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的专业课程

2024-06-27

临床医学的专业课程(精选8篇)

1.临床医学的专业课程 篇一

临床医学专业个人的自我评价(精选6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遇到需要写自我评价的情况,自我评价会促使我们进行自我验证,从而为自我发展提供动力。如何写一份恰当的自我评价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临床医学专业个人的自我评价(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临床医学专业个人的自我评价1

我叫xxx,是xx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现在内蒙古XX市医院实习,即将面临毕业。

在这以知识与信息为背景的时代,面对众多高学历的求职者,作为一名大学生求职者,我深知:只有拥有一技之长,精通自己的专业技能,才能在社会立足。因此,三年多来,在校训“博学至精,明德至善”的指导下,我不断地充实完善着自己。

在校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文娱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并取得一定的成绩:在大一和大二的暑期社会实践中,所在小分队均荣获“校优秀小分队”称号;同时,我身体素质极佳,擅长多项体育运动。

临床医学是二十一世纪最具活力、最具发展生机的学科之一,另外,它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自20xx年8在XX市医院医院实习以来,我努力地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去,不断的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不断向老师请教,在同事和老师的不断帮助和自己的不懈努力下,我已初步掌握了临床医学工作的一些基本方法。

临床医学是一个高尚的专业,需要我们加倍努力去探索和发展,我热爱这个职业,真诚的希望贵单位能给我一个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我将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让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成长,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临床医学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临床医学专业个人的自我评价2

时间如物价上涨一样快,转眼间一年的临床实习就即将结束了。对于我个人而言,这一年的实习才是我医学学习的开始。因为这一年,我才开始对医学逐渐产生兴趣;才开始从一个知丁点理论的医学生向一名具备各种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医生转变。关于各种感受,我想从实习生活中选最深的三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理论知识必须通过临床实践才能真正掌握。

理论知识必须通过临床实践才能真正掌握,这是我在临床实习上的第一课。以前在学校时,绝大多数的学习都是为了考试而不得不死记硬背课本知识,至于知识的应用和实践很少思考过,更没在意过知识的趣味性和关联性,结果总是陷于背了忘,忘了又背,背了再忘的尴尬。就算最后记住的也大抵是些零散的知识碎片,毫无知识结构化和系统化可言。

然而,临床实践可以加快理论知识的学习。例如诊断学中的望闻问切诊,我在学校时记得很熟,可刚去实习时就发现,我连个问诊都问不全,问的顺序颠倒,可见当初死记理论的窘迫。但在临床中,问几次失败的,回过头来看书,再去问,问过三五个患者之后,发现问诊那些东西根本不用去背,每次自然而然就按照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等等的顺序来问了。体格检查也是如此经历。原来临床实践可以让理论知识的掌握加快好几倍。

另一方面,临床实践可以对理论知识学习起查漏补缺和加强记忆的作用。记得在急诊科外科实习的时,曾有几个肘部疼痛且活动受限(抬不起手)的儿童来就诊,我都手足无措,每次都只得叫带教老师来处理。后来回来翻书看,才弄明白那些小孩都是小儿桡骨头半脱位,由于小儿桡骨头的发育不全,环状韧带薄弱,所以多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不过因为这事,让我受益的是,带着实践中的疑惑,再回来翻书找答案,不仅能使我对桡骨头半脱位有了全面的了解,包括它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而且对这些知识印象深刻——这也许是因为在实践中碰到的问题,再去寻找答案和记忆时,会产生强烈的记忆欲望。所以,实践可以完善和加强理论的的掌握。

(二)熟能生巧。

“熟能生巧”不管对哪个学科的学习都接近于真理,医学也一样。我刚入医院实习时,第一份入院记录写了三天才勉强过关。做手术时,我给患者伤口缝合第一针时,手是发着抖的。第一给伤口拆线时,手同样抖得厉害。但实习一年下来,据不完全统计,写了近一千份病历记录,缝了近百个伤口。记得曾经我们都因为先天的懒而抱怨过实习医院的落后,落后的连电子病历都没有。也埋怨过带教老师不体谅实习生的辛苦,每天让你缝十个伤口,换上十个伤口的药。现在想想,发现正是因为那些看似枯燥的、重复的和耗体力的基础技能训练,让我现在写病历记录只要约20多分钟/份,且字迹大家都认得。让我在缝伤口、换药和拆线等基本操作时可以得心应手。

(三)医学生实习应该早开始。

这一点是我实习的最大感受,也是大学的最大遗憾之一。因为个人知识结构关系,我在实习前,一直认为自己对医学不感兴趣,也不适合做医生。从而导致两个坏结果,第一,在学校时没有好好学理论知识。第二,没有为继续深造做准备。可是自从入医院实习后,发现自己慢慢开始对医学有了兴趣,且觉得学医能替患者解决问题和痛苦而有成就感。想重新开始时,已经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我想,要是我在大三或大四时,就去医院实习三四个月,也许我在那时就会意识到这个对于我个人来说至关重要的问题,从而少走弯路。所以我强烈建议那些像我一样在学理论阶段自以为不适合做医生的医学生,应该早去医院实习,大三或大四就可以去。尽管学校没安排,可以在暑假寒假自己联系医院实习。也许在实习几月后,职业观和价值观都会有改变。其实,就算对于全体医学生也一样。因为,一方面临床实习比学校理论课程更有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如前文所说,临床实践还会促进和帮助理论学习。总之,医学生早去医院实习有很多好处,而没有任何明显的坏处。

最后,感谢医院教过指导过我的那些老师们,因为你们对我的信任,而给了我很多动手实践的机会,因为你们对我无知的包容,而给了我继续学习医学的兴趣和勇气。

临床医学专业个人的自我评价3

临床医学实习后,感想诸多,在医院实习期间、得到科室领导的关心及同事们的帮助下,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使自己较快地熟悉了新的工作环境,在工作态度、专业技术水平等方面均取得较大的进步,现将实习报告总结如下:

一、端正工作态度,热情为患者服务。

作为医生,为患者服务,既是责任,也是义务。我们医院对于居民来说还是新生事物,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强做大,我首先要提高服务质量,让每一个就诊的患者满意,并以此来扩大我院的知名度。参加工作以后,我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业务道德水平,摆正主人翁的心态。竭尽全能地为患者服务;耐心对待每一位患者,不管自己多累,都不厌其烦地做好解释和沟通,争取将两好一满意工作落实到实处。

二、认真负责地做好医疗工作,做好个人工作计划,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参加工作后我仍然坚持每天学习,每天掌握一种疾病;同时不忘学习本专业研究的新成果,不断汲取新的营养,锻炼科研思维;坚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原则,工作过程中严格按照医疗操作常规进行,避免医疗事故及差错的发生;在工作中不断丰富自己的临床经验,时刻保持谦虚谨慎,遇到不懂的问题勇于向上级医师请教,努力提高自己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对患者的处理得当;

三、严格要求自己。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积极为科室的发展出谋划策,希望明年的工作量能够再上新高。在医院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的各项工作完成地较为圆满,但是我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因为以后的工作还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机遇。同时与其它先进同事相比还有差距,在今后工作中,我要继续努力,克服不足,创造更加优异的工作成绩。

通过实习,我感觉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以下几点:要注意个人形象。这个问题似乎从来都没有在入科教育中提到过,不过,相信很多局外人,包括医学生印象中的医生都应该是如江口洋介般玉树临风的——虽然,实际情况可能让你大跌眼镜。跨进病房那一天起,你就成了一个准医生了。尽管医生在中国的地位并不高,尽管整个病房谁都想支使你,但是,咱不能自己把自己给看扁了,更何况,没有病人会一开始就充分信任一个胡子拉碴、白大衣皱巴巴的医生,也没有MM会在第一眼就倾心于你这“披着白大衣的狼”的。所以,请注意你的形象,从头到脚,从外到里,干净整齐,清爽精神。最最关键的,就是那一袭白衣。

临床医学专业个人的自我评价4

临床实习的几个月来,我接触了许多党员,他们之中有教授、有住院医生、有护士,他们职务虽不一样,但对工作的执着和热诚,对病人负责的态度却是一样的且持之以恒的。与他们相比,我们相差甚远。我们对工作远没他们那么执着和热诚,那么精益求精。我们刚去实习的两个月兴致高昂,什么事都抢着干,每天去得早走得晚,渐渐地,有些同学就坚持不住,开始迟到了。而我,虽然从不迟到,但也不像以前去那么早,工作热情也没以前高了。想着刚去实习那会儿,只要听说哪个病人有异常体征,不管那病人是不是我管床或是不是我病区的,我都会去看,去摸,去听。可现在,除了我管床的病人外,其他的病人我都不怎么关心了。是自己都知道,不用看了吗?应该不是。往往是自己以为知道了,其实还不知道。医学博大精深,千变万化,同样一种疾病在不同病人身上的表现往往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我们多接触病人,多思考,多总结。在与病人的接触中我们往往可以获得对疾病诊断极有帮助的临床资料。在这方面,我还做得不够,今后我应与病人多接触,对工作保持激情。

我这人最大的缺点就是不够自信。我对于自己的能力总是怀疑,不敢主动争取承担某项任务,一般只是认真完成老师分配的任务,这使得我做事很被动,失去了许多提高锻炼的机会。在现在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里,不善于推销自己的人常常会失掉许多很好的机会,不利于自身水平的提高。在实习阶段,有许多动手的机会都要靠自己争取,因此今后我应更加自信,更加主动。

实习已经好多天了,对医院和科室的整个运作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我一边学习基本的临床操作,比如胸穿,换药,拆线等,一边向师兄师姐学习疾病的治疗和常用药物的使用。以前的诊断学和内科学是基础,不过和临床还是有些脱节。比如抗生素的使用,书本和实践真的差别非常大,而且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习惯和经验,在没有确切的病原学证据之前,都是经验用药的。药物最基本的药理机制都在大三的药理课上学过的,不过因为一直没有自己用过药所以以前花了很多时间背记的东西,现在几乎都还给老师了。不过,我想,如果经常用,应该很容易记住。呵呵,反正我对自己喋喋不休的提问从来不会觉得惭愧,师兄师姐也非常乐意给我解答。这就是实习生的优势——倚小卖小。带组的老师很忙,平时不是那么容易随时请教。这个时候,和师兄师姐搞好关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帮忙加班多写个病历,晚一点回去也不要紧,反正年轻嘛,多跑跑腿就当时锻炼身体了。他们除了在临床的技能上面指导我,还教会我很多他们自己在实习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让我少走了不少弯路。

第一次管床真的是没有什么经验,连输液计划都不会开,病人说他一直拉肚子,我知道该给点收敛剂了,但是具体用什么药,用法剂量都不知道,一切都得问,一点点学,一点点积累。

今天我们老总给全内科的实习生做了个小讲课。主要是教我们读CT片。以前都学过影像学的,所以听起来也不那么费力。平时科室里面经常有疑难的病案讨论,我们组里面也会搞一些小专题。读片的机会很多,不过真正病人的片子多半都没有讲课上面的那么典型。对一个几乎没有临床经验可言的实习生来说,要读好片子,真的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出来的。

实习了一段时间,我还学会了处理各种的人际关系。科室里面,医生和护士的关系,医生和医生之间的关系,医生和病人及家属的关系,下级医生和上级医生的关系。最大的体会就是低调——别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三人行,必有我师’,上级医生当然不用说,护士老师也相当棒。今天又有一个闭式引流,我去给水封瓶装生理盐水。钳子很不好使,那个金属的盖子怎么也打不开,护士老师上来几下就开了,真是帅呆了;病人也非常值得尊敬,需要我们的关心,大家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才能战胜我们共同的敌人——疾病。

临床医学专业个人的自我评价5

20xx年6月28日,我踏进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带着彷徨与紧张的心情,开始了为期10个月的临床护理实践。时至今天,实习结束了,原本迷茫与无知,现如今满载而归。因而十分感谢附一医院给我提供了这样好的实习环境和各种优越条件,感谢所有的带教老师对我的辛勤教导,让我在踏上岗位之前拥有了如此良好的实践机会。

临床的实习是对理论学习阶段的巩固与加强,也是对护理技能操作的培养和锻炼,同时也是我就业岗前的训练。尽管这段时间很短,但对我是非常重要的。我倍加珍惜这段时间,珍惜每一天的锻炼和自我提高的机会,珍惜与老师们这段难得的师徒之情。

刚进入病房,总有一种茫然的感觉,对于护理的工作处于比较陌生的状态,也对于自己在这样的新环境中能够做的事还是没有一种成型的概念。庆幸的是,带教老师为我介绍病房结构,介绍各班工作,老师们的丰富经验,让我可以较快地适应医院各科护理工作。能够尽快地适应医院环境,为在医院实习和工作打定了良好的基础,这应该算的上是实习阶段的第一个收获:学会适应,学会在新的环境中成长和生存。

护士的工作是非常繁重与杂乱的,尽管在未入临床之前也有所感悟,但是真正进入病房后,感触又更深了。的确,护士的活很零碎,很杂乱,还可以说是很低微,可是透过多数人的不理解,我发现,护士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医院不可能没有护士,这就说明了护士的重要性。医生离不开护士,病人离不开护士,整个环境都离不开护士。这琐碎的工作,有着完整的体系,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也正因如此,才能发挥其独到的作用,产生不可或缺的作用。因为有了临床的实习,我才更全面而深刻的了解护理工作,更具体而详尽的了解这个行业。进入临床的第二个收获:正确认识护理,树立了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养成了良好的工作态度。

到病房实习,接触最多的是病人,了解甚深的是各种疾病,掌握透彻的是各项基础护理操作。实习的及最终目的是培养良好的各项操作技能及提高各种护理工作能力。所以在带教老师“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的带教原则下,我积极努力的争取每一次的锻炼机会,如静脉输液,抽血,皮下注射,肌内注射,生命体症的测量,各种注射泵的使用等基础护理操作。同时还不断丰富临床理论知识,积极主动地思考各类问题,对于不懂的问题虚心的向带教老师或其它老师请教,做好知识笔记。跟随老师分管病人的同时,还会加强病情观察,增进对病人疾病的了解,同时对病人进行各项健康知识宣教,这样能锻炼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整体上说,实习期间的第三个收获,也是最庞大的收获:护理操作技能提高了,疾病认识水平上升,各项护理工作逐渐熟练,在培养优秀的职业技能水平同时也培养了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医院实习期间,我所做的一切都以病人的身体健康,疾病转归为目的,我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所有操作都严格遵循无菌原则,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在骨科、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各个科室里,我都是认真细心的做好各项工作,遵守无菌原则,执行查对制度,培养着良好的工作方式,这应该算的上是第四个收获吧,虽不能说很大,却也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收获。

在这段短暂的实习时间里,我的收获很多很多,如果用简单的词汇来概括就显得言语的苍白无力,至少不能很准确和清晰的表达我们受益匪浅。收获还有第五、第六点,甚至更多,只是没有必要将它一一列出,因为我知道实习期间的收获将在今后工作中有更好的体现,所以我用某些点线来代替面,用特殊代表个别。总之在感谢附一医院培养我点点滴滴收获时,我将以更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更扎实牢固的操作技能,更丰富深厚的理论知识,走上工作岗位,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能力,对护理事业尽心尽责!

临床医学专业个人的自我评价6

临床医学来源于临床实践,不断的临床实践是临床医学完善和发展的关键。合格的临床医学生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需要积累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到临床实际的一个转折过程,是一个再学习和提高的过程。临床实习带教工作是确保医学教育质量,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如何做好临床实习带教工作,提高带教质量,培养合格的临床医务工作者,总结如下:

1、带教老师要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带教老师是医学生临床工作的启蒙者和指导者,对学生起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带教老师的言行、举动对学生都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医学生对老师的认可和信任,会成为他们认真实习的一种动力。带教老师要热爱本职工作,要有极强的责任心;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更应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完善的人格魅力。在带教中教师应注意以身作则,体现对病人的关爱,并自然地结合医德医风开展教书育人工作。医学生刚从学校踏入医院实习,在医院内与病人接触,随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惑包括医学、心理学和社会问题,甚至语言问题,这都要求临床带教老师花许多时间来解释和教导。带教老师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尊重学生,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要及时指出,耐心教育,热情、不歧视,建立平等、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

2、学习和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近几年医学模式正从“纯生物学”模式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模式,医患关系逐步从医方主导地位、病人盲从型的模式,向医患关系平等、互相尊重的新型模式转变。面对新型医患关系,教师和学生都要根本转变思想意识、观念。医患关系的处理也是医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培养医学生“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来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学会尊重病人。要做好一名优秀临床医生,必须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与病人之间的接触、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医学生在与病人沟通上往往欠缺和难以领悟,需要在临床医疗活动中不断摸索和培养。临床实习在注重知识的教育的同时,还必须要培养学生与病人沟通的能力(包括方式、方法和技巧等)。沟通的基础是语言,临床带教老师在带教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患者由于疾病或心理因素,经常拒绝实习生的询问和体检。对选择的教学病例要事先沟通,取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学生也要善于与患者沟通,要尊重、关心、体贴患者,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可适当承担起护理患者的责任,通过自己的“勤”,赢得患者的心,从而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只有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才能更有利地开展临床实习教学工作,相得益彰。

3、教学讲课、教学查房和病例讨论相结合。

实习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自习和接受能力,把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作为教学重点,并把它灌输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而疾病的病因学、发病原理和病理解剖等基础内容可简单地讲解,这样有利于学生临床思维和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实习学生进科后副主任医师负责教学小讲课及教学查房。教学讲课不应简单重复理论课内容,除了把要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及相关的基本技能,如病史询问方法和注意事项,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和顺序,各种穿刺方法和要点等向实习同学讲解外,还应从临床实际工作的角度对理论知识进行归纳,以求融会贯通,特别要突出知识的横向联系。在教学讲课中以症状或症候群为题目,把相关疾病的知识串连起来,开阔学生思维,以利于培养学生临床分析能力;或者以本病区特有的业务内容作为讲课题目,以补充教材与理论课的不足。教学查房是实习中培养学生如何观察诊疗病人,学习处理医患关系,当一名合格医生的一项重要教学活动,培养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教学查房,应使医学生逐步掌握临床工作基本规则,如:病史采集与归纳分析、体格检查与病人的沟通技巧、病情演变与实验室结果的分析、合理的医嘱、正确的病程记录等。老师在教学中,不仅给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同时引导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加强学生智能的培养,活跃学生的思维,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得出新结论。一次好的教学查房,不但可以使学生巩固已学的理论,拓宽知识面,还能使学生在教师为人师表的感染下接受一次医德医风教育。教学病例讨论是实习阶段培养学生临床诊断、治疗、预后估计等决策思维的重要教学活动之一。其目的在于培养医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医学前辈、上级医师和同学间的知识经验构建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培养自学和口头表达能力。定期开展病例讨论,特别是疑难病例讨论,开发学生的思维。实习学生实行24小时待班制,急诊病人、特殊病例接诊和危重病人抢救及处理时,带教老师随时通知实习同学回科室参加处理。这种临床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整个临床实习始终不脱离临床实践,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又到理论,一边当“医生助手”,一边复习临床知识,系统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了学生临床实际能力,训练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学生临床技能能力和临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严格规范基本操作技术。

操作示范指导是临床教学过程中,带教老师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基本诊疗技术辅导的一种教学形式,是学生通过临床观察和实践获得操作经验的最原本、最直接的途径。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该项诊疗技术的应用指征、操作要领,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熟练和提高。掌握技术操作规范,必须贯穿整个临床实习。规范的技术是衡量医务人中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之一。良好的习惯必须从一开始踏入临床实践就养成。因此带教老师应以身作则,认真负责,严格要求学员按照技术标准规范,执行各项技术性工作,将标准的操作和高尚的行为贯穿个整个临床医疗活动中,以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树立医院美好形象。

5、组织实习学生积极参加义务卫生活动。

在临床实习医院的义务卫生活动中,积极组织实习学生参加。例如:到敬老院为老人免费体检、就诊;下乡体检;大型异诊等。医学生在活动中能深刻地接受济世扶贫、奉献爱心的高尚医德教育。而且在活动中医学生还会认识到自身知识的贫乏,树立一定要认真学习医学知识,掌握更多的临床技能,为更多贫困病人解除疾苦的信心。

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课堂教学,先进行理论授课,再进行临床实习,在时间和形式上容易出现理论脱离实际的情况,而且许多医学生对理论课的学习习惯于死记硬背,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差。所以实习学生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带教教师的精心指导,才能从学生式的思维模式转向医生的思维模式,将书本知识融会贯通地运用于临床实际,圆满地完成实习任务,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务工作者。

2.临床医学的专业课程 篇二

1 课程设置基本状况

日本医学教育分为普通教育(医学本科)和大学院(研究生)两个阶段。普通教育即本科阶段为6年一贯制。目前,日本根据21世纪对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及医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形成了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三大部分,涵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技术和方法论等综合课程体系。其主要课程有:人体解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预防医学、内科学、内分泌学、急救医学、神经病学、妇产科学、围产医学、儿科学、脑神经外科学、整形外科学、骨科学、泌尿外科学、小儿外科学、口腔及齿科学、外语等[1]。

1.1 公共基础课

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等为主要公共基础课程,还开设有:情报科学及医学统计学;基础运动医学及基础运动实习课程;德语、法语及专业英语等。其中专业英语及英语为必修课。另外,将德语作为第二外语,为必修课。

1.2 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基础医学、社会医学、部分心身医学等方面。未独立开设病理生理学、组织与胚胎学、寄生虫学,但将相关的内容融入了其他课程中;临床医学课程中,还设有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医学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例如在不减少生物化学课学时的情况下,普遍开设了医用动物学、分子生物学等跨学科医学,将内分泌学作为临床医学的主干课程独立出来,将法医学划入了社会医学板块。

1.3 专业课

在开设内科学的同时,开设了急救医学、神经病学等课程。另外,将外科学细分为:外科学、脑神经外科学、整形外科学、骨科学、泌尿外科学,小儿外科学、口腔及齿外科学等8门课程。而且,在开设跨医学板块的动物医学外,还开设了研究医学、自立研究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在第六学年普遍开设了临床病理探讨、医疗综合讲义、临床特别讲义等3门必修课[2]。

2 课程设置的特点

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国民健康意识极高,人口平均寿命全球第一,医学领域飞速发展,公共体育设施随处可见[3]。在日本,作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必须站在新的高度,以新的视角为广大国民服务。日本的临床医学教育面对瞬息万变的医学知识和社会的需要,不断研究探索,调整了课程设置,形成了鲜明的特点。

2.1 建立了综合型现代化课程教育体系

以往传统的学科型课程教育体系是由各专业和学科组成,分门别类地进行组织胚胎学、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及临床各学科的教学。各学科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许多教学内容重复,而且使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脱节。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差,缺乏横向思维,容易造成学生只看局部,不看全局。日本这种综合型课程教育体系的建立,克服了这一弊端,明显提高了教学广度与深度。综合型课程教育体系中的每个专业课程都由对应的相关学科中的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而成,根据人体器官类别、不同水平的身体构造、肌体功能类别、生命周期等方面内容设定。以消化系统中的肝、胆、胰教学内容为例,将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分子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病理学、内科学、外科学、放射学、超声医学等学科中与肝、胆、胰领域有关的全部教学内容横向联系,经过合理的筛选,确定相应的课程教学内容[4]。

建立综合型课程教育体系的关键在于打破学科界限,医学专业基础课提前在第一或第二学年开设,而且有些课程高年级时还安排复修。这样不仅使学生可以尽早进入临床医学领域,而且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对涉及到的基础医学理论感到不足,从而产生深入学习的愿望。通过高年级的复修,就更能提高学习效果。

综合型课程教育体系的建立,使学生在学习、掌握医学知识的同时,为将来在实践过程中灵活运用提供了方便。综合型课程教育体系将静态的教材内容转化为动态的教学活动。这种弹性、灵活的课程设置,不但可以使学生学到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能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解决各种临床问题的能力。

2.2 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日本在课程设置中强化了实践性教学环节,建立了实践性课程体系。其一:将临床医学实习分为Ⅰ、Ⅱ、Ⅲ三个阶段。第Ⅰ阶段为基础医学实习,安排在第三学年以后进行;第Ⅱ阶段从第五学年开始,至第六学年的第一学期结束,历时为四个学期,在此实习结束后,学生返校学习一个学期的临床综合研究课程,然后再进行第Ⅲ阶段实习。 其二:设置“问题解决型”课程。学生常常以5-7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在授课前先由指导教师发给每个小组相同的病例,学生围绕病例进行自学和小组讨论。教师根据讨论情况,提供更多资料,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学习。然后在教师引导下,由学习小组成员就病例提出问题、发表见解、讨论问题的答案和解决的方法,教师作辅导总结,提出需要更进一步深入思考和学习的问题[5]。

这种实践性课程体系的建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强化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而且早期接触临床实践课程,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

2.3 强化科研能力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日本在课程设置中注重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一方面,从三年级始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基础医学各教研室及研究室见习与医学科研课程有关的活动。见习结束后,以总结报告的形式进行评估。同时,邀请学生参加由本校承办的国际和国内有关学术会议,使学生了解各学科飞速发展的、最前沿的信息。 另一方面,开设了“医学情报课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医学技术也在飞速发展,传统的教学内容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需要。教师在讲授本门课程基本知识的同时,还必须要结合自身科研进展情况,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随时向学生讲解国际最前沿的科技动态。于是形成了涵盖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医学情报课程”。为了提高“医学情报课程”的教学质量,学校根据教学的需要和教师实力状况,有针对性地聘请5-7名国际、国内该领域知名教授和学者担任“医学情报课程”的任课(兼职)教师,他们如同新鲜血液一样,带来了世界领先的医疗技术,活跃了学校的科研氛围,使整个学校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活力,学生几乎不出校门,就能轻松地获取当今世界各种先进的医学情报。“医学情报课程”没有指定的教科书,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一般是任课教师课前指定几本参考书,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有时由于讲授的内容超前,甚至无法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参考书。

注重科研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的建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外,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不断提高理解能力;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有利于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3 对我国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启示

3.1 由独立性课程设置,向整合性(综合型)转化

在我国,不仅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在不同的学年开设,而且各学科都过分强调自身的体系和独立性,同时课程门数设置也过多,知识点过于重复。这就形成了各课程的内容相对独立,课程结构体系相对单一,模式相对雷同的格局。由此,使培养的人才不仅知识结构趋于单一,而且有可能于无形中泯灭了学生的求知欲,更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以及创造能力的提高。可借鉴日本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打破相互封闭的局面,将医学专业基础课程与其它相关课程进行整合,形成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综合性(型)的课程体系[6]。

3.2 打破专业课与临床实践课的壁垒,加强实践型课程建设

在我国,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临床实验课程单独设置,互不交融,而且分阶段讲授理论,然后再接触临床课程。这样不仅造成了理论与实践脱节,各学科之间缺乏横向联系,而且学生也不明确学习意义和目的,时常抓不住学习要点。

可借鉴日本的做法,打破专业课与临床实践课之间的界限,结合实际需求,加强实践型课程建设。同时,要提早开设专业课程,使学生尽早接触临床实践。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第一,要加强教材建设。尽快编写出适合我国国情需求,有利于实践型人才培养和成长的好教材。第二,改革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可采用提出问题→见习→学习查文件资料→集中讨论、总结→专题讲座,然后考核的教学方式。第三,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可充分利用暑假时间,在安排学生社会实践中,结合临床专业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一学年,可安排学生了解我国目前医疗状况。第二学年,可安排到医院见习。第三学年以后,可组织学习小组进行临床学习[7]。同时,要加强此教学环节的管理。作到有安排、有计划、有交流、有总结、有考核,防止流于形式,走过场。

3.3 开发信息资源,构建与国际科技接轨的课程体系

目前,尽管我国医学类教材平均5年就更换一次,但内容仍置后于科技发展的水平,而且过于封闭,无法与日新月异的国际水平接轨。我们应拓展渠道,瞄准世界医学最前沿科技发展的动态,充分开发信息资源,逐步调整、改革课程结构,构建起能与国际科技发展步伐接轨的课程体系。可比照日本设立“医学情报学”课程的做法,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强调紧跟国际医学发展最前沿的动态,强化对学生搜集、整理、消化新技术、新知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8]。

在这一过程中,一要通过课程设置把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拉到图书馆来,拉到计算机旁边来,突出对学生进行搜集信息、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以便为提高创新能力奠定基础。二要建立制度,加大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力度。在课程设置中安排学生参与学术交流的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及时向学生介绍世界先进的医疗技术以及医学发展状况。

总之,借鉴日本课程设置经验,要以临床医学发展和社会需要为依据,以全面提高本科学生综合素质为培养目标,不断变革过分注重传承知识的做法,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要改变过分强调学科独立性的做法,不断整合课程内容和教学内容;要在强调经典理论的同时,重视课程内容与现代化社会、科技发展间的联系,将学生带入科技发展的前沿;要倡导改变旧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交流、探索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要尽早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及时更新、调整课程设置和内容。

参考文献

[1]金钢,菜郑东,卓冬兰,等.日本医学教育的现状分析[J].国外医学教育,2006,5(5):450-451.

[2]卜平.中日临床医学课程结构体系比较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1(3):37-39.

[3]刘传君,任光园.日本神户市社区医疗及神户大学全科医学教育考察[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3):277-279.

[4]中岛正治.新医师临床研修制度[J].JMS,2003,80(1):22-26.

[5]王坚,苏劲,李云普,等.从中日医学教育的差异讨论泌尿外科教学的改革[J].河北医学,2005,11(10):960.

[6]聂素滨.把握二十一世纪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医学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J].吉林教育科学,1997(3):16-17.

[7]达建,陈龙,唐文,等.关于临床医学专业主要课程设置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1(4):29-30.

3.临床医学的专业课程 篇三

关键词:口试;创新教育;考试改革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基地,也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人才,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创新性思维能力,掌握创新方法,具备创新人格、创新能力的人才,这是符合知识经济社会的要求的。作为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高等学校,应该树立新的人才质量观。高等院校的课程考试是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更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培养目标的实现产生深远影响,是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人才培养具有评定、检测、导向、反馈和激励等功能。目前高校课程传统的、单一的期末总结性、鉴定性考试方式因考查点代表性差,难以反应学生的真实水平和素质,无法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弊端日益凸显。要把考试真正变成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成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自觉探究的途径之一,就必须对现行的考试方法、命题形式、课程成绩评定方法等进行改革。

一、高校课程考试中存在的问题

考试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教育评价的重要手段。考试的目的是为了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检验教师教学质量,在考核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同时,着重考核学生综合運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合理的考试不仅能对教学起到反馈、调节、评价、促进作用,而且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考试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学校教育质量、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密切相关。但目前高校课程考试存在严重的问题[1],总体来说主要表现为:①考试目的不明,也就是说考试为了检验学生的什么、检验教师的什么,没有明确的目标;②考试内容局限、片面、传统,常年没有大的变化,致使部分学生不认真复习,只需找两套以往的考卷,课程考试就能应付过关;③考试形式单一,多采用固定的期末笔试考核;④考试题型不合理、试题质量不高;⑤试卷形式统一,评分标准僵化;⑥考试管理与试卷质量评价刚性太强;⑦考风不正,学生考前不认真复习,等待教师复习划定“重点”等。从考试的内容上看,仅局限于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或教材和笔记中的基本知识,甚至是教师在考前给学生复习所划定的“重点”,试题难以涵盖全部教学内容,考查内容缺乏代表性。考记忆性知识的客观题多,而考能力和素质的综合性、主观题少。从考试形式来看,存在着闭卷考试多,开卷、半开卷考试少;笔试方式多,口试、答辩考试少;理论知识的考试多,动手能力、实践技能、素质的考核少;一次总结性考试多,多次全程性考核少;统一考试多,因材施考少[1-3]。为此,加强创新教育,必须顺应时代发展,对现行的考试考核方法进行改革。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学校长期沿用闭卷笔试的单一考试形式。尽管笔试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但也存在着许多弊病。一方面笔试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另一方面学生对过于单调的考试方式态度消极、应付考试。可见,单一的笔试考试形式,既不能准确反映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也无法准确测试学生的真实能力和素质,更抹杀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和创造能力。打破传统单一的考试模式,结合不同课程的性质、特点,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不同,从深入、确切地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出发,设立和选择合适的考试形式,有利于正确评价学生的真实水平,并对其以后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在高等学校中根据课程的特点,增加考试考核形式,使考试形式多样化,是高校课程考试改革的一个方向,势在必行。

二、充分认识口试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和必要性

(一)医学教育的基本要求

1996年6月9日,经纽约中华医学基金会(China Medical Board of New York,CMB)理事会批准,成立了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Medical Education,IIME)。该委员会制定了本科医学教育的“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简称“基本要求”,Global Minimum Essential Requirements in Medical Education,GMER)。“基本要求”确定了世界各地医学院校培养医生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医学知识、临床技能、职业态度、伦理价值、沟通交流技能、行为和职业道德等7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对沟通交流技能(Communication skills)有9个方面的具体要求:①注意倾听以得出和归纳出对所有问题及其内容的理解的有关信息;②应用交流和沟通技巧来增进与病人及其家属的理解,使他们作为平等的参与者作出决定;③与同事、教师、社区、其他部门和媒体有效交流;④通过有效的团队工作与参与病人保健的其他专业人员相互影响和合作;⑤在教学中能显示出基本技能和积极态度;⑥能够显示出对有助于增进与病人和社区沟通的文化因素和个人因素的敏感性;⑦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⑥制作和保持好的医学记录;⑨按照听众的需要综合和提供恰当的信息,讨论对个人和社区优先需要解决的问题而采取的可以实现的和可接受的行动计划。可见对医学生来说,沟通交流技能十分重要。我国教育部早些时候也就中国医学生综合素质进行了基本定义,明确指出医学生必须具备“自学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组织、协调、协作能力,适应社会主动参与竞争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社交与表达能力”,对沟通能力也作了具体要求。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改革中应进一步加强知识构成、思维构成、能力构成和培养过程等方面的改革,以期培养的学生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能够满足社会的要求。

(二)社会进步对医生的必然要求

当今各种信息增量迅猛、人际交往日益频繁,病人对医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医患关系、医患沟通日显重要,这就要求医学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更加重视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因此,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显然,口试对培养医学生的综合能力、丰富考试考核形式有其独特的作用,理应引起医学院校的足够重视,但是,目前多数医学院校普遍忽视和缺乏口试能力方面的考试。口试和笔试不仅在考试方式上有区别,而且有着显著的不同。口试重在考查和检验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笔试重在考查和检验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这是不能相互替代的两个方面。口试还可以训练学生的口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灵活应变能力,能更加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整体水平、能力和素质。然而,多数医学院校的教师常常认为只有文科类和师范类专业的学生才需要强化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与提高,非师范类的理、工、农、医类专业的学生则大可不必考虑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只需加强笔头练习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就足够了。其实,这是对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医学教育培养目标在认识上的一个盲点和误区。在医学院校实行口试考试,则可以对学生实现强制性的口头表达能力培训,更加有利于医学生思辨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能够从整体上严格而全面地增强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培养高素质创新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

医学是精英教育,通过口试可以促进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口试考核对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培养有很多的优势,具体表现在:①有利于深化教学改革。由于口试的命题量较多,命题涉及知识面广,更需要学生全面复习,可以避免笔试命题不全面或学生押题复习的缺点,增加了复习强度,有助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②有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教育的目的在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口试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强化逻辑思维,增强学生应变能力,提升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4];③有利于教师教学综合能力的提高。口试有助于教师考查学生的真实水平,及时准确了解和掌握学生现状,调整教学计划。④有利于端正学校的考风考纪。口试有助于防止和克服学生的侥幸心理,有效地避免了考试的舞弊现象,对端正学生学风、严肃考纪、治理和改善教学环境大有益处。⑤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口试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胆识,增强学生鉴别力,锻炼学生的口才。总之,口试使学生在提问范围和所创设的考试环境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自由抒发见解,可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口试对应试学生学识的广度与深度、口头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反应能力、想象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心理素质、仪表風度和个性特征等均能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考查和检测,既着重考核了学生的思维方法、思路、见解等,也检验了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又注重考核了学生的应用技能、操作技能和水平,是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

三、实践口试考核要注意的问题

以考试方式的改革推动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变革,促进医学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考试方式改革要坚持一些基本原则[5-6]:①为素质教育服务的原则;②全面性原则;③科学性原则;④多功能原则;⑤灵活性原则,按照课程的不同性质和要求设置考试内容、考试题型,选择考试方式;⑥目的性原则,根据考试的目的和性质设计考试内容,选择考试方式;⑦专业性原则,从专业特点出发,进行考试改革;⑧标准性原则,为不同性质和类型的考试制定相应的操作标准、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形成较为完整的考试模式和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育教学的改革,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口试也不是万能的,也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在实践的过程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完善。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几个问题[7]:①虽然口试有许多的优点,但口试将提高教育成本,对教师和教学设施的要求也会更高,因此医学院校在口试考试改革时要循序渐进,可以先在一门或几门主干课程的期中、期末考试中试行,综合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②口试比笔试的命题和考试组织的工作量都要大得多,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很好地完成;③对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学生要加强引导,保证考试的公平;④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命题小组,认真研究,保证命题的均衡性,尽量避免出现题量过大或过小的现象;⑤在评定口试成绩时,除了要注重专业知识的评定外,更应该注意对学生素质培养方面的评定;⑥认真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防止由于教学工作量和投入的增加,使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产生各种各样的消极想法,造成口试考核流于形式,收效甚微,达不到改革的原定目标。

总之,新的考核模式是当今高校考试改革的一个趋势,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口试考试改革对医学生来说,能够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对教师来说,能够提高教学的责任心和教学水平;对学校来说,能够促进学校的医学教育质量;对医院来说,能够获得更好的医生,提高单位的工作效率和效益。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口试考试的改革作为新的事物,在推进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校情、院情、课程特点等,要通盘考虑,加强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思考,提高认识,认真分析实施中存在的可能问题,探索科学的改进措施,不断将考试改革工作推向深入。

参考文献:

[1]徐爱萍.大学课程考试改革的趋向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2009,28(1):67-70.

[2]翟晶.英国高校课程考试模式对我国高校考试改革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9,(2):108-109.

[3]韦巧燕,陶靖.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J].高教论坛,2006,(1):53-55.

[4]李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考试改革[J].经济研究导刊,2009,(2):240-241.

[5]王文素.高校课程考试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4(6):55-56.

[6]薛松梅,李树雯.以能力和素质为导向的考试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育探索,2009,(1):20-30.

[7]姜真杰,寿韬,程军.从口试看大学生的素质教育[J].教学研究,2005,28(4):327-334.

基金项目:石河子大学263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4.基于课程整合的临床医学教学总结 篇四

基于课程整合的临床医学教学总结

一、基础临床医学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基础和临床医学相脱节、分离目前医学教学模式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基础与临床教学相互脱节,各医学学科的教师仅教授自己负责的学科的知识,有的教师甚至仅仅只去了解和掌握自己学科领域的内容,没有广泛地去主动学习与自己学科相关的其他医学知识,即基础课教师与临床课教师在教学上的交流与合作少,甚至根本没有交流,基础学科教师由于长期的只讲授理论课,导致缺乏对临床相关知识的丰富、了解与延伸;临床课教师在长期繁重的医疗工作压力下,也渐渐失去了来自基础理论知识的有力支撑、深化和充实,因此出现前期基础与后期临床分离,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状况,这种相脱离的状况偏离了医学的教育宗旨,对医学教育质量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二)基础课程繁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受到影响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许多医学院校并入综合性大学,几乎所有医学课程的课时也在减少(现约为20世纪80、90年代的23,每节课的时间也在减少),而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却在增加。我国医学教育目前仍以“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为主,各学科的教师强调本学科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导致教学内容和新课程不断增加,教学时间相对不足,学生自学时间减少,严重限制了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培养。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造成对所学知识加以认知重组的自学时间减少,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基础课和专业课课时数太多、其他课建设不足和选修课结构不十分合理现象,影响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

(三)重理论轻实践,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较晚由于医学教育中基础与临床教师缺乏交流与合作,而且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循序渐进式教学法习惯,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学生只看重基础理论知识,看重考研和医师资格考试的分数,导致接触临床晚,实践能力低下、临床经验过少,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医学生毕业后(甚至是博士和硕士)不能很好地适应临床工作需要,不会看病的年轻医生不在少数。在我国,医学院的学生通常要学习2年左右的基础医学课程,才能进入临床进行见习和实习,接触临床的时间较晚,这就与医学教育的“四早”目标违背,即早期接触医疗服务对象、早期熟悉医疗工作环境、早期参与医学科研项目、早期深入医学专业领域。美国哈佛医学院一年级学生就要学习会见病人,设置病人/医生关系课程,贯穿整个4年,就是为了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学习医学社会问题。

二、基础临床医学

教改的国内外的一些做法美国医学院提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按器官系统、形态与功能重新组合课程,以加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使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随后的五十多年间,世界上很多学校都实施了医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改革措施。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医学院最早提出围绕临床问题组织相关医学学科内容为课程,实施以问题为基础的课程模式。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医学院试行NewPath-way课程改革,旨在综合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课程内容,并加强对学生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的教育。英国医学教育中心的RonaldMHarde教授提出了一个非常有用的课程整合阶梯。美国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ofMichigan)医学院在解剖学科和妇产科学课程上改变传统前、基础后临床的教育模式,打破二者的界限,有机结合地创建了“临床解剖学和妇女健康(ClinicalAnatomyandWomenHealth)”课程。在国内,中国医科大学进一步加强对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特别是基础医学课程的研究与实践,借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新途径”(NewPathway)课程体系,首先成立一个领导实施小组,小组组长由核心学科教研室的主任担任,原有的教研室建设制度不变。由实施小组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完成了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整合课程模块体系,并通过实验对比的方法进行了几轮的实验教学。在整合课程实验教学过程中,以病例或问题为引导的教学方法,通过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教学效果大大提升。浙江大学医学院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形态到功能、从正常到异常、从疾病到治疗药物的原则,将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六门基础医学课程整合为一门按人体器官系统进行教学的“基础医学整合课程”,教材的总字数由430.9万字下降到285.5万字,课时由405学时降为320学时,减少了相关课程内容的重复,节省了教师和学生的时间精力,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值得借鉴。北京大学医学部的解剖教研室将解剖与临床相结合,开设了“临床局部解剖学PBL专题(包括胸前壁、腋窝局解与乳腺癌手术、胸腔纵隔局解与冠心病、腹股沟区局解与腹股沟疝、结肠上区局解与肝移植、盆腔局解与直肠癌、四肢局解与骨关节损伤、腮腺区局解与颌面外科、颅脑的断层解剖与颅脑CT/MRI,颈部局解与甲状腺手术、心血管系统与心血管疾病),也从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课程内容和课时数,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提高了学生整体把握医学课程的能力。

三、建议及措施

我国的临床医学研究与国际水平有一定差距,主要是体现在观念和认知有差别。国内大多数临床医生可能会认为只要看好病就行了,从而把基础理论的学习忽视了,而国外的临床医生更重视通过与基础医学的合作来研究他们的患者,比如在病理科,几乎每天都有临床医生到病理科同病理医生研究他们所经治的病人案例。在国外一些较好的杂志也经常会见一些文章中会有临床和基础医学共同研究解决的病例案例分析。因此无论是高校的医学教育工作者还是临床医生都要在心里有一个正确的观念,那就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是医学发展的两个缺一不可的部分,而且二者是密切联系的,不可脱离和分开的,为了使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更好的融合形成一个体系,我们必须要做好教育改革的规划工作。

(一)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课程体系传统的教学课程体系可以体现医学科学的系统性、基础性、连续性,方便教学实施和管理,但是它已经不能反映当今医学科学高度分化有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有的课程的内容陈旧、重复,学生负担过重,又不能将相关学科的知识融合到一起。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课程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采用综合化课程,以某一器官或者组织系统为基础,将相关的基础、临床医学知识相融合,利于精简课程之间内容的重复,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采用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课程模式对实施以PBL为代表的多样化主动教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二)以整体备课组成员为核心,建立课程整改小组课程整改是要把相似、相近、之间又有联系的学科进行融合整改成一门或几门课程,然后进行讲课传授。我们可以在已有的集体备课组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固定的课程整改小组,小组的成员不仅要包括备课的教师,还要有熟悉基础和临床教学工作的领导、教务人员、课程规划人员。集体备课组由备课组所有课程教师组成,组长由核心课程的带头人担任,共同讨论同一器官、系统或知识点在各自学科的授课情况,共同讨论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衔接,进而整改修订各学科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改革课程,编写相关的教材,最后进行实验教学应用并由整改小组定期对整改课程的教与学进行评估。这种方式结合的团队教室成员能够经常在一起学习交流,利于突破单课程的封闭性,推动课程之间的交叉、渗透和链接,淡化各学科知识的界限,使教师形成综合性知识体系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加强临床和基础医学教学的交流,既注重理论也注重实践基础医学不能脱离临床实践,二者应紧密结合。学科团队中要有既懂基础医学又懂临床医学的教师。比如在美国,一些医学院校40%以上医学基础课是由在职的临床医生授课,而在我国,大多数医学基础课的教师不是在职的医生。这种状况在教学思路和实际教学及科研中限制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交流和合作。可以组织中青年基础课教师到相关的临床科室进行几周的见习,有计划地组织基础教师到相关临床科室参与病例讨论和临床查房,以更好地丰富临床实践知识,增强基础教学的临床知识含量,不断改进基础课程的教学。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接触一些典型病例、开展床边教学的途径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邀请临床大夫讲解基础医学课程中的一些章节,将临床的最新成果和临床经验带进基础医学课堂,这样不但做到了基础联系临床,理论联系实际,而且还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总结

5.临床医学的专业课程 篇五

首都医科大学

河北医科大学

华北煤炭医学院

河北北方学院

承德医学院

山西医科大学

长治医学院

内蒙古科技大学

赤蜂学院

大连医科大学

辽宁医学院

长春中医药大学

吉林医药学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

齐齐哈尔医学院

扬州大学

徐州医学院

安徽医科大学

皖南医学院

温州医学院

杭州师范学院

福建医科大学

赣南医学院

九江学院

内蒙古民族大学

内蒙古医学院

中国医科大学

大连大学

沈阳医学院

北华大学

佳木斯大学

牡丹江医学院

南京医科大学

南通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蚌埠医学院

宁波大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

嘉兴学院

福建中医学院

宜春学院

青岛大学

潍坊医学院

泰山医学院

滨州医学院

济宁医学院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大学

新乡医学院

江汉大学

三峡大学

长江大学

湖北民族学院

咸宁学院

郧阳医学院

吉首大学

南华大学

湘南学院

汕头大学

广州医学院

广东医学院

南方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右江民族医学院

广西中医学院

桂林医学院

海南医学院

重庆医科大学

泸州医学院

川北医学院

成都医学院

贵阳医学院

遵义医学院

昆明医学院

西藏大学

西藏民族学院

延安大学

陕西中医学院

西安医学院

甘肃中医学院

西北民族大学

宁夏医学院

我国开办金融工程专业的大学主要有:

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山东财政学院、山西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学院、内蒙古财经学院、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湖北经济学院、广东商学院、云南财贸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香港大学等。

6.临床医学的专业课程 篇六

不同的医学学科专业,主要的临床课程的实践教学各有其特点。医学影像学专业主要临床课程的实践教学有别于其他医学专业的常表现为如下几方面:①教学内容需要用图片说明;②通过实验室观看教学片影像就可以达到或接近临床那样的效果;③教学片或影像资料可以从既往的片库或互联网上获得,因此,多数情况下不需要与病人直接接触,不存在因为在病人身上检查所造成的资源不足的问题;④与电子计算机技术关系密切,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进行影像学习;⑤影像学科的工作目标多数情况下最终仍然是为临床提供疾病的影像诊断(介入治疗依然是少数),因此,书写影像诊断报告书是主要的技能之一;⑥影像技术训练可以在练习者身上进行。这就需要我们在开展实践教学时,应根据自身专业特点进行。

7.临床医学的专业课程 篇七

1 围绕专业核心能力进行课程定位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核心能力是具备一定的康复疗法评定及康复治疗能力。临床医学课程教学应围绕专业核心能力, 突出其应用性和针对性, 以培养岗位能力为基础, 弱化学科知识体系。其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良好的专业素质, 了解临床常见疾病的诊疗措施, 对常见病与多发病的临床表现、应急处理措施、诊治原则、健康教育有系统的认识;初步构建康复治疗技术人员所必需具备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以满足岗位的基本要求, 为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学及康复治疗学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2 以岗位需求为目标重组教学内容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应遵循“必需、够用”原则, 打破传统学科体系, 按职业能力结构调整课程结构。2005年, 由我院康复教研室尹宪明副教授主持, 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基础课内容设置进行立项研究, 以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为研究对象, 对江、浙、沪等多家医院的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以及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并通过专家访谈及专业研讨, 对临床课程教学内容及设置进行调研。共发放问卷130份, 收回有效问卷130份, 有效回收率100.0%。临床课程部分知识反馈意见见表1[1]。

注:综合指数= (了解人数×1+熟悉人数×2+掌握人数×4) /调查总人数

综合指数在1.0~1.9为了解知识点, 2.0~2.9为熟悉知识点, 3.0~4.0为掌握知识点。综合指数越高, 说明专业岗位对其知识点需求越高[1]。在临床课程教学内容组织上, 根据调研结果设置教学侧重点, 如急性脑血管疾病、颅脑损伤、骨关节疾病为授课重点, 糖尿病、高血压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临床常见疾病作为次重点, 将上消化道出血、原发性肝癌等疾病从教学计划中删除。对原有课程内容进行合理整合, 将诊断学基础知识与康复功能评定课程进行融合, 将内、外、妇、儿等课程整合为临床医学概要, 使教学内容得到整体优化, 突破学科界限, 形成综合化课程, 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交叉。

3 编写体现专业特点的教材

教材建设是课程改革的核心, 教材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国内开设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较晚, 缺乏针对高职层次的临床医学教材。我院康复教研室与内、外科教研室教师合作, 成立教材编写组, 着手开发临床医学概要校本教材。为使教材贴近专业培养目标, 满足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及身心发展需求, 通过行业专家、骨干教师调研, 讨论并制定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及章节结构以临床课程知识综合指数调研结果为基础, 以满足专业岗位需求为依据, 与解剖学、生理学、病因病理以及疾病康复学知识重新进行整合, 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交叉。模拟岗位情景, 重点疾病采用案例教学, 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编写的教材版式、体例符合高职生年龄、心理和阅读习惯;组织形式上体现了现代医学模式和健康理念, 重视对健康、亚健康人群的关注, 强调从健康促进、亚健康预防和疾病治疗3方面进行干预。

4 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及手段,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模式, 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模式。

4.1 PBL教学模式的应用

根据临床课程特点, 采用PBL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讲授临床常见疾病时, 应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 主要涉及疾病发病机制、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等内容, 要求学生课前根据要求预习相关章节内容, 并查阅参考资料, 以宿舍为单位准备讨论提纲。课堂教学首先由学生以问题为中心进行讨论, 各宿舍推选代表阐述对问题的看法, 学生间展开辩论。最后由教师加以归纳、点评, 对课程重点、难点进行讲解。通过PBL教学模式启迪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 同时使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组织者、资源提供者、促进者、引导者, 在讨论过程中应适时对学生进行提示、启发和引导, 同时给学生提供可供利用的资源, 并加强课后的督促和跟踪[2]。

4.2 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应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课堂上单纯的教与学的模式, 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在临床课程教学中, 需要前、后期课程内容相互衔接, 信息量较大, 多媒体教学手段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如在介绍急性脑血管疾病时, 通过在课件中加入内囊解剖图片和Flash动画, 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脑血管疾病产生“三偏”表现的原因。同时, 可将从临床中收集到的典型病例资料, 包括病史、典型病例图片、影像学照片及其他辅助检查资料发布至校内局域网。采用PBL教学模式, 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5 多元化评价方法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是保证教育活动、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手段[3]。传统考试形式单一、方法僵化, 重理论轻实践, 造成学生考试成绩和能力脱节。对此, 我们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法, 既关注学生课程学习结果, 又关注其学习过程;既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又关注其动手能力, 还重视他们职业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在评价方式上采用笔试、口试、课堂讨论、操作考核、案例分析等方式。

理论考试采取试题库抽题形式, 能尽可能克服个人命题中出现的片面性、随意性, 使考试逐步走向正规化、自动化。由课题组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要求, 制定考核方案, 命题内容根据课程所涉及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既能反映对基本知识、理论的掌握程度, 又能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考核采取过程性考核与终末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尹宪明, 吕俊峰, 蔡小红, 等.高职康复治疗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内容设置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7, 22 (11) :1036~1037.

[2]孙爱民, 袁亚维, 刘英, 等.PBL教学法与教师角色转变[J].南方医学教育, 2008, 1:8~9.

8.临床医学的专业课程 篇八

诊断的方法虽然很多,但最基本的仍然是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设计准备包括:①广泛查阅,收集资料。广泛查阅各类课本、期刊和网上资料,收集新资料,这在备课中需准备较长时间,也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所必不可少的,但课堂教学中能使同学明显提高学习兴趣。②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课堂内容。以powerpoint软件为主体设计,充分利用其系统功能,在背景、颜色、文字等方面精心处理,可插入动画、录像、图片等,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③紧密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强调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的重要性。强调采集病史和体格检查是最基本的诊断方法。正确诊断的前提是准确地详细地掌握病情,包括详细地采集病史、系统全面地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

设计内容:该课程在医专临床专业第三学期开设,学生已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笔者就询问同学看病时,医生是怎样询问的,问了什么内容,用手触诊检查了没有,使用听诊器听诊了没有?由此提出诊断的目的及概念:诊断是通过疾病的表现来认识疾病的内在属性的一段程序,其目的是为了防治疾病。诊断疾病是临床医学的最基本的任务,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前提。

问诊是医生通过对病人或知情人进行全面系统询问而获得临床资料的一种诊断方法。通过问诊可详细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病因、诊疗经过及既往健康状况等全过程,从中获得诊断依据。体格检查则是医生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传统的工具(如听诊器、叩诊锤等)来检查病人身体状况的一组最基本的方法。包括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

临床诊断一般从先问诊,然后进行详细地体格检查。多数疾病的发生都有其相关的病因,继之出现相应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有时仅根据可靠、准确的病史即可作出初步诊断。即使有些的症状可能很轻微,通过仔细的询问和详细的体格检查,也可为诊断提供的依据。

对不典型症状和体征者才需要借助有关地辅助检查,如实验室检查、B超、心电图、X线等。这些检查在诊断疾病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生物学、物理学、化学、数学及基础医学的理论和技术的飞速发展,诊断学正向非侵入性、微量化、自动化和快速化的方向发展,新的诊断方法和技术不断涌现,如动态心电图,亦称Holter系统,使用随身携带器连续记录24小时、48小时或更长时间的心电变化,可不受病人活动的影响,记录病人在不同状况下的心电图,是重要的心电监测技术,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价值;而彩超可形象地显示心血管内血流方向、速度和状态,对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心瓣膜病、血管有否狭窄或闭塞有重要价值;CT原理是利用X线束对人体选定层面进行扫描,取得信息,经计算机处理获得重建图象,其密度分辨率明显优于X线图象,扩大了检查范围,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率。

討 论

诊断技术的发展,明显提高了病变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率,为医学诊断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但由于设备昂贵,费用高,不宜作为常规检查,更不能在诊断疾病时单纯依靠仪器检查来获得诊断结果。每位临床医生对先进的检查技术不可盲目依赖,详细的病史采集、规范的体格检查、科学的思维方法,才是临床医生最基本的、必须切实掌握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邓长生.诊断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上一篇:设备维护部工作票考试下一篇:河南小额贷款公司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