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防治知识讲稿

2024-10-29

结核病防治知识讲稿(共12篇)

1.结核病防治知识讲稿 篇一

结核病健康知识讲座讲稿资料

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传染病,目前全球有约20亿人被感染,每年新出现结核病患者约800-1000万,每年因结核病死亡人数约为200-300万。目前我国结核病年发病人数约为130万,因结核病死亡人数每年达13万,超过其它传染病死亡人数的总和。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全球27个耐多药结核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结核病患病人数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印度。结核病是我国重点控制的重大疾病之一。

肺结核的危害?

肺结核是传染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对您个人而言会造成肺的损伤,影响您的工作、生活,严重的甚至会危及您的生命;同时还有可能会传染您的亲人和朋友。如果得了肺结核没有按疗程完成正规治疗,极有可能转化为难治的耐药结核。肺结核病预防

1、病人居室开窗受阳光照射,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病人的衣物、被褥要经常洗晒。

3、病人的餐具可煮沸消毒。

4、病人不要随地吐痰,要将痰吐在纸上烧掉。

5、有传染性的病人在隔离期不要到公共场所去活动,也不要近距离对别人咳嗽、高声谈笑,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或手巾掩口鼻,以免传染给他人。

6、当家中出现传染性强的排菌肺结核病人时,要弄清楚家庭其他成员是否也感染上结核菌。家庭中其他成员应及时到结核病防治机构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尤其是老人、儿童机体抵抗力较低,容易感染上结核病。

7、平衡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8、新生儿及时接种卡介苗。

9、对15岁以下儿童接触者,作结素试验,反应强阳性者0mm以上,考虑预防性服用异烟肼3-6个月。

10、戒烟。防止结核菌的传播

(1)减少结核菌播散:加强健康教育,使大家懂得结核病的危害和传染方式,养成不随地吐痰的良好卫生习惯;对结核病患者的痰要焚烧或药物消毒;病人在公共场所应带口罩,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嘴,不要面对他人大声说话。

(2)减少环境中结核菌的浓度:在通风不良、较密闭的环境,如冬季家庭内、集体生活居住拥挤的群体内,结核菌容易传播,需要定时开窗通风,日光照射也很重要。

(3)减少接触传染源:排菌肺结核病人应避免到人群拥挤、人群接触频繁的场所活动或工作,家庭成员中发现肺结核,除积极治疗、通风换气外,有条件的家庭,最好让患者单独住一间房,无条件则分床睡。国家主要免费政策

我国对初诊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或疑似肺结核患者免费提供胸片和痰涂片检查,对治疗期间随访的肺结核患者免费进行痰涂片检查,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免费提供治疗期间的主要抗结核药物。

2.结核病防治知识讲稿 篇二

关键词:结核,健康教育,培训,健康促进,高校/校医

当前, 我国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面临严峻形势, 尤其是高校, 聚集性病例或暴发疫情时有发生, 给学校师生健康和教学秩序造成严重影响, 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1]。陕西省有大学70余所, 在校生近百万[2], 结核病疫情与之相类似。由于高校的特殊环境、存在大量青春期后的潜在感染和易感发病群体, 若病例未被及时发现, 一旦出现传染源, 极易流行。本研究抓住校医在学校结核病控制工作中的主导地位, 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和技能培训, 辅以健康促进策略, 旨在提高校医的知识、技能, 改善医疗行为, 全面推动高校现代结核病防治工作, 评价其可行性。

1 对象和方法

1.1 抽样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系统抽样方法, 随机抽取西安地区自愿参加的47所高校中的3所, 其他地市23所中的2所, 按照高校大小、类型、地理位置相一致的原则进行1∶1配对, 然后以随机的方式从每对中选择一所进入干预组, 另一所进入对照组。

1.2 研究对象 2007年1月1日到2008年1月31日10所目标大学校医院的领导, 内科、放射科和预防保健科的医生以及期间校医发现登记的大学生疑似或肺结核病人。

1.3 研究内容 校医的现代结核病相关临床、政策知识 (knowledge, K) , 态度 (attitude, A) 和医疗行为 (practice, P) , 校医接诊病人时的临诊健康教育对患病大学生结核病相关KAP的影响, 医院病人转诊工作情况。

1.4 研究方法 第一阶段采用描述性研究, 对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研究内容于2007年7月采用自填式问卷进行基线调查, 患病学生结核病的相关KAP通过询问式问卷进行调查, 问卷参考国家《2006年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信念行为调查问卷》自行设计。病人资料通过学校结核病病人登记本、大疫情报告和结防结构进行核查。第二阶段采用类实验研究, 制定相应的干预实施方案, 于2007年8月底新学期开学后对干预组进行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基本技能培训为主的综合干预。包括:①把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纳入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 (DOTS) 范围, 由辖区结防结构提供免费服务, 并对校医的工作给予物质和精神激励;②对校医由课题组专家进行为期3天的系统健康教育培训, 内容包括结核病疫情、危害、DOTS策略、国家规划、法规、政策、控制技术措施、病例的发现、登记、报告、诊断、转诊、治疗管理以及接诊可疑肺结核病人如何进行健康教育等知识;③协调校医院建立结防机构或预防保健科设专人, 负责学校的结防工作、内部新人的培训、科室间的协调管理、业务指导并参与辖区结防机构的培训及信息交流沟通工作;④制定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⑤每名校医发给学校结核病实施性干预手册, 要求对接诊的疑似肺结核病人进行相关的结核病知识及政策宣传咨询, 并发给课题组针对大学生印制的宣传材料一份, 并转诊病人到结防机构;⑥干预期间课题组进行3次业务技术指导, 期末进行终线调查和相关资料的收集。

1.5 计算公式[3] 单一知识知晓率=正确回答某一知识的被调查对象人数/调查人数×100%。总知晓率, 态度、行为持有率=∑每个调查对象正确回答问题数目/ (问卷数×总条目数) ×100%。

1.6 统计分析 对干预前后所有的定量资料进行编码、审核, 平行双录入到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 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率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组各有公立大学4所、私立1所, 分布关中平原各3所, 陕北陕南各1所, 计有学生22万。

2.2 人口学特征 干预前后共调查校医138人次, 其中干预前64人:对照组24人 (男性7人、女性17人) , 平均年龄42.7岁, 内科12人、防保科5人、放射3人, 领导4人) ;干预组40人 (男性14人、女性26人, 平均年龄42.7岁, 内科22人, 防保科5人, 放射科8人, 领导5人) 。干预后74人:对照组24人 (与干预前同一对象) ;干预组50人, 包括新增人员内科4名、放射3名、防保3名。

干预前后共调查疑似或肺结核病人190人, 男性116人, 女性74人;年龄最小17岁, 最大25岁, 平均21.5岁。其中干预前对照组45人, 干预组48人;干预后对照组46人, 干预组51人。大一37人, 大二47人, 大三46人, 大四51人, 研究生9人。

2.3 校医现代结核病相关KAP情况 从表1可见, 干预前对照组和干预组的单项信息知晓率、态度、行为持有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干预组的总知晓率为37.3%/37.7%, 态度持有率为42.5%/42.5%, 行为持有率为38.7%/47.0%, P值均>0.05,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各率依次为42.2%/86.0%、49.2%/90.0%、49.2%/80.0%、P值均<0.01,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 对照组干预前后的总知晓率自身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831, P=0.176) ;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39.584, P<0.01) 。

2.4 疑似或肺结核病人的KAP情况 见表2。从患病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 干预前2组接受过校医结核病相关知识宣教、告知免费检查治疗政策和单位、开据转诊单的比例在40.0%~51.0%之间,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对照组变化不大, 干预组各率大幅度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对干预前后对照组和干预组8条核心信息的总知晓率 (结核病的危害、主要症状、传染途径、专业机构的设置、到专业机构诊治管理、接受正规治疗、免费政策及不歧视病人) 、6条态度总持有率 (愿意接受检查、想获得结核病知识、对待接防机构、宣传活动、病的的态度、病后怎样做) 、7条行为总持有率 (去结防机构就诊、病后少去公共场所、少和别人一起吃饭、避免和别人近距离说话、咳嗽时避开他人、增加营养、减少运动) 进行统计分析, 干预前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5 干预前后疑似或肺结核病人转诊及到位情况 从表3、表4可见, 干预前2组的转诊率、转诊到位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表undefined干预前后西安市高校校医现代肺结核病相关KAP情况[人 (%) ]

注:KAP—现代结核病相关临床、政策知识, 态度和医疗行为。DOT—直接面视下的短程督导化疗。总知晓率, 总态度、行为持有率计算, 见正文中“1.5计算公式”。

注:KAP—现代结核病相关临床、政策知识, 态度和医疗行为。表中前3项知识条目计算, 见正文中“1.5计算公式”。

3 讨论undefined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高校现代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手段[4], 而校医是极为重要的中心环节, 他们对DOTS策略、国家政策法规及结核病相关知识的认知、信念、医疗行为以及临床诊治技能, 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结核病的相关KSP情况[5,6], 尤其关系到肺结核患者能否及早发现并转诊到结核病防治机构获得高质量的DOTS服务[7], 避免健康人群暴露感染甚至发生暴发流行的危险。

基线调查结果显示, 校医有关现代结核病知识的总体知晓率、态度、行为持有率、临床诊治基本技能, 无论是干预组还是对照组, 均处于较低水平, 约在40%左右, 与文献报道相类似[3,7]。本研究通过对目标人群进行有针对性、计划性和实践性的系统结核病键康教育和业务知识技能的培训, 使校医对国家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有了良好的工作态度, 提高了健康宣传、病人发现、登记、报告、转诊病人的技能和顺应性。通过创建支持性的政策环境, 配合必要的行政、法规干预, 适时进行业务技术指导、教育、鼓励, 给予促成和不断的强化因素, 进一步规范了校医的医疗行为。干预后的定量资料结果显示, 校医接受培训后, 自身的结核病相关KAP有了明显示提高和改变[8], 这从患病学生是否接受过校医的结核病相关知识宣教、告知免费政策、开据转诊单以及结核病相关KAP、转诊情况得到进一步验证。

有调查结果显示, 大学生从专业人员获得结核病知识仅为28.3%, 95.0%的学生认为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有必要, 更期望从专业人员中获取信息[5]。大学生患病后出于对健康的担心, 害怕传染给同学、家人, 受到社会歧视, 影响学业, 迫切想获得结核病相关知识和治疗指导。本研究结果显示, 对校医采取综合措施干预后, 普遍能够对就诊的疑似或肺结核病人进行结核病的相关知识和政策的讲解, 并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就医, 提高了学生对结核病的认知和及时到结防机构进行规范化诊断治疗的重要性的认识, 改变了就医行为, 提高了主动利用卫生资源的依从性。从患病学生定量研究结果显示, 他们接受了结核病防治知识的专题教育或咨询后, 结核病的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态度和行为持有率明显提高, 去结防机构就诊和到位的病例明显增加, 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证实, 系统的健康教育—技能培训—健康促进干预模式, 是提高校医现代结核病相关KAP和业务技能的有效方法, 校医的临诊结核病健康教育是提高患病学生结核病防治KAP的有效措施, 并能有效地促进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屠德华, 万利亚.现化结核病控制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 2009:197-200.

[2]陕西省统计局.陕西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6:526.

[3]卫生部疾病控制局.全国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信念行为调查报告.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8:16-49.

[4]田本醇.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与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国健康教育, 2006, 22 (8) :567.

[5]王宏, 潘建平, 张天华, 等.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2006, 8 (2) :85.

[6]李舂玲.大学生结核病的预防措施.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2004, 19 (2) :73-75.

[7]葛恒明, 孙波, 徐丽, 等.江苏省东海县校医肺结核预防知识现状与培训效果调查.职业与健康, 2008, 24 (4) :368-369.

3.结核病防治知识讲稿 篇三

【关键词】:流动人口;结核病;调查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4-0176-02

结核病是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在我国有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带来了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1]。2012年西安市流动人口数量已达144万人,流动人口对当地社会经济较快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同时,具有远离家乡、工作不稳定、生活条件及卫生状况较差等特点,在经济转型时期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可导致结核病疫情的进一步恶化[2-3]。现在结核病控制策略已在我国全面实施,控制目标是高宣传、高知晓、高效果、高发现、高治愈、低发病、低传播,要实现这些目标,就要对不同人群进行不同形式的结核病知识健康教育[4],为此,我们对西安市建筑类、服务业以及工厂工人三大类行业中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为有重点、有计划、有目标的对流动人口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陕西省西安市流动人口。纳入标准:①调查对象须年满16周岁;②调查对象户籍须为外省或本省外市,即非本市户籍。排除标准:①排除在西安旅游、访友或探亲、从军等情形的外地人;②排除全日制初中、高中或中专、技校或大学等学校的外地学生。

1.2 抽样方法

西部地区流动人口多集中在商业、服务业、产业工人等低层级职业类型[5]。将西安市流动人口按职业分为建筑类、服务业、工厂工人三大类,分别从每类人群中抽取400份样本,共抽取1222人作为调查对象。

1.3调查方法

采取调查员入户面对面访问方法进行问卷信息的收集。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

本信息、肺结核传播途径、肺结核治疗机构、坚持治疗大部分结核病可治愈、肺结核免费检查政策、肺结核免费治疗政策、咳嗽咳痰多久考虑肺结核等相关知识态度的认知。调查员由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学生和西安市健康教育所的工作人员组成,经过培训后进行调查。

1.4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双录入。数据分析使用SPSS13.0,不同特征人群间结核病知识的知晓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调查问卷共计1222份,有效问卷为1213份,有效回收率为99.26%。调查对象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年龄构成上,以17~40岁的青壮年为主;文化程度偏低,高中或中专及以下程度者最多;详见表1。

2.2 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 6道知识条目中,肺结核的传播途径知晓率最高,为80.11%,咳嗽咳痰多久考虑肺结核的知晓率最低,为16.94%(详见表2)。

3 讨论

流动人口由于经济水平低、工作和生活条件差、健康意识不强等原因,肺结核患病率远远高于户籍人口,且延误就诊情况严重,规则治疗率低[6],调查结果显示,西安市流动人口肺结核防治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47.22%,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针对流动人口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与干预工作有待进一步开发与提高。此外,结果显示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偏低,高中或中专及以下程度者最多,占79.13%,而流动人口多为务工人员,劳动强度大,空闲时间少,在今后的健康教育中,应选编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传播材料进行科普宣传。

6道知识条目中,肺结核的传播途径知晓率最高,为80.11%,咳嗽咳痰多久

考虑肺结核的知晓率最低,为16.94%,肺结核有免费检查和治疗政策次之,分别为31.51%和35.11%,说明流动人口对于结核病的常见症状不了解,并且即使患病也不知道国家有相应的免费检查和治疗政策,这将不利于结核病的早发现与早治疗,因此,在今后的健康教育工作中,加强结核病核心知识普及的同时,应重点针对知晓率在较低水平知识条目的传播。

从总体来看,西安市流动人口对于结核病核心知识的知晓率偏低,因此,健康教育工作有待加强,并且积极探索有效且容易在流动人口中开展的健康教育方式,如开发媒体及网络等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大众媒体的宣传作用,此外,有研究提示,公众一般获取结核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为“听别人说”,其次为电视和宣传栏[7],因此,可在流动人口中开展“同伴教育”,先科普一部分关键人群,再通过这些人群的同伴教育作用更广泛的传播。通过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积极引导流动人口采用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最终达到降低结核病发病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波,迟京秀,江静等. 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 2010,48(35):192-193.

[2]宋明学,田本淳,窦相锋等. 全国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知识核心信息知晓情况调查[J]. 中国健康教育,2009,25(8):583

-585.

[3]胡连鑫,陈燕燕. 我国流动人口的公共卫生现状[J].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96-98.

[4]崔清法,王惠军,张白甫等. 城区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J].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8):1029-1030.

[5]杜旻. 流动人口社会阶层结构及地区差异[J]. 西北人口,2013,34(3):15-19.

[6]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办公室.第五轮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一期)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实施方案,2版,北京: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办公室,2007.

[7]周利,周美兰,王长武等. 武汉市汉阳区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分析[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4,31(1):43-45.

4.结核病防治知识[范文] 篇四

一.我国结核病流行现状

结核病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近年来,由于多发耐药结核,结核菌与艾滋病毒的双重感染和流动人口增多,结核病疫情出现回升,严重危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患者数量居世界第二位,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结核病的六大特点:1.感染人数多。2.患病人数多。3.新发患者多。4.死亡人数多。5.农村患者多。6.耐药患者多。二.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一种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慢消耗性疾病。每个器官和系统都可患病,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占所有脏器结核的80%以上)。三.如何发现肺结核病?

(一)肺结核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有的可无症状,仅在体检时,X线胸透或胸片中发现。

1.主要症状:咳嗽、咳痰3周以上;发热、胸痛3周以上;咯血。

2.不典型的症状表现:1)长期低热、久咳不愈3周以上,并经常规治疗无好转。2)久治不愈的皮肤伤口感染,特别是肛周脓肿、腋下颈部有包块。3)产后高热不退,经常规治疗无好转的月经紊乱、闭经。4)大咳血且不易停止。5)大量胸腔积液、脓气胸、特别是以前曾患过肺结核又出现上述症状。

3.常见的肺结核病的症状有:长时间低热(或午后潮热)、咳嗽、咳痰、盗汗、疲劳、体重减轻、咯血、胸痛等。严重者,可出现气促、呼吸困难。

一个人如果发生以上症状,就必须到结核病防治所验痰或胸透拍片等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和及时治疗。开展普查工作,特别是对重点人群,如教师、服务性行业人员、学生、老人等定期进行X线胸透视,有怀疑者一定要进一步检查。四.肺结核病是如何感染、发病和传染的?

(一)肺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病人,特别是未被发现的排菌者是最危险的传染源,但经过合理治疗后,传染性可以大为减少或消除。

(二)肺结核的传染途径:

1.肺结核主要通过空气经呼吸道传染。排菌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的飞沫、痰液干燥后含菌的尘埃在空气中,后被人们吸入体内,就可以感染。

2.是也可通过消化道感染。如果使用排菌病人用过而未消毒的食具或吃这类病人剩下的食物,有可能通过饮食而引起感染。

健康人受到结核菌感染后,不一定发生结核病,是否发生结核病,主要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即受到感染结核菌毒力的大小和身体抵抗力高低的影响。结核菌毒力强而身体抵抗力又低则易发生结核病。

人体初次受到结核菌感染后,通常绝大多数人没有任何症状,也不发生结核病,但当手术感染结核菌的人出现抵抗力降低时,可在一年中任何时候发生结核病。发生结核病的概率大约10%左右,所以大不必“谈核色变”。五.肺结核病的预防

1.发现患者后及时治疗,这是目前结核病防治的最主要的措施,能直接控制传染源。有结核病症状的人尽快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一旦确认,就要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2.不随地吐痰,把痰吐在有消毒液的有盖痰盂里,或吐在纸上焚烧等方法处理。

3.咳嗽时要用手帕掩住口鼻,不要对着别人咳嗽打喷嚏。

4.房间经常开窗,保持通风,屋内湿润,清洁卫生。

5.与疑似病人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尽量不到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如网吧、酒吧、迪厅、夜总会等。

6.注意个人卫生,经常在阳光下晒被褥等。

7.避免消化道传染,提倡分餐,分开清洗,不要吃病人剩下的食物。

8.对病人用过的物品要消毒。如加热煮沸法(加热至60度30分钟左右;或煮沸1分钟);日晒2-4小时或暴晒1小时;70%酒精消毒1分钟;紫外线照射10-20分钟。84消毒液2小时以上。

9.主动就医:与患者有密切接触者,及反复咳嗽或上呼吸道症状持续2周以上者,均应及时就医。原因不明的全身无力、疲倦、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体重减轻者;糖尿病患者和其他免疫力降低者,也应及时就医。

10.对已感染而未发病者,应进行预防治疗。

11.定期参加学校组织的体检,及早发现早期结核病。

12.对于婴幼儿童要接种卡介苗,增强对结核病的免疫力,减少结核病的发生。

13.经常参加户外活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加强营养均衡饮食,保持正常体重很重要,正常体重简单计算方法是:正常体重(KG)=身高-105,因为结核病人多易消瘦。六.卡介苗接种有哪些作用?

5.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 篇五

2015年3月24日是第2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活动主题是:“你我共同参与,依法防控结核——发现、治疗并治愈每一位患者”。

一、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故人们对结核病产生了很强的恐惧心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已经研制出十数种有效的抗结核药物,只要早期发现,正规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结核杆菌可以侵入人体任何器官,也就是说人体的各种器官都可以发生结核病,但结核杆菌主要通过人体的呼吸道进行传播,所以在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发生肺结核者占绝大多数。因此,“防控结核,人人有责”。

二、肺结核有哪些常见症状

肺结核病的早期与其他疾病一样,由于病变小而没有明显症状。即使有了症状,也是一些很普通的症状,没有很明显的特点,病人和医生容易忽略。肺结核病的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超过3周;发热或胸痛超过3周;咯血。有了上述症状后,就是一位“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最好先到结核病防治机构或结核病专科医院检查。除了做胸部X线检查外,一定要作痰结核菌检查。因为检出结核菌就说明找到了病原体,就可以确诊了。早期、正确的诊断是治愈肺结核病的首要条件。但是除了常见的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及呼吸困难等典型肺结核病症状之外,还有几个不典型的表现:

1、长期低热、久咳不愈3周~4周以上,并经常规治疗无好转;

2、久治不愈的皮肤伤口感染,特别是肛周脓肿,腋下、颈部有包块;

3、产后高热不退,经常规治疗无好转的月经紊乱、闭经;

4、大咳血且不易停止;

5、大量胸腔积液、脓气胸,特别是以前曾患过肺结核又出现上述症状。

三、肺结核的危害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对您个人而言会造成肺的损伤,影响您的工作、生活,严重的甚至会危及您的生命;同时还有可能会传染您的亲人和朋友。如果得了肺结核没有按疗程完成正规治疗,极有可能转化为难治的耐药结核。

四、结核病是如何感染、发病和传染的

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排菌病人,结核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肺结核病人主要通过咳嗽或打喷嚏等把含有结核菌的微沫散播于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含有结核菌的微沫可受到结核菌的感染。健康人受到结核菌感染后,不一定发病,是否发病取决于结核菌的毒力和身体抵抗力的强弱,人体初次感染结核菌,通常无任何症状,但当抵抗力下降时可发病。

五、如何预防结核病

1、房间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据统计,每十 分钟通风换气一次,4~5次后可以吹掉空气中99%的结核杆菌。

2、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洗漱用具专人专用,勤洗手,勤换衣,定期消毒等。

3、咳嗽、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捂住口鼻,痰要用纸包好焚烧,不要随地吐痰。避免结核病菌通过飞沫传染其他人.4、加强体育锻炼,生活要有规律,注意饮食营养和睡眠充足,保持健康心理,增强机体抵抗力,尽量减少发病机会。

六、肺结核患者怎样对待恋爱和婚姻

肺结核病如果能坚持吃完6—8个月的药,是可以治好的;但如果不坚持吃药,就不能治愈或变成耐药的病人,很难再完全治好。因此患了肺结核的年轻患者,应首先集中精力把病治好;如果尚未有恋爱对象,在未完全康复以前应该把恋爱之事暂时搁一下;如果已有恋爱对象,则应该把病情如实向对方讲清楚,当前要集中精力治病,待肺结核治愈后再考虑结婚,千万不能在病情还不稳定就匆匆结婚,以免婚后的夫妻生活、生儿育女、优生优育、家务等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不必要的烦恼,并给治疗带来不利影响。

七、卡介苗能预防结核病吗?

卡介苗能够预防结核病,特别是预防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肺结核病。新生儿是主要的接种对象,一般出生当日在接生单位(如医院、妇幼保健院等)进行及时接种,未及时接种的在居住地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进行免费补种。

八、主要优惠政策 高安市人民医院是结核病患者定点治疗医院。高安市对治疗期间随访的肺结核患者免费进行痰涂片检查,治疗半年后的肺结核患者可在我院免费提供一次胸片检查。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免费提供治疗期间的主要抗结核药物。

6.结核病防治知识讲座进 篇六

结核病防治知识讲座进

6月11日下午,中心学校开展了“你我共同参与,依法防治结核”---结核病防治知识讲座。王昌环副校长重点介绍了结核病的流行现状、传播途径、常见症状、预防与治疗等内容,指出青少年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由于紧张的学习和集体生活的特点,学校结核病爆发的案例时有发生,给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通过本次讲座,让全体师生认识到防治结核病紧迫性,并对结核病有了全新的认识,掌握了预防结核病的方法。同时,中心学校发放150份关于预防和控制结核病致家长的一份信。

此次活动,使广大师生对结核病的认知度明显提高,对相关知识有了基本了解。学校还要求学生把所了解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向家长、邻居进行宣传,增强全体公民的预防意识。

7.结核病防治知识讲稿 篇七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调查对象为海宁市农村地区年龄在12~65岁的常住居民。包括:1有本地户口,并长期居住者;2有本地户口,虽长期外出但调查时在调查地者;3有外地户口,在调查地居留超过6个月者。

本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系统随机抽样法。首先收集所有乡镇(街道)的名称及2013年各乡镇GDP指标,从好到差的顺序排序后由省级工作组按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2个样本乡镇(街道);其次,样本县(区)提交样本乡镇(街道)所有村(居委会)的名称资料,由省级进行抽样,按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3个样本乡村(居委会);县级工作组收集样本村(居委会)中住户户主姓名,门牌号资料,就按照系统抽样的方法每村抽取100个样本户;最后由调查员进入样本村入户调查,选择样本户中的1名家庭成员作为调查对象。入选的条件是,其出生月日与当天入户调查的日期接近者为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

1.2调查方法

1.2.1问卷调查采用浙江省疾控中心统一制定的调查表,用面对面询问的方法对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户籍、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经济收入等)、肺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相关信念的持有情况、相关行为情况和获得结核病防治信息的主要渠道等。

1.2.2指标定义采用全国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信念行为调查的指标定义[4,5],核心信息全部知晓率=全部正确回答核心信息的被调查对象/调查人数 ×100%(本次调查中分8条和3条核心信息);核心信息总知晓率=每个调查对象正确回答核心信息条目数总和/(问卷数×8)×100%;单一知识知晓率=正确回答某一知识的调查对象人数/调查人数×100%。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3.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双录入,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4质量控制

按照调查抽样、问卷调查、数据录入等工作内容分别制定统一的质量控制方法。抽样阶段的数据均由省级审核,抽样时填写抽样登记表并进行备案;问卷调查阶段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只有参加培训的调查员才可以参加调查;严格按照调查方案要求进行问卷调查,进行问卷的自查和互查,要做到当天调查当天验收并抽取5%的问卷进行复核;数据采用Epidata进行平行双录入。

2结果

2.1基本情况

通过多阶段抽样后共获得600名调查对象,平均年龄44.54±12.82岁,年龄最小12岁,最大65岁;男性275名(占45.83%),女性325名(占54.17%);文化程度中文盲117名 (占19.50%),小学176名 (占19.33%),初中194名 (占32.33%),高中78名 (占13.00%),大专27名 (占4.50%),大学及以 上8名 (占1.33%);职业中工 人236名 (占39.33%),农民194名(占32.33%),服务人员69名(占11.50%),专业技术 人员45名 (占7.50%),学生24名 (占3.67%),其他32名(占5.33%);婚姻状况中未婚63名(占10.50%),已婚524名(占87.33%),离婚4名 (占0.67%),丧偶9名(占1.50%)。

2.2知晓率情况

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总知晓率56.50%(2 712/ 4 800),8条核心信 息中 “肺结核是 一种严重 的传染病”及“肺结核病人应到专门的结核病预防控制机构检查、治疗和管理”两条的知晓率均达到80%以上,其他的核心信息知晓率不高,而在肺结核的症状和对待肺结核患者的态度上知晓率最低,见表1。

核心信息知晓条目数分布情况显示,8条核心信息的全部知晓率为3.50%,有3.00%的调查对象8条核心信息全部回答错误,正确回答5条及以上核心信息的比例为52.67%。“咳嗽、咳痰3周以上,或有咯血、血痰症状者,应怀疑得了肺结核”、“专业结防机构” 和“免费政策”3条列为主要核心信息,结果显示上述3条主要核心信息的全部知晓率为21.33%。

按不同的人口学特征分组,比较不同人群核心信息总知晓率情况。结果显示,男女性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岁~”年龄组的知晓率最高,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知晓率随之下降;“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组的知晓率最低,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知晓率也增高;不同的职业人群中教师、医师等“技术人员的”知晓率最高,而农民的知晓率最低。

2.3肺结核病的相关态度和行为

在对待周围患者的态度上,调查对象中4.17%的人选择不与患者往来,57.00%的人选择尽量与患者保持距离,18.30%的人选择与往常一样,11.50%的人选择更加关心患者,还有9.00%的人选择不好说。在主动寻求肺结核病知识的态度上,90.84%的调查对象愿意了解预防结核病的卫生知识,94.00%的调查对象愿意参加宣传预防肺结核病的活动。

在肺结核病相关行为上,仅有12.33%的调查对象曾经主动了解过有关肺结核病知识,仅16.67%的调查对象曾向别人讲过自己了解的肺结核病知识。

2.4结核病防治知识获取渠道

600名调查对象中有55.00%的人以“听别人说”的方式了解肺结核病知识,39.17%的人通过“电视、电影” 方式获得 相关信息,“广播”和 “报刊”的方式各 占26.84%和26.17%,通过“宣传栏、板报”的方式占23. 33%,而通过“磁带、光盘”的途径最低,仅为1.00%。在宣传资料的喜好上,“文字为主的材料”和“图画为主的材料”最受欢迎,其次是为“带有健康知识的使用物品”。

3讨论

结核病不仅影响患者及周围群众的身体健康,甚至造成死亡,而且使家庭遭受疾病经济负担,社会劳动生产力受到损失[6],提高病人发现率,实行归口管理, 是控制结核病疫情的有效措施,而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7],有利于提高发现率。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是农村居民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总知晓 率为56.50%,高于2006年全省的 水平[3],高于海南省2010年的调查结果[8],低于《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0-2015年)》中提出的85.00%目标,居民对结核病的认识未达到国家要求。这说明近年来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薄弱之处。在不同的核心信息知晓率上分布不均,表名我市农村军民对结核病的认识尚未全面,提示在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中应注重对肺结核的症状、传播途径、国家免费政策和定点诊疗等全方面加强。

“12岁~”年龄组的知晓率最高,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知晓率随之下降而且“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组的知晓率最低,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知晓率也增高,这与近年来学校开展的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健康教育讲师团等活动有关;不同的职业人群中教师、医师等“技术人员的”知晓率最高,而农民的知晓率最低,这主要与农民的知识结构及获取相关知识的意识、能力及途径相关。这提示在今后的健康教育工作中应考虑受众的各种人口学差异,明确各类目标受众,开展不同类型的健康教育活动,尤其因关注农村地区年龄较高人的群[9]。

8.补习结核病的基本知识 篇八

目前,全球每年新出现结核病人800~1 000万例,死亡130万例。也就是说,每1秒就会新出现一名结核病人,每15秒死亡一例结核病人。我国结核病疫情也非常严重。全国估计近一半人感染结核杆菌,每年新出现结核病人150万,死亡13万。结核病发病人数居全球第二位,仅次于印度。更为严峻的是,近年来耐药结核病疫情日渐突出。我国耐多药结核病人数居全球第二位,每年新发约12万人。但相对应的是,我国肺结核患者中有症状者就诊比例仅为47%,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仅为57%。

得了肺结核有早期信号吗

201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调查显示,1 301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出现肺结核症状的仅有740例(56.9%),无肺结核症状的有561例(43.1%)。在笔者身边的结核病人以及靠健康体检发现的轻型肺结核患者,也有不少说“无明显症状”。

笔者认为,不是他们真的没有症状,而是他们的症状较轻微,没有引起重视。例如一声半声的间断轻咳,少痰或无痰,或比其他人易感冒,或仅有乏力,或仅有消瘦,或有背部轻度的酸痛,或有间断无规律的午后低烧,等。但当他们通过拍胸片及相关检查被诊断为肺结核,并给予抗结核治疗后,他们自述“我的气道呼吸比以前舒服了”,或说“我原来爱感冒习惯好了”,更多的说“我的体重增加了”。

肺结核有明显的结核中毒症状,如咳嗽、咯痰、低热、盗汗、明显乏力、消瘦、月经紊乱等;等到有呼吸困难时,往往已比较严重了。因为“狡猾”的结核菌攻击人类多为隐蔽性的,当人体抵抗力好时,它们可“站着不动”呈“休眠状态”;但当休息不好、劳累时,抵抗力下降,它们就又活跃起来,并逐渐发展壮大,继续侵犯人体的其他器官。结核菌进到人体内,并不满足只侵犯肺脏,它在人体内除了指甲、牙齿和头发不侵犯外,“只要条件许可它哪里都可以去”。

当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如咳嗽严重、刺激性干咳时,排除过敏和急性支气管炎等原因外,如是结核引起的气管或支气管炎症,则表明气管或支气管受到结核菌的侵犯,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延误下去会引起气管或支气管的狭窄,甚至出现一侧肺不张,严重影响肺功能,后期治愈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笔者常遇有“老病”初诊者,估计肺结核已有多年,因为肺内病灶显示为新老病灶都有,且咳嗽多年,却从未想到是结核病。一位30多岁的肺结核患者,左侧肺已接近损毁,痰结核菌阳性,问他一点结核症状都没有吗?他说他一点都不咳嗽,只是瘦,已经很长时间了。他以往感冒,吃些药就好了,从不拍胸片。此次因看感冒,赶上“SARS”只要发烧都要拍胸片筛查,才发现得了肺结核。

我国和世界卫生组织要求,咳嗽、咯痰2周应筛查肺结核。有多少人知道这一要求?在此提醒大家,结核病的早期信号是间断轻咳,少痰或无痰,或易感冒,或乏力,或消瘦,或有背部轻度的酸痛及不适,或有间断无规律的午后低烧,或月经紊乱且多见延迟,等。建议与结核病人密切接触者或大、中、小学和单位,每个人每年都应检查肺部。对有症状者抗炎治疗超过2周无效者,要筛查肺结核。

肺结核的分类

根据原国家卫生部发布的结核病分类(WS196-2001),肺结核作为全身结核病分类的一部分,分为原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和继发性肺结核三类。一般来说,儿童多见原发性肺结核,成人更多为继发性肺结核,免疫力较低者更多见于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但也不是绝对的,每一类型在儿童、成人都可发生,这与当时患者的免疫状态以及感染情况相关。

原发性肺结核是指结核分枝杆菌通过肺结核排菌患者的咳嗽、大声说话、打喷嚏,随飞沫排出至空气中而被其他人经呼吸道吸入的初次感染并引起的临床肺结核。依据病理特点和X线影像学,可细分为原发综合征、支气管结核和纵膈、肺门淋巴结结核。人群发病率仅10%左右,若机体抵抗力强,也可能在数年甚至数十年内不发生临床结核病。此型肺结核多见于儿童,成人和老年人少见。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是指进入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进一步侵入局部血管进入血循环而导致结核菌的全身血行播散。除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外,还可发生肺外结核如结核性脑膜炎、肝脾结核、骨关节结核等。如侵入肺动脉、支气管动脉及体静脉系统,主要引起肺部播散性结核病,个别情况下肺部病灶中的结核分枝杆菌破入一侧肺动脉和其分支,可引起一侧或部分肺叶的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根据结核分枝杆菌侵入血流中的数量、次数、间隔时间和机体反应的不同,临床上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继发性肺结核是指结核菌初次感染(多在儿童时期)未引起发病,体内的潜伏病灶可在任何年龄(抵抗力降低时,如患糖尿病血糖控制不满意等)变为活动性结核病,即结核菌(活化)进一步繁殖,称复燃(又称内源性复发)。也可再次或新感染外界的结核菌而发病,称外源性感染(又称外源性再燃),多见于成年人,是成人肺结核最常见的类型。继发性肺结核较前两类型肺结核排菌者多,传染性大,因而在流行病学上更具有重要性。分为浸润性肺结核(再细分为局灶性肺结核、空洞性肺结核、干酪性肺炎和肺结核瘤)、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再细分为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毁损肺和肺硬化)。

结核性胸膜炎是与肺结核关系密切的一种浆膜腔结核,由于它的特殊位置(在胸腔内)以及发病机理和它的发生频率(与其他浆膜腔积液相比,结核性胸膜炎更多见),因而把它从肺外结核分出来,单列为一类。临床上根据结核性胸膜炎的积液表现情况分为干性胸膜炎、渗出性胸膜炎和结核性脓胸三种类型。

9.山区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调查 篇九

了解山区村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现况,评价结核病健康促进效果,为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方式对村民有关结核病的传播、主要症状、就诊地点、国家政策、结核病治疗转归等核心信息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1722名村民,5条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30.70%;全部不知晓率为43.38%;全部知晓率仅为4.24%;单一知晓率传播途径为36.96%、主要症状为40.24%、诊治地点为35.37%、免费政策为11.21%、治疗转归为29.67%。结论 山区村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低,健康促进工作有待加强,采取有效手段,全面提高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2006年首次全国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发现,公众结核病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仅占48.90%[1]。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是《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的重要工作指标之一,规划中明确指出,到2010年全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0%[2]。十年规划已结束,山区村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什么程度,于2010-06在雅安市天全县思经乡民主村开展了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按照“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实施细则”要求,调查对象为四川省26号流调点—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思经乡民主村居住半年以上的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1722人。

1.2调查方法使用统一设计的“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知晓率调查问卷”,由经过省级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对受检对象进行面对面询问,当场填写核实调查表,防止出现逻辑错误和/或漏项。

1.3 调查内容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结核病的传播途径、主要症状、诊治地点、免费政策、治疗转归等。5条核心信息和相对应的问卷问题如表1所示。

核心信息 对应问卷问题

传播途径 肺结核(肺痨)主要通过下列哪些途径传染?

主要症状 您认为出现下列哪种症状,应该怀疑得了肺结核?

诊治地点 如果怀疑自己得了肺结核,应到哪儿去看病?

免费政策 我国对肺结核的检查和治疗有免费政策吗?

治疗转归 肺结核能治好吗?

表1 核心信息对应问卷题目

1.4知晓率的计算方法

总知晓率:每个调查对象正确回答核心信息条目数之和/问卷数×5×100%

核心信息全部知晓率:全部正确回答5条核心信息的被调查对象人数/调查人数×100%; 3条主要核心信息全部知晓率:全部正确回答第2、第3、第4条核心信息的被调查对象人数/调查人数×100%;

2条主要核心信息全部知晓率:全部正确回答第2、第3条核心信息的被调查对象人数/调查人数×100%;

单一知识知晓率;正确回答某一知识的被调查对象人数/调查人数×100%

第2、第3、第4条为“3条主要核心信息”;第2、第3条为“2条主要核心信息”。

1.5 统计分析问卷调查采用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现场录入软件录入电脑,并采用平行双录入确保录入数据的准确性。再用SPSS13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分析。2结果

2.1一般情况根据《流调实施细则》规定,应检人口1750人,实查人口1722人,受检率达98.40%,受检人口均为长住该村半年以上的常住村民(1510)和流动人口(212)。其中男性819人(47.56%),女性903人(52.44%)。受检者最小15岁,最大96岁,平均年龄45.76岁(标准差17.87岁)各年龄组分布如表2所示。

年龄段/岁 各年龄段人口数 构成比/%

2.2村民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

调查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30.70%(2643/8610)。

5条核心信息全部知晓率为4.24%(73/1722)。

5条核心信息全部不知晓率为43.38%(747/1722)。

3条主要核心信息(主要症状、诊治地点、免费政策)全部知晓率为6.45%(111/1722)。2条主要核心信息(主要症状、诊治地点)全部知晓率为30.49%(525/1722)。

单一知识知晓率如表3所示。

不同性别单一信息知晓率,都是男性高于女性。经卡方检验:传播途径(χ2=44.89,P<0.01),主要症状(χ2=53.60,P<0.01),诊治地点(χ2=50.42,P<0.01),治疗转归男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3,P<0.01);免费政策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P>0.85)(表4)。

3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村民对结核病知识有一定了解,但5条核心信息总知晓率(30.3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8.9%)[1],5条核心信息全部知晓率较低(4.24%),男性知晓率高于女性,各年龄组间知晓率有差异(P<0.01)。提示,村民结核病知识知晓率现状距《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目标(80%)存在较大的差距,应以此为努力方向,进一步加大结核病防治工作力度,持续推进结核病控制健康促进工作。男性结核病知识知晓率高于女性,高年龄组结核病知识知晓率低于低年组,说明男性与外界接触多,获取知识的渠道多,中青年较老年人活跃,文化程度较高、知识面较广,与外界接触的机会也多,所以获取结核病防治知识相对多一些。为此,在整体加强宣传教育、普及知识的同时,应注意侧重于女性和老年人[2]。

调查还显示,村民对结核病的传播途径、主要症状、诊治地点、国家有关免费政策和治疗转归的知识理解不够全面,知晓率偏低。提示应有针对性地加强这几方面的知识宣传,提高村民结核病知识的总知晓率,让村民真正了解并享受到国家关于结核病控制项目的政策。

结核病健康促进教育在农村中的开展任重道远。所有结核病知晓率的调查结果均表明,结核病知识知晓率农村低于城市,而我国疫情特点是农村高于城市[3],这非常不利于结核病的控制。山区农村人口分散,地广人稀是客观实在,今后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时,应结合农村的实际如赶集和传统重大节日活动等时节,在农村持续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山区村民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4]。

该文只是对一个山区农村村民的肺结核病知晓率调查分析,其结果不能代表整体农村居民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更不能代表全省、全国水平,但对西部山区、对雅安农村居民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还是有一定的警示作用的。

4参考文献

[1]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2006年全国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信念行为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1-60.[2] 罗丹,刘飞鹰,崔哲哲,等.广西常住人口结核病防治知晓率现况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8,24(6):644-646

[3]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J].中国防痨杂志,2002,24(2):95-96

10.结核病防治知识讲稿 篇十

介绍全球和我国疫情情况。

全球疫情: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有近1/3的人已感染结核杆菌,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约2000万,每年新患结核病人约800-1000万,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结核病,肺结核病是全世界成人因传染病而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

我国疫情:

是全球 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数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印尼。是我国重点控制的疾病之一,目前估算全国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有450万,每年新发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有150万,全国约有45%的人口受到过结核菌的感染,明显高于全球水平。死亡人数多,全国每年约有13万人死于结核病。农村患者多,全国约80%的结核病患者集中在农村,而且主要在中西部地区。耐药患者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球每年新发生的耐药结核病人中,四分之一在中国。

学校疫情:

据统计,2010 年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共报告肺结核患者99 万余人,其中学生肺结核患者4.8 万余人,占全人口报告病例数的5.0%,在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人数中,15-24 岁年龄组占学生报告总数的84.6%。男性2.8 万人(占58.0%),女性2.0 万人(占42.0%)。学校结核病发生特点和影响: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场所。一方面,师生在一起学习和生活,不仅相互间接触密切,而且接触时间长,1 一旦发生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很容易造成结核病的传播流行;另一方面,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阶段,特别是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快、机体的免疫功能尚不完善,由于学习负担重、压力大、精神紧张,加上生活不规律、营养不良、体能锻炼少等因素影响,一旦感染结核菌后,容易发生结核病;再者,如果学生对结核病的防治知识了解少,自我保护意识差,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后未早期、及时就诊,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未及时向学校报告,导致学校没有及时开展结核病密切接触者检查和采取相应措施,极易导致结核病在学校内传播流行。因此,学校结核病的发生,不仅直接影响学生本人的身体健康,而且容易影响其他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校正常学习生活秩序,甚至造成社会的不良影响。

二、结核病防治科普知识

三、学校结核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认识不足。

部分学校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制订有效的结核病防治工作计划和措施;没有按照要求配备专人负责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或配备的人员没有接受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培训,防控能力薄弱。

(二)机构间沟通机制不健全。

属地的医疗机构、学校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结核病防治机构)间没有建立常规的沟通机制。医疗机构发现学校师生结核病后的疫、情报告不及时,或信息填报不完整,导致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结核病防治 机构)不能及时追踪患者,也不能早期与学校一起开展密切接触者的调查;学校对学生的因病缺勤管理不严格,没有及时掌握学生的发病原因和疾病种类,导致没有采取早期防范措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结核病防治机构)主动到学校开展结核病防治的宣传、技术指导、人员培训等工作不够。

(三)学校结核病防治措施不力。

没有有效地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欠缺,自我防病意识不强,发病后不及时就医,或确诊后不及时将病情告知学校;新生入学体检和教职员工每年体检没有严格将结核病的检查内容纳入体检项目中,或检查质量缺陷,容易漏诊结核病人;学校教室、学生宿舍、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卫生状况差、通风不良,以及学生的卫生习惯不良;学生中一旦发病,极易造成结核病的传播。

(四)忽视对结核病密切接触者的早期筛查。

首发病例发生后,没有引起学校领导和学校卫生人员的重视,没有早期开展结核病密切接触者的筛查,或筛查工作不规范、不到位导致结核病在学校长时间传播,新发病例持续不断发生。

四、学校结核病防治策略和措施

(一)加强对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视。

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不仅是关系到学生和教职员工的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各地教育、卫生等相关部门和机构,要加强对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视,支持学校结核 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学校,私立的和少数民族学校等,要将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纳入到传染病防治工作总体计划中,明确专人负责,将学校结核病防控对策和措施落实到实处。

(二)加强学校师生的健康教育。

学校应该将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纳入教学和卫生防病的总体计划中。根据学校师生的特点,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对结核病的认识和自我防范意识,做到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早报告、早就诊,肺结核患者确诊后早治疗、早隔离,有效预防结核病在学校的发生和传播。

(三)把好学校师生入校和在校期间体检关。

制订学校师生入校体检制度和在校期间体检制度。对每位入校新生要做好结核病相关检查,建立在校期间健康档案;对有家庭结核病接触史的学生要做好密切医学观察和定期体检;对新调入学校的教职员工,要重点进行结核病有关项目的检查(如 X 线胸片检查等);对有结核病史、糖尿病史等高危人群,至少每年检查一次,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时及时就诊。

(四)加强学校结核病监测和密切接触者筛查。

学校要利用学生晨检、因病缺勤和病因追踪等工作,开展结核病的监测工作,对发现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或疑似肺结核患者要及时转诊和检查,早期发现首发病例;属地疾病预防控制(结核病防治)机构要利用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主动监测各学校结核病报告发病情况,对发现学校结核病患者,要主动将信息转告学校,与学校共同做好患者的治疗管理工作;同时,学校首发结核病例发生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结核病防治机构)、学校和医疗机构等要早期做好密切接触者的筛查工作,以及高危人群的医学观察和随访工作。

(五)加强学校的环境卫生、室内通风,倡导校园文明。

保持校园、学校教室、宿舍、图书馆等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做好学校教室、宿舍、图书馆、食堂等室内环境的定期开窗通风工作,对不符合通风防病要求的宿舍要及时改进;提倡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行为,不随地吐痰,不面对他人咳嗽和高声说话等。

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管理要遵照属地化管理、职责分明、联防联控、预防为主的工作原则。各地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需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卫生、教育等部门和有关机构密切配合,共同监督和指导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和学校做好结核病防控工作。做好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管理,需要建立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机制,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格局。

五、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应联合成立学 校卫生防病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学校卫生防病工作联席会议,专题研究解决学校结核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制订符合本地区实际情 况的学校结核病防控对策、措施;定期开展学校卫生防病专题督导 检查工作,督促辖区内学校落实各项卫生防病、特别是结核病防控 的措施;负责领导、指挥、协调、部署学校传染病疫情(包括结核 病突发疫情)的各项应急处置工作。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置在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组织管理、协调联络、信息搜集,以及突发疫情处置过程中的应急管理和后勤保障等工作。

(二)明确职责分工。学校应成立卫生防病工作小组。明确校长为学校卫生防病工作第一责任人,建立学校一把手负总责、分管校长具体抓的防控工作责任制;建立校长、校医(保健教师)、班主任(辅导员)三级传染病防控责任体系,将责任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人。

(三)建立学生健康体检制度。新生入学体检及在校生、教职员工的常规健康检查工作每年应进行一次,将结核病检查列入健康检查的主要内容,做到对结核病早发现、早控制。

(四)建立健全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制度。各学校要根据本校的特点制订结核病防治工作管理制度、工作制度、工作职责和责任追究制度、以及应对突发疫情应急预案制度,以有效应对学校结核病和突发疫情。

(五)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监测、发现及报告相关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明确疫情报告人,并在学校卫生防病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单位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负责指导全(托幼机构)学生的晨检、因病缺勤登记、汇总、分析工作。

(六)落实班主任(辅导员)在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责任。明确班主任(辅导员)是学校晨检、学生因病缺勤登记、追踪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学生晨检工作和因病缺勤学生追踪调查工作。

(七)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保持校园环境卫生,定期清扫保洁,消除卫生死角;对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等人群密集场所定期进行开窗通风;倡导校园文明,不随地吐痰,乱丢废物。

(八)积极开展卫生宣教。广泛开展预防结核病等呼吸道传染病的健康教育,举办知识讲座,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课,发放有关结核病和其他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

六、各级各类学校

1.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部署,在卫生部门指导下,将结核病防控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

2.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校长具体抓的防控工作责任制,并将责任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人; 3.明确结核病疫情报告人;

4.配合卫生部门对校医等有关人员进行结核病防控知识培训; 5.开展结核病防控的健康教育;

6.配合卫生部门做好结核病暴发疫情调查处置等工作。

七、中小学校卫生保健所

1.协助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制订本地区实际的学校结核病防控对策措施;

2.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和指导中小学生传染病、常见病及其他疾病的防治工作;

3.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学校结核病疫情监测和突发疫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置工作。

八、学校卫生机构 学校卫生机构包括校医院、卫生室、卫生保健室等,应在学校 卫生防病工作小组的领导下履行以下职责:

1.承担本校(院、园)结核病和其他传染病防治工作计划的制订和实施;

2.做好学校师生肺结核患者发现、登记、报告、转诊和疫情监测;对肺结核患者和预防性服药者进行督导治疗管理;

3.对应追踪的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患者采取有效方式进行追踪; 4.积极开展学校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卫生宣教和健康促进工作; 5.对接触结核病患者的人群,在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指导下进行结核病筛查。

九、晨检

学校要指定专人负责晨检和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要建立健全学校-班级肺结核可疑症状监测网络,由班主任或班干部担任班级监测员.(1)学校医务室(卫生室)要组织对监测员的培训,由监测员负责每天到校学生的晨检;了解到校的每名学生是否具有咳嗽、咳痰、发热、盗汗等肺结核可疑症状,发现有上述症状者及时督促学生就医诊治。

(2)发现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咳嗽、咳痰 2 周以上,咯血或痰中带血丝),监测员及时同时通知学生家长到结防机构进行诊断,学校并做好晨检记录,一旦确诊后休学治疗。

(3)对已转诊的学生,学校医务室要密切追踪转诊后的到位情况,以及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定点医院)的最后诊断结果。

十、肺结核患者的报告与转诊

1.校医推荐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就医。

校医院对常规健康体检、晨检和因病缺勤追踪中发现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要及时推荐到属地的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定点医院)就诊检查。

2.校医院、学校医务室要负责传染病报告和转诊。

校医院、学校医务室(卫生室)的医务人员诊断发现肺结核/疑似肺结核患者后,应向区教育局,保健所报告,以电话形式。

十一、学校环境卫生 结核病的感染控制

确诊结核病患者后,加强公共场所,如教室、宿舍、图书馆、食堂等人群密集场所的通风和消毒是结核病感染控制的重要措施。一般情况下教室、宿舍等公共场所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空气流动较小,人员相对固定。发现结核病患者的教室、宿舍等,在患者隔离治疗后,建议采用以下控制措施:

1、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方式,每日通风时间不能小于 70 分钟。

2、紫外线照射消毒。照射时间不少于 30min。

3、也可选用 0.5%~1.0%过氧乙酸溶液薰蒸或过氧化氢复方空气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可采用熏蒸或超低容量喷雾的方法进行,原则上不建议每日使用化学消毒剂进行空气消毒,最好两三天消毒一次。

4、对地面、教室桌椅及其他用品进行消毒。

十二、密切接触者筛查是早期主动发现肺结核患者的有效手段。

与肺结核患者,尤其是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的学生存在结核 感染和发病的风险,长期密切接触发生感染的风险更大,因此对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及时进行筛查和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1、密切接触者的定义

密切接触者是指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长时间在一起学习(工作)、居住、生活的人,包括患者的同学(室友)、教师、家庭成员等,以及根据实际情况判断的其他密切接触者。

2、密切接触者筛查

筛查范围 :

如果同班、同宿舍发现了 1 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要对与该病例同班或同宿舍的同学进行筛查;如果在同班、同宿舍同学筛查中新发现了 1 例及以上肺结核患者,需将密切接触者筛查范围扩大至与患者同一教学楼楼层(或宿舍楼楼层)的学生。同时,也要对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进行筛查。

11.结核病类型与防治方法的探讨 篇十一

【关键词】结核病;防治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279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18-01目前针对结核病的防治仍然处于发展阶段,没有形成明确的治疗体系。通过观察患者得出结核病患者耐药型增多,主要原因在我国人口多,并且流动性大,人们的生活不规律甚至吸毒等等原因。目前治疗结核病的困难主要的关键在于DR-TB尤其是MDR-TB(即耐多药结核患者)的流行。1结核病的分类

结核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顽固的传染性疾病,根据分类大体可以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1原发型肺结核主要是原发综合症及胸内淋巴结结核,在儿童身上发病率较多。

1.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包括急性、亚急性及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这种病症是比较严重的,而且会影响到多个器官。

1.3继发型肺结核这种类型是肺结核多见的一种,包括的方面比较多,像浸润型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干酪性肺炎、结核球及结核空洞等。

1.4结核性胸膜炎,又分干性胸膜炎、渗出性胸膜炎及结核性脓胸三类。

1.5肺外结核这种类型是新出现的,指骨结核、肠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等。2影响结核病得到有效治疗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在确定之初没有及时到医院确诊经过调查发现,我们国家的结核患者就诊率很低,大多人对结核病这个概念还很陌生,甚至一无所知。不知道结核病的发病症状有哪些,甚至在患上结核病后也不知道去医院接受治疗,结果延误了治疗,错过了早诊断早治疗的最好时机。

2.2居住的地方比较偏僻,就诊不方便我国农村结核病患者约为城镇地区的1.6倍,并且有一大部分都居住在偏远的地方,环境闭塞,交通也不方便,在确诊治疗后的后续治疗跟不上,不能按时取药,定期复查,有时候因为农忙而忽略了治疗。

2.3不能坚持化疗在患者经过化疗一定的过程后,发现症状好转减轻后,就自己停药不再接受治疗,有的因为怕在化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最终放弃治疗。或者不按要求服药,不连续治疗,最终导致耐药,这样一来治疗就非常困难了,治疗的费用也在不断地增加。

2.4病人耐多药经过调查,我国结核病患者耐多药和其他国家相比较是很严峻的。耐多药的患者在治疗上比其他患者更加的困难,主要问题还是在于患者对结核药物不敏感,病灶长期得不到药物治疗,有的在治疗后不停地复发。3预防结核病的方法

一定要加强对公民的卫生教育,促使大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医务人员和家人也要经常对结核病患者的痰进行焚烧或药物消毒。要养成定期体检的好习惯,对于结核病患者要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另外,一定要按时给婴幼儿接种卡介苗,以使肌体产生免疫力,减少结核病的发生。发现有低热、盗汗、干咳嗽、痰中带血、乏力、饮食减少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诊结核病以后,要立即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注意增加营养,以增强体质。只要发现及时,治疗彻底,结核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结核病人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是可以避免许多问题的。早发现在选择药物的品类上也是比较宽泛的,并且治疗的费用相对要低很多,药物对患者本身的不良反应也会降低,安全就有了保障。病人容易耐受,治疗起来也就比较方便,治愈也就相对容易些;失败率也会大大降低。其根本目的在于对病人进行彻底治疗,缩短其传染期。所以,早发现早治疗对结核病患者是非常有好处的,通过根本治疗也是对结核病预防的重要方式。

约有一部分感染结核菌者可能发生结核病,发病与否主要取决于感染者的抵抗力和感染结核菌的数量。最好不要长期劳累,精神要放松,在饮食上结构要合理,在加上适当的身体锻炼,加强自身的抵抗能力。另外还要注意改变平时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像吸烟。吸烟越多的人,患结核病几率也就越大。吸烟会引起身体很多不好的反应,像咳嗽容易掩盖结核病的症状,影响结核病的诊断,也会对结核病的治疗带来困难。

降低结核菌环境的浓度。结核菌在封闭的环境下是很容易传播的。所以,一定要经常通风呼吸新鲜空气,尽量让太阳直射。另外还要注意隔离,这样可以更好地避免传染源。患者自身应该清楚不要到人比较多的场所活动或工作。家庭成员中如果有结核病人的,除积极治疗和经常通风换气外,最好给患者单独的房间,如果条件不允许的话,也不要在一张床上。

结核病是慢性、消耗性疾病,因为疾病的原因会消耗很多的体力,这个时候就需要有足够的营养进行补给,以提高病人的免疫力,因此,病人在饮食上加强营养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饮食上,要注意高蛋白和热能的补给。结核病的任何症状都会使组织蛋白和热能严重消耗,因此在食物蛋白质和热能的供应上,都要比其他正常人要高许多,蛋白质要尽量多的供给,以奶类、蛋类、动物内脏、鱼虾、瘦肉、豆制品等食物为主。牛奶对结核病人来说营养比较丰富。

通常结核患者的食欲因为病情会有所下降,应当积极调节患者的饮食。除了一天三餐正餐外,也可以早上和下午加点点心。但食物应尽量清淡,以素菜为主。因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除在药治和饮食进行细心照料外,还要适当注意休息和多进行户外有氧运动,当然要注意环境及餐具的保洁。4小结

总之,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也是一種全身性疾病,人体各个器官都可以患结核病,但是,结核可防可治,只要坚持正规治疗,大多数的结核患者都是能够治愈的。但是结核病的治疗需要双方积极的配合与治疗,才会对结核病的治疗有很好的帮助,才能收到良好的治疗的效果,这种配合的成功与否主要还在于患者本身。参考文献

[1]卫生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S].2001.

[2]吴景时.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5-46.

12.结核病防治知识讲稿 篇十二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法, 对某中学不同年级以班为单位, 共抽取2625人为调查对象, 年龄12~16岁。其中一年级631人, 二年级706人, 三年级693人, 四年级595人。

1.2 方法

参考有关材料自行设计结核病防治知识调查问卷, 由调查员说明调查意义和目的, 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前、后分两次, 以班为单位用同一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查。学生采用不记名方式, 独立填写调查问卷, 并当场收回。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某中学共调查2625名中学生, 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前, 发放调查问卷2620份, 收回2620份, 有效2607份, 有效率99.50%。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后, 发放调查问卷2622份, 收回2622份, 有效2616份, 有效率99.77%。健康教育前共调查2607人, 总知晓率35.17%;健康教育后共调查2616人, 总知晓率64.79%, 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前、后某中学结核病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58.21, P<0.01) 。

2.2 健康教育前、后调查情况

健康教育前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相对较低, 其中预防结核病的最有效措施、国家对结核病的免费政策、结核病的最大危害知晓率最低分别为23.59%, 22.29%和22.71%。健康教育后预防结核病的最有效措施知晓率上升为60.55%, 国家对结核病的免费政策知晓率上升为70.57%, 结核病的最大危害知晓率上升为61.43%, 健康教育前、后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核病是慢性传染病, 结核病的传播途径, 结核病的传染源, 结核病主要症状, 治愈结核病的关键措施, 哪些人可能受结核杆菌感染, 健康教育前、后知晓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P<0.01) ;与肺结核病人同居是否会去检查, 健康教育前知晓率为90.72%, 健康教育后知晓率为92.54%, 健康教育前后知晓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3 各年级间调查情况

健康教育前, 一年级总知晓率为34.15%, 二年级总知晓率为35.58%, 三年级总知晓率为34.92%, 四年级总知晓率为35.99%, 各年级间知晓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5.29, P>0.05) 。健康教育后, 一年级总知晓率为63.97%, 二年级总知晓率为64.54%, 三年级总知晓率为64.83%, 四年级总知晓率为65.78%, 各年级间知晓率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 (χ2=4.54, P>0.05) 。

3 讨论

20世纪80年代中期, 结核病疫情又在许多国家死灰复燃, 卷土重来。WHO在1993年4月宣布:结核病处于“全球紧急状态”。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显示, 目前我国有5亿以上人口受到结核杆菌感染[1], 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泰安是旅游城市, 同时也是大专院校集中地区, 学生在一些地区已经成为最主要的感染人群[2], 这主要是由于学生人群集中, 居住比较拥挤, 极易造成肺结核的发生和流行。本次调查发现, 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前, 中学生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普遍较低。其中, 77.29%的学生不知道结核病耐药性的产生、危害和预防;77.71%的学生不清楚我国对结核病的相关政策;76.41%的学生不知道预防结核病的最有效措施。通过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 大多数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中学里对学生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效果良好, 也很有必要。

防治肺结核的关键是“高发现率”和“高治愈率”[3]。因此, 卫生和教育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学校结核病的防治工作, 采用多种形式, 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 每年组织开展学生肺结核筛查, 发现肺结核病例及时隔离治疗, 提高发现率、报告率, 增加治愈率。严防肺结核在学校的传播蔓延, 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导组.全国第四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华结核与呼吸病杂志, 2002, 25 (1) :3-7.

[2]孙芳, 张玲, 张剑.2002—2006年济南市历下区肺结核发病情况分析.预防医学论坛, 2009, 15 (2) :181-182.

上一篇:有关历史和文化古迹保护的调查报告下一篇:第8课水果拼盘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