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2018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2025-01-10

无为2018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共13篇)(共13篇)

1.无为2018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篇一

义保改革稳步实施

推进教育和谐发展

(2014年12月11日)

自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以来,在市教育局有力指导下,在试验区工委、管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育公平、和谐发展为目标,加强领导,强化举措,加大督查,狠抓落实,建立完善长效机制,稳步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为全区教育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业务管理情况

(一)健全组织,明确责任。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调整我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教育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财政局副局长任副主任,教育局、财政局相关科室人员为成员,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定期联络召开工作会议,及时解决有关问题。

(二)健全制度,落实责任。出台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办法》、《中小学综合预算编制方案》、《教育内部审计工作实施方案》、《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实施办法》、《教育民生工程宣传方案》,制定了《中小学校收费管理制度》、《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支出票据审核办法》、《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科书循环使用管理办法》,修订了《中小学公务接待制度》、《义务教育经费管理报告制度》,下发了义务教育阶段公

(二)严格贫困寄宿生资助管理。修订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实施办法》,严格落实困难家庭寄宿生申报及公示制度,规范贫困生的界定和核实。区财政足额安排本级应负担的资金,实行兜底垫付、资金专户存储、拨付方式统一,通过银行卡及时足额发放国家资助资金,无挪用现象,无实物或服务形式抵顶或扣减行为,无强制消费或抵减学费等行为;发放对象符合政策规定,无冒领错发现象,确保了资金拨付的高效及时到位,切实解决了特困学生的经济负担。春秋两期发放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74万元,资助学生1200人次,资助资金已于4月、9月提前打卡发放。

(三)加强免费教科书的发放和监管。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科书循环使用管理办法,确保免费教科书按时、按量、按质发放到学生手中。全年价值215.3万元的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科书已全部发放,做到学生生均一套。

(四)规范教育收费工作。严格执行收费政策,规范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下发收费公示样表,制定了统一的永久性收费公示牌,在学校醒目位置公布张贴,设立举报电话,层层签订收费承诺书,明确责任人的责任,从源头上堵塞学校“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现象。加大学校收费工作明查暗访力度,及时通报检查结果。目前我区各级各类学校没有出现乱收费现象。

(五)扎实开展校舍维修改造工程。2014年我区校舍维修改造项目4个,投入资金240万元,建设面积9263平方米。截

后的用款计划,将教职工工资直接拨付工资统发专户,实行统一打卡发放,公用经费从专户直接拨付到校;学校按照批准的用途和额度规范使用,确保学校基本运转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切实改变了预算编制、执行走过场的现象,增强了教育预算的约束力。

(二)规范财务管理。一是建立集中核算机制。以区国库支付中心为平台,按照“四不变”(预算管理体制不变、会计核算主体不变、资金使用权不变、债权债务关系不变)、“五统一”(账户统设、票据统管、财务统核、采购统办、预算统编)的原则,采取“校财区管校用”的教育财务管理模式,将全区所有学校的财务统一纳入区国库支付中心实行集中核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区教育主管部门的财务监管职责,确保了教育财务会计信息真实、完整。二是建立日常管理机制。根据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使用管理实施细则,依照“统筹兼顾、确保重点”的原则,对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支出范围和标准,确定开支顺序。在保证日常运转的基础上,提高教育教学活动和文体活动方面的经费支出比例,确保教师培训费不低于年度公用经费支出预算的5%,严格控制非教学活动方面的开支,制定了《中小学公务接待制度》,从严控制业务招待费支出,有效地规范了学校开支行为,确保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发挥最大效益。三是建立民主理财机制。为增强学校民主理财意识,增加财务透明度,全区各学校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学校的一切开支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后,实行校长“一

2.无为2018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篇二

近日, 辽宁省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 将利用两年时间整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城市义务教育奖补政策, 建立统一的各级政府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新政充分体现了教育公平原则, 在“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的“两免一补”政策上, 公办、民办学校破除门户之见执行统一标准。从2016年春季学期开始, 按照普通小学每生每年850元、普通初中每生每年1050元的标准补助公用经费。基准定额为补助的最低标准, 现行标准高于基准定额的学校, 要确保水平不降低, 并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提高公用经费补助。统一标准后, 补助资金可随学生流动携带。

在此基础上, 寄宿制学校将按照年生均200元的标准, 增加公用经费补助, 对农村地区规模较小不足100人的学校, 按不低于100人核定公用经费等政策;特殊教育学校、随班就读残疾学生按不低于每生每年6000元标准补助公用经费。同时, 对现有政策进行调整, 取消了对城市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奖补政策;取消对农村初中进县城就读学生生活费交通费补助政策。

3.无为2018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篇三

资金分担:国家和自治区

承担大部分

根据《通知》,相关各项资金分担比例为: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和提高寄宿制学校、规模较小学校公用经费补助水平所需资金均由中央和自治区本级财政按8∶2比例分担;国家规定课程免费教科书资金由中央全额承担,地方课程免费教科书资金由自治区本级财政全额承担;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由中央、自治区本级和市县财政按照5∶4∶1比例分担;农村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安全保障机制所需资金,贫困地区由中央、自治区本级和市县财政按照5∶4∶1比例分担,其他地区由中央、自治区本级和市县财政按照5∶3∶2比例分担。

针对以上各项资金分担比例,自治区教育厅财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区在落实该项新政策时,明确了地方资金“由自治区拿大头,市县拿小头”的原则,其中:公用经费补助和地方课程免费教科书所需地方资金全部由自治区本级财政100%承担;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和贫困地区农村校舍安全保障机制所需资金由自治区本级财政承担80%;其他地区农村校舍安全保障机制所需资金则由自治区本级财政承担60%。

我区在落实该项新政策时,还体现了分类倾斜支持的原则。首先,在落实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的基础上,从2016年起,我区对城乡寄宿制学校寄宿生按年生均增加200元的标准补助学校公用经费,支持办好寄宿制学校。其次,对农村地区学生规模不足100人的规模较小学校,按照100人核定公用经费,支持办好乡村规模较小学校。再次,对城乡特殊教育学校和有随班就读残疾学生的学校,按残疾生年生均6 000元标准补助学校公用经费,进一步保障残疾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一视同仁:城乡统一,

民办学校纳入保障范围

目前,全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已经享受“两免一补”(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政策,对城市义务教育学生也免除了学杂费,但城市义务教育段学生仍需缴纳教科书费用。如今,《通知》提出了新的要求,从2017年春季学期起,统一向城市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推行部分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对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这就意味着,城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明年春季学期起,也将和农村学生一样,不需再缴纳课本费了。

近年来,随着农村学生大量涌入城市,给城市义务教育带来很大压力。区内部分地方甚至出现公用经费补助水平城乡“倒挂”现象,即有些城市学校公用经费标准反而比农村学校的还要低一些。为此,《通知》严格落实国家提出的相关经费可携带政策,提出“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学生流动可携带”。也就是说,无论学生在城市还是农村,都可以享受到一样标准的“两免一补”,财政都会按照不低于基准定额的标准足额安排补助,这将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益。

此次出台的新政策,对民办学学校也一视同仁。首先,对在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就读的在籍学生一视同仁,都可享受“两免一补”政策,这是切实履行政府为全体适龄儿童提供免费义务教育的职责,充分体现了政府对民办学校的扶持,有利于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发展义务教育,增强学生就学的可选择性。民办学校在籍学生免学杂费标准,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确定的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执行,民办学校收费标准高于基准定额部分,由学生家庭负担。其次,学生无论在哪类学校接受义务教育,自治区都会按照不低于全区基准定额的标准对学校足额安排公用经费补助,包括对民办学校也按照不低于广西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补助公用经费(含免学杂费部分)。再次,民办学校学生与公办学校学生一样,继续免费获得国家和自治区规定课程教科书,资金由中央和自治区财政全额承担。

(责编 欧金昌)

从2016年春季学期开始,全区统一实施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政策。

从2016年起,取消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奖补政策,各地必须于2016年6月30日前建立城市地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

从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统一向城市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推行部分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对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费补助。

《通知》提出“推行部分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但并未明确该项制度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此,自治区教育厅相关处室负责人解释,循环使用的教科书只是部分科目,不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目。按国家规定,体育、美术、现代技术教育等学科的教材,可以循环使用。我区将从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循环使用的教科书由学校保管,不再像现在这样,直接发到学生手中,而是上课需要使用时,学生才从学校领取教材。考虑到教材的折旧问题,教育主管部门每年会按30%的比例对循环使用的教材进行更新。

4.小学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总结 篇四

在本月初,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群众知晓度和满意度》和中心校《2016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宣传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老山小学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方案。在全体小组成员的不懈努力下,经过一个月大张旗鼓的宣传,群众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现将本阶段宣传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1、宣传进村。重点向本村村民、学生宣讲政策,解答问题,向全社会进行深入集中宣传。

2、向在校学生发放“义保知识宣传卡”。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知识统一印制在“宣传卡”、“宣传单”上,简单、清晰地标明国家免补的项目,发到每一个学生手中。

3、发布公开信。给每位学生家长写一封公开信,介绍新机制的具体内容,2016年春秋季开学后不再收费的项目和仍然收费的项目、依据和标准。

4、悬挂条幅和张贴标语、口号。在村部、繁华路段和人口密集地区利用标语、横幅多种方式,对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进行宣传。

5、在校内利用班级黑板报、校内宣传栏、晨会、校会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宣传义保政策。

5.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知晓卡 篇五

答:第一,补助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第二,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第三,补助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并提高补助标准。第四,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和补助学校公用经费。第五,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

2、“两免一补”的涵义是什么?

答:就目前我省而言,“两免”指的是: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和免费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一补”指的是: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含城市低保家庭学生)生活费。

3、我省享受义务教育保障改革政策的对象包括哪些?

答: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的学生,包括特殊教育学校和职业初中的在校学生;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沿用往年做法,本着“强化政府义务、减轻群众负担”的原则,由各地研究制定具体政策予以妥善解决。

4、我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补助公用经费标准是多少?

答:2012年,我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补助公用经费(含取暖费)基本标准暂定为:小学525元/生.年,初中725元/生.年,实际执行中将以财政部、教育部进一步提高后的最新基本标准为准。

5、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是多少?

答:2012年,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为:小学生4元/天、中学生5元/天,学生每年在校天数均按250天计算。

6、我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免费教科书补助标准是多少?

答:2012年,我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免费教科书补助标准为:小学生均每年90元、初中生均每年180元,所需资金全部由中央财政负担。

7、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后,学校还可以向学生收取哪些费用?

6.无为2018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篇六

自查报告

根据《安徽省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考核指标体系》文件精神,结合县教育局、中心校的工作安排,依据中心校《关于开展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及财务管理专项检查的通知》,我校认真地开展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专项自查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学校收费情况

实行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我校严格按照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的要求进行操作。具体工作如下:

1、组织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及广大教师认真学习相关的文件和政策精神,通过学习,使广大教师明白相关政策,知道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从2007年春季开学起,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继续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保障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经费集中统一管理预算编制制度;规范学校收费及办学行为,坚决防止“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的现象;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促进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均衡发展和队伍管理质量提高工作。进一步增强了领导和教师的政治敏感度,为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收费前所做的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在收费前我校在学校公开栏张贴学校收费标准,同时下发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在信中明确告知家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一费制”的收费标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生学杂费,只按标准收取每生10元的作业本费。

3、收费

我校严格按照文件精神,在收费的过程中,按规定给学生开据收据,不存在先收钱后开票的现象。所收取的作业本费及时地上交。

通过以上的工作,我校在收费过程中严格按照“一费制”标准只收取作业本费,按规定及时开据票据,对于享受两免一补的学生不存在先收后退的现象。学校除按规定收取的作业本费外,没有其它任何收取的费用。

二、经费到位与使用情况

学校公用经费能及时拨付到位,在学校公用经费支出上,严格遵守有关文件的规定。只用于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上,包括水电费,办公费、培训费、维修费等等。不用于补助和偿还学校债务。在开支过程中,学校做到了先预算,待预算批准后再支出,开支后及时报票的原则。学校大型支出经全体教师研究后实行,学校的支出情况及时在学校校务公开栏进行公示。

三、预算管理情况

我校根据有关文件要求,学校及学校报账员在认真接受培训后,按要求及学校的实际情况编制了预算。在资金使用上,我校做到了专款专用,不存在挤占其它费用的现象。在开支中,我校按照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节省开支,每月的开支严格按预算执行,做到不超支每月可用资金。

四、校务公开情况

我校建立了学校校务公开制度,并严格落实。公开栏中设立了定期公开事项和临时公开事项。将学校的收费依据、收费项目、收费金额、收支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7.天津市继续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探讨 篇七

我国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提出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 更新继续教育观念, 加大投入力度, 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 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 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 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将继续教育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 特别是成人教育活动, 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提高国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就业、创业、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继续教育已经脱离了正规教育, 是已经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所接受的各种各样的教育, 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

1.2 教育经费

教育经费是指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的财政预算中实际用于教育的费用。包括教育事业费和教育基本建设投资等。教育经费是以货币的形式支付的教育费用, 是办学必不可少的财力条件。教育经费政策要解决的就是如何筹措教育经费, 如何分配教育经费, 以及如何使用教育经费的问题。

1.3 教育税

教育税是为了弥补公共教育经费的不足, 扩大、集中和稳定教育事业资金来源, 对享受教育服务的单位和个人, 确定适合的计税依据, 并按照法定的税率和纳税环节计算征收并专款专用于教育投入的一种特定目的税。

1.4 教育彩票

教育彩票是为了发展教育事业, 弥补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而发行的彩票, 是一种集资的形式。

2 国内外继续教育经费发展现状

现代社会, 任何政府都无力承担继续教育的全部投资费用, 因此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分担成为各国继续教育投资的普遍模式。

英国在1998年投入5000万英镑建立了产业大学, 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向成人提供教育机会。美国从1999年开始先后投入29亿美元组建了多种类型的21世纪社区教育中心, 有效整合了政府、地方、社区、学校和民间组织等社会资源, 为成人继续学习提供了方便。日本则充分挖掘学校、寺庙、图书馆及活动中心等社会潜在的教育资源来办理继续教育, 极大的节约了投资成本。

美国要求企业雇主拿出相当于员工工资1.5%的资金来对员工进行培训。即雇员达到50人的企业, 要付每人305美元的培训费;雇员达到50-90人的企业, 要付每人159美元的培训费;雇员达到100-199人的企业, 要付每人248美元的培训费;雇员达到500人以上的企业, 要付每人466美元的培训费。美国私人企业每年用于员工培训的经费可与全美国的高等教育经费相抗衡。韩国在1986年建立了企业教育发展基金, 规定企业主必须为每月薪金低于1000韩元的员工, 向政府交纳相当于其工资5%的金额作为该项基金。该基金主要用于资助薪金低、只具有初中文化或初级技术水平的员工参加政府组织的企业教育和培训活动。三星集团每年用于培养人才的经费高达6000万美元。德国明确规定企业用于继续教育的经费支出应占企业销售总额的1%-2%。日本规定雇员工资的10%作为其继续教育的经费。在法国和瑞典, 企业必须缴纳专项雇员税用于继续教育。

然而, 我国的继续教育长期存在着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 严重影响了继续教育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2012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继续教育经费投入保障制度与机制。建立健全政府、用人单位和学习者共同分担成本、多渠道筹措经费的继续教育投入制度与机制。我国的继续教育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

3 天津市继续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探讨

3.1 建立政府财政投入保障机制

政府财政是继续教育投入的主渠道, 要根据继续教育的需求, 积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统筹各项收入, 加强预算管理, 保证继续教育财政投入有序增长。明确各级政府投入责任, 把继续教育投入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 加大对公益性和普惠性继续教育项目的经费支持, 合理分担继续教育经费。

3.2 建立税收政策保障机制

政府足额按照“三税”税额的3%征收教育费附加, 按照“三税”税额的2%征收地方教育附加, 扩大继续教育经费的资金来源。同时为了确保继续教育投入的稳定可靠, 平衡地区间的税源, 需要专门开征教育税, 缩小地区间、城乡间继续教育水平的差距。对继续教育给予捐赠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实行相应的减免税收政策。

3.3 建立多渠道投入保障机制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 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 企业合理承担培训费用, 院校设立捐赠基金等多渠道的投入保障机制。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继续教育的建设和发展, 成立继续教育发展基金。考虑到当前政府教育投入财力不足, 面对各院校巨大的财务负债, 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通过发行教育彩票来筹集教育经费的经验, 尽快开展教育彩票的发行试点, 弥补继续教育经费不足问题。

3.4 建立经费管理保障机制

加强继续教育制度和法律法规建设, 为继续教育经费投入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完善管理体制, 明确管理责任, 规范教育转移支付制度, 对继续教育经费实行专款专用, 提高继续教育经费使用效率。

3.5 建立资源配置保障机制

在解决继续教育经费投入问题的同时, 要研究资金的使用问题。统筹规划、协调推动继续教育资源的整合优化, 将政府、社区、院校、培训机构、行业企业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均衡发展, 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提高办学效益。

3.6 建立财政监督保障机制

加大对继续教育经费使用的监管和审计力度, 确保经费投向合理, 防止资金被挤占、截留、挪用和损失浪费, 建立相应的质量评价和人员考评机制, 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运行效率。

总之, 天津市继续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建设无疑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要充分调动政府、社区、院校、培训机构、行业企业等的积极性, 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优惠政策, 推进天津市继续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 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然要求, 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迫切需要。我国的继续教育仍然是教育体系中较为薄弱的环节, 继续教育经费问题尤为突出。

关键词:继续教育,教育经费,教育税,教育彩票

参考文献

[1]王蕊.继续教育的经费使用效益分析[J].科教文汇, 2009, (1) .

[2]刘宗歧.建立健全继续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J].中国远程教育, 2012, (2) .

8.无为2018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篇八

全县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会议是我县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工作的一次重要会议。希望同志们从讲政治、讲原则、讲大局的高度,认真领会这次会议精神,深刻认识这次改革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这次改革的实质,按照县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全面地把各项责任落实到位,扎实有效地把改革政策落到实处。这里,我强调几点: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快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教育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标志,是提升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重要法宝。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生产力,教育的发展将影响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走向,孕育和催生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开辟一个国家和民族广阔的前景。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奠基工程,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巨大的作用。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发展教育事关各项建设事业的成败,事关国家的繁荣昌盛、长治久安。多年来,历届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将“科教兴县”、“人才兴县”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经过全县各级组织和全体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县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同步发展,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初步形成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成人教育协调发展,农科教相结合的教育体系。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上下团结奋斗、扎实工作的结果,更是教育战线全体同志呕心沥血和辛勤努力的结果,值此,我代表县委、县人民政府向多年来辛勤耕耘在教育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慰问。

当前,教育事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首先,从形势发展来看,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增强,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加速到来,以综合国力竞争为本质特征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要靠教育、靠科技、靠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审视我们的教育,要用现代的教育思想、先进的教育理念、高水平的教育质量,加快现代化人才的培养,为扩大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其次,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来看,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牢牢抓住人的素质这个核心。人的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要通过后天的培养和教育来实现。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关键要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这就是我们的基本国情。我县拥有88万人口,其中76万人是农民,如果素质不高,劳动技能单一,必然是沉重的人口负担。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提高全县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水平,才能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财富,才能为构建和谐平罗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第三,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来看,广大群众对高质量的教育需求明显增强,“上好学校,找好老师,受好教育”的愿望日益迫切。家长对子女在未来社会中的成长和发展寄予了极大希望。许多家庭省吃俭用不惜代价在为子女读书提供条件,不少家长不辞艰辛地为子女奔波劳苦。这集中地反映了中华民族长幼亲情、崇尚文化的传统美德,体现了社会和家庭对教育的重视和需要。我们要充分理解学生家长的心情,把群众的愿望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推进教育公平发展,使更多的人接受均衡良好的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尽快享受到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果。

二、强化责任,认真抓好会议精神的传达学习,尽快展开工作

党和国家一直十分重视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将农村义务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国家出台了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重大决策,大幅度增加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在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中,始终将农村义务教育改革纳入农村综合改革的大局。但是,农村学校管理落后,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不高,投入相对不足,办学条件较差,城乡教育差距在进一步拉大,农民教育负担较重,教育公平问题日益凸现。这些问题的存在,关键是基础教育投入不足,义务教育经费得不到保障。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全体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每一位适龄儿童提供真正免费的义务教育,中央和省作出了关于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重大决策,让公共财政更多、更广地覆盖农村,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根据中央、区、市的总体安排,从今年春季开学起,我县按照经费保障新机制运作,新机制的各项政策要落实,资金要到校,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政策性强,影响面广,时间紧、任务重。所以参加会议的同志回去后,务必抓紧组织好会议精神的传达学习,要迅速把今天会议和有关文件精神传达到广大干部职工、乡村队干部群众、学校广大教师等各个层面中去,通过学习加深对改革的理解,准确把握改革的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具体要求,进一步增强落实各项改革政策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财政局、教育局、各乡镇及各中小学要紧急动员,立即部署,强化措施,尽快组织开展工作。要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改革政策,突出宣传免收学杂费的重大意义,让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营造良好的改革环境。要边宣传学习,边启动实施,边落实任务,边完善措施,对每一个工作环节,都必须按倒计时来安排,倒排日程,将任务落实到每一天、每个人,切实把这项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办实办好。

三、加强管理,切实落实资金保障

这次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分项目、按比例及时足额落实资金是改革成功的关键。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省、市和县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国家和省拿了大头。但是,由县人民政府负担的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县城中小学与农村中小学杂费差额部分加起来也不是个小数字,县财政局要多方筹措资金,确保县配部分资金的及时足额到位。同时要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这次建立新机制的资金是专项资金,县财政要在预算中单列,从今年新增财力中安排,不要占用教育经费的正常增量。这次改革各项经费管理以县为主,建立专款专户,资金由省财政通过县财政直接支付到学校帐户,专款专用,集中支付,提高资金的保障能力。财政部门要更好地承担起管理责任,积极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预算编制管理制度改革,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将各项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切实加强对改革资金的管理和监督,确保专款专用,决不能将教育专项资金用于还债、发放工资和教职工福利,对挤占、挪用、截留改革资金的行为,对有关责任人将给予党纪政纪严肃处理,决不姑息。教育体育局、发改局、财政局、各学校要抢抓这次改革中关于建立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的有利机遇,积极争取中小学危房改造建设项目,加快全县中小学危房改造建设步伐。各学校要尽快做好校园建设总体规划,凡是没有总体规划的学校,一个项目、一分资金也不投入。在争取项目、改善办学条件的过程中,要将中小学危房改造、学校布局调整和优化教育资源结合起来,将资金捆绑使用,严格按学校总体规划建设,避免建设的随意性和重复建设,要建就把学校建的科学合理,秩序井然,给人耳目一新,充满生机活力的感觉。各乡镇和各中小学也要通过“手拉手”结对帮扶的方式,多方筹措资金,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大力支持学校建设,切实改善办学条件,力争到**年全面完成中小学危房改造任务。

四、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这项改革实施后,需要上上下下高度重视管理的问题,既要抓教育资金的管理,也要抓教育内部特别是学校的管理。这里我主要想讲一讲校长的问题。温家宝总理2003年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就强调指出:“办好农村学校,关键是要有好校长、好教师”。有了一名好校长,就能办出一所好学校。因为有了好的校长,就会有好的老师、好的学生和好的校风。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不能只见物不见人,既要讲增加投入又要讲严格管理。在新机制下,学校的经费有了基本的保障,这为校长、教师集中精力抓好教学管理创造了极为重要的条件。从教育系统内部管理来说,最重要的要选配好校长。中小学是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受益的主体,学校预算制度的建立,办学成本的节约和降低,乱收费等问题的切实解决,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推进,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新制度的探索,都离不开学校特别是校长的努力。一个好的、合格的、优秀的校长,应该有强烈的事业心、懂教育、会管理。教育局要加强对中小学校长的培训,使他们深刻领会中央关于发展和改革教育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这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政策规定,落实各项政策。同时,要大力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公开竞聘、竞争上岗,使更多德才兼备的教育工作者走上校长岗位。校长要勤于学习,悉心钻研,扩大知识面,提高管理水平,真正做一名教育的行家里手,要加强学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全面排查消除安全隐患,切实抓好学校安全工作。

五、加强组织领导,抓好工作落实

9.无为2018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篇九

为了全面构建我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巩固“普九”成果,加快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促进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意见》(甘政发〔2006〕6号)和全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暨“两基”

攻坚工作会议精神,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深刻理解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

农村义务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以来,确立了“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精神,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认真实施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两基”攻坚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积极落实农村贫困家庭中小学生“两免一补”政策,使我市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促进了全市农村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但是,随着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现,主要是:各级政府投入责任不明确,缺乏合理的经费分担机制;财政投入总量不足,经费保障水平较低;教育资源配置不尽合理,供需矛盾突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缴费上学,农民负担较重等。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普九”成果的巩固,不利于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必须深化改革。在全国上下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中央做出了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重大决策,从理顺机制入手,解决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等问题,这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执政为民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农村发展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证;是贯彻落实“多予少取放活”方针,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完善以人为本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是科学、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完善“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加快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中,中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这不仅是对我市农村义务教育的极大支持,而且对提高我市农村义务教育水平,更好的发挥农村义务教育在推动全市农村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各县(区)必须按照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精心组织,扎实工作,把中央、省上的这项惠民政策和改革任务落到实处。

二、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按照中央确定的“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将逐步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省、市、县(区)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经费省级统筹、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

(一)全部免除农村地区(包括县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免学杂费资金由中央和省级财政共同分担,中央财政承担80,省级财政承担20%。免杂费标准为:农村初中每生每年200元,县镇初中每生每年230元,农村小学每生每年150元,县镇小学每生每年180元,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免杂费标准按照县镇初中标准执行;贫困家庭寄宿生按县(区)寄宿生总数的50%掌握,补助资金由市、县(区)财政按2∶8比例共同承担,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39元,并逐年有所提高。县(区)财政部门要调整支出结构,积极筹措经费,足额落实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资金。开学后新增学生的免杂费资金和补寄宿生生活费资金由县(区)财政自行解决好范文

(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在免除学杂费的同时,要落实市财政局、教育局转发的省财政厅、教育厅《关于下达甘肃省中小学公用经费和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的通知》(平市财教〔2005〕98号)规定的农村中小学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承担80%,省级财政承担20%,具体补助标准为:初中每生每年32元,小学每生每年24元。

(三)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中央将根据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在校生人数和

校舍生均面积、使用年限、单位造价等因素,分省测定每年校舍维修改造所需资金,并由中央和地方按照5∶5比例共同承担。

(四)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中央继续按照现行体制,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经费给予支持。省级也将继续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按照国家标准按时足额发放。

(五)逐步完善

城市及农垦、林场等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城市义务教育也要逐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在平凉城区学校就读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属于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子女、残疾人子女、家庭困难的残疾学生及农村二女结扎户学生全部享受免学杂费政策。享受城市“低保”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学杂费所需资金由市、区财政按3∶7比例共同承担;残疾人子女、家庭困难的残疾学生及农村二女结扎户学生免学杂费所需资金,按照学生所在学校的隶属关系由市、区财政分别承担。符合条件的学生需提供相关有效证件,由所在学校登记造册并公示无异议后,享受免学杂费政策。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平凉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与所在学校城市学生享受同等政策。

农垦、林场等所属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与本县(区)教育部门办学校执行同等政策,所需经费按照现行体制予以保障。

三、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步骤

全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从2006年春季开学起全面实施,分逐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

(一)2006年,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安排公用经费补助资金,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启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校舍维修改造资金保障新机制;市、县(区)财政补助困难寄宿生生活费,免除平凉城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子女、残疾人子女、家庭困难的残疾学生及农村二女结扎户学生学杂费。县(区)财政要科学合理调动资金,保证运转资金及时到位,确保农村中小学正常运转。

(二)2007年,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做好各项改革工作,巩固2006年全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成果,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综合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2008年,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全部达到市财政局、教育局转发的省财政厅、教育厅《关于下达甘肃省中小学公用经费和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的通知》(平市财教〔2005〕98号)规定的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中央财政安排资金扩大免费教科书覆盖范围。

(四)2009年,中央出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我市执行的省定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低于中央基准定额的差额部分,当年安排50,所需资金由中央和省级财政按照8∶2比例共同承担。

(五)2010年,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按国家制定的基准定额全部落实到位。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改革政策落实到位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任务十分艰巨。各县(区)、有关部门必须充分认识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重大意义,增强工作责任感、紧迫感,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统筹安排,落实到位。

(一)成立工作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了全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见附件),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各县(区)政府也要成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财政和教育等有关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配合,协同工作。各县(区)要按照市上的实施意见,认真制定本县(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

(二)明确责任,强化资金管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实行由省级政府统筹落实、管理“以县为主”的制度。市政府负责制定全市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各项具体政策和配套管理办法,确定市、县(区)政府的具体责任,安排转移支付和市级承担的资金。县(区)政府作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直接管理者和使用者,要根据政策规定,建立科学规范的专项资金管理、学校经费预算、公用经费管理等各项制度,管好用好各项义务教育经费,具体内容包括:将农村中小学各项经费全部纳入预算,科学合理分配资金;建立健全科学规范、高效快捷的资金拨付制度,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严禁挤占、截留、挪用教育经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全面清理现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政策。学校按“一费制”规定收取课本费、作业本费两项代收费项目和寄宿生住宿费外,不得向学生收取其它任何费用,坚决杜绝乱收费。县(区)财政原来安排的义务教育经费要继续保留,并加大对贫困寄宿生的生活补助,防止发生经费投入上的“挤出效应”,确保中央、省、市和县(区)同步增加教育投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

(三)加快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依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加强农村中小学编制管理,加快清退不合格和超编教职工;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提高农村中小学师资水平;完善城镇教师、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支教、任教服务制度,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支持力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快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推进农村办学模式改革,进一步加强“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严格控制农村中小学教科书的种类和价格,推行教科书政府采购,逐步建立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强化学校内部管理,严格执行教学计划,规范教学秩序;建立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义务教育评价体系。促进教育公平,防止教育资源过度向少数学校集中。

(四)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改革政策落实到位。各县(区)政府在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时要切实做到公开透明,要把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责任与投入情况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并向社会公布,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财政、教育、物价、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安排使用、贫困学生界定、中小学收费等情况的监督检查。积极推行农村中小学财务公开制度,主动接受师生员工监督。切实改进和加强教育督导工作,把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和教育综合改革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教育督导部门督政、督学的职能。通过齐抓共管,真正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成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和阳光工程。

10.无为2018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篇十

固镇县九湾小学 2013年2月

九湾小学2013年义务教育经费

保障机制改革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做好我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群众知晓度和满意度,结合我校的工作实际,根据国家和省关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新部署,围绕服务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中心任务,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广泛深入地宣传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政策措施和实施成效,引导全社会、家长、学校共同关心和参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为我校持续深入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一、成立组织机构 建立管理制度

要成立义保经费改革领导机构,建立健全义保经费改革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的成立与各种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对加强学校财务监督,增强财务开支透明度,确保一方平安,规范使用公用经费,提高公用经费的使用效益,促进学校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建设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希望各校要将这项事关学校稳定与否的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切实把这项工作做实做好。

二、严格公用经费使用范围 规范公用经费使用程序

1、公用经费的使用范围

国家拨给我们那么多公用经费,对于它的使用情况不可能不闻不问,一定会加大公用经费使用的审计力度。不论办什么事情,都要经得起师生监督,开出的原始凭证要经得起任何部门的审计。严禁将公用经费用于偿还债务、旅游、人员工资等方面。切实把县国库集中支付中心拨给我们的公用经费用在刀刃上,向教学业务管理、教师培训、师生取暖、教学资料印刷、水电、交通差旅、邮电、仪器设备采购、图书资料购置、教学软件课件、课桌凳更新、校园及校舍日常维修维护等方面倾斜。

2、公用经费的使用流程(程序)

每次审批合理合规的、手续完善好的原始凭证都要遵循下列使用流程:学校民主理财小组——学校报账员——中心校报账员——中心校校长——中心校报账员——中心校会计中心——县会计局——学校报账员——中心校报账员——刘集农行营业所——学校报账员。即学校民主理财小组对学校当月出具的原始凭证进行逐张审核,学校报账员把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核过的、手续完善好的原始凭证报给中心校报账员初审,再报给中心校校长复审,学校报账员将中心校校长复审过的每张原始凭证进行修剪,并在填写好《原始凭证封面》一或二装订好后再报给中心校报账员,中心校报账员报给中心校会计中心审核,中心校会计中心主任与中心校报账员一道报给县会计局审批盖章,学校报账员再来中心校填写审批过的《原始凭证封面》一或

二、对每张原始凭证进行编码、做好流水账,中心校报账员分科目录入、做好纸质及电子版当月收入支出汇总表、出具转账支票、填写好进账单、赴刘集农行营业所将学校从中心校账户支出的金额转到学校报账员特办的农行卡上,学校报账员持卡赴刘集农行营业所提取。

三、加强学校财务管理。加强学校支出管理,严格按照预算批复的支出项目和规定的标准执行;加强学校货币资金管理,严禁私设“小金库”、公款私存。加强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做到账实、账账相符。规范收费行为,加强代收费的管理;推进财务公开,实行民主理财,接受师生和群众监督。

三、广泛宣传义保经费政策

1、新学期开学,学校用黑板报、小广播、横幅、标语、学习园地、政务公示栏、例会、教师会等宣传工具或途径对全体教职工进行学习培训,宣传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政策内容、推进措施和最新进展情况,宣传我县和学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政策措施、工作动态和实施成效等。

2、利用学校宣传专栏张贴“2012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知识问答”、“学校2012春秋二季开学收费通知”,接收社会和全体学生家长监督,向全校学生家长发放“致全校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使我国的这项惠民政策家喻户晓。

3、通过多种媒体积极开展民生工程的宣传报道工作,努力宣传报道学校开展民生工程的进展情况。

4、做好2013春秋二季免费教科书登记表,做好2013年春秋二季免费教科书的登记造册工作,安装好图书室消毒设备,做好循环用书的消毒工作,及时做好各年级的循环用书发放工作。

四、积极开展“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认真调查摸底,了解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基本内容包括:学生家庭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家长姓名及务工单位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2、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建立和完善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为每个留守儿童安排帮扶教师,帮扶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要根据留守儿童的表现及时与其家长沟通,共同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促使更多的帮扶老师成为“代理家长”。教师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在校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

3、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学校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班主任每月至少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

4、开展人文关爱活动。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少先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以及定期开放“留守儿童之家”,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五、建立健全《义保经费工作档案》

为彰显我们的工作印记,学校要落实一名《义保经费工作档案》管理员。具体负责义保经费工作的材料整理、统计、汇编、归档、存档工作。各校义保经费工作档案管理员要有责任心、耐心、乐于奉献的精神。切实把学校的义保经费工作档案建立的尽善尽美。

固镇县九湾小学

11.无为2018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篇十一

情况的汇报

***中心学校 二○一一年十一月

***中心学校关于义务教育经费 保障机制实施情况的汇报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实施,是国家关注“三农”系列惠农举措的一个具体体现,也是农村义务教育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以来,我乡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极大地促进了全乡小学教育教学的又好又快发展。现将我乡小学近年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贯彻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乡学生基本情况

我乡现有小学7所,幼儿园1所。全乡在校学生1200余人,其中小学1050人,幼儿园近150人。全乡享受“两免一补”学生1050人。

二、实施新机制的措施

1、认真学习财务制度,广泛宣传惠农政策

为确保我乡各学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政策实施,自改革以来,我们在县教育局的统一领导和要求下,结合我乡的实际,先后多次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和财务人员专题会,认真组织教师全面学习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有关政策文件汇编。要求全体教师尤其是学校负责人和财务人员切实掌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主要

内容、基本原则和实施步骤。通过学习,我们着重要求全体教师掌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具体内涵,使全体教师人人领会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各项政策的精神实质,以便做好宣传、实施工作,并由此从思想上和制度上防范了学校和教师的乱收费现象,也实现了教育收费“零投诉”。

为了使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各项惠农政策,尽快宣传到每个学生家长,每每期开学第一周我们要求各校各班级统一召开以宣传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文件精神为内容的专题班会,向全体学生宣传解释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内容含义。我们向每个学生发放了“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同时要求各学校充分利用专栏、标语、广播、黑板报等不同的宣传形式,从各个角度广泛宣传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政策和实施办法,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让学生家长真正体会到国家惠农政策的好处。

2、严肃财务审批纪律,规范运行操作程序

新机制的各项改革措施,最终要落实到学校。检验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志,要看学校是否正常运转,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是否得到提高,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是否惠及到每一个学生,群众是否满意。这些都对学校管理水平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我乡小学坚持经费预算制度,强化了财务管理,保证每笔合理开支有保障、有效益、有监督。加强对小学校长的培训,强化校长责任,对违规的要严肃查处。坚决防止“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对乱收费问题,要坚决查处。为确保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有关惠农政策不走样,我乡要求各校把贯彻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与教育教学、师德师风建设紧密联系起来,严格落实财务运行机制,坚持教育局财务管理要求,坚持实行收支两条线,坚持校长一支笔审批。为了保证公用经费正常运转,我们完善了学校财务管理办法,各校经费支出实行预算制,日常小型教育支出实行“双签制”,大型教育支出实行报批制。

3.加强中小学教育经费管理,保证学校正常运转 按照上级部门核定的公用经费标准和定额,统筹安排,予以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公用经费规范使用,没有用于教职工工资、津贴、福利等开支,没有用于平衡财政预算,没有从中提取任务性质的调节资金,定期公布收支情况,没有挤占挪用资金情况。

4、切实搞好校务公开,自觉接受民主监督

自改革以来根据上级要求,中心学校完善了报帐和经

费核用制度。同时,中心学校设立了财务专室,财务室配备了专用电脑,并得到了很好的运行,使得报帐更为方便。在此基础上,我乡各小学以校务公开为契机,认真搞好财务公开,自觉接受教师和教代会的监督,主要做到“四公示”:(1)公示新机制的有关政策;(2)公示收费项目及标准;(3)公示学校财务收支情况;(4)公示新机制监督举报电话。

5、严格执行教育收费政策,坚决杜绝乱收费现象 我乡各小学收费始终坚持“执行政策、公示收费、杜绝违规”。每学期的收费只有作业本费10元/生。全乡各小学由于政策执行到位,没有发生一例乱收费现象。

6、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确保学生不因贫辍学 我乡各小学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全乡各小学依据政策只收取作业本费。此外,对全乡40多名贫困生认真落实了生均100元/学期的生活补助。

三、新机制的运行效果

1、有利于减轻农民的负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实施,彻底免除了学生的学杂费和教材款,真正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是国家“三农”政策的重要体现。

2、有利于促进学校的发展。实行新机制后,所有的

农村学校都拿到了政府按学生人数和标准拨付的公用经费,有效地保障了学校正常运转。特别是实行校舍安全工程后,学校的维修经费有了着落,学校校舍修缮工作能及时得到了落实,确保我乡各校校舍无安全隐患存在。

3、有利于保障教师的工资。教师的工资虽然不是很高,但新机制的运行,已经能保证教师的工资按时领取,也杜绝了随意克扣的现象,从而较好的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12.无为2018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篇十二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以下简称保障机制资金,含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免费教科书资金、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资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等)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特制定本办法。

一、强化预算约束

按部门预算管理要求,建立健全规范我校预算编制制度。实行一个学校一本预算。教学点的预算由其所隶属的完小统一编制。小学校要坚持勤俭办学的方针,按照“量入为出、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收支平衡”的原则,合理编制预算,不得编制赤字预算,预算一经批复不得随意调整。收入预算要积极稳妥,按照有关规定将各项收入全部列入预算,不得遗漏;支出预算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基本支出预算要按国家统一的“目”级科目进行细化编制,项目支出预算要充分论证,按轻重缓急原则合理排序,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和规范性。

二、明确管理责任

学校财务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负责组织本校按规定编制预算;严格按批复的预算执行,合理合规使用资金;组织编制决算,进行财务分析;定期向教育局、财政局等部门反映学校财务收支状况。各学校要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资产管理,强化对经济活动及财务收支情况进行控制和监督。

三、严格财务管理 进一步加强对支出的管理,严格按照预算批复的支出项目和规定的标准执行,各项支出要据实列支,严禁虚报冒领和挤占挪用,不得以“白条”以及其他不规范票据入账。加强货币资金的管理,严禁私设小金库、公款私存。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做到账实、账账相符。规范收费行为,加强服务性收费、代收费的管理,严禁自立项目乱收费和向学生收取明令禁止的费用,严禁违规代收费,决不允许“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现象的发生。加强财务管理基础工作,按规定设置会计账簿,明确核算流程,规范会计行为,依法进行财务核算。

四、规范资金支付

对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和符合直接支付条件的公用经费资金,由财政局直接支付到收款单位或供应商,确保资金支付的高效快捷;无法直接支付的公用经费和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费资金,财政局将资金拨付会计核算中心账户,由会计核算中心根据教育局审核汇总的各中小学用款计划将资金支付到学校帐户。

五、加大监督检查

13.无为2018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篇十三

一、宣传内容:

全面宣传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实施步骤、经费分担和有关保障措施等,组织编写宣传提纲。

二、宣传方式:

1、开展新机制宣传月(2010年2月)活动。

一是重点依托娄底日报、娄底都市频道、娄星在线等本地主流报刊、电视、广播、网络,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接受媒体专访、撰写专题文章的方式,宣讲政策,解答问题,向全社会进行深入集中宣传。娄星区教育局网站(http://lxq.12edu.cn)和娄星区教育新闻信息工作网(http://XX年.gkzw.com)开设专题栏目,发布相关信息不少于15条次。《娄星教育》出版“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宣传专刊”。

二是发放“宣传卡”。将省保障办统一印制的“宣传卡”、“宣传单”简单、清晰地标明国家免补的项目,在春节前发到每一个学生手中。

三是发布公开信。区保障办给每位家长写一封公开信,介绍新机制的具体内容,2010年春季开学后不再收费的项目和仍然收费的项目、依据和标准。

四是悬挂或张贴标语、口号。发挥中小学校分布广、布点多的优势,在繁华路段和人口密集地区利用标语、横幅、板报、专栏、简报等多种方式,切实做好对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宣传。

2、开展新机制专题教育活动。

一是开好“两会”。各义务教育学校以校为单位,专门召开班会和家长会,校长和教师分片包干,检查落实情况,有特殊情况的学生与家长,教师要采取家访、电话等形式补告。

二是开学时搞好公示。各学校在新学期开学时要将新机制基本内容、国家补助情况、按规定仍可收费的项目和经费使用情况张榜公布,主动接受当地群众监督。

三是开学后广泛再宣传。新学期开学后,各学校利用第一次主题班会、国旗下的讲话、黑板报或在学校设立政策咨询站等形式,对新机制的政策进行广泛宣传。

3、公布保障办咨询电话:0738-8514820,热情解答有关新机制的政策,协助解决有关新机制方面的问题。

三、保障措施:

1、成立领导小组。

教育局成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宣传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童喜阳彭建良

副组长:江双发唐春云

成员:各乡镇中学、区直学校校长

办公室设教育局办公室。专干:刘德斌。

各校要坚持一把手负责制,并确定专人分管、部署、协调、推动本校的宣传工作,为宣传工作提供必要的人、财、物保障,建立奖励机制。做到宣传渠道多、宣传范围广、宣传形式丰、稿件数量多、稿件质量高。

2、建立工作机制。

各校要认真组织干部、教职员工认真学xxx省、市、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深刻认识这项改革的重大历史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和会议精神上来,振奋精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各学校应及时收集整理新机制改革工作的相关文字资料和影像资料,并及时向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或提供新闻素材或线索(通过娄星区教育新闻信息工作网),每月上报相关宣传信息不少于2条。

3、及时总结推广

教育局办公室将组织相关新闻媒体的记者,深入农村、学校,进行形式多样、富有深度和特色的报道,积极宣传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进展。

对各学校上报录用信息给予通报,并对信息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附: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宣传指定标语

免除学杂费,受惠千万家

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促进义务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免除学杂费,切实减轻人民负担

免除学杂费,体现党的关怀

政府资助贫困生,好好学习快成才

上一篇:乡镇公务员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农民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