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上市如何准备财务(4篇)
1.海外上市如何准备财务 篇一
解决好财务问题-安永谈内地企业海外上市
11月13日,上海华灯初上,看着窗外美丽的夜景,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刘振发不禁由衷地感慨:“中国内地经济在过去的发展真的很快!”1992年就来到中国内地开展业务,刘振发算得上是中国改革开放、内地企业逐渐走出国门的一个见证人。
过去10年,中国内地企业海外上市经历了一个快速的发展阶段。以香港上市为例,1993年“青岛啤酒”在香港上市,成为中国首家H股公司,以此为起点,内地优秀企业纷纷抢滩香港,经历了短短的10年,在港上市的内地企业总市值已经占到香港股市总市值的20%以上。最近两年内地民营企业赴港上市的热潮更加汹涌。据不完全统计,,内地民企在香港集资13亿港元,,约17家内地民营企业在港上市,总集资额已经超过35亿港元。
刘振发认为,中国内地企业海外上市是一个波浪式的发展进程,其发展速度是快慢交替,并非一帆风顺的发展。当内地企业海外上市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海外投资者就需要时间来消化和接受这些企业,这个时候投资者会变得谨慎小心,海外上市进程会因之放慢。
对于近期内地企业香港上市速度放缓、香港地区对内地民企香港上市的争议,刘振发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最近发生了几件不愉快的事情,使得内地民企香港上市受到波及,投资者对内地企业的.诚信产生一些怀疑,投资倾向上有一点保守,上市的股票发售因此受到影响。
由于内地主板市场门槛相对较高,上市融资难度较大,而创业板市场又迟迟不能推出,使中国内地许多优秀的民营企业纷纷寻求海外上市,而离内地最近的香港成了他们追逐的目标。刘振发认为,内地企业要到海外上市,在财务上还要解决几个问题。
首先,处理好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这一点最关键。由于会计准则不同,如何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编制报表,让海外投资者了解公司财务状况最为重要。但是应该看到,现在中国会计准则正在迅速与国际接轨,现在上市公司会计准则、中外合资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距已经不大了。
其次,税收问题。刘振发介绍,几年前南方有一个生产行业的公司,业务利润很高,曾经接触安永做上市审计。但是按照安永的调查和判断,该公司的利润高主要是因为少上交了相当数量的税金,而要上市就必须补交税金。由于该公司未能按照安永的判断意见补交税金,双方的合作也就没法继续。安永放弃了该公司的上市审计业务。
另外,会计师对重大交易等财务问题也会特别关注。比如关联交易,如果是集团公司,关联交易很难避免,重要的是要求其全面披露,如果虚假则一定要调整,如果是正常交易,金额较大也要在财务报告中指出,让投资者判断合理性。
蔡锋《国际金融报》
2.海外上市如何准备财务 篇二
一、拟上市公司的财务准备
(一) 优化企业财务状况。
企业上市前条件包含多项指标, 比如公司的年营业额、毛利润额、净利润额、资产状况、资金状况以及负债状况等。其中包含三项主要状况, 及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及盈利能力。
(二) 完善社会审计及资产评估。
审计及评估的主体是具备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 对象是具备上市资格的将上市公司。审计及评估涉及的材料包括三大报表、会计账簿、会计凭证、固定资产的增减及台账、债券资料及债务资料、银行存款对账单等。
负责公司上市前审计的机构是具有拟上市公司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拟上市公司也有严格的要求。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 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6000万元, 并且成立3年以上, 并保持最近3个年度持续盈利。
(三) 完善公司财务报表。
公司财务报表主要包括审计报告, 即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三大会计报表等内容。
资产负债表, 即财务状况表。表示企业一定日期内的财务状况的主要会计报表。分为“资产”和“负债及股东权益”两大区块, 这种报表明确了企业的经营方向。
损益表, 即利润表。表示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业绩及其分配状况, 包括企业销售收入和成本、经营的费用以及税收等状况。这一报表反映了盈利还是亏损的具体情况。
现金流量表, 即账务状况变动表, 表示的是一定时期内 (一般按月或者按季度) , 企业的现金及等价物的变动情况。
公司上市前的审计报告是整个公司是否具备上市资格的核心, 全面反映了整个公司的现金流动、整体损益、是否负债等情况。
(四) 加强财务风险管理。
防范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点, 主要是资金风险、资本风险以及在途风险。其中, 资金风险属于可控风险, 企业需要通过各种做账渠道来实现资金风险的平衡。并且要加强不良资产的回收, 对其他公司、机构及个人所欠资金及资产要最快的有效收回。
(五) 组织的变革及业务的转型。
为了适应上市公司的组织结构, 上市前公司组织的变革成为不可或缺的措施。
组织的具体变革是去除冗余的组织结构, 建立企业欠缺的组织结构;
业务的具体转型是基本具备上市的公司, 主营业务保留之外对不景气的业务进行一定范围的剥离, 以使公司的整体业务情况更符合上市公司的要求。
二、拟上市公司的财务包装
一般情况下, 公司对于以上的各种指标情况, 都会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 配合相关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严格的审计工作及资产评估工作。
而非一般的情况下, 则出现了将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的巧妙合作与对立。
一方面, 需要上市的公司, 需要与审计机构合作, 全力配合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各项指标的量化;另一方面, 当某些公司并不十分符合上市条件时, 又可能会存在内部包装的情况出现。而某些亟待上市的公司就是这两个方面的对立统一体。
合作之外, 这类公司在上市前, 会进行不同程度的包装, 其虚假会计信息会通过内部财会人员, 或者是外请财会人员, 甚至是会计师事务所内部人员来整合。主要是对各种财务报表中, 没有达到上市要求的报表进行违法作假, 这种作假, 由于手段高明, 所以一般难以在短期内被证监会、审计机构和证券交易所发现。
由于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因而企业追求的就是利润的最大化, 而企业营业利润的多少是上市的最主要指标, 其影响因素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公允价值收益和投资收益等, 这里面的所有指标包括净利润之间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因此每个指标都可以成为拟上市公司非法包装的由头。
1、各种费用的转化。费用的确认是以发票为依据的, 而各项费用的减损会增加企业的营业利润, 所以, 只要使某些费用不开发票而转移到收益上, 那么就可以实现费用的转化了。
2、各种成本的转化。把当期的可结转成本的项目变为其他不能结转成本的项目, “节省”了成本。
3、各种收入的转化。将收入总额在多种收入项目间进行调节, 把其他业务收入或营业外收入变为主营业务收入, 必然会突出主业的业绩。
4、收入、费用和成本的虚拟增减。由公司会计人员作假, 采取突出收入, 降低费用成本等方法达到扩大企业利润的目的。
5、各种负债的转化。拟上市公司的负债不能超过一定的限额, 而且公司必须在最近三年一直保持盈利, 那么负债就不能比利润多, 所以达不到三年连续盈利的企业就会采取减少负债的手段达到目的。
6、扩充交易的虚拟实力。编造虚拟交易次数较多、交易规模较大的“事实”, 使审计部门及证券交易所等相信企业具有一定的上市实力并且具备一定的上市资格。
7、利用金融交易工具实现。这里主要是指的现金类金融衍生工具, 而非衍生类衍生工具。如减少贷款, 增加短期的股东股本, 使股份有限公司达到净资产3000万元以上, 有限责任公司达到净资产6000万元的目的。
总之, 对于拟公司是否真正符合上市条件, 其自身的过度包装现象需要国家证券监督委员会、相关证券交易所以及相关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科学的甄别, 做出正确的判断, 提前避免相关公司上市后停盘甚至倒闭的情况出现, 并且增加国内企业在境内外上市的信用额度, 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经济有了长足发展, 而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 为了进一步的发展则多数采取集资的形式扩充企业资金链, 那么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境内、境外的证券交易所上市。但是, 并不是所有公司都会认真按照法律程序来进行上市前的准备, 有部分公司会对公司本身的各项指标尤其是财务方面进行包装, 因而, 全面研究拟上市公司的财务准备及包装成为一个广泛的课题。
关键词:上市,财务,准备,包装
参考文献
[1]、崔丽萍、肖彦, 整体上市财务效应研究,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9年第11期1、崔丽萍、肖彦, 整体上市财务效应研究,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9年第11期
[2]、徐青, 全球成功创业板上市条件分析及经验借鉴,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2、徐青, 全球成功创业板上市条件分析及经验借鉴,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
[3]、刑潇方, 分拆上市的财务效益, 现代经济信息, 2010年第19期3、刑潇方, 分拆上市的财务效益, 现代经济信息, 2010年第19期
3.海外上市如何准备财务 篇三
摘要]财务监控机制是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虽然从监控结构上看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财务监控已经比较完善,但是上市公司依然发生各种财务失控事件。结合对相关案例的分析,本文认为,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监控的关键问题在于对不同监控主体如独立董事、监事会等的整合利用,在于如何实现和保证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有效运行,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些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建议
一、我国上市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财务目标不一致,导致内部财务监控机制失效,上市公司股东之间财务目标存在差异,不同股东追求的利益也难于协同,从而导致内部财务监控机制在不同股东利益取向的矛盾中失效从理论上讲,股东投资于公司的目的在于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或公司价值最大化。对于已经上市的股份公司,其股票价格代表了公司的价值。股票价格越高,公司价值越大。因此,追求较高的股价应当是股东投资的根本目标。然而,上述理论目标与我国上市公司的现实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之别。对于流通股股东而言,股份转让依据股票的市场价格,股票价格越高,其所拥有的财富越大;对于非流通股股东而言,股份转让并不依据于股票的市场价格,而是主要依据公司的净资产,净资产越高,其所拥有的财富越大。现行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设计和运行原理决定了其必然受到力量较大一方(非流通股股东)的控制,从而,在保护流通股股东利益问题上,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显然是低效率、甚至是无效率的。
(二)国有控股股东对董事的委托存在严重的委托代理风险,监事会的财务监控机制失效,我国上市公司委托代理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1.我国的上市公司中,大多数的股东和其委派的董事存在不一致性,由于这种不一致性,股东的利益与董事个人的利益就会出现差异。股东投资的目的在于追求自身财富的不断增长,而董事个人在考虑股东利益的同时,会更多地考虑自己的切身利益,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2.监事会对董事会的财务监督控制机制失效。
(三)独立董事对公司治理的作用存在缺陷,致使独立董事的财务监控机制失效
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上市公司内部财务监控中作用的发挥存在缺陷和阻力。在我国相当多的上市公司里,存在着大股东一票否决的现象———当独立董事与代表大股东利益的其他董事发生冲突时,往往最后失败的是独立董事。独立董事要么无所作为,要么想有所作为却以失败告终。在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的双向选择机制还未产生的情况下,限制了其独立性,削弱了独立董事所应有的独立性和功能,由此往往导致独立董事的无所作为。.独立董事的定位不明确,运行程序不规范。对独立董事缺乏明确的定位,同时履行职责又缺乏规范的运行程序,是独立董事想有所作为却以失败告终的根本原因之一3.目前对独立董事缺乏评价、监督、激励机制。在努力工作没人重视,失职则受到严厉处罚的工作环境下,独立董事必然会选择“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工作态度。这也是导致独立董事的无所作为的原因之一。
二、完善上市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建议
有效运行的上市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应当能够实现以下几个层次的目标:公司所有股东以协同目标公平地行使自己的资本所有权职能,有效地监控自己资本的保值与增值;股东大会对于其委托的董事会能够实施有效监督和激励;董事会依法代表股东利益行使对公司的管理权和对经营层的监控权;经营层能够以其经营能力实现公司效益最大化;公司的管理与经营层主体能够在维护相关主体利益的前提下,合理获得自身利益。为了使我国的上市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实现上述目标,笔者考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寻找解决方案。
(一)以股票全流通实现各股东财务目标协同化。
(二)提高监事会的地位,保证其财务监控作用的发挥。
(三)强化独立董事的财务监控职权与作用。
(四)监事会和独立董事之间应相互沟通协调,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我国现阶段实行的独立董事制度旨在使独立董事起到平衡上市公司大小股东之间利益的作用,重点监控大股东,健全和改善董事会运作机制;监事会目前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监控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和公司股东、实现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并监督公司法规制度的执行落实情况。在可预见的将来,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将同时并存发展。可见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不应也不会相互削弱或取代。而《公司法》赋予监事会职权中,也有独立董事不具备的。监事会的特定职权,实际上是明确了监事会在上市公司中的监督重点是监督董事、经理遵守法规特别是执行公司 章程财务制度方面的情况,看董事、经理是否损害上市公司的利益。也就是说,即使是独立董事,如果其没有按规定程序行事,监事会亦可监督,如果董事、经理损害公司利益,而强调自身利益,监事会应该监督。
4.中国公司海外上市优劣势分析 篇四
本文来自代写毕业论文网 http://
摘要:海外上市,是指国内企业利用自己的名义向境外投资人发行证券进行融资,并且该证券在境外公开的证券交易场所流通转让。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外交流与创新推动了经济金融开放程度的迅速提高,为国内企业海外上市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我国的一些大型企业在国际证券市场的上市不仅为企业的发展筹集了大量资金,而且促进了企业按照国际市场规则迅速发展。目前,已经有200多家企业走出去,在香港、纽约、伦敦等国际资本市场上融资,融资总额达上千亿元人民币。
关键词:海外上市 优势 劣势1 中国公司海外上市的成因在讨论中国公司海外上市的优劣势之前,首先要了解的是国内公司海外上市的原因。国内公司之所以前赴后继海外上市,是出于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市场选择,也是国内资本市场缺陷下的现实选择。促使国内公司海外上市的原因主要有国内、国际和企业自身利益等方面。
1.1 国内融资环境不尽人意 首先,国内资本市场在融资规模上与海外市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且对企业再融资设置了多个行政审批程序。而海外融资门槛相对较低,并且只要企业有足够好的业绩预期,就可以随时增发新股。其次,国内上市融资从最初的股份制改造直至最终发行,至少要两年左右的时间,且最终能否上市的不确定因素特别多。而海外上市一般采取备案制,程序较为简洁和透明,周期相对较短。再次,国内欠缺许多资本市场应有的机制和功能,企业管理层的激励机制也不到位且多数投资者不够成熟和理性。另外一个原因是地方政府的鼓励(例如为内地企业垫付一部分上市费用,鼓励企业海外上市,树立政绩)。
1.2 国际资本市场的吸引与强势宣传 首先,海外市场制度比较完善,且程序透明、手续便利、发审时间短。其次,既有标准较高的主板市场,又有门槛较低的创业板市场,还有融资便利的场外市场,利于各类企业上市。再次,海外市场服务意识较强。为吸引我国企业到海外上市,海外交易所纷纷加强宣传和服务,降低准入门槛。同时,令战略投资者满意的退出机制也是海外市场的一大优势。
1.3 企业海外上市潜在的优厚利益回报 具体表现在:①及时获得融资支持,解决最迫切的资金“资金短缺”问题,避免国内上市过程中辅导、审批、排队等诸多繁琐的程序和由此带来的时间成本。②转换公司治理机制,树立国际品牌形象,得到国际认可。③利用全流通市场,建立股权激励机制,提升公司高管人员和大股东利益。④国内企业可以通过海外上市,避免税收麻烦。中国公司海外上市的方式2.1 直接上市。即直接以国内公司的名义向国外证券主管部门申请发行的登记注册,并发行股票或其他衍生金融工具,即通常所说的H股、N股、S股等,然后向当地证券交易所申请挂牌上市交易。通常海外直接上市都是采用IPO方式进行,程序较为复杂。
2.2 间接上市。即国内企业海外注册公司,海外公司以收购、股权置换等方式取得国内资产的控股权,然后将海外公司拿到海外交易所上市。这种上市方法是在缺乏条件下的一种变通方法。这种借助海外公司上市的变通方法,经过多年来的实践已经有了多种方式,主要有买壳上市、分拆上市、控股公司上市、合资公司上市、附属公司上市等模式。其本质都是通过将国内资产注入壳公司的方式,达到国内资产上市的目的,壳公司可以是已上市公司,也可以是拟上市公司。国内公司海外上市的优势和劣势面对国内公司不断高涨的海外上市热情,有人支持,有人反对,众说纷纭,各执己见。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公司在海外上市是优劣势并存的,我们既不能一味的鼓励,也不应因噎废食,而应该对其优劣势进行客观的分析。
3.1 国内公司海外上市的优势3.1.1 海外上市可以建立便捷、有效的融资平台。对于国内诸多有产品、有实力但却缺乏把企业做大做强的资金而寻求出路的企业,尤其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民营企业,融资是一个长期以来的难题。加上国内的资本市场容量有限,企业家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是理所当然的。国际资本市场发展成熟,资金供给充足,相关法制成熟,监管完善,手续相对便捷,并且各交易所勇于创新,适应市场的要求开发出针对不同企业不同要求的上市相关产品。
3.1.2 有助于改进公司治理结构和提高管理水平。通过海外上市接受更高层次投资者和更规范的国际市场监督,对企业自身治理结构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如国外资本市场对企业上市以后持续的信息披露要求比较高,上市是融资的开始而非结束,按时真实地披露信息,维持与监管机构和投资者长期良好的关系对于再次融资从而实现长期发展非常重要。同时,要想使上市成为持续的融资渠道,公司对自身管理和资金运用乃至发展规划的要求必然要提高到一个较高档次。十余年海外上市的实践,也培育了一批熟悉国际资本市场的人才。
3.1.3 提升公司国际知名度和品牌。公司因在海外上市往往赢得声望,并加入了国内和国际大公司的行列。新闻媒体对海外上市的公司也通常予以高度关注,这必然带动起公众对上市公司财务表现和股票的广泛持久的兴趣。同时,可以带来丰富的国际合作资源,可以通过吸引高质量的投资者来提高企业本身的信誉度。国际知名度的提升和来自各方面的合作机会完全有可能成为促进企业走向长期大规模发展的契机。
3.1.4 方便建立员工激励体系。在海外上市后,为了培养员工视企业为家庭的意识和吸引更多人才,企业可以设立股票期权,低成本地建立员工激励体系,有助于吸引外部经理人才和技术专业人才。
3.1.5 避开国内市场的隐形成本。企业发行上市的成本包括直接支付的经济成本和间接的隐形成本国内上市存在的隐性成本包括上市过程的不确定性、持续时间长,持续融资难度大等等。在一个不发达的证券市场中,大量隐形成本的存在使企业的实际成本高于名义成本,这也促使企业到境外上市。
3.1.6 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国内企业通过海外上市,可以学习到国外公司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对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增强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中的国际竞争力大有裨益。
3.1.7 拥有令战略投资者满意的退出机制。海外市场没有法人股和流通股之分,战略投资者待法定的禁售期满以后,就随时可以以较高溢价的市场价格出售自己拥有的股权。
3.2 国内公司海外上市的劣势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在充分肯定海外上市对我国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建设等方面的积极效应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海外上市的劣势。
3.2.1 海外上市成本相对较高。海外上市成本包括融资成本和制度成本两个方面,融资成本是企业首次融资的花费,制度成本是企业每年维持上市所需的费用。上市成本高低主要取决于上市地点、上市方式、筹资规模、市场情况和中介机构。一般来讲,国内市场的IPO成本和制度成本都远低于海外市场,反向收购成本则高于海外市场。由此看来,我国企业要想在海外上市,如何控制成本规模,更合理地运用资金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海外上市如何准备财务】推荐阅读:
教育企业海外上市11-29
如何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报表10-25
中保集团海外机构财务管理暂行规定12-30
如何选择注册海外公司01-08
如何按高考成绩选择海外院校08-06
上市财务分析报告06-15
拟上市企业财务管理08-05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方法及其应用:财务指标综合搭配分析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