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城市公用事业管理局200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24-09-11

南平市城市公用事业管理局200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共9篇)

1.南平市城市公用事业管理局200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篇一

文章标题:劳动就业管理局200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07年上半年,我市劳动就业工作以国务院、省、市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的颁布实施为契机,大力破解大龄特困群体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培训、城乡就业一体化三大工作难点,深入推进就业服务“新三化”、拓宽灵活就业渠道、发展全方位职介服务、改善农村劳动力就业环境等四项服务,有力确保了我市劳动就业工作协调、持续、健康发展。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就业再就业目标任务顺利过半。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8767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3.9。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1492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1.4;其中帮助困难人员再就业6988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8.23;“4050”人员再就业11815人;帮助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至少一人再就业2178户。全市新增农村劳动力跨地区就业11142人,全市现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466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

——就业再就业政策得到有效落实。为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再就业优惠证》5184本,发放范围扩大到了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等6类人员;发放商贸、服务型企业认定证明25家;为从事个体经营的下岗失业人员和符合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条件的企业减免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275.2万元,减免税收2145.8万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1人,共计贷款106万元;享受社保援助和社保补贴12000人、“以奖代补”5000人,补贴金额1654万元。

——技能培训有效提高劳动者就业竞争力。全市共组织再就业培训11536人,占年目标的57.7,培训再就业率达到61;创业培训1804人,完成年目标的69.4;就业前培训3067人,占年目标的76.7;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9329人,完成年目标的77.7,培训布局更加合理,全市已联办了8个再就业培训基地,新办了定向培训基地1个。

——失业保险扩面征收力度加大。全市失业保险扩面306家,失业保险新增参保人员9590人,占全年扩面任务的65.7;征收失业保险费2719.32万元,占年目标任务的53.3。今年上半年新接受失业人员1535名,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5415名失业人员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保障了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

——劳动保障代理和劳务派遣促进灵活就业。劳动保障代理劳动关系代理总数达到7.4万份,其中今年上半年新增劳动关系代理1589人,办理劳动关系及养老保险关系转接1201人;全市已有2569名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劳务派遣实现了灵活就业。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开展政策宣传,大力营造良好就业再就业环境

1、率先出台市政府1号文件。国务院36号文件和省人民政府1号文件下发后,我局高度重视,把制订出台贯彻意见和配套政策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组织了各县(市)区业务骨干进行文件草拟工作,数易其稿后,于年初送交市政府常务会议进行讨论。最后由肖旭明市长、朱中华副市长亲自修改定稿,并于2月24日在全省地(市)、州中率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黄政发[2007]1号)文件。为了尽快地将全部政策落实到位,按照省配套文件的发文情况,我们还配合各有关部门于4月27日之前出台了《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等七项配套政策,由于政策出台快,社会反响非常好。

2、组织开展就业再就业政策业务知识培训。为深入贯彻国务院36号及省、市人民政府1号文件,我们分三个阶段开展了政策学习宣传活动:第一阶段下发了《关于加强就业再就业政策学习宣传工作的通知》,制订了11项深入切实的宣传措施,规划了整个宣传工作的安排,确保了任务到科室,责任到人。转入第二阶段后,我们组织有关专家对各城区基层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工作人员进行了两期就业再就业新政策及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四月中旬,我们邀请了省厅领导为全市劳动保障系统的干部全面讲授了新出台的就业再就业政策及相关配套文件规定。第三阶段,我们利用公休两天时间,组织了全局干部职工开展封闭学习,进行了闭卷考试,评出了前三名,并给予了奖励;4月28日,我市贯彻落实省、市政府1号文件暨就业工作联席现场会在大冶市召开。通过三个阶段的学习培训,我市从劳动保障系统干部到广大社区专干均扎实掌握了政策精髓,熟知了操作程序,明确了工作任务。

3、大力开展就业再就业政策宣传。从三月上旬起,我市就在各类媒介上开辟了专版专栏、通过制作专题系列节目、开展在线访谈等形式,对国务院、省、市政府出台的新政策进行广泛宣传。进入就业再就业政策宣传月后,我们积极配合市委宣传部,突出宣传月活动主题,扎实有效地宣传了当前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面临的形势及最新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主要内容等,并联合新闻单位对省、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及典型

事例进行了跟踪报道。据统计,在学习宣传国务院、省、市文件精神工作中,我市共刊登专栏12期,刊发各类就业再就业新政策宣传稿件60多篇,就业再就业新政策宣传已深入人心。

(二)优化服务质量,多途径有效促进就业再就业

1、围绕企业项目建设,做好协同就业服务文章。为服务项目建设中心工作,今年上半年我局制订出台了《配合政

府项目建设加强就业协同服务方案》,通过服务项目建设,增加岗位促进就业。一是把引资与就业相结合,通过招商办厂新办企业,开发出一大批就业岗位。上半年全市新开工和改、扩建、技改项目近148个,新增就业14371人。如铁山区台资企业鹿峰集团扩大生产规模,一次性招收鞋帽制作工达700人。二是激发企业潜能,扩大生产吸纳就业。我们配合经贸、工商、总工会等部门,利用企业改革改制,新、改(扩)建项目扩大生产的机遇,主动送工送政策上门,安置就业5815人。在今年5月举行的“民营企业招聘周”上,我们共向125家民营企业推介就业2631人。三是为项目企业定向培训合格员工。以新开工,改、扩建,技改项目企业用工需求为导向,依托培训中心和定向培训基地,采取就地就近办班等形式,为新开工,改、扩建,技改项目企业开展“订单式”培训,上半年共为企业定向培训推荐上岗1125人。今年四月份,我们联合美尔雅集团在阳新县建立了“黄石市农村劳动力定向培训基地”,目前培训学员已有两期共40人在美尔雅集团实现上岗就业。

2、推进“三个结合”,充分发挥就业服务功能。坚持定期集市与专项集市相结合、大型集市与小型活动相结合、进场求职与送岗位上门相结合,在日常集市的同时,大力开展针对不同特困就业群体的专项集市。我们相继召开了帮扶困难群体的“再就业援助月”活动、帮扶农民工就业的“春风行动”以及“民营企业招聘周”、“迎三八”妇女专场招聘会、与团市委联合到阳新县开展“四送”活动、“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党员”等15次专场招聘活动,共提供就业岗位38320个,安置就业10705人。在六月底举行的“下岗失业党员”专场招聘会中,共提供岗位4007个,进场6000多人,1036名求职者在这次招聘会上与用人单位达成意向协议,其中下岗失业党员122人。有力地缓解了我市下岗失业党员就业难的问题,进一步促进了我市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赢得了基层党组织与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下岗失业党员的良好反响。

3、狠抓基层服务,努力突破“两类人员”就业难题。帮助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农户”实现就业和培训转移是今年省委、省政府确立的一件大事。为了使“两类人员”早日实现就业,我们一方面对全市企事业单位用工情况进行了调查登记,另一方面积极与外地劳动部门加强联系,广泛收集用工信息,同时在社区和农村开发各类便民岗位。在安置和转移就业过程中,根据“零就业”家庭和“零转移农户”的要求和其自身特点,我们一是采取举办大型专场招聘会和送岗上门相结合的就业服务方式,积极联系全市各用人单位和企业,以劳务洽谈会的形式提供岗位。借“再就业援助活动月”和“春风行动”的东风,一季度我们在全市5个城区、18个街道和22个社区召开了小型专场招聘会,安置冶钢集团“零就业”家庭人员717人,转移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1962人,其中“零转移农户”216人。二是积极组织劳务输出。我们制定了两周一次劳务输出的工作计划,安排专人组织洽谈和对外输送人员,今年我们还新开辟了浙江嘉兴市、海盐县等一批新的劳务输出基地,共帮助“零转移农户”实现定向转移2155人。三是对年龄偏大、特困无技能的“零就业”家庭人员实行托底安置。针对他们的需求,我们联系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等部门,开发一批保绿、保洁、社区治安等公益性岗位,今年上半年全市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的“零就业”家庭人员达550人。

(三)强化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能力

1、创新机制强化管理,激发训练中心活力。为使市就业训练中心的办学模式更合理,管理更规范,我们一改多年来与他人联合办中心的模式为就业训练中心独立办学。体制和管理手段的创新给训练中心带来了更大的活力。一是加强中心的科学化、制度化建设,狠抓了教师队伍业务素质的提高。一方面重新建立了《市就业训练中心教职员工新工资标准实施方案》、《黄石市就业训练中心岗位职责及人员配备》、《教师和学员守则》、《中心人事聘用管理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对原中心教师组织学习、考核,根据考核情况重整了队伍,并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即:每学期有教学计划、每周有教学安排,每月有教学检查,管理人员随堂听课,教师的讲课水平、业绩与工资、奖励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教师钻研业务的积极性与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目前,中心管理规范有序,教学质量和学员的满意度大大提高。二是狠抓中心生源,在过去鼓励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推荐介绍生源的基础上,我们又发动全局和全中心的工作人员参与招生工作。通过充分酝酿和反复修改,出台了《招生奖励暂行办法》,极大地调动了中心员工和全局工作人员介绍生源的积极性,目前通过工作人员推荐介绍来的学员达300多人。此办法的执行,为扩大中心生源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上半年中心再就业培训自培人数达4520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403人。

2、合理布局巧建基地,扩充就业培训力量。为了最大限度地整合我市行业及企业现有的培训设施和师资力量,我们一是加大了对两年前已建立的六个再就业培训基地的管理与指导,规范了基地培训行为和申报程序。如重型汽车配件厂,通过他们的申报和我们的实地调查,为其电焊专业更换了废旧的设备。对开展培训工作不理想的基地也不是撒销了事,而是帮助他们查找问题、拓展思路,并在培训业务上提出具体要求和指导性意见,促使其培训工作正常运转。上半年,六个基地的培训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累计培训人数达892人,创挂牌以来同期的最高记录。二是抓住契机,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一方面在阳新县建立了我市首家农村劳动力定向培训基地。利用阳新县空置的厂房和美尔雅集团闲置的设备,整合阳新县就业训练中心的管理和教师资源,就近培训阳新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解决了阳新县剩余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同时向美尔雅集团定向输入了紧缺的电机缝制工。目前培训班已有两期结业学员在美尔雅集团实现了转移就业,同时,该基地还为阳新县富兴公司输送了101名合格的织布档车工、验布工、机修钳工。另一方面是指导再就业训练基地开展农民工定向培训。黄石美岛集团和一棉是服装和纺织行业,是我们在2004年就挂牌的就业训练基地,一直以来,他们对培训工作如何开展没有计划和措施,也没有行动。年初,我们根据政府一号文件精神,结合两个企业的实际用工需求情况,指导他们在周边农村招收农民工进行电机缝纫专业的培训,然后充实到本厂的各条生产线,既让农民工实现了就业,也绥解了企业用工严重不足矛盾。上半年,仅两个基地就培训了农民工604人,培训后的就业率达到了100。

3、丰富培训手段,科学规范实施创业培训。为了在全市全面启动了SYIB创业培训,针对全市创业培训工作开展不平衡的现实,我们一是抓了创业培训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今年组织了师资缺乏的大冶市、黄石港区、西塞山区就业训练中心工作人员参加了省创业培训教师资格认定培训班,使黄石地区确保每个中心均有一名具备SYIB培训资格的教师。二是狠抓了创业培训工作的科学规范管理,指导各县市区训练中心严格按SIYB创业培训重点联系城市的要求,每期向省局报培训活动计划以及学员名单和课程表,并对学员的申请培训的表格、学员对培训班的评价、每日培训意见反馈表等等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保存。三是在劳动就业网站建立创业项目库,为想创业而苦于无创业项目的学员以及黄石市民提供随时可查的项目信息。目前,项目库已存储了1200多条精心挑选的创业项目,这些信息成了市民点击的热点,今年以来,全市已有1804人参加了创业培训。

(四)完善劳动保障代理服务,促进灵活就业大发展

1、完善代理服务,实现了劳动保障代理业务跨越式发展。今年以来,通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劳动保障代理服务层次,我局档案代理数量大增。上半年劳动保障关系代理总数已达7.4万份,档案存储量在全省位居前列。同时,代办社保续接手续等新开辟服务项目已全面展开,职业介绍、再就业培训、失业保险等项业务实现了整体联动和“一条龙”服务。

2、理顺工作流程,使劳务派遣业务实现了由单一的派遣员工到代缴社会保险、工伤处理、解除劳务协议经济补偿等劳动保障功能多元化的转变。目前,我市劳动力市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已全部进入劳务派遣资源库,通过岗前培训,使得派遣的成功率大大提高,通过完善派遣公司招聘职工录用备案和就业登记制度,合理确定劳务人员工资待遇,目前已向保险、移动、邮政、烟草等单位派遣人员2000多人,其中今年上半年新增248人,劳务派遣业务大受欢迎,这进一步促进了我市灵活就业的大发展。

(五)狠抓失业保险扩面征缴,发挥失业预警调控功能

1、上门服务,细心核实缴费基数。按照市劳动保障局统一安排,我局全面开展“五险一单”核征工作,主动配合结算中心,做到了人员及时到位,数字及时传输,情况及时沟通,有效地使失业保险与其他社会保险得以整体推进,并通过上门服务,宣传政策、核实基数,不断健全失业保险个人缴费记录和单位缴费台帐,准确地掌握了全市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为核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上半年全市征收失业保险费2719.32万元。

2、拉网式排查,一个不漏抓扩面。我们结合就业登记、劳动保障年检、工商税务年检、社保专项稽核等工作,对参保企业和职工参保情况拉网式排查,组织专班清理用人单位及职工的失业保险登记办理、全员参保、如实申报缴费基数、足额缴费等情况,并充分利用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数据资料,挖掘失业保险参保资源,上半年全市已新增参加失业保险人员9590人。同时,通过对企业的排查,劝阻了一些企业违规大量裁减人员,有效增强了失业调控能力。

3、规范流程,按月发放失业保险金。我们严格按照失业保险申领发放办法的规定,准确界定失业职工身份,认真核算享受标准,自2007年6月1日起,按规定提高了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通过身份验证系统和采取在银行发放失业保险金等措施,基本杜绝了冒领失业保险金情况,保障了基金安全,确保了失业职工失业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矛盾依然存在,劳动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我市已进入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高峰期、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攻坚期、农村劳动力转移加速期,现有的经济发展规模和结构布局中的就业岗位有限,即使保持现在的高经济增长速度,每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高估也只有近5万个,而每年需要安排和消化的城镇劳动力6-7万人,另外还有16万名农村剩余劳动力亟待转移就业,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短期内难以缓解。另一方面,我市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整体综合素质偏低,年龄偏大的多、文化程度偏低的多、技能单一的多。低素质劳动力过剩与高素质劳动力短缺并存,结构性失业现象非常明显。

二是基层劳动保障“专干不专”,社区就业工作穷于应付。

2003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了社区平台“六个到位”,省政府在当年下发了69号文,要求全省各地以我市为榜样,落实一名社区专干并确保每年1万元的工作经费。时至今日,我市的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仍与城市低保工作共一名专干,虽然政府常委会已讨论通过,但人员却迟迟不能落实。目前,消除“零就业”家庭、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的认定等大量工作亟待落实,招聘基层劳动保障服务专职人员已刻不容缓。

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战线长、数量大、任务重,转移培训工作难度较大。一方面,我市农村有大量劳动力需转移,另一方面,我市工业和经济发展也急需大量农民工,我市几个行业已出现了“招工难”、“技工荒”。我们面对的局面,一是农村转移就业人员普遍缺乏就业技能,必须对他们进行技能培训;二是需安置转移人员数量庞大,从目前的统计来看,我市尚有农村剩余劳动力16万人;三是乡镇机构改革后,“七站八所”合并,乡镇劳动保障所与其他机构共一人,大量工作无人做,基层平台建设有所减弱。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按照国务院36号、省政府和市政府1号文件精神,结合工作实际,下半年,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以落实扶持政策为主线,以强化就业服务为手段,以加大资金投入为保障,以帮助困难人员就业为重点,切实落实扶持政策,努力扩大就业,积极促进再就业。

第一,加快落实新一轮优惠政策步伐,想方设法拉动就业。

国务院、省、市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已出台,我们将加快落实就业援助、失业登记和就业管理、购买培训成果等8个方面的优惠政策。同时启动、全面实施社保援助和社保补贴。通过初步测算,这项政策将惠及全市23000多名“4555”和“4050”大龄特困人员,将会拉动全市5-6千人灵活就业,下半年我们将全力做好这项工作。

第二,突出重点落实就业政策,想方设法促进就业。在坚持全年开市、定期集市的基础上,下半年为“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等特殊就业群体安排10场以上“特型”专项劳务集市,并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配合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就业协同服务,用服务项目建设来促进就业岗位的增加。我们将深入到项目企业,了解掌握新项目用工需求,根据项目不同需求,采取定向介绍、专项集市等形式,为项目企业推介合格劳动力,组织引进我市紧缺的高技能人才,主动为企业提供职介服务;二是配合再就业政策落实,努力解决好“零就业”家庭和特困人员群体的就业问题;三是抓好大中专毕业生的市场就业工作,努力解决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四是促进城乡就业服务一体化的真正实现,为每位进城农民工提供免费就业服务。

第三,围绕“技能就业工程”,不断提高就业培训能力。一是推进我市SYIB试点城市工作;二是开展创业培训孵化小老板,以创业带动就业。帮助下岗失业人员、进城农民工增加就业技能,开办各类创业培训班,培训学员3000人,通过开展后续跟踪扶持、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等服务,发挥创业就业的倍增效应,全年孵化小老板1800人以上,带动至少4000人实现就业;三是抓好我市新设立的培训基地建设;四是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专项补贴资金的到位。

第四,加大失业保险工作力度,完成全年扩面征缴任务。一是加强核定工作,利用五险一单、统一申报核定、一票征缴机制,核实核准缴费基数,会同财政、税务等部门开展失业保险扩面征缴专项稽核。对与养老、医疗没有交叉的失业保险单位核定,严格“两表一签字”。二是加大失业保险欠费清理力度。实现参保率、缴费率、征缴率“三个净增长”,确保完成全年征收5100万元的目标,完成省下达的扩面任务。

第五,实施就业援助,多措并举帮扶就业。一是抓好“零就业”家庭和双下岗失业家庭的调查摸底和统计工作,使有就业愿望及就业能力的“零就业”家庭、双下岗失业家庭、单亲等就业困难群体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再就业;90以上有就业愿望及就业能力的大龄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当年新产生的“零就业”家庭、双下岗失业家庭三个月内帮助其实现一人就业。同时,以解决“零就业家庭”为突破口,以创建“就业服务最佳社区”为基础,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为每个社区配备1名专职劳动保障协管员,增强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服务功能。

第六,坚持城乡统筹,大力引导转移就业。抓好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和转移工作,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管理服务网络,每季度组织一次送岗位信息、送就业服务、送技能培训、送技能鉴定“四送下乡”活动,力争今年全市转移培训农村劳动力2万人。抓好阳新县的劳务输出示范县和大冶市“古建筑”劳务品牌的建设。抓好“智力回流”和“资金回流”的“双回流”工作,采取“走出去”与“请回来”相结合的办法,在大力发展“打工经济”的同时,积极引导在外打工者回乡创业,充分发挥他们信息、资金等多方面的优势,带动我全市经济发展。

第七,完善信息网络建设,确保宽带网络全覆盖。一是巩固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信息网络工作平台,组织对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网络建设进行检查评估,确保宽带网络覆盖到全市每个社区。二是建设好我局视频会议室,确保国家、省、市各级会议举办的畅通。

《劳动就业管理局200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来源于,欢迎阅读劳动就业管理局200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南平市城市公用事业管理局200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篇二

200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今年上半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和年初制订的各项工作目标,进一步深化改革,规范管理,搞好服务,加快发展,在全局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基本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

上半年工作情况

上半年,我们主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注重实际,机关事务管理有了新思路

紧紧围绕“管理科学化”主线,管理职能进一步强化,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管理责任进一步落实,管理效能进一步提高。

一是圆满完成创卫各项工作任务。上半年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冲刺年,年初我们详细制订了爱国卫生工作计划,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完善考核机制,严格奖惩。加大创卫基础硬件设施改造,对道路硬化改造、增设垃圾桶、生活区围墙楼道粉刷;开展春季除“四害”活动,购买鼠药90公斤,设置毒饵站、防鼠网、灭蝇设备;坚持全员创卫,多次开展义务劳动,整治环境卫生死角。加大社区帮扶力度,协助朝阳居委会做好2期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工作,半年投入创

-1- 建“四城”帮扶资金1.5万元,并抽调专人对社区173户“五小行业”和21个生活大院卫生情况进行督查。在健康教育方面,开展第19个全国爱卫月活动,举办3期健康知识宣传和1期健康知识讲座,组织参加全市健康知识竞赛;对示范区成员单位健康教育工作进行2次专项检查,组织示范区成员单位职工参加健康教育培训讲座1期,统一更换示范区科普一条街卫生知识小挂牌,新增105块健康知识宣传板;完善局2003—2007年创卫资料,台帐真实、全面、丰富;顺利通过国家爱卫会检查验收,受到检查组高度评价。

二是深入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活动。今年年初机关资源节约工作被市委、市政府列入单项工作目标考核,明确了市直机关部门和单位的资源节约考核硬性指标,即水、电、燃油、办公经费人均消耗比上年度下降2%,会议费用支出比上年度下降2%,考核总得分不低于98分的年度创建目标。作为市级机关资源节约工作牵头单位,我局对市直101个部门和单位2006年度资源消耗情况进行了统计、汇总、分析等基础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工作,加大机关资源节约工作宣传力度;同时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对市直机关部门和单位的冬季用电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并发检查通报;举办创建节约型机关培训班,邀请省节能领域的专家来淮授课,进一步增强机关工作人员的资源节约意识,促进机关资源节约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动全社会资源节约工作的广泛开展。

-2- 三是安全保卫工作井井有条。进一步增强市级机关办公区各单位的内保责任意识,年初与办公区各单位签订内保责任状,完善联保网络,召开编外人员法制教育会议,签订个人治安责任状,强化群防群治。定期组织组织“四防”季前和节前检查共5次,整改安全隐患9处,整改率100%;加大安全宣传力度,举办消防知识讲座并开展消防演习等活动,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加强办公区出入管理,坚持先审批、后办证、再放行的原则,加强对办公区施工队伍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坚持文明接待,积极协助协助公安、信访疏导集访110多起1800多人次,有效保证了办公区工作秩序。

在安全生产方面,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坚持“一把手”安全生产责任制,推行安全生产保证金、安全一票否决制等奖惩制度。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安全隐患整改率100%,实现了安全生产无事故。

四是国有资产清查工作有序进行。按照市财政统一要求,制定《局国有资产清查工作实施方案》,在对全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全局财务及资产管理,对企业化管理的开发中心及文印中心也进行清查、审计,全面摸清家底,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

二、统筹协调,保障机关运转有了新举措

坚持把保障机关正常运转作为重中之重,努力把工作做在前面,开展优质高效服务,为机关办公区正常运转提供了

-3- 有力保障。

一是按时保质做好新建办公楼工作。严格执行国家招投标法,积极配合相关单位做好各项工程招投标工作,通过谈判和公开招投标确定中介机构与施工单位,上半年共完成屋面钢结构、外装、弱电系统等6项工程招标工作。加强沟通、协调,积极做好内、外装饰工程方案二次设计、效果图评审工作。狠抓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目前新建办公楼正按序时进度开展。

二是尽心尽责做好办公区保障工作。上半年六楼会议中心提供会议服务近340场计2万多人次。对办公区绿化进行调整和补种,定期更换一号楼前盆花2次,共1280平方米计12000余盆,提供各种会议用花30多次。对办公区的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卫生洁具完好使用,突出抓好办公区卫生间的保洁力度,加强督促检查,提高卫生整洁度。加大基础设施维修力度,完成屋面粉刷1200平方米。切实做好水电暖保障与维修工作,上半年累计维修1400多次,更换灯管、插座、水龙头近1200只。

三是妥善解决房屋产权问题。完成市委组织部借用办公用房的装修。协调解决东大街116号大院内广告装潢公司房屋产权问题,协调处理淮安日报社的土地、房屋的产权划拨工作,为生活区15户住户解决房屋产权产籍的历史遗留问题,为7户办理了余房发证。

-4-

三、牢记宗旨,服务干部职工有了新成效

坚持以服务需求为导向,转变工作思路,创新服务手段,拓宽服务方式,努力为干部职工排忧解难。

一是加大物业管理工作力度。组织学习《物业管理条例》,进一步规范物业管理工作,坚持一般维修不过夜,紧急维修随叫随到,半年生活区水电维修累计5900多次。下大力气解决生活区住户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沟通协调,东院、南院生活区管道煤气开始安装;西院供暖改造工程已经着手实施;对平顶房进行普查登记,在雨季来临前进行防漏处理;对四个生活区的楼道进行粉刷,计89000平方米;生活区恢复绿化面积2000平方米,补栽草坪2500平方米,对绿化品种进行调整,提高绿化档次。进一步办好“3605110”24小时服务热线,半年共接来电809个,每季度开展一次社区服务面对面活动,对专项服务工作实行定期走访制度,及时梳理整改群众意见和建议,办结率98%,反馈率100%。上半年共收缴物业管理费32.5万元,收缴率91%。

二是创新幼教工作内容。机关幼儿园开辟绿化带300平方米,校园进一步美化;加大宣传力度,完成招生280名,圆满完成招生任务;狠抓教科研工作,注重素质教育,开办了古筝、电子琴、绘画、书法等43个兴趣班;构建小班化、双语化、艺术化、信息化、多元办园特色,办园能力进一步提高。

-5- 三是改善机关通信质量。机关总机室进一步改善服务质量,雨季前对机关重要用户话机、线路进行检修,邀请电信、移动、联通部门在机关生活区开展业务宣传、现场服务活动共8次,免费为各委办局移机、整理线路,继续开展24小时障碍报修受理,半年共受理障碍198个。

四、开拓进取,后勤经济有了新发展

局属单位进一步加大投入,强化管理,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机关服务中心加快服务社会化进程,办公区绿化着重突出管理职能,进一步加强对绿化企业管理,确保四季长绿、三季有花;西院清洁卫生实行承包管理,不但有效精简人员,节约成本,大院卫生工作有了明显提高。

机关房屋开发中心开发中心克服资金不足的困难,不断加大房屋开发建设力度。机关北大院三期工程完成内外粉刷、外立面装潢等配套设施安装,17号楼脚手架落地,沿街商铺即将交付使用。机关一号生活大院一期工程4.7万平方米工程正按照预定工期顺利进展,目前10号楼完成6层,13号楼完成10层,11、14号楼完成桩基验收,12、15号楼完成基槽一半,16号楼完成4层,18、19号楼完成3层主体;二期工程前期手续正在办理之中,待土地移交后开工建设。积极做好机关一号生活大院预售工作,上半年预计实现销售额1000万元,利润70万元。

-6- 机关文印中心开展“改革之年”活动,围绕企业发展主题,对职工实行优化组合,实行末位淘汰,对机构重新调整,整合内部资源,进一步明确职责;注重加强对职工的教育,提高服务意识,不断增强服务功能;实行生产厂长跟班制度,印刷质量进一步提高,业务量稳中有升。

五、加强教育,队伍建设有了新加强

在党建工作方面,对“五型”机关工作任务进行分解,以“五型机关”创建活动推动全局工作的开展。加强党员的学习教育和培训,定期组织开展党组中心组、支部学习活动,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学习计划,坚持集中学习,开展“四个一”读书学习活动,开展“塑造阳光心态,实现自我和谐”专题教育活动,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组织参加“和谐淮安是我家”和“创建和谐机关事务工作”演讲比赛,“我学楷模周恩来”征文竞赛活动,积极开展“优质服务示范窗口(岗)”、争做“优质服务明星”竞赛活动。制订了2007年全局职工培训计划,并完成了2006年度机关干部教育培训初始积分备案工作。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训和考察,组织6名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参加入党学习培训班,为4名同志办理了预备党员转正手续。

在廉政建设方面,以中纪委七次全会会议精神为主要内容,按照局领导、中层干部、普通党员干部三个层次从不同层面加强党风党纪教育。制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解意见,-7- 签订党员廉政建设责任状,组织局属单位、各处室负责人开展廉洁承诺活动,对局属单位后备干部考察进行跟踪督查,严格执行财务公开制度、招投标制度,继续开展廉政警示活动,加强局属单位廉政文化建设,通过正反面典型教育,进一步提高党员宗旨意识、责任意识、自律意识。

在软环境、行风建设方面,我局连续三年被评为行风建设十佳单位。为巩固建设成果,进一步学习《软环境建设考评细则》、《行业禁令》等规章制度,在全局开展大讨论活动,制订机关作风建设风险抵押金制度,初步实现行风建设的全局联动机制。同时加强信息宣传工作力度,加强机关事务对内、对外、对上信息宣传工作,上半年完成信息95篇。积极做好信访办理工作,上半年共处理来信、来访13件,办理人大政协提议提案8件,办结率100%,反馈率100%。在挂钩服务企业方面,定期到企业走访调研,积极为企业办实事,为企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在群团工作方面,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紧紧围绕局中心工作开展活动,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积极组织职工参加第十九届市级机关运动会。另外,还积极做好离退休老干部工作,组织离退休同志参加春季游园及第十二届老年人运动会,组织在职及离退休老同志参加身体检查。

在扶贫济困工作方面,挂钩帮扶淮阴区渔沟镇汪庄村,上半年共投入扶贫资金1.59万元,开展了结对扶贫、送温

-8- 暖、农村劳动力培训等项目。继续做好城镇帮扶工作,两次为城镇特困家庭、“4050”下岗人员共19户送去粮、油及衣物。

上半年,我们虽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如有些工作因客观原因还没有进展,管理和服务还有不到位的地方,服务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强化,规章制度还需要进一步规范等等,下半年必须解决这些问题。

下半年工作安排

经过全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上半年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要完成全年的目标,困难仍然很多,任务仍很艰巨。下半年,我们要咬定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全力狠抓重点工程,突出创新,重抓落实,振奋精神,迎难而上,以重点工作的突破确保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昂扬奋进,狠抓重点,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履职力 为把全年工作目标落到实处,我们要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做好各项工作。一要强化目标管理。对市委、市政府下达我局的各项工作任务及年初制订的实事项目工作计划,必须认真对照进度安排,进一步周密计划,分解落实,对每项工作思想要认识到位,措施要落实到位,各处室、各单位要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二要注重抓落实。对未完成工作要咬定目标不放松,狠抓落实不松懈,分析原因,采取对策,多方协调,积极沟通,争取支持,寻

-9- 找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办法。三要加大督查和考核力度。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严格奖惩。

(一)以新建办公楼为契机,改善机关办公条件。努力做好新办公楼的各项工程,加快工程建设进度,严格把好工程质量关,积极做好内外装饰及各项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多方听取意见和建议,力争将新办公楼建为质量优良、功能齐全、使用者满意的精品工程,确保12月底交付使用。

积极筹措资金,进一步加大办公区基础设施改造力度,对1号楼进行内外装饰改造,2号楼加层并对外墙进行装饰改造;对3号楼的后场地进行改造;对办公区前后两个大门进行改造;对办公区平顶房进行改造;对办公区供水管道进行改造,实施第二次水增容;更换1号楼内供暖主管道以及室外部分主管道,更换2号站交换机组。

在新建办公楼和改造基础设施过程中,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和协调,做好卫生保洁和安全防范等工作,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办公区正常的工作秩序。

(二)以生活区改造为重点,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加快生活区基础设施改造,着力改善机关生活区居住环境。目前西院供暖改造工程已经紧锣密鼓的启动,我们要按照市政府要求,全部工程11月底前完成,在供暖前交付使用,积极做好宣传沟通工作,广泛宣传解释西院供暖改造工

-10- 程的方案及原则要求,力争得到业主的支持和理解;同时做好改造工程的协调工作,既要配合各单位做好改造工作,又要严格按照工期,狠抓工程质量,做好工程的配套扫尾工作;按期完成东院、南院管道煤气安装工作;完成南院和七九院楼道粉刷,对东院部分楼房墙面进行铲粉;进一步整合现有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加快推进机关生活区物业管理社会化进程,提高物业管理费收缴率。

(三)以资源节约为抓手,深入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要广泛开展宣传活动,普及节约意识,采取多种形式加强资源节约宣传,增强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资源的自觉性,使广大机关干部自觉成为建设节约型机关的宣传者和实践者。完善工作机制,着重加强对市级机关资源节约检查考核,对重点部门和单位进行重点查、重点抓,对水、电、燃油上升及存在问题的部门和单位逐个过堂,研究对策,督促整改,对节约成效显著的单位予以奖励,对浪费现象予以通报批评曝光,建立长效机制,调动创建工作积极性,并积极开展一系列创建活动,把创建节约型机关工作推向深入。

(四)以平安机关为目标,确保全年安全无事故。安全防范和安全生产工作始终要警钟长鸣,要以创建最安全地区为目标,实现“四无”十九年。强化内保目标管理,抓好安全防范制度和措施的落实。坚持文明礼貌服务,提高

-11- 安全保卫人员的素质,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奖惩激励机制,实现“三勤”和四查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妥善处置各种突发事件,做好信访疏导工作,维护机关办公秩序;积极争取财政支持,提高技防能力和水平,完善办公楼监控联动系统和大院水防设施,恢复办公区照明路灯。生活区治安防范要以创建安全文明小区为目标,加强巡逻,强化人员和车辆进出管理,重点防范入室盗窃等违法犯罪行为。在安全生产方面,加大宣传力度,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督促整改事故隐患,确保整改率达到100%。

二、开拓创新,优质服务,不断提升机关事务的影响力 坚持把创新精神贯穿到机关事务工作的各个环节,保护创新热情,鼓励创新实践,加强理论研究,推动制度创新、工作创新,加快“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进程。要将创新观念深入人心,在全局干部职工中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发展意识、实干意识、忧患意识,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充分调动全局上下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个人创造性,加快机关事务工作的发展。

(一)拓展服务项目,为机关多办实事。

从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出发,开拓创新,着手解决广大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在机关办公区开展课间操活动,提高干部职工的身体素质;广泛征求意见,着手调研摸底机关双职工中午就餐难的问题,为市领导积极出谋划策。

-12- 在办公区服务方面,积极探索现代化办公楼物业管理模式,卫生、保洁工作进行对外承包,转变职能,制订服务标准,着重抓管理。创新会议中心会务保障工作,提供更加全面细致周到的会议保障服务。

(二)优化服务质量,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在幼儿保育保教方面,添置更新幼教设备,提高办园条件;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积极做好省级“十一五”教科研课题研究,加大教科研力度;充分发挥省示范园和机关幼教这个品牌效应,逐步实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投入、高效率体制、高层次管理、高档次环境、高科技设备、高品位内容、高素质人才、高水平教学”的办园目标。

机关总机室在做好话机、线路维护工作,配合通信部门做好新建办公楼装移机和通信线路布置等工作,要抓住兴建办公楼的机遇,争取对进入办公区的各电信公司进行统一扎口管理,并积极拓展新业务。

(三)增强后勤实力,盘大后勤经济。

全面完成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制扫尾工作。完成机关服务中心纯净水厂改制工作,按照制订的改制方案,加大指导、协调、检查和监督力度,做好宣传和思想工作,坚持按政策办事,确保职工和企业利益的最大化,稳步推进,年底前完成改制任务。

机关房屋开发中心要着眼于法人治理结构模式,制订激

-13- 励奖惩机制,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管理,确保运转正常,资产增值,考核到位,保障机关有力。加强宣传和销售工作,充分发挥销售中心的窗口作用。加大房屋开发力度,完成机关北大院三期工程,机关北大院建设工作全部结束;机关一号生活大院一期16、18、19号楼交付使用,10-15号楼部分进入安装工程。在房屋开发建设中,要加强施工管理,狠抓工程质量,做好节约、环保工作,加强智能化建设,努力把所开发的住宅楼建成精品工程。

机关文印中心进一步做好企业“改革之年”的各项工作,加大改革力度,不断完善质量管理制度,组织开展岗位培训、技术交流、技术竞赛等活动,进一步提高职工整体素质,提高产品质量。加大力度,继续做好加入新华日报报业集团各项工作,为企业进一步壮大发展注入活力。

同时积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要创新思维,改进方法,千方百计联系项目,严格奖惩,确保完成招商引资任务。

三、和谐向上,强化素质,不断增强队伍的整体合力 以“五型”机关为抓手,切实加强自身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素质,努力营造一个团结、稳定、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以过硬的履职尽责的本领和务实高效的良好形象,创一流业绩,促后勤事业发展。

在思想建设方面,坚持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和“三会一

-14- 课”制度,加大“五型机关”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加强基层党支部的换届选举工作。认真开展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工作,积极开展中层干部“团队合作与整体效能”主题教育、“党员活动日”等活动,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继续加强党章和法纪教育,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党风党纪教育、廉政文化、监督考核活动为载体,以典型的人和事推进职业道德、廉洁品德建设,以无违规、无违纪、无违法“三无”为目标,进一步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腐败体系,自觉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在行风、软环境建设方面,继续开展每半年“服务面对面”活动,坚持办好“3605110”24小时服务热线,主动上门征求意见,力争全年行风、软环境建设排名进位争先。建立信访控制考核标准,增强前瞻性、预见性,信访总量力争降低20%。继续开展全民创业调研、挂钩服务企业、领导下访等工作。同时进一步做好扶贫济困、群团、信息宣传等工作。

在和谐机关建设方面,和谐机关就是要人和,人和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生产力,人和出感情、出效率、出健康。关爱职工生活,把职工的冷暖挂在心上,积极想办法解决职

-15- 工的后顾之忧,对困难的职工要予以帮助。构建科学的用人机制,不断激发干部职工的创造力,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做到“人尽其才”,平等竞争。加强团结,相互尊重, 在工作上做到“三分三合”,即职能上分,思想上合;工作上分,目标上合;责任上分,决策上合。

同志们,下半年的任务十分艰巨,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以饱满的热情、严谨的作风、扎实的工作,努力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为建设“小康淮安、和谐淮安”做出新的贡献。

3.南平市城市公用事业管理局200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篇三

南平市地处福建省北部,是福建省辖区面积最大的设区市,国土面积2.63万平方公里,下辖一区四市五县,户籍总人口306万,常住人口288万人。南平市不仅是福建省的老工业基地,还是国家和省级商品粮基地,目前全市共有7家上市企业,8个国家和省级商品粮基地县。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主动融入海西发展大局,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跨越发展为主线,把法治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主导工程、全面小康的保障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推进,纳入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安排总体推进,纳入群众满意的实事工程重点推进。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起点定位,规范法治主体行为,打造高效善政的服务型政府

我们坚持把维护公平正义作为法治县(市、区)建设的主旨,着力构建严明执法、严管队伍的格局,努力打造“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办事”的法治氛围。

1、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按照民主集中制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委政府工作运行机制,形成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党内权力结构运行新机制,推动政府决策的合法化、科学化和民主化。各级政府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依法执行人大决定决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积极配合人大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人大代表视察及专项调 研。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认真办理政协提案,积极采纳政协委员调研成果。2010年全年办理市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136件、市政协委员提案271件,办复率均为100%。

2、不断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

以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为契机,按照“精减手续、提高效率”原则,主动公开办事流程,积极分解执法职权。针对行政事务隐性行为,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责任落实倒查制、过错过失追究制、向上延伸的行政首长问责制等制度。加强对重点储备项目前期、重点项目建设、工业(含商贸物流、旅游)在建项目、招商引资在谈项目、征地拆迁等重点工作的考核考评,加大对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南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印发《南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规范行政权力运作工作汇编》,作为南平市建设系统行政执法工具书;南平市林业局监督指导各地在执法过程中严格按照《南平市林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暂行规定》;南平市质监局开展“全程说理执法”和“开门审案”工作,在全省率先试点开展模拟行政处罚听证竞赛的活动;浦城县政府先后制定并认真落实《政府议事规划》……2010年底,我市成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实施城市管理重心下移,进一步加大行政执法处罚力度,今年上半年就发放《责令改正通知书》311份、《责令停工通知书》281份、拆除违法建筑118户,5572平方米。

3、稳步增强反腐倡廉的意识和能力

全市进一步加强廉政制度建设,认真落实《廉政准则》,规范行政行为,开展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资金审计,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采取专题报告、现场教学、组织参观等形式,不断加深领导干部对反腐倡廉工作的理解,提高领导干部自身反腐倡廉的意识,从源头上防治腐败。2011年6月,全国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巡展活动来到南平,南平市经贸委、南平市司法局等多个部门组织单位干部职工参观接受廉政教育。仅2011年上半年,全市市直单位就开展《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专题学习364场次,开展专项教育122场次,党员领导干部上廉政党课176场次,受教育人数达1.2万人次。今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完善科级干部廉政档案管理制度,有79个单位党组织为2236名科级干部建立了廉政档案。

4、严格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各级检察审判机关紧紧围绕“平安南平”建设,进一步深化“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和“推行说理式执法文书”和“案卷评查”等专项活动,以公正司法为出发点和着力点,健全制度、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加强管理,严格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一是强化司法保障功能。司法机关坚持服务大局与公正司法相统一,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为实现“率先突破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二是推进司法改革。人民法院围绕《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制度具体方案,采取扎实措施,积极深化法院改革,加强审判管理;检察机关贯彻落实检察工作改革精神,完善和深化主诉、主办检察官办案责任制,完善了符合司法规律的审查逮捕和公诉工作机制,着力提高检察机关的公诉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了人民监督员制度。三是提高执行能力。坚持以开展清理执行积案专项活动为抓手,规范执行程序,强化执行管理,创新执行手段,着力提高执行工作水平,依法最大限度地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四是完善司法调解。进一步建立健全调解工作联系网络,广泛运用多种调解方式,深化了诉讼调解工作,规范诉讼调解程序,努力提高调解结案率,促进社会和谐。五是强化职务犯罪预防侦查工作。重视发挥职务犯罪预防在三项重点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扎实开展预防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全面推行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强化市场廉洁准入,促进诚信体系建设。同时充分发挥职务犯罪侦查职能,健全职务犯罪案件侦查和预防工作机制和预防职务犯罪能力。

5、着力提升队伍管理增强服务效能

我们把学法列入创建学习型机关重要内容,邀请法律专家为全市领导干部授课,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试、执法人员法律知识更新培训等制度得到较好落实。南平市委党校明确提出“把法制教育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的必修课,作为党校教学、科研的重要内容”。全市各级各部门通过法律知识考试、专家报告会、法制讲座等形式,定期对所有政法干警和行政执法人员实行培训考试,法律知识更新培训面和合格率均达到100%。2011年上半年市本级就有80多个市直机关单位党组织的230多名领导干部带头上课,推动了 机关学习活动扎实开展。

(二)高目标推进,协调各方利益关系,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我们按照“发挥职能作用、维护合法权益、促进和谐稳定”要求,以增强基层基础建设、增强法治惠民能力、增强社会稳定程度为工作目标,创新机制,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着力解决各种复杂问题。

1、大力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我们在持续深化“南平机制”中,继续开展“挂村服务,互动联动”工作,充分发挥农村“六大员”队伍的作用,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逐步推行农业用地依法、自愿、有偿、有序、合理流转,依法落实和维护农民承包土地的各项权利。在“平安南平”建设中,注重加强基层普法教育,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并结合综治宣传月,三八维权周、“民主法治社区(村)”创建等活动,在预防社区违法犯罪、化解民间矛盾纠纷、提供法律服务的过程中开展学法、用法、守法活动。2011年我们在全市广泛宣传新修订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代表法》、《选举法》,举办法制讲座40多场次,培训宣传骨干242名,开展宣传1828次。从2005年以来,我们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截止目前,共有政和县石屯镇西津村等3个村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36个村获“福建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242个村获“南平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政和县还将“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西津村作为其他行政村创建各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模范典型,以此带动全县“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持续开展,促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村务、财务公开在农村得到贯彻和深化。

2、切实推进社会生产秩序规范运行

按照法治县(市、区)创建工作要求,认真落实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和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紧紧围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集中开展环境污染、社会治安、校园周边环境、餐桌污染、信息诈骗、食品卫生、文化市场、交通安全、人力资源市场、安全生产、重点流域水环境等各类整治活动和开展“打非治违”等专项行动。今年上半年,全市仅食品安全整治一项就开展各类检查6706次,出动执法人员28704人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餐饮企业13857家,查处各类违法案件54起,取缔无营业执照的生产经营企业17家,取缔无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的餐饮店24家,依法处罚没款20.8万元,有效保障了群众的食品消费安全。在武夷新区建设中,武夷山市政府组织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规划局等多部门组成联合执法队伍,对占用集体用地的违法违章建筑进行依法强制拆除,同时在新区内认真开展打击经济领域犯罪行为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形式广泛的法律宣传保障了新区建设的稳步进行。在防灾减灾方面,加快建设气象灾害和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增强重大灾害预警预报、快速反应和紧急救援能力,开展重大地质灾害点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行动,努力消除灾害隐患。2011年,我们建立了玉屏山公园作为应急避难所,并于今年12月投入使用。

3、重点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我们抓住工业园区建设征地拆迁、库区移民、高速公路建设、林权改制等矛盾纠纷多发领域,与法院、综治等部门通力协作,主动开展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把人民调解工作延伸到各个行业、覆盖到各个角落,将矛盾纠纷控制在源头,化解在萌芽状态。松溪县还在乡镇(街道)建立检察官维稳工作站,畅通农村法律诉求渠道。目前,全市建立各类人民调解委员会1993个,全市139个乡镇(街道)、1814个村(居)全部建立调委会,500人以上企事业单位建立8个,在各村选聘了1650名综治协管员,设立“平安中心户”,做到及时排查、及时化解,同时依托全市15756位农民技术员等农村“六大员”开展农业、林业、水利、卫生、计生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今年上半年,农村“六大员”共为4220多位农户提供法律法规方面的信息服务,调处的矛盾纠纷1632起。各地以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为导向,持续加大平安创建的工作力度,全市现有维稳群众工作队164支8973人,维稳信息员11562人,网络舆情引导员1000余人。全市95%以上的村委会建立了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98%以上的社区建立居民会议制度,100%村(居)落实了村(居)务公开工作。建瓯市在全市所有移动公司手机用户开通“平安彩铃”,松溪县出台十大举措加大平安创建宣传,进一步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满意率。仅2010年全年全市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5072件,调处成功4974件,成功率98.1%。

4、积极推进涉访涉诉清积评查

全市认真开展涉法涉诉信访积案清理和“百万案件评查” 活动,建立清积评查工作进展情况月通报制度,着力推进案件大评查。全市法院系统部署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涉法涉诉清积评查攻坚战;市检察院确定一批案件作为重点攻坚,由院分管领导带队直接深入当事人所在地,就地开展化解工作。截至目前,全市322件涉法涉诉信访积案已化解316件,化解率98.1%,并列全省第一。全市信访态势总体平稳,信访总量11380件次,下降19.46%,开展了3次信访突出问题的集中排查,排查出各类信访突出问题295件,排查出重点信访问题7类、重点信访老户14人。各有关职能部门共受理来信来访纯件数2039件,市、县、乡三级参加接访的党政领导达907人,418人次,接待群众2030批7847人次,受理问题2017件,已办结1761件,办结率达87.31%。市委书记、市长、市联席会议总召集人、召集人定点挂靠、重点约访、带案下访共31次,接待群众77批634人次。

5、全力推进法治惠民活动

全市各级各类法律服务机构坚持注重增强群众民主意识、权利意识与增强法治意识、义务意识并重,做到学法有人教、纠纷有人调、诉讼有人帮。全市律师共担任常年法律顾问366家,共与133个社区、42所学校、150个乡镇村签订了法律服务协议,有660个村(居)、社区聘请了常年法律顾问,有113名律师主动报名参加律师涉法志愿团,占律师总数的70%。2011年全市律师共有近200人次参与了市、县两级政府的信访接待工作,解答上访群众咨询上千人次,在引导群众理性反映诉求,依法解决问题等方面发挥有效作用。全市法律援助机构深入开展“法律援助便民服务”主题实践 活动,扎实做好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劳动复议、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法律援助工作,对农民工、残疾人和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简化法律援助申请、受理和审批程序,保证他们能获得及时的法律援助。今年以来,全市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66件,受援人总数668人,接待咨询2210人次。

(三)多角度深入,创新宣传方式,努力打造闽北法治文化

几年来,我们把法治文化建设作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点,结合自身实际,克服各种困难,在强化组织保障、营造社会氛围、拓展发展空间、推进法治实践上做了大量的积极探索,摸索出了一些独具特色的行之有效的新载体,新做法。

1、与时俱进,与社会发展融合拓展法治文化阵地 我们通过远程教育网络、村(居)民法制学校、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法制宣传窗、法律图书角、综治工作室、社区青少年维权站、村级法律援助工作联系点等宣传阵地,利用“三八”维权周、3〃15消费者维权日、4月税法宣传月、5月科技宣传周、知识产权宣传周、5〃12全国防震减灾日、“5〃19”助残日、6月安全生产宣传月、6〃26国际禁毒日等专项宣传月、宣传日活动,开展经常性法制宣传教育,在全市倡导遵纪守法、崇尚法治的浓厚氛围。在今年“醉驾入刑”宣传教育中,全市公安交警充分借助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手机报等新闻媒体,积极开展《刑法修正案

(八)》“醉驾入刑”和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有关内容的宣传教育工作,不断强化群众对酒驾危害性的认识,促进群众自觉抵制 酒驾违法行为。

2、精心培育,与群众生活融合创新法治文化载体 我们在实践中突出了法治文化的大众性、娱乐性和广泛性。一是贴近群众生活需要。开发制作台历、挂图、挂历、雨伞、折扇、钥匙扣、书签、地图、环保袋等各类载体,广泛传播法治文化,深受基层群众喜爱。政和县交警大队根据村民茶余饭后休息时间普遍在乡村中央廊桥聚会的特点,将廊桥里外四周开辟成富有特色的道路交通安全宣传长廊;顺昌县大历镇设立了“法制墟场”,随时为农民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在2010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中,南平市普法办与市公交公司合作,在全市150余辆公交车身上贴上法制宣传标语;建阳市的“潭山市民讲坛”、政和县的“熊城讲坛”,变“独学”为“众学”,向群众开放,并向企业、农村延伸,邀请法学专家和普法讲师团,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以案说法,以案释法的方式,满足群众知法、学法、用法的需求,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活动,被市民称为知识园地、百姓课堂。二是运用群众乐于接受的形式。使用戏曲、故事、春联、年画、短信、书画、动漫、电影等各类艺术形式,有效传播法治文化。浦城县赣剧团把《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税法》、《婚姻法》等有关法律知识编排成法制文艺节目,巡回到全县19个乡镇(街道)演出;南平市依法治市办、南平市司法局牵头南平市电视台联合拍摄《奏响田间的法治之音》和《以奖代补奖出的调解新成效》两个专题片及多个电视短片;光泽县组织拍摄制作《归》、《家》、《勒马傲青山》三部帮教片,在法制文艺创作 上有了新突破;松溪县郑墩镇通过踩街、快板、相声、民间腰鼓队等文艺演出进行法制宣传,寓教于乐中,较好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就近、经常和自愿参加法治文化活动的需要……

3、拓宽平台,与新闻宣传融合推动法治文化传播 截止2010年末,南平市共有有线电视用户50.23万户,广播电台9座,广播节目9套,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7.10 %;电视台1座,电视节目2套,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7.94 %,83%的建制村实现广播电视光缆联网,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进展顺利,全面启动了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各级党委宣传部门、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每年都明确年度宣传任务和重点,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管理部门积极引导和协调新闻单位做好公益法制宣传作品的制作刊播工作,在南平电视台、今晚九点半、闽北日报等媒体先后开辟多个专栏普及法律知识,有效强化传统媒体传播法治文化的内在动力。同时,楼宇广告、户外电子显示屏,公交、手机短信等新型广告传播媒体也不定期的开展法制宣传,基本形成“报刊有文章、电视有图像、电台有声音、网络有信息、户外有广告”的立体宣传网络。目前,南平广播电视台的法制宣传栏目固定的有一周两档的《法治中国》和一周五档的《看台》,同时在公益广告中加强普法宣传,常年播出由中纪委、中宣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制作的廉政公益广告。为了增强法制新闻的时效性,南平市广播电台新闻采访中心特地指派专线记者与公安、律协、法院等相关部门进行长期专项合作,设置专门板块进行宣传。《今晚九 点半》栏目坚持实行110夜值机制,增强法制新闻的现场感,该栏目还与南平市司法局、律师协会等联合推出“律师在线”版块。从今年6月1日起南平广播电视台在已办的每周一档的《希望的田野》对农节目推出《帮您维权》子栏目,帮助农民朋友们依法维权。今年上半年,仅南平电视台就播出法制新闻460多条。“南平普法网”做为我市重要的法制宣传载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截止目前,“南平普法网”访问量已逾10万次,累计上传各类文章2262余篇,照片600余幅,法治视频36段。各部门各行业发挥职能优势,积极拓宽法制宣传教育的载体和形式手段,南平市工商局开展流动普法进乡村(社区)活动;南平市民政局于清明节前后,在南平电视台和闽北日报上大力宣传殡改法律法规,向群众发放殡葬法规宣传单;南平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把法制宣传教育同创建和谐寺观教堂等活动相结合,开展宗教政策和相关法规进寺观教堂活动,编印《宗教政策法规学习宣传手册》;邵武市公安局制作《利剑斩断伸向红豆杉的黑手——我市破获跨省重大红豆杉盗窃团伙案》等多个电视宣传片在市电视台播放。

4、树立品牌,与典型示范融合推动法治文化建设 人们常说“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先进典型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抓住机遇,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以点带面,促进社会法治文化建设。今年在全市范围内掀起广泛深入学习宣传詹红荔同志先进事迹的活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把詹红荔同志的先进事迹作为学习培训的生动教材,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的责任感和使用感。全市司法系统把学习宣传詹红 荔同志先进事迹与“人民满意执法单位”、“人民满意执法示范岗”和“人民满意执法工作者”评选活动结合起来,促进干警职业道德水准和业务能力的双向提升。同时我们充分发挥南平市医患调处中心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作用,今年仅上半年,就接受省内外来电来访咨询500余人次,受理医患纠纷案件54件,已调结43件,所调结的案件基本做到案结、事了、人和,医患纠纷的发生频率、激烈程度、参与人数大大下降。在典型经验的带动下,南平市国土资源行业性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各级国土资源部门与司法部门建立联动联调工作室,定期深入村(居),开展国土资源矛盾纠纷排查,及时掌握群众思想动态,定期分析解决发现、反映、回访的矛盾纠纷,确保矛盾纠纷调解到位,维护社会稳定。

虽然,我们在创建法治县(市、区)城市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将以“六五”普法启动为契机,按照创建工作方案和工作重点,继续以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法制宣传教育为重点,整体联动抓落实,齐抓共管求实效,创新机制求突破,着力为打造开放、发展、和谐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提供法制保障。

南平市法制宣传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七日

附:未开展法治县(市、区)创建工作的有:

4.南平市城市公用事业管理局200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篇四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大力加强城镇执法管理工作,全面提高管理水平。我们不断探索和完善高效管理的有效措施,自我加压,结合我区实际,突出四抓四到位,强素质,增活力,提高执法管理水平。

(1)抓形象。加强执法队伍的正规化建设,建立健全岗位规范,工作守则,队容风纪,文明执法,业务学习等一整套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办公秩序,进行队容风纪达标,从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培养执法人员的良好作风。

(2)抓规范。严格了执法办事程序,要求队员先告知后处罚,避免执法环节上的随意性。

(3)抓责任。落实领导包片,分工负责的执法管理责任制,推行错时制,作息时间跟着治理任务走,克服执法时间、执法空间上的盲点、盲区,努力实现无缝隙管理。

(4)抓监督。修订完善了城管执法人员岗位责任制,将城管执法人员履行岗位职责、队容风纪、遵纪守法等情况纳入百分制考核,加大考核力度,落实奖惩兑现,激发和调动了积极因素。这些措施的建立与实施,使执法队伍的自身素质进一步增加,执法力度明显加大,执法效率显著提高。具体效果是:城镇道路镇容标准化管理工作取得实效。按照建立统一、有序、规范的镇容秩序管理要求,对呼中区镇内的4条主干道6条次干道实施市容标准化管理,规范了小商贩的摊点摆放。上半年共集中处理私自乱挂条幅20余处,违建板杖子1千余延长米,整治破坏市政设施事件3起,清理占道经营600余次,清理乱堆乱放200余次,清理广告390余次,清理私接乱建7起。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我区的城市管理工作经过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城管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可喜成绩,城市容貌秩序得到了有效治理,各项工作步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但是与先进

城市相比差距还很大,与我区经济发展和居民的需要还远远不够,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仍然很多。主要是:

1、部分城镇居民城市意识差,法律观念淡薄,对公共环境漠不关心,乱扔乱倒、乱停乱放、乱贴乱画等行为仍然普遍。

2、城市管理执法力度不够,定位较低,标准不高,城管执法形象和执法效率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等等。这些问题应当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5.2007年上半年市商务工作总结 篇五

2007年上半年市商务工作总结

1.利用外资稳步发展。一是新批外资项目来势较好。上半年新批利用外资项目38个,其中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7家,投资总额1.42亿美元,合同外资(注册内)6172.76万美元,到位外资3518万元,同比增长73.25。二是外商投资领域进一步拓宽。货

运物流业、群众文化健身等项目首次引进外资,新建了湖南中泰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澳凯文化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等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房地产项目较往年增加。三是外资到位速度由慢到快。1-4月我市到位外资(注册资本内)只312万美元,居全省倒数第一。易书记等市领导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批示。近2个月来通过市县两级行之有效的督查督办,外资到位明显好转,实现了双过半的目标。

2.对外贸易持续增长。一是进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市共完成进出口总值3.01亿美元,同比增长18.6,其中出口1.6亿美元,进口1.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4和24.5。自营进出口来势喜人,预计1-6月全市可完成自营进出口总值1.65亿美元,同比增长14.5,其中出口3500万美元,同比增长57.7。二是开口企业明显增多。全市新增对外贸易出口企业9家,成为我市今年出口新的增长点。三是市场结构趋于合理。亚洲、欧美成为主要贸易伙伴,特别是欧美市场份额明显扩大,比去年同期提高38个百分点。四是出口产品结构优化。1-6月全市机电产品自营出口达到665万美元,同比增长55.7,占全市出口产品比重的19.5;化工产品的出口比重由去年同期的16.1上升到19.92;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为17.59,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3.外经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宽。路桥公司等企业签订对外工程承包合同额29567万美元,完成营业额3920万美元,居全省第二位;我市劳务市场发展迅速,县、湘阴县、市劳动就业中心、湘北女子学校等外派劳务基地共向境外输出劳务289人,同比增长72。

4.国内贸易稳步增长。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批发零售业109.7亿元,餐饮住宿业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3、18.9。

5.市场体系建设步伐加快。一是编制了《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初稿先后经过了业务评审、专业评审、部门评审、专家评审、政府常务会议审定、市规划委员会评审和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已于7月1日颁布实施,并以市政府名义下发了《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实施办法》。二是申请和实施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四大工程。即: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工程、信福工程、农改超工程。特别是万村千乡工程,今年我市又申报了湘阴、临湘、楼区等去年未进入的县市区,商务部已批准。今年全市试点企业可达到20家,布建点达到1000个,已进入全国万村千乡试点市。双百工程、信福工程和农改超等工程方面,按国家和省里的要求共申报了9个项目,涉及资金1700多万元。信福工程,商务部最近已批准我省常德和临湘市成为信福工程试点县,即将付诸实施。农改超已优选20家市场,正在具体规划并与相关主权单位衔接改造方式和筹措资金。

6.市场运行监测和调控体系进一步健全。一是加强了市场运行监测,继续坚持一周一次市场运行监测信息发布;二是对畜禽和生猪交易进行了规范管理,落实了肉类承储企业并提出了承储方案,新屠宰场的选址和招商工作初见成效,已与外商签订了合作协议;三是加大了对酒类、典当、拍卖、煤炭、民爆器材、二手车交易、报废汽车等特殊商品和特许行业的管理,强化了行业自律,进一步规范和整顿了市场秩序。

7.商务企业改制强力推进。目前,我市商务企业改制已进入攻坚阶段,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和支持。对今年已启动的5家企业改制,成立了5个改制工作组,实行一个企业、一套工作班子,一名党组成员带队,一抓到底的办法进驻了企业,通过三次调度会情况看,各组做了大量的工作,各项改制工作进展顺利,可望年底改制到位。为了改变企业改制的被动局面,我局又确定了5家待启动改制企业,每个企业由一名党组成员带队,一名助调参加,先行进驻企业,做好改制的各项前期工作,待市政府批准后实施改制。

8.党务、纪检监察、工会、老干、计生、安全维稳等工作得到加强。选举产生了中共市商务系统第一届委员会,并召开市直商务系统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了局机关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85周年暨表彰大会;全面动员和部署了党风廉政建设、反商业贿赂等项工作;老干、双联、安全维稳等工作和机关文体活动有序开展;机关作风建设正在加强。

三季度工作思路

(一)统一“一个思想”。即按照“民本”理念,明确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集中全部精力,各级紧密配合,确保各项工作和目标任务出成绩、见成效。

(二)加强“三个建设”

6.南平市城市公用事业管理局200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篇六

镇坪县公路段

2007年上半年包村工作总结

2007年上半年,县委老干局和县公路段的包村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完成了半年包村工作任务,现将半年来的包村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包村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今年,县上确定县委老干局与县公路段继续共同帮扶上竹乡发龙村。根据年初部门帮村工作会议精神和相关文件要求,结合去年帮村工作情况,立足实际,以促进农民增收为出发点,明确了两个部门的帮村工作重点和具体任务,夯实了帮村工作责任,确保帮村工作扎实有效顺利完成。

(一)发展主导产业情况。根据县上有关要求和上竹乡主导产业工作总体安排,结合发龙村村民意愿,按照相对集中连片的原则,在发龙村二组确定一个玄参种植示范点,种植面积100亩,其中种植大户5。确定养猪大户1户,年出栏生猪50头。

(二)建设和谐家园情况。发龙村辖区内公路沿线住户相对较为分散,特色民居建设工作基础薄弱,确定4户以“三改三建-1-

三化”为主要任务。

(三)组建专业协会。组建了发龙村药材产业协会,成立了领导机构,明确了协会会员,制定了协会章程,有固定活动场所,协会活动开展正常。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领导高度重视。帮村工作任务下达后,县委老干局和县公路段主要领导及时沟通交流,有针对性地商议今年的帮村工作具体办法,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将帮村工作责任落实到人。

(二)及时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年初,县委老干局、公路段主要领导会同上竹乡政府联村领导和包村干部、村组干部,多次深入发龙村进行走访调查,与村民进行交谈,调查了解发龙村村民目前的生活情况以及农业生产方面的打算,发展主导产业尊重村民意愿,赢得村民的支持和配合。

(三)提供技术物资支持。一是聘请县农科所专业技术人员对玄参种植进行现场培训;二是适时运送生产物资,给5户玄参种植大户和1户猪大户送去化肥1600斤、地膜24公斤、猪饲料200斤,投入12吨水泥用于4户农户的“三改三建三化”工程。

(四)离退休干部积极发挥余热。一是充分发挥老年科协的作用,组织农业科学种植服务组深入发龙村田间地头,对玄参的科学种植进行现场培训指导;二是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

用,城区两个老干支部捐资655元,捐衣物147件,看望帮扶村的贫困老党员,支持其产业发展。

三、存在问题

一是由于发龙村地处较偏远,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外出打工人员较多,留守人员大多是妇妇儿童,发展主导产业、特色民居建设方面人力资源存在一定困难;二是发龙村耕地较为分散,加之部分农户的耕地去年已种植过玄参,复种产量不高等原因,示范点100亩只能是相对集中;三是村民的市场经济意识宣传工作有待更进一步加强。

7.2007年上半年房产局工作总结 篇七

二00六年是“十一五”计划的第二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房产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四大发展战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积极开展干部作风教育整顿活动,统一思想,团结协作,克难攻坚,顽强拼搏,全局各

项事业形成了规范、有序发展的良好格局。

半年来,办理《房屋所有权证》1600本,办理《房屋他项权证》137本,产权登记合计1737本;进入房地产交易中心37户;完成测绘2018户,测绘面积34.59万平方米,其中公产测绘7起,测绘面积7.57万平方米;私产测绘1893户,测绘面积35.38万平方米;商品房测绘4幢118套,测绘面积1.64万平方米;设定房地产评估158起,评估金额达8834万元,直管公房房租收缴20余万元,收缴率达到51;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特别是在以下几方面,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房地产市场逐步规范,产权登记条件得到改善;居民产权登记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商品房销售逐步纳入规范化管理;居民买房的积极性得到进一步调动;房地产行政管理不断加强,为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上半年,我局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强化房产行业行政管理职能

房地产业是我市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为了确保我市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我局强化了房产行业行政管理职能。首先,我局认真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加大了对我市房地产开发市场的调控和引导,及时解决商品住房市场动作中的矛盾和问题,着力增强普通住宅供应,有效遏制了投机炒作,全市房产行业的发展态势平稳,房价上涨速度、幅度正常,住房供应结构相对合理。今年以来,我局把规范整顿房地产市场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一是对我市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了又一次排查摸底,丰富完善了全市房地产市场的基本情况。二是规范督促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规定时间内进行预售登记和产权登记,加强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管理,查处了一批没有开发资质、群众投诉多的违规企业。三是开展了房地产中介的专项治理,摸清了基本情况,通过规范、整顿,开始取缔无资质无证书的中介公司,促进了房地产中介市场的透明、健康发展,保护了房地产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

其次,我局着重在加强市场引导,在开放搞活房地产市场上下功夫。一是加强了商品房预售管理,严格按规定发放预售许可证,规范销售行为,对土地使用证、规划许可证等手续不全的,坚决不予办理。上半年共颁发《商品房预售许可证》470余份,办理商品房预售合同备案720余份。二是鼓励、扶持房地产中介企业的发展,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三是提供优质服务,优质、高效办理各类房地产交易手续。

其三,我局在内部管理上加大了工作力度。为提高服务质量,强化责任意识,年初我局制定了《首问责任制度》、《社会服务承诺制度》、《AB顶岗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和《限时办结制度》,并下达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各科室将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人,由于局属各科室目标明确,措施得力,各项工作大有起色。

二、物业管理工作进一步发展

加强行业监管,引导企业规范发展。一是加强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管理。对市利群物业管理公司和东方物业管理公司二家物业管理企业进行了临时资质审核,对市六合物业管理公司、学府花苑物业管理公司和开元物业管理公司三家物业管理企业核定了相应的资质等极,并对该三家物业管理企业进行了资质审核,进一步规范了我市物业管理企业的服务行为。二是做好业主自治的组织建设工作。积极与街道办事处、派出所、开发商、业主代表等筹备组成员单位进行沟通,向其提供物业管理相关法规政策咨询,并根据小区特点和居民居住分面情况,指导筹备组制定出选举办法、业主公约、章程等文件和召开业主大会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的程序。

为进一步规范物业管理行为,促进物业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全行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树立物管行业诚实、守信新形象,我局认真组织各物业管理小区积极开展了“物业管理行业诚信自律公约”活动,取得了良好反响。

做好物业专项维修资金归集与管理工作。按照《安阳市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资金管理办法》,我局召开了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大会,完善了规章制度,制定了工作程序,并制定了《林州市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资金管理办法》,该办法已上报市政府,正在审批中。

为进一步规范企业服务行为,提升物业服务质量,加快我市物业管理队伍建设步伐,我局对我市物业管理企业实行了动态考核,对经营管理差、服务质量低劣、已不具备从事物业管理条件的林州物业管理处和林州桂园物业管理处作出了吊销企业资质的决定;对在经营活动中有不规范行为的中心企业物业管理公司督促其限期整改;

从而树立起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行为风气,进一步推动我市物业管理健康发展。

三、房产产籍管理实现新突破

房屋权属登记作为房产行政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之一。只有经过房产权属登记,才能使房产进入买卖、租赁、抵押等交易市场,从而得到盘活固定资产,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的目的。

自我市房地产市场和建筑市场整顿以来,我局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坚持以产权管理为基础,以市场管理为核心,以房产测绘为重点,进一步调整办证手续,规范和完善工作程序,明确内部机构职责分工,加强衔接与协作。一是在房产测绘工作上我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抽调单位骨干力量在人员上由过去的一个组,分为两个勘丈组,一个内部操作组,并增加了两台手持式测绘仪器和两台电脑,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由原来的每天测绘7、8余户,出图7、8余户,跃增为每天测绘30户,出图30户,工作效率翻了两翻。二是在产权交易、产权发证上进简化了以往办事程序,由原来的先缮证再审批,转变为先审批再缮证,这样小小的一个变化却大大的提高了办证率,由过去的客户跑变为由内部的科室跑,缩短发证时间。三是规范产权产籍档案管理工作,上半年整理档案970卷,全部录入微机,实现了档案归档率、完整率、准确率三个100;档案查阅实现数字化管理,共向社会各界提供查档服务30余次,出具证明29份,提供测绘图纸利用43份,提高了房产档案的利用率。基本上实现了房地产交易与权属一体化的管理。

四、完善直管公房的管理和维修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搞活直管公房的经营管理机制,我们积极探索改革直管公房的租赁经营管理模式,改变过去“重租轻管”的思想,对出租出去的房屋实行全方位监管,发现有转租的、在租赁房屋内从事非法活动的要坚决依法收回房屋租赁权,引入竞争理念,对非住宅房的租赁使用权进行公开竞租,同时起草制定直管公房经营管理改革意见,分发挥“管、收、修”三大职能作用,为下一步深化直管公房改革寻找到新的出路。

加强直管公房的清查建帐工作。狠抓细化管理,建立健全了相应的公房管理制度,加强了公房资产监管。狠抓公房租金收缴。上半年收缴房屋租金20余万元,占年计划任务的51%,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做好公房维修养护。指定专人经常走访住户,定期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有效的确保了公房住户生命财产安全。

五、加大执法监察力度,维护房地产市场良好秩序

一是进行全市房地产市场综合执法检查。今年以来我局加大了对房地产开发经营市场的整治力度,对全市房地产市场进行综合执法检查,主要检查《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物业管理条例》、《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

二是加大房产执法监察力度,开展查处取缔无照(证)经营专项整治活动。今年三月中旬,我局重点查处取缔未经许可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房地产中介和物业管理,或资质证有效期届满以后未按规定重新办理行政许可手续,擅自继续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共查处三起,补办照(证)率达到了100,有效地维护了我市房地产市场秩序。

六、积极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

上半年,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在市房产管理局全面展开,按照安阳市商业贿赂工作会议要求和河南省建设厅《关于省建设系统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实施方案》精神,我局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实施方案》并成立了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

该项工作分为宣传发动、自查自纠、建章立制三个阶段进行。在第一阶段宣传发动工作中,我局召开了专门会议,进行了动员部署,统一了思想,明确了任务;并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了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同领导同志关于治理商业贿赂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关于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进一步认识了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治理商业贿赂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

在开展第二阶段的自查自纠工作中,我局主要抓好了五个环节。一是全面进行调查摸底,看是否存在有一些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违反商业道德和市场规则、影响公平竞争、搞不正当交易的现象。二是认真查找突出问题尤其是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破坏市场秩序的问题。三是对查找出的问题,根据事实经过、情节轻重、后果以及认识态度等,依法依纪、实事求是地作出处理。四是切实抓好整改。针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认真查找监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漏洞,认真研究,提出解决办法,制定整改措施,切实加以整改。五是强化监督工作,防止搞形式主义,防止走过场。有效的推进了我局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开展,确保教育职工、预防和治理商业贿赂工作要求。

光阴似箭,半年转眼而过,虽然我局在上半年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还不够深入;二是物业管理企业的价格体系、整个管理手段、管理办法还不配套;三是行风整顿还不够彻底等等。下半年,我局将认真加以研究,抓紧时间予以改进,以确保全年工作任务目标的完成。

2007年下半年工作要点

1、做好直管公房管理工作,确保公房管理工作稳步发展。非住宅租金努力实行市场化管理,做到稳中有升。做好公房汛期管理,确保安全度汛。

2、加强房地产交易与产权产籍管理工作,规范办证程序,提高办事效率,落实好服务承诺制;完善房地产中介服务市场,增加服务设施和项目,为群众提供规范、快捷的房地产中介服务。

3、规范小区物业管理工作,完善物业企业资质年检制度,严格资质审批程序;做好物业小区的达标评比和申报工作;规范物业企业服务行为,认真调解物业服务纠纷;组织物业人员培训工作,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水平。

4、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力争年底出台《城镇廉租住房管理办法》。

5、加强房产执法监察工作和执法业务指导,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

6、做好干部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工作,提高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

7、完善党建工作制度,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

8.南平市城市公用事业管理局200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篇八

2007年上半年防汛工作督察方案

一、检查时间:7月日——日

二、检查范围包括17个乡镇、县管水利工程:

1、各乡镇“防汛工作责任书”落实情况。

2、第二次18处重点安全隐患点整改情况、第三次防汛大检查通报后各乡镇

自查和自我整改情况。

3、袁家防御山洪演习后,各乡镇落实全县防御山洪灾害会议精神情况(包括山洪防御预案完善和演习情况)。

4、60个山洪地质灾害村级预警设施建设完成情况。

5、防汛责任制落实情况,度汛计划执行情况。

6、96121预警信息电话开通情况。

7、各乡镇渠道清淤、加固情况。

三、检查方式:本次检查为集中检查。检查工作的主要形以看现场、查资料和听取乡镇和单位行政负责人汇报为主。

**县防汛指挥部

2007年7月日

9.南平市城市公用事业管理局200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篇九

2007年,我局在旗委、旗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农牧业局的关怀支持下,紧紧围绕今年全市、全旗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本着“牧业稳旗”、“生态立旗”的发展战略,以牧业向产业发展、生态向可持续建设为目标,以肉业发展为基础,以乳业发展为主题,加大草原的保护与建设力度,积极开展农牧业各项工作,为全面完成全年工作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畜牧业生产进展情况

(一)抗灾得力,保畜有效

今年春季我旗出现两次较大的暴风雪天气。对全旗接羔保育、交通运输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雪灾中部分棚圈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我局及时出动654型等抗灾车辆150多台次进行破雪开道、调运饲草。累计出动破雪开道车辆150多台次,出动人员近400人次,破雪开道近2400公里,在旗内共调剂饲草1900多吨,外购饲草300吨;投入抗灾资金50万元。解决抗灾贷款250万元。由于领导有方、措施得力、行动及时,牧民抗灾经验丰富,基础设备比较完善,饲草饲料较充足和调运及时,未造成大的损失,畜群结构调整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奶牛头数的增长尤为突出,牲畜良种率明显增长,呼伦贝尔羊种羊扩繁场、巴尔虎绒山羊基地、肉牛基地也较去年有了长足的发展。

(二)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势头良好

1、乳业发展呈现出好的态势

由于双娃乳业、明英乳业、呼和哈达乳品厂的拉动作用,我旗鲜奶产量迅速攀升,截止目前,共产鲜奶10275吨,全旗乳业实现总产值1101万元,产量为1012吨。出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态主要表现在:一是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初步显现,去年进一步加大了对乳业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嵯岗镇发放了300万元的奶牛贷款用于扶持乳业,极大地刺激了当地乳业的发展。吉苏木、新苏木和阿镇也在发展高产奶牛方面有所动作。今年初,以中部苏木镇为主的牧民,从锡盟引进高产奶牛419头,从吉林引进西门塔尔育成牛62头。兽医、畜牧站对其新引进的奶牛、肉牛进行了检测、立档。牧户思想观念的转变较快,使奶牛养殖区域不断扩大,养殖户逐渐增多,奶牛头数和奶产量也随之增长。

二是奶源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嵯岗地区以“一区、一村、一带”为特点的奶业发展“三个一工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该地区乳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双娃乳业第一奶牛繁育场和育成牛小区新西兰高产奶牛总头数达到940多头,企业奶源基地建设显现成效,已基本形成高产奶牛聚集的小区。三是乳品加工企业的拉动作用日趋明显。2007年始,双娃乳业日处理150吨鲜奶生产线投入使用,日加工鲜奶能力达到180吨,鲜奶需求量加大,鲜奶收购得到保证。明英乳业开始投入生产,日加工处理能力达120吨,通过改造,该企业加工品种比较齐全,增加了脱脂粉、全脂粉、奶油、甘露素等品种,能适应市场需求,初步形成企业与牧户之间“企业 基地”的循环拉动关系,既刺激牧户饲养奶牛的积极性,又为企业扩大生产能力奠定了基础,拉动效果十分明显。

2、稳步发展肉源基地建设

冬羔和早春羔生产有所突破。随着我旗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高,冬羔和早春羔的效益优势被越来越多的牧民所认可。新宝力格苏木在接冬羔、早春羔方面走在全旗前列,今春共接冬羔和早春羔4万多只,冬羔、早春羔数量较去年大幅增加。这是打破传统畜牧业经营方式的有效途径,并已逐渐从小规模的尝试向产业化的运作模式发展,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3、重视和培育特色产业

一是特种动物养殖发展迅速。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宏观政策引导下,特色养殖方面以吉苏木为主要生产区,现已逐渐推广到嵯岗镇和阿镇地区。目前仅吉苏木、嵯岗镇地区就有养殖户163户,养殖品种以狐狸、獭兔、貂、貉为主,存栏达到8430只,在以上地区养殖户的带动下,目前阿镇也正在积极运作,引导居牧民搞特种养殖,特种养殖业已逐步成为一项新兴产业。

二是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实现零的突破。蔬菜基地建设一直是我旗农牧业工作的一个薄弱点,去年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在阿木古郎镇西南原蔬菜种植区周边,建立一处占地500亩,集温室、塑料大棚、露天种植地为一体的,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建设20座塑料大棚、20座温室和360亩大田。项目总投资200万元,资金筹措采取以国家项目为主,农民自筹为辅的方式解决。农牧部门动用大型机械,投资2万元,对其大田进行开垦处理,为菜农解决实际困难,所产蔬菜已开始供应旗内市场。至此,以无公害绿色蔬菜和反季节温室种植为特点的蔬菜种植业实现破题,并成为实现居牧民增收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工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是党中央为统筹城乡发展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点,也是我旗加快社会经济发展、全面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居牧民收入、改变牧区落后面貌的历史机遇,旗

财政局将拿出100万元投入到新牧区建设中,极大地调动了我旗新牧区建设的积极性。今年在新牧区的建设上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一)科学推进“七个一”生态家庭牧场工程。以“七个一”生态家庭牧场工程统揽农牧业经济发展,成为我旗新牧区建设的主攻方向,将家庭生产经营和生态建设结合起来,按照每个生态家庭牧场拥有一座砖瓦结构住房、一

处2000亩以上的围栏草场、因地制宜建一块饲料地、一座标准化暖棚、一眼机井、一台风力或太阳能发电机、一套牧业机具的标准,种植饲草,建设棚舍,向半舍饲和科学、建设养畜过度,在草畜达到动态平衡的基础上,发展牧区生产,提高牧民整体生产生活水平和牧业经济效益。以家庭为单位推进休牧、轮牧、禁牧制度,采取综合措施治理沙化的草场,恢复草原植被。促进贫富结合,建立家庭合作组织,促进草牧场合理流转,并通过对草牧场、劳动力、牲畜、基础设施等生产要素的一体化经营,实现“优势互补、利益联结、股份合作、能手经营”的合作机制,促进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在各类项目的运作过程中,紧密与“七个一”工程捆绑,如在退牧还草等项目实施中想办法进行棚圈机电井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争使生态家庭牧场示范户达1/3,为即将召开的“七个一”研讨会做好基础性的工作。

(二)按照要求,组织经济、交通、卫生、教育等部门撰写了《新左旗新牧区建设2006—2010年五年规划》﹙讨论稿﹚和2007年实施方案﹙讨论稿﹚,现已形成正式文件即将下发。同时,就六个试点嘎查拿出了初步规划,为设计部门作详细规划提供依据,预计,试点嘎查规划将在七月底完成。通过认真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逐步确定了我旗新牧区建设的中心任务和努力方向,每个苏木镇推出1—2个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每个试点嘎查均有自己的主攻方向和生产发展的特点,为推进牧区的一村一品打下了基础。

(三)按照旗里的部署,对支农100万元资金做出了详细分配方案,涵盖了延省道的村容整洁、试点嘎查的生产发展、结构调整的引导示范作业,突出了农牧业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为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嘎查和专业苏木镇进行了积极的努力,力争将人均收入提高到15的水平。

三、业务工作

(一)兽医工作

1、基层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该项目仪器设备的采购工作已结束,根据市政府采购中心的安排,通过公开招标采购仪器设备90台件仪器设备,完成投资449905.00元,该项目的土建部分地块选择也基本完成,待具体实施。基层兽医体系建设项目、动物防疫监督建设项目,国家资金77万元已到我旗财政。自治区项目批复书下达后,即可开始实施。

2、春季防疫工作情况:由于今春4-5月份下几场大雪畜牧业生产遭受很大影响,因此春季防疫工作在5月4日开始,截止目前为止已防疫应免牲畜657.2万头(只)次,现正在开展收尾工作,预计6月25日全面完成。

3、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工作:我局今年进一步增强动检人员的法制意识,加强检疫工作执法力度,规范各项检疫程序。产地检疫率达100,屠宰动物受检率、持证率100,现完成运输检疫350头(只),消毒车辆15台,羊毛检疫20吨,皮张4800张,肉类检疫35吨。

(二)草原监理工作

1、临时作业执法、服务工作

从今年开始,大庆物探公司开始在我旗进行大规模的物探作业。3月末刀月初,各工作小队陆续进入我旗。大庆物探公司在我旗境内主要分为呼伦湖北工区、呼伦湖工区、五一牧场工区等五个工区,每个工区一个小队。即有2284队、2280队、2131队、299队、2287队,5个作业小队。现大庆物探公司在我旗的物探作业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为大庆物探公司、钻井一公司、试油试采分公司等办理草原临时作业许可9份。

努力落实我旗与双娃集团4、18会议精神,为顺利流转嵯岗牧场草场工作提供技术服务。同时,为两伊铁路、两伊公路、青赉路等临时作业提供执法测量等服务工作。

2、基本草原划定

我旗按照自治区和市里的统一部署开展了基本草原划定试点工作。根据我旗的实际情况,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保护优先、加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将我旗的人工草地、改良草原、重要放牧场、割草场等划定为羁绊草原,基本草原面积为2205.05万亩,其中:放牧场1792.17万亩,割草地351.38万亩,人工草地5万亩,草种基地1万亩,退耕还草地10万亩,改良草地45万亩,草原科研教学实验基地0.5万亩,基本草原占全旗可利用草原的93。5月24日,我旗基本草原划定工作顺利的通过了自治区的验收。

3、草原平衡工作和清理非牧户工作有序进行,成立了草畜监理执法大队,大队长由各苏木镇主管畜牧业的副苏木达担任,成员包括林业站和土地管理所人员兼职,业务受旗草原监督管理局领导。现正组织强化业务培训,为下一步具体实施提供了组织保障。

协同纪检部门,就清理非牧户占用草场工作深入苏木镇调查了解并收回非牧户草场使用证,截止目前,清理非牧户119户,16万亩草场。

(三)草原工作1、2006年第二批退牧还草项目。建设规模为80万亩,主要以休牧、禁牧、划区轮牧为主要建设内容,项目总投资为190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420万元,地方配套480万元。截至目前,已完成围封面积17万亩,占计划任务的21.25,其中禁牧面积完成5万亩,占计划任务的25。休牧面积完成12万亩,占计划任务的20,此项工作还在有序的进行着。

2、为贯彻落实全旗生态建设主题年活动,我局积极发展防沙治沙工作。入春以来,由旗草原站职工带头,农牧业系统全体职工参与在甘珠尔庙东侧进行治沙造林活动,治理沙地200亩,种植树苗6万棵。在中部沙带源头实施人工作业,完成400亩机械补播,取得良好实效。

3、国家农业部草原蝗虫害牧民信息网项目。项目区在阿镇、乌苏木、新苏木部分地区,检测面积230万亩。该项目正在进行选户定户阶段。将在六月份开始进行信息员培训及网络建设工作。成为全国灭蝗信息测报网点牧业旗县。

(四)农机工作

1、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项目:今年我旗首次被列入自治区农机购置补贴项目,享受自治区补贴资金20万元。从四月份开始,在各项经费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克服各种困难,严格按照项目程序进行实施。经嘎查委员会推荐,苏木政府通过,农机购置补贴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并公示后,截止六月初共有8户农牧民享受到补贴购机,至此,我旗2007年20万元自治区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项目全部完成。

2、按照上级的要求,我们在新宝力格苏木新建了5个“平安农机”嘎查,在乌苏木白音布日德嘎查建“农机交通安全村”,同时积极开展各项工作,结合退牧还草项目进行了实用技术培训共培训牧民530人;完成拖拉机检验846台、年审驾驶员823人、新考驾驶员102人、路检路查拖拉机380台次、处理纠正各类违章186起,有效排除了事故隐患。

(五)畜牧工作

今年我局加大了奶牛冷配方面的工作力度,从今年4月份开始加强了原有的18个冷配点,截至目前冷配奶牛数已达到2724头,冷配工作正在进行当中。

今年初,我旗牧民从锡盟引进高产奶牛419头,从吉林引进西门塔尔育成牛62头。为保证新引进高产奶牛的健康发展,从4月10日开始组织技术人员对全旗新引进的高产奶牛开展了建档立卡、饲养技术指导等服务工作,目前已为398头牛进行了建档工作,技术人员将根据这次建档资料及体检情况对这些高产奶牛实行长期跟踪服务。

(六)经营管理工作

1、转移支付资金发放工作

2007年初给全旗三个苏木两个镇54个牧业行政嘎查(村)发放了转移支付资金(嘎查干部报酬补助金),每个嘎查(村)共计:32.4万元。

2、上报2007年农牧户收入上半年预报工作

我局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07年农户收入上半年预报方案〉的通知》(农办经[2007]4)文件精神,选2个苏木、1镇的3个嘎查(每个嘎查选10个中等牧户)30户的收入情况;家庭经营收入:343,893元,家庭经营支出:150,523元,纯收入:193,370元,人均收入:1,915元,比上年增加14.9,人口:101(口),劳动力:57人。

3、进一步规范草牧场流转工作

2006年草牧场流转的基础上,我站进一步完善了流转合同的规范性和稳定,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更好的保护广大牧民的合法权益,为牧民增产增收方面多做贡献为目标,提高我们的服务职能,做到随叫随到,什么时候来都给办理的原则,服务于广大牧民,得到牧民赞扬和好平。

四、机关自身建设

为更好地为全旗农牧业工作服务;在加强队伍建设的同时,更注重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努力加强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不断提高抓大事、议大事,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和依法行政。其次我们在“三抓”上做文章,即:一抓学习、强素质。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二抓服务、增效率。在全局推行政务公开和首问负责制度,以优质服务树立队伍形象,高效率、快节奏地推进肉食品和兽药农资监管工作;三抓作风、塑形象。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树立好的作风形象,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热心为基层办实事儿,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为强化监管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积极参加各类社会活动。为迎接第六届星级文明城乡系列竞赛评比及巩固春季爱国卫生月活动成果,我们积极组织全系统职工对责任分担区和巷间道路开展环境卫生清理工作,下大力度,就镇区主要街道种植草坪,赢得了群众的好评。同时全系统职工积极参加了抗灾捐赠、“博爱一日”捐赠、城镇绿化活动、为捐肾的宋兴霞捐款3600元、“一助一”扶贫帮困等活动中,全系统干部、职工共捐款14190元、衣物55件,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五、2007年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为农牧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农牧业服务工作作为我们日常工作的重点来抓。行政执法与技术服务很好地结合起来,从改进服务意识入手,以提高服务质量为目的,以群众满意为宗旨,全面加强农牧业服务质量。在牲畜疫病防治、畜群改良、草原建设、农机管理、指导经合组织方面提供全面服务。

(二)进一步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乳业发展方面,积极协作双娃乳业的奶业地建设,并建立中部区奶牛带。肉业发展方面,以宝利阁肉牛养殖公司为示例,鼓励和提倡养牛大户向规模化养殖转换。

(三)加大力度完成各类项目建设任务。我们进一步加大对草原建设项目、兽医项目实施的力度,保证在年内按上级要求完成全部建设内容。

(四)作好以草定畜与草畜平衡工作。按照草畜平衡的要求,2007年进一步压缩牲畜数量,在提高牲畜质量上下功夫,加快畜群结构调整步伐。全面推行禁牧、休牧、退牧政策,完成草畜平衡任务。

(五)科学推进“七个一”工程。我们要按照《中共新巴尔虎左旗委、政府关于推进“七个一”标准化生态家庭牧场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协同各苏木镇制定出苏木镇“七个一”工程规划,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宣传“七个一”现场会的先进经验,扩大“七个一”工程的带动影响力和辐射范围,科学推进“七个一”生态家庭牧场工程建设,到年底总户数要达到1200户。

(六)以经合组织为依托解决好畜产品销售问题。我旗经合组织在为牧民增收等方面已经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在促进订单农牧业方面还有一定差距。加上去年我旗牲畜价格普遍低于往年,影响了牧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在这方面要促使各协会学习和借鉴绒山羊协会连续几年在促进牧民增收方面的作法。

(七)做好其它常规工作,全面完成市、旗两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上一篇:水利工程施工个人总结下一篇: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文书样式(试行)》的通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