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2024-11-23

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精选9篇)

1.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篇一

一、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不足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三个方面。其中, 专业课程主要包括:经济学、国际金融、外贸专业英语、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实务操作五个主要课群。目前, 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英语课时不足, 学生英语能力差

英语是国际贸易中使用的通用语言, 是交易双方进行沟通的桥梁, 是国际商业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目前, 虽然学生能够充分认识英语在将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但是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英语课时偏少。学生花费大量课余时间用在英语的学习上, 但是自学时缺少教师的指导, 没有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沟通的条件, 再加上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基础普遍不如重点本科院校学生扎实, 导致高职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无法满足将来工作的需要, 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就业。

(二) 教学内容比较陈旧

国际贸易的发展日新月异, 新的业务类型和交易形式层出不穷。国际贸易专业是一个更新很快的学科, 教学内容必须根据国际贸易的发展变化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但是, 目前的教学内容远远跟不上外贸业务的发展, 教材内容相对比较落后, 不能及时反映外贸行业的最新变化。

(三) 课程实践重视程度不够, 设置不合理

国际贸易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来说, 作为一种职业教育, 更加强调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虽然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课程体系研究中反复提及, 但是在实际教学上, 学校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 并没有把实践教学放在课程体系的重要位置。实践课程所占课时比例较低, 学生在实践课程上投入的精力不够;实践课程设置不合理,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脱节;在实践教学的实际组织过程中, 经常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实践教学学时随意被挤占。

(四) 课程的考核不够科学全面

课程的考核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引导督促的作用, 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应该能够充分体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的侧重点。目前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考核还是以理论考试为主, 课程结束之后采取试卷答题的方式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课程考核还不够科学全面。一是试卷的题目类型不够灵活, 考试内容不能充分反映实际工作对理论知识的要求;二是实践课程的考核成绩比重较低, 没有突出实践工作的重要性;三是考核方式比较单一, 一般采取笔试成绩、课题论文、平时表现等作为考核指标, 对外语交流能力、创新能力等没有体现。

二、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一) 优化课程结构

增加英语教学的课时。针对当前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英语能力普遍不能满足外贸业务需求的实际情况, 应增加英语课时, 加强英语的教学力度。一方面加强基础英语教育, 夯实学生英语基础, 突出听说能力的锻炼, 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另一方面加强专业英语课程教学, 在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选取部分课程用英语授课, 如外贸单证、外贸合同等课程。通过开展双语教学等方式, 提升学生在外贸工作中运用英语的能力, 为将来就业和参加工作作好准备。

突出实践教学的比重。实践教学是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学生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国际贸易专业开展的实践教学主要采取课程案例教学、仿真软件模拟、实训基地实践和毕业实习等方式。当前实践教学多数安排在一门课程理论知识讲授完成之后或毕业前夕, 实践时间较短, 学生很难熟练掌握操作技能。要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首先就是要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开展实践锻炼。另外, 还要加强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和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的有机结合。

(二) 更新课程内容

首先, 针对课程结构的调整相应地增删课程内容。随着英语课时的增加, 扩充原有大学英语教材、经贸英语教材、国际金融英语教材等的内容, 并适当增加一些双语专业教材。而对于课时被压缩的一些课程, 如会计学、统计学等理论性太强的课程, 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精简, 突出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 防止照搬本科院校的教材。其次, 对教学内容及时进行更新。一些专业教材多年沿用, 甚至十多年没有大的变化, 其中经典理论在教材中占较大比重, 而近几年出现的新理论却没有及时写入教材, 教材内容与外贸行业发展不相适应, 应该根据外贸相关趋势的变化及时更新教材的内容。

(三) 创新课程考核方式

对国际贸易专业的考核方式进行创新。改变目前以理论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 丰富实践教学的考核体系, 并将考核与考证相结合, 调动学生积极性, 推动学生能力素质全面发展。

随着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 课程体系中实践教学的比重也逐步加大。只有采取灵活有效的实践考核方式, 才能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有效地推进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将课程考核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结合起来, 把国际贸易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构建与外贸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内容融合起来。例如, 在外贸业务员、跟单员、国际商务单证员、报检员、报关员、国际货运代理等全国外贸职业资格证的考试中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相关课程可以加分或免考, 也可以作为选修课的学分。

(四) 丰富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 这种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 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性, 教学效果不理想。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基础上, 可以多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 例如互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式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互动教学法是指教师确定讨论主题, 让学生就某一国际贸易方面的问题进行课堂互动讨论。教师在旁聆听, 适当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引导, 最后教师对课堂讨论进行总结, 补充学生观点的不足之处。案例教学法是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讲解, 让学生从实际案例的运用中了解相应的知识内容。任务式教学法是指将学习的内容设置成一个任务, 然后布置给学生, 学生带着任务进行探索式的学习。情景模拟就是将国际贸易的实际案例搬进课堂, 设置国际贸易课堂情景, 让学生亲自扮演情景中的各种角色。多媒体教学法就是采用多媒体技术, 以图像、视频、声音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学,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新课程体系的保障措施

(一)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在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更新教学方法的基础上, 着力培养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参与外贸企业实践, 熟悉真实的外贸业务流程, 增强指导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能力。

吸收“双语型”教师, 创造开展双语教学的条件, 针对一些专业课程鼓励教师尝试双语教学, 既传授学生业务知识, 又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多请外教开课。不但请外教讲外语课, 而且最好还能请外教开设部分专业课, 这对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大有好处。

(二) 改善教学条件

虽然高职院校的教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但是国际贸易专业一些开展实践教学的设施还不完备, 不利于开展实践教学。有的没有足够的资金, 缺乏基本的实践教学条件, 有的缺乏实践教学场地和实施教学的仪器设备。需要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 加大相关的软硬件投入。购置仿真软件, 建立仿真实验室, 方便开展模拟教学, 为学生进行模拟操作训练创造条件。与外贸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为学生毕业实习和教师进行实践锻炼提供工作岗位。

(三) 完善规章制度

完善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为促进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必须对教学质量进行科学评价, 构建和完善评价体系。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包含学生对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学校对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以及企业对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在学校学习期间, 由学生和学校对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教学管理等进行评价。在企业实习结束时, 由企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素质进行客观评价。学校根据教学质量的评价及时调整完善课程体系, 促使课程体系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

建立教师的实习制度。对讲授实务型和实践性较强课程的任教老师, 在该门课程任教之前, 首先应该到相应的工作岗位实践一段时间, 接触真实的业务流程, 熟悉外贸实际, 避免空谈理论。其次, 鼓励教师利用寒暑假等时间到外贸企业工作, 甚至创造条件脱岗锻炼半年或一年, 及时更新教师的业务知识, 防止授课时脱离实际、纸上谈兵。

摘要:当前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还存在诸如英语课时不足、教学内容陈旧、课程实践缺乏、课程考核不全面等问题。只有通过不断优化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创新课程考核、丰富教学方法等方式, 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辅以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规章制度等的保障, 才能培养出符合外贸行业实际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赵明.浅析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3 (2) .

[2]曹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 2007 (1) .

[3]张宇馨.对应用型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体系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2) .

[4]孙艳, 王芬.地方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研究[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3 (8) .

[5]操海国, 李国富.构建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着力点[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1 (7) .

2.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篇二

关键词 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 导师制 电子竞赛 师资队伍

具有创新能力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和巨大的就业压力使得高校清醒地认识到,必须把培养有社会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摆到首要地位。电子类人才培养必须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体现“强化就业技能,培养综合能力,引导创新实践,提高基本素质”的人才培养体系。在课程体系及培养体系中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探索性,在教学手段上应采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体现创新教学。要从加强理论学习能力、科学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与协作精神方面研究电子类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 构建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1)优化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面对社会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电子类人才的迫切需求,经多次修订电子类专业教学计划,构建了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体现了外语系列课程、计算机应用系列课程、实践类教学课程四年不间断的原则;加强了以工程实现为主要内容的课程训练,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加强实践原则。由于近年来DSP技术在科学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了DSP应用技术课程,引入已经被工程界广泛使用的DSP器件,指导学生完成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的实时实现。加强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子系统设计、电子设计自动化、VHDL与数字系统设计等课程的建设。部分专业课程的课时有所压缩,但要求教学内容不能压缩,规定某些内容让学生自学,但期末考试时必考,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构建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设置“三大平台”,即:实验教学平台,综合实践平台和创新实践平台,体现了“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为重点,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四年不间断”的实践教学。实验教学平台中包括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课程的实验及课程设计。其中,专业基础课及实践性强的专业课都配有实验课,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必修课程还配有课程设计。综合实践平台包括生产实习、社会实践和毕业设计环节。创新实践平台包括参加教师科研项目、参加国家、校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参加科技活动、学科竞赛等。

(3)强化综合性设计性及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开发。精简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重新编写实验大纲和实验教材,改革考试办法,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课程设计的内容增加创新意识的设计内容,如增加小发明、小制作等。部分学生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到校企合作企业去进行,充分利用企业的先进仪器设备、优越的工作环境,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工程素质能力。把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EDA)引入实践教学中,使学生能在计算机上完成电路的功能设计、性能分析和测量直至印刷电路板的自动设计,集学习、设计、创新于一体。

(4)加强实践创新校内外基地建设。在学校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对实验室进行整合,把以前小而且分散的实验室合并归类,按照基础、专业、创新三个层次,成立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和创新实验室。实验室配置了比较齐全的仪器设备,不仅能完成传统的、固定的验证性实验,也能完成一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先后建成了“电子创新设计开发基地”,省重点实验室“油气田控制与动态监测实验室”、省教育厅“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仪表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学生可以在校内外创新开发基地和研发中心进行各种创新设计项目。创新基地实行学生自主管理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管理体制,基地在开放时间内,都有学生值班,负责出入人员的登记、实验室卫生和实验室设备、仪器的使用和管理;为防止学生自主管理存在的散漫问题,配备责任心非常强的管理员(教师)跟踪管理,使基地的运行效率稳步提高;实验室技术人员在寒暑假期均实行轮值制度,保障各项课外实践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

2 实行导师制、科研团队培养制度

大一新生开始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方式,要求教师在大学生活、专业学习、创新能力等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教育和培养。大三大四学生实行科研团队培养制度,一般由学生自愿申请,教师进行综合考察,然后进入课题组,参加科研活动,开展创新研究、产品开发、撰写科技论文、申报专利等活动。针对大四学生,聘请校外、大庆油田等油田企事业单位专家作为兼职导师,联合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实施本科生培养双导师制。

3 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和各类电子竞赛

开展“科技创新文化节”活动,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针对不同年级,开展不同形式的创新活动。对一、二年级的学生,重点通过参加学术报告会、科技节等活动来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与创新兴趣。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选择一些要求较高的研究题目,如电子设计竞赛题目、教师科研课题的一个组成部分等。同时,每学期主办多场专家教授讲座、开展学术研讨、科技作品设计竞赛等活动。科技创新文化节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了广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热情,使学生在科技的熏陶下不断充实科技知识、管理知识和其它人文知识,也是鼓励学生参与到各类科技竞赛中的重要平台。每年申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参加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学科竞赛的学生逐年增加。从比赛结果来看,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有大幅度提升。

4 建设创新实践型师资队伍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有一支高水平的创新实践型的师资队伍。能将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和团队精神。能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能因材施教;能熟练地应用计算机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在创新实践教学中,能反映时代特色的新技术和新趋势。选派教师参加教学会议和培训、扩大对外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改革视野及教学能力;设立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鼓励教师指导“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有计划地选派青年教师深入实习基地锻炼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科研工作,加强横向科技合作;学院每2年组织1次青年教师赛课活动,举办1次青年教师创新设计活动;通过上述活动充分调动了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积极性,促进了教师教学及科研能力提升,加快了“科研型”、“创新型”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

5 结束语

3.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篇三

摘要 加强学生技能训练,强化技能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才能,是当今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环节。结合机电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模块教学实践,对机电类专业课程体系与技能训练教学模块的建立与运行进行探讨,以交流学习。

关键词 课程体系;模块教学;实践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89X(2009)12-0040-03

Mode Practice and Research on “Innovation Course System and Module Teaching”//Han Ruigong

Abstract At present, it becomes the important link to strengthen students’ skill training and bring up their innovation ability.This text combines the cours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a machine electricity profession and module teaching practice, also gives a discussion to its establishment and run.Key words course system;module teaching;practice and research

Author’s address Weif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Shouguang, Shandong 262700

高等职业院校如何深化教学改革,特别是加强和改革实践教学,努力摆脱长期重理论、轻实践技能操作,重学历教育、轻实践经验,脱离生产实际的错误倾向,一直是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目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和谐社会的构建,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完善,以劳动者为主,企事业单位自主用人,市场自行调节劳动力资源流向的劳动力市场机制的形成,竞争上岗已成为必然。因此,创新课程体系,实施模块教学,加强学生技能训练,强化技能培养,科学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才能,是当今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创新课程体系与模块教学”模式运行的现实意义

创新课程体系建设,建立高等职业院校机电类专业技能训练模块,是人才培养和改革的必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科学进步与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深入学习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目前我国教育体制的建立与完善,针对市场经济的激烈挑战,我们认为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科学建立机电类专业技能训练模块教学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1 建立高等职业院校机电类专业技能训练模块,是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必然高等职业院校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要力量,它培养的人才主要是生产、建设一线的高级技术人员。因此要求其毕业生必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同时还必须有过硬的实践技术操作技能,也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才能真正服务社会,建设社会,为社会创造价值。由此可见,加强对高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训练的培养显得十分重要,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2 建立高等职业院校机电类专业技能训练模块,是教学改革和深化的要求据调查分析,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中,仍存在理论与实践比率不当的现象,仍然重视理论教学,追求理论教学质量,而忽视实践教学,特别是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致一部分毕业生较难在社会上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有的毕业生即使找到工作岗位,但由于不适应或操作能力较差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如何彻底改变目前这种状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打破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引进、吸收和消化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创新课程体系,设置多维的技能训练教学模块。

1.3 建立高等职业院校机电类专业技能训练模块,是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是构建和谐就业体系的重要举措众所周知,目前我国的就业和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据有关报道,近几年我国的高职毕业生,每年以25%左右的速度增长,大量的高职毕业生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也为社会的就业带来了困难。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技能训练培养,使学生具有一技之长的同时,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和熟练的操作基本功,对于学生适应社会需求,拓宽就业渠道,开发智力资源,科学实施零待业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创新课程体系与模块教学”模式的组成与研究

机电类专业理论与技能训练教学模块是实现机电类专业操作技能培训的提高;是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是用科学系统的管理方法,实现学生集中强化训练,以达到基本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式;是快速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之一。

机电类专业技能训练教学模块主要由教学的“硬件”和“软件”2大部分组成。硬件是指组成具体模块的实施场(厂)地和一系列配套的实验仪器与实验设备。软件是指模块运行的内容、操作的方法与步骤、运行结果的评定以及监控模块运行的教师队伍。

2.1 “创新课程体系与模块教学”模式硬件的建立机电类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块的建立,也是机电类专业技能训练教学模块的制作,它是机电类专业技能训练教学模块的基础内容。根据高职机电类专业的专业教学要求和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教学意见,山东潍坊科技学院从机电类专业教学的实际出发,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以能力为基础,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才能为目的”,将机电类专业教学模块的硬件划分为几个子模块,以便科学调度,分阶段实施。

1)“电工基础”为主的电路基础理论模块。运行该模块,主要是训练学生对电路(直流、交流)理论分析过程中的感性认识,以及对定理、定律的验证,并培养学生对机电类专业学习的兴趣,以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念,初步建立机电类专业学习的基本框架,同时也是学生对电工理论知识认识的进一步加深。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电路以及相应或相近的课程,电工电子实验室就是该模块实施操作的场所。

2)“电工工艺”为主的操作工艺模块。运行该模块,训练学生的电工操作技能,掌握操作工艺,如掌握导线的加工、连接工艺,内外线路的施工和安装方法等。电工工艺模拟操作实验室就是该模块实施操作的场所。

3)“电路控制”为主的电路设计、分析模块。运行该模块,训练学生对电机的多种控制元件的认识与学习,电机控制电路的分析与设计,并能实现其控制过程。利用电子电路,可控硅整流电路分析和设计自动控制电路的控制过程,利用微电脑电路控制电路的模拟实验等。电力拖动实验室就是该模块实施操作的场所。

4)“维修制作”为主的综合设计、运行模块。运行该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利用以上模块训练所掌握的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通过学生维修一些电气设备(家用电器、汽车电路、用电设备、电动机等),能够分析产生的故障原因并能提出改进措施,同时可以参与校办工厂中一些产品的设计和制作,让学生开动脑筋,制作一些由自己设计出来的东西。学校的电器维修车间、汽修车间、用电设备维修车间、加工工厂和产品开发研制中心就是该模块实施操作的场所。同时运行该模块的课程体系和技能训练,与相应基地、企事业建立顶岗实习,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一技之长,为学生走向就业岗位,创造和谐的条件。

5)“数控机床”为主的综合操作技能训练模块。运行该模块,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计算机操作与数控技术相结合的能力。通过数控机床原理、PLC课程和计算机操控知识的学习,初步掌握数控机床的调试、运行、加工控制和简单故障排除的训练,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高科技技术的能力,并将学习的机电类专业知识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到专业加工、制作中去,以适应现代加工技术对人才的需求,提高高职专业教学水平,开拓人才培养市场,创新教学模式。学院的数控中心和实践教学基地就是该模块实施操作的场所。

学院现有现代电工实验室、现代数字电路实验室、现代模拟电路实验室、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实验室、电力拖运实验室、液压气压传动实验室、PLC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传感器实验室、机床电气维修实训室、电工电子综合实训室、CAD/CAM实训室、工具车床实训室、汽车电气实训室、汽车底盘实训室、汽车发动机实训室、电子线路制作实训室、数控编程实训室、数控技术实训中心等30余个实验实训室。数控技术实训中心拥有先进的数控机床26台,以及各类型数控综合实验台及网络数控系统等设备,是目前山东省高职院校中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数控技术实训基地之一。同时,学院与多家企业联合建立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二十多处,利用企业的技术资源和设备资源,充分满足学生实习和顶岗实训的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岗位就业适应能力,为科学实施机电类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块,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2.2 “创新课程体系与模块教学”模式教学软件的建立建立机电类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模块硬件,不仅仅是为技能训练创造了平台,要想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有所作为,创造出非凡的学习业绩,必须有一套系统的操作运行规程和完善的教学制度。

1)机电类课程体系教学模块运行计划的确定。模块的运行需要根据不同的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以及培养目标制定出相应的计划,其计划中应包括:课程授课计划、教学大纲、学生学习的目的和掌握的基本要求、内容、操作的步骤、实施的时间、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场所和基地、组织考核的办法和指导教师人数。

2)机电类课程体系教学模块内容和数量的确定。不同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不同,同一专业其研究方向也有区别。具体在设置模块的数量、内容和形式上也要注意,要认真研究和考虑学生的选修和专业研究方向,依据各专业特点和学生专业选修方向,根据山东、潍坊乃至寿光和寿光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和用人情况的实际,确定上述的一个或几个模块进行训练。在操作和运行模块的过程中,也要因人而异,即使同一专业的学生,由于兴趣和爱好不同,各方面能力上的差异,也应根据各自的特点,通过对学生学习能力的综合评定之后,选择训练的数量和起点,分组实施或分阶段实施。

3)课程体系的建立。根据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教学的具体要求,结合机电类各专业的教学实际,彻底抛弃各专业(机电一体化、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数控技术和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专业)教学中统一开设专业基础课的弊端,择优开设与本专业关系突出密切且满足专业教学需求的专业基础课,如机电一体化专业开设工程力学;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数控技术和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开设电工基础;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开设电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专业开设机械制造基础等。将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有机结合,做到“够用、需要”为目的。

4)操作监控机电类课程体系模块运行的教学管理队伍。课程体系的建立与确定,由各教研室主任会同教务处完成,并形成完整、系统的专业教学计划、大纲和教材;模块的操作和监控应由专职的教师和实验员进行,这些人员的专业素质决定了学生技能的训练质量,学生技能训练一方面是要有相关等级证书的教师或实验员来完成,另一方面是由“双师型”教师或具有丰富实践操作经验的人员来完成,这些人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过硬的实践技能。只有他们才能在训练过程中及时、准确、规范地指导学生,并能针对训练中出现的问题提供有效而且满意的解答,以提高学生训练过程中的效率。

5)规范、完善的操作训练制度。任何一种教学活动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作约束,一方面它规范了教师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另一方面它保障了技能训练的顺利实施。各操作训练场所都必须建立科学的规章制度,对教师和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以制度约束人,以制度规范人,以制度促进人良好行为的养成。

2.3 “创新课程体系与模块教学”模式运行效果的检测如何公正有效地对运行结果进行考核,是决定机电类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块运行性能好坏的重要依据。

笔者在进行技能训练时,采取了以下具体的措施:一是制定科学有效的分阶段和综合训练标准;二是实行“教”“考”分离,即指导教师不能作为训练结果的检测员对被指导的学生进行考评;三是统一命题,统一组织验收,成立独立考核、验收班子,组织对运行结果进行考核和评定;四是对运行结果的考核,分阶段进行,也可进行一次。目前,学院组织学生参加劳动部门的统一技术等级考核,合格者由劳动部门颁发证书,为学生的就业创造基础,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

2.4 “创新课程体系与模块教学”模式的特点机电类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块有它自身的特点,一是课程体系相对优化,具有专业特色,与当地经济、社会和人才需求一一对应;二是训练内容的连续,也就是说它是由许多相关的实验内容所组成;三是操作的主动性,学生在训练过程中能放开手脚,大胆思考,不像做实验那样照本操作,做完实验不知所云;四是指导的重点性,对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指导教师进行重点讲解,对个别学生进行重点辅导;五是考核的严肃性,对考核工作高度重视,并组织学生参加劳动部门的统一考核,在阶段考核中不合格者转入下一次训练中,要求严格,方法灵活。“创新课程体系与模块教学”模式教学的实践成果

实施“创新课程体系与模块教学”以来,教学质量相对稳定,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强,就业率高,收到良好的育人与社会效应。学院坚持“以生为本,质量为魂,科学发展,引领社会”的办学理念,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科学有效地实行“以素质为核心,能力为基础,技能为重点”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建设不断加强,教育教学质量跃居全省前列。专升本成绩连续五年位居全省同类院校第一名,2008年录取人数超过了全省录取总数的五分之一。连续五年获得山东省计算机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获得全国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二等奖;获得山东省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连续五年一次就业率均达95%以上,机电类学生全部双证(毕业证和技能证)毕业,已经有100多名毕业生考上了硕士或博士研究生,不少学生被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聘用。

4.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篇四

摘要:通过对微时代特征的研究,分析在微时代背景下实施网络营销实践课程所具有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并以此为基础,从网络营销实践教学理念、主体、内容、形式、考核五个方面构建网络营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以期通过该创新体系,促进学生网络营销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培养出更多在网络营销领域有实践精神和创业激情的学生。

关键词:网络营销;微时代;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5-0054-02

微时代是一个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并迅速发展的时代。以微博、微信、微视、微课等为代表的各种应用技术,正不断地改变当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与信息传播方式,对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作为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营销学中的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教学活动――网络营销实践教学,应有着与其他课程实践教学不同的体系与方法。在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怎样转变传统实践教学思维模式,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使学生深刻理解网络营销课程内容并应用于实践,已经成为摆在授课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微时代的特征

“微时代”是以信息的数字化技术为基础,运用音频、视频、文字、图像等多种方式,通过终端设备,对信息进行实时、互动、高效传播的时代[2]。现今,以微博、微信、微视等为载体的各种应用技术,以其内容简洁、操作便利、信息共享、即时互动等优势,成为当代大学生传递个人观点、关注社会现象的主要工具。一般说来,微时代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传播主体的大众性。借助于网络平台,使用者可以有自己的微博、微信。通过粉丝、朋友圈等多向沟通形式,形成一种复杂而密集的多层网络结构。通过这种方式,互不相识的人们也可以建立联系,并针对某一现象或事件发出自己的“声音”,真正实现了每一个人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

2传播方式的即时性。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用户可以通过语言进行实时交流,也可以通过聊天室和一群人进行实时语音对讲。同时,用户可以用关键字搜索,推送信息并进行分组管理与发送,大大方便了信息的获取与交流。

3传播形式的多样性。以微博、微信、QQ空间、陌陌为代表的、多种备受大学生喜爱的聊天工具的使用,使得用户之间的信息传播可以通过文字、语言、图片、表情、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

4传播范围的拓展性。通过“一对多”“多对多”信息传递与交流方式,使得信息传播呈几何级递增,更加具有拓展性。

二、微时代网络营销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网络营销教学是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而展开的一门课程。微时代环境给网络营销实践教学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结合现阶段网络营销实践教学目标和教学现状,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网络营销实践教学进行深入分析。

优势(Strengths):微时代背景下,传统营销方式与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学生的需求与时代发展。网络营销结合网络传播学、心理学、经济学、营销学等学科特点,转向以移动互联为基础的终端移动平台,OTO、OTM营销模式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随之发生改变的是网络营销实践教学内容也由传统意义上的企业网站建设、搜索引擎营销、许可E-mail营销等转向以微博、微信、QQ空间为主题的教学内容上来了,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网络营销实践教学内容,使之能紧跟科技进步的步伐。

劣势(Weakness):网络营销教学体系的构建,只有短短20多年的历史。微时代不断更新换代的技术与方法,从根本上冲击了其教学体系的基础,尤其是在实践教学领域。即便学校购置了昂贵的模拟软件,即便模拟平台能让学生了解一些网络营销的策略与具体实施方法,但是由于软件平台自身的虚拟性、封闭性,无法反映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特征及技术、工具、方法的更新换代,约束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理念。

机会(Opportunity):微时代所带来的多种新教学工具、方法与技术平台,大大丰富了网络营销实践教学的内容,进一步促进了网络营销实践教学的新发展,并为学生的创新与创业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威胁(Threats):微时代给学生带来时效性强、前沿性高、现代感强的巨大信息量的同时,也给网络营销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他们有着极强的信息捕获能力和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还要能熟练掌握、应用网络营销新技术与方法,并能及时、准确地解决C2C、O2O、O2M模式下可能面临的各种营销问题。同时也给学生实践提出了更多的内容,如要求有一定的网络营销理论基础、有一套完整的网络营销知识体系、有一定的网络技术、能够就网络营销的应用性展开实战练习等。

三、微时代网络营销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

针对上述网络营销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试图构建一套网络营销实践教学创新体系。这个体系是一个结合微时代特点的、全面的、整体的创新过程,包括实践教学理念、主体、内容、形式、方法的创新,如图1所示。

1实践教学理念创新。教学理念是教学的根本。微时代的网络营销实践教学要取得预期的成果,就要从根本上颠覆重理念、轻实践的思想,树立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实践教学为导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相融合、课内实训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的理念,利用微时代所提供的新技术与方法,以课堂理论教学为基础,将学生在实验室软件实训与课后创新创业相结合,并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灵活的综合运用能力、不拘一格的创新精神及诚信的创业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网络营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2实践教学主体创新。一方面,要给从事网络营销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以一定的网络营销外出学习与培训的机会,让他们尽可能多地掌握网络营销新工具与方法。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由于学生可以借助自己的移动终端设备,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这使得他们有可能接触并体验网络营销最新、最前沿的理论与方法。这就使得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以任课教师为教学主体的思想,让这部分学生走上讲台,分享他们在实践中的心得与体会,在交流中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让他们的思想在碰撞中闪出耀眼的光芒。并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组建网络营销团队或加入已有的网络营销团队。实践教学主体的改变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网络营销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实践教学内容创新。网络营销的实践教学内容,不仅仅只是对课程理论的重现,还要能适当运用微时代所具有的工具与方法,如微博营销、微信营销、QQ营销、陌陌营销等。这些方法通过多平台支持的移动终端设备,支持多人群聊,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具有细分市场明确、针对性强、方便快捷等特点,应该融合在实践教学的内容中。

4实践教学形式创新。形式服务内容。实践教学的形式创新应该围绕实践教学内容,从企业网站建设、许可E-mail营销、搜索引擎优化、微博营销、微信营销等着手,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移动终端设备与实验室教学资源的融合,创新实践教学的新模式,提高实效性[3]。同时,指导教师还应借助移动终端设备,全程监控、指导学生的实践过程,对学生的疑问实时解答,对学生的实践结果进行实时评价。

5实践教学考核创新。实践教学考核包含对指导教师的考核和对学生的考核。对指导教师的考核,一方面要考察其带领学生在实验室模拟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是要考察教师在实践教学理念、主体、内容、形式方面是否真正贯彻了上述创新思想。对于学生的考核,除了考核学生实验结果外,还要考核学生在实践过程是否运用了最新的网络营销工具、是否加入了现实生活中网络营销团队并从事营销活动、是否以此为基础进行创业活动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移动终端进行实时监控,并加以指导。

总之,针对网络营销实践教学,我们希望借助于微时代这个利器,提出实践教学的改革思路,即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更加重视实践环节,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资源的整合和教学工具的应用,重视对本科生创新与创业的培养,激发学生对网络营销实践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强调指导实践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以学生实践为主体、教师指导为基础的合力,共同促进微时代网络营销实践教学的丰富与发展。

参考文献:

5.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篇五

【关键词】高校;创新人才;德育培养

【摘要】随着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各国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已经聚焦到了人才素质,尤其是人才创新素质的竞争上来。高等学校作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源,不仅是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而且也是科技人才集散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场所,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大学期间是大学生确立人生追求的关键阶段,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除了教育与引导外,还要进行科学的管理。高校德育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核心,主要包括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行为规范教育管理、学籍管理、社团组织管理、生活管理、宿舍管理、学生活动管理等,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创新人才培养培养的过程中自然就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高校要科学构建和完善德育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德育管理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决策、指挥、协调和控制功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大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激情,不断塑造大学生的创新人格和创新品质,使大学生不断形成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宽容合作的团队精神、高尚的思想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创新人格和个性。

一、建立动态开放的德育管理系统

德育管理是为德育的育人功能服务的.而且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创新人才的培养必然对德育管理提出改革的要求。高校必须尽快建立适应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主动的、开放的、注重实践的德育管理系统,以达到整合德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德育实效的目的。要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合理规划德育发展目标.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德育管理体制。要打破“围墙”,开门办学,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完善自我.提高创新能力。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员关注的德育管理机制,实行全员参与.强化有关职能部门和院系的学生管理职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互联互动的动态开放的德育管理系统。把立足点放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中心上来。主动发挥基层组织的德育管理功能。

二、建立科学高效的德育管理系统

加大科学管理力度。促进传统教育方法与现代教化手段的有机结合。从根本上提高德育管理的时效和水平,是推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把德育管理放在一个大系统、大背景、大环境中研究。纳入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探索。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德育管理方法,实现高校德育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现代化。要加大投入,加快现代化步伐.在学生管理部门办公室配置计算机、建立互联网等现代管理设施,主动促进学校与经济社会、与世界各高校及相关行业接轨,促进学校内部综合信息传递与交流,以便随时调控各个层面和层次的德育管理工作。实现科学高效的信息化管理。

三、建立素质优良的德育管理队伍

建立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素质优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校德育管理队伍.是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要把德育管理队伍建设问题与当前高校的.机构改革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结合起来.对德育工作岗位进行科学的再设计。通过明确的政策导向和制度规范,加强队伍建设和投入。促进德育管理队伍的合理流动。要有计划地抓好对德育管理队伍的培养提高工作。引导和帮助他们把德育作为一门科学去钻研、去开拓。尤其要加强专职德育管理队伍和工作人员中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提高现代化管理知识和技能.改善队伍知识结构,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德育管理队伍的骨干和主导作用。

四、建立资源优化的德育运行机制

完善德育管理运行机制。整合教育主体、客体和环境育人的力量.是适应并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要进一步优化高校德育资源配置,形成以教育为先导、以服务为基础、以管理为依托的宏观德育格局。要着眼德育管理运行机制的转换。健全体制改革的配套管理。结合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着力研究和探索学分制与自主学习并轨条件下的学生管理机制转换,把握管理的重要环节和薄弱环节.切实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增强德育管理的力度。要进一步加强以宿舍为基础群体单位和管理基本环节的管理机制.改善学生宿舍的软硬环境。树立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政治方向和主流价值观的引导.激活主体的深层次需求.形成丰富的、进步的、稳定的德育氛围。促进学生创新人格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五、建立科学合理的德育评价机制

6.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篇六

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型英语人才与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培养规格虽提法不同, 但二者并不矛盾。正如《大纲》中指出的那样:“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决定了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也就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 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 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 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不难看出, 依据这样的培养目标, 所培养出的人才正是21世纪所需要的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英语人才。

那么, 什么才是创新型英语人才呢?文秋芳 (2002) 指出, 创新型英语人才应该是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她认为创新型英语人才首先是合格的英语人才, 然后必须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 在此基础上, 还要融入创新素质即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本质上说, 创新英语人才是一种改造性人才, 他们不仅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而且能为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能真正推动社会的发展。

文秋芳 (2002) 还构建了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体系或模式, 主要由三大板块组成: (1) 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队伍; (2) 英语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3) 英语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手段。从实践来看, 通过建设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队伍和改革英语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手段 (如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评价体系等) ,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课程设置的“平台—模块”化创新

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 是在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的传承和创新, 注重学生专业基础、人文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全方位发展, 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具有弹性化、灵活性、包容性、多元化和合理性的新特点。

笔者认为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创新可遵循“平台—模块”化方案, 即以本科标准修业年限为依据, 按照“公共基础—学科基础—学科专业”三个教学平台, 设计“平台—模块”化课程结构, 平台为共性, 模块为个性, 构筑科学的、可操作的课程体系, 从而从制度上保证创新型英语人才的培养。

1. 公共基础教学平台。

公共基础教学平台适用于各专业学生, 主要由8大课程模块构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模块、大学外语课程模块 (适用于非英语专业) 、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信息技术课程模块、军事与国防教育模块、公共选修课程模块、课外素质拓展教育模块及养成教育模块, 旨在培养学生政治思想品质、国防军事理论、体育健康、外语、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素质。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模块、大学外语课程模块、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信息技术课程模块下所开设的课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体育与健康、大学外语、计算机基础等为公共必修课程;在此基础上, 学生还可以进入到公共选修课程模块进行书法、演讲与口才等课程的学习, 以满足自己的个性化需求;而军事与国防教育模块、课外素质拓展教育模块及养成教育模块 (即入学教育, 生产劳动, 就业指导和毕业教育) 为大学生的实践性环节。

大学生的实践环节 (如素质拓展计划) 应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和科技创新活动, 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促进学生政治思想、道德修养、文化修养、创新意识的全面发展和综合提高, 这和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内涵是一致的。

2. 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平台。

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平台主要由英语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和相关学科基础课程模块构成, 是构建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平台, 旨在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 为专业学生在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项目上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并通过相关学科基础课程的学习, 拓宽专业口径,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这“一个平台、两个模块”即“厚基础、宽口径”的思路是培养具有创新素质英语人才的基础和前提, 绝不可弱化和偏颇。基础课程模块的主要课程有:基础英语、英语语音、英语视听说训练、写作、语法、阅读等。相关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下设的课程主要有:中国传统文化、自然辩证法等。

3. 学科专业教育平台。

学科专业教育平台由英语专业主修方向课程模块、英语专业辅修方向课程模块及英语专业实践课程模块构成, 是英语专业根据实际情况而开设的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平台, 特别强调能力课程、实践课程, 主要从增强专业适应性、培养职业能力和提高科学文化素养等方面考虑, 是对高年级阶段的专业方向性、系统性的进一步拓展。

英语专业主修方向课程模块目前主要有经贸英语和英语语言文学两个方向的课程。经贸英语方向的主要课程有:外贸函电与写作、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外贸英语、商务现场口译等;英语语言文学方向的主要课程有:语言学概论、跨文化交际学、英美文学、英语词汇学、文体学、修辞学、西方文化导论等。

英语专业实践课程模块则重在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工作能力。这个环节不同于公共基础教学平台中的实践项目, 它可以因校制宜, 具有极其鲜明的学科特色, 内容涵盖了英语角活动、校英语广播电台、英语报刊、网上网下自主学习以及各种英语竞赛活动如英语演讲大赛、辩论赛和英语知识竞赛等;社会实践活动有一般会议接待、涉外导游等。

在经济越发全球化, 文化交流日渐多元化的背景下, 培养面向21世纪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势在必行。以上“公共基础——学科基础—学科专业”三个教学平台中的课程模块及实践环节之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要求相互呼应、相互渗透, 以达到强化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和实际动手能力的目的。在英语专业课程模块下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始终贯彻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原则, 努力转变教学理念, 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倡导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此外, 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还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意见和个性化需求。具体课程的设置不仅要符合学生的“口味”, 更要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既要体现针对性和实用性, 又要体现丰富性和时代性。

参考文献

[1]秦秀白, 吴古华.发挥理工院校的办学优势, 努力培养复合型的英语专业人才[J].外语界, 1999, (4) :10-14.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J].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上) [M], 2000.

7.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篇七

摘要: 针对经管类跨专业实验课程的教学特点和社会对经管类人才的要求, 提出了一种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经管类跨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结构, 并对课程体系内容进行了研究, 总结了经管类跨专业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特色。

关键词: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實验课程; 跨专业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对大学毕业人才的综合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创业精神,将大学生培养成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跨专业复合型人才,是高等教育发展需要探索和解决的新课题。

2 研究背景

复合型人才培养不只是理论知识无止境的积累,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样非常重要。因此,培养复合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必须有一个实践训练体系、实践手段、训练环境、训练方法。

外部因素只能更多更好地创造条件,提供良好方法与有效的实践环境,引导、帮助、培养实践能力。但是,在我国绝大多数企业无法给大学生提供开放式的实践环境,少数企业提供的岗位也是简单的劳动机会,现阶段在高等教育体系内根本无法解决大学生认知企业、认知竞争、认知经营、认知工作岗位等实践活动,理论的积累无法解决实践工作问题。

通过仿真模拟实践经营过程这种"实验田"式的模式方法,将模拟变成"检验场",从中体会个人思想变化与行动执行结果优劣,让学生在实践模拟中掌握创业条件、创业管理、企业管理与经营理念、经营方法、就业岗位条件需求等实践工作经验,提高综合素质,掌握基本理论与实践知识经验。

3 构建了以创新创业为核心的跨专业综合实验课程体系

3.1 跨专业综合实验课程的目标体系

(1)课程的设计思想

按照跨经济管理类多个专业(例如会计学、工商管理、经济学等)组织实验教学的模式设计实验教学内容,构建合理知识结构,把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引入实验教学过程中。

(2)课程目标

通过跨专业组建并模拟创建企业和经营企业,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融会主修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通过模拟创建企业和经营企业行为过程,提升学生获取知识、整合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训练学生的综合执行能力和综合决策能力。

3.2 跨专业综合实验课程的内容体系

跨专业综合实验课程通过构建模拟企业竞争环境,使学生体会并模拟企业的团队建设、制定企业战略规划,制定企业经各项经营决策并在模拟经营企业创建和经营的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学习与应用贯穿于实验教学之中。

(1)实验课程的实验项目

(2)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

本实验课程的组织形式主要运用情景教学法,构建模拟经营环境,是将不同专业学生5-6人组成一个模拟企业,每一个模拟企业设置CEO、财务总监、采购总监、生产总监、人事总监、销售总监等角色,让学生扮演与本专业相关的角色,履行岗位职责,并经营模拟企业,强化学生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该市场中的模拟企业是竞争合作关系,不同专业学生在我们创设的企业环境中开展竞争合作式学习,在情景教学环境中激发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多专业学生构建的情景教学环境中学习,效果好,学生收获大。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学生讨论、师生互动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对于沙盘推演基本规则、企业行为模拟基本规则的学习,也主要采用讨论形式,通过讨论、试验,领会规则的涵义和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对于模拟企业制定战略规划、年度计划、编制预算、投资建设固定资产、市场投入、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实验,都是在CEO组织各个部门主管的反复讨论中确定的,讨论过程和决议在实验报告或者企业模拟经营报告中反映。

3.3 跨专业综合实验课程体系的评价体系

(1)过程考核

作为跨专业实验系列课程,《企业行为实训》、《创业博奕实训》、《企业经营管理综合演练》课程特别重视实验过程的考核。实验过程的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60%。具体的考核形式有两种,一是由指导教师对每一个实验项目的完成过程及提交成果进行考核;二是由模拟企业自我考核,主要考核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及每个成员(即学生)对企业业绩的贡献等。

(2)结果考核

考核模拟企业团队的经营成果及其业务资料的正确性、完整性、规范性;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在上述两个阶段的考核中,都注意采用学生自主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个体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个性评价与共性评价相结合的多种评价考核方式。

4 实验课程体系的主要特色及创新之处

跨专业综合实验课程从实验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学习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都是一种新的尝试和创新。

4.1 课程特色

(1)理念先进,内容创新。教学理念先进,内容新颖,课程内容融于可操作的跨专业综合实验项目中,体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开放型与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2)体系完整,手段丰富。实验教学内容覆盖经济管理类多个专业的知识,跨专业组建教师组织与学生组织,多种考评方法相结合,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综合应用。

4.2.创新点

(1)教学内容设计上,注重理论与实验相结合,体现教学内容的实验项目实际案例资料,打破课程、专业、学科界限,将相关知识进行整合设计课程实验项目中。

(2)在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方面的教改创新

教学方法上,引入模拟体验式、参与式、情景式、点评式教学方法,并与实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不仅使实验项目顺利完成,而且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获得学生的好评。

作业上,以反映实验项目完成过程与结果分析的实验报告和企业经营报表为主,引导学生对企业经营决策过程进行深入、连续的思考,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认识,提高学生在动态经营环境中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决策能力。

考核上,采用学生自主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个体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个性评价与共性评价相结合的多种评价考核方式,探索制定了一套较为成熟的课程考核指标与评分标准。

总之,跨专业实验课程教学团队,秉承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科学构建教学内容与实验项目体系,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变革教学手段与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强调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决策能力、综合执行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耀辉.电 子商务实验系统[ M ] .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101-10,212-214,25-26.

8.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篇八

所谓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综合化就是指高等学校的课程和教学内容要反映当今知识或学科综合化的特点,打破文理工互不相通的局面,使文理相互渗透、专业知识与普通知识相结合。大学课程与教学内容之所以会向综合化方向发展,一方面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高度综合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当代重大社会生产、生活问题的解决需要多种学科协作攻关使然。现代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已不能囿于过去那种狭窄的知识面,而必须代之较宽厚的知识基础和较广博的文化素养。唯有如此,才能适应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自从“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实施以来,许多高校在这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笔者认为,在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创新的过程中,综合化需要进一步加强。

(1)课程设置上的文、理、工相互渗透。怀特海说过:“没有人文教育的技术教育是不完备的,而没有技术教育就没有人文教育……教育应该培养学生成为博学多才和术精艺巧的人。”①从世界范围看,从20世纪50年代以后,几乎所有进行课程内容综合化改革的大学都采用了这一途径,其基本做法就是让修习某一学科领域的学生选习其他领域的课程。有些国家的大学甚至把这一途径作为对毕业生的基本要求之一,旨在使学生有较宽广的视野和较宽厚的基础。在这方面,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是也在通过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知识的适度引入,扩宽专业口径,使单一的适用于培养专才的知识教育转变为适合于培养具有综合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的通才教育。

(2)设置综合性专业。因校制宜地设置一些综合性的新专业,是在人才培养方面实现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课程综合化的一种较高级的形式,如清华大学将原来分设的材料科学(材料物理)专业、金属材料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合并,设置了材料科学和工程专业,有利于培养全面掌握材料科学和工程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华中科技大学所设置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打破了过去机电分离的状况,有利于培养既懂机、又懂电和自动控制的高级工程技术专门人才。在综合性专业建设方面,应注意开发与扩展应用专业、新兴专业、特色专业、整合专业与国际化专业。

此外,还可以设立跨学科、跨专业、跨课程的综合研究中心,组织不同领域的教师进行共同研究;实行主辅修制;开辟第二专业;实行学分等值与交换;设置双学士学位课程;加强综合实验、实践课程;重视第二课堂课程;提倡开设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课程;引进新编课程、原版外文教材及国内外高水平课程、主讲教师授课等等也是实施大学课程综合化的有效途径。

(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应进一步多样化

(1)开设大量选修课,使课程种类多样化。开设大量选秀课,不仅可以使学生根据不同的志趣、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以及其他有力条件,进行有选择地学习,促使人的兴趣、爱好、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而且能方便地实现大学课程目标的多样化要求。从世界范围来看,欧美许多国家的大学选修课的比例都很高。美国大学的选修课程约占课程总量的1/3;法国大学本科课程的选修课占所有本科课程的比例高达40%—60%;英国大学各科系也普遍开设了灵活、广泛的选修课程,并有逐步增加选修课程比重的趋势。在我国,为增强学生社会职业和生活的适应能力,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权利,发展个性,也应该允许学生在校内跨院系、专业选课,甚至允许跨院校选课,并承认所得学分,还应适当增加选修课在全部课程中的比例,发展多样化的课程体系。 (2)开设自由研究课程,使课程形式多样化。自由研究课程过去只在研究生阶段才开设。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大学教学与科研、生产之间关系的日益密切,许多国家的大学在本科阶段也陆续开设了这类课程,而且比例有逐渐提高的趋势。在这方面,我国起步较晚,发展比较缓慢,亟待逐步加强。也就是说,在完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尽可能让学生经历知识和真理的探究过程,把学生的科研训练作为课程的重要内容,使学生懂得如何获得充分的事实依据,如何预言可能的结果和结论,如何形成合理的逻辑结构,如何真实地报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方法等等。

(三)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应考虑实践性

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经济部门的要求,导致了注重实际、应用性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大学不能再封闭于“象牙之塔”中,必须应对社会需求。注重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实践性与应用性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方面。在西方,如1993年德国科学审议会就指出,大学的教学目标、课程安排都要正视一个事实,即绝大多数学生对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教育感兴趣,因此,大学的课程设置应努力实现学术性和应用性的结合。1988年,由法国教育界知名人士与工商业代表共同组成的“教育与经济高级委员会”在向政府提交的调查报告《教育与经济——的教育体制》中,强调高等教育要围绕未来五大热门职业进行,即侧重于培养工程师、企业管理人员及国家公务员、商业人员、医生和教师。在我国,对于一些应用型、技术性较强的学科,许多学校普遍加强了实践与实际操作的教学内容;对于一些理论性、学术性的学科,各高校也重视了与实际的联系,运用该学科的理论观点分析解决当前重大的实际问题。

(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应朝灵活化方向发展

封闭和僵化的课程体系已无法适应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现实,高等学校必须建立开放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并尽量使其弹性化、灵活化,努力构建一种充实而富有个性的、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因此,改革、重建专业课程,加强课程结构的灵活性,软化学科边缘,加强与现实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增进各学科之间在知识技能和方法上的联系便成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创新孜孜以求的目标。纵观世界各国大学课程结构改革,虽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和高教传统所采取的方式方法有所不同,但总体说来,较为突出的特点是建立模块化、学分制的课程体系,即将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分成几个小的单元或模块,并且授予学分。这种课程体系包括横向与纵向两大部分。横向部分分为普通课程模块、学科专业课程模块、特色课程模块等等;纵向部分分为必须与选修两个系列。这种课程体系的安排,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性,便于不同专业、不同系、不同学校之间的流动,甚至可以在大学和非大学机构之间、不同国家之间流动。如日本为促进教育的开放化,短期大学实行与其他高等院校学分互换制度,承认学生在对方院校学习所取得的学分。在我国,也有许多大学相互之间与国外一些大学之间实行学生交流、学分互换制度。这种课程设置的灵活性,打破了地方和国家的限制,为世界各国大学之间的校际合作和国际合作创造了条件。

四、在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创新过程中需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一)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之间的关系

专业教育是大学的主要特征和本质反映,只要社会分工的基础不变,只要高等复杂的专门化职业领域还存在,专业教育的合理性就不容置疑,它主要给了学生一个不确定的职业世界里生存的能力,在大学教育中的独特功能不容抹杀。同时,应该认识到加强通识教育是提升高等教育品味的重要手段。高等教育应当使人养成善于求真的习惯、反思与批判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视野。高等院校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好公民,应塑造与其知识水平、智能水平相匹配的精神境界和人格发展水平。这些都要通过加强通识教育才能实现。高等教育应当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中寻找最佳的结合点,帮助学生构架起人文课程与职业工作之间的桥梁。

(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

众所周知,必修课程是保证所培养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基本质量要求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选修课则是照顾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满足个性发展需要而让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在我国,长期以来,由于高校的必修课分量过重,学生只能局限于狭窄的学科领域,学生的兴趣与主动性受到压抑。因此,增加选修课已成为大家的共识。问题在于,选修课并非设置得越多越好。在那些教师与课程资源部很充裕、学术水平不高、课程管理欠佳的院校选修课的比例就不宜过大。高校选修课的设置必须掌握好以下原则:广博性,加强文理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平衡性,实现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之间,必修课、限定性选秀课、任意性选修课之间的相互平衡;相关性,各种知识与课程之间应有机互补,避免给学生以片段、零散的知识;适应性,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及学生个人的需求。

(三)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高等教育在加强学生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的同时,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生产方式变革的动向,或让学生深入社会和生产部门,以丰富社会经验,学习并应用实际知识,或让学生通过自主的科研活动,加深与实践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在不同的专业会有不同的要求。但总体上看,在我国,实践教学长期受到忽视。怀特海说得很妙:“事实上应用是知识的组成部分。因为所知事物的意义在于超出它们自身的各种关系中。因此,未被应用的知识是没有意义的知识。小心翼翼地保护一种大学,使其独立于周围世界各种活动之外,是扼杀兴趣、阻碍进步的最有效途径。独身不适于大学,它必须与行动结为伴侣。”②怀特海的论述当然已经超出了实践与理论关系这一范畴,但对我们正确理解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仍然大有启发。

总之,高等学校课程体系应正确处理专业与通识、共性与个性、实践与理论的关系,在学生、学科、社会三者之间追求最大限度的统一,寻求整体价值的融合,努力把人的发展、社会的要求、学科的进步贯穿于课程体系的设置之中,让学生在一个“宽专业、厚基础、重实践、强个性”的课程体系中受益。

注释:

①博耶.美国大学教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129.

9.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篇九

一、对校本特色课程开发的认识与定位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明确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课程方案赋予了学校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开发学校特色课程和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了保障。

首先,高中是学生个性和才能显露与发展的关键阶段。开发具有实践性、可选择性的校本课程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有利于学校坚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

其次,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促进学校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和风格,对教师提高钻研精神、专业知识,发挥教师个性特长有重要意义。

二、校本特色课程开发的现实条件

历史因素。我校前身是玉溪师范学校,多年来曾致力于师范教育,为当地社会培养了大批品学兼优的小学、幼儿教师,也留下了雄厚的体艺教育和教师资源。

物质基础。学校拥有全省一流的体艺设施,有音乐楼、艺体楼、乒乓球馆、羽毛球馆、篮球馆及游泳池、室外篮球场、排球场、田径场等场馆,拥有钢琴房、声乐教室、舞蹈教室、美术(书法)专用教室、健美操室、艺术作品展览室等,配置有价值四十多万元的管乐器材。

师资条件。体艺教师队伍充足,有专职艺术教师、专职体育教师、外聘艺术教师队伍,数量远超其他普通高中体艺教师编制标准。

总之,我校体艺设施和艺术师资均为省内前茅,丰厚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为学校进行体艺校本课程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校本特色课程的设置与管理

第一,课程理论依据与社会文化背景。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体育艺术本质上是一种认知活动,它能够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促进学生各方面的思维发展和人格培养,让学生能对真善美的事物和行为进行不断地追寻,在体育活动、艺术教育过程中升华其身心健康水平。学校以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实施为依托,将体艺特色课程作为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审美素养、人文情操、健康意识的载体和创建特色学校的突破口,逐步建立起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课程体系。

第二,多元校本特色课程设置。建设和发展特色课程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潜能释放,课程设置应具有丰富性和实践性。为此,学校将校本特色课程分为艺术、体育两大类,涵盖体音美3个学科,开设了钢琴、古筝、葫芦丝、管乐、声乐、舞蹈、书法(硬笔,软笔)、中国画、素描、水彩画、版画及篆刻、雕塑等艺术类选修课和健美操、游泳、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等体育类选修课。

第三,多元自选课与课程管理。学生结合个人兴趣与专长,每个学期自主选择一门艺术类和一门体育类选修课进行学习。学校打破行政班级管理模式,实行走班式教学。做到学生选课差异显著,知识结构、素养气质各具特色,一人一张课表,全体学生掌握“两技之长”。艺术类、体育类选修课安排在高一、高二年级,每周各设两节。各学科教师根据《校本课程实施与管理方案》申报本学科的校本特色课程,形成特色选修课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时安排、考核评价等课程框架,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教学内容,编写课程讲义,开发出特色课程的校本教材。

四、校本特色课程改革的成效与影响

我校从2005年秋季学期启动校本课程试点工作,2007年全面推开特色校本课程建设,早于省内其他普通高中实施新课程改革。主动进行课程改革,提早收获课改成效。

一是完成校本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的阶段目标。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学校制定并实施《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与管理方案》、《选修课指导手册》等选课制度,完成了20门体艺特色选修课的设置,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选修课课程管理制度,制定了课程说明、选修课课程标准、开设课时及评价标准,编写出特色课程校本教材。

二是逐步推进校本课程课题研究。各学科教师围绕特色学校及校本课程建设等主题申报了多个课题项目,如《聂耳与国歌》、《冼星海和他的<黄河大合唱>》、《不朽的黄河》、《李家山青铜文化》、《走进李家山》、《色彩与生活》等。这些课题使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实现专业发展,调动教师参与各类教育科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工作的积极性,加深了教师对课程本质、课程标准的认识,编撰讲义和教材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三是有力带动学校社团活动的蓬勃发展。校本特色课程改革为学校体艺教育提供了广阔空间,学生得到更多的学习和体验机会,个人才华得以充分展示。学校每年都组织艺术节文艺展演、书画摄影作品展、英语戏剧周晚会等文艺活动和田径运动会、趣味体育比赛、球类比赛等体育活动。同时,组建有合唱团、动漫社、篮球社、英语社等各类社团,还成立了全市唯一的中学生管乐团。

四是学校特色文化得到彰显和认同。学校以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建设为契机,围绕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探寻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的中心工作,坚持“追求办优质+特色学校”、“育优质+特长学生”的办学目标,满足学生充满个性差异的智慧潜能发展和释放的需要,让每个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带着一门特长迈进大学校门。形成以体艺特色课程为核心,心理健康教育、英语文化等为载体的校本特色教育,并得到长足发展,使学校办学特色更加鲜明突出。

五、校本特色课程改革的经验与思考

一是课程改革具有提高教育质量的正能量。在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日益提高的今天,校本课程理应成为普通高中办学特色的重要内容。眼下不少普通高中还纠结升学率的巨大压力,特色办学是解决普通高中必须既要应对高考任务、又能多样化培养人才的矛盾的好办法。课程关乎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的丰富性与多元性可以调节学生的学习状态;基于兴趣的有选择的课程,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不会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是校本课程改革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在推动新课程的过程中,并非扬弃以往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成果,而是在继承基础上的改进与创新。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前提下继承,使课程改革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学校要根据时代的发展需求,确立符合时代精神的办学思想和课程改革目标。创新特色课程体系,全面发展充实学校特色课程内涵,满足学生充满个性差异的智慧潜能发展和释放的需要,努力做到“人人有才,人人成才”的目标。

上一篇:物流企业物流操作员毕业生实习总结下一篇:描写生活中需要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