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学导入策略

2024-07-28

幼儿教学导入策略(精选14篇)

1.幼儿教学导入策略 篇一

快速提升教学能力的幼儿园经典教学导入语

在教育过程中,特别是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导入对于老师来说至关重要,一节课的质量好坏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导入的方法决定的,因为恰当的导入方法会让孩子注意力集中,对课堂内容感兴趣!对于导入的方法,一起来看看下面的“法宝”吧!

教学的导入语如果说得好,能使整个教学有良好的开端,良好的持续,能够引幼儿活动的兴趣。可以说,导入语说的好,能使教学成功了一半。

一、直入式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新课内容,用语简短。如故事表演《狐狸下蛋》教学导入语,“上节课我们已经讲过‘狐狸下蛋’的故事,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表演这个故事,你们愿意吗?

二、谈话式师幼在交谈中不知不觉地渗透新课内容,进而又自然而然地引入课题。如儿歌《伞》的导入语:“小朋友,你们喜欢下雨吗?喜欢雨伞吗?为什么?”让幼儿自由发言,教师小结:“小朋友

三、谜语式通过猜谜语能够概括事物的主要特征,帮助幼儿理解新课内容,启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常识课《认识青蛙》教学导入语:“今天,老师要请你们猜一样东西,‘大眼睛,宽嘴巴,白肚皮,绿衣裳,地上跳,水里划,唱起歌来呱呱叫,专吃害虫保庄稼。’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这是什么东西?对了,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青蛙!”都喜欢雨伞,因为雨伞可以为我们挡雨,也非常漂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儿歌《伞》。”

三、谜语式通过猜谜语能够概括事物的主要特征,帮助幼儿理解新课内容,启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常识课《认识青蛙》教学导入语:“今天,老师要请你们猜一样东西,‘大眼睛,宽嘴巴,白肚皮,绿衣裳,地上跳,水里划,唱起歌来呱呱叫,专吃害虫保庄稼。’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这是什么东西?对了,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青蛙!”

四、故事式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如音乐活动中的《粗心的小画家》的导入语:“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有一个小朋友叫‘丁丁’,他很喜欢画画,他画螃蟹四条腿,他画鸭子尖嘴巴,画只兔子圆耳朵,画匹大马没尾巴,你们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画家呢?对今后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细心,仔细观察,千万不能马马虎虎。今天,我们来学习歌曲《粗心的小画家》

五、激发式利用激发式导入新课内容,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如科学领域中的《观察鲫鱼》的导入语:“今天老师钓了许多鱼,小朋友高兴吗?你们看(把鱼盆放到小朋友面前,让小朋友都仔细看),鱼在干什么?鱼看到小朋友非常高兴,它们在水里游来游去,还要和小朋友说哩!(打开录音)鱼:‘我的名字叫鲫鱼,你们看,我身上有什么?’(关掉录音机)师:‘小朋友,鲫鱼要请你们看它身上有什么?大家仔细看,看清楚了就说给鱼听。”

六、悬念式采用悬念式导入新课,可撩起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追根问底的热情,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的精神。如主题活动中的故事《茉莉花请医生》的教学导入语:“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讲个故事,题目叫《茉莉花》。茉莉花为什么要请医生?请了几个医生?它们是怎样为茉莉花治病的?请小朋友认真听老师讲完故事就知道了。”

七、表演式通过情境、小品、舞蹈、木偶等表演形式导入新课。如音乐活动课中的《王老先生》的导入形式:出示戴眼镜的老公公木偶说:“你们看,谁来了?我们就叫他王老先生,王老先生很喜欢养动物,你们猜一猜他养了些什么?我们今天就用歌声来表达刚才的内容。这首歌的名字叫《王老先生》。”这种情境表演将歌词内容体现出来的导入新课的形式,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幼儿理解,掌握歌词内容。

八、演示式借助实物,玩具,图片,贴绒等道具演示的形式导入新课,直观形象,幼儿既感兴趣,又容易理解。如音乐活动中的歌曲《丢手绢》导入时可以说:“今天,老师带来一些东西,你们看是什么东西?”(出示手绢)师示范游戏,并总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叫《丢手绢》。”

九、实验式通过直观形象的实验操作形式导入新课内容,变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既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又对幼儿理解,掌握新授内容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常识课《认识水》就可以实验操作形式导入新课。教师提起水壶,往玻璃杯里倒水,然后提问:“你们看老师把什么倒在杯里?(水)水有颜色吗?(估计有的幼儿会说水是白色的,有的幼儿会说没有颜色)到底谁讲的对呢?我们来做个小实验,你们看完了就知道哦了。”

十、游戏式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新课,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气氛,如科学领域中的《小手的秘密》,导入新课可这样安排:教师领导幼儿做游戏“请你照我这样做”,最后让幼儿把双手放在身体的背后,启发诱导:“咦!你们把什么藏在背后去啦?哦!原来你们把手藏在身体后面去了。伸出来看看,每个人都有几只手?两只手还可以怎么说?(一双手)。”

十一、观察式让幼儿带着任物去观察,幼儿会留心注意事物。如科学领域中的《认识小蝌蚪》,导入时可以这说:“小朋友,老是在桌上准备了许多盆,盆里装了许多小蝌蚪,他们长得是什么样子的呢?老师要请小朋友去看看,看的时候要认真,仔细,还要记住。”通过观察的形式导入新课,能使幼儿对所学只是理解快,掌握牢

十二、联想式由旧知识导入,温故而知新。

1、利用“接近律”回忆,抓住联系点导入新课。事物之间接近的特征,容易形成接近联想,达到推陈出新的目的。如科学领域活动课《认识猫头鹰》的教学导语:“以前,我们认识了‘树医生’——啄木鸟,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农作物医生’——猫头鹰。”突出联系点——益鸟。

2、利用“相近律”回忆,抓住联系点导入新课。事物之间相似的特征,容易形成相似的联想,达到回忆新知识的目地。如语言活动中的《金鸡冠的公鸡》教学导语:“以前,老师给小朋友讲过‘骄傲的公鸡’的故事,这个故事主要讲公鸡骄傲失败的事。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讲个公鸡贪吃,爱听恭维它的话,后来受骗上当的故事。”这种以公鸡的缺点为联系点的导入,能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3、利用“对比律”回忆,抓住联系点导入新课。事物之间相反的特性容易形成对比联想,达到鲜明对比的目地。如社会领域中的《学做小雷锋》导入时,可先让幼儿说说生活在新社会的幸福生活,然后对比、设疑。“雷锋手上为什么会有三条疤?”通过新旧社会两代人的生活对比,激发幼儿憎恨旧社会、热爱新社会的情感。

十三、挂图、提问式利用挂图,通过富有情趣的问题创设导入新课,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如音乐活动中的《摘星星》的导入语:“图中月儿是什么样的?月儿弯弯好像什么?谁想在这船上坐?坐在这船上想干什么呢?”

十四、录音、幻灯式采用录音、幻灯等多媒体电化教学导入新课,可吸引幼儿的好奇心。如音乐活动中的《小乌鸦爱妈妈》听完歌曲录音后问:“小朋友,你们喜欢这首歌吗?歌名叫什么?(小乌鸦爱妈妈)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幼儿园教学导入语的设计形式多样,举不胜举,运用适应根据具体学科、内容而定。总的要讲究引导性、启发性、激发性、自然性、新颖性等导入技巧的授课艺术,千万不要牵强附会、生搬硬套,让人感到造作、不自然

2.幼儿教学导入策略 篇二

一、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联系教材与学生的实际, 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 创设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或悬念, 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如在讲“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这节课时, 我设计了以下问题:有一位投资者, 来到A、B、C三个村庄 (注:A、B、C不在同一直线上) , 发现这里的孩子上学比较困难, 为了解决村民子女就近入学问题, 决定捐资建一所希望小学, 使学校到三个村庄的距离相等。你能帮助确定出学校的具体位置吗?同学们对解决这一实际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都积极思考, 相互商讨并尝试解决。在此基础上, 我进一步将这一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 从而顺利地引入了新课。这样引入容易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激起他们的求知欲,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生活动, 建构新知

活动是个人体验的源泉, 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 建构新的知识、新的信息, 因势利导, 帮助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在讲“勾股定理”这节课时, 课前我要求每个学生各自画一个直角三角形, 测得两直角边与斜边的长度, 然后分别计算一下它们的平方, 观察两直角边的平方与斜边的平方之间存在什么关系。上课时, 一经提问, 同学们踊跃发言。虽然同学们画的直角三角形大小不一样, 但最终都得到了相同的结果, 从而总结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时教师指出,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勾股定理”。这样学生在自己的实践中得出了结论, 便于记忆和灵活应用, 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自我探究习惯, 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联系实际, 灵活应用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存在, 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会学生去观察生活, 领悟生活中的数学因素, 要注意课堂中实际生活的渗透, 巧妙设置情境。

如, 在讲“统计图的选择”这节课时, 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景:让学生课前调查七年级各班在学校秋季运动会中, 分别获得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的人数及团体总分等情况。上课时,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将收集到的数据用适当的统计图表示出来?从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同学们对此问题很感兴趣, 纷纷议论起来。这时教师指出: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统计图的选择”。这样引入, 将本节课的教学放入了实际背景中, 放入了数据统计的过程中, 并对数据作出合理的决策, 避免了单纯的制图训练。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不仅体验到了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而且品尝到了应用数学知识成功解决实际问题的喜悦, 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导入教学的设计中, 还应注意几点, 1.要自然合理。导入既是前面知识的继续, 又是后续知识的开端, 以一定的积累为基础。2.要有趣味性。导入要注意引起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 在情感上与教师、教材贴得更近。3.要目标明确。通过导入, 使学生明确将要学什么, 要解决什么问题, 怎么学。4.要有启发性。导入要使学生产生思维上的矛盾冲突, 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为学生理解新的学习内容创造条件。5.要投入情感。只有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 才能带动学生, 引起学生对整个课堂的关注。

3.小学数学导入教学策略 篇三

【关键词】 小学;数学;导入教学;策略

新知识的传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部分,主体活动能否实现预设目标,与导入的有效性直接相关,成功有效地导入课程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新教授的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主动学习新知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运用新颖恰当的导入方法,就能做到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主参与学习,又能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从而使我们的教学更精彩,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因此,作为教师,应重视课堂教学的导入。

一、教师创设故事式情境导入法进行教学

讲故事是深受儿童欢迎的导入方法之一,在故事导入中,有的故事可以唤醒儿童的生活经验,从中抽象出数学知识,有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故事的形式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数学问题,故事导入法给数学课增加了趣味性,帮助儿童展开思维,丰富联想,使儿童很自然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但用这种方法导入时,要注意选择好故事,尤其要选择短小精悍的,有针对性的故事,不要为讲故事而讲故事,以免画蛇添足,抓住学生好奇、好胜、好动的特点,教师可根据实际来讲述相关的小故事,以生动、风趣的语言和饱满的激情描绘出一个生动、曲折的情景,充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

例如小学数学苏教版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可给学生讲述“唐僧分饼的故事”:“例如贪吃的猪八戒抢着说要吃这个饼的9/12,孙悟空说要吃这个饼的6/8,沙僧说要吃这个饼的3/4,同学们可知道谁吃的饼最多?”这无疑会掀起激烈争议的浪潮,教师便趁热打铁,组织引导,逐步导入新课,精彩的课堂开头,就吸引了学生的全部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使他们愉快地进入学习。整堂课,学生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充满生机,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教师也成功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二、教师进行以旧引新式导入法进行教学

所谓“旧引新式导入法”就是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的方法,由于数学教材的编排是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编排,因此每一个新知识都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之上的,新知识的学习就必须以旧知识为基础,复习引入式的导入新课的方法就适应了这一特点,它在许多的数学知识的传授中,应用非常广泛,复习引入法的基本模式是:先复习与新知识有联系的旧知识,再由旧知识引出与之有联系的新知识。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时,我们可以联系学生以前学过的整数加减混合运算,将整数和分数的混合 运算巧妙地结合起来,这样从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引入,不仅可以较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需要,唤醒学生的内驱动力,也为学生在新的知识的学习中调动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发展思维和发展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复习引入这一导入新课的方法,应该说包含两个步骤,即先复习再引入,“复习”这一步可以采用教师提问题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教师出示复习题的方式,教师在出示复习题时可以让学生口答(例如口算等较简单的题目),或者学生独立作业的方式,而“引入”是在“复习”完成后向新课过渡的阶段,是“复习引入”中一个重要环节,缺少这一环节,就显得结构不严密,失去了导入新课所要达到了的目的,“引入”中,教师可以直接陈述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内容,也可以采用提出疑问,设置悬念的方式,“复习引入”这种导入新课的方法应用的前提是必须有旧知识作为迁移,因此在数学这一知识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中,应用得非常广泛。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快地接受新知识,加强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同时会使整节课教学结构紧密。

三、教师进行开门见山式导入法教学

教师在上课一开始,就点明本节课所讲的课题以及问题的重点,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完整清晰地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导向,这样能使学生以有意注意和有意识记来对待他们所学的功课,这种方式较适合中高年级的学生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进行合理的导入教学,培养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享受学习的乐趣。

例如小学数学苏教版教学时:四年级下册《梯形的认识》,在导入时,教师直接呈现几个生活中常见的梯形实物图,让学生从中找出几个实物图的相同点,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学生很快的就认出梯形来,此时,我又问,你们想知道关于梯形的哪些知识呢,学生立马回答说:“平行四边形有底和高,我想知道梯形有没有底和高呢?”,于是我回答说:“当然有啦,不过和平行四边形底与高有一些不同,你们想知道吗?”这种导入法有简洁明快的特点,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帮助学生把握学习方向。

总之,导入方式,既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又要根据教材内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其目的就是千方百计地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保证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师在创设故事式情境导入法进行教学,教师进行以旧引新式导入法进行教学,教师进行开门见山式导入法教学等这些方式都可以更好的带动学生融入课堂中,让孩子更好的学习知识,拓宽学习的层次。

【参考文献】

[1] 金甫.小学数学教学新课导入五法[J].青海教育.1999(03)

[2] 朱水新.在新课导入中培养兴趣的四点做法[J].小学教学研究.1998(12)

[3] 罗丹.积极组织学生思维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J].学周刊 2014年26期

[4] 张国慧,王丽.要注重课堂教学的细节[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14年10期

4.浅议体育课堂教学导入设计策略 篇四

曾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段学生描述体育课开始部分的文字:“上课开始了,只听体育老师一声哨响,不管同学们情愿不情愿,高兴不高兴,都得无条件地立定。接着就是那些‘一二一’、‘向右看齐’、‘向前看’---在操纵着我们的神经细胞,主导着我们的动作。哎!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我都练了几千几万遍了。我恨不得马上听到下课铃响。”所述的现象尽管不能代表所有学生,但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信号,那就是我们的课堂导入必须要改变了。什么样的导入才是有效的,如何设计才能更加合理呢,笔者通过研究分析得到了几点体会。

一、掌握多种导入策略,实践中提升自己

通过翻阅相关书籍和有关杂志及网络检索发现目前较流行的导入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整理后见下表(部分为网络搜索,作者不详):

以上这么多的导入设计可以说是凝聚了许多教师的智慧,是从反复失败与再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目前可以说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常规导入应用的比较多,且年老的教师居多。在应用中我们也发现有些导入设计需要其它条件的支撑,如,多媒体导入法。因此,在应用时要灵活机动,不求次次新只求次次有效。

二、掌握设计原则,及时修改策略

1.连贯性(整体性)原则

所谓连贯性(整体性)原则就是你的导入设计要和你的主教学内容能容为一体,两者间应衔接紧密,不能没关系的强行放在一起,这样的效果反而不好。例如,上武术课时教师采用明星介绍的导入策略,可讲的内容确是其它项目的事情,可想而知效果如何。

2.实效性原则

实效性原则就是你的设计要具有时间短实用性强的特点,而不能时间花费很长却不实用。例如,应用提问导入法时,你的问题就不能太多要切中要害。争取在最少的几个问题就能激发学生上课兴趣和学习欲望。

3.宁缺勿滥(稳重求变)原则

就是说在考虑不成熟的情况下不要急于求成,要稳重求变。这样做既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有助于教师成长,否则会事倍功半。

4.身心发展规律原则

这个原则就是我们设计导入时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生长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这样的设计才会更加有效。

例如,利用价值导入策略时就要考虑学生身心特点。

三、不同策略的选择应用

笔者对较常用的导入策略进行针对性的实践,在应用中遇到了许多问题,有些问题已经解决有些仍在研究中。

4.2.1 策略一(常规导入法)

义:本策略主要是教师上课时直接将学习内容和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告诉学生从而进行开始教学活动。

点:应用范围广,无需花费太多的精力,准备简单操作方便。

适用范围:所有内容

点:难以激发学生兴趣,不利教学活动有效开展。

例:背越式跳高(反躬身)的导入设计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背越式跳高的反躬身„„

应用建议:结合其它的策略进行运用,可在新课时运用。

4.2.2 策略二(温故导入法)

义:本策略主要是教师上课前通过对已学知识的温习后再引出本节课所学内容。

适用范围:所有内容

点:无需花费太多的精力,准备简单操作方便。

点:难以较大激发学生兴趣。

例:背越式跳高(反躬身)的导入设计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背越式跳高的助跑,想想其动作是什么?好,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背越式跳高的反躬身动作„„

议:在运用时可以结合情境导入或视听导入策略,注意教师的语言上精炼

4.2.3策略三(故事导入法)

定义:本策略主要是教师上课前通过故事的(与所学内容有联系)形式,以故事提到的人或事的典型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引入所要讲的教学内容。

点:易于激发学习兴趣

适用范围:所有内容

点:所花费精力较多,不易重复使用。

例:篮球(原地运球)导入设计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一代篮球巨星乔丹吗?

师:他的成长并不顺利,曾经被教练拒绝门外。事情是这样的„„

故事内容:(一天清早,高中生乔丹和朋友一起到校运动馆的布告栏前去看调整后的校队名单,发现自己已被淘汰出局!那天他憋着一肚子气说不出话来,虽然坚持把课都上完了,却根本不知道老师教了些什么。放学回家后,乔丹把房门关上,然后大哭了一场。母亲下班回来,他告诉母亲说:“我被校队除名了。”泪水马上再度夺眶而出,最后母亲也忍不住拥着儿子一起哭了起来„„

球季快要结束时,乔丹鼓起勇气去向弗雷德?利克教练请求,允许他搭车随队观看比赛。教练开始说不可以,直到他再次执着要求,并答应为上场队员抱衣服,教练才点头同意。为了提高技艺,乔丹苦练了一年,每天自己在球场上练习运球、投篮,终于又回到了校队。乔丹曾说过:我可以接受失败,但无法接受放弃。)

师:同学们,要想打好篮球运球技术很重要,好,现在我们就开始学习原地运球。

议:在故事的选择上要注意其典型性和学生所掌握的情况,不能讲学生没有听过和遇到的人或事。

4.2.4 策略四(插图导入法)

义:本策略主要是教师上课前利用书本上或收集到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让学生欣赏从而引出上课内容。

点:直观性强,易于激发兴趣。

适用范围:所有内容

点:需花费一定的精力,携带和摆放不方便。

例:背越式跳高(反躬身)的导入设计

师:同学们我们共同看一下这几张图片(优秀运动员跳高过杆动作——反躬身)

师:你们说他们的工作漂亮吗,我们也可以!好现在我们来学习反躬身动作方法„„

议:注意插图的大小以及摆放工具的布置。

4.2.5策略五(提问<悬念>)法

义:本策略主要是教师上课前利用提问的形式引出所要讲的内容。

点:花费精力少,利用率高。

点:容易产生教师自问自答

例:跳远(助跑)教学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跳远的动作有几个技术环节组成吗?

生:(略)

师:对,四个部分!好,现在我们开始学习第一个部分——助跑„„

议:问题设计要紧扣学习内容,考虑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4.2.6 策略六(情境导入法)

义:本策略主要是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渲染某种气氛、创设某种情境以激发学生情绪导入新课的方法。

点:学生易于被激发,效果明显。

点:需花费精力多,利用频率低。

例:鱼跃前滚翻导入设计

师:同学们请闭上你们的双眼(播放爆炸及爆炸后火场的录音)

师:同学,我们现在已经被大火包围,现在只有窗户那里火势小且可以通过,怎么办?想想我们在影片中明星是如何跳出窗外的„„

对,鱼跃跳出!„„

师:对,刚才我们进了一次模拟逃生过程,其中用到了鱼跃前滚翻的动作,你们会吗?好,现在我们开始学习这个动作。

议:情境导入设计比较繁琐且应用不灵活,故要平时多积累相关经验!

4.2.7 策略七(视听导入法)

义:本策略主要是教师根据课文内通过多媒体手段进行展示进而引入教学。

点:学生易于被激发,效果明显。

点:需花费精力多,受器材场地的制约。

例:武术三路长拳的导入设计

师:上课,同学们好!我们现在看一段视频。

(播放一段优秀运动员比赛视频)

师:同学们,视频中我们看到了什么呀,对,三级跳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议:此法受场地的约束,在选择内容时要考虑移动少且对场地要求低的项目,如,健美操、技巧类项目!

4.2.8 策略八(游戏导入法)

义:本策略主要是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编排游戏进而导入教学内容。

点:学生易于被激发,效果明显。

点:需花费精力多,利用频率低,占有课堂时间多。

例:实心球导入设计

师:同学们我们先做一个游戏看谁打得准,积分高!注意每人一只球,只能抛一次呦!

师:刚才,同学游戏中我发现有的同学得分很高而且动作也漂亮,而有些同学连1分区也抛不到!知道问什么吗,原因就是动作不正确!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正面双手抛实心球技术!

议:要加强游戏设计的针对性

4.2.9 策略九(激励导入法)

义:本策略主要是教师通过激励(物质、精神)的方法引入到教学主要内容。

点:学生易于被激发,效果明显。

点:利用频率低

例:耐久跑导入设计

师:同学们,今天要进行耐久跑练习!如果能在练习中跑进xx秒内,就可以少跑一组!

师:好,现在开始第一组练习!

议:用前要在了解学生方面下一番功夫,对教学内容选择上要有针对性

实践后笔者认为要设计好一节课的导入,必须认真发掘教材的内涵,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并善于把两者更好地结合起来。要尽量能做到:合理、自然、循序渐进。当然不同的教师上课,课堂导入的方法会有很大不同;即使同一位教师上课,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课堂导入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有时一个教学内容同时用几个导入策略,所以说课堂导入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绝不可生搬硬套,千篇一律。

结束语,体育课堂教学导入的方法很多,除以上还有歌曲导入、笑话导入等等,但是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根据教材的特点灵活应用。在策略设计上笔者认为有必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或者说几个建议吧。

首先,设计不能盲目与求新创异

体育课的导入贵为重要,但也不能盲目应用,更不能为了与众不同而进行导入设计。这种现象经常出现在公开课上,有些教师为了吸引听课领导、教师的眼球而想出奇思怪招。结果却是表面热闹而实质无益,这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也会养成教师虚荣心的毛病。

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稳重求变才是教师成长的正路。

其次,设计要反复实践,耐心修改

体育课的性质特殊,一个好的导入策略并不具有万能性。也就是说在这节课用的导入设计,下一节用效果就不一定好;同一教学内容的导入,换了另一个班效果也会出现不同。所以教师要不停地修改和反复实践,往往有些教师缺乏耐心一个有借鉴意义的导入策略就半途夭折了。

最后,设计要符合实际,以服务为主

5.幼儿教学导入策略 篇五

摘要:根据高职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 高职学生的语文实际水平, 我们认为高职阶段语文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习的兴趣, 渗透学习的方法, 提升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将积累基础知识和提高独立思考能力相结合, 将朗读和交流相结合同, 重视文本的社会背景、人文内涵、现实意义。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突破应试教育的影响、突破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限制, 获取知识和提高素养才能相得益彰。而高职语文并非高中语文的简单延续, 高职学生在阅读写作能力、阅读鉴赏能力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 这对高职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既要确保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又要努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水平。

6.课堂导入策略 篇六

工作单位:黑龙江省五常市沙河子镇中学 邮编:150227 电话:*** 论文题目:课堂导入策略

摘要:新课的导入策略是指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媒体和教学方式,明确学习方向和建立知识联系的一种教学策略。凝聚了教师的智慧,体现了教师的素养。只有在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容科学性、艺术性、教育性于一炉,才能具有安定课堂秩序,收拢学生心理,刺激学生积极思维,顺利衔接新旧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

关键词:

(一)、兴趣导入;

(二)、激情导入;

(三)、情境导入;

(四)、温故导入;

(五)、释题导入;

(六)、机变导入。正文:

课堂导入策略

新课的导入策略是指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媒体和教学方式,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明确学习方向和建立知识联系的一种教学策略。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德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别具匠心,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不仅是一堂课的起步环节,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它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成功的导语,如同缓

缓拉开的大幕,让学生一眼就看能到精美的布景;犹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又像是打开了殿堂的大门,引导学生登堂入室。虽然导语仅仅是一个开头,但却凝聚了教师的智慧,体现了教师的素养。

新课导入并无固定模式,需要教师根据讲授内容、学生实际和自己的教学风格精心设计,勇于创新。下面介绍几种导入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兴趣导入

把课讲得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始终是衡量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标准之一。而采取寓意深刻又幽默轻松的故事导入,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导课形式。如钱梦龙老师为了使抽象的词义知识能迅速地为学生所接受,导课时讲了一个阿凡提理发的故事:阿凡提为了整治一个只理发不给钱的阿訇,先给他理了光头,在刮脸的时候问阿訇:“眉毛要不要?”阿訇说:“当然要!”阿凡提就把眉毛剃下来交给他。阿訇虽气,但又不好责怪阿凡提,因为他确实说过“要眉毛”的。阿凡提接着又问:“您的胡子要不要?”阿訇赶紧说:“不要!不要!”阿凡提嚓嚓几刀就把阿訇的大胡子剃掉了。结果阿訇的头像个剥光的鸡蛋。同学们都大笑起来,钱老师马上因势利导问学生:“阿凡提是如何让阿訇上当的?”学生立即领悟到阿凡提是运用“要”的多义性来捉弄阿訇的。于是,课堂教学自然引到词义的理解上了。但要注意,故事宜短不宜

长,且故事本身要能说明问题,这样才不会让学生局限于故事本身。

(二)、激情导入

维果茨基指出:教育的影响是通过学生心理特点的中介或折射而发生作用的。“中介”就是学生当时的内心体验,这种内心体验好像一个三棱镜,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它的折射才能对学生的心理发生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材包含着许多真挚感情,教师在导入时根据需要披文入情,以情真词切的语言多方激发学生情感,达到以情育人的目的。有位教师在教《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大年夜对你们来说,是多么美好的夜晚啊,穿戴一新,亲人团聚,品尝佳肴。可是在另一个社会里,却有一个小女孩在又黑又冷的大年夜里光头赤脚,手拿火柴,哆哆嗦嗦地在街上叫卖”教师富有感情的语言,把学生的思维带入了课文所描述的悲惨情境之中,引起了学生内心世界的强烈共鸣,既促进了课堂交流艺术效果,又使学生的思想得到了纯化和升华。

(三)、情境导入

学生情感的触发,往往与一定的情境有关。教师在导入时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渲染课堂气氛,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深入体验教材内涵。有位老师在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将背景画面(总理的遗像及

相关照片)与背景音乐巧妙地融汇在一起,创设了悼念周总理的特定环境。学生在舒缓、哀婉的朗读声中静静地观察着每一幅照片,再加上音乐旋律的烘托,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共鸣。许多学生都感动得潸然泪下。这种未入其文,先动其情的导课方式,生动地再现了周总理的光辉形象,唤起了学生无尽的思念,达到了示之以形和动之以情的水乳交融效果。学生在导入中积蓄的情感,必然会转化为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导课时的情境创设要巧妙精当,真切感人,能够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发动他们的情绪想象。这需要教师具备导演的才能和演员的素质,才能成功地引导学生入境受情。

(四)、温故导入

巴甫洛夫指出:“任何一个新的问题的解决都是利用主体经验中已有的旧工具实现的。”也就是说各种新知识,都是从旧知识中发展而来的。所以“温故知新”的过渡式导课,就成为教师课堂常用的一种导课方式。有位老师在上《茶花赋》时,就注意以旧带新,使学生感到新课非但不陌生,反而很亲切。老师这样说:“同学们,当代散文作家杨朔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可以说,每个学期我们都见一次面。第一册他奉献给我们北京的香山红叶;第二册他请我们尝了广东甜香的荔枝蜜,也许现在我们还能回忆起它的甜味呢!今天他又将捧给我们春城昆明的一丛鲜艳的茶花,大家喜不喜

欢?”学生异口同声说:“喜欢!”这时学生的情绪已开始兴奋。老师接着说:“《香山红叶》中,作者借红叶喻老向导,越到秋天越红得可爱;《荔枝蜜》中,作者借蜜蜂赞美辛勤的劳动人民;今天的‘茶花’又象征什么呢?”此时学生已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课堂效果可想而知。

但应注意,温故导课中的“温故”只不过是一种手段,导入新课才是真正的目的。在具体导课时切不可颠倒主次、喧宾夺主。温故导课一旦成了纯粹的复习课,就是一种失败。

(五)、释题导入

课题是课文的窗户,从课题常常可以窥视全文的奥秘。如果教师从解释课题词语、引发题意入手,不但有助于学生审破题意,了解所学内容的大致概况,而且为学生进入新课铺垫心理基础。如有位教师在讲《将相和》时,就以巧妙的释题导课,达到开窗窥室的效果。他问道:《将相和》课题中,“将“指谁?”,“相”指谁?“和”是什么意思?将和相始终都是和的吗?他们为什么会不合?后来又为什么会和呢?然后指出课文就是围绕这个课题,告诉我们将和相各是怎样的人,学习课文后,就会知道他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在设计运用释题导课时,应该对课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只有那些能通过释题来引起学生注意和深思的文章,才可以采用此法导课。

(六)、机变导入

新课导语不可能课前就百分百的设计妥当,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在课堂教学之前,突然发生或出现了有利于设计导语的事件或情景,教师应注意充分利用,即兴应变,以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有一次讲授《卖炭翁》,时值雪止天晴,教师随即说道:“同学们,断断续续飞舞了近一周的雪花停了。今天,阳光普照,天气暖和,这是我们盼望多日的好天气。但是,在唐代,有一个穿的十分单薄的老人却不喜欢这样的好天气,总是期待寒风凛冽,大雪纷飞。他就是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老人为什么会有如此反常的心里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卖炭翁》(板书课题)”由于教师巧妙而自然地借景入题,从而激发起学生无穷的探究欲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正所谓“教无定法”,除了以上策略外还有诸如冥想导入、幽默导入等,新课导入各有特点,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在实际使用时要灵活选用。只有在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容科学性、艺术性、教育性于一炉,才能具有安定课堂秩序,收拢学生心理,刺激学生积极思维,顺利衔接新旧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

7.英语课堂教学精彩导入的策略 篇七

一、用歌曲的方法进行精彩导入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采用歌曲导入的方法, 使美妙的旋律与教学相结合, 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还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与文化修养。例如, 在课堂开始时播放《铁达尼号》影片的主题曲My Heart Will Go On , 鼓励学生一边跟随音乐哼唱一边回忆电影中的场景, 带领他们进入到电影的奇妙世界, 之后通过Who knows the name of this song? Which movie is this song from? Is it a good movie? What kind of movie is it? Do you like it?等问题, 引出教学目标和内容, 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 达到让学生深刻记忆、快乐学习的目的。

二、用视频图像的方法进行精彩导入

视频图像导入法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接触到学习内容, 并使学生得到视觉上的享受, 能很好地诱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动机。例如在讲授牛津英语8A第五单元Birdwatchers的Reading部分时, 就可采用视频导入法。首先上网搜寻有关自然保护区的视频, 然后在课堂上播放。视频讲述的是扎龙自然保护区的大致情况以及现实当中所面临的困难。在学生饶有兴趣地观看完之后, 提出问题:Where is Zhalong Nature Reserve? What does it provide for the birds? Do you know the problems the birds are facing? Do you know how to protect the birds? 从而引出了provide, shelter, government 等新单词。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和回答问题, 对Reading有了初步的了解, 并对文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用讨论的方法进行精彩导入

讨论导入法适用于各种学科, 也是导入新课时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讨论导入方法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话题。教师要密切结合教学内容, 确立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讨论题目, 让学生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讨论。这样不但能成功地导入新课, 还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极大兴趣。如《牛津英语》九年级Unit 3 Teenager Problems的教学, 我们可以通过对事先准备好的青少年的问题进行展示, 要求学生用一句话简要概括其主要内容, 像:We have a lot of homework to do everyday. I don’t have many close friends. I have no one to talk to. I have no time for my hobbies. I’m very sad about it .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下列的问题:Do you have much homework? Do you have many hobbies? Do you know how to achieve a balance between the two? How can you solve your problems? 这样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不但能掌握本单元的主要语言点, 还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四、用游戏的方法进行精彩导入

游戏导入法就是通过游戏来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 在游戏中学到文化知识, 并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例如, 在牛津9A Unit 1这个单元中, 里面有很多有关十二星座的图片, 可以采用猜谜语的方法引入课文。如:There is a beautiful girl in the star sign. ——Virgo.这样在游戏的同时融入了课堂知识, 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用生活化的方法进行导入

新课改下的英语课堂追求生态课堂。教师可以联系实际生活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导入新课, 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生活化的导入, 还可以联系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生活习惯等。比如, 牛津初中英语8B中的第六单元“A Charity Walk”的 Welcome to the unit 中学习的是“people who need help”, 就可以通过让学生谈论现实生活中一些无家可归的人来进行导入。

除了上述导入法外, 还有复习导入法 (以旧引新) 等。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课堂导入法, 其目的只有一个: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使学生有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觉得英语课有意思、容易学,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英语教师要不断地去分析、反思我们的英语课堂导入是否能让学生积极参与, 能否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让学生轻松愉快、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英语的“阵地”, 在兴趣的驱使下培养语言运用能力, 让学生主动学习, 快乐学习。

参考文献

[1]朱新春.教学工作技能训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张宝臣, 张玉森, 王秀兰.课堂教学艺术论[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2.

[3]闫承利.素质教育课堂优化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8.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策略例谈 篇八

那么,课堂导入这一环节应该如何设计呢?我觉得可以把握这样一个原则:科学导入是前提,激发兴趣是首选,抓住重点是关键,高效导入是目标,贴近生活是技巧。下面,就结合这一原则做一些有效性的例谈。

一、科学导入是前提

数学是一门思维严密的学科,所以教师讲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正确的,哪怕是短短几分钟的导入环节也不例外。

案例:教学“认识负数”一课的导入

师(出示一个烧杯,倒入半杯开水,杯口冒出蒸汽):杯口冒蒸汽说明什么?

生:杯中水的温度很高。

师:是几度呢?我们用温度计量一量。(说着把温度计放进烧杯中斜靠在杯壁上,稍后读出了度数:68度)

师:如果加入凉水,会有什么变化?

生:水温会下降。

师:验证一下。(边说边加入凉水,并再次读数:57度)

师:我再加入凉水,又会如何变化?

生:水温继续下降。

师:我们再验证一次。(再次加入凉水,并读出45度)看来,同学们的预测是正确的。如果老师不断地加凉水,又会怎样呢?

生:水温将不断下降。

师:是的。当我们不断加入凉水,水温将不断下降,达到10度、5度、0度、0度以下。在数学上,0度以下的温度可以用负数来表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负数”。

……

这个导入授课教师可能认为不错,但实在是一个“伪科学”。我们可以发现,这个教师除了实验操作不规范、不科学外,他还传递了一个错误的知识——不断加入凉水,水的温度能达到零度以下,这对学生的学习就产生了一个严重的误导,课的开始就注定了它是一节失败的课。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导入时,一定要好好研究教学内容的科学性问题,否则就变成了“大糊涂教小糊涂,越教越糊涂”。

二、激发兴趣是首选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杰罗姆·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有兴趣。”孔子也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精辟论述。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学生获取知识、扩大视野、丰富心理活动的最重要动力。兴趣的激发可以是猜谜语、讲故事、做实验、看动画片、做游戏等形式,只要是学生喜欢的活动,我们都不妨一试。

案例: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的导入

师(出示一段购物情境的录像):结合实际说一说你对人民币有哪些了解?(将买东西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引入到课堂中来,学生们很感兴趣)

生1:可以用来买东西。

师:关于人民币,你还联想到哪些?

生2:每个国家的钱币是不一样的。

生3:钱是如何生产的?

生4:古代的钱和现在的钱是一样的吗?

……

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来看,他们由于年龄小、好动,无意注意占相当大成分,如果在课始利用好导入这个重要环节,就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巧妙地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过来,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会事半功倍。

三、抓住重点是关键

课堂导入虽然也是一堂课的一个教学环节,但它毕竟只是一堂课的前奏,它与课堂的新授、巩固练习等其他环节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决定了这一环节的教学时间不会很长,最多也就几分钟而已。

案例:教学“点阵中的规律”一课的导入

师(抓了一把围棋子放在实物展示台的棋盘上):谁能很快地说出共有几颗棋子?

(学生的答案不一,有12颗、15颗、16颗等)

师:大家的答案为什么不一样?

生:棋子堆得乱,不能一眼看出来。

师:你能想个办法让我们大家一眼就能看出共有多少颗棋子吗?

(学生上展示台操作,把棋子摆成了长方形)

师:有几颗?(16颗)为什么现在能一眼看出?

生:摆得很整齐、有序。

师:如果我们把这一颗颗棋子看作一个个点,就成了点子图。像这样排列整齐有序的点子图,在数学上我们把它称作“点阵”。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点阵中的规律”。

……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更好地完成导入目标,抓住知识的重点或主要特征是关键。这样既可以完成导入新课的目标,又能够起到为新课铺垫的作用,真可谓“一箭双雕”。

四、高效导入是目标

导入只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开端,短短几分钟的作用是为教学打开思路,所以它必须有效并且高效。

案例:教学“点阵中的规律”一课的导入

(教师创设“六一”儿童节学生们为教室布置彩灯的情境)

课件出示:一排彩灯按三黄两红的规律排列,共排列了两组。

师:请你按规律画出第三组彩灯。(学生在草稿本上画)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生1:彩灯按三黄两红的规律排列,接下去应再画三黄两红的彩灯。

师:不错,画得既正确又漂亮。请看这一题,你还能画出下一个图形吗?(出示一座房子按顺时针旋转后的规律排列的三幅图)

生(情绪很高):能。(学生动手画)

师:谁来汇报你是怎么画的?(学生汇报略)

师:规律又一下子被你们找到了。如果我写出1、4、9、16,你能接着写出下一个数吗?(学生们有些茫然,陷入深思,许久后方有学生举手)

生2:25。

师:刚才这一题花了这么长时间,而前面两题大家反应都很快,为什么?

生3:前面两题有图形,很容易找到规律,刚才这题是数字的,一下子找不出规律。

师:看来,图形比数字更直观,找规律也更方便。那老师把这些数字也用图形表示出来(课件出示四幅点阵图),像这样用点子组成的图形,数学上称作“点阵”。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点阵中的规律”。

……

这是一个失败的课堂导入,花了9分多钟时间,当课堂结束时教学任务却没有完成。这样的课堂导入不但低效,而且为教学服务的质量也极为低效(因为图中的规律非点阵中的规律)。

五、贴近生活是技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也证明:来自于现实生活的学习材料,容易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当数学学习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这样的数学知识才是鲜活的,这样的数学学习才是富有生命力的。因此,课堂导入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生活化”情境中开始数学学习之旅。

案例: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一课的导入

课始,我用课件出示了CCTV-少儿、KFC、浙H9029A、米袋上的5kg、牛奶盒上的250ml及扑克牌里的A、J、Q、K等图片,请学生们说说这些标志的意思。这些都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符号,所以大家争先恐后地告诉我这些图片上的符号所代表的含义,我顺势引导他们归纳出这些字母不仅可以代表文字,也可以代表数,从而引出课题——“用字母表示数”。

这样的课堂导入,学生觉得非常亲切,气氛也非常活跃,课堂教学在导入环节的良好氛围下延续着精彩。

数学课堂导入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需要考虑的问题有很多。如果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导入同样也是一门艺术,而把握这门艺术主要在于我们教师的自身功力。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我们在设计课堂导入环节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综合考虑教材、条件、环境、时间等因素,合理选择科学、高效的导入方法,就一定能成就数学课堂的精彩。

(责编 蓝 天)

9.初中历史课堂导入策略刍议论文 篇九

一、巧用多媒体,视听结合,活跃课堂

历史学科具有较强的时间、空间跨越性,有些历史背景和历史事件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在历史课堂的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模式于一体的优点,视听结合,化静为动,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教授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时,笔者在上课之初先总结了上节课学过的知识: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次空前的经济危机,胡佛政府继续推行自由放任的政策,导致危机愈演愈烈。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迎来了1932年总统大选,胡佛和罗斯福进行了一次“激烈的PK”(多媒体展示胡佛VS罗斯福的图片),PK的结果是罗斯福胜出(多媒体显示: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赢得竞选)。接着,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罗斯福的生平和成就。

最后,笔者说:“罗斯福是如何利用‘新政’领导美国人民度过经济危机的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探究的内容。”这样利用多媒体进行导入,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活跃课堂氛围,还能扩大课堂的信息容量,开阔学生的视野。

二、运用典故,联系时事,启迪智慧

中国历史悠久,有数不胜数的历史典故,学生对这些历史典故非常感兴趣。教师在教授新课前,可以创设故事情境,利用历史典故进行课堂导入。例如,教学《林则徐禁烟》一课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通过故事引入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感受到林则徐身上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深刻了解所学内容的历史背景。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课程的编制,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反映时代精神,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因此,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应该注意将历史事件与时事联系起来,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来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历史知识。

10.提高幼儿教学效果的策略 篇十

提高幼儿教学效果的策略

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是幼儿发展的需要,提高幼儿教学效果是教师的追求.教师要讲究教学策略:一是关注幼儿日常生活重视课前准备活动,二是巧用有效的教具和教学手段,三是沉着应对教学活动中生成的.问题;要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活动环境,让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积极体验、探索、认识、提升,真正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作 者:李江  作者单位:四川省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四川泸州,646000 刊 名:教育与教学研究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24(5) 分类号:G612 关键词:幼儿   教学   效果   策略  

11.探究初中英语导入教学的基本策略 篇十一

一、听觉导入

英语这门学科较为特殊,因为英语既是一门学科,又是一门语言。所以,在初中英语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为了更好地开展导入性的教学工作,那么就要注意充分借助英语是一门语言和交流工具的特点,从学生的听觉来入手,做好初中英语的导入教学工作。

从听觉入手来做好初中英语的导入性工作,就是要从听觉感官入手来吸引学生,从而让学生在感受到英语语言美的同时,更好地融入英语学科的学习之中。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Unit 8《Whats the best radio station》这个部分的导入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播放radio station的一些节目,从而借助听觉器官来吸引学生。因为,在这个过程中,radio里主持人的声音都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做好导入教学工作。

二、视觉导入

听觉固然是教学导入的重要方式,但是由听觉性的导入我们自然就能够联想到其他感官器官的导入。所以,在初中英语的导入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还可以积极地借助多媒体设备来实施视觉导入。

所谓视觉导入,主要是指教师要借助多媒体设备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进行展示。通过这样借助华丽的色彩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从而更好地吸引学生,继而做好导入教学实施。

例如,在八年级下册Unit 12《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这个部分的导入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网上流传的UFO图片,并且辅以科普性的知识来讲解宇宙、UFO等内容。

通过这种方式将在视觉上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冲击,从而吸引学生的眼球,继而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的一种教学导入模式也是行之有效的。

三、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学导入的实施尽管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一点,即导入性教学的实施是为学生这一主体服务的。所以,在导入性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换言之,就是在教学导入环节让学生参与其中,从而借助学生的参与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自然而然地起到教学导入的效果。并为下一步的教学实施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借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做好导入性教学工作也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认识和加强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四、趣味性导入

导入性教学之所以重要,不仅仅是因为这一教学实施位于教学的开始阶段,更是因为这一教学工作开启着整个课堂教学,也决定着整个教学实施是否有效。

所以,在这一导入环节中,教师还可以借助趣味化的方式来做好导入教学工作,并且在趣味化的导入过程中,注重将该堂课所包含的主要内容融入其中。这样的一种导入教学才能够吸引学生并且不断地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热情。

例如,在八年级下册Unit 1《Will people have robots》这个部分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借助一个小游戏来导入教学。即由教师在黑板上写出robot, robots, machine等词汇,然后要求学生按照座位依次读出单词、拼写单词、再读出单词的顺序。如robot这个词汇完整的游戏过程为:robot(读音)—r-o-b-o-t—robot(读音),一共需要七位学生来完成这一游戏,那么在游戏过程中,未能迅速反应的学生就要退出游戏。

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轻松,并在这一轻松的氛围中开展好学习活动,同时游戏中所涉及的词汇将引导学生进入相关的学习语境之中。游戏所营造出来的轻松欢乐气氛也将随着导入教学的顺利开展延续到课堂教学中,这些都为教学的高效实施奠定了基础。

所以,这一趣味性的导入教学能够充分而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并为整个教学实施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气氛。

参考文献

[1]谷红.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初中英语教学的点滴体会[J].宁夏教育,2013(12).

[2]陈晓.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8(2).

[3]周月华.巧用导入教学,激发学习兴趣——谈初中英语的导入教学[J].中学英语园地·教学指导,2012(7).

1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策略 篇十二

1.创设情境导入

创设情境导入是教师通过图片、音乐、视频、语言、动作等手段营造一种意境, 让学生置身于某种特定的情境之中, 展开想象、体验情感的一种方法。情境导入可以刺激学生的感官, 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不知不觉地把学生引入学习的殿堂, 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教学六年级的《一夜的工作》一课时, 设计了这样的导入:

师: (饱含深情) 同学们, 今天我们要走进一位伟人的工作和生活, 去感受他的伟大人格。他, 就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 (伴随着优美的乐曲, 结合周总理工作和生活的图片为学生做声情并茂的介绍) 。通过这些图片及对周总理的了解, 同学有什么话想说?

生:我觉得总理的生活真是太简朴了。

生:晚年总理的病已经很重, 但是他仍然拖着病重的身体日夜操劳, 真是太令人敬佩了!

生:总理处理国家大事的办公室太简陋了!

师:周总理为新中国的成立与发展, 呕心沥血、日夜操劳。据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说, 总理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只有3个小时。3个小时!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我们的好总理就是这样夜以继日的工作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夜的工作》。

在这一导入中, 将图片、音乐与声情并茂的话语相结合, 将学生引入周总理工作、生活的情境中, 拉近学生与总理的距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起学生对周总理的崇敬与热爱之情, 为后面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2.释题质疑导入

释题质疑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产生疑问, 抓住课题中的关键词质疑思考, 并带着疑问研读文本的一种导入方式。课题是文章的眼睛, 从课题入手, 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设计。

(1) 抓住课题的关键词思考

抓住题目中的一字一词不断追问, 学生心中有疑, 就会产生探奇觅胜的求知欲望, 就会很自然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主动地获取知识。例如教学六年级的《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时, 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

师: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题, 体会一下你会把重音放在哪个词上, 为什么? (学生充满感情地朗读课题。)

生: (非常自信) 我会把重音放在“百年”上, 因为它强调时间的久远。 (有感情地朗读)

生:我与他的观点不同, 我在读的时候, 会把“美丽”一词重读。 (朗读课题)

师 (不失时机地追问) :你为什么抓住这个词?

生:因为我觉得这个题目很有意思, 世上很多东西是可以跨越百年的, 但一个人的美丽怎么可以呢?除非她吃了长生不老药…… (他的话马上被其他同学打断了。)

生: (激动地反诘) 本文的美丽难道单指外貌美吗?它应该还有精神上的美丽。

课堂气氛极其活跃, 学生围绕自己发现的问题潜心读文, 努力从文本中找出支持自己观点的依据, 并直奔主题。

(2) 抓住课题的形式特点思考

很多课题是课文的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 蕴涵一定的哲理。例如, 《生命生命》一课, 抓住课题的特点设计了这样的导入: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生命生命》,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师:老师想问, 你们为什么读课题时自然地停顿了一下?

生:因为题目中两个“生命”之间有空隙。

师:今天, 老师和大家再次静下心来细细品读课文, 去聆听作者对生命的呼唤, 去体会这课题间留空的深刻内涵。

此课例通过课题中两个“生命”之间的空隙, 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上, 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领悟课题间留白的深刻内涵。

(3) 抓住人物的关系思考

有些课题体现出课文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关系展开思考, 可以更好地理清课文中的叙述顺序和表达方法, 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如教学《将相和》第二课时, 我这样导入:

师:这节课, 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将相和》。请同学们回忆, 题目中的“将”和“相”分别指谁?围绕他俩课文讲述了几个小故事?

生:题目中的“将”指廉颇, “相”指蔺相如。

生:课文讲了三个小故事:第一个是“完璧归赵”, 第二个是“渑池之会”, 第三个是“负荆请罪”。

师:三个独立的小故事为何放在了一起, 想要说明什么呢?请大家从课题中找找答案。

生:课文是讲廉颇和蔺相如和好的事。

师:廉颇和蔺相如如何和好, 他们以前关系怎样?

生:他们好像有矛盾了。

师:他们不是好像有矛盾了, 是确实有矛盾了。是什么矛盾呢?请同学们迅速地浏览三个故事, 找到描写他们确实闹了点矛盾的语段……

释题质疑导入法可以激发学生的疑思, 触发学生的情思, 开发学生的智力,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不失为一种教学导入的良策。

另外, 在导入过程中教师应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 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灵活处理, 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把学生引向新知识的学习, 切忌千篇一律、平铺直叙, 或冗长拖沓、哗众取宠。

摘要:合理的课堂导入, 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对顺利展开课程教学、实现教学目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要进行好的课堂导入, 教师必须掌握一些技巧策略, 本文对此进行了具体分析。

13.浅析幼儿粘贴画教学策略 篇十三

[关键词]幼儿;粘贴画教学;策略幼儿粘贴画教学概述

粘贴画是幼儿美术教育的有机组成,属于手工制作的范畴,是一种可以开发幼儿艺术创作潜力的美术活动。粘贴画教学是教师组织幼儿利用生活中的各种素材,通过拼接、组合、粘贴的方式,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设计,最终制作出的手工美术作品。粘贴画不同于绘画,它可以充分利用不同材料的特征,如颜色、纹理、线条等,创造出不同于原料本身的新的艺术品,不仅是幼儿心理世界的呈现,而且千变万化的造型可以鼓励幼儿进行个性化创新,不仅能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幼儿粘贴画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

当前幼儿美术教学大多更为重视幼儿绘画技能的培养,对于其他美术形式,包括剪纸、折纸、粘贴等,则没有占据很多的比重,因此,幼儿粘贴画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粘贴画教学材料单一

最早时候幼儿美术教师让幼儿进行粘贴画创作的材料更多的选用彩色的卡纸,后来出现了市售的彩布、彩钻等材料,利用起来更加方便,作品呈现效果也大大提高。但实际上,这些材料会局限幼儿的思维,它们习惯之后会很难想象出生活中的许多东西也可以拿来制作。所以,真正能够体现创意的教学材料并不应该局限于此,只要是能够粘贴在纸上的都可以拿来使用,比如生活中常见的树叶、花瓣、布条等,将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元素添加到作品中,可以为作品增色不少。

2.2 幼儿的想象力过于局限

进行粘贴画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但当前幼儿粘贴画教学的作品中我们很少看到极具创意的作品,就好像是出自同一个孩子之手,体现不出幼儿应有的天马行空、无边无际。作品失去创意,就好像是没有灵魂,难以让欣赏者感同身受。长此以往,幼儿粘贴画成了简单的手工作业,丝毫谈不上美感和艺术感。

2.3 幼儿缺少团队合作

团队合作能力也是我们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很容易被父母娇生惯养,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因此,教师应当有意识地让幼儿锻炼与其他小朋友合作的能力,有利于他们集体意识的培养和情感的沟通。当前的幼儿粘贴画教学更多的是幼儿独立创作,一个人的思维是有限的,如果能完美集合几个人的想象力,呈现的作品将会更为出色。幼儿粘贴画教学策略

幼儿粘贴画教学需要认真反思、分析总结、不断改革,争取总结出更有利于幼儿全面发展的教学策略。

3.1 选择各种各样的教学材料

粘贴画材料的选择是开展教学的第一步,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目标和活动主题提前选择并搜集粘贴材料,鼓励学生根据材料来自由地联想,用材料表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体现出自己的个性特点。然而,美术教师在进行幼儿粘贴画教学的时候,往往由于便利等原因,而常常选用可以买到的半成品,这些材料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孩子们的思想,影响到孩子们的创作灵感。基于此,教师只需要提供粘贴画所需的基础性工具,如见到、胶水等,其他材料应当给予幼儿最大地自由让他们自由选择。比如设定主题《秋天到了》,教师可以提供给大家一些毛线、彩纸,其他的素材可以带孩子们走进大自然中让他们自己寻找,可以是树枝、落叶、麦穗,也可以把家里废弃的东西拿过来,如彩色的布块、没用的纽扣、废弃的饰品等等,让他们尽情地按照自己的意愿粘贴出来,我们会发现很多作品你是我们根本想象不到的。这样的过程中,幼儿才有机会独立地思考,随心所欲地创作,创作出具有他们童真和个性的粘贴画作品,得到真正能力的提升。

3.2 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幼儿的思维方式通常取决于教师的教法。如果教师以示范的方式开展粘贴画教学,教师做一步让孩子们跟着他做一步,那么孩子们就得不到锻炼自己独立思考的机会。也有部分教师虽然表面上放手让幼儿自己去粘贴,但在幼儿粘贴的过程中,总是以自己的角度去评价幼儿的作品,哪里觉得不好就让孩子们按照自己认为好的方式去改变,幼儿的思维受到严重的影响。美术教师要想通过粘贴画教学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必须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从幼儿的角度去欣赏他们的作品,尊重他们的表达方式,对任何细微独特的地方都给予鼓励和赞扬,给予他们更多的信心继续创作。另一方面,教师要给幼儿创作更多的机会让他们相互之间进行欣赏、评价,增加沟通、交流的机会,进一步启发他们的灵感。

3.3 增强幼儿的适应性

幼儿自行创作一个作品,他们的思想是开放的,思维是活跃的,创作过程也是无拘无束的。但在整个过程中,他们也会遇到很多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胶水太多了粘得哪里都是,有的小部件却粘不牢总是掉。教师需要密切关注他们的需求,对于外向的孩子来说,他们会主动与老师沟通交流,询问解决办法,对于内向的孩子,教师需要适时地询问他们是否需要自己的帮助,在得到回应之后给予必要的帮助。这样的互动?^程不仅有助于师生关系的形成,而且能够锻炼幼儿与人相处、与人交流的能力。如果自己的材料出现了不够用的情况,幼儿也会鼓起勇气向其他的小朋友借材料,提高了他们彼此间交往的能力。幼儿逐渐能够在出现任何问题的时候,想到必要的解决办法,很好的适应周围的环境和突发情况,是对他们能力的极大提升。

3.4 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

现在的小朋友都是父母的宝贝,大多数受到家中老一辈人的宠爱而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会在美术活动中表现出自私、虚荣、缺乏集体意识的问题。为了培养孩子们团队协作的能力,美术教师可以创造一些集体活动机会,让他们在一起共同完成一幅难度较高的粘贴画作品。即使在创作的过程中会出现争执、争抢的小问题,甚至作品根本达不成一致,但幼儿必然能够在其中学会磨合、学会退让、学会取舍。随着集体创作次数的增加,幼儿逐渐能够尊重他人的意见,通过沟通、相互采纳而完成共同的作品。这以过程中的收获远远比作品本身要有价值得多。

在开展幼儿粘贴化教学的时候,美术教师一定要从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做起,大胆地让幼儿自己去思考去创造,相信他们一定会在不断地磨练中得到进步。

参考文献:

[1] 王春勤.幼儿创意手工粘贴画的实践与思考[J].内蒙古教育,2014(07).[2] 丁丽.小手贴出大世界―大班粘贴画感悟[J].新课程,2016(11).作者单位:

14.幼儿集体舞教学的有效策略 篇十四

作者:陆春燕 来源:江苏省江阴市第二实验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0-02-07 集体舞是在音乐的伴奏下,全体幼儿共同参与,在集体活动中进行队形变化、人际交流的一种集体性舞蹈。作为一种集体参与的艺术活动,它既强调幼儿个性气质的展现,又强调幼儿情感的表达和交流,在简单、重复的动作表演中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体验表现和创造的快乐。在我园一年一度的“快乐集体舞”活动中,我们对幼儿集体舞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了相互研讨和交流,有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游戏情景的教学策略

幼儿集体舞的终极目标在于愉悦的审美享受,最基本而有效的教学策略就是运用“游戏情景”的方式,设计特定的游戏情景作为集体舞流程的线索,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使幼儿迅速进入审美享受的状态。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强调的是在各种活动中注重内容的整合性、形式的活动性、方法的多样性、师生的互动性、教育的过程性等等,以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性的体验来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幼儿集体舞教学中,游戏情景是帮助幼儿理解舞蹈动作、完成舞蹈流程最有效的方式。如集体舞《小白船》是全国小学生集体舞中的一套,有方型和圆型两种队形变化,动作也相对有一定的难度。我们把它引入到大班的集体舞教学,设计了一个“月亮船”的游戏情景,帮助幼儿在游戏的互动过程中完成整个舞蹈流程。音乐开始,男小朋友扮演桂花树站姿准备,女小朋友扮演小兔双脚交叉蹲坐准备,前奏末句,男小朋友做邀请动作,女小朋友回应并站立拉手开始舞蹈游戏。我们把《小白船》的四个乐句分别设计成上船、朋友见面、划船、交换朋友四个游戏情景,和孩子们一起设计舞蹈动作,并最终完成整个舞蹈流程。在集体舞表演的过程中,孩子们两两结伴,运用动作和眼神进行游戏交流,享受着集体舞蹈的愉悦。我们发现,集体舞的游戏性不仅仅体现在游戏情景的设计上,还在于舞蹈过程中师幼之间、舞伴之间的游戏性情感交流,眼神、表情及动作交汇出“逗你玩”“真好玩”的情趣,让孩子们真正体验集体舞蹈的愉悦。就如大二班的集体舞《魔术》,“魔术师”和“谦女郎”的相互逗趣,不仅让孩子们在舞蹈中感觉快乐,更逗得观众们开怀大笑。

事实上,游戏不是一种教师用来控制幼儿学习知识的法宝,而是让幼儿在游戏的情景中主动积极地、自愿地去探索和发现,以自己的方式去获得各种经验。在集体舞教学中,我们以教师“逗你玩”的游戏性教学激起了孩子们“真好玩”的学习情趣,有效地促进了活动过程中多种形式的互动,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了自我表现,从而获得了整体性的发展。

二、舞谱、道具的使用策略

游戏的魅力在于它是有趣的、充满快乐的、令人高兴的,游戏性的集体舞教学吸引孩子们进入集体舞之中,并使孩子们在舞蹈过程中充满了游戏性精神。而舞谱、道具的使用,更增添了游戏的情趣,增加了舞蹈的气氛,使舞蹈更具美感。同时还能帮助幼儿辨别动作方位,在舞伴交换中辨别队形线路,使孩子们很快就能掌握集体舞的表演动作和队形变化。

如大二班的集体舞《魔术》,在音乐编配上采用了周杰伦的《魔术先生》,在舞蹈流程上设计了男女魔术师合作表演的魔术小游戏,在道具使用上更别出心裁地使用了魔术帽和魔术手杖,“小刘谦”和“谦女郎”有板有眼地随着音乐表演起神奇的魔术„„为了帮助孩子们整体感知、理解舞伴的交换方式、舞蹈队形的变化流程,从而完整地表现舞蹈,我们用图示的方法记录成舞谱,引导幼儿按舞谱探索队形变化,尝试看舞谱小组学习队列舞,培养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如大四班的集体舞《炒黄豆》,为了帮助孩子们记忆动作的方位,我们在孩子的右手手腕上套上了手铃。在表演过程中,教师以鼓点提示幼儿拍手的节奏,手铃和大鼓组成和谐的打击乐声,再加上孩子们拍手、拍肩、拍腰等动作所发出的不同声响,就如同“炒黄豆”过程中黄豆翻炒时发出的声音,增添了集体舞的游戏情趣。

运用道具、舞谱、语言讲解等多种手段,可以帮助幼儿以最轻松的方法学习舞蹈。教师以自身富有表现力的情绪影响幼儿,用鼓励性语言激发幼儿情趣,以幼儿为学习的主体,创设情景,提供动作、造型的创编机会,使幼儿主动参与,大胆表现,享受快乐。

三、教师适时进入、退出的示范策略

“教”是为了“不教”,集体舞教学中教师示范的适时进入和退出很关键。教师的示范一般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进入:向幼儿展示他们从未学习过的舞蹈动作;当幼儿无法独立将动作或动作组合与音乐相匹配时;当幼儿无法理解教师用语言描述的操作要求时。退出则是指教师弱化对幼儿支持的一种教育机制。教师示范的适时退出有益于培养幼儿自我驾驭及相互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关键是要灵活把握示范的进和退,做到放手不放任。

以大六班的舞蹈《请你恰恰恰》为例。因是第一次接触“恰恰舞”,我们先请孩子们欣赏了“少儿恰恰舞”的成品舞,感受体验舞蹈的风格情绪及动作韵味。同时教师重点示范了恰恰的基本舞步和基本动作,帮助幼儿迁移成品舞蹈中的经验。在孩子们初步掌握之后,我们就采用了“退出”的策略,鼓励孩子自己根据音乐自由表演恰恰舞。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和孩子一起编排了《请你恰恰恰》的集体舞。在教师“退出”之后,我们用一些固定不变的指令语,帮助幼儿在队形变化上和身体方向辨别中形成特定的舞蹈队形或动作常规。如“面向圆上、面向圆心、好朋友面对面圈上行进走、向有标记的方向转一圈、和好朋友手拉手向有标记的方向转一圈、绕好朋友走一圈回到原位”等都是我们常用的舞蹈指令。如:“面向圈上”指所有舞者身体都按顺时针方向面部对着自己前方舞伴的后脑;“面向圆心”指所有舞者身体和面部朝圆心的方向„„《请你恰恰恰》的教学采用了邀请舞的基本教学流程:感知节奏——探索动作——讨论邀请方式——集体体验。同时,我们又采用了“创设游戏化情景(故事、舞谱、标记、音乐)——探索创编动作队形(散点位置、队形位置)——尝试按调控练习(舞谱、指令、标记)——集体交流表现”的方式,很好地完成了整个集体舞的教学、练习和表演。

上一篇:清泉河湿地公园散文下一篇:梦为题目的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