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储粮通风技术实践与研究-论文

2024-12-11

广西储粮通风技术实践与研究-论文(6篇)

1.广西储粮通风技术实践与研究-论文 篇一

毕业生论文

0 前言

目:广西储粮粮情监测系统技术分析与应用

目 次

粮情测控系统的组成1.1 信号的采集 1.2 信号的传输 1.3 信号的处理 2.粮情检测、过程与维护 2.1 粮情检测 2.2 粮情检测过程 2.3 粮情测控系统的维护

2.3.1 要防拉断通讯电缆内部接线 2.3.2 系统要有防雷措施

2.3.3 要防磷化氢气体腐蚀 3.测控系统技术分析 3.1 粮情分析过程 3.2 粮情分析的特点

3.3 机械通风控制过程与特点 3.3.1 机械通风控制过程

3.3.2 机械通风控制特点

3.3.3 粮情检测、分析、通风控制三者之间的关系 4 粮情测控系统的应用 参 考 文 献

广西储粮粮情检测系统技术分析与应用 摘 要

通过对广西储粮粮情检测系统技术分析,使保管人员更好地运用这门技术,随时掌握仓内粮情变化,并及时采用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储粮的安全。

关键词

广西 粮情检测 技术分析 应用

前言

在储藏过程中,粮食受温度、湿度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发热、霉变、虫害孳生等情况。为了减少粮食储藏过程中的损失,保障粮食的品质和质量,首先应该及时准确地掌握粮食储藏过程中各种物理量的变化情况,找出其变化规律。粮情测控系统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来实现粮食储藏过程中对粮情变化的实时检测、对实时检测数据进行分析与预测、对异常粮提供技术保证和科学依据。

广西最早采用计算机粮情监测系统的粮库是梧州新民粮库,该库于1998年安装并使用内蒙赤峰生产的GDAS-128粮情检测控制系统,该系统由计算机、测控主机、测控分机、分线器、测温电缆组成,实现对温度、湿度等储粮因子的信息采集、传输、显示、储存和打印,能进行自动定时巡测和随机巡测,测控精度也符合要求。近几年来部分粮库更换了原来使用的模拟式粮情测控系统,采用了检测速度更快、精度更高、功能更齐全的数字式粮情测控系统,以适应科技储粮的发展要求。粮情测控系统的组成

粮情测控系统均由信号的采集、信号的传输和信号的处理三部分组成。

1.1 信号的采集

把传感器按顺序编号,用模拟开关控制依次接通。模拟开关是一种固态的开关电路,用编码来控制某一开关的通断,对某1个特定的编码只有1个特定的开关导通。当控制电路发出1个编码脉冲,通过二进制计数器变换为二进制码时,即有对应于该编码的传感器被接通。

1.2 信号的传输 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多数是微弱的直流电压信号,传输时为了提高信噪比,应采用屏蔽电缆。在远距离传输的场合,一般需要将信号放大后再传输,或者将信号转换成电流信号或频率信号传输。频率信号的传送有时采用光电耦合器,以增加抗干扰能力。为了减少信号失真,信号放大器应该是噪音小、温度漂移小、线性度好、输入阴抗高的放大器。放大器的电源要求是高稳定度、低纹波、低漂移的电源。

1.3 信号的处理 传感器的作用是将温度、湿度等非电量信息变换为电量信号,但大部分传感器输出仍是模拟信号。计算机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之前还需将这些模拟量变为数字量,即再进行一次模/数转换。常见的模/数变换器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双积分电路进行变换。双积分电路的主要优点价格低廉,抗工频干扰能力强,但变换速度较慢,常用于检测点较少的场合。另一种是逐次比较电路,其成本较高,但变换速度较快,因此在检测点较多的场合宜采用逐次比较电路。以上两种电路在市场上都有集成电路出售,有的单片机本身就带有模数变换功能。在粮情测控中,为获得较高精度的模数变换,应采用10位(二进制)以上的模数变换器,并使用高精度的标准电压,阴容元件也应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度。2.粮情检测、过程与维护

2.1 粮情检测 粮情检测是对粮食储藏过程中粮堆温度、仓内温、湿度等基本检测参数变化的记录。

2.2 粮情检测过程 粮情检测系统是通过电源电缆、通讯电缆将计算机、测控主机、测控分机、分线器和测温电缆等连结起来构成的系统。粮情检测过程是把埋在粮堆内的温度传感器所感应到粮堆内的温度变化情况,通过分线器、测控分机、测控主机而反映到主控机房的计算机上,使库房保管人员可以随时观察粮堆内的温度变化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确保粮食储藏过程的安全。2.3 粮情测控系统的维护

2.3.1 要防拉断通讯电缆内部接线

对测温电缆安装使用过程中的弯曲度要适应、外界拉力不能太大,以避免电缆内部导线拉断。2.3.2 系统要有防雷措施

系统设备外壳采用金属外壳,所有室外电缆均采用铠装屏蔽电缆埋地敷设,测温主机、分线器、分机金属外壳和穿线钢管、电缆屏蔽层等外露可导电部分连成良好电气通路,并在分机处与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做等电位连接后接地,不论系统是否通电工作,接地系统均保持良好通路。增强系统抗雷电感应和其它电磁干扰的能力,确保系统工作稳定性。系统主机、分机和分线器内三级均安装SPD浪涌保护装置,过滤因雷击或来自电网的电磁脉冲的侵害,保护电子器件的安全。

2.3.3 要防磷化氢气体腐蚀 仓内电缆端头、电缆出入分线器盒接口处及分线器与室外分机之间连接处均采用流动性好的硅胶密封,防止熏蒸气体的腐蚀。

3.测控系统技术分析与应用

3.1 粮情分析过程 粮情分析是充分利用和发挥计算机功能,对粮情基础数据按照储藏技术要求进行处理、分析,帮助仓库保管人员预测储藏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问题,提供分析结果供其参考,以辅助决策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3.2 粮情分析的特点 粮情分析是根据粮情分析数学模型,根据历史检测数据,自动归纳本地区粮温变化规律,结合当前情况,自动确定当前粮温的正确走向和报警温度门限,提出粮情处理建议。克服人为因素对分析结论的影响。3.3 机械通风控制过程与特点

3.3.1 机械通风控制过程 机械通风控制是按照国家粮食储备局颁布的《机械通风储粮技术规程》的要求,自动计算出不同情况下的平衡湿度、露点和机械通风的温度、湿度上下限,自动判断可否进行通风并自动控制风机的运行。

3.3.2 机械通风控制特点 机械通风自动控制则是指通风机就位、进行机械通风开始至机械通风目的达到时为止的过程中。根据通风降温、降水、调制目的,自动判断通风条件和自动控制通风机启动与停止。机械通风功能是粮食储藏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时,应采取的处理

措施之一。

3.3.3 粮情检测、分析、通风控制三者之间的关系

对于广西各地粮库的粮情检测分析控制系统而言,首先,应满足安全储粮的具体技术要求。粮情检测基础,粮情分析是依据,通风控制是手段。4 粮情测控系统的应用

目前广西多数粮库都已经实现了的计算机粮情监测系统,粮情测控系统包括:粮情检测、分析与通风控制。“粮情检测”在粮食储藏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就像“人工”保管时期人员的“眼睛”和“鼻子”,对粮食储藏过程中各种粮情的进行实时观察,并密切关注着粮情的实时变化;“粮情分析”就像保管人员的“大脑”,对通过“眼睛”和“鼻子”观察到各种粮情及变化情况,并根据粮食储藏技术的特点和粮食储藏的各种环境条件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给出相应的结论及处理建议;“通风控制”就像保管人员的“手”和“足”,根据“大脑”的结论和处理建议来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确保粮食处在适宜的储藏状态,保证粮食储藏的安全。同时,粮情测控系统是四项储粮新技术的基础,“即”谷物冷却机“、”机械通风“、”环流熏蒸"储粮技术运行状态的观察者和运行结果的真实反映者。粮情测控系统的准确、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其他三项储粮技术运行和应用效果,是新仓储粮四项技术应用的关键。由此可见,粮情测控系统在粮食储藏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所起的决定作用。

参 考 文 献

《储粮新技术学习资料》

2.广西储粮通风技术实践与研究-论文 篇二

关键词:高大平房仓,机械通风,自然低温储藏,粮食品质

机械通风储粮技术已经在我国有广泛的应用, 为我国的安全储粮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近年来, 新型粮仓如高大平房仓、立筒仓及浅圆仓等在我国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并已成为国储库的一种主要仓型。但是原先机械通风的经验是否适应新型的仓房还是未知, 因此, 为了探索新型仓型中机械通风的应用及其效果, 我们在德州第四粮油仓库对高大平房仓进行了机械通风实仓试验。

1 实际应用

2010年4月份, 我们在德州第四粮油仓库对库内4#仓用离心机进行了全面储粮通风, 在实施过程中, 分别采用了连续通风和间歇通风两种形式, 使整仓平均粮温在2009年12月份结束通风时维持在5℃, 到2010年7月初, 粮面1m以下的粮温仍保持在15℃以下, 在自然低温储藏、抑制虫霉侵害等方面使其达到很好的效果。

1.1 通风情况

(1) 4#仓为高大平房仓, 长度47.55m, 宽度29.19m, 装粮高度6m, 散装小麦6 822.393t, 通风前整仓平均粮温12.5℃, 最高点温度20.3℃, 平均水分4.8%, 平均仓温在6℃左右, 粮堆内部各点间温差较大, 有必要利用冬季气温较低的有利时机进行机械通风, 使其进入自然低温储粮状态。

(2) 4#仓的机械通风系统是按“一机三风道”配置 (图1) , 仓内通过铺设地上笼, 由4条主风道和12条支风道组成, 每栋仓采用“四机四口”的方式同时通风。4#仓的通风采用压入式间歇通风的方式, 4#仓测温点分布示意图如图2所示。

(3) 通风2009年4月19日开始通风, 至12月8日结束, 同时与其他仓进行的连续通风作了比较, 通风时间及大气温湿度见表1。

1.2 通风结果与分析

1.2.1 储粮温度变化情况

通风开始后, 粮温从低层至上层逐层降低, 其变化顺序为:连续通风12h, 冷空气进入粮堆, 低层粮温开始降低, 24h后, 中层粮温开始降低, 上层粮温开始升高;36h后, 上层粮温开始降低, 各点温度渐趋均匀;停止通风48h后, 各点温度有2℃左右的回升幅度, 再连续通风24h后, 各层温度继续降低, 至通风结束时, 整仓平均温度为4.7℃, 通风降温7.8℃, 使各点间的温差减小, 提高了储粮的安全稳定性, 为保持粮食品质和延续陈化及抑虫防霉创造了有利条件。

1.2.2 储粮水分的变化

在通风期间, 大气相对湿度较大, 个别时间达到70%左右, 但因温度较低, 绝对湿度太大, 通风结束后, 整仓平均水分为4.9%, 未出现粮堆内部水分分层和水分明显增减的情况, 粮堆内无结露现象产生, 同时与进行连续通风的粮食相比较, 连续通风的小麦水分下降0.25%左右。

1.2.3 通风道均匀性和能耗

从表观风速的测定结果来看:空气穿过粮堆时, 除靠近粮墙部分风速较低外, 其他各部分风速基本均匀;从粮温检测的结果来看, 通风前期, 在靠近仓房两侧山墙、主风道靠墙的一侧及两条支风道中间的测温点比靠近风道的测温点数据明显偏高;通风后期和通风后温度平衡期各部分温度逐步趋于平衡, 但仍存在3~5个高出平均粮温5℃左右的高温点, 估计是在自动分级形成的杂质区空隙度小、气流不畅所致。

在4#仓通风降温过程中, 所测得的单位降温能耗为0.034 5k W·h/℃·t, 为《机械通风储粮技术规程 (试行) 》相关规定值的86.3%, 通风结果表明本次通风操作是合理的, 经济实用的。

1.2.4 通风降温后的管理

通风结速后, 对粮堆的各项指标进行了抽样测定和跟踪检样, 对有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为进一步实施好通风技术积累经验。随着大气温度及仓温的下降, 粮堆表层及靠墙部位的温度继续下降, 粮堆内部各点温度进一步均衡, 温差逐步减小, 为低温储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机械通风应用分析

2.1 间歇通风与连续通风的比较

这两种通风方式都能够较快地降低粮堆温度, 达到很好的通风效果, 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间歇通风能耗要低于连续通风, 而连续通风后粮温有2℃左右的回升达不到预定的通风效果, 储粮水分有所降低。这主要是因为粮粒是热的不良导体, 连续通风时只是把粮堆空隙中的热空气置换了出来, 粮粒温度在通风结束后与冷空气进行均衡后造成了粮堆温度的小幅上升。而间歇通风在粮堆温度不断降低、不断均衡的基础上达到了较好的通风效果。因此, 在通风操作中, 要根据不同的降温目的 (是处理发热粮还是低温储藏等) 结合不同的时机选用不同的通风方式。

2.2 利用通风降温, 保持低温杀虫、进行无药保粮的可能性

通过机械通风作用, 使粮温降到5℃左右, 在此温度下, 大部分储粮害虫处于冷麻痹状态, 不再进食和生长发育, 如果长期保持低温, 害虫将因呼吸作用消耗自身储存的物质得不到补充进而死亡。因此, 通过冬季通风降温并保持低温时间在60d以上就可有效治理一般虫粮。在温度回升季节, 通过密闭粮堆, 可使粮堆温度保持在15℃以下, 有效地抑制储粮害虫危害并防止粮堆表面感染害虫, 在无药保粮方面具有一定可行性。

2.3 机械通风方式的综合利用

一般来说, 高大平房仓配备的离心风机主要是用来应急处理发热粮或高水分粮的, 正常通风可采用轴流风机进行吸出式通风降低粮温, 也可先用离心风机将粮温快速降至15℃左右, 待粮温均衡后再适时用轴流风机进一步降低温度, 在通风死角的处理上可以使用单管通风, 死角较多且大时可采用揭膜通风。总之, 在机械通风应用过程中在保证储粮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不同的条件及目的选用不同的通风方式, 确保通风的质量和最大效率的发挥。

3 机械通风的几点工作要求

3.1 风道布设要求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布设主风道和支风道, 以一机三风道为例, 各支风道之间的距离要相等, 与主风道连接部位要紧密, 通风口与墙壁接触部位应严紧无缝, 各通风管网与地坪接触部位应保证无缝隙, 必要时可用麻袋片或毛毡铺垫。风道铺设完成后, 应接上离心风机进行试运转, 通过调节支风道与主风道连接处的阀片, 保证每条支风道的风量均匀。

3.2 粮食入仓要求

一是粮食质量应达到“干、饱、净”的要求, 进行降温通风的粮食水分应在安全水分以内, 尽量采取过筛、输送机除尘扬糠等措施, 减少尘土、作物秸秆、糠皮等杂质入仓;二是在粮食入仓过程中应避免碰撞或损坏风网, 防止风道偏移, 如果发生损坏, 应立即停止入粮, 进行修复;三是在使用机械入仓过程中, 应经常变换入粮点位置, 或采用散粮器以减轻粮食的自动分级, 必要时可安排专人清扫粮面集结的有机杂质并随时整平粮面, 防止形成杂质集结区;四是粮食入仓完成后要平整粮面, 确保粮堆各处阻力均匀, 同时要控制好粮堆高度, 保证粮层厚度符合风网设计的要求。

3.3 通风的原则要求

一是通风目的要与通风具有的功能、通风的合适时机相协调;二是通风时的大气条件应能满足通风目的的需要;三是确定通风大气条件时, 既要保证通风具有较高的效率, 又要保证有足够的机会;四是确定通风的大气条件, 应能限制不利的通风作用;五是通风必须确保储粮安全, 防止发生结露及湿热聚集或分层等情况。以上这5条原则涉及到大气的温度、湿度、露点等参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种条件的组合, 要确保通风的质量和较小的能耗, 就要同时满足以上5个原则, 设法在上述诸多参数中找出最佳的平衡点, 同时还有根据通风的目的和不同时机、不同的情况选用轴流风机、离心风机或两个方式混合使用以及采取连续通风或间歇通风等通风方式, 力争达到均匀的通风效果, 尽量减少死角。

4 结速语

经过实践, 我们发现在季节转换时新型房式仓容易造成表层粮食结露。在机械通风一段时间后, 可以利用自然通风对粮食表层进行通风, 降低表层水分;另外, 通风过程中能充分利用粮食的缓苏作用, 及对粮堆进行一段时间的通风后, 间隔一段时间, 粮食温度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使粮食的表面温度与子粒的内部温度平衡, 然后再继续通风。

参考文献

[1]Corinne Stoltz.New trends of skin anti.Grog[J].Personal Care, 2005 (3) :49~55.

[2]左晓华.浅谈粮食陈化的品质变化成因及预防措施[J].黑龙江粮油科技, 2001, 12 (2) :27~28.

[3]崔晋波, 等.高大平房仓储粮品质变化与储粮环境的关系[J].南方农业, 2007 (1) :19~21.

[4]赵英杰, 张来林, 孙志东.对磷化氢熏蒸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粮食流通技术, 2000 (3) :29~31, 21.

[5]刘海明, 刘俊明.磷化铝动态潮解膜下环流熏蒸法研究与应用[J].粮食储藏, 2003 (2) :36~38.

3.广西储粮通风技术实践与研究-论文 篇三

1.1 通风系统确定的依据

(1) 风路短、阻力小、通风网络简单、风流容易控制, 在主要人行运输坑道和工作点上污风不串联。

(2) 风量分配满足生产需要, 漏风少。

(3) 通风构筑物少, 便于维护管理。

(4) 专用通风井巷工程量少, 施工方便。

(5) 通风动力消耗少, 通风费用低。

根据高峰公司目前的通风条件及通风系统的选择依据公司采用了“中央进风两翼回风”的通风系统, 即:新鲜风流从副井进入, 经过主运输巷道和穿脉巷道进入各个作业地点, 冲洗工作面后, 污风由各中段回风巷道进入两翼回风井, 从而排出地表, 以确保105号矿体通风系统正常、有效的运行, 为以后的矿体开采创造有利的条件。

105#矿体回风系统在118m水平回风机站有四台110×2KW轴流通风机, -100m北、-100m南、-200m南、-152m南了辅扇回风站已建成, 各机站装90KW辅扇一台, 将深部污风引到118m机站和100#回风系统再回到地面, 回风量为178.29m3/s。

1.2 高峰公司105#矿体的通风网路

高峰公司105#矿体回风系统:

进风:新鲜风流→主斜井、竖井→主斜道、盲斜井→工作面 (深部已达-200米水平) 。

回风:工作面污风 (深部已达-200米水平) →各中段回风平巷→回风斜井或回风天井→118米水平机站→从原恒窿和华星窿出地表。

2 高峰公司通风系统

高峰公司通风系统如图1所示。

3 现有通风不合理性分析

(1) 井下局部风流分配不合理。体现在:-60m6#盲斜井进风量少, -151米水平、-200米水平作业面通风条件仍很差。

(2) 根据“105号矿体通风系统采用‘两进两回’中央进风两翼回风”的总体布置, 现南翼回风系统虽然形成, 因利用原民窿井巷作回风通道, 线路复杂, 回风断面小, 回风效果仍不理想。北翼回风系统-100米水平~-151米水平~-200米水平仍未贯通, 其他路段也是因利用原民窿井巷作回风通道, 线路复杂, 回风断面小, 回风效果仍不理想。

(3) 100#回风系统对深部回风没起到相应作用。

(4) 通风线路不时受到不法盗矿分子干扰造成风流堵塞或短路。需要封堵的地方施工、材料运输比较困难。

由此可见当前的通风系统还不能更合理的能满足105号矿体所需的通风条件, 所以对原有通风系统进行合理优化。

4 通风系统的优化

4.1 矿井通风系统的原则

根据GB16423—2006的要求, 选择矿井通风系统的原则规定:

(1) 进风井巷与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含尘量不得大于0.5mg/m3;

(2) 主要排风井不应作为人行道;井口进风流不得受矿尘和有毒有害气体污染;

(3) 矿井有效风量率应在60%以上;

(4) 掘进工作面采用局扇通风, 采矿场利用贯穿风流通风;

(5) 尽量避免串联通风;

(6) 通风构筑物必须保持完好;

(7) 主扇应有反风装置。

4.2 针对目前高峰公司105号矿体通风系统进行优化的措施

(1) 设计专门的回风井巷, 完善深部通风网络

由于高峰高峰公司105号矿体目前的通风系统造成造成-151m水平北端通风困难, 而-151m水平北端至-200m尚无回风井巷, 按长远通风规划, 建议在-200m最北端开掘一脉外回风斜井或天井至-174m水平, 形成回风联道。并且-152m南端至-200m水平目前也没有专用回风井, 建议在-200m水平最南端开掘一脉外回风斜井或天井至-152m水平, -152m、-166m、-177m、-189m各水平相应开掘回风联络道互相连接, 形成合理的通风线路。

(2) 充分利用当前民窿, 创造有利的通风条件

据原来初步调查发现, 原精诚窿118m水平以下连通-151m中段中部 (即-146m水平) , 而下拉甲窿进风量则高达72.73m3/s, 如能对这两个窿口进行详细调查, 充分利用精诚窿作为另一回风线路, 利用下拉甲窿作为调节进风点, 对于整个系统的阻力降低将起到一定作用。

(3) 完善通风设施, 提高有效风量

为使矿井通风系统实现设计目标, 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GB16423-2006) 6.4.2.2条要求“矿井通风系统的有效风量率应不低于60%”, 为此高峰公司采取了以下措施:

(1) 在高峰公司井下对黄瓜洞、恒源窿、华星窿各回风井口进行整改。把黄瓜洞回风井塔改为水平式砼假巷, 并设置两道栏栅门, 将有效降低风阻;恒源窿、华星窿各窿口均分别有两个回风平洞, 由于以前设置的栏栅门网度太密, 风阻大, 建议改为条格状加锚网的栏栅门, 以降低风阻;同时华星窿的两个出口正对着拉甲坡气槽风流方向, 从而增大了通风阻力, 建议在该窿两出风口正前方适当位置砌筑砼砖挡风墙。

(2) 由于主要进、回风井间的压差很大, 因此在设计布置上已尽可能地拉开距离, 采用对角式通风系统。要将进回风井巷间的可用可不用的联络巷全部用风墙隔断;必须行人或通车的联络巷 (及井底车场巷道) 必须保持足够的长度, 以便在其中安设两道以上的高质量的风门及两道反向风门 (防止在反风时短路) 。

(3) 为调节控制公司井下工作面风量, 在采场天井的上部应设置调节风窗, 在其它适当地方应设有风门 (在高峰公司105号矿体中为增大4#盲斜井、6#盲斜井的进风量, 建议在150m、110m、50m、0m、-60m等各中段的2#盲斜井、3#盲斜井联道处设置调节风门, 同时在200m水平适当位置设置11#盲斜井、12#盲斜井、主斜道等设置调节风门) , 风墙, 测风站等通风构筑物。

(4) 对于风筒应适当加大每节风筒长度, 减少接头数;广泛采用接头严密、漏风小的反边接头法。反边接头法又分单反边、双反边和多反边等。

双反边接头的连接顺序如图2所示, 先在风筒两侧套上铁环1、2, 并各留200mm~300mm的反边, 顺风流方向把有铁环1的风筒插入有铁环2的风筒内, 拉紧风筒使两环靠拢, 要防止风筒歪斜出褶皱, 然后把风筒1的反边翻套过来, 再把风筒2的反边翻套过来。

多反边接头, 如图3所示, 是在双反边的基础上多一个活环3。活环3先套在有铁环2的风筒上, 当风筒1的反边翻套在风筒2上时, 再把活环3套在风筒2的反边和风筒1的翻边上, 然后把风筒2的反边和风筒1的翻边都翻套在活环3和铁环1上。

及时修补风筒和堵补风筒的针眼。修补时先把粘补处用钢刷刷毛, 除去灰尘, 涂胶, 待风干后即可粘补。对于胶布风筒灌胶和贴补法堵针眼, 采取这些措施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5) 在井下适当选用大直径风筒, 以减少风筒的阻力;提高安装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风筒须拉紧, 避免松弛褶皱;悬吊要平直, 靠巷道上隅角悬吊稳妥, 避免车刮人碰。避免拐硬弯, 当拐弯时为减缓风流冲击, 预先可制成短节弯头, 其中支撑骨架可钢丝绳钢丝编制, 骨架的铁圈直径应和风筒直径一致, 当然也可用铁风筒弯头。当用异径风筒相连时, 应用过渡节。当风筒中有积水时, 须及时放出, 否则由于积水的重量使风筒变形而增加风阻, 且易损坏风筒。

4.3 目前公司对井下通风系统采取的措施以及取得的效果

(1) 调整-151m~-200m刀盘通风天井。该天井原临时作为进风井, 在-174m掘一天井联道, 现作为-200m~-174m~-100m北回风系统的关键部分, 现已正常投入使用。取得的效果:增加-200米水平负压, 增加6#盲斜井新鲜风流量。

(2) 扩建-152m南~原恒源窿回风系统。在-152m南压顶、刹帮, 扩大通风断面, 并增加一台90KW辅扇。现-152m机站已正常运行。取得的较果:改善-151米水平南面通风状况。

(3) 建设-151m北~-60m~-33m~-18m~81m~124m回风系统。-151m北~-60m刀盘天井原临时作为进风井, 现已掘通-33m~-18m通风天井, 该天井将调整作回风井, 即形成-151m北~-60m~-33m~-18m~81m~124m回风系统。取得的较果:改善-151米水平北面通风状况。

(4) 建设-22m~-166m~-200m北临时进风系统。在-200m北装一台30kw辅扇, 现正常运行。取得的较果:为-200米水平北面探矿和开拓工程提供新鲜风流。

(5) 建设-200m中部~-171m~-100m南回风系统。在-200m水泵房后装一台30kw辅扇, 现正常运行。取得的较果:增加-200米水平负压, 增加6#盲斜井新鲜风流量。

(6) 完善增大4#盲斜井进风量的相关措施。各码头门安装调节风门, 在-50m下原田角锌水泵房斜井上端平巷装一台15kw辅扇。取得的较果:增大4#盲斜井进风量, 为深部作业面提供更多的新鲜风量。

5 完善通风系统的管理方法

由于回采、采割、掘进等均采用浅孔落矿, 无需进行大爆破, 故不必进行加强通风。如有较小规模一次炸药量较大的集中爆破, 可安排在节假日, 所以需采用一种通风制度, 即正常作业排尘要求的通风制度。对无贯穿风流的独头掘进工作面和独立硐室采用局扇加强通风。

5.1 加强矿井通风系统的日常管理

(1) 主扇安装点应设检查道并安装主扇工况监测仪表和适合井下使用的机电保护装置, 主扇必须经常检查维修, 防止电机受潮和风机带病运转。

(2) 及时检查维护通风构筑物, 随时做到完好无损;根据生产变化及时进行各分支风路风量调节。

(3) 采掘工作面要坚持喷雾洒水和综合防尘制度, 采取湿式作业, 密闭尘源, 净化空气措施, 保证巷道进风空气成分和含尘量达到安全规程要求。

(4) 加强对平巷漏风的管理, 尽量减少系统内部漏风;采矿场必须实行贯穿风流通风;确保矿井有效风量率达到60%以上。

(5) 除通风人行井外的所有回风井必须拆除全部支护, 以减少通风系统阻力损失。

(6) 凡井下有人作业时, 主扇必须连续运转。

5.2 加强局部通风管理

独头巷道和无法利用主风流通风的采矿场必须安装局扇将新鲜风流送达工作面;保证作业面的风速、风质、风量达到安全规程要求。工作面爆破后必须开动局扇进行充分通风后, 相关人员才能进入工作面。凡有人作业的工作面, 局扇必须连续运转, 如果发现损坏的风筒时要及时修补或更换。

5.3 加强通风监测

经常对通风系统状况、通风防尘设备状况、通风构筑物使用情况、工作面通风防尘条件等进行检查, 并定期检查通风防尘措施执行情况, 发观问题及时处理。每月或每季应测定公司井下风量和风量分配以及风源质量, 通风系统改变故后, 应进行公司井下通风阻力的测量。

6 结语

高峰公司一直以来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要求做好通风防尘工作。随着生产线往深部延深, 通风工作难度越来越大, 公司领导带领公司相关人员经过多次调研, 对井下现有的通风系统及井下主要作业环境进行了系统检测与分析, 针对存在的问题, 采取了强化通风管理、优化通风系统设计、对局部通风进行整改的措施, 现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确保了井下职工的安全与身心健康, 为以后105号等矿体的安全高效开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彭兴文, 李二伟, 杨曼.凌钢集团保国铁矿通风系统检测与优化[J].采矿技术, 2011, 2 (2) :45-47.

[2]黎全, 陆峰, 等.高峰矿区100号矿体结构稳定性评价[J].矿业研究与开发, 2005, (1) .

[3]杨加伟.浅谈矿井通风阻力产生的原因及降低阻力的方法[J].采矿技术, 2010, 10 (2) :60-62.

[4]沈裴敏.安全系统工程[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1.

[5]王英敏.矿井通风与安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1979.

[6]马中飞.工业通风与防尘[M].北京:北京化工出版社, 2007.

[7]采矿设计手册编委会.采矿设计手册 (上册)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6.

[8]采矿设计手册编委会.采矿设计手册 (下册)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6.

[9]采矿设计手册编委会.采矿手册 (1-7册) [M].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0.

[10]彭兴文, 周焕明, 杨曼.深井铁矿井下作业环境检测与评价[J].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0, (8) :55-61.

[11]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广西高峰矿业105号矿体开采热害调查及综合治理技术研究报告[R].武汉: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 2008.

4.农村科学储粮与粮食安全研究 篇四

1. 何谓国家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都有着不同的定义,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 消费观念的不断提升, 各国为粮食安全定义的解读也在不断地变化。20世界70年代, 在世界粮食大会上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第一个相对比较权威的粮食安全定义“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随时间的推移, 在1983年, 同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了新的粮食安全的定义“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到又能买得起所需的基本食品”。在此次提出了买得起的基本所需求食品的概念, 丰富了粮食安全地定义范围, 既要确保粮食需求的供给, 也要发展经济, 保障人们“买得起”所需食品。

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地定义扩展, 是基于全球范围内各地区国家的发展情况考虑, 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的关注, 从改善发展中国家存在的贫困、饥饿和营养不良的状况的角度出发而定义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对于我国现有国情而言, 粮食安全的定义既不同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 也区别于发达国家。因此针对我国实际存在的国情, 我国粮食研究学者提出了适用于我国的粮食安全的定义“国家在其工业化进程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粮食的需求和粮食经济承受何种不测事件的能力”, 我国现有国情下的粮食安全需要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对粮食的需求。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生活质量不断的提高, 人们对粮食的日常需求量也随之不断增加, 粮食安全就是要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除此之外, 要能够在各种突发情况面前保障人们对粮食的需求, 例如:突发自然灾害、大规模经济危机等。

2. 农村储粮现状

在农村粮食储藏过程中, 储量损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关键因素。据不完全调查, 平均每户的储量损失率在5%左右, 相当于每100吨粮食在储存过程中, 就要损失5吨左右, 在全国范围农村来看就是非常庞大的一个数字, 会直接影响农户全年的经济收入水平。改善农村粮食储藏方式, 科学合理储粮, 是当前农村粮食储备的重中之重。部分地区推出了“丰产仓”的储粮模式, 利用农村普遍使用的彩钢板材质, 利用其轻便、易得、成本低廉的优势, 利用合理的科学设计, 制造“丰产仓”可以有效地改善农村储粮的防潮、密封、避虫鼠等问题, 减少粮食损失率。每个“丰产仓”的造价约在1000元左右, 在政府现行的惠民政策下, 农户需要承担的费用仅为20%, 每个仓仅为200元左右, 但却有效降低的储粮的损失率, 提高的储存粮食的品质。

随着“丰产仓”在我国部分地区的不断推行, 对农村储粮现状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效果比较显著的能够将年损失控制在2%左右。还是按100吨算, 每户约节省粮食3吨, 相当于多开垦土地10亩田地。在当前土地资源有限, 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 就显得极为有效。

3. 农村科学储量的意义及作用

部分地区已采用了多种手段对农村储粮进行了科学改进, 已初有成效, 改进后的储粮方式可有效地降低粮食损失, 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多数地区的科学储粮改造工程还得到了政府的补贴, 农户仅承担很少的一部分就获得了较大的受益, 对“丰产仓”等科学粮仓改造都非常欢迎, 对于加快推进粮仓的改进非常有利。与此同时, 因为粮仓改造的惠民工程, 也一改政府粮食部门在农民心目中的形象, 过去许多人认为, 粮食部门无所事事, 没有业绩科研成果, 对农户生产提高没有贡献。通过科学改进农村粮储, 减少了粮食损失, 还改善了粮食部门在农民心目中的形象, 提高了政府在农村的群众号召力, 树立了良好形象。

基于中国国情的粮食安全, 其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应对各类突发情况, 在面对突发的极端自然灾害, 或国内外情况引起爆发式经济危机时能够保障人民有粮可吃, 能够在粮食供给方面安全渡过危机。改善农村储粮条件, 科学储量能够提高农户的储粮积极性, 在遇到突发情况时不仅能够保证自己的温饱, 还能够有余粮去帮助需要粮食的人, 也就是“藏粮于民”。增强农村对突发危机的粮食安全应对能力, 缓解国有粮仓粮食储备压力, 维护社会稳定。

改善农村储粮条件, 还可以改善农村居住环境。老式的农村粮储设备比较简陋, 密闭性差, 就会导致有漏粮现象, 周边会衍生很多虫鼠, 就会有一些“虫蛾滥飞, 老鼠乱窜”的现象出现。科学储量后, 改善了储量条件, 加强了储量容器的密闭性, 避免了漏粮的现象, 也就减少了虫鼠省生存数量,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 促进了农村村容的治理, 降低了疾病的传播机率。

推行科学储量方式, 降低了农村原有的粮仓建设成本, 改善了储量条件, 新型储粮容器防潮、密封还美观卫生。同时制作、维护成本还低, 大大降低了农户粮储的年损失率, 显著地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收益。

结语

全国范围农村的推广科学储粮可以有效地改善农村原有储量条件, 降低储量成本, 显著降低年储粮损失率, 提高农户收入水平。农村储粮能力是国有粮库以外最大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因此增强农村储粮能力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 粮食安全依然是我国国情稳固的重要基础。对于粮食部门而言, 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 如何安全、合理、科学的储量, 保障粮食安全就成为其主要工作。立足于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 各地粮食部门积极改良粮食储存方式, 协助农民解决储存难的问题, 已覆盖多个省市区, 随着科学储粮不断推进, 储量改善工程已取得可喜成绩。

关键词:农村,科学储粮,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张维平, 宋锋.论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粮食安全影响的对策[J].粮食储藏, 2000 (05)

[2]云昌杰.我国农村储粮问题研究[J].粮食储藏, 1996 (06)

5.广西储粮通风技术实践与研究-论文 篇五

广西桂林市民族职业技术学校通过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向本土输出了许多旅游类、服务类的行业人才,但从毕业生市场就业现状来看,学生技能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契合度并不高。学生技能的实用性还有待提高,在信息化的当今社会,行业信息更新以及社会需求变化十分迅速,这给学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并不完善的专业教学体系下,如何面对人才需求市场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完善教学模式是学校率先面临的问题。为此,本文从广西桂林市民族职业技术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其原因所在并提出针对性策略建议,对学校的专业建设有现实意义。

二、广西桂林市民族职业技术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师资力量薄弱

广西桂林市民族职业技术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相对落后,这主要体现在:

1、教师队伍专业性不高。在现任的师资队伍当中,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出身的教师仅有30%左右,超过一半的教师都是通过培训转型。这大大影响了实际教学的专业化和规范化。甚至有些教师自身对专业的理解就存在偏差,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就是教学任务不明确,教学手段单一化,这类教师如果不接受必要的专业培训是难以继续胜任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的。

2、教师继续教育推展不力。就目前广西桂林市民族职业技术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学现状来看,教师队伍基本能够满足日常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但对校外实践和实习指导就显得捉襟见肘了。这与教师匮乏的专业继续教育有关。学校内部开展的专业学习多限于肤浅的听课、评课、公开课等层面,并没有开展深入的专业探究与理论探讨。与社会上的专家、学者之间的互动交流不多,这限定了教师难以实现专业上的实质性突破。

(二)教学课程设置不完善

广西桂林市民族职业技术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理论教学无疑是完成的比较好的,但不容忽视的是实践课程的相对匮乏,具体体现在:

1、校内实训课程不足。从课时安排上就可看出,实践课程的课时数还不足理论课程的三分之一。这必然会影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吸收及应用。受到教学条件及资金的制约,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校内实训仅停留在简单的技能操作层面,关于导游方面的实训几乎为零。所谓的实训课程远远没有实现其应具备的作用。

2、校外实践匮乏。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学需要校企开展深入合作。虽然广西桂林市民族职业技术学校与一些旅游局、旅行社之间签订了合作培养协议。但双方之间的互动合作十分匮乏。学生很少到相应的旅游局或旅行社进行实习。而这些社会组织更是很少进入学校对实践教学进行指导。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实习期间产生的车旅费、门票费等费用增加学生的经济负担,而学校又没有充足的资金补贴学生实习。另一方面,学校需要对学生实习期间的安全状况承担责任。

(三)学生技能不适应就业

从近年来学校输出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这主要是因为专业老师对社会实际需求了解不够贴切,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方向出现偏差或不明确。学生到社会企业任职后无法立刻投入到工作当中,通常需要进行必要的前期培训,这不符合社会对当今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同时也浪费了学校的资源增加了企业成本。作为技术学校,应将培养针对性人才作为教学目标,要在实训过程中结合社会需求形势。从而达成培养社会所需求人才的目标。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重点项目、非重点项目区别对待。教师对重点项目的判定通常以教学考核内容为依据,换言之,许多教师在学生的实训技能与学习成绩之间更侧重于后者的培养。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在校成绩优秀的学生却难以适应社会企业的职能需求。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支持的是服务行业,而众所周知服务业对细节的要求较高。如果一些项目因被学校和教师轻视而没有重点培训,很可能就会影响学生在工作中的直接表现。

三、广西桂林市民族职业技术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实践路径

(一)培养师资力量的专业性

对教师队伍专业性的培养应从两方面着手,即引进来,走出去。首先,引进一批具备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的旅游管理与服务专业教学专家,同时从优秀的社会行业精英当中遴选一批兼职教师,重点加强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在引进优秀教学人才的同时也是引进先进行业理念的过程。这对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都具有积极作用。其次,鼓励本校教师参加专业培训与进修,提高职业资格等级和专业技能水平。推动与外校之间的教学互动,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交流,不断实现教学方法创新以及教学理念更新。通过开展优质课互评、教学经验交流等多种活动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此外,构建学生校内校外双教师机制。将学生的校外实习与校内实训结合起来,在校外实习过程中通过与企业的深入合作,为学生配备实践导师,负责指导学生实习期间的专业问题。以此保证学生的实践课程学习有更专业的指导,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师资队伍的专业性建设不仅要有学校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与鼓励,同时也需要教师本身提高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作为职业生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加强教学要点的改革性

提高广西桂林市民族职业技术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实践性,突出教学要点的创新性是切实改善教学质量,提高人才输出与社会需求契合度的重中之重。首先,优化实践课程结构。协调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安排,实践课程应由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社会实践等多部分组成。对课程设置的调整要由学校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不仅要结合区域内旅游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现状,还要整合教学大纲要求的理论知识体系,从宏观上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课程的最优配置。其次,不断更新教学资料及信息资源。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要具有与时俱进的意识,将行业前沿以及新理念、新技术等融入到教材当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过分拘泥于教材内容和考试大纲,而是应该时刻关注行业动态,并注重拓展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授课中融入教学新理念。再次,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构建持续更新的教学资源体系,以社会行业新需求作为教学改革的指向标,实现教学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

(三)强化学生技能的实用性

要提高学生技能的实用性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加强实践教学,学校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建设校内实训教学场地。加大教学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建设符合教学需求的场地设施,规范校内实训课程的正常开展。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2、拓展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构建有效的校企合作关系。学校应主动与社会企业建立合作人才输出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场地提供技术指导。企业内实习与校内实训课程有着本质不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也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课程教学与社会实践所需之间存在的差距。学校应转变传统教学思路,在学生校外实习期间也要加大对学生实习效果的跟踪反馈。同时企业方面应为学生配备一名导师,对学生的操作技能进行指导。此外,学校与企业共同为学生参加校外实习提供便利条件,有效解决学生实习期间产生的费用问题。

四、结束语

6.广西储粮通风技术实践与研究-论文 篇六

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会展项目式教学的实施背景

在广西东盟经济贸易圈和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推动下, 广西会展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展会数量逐年上升, 会展规模逐年扩大, 会展业收入逐年提高。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 (桂林) 国际旅游博览会、中国 (玉林) 中小企业商机博览会、中越凭祥科技贸易博览会、东兴·芒街商贸旅游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中国—东盟自贸区论坛、桂林国际旅游论坛、中国—东盟企业家论坛 (柳州) 等一批展会在国际和国内已具有较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据不完全统计, 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共有专业展览公司和展览服务公司150多家, 从业人员1万多人 (数据来源《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决定》) 。会展业的发展带动了会展专业人才需求的攀升, 广西发展会展业急需建设会展人才“储备库”, 为广西会展业的发展培养一支能与国际接轨的专业人才队伍。

会展是操作性极强的行业, 强调的是动手能力, 因此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把岗位的工作情境融入教学环节, 是对课堂教学进行的补充和深化, 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以适应会展行业职位的要求以及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

在传统的职业教育中, 教师处于中心地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技能, 而且几乎没有自主学习的空间。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 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 结合会展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特征, 项目学习、情境学习成为非常重要的学习形式。一方面, 学生是主要的行为者, 学生独立或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从信息的收集和工作计划的制定到工作任务的实施以及对工作成果的评价等, 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工作经验。另一方面, 以建构主义的学习原则为基础的情境学习成为职业教育的典型特征。教学内容就是从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中开发出来的适合教学的学习任务和工作任务。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学习, 可以使职业教育更加接近企业的实际。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成立于2005年, 自成立之初就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从2006年开始以校园展会的形式开展专业实训教学, 以真实情境为背景, 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使得校园展会成为锻炼和展示学生才能的大舞台, 融专业实践教学、校园文化活动于一体。展会项目从筹备分工、招商引资、展会营销到参展商品的选择、展位的定价、广告宣传、现场服务、现场活动等, 各环节都由学生自行组织、全程参与, 通过这一实践可以使学生们体验展会组织的全过程, 演练一系列会展策划与管理技能。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会展项目式教学的实施过程

“校园综合展会”项目把展前、展中、展后三个阶段的工作进行分解, 设计出相对应的项目教学方案, 按行动回路设计教学思路, 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这里的能力已不仅是知识能力或者是专业能力, 而是涵盖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接纳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与人协作和进行项目动作 (包括展位销售、合同签署、宣传推广、现场服务等等) 的社会能力等几个方面。

实训内容具体包括: (1) 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校园综合展会项目”来进行教学活动。 (2) 学生在教师的主持下以小组合作工作的形式, 自行组织完成展会的全部工作。 (3) 工作要主动, 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 注重的不是最终结果, 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

实施流程包括:确定展会名称、主题、主承办方名称、展品范围、展出时间、规模、地点;展前各项筹备工作, 包含人员分工、招商招展、宣传推广、费用预算;在展览现场各小组按服务方案提供展会服务, 维护现场秩序, 处理突发事件;展览结束后进行参展商满意度调查、小组考评、费用结算。

每一届校园展会项目都与时俱进, 在真实的项目情境中贴近企业需求。比如第六届校园展会以“创意·创新·创业”为主题, 结合大学生创业园的平台, 依托行业, 加大与企业的交流合作, 旨在形成学生的创意理念、培养创新精神、加强创业训练, 为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营销与策划专业及其他专业学生提供实训平台。得益于承办单位市场流通系全体师生的齐心协力, 也得益于学院各职能部门的指导与支持, 学院市场营销协会、物流连锁协会等社团的大力协助, 更得益于社会各界朋友积极踊跃地参加, 第六届校园展会在办展规模、辐射力、展会现场服务上, 相比历届均有了显著提高。

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会展项目式教学的作用

从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实施的校园综合展会效果来看, 实训达到了专业教学的预期目的。在展会实训完成之后, 学生普遍感到不仅实践能力有所提高, 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训对展会运行的了解, 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并能够结合办展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在专业领域内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项目结束后一些学生写出了质量较高的实训心得体会。展会实训促进了学生自身的发展。展会实训使学生初步接触社会, 培养了他们的环境适应能力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展会在丰富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同时, 也通过这个活动让社会各界更直观地了解学院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以及办学特色, 从而进一步提升学院的社会影响力。

随着广西改革开放进程的进一步提速, 南宁的展览市场也正不断地蓬勃发展起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开展项目课程教学是方便实用的, 也是富有成效的, 也有利于开发项目式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不是以传授学科知识为目的, 其宗旨是向学生传授工作过程知识, 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培养会展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实践在设计上解构了传统的学科体系的职业教育, 尝试建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的职业教育模式, 为深化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教学与课程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

摘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不是以传授学科知识为目的, 其宗旨是向学生传授工作知识, 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培养会展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实践在设计上解构了传统的学科体系的职业教育, 尝试建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的职业教育模式, 为深化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教学与课程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工作过程,会展,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冯丹.展览现场管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7

[2]丁萍萍主编.会展营销与服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3]刘嘉龙.工学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与思考——以参加中国 (杭州) 国际动漫节会展服务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10)

[4]杜明明.浅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任务教学法[J].新课程研究 (中旬) , 2011 (9)

上一篇:军训新闻稿范文1000字下一篇:【实用】竞争与合作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