, 更喜欢一些流行歌曲, 因此, 教学中, 教师就可以结合孩子们的这一爱好, 选择与教材内容密切相联系的一些歌曲作为新课的引子进行授课, 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去享受, 进而迅速地进入到学习的状态当中, 这样的教学效果也会事半功果。比如, 在组织孩子们学习父母恩情深似海这一节课的时候, 就可以结合多媒体课件播放韩红的歌曲《天亮了》进行导入, 让孩子们在欣赏美妙歌曲的同时也能够切身地去感悟父母之爱, 让孩子们知道世界上最纯真、最无私的爱莫过于父母对子女的爱, 这样也能让学生对接下来的“活动交流”的实践互动做好铺垫。

二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 准确地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材中有很多故事, 抑或是一些富有哲理的短文和图文并茂的图像以及内涵丰富的名人名言等, 这些丰富的资源都有利于促进孩子们热爱品德与社会课。因此, 在授课的过程中, 教师要认真地吃透教材, 深入去挖掘教材中的一些情感因素, 紧抓要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情感间的结合点和切入点, 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对孩子们实施情感教学, 让学生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 还能够培养自己的情感。

三“情”“境”互激, 升华教学

罗丹曾说过;“艺术就是感情, 教育需要爱, 教学情为先。”因此, 在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的教学设计也应该让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间搭建起一种“互相进入”的渠道, 让教材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良好关系。因此, 将课堂教学回归到生活当中, 能够让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 进而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有效地拨动学生们的心弦, 引发他们的情感体验。例如,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小学生们种一些小树苗, 养一些小花或者是喂养一些小动物, 几只小鸭之类的小生命, 这样能够促使孩子们在植树或者种花或者喂养小动物的过程中, 培养他们做事的耐心, 而且还能够培养孩子们的责任心, 培养孩子们有爱心的思想情感, 在养殖这些小生命的时候, 还能增长他们很多有关动物或者植物等方面的常识, 这样能让学生产生一种保护环境的意识。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还能够获得更多的日常小常识, 又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 孩子们还可以进一步与周围的生活环境相联系。为保护环境, 孩子们也能够自觉地行动起来, 争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四以美冶人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上,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 还要结合一些美的教学手段带给学生道德情操上的陶冶。别林斯基曾说过一句名言:“美和道德是亲姐妹。”因此, 品德与社会教育教学也只有结合了美的教育, 才能取得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人们常说:“鸟美在羽毛, 人美在灵魂。”在品德与社会的授课过程中, 教师也要着力向学生刻画和揭示人的灵魂美——人的道德品质与精神境界以及思想意识和志趣情操的美, 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 还能不断地陶冶他们的情操。比如, 在组织学生学习《我的劳动感受》这篇文章的时候, 教师就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来启发孩子们去领悟劳动的果实其实是来之不易的, 从内心深处去激发孩子们对劳动者心灵美的敬佩之情。此外, 为了丰富品德与社会课堂的教学模式, 教师还可以运用艺术的手段进行授课, 比如, 唱歌、跳舞或者绘画、听音乐等来熏陶他们的心灵, 强化学生们的道德意识, 逐渐地做到情理交融。孩子们也能在边歌边舞的状态下去陶醉, 在美的旋律之中去感受情感带给他们的快乐, 学生们积极的、健康的以及美好的道德情感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潜移默化地得以渗透。因此,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过程中, 如果没有美育的渗透, 也是不可能会取得成功的。因此, 为了陶冶学生的情操, 提高孩子们的品德, 要把美誉渗透在教学中传授给孩子们。

五课堂教学也要注重情感的体验与表达

情感教育指的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与态度。小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过程中, 如果心理上能够得到满足感和愉快感的话, 他们的自我价值也会得到充分的肯定, 情感因素也能得到相应的尊重, 这个时候, 学生们的潜力也会随之得到更大的发挥。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 情感教育是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在授课的过程中, 教师要渗透情感因素, 以此来推动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去接受思品课的洗礼, 激发学生们的情感因素, 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 还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授课的质量, 让小学生从小就养成优良的思想品格。

参考文献

[1]郑亚男.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道德情感的培养[J].学理论, 2013 (11) :277~278

[2]刘玉珍.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情感教学简论[J].青年文学家, 2009 (14)

[3]张娴.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 2011

8.社会育人总结 篇八

一、流动儿童社会化状况分析

要对流动儿童施行有效的教育干预,必须先对其状况进行分析。根据教学需要,学校从性格与行为特征、生活技能、生活目标、社会交往、自我认知等五个方面,通过观察、问卷调查和访谈,对校内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在生活技能与生活目标方面,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不存在明显差异,流动儿童在生活技能与动手能力方面甚至优于城市儿童。在性格与行为特征方面,流动儿童不太合群,任性、呆板、缺少礼貌。在社会交往方面,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在同学关系上并没有显著差异,但流动儿童感到更孤独,结识朋友的能力相对较弱。在自我认知方面,流动儿童对自身评价偏低。值得一提的是,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相比,对所生活的广州表现出高认同感与低归属感的强烈反差,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对融入城市生活的向往与困惑。

流动儿童身上的诸多不足,与其生存状况、家庭背景和身份标签等息息相关,这为他们的社会发展增加了难度,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为此付出更大的努力。

二、通过品德教学促进流动儿童社会化策略研究

(一)关注情感体验

流动儿童常常带有群体性自卑心理,因此,在教学相关主题时,教师要认真考虑流动儿童的经济状况和家庭环境等具体因素,做到既有效引导,又不伤其自尊心。如在教学《我懂事了》这一主题时,教师设计了“了解父母一天的工作”的活动环节,以此培养学生尊重父母的劳动,为父母的工作而自豪的情感。但在具体教学中,流动学生可能会因为父母从事的是体力工作而流露出自卑心理。对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帮助他们认识到,父母所从事的工作同样是在为社会作贡献。如此,由于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品德教育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二)挖掘教材资源

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善于利用,就不准发现品德教材中有许多适合流动儿童的教育内容。针对流动儿童在性格与行为习惯方面的弱点,教师应注意挖掘教材资源,从改善流动儿童自我认知与行为习惯入手,提炼合适的主题,相机进行德育渗透。如三年级上册《快乐的学校生活》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结合流动儿童的生活实际,引导他们学会与人相处,融入学校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并通过参与制定规则等各种集体活动,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又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这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时,结合教材中“小文”的故事,帮助学生形成社区是由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共同组成的概念,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对广州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从而激发流动儿童作为新广州人的自豪感,增强对所生活城市的归属感。

(三)搭建活动平台

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一门集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倡导通过开展讨论、调查、参观、模拟、实践、游戏等各种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品德课程的活动化教学,对于帮助流动儿童融入城市生活,成为社会中的一员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教师可以通过有目的的分组,加强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交流;可以通过为流动儿童提供更多展示的机会,增强其自信心。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说不完的家乡故事》这一主题时,教师利用流动儿童丰富的生活经验,结合城市儿童搜集信息能力强的特点,让双方组成合作调查小组。小组成员合作查阅资料后,由流动儿童结合自己在家乡的生活经验,在成果交流会进行展示,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如在教学三年级《温暖的家》这一单元时,教师针对不少流动儿童家庭存在关怀缺失与教育不当等现状,积极与个别流动家庭取得联系,组织开展了“给父母写信”“了解父母的工作”

“互相夸一夸”等活动,为流动儿童搭建起与家庭沟通的平台,改善了家庭教育环境。

9.班主任育人总结 篇九

一、主动贯彻落实学校的工作要求。

做到坚决服从、动作迅速、部署到位、落实有策,经常性抓好班级管理中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小结环节工作。经常性加强对学生的早读、眼操、卫生清洁、等督促检查并考核登记,阶段性地或持续某段时间坚持每天对早读、眼操和清洁卫生情况进行突击检查,经常性、偶尔性地观察其他课任教师上课时学生的学习和纪律状况,力求更多的感性掌握第一手材料,以便有的放矢地加强动态管理,在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活动中及时了解、关心、教育并且督促其良好习惯的养成,同时发挥教师的言传身教之示范效果。

二、主动、大胆搞好对学生干部的发掘、使用、扶持、教育和培养工作。

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和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根据班干部的不同性格特征分布不同的班级工作岗位。例如热爱劳动,认真仔细的徐琴恒担任劳动委员;性格泼辣而自律的孙宁雁担任纪律委员;性格豪爽又有人员的叶泽南担任班长……我更多的采取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或个别谈话,同时进行职责分工,做到人人有权、人人有责、互相监督、相互协调,实行民主管理,逐步培养出这样一批较为得力的班干部,例如班长先后有班干部自己组织活动三次,受到同学们的喜欢。班干部的以身做则和有效管理使班级有了良性的发展。

三、始终抓好学生的德育教育。

学校不但要教书还要育人,我非常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因为我觉得一个学生如果书没读好,还可以在社会上生活,但是如果思想不好,在社会上是无法生活的。德育方面我主要作了三方面工作:1、认真贯彻学校的德育工作,例如八荣八耻的学习,在XX年感动中国的十大杰出人物等。2、把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和学生平时在校的生活中。及时针对学生发生的情况渗透德育教育。例如:一次班级中两个男生打架,当时却有同学在旁边叫好。针对这件事我狠狠地批评了班上其他学生(当然打架学生也教育了),让他们认识到生活中遇事不能做旁观者、冷漠者。非常不幸,后来又发生两个学生打架现象,这次就被学生即使制止而且迅速报告了老师。从中我也相信今后他们在社会中遇事不会再躲避了,应该会勇敢地站出来。3、平时给学生阅读一些为人处事方面的文章。例如生活中遇到挫折该如何面对,如何看待亲情、友情等。

但是由于工作经验不足,在一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感觉自己还存在一些不足,

1、对学生的自主性还是放不开,过多的担心,过多的干涉,每天中午和下午第五节课还是不能完全让学生独立地学习,每天不由地会去转转。

2、对困难生的教育不能持续。对困难生总是开始很有耐心的教育,但是到了四五次之后就放弃了,例如班上自理能力不强的学生徐双缘至今还是不能让其独立,多动学生何超还是不能让其热心于学习等。

10.学校资助育人工作总结 篇十

——在校园金秋助学 推动师生结对子助学活动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高校资助工作是高校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有效途径, 资助的不同类型和途径有不同的育人功能, 高校资助工作有其特殊性, 因而资助工作要与育人工作密切结合, 高校资助工作要找准思想教育的切入点, 充分发挥各种资助政策的不同育人功能, 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 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 通过资助工作开展育人教育, 使受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培养诚信、自立、自强、感恩等优秀品质。

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起以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贫困生的政策体系。这些资助方式在资助贫困生的过程中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每种方式在发挥其独特效能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如何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已成为高校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而急迫的课题。对此,高校助学工作应更新资助理念,从规范管理和实践运作两方面构建公平、高效、操作性强的“助困”与“育人”相结合的资助体系,促进经济困难学生在逆境磨砺中健康成长。

一、切实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解决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要求把解决经济困难学生问题提高到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高度来认识。近年来,随着我校办学规模的扩大,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数量也随之上升,目前有3826人被列为校级经济困难学生,这部分学生能否安心学习和顺利完成学业,关系我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事。各部门都有责任和义务支持、配合做好这项工作。

第二,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指出,要将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开展资助工作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就是解决最大的实际问题,生活问题解决了,学生才能放下思想包袱,才能安心学习。

第三,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救助弱势群体,古已有之,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大会,是在实际行动上树立和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团结互助为荣”。同时,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使贫困家庭的孩子能读书,缓和了社会矛盾,增加了校园和整个社会的和谐音符。

第四,促进教育公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

接受高等教育是基本的人权,也是一种积极的权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面临着来自生活、学习及家庭、学校等多方的压力,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来打工谋生,无法集中学习,学习压力极大。因此,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助困,可促使高等教育的相对公平。同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公平、公正和友爱。因此,只有切实做好助困工作,尽可能公平分配教育资源,才能有效缓和因贫困产生的矛盾,才能提供一个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才能让学生们能够安心学习,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重要保障。

第五,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各级各类人才队伍。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就是要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接受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要帮助他们当中一些有潜力的孩子成长为创新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

二、我校助困育人工作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党和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制定了许多资助方法,我校的资助体系建设也在不断完善,基本解决了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问题。2011年组织了两次家庭经济困难生资格认定工作,共认定在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826人。原则上按照A档10%,B档20%,C档30%,D档40%进行划分。其中:A档381人;B档共764人;C档共1141人;D档共1540人。

2011年组织办理各项奖、助、减免、贷款等资助累计近2万人次,总计4054.437万元,比上年增长87.8517万元。这些资助措施100%覆盖到全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较好地落实了国家政策,有效缓解了学生经济和生活上的困难,为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持,维护了校园的和谐稳定。

但是,应当注意到,我校学生资助工作仍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 :由于现实沉重的经济压力、城乡之间的差别、消费水平的巨大反差、紧张的学习、激烈的竞争、人际交往的不适应、就业压力、理想与现实的反差等等问题的存在,部分经济困难学生往往不能正视自己的贫困,从而产生一些心理问题。主要体现为自卑、焦虑、抑郁、敏感多疑、麻木冷漠、逆反偏激几个方面。

二是资助政策体系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认定机制存在缺陷,各地对“贫困”的界定很难有一个统一的认定标准。资助力度不均衡。如对国家现有奖、助、贷、补、免五个部分之间相互协调性不强,对多种救助项目的统筹安排和对贫困生实际情况缺乏充分了解,造成教育救助力度不够均衡。资助对象定位欠科学。现行各项贫困生救助形式是以无偿或半偿为主,渗透着传统的救济思想,在把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视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同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到高校贫困生是未来拥有较高预期收益的人群这一基本情况。

三是助困育人工作失之偏颇。物质资助为主,能力培养不足。现在学生助困主要是“授之以鱼”的给予性资助模式为主,“授之以渔”的自我发展激励不足。被动性应对为主,主动开拓助困资源不足,造成了有学生申请才予以办理。“强势关心”为主,不够细致化,不能够针对个体予以更为细致地开展工作。这样的帮助往往会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发展,有些甚至会伤害到他们相对脆弱又自卑的心灵

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加强全过程助困育人

学生助困工作应该贯穿贫困学生学习生活的全阶段,包括从新生入校到毕业生离校的全过程。一是开辟“绿色通道”使新生报到不再受阻二是做好新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认定及建档工作。三是持续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的助困工作。四是注重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离校后的贷后管理工作

2.做好全方位助困育人

高校不仅从经济上帮助贫困学生,而且在精神上关心他们的成长,不仅关注贫困学生的眼前困难,更着眼于他们的长远发展。一是开展自强不息精神教育。二是开展发展支持教育。三是开展诚信感恩教育。近

3.拓展全员助困育人

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人员参与到助困育人的队伍中来,拓展助困育人多元化形式。一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最大化教育助困。二是落实学校助困育人工作,壮大校内助困队伍。三是开拓社会捐赠渠道,吸引社会爱心人士助困

三、认真开展师生结对子“一帮一”助学活动,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在逆境磨砺中成人成才。

在市总工会、市教育工会的倡导和推动下,我校工会从2007年开始在全校开展了校园金秋助学活动,五年来,校园助学活动由经济助学发展到以经济资助为主,思想、学业、生活、品行的全方位助学。特别是从2008年开始,校工会在各学院开展的教师与学生“一帮一”结对子签约助学活动,切合实际、影响广泛、卓有成效。不仅深入推进了校园金秋助学活动的开展,而且极大地推动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提高了师德建设的实效,成为师德建设的有效载体。

校工会作为此活动的主办单位,通过校工会领导与全体同志群策群力、狠抓落实、创新思路,保障了活动扎实、有效发展,使我校校园金秋助学活动一直走在全市各高校前列,在此,我代表党委学工部、学生处对校工会的辛勤努力和丰硕成果表示衷心的感谢与热烈的祝贺。

近五年来,“一帮一”助学活动创造了全新的助学形式和方法,创新性地提出了以经济助学、学业助学、品行助学、心理助学“四位一体”的助学理念,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助学机制。活动在校党委领导下,各学院、学生工作部门参加的“一帮一”助学活动领导小组,以师生自愿为原则,以生活、学业、思想存在问题的学生为主要帮扶对象,以师生共签“一帮一”协议为主要形式,建立完善的助学档案,设定一年为一个帮扶期,每年适情进行调整和充实,由校工会负责全校助学活动的组织协调,总结推广先进典型,推动活动顺利进行。“一帮一”助学活动的开展以来,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取得了学生成才、教师进步、组织提高、校园和谐“四赢”的效果,成效显著。

学生工作部门作为此项工作的直接实施单位,为了保障工作扎实推进,深化活动内涵,希望各学院一如既往第给予工作最大的支持和帮助,保障工作高效落实。在此,我对各学院提几点要求: 一:高度重视、积极动员:希望各学院领导高度重视,进一步完善“一帮一”助学活动领导小组,做好此项工作的动员、部署、协调与指导工作。

二:狠抓落实、强调时效: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活动推广方案,把握活动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尤其是要在以往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教师队伍参与活动比例,努力做到积极主动,高效落实,确保活动的时效性。

三:注重总结、创新思路:全面总结近年来开展师生结对子“一帮一”助学活动的做法和经验,明确努力方向,不断创新思路,拓宽渠道、完善机制,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把师生结对子“一帮一”助学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11.社会育人总结 篇十一

【摘 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中,高职院校是主要阵地之一。高职院校在资助育人机制的构建过程中需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将这一体系作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课题进行研究,寻找正确的构建方法。高职院校的受资助学生在人格方面容易存在缺失,因此要加强高职院校资助育人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高职院校 资助育人机制

在高职院校中,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学生属于弱势群体,国家对这一群体也非常重视。高职院校的资助系统建设已经逐渐完善,为困难学生提供了经济上的帮助,但是在学生的学习以及心理健康成长、人际交往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除了物质上的资助,还需要提供心理上的辅导以及素质上的教育,使其能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资助育人机制下获得健康的成长与进步。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机制构建中的原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机制的建设需要具备鲜明的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特色,需要与中国共产党的纲领与宗旨相一致[1]。当前阶段,社会价值观念更加多元化,在其发展中需要面对不同方面的文化思潮以及价值观念的影响,这也是多元化所带来的挑战。在这种状况下,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需要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运用正确的思想与方法去处理经济发展问题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不断地吸收优秀的文化,杜绝腐朽文化的干扰,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能够保持正确的方向与性质。另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职院校的建设还需要坚持时代性的原则,它需要与时俱进,反映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在创新制度的同时也要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体现时代特色,将改革创新的时代价值观念作为自身体系建设的时代性标准。高职院校在价值体系的构建中也应该充分发挥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特点,使其能够在激烈的民族文化价值竞争中始终具备良好的生命力与竞争实力。

二、高职院校资助育人机制建设的现状

(一)注重资助,忽视育人

贫困学生的教育,从社会、家庭、学校、教师再到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需要各方共同參与。目前在资助工作中,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贫困生的诚信感恩意识更为淡薄,资助育人成效不明显。学生首先在获得资助的看法与态度上就存在错误的观念,认为得到资助是应该的,出现一种不劳而获的思想,对举办的相关感恩活动也只是应付了事,没有用心去领会资助的真正意义,这与高职院校资助育人机制的不完善有着直接的联系,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对资助比较重视,而对育人忽视。在高职院校的资助工作中,进行贫困生的认定以及评选助学金、助学贷款是其中的主要工作。在实际的资助工作中,有的学生会提供假的家庭情况证明,或者出现拉票、争名额等问题,高职院校针对资助工作将重点放在了操作方面,不重视贫困生名单的选择确定以及贷款办理的具体事实情况,单纯为了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而忽视了对受助学生的诚信及感恩教育。另外,贫困生也会因为家庭方面的困难形成比较大的心理压力,容易出现自卑或者虚荣心,学校忽视了对这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高职院校资助育人方式缺乏创新性

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学生资助工作,为了让国家的资助政策家喻户晓并得到落实,各高职院校应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一些诸如资助政策宣传活动月等类型的活动[2]。但是通常的情况是相关的活动比较少,大部分都是走表面流程,主要是围绕感恩或者自强等传统的形式开展资助育人活动,这样难免会让学生产生疲劳心理,对感恩与坚强、诚信等品德并不能真正地理解其内涵,也不能在思想上认识到这些品质的重要意义,而且受资助学生也不能真正地去感谢政府、学校、老师对自己的帮助,只是定期理所当然地拿钱而已,这些问题都是资助育人工作不到位造成的,资助育人工作形式的单一、缺乏创新也是重要的因素。另外,高职院校的教育有一定的特殊性,学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校外实习,通常学生会在大三上学期就开始离校进行企业实习,因此对贫困生的教育与引导工作就会间断,使得资助育人达不到理想的效果。高职院校受资助学生更多的是需要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以此增强其感恩、诚信观念,但是通常学校的资助育人管理者比较缺乏这方面的经验,不能与学生进行很好的沟通,考核制度也不完善,对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效果造成不良影响。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机制的完善

(一)确立育人为本的资助理念

当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国家建立的资助政策下,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经济上的资助,经济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摆脱了求学过程中经济方面的困境[3]。为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业,资助育人机制提供了很好的物质上的帮助,但是对相关的心理与思想上的教育比较忽视,没有实现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状态,需要对资助育人机制进行完善。比如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就针对这一现状开展了相关资助育人工作的研讨会,进一步明确了资助育人工作的内涵,确立了“育人为本”的资助工作理念,在经济上实行资助的同时积极开展心理援助以及能力扶助、就业帮扶等工作,将育人融入助学的全过程之中,实现资助育人机制的全方位发展。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思想,使学生在理论思想的进步中获得正确的成长教育,形成正确的人生追求,使其具有正确的努力方向。

(二)开展资助育人系列工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开展资助工作,是当前阶段政府在教育领域保障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形式,也是实现教育公平政策的一种体现。因此,高职院校在建设资助育人机制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贯彻关爱学生、引导学生的工作原则,将促进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作为工作目标,实施资助育人的系列项目,促进相关思想引导活动的开展,比如利用心理援助工程的开展对贫困生进行心理疏导,使学生能够形成健全的人格,或者开展学业帮助项目,在学习方面给贫困生提供帮助,改善其学习效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下,主要就是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思想道德教育去完善资助育人机制,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助学贷款等政策的内容与具体的实施流程,通过诚信感恩方面的教育增强学生求真务实、感恩社会的思想意识,学校管理者也应该对受助学生的履职情况及学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成果进行监督,真正促进各项政策的真正落实。

(三)加大国家的扶持力度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机制的完善离不开国家的扶持,科教兴国属于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家在对高职院校贫困生进行帮扶的时候,需要保持持续、稳定的经费投入。比如出台一些相关的优惠政策,对一个地区或者高职院校内家庭经济困难并成绩优秀的学生实行筛选,对学生的学费进行一定程度的减免。另外,在助学贷款政策的调整中也需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受资助学生给予充分的信任,做到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使得助学贷款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具有人性化的特点,对于受资助生毕业后的生活质量能够起到一定的保障效果,比如助学贷款可以执行免息政策,能够提前或按期还款的学生可以为其退还10%左右的贷款资金,让学生能够真切地体会到国家资助政策的好处,并且能够真切地学会感恩。另外,为了扩展高职院校资助育人的范围,还可以实行校企合作或者建立贫困生基金的方式,集合社会的力量去帮助贫困学生渡过难关,这些方式都是比较有效的资助育人机制,也能够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机制的发展是多元化的,对学生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去自觉地学习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现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发展。我们不仅要注重经济上的帮助,更要注重对精神方面的教育,建立功能全面、切实有效的资助育人机制,增强资助工作的内涵,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力.高校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途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2]叶长安.论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机制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2(20):98-100.

12.社会育人总结 篇十二

社会质量理论强调以“社会和谐共生”为基本核心理念, 表现了人们在团体、组织和社会中的相互依存关系。据此, “社会质量”这一概念被定义为“公民在那些能够提升人们的福利状况和个人潜能的环境条件中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程度”[1]。该理论倡导和谐理念, 也涉及经济保障与制度建设的关系, 基于此, 近年来国内一些专家学者开始以此为视角, 将其引入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理论与实践中[2]。正是由于社会质量理论作为国际社会政策领域的一个新型的研究范式, 可以为人文社会科学诸多领域的研究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因此, 社会质量理论已逐渐应用于一些社会科学领域。

二、社会质量理论与高校育人工作之间的关系

所谓体制, 包括机制和制度两个层面的内涵。具体涉及高校育人工作机制, 主要指的是高校教学科研配套机构、相关职能管理部门的设立与相应职能和岗位责权的配置, 以及保障高校运作发展建构的整套制度体系。

就社会质量理论的内涵而言, 社会保障、社会融入、社会增能与社会参与是社会质量高水平的四个基本条件[3]。据此, 我们可以推导出“学校质量”与“社会质量”之间的投射关系, 并分析得出“学校质量”的概念, 即学校质量是指学生在充分享受良好教育和个体素养得到提升的条件下, 自身权益得到维护并且能够参与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实际状况。也就是说, 高校育人质量直接取决于学校保障、学校融入、学校参与、学校增能等四个维度的基本前提。由此, 我们找到了社会质量理论与高校育人工作之间的切入点和衔接点, 作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和方法论, 社会质量理论为新时期的高校育人工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1.在“学校保障”维度上, 它包括育人机制的体制部分:大学生教育培养所需的基本教学功能保障, 包括院系专业的设置、科研教学平台的建设、后勤辅助机构及职能的配备等;育人机制的制度保障部分, 包括基本教学制度、行政管理制度、人才培养系列制度以及生活、安全、医疗等方面的后勤管理制度等。学校保障的成效不仅取决于硬件条件的体制具备, 更重要在于“软件”上的配套制度是否完善, 培养平台的设置是否科学以及人文环境的构建是否健康文明等。对于这些因素的评价, 人们往往通过学校人均占有资源数、师资水平、师资比例等指标予以考察。

2.“学校融入”维度在宏观上间接反映大学学校文化及人文气息, 在微观上直接表现为学校学习生活环境的归属感和融入度。在这一维度中, 学校信任作为探讨学校融入的核心要素, 可以通过考察高校师生群体彼此间的信任度状况, 以及师生群体对学校教学、管理、服务的满意度指数来具体表现。学校融入状况恰恰是高校育人工作体制和制度建设水平的客观反映。

3.“学校参与”作为学校质量理论探讨的第三个维度, 从社会质量理论视角出发, 提炼出“ 学校活动”、“学校赋权”两个学校参与内涵的核心概念。学校参与维度通过高校的相关体制和制度考察高校信息公开建设、学生接收信息资讯和学生权益的申述及维护状况, 以及通过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和建设发展等方面的意愿、渠道、机会、积极性和参与度来反映高校的学校质量水平。这一维度也是目前各高校普遍缺失的主要方面, 其直接表现出高校民主管理和学校和谐的局面。

4.“学校增能”是学校质量涉及的第四个维度, 也是最高级维度。培养什么样的人, 如何培养人, 是这个维度探讨分析的基本问题。从社交能力、专业知识到思想品行、人文素养, 高校育人工作需要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 整合各方面资源塑造出符合社会发展、推动人类进步的高级专门人才。

整体把握不难发现, 这四个维度之间是一个逐次递进的交互关系, 从学校保障到学校增能, 每一个前提为下一个维度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即只有前一个或几个维度的满足才能取得后一个维度功能的实现。

三、当前我国高校育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针对性的体制建设和制度落实不足。

不可否认, 我国传统高校的体制设置一般是基于“学生管理”的角度, 而国外高校更强调侧重“学生发展”的视角来从事体制的逆向性建构。前者把学生作为管理的对象, 体制上更多强调基本功能的配置, 呈固定化的模式;而后者将学生置于创造性的主体地位, 体制上更多凸显以需求导向型为特点的功能设置, 呈灵活人性化的模式。

从社会质量理论的角度来看, 学校保障体制功能不够完善, 大都缺乏人性化的学生权益保障和学生培养的创新体制。如美国一些高校从20世纪60年代就广泛推行的“本科生科研项目计划” (UROP) , 一套比较规范和完善的本科生科研制度体系, 包括专门服务性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科研交流平台的建设、经费来源的保障、奖评制度的建立等完整的体制和系统化制度[4]。在这方面, 国内高校普遍表现出不足之处。

2.高校信任缺失侵蚀育人工作体制。

信任缺失主要指信任的价值观念及规范要求失去了应有的功能或者产生了功能失调[5]。就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整体形势而言, 无论是日常生活领域的劣质产品, 还是文化学术界的抄袭剽窃之风, 都直接冲击并颠覆着公众对整个社会的信任感。毋庸置疑, 社会公共领域的信任缺失必然对学校信任文化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再加上一些学校自身教学和管理的失当, 自然促使学生对学校教学动机和能力产生一定的不信任, 在扩散和累积效应下, 最终对教学的不信任发展到对学校整体的不信任。在信息网络化和传播途径多元化的今天, 信任口碑的缺失必然恶性泛滥、届届相传, 这不仅严重阻碍了学校文化的良性发展, 而且极大地制约高校育人机制作用的发挥。

3.育人工作机制中缺乏学生的能动效能。

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培养的对象和主体, 其天然具有能动的积极因素。客观而言, 大学生主体地位完全没有得到体现。在实践中发现, 我国高校教学管理、人才培养方式方法和制度的酝酿制定及实施大都缺乏学生的参与, 而事实上, 大学生们具有强烈的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和需求。据部分高校调查显示, 超过八成的学生认为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非常重要, 超过90%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或很少参与学校教学管理[6]。不可否认, 当前确实存在一些高校或教育主管部门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 考虑的出发点不是学生的客观需要和实际意义, 而是学校管理的便利、形式上的政绩, 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广大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

4.教师动力不足弱化育人工作机制的实效。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地方, 同时又是学术知识的圣殿。然而近年来, 高校教师群体中流行的“校外兼职副业”和“科研项目导向”现象, 一些教授将学术资源转化成商业资源搞创收, 学者风范和学术良心磨蚀殆尽。这些客观上反映出当下整体“浮躁”的社会氛围中一部分高校教师的职业观和育人观。细究而言, 问题根结在于高校育人工作机制中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的偏差。另外, 目前高校鼓励科研的薪酬制度, 不仅让学术变得浮躁和功利, 更直接的后果是冲击着大学的立身之本——教学。

5.育人工作机制中缺乏个性化人性化要素。

个性化是学生自身具有的固有特征, 人性化是高校育人服务的高品质追求的方向。随着社会进步发展, 学生在成长和被教育的过程中对于个性化和人性化的要求必然成为一种趋势。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 高校育人工作中方式方法的个人性和人性化水平也直接反映了新时期高校育人工作的水平。当前, 高校普遍存在着大班化教学、单一化考评、因人设课以及教学内容陈旧与方法刻板化等现状。在育人工作机制中, 无论是具体层面的课程设置、教学班级编制、学业考评, 还是宏观层面的育人配套制度制定、育人指导思想及其定位, 都严重缺乏个性化和人性化的要素。

四、基于社会质量理论新视角, 全面构建高校育人新机制

1.学校保障方面。

要始终明确, 高校育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首先要扎实做好保障体制和制度方面的工作。具体而言, 就是要建立一整套保障体系, 包括体制层面的职能机构设立、人力资源配备及相应服务职责的明确界定, 以及制度层面的各种规章制度的细化与制定等, 从而实现保障的体系化和规范化。学校保障的内涵不仅包括低层次的基本功能性保障体制与制度, 还应涉及人才培养质量的系统保障, 包括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案的细化落实以及其他相关育人长效机制的建立等。高校育人长效机制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高度重视学生在育人机制中的能动效应。从人才培养体制运行的角度来看, 作为该体制的受益者的同时, 大学生也应该是体制状况的参与者和监督者。二是育人机制要始终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方向接轨。高校只有开放式办学, 充分吸纳全社会的积极要素来服务于人才培养工作, 才能培养塑造出符合社会发展潮流和趋势的人才。三是强化育人机制的落实与反馈, 避免形式主义、“盲人摸象”。有效的育人机制只有建立在深入落实和有效反馈修正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发挥效用。四是突出育人机制的长效型和协调性。一套育人机制的建立是综合各方面要素科学设计的结果, 因此, 要注意避免“短视效应”和“一叶障目”现象的出现, 要站在高校人才培养的全局观、发展观的角度出发来认识和理解育人机制。

2.学校融入方面。

从社会质量理论的视角来看, 学校融入具有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校园生活情感氛围的融入;二是大学知识研读环境的融入。

在学校融入方面, 就高校育人机制而言, 要明确育人机制的两个目标就是要实现大学生校园生活情感和专业研读两个层面的深度融入。就现代大学而言, 第二层面学校融入的直接体现就是大学生是否能够充分感受、接受到科研氛围的熏陶, 并进一步融合到学校各层次科研活动中来, 并从中获得对教师及学校的理解与信任。学校融入维度更依赖于软环境的构建, 更需要在细节和人性化方面去实现。而实际情况是, 一般高校更侧重在专业研读方面的育人机制建设, 而往往忽视校园生活情感方面的氛围营造和培养。不可否认, 学校信任是学校融入的基本条件和前提基础。重构学校信任的着力点, 必须使学生把对学校的信任建立在对于学校制度、体制和规范的信任基础之上。高校应在教学和管理制度上重视信任氛围和文化的创建, 尽可能多地创造学校、教师、学生三者之间接触交流的机会, 注重沟通交流的质量和内涵。我们调研发现, 欧美高校在人文环境的塑造和人性化的学校服务配套上更胜一筹, 自然能够博取学生的普遍满意度、归属感和信赖感。

3.学校参与方面。

学校参与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学校参与管理, 而是高校应创造体制机制让学生融入到培养模式的建立、培养方案的制订、科研活动的开展、学生考评标准的制定、教学成效的评价等工作中, 全面参与到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基于社会质量理论, 我们不难得出学校参与涉及两个层面的含义, 即“学校赋权”与“ 学校活动”。学校赋权能够明确体现高校管理者是如何通过特定的体制机制来保障学生接受到健康、科学、全面的教育的基本权益, 而学校活动则客观表现出学生校园科研与社交等活动的参与度。

就学校参与机制而言, 学校要实现学生的充分学校参与度, 就要首先在体制上建立系统的学生权益维护保障部门, 如学生维权中心、学生信访接办中心等。近几年, 一些高校创新体制专设了校长学生助理或校长学生助理团等常设机构, 构建了学校最高管理层与普通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其次, 在制度层面上要完善和规范学生权益的保障条文。事实上, 学校参与实质上彰显了“大协作观”和“大教育观”的精神概念, 其体现了我国《教育法》第四十二条有关学生申诉权的规定精神。

4.学校增能方面。

大学生的“增能”根本上还体现在专业技能的掌握和专业知识的具备。因此, 无论是 “知识导向型”教育模式, 还是 “职业导向型”培养模式, 最终使学生获得技能上的提高并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才是根本所在。

就学校增能的机制而言, 首先, 在体制层面上, 高校要积极构建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科研创新平台、实践与实验平台等, 充分利用这些平台体制为学生搭起“增能”的舞台。如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工程学院的“工学交替”的教学与实践融合的培养平台, 就是充分利用了高校与企业的优势互补构建育人平台;建立相应的机构, 如以培养理工科人才著称于世的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于1997年就成立了“本科生研究办公室”, 对本科生科研学术活动进行组织并提供相应服务, 同时为本科生创造多种多样的科研机会。其次, 在制度层面上, 各高校要科学设置实践课程体系;建立学生参加科研的教学制度;完善各项考评与激励制度等。学校增能作为四个维度的最高阶段, 必须在前三个维度的基础上, 通过体制机制的系统保障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Beck, W.&der Maesen, L.van&Thomese, F.&Walker, A. (eds.) .Social Quality:A Vision for Europe TheHague: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2001.

[2]林卡, 高红.社会质量理论与和谐社会建设[J].社会科学, 2010, (3) :58-62.

[3]林卡.社会质量理论:研究和谐社会建设的新视角[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0, (2) :105-111.

[4]刘炳, 尚航.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的理念与制度创新[J].辽宁教育研究, 2008, (2) :95-98.

[5]郑礼平.高校信任体系的构建[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7, (5) :16-19.

13.三全育人工作总结 篇十三

一、指导思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保障,是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学生资助工作是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保证每一个孩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工作。

为体现资助真正的价值,我校资助育人工作一直在有条不紊的步伐中进行,并且始终将其作为资助工作的重要部分来抓,坚持将资助育人工作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诚信感恩教育相结合,与维护校园稳定相结合,同时,我们在帮困资助之余在精神上育人,教育所有受助学生要学会感恩,要把感恩的心化为成长的动力,精神上的育人对于完善学生的自身素质和增强他们回报社会的责任感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而全方位健全完善学校的资助育人工作。

二、扎实推进,认真落实了资助育人活动方案

1、开展主题教育。学校结合实际,围绕“诚信”“感恩”等主题,广泛开展征文、演讲等活动,宣传资助政策及其取得的成效,加强对受助学生的诚信教育,培养其感恩意识。通过广播、班会、标语横幅、宣传单、展板、公开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面向社会、家庭、学生的宣传活动,积极宣传学生资助政策的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

2、做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针对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这三个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借助不同的不同角色来进行不同的教育内容。学校教育是关键,创新各种形式,举办各类主题活动,培养学生在学业上努力,在思想上自立自强。家庭宣传是基础,采取家访等形式,全面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环境,及时解答家长关注的资助政策,让家长和学生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在整个家庭中形成良好的氛围,为学生感恩教育培育温暖的土壤。要采取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争取社会对学生资助的关注、关心和支持,有助于贫困学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心怀感恩,一手接爱,一手传爱。

3、学校组织班主任召开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行素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班主任老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培养其对金钱的正确态度,能够正确面对接受资助这件事情。在学生心底埋下爱的种子。

5、学校的心理教师与受资助学生进行座谈,端正学生的价值观,也给与孩子表达自己内心思想的机会,说出心中的话,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为以后对他们进行更加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提供依据。

6、组织学生观看了《感动中国》等优秀系列节目,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能量的感染,从小学习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从小培养其社会责任感、荣誉感、使命感等优秀品质。

14.教书育人成果工作经验总结 篇十四

高庄则中心小学杨乃表有人说,一个学生就是一首诗,一个心灵就是一个世界。爱学生就是要对每一个学生发自内心的真爱,爱得深,爱得严。感动着他们的感动,痛苦着他们的痛苦,收获着他们的收获,成功着他们的成功,在学生心灵的沃土根植美好和梦想。

(一)、用亲和之心架设教育之桥

我经常这样扪心自问: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最重要的究竟是什么,优美的语言,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经验?终于,我发现,这些都是一名优秀教师不可或缺的优秀品质,但更重要的是有爱心,是穿越心灵的无私的真爱。师爱,发自内心深处的真爱,是师德的老师的体贴,关爱使他们感到舒畅、亲切,一句恰如其分的赞扬和关心远远胜过冷冰冰的指责,这就是亲和力的作用。教育是育人的伟业,用真心触动他们的心弦,也同样收获他们真诚的爱。核心,它是熊熊的火炬,能点燃学生的梦想;它是指路的明灯,能照亮学生前进的路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心,就是为师者赤诚的真心,如春风化雨,点点滴滴滋润学子心田。,师德,决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无私精神的体现,一种不息的师魂!

(二)、用无私之心铺就事业之路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博大无私、宽广无边的,也是无微不至的。教师,可以感染同事,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可以感染家

长,树立威信,真诚沟通;可以感染学生,积极进取,勤奋努力;我们更可以感动社会,爱岗敬业。

(三)、用研究者之心搭建教学之梯

在学校“科研兴校,内涵发展”思想的引领下,成为研究者、作研究型教师成为我的事业追求。我认真钻研,努力实践,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实效,(四)、言传身教、严格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催化剂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实践表明,教师的道德品质、治学态度、工作作风、生活态度,乃至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心灵。正因为言传身教这种特殊的育人效用,使为人师表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和途径。因此培养人才的素质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教师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崇高的威信,首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时简单的一句话会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教师展示的不仅是丰富的科学知识、严谨的教学风范、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且还有教师的个性及心理素质。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学生尽收眼底,因而教师在课堂上所表现的优良品质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在“教书”同时起着“育人”的良好作用。其次还要严以自律,严格要求,以身作则,作身先士卒的垂范。另外还要关心热爱学生,课后倾听学生的声音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爱是人

上一篇:沙滩的作文450字下一篇:迎接小学财务管理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