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情散文

2024-09-09

南瓜情散文(精选11篇)

1.南瓜情散文 篇一

南瓜情结散文

也许没有人会理解我,为什么那么在乎到处都有的南瓜,心里的尊崇甚至犹如一尊无处不在的神灵,这是爹妈遗留给我的好传统。爹妈未去之前,任何东西在他们的眼里、心里的地位,都没有极普通的南瓜那样至高无上的地位。小的时候,我也是很不理解爹妈的过激行为:不就是个南瓜吗?哪家没有三五个呢?谁稀罕它呀!可能这世上除了我的爹妈,不会再有人对南瓜如此顶礼膜拜了。

直到妈“走”了之后;爹,有一天也病得不轻,医生断言:“准备后事吧!”眼看着,爹也要步妈的后尘走了。

我流着泪问:“爸呀!还有什么要嘱咐我的吗?”

爹头蠕动了一下,嘴也机械地张了一下。然后他用手指指指我的书桌呢喃着说:“南-瓜-下-那张纸,你-看-看。”

爹断断续续地把话说完,就安祥地闭上了双眼“走”了。我成了没人疼爱的孩子了,在爹“走”的那一瞬间,我感觉自己突然一下子长大了。我擦干了脸上滚落的泪水,强颜欢笑,全身心地投入爹的.丧事中,这样一直坚持到五七后,我才放松了点。

一天深夜,我于睡梦中,忽然想起爹的最后嘱咐,我一下子惊醒。于是,拉亮了电灯,找到了依然压在南瓜底下的那张纸。纸上歪歪斜斜写着一些文字:“南瓜,是我家的恩人,没有南瓜,59年我们一家人早就没命了,是南瓜没命一样的疯结,是南瓜没命一样的疯长。虽说一天只吃一顿南瓜饭,但我们一家老小都没怎么饿着、更没伤着,这就是我们之所以尊崇南瓜的原因。整个乡镇,能有几户人家没有饿死过人呢。南瓜对我家的恩惠,难道不值得永远牢记心中吗?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什么神呀,灵呀,教呀,都不信的来由。之前,我们也信过神鬼之说,也信过教,也没改变过什么。你妈说,以后我们啥都不信了,就信南瓜神;因为啥都骗人,只有南瓜,不骗我们,对我们实诚,在要命的时候,是南瓜渡我们一家老小走出了罕见的大饥荒。我怕自己突然不告而别,就留下了这些文字给你;我怕我“走”后,你不再信仰南瓜神了。所以留下这些文字给你,是想告诉你,做人要实在,要懂得感恩,要知恩图报,即使滴水之恩,也要涌泉相报。至于信仰,只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安慰,这我不是不知道。有信仰,总比没信仰好呀,切记!”

看完爹的遗言,我才知道我家为什么总与人家有些异样,原来是信仰上的区别。怪不得,人家的孩子都说我家是另类,都不喜欢跟我玩。即使跟我玩,也都是不怀好意,总是想方设法地整我。久了,就有了恐惧症,从此远离了这些喜欢捉弄我的那些人,养成了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人交流的习惯。直到我读高中,在同学们的关心和帮助下,才逐渐地走出了孤僻的阴影。阳光男孩的称谓,就是读高一的时候,同学们送我的一个外号。班长说:“叫你阳光男孩,你从此就会与阳光同行,逐渐地会被阳光把你异化,成为大家中的普通一员,再也不会有人叫你另类。相信你,相信我,相信大家。”

也是那年,我里里外外果然都焕然一新,从此告别了孤陋寡言的时代,迎来了属于我的美丽的人生新时代。

自从知道了南瓜的秘密之后,我也一心爱上了丑陋的南瓜。所谓的南瓜脸,就是说那脸很不养眼、很难看。但在我眼里,南瓜虽然形状多样,好像不中看,但却很好吃。尤其是吃多了细米白面的人,更是视南瓜如养身的珍宝。有商家独具慧眼,利用南瓜开发、生产出了味美色艳的南瓜饼,可谓是风靡全球。

记得爹在那张纸上还写过:“不管你的生活怎么变化,你都要保持着最初的心态,去面对滚滚红尘的诱惑;也不管到何时,你都要坚守对南瓜的真心喜爱,永远不动摇;不管你生活得是好、还是不好,都不能不种一些南瓜,留着自家吃,最好坚持每天都要吃一些南瓜,只有粗粮、细粮配合着吃,才可以达到完美的营养整合。爹知道,你是说到做到、言而有信的人;爹也不担忧你的未来,因为知道你是个心中有梦、有追求的人,有梦的人,终有一天会达成心愿的,所以爹走得非常安心。你若安好,便是爹的晴天。”

于是我利用零星的时间和星期天,把房前屋后的土地都挖好、整理好,然后种上南瓜秧,秋天的时候,竟然收获了很多又甜又大又好吃的南瓜。有几个小贩暗里相中了我家的南瓜,不断地打扰我,让我割爱给我高价收购,被我三番五次地拒绝,仍是厚着脸皮纠缠着我。经不起小贩们甜言蜜语的献殷勤,我就答应出让一部分卖给他们,小贩们这才一个个心满意足地离开我家、坐着拖拉机满载而归。

等人车都走远后,我给爹妈上了一炷香。跪着,告诉了他们,我的意图:“南瓜大丰收,太多。吃,是吃不完的,与其放在家里占不少地方,不如卖给急要的小贩一部分,这样利己又利人的事,何乐而不为呢。再说,卖了一些多余的南瓜,即换来了钱、可以购买油盐酱醋,又宽阔了家里的地方,还免去了管理它的麻烦,可谓是一举三得的大好事。相信您们若还在的话,也会像我这样做的。再说,谁跟钱有仇呢。如果放着方便不方便,我不是神经病、很亏吗!”

寒假的一天,几个关系不错的同学,相约来我家。于是我整出了我发明的、丰盛的南瓜宴,来招待我的学兄弟姐们,大家吃过后,一个个只伸大手指夸赞我做得好,这让我很受用。我这才知道,所有的爱好,只要坚持下去都会有收获的,比如我对南瓜的情结、喜欢。本来只是遵从爹的遗训无奈地去执行的,没想到,竟然就爱上了它,而且越爱越深。我在心里决定,继续研究、开发南瓜的资源,比如南瓜素,以及南瓜做得菜品,如果开发出来,豫菜岂不是如虎添翼、更加丰盛了吗。我也知道,要达到目标,路还远着呢。但不管路途如何艰辛,我都要倾尽一生的精力、所有,奉献给南瓜事业,这就是我所谓的爱好--南瓜情结。

2.南瓜情散文 篇二

朱自清认为, 散文的艺术生命是情感。他在1924年8月15日的日记中写道:文学作品之吸引人, “最大因却在情感的浓厚”。正是本着这样的创作原则, 在他的早期散文中构筑起一道道网络, 其中流动的是朱自清真挚的感情。这里, 有对儿女 (如《儿女》) 、对妻子 (如《给亡妇》) 、对父亲 (如《背影》) 的一份亲情, 有对朋友的关爱之情 (如《白采》、《我所见的叶圣陶》) , 对故乡的思念 (如《说扬州》、《扬州的夏日》) , 有满腔的爱国情感, 还有控诉黑暗社会的罪恶 (如《衷韦杰三君》, 《生命的价格——七毛钱》) 等。这种发自肺腑的感情, 无论是记述家事、忆念亲人, 还是议论社会, 抨击现实, 都是那么诚挚, 那么动人。

情感, 是朱自清散文创作中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好地、更充分地表情达意, 朱自清还融合了写景、叙事、议论等多种表现手法, 从多种角度来抒写性灵。

首先, 把写景和抒情结合起来, 情景交融, 产生了诗情画意的效果, 使景物既写得细腻, 又具有绵密浓厚的情致。别林斯基说:“抒情性的作品看来仿佛是一幅画, 但主要之点实则不在画, 而在于那幅画在我心中所引起的感情。”朱自清写景也是这样, 客观景物一经过他的艺术表现, 便涂上了作者主观的感情色彩, 成为所谓“入化的自然”。自然的本质的丰富性和人的感受的丰富性相适应, 相融合, 便产生了作品浓厚的情韵, 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且写法又不局限于一种, 或者是借景抒情, 或者是托物言志, 或者是以景衬情。

在《荷塘月色》里, 朱自清则是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朱自清称自己的文章总是于一事一物, 一情一景中“透映”自己的“人格”、“个性”, 以表现自我人格的情调作为审美与风格创造的是高标准。《荷塘月色》正是这样一篇抒写“真我”的抒情散文。当时, 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叛变, 使得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以失败而告终, 大批共产党人、革命群众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 全国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此时的朱自清, 由于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动摇性, 对血淋淋的革命现实缺少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估价, 从而对光明和前途失去了希望, 陷入了极度的苦闷、彷徨与寂寞之中。但是, 他并没有颓废沉沦下去, 对于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的行为表示了深切的关注和极大的愤慨。所以在《荷塘月色》里, 作者才会说“这几天里心颇不宁静”。当作者踱入荷塘时, 他发现, “日日走过的荷塘”, 现在已成了一个超然的冰清玉洁的世界。那月光下的荷塘、荷塘中的月色, 无不清淡, 雅致, 超凡脱俗。荷塘中, 荷叶和荷花在月夜里闪耀着迷离的光彩, 叶烘托花, 有着各自迷人的仪容, 静有静的美态, 动有动的情致。而月色, 在诗人灵魂的笔下, 极现了它的淡雅、静谧、朦胧和纯静, 勾画出光与影的奇妙图案, 而使整个荷塘罩在一层扑朔迷离的氛围中, 为主体形象的荷花, 创造出一个通体澄清的升华了的境界。“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加上纯洁的月色, 便成为诗人自我形象——一个孤傲清高、正直不阿、富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的比况和象征。

其次, 把叙事和抒情相结合, 也就是以抒情的笔调叙事, 使所抒之情既具体又含蓄。感情是比较抽象的东西, 要用文字把它抒发得具体可感是不容易的。高明的作家往往是在叙述事实之中, 让感情通过事实自然地流露出来, 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这种写法, 正是我国古代散文“即事以寓情”的传统写法。朱自清对他所描述的事情深有感触, 在叙事时便通过多种写法由衷地倾注自己满腔的喜怒哀乐。

在《背影》中, 朱自清全篇采用了白描的手法, 艺术技巧极为高超。所谓白描, 用通俗的话来说, 就是不借助比喻等, 不堆砌词藻, 以朴实的文字, 直接描述规定的情景。全文的语言平实朴素, 然而作者与父亲的这种父子情深却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尤其是最令作者, 也是最令读者感动的那段在特定场合下父亲为儿子买桔子时对父亲“背影”的描写。做儿子的从背后看着去买桔子的父亲, 首先注意到的是父亲的穿戴:“黑布小帽, ……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在这之前, 父亲的穿戴做儿子的当然是看到了, 但不会特别注意, 只有这时候, 在离别在即的这一特定环境里, 在父亲到现在仍不辞辛苦为儿子去买桔子的时候, 儿子从背后望去, 想多看亲人几眼的时候, 才会觉得这个熟悉的穿着比平常任何时候都更能打动自己。接着写父亲买桔子的经过, 特别是过铁道时的动作。“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预示着上下月台更不容易, 必须有一番拼搏才行。上月台时, “两手攀着”月台的边, 可以想见月台之高。然后“两脚向上缩”, 可以想见父亲肥胖沉重的身体上去之难。特别是攀爬月台时“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 更精细地叙写出人们通常总是右手得力往上爬的姿态, 似乎使我们看到了父亲那撑持肥胖沉重身躯的右手的颤抖。这一段寥寥数语的描写, 没有什么修饰、陪衬之类的文字, 只是把当时的情景如实地再现在读者的眼前, 清淡质朴, 可是却情真味浓, 蕴藏着一片深情, 父亲为了儿子辛勤操劳的深情。此时此刻, 做儿子的怎能不动情。所以, 作者的感情这时也达到了高潮, “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父亲对儿子的爱, 儿子对父亲的爱, 正是通过这段真切的细节描写, 而表现得越发动人。

第三, 把议论与抒情结合起来, 在议论中抒发自己的情感, 而使抒情富有“理趣”。所谓“理趣”, 就是诗的意境与议论相结合所产生的一种抒情美。朱自清有些抒情散文议论因素较多, 或者可以说是抒情的议论。因为这些议论是用带强烈感情色彩的语言说出来的, 因而这样的作品非常感人。朱自清在赞扬鲁迅的杂感时就说:“这里吸引我的, 一方面固然也是幽默, 一方面却还有别的, 就是那传统的称为‘理趣’, 现在我们可以说是‘理智的结晶’的, 而这也就是诗”。朱自清的不少散文中, 也同样产生抒情的“理趣”。

以《生命的价格——七毛钱》为例。在这篇散文里, 朱自清写了一个被兄嫂以七毛钱的价格出卖的小女孩, 表现了自己对那个小女孩的同情, 控诉了社会的黑暗。作者笔下有强烈的感情, 但这不在于多几句感叹和口号, 而在于作者发挥了丰富的想象, 通过抒情性的议论, 对这个被卖的小女孩未来的悲惨命运作了一层又一层的推想与剖析:“女儿本姓‘碰’, 由她去碰罢了, 但可知的, 命运决不加惠于她!”那么命运将会加给她什么呢?作者想到, 她会被卖作丫头, 或者卖给人家作妾, 然而最可怕是被卖在妓院里。接着, 作者清晰地想象出她在妓院中将会受到非人的待遇。被逼着“学弹学唱”, 被驱遣“去做粗活”, 被藤条打、针刺, 被督责“承欢卖笑”, 而只能吃“残羹冷饭”, 又被逼得“打熬着不得睡觉”, 以至“终于生了一身毒疮”。七个一气而成的“怎样”, 表现出作者的痛心, 也正表现了旧时代千千万万穷苦女孩子的命运和“生命市场”上的形形色色。在作品的最后, 作者发现了人道主义的呼声:“生命真太贱了!生命真太贱了!”表现了作者激愤之情的难以抑制以及对于被摧残的生命的深切同情。作者向社会提出了严正的质问:“这是谁之罪呢?这是谁之责呢?”把感情引导到对社会问题更深刻的思考方面去。这篇散文, 可以说是朱自清全部散文中少见的“金刚怒目”式的篇章之一。从表面看起来, 作者有着千般感情, 万般义愤, 然而这种情感却为理性所制约, 以理驭情。这就要从他的审美理想的角度来略加阐释。“五四”以后, 现代散文呈现回归的趋势, 朱自清等一大批现代散文家, 在“五四”退潮中, 当他们追觅的社会理想与人生理想遭受挫折之后, 很容易成为自由散淡的个人主义者。儒家的“独善其身”、“中庸”之道以及释道超然物、外无为而为的哲学思想, 帮助朱自清抚慰、平复心理危机, 寻找介乎入世与出世之间的美的伊甸园。自然、冲淡、中正、和平、温和、滋润、矜持、虚静, 成为他倾心追求的理想境界, 即温柔敦厚。因而, 也就产生了他的怒而不恕、哀而不伤的审美情感形态。无论是郁积太久太深, 还是痛感时事而陡生忧愤, 其情感都能做到有节度有分寸的表现。

其实, 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这些表现手法, 在朱自清的散文中, 都不会单独出现, 它们总是三三两两地水乳交融在一起, 更有将四者完美结合在一起的。当我们阅读朱自清的早期散文时, 当我们体验着文中所表露也的丰富的情感时, 我们也仿佛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朱自清。他在《“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中说:“在它们 (指野史和逸事) 里, 我见着活泼泼的真实的人。——它们所记, 虽只一言一动之微, 却包蕴着全个的性格;最要紧的, 包蕴着与众不同的趣味。”朱自清的创作正是体现了这一点。他的温柔、敦厚、平和的性格, 他的时而的风趣与幽默, 他的正直不阿, 仗义执言, 他的酸甜苦辣, 都诉诸于文字, 都坦呈经读者, 真正是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包蕴着全个人的性格”。

参考文献

[1]浦江清.朱自清先生传略[J].原载《国文月刊》第37期, 1945年8月出版.

[2]唐弢, 朱自清.北京:北京出版社, 1962年版.

3.月光下的南瓜花散文 篇三

今年中秋不能回老家了,很是可惜。

想起去年请了个假回家过中秋,一家人拎着月饼和吃食去奶奶家,满院子的南瓜花金黄灿烂,很是应景。爷爷习惯了每年在墙根底下种上几株南瓜,年年如是。

然而那时隔多年后在家里过中秋,团圆饭桌上却少了一道美味,寻觅不得之际,倏然发现,端坐在上首的爷爷奶奶满头白发,一脸的褶子里藏满了岁月的.气息,上了年纪的人终于是记不得这许多了。

农人的中秋,正值秋收时节。小时候,门口谷场堆满了地里收来的庄稼,中秋的月光铺上厚厚的一层,延伸开去,又覆盖了满院子的南瓜藤。奶奶便捉来一二只萤火虫,再从院墙上摘一朵将开未开的南瓜花,萤火虫塞进去,将花儿顶端轻轻一捻交给我。我双手各拿上一朵这样的花灯笼,围着谷场疯跑一圈,不啻是那时的极大乐事。

南瓜花还能食用,趁着鲜嫩摘下来,洗净了,裹上一层鸡蛋和面糊,油锅里过一遍,捞出来,芳香四溢。或是将花梗折下,抽了外面的一层老筋,切成碎丁,煎个鸡蛋饼子,同样是一道美味。对于那时半大的孩子,有着近乎魔幻的吸引力。

中秋时节,尽管南瓜花并不鲜嫩,可小时候,奶奶依旧会把它们变成美味呈现在我们面前。

奶奶如今年纪大了,我不敢奢望再让她老人家动手做这些,然而心里想一想,也是一件趣事。

4.书香情经典散文 篇四

今年的冬天,因为自己对文学知识的渴望,幸运地收到了华文文学学者庄伟杰教授从遥远的厦门寄赠给我的多部最新著作,心里充满喜悦和感动。这些天,我在空闲时,连续的拜读着庄老师的每一篇作品,感受着庄老师生活的境界,这是多么温馨的一种情操啊!在庄老师的作品中,我似乎被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所陶醉着,因为在浓浓的思想感情中,我真正感受到了世间的美好,仿佛地球上每一个微小的事物,在庄老师的笔下都是充满灵性的,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真的是难得而珍贵的精神食粮,这在平时的文学交流报刊中是阅读不到的。

我羡慕庄老师的智慧和才情,品读灵动自然的每一篇佳作,是在欣赏中学习的,那些充满想像力的文字在文学上构成了人类的经典。打开著作,映入眼帘的简介,让自己非常敬慕,庄老师的作品获得“冰心奖”,更是发自内心的喜悦。阅读《岁月的馈赠》散文诗集时,第一页的序言,柔和的语句,感觉十分甜美,犹如听着悦耳婉约的歌曲,心里感受到了读好书的幸福。庄老师,感觉您每篇佳作的出现都离不开静的环境。是这样,只有人的心灵静下来,才能更好的发现生活中的美,我也习惯这样。因为您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所以呈现一篇篇精美的文字,或许人生阅历就是精神财富。看到您的《文心与诗学》这部厚厚的著作时,刚读了几句,感觉这应该是理论类的文章,再继续读,感觉一点也不枯燥,每一篇文章吸引自己连续读下来,在上面可以学到很多知识,这部著作真的是我的良师益友。在您的短诗选中,让我一个普通爱好者认真阅读到了您精致的诗歌作品,真的是一种幸福。不知在自己浅浅的人生里,会不会写出像您这样美好而有深度的诗句?您的书法艺术,瞬间即可感觉到作品的魅力,第一感觉仿佛一个舞蹈家在跳舞,十分飘洒。书中知道您是惠安人,“惠安女”非常美丽,我想您优美的文字,一定也得益于故土的滋养。我作文写不好,对您一篇篇美丽诗文的美好感觉,用文字描绘不出来,很是无奈,请老师原谅。

也许人生真的是漂泊的过程,人不漂泊心也在漂泊。庄老师,在您的作品集里,我可以学到许多文化知识和人生知识,您的作品就是我形影不离的益友,有她的陪伴,我的人生永远都有色彩。谢谢您,祝您幸福萦绕,吉祥如意!

5.端午情散文 篇五

粽叶的清香已弥散在大街小巷,端午节浓郁的气氛扑面而来。我对端午节有特殊的感情,这天是我和爱妻订婚的日子,第二年的端午节妻又生下活泼可爱的儿子。每当端午节吃到粽子,便会想到美滋滋的往事,总是心里喜不自禁。

我和妻确实有缘,也许缘是爱的天使,也许爱就要不顾一切,才能收到爱情的甜蜜。在70年代,她在镇电珠厂,我在镇农机厂,两个厂相隔很远,似乎河水不犯井水,然而却有割不断的情。承蒙上苍的垂青,竟然派来爱的使者,我的徒儿许进,以前是妻子的徒儿,他常讲电珠厂师傅如何漂亮,如何能干,讲得我垂涎三尺,怦然心动。

终于有机会来了,厂因生产需要常去电珠厂进汽油。我和徒弟常去,机灵聪明的徒儿总领我到他师傅那里稍坐片刻。一来二去,对她爱慕越发强烈,也许是情人眼里出西施,有时我会在一旁傻乎乎看着她注意她:她谈笑自若,美丽大方,她的一个温柔的微笑,一句温馨的问候,都让我觉得非常舒畅、甜蜜、幸福;而她的身影则久久让我不能忘怀。有天晚上怎么也睡不着,强烈的思念就像河流滔滔不绝地流向我的心房.…….

那时私人没有电话更没有手机,全靠书信传递,我的徒儿就成了我的牵线的红娘。当第一次写情书,怎么写,心里忐忑不安,写了又撕、撕了又写,总觉得没有文笔出不了手。但,我想丑媳妇总要见婆婆,怕什么?终于壮着胆抒发自己的感情:“银娣:您好,我喜欢你的笑容,喜欢静静的看着你, 每当清晨醒来睁开眼都是你温情的身影,嘴角便笑。认识你是我今生最幸运的事!”

早晨一上班,就把情书交给徒儿,尽管徒儿很热情,我毕竟大姑娘上轿第一回,脸上还有些羞涩。徒儿还调皮地说:“保证完成任务,祝你喜结良缘。”

在漫长的等待中,终于徒弟带来让我兴奋的书信:“青山有意结白发,绿水多情弹恋歌。” 这一刻,沉醉在幸福的.世界里,让我露出久违的幸福笑容。频繁的书信让爱不断地升华。从此,我们俩常携手漫步田间小路、绿阴树旁,花前月下,情意绵绵、倾吐衷肠、两人相亲相爱。乡亲或同事都说:“你们天生一对,按农村习俗在端午节订婚吧。”有情人终成眷属,于是端午节订亲,国庆节幸福进入婚礼的殿堂。

都说女人生育是个坎,事实如此,妻子的胎位经过检查是臀位。如若正常的顺产胎位是头位,即胎儿头朝下,臀位顺产因为小孩的屁股比头要小,所以身体出来了,头出不来,头卡的太久,.脐带脱垂,引起胎儿窒息,最可怕的母子同归于尽,后果不堪设想。

倒是我妻对胎儿臀位也不觉得紧张,每天悠悠自在做着胎位纠正操。离预产期还有一个月,我妻突然肚子痛,而且羊水已破。当时的大队赤脚医生连忙赶来。那是农历五月天,无风就热,妻连续一天一夜的阵痛,汗流浃背,四肢无力,呻吟也很小。夜深了,惊心动魄的生产惊动了左邻右舍,有的拿毛巾给妻擦汗,有的给妻打扇子,大家看着痛苦的妻子,都在出主意想办法。现场气氛十分紧张,大家焦急得满头大汗,都说上无锡大医院救人要紧。医生摆摆手,用不着,她临床有的是经验,完全有把握。终于折腾了一天一夜,端午节凌晨2点好不容易生下来了,可是孩子一直都没哭,憋气了,身上都是乌的。医生拎着两条腿,拍了半天才哭出来。白白胖胖的男孩降临人间,乡亲们高兴得奔走相告。我姐特地从无锡赶来贺喜,她兴致勃勃说;“这孩子很珍贵,是五房搿一子,是李家福气啊!”

当时我真得激动得泪水直淌,当天就给大队诊所送去一面锦旗:“艺高胆大,妙手回春”。对赤脚医生的医德医术无限高尚,表示由衷的感谢!

6.情暖冬日散文 篇六

说到冬天,人们很自然会想到不阴不晴的天空,昏昏沉沉的太阳似乎永远都是一副懒洋洋的样子;苍黄的天底下呼啸着凛冽的寒风;极目远方,辽阔的大地上遍地都是冰霜和皑皑的白雪。天地间的一切仿佛凝固了一样,让人一见顿生寒意。可是最近一次亲身经历,却使我对冬天有了新的认识,严寒的冬天里同样充满了暖暖的温情。

元旦节那天清早,我匆匆忙忙地吃完早饭,就立刻向几十里以外的老家赶去。蔚蓝的天空宛如清澈的泉水洗过一样,万里无云,阳光灿烂。但是由于前一天刚刚经历了一股寒潮的袭击,尽管风不大,还是觉得寒气逼人,浑身上下冷得似乎要打颤。

前一天下午接到弟弟的电话,说同门一位堂叔因病刚刚去世,我心里瞬间难过起来。虽说堂叔已经七十多岁,早已过了古稀之年;但是想到一个人的一生就这样无声无息地结束了,永远也看不到今天升起的太阳,我不禁更加悲伤。我还有一件难以说出口的心事,就是年已八旬的父亲,最近两三年性格变得比以前更加倔强古怪。这几年因为老年臆想常犯糊涂,每次看到我、哪怕是想到我,都会不分青红皂白把我骂得一塌糊涂,甚至骂着不准我回家看望他。人们都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我从小性格倔强、爱认死理,对此一直既有些生气又有些胆怯;畏惧父亲犯糊涂,在大庭广众之下骂我、跌我的相,已经有两三年时间不敢回家了。

这次回家吊唁堂叔,我当即想到,堂叔比父亲小三岁,父母在世的日子都不多了;一定要借此机会看望父母,不能出现“子欲孝而亲不待”的现象。什么都可以等,行孝不能等。既已失之东隅,定要收之桑榆。可父亲要是一时糊涂,当众让我难堪,我该怎么办呢?想到这些,我就感到害怕,觉得天气似乎更加寒冷。

心里的畏惧不安和逼人的寒气丝毫没有阻挡我思亲的念头和回家吊唁堂叔的脚步。当我几次转车,拎着一包鞭炮急急忙忙地走进老家的村庄时,我心跳瞬间加快,见到父亲时的情景会是怎样呢?我战战兢兢心里没底。但还是大步流星地往堂叔家门前奔去。今天我回来吊唁堂叔,我是必须要来而且不能不来的。要是父亲犯糊涂骂我的话,就让他骂一顿吧!现在虽然不像封建社会里“父要子亡、子不敢不亡”那样严厉;但是儿子不得已被父亲骂了,即使传出去,估计也不算是特别丢人的事情。

远远地看见了堂叔家的房子,门前站着几个人似乎在商量着什么。我一眼就看见父亲站在那里。我心里一热,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去,满脸笑着亲切地喊了父亲一声。我清楚地看到,父亲木无表情没有答应。我心里瞬间一慌,随即顺手点燃了鞭炮,借着鞭炮“噼里啪啦”的响声,悄悄地掩饰了一下我的尴尬和不安。头脑里随即电光火石似的一闪,父亲六十岁时耳朵就不太好,到现在已经二十年了。我刚才喊他时,父亲肯定没听到,或者没听清楚才没有回答。还有,父亲当年工作时在单位大小是位领导,大庭广众之下,他肯定要摆些架子。鞭炮声结束后,我和在场的几个人寒暄了几句,就进屋来到堂叔的灵柩前,按照家乡的风俗,十分虔诚地给堂叔磕了三个头,接着又拿了一些纸钱在堂叔的灵柩前烧了。

透过燃烧起来的火苗和升起的缕缕青烟,我站起身仔细地看了看堂叔的遗像,堂叔也好像慈祥地看着我。我在心里默默地祝愿:叔叔,您老一路走好啊!

我转身回到门外,看看已经不见父亲的身影。我心里知道,父亲肯定回了家。我连忙和在场的几个人打招呼,说回家去看看父母。一听说我要回家,年过七旬的姑父连忙说:“孩子,我俩一道吧!我也去看看孩子娘舅。”

说完,姑父和我一起亲热地说着话,笑眯眯地向我家走去。

刚刚转过一条短短的巷子,就看见我母亲和我的三婶娘迎面走来。我心里一热,知道母亲和三婶娘一定是听说我回来了去看我的。因为她们已经有两三年时间没看到我了。瞬间,我的眼睛有些湿润,哽咽着喉咙,激动地称呼了母亲和三婶娘。

我清楚的看到,母亲和三婶娘都非常开心地笑了。特别是母亲,看着我答完话随即揉了揉眼睛。相互问候间,我们四人一起说笑着来到我大门前的台阶上,父亲已经坐在这里晒太阳了。我心里知道父亲肯定是在等着我的到来,我连忙端来几条板凳;又快速地在堂屋大桌上拿出茶杯、茶叶,给父母和各位长辈一人泡了一杯茶,恭恭敬敬地端着送到每个人的手里。大家说笑着围坐下来。

在灿烂的阳光下,我仔细地看了看父亲,又仔细地看了看母亲。仅仅两三年不见,父母都明显瘦了,头发几乎全白了,满脸饱含了岁月的沧桑和对亲情的渴望,瘦削的脸上满是老人斑,眼神有些茫然,更多的是一些久别重逢的欣喜。看着我的时候,脸上又露出享受着亲情、儿孙满堂的满足感、幸福感。叙谈之间,得知父母最近两三年来身体一直还比较好,没生过病,没出现过意外。我十分高兴地说:“父母身体好,就是做儿女的福气啊!”一句话说的父母和在坐的每个人都开心地笑了,父母更是一脸的幸福和满足。

其实,这两三年来,我虽然没看见过父母;但是一刻也没有忘记父母,父母一直都在我的心头。每每遇到亲戚们、邻居们,我总是十分关切地细细地询问父母的身体情况、饮食情况。常常在夜里梦见自己带着渴望的微笑,轻快地迈步走在熟悉的小巷里一转弯,看见了满头白发的母亲带着期盼的眼神倚在门口。我总是快步上前,十分激动地叫一声“妈!”惊醒以后看着黑沉沉的夜色,往往都是泪流满面,长吁短叹好几天。

大家正笑得开心时,我三叔闻讯也笑眯眯地赶过来。父亲这一辈健在又最亲的几个人都聚在这里,几位长辈很自然地提到了姑母。姑母因为肝癌去世已经两年半了。

提到姑母,姑父的眼睛立刻就湿润了,眯着眼睛似乎望着远远的湖面,又像是在回忆温馨的往事,深情地说:“平时忙忙碌碌地做事情,倒没有什么感觉。晚上我一个人在家里的时候,或者下雨天、下雪天休息的时候,特别是过年过节的日子里,我总是自然而然地想起她。好像她还在我身边,还和我生活在一起。以前到你们这里来,我们一直都是两人一道,这次只剩下我孤零零的一个人。”

说着说着,姑父的眼里更加湿润,眼角的泪水慢慢地溢了出来,脸上露出了无限怀恋的深情。

我知道姑父姑母之间的感情是很深的,姑母走了以后,姑父的悲哀和思念之情可想而知。我父母和叔叔婶娘听了,都深深地叹了口气,安慰着姑父,脸上流露的是深深的悲哀和无限的思念。

冬天的太阳明晃晃的挂在天上,无私地倾泻着无限的光和热。我家大门对着一望无际的.巢湖,虽然在村子边上,但是在村子最南边一排,位置也是最低的。严冬的西北风、北风几乎全部被别人家的房子挡住了,几乎一丝寒风都吹不到我家门口,太阳却正好照耀在我家大门前。

我们全家亲人们围坐在一起拉着家常,看着几位长辈期盼的眼神,我十分高兴地把自己平常但温馨的生活告诉了几位长辈。父母笑眯眯地带着满足的神情十分注意地听着,一句话都没有怪罪我,更加没有想象中的严厉地训斥我。看得出两三年来父母时时都在思念着我,正如我每时每刻都在思念着父母一样。两三年以来的误会、畏惧和抱怨,全都融入了浓浓的亲情,发酵成了亲人之间深深的思念。我心中畏惧寒冰在明亮温暖的阳光里慢慢地融化了。

谈话间,我看到父亲额前有些细小的汗珠。他笑眯眯地摘下帽子,用手轻轻理了理头发。看着父亲已经谢顶的头上稀疏的白发,我心里一沉,父亲真的年老了。脸上带着无限幸福和满足神情的母亲,在明亮的阳光下,脸上老人斑更加明显。百善孝为先!以后一定要多陪陪父母,不能留下永远的愧疚和心痛。

姑父也觉得热得厉害,黧黑的脸膛满是红光,正在慢慢地解开羽绒服的拉链,一边慢慢地说:“这个冬天真是热啊!”

我连忙笑眯眯地拿起开水瓶,给各位长辈的茶杯里续了一些开水,一边劝说各位长辈喝喝茶、润润嗓子。父母和几位长辈都愉快开心地笑了。一片浓浓的亲情一直洋溢在我家门前。

门前台阶下的湖面上,水平如镜,一望空阔,远处帆影点点。一阵阵银白色的渔鸥时而飞翔,时而滑翔一会儿再轻飘飘地落在湖面上,时而十分亲热地聚在一起点着头像是在交谈,时而又分散开十分愉快地相互追逐着。靠近湖岸的水面上,几只水葫芦正在自由自在地嬉戏着,水葫芦们灵巧秀丽的身体不时迅速地钻进水里,少顷又浮出水面,十分得意地炫耀似的仰着头,嘴里大多叼着一条银光闪闪的小鱼,神情里似乎带着无限的满足、无限的欢愉。湖面上远近都是一片热闹欢乐的景象。

7.浓情散文 篇七

每次看到家乡的人,每次说到家乡的人都感到亲切!我出嫁十八年了,嫁到这个离市区很近的地方,后来又来到市区来打工,经历了世事的沧桑变化。经历了为生计不停的奔忙,经历了生活的艰辛和不易,但是每次梦到家乡,回到家乡,都会升腾起无限的回忆和依恋……

每次梦里回到的还是那个从小长大的地方,我的家乡!那间红砖砌成的平房,那小院,那园子,那条熟悉的林荫小路,都深刻烙印在我的脑海。每次遇到尘世的挫折打击,每当面对城市的冷漠,我都会不由自主的梦到家乡,梦到家乡的亲人,梦到儿时的伙伴。每次面对星空无眠的时候,都会想到在家乡仰望星空的情景,那帮躺在柴草垛上数星星的伙伴们,那帮唱着月亮走,我也走的流行歌曲的从小长大的伙伴们。有的知道她们在那里,有的不知道,但是知道我们再也回不去曾经的单纯和天真,那些一起成长一起嬉戏的日子,注定成为我们永恒的记忆,永远的回忆。

又一觉醒来,家乡的颜容又来温暖着我的梦。在遥遥的生命长路上,深刻入心的,心中最念的,仍然是对家乡的情浓。谁能懂?每次面对亲情的改变和疏离,最能安慰我的,也最让我深深疼痛的都是在家乡小时候的情景。那份在梦里嬉戏,醒来无所踪的感觉,是一种说不出的痛;家乡的气息陪我走过的日子,注定成为我灵魂里最朴实的气质。多少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在记忆的长廊里,永远是那条家门口的小路,哥几个,冬天扫雪打滑,夏天赶着鹅子在小路上边唱边走的无忧无虑,常常让我泪眼朦胧。

想到小时候,每到冬天,我的小手都会冻,有时候手冻的溃烂,总肿的如小馒头似的。哥四个,穿戴都差不多,而我却是最怕过冬天的孩子,因为手脚总冻,遭罪啊!弄了许多种方法都不好,所以哥姐在冬天特别照顾我,哥哥有时候会帮我背书包,姐姐会给我梳头。

记得那时,哥几个在爸爸妈妈不在家时,面对房子漏雨,拿着水桶盆子,接住落到屋里的雨水,轮流看着,接满了倒出去。冷了的时候,我们哥四个扯着一个被子,在被子里踹着脚胡闹的情景。彼此分帮结伙似的`吵架时的情景,互相揭短,互相告状的情景,如今想来都让我忍不住眼角湿润……

现在已经对吃各种食物不是那么热烈,小时候那种饿了,就去碗架子翻,弄上顿饭剩下的小米饭,小米饭凉了,就成了块,掀起一块拿在手里,大口大口的吃着,也不用菜和咸菜,就吃得那么香;冬天饿了的时候,拿一串冻的粘豆包,邻居伙伴比赛着啃;还有在炉盖上面,烤土豆片,嘣苞米花,抢着吃那种感觉,那种满足,如今再也找不到喽!

还记得老家的水井。有的人家的水井在屋里,有的人家在外边。屋里的水井到了冬天还可以,不会冻,打起水来很方便。而我家的水井在外边,冬天都会因为水井冻了,打不出水而着急。爸爸就会拿着冰铲子,一点点把井口的冰铲下去,然后才能打出水来。那时候很羡慕有的人家水井在屋里,不至于挨冻去打水,很沉的一桶水,我们小孩子打出来也很费劲呢!

我在家乡每年干的事都是放鹅,有名的放鹅姑娘。记得妈妈怎样从一堆鸭蛋鹅蛋中孵出小鹅小鸭的,妈妈先是挑选好的近期的鸭蛋鹅蛋,然后在火炕上铺上被子也盖好被子,每天摸一摸它们的温度,然后隔几天挨个的拿着它对着阳光照一下。能孵出小鸭小鹅的蛋蛋会有一点点小黑影在里面游走,不动的,没有黑影的要拿出来,因为它们是不合格的实蛋。我们有时候也被妈妈指示摸一摸它们的温度,凉了要烧烧炕,热了要少盖一些被子。二十多天,就可以看到小鹅小鸭出壳了,然后我们每天放学就要出去挖菜,喂小鹅小鸭。大了一点点,我们就会放它们到道路两边的草地树地去吃草,每个夏天,我们都很忙碌,挖菜喂鹅子占据了夏天的童年少年时光。

我还记得家里有两个老柜子,一个旧的,一个有点新的,老柜的柜面画的是花,新柜子是画的各种水果。小时候没有吃过别的水果,只吃过苹果和橘子,以为那香蕉,桃子,还有葡萄,都是传说中的呢!因为孙悟空是传说中的,就以为这些水果也是传说中的。十七八岁我们那个村才有电,才看上电视,才了解许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如今回头想起那个时候,傻傻的,呆呆的。第一次来到城市的好奇,第一次坐火车的新鲜,第一次吃香蕉。也听过姥姥说起一个笑话,说给一个小孩一根香蕉,这个小孩不知道扒皮,拿起来就吃。想想过去,我们真没有吃过香蕉,葡萄,桃子这些水果。呵呵,如今看看现在的小孩,真的是比我们幸福许多……

七零后的我们,对纸牌一定也不陌生。记得冬天的姥姥家,总是很热闹,几个人凑在一起看牌,或者没事自己摆牌玩,我们小孩子除了打扑克也都学会看牌。纸牌是我们最熟悉的娱乐玩具,我们小孩子没有钱,所以就谁输了,谁就喝凉水。大人则在闲着的冬季,用纸牌耍钱,有时候一耍就一宿。也时常出现老爷们耍钱,老娘们不让的,来找,然后吵架打架掀翻桌子的情况。赌的大的,也会有派出所来抓赌,那些爱玩的就要消停一段时间了。

我们小时候,对玉米有与生俱来的亲切,每天基本吃的就是玉米做的大碴粥,小米饭大碴粥,玉米面的大饼子。这是我们那个时候的主食,至于白面都是来人的时候,妈妈才会拿出白面,烙白面饼。那时候妈妈在锅台烙饼的时候,我们都不愿意出去玩,围着妈妈转,因为能吃上白面的饼子,是很开心的一天啊!大米饭在那个时候更是稀有,在过年的时候才会吃上。和现在真不能相比,简直是反过来了,现在如果吃上大碴粥小米饭,反而觉得很香了,这就是时代的烙印和变迁啊!

那个时候,会把玉米堆满炕,然后全家人搓玉米,搓完,好晾干,去打玉米面或者大碴子。等到深冬,才能把全部的玉米用机器脱粒,用机器脱粒的时候,也是全家上阵,还有附近的邻居帮着装玉米。村里的人都互相帮忙,打玉米粒才能快些,那时候脱玉米粒的机器是按小时收钱的,所以越快打完越花钱少,每次打完玉米,大人小孩都累的满身汗。打玉米时有时会出现老鼠,女孩胆小,看到老鼠跑出来会吓得尖叫。留着我记忆中最深的是,妈妈是不怕老鼠的:有一年冬天打苞米,妈妈抓住一只老鼠,竟然能把它撕死。那个时候觉得妈妈太胆大,太厉害了!那种景象一只在我的记忆深处,现在想起,更能体会妈妈在我们小时候的坚强和勇敢。

还记得家乡的那个大坑,夏天雨水大,大坑里都是水,是鸭子和大鹅的乐园,同时也是我们小孩洗澡的地方。我们都是相约好几个小伙伴,在大坑很浅的地方洗澡,然后会把自己家的大鹅赶出去,弄得大坑里,都是鸭鹅的叫声和我们的嬉笑声。我们从水里出来,如果觉得凉,会喊口号说:“一盆碳,一盆火,太阳出来晒晒我!”一个喊,小伙伴会全跟着喊,扯着嗓子使劲喊,光着膀子甩着胳膊,很得意的样子!那个时候的我们,很快乐,很单纯,很天真……

我们那个时候看电影,是我们最高兴的事情了。电影在每个村屯轮流演,在哪个屯演。我们早早的就会打听到,然后吃过晚饭,小伙伴们都约好一起走,拿着棉衣或者毛垫小板凳,浩浩荡荡有说有笑的出发了。有的特意炒了瓜子,你一把我一把,吃着走着,嬉戏着,到场会找着这个屯的各自同学,然后同学给抢占最好最佳的位置,会为抢着一个好位置而兴奋,每当中间换片的时候,一个个举着小手,站起来在电影放映员的那束灯光中,自己的手指会印在电影屏幕上,然后高兴的喊叫:“那是我都手!”看完电影,回家的路上,调皮的男生会学着电影里的恐怖叫声,吓唬女生。记得看聊斋里的《鬼妹》,回来的路上,一个个都学着电影里的鬼叫声,把女生吓得尖叫快跑,那是男生最得意的事情……

那个时候,打麻绳,穿布鞋。我们女孩子都要学会纳鞋底,做布鞋,冬天放寒假,你要是看课外书,不学着纳底做鞋,妈妈会说,不学做鞋,长大出嫁会没人要。妈妈一直觉得女孩子读不读书没啥用,而不会做鞋穿是不行的!那个时候也都穿着妈妈做的布鞋,舒服而温暖,我们几个邻居伙伴都会拿着鞋底和妈妈打好的纳底绳凑到一起,边说话,边纳底子。纳完鞋底,和妈妈学着做鞋帮,谁做得好,会很骄傲呢!记得出嫁那年,我自己做的鞋还有许多双呢,因为嫁得也是农村,所以也拿着那几双鞋。可惜一次没穿,都放在漏雨的仓子里烂掉了,如今想来,真是可惜了。

那屋檐下,几只鸡在晒着太阳,总感觉那么亲切,那是家乡的味道。家乡的质朴,家乡的回忆,总有一种温暖搁置在记忆的梦中;家乡的老屋的形象总是在梦里把曾经的岁月又演习一遍,醒来是对时光匆匆不可留的感叹!

我们都因为成长各自离开了家乡,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在我们的心中,多想童年的感情永无改,。可是怎么可能?我们都被岁月雕刻成各自的样子,越长大越孤单。当你面对许多事情无能为力的时候,当你为了生活奔波,不能和亲人时常相聚的时候;当你有许多许多的话,却无人可讲的时候;当你痛苦无助,却只能自己消化化解的时候,才知道,这就是岁月给我们的改变。

人生就是这样,成长就是这样,让你不得不放弃以前的生活,离开一些舍不得的人,去期待和追求另外的一种幸福和温暖。走在向往和追求的路上,在这其中,磨难疼痛慢慢成了历练自己坚强的工具,无论经历什么,都要用宽容和释怀来代替。如果真的有什么特效的药物可以治疗那些真情被颠覆的疼痛,那么只有时间这剂良药,它能沉淀出最真的感情,也能沉淀出最深刻的忧伤。我们用怎样的方式才能释怀,和谁去诉说那种美丽的真情。可刻骨的忧伤,也许只有文字和歌曲,只有文字和歌曲,当我们写出,唱出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内心释放的是多么真的情,多么深的痛……

我觉得一个人经历过许多人世的沧桑和灵魂承受的剧痛,才最能淡然而宁静的微笑。家乡的一土一木,那些淡然和无声,是我们最终寻觅却深在心底的声音。某一天注定用心语和滴落的泪珠用文字的形式表达,最感动人的诗作,都是用泪水浇灌出的花朵,在人心上开着。心中有一份对家乡的浓情,我相信这心上的花朵般的浓情永远不会凋落…

8.情抒情散文 篇八

曾经的我,年少无知,一身的顽劣透出些许玩世不恭的轻狂。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懵懂,一步步陷入便无法自拔。在感情这个禁区里,我始终是个弱者。眉宇间的傲,已经诠释了所有。我,只是一个高冷的感情弱智。

也许喜欢只是在一霎那,可我不会理解四目相对眼神间的`触碰传递过来的那种暧昧信号。我也从来不会揣摩一个女孩的心思,因为,我感觉揣测本身就是一件很令人痛苦的事。或许正是因为这点,我不知不觉的错过了好多,好多……

我从来不知道自己竟然会被人暗恋。

我不知道自己真正的魅力所在。我不知道暗恋是什么感觉,因为我从来不会因为某个女孩心动或者血液喷张的冲动。我只是每天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做自己想做的事,安安静静的做一个平凡的普通人。我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另一半,因为我觉着为时尚早。我不可能在我一无所有的时光中邂逅我付不起责任的那个有缘人。

9.养宠情散文 篇九

从前,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我总以为一个人每天有很多正经事要干,干嘛还要养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呢?要说养花养金鱼是为了观赏,还情有可原的话,至于为什么要把香肠给狗吃,我真的是实实在在无法理解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却成为养宠的积极参与者。个中原由,说来也确实有许多引人深思,感慨颇多之处。

的一天,突然接到住在大城市外甥女的电话。她说她们全家下岗,爱犬养不起了,想给我送过来。于是几天之后,一个长满白绒绒长毛的小家伙,怯生生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外甥女说它叫毛毛。

毛毛是稀客,围观的人很多。争着逗它,喊:“毛毛过来!毛毛过来!”谁知,小家伙谁那儿也没去。它用惊恐的眼神巡视一番之后,偏偏向我这边走来。由于我并没有喊过它,所以引起一片笑声。小毛毛依附在我的脚下。我突然从它那可怜的眼神之中,产生了恻隐之心。便伸手抚摸着它的头,端详起它的脸来。它短脸、厚喙巴、云卷形小鼻子往里缩着。它那透着聪慧的杏核眼,比起那些痴呆人的眼睛来,更透着一种善于交流的灵气。我有点喜爱它了。

老伴也很喜爱这小家伙。外甥女走后,她又是给它疏毛,又是拌饭给它吃。奇怪的是,无论她怎样讨好,毛毛吃饱了喝足了之后,还是依附到我的身边来。一点和她亲近的意思也没有。真是可笑。

自从毛毛来了以后,闲着没事就逗着它玩。这小家伙会作揖、会握手、还会敬礼。特别是它那瞪着一双大眼睛直立着行走的憨态,实在令人捧腹。毛毛的到来,给我们的家中增添了不少的生机和乐趣。我早晚散步时,它紧随其后。我午睡时,它头朝外趴在楼道口替我警戒。我想玩,它就陪着我戏耍。我休息时,它决不干扰。只几天功夫,毛毛己经成为我的忠实小伙伴。宠爱也就从这时开始了。

毛毛虽然不和我老伴亲近,可她却特别地爱它,她给它洗澡买肝吃。甚至每吃一口东西,都要分点给它。人都说谁喂狗,狗就会和谁亲,可毛毛却不。它对她始终没有对我那么亲。老伴装做打我一下,它立刻向着她吠。而我打她时,它却无动于衷。我还从来不喂它,它却向着我,真是怪事!气得老伴骂它没良心,可过后她还是对它疼爱有加。

一天晚上,我带着毛毛到广场上去散步。天黑以后,正往回走时。恰巧路上遇到一辆拉猪的车,想不到毛毛害怕猪的叫声,狂奔起来,结果走失了。我和老伴心里都十分地着急。于是我们一条街一条街地寻找起来。直找了半宿也没有找到它。到了后半夜,我们只好拖着都己疲惫不堪的双脚,上楼休息。可是我们倒在床上,却还是睡不着。我们多么希望毛毛能自已归来呀!我们尖着耳朵静听着,那窗外的风声,远处汽车的鸣叫声,近处那沙、沙、沙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的脚步声,声声入耳,唯独没有毛毛的叫门声。渐渐地我的感觉模糊起来,突然,老伴翻身坐起来说,毛毛叫门了!她披衣起床,急急地跑下楼去开门。结果又失望地回来了。一会儿她又说,你听,门响!于是她再一次开门,再一次的失望。半宿当中也不知她折腾了多少回,天亮了,也始终没有毛毛的影子。我们那可爱的毛毛,你在那儿呀?

毛毛丢了,充其量也不过百八十块钱的事。可是它带给我们的难过程度,是无法用丢多少钱来衡量的。没有养过狗的人,你决想象不出痛失爱犬是个什么滋味。

经过一天一夜,该找的地方几乎都找遍了。我想可能是完了。可就在这时,突然得到一个信息,说四海家具店里拾到一只小白狗。四海家具店就在我家对过。我立刻跑过去看,正是我们的.毛毛。只见它正龟缩在家具店的角落里,用期盼的目光向门口张望着。它目光呆滞,见了我己不似先前的亲热了。我己顾不了这许多,向店主道过谢之后,急急忙忙把它抱回家中。

小毛毛找回来了,见了老伴它如久别重逢的一般,比以前亲热多了。在此后的一段日子里,它对我总是淡淡的,不肯再跟随我出去散步了。

我把它带丢了,它对我疏远,这在情理之中。我想我又不常喂它,可能它今后再也不会像从前那样向着我了。然而,时间能冲淡一切。想不到对毛毛来说也是如此。大约又过了一个多月吧,它似乎将以前所发生的不愉快又全都忘记了。渐渐地对我复旧如初,照常随我散步。我和老伴开玩笑时,它又完全站在我的立埸上来了。我老伴还是像原来一样,疼它、爱它、喂它、骂它,有时还故意地逗它吠。

后来,大约又过了一年的时间,毛毛怀孕了。可它却突患脑炎,不到一分钟就死去了。这使我们比上次丢失时更加难过。老伴哭了好几天,也还是思念不止。

其实天下爱犬之心也大致相同。恰巧这时,一对上班的年青夫妇因忙于工作,无法再饲养他们的爱犬“妞妞”。欲出售又恐其新主人不能善待,故此想送给爱宠物者饲养。后来他们听说我们爱狗,所以送给了我们。于是我们又有了新的精神寄托。

妞妞长嘴、尖耳、卷尾如花。昂首挺胸,英俊威武,叫声宏亮。无论是长相还是性格,都与毛毛不同。毛毛如白狮,妞妞似黄狐。毛毛柔弱温顺,而妞妞则勇猛刚直。妞妞到来的第一天,便精神抖擞地上岗看门。决不许外人靠近一步。

当天晚上,我早早把卧室门关紧,想让妞妞跟老伴去住。一则我知道老伴喜欢它,二则它的饮食卫生都需老伴去略理。以免它像毛毛似的反过来再依附于我。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妞妞比毛毛更想跟着我。宁肯在我的门外蹲了一夜,也不肯跟老伴去。第二天,连老伴都被它的执着精神所感动,替它说情,让我把它放进屋里来。妞妞进到我的屋子里以后,简直是欣喜若狂,高兴得上蹦下跳。从此,我也只好接受它了。

至于妞妞和毛毛为什么厚此薄彼,我请教过很多养狗的专家,也没有找到答案。至今仍是个迷。老伴开玩笑说我有狗缘,也许吧!

每日清晨,妞妞都要跟着我在市场里散步,这对我的身体健康,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它也成为人人认识的大明星。人人都知道它能护主,还能取东西。经常有人装做举手打我的样子,逗得妞妞奋力地嘶咬。也有人把一件东西放在地上,妞妞听得我一声:‘取去!’便立刻用嘴去叼。妞妞出色地表现,总是博得人们啧啧的称赞。

当邮差送书报来到门囗时,如果妞妞在,它会迫不及待地冲上前去,叼起书报一直给我送至楼上。如果它送的书比它还高大,无法上楼梯时。它便头朝下,一个磴一个磴地倒着往上拖,一直把书拖到我的面前为止。它那不完成任务不肯罢休的精神,以及完成任务以后,那邀功请赏的小滑稽样,令我开心极了。

妞妞那锲而不舍的耿耿忠心,使人感动。它那精彩地表演,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带给人们欢乐。它亲疏有别,爱憎分明。不虚伪,不做作。对自家人温顺友善,对陌生人则警惕非常。因为都知道它是看家的好手,所以时常有人故意用好吃的来引诱它,以测试它能否见利忘义。结果妞妞大多不为所动。有时即使吃了别人的东西,也决不徇私。看守门户如故,决不许对方前进一步。此情此景着实令人感叹。

每当我外出时,最想念我的是妞妞。我归来时,第一个跑出去迎接我的,也是我的小妞妞。

妞妞能听懂很多话。我出门时说不带它,它便停住脚步,不再跟着我。如果我说,你坐在这里看家,不要走开。当我回来时,它肯定原地不动。如果我出去时间太久了,它等急了。听到我的脚步声,它会跑到门口,从门缝里偷偷地张望我一下,然后急忙回到原来的位子。装做一直没动过的样了,等待我去夸奖它。如果此时我奖给它一块并干,它会高兴得手舞足蹈。

一年前,妞妞在公园里,跟一个发情的母狗走了。我花了10天功夫,才又把它找回来。有人问我说,以后要不要将它拴住,省得再丢啊?我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要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不久,它果然又和发情母狗私奔,再也没有回来。

毛毛和妞妞都不会说话,但它们很会用眼神与人交流。喜、怒、哀、乐尽在不言中。它们总是与人保持着和谐。没有索取,没有抗争,更不会背叛。我自从和它们接触以来,就总是觉着在它们身上,有许多能引人怜爱,让人提携,令我恍然,使我受到某种启发的东西。于是,我由对养宠不理解,一变而为热衷者。

10.依依故园情散文 篇十

烟雨迷蒙,一路同行。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淡雅清新。僻静幽深。

悠悠心事如雪乱,

多情犹似弦上月。 浮萍漂浮,水草摇曳,

微微一笑惹倾城,

伴君不悔共天涯。

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露台,不需要很大,要有通风的环境和一小块供人栖息的休闲场所,围绕着的是五彩缤纷的花开意浓,在这样子的环境里,很多人总是开始遐想,在院子里小酌假寐,该有多少惬意。

春华秋实,当清晨的阳光在露台上肆意挥洒,唤醒了一夜露浓,爱园艺的心就是一个梦想,让梦想与现实靠得更近了,没有装饰,没有小品,盛放的鲜花是唯一的主角,我们向往自然,倾听花开花谢间细细呢喃的.声音。

人生就像一场旅途,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执手相看,人生恍若隔世般瞬息万变。看多了人心复杂,回到家看着花儿清香四溢,兴奋的难自抑,清澈的眼神,快乐的神态,安然入睡的怡然自得,人生其实安安静静的,那般美好。

春去秋来,生命跟随花儿生生息息绚烂落寞,冬雪覆盖,春草萌动,夏日香郁,秋风落叶,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11.故土情优美散文 篇十一

我忘不掉那条柳荫下的小河,永远,永远,如云长飘在我脑海的天空,如丝久牵于我心中梦里的情怀。几十年过去了,不知经历了多少人生风雨和世事沧桑,那条小河却像刻在了我的骨头里,贴在了我的脑屏上,难舍难忘!

江村是河南扶沟县最北边的一个乡镇。江村小学位居乡镇的南头,那条小河就在离一排教室不足50米的南边流过。我的小学时代就是在这里度过的。

小河的流水潺潺流淌,那是伴随我成长的音乐。河中的小鱼随波撒欢,那是逗我开心的朋友。春秋的细雨滴出水面上密密麻麻的水涡,接着幻化出一圈圈涟漪。夏季的大雨泼下来;浑浊的河水东冲西撞地流去,使我想到了黄河。

我忘不了那年四月发生在小河里的故事。那天下午下了第二节课,我擦完黑板,便听到外边有人喊着:“走,抓鱼去啊!”等我到了小河边,尕娃、二愣和臭蛋几个已经扑扑腾腾下到河里抓起鱼来。这种情景使我好不舒服。我喜欢那些鱼,它们在水里摇头摆尾,撒欢跳跃,小河就是它们的家。它们畅游时那灵活美丽的身躯,也给人类带来了乐趣。鱼不打扰我们,我们人类没有任何理由伤害它们。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大步走到小河边,大声吼道:“尕娃,二愣,你们在干什么?!”尕娃手里正握着一条小鱼,听到吼声,他便直起了身子。跟着,二愣、臭蛋也住了手。看到他们住了手,我便放低声音说:“尕娃,你们想想,如果我们是鱼,鱼是我们,我们正在水里畅游,他们来抓我们,我们会有什么感觉?”我看到他们败兴的样子,但尕娃还是招呼二愣、臭蛋上了岸。他们平时的成绩比我差,我便抽出时间帮助他们。从此我们成了好朋友。

小河的风景全仗两岸的垂柳。春天,经过寒冬的`柳枝返了青,鹅黄色的嫩芽你争我抢地向外窜。眨眼间没几天,一个个纯真顽皮的孩童便长成一位位成熟爱美的少女。垂柳的丝绦像披风,如裙袂,似发辫。清风吹来,她们悠然飘舞,千姿百态。她们把我们当邻居,当朋友,为我们遮阳施荫,遮风挡雨。烦闷时,我们在树荫里散步;炎热时,我们在树荫下读书;下课时,我们在树荫中嬉戏。

垂柳也是小鸟的乐园。最常见的是朴素活泼的麻雀,它们叽叽喳喳,跳枝穿叶,即使到了雪压干枝的寒冬,它们也不忘飞到干枝上和垂柳做伴。偶尔也有穿着彩衣灵巧美丽的百灵飞来。它不像麻雀那样叽叽喳喳叫个不停,而是偶尔叫几声,声音清脆而别致。和麻雀相比,百灵显得高雅而含蓄。

人啊,生灵之鸟啊,享受了大自然,也该报恩大自然,呵护大自然啊。

我常常叫上米大亮在柳荫下复习功课,有时自己默看,有时互相提问。

到了五、六年级,我和米大亮是班上的尖子生。论考试成绩,不是我第一,就是他第一。不知何故,他知道我得了第一,脸色就有点不自然,红一阵黄一阵的。其实,我也和他一样,听到他得了第一,我至少有两天情绪不高。当时找不到原因,长大成人踏上社会后,才悟到这是不服气。

不服气既含有自尊的成分,也含有嫉妒的味道。其实,不服气,虽然有点狭隘,但也可产生动力,这就是不满现状的一种竞争意识。但我主张互利双赢的竞争,反对损人肥己的恶意竞争。

后来我到了大西北的天山脚下,先后任工人、职员、教师、杂志社主编、出版社编审。米大亮到了县城,先后任广电局局长、政协文史委主任、人大办公室主任等职。当我得知大亮的事业发展和能力时,我才是一名普通教师。想想大亮,我深感惭愧,并由衷地为他人生路上的坚实足迹而高兴。1969年四月,我给大亮写了一封信,并附上这首诗:。

赠大亮

十年两地都萦肠,利箭是君我瞎忙。

少小辩论可竞口,成人游水各划桨。

冬来春去我蹉跎,力博浪推君绩煌。

好友天涯几得聚,天山空望云飞扬。

,我赴北京出差,返疆途中路过河南,便迫不及待地到了江村镇。那天,天空的脸阴沉着,风把地上的尘土、纸片和杂物吹起好高,迷得我睁不开眼。过了一会儿,我感到脸上凉凉的,好像要下雨了。我把手提箱寄存到一个饭店,就打上伞,放开步子往江村小学的方向走去。

多年未回,江村镇变了样。申老师她父亲开的卤鸡店不见了,校墙外张大爷的烧饼炉也没了踪影。街两旁的建筑物不算高,但都没了原先的模样。我问一个年轻人江村小学在哪儿,他摇摇头说不知道。我又问一位老大爷,他似乎是耳背,我嗓门再大,他只是摇着头。我只好按照原先的记忆往南走。可是我一直走出江村镇,才知我走过了好远。于是,我又折转回去。

我的母校——开启我智慧之门我日思夜想魂牵梦绕的江村小学和那条岸柳掩映伴我成长的小河,你们在哪里呀!我没有奢望,哪怕只让我看上一眼,看看我的班主任李健吾老师,看看米大亮,看看尕娃、二愣和臭蛋……把我的少年记忆和年近花甲的我链接起来,我就心满意足了。

我一边向北走,一边使劲儿往右看,因为我的母校就在右边啊。可是,横走竖走,就是不见小河的影子。我不禁纳闷和伤感。

就在这时,我忽然听到一个声音:“芳清——!”

我转正身子往前看,一个中等身材红脸膛的老人迎上了我。

“芳清,你不认识我了?”

“你是……?”

“我是国忠啊。”

“啊,变了,变了呀!你不说,我还真认不出你来了。”我亲切地握上他的手,“你的眼力好啊,居然还能认出我来。”

“你不但是我们班的尖子生,还是我们班有名的小帅哥呀。你那双浓眉大眼,一看就知道是你。”

老同学见面,亲如兄弟。他要请我下馆子吃饭。我说谢谢,但还是尊重我的膳食爱好吧。他没有忘记我最爱吃的是烧饼和胡辣汤。我们边吃饭边聊了很多。提起班上同学的状况,他也说不出几个。是啊,毕业后或继续求学,或奔走生计,天各一方,难知细里啊。他告诉我,学校的房子多少年前都已拆掉,盖成乡政府了,小河也改道不见了。他还告诉我,米大亮在县里居住,任县人大办公室主任。李健吾老师因受不了被整的精神折磨早已仙逝了……

我听到这里,不禁潸然泪下。李老师为人善诚,才学丰厚,诲人不倦,关爱学生。那时我家境贫寒,买不起帽子。冬季他怕我冻头,便特意送给我一顶海蓝色的学生帽。我深受感动,这不单单是一顶帽子,而是深厚的师生之情啊。

国忠说,新的学校在镇西南郊。我和他一块去浏览了一下,便匆匆离开了。

我的母校——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江村小学和那条由垂柳掩映的如梦如幻的美丽的小河,你们虽然销声匿迹了,可你们却永远不会从我的记忆中消失!

那时我去了一趟县城,见了大亮,久别重逢的亲切情景自然无以言表。我让他招集在世的老师和能通知到的同学,到县城聚会。当然由我做东,以表达我对久别的老师和同学的思念与敬意。这是一次难得的永留记忆的聚会。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有说不完的话,诉不尽的情。只教过我们一个月的申秀云老师也在座,她还是那么白,那么丰满,齐耳短发甩一甩,还是那么有精神。她说她参加这个聚会有点不好意思,她说:“芳清,我只给你们教过一个月的课,你还把我请来……”

我敬重地看着申老师,说:“申老师,你就是只教过我们一堂课,你永远就是我们的老师。”

哪知我这句话把申老师感动得直流眼泪。

晚上,我在县宾馆的客房里,久久不能入睡。我隔窗望着夜空中的明月,想想天各一方的老师、同学、亲人、好友,感慨不已。

上一篇:员工行为规范知识竞赛主持词下一篇:阅读教学有效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