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碰撞》读后感

2024-08-13

读《碰撞》读后感(精选16篇)

1.读《碰撞》读后感 篇一

《冰川时代:星际碰撞》观后感

赶在即将过去的八月和朋友看了场电影,这部是朋友介绍看的,据说很精彩。虽然没看过冰川时代的前四部,还是抱着期待的心情看了这部电影。影片一开始就是小松鼠在宇宙中追着橡果的一系列搞笑的事情,小松鼠对橡果的心实在是有够执着,让我不知觉的笑出声。接着画面来到了地球上的冰川大陆,上面生活着猛犸象(查了下发现还有更通俗的名字叫长毛象)曼尼一家、剑齿虎迪亚哥、话唠树懒希德和树懒奶奶,还有其他不同种类的动物。猛犸象曼尼不希望女儿桃子嫁出去还有离开它,剑齿虎和它老婆对于小动物们很怕它们感到很困扰,明明它们那么喜欢小孩子,树懒希德又失恋了……在这段有烦恼而又平静的日子里,天上突然下起了“流星雨”,燃火的陨石一个一个砸向冰川大陆,动物们四下乱窜,最后在山洞中躲过危险。接着独眼黄鼠狼巴克带着预言石碑告诉大家即将产生彗星撞地球的大灾难,世界末日将要来临,大家为了拯救自己拯救地球离开家园,踏上了充满喜剧色彩的冒险之旅,最后利用磁力避过了灾难,大家又过上了平静的生活——猛犸象认可了女婿,桃子得到了梦中的婚礼,剑齿虎夫妻得到了小动物们的喜爱,树懒和奶奶也找到了真爱。而小松鼠这只差点引起灾难的蝴蝶也抱着心爱的橡果继续在宇宙中游荡。

最后不得不吐槽下电影院的空调,实在是有够冷的,看完电影出来差点感冒。

2.读《碰撞》读后感 篇二

“判天地之美, 析万物之理”这是2 3 0 0年前我国思想家庄子《天下篇》中的语句, 其意是把“判美”和“析理”看成人们认识事物相连的两个方面。“判美”和“析理”今天在周世斌教授《音乐与心理统计基础》一书中又一次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给“美”和“理”来了一次亲密的碰撞。艺术是表现情感的方式, 是人们对审美的追求, 其直接目的是求美, 重在强调个性, 反对雷同, 体现自由性, 结果往往呈现多样化。科学是探求真理的方式, 强调严谨性。直接目的是求真, 结果通常呈现唯一性。当艺术与科学相遇、艺术与科学碰撞, 艺术似乎不再飘渺, 科学似乎不再无情, 因为他们在“这里”产生强烈共鸣。

一、当下音乐教育研究存在的普遍现象

1、中外音乐教育研究方法的差异

国内: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心理学研究生从1 9 8 9-2 0 0 1年在国内某音乐学术刊物上发表的音乐教育论文中抽取1 4 0篇学术论文进行调查, 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绝大多数论文的研究方法以理论思辨性为主 (1 1 7篇) , 科学实证 (1 4篇) 为辅;从论文的选题和内容来看, 大部分论文都是从个人的教学感受、主观体验的角度来进行理论阐发, 研究结果主观色彩浓烈。

国外:对全美最大的音乐教育组织“全国音乐教育大会”的学术刊物《音乐教育》从1 9 5 3年至1 9 9 7年的5 8篇关于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具体学术问题的论文抽样调查分析显示:其中4 6篇论文是通过调查、测量或实验研究的方法, 依据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结果具有科学实证性质;只有1 2篇论文是采用历史实证和理论思辨方法。从中不难看出, 其研究成果以客观数据为依据的占主要, 较为客观、可信。

从以上关于国内、国外音乐教育论文的研究方法情况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其直接反映出国内音乐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者这种科学实证研究方法意识的淡薄;也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要求我们更加注重科学实证意识, 把科学实证作为理论思辨的前提、基础, 而不是仅从个人教学感受和主观体验出发去进行理论思辨, 最后得出研究结论。

2、国内音乐教育研究论文作者群体分布和地区分布

从群体分布来看, 以上从1 9 8 9-2 0 0 1年在国内某音乐学术刊物抽样的1 4 0篇学术论文中, 小学音乐教师撰写的论文1 2篇, 中学音乐教师撰写的2 8篇, 大学音乐教师撰写的9 0余篇, 其他为教研室人员所写。抽样显示大学音乐教师仍是当下音乐教育理论研究的主体。

从地区分布来看, 论文作者主要集中在北京 (1 8%) 、湖南 (1 1%) 、广东 (8%) 、江苏 (8%) 、山东 (7%) , 中西部地区发表的论文较少, 关于农村音乐教育的论文更少。从中可看出欠发达地区论文较少, 主要集中在一些经济发达的省市。关于农村音乐教育的论文很少, 仅有3篇, 这引发我们一些思考?——农村音乐教育发展是当下需要重点关注的, 也是迫切需要改善的, 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却不多, 其反映出音乐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者对关注农村音乐教育状况意识的浅薄, 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让我们更多地去关注农村、关注农村音乐教育的发展。

二、《音乐与心理统计基础》的特点和内容

1、特点

音乐艺术与科学两门看似相去甚远的学科在里这有了交叉点, 使科学为音乐教育与心理学研究提供依据。周世斌教授正是这样一位践行者, 其专著《音乐与心理统计基础》、《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就是最好的例证。其主要特点是从方法论的层面去探究音乐艺术与科学的结合, 以科学的态度去观察音乐教育与音乐心理学现象, 以科学实证的眼光去审视音乐教育与音乐心理学研究, 并力图体现其对于音乐教育与音乐心理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上的实用性、可操作性。

2、内容

本书的主要内容分为十章, 第一章比较与启示——主要是关于中外音乐教育与音乐心理学研究情况的介绍和研究方法的比较, 和学习音乐与心理统计基础的意义及带给我们的启示。第二章至第十章是对音乐与心理统计基础知识的具体阐述和采集到实际数据后的具体操作方法。

其写作方式与内容呈现出直观性、实用性, 让人读后一目了然, 书中在讲述统计基础中的统计图表、集中量、差异量、标准分数等一些数学公式时, 采用的均是与音乐相关的数据, 体现出了音乐的学科特点。这无不都体现出周世斌教授作为一个音乐学人身上所闪烁出的科学光芒, 这是他智者与学者的综合显现。笔者读后以为略显不足的是整书除第一章外其余章节大部分都是一些数学图表和数据, 难免使读者产生枯燥、乏味之感, 让人感到敬畏。何况一些普通的音乐教育工作者, 笔者认为如能让统计知识的内容发散些、趣味性增加些, 其受众面是不是会更广些。

三、《音乐与心理统计基础》写作的目的和意义

1、目的

在本书开篇介绍中外音乐教育理论研究状况的时候发现中国与美国在音乐教育研究方法上存在很大差异, 中国主要是以概括、总结个人在音乐教学中的主观感受和教学体验去进行理论思辨, 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理论思辨主观色彩强烈, 普遍呈现发散性, 缺乏系统性、广泛性。美国主要是通过调查、测量或实验研究的方法, 依据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得出最后结论, 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分析结果具有客观、可信性。正因为中外音乐教育研究存在如此差异, 周世斌教授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了问题所在, 以倾其课余精力著出《音乐与心理统计基础》及其后续《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其最终目的在于以科学思维的训练, 呼唤国内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工作者在研究方法上的这种科学实证意识。因为研究方法的选择是学术研究得以有效进行的前提和保障, 学术研究又为音乐教育和音乐心理学及其他音乐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动力。

2、意义

(1) 当代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学术交流的迫切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 国内外学术交流日趋密切与频繁, 这就要求国内音乐教育与音乐心理研究工作者俱备国际性学术视野, 准确把握国内外音乐教育与音乐心理学学科动向, 以吸收和借鉴国外最新的学术成果来憨实音乐教育、音乐心理学学科的学术架构, 从而为当下我国的音乐教育改革和音乐学科建设作出贡献。周世斌教授正是以其敏锐的眼光觉察到了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俱备国际性学术视野的重要性, 并身体力行之, 其除在《音乐与心理统计基础》第一章中介绍、分析了国内外音乐教育与音乐心理研究动向外, 还和宫正编著有《国外音乐教育文献选读与分析》一书专门介绍、分析国外音乐教育的发展状况。

(2) 科学思维方式训练与个人研究基本素质的需要

当前我国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成果主要是建立在成千上万个音乐教师的个人教学感受和经验基础上的、其研究成果是主观的, 甚至是停留在相互矛盾的观点所形成的困境之中,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音乐教育与音乐心理学研究工作者个人研究基本素质的薄弱和科学思维方式意识的淡薄。因此, 掌握一些必要的数理统计常识与方法对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工作者去给自己的研究成果作出科学的统计与分析和从事学术研究、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在音乐教育与音乐心理研究中俱备严谨的科学思维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这两门学科可以说是感性学科与理性学科的交叉 (音乐学与教育学、音乐学与心理学) , 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音乐教育和音乐心理研究工作者 (包括广大的音乐教师在内) 只有具备科学的思维方式、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才能胜任当下呈现出的横向型 (学科间交叉) 和纵向型 (学科间延伸) 的学术研究形态。

当前我国的音乐教育与心理学研究正处在这种科学意识的初始阶段, 周世斌教授的《音乐与心理统计基础》和另外一本著作《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来的及时, 给国内的音乐教育与音乐心理研究工作者起了表率作用, 带来了一股新的学术气息。笔者相信周世斌教授三本关于音乐教育与音乐心理学著作的问世将给当下正处在科学意识初始阶段的音乐教育与音乐心理研究乃至其他音乐学科刮起一阵科学之风。

四、结语

我国当代音乐教育正在从应试、技术教育向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素质教育转变, 正在改善种种滞后的教学方式与手段, 建立与时代相适应的教学方式与手段。这种教学方式与手段的建立要依赖于音乐教育理论与音乐心理研究的提升, 而理论层次的提升要依靠于研究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研究方法。音乐教育理论与音乐心理研究也只有借助科学之翼才能稳步前行。“判天地之美, 析万物之理”, 在研究一项事物时只有寓“理”于“美”之中才能真正遁其形, 音乐教育与音乐心理研究何不是如此呢?

参考文献

[1]、周世斌《音乐与心理统计基础》 (M)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第二版

3.读《碰撞》读后感 篇三

原告:福建省罗源县鸿达轮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达轮船)

被告:三富海运株式会社(以下简称三富海运)

2000年6月8日1030时,鸿达轮船所属的“鸿达2号”轮在黄浦江吴泾附近棉花仓库码头装货完毕,离开码头掉头向浦东方向驶去。“三富翠玉”轮于2000年6月7日到达长江口锚地抛锚。次日凌晨0130时,该轮在长江口锚地动车,0400时引航员登轮,引领船舶进口。2000年6月8日上午,晴天,能见度良好,风向西南,风力约3级。“三富翠玉”轮于1050时初见“鸿达2号”轮,该轮距“三富翠玉”轮约1 000米。当两船相距约500米时,“三富翠玉”轮发现“鸿达2号”轮欲横穿该轮的船首,即采取慢车,之后又采取停车、后退二及右满舵。因两船相距过近,避让不及,于1100时,“三富翠玉”轮船首碰撞了“鸿达2号”轮左舷后侧。“鸿达2号”轮因进水严重,向浦东岸边冲滩不成而沉没。

事故发生后,双方均向港监递交了海事报告。鸿达轮船因“鸿达2号”轮的沉没,向上海申南打捞疏浚有限公司支付打捞费人民币754 400元;被运输货物的委托方大连渔轮船舶货运代理公司在所欠鸿达轮船的运费中扣除货物损失人民币296 000元;鸿达轮船通过长江水上法律服务所向福州新洋海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支付服务费人民币10 000元。福州新洋海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出具了一份关于“鸿达2号”轮船舶事故损坏检验的报告,称该轮的修理费用为人民币749 000元,重置价约为人民币1 795 200元。

三富海运未就“三富翠玉”轮的损失向法院提起请求,也未提供证据。

[裁判]

上海海事法院经审理认为,涉案事故属于涉外船舶碰撞损害赔偿纠纷。按我国的民法规定,船舶碰撞损害赔偿属侵权赔偿,赔偿的责任主体应是侵害人。鸿达轮船在诉讼中,没有向法院举证证明三富海运就是“三富翠玉”轮的船东、经营人或者是光船租赁的租船人。三富海运抗辩其并非船东,其向法院提供的“三富翠玉”轮的登记证书表明船东应是一家名为“EMERALD ESTRELLA S.A”的公司,鸿达轮船也予以认可。对此,法院予以确认。由于三富海运否认其为涉案船舶的所有人,鸿达轮船又没有提供证据证明三富海运与“三富翠玉”轮之间的关系。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第二款的规定,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故对鸿达轮船要求三富海运赔偿其损失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评析]

一、涉外船舶碰撞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的法律适用

在涉外船舶碰撞案件中,根据英美法律,原告可以对船舶本身和船舶所有人同时提起“对物”(in rem)诉讼和“对人”(in personam)诉讼。而大多数大陆法系国家不承认“对物”诉讼的概念和诉讼程序。我国在海诉法出台后,谨慎的开始引进“对物”的概念,但尚没有引进到我国的民事诉讼程序中,海诉法也仅是对扣船行为赋予了“对物”采取诉讼行为的规定。由于各国法律的不尽相同,因此,一个案件在不同国家提起诉讼和适用不同的法律,有时可能得到完全不同的诉讼结果。因此,在船舶发生碰撞事故时,当事人选择或者法院适用何国法律是至关重要的。

出于主权原则和对本国法律熟悉等原因,具有管辖权的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当然主要是适用本国的法律。不过,由于航运业的国际特征,任何一国法院在审理案件时都必须优先适用参加的国际公约,或者参照适用国际公约和惯例,以维护航运法律的统一性和确定性。我国海商法第二百六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本法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国际惯例。第二百七十三条规定:船舶碰撞的损害赔偿,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律。

本案为涉外船舶碰撞损害赔偿纠纷,关于准据法的适用,三富海运在应诉时没有提出异议,并依据我国的法律进行抗辩,且碰撞发生的地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港水域内,依法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也可以适用国际惯例;其次,我国作为侵权行为发生地,应当适用我国的相关法律。上海海事法院在处理本案件时正确适用法律,即实体法的适用了我国在1980年1月7日正式加入的《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以及内国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作为解决本案纠纷的准据法。

二、紧迫局面形成的分析和碰撞责任的认定

在确定船舶碰撞责任时,往往采用“过失责任制”。也就是说,一船的行为被证实与碰撞的损害具有因果关系,则该行为往往也就被指控为“过失行为”,该船舶就必须因此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船舶碰撞司法实践中,往往遵循一个原则,即:哪一艘船舶的过失是导致紧迫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则哪一艘船舶就承担碰撞的主要责任。因而,紧迫局面形成与否以及如何形成,往往是确定碰撞责任的关键所在。作为船长及值班驾驶员,应清醒地认识到:为避免碰撞所采取的任何行动,应以避免形成或消除紧迫局面为目的。一旦发现两船业已构成碰撞危险,应立即采取适当而有效的避让行动,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海上航行安全。

本案中,根据双方各自提供的海事报告,“鸿达2号”轮发现“三富翠玉”轮时,两船相距约500米,“三富翠玉”轮发现“鸿达2号”轮时,两船相距约1 000米;两船的航速均为5节左右。因“鸿达2号”轮是横越江面,从发现“三富翠玉”轮后到碰撞发生未采取任何措施,而“三富翠玉”轮则在发现“鸿达2号”轮后约5分钟采取了倒车、右满舵等措施,两船碰撞的发生应在“三富翠玉”轮发现对方后的6分半钟至10分钟之间。“鸿达2号”轮作为横越航道的船只,未给正常航行的“三富翠玉”轮让路,违反了《上海水上交通管理规则》第三十七条第一款关于“横越航道的船舶应负责避让顺航道行驶的船舶,严禁抢越他船船艏”及第三十七条第二款关于“小型船舶如需横越航道,应距正在航行的大型船舶船艏不少于150米外越过”的规定,违反了《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第九条第四款关于“船舶不应穿越狭水道或航道,如果这种穿越会妨碍只能在这种水道或航道以内安全航行的船舶的通行”的规定。“鸿达2号”轮疏忽瞭望,发现“三富翠玉”轮时,两船相距仅500米,无法及时作出判断和避让措施,违反了《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第五条关于“每一船舶应经常用视觉、听觉以及适合当时环境和情况的一切有效的手段保持正规的瞭望,以便对局面和碰撞危险作出充分的估计”的规定,鸿达轮船对两船的碰撞应负主要责任。而“三富翠玉”轮则违反了《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第五条关于正常瞭望的规定,未及时观测注意到“鸿达2号”轮的动态,还违反了《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第八条第一款关于“为避免碰撞所采取的任何行动,如当时环境许可,应是积极地,并应及早地进行和注意运用良好的船艺”的规定,未及时地、有效地采取避让措施,导致未能避免碰撞的发生,应承担次要责任。

三、碰撞责任主体的认定

在船舶侵权法律关系中,必须有对受害人真正而又直接地承担责任的责任主体;必须有加害行为的客观存在;必须有加害结果的发生;以及加害行为和加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以上是构成船舶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缺一不可。在我国尚没有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承认对物诉讼的法律环境下,原告不能以实施侵权行为的船舶作为被告,只能以船舶所有人、经营人或者光船租船人为被告。

4.读《名牌大学,读什么》读后感 篇四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名牌大学,读什么》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名牌大学,读什么》读后感1

这一年我几乎就是在半工作半休息的状态里度过的,放了一个长假,尽情地享受懒人的生活,挺不错的,一个人自娱自乐,自导自演,好不快哉。

真不错奥,我发现自己的这份自嘲精神还是很大程度地达到了抚慰我心灵的效果,看吧,我多能装开心,明明是患了阶段性忧虑症加失眠症,还要靠遮遐膏来遮我的一双熊猫眼。

最近,因为一本书的缘故,给了我很大的触动,让我一度很纠结于我自己,陷在自我的思绪里,苦苦不能走出来,它就像在我身上施咒了一样,勾起了我所有高兴的不高兴的学校里工作上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往事一幕幕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仿佛要窒息了。

我在那些大学生身上看到了一种对号入座的真实感,我好象一下子能解读我自己了,恐怖、痛苦、挣扎,这就是以前的我,我都不知道什么叫喜怒哀乐,我有一个很大的心结,我一直很难放过自己,只因始终找不到我要的,就很难跨过心里那道坎儿,对于很多事情的懵懂无知,利害关系我毫无概念,也不知道如何为人处世,还有性格的一些因素和自我心态调整方面给我致命的一击,所以在走进社会这个大群体中,我不能很好的适应游戏规则,让我一度很崩溃。

很幸运,我的一双慧眼锁定了这本书,它适时地给我敲响了警钟,给了我榜样的力量,为我指明方向,告诉我,要把身上的包袱卸掉,不要再把以前那种消极的工作状态、空虚的心理状态、无聊的生活状态延续到以后的人生中,还告诉我,过去这两个字是不能死而复生的,只有从过去的失败教训中总结经验,不断反省自我,认识自我,才能创造自我,活出自我!

读《名牌大学,读什么》读后感2

相比比以前有了更多的课余时间,然而看书的时间还相对减少了。即使拿起教科书以外的书来翻阅,也很少看什么有营养的书。对于大学生适合读什么书,自己也感觉很迷茫,最近有人介绍《名牌大学,读什么》一书。虽然书中许多观点与现在人们的思维背道而驰,让许多人难以接受,但我不得不说它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这本书中涉及了很多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恋爱,人际交往,兼职等一系列关于大学生的事。

“爱情是永恒的”这一直是文人骚客津津乐道的话题,而此书也涉及到了这一方面。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花开堪折方须折”,“爱情是不期而至的,可以期待,但不可以制造,越是寂寞,越要警惕爱情,花开堪折方须折,莫让鲜花败残枝”这其中一句诗:“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可以说这两者是处于相对位置的。每一次不管是课堂之上,还是课堂之外,往往同学们都对此讨论的很激烈。大学恋爱真的是可以“快餐式”来形容,他们可以认识几天就拍拖,也可以相处几天就结束。我想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互不了解的人怎能相处长久呢。我想说的是:恋爱不是寂寞的借口。

其中书上谈到的逃课问题,作者是这样说的,“什么课都不逃,跟什么课都逃掉没什么两样。读大学,关键是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逃课没有错,但是不要逃错课;英语角绝对不是学英语的地方,为了英语丢了专业,那就舍本逐末了。书中提出了更雷人的观点:

不逃课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当我看到这个部分的时候,就开始思考:难道我一直以来坚持的原则都是错误的吗?同时,作者讲到要注意逃课的策略,要逃课,但是不要逃错课。

同时,不但要逃课,而且要让老师给高分。很多大学课程唯一的作用就是浪费青春,一定要自主性地学习,不要让老师牵着你的鼻子走。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大学要注重学习的方法,也就是思维模式,我们经过了十多年的学习,一些知识可能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过时,但是思维方法,分析能力我们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了。这就是要求我们要走出一个误区,不要一直追求成绩的高低,读死书即使在每年期末都拿到奖学金,即使每次考试都是全班第一名,以后在用人单位却平凡至极。

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系统分析的能力,当然要有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应该培养自己观察力,洞察力,社会发展到今天,可以说已经是知识和信息爆炸的时代了,我们仅仅学习别人的知识,那样只会永远走在别人的后面,永远没有自己的事业。换句话说,创新很关键,我们要培养创新能力,当然这应该是建立在观察力的基础上的,平时就要多想问题,一些细微的小事里面也许蕴藏着大的道理与智慧,学会见微知著。

大学中的各种证书到社会后也不近有用,过四六级,计算机三级,也许还有许多类似的证书。当然,过四六级是当今社会的时代所需,抑或说是必须,但是其他的东西我们能记住多少呢?或许到了社会都会忘记。四六级证书只是一个敲门砖吧,口语应该比书面的东西更重要。计算机,当今社会,应经把它称作是第三只手了把。

大学里面还有个关注的就是做兼职,找一份业余的工作也是不错的选择,不但能锻炼自己,而且可以为家里减轻一定的经济负担,也可以积累社会经验,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基础。读大学,就是在读人生,找准自己的方向,培养自己应对问题的能力,正确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大学,更需要丰富思想,将思想根植于现实,做一个思想深刻的人。我看了这本书后很是感触,将我这个幻想青年拉回了现实,我们都是成年人了不要再停留在那幼稚的年代,我们应该感受到压力还有责任。来自社会的压力,还有一份家的责任。大学生读什么究竟读什么,除了专业技能,还有各个方面就是让你适应在社会中如何更快的转换角色。

5.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读后感 篇五

星期二下午,一头扎进图书馆,在静谧中,将这本《读大学,究竟读什么》看完了。书写的是豪情万丈,读来也是激情澎湃。心中自然有了许多感受想要抒发。

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现今,经济发展趋于饱和,世界经济形势持续低迷。这种状态下,政府想要继续发展,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再为人家打工是行不通的了。可以发现,08年之前,关于自主创业的宣传一直是不温不火的,而08年之后,各种求职栏目,各种鼓励自主创业的书籍,各种创业大赛蓬蓬勃勃的发展起来。加上大学不断扩招,本科甚至研究生博士生的含金量不断下降,许许多多的大学生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这其中,政府的推动占据了相当大的部分。

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再为别人打工,就很不可取了。一个又小又破的公司老板的工资可能比一个世界500强企业的经理的工资还要多,并且他的阅历,他的综合素质在锻炼下也是出类拔萃的。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我们大学生,初生牛犊不怕虎,胸怀大志,感想敢做,处在人生最好的年华,要是这时候不追寻自己的理想,难道要等到将来坐在摇椅上再追悔莫及吗? 完全可以在一些公司工作一段时间后自己做嘛。

6.《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读后感 篇六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困扰了我整整一年。一口气读完这本书后,我的内心一片清明。尽管对于书中的一些观点,我不敢苟同,即使我亦有过切身的感受,但它着实让我受益匪浅。

读大学,不仅仅是为了得文凭,学技术。大学生与非大学生最主要的区别不在于是否掌握一门专业技能,而在于面对问题时,他们是单纯从简单记忆或者机械模仿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还是主动分析,独立思考问题,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人们都爱把大学比喻成小型社会。在这里,我们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它是我们进入真正社会的过渡场所。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在读大学的时光里,利用大学丰富的资源让自己充实起来,努力学习的同时,不断地去实践。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各种适应社会所需的生存能力,为我们的将来奠基,并且,大大减少工作后犯错的概率。

大学,我们开始面临一些重要的抉择。仕途,商界,学术,走到人生的三岔路口,我们该何去何从?修双学位,考研,留学,找专业对口的工作?人生路该怎样走?逃课,恋爱,勤工俭学,面对大学生活的诸多问题,我们又将如何应对?我想,这本书定能给你合理的答案。比如,许多人对于专业与工作的困惑,他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他在大学所学的专业是政治,但他最终却从事了与专业毫无干系的商业工作。他说,一个人真正优秀的大学生,并不取决于他所学的专业和所在的学校,而取决于他个人的内在素质。他把每个大学生都放在了社会平等的舞台上,让我们懂得如何将自身条件最优化,以适应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他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一点:要想成功,就得随时做好各种准备,否则,机遇摆在你面前,你也抓不住。

成功的道路大多是曲折的,但求职的道路,是有捷径可走的。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做不谙世事的初生牛犊。职场潜规则,中国社会的潜规则,这些,我们必须理解并积极探索。要想融入社会这个大染缸,又保持自己的原则,出淤泥而不染,就得把自身从本质上脱胎换骨。

7.星云大碰撞 篇七

约翰斯顿·利特女士一直在对一组由500多个星系构成的星云进行研究。该星云被称为阿贝尔3667,离地球约有700万光年之遥。从所获得的彩色图像上看,星系之间存在着炽热的气体。图像上的黄色轮廓线显示了射电电波的发射区域。显然,该星云被两条彼此相隔1200万光年的射电电弧交叉环绕。从太空观察,它们之间的距离大约是月球直径的两倍。

在阿贝尔3667星云中所看见的射电电弧非常罕见。起初发现的电弧被认为是死去和消亡的星系的鬼魅般的残余物,并一度被称为“遗产”。以前,有不少理论都曾预测说星云会以每秒若干千米的速度一起做自由落体运动,继而发生相互碰撞并在弥漫在星系之间的稀薄的炽热气体中产生巨大的冲击波。1999年,时任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的库尔特·提格及其同事们演示了冲击波可以在星云的周围产生能发射巨大射电电弧的粒子。

天文学家据此对3667星云中的射电电弧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认定这些物体是天体重大变动过程的标志物,是两个星云相撞时由气体冲击波所产生的,而不是星系临死前露出的可怖嘴脸。进一步推断,阿贝尔3667就是一个大的星云和一个略小一点的星云相撞并融合的结果,这令天文学家感到十分欣慰。

约翰斯顿·利特女士说:“这次碰撞及其后果就像‘泰坦尼克’游轮撞上了冰山。你后来看见的只是一个个涟漪和一片片残骸,但这已足够说明碰撞已经发生了。”

它们也许能解释天文学上的一个悬而末决的谜,即具有超高能量的宇宙射线的起源。这些射线最初在地球上被探测到的时候曾使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感到大为震惊。科学家们认定,在我们所在的这个星系中从没有任何一个变动过程能够产生出超高能量的宇宙射线。也许正是在星云进行融合的时候所产生的冲击波增强了这种宇宙射线的能量。

8.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后感 篇八

谭兄呈现的这十八道菜是我有生以来出尝过的最丰富的一顿大餐,也是我2013年来收到的最厚礼,真是开门一片红啊!

虽说这十八道菜符合大众口味,但对于我这个深居象牙塔孤陋寡闻的人儿来说,还是挺新鲜的,外面世界纷繁复杂,食物迥异,初次品尝,我难免也有些消化不良。有些食物更是仅求浅尝则止,不图充分吸收。

十八道大菜风格味道迥异,且来看看我这历练十九年的肠胃反映消化如何。

第一道菜出现得很是及时与必要,是名副其实的开胃菜,一下子为我理清调顺了肠胃。一下子抛出的问题: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让我不知所措,亦是反省连连,后悔不已。原来读大学要求的是一种系统分析问题的能力,拥有终极关怀,并见微知著。而读大学要读的恰是大师,图书馆和同学。这些正是我之前所没有认识到的,亦没有做好的。上学期我竟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书,没有主动与任一个老师交流或课堂上回答问题,缺乏自信心也担心过多地抛头露面会引起同学的不解与不满。这都是自尊心在作怪吧。也亦因此与同班同学交流甚少,与其他同学交流亦没有做到相互学习。惭愧惭愧呀!

第二道菜我至今还消化不了,在人生的三岔路口,我依旧无从选择。胸无城府,毫无心计的我仕途就不可能了吧,从商也有难度(虽然也挺有吸引力的),我能有那么机智与从容吗?或许吧,我适合学术,耐得住寂寞,可家庭条件不允许呀!难道一名平凡的英语教师就是我的宿命?不甘。

第三四道菜稍稍平静了我肠胃的汹涌澎湃,却又激起了另一股波澜。因为无论如何,学得一业专还是有出路的。学校无高低,使选择华师英语师范的我有了些许安慰。但专业无冷热又把我打入冷宫,如此,放弃中大冷门专业是个错误选择,毕竟中大与华师终究是不同层次的高校。术业有专攻倒容易,但不可只专一业难倒了我。我该凭什么来买一送一实现套餐效应呢?如果坚定了学英语当老师,那提升翻译能力,口语水平是必要吧!但适合派送的是不是书法,绘画和演讲呢?应该这是比较受欢迎和符合大众口味的吧!而这些也正是我上学期没有做好的,专业课没学好,业余爱好亦没得到发展。

第五道菜是引起我反胃的一道菜,尽管像谭兄所说的,逃课有种种理由,但我依旧不会选择逃课。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我要认真地听完每一节课。显然我上个学期的做法是欠妥的,不认真听课就算了,还在噢公共课上聊Q和上网。这是激起不可取的。我认为以后的公共课这么上会比较好:课前认真预习,了解上课内容,上课时抓住重点内容听下,其他时间可以用来看书,哈哈。但计算机课和其他课前几节还是要认真听的。特别注意的是,一定要积极回答问题,无论是齐答还是举手回答,注意逻辑系统性,给老师留下好的印象。另外,第一排战略继续实施。

第六道菜来得很是及时,在我快被噎到之前敲起了警钟:不能因为要赚钱而沦为兼职学生。节支很重要,以后也要坚持。开源要适中,在保证学习的基础上。学习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要时刻谨记,大学期间要把需要必备的知识掌握了,看上三百本书,一学期五十本,也就是一个星期要看三本,最后三周复习周专心复习,全力以赴,剩下五本假期看。家教一份就够了,假期可充分利用,要做就要尽力做到最好。保证四年间除了家教老师之外,还尝试过其他兼职,发现自己的爱好特长。

第七道菜吃着也不咋合口味,却给我提了个醒,但我心依旧,待人接物还会是炽热的真诚,绝不会有害人之心。不过多长点心眼还是必要的,防人之心不可无啊,毕竟不能强求每个人都很善良,且人都有不得已苦衷之时,理解万岁咯。总之,就要积极进取,奋发向上,不卑不亢,虚怀若谷,练口才会说话,守信用,多创意与细心,施比受更有福。

第八道菜就不多言了,屡见不鲜的家常菜,利用好互联网但不要密商电视剧和聊天咯!

第九十道菜嘛,我自己会做,菜谱不一样,但异曲同工,恋爱我自有分寸,不强求,不张扬,学习为主。性当然是坚决抵制的。

第十一二道菜彻底断绝了我的欲望。针对家庭情况,继续读研或出国留学不可取,但可争取大三年级的公费交换生,和在职读研。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第十三不是我的菜,但还是吸收了一点营养:勤能补拙,笨鸟先飞,自助者天助。

第十四道菜具有药物作用,溶有疫苗,给我打了一枚隐性预防针:大四毕业,陷阱多多,到时小心提防。特别是学校派遣证和求职签合同时。

第十五道菜做法有点反传统有点争议,但也符合身体营养要求。求职时做人不要太厚道?或许是吧,酒香还怕巷子深。核心竞争力最重要,但揠苗也能助长。简历要一见封喉,以简封喉。总之,面试要多历练,不打无准备之仗。

第十六七八道菜,我就暂且浅尝则止了,现确无法消化吸收。谨慎选好第一份工作,适合自己的行业又能锻炼能力的职位。不止为眼前工资工作,态度决定一切。以谦卑姿态融入集体,凡事预则立咯。

9.读《飘》读后感 篇九

《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长篇小说,是一部文字优美,情节

荡起伏、扣人心弦,值得再三品味的好书。

作为《飘》的主角,思嘉无疑是最有个性的人物。最开始看时,心里的确

感到对她很不爽:周旋在那么多男人之间,竟然容忍不了男孩和别的女孩调情,总要把男孩们抢过来,但是抢过来之后却又不要他们……当时很为很为英迪亚

伤心,觉得她和斯图尔特不能在一起真是太遗憾了。现在想想当时确实浅薄,竟以为一时的激情能胜过真正的爱情。后来斯图尔特向英迪亚求婚的消息让我大感欣慰,同时也感到思嘉所作所为也不是那么不容易原谅了。

但依然觉得这本书将会描写的是她是怎样在战争、生活的洗礼下,逐渐改

掉那些难以让人赞赏的性格,变得成熟起来的。

但是不!这一次我大错特错。

即使后来经历了那么多,但她身上的那些虚荣、自私、贪婪,有时甚至有

些残忍,这一切,她基本上统统都没有改掉。但她确实成熟了,因为最可贵的,恰恰是她没有因为苦难的生活而改掉的她骨子里最宝贵的品质——爱尔兰血统

带给她的直率、坚定、执着,以及,勇敢。

我想她是我在读过的书里见过的最勇敢的女子了。她十来年经历过的那些

对她来说只能算作插曲的磨难,换作是我,估计其中任何一个都可能叫我绝望

甚至崩溃。可是她没有。虽然她没有男人那样冷静的头脑让她一直保持镇定,虽然她也曾听着炮声和媚兰拥在一起瑟瑟发抖,但是她始终没有丢掉的是希望,是信念。

思嘉在整个故事中,都是个充满生气、充满斗志的人。我想我们每一个人

都会有自己的希望,每一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幸福。希望会成为我们的一种动

力。这种希望会促成文化、技术的发展,在失望的时候,就会告诉自己,明天

是新的一天,明天一切都会好了,我最欣赏的,便是她的这句“Tomorrow is

another day.”。永远充满了希望,充满斗志,永远不会放弃,永远不会绝望。这

份精神,是最值得我学习的。所以,每当我遇到困难、心情不佳时,我会想起

这句话。虽然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纠纷,但我们不应该放弃自己的欲望和追求。

正像赫思嘉所说的:“今天我累了,不能想了。明天再想吧!”我们可以休息,但我们决不能放弃。

读过《飘》后,另外让我感触最深的一个人--梅利。我喜欢她的善良、高雅、坚强、勇敢。她会从每个人身上找到优点,即使是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意

识到的;她会毫不吝啬地将自己的东西分给需要的人,即使她已穷得一无所有;

她会在遇到危险时,表现出绝对的冷静,安慰周围的人,即使她自己心里也害

怕得要命;她会无条件地信任和宽容做错了事的人,即使正在受伤害的是她自己;她会……她像天使一样纯洁、美丽,用善良的心照亮了穷苦黑暗的生活,赢得了周围所有人的尊重和爱戴。她瘦弱的身体里闪现着刚毅不屈的精神,优雅的言谈举止,可以安抚受伤的心灵,拯救罪恶的人。除了身体虚弱外,她几乎有所有人身上的优点,她是善良和仁慈的化身,仿佛是一个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十全十美的人出现了,填补了人类的不足。

10.与《蓝》碰撞 篇十

关键词:蓝语言碰撞对话

我喜欢电影,电影作为我的生活方式。让我每天都可以游走在电影的世界里。不同的电影带给我不同的视觉感受以及心理感受,我喜欢电影中所营造的故事情节,喜欢电影中人物的经典对白,喜欢为叙事所铺垫所渲染的电影音乐,喜欢为电影而存在的色彩形式,更喜欢电影所特有的镜头语言,电影把一切语言符号都交织在一起为我们上演。电影时常把我带到另一个空间维度,那里有我所向往的一切,那里的種种都在吸引着我的眼球,如果我的生活是一部电影。我希望我永远生活在电影的世界里,那里有我们一直向往的东西,远离了现代社会的残酷现实。

之所以与《蓝》碰撞,是因为它是一部让我欲罢不能的电影,一部让我爱不释手的电影.一部让我引发思考的电影。我喜欢《蓝》中所创造的一切电影语言。蓝的色彩,蓝的音乐,蓝的镜头等等语言都和电影所要营造的蓝的内容相吻合。与《蓝》碰撞,与《蓝》对话,引发当代人的人性思考。

关于导演

《蓝》这部电影是波兰大导演基斯洛夫斯基的作品,在基斯洛夫斯基的电影中,他有一种独特的电影语言,这是他自己所特有的语言,也许只有这样才能符合他的性格,他总是用一种冷静的视角,较多的细节和心理刻画而非剧情起落表现戏剧性的电影风格。他宣称自己的作品是按照纪录片原理来制作电影,他的电影是通过概念而不是剧情演变而来的。在他所有的电影中,他都是关注普通的个人,关注个人与社会的矛盾,有人因此说他是用电影语言说话的哲学家,我觉得这是再形象不过了。在他的电影中发生的事情好像是你身边的人发生过的.或者是你身边的人正在发生的一样,那么真实,那么生动,通过敏锐的洞察力来关注个人,关注社会,关注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人的生活。在基斯洛夫斯基的电影中,他从不给观者提供答案,只是让人思考.从一个电影中引发你的思考,给你留下一个思考的空间,任凭你自己去摆布它。他精心构造了一个个不可解决的矛盾.又极其精致而又冷静的手法表现。从中透露出深沉的怜悯的情怀。

关于电影

《蓝》作为基斯洛夫斯基一生中电影巨作《红白蓝三部曲》又叫做色彩三部曲中的一部,可以说是他电影语言风格最集中体现之一。《红白蓝三部曲》轰动了国际影坛,影片的立意源自法国国旗的三种颜色,蓝,白,红三色分别代表了自由,平等,博爱。《蓝》讨论了我们人性的自由,同时也把这个自由上升到整个人类的高度上来讨论它,人类想拥有自由,但是周围的事物总是在捆绕着我们,我们无法摆脱,我们总是在它的身边萦绕,摆脱不了束缚,获得自由,当我们庆幸我们已经走出了束缚获得自由的同时,其实我们又走进了另一个困惑。《蓝》的剧情非常简单,但看后却能引发我们的思考。影片主要讲述的是著名的作曲家帕特里斯的妻子朱莉出了车祸,丈夫和女儿都在车祸中去世。在医院里她企图自杀,但未能成功。康复后,她决定忘掉过去以避免伤痛,她将丈夫未完成的乐章的遗稿丢入了垃圾桶。搬出郊区别墅迁入了市中心的一所小公寓,准备投入自由的新生活。然而丈夫的阴影始终笼罩着她的生活,丈夫生前未完成的欧洲联盟交响乐片段时常在她的耳边响起。奈何过去的回忆苦苦纠缠.一番挣扎之后,朱莉终于鼓起勇气,和丈夫的助手一同完成了乐曲。

这是一个有关超越和解放的故事,遭遇悲剧的女人独自寻求解放摆脱痛苦,最后去除心魔迈向新生。她真的新生了吗?她真的解放了吗?她真的获得自由了吗?真的就那么简单吗?我认为影片看似圆满的结局,但是女主人公朱莉并没有获得属于她自己的自由,她自己的新生,她最后还是完成了她不想完成的乐章。她还是投入了另一个男人的怀抱,我们根本不知道她爱不爱他,但我们肯定的是她还是无法摆脱蓝色的忧郁.变得自由,她离真正的自由还很遥远,那种忧郁的蓝的回忆始终伴随着她,使她无法摆脱精神上的痛苦,获得属于她自己的自由,显然那自由会终究成为幻影,而她将继续伴随着蓝生活下去。

关于主角

影片中女主角的扮演者是朱丽叶一比诺什,几乎整部影片中的摄影机都是在跟随她的行踪。展现她的动作,捕捉她的表情和语言。导演给朱莉设定了一个真正属于她自己的世界,丈夫和女儿的车祸死亡,她从此变得衣食无忧,没有任何的责任和义务,完全成为了一个自由的人。她自由了,她终于自由了,难道她真的自由了吗?她并不自由,她感到痛苦。她对已经逝去的回忆和情感让她不堪忍受,她企图自杀,在她的蓝色房子里我们看到她为数不多的几次情感的强烈表现。于是她想忘掉过去,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但是过去的事情已经深深地扎根于她的内心,丈夫的阴影始终笼罩着她的生活,丈夫生前未完成的欧洲联盟交响乐片段时常在她的耳边响起,她无法忘掉过去的种种事情,但她还要极力地去忘掉它,她要自由。这种矛盾复杂的心情使她变得更加的痛苦。她无法摆脱蓝色的束缚,忧郁的蓝始终捆绕着她的心理。蓝色的房间,蓝色的灯饰,这蓝色是发自她的心底。

关于音乐

电影《蓝》中的音乐并没有将音乐填满整部影片,而是设置在描述朱莉内心的痛苦的时候出现。这里音乐的作用也不是为了渲染电影而制造的某种气氛,而音乐更加地具体化,深刻化。我们都知道朱莉的忧郁是由蓝色所组成,那蓝色都是对过去的记忆,同时音乐对她内心的构建也起到很大的作用.丈夫生前未完成的欧洲联盟交响乐片段时常在她的耳边响起,使得女主人公朱莉更加的痛苦。

关于颜色

我们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色彩,我们每天的生活也都和色彩发生着关系,每一种色彩都有它特有的语言.绿色的生命,红色的博爱。白色的纯洁,无一不在展现着色彩的语言。作为影片的名称《蓝》.蓝色的意义之重要就不用多说了,蓝色象征着自由,可是在影片中的蓝色又象征着什么呢?也象征着自由吗?整个影片的开头全是用蓝色镜拍摄的,在影片中我们能反复的看到蓝色的糖,蓝色的房间,蓝色的灯饰,蓝色的文件夹,蓝色的游泳池,这些都代表了她的过去,她努力想忘掉的一切,代表着朱莉极力想摆脱的回忆和情感的牢笼.她想获得自由,她想获得新生。影片中多次强调蓝色的游泳池,她想忘掉过去,但是那种阴郁的蓝色使她无法忘掉并令她更加痛苦。整部电影都被冷酷的蓝色笼罩了起来,使得朱莉感到极大的痛苦,悲惨的遭遇。

11.读名著读后感 篇十一

《格列佛游记》抨击了人类的种种恶行:战争、掠夺、贪婪……在小人国,格列佛帮助国王打战,而大端派与小端派(这两个集团)发起战争的原因是如此地荒唐,不值一提。这似乎正是作者对那些战争狂人们最大的讽刺。(同时)从巨人国国王竭力拒绝火药传入以及小人国国王想方设法依靠格列佛打败敌军的行为中,似乎也能理解作者为何将这两个角色的身高设置得如此悬殊了。

在格列佛的最后一段旅程中,作者对人类的抨击显得更为明显,他创造出了另一种智慧生物,他们共享一切,从不说谎,抢夺,或是偷盗。更衬托出了人类某些行为的无耻。

12.读《童年》读后感 篇十二

你好!

我最近看了一本书,这本书让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我忍不住要和你分享一下,好让你感受到这本书的意义,也能去细细品味它。

这本书叫《童年》,作者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童年》讲述了阿廖沙三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带他到外祖父家生活。在这段童年的生活经历中,家庭成员为争夺利益时常发生争斗。期间,母亲患病去世,外祖父破产……最后,阿廖沙被迫流落人间,开始独立谋生。这本书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阿廖沙童年的悲苦、凄凉,同时又体会出了作者对苦难的认识,对人生的见解。

这本书中还出现了好多个对阿廖沙有深刻影响的人物,他们让阿廖沙在经历悲惨生活的同时也了解到了人间的“真、善、美”,因此整本书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这也是我喜欢这本书最重要的原因!表姐,相信你听了我对这本书的介绍一定也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那就赶快行动吧!

祝你:

13.激荡 碰撞 升华 篇十三

[摘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在30年的改革实践过程中,我国的社会存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相应地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不断更新,出现了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相互交织,进步观念与落后观念相互影响的局面;同时,正确的思想观念推动改革的进程,而错误的思想观念则对改革实践产生负面的影响。如何正确认识这种双向互动的原因与表现,扬长避短,兴利除弊,是我们在改革攻坚时期总结经验,进一步将改革推向深入的必然之举。

[关键词]改革开放;实践过程;思想观念;互动关联

[中图分类号]D6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63(2009)02-0095-04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革命,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实践活动。在30年的改革实践活动中,我国社会存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相应地人们的思想意识活跃,各种观念大量涌现,正确的思想与错误的思想相互交织,进步观念与落后观念相互影响;思想观念对改革实践产生巨大的能动作用,正确的思想意识推动改革的进程,而错误的思想则对其产生负面的影响。

一改革实践过程中人们思想观念变化的趋势与特点

在30年的改革实践中,人们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的特征日趋增强;思想意识逐渐走向现代化、复杂化、多样化;同时,思想观念的正确与错误、进步与落后、积极与消极“两种趋势”相互交织;然而,在思想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这“一条主线”却始终没有动摇。

1思想活动的“四大特征”明显增强

改革的过程中,我国传统体制不断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以下“四大特征”明显增强。一是改革开放实践过程的复杂性,强化了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30年的改革进程中,我国社会从生产力层次到所有制结构、分配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化的复杂局面。这些变化潜移默化地减少了个人对国家和集体的依附性和盲从性,增强了人们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也使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在的创造性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挥。二是改革开放实践过程的开放性,增强了人们思想活动的选择性。随着改革的发展,社会进入全面开放阶段,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朝多样化方向发展,为思想活动的选择性提供了客观条件;另一方面,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其提供了主观条件。此外,日益宽松的社会政治环境也为思想选择提供了现实可能。三是改革开放实践过程的革命性,决定了人们思想活动的多变性。我国的改革是一种革命性的变革,其首要任务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理论。“解放”和“创新”使人们的思想经常处于不确定的状态:思想变化的频率加快;变化去向复杂,不可预测性增强;同一思想问题往往反复出现。四是改革开放实践过程的不同步性,凸现了人们思想活动的差异性。我国现阶段,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利益主体多元化,人们观察世界、认识问题的起点、角度、目的和标准就会出现差异;其次,由于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影响,政治态度、利益要求、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等方面出现了明显的差异,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也会多种多样,甚至大相径庭。

2思想意识的“三个走向”更加凸显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实践过程的内在规律和未来指向,深刻地影响着人们思想变化的走向。首先,人们思想意识走向现代化。在政治思想上,崇尚自由和民主;在生活方式上,讲求时尚和追求富裕;在思维方式上,更加注重实际,不僵化;在观念形态上,不再拘泥于传统的东西;在伦理道德上,注重个人价值。其次,人们思想意识走向多样化。因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不同社会角色思想观念各有差异;同时,因人们素质参差不齐以及各自不同的年龄特点和性格。人们的思想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再次,人们思想意识走向复杂化。在改革前进道路上,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原有的框框、摒弃陈旧的观念,以适应新的形势,认识新的事物,融入新的思想,去完成新的任务。同时,国家或民族之间的广泛接触和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也在潜移默化中丰富着人们的思想内容。

3思想观念的“两种趋势”相互交织

与改革开放实践过程相伴随,人们思想观念的正确与错误、进步与落后、积极与消极的“两种趋势”相互交织。一是在处理必然性代价与或然性代价的矛盾关系中引发了积极与消极思想的相互交织。改革需要个人和集体付出一些必然性的代价,若改革主体能从大局出发,主动付出便会实现长远利益;反之,则改革难以深入。另一方面,因改革主体主观能力的局限或客观条件的制约,可能导致其付出或然性代价。少数失利者可能盲目否定改革举措,产生消极情绪。二是在处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矛盾关系中引发了积极与消极思想的相互交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利益的实现若能以社会利益的实现为基础,则能实现个体价值取向多元化,增强凝聚力,树立共同理想;若没有把握好度,则可能在追求个人利益的过程中走向“自私自利”。三是在处理“义”与“利”的矛盾关系中引发了积极与消极思想的相互交织。搞市场经济,只有充分保障一切正当的利益,才能更新致富思路,塑造独立人格,发扬进取精神。但是,如果将“利”强调过了头,致使“见利忘义”、“重利轻义”的消极思想和行为主导人们的道德价值观,这会不利于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4思想领域的“一条主线”贯穿始终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必然会带来人们多种思想并存的局面。改革开放30年思想领域的反映也证明了这一点。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清楚地看到,思想领域“交响乐曲”中的主调是明丽的,思想变化过程中的“一条主线”是清晰的,这就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因此,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的问题上,我们党从来就没有动摇和彷徨过。同时,我们党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新的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二正确思想观念与改革实践过程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历史的变革有力地推动着思想观念的变革,思想观念的变革,又必然极大地影响着历史的进程。30年改革实践的历史进程,既是与改革相适应的新思想和新观念的不断产生、不断被接受的过程,又是这些产生和被接受的新思想、新观念不断推动着改革前进与深化的过程。

1全方位的改革使适应时代变化的新观念应运而生

改革的过程,既是对传统体制变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的过程,全方位的改革使新的观念应运而生。一是改革的启动要求人们具有变革心理。在

30年的改革进程中,不断丰富的物质条件和营造的社会氛围,逐渐消除了人们惧怕改革的心理阻碍。人们开始用变化的、进步的眼光看待新事物、新举措并能积极地融入到改革的浪潮中来。二是改革的推进呼唤着人们弘扬创新精神。改革的过程实质上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的过程,要求人们作为改革的主体必须发扬创新精神,增强其自主创新能力。三是改革的发展促使人们重建公平观念。“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一“均贫富”的中国传统的公平观念阻碍经济的发展、改革的进程,不利于调动人们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引入,激发了人们的效率意识,重塑了人们的公平观念。四是改革的深化要求人们拓宽视野。全面而深刻的改革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求人们拓宽视野,站在全球的高度,看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机遇与挑战;站在时代的高度,看知识经济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站在未来发展的高度,看新世纪我国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2改革的实践及其成果是观念更新的基本前提

改革引起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实惠。人们亲身经历这种变化,从而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改革洪流。经过改革大潮的不断洗礼,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必然发生更为深刻的变化。首先,改革的实践引起了人们思维方式发生多重转变。随着知识经济的逐步兴起和迅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人们改变了过去形而上学地思考问题的陈规陋习,形成了经验思维与传统思维相结合,纵向思维与横向思维相统一等一系列现代思维方式。其次,改革的实践推动了人们的道德观念产生深刻变革。“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改革实践中,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人们思想道德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革,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主体道德意识和道德规范意识不断增强。再次,改革的实践促使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出现重大变化。在改革的进程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人们的价值观念出现了重大变化,初步形成了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权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越来越多的人们能把实现个人价值与实现社会价值统一起来。

3正确的思想观念对改革进程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路线的重新确立,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全面推进,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首先,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开启改革开放的航船。“文革”结束后,“两个凡是”的“左”倾错误思想曾一度盛行。站在历史转折点的中国是继续“左”的思想,还是改弦更张。在为期半年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后,1978年11至12月中央召开了工作会议,邓小平在闭幕会上发表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强调“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接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制订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其次,打破姓“资”姓“社”禁区,推动市场经济的建立。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做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新论断:“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破除了把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对立起来的陈腐观念,使全面改革走上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轨道。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大发展。这是进一步解放思想的重大理论成果。正是这个重要理论成果产生的动力,推动着改革的航船开足马力,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彼岸。

再次,突破姓“公”姓“私”的樊篱,推动国企改革的深化。人们的思想,从凡事要问姓“资”姓“社”的禁区走出来后,眼界开阔了,改革的力度加大了。人们对公有制的认识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虽然国内有人还在反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扩张,但人们逐渐相信,公有制的主导地位不仅表现在量的扩张,而且表现在质的提升,表现在控制力的增强。党的十五大肯定了股份制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指出股份制是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这使人们的思想突破了姓“公”姓“私”的樊篱,极大地推动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党的十七大提出深化国有企业公司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企业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这就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和改革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扫清了障碍。

三落后思想观念对改革实践过程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历史唯物主义在肯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同时,也肯定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改革作为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其涉及的广度和深度都是空前的。在改革面前,有驻足观望者,有阻挠抵制者。落后的思想观念是改革的绊脚之石,对改革进程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1墨守陈规与思想僵化是改革进程的拦路之虎

改革的历程本身就是正确思想战胜错误思想的历程。首先,“两个凡是”是套住改革起航的一把锈锁。“文革”结束后,国家百废待兴,拨乱反正迫在眉睫,但当时党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了“两个凡是”。这种用教条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妨碍了拨乱反正工作的开展,阻碍了改革发展的进程。不冲破“两个凡是”,中国改革就不能推进;其次,姓“社”姓“资”是制约改革纵深推进的一大障碍。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改革开放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形势下,又有入主张凡事都要问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且凡事均有姓“社”,姓“资”的问题,影响改革的进程。再次,“宁,左勿右”是影响改革顺利发展的一大顽症。改革的历史进程,是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不断交锋的过程。这种错误思想中,既有“左”,也有右,“左”的干扰如攻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违反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等等;右的干扰是指搞资产阶级自由化,搞全盘西化,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有的理论家、政治家错误的认为“左”带有革命色彩,越“左”越革命,宁“左”勿右,这种思想严重阻碍了改革的进程。

2利欲熏心与权钱交易是改革进程的腐蚀之剂

改革实践过程中,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得到极大的发展,合法个人利益的追逐与获得逐渐被社会所认可和鼓励,

并成为激活市场的一种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由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调配资源,而我国尚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政府仍然掌控较大的资源调度能力,且我国当前市场不成熟,法律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诱使了不良社会风气和行为的产生。一方面,部分不法的市场主体,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牟取更多的利益,不惜铤而走险,托关系走后门,行贿政府官员,获得有利的政策和非法的资源。另一方面,少数利欲熏心的公职人员,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难以控制自己的欲望,并将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运用到政府行为中,奉行“不给钱不办事,给了钱乱办事”的游戏规则。这使市场主体和政府主体双方的需要在博弈过程中有供有需、一拍即合,产生了权钱交易、权色交易、行贿受贿等丑恶行径,扰乱社会利益的调整,成为改革进程的腐蚀之剂。

3趋利自私与信用危机是改革开放的镣足之拷

改革实践过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平等性、竞争性、开放性激发了人们的效率意识、竞争意识、民主平等意识,推进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文明进程,而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也诱发了社会诚信危机。一方面,一些政府部门尤其是地方政府部门对自身的信用问题认识不够,他们认为权力可以随意行使不受制约,甚至认为为了公共利益行使职权可以不考虑信用问题。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失信也是我国当前所面临的一大难题。部分企业在市场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为了牟取暴利采取了失信的行为,其中制假售假尤为猖獗,损害了人们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如近年来所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假酒事件”、“药品事件”、“奶粉事件”等等一系列不法事件,让人们瞠目结舌。此外,我国个人失信现象屡见不鲜,如借贷不还、学术腐败等,影响了我国公民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

四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党的十七大指出:“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实践过程中,人们思想观念的变迁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要扬长避短、兴利除弊,只有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才能实现深化改革的实践过程与人们的思想观念良性互动。

1立足发展,着力巩固和扩大改革开放成果

社会主义改革实践对人们精神世界产生了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既带来了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又伴随着消极落后的思想观念。追根究源,消极落后的思想观念主要还是改革不够深入而造成的。只有立足发展,深化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只有通过发展,创造出更多的可供人们群众共享的社会主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激发人们对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充分调动其参与改革的积极性,才能消除人们对深化改革存有的疑虑;只有通过改革,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立法、公正司法、严格执法,深化市场体制改革,才能使企图通过不法途径牟取暴利的人无机可乘,使官场清正廉洁,商场规范有序。

2解放思想,冲破束缚改革深化的思想观念

在改革实践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冲破束缚改革进一步深化的思想观念,才能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才能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对改革实践的指导,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绩和进步的重要原因。这一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是我们长期坚持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理论的重要成果。改革的推进,人们思想观念的良性发展,必须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导人们在正确思想观念的指导下积极参与改革实践。

3重在引导,创新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4.读《活着》读后感 篇十四

第一次读余华的小说,当时是从十点读书上看到的,对于一个佛系女来说,更多的是每天夜里去听主播磁性的嗓音下,讲述着富贵的一生,每天听上两小节,陪伴着入睡,思考着人生。

无可厚非的是,悲剧往往比喜剧更能扣人心弦,死亡在作者小说中司空见惯,可是非得要至亲全部离开,小说的主题就格外的鲜明?也许这是对富贵的报应,从一个衣食无忧的大户人家的少爷,活着就是享乐,人生没有目标,吃喝嫖赌,堵着堵着一发不可收拾,家底败光。黄粱大梦终于醒了,富贵开始转向人性的善良一面,勤奋劳作,爱护家珍,疼爱儿女,温情犹在,然而苦难却一直牵绊着富贵,身边人相继离去,就连不到三岁的小外孙都不放过,只剩富贵一人孤苦伶仃,还有那头老黄牛,他给黄牛也起了富贵的名字,揭示了主题。

生易,活易,生活却不易。我们听了好多前辈的经验也没法切身领悟,非得撞的头破血流才安安分分,从青涩学生时代到入社会,这个转换是否适应?想必大多数人都感同身受,社会不好混,可成功是给有准备的人,这是真的。

15.读《碰撞》读后感 篇十五

读不读鲁迅,似乎不成问题,因为每一个接受过基本教育的中国人,都一定读过鲁迅的文章,篇数还不算少,中小学教材里选入了鲁迅的多篇散文和小说。但这种阅读毕竟还是不一样的,更何况在学习过程中,许多人读鲁迅的体验并不是很好。我们所说的“读不读”鲁迅,指的不是作为教材的阅读,而是另一种自主的自发的、更高层次的阅读。作为学生,除了教材,你还会读几篇鲁迅的文章吗?作为成人,你还会把鲁迅作品纳入到自己的阅读书目当中吗?

多年前人人读鲁迅、只能读鲁迅的那种“盛况”其实是不正常的,但转眼之间全社会没几个人再读鲁迅,似乎也是挺令人惋惜的。幸运的是,仍然有一批人在研究鲁迅,在用各种方式推动人们阅读鲁迅,老一辈的有钱理群,中年的则有孙郁、陈丹青等人,他们用自己的学识和努力,从更新颖的、更接近这个时代的角度去重新阐释鲁迅,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好的书籍,譬如《心灵的探寻》、《鲁迅遗风录》、《笑谈大先生》,都是难得的好书。

阎晶明先生的这本《鲁迅还在》也是这样的书籍,他结合自己的“鲁迅阅读心史”谈了怎么读鲁迅的问题。为了摆脱以前过度拔高乃至神化鲁迅的错误,新时期以来人们提出了“平视鲁迅”,而阎先生则旗帜鲜明地指出:读鲁迅,“须仰视才见”。当然,他所谓的“仰视”并不是拔高鲁迅,不是否定鲁迅作为普通人的一面,而是在承认鲁迅思想和文学高度的前提下,去探究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人生与精神世界。我以为,这种阅读鲁迅的态度是客观的,也是必需的——平视鲁迅,你觉得自己够格吗?

这本书里收录了十余篇“读鲁迅”的文章,可以算得上是作者的阅读笔记。他仰视鲁迅,同时选择了很“接地气”的解读角度:关于鲁迅的吸烟史和生病史,从鲁迅一生的生活习惯去了解他的性格与情感世界;关于鲁迅和他生活的城市,把鲁迅放在独特的城市文化环境中去考察;关于鲁迅和藤野先生、和青年烈士、和年轻作家的交往,从事件、细节的考证中,发现鲁迅性格的坚韧与柔软……角度独特、材料丰富,读起来引人入胜。

阎晶明先生说“鲁迅还在”,是基于这样三点判断:一是“真正的经典不会被撼动”,一是“鲁迅思想的魅力在于其强大的现实性”,还有一点是“鲁迅思想活在人间”。这样的判断是可靠的,我们这个时代,和鲁迅生活的那个时代还没有太多本质上的差异;我们国民性当中所传承的基因,依然具有强大的力量。因此,虽然鲁迅早已远去,但他必须“还在”。

16.文化大碰撞 篇十六

谭恩美(Amy Tan),美国华裔作家。1952年出生于美国加州奥克兰,曾就读医学院,后取得语言学硕士学位。她因处女作《喜福会》而一举成名,成为当代美国的畅销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喜福会》、《灶神之妻》、《灵感女孩》和为儿童创作的《月亮夫人》、《中国暹罗猫》等,作品被译成20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如今谭恩美已然成为美国文坛少数民族作家的一位代表人物,而在当今美国社会倡导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她的地位早已渐渐超越了一位少数民族或者流行小说家的身份,而成为整个美国乃至西方最为著名的作家之一。

■ 关于本书

《喜福会》是谭恩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她的成名作,一经出版即大获成功,当年曾经连续八个月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成为1989年美国四大畅销书之一,多次获奖并拍成电影。

小说描写解放前夕从中国大陆移居美国的四位女性的生活波折以及她们与美国出生的女儿之间的心理隔膜、感情冲撞、爱爱怨怨,令人感慨万千。全书分别从母亲和女儿两个体系来安排,两者呼应得十分融洽,既可独立成章,又可连成一体。同时本书翻译保持了原作的诙谐和美国式的幽默,更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阅读本书,我们可以了解美籍华人的心态和观念,感受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

■ 经典片段

My father has asked me to be the fourth corner at the Joy Luck Club. I am to replace my mother, whose seat at the mah jong table has been empty since she died two months ago. My father thinks she was killed by her own thoughts.

“She had a new idea inside her head,” said my father. “But before it could come out of her mouth, the thought grew too big and burst. It must have been a very bad idea.”

The doctor said she died of a cerebral aneurysm. And her friends at the Joy Luck Club said she died just like a rabbit: quickly and with unfinished business left behind. My mother was supposed to host the next meeting of the Joy Luck Club.

The week before she died, she called me, full of pride, full of life:“Auntie Lin cooked red bean soup for Joy Luck. I’m going to cook black sesame-seed soup.”

“Don’t show off,” I said.

“It’s not showoff.” She said the two soups were almost the same, chabudwo. Or maybe she said butong, not the same thing at all. It was one of those Chinese expressions that means the better half of mixed intentions. I can never remember things I didn’t understand in the first place.

My mother started the San Francisco version of the Joy Luck Club in 1949, two years before I was born. This was the year my mother and father left China with one stiff leather trunk filled only with fancy silk dresses. There was no time to pack anything else, my mother had explained to my father after they boarded the boat. Still his hands swam frantically between the slippery silks, looking for his cotton shirts and wool pants.

When they arrived in San Francisco, my father made her hide those shiny clothes. She wore the same brown-checked Chinese dress until the Refugee Welcome Society gave her two hand-me-down dresses, all too large in sizes for American women. The society was composed of a group of white-haired American missionary ladies from the First Chinese Baptist Church. And because of their gifts, my parents could not refuse their invitation to join the church. Nor could they ignore the old ladies’ practical advice to improve their English through Bible study class on Wednesday nights and, later, through choir practice on Saturday mornings. This was how my parents met the Hsus, the Jongs, and the St. Clairs. My mother could sense that the women of these families also had unspeakable tragedies they had left behind in China and hopes they couldn’t begin to express in their fragile English. Or at least, my mother recognized the numbness in these women’s faces. And she saw how quickly their eyes moved when she told them her idea for the Joy Luck Club.

nlc202309031909

Joy Luck was an idea my mother remembered from the days of her first marriage in Kweilin, before the Japanese came. That’s why I think of Joy Luck as her Kweilin story. It was the story she would always tell me when she was bored, when there was nothing to do, when every bowl had been washed and the Formica table had been wiped down twice, when my father sat reading the newspaper and smoking one Pall Mall cigarette after another, a warning not to disturb him. This is when my mother would take out a box of old ski sweaters sent to us by unseen relatives from Vancouver. She would snip the bottom of a sweater and pull out a kinky thread of yarn, anchoring it to a piece of cardboard. And as she began to roll with one sweeping rhythm, she would start her story. Over the years, she told me the same story, except for the ending, which grew darker, casting long shadows into her life, and eventually into mine.

【参考译文】

我爸要我在喜福会的麻将台边的一方,取代我已故的母亲。她已于两个月前去世。打这以来,这麻将台边的座位就一直空缺着。爸认为,妈是让她自己心中的某个念头折磨死的。

“她头脑中生出一个新念头,”父亲说,“但不待她能详尽道出,这个念头已迅速地膨胀着,乃至最终大爆炸。这必是一个坏念头。”

据医生说,她是殁于脑动脉瘤。她的喜福会里的朋友们说,她去得很快,就像只兔子一样“嗖”一下就不见了。本来,母亲已与她的朋友约定,下一轮的喜福会聚会,将由她做东。

在她去世前的一星期,她还挺得意洋洋地对我说:“上次在林阿姨家的聚会中,她煮了一锅赤豆汤,这次我可要煮一锅黑芝麻羹给他们尝尝。”

“别夸耀了。”我说。

“我没有夸耀。”她说,“这两种汤差不多是一样的。”“差不多”,或者她的真正意思是要说“不同”,这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这是中国式的咬文嚼字,一种措辞的技巧——这其实是在混淆某种基本概念,在中国,十分注意措辞和用词,尽量使之婉转,这一套我是永远也学不会的。

母亲在1949年我出世前两年,就开始有办个旧金山喜福会的念头的。就是这一年,我父母带着一只破壳皮箱离开中国,皮箱里装满的,只是一箱漂亮的丝绸衣服。

直到上船之后,她才向父亲解释道:实在来不及再往里面塞其他物品了。尽管如此,父亲还是徒劳地在一大堆凉飕飕的丝绸间胡乱掀动,企图寻找他的棉布衬衫和羊毛裤。

等他们抵达旧金山,父亲便令她藏起那些亮晃晃的衣服。从此,她就穿着那件棕色格子的中装,直到难民收容团体送给她两件旧衣服。然而这些衣服都是美国人的尺寸,穿在她身上晃荡晃荡的。这个难民收容团体是由该地第一中国浸礼会的一群白头发美籍太太们发起的。由于接受了她们的施舍,我父母就只能听从她们的劝导开始上教堂了。当然,她们的劝导十分实惠中肯,但其中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每周三晚上的读经班及周六早上的合唱练习,都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英语程度。就是这样,我父母得以认识许家、龚家及圣克莱尔家。我母亲能感觉到这些女人们也各自有她们的隐痛,她们遗失在中国的梦幻和希望。然而她们蹩脚的英语,很难使她们将此一吐为快。或者说,至少,我母亲,已从她们的漠然惆怅的脸上,读出了什么。因此,当她向她们建议,发起喜福会时,她们立即就赞同了。

喜福会这一名字,起缘于我母亲的第一次婚姻,那还是在日军占领桂林前。所以一提到喜福会,就会使我想到她的桂林故事。每当她把碗碟擦干净,塑料台面也已擦拭了两个来回,而父亲已开始将脸躲在报纸后面,一支接一支地抽他的黑猫牌香烟——这往往是一种“不要打搅”的警告,这便是她觉得无所事事之时,于是,她便会对我讲起她的往事。这个时候她总会拉出一箱旧毛衣,那是我们在温哥华的一个从未见过面的亲戚送给我们的。她从中捡出一件毛衣拆开底边,从中抽出根毛线头,随后,以一种破竹之势,毛线衣很快地化成一根弯弯曲曲的毛线,而她的故事,也以同样的节奏倾泻出来。数年来,她重复讲述着同一个故事,只是故事的结局一次比一次黯淡,犹如她自己生活中的一道浓重的阴影。而今,这道阴影,也渗入到了我的生活中。

(程乃珊 严映薇 译)

上一篇:地产集团文案下一篇:国资办2018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