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知识要点归纳

2025-04-02|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小升初语文知识要点归纳(精选7篇)

1.小升初语文基本知识要点之句子 篇一

一、变换句式

1、“把”字句或“被”字句。改写时可这样思考:什么“把”什么怎么样;什么“被”什么怎么样。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意思。如:我打死了一只老鼠。应改为:我把一只老鼠打死了。不能改为:一只老鼠把我打死了。

2、转述:把一句话通过你的`口转告给别人。改写时注意人称的变化,要去掉冒号、引号,根据句意及通顺与否可对个别文字作适当改动,但不能改变句意。如:王老师对小明说:“我下去买水,你在这里好好练习。”改为转述句:王老师对小明说,他下去买水,叫小明在那里好好练习。

3、陈述句和反问句:转换特点:陈述句反问句(肯定)------(否定)(否定)------(肯定)如: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马跑得越快,难道不是离楚国就越远了吗?

4、肯定句和否定句。如:(“肯定句”改为“否定句”)街上的人很多。--街上的人真不少。将肯定句改为否定句,一定要在句子中加“不”“没有”等词,然后将“不”“没有”后面的词换成反义词。

二、扩句和缩句

1、扩句:首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再在主干词前加上合适的修饰词。扩写后的句子比原句的意思更具体、充实,但主要意思不变。如:小明去看电影。扩写为:小明(穿着一件新衣服,高高兴兴地)去(新华电影院)看电影。不能扩写为:小明和妹妹高高兴兴地去新华电影院看电影。

2、缩句。首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然后找出每部分的主干词,再去掉修饰性的词语,把主干词连成完整的句子,但要保留原句的主要意思。如: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应缩写为: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不能缩为:曹操听到呐喊声。

三、修改病句

1、句子不完整。如:战士的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优秀品质。改为:战士的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优秀品质令人敬佩。

2、用词不当。如:我的书包里还缺乏一个像样的铅笔盒。“缺乏”用得不恰当,应改为“缺少”。

3、搭配不当。如:他穿着一件灰大衣和一顶红帽子。“穿”与“帽子”搭配不当,应改为:他穿着一件灰大衣和(戴着)一顶红帽子。

4、词序混乱。如:打乒乓球对我是很感兴趣的。应改为:我对打乒乓球是很感兴趣的。

5、前后矛盾。如:油菜地里一片金黄的菜花,五彩缤纷。“一片金黄”与“五彩缤纷”相矛盾,应把“五彩缤纷”去掉。

6、重复啰嗦。如:他是我们班成绩最优秀、功课最好的学生。“成绩最优秀”和“功课最好”意思重复,这里只需保留其中一个。

2.小升初语文(知识清单) 篇二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二

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

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

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

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

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小升初语文基础知识 篇三

1、三百千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2、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3、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4、古代四大类书

《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全唐文》

5、八股

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6、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7、五大奇书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金瓶梅》

8、十三经

《易经》《诗经》《尚书》《周礼》《仪礼》《左传》《礼记》《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

9、六子全书

《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

10、汉字六书

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11、书法四体

正、草、隶、篆

12、文房四宝

湖笔、徽墨、宣纸、端砚

13、书法九势

落笔、转笔、藏锋、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14、春秋三传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15、三书

《魏书》《蜀书》《吴书》

16、乐府双璧

《木兰词》《孔雀东南飞》

17、史学双璧

《史记》《资治通鉴》

18、三史

《史记》《汉书》《东观汉记》(魏晋南北朝)

《史记》《汉书》《后汉书》(唐开元之后)

19、二拍

《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20、三言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21、左思《三都赋》

《蜀都赋》《吴都赋》《魏都赋》

22、南朝三谢

谢灵运、谢安、谢眺

23、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4、李清照三名句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新来瘦,非千病酒,不是悲秋。

25、北宋文坛四大家

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

26、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27、明代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宾

28、清代词家三绝

纳兰性德、朱彝尊、陈维嵩

29、扬州八怪

汪士慎、李鳝、金农、黄慎、高翔、郑燮、罗聘、李方膺

30、北宋四大书法家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31、楷书四大家

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赵孟頫

32、南宋诗坛四大家

杨万里、陆游、范成大、尤袤

33、大李杜

李白、杜甫

34、小李杜

李商隐、杜牧

35、千古文章四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

36、竹林七贤

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

37、建安七子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38、唐宋散文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39、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

40、元末明初吴中四杰

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41、元杂剧四大爱情剧

《西厢记》《墙头马上》《拜月亭》《倩女离魂》

42、元杂剧四大悲剧

《窦娥冤》《汉宫秋》《赵氏孤儿》《梧桐雨》

43、中国十大古典悲剧

《窦娥冤》《赵氏孤儿》《汉宫秋》《琵琶记》《精忠旗》《娇红记》《清忠谱》《长生殿》《雷峰塔》《桃花扇》

44、中国十大古典喜戏

《救风尘》《墙头马上》《西厢记》《李逵负荆》《看钱奴》《幽阁记》《中山狼》《玉簪记》《绿牡丹》《风筝误》

45、中国历史上十大女诗人

班婕妤、蔡琰、左芬、苏蕙、谢道韫、鲍令晖、薛涛、李清照、朱淑贞、秋瑾

46、四大谴责小说

《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

47、民间四大传说

《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48、《诗经》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个组成部分,使用赋、比、兴的手法。

49、《论语》

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和行动,由孔子的弟子编纂。

50、《左传》

我国第一部叙事比较详细的编年史,记载了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大事。

51、《吕氏春秋》

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辑而成,杂家的代表作,以儒家、道家思想为主,吸收了墨家、法家等各家思想。

52、《战国策》

记载战国时代各国游说之士的策略,共33篇。

53、《楚辞》

西汉刘向收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汇集而成,共17篇。

54、贾谊

西汉政治家、文学家,代表作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

55、《史记》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史。

56、《汉书》

纪传体史书,东汉史学家班固受诏编写,未完,死于狱中,后由班昭、班彪等完成。

57、《孔雀东南飞》

保存下来的最早的长篇叙事诗。

58、曹操

字孟德,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代表作有《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

59、诸葛亮

政治家、军事家,《出师表》为其代表作。

60、曹植

字子建,诗人,曹操的第三子,代表作为《七步诗》。

61、《搜神记》

笔记体志怪小说,作者是东晋史学家、文学家干宝。

62、陶渊明

东晋诗人,存留120多首诗,其中20多首田园诗,开辟五言诗的新境界。《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都是其代表作。

63、《水经注》

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水经》是古代一部记我国河流水道的书,郦道元为之作注。

64、《后汉书》

南朝史学家范晔所著,与《史记》《汉书》合称“三史”。

65、《木兰诗》

民间叙事诗,北朝乐府民歌中最杰出的作品。

66、王之涣

诗人,歌咏边塞的诗歌最著名。代表作有《凉州词》、《登鹳鹊楼》。

67、王维

盛唐时期著名诗人,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代表作有《山居秋暝》《送别》《使至塞上》。

68、孟浩然

擅长山水田园诗,与王维并称“王孟”。代表作有《春晓》《过故人庄》。

69、王昌龄

擅长七绝,主要写边塞诗和宫怨诗。

70、李白

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想象丰富,感情奔放,形象雄奇,语言瑰丽活泼,擅长乐府和绝句,许多诗成为千古绝唱。

初中语文有什么变化

“文言”考察力度加大

进入初中之后,语文出现的第一个新变化—文言文的考查力度“陡然上升”。这里所说的文言文既包含“课内文言文”,也包括“课外文言文”。

在小学阶段,我们对于文言文接触的其实并不多,即使参加过补习也不够系统。但是从初中开始,课内就会出现大量的文言文阅读的篇目,因而文言文就成了“必考”内容,这还不算完,考试中不仅会考查课内学过的文言文,还会考察课外文言文(学校越好,要求越高),这就要求学生们在短期内能够尽快适应这样的变化,尽早的掌握文言文的相关“知识”和“能力”。

记述难度增大

记叙文是我们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的一种文体,因此学生对它并不陌生。但是在小学阶段,我们对于阅读的要求其实并没有那么高,我们做的都是一些“基础”的题目,但是到了初中后,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笔头的“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单的“摘抄”和简单的“概括”已经不能再满足老师的要求了,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既然升入了更高的学习阶段,那就应该有更高的要求么。

作文困扰更多

到了初中,作文是必须要攻克的难题,而且对于作文评判的标准和要求就更大了,你的立意准不准确,有没有深度是应该要考虑的;你的思路和结构清不清晰,完不完整是应该要考虑的;你的选材突不突出,新不新颖是应该要考虑的;你的语言优不优美,生不生动也还是应该要考虑的……因此,把你小学的写作水平直接搬到“初中”显然是不够的。

小升初语文必背古诗词

1、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敕(chì)勒(lè)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qióng)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3、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风

(唐)李峤(qiáo)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tāo)。

不知细叶谁裁(cái)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6、凉州词

(唐)王之焕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rèn)山。

羌(qiāng)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7、登鹳(guàn)雀楼

(唐)王之焕(huàn)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春晓

(唐)孟浩(hào)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凉州词

(唐)王翰(hàn)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10、出塞(sài)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huán)。

但使龙城飞将在,

4.小升初语文知识点总结 篇四

2、小学期间,学生的理解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阅读题目上出现错误的机会也是最大的。在修改病句时词语搭配不当、句子重复、句子顺序颠倒、关联词语用错、缺少句子成分、前后矛盾、语序错误、字词错误都是常见的考点。、在文学常识方面,学生应该多利用业余时间看书,读报,听新闻,一点一滴地积累,积少成多,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4、扩展题是考察学生思维的新亮点,它没有固定的答案,只要答的合情合理,即可得分,只要找到共通的地方,加以修饰,就是正确的答案。

5.小升初备考语文知识点 篇五

⑴ 成份残缺。即句子不完整。

如:读了《革命烈士诗二首》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⑵ 搭配不当。即句子的主要成份之间,附加成份和主要成份之间搭配不当。

如:春天的苏州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⑶ 前后矛盾。一句话必须合乎事理不能自相矛盾。

如:我的回家作业基本上全部做完了。

⑷ 重复罗嗦。有些句子形容词用得过多,意思重复,甚至改变了原意。把句子多余的词语删去,句子就明白简洁了。

如:我一定要改正不好的缺点。

⑸ 不合逻辑。

如:商店的货架上摆满了葡萄、苹果、梨和水果。

⑹ 词序不对。即句子里的词语排列的先后不合适。

如: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艰巨任务。。

⑺ 形容不当。

如:王老师讲完故事,教室里响起排山倒海的掌声。

【练一练】修改下列病句

1、贯彻《小学生守则》以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2、我们沿着这条公路,不要一小时,就可到达县城了。

3、我们伟大的祖国在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

4、这个班级的同学是全校开展学雷锋活动的班级。

5、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态度。

6、同学们积极投入爱国卫生运动,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7、过去,我做作业马虎潦草,很不认真,不经常拖拉,不按时完成。

6.小升初语文重点知识点 篇六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二、 叙述方式:

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三、 记叙线索:

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

四、 描写角度:

正面描写、反面描写

五、 描写人物的方法:

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六、 描写景物的角度: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七、 环境描写分为: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八、 描写景物的方法:

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移步换景

九、 景物描写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思想

二、 抒情方式:

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二十、 说明顺序:

7.精选小升初语文知识积累 篇七

十六、《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作者: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主要擅长写七言绝句。与当时另外一位著名诗人李商隐合称“小李杜”除本篇以外杜牧的七绝《赤壁》建议学生背诵。

2、诗文分析:诗的前两句写出了山势的高峻。三四句写深秋美景。通过对夕阳中的枫叶和二月的花朵的对比,突出了红叶特有的美。

描写景物的顺序由远及近。

3、相关考题。

(1)小李杜是指________(李商隐和杜牧),李杜指(李白和杜甫),王孟指(王维和孟浩然)同为山水田园派代表诗人,韩柳指的是(韩愈和柳宗元)

(2)仿照例子填空。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

白云深处有人家――( )写云,写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写枫林

霜叶红于二月花――( )写枫叶特有的美

(3)古人写秋常写秋的悲凉,而这首《山行》却是秋的颂歌。著名诗人刘禹锡也有一首诗是颂秋的,把这首诗默写下来。

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十七、《夜宿山寺》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1、 夜宿山寺就是夜晚借宿在山上的寺院。

2、 这首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楼的高,表达了诗人向往神仙般生活的追求。

3、 危楼,这里指高楼。 而不是快要倒塌的楼

4、 直译:山上寺院的高楼多么高,人在楼上一伸手就可以摘天上的星星。我不敢大声说话,恐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5、 相关考题。

(1)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危楼_______________ 百尺_______________

(2) 本诗运用了(夸张)修辞手法,写出了楼宇的高。

十八、《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日照香炉生紫烟。

1、直译: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

2、本诗描绘了庐山瀑布飞流直下的壮观景色。前两句写香炉峰和瀑布。后两句是诗人想象,化静为动。

3、相关考题。

(1)组词

炉( )庐( ) 遥( )瑶( )

(2)判断对错(都是正确的)

1)诗人采用夸张的方法,抒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

2)前两句把动态瀑布写静了。( )

3)“疑”与疑是地上霜中的“疑”意思相同( )

十九、《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白居易曾在江南杭州和苏州做官,很受当地群众的爱戴。这首词是他回忆江南景物的作品,艺术上很有特色。先说选材。这首词就是写春天日出时的江南风光。江南风光之美,在于她的秀丽明艳,而最美丽的是那碧绿的江水,最明艳的是那鲜红的江花。可以说,写江南的“日出江花”和“春来江水”,正是写最美的地方,最美的时刻,最美的景色。

2、修辞。形容花红和水绿的两句诗,都是比喻: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这样形象的比喻,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多么绚丽多彩,多么生机勃勃啊!那迷人醉人的春色,当年在苏杭是曾经金属锰览过的,而今却没有那样的机会了。诗不禁叹息地说:叫人怎能不怀念江南呢?结尾这个反问句,诉说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的热爱,也激发着读者对那美丽风光的深深的向往。

3、相关考题

(1)白居易是一个(现实主义)诗人

(2)蓝在句中的意思是(蓝草)

(3)诗中的对仗句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4)“谙”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熟悉)“红胜火”意思是_______(比火还红)“绿如蓝”意思是_____________。(像蓝草一样绿)

二十、《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 作者:袁枚,字子才,号简斋,世称随园主人。现在浙江杭州人。生于清朝乾隆年间,是著名的田园诗人。

2、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的牧童形象。前两句写牧童骑牛边走边唱,后两句,歌声嘎然而止,原来是想捕捉树上的鸣蝉。

3、 相关考题

(1) 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林樾:_______(指路旁成荫的树)意欲________(想要)

(2) 填空。

1)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是(清)代诗人。

2) 本诗中哪一句描写了牧童的静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哪一句描写了牧童的静态?(忽然闭口立)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衡水二中学习汇报下一篇:党员量化考核制度

付费复制
学术范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