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措施论文

2024-09-30

林业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措施论文(精选17篇)

1.林业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措施论文 篇一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虽然我国森林面积广阔,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导致人均资源占有率较低。森林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实行正确的种植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能够改变当前人均资源利用率低的现象。所以应该大力开展营林管理工作,提升我国森林资源的占有率和利用率,通过对营林管理形式的改革来促进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1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1.1对营林管理重视程度低

营林管理在森林种植中和生态环境保护中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是林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林业由于发展的时间长,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定的管理模式,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林业管理措施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管理措施中存在着管理体系不完善的特点,由于林业工作条件艰苦,传统的林业管理措施技术能力较差,相关的机械设备缺乏,并且林业日常经费不足,林业管理工作没有得到相关人员的重视,且基层林业管理人员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影响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1]。

1.2营林管理技术差

当前我国林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通过林业的种植实现了较大的成活率。但是由于经济条件和营林管理技术不完善现象的存在,导致林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幼苗抚育和选种方面的问题,导致幼苗存活率大大下降。在林业生产的过程中缺少市场调研,其生产水平和种植技术都落后于市场标准水平。

1.3经营管理形式单一

我国林业经营管理水平呈现出不完善的现象,传统的营林管理主要采取粗放自由式的管理模式,对管理形式缺乏统一的制度。我国的林业管理形式没有形成集约化和制度化的统一,和经费缺乏等经济因素的驱动,导致我国的森林普遍存在着种植种类单一和管理制度不完善等情况,导致森林的种植质量差。营林在改革中数量和质量都存在问题,导致实际的投入量与计划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影响着后期的种植,使营林种植的整体效果出现了严重的偏差[2]。

2.林业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措施论文 篇二

1.1 营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有待完善

当前, 我国尽管已经建立起来了相对完善系统的国家及省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但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补偿资金发放标准较低、程序缺失等问题, 广大林农参与营林管护的积极性得不到有效激发, 实际工作中影响了营林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1.2 营林管理监管体系建设亟需健全

当前, 我国各地针对营林管理的监管体系仍存在不少漏洞, 适应新时期我国林业工作和营林管理工作的权责利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林业营林管理体系还未能真正建立起来, 营林管理监管工作中还存在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不当工作思路, 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各类非法侵占、利用林业资源的不法事实的发生, 例如仅2014年我国各类违法违规占用林地项目就增加了7.1%, 就和当前我国营林管理监管体系的缺失不无关系。

1.3 营林管理工作内部机制划分不清

我国林业工作中的营林管理内部分工仍然较多地延续计划经济时代的划分标准, 而这一标准也早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林业营林管理的实际需要了, 内部经营管理体制的模糊化不仅一方面加大了营林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也制约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 基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营林管理措施分析

2.1 政府加大财政投入, 完善营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各级政府应深刻意识到营林管理在促进林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将公益林业建设和管理等纳入到地方政府预算中, 给予优先安排, 例如根据财政收入状况不断提高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标准和水平, 及时优化和改进补偿金发放程序, 不断激发广大林农得营林管护积极性和责任意识, 协助营林管理工作人员更好地做好营林管理工作, 从而切实提高营林管理工作实效。

2.2 整合林业信息资源, 健全营林管理监管体系建设

为保障不断提高我国当前营林管理工作实效, 不断健全营林管理监管体系建设不仅是必要的, 而且是十分紧迫的。林业部门应根据当前我国林业营林管理现状, 不断加大深化国有林区、林场的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起权责利相统一、管资产、管人和管事相结合的营林监管体系, 在这一过程中, 林业部门应努力以当前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技术为重要抓手, 有条件、有计划地推进包含林业信息专网及政务公开、林业营林管理信息共享、营林监管体系等在内的信息化监管系统, 从而在提高营林监管工作机制建设的基础上推进我国林业现代化。

2.3 加快林业分类经营管理步伐, 推进林业产业化发展

在充分尊重林区整体性功能的前提下, 加快林业分类经营管理步伐, 将各大林区分为公益性林区和商业性林区两大类, 并实行不同的营林管理方式方法, 尤其是对于公益性林区, 政府应切实完善在补生态效益补偿、造林投入和管理方式, 发挥其公益属性;对于商业性林区, 则要依据市场要求, 加大林区产业化发展, 最大限度地激发和提高经营活力, 增强发展活力, 促进我国现代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根据当前我国营林管理工作人员基本素质普遍较低、营林管理水平和技术落后的现实状况, 政府应积极通过提高营林管理工作人员待遇水平、对其加大培训力度等措施加强林区营林管理人才建设, 为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提高营林管理科学化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结束语

在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下提高我国营林管理工作水平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 不管是从加强营林前期的准备工作还是到树种的选种、育苗, 从营林迹地规划管理到选择良种树苗, 从造林工作的核查到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金的发放等等, 都需要林业部门和营林管理工作人员切实改变营林管理工作思路, 切实改进管理方式方法, 形成合力, 从而真正有效地促进新形势下我国营林管理工作水平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覃雪春, 杨娟.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营林管理措施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 2014 (7) .

[2]黄仲敏.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营林管理措施探讨[J].农业与技术, 2014 (5) .

3.林业保护和发展措施探讨 篇三

关键词 林业;保护;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2-094-02

在人们不断利用林业资源进行开发、创造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道理,不能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每个产业的经济效益。在此过程中,应当明白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才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从长远的利益主体来看,林业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在保护与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并对其进行合理的管理。在林业建设的过程中,应当扩大林业的经营面积,提高造林质量与管理水平,做好各项保护工作,进而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林业发展现状

林业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过程中,应当重视林业的保护工作。但目前,林业保护所产生的效果并不理想。其问题突出在以下几方面。

1.1 严重的森林火灾事故

在林业建设的过程中,森林火灾是影响林业健康、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森林一旦发生火灾,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火灾不仅仅会烧毁大量的数目,还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破坏生态环境[1]。火灾危害巨大,受灾面积颇大,恢复工程艰难;同时,还会威胁附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给大气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1.2 滥砍滥伐现象严重

人多地少是我国发展中面临的一道难题,森林资源人均占有率非常低,针对此种情况,需要不断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生态平衡能力。但目前,滥砍滥伐现象非常严重,造成森林面积不断减少,大量珍稀树种被毁灭,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损失国家珍贵植物,还造成环境进一步恶化。甚至有的地方出现毁林开荒的现象,造成大量的树木被砍伐,占用林地面积。

1.3 病虫灾害严重

林业要想持续的发展,树木的健康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病虫还是威胁林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森林健康产生巨大威胁。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由于病虫产生林业经济损失比例非常大。而导致病虫灾害的主要原因是防治不利、生态失衡。在对林业实行保护的过程中,做好病虫防治工作,将自然能灾害损失将降到最低,对保护森林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加强森林保护的重要措施

林业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产业,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应当加强森林保护。面对诸多影响森林保护的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破坏森林的行为出现。

2.1 加大森林防护力度,增强防护林意识

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森林的健康成长可以为工业、民用以及国防提供优质的林产品与木材。可以说,森林是我国各项基础事业发展的基础,通过采用恰当的方式,能够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到防护林的队伍中,增强人们防护林的意识。通过宣传,民众就会了解林业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就会形成自己主观上的认识,自觉参与到护林的队伍中,减少对森林破坏行为的出现。

2.2 加强森林管理,采用法律手段进行调控

在面对森林滥砍滥伐现象的过程中,应当制定并完善森林资源开采、保护方面的法律,并按照法律规定实行有效的管理,做好林业整顿工作。同时,林业管理部门还应当加强普法教育,在防护林方面,应当按照现有的法律对其进行保护。针对部分非法侵占林地、毁林开荒以及滥砍滥伐的行为予以严厉惩处。加强预防走私倒卖珍贵野生动植物、乱捕乱猎德行为。当然,在防护林的过程中,还应当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将各项防护林的措施落到实处。

2.3 加强质量建设

在生活中国,森林具有保持水土流失、防风固沙以及降低噪音和净化空气的重要作用,这对我们生活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2]。针对此种情况,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将森林质量建设作为中心,促进森林绿化面积进一步加大,对森林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在建设森林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封山的方式来培育森林,综合利用木材,提高木材资源的合理利用率。

2.4 注重森林检疫

在对森林加强保护的过程中,检疫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检疫能够保证森林数目健康生长,保证林业的健康发展,以及国土的生态安全。因此,根据当前森林的实际情况制定检疫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符合检疫科学的相关标准,彻底消除病虫害。通过检疫工作的实施,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平衡。

3 发展林业的重要意义

林业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经济性产业,做好森林保护工作,可以促进林业更好地发展,改善我国日益严峻的环境质量,达到优化环境,清洁环境的目的。通过保护林、发展林业可以有效抵制沙尘暴、控制水土流失,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发展林业的过程中,可以对林业的各项资源进行合理、科学的应用[3]。当然,在发展林业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可以合理地对森林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发展旅游资源,丰富人们的生活情趣。并且在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对森林进行保护,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综合各方面来看,林业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出人们生活各方面的改善,还表现出人们对环境的保护与资源的合理利用。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发展林业经济的意义重大。

4 结语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加强林业资源的保护,对我国各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林业属于我国经济产业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面对其中所能产生的效益,需要不断加强林业的保护与发展,促使林业在生活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从全.关于如何做好林业保护和发展的措施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3,11(10):56.

[2]曹兰芳,王立群,曾玉林.后林改时期农户林业生产行为动态趋势分析——以湖南省为例[J].世界林业研究,2011,13(2):21.

[3]周美林.关于如何加快林业建设增强林业发展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8(46):24.

4.加强林业资源管理的措施 篇四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现代化社会应发展生态林业,深化林业能源管制,保障林业能源的永续利用,使林业经济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森林资源管理的现状,对林业机构管制状况进行了阐述,从而期望为推动林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提升作一些建议。

关键词:森林资源管理;经济效益;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S75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8-70-1

森林资源不但能够调整天气、保持水土,避免风沙,还能净化空气、降低噪声抵御干旱洪涝,同时还能够供应各种各样的木材,是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关键,但是以往的资源管制方式已经跟不上现代化社会的脚步。为了提高经济利益,在保障生态利益的时候,如何保证林业能源管制和生态林业的和谐统一,是林业工作的要点。森林资源管理的现状

在林业能源管制上,国内林业能源管制机构不但拟定了一套林业能源管制系统,还拟定了相关的机制和标准,下了很大的功夫,完善了林业能源监控管理系统,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木材市场供应了大批的木材。目前我国的国土资源中,林业覆盖从1949年的8.6%增到了现在16.55%,增长了一倍,由此可见,我国的林业资源从整体上来看,还保持着持续增长的状态,林业增长的形势代表着国内林业能源美好的发展前景,并和全球林业整体下滑的总趋势相反。但是目前林业资源管制作业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管制不到位,力度不强,并且部分地区存在着损坏林业资源的情况。如过度开发,乱砍乱伐以及占用林业土地进行耕地等,使林业资源受到了严重的危害。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制度和法律法规等方面,国家森林资源管制还不够完善。森林资源管理法规不配套,基本上还处于“人治”的状况中,给不法分子制造了钻漏洞的机会,从而经常发生有法不依的现象。另外,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不但存在着分配不均的情况,还存在着流失严重的情况,没有理清责、权、利之间的关系;二是我国很多林业主要是以经济效益为宗旨,缺乏永续前进的思想,只侧重于眼前的利益,生态环境认识并不到位,对保护林业和生态的意识薄弱,致使森林资源并没有真正的发挥出它的经济效益。另外,缺乏开采砍伐的硬性标准,导致区域内具有严重的水土流失情况,从而降低了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保护森林成了形式主义,成了口号;三是目前,林业资源管制中,还没有找到切合实际的林业资源管制制度,管制措施不合理,手段也不高,如:考察、策划、管制、开采砍伐等制度。因此,为了使管制资料能够整体的分享,林业资源管制必须要创建完善的林业资源管制手段,完成精确地考察和计算,同时在整体上还要完成计划和策划,实施高效率强力的管制和监察,从而合理的开采砍伐;四是目前国内很多森林地区,并没有合理的森林运行计划,每年预测采伐量的时候数量不准确,没有制定可实施的林业运行计划。完成林业资源管制,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措施

一是依靠科技的发展,协调统一森林资源管制和生态林业,改变以前传统的发展模式,不断地提高林业科技含量,实现科技兴林。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发展为核心竞争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利用现代化信息科技手段,提高林业生态效益,推动林业经营的准确化,以“数字林业”的概念,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推动林业管理的科学化,从而加快林业现代化的建设。同时,要坚持时间检验科研成果,深化林业科技体制的改革。在林业生产实践中,使实践检验了的科研成果能够起到指导作用,并且通过各种有效途径鼓励技术人员,实行技术承包和转让以及服务的手段,解决科学研究和林业生产脱节的问题。同时,为了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要联合开发、创办经济实体。

二是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开始逐渐的重视森林资源所带来的生态利益和经济利益,并且获取了很多有用的协调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手段。如使用合理的管制手段,促使林业和农业联合,创建了很多林农联合的运行方式。并且为了调节产业构造,促进经济增收,使林业开发拥有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利益,集中探索了其新的开发形式,如林草联合、林畜联合、林果联合等等栽植形式,从而提升了经济、生态以及景观的利益,促进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法律是最有效的保障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因此,在森林资源利用管理和生态保护等方面,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机制,不断的完善政策和法律法规,是林业资源管理由“人治”转向“法治”,实行强有力的执行力度、政策、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在此基础上,要不断地加强和完善森林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利用的方针,从而使山林野生资源管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结语

在林业的发展中,林业资源管制具有重大的作用,能够完成林业资源的和谐发展,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因此,为了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完成林业资源管制和生态经济利益之间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5.探究林业绿化管理的优化措施 篇五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益的提高,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愈来愈严格,因此这也对林业绿化管理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除此之外,由于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于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也愈来愈广泛,为了防止由于工业等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环境危害,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就必须不断要完善林业绿化管理的体系,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保障。本文也就针对我国林业绿化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相应的优化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林业绿化;管理;优化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大踏步的发展,与此同时在林业绿化管理体系中一些不完善的问题也逐渐的显现出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阻碍的作用。因此,加强林业绿化管理体系的健全,实现对其各个环节的优化措施,确保其实现应有的价值,是满足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

一.林业绿化管理中现存的问题

一个城市想要实现有效的发展必须要依靠其经济与生态协调建设,也就是说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丰收,才能保证城市健康、稳定的发展。因此,这也要求我们必须要做好相关的林业绿化管理工作,确保在社会建设发展的同时自然环境也能得到平衡的发展。就林业绿化管理来说,只有在日常工作中积极的进行生态保护工作,才能在实现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又确保林业绿化环境的稳定发展。

随着城镇化体系不断的完善与健全,如何有效的进行林业绿化管理,促进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协调发展,完善该地的林业绿化管理体系也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而在进行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合理占用土地的现象,这些被占用的土地大多也被用来进行建设大量的建筑,而恰恰将林业用地的空间相对的减小了。为了能够满足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统一、协调发展的需求,加强对于林业绿化管理的体系健全是异常重要的,在此要求上确保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对林业绿化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以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原则,在此基础上确保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此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要求,为经济效益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促使综合效益得到最大的提升。但是就目前我国环境情况来看,其生态环境正在向恶劣的趋势发展,这也就表示其环境承载力相对较低,如果长此以往下去,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其生态、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想要确保其经济、生态效益的继续健康发展,就必须要健全、完善林业绿化管理体系,进行对环境因素极大的治理,并且有效避免由于发生新的环境问题对经济效益带来的阻碍,实现该县城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效益水平的不断提升。

(一)资金的问题

资金的问题是林业管理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而想要打造出具有经济性与生态性并存的局面,就必须要依靠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但是就目前经济发展来看,其经济水平还是相对较低的,同时在其资金的运行上,缺乏独立的供应资金,无法为园林绿化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这就为确保林业绿化管理的有效开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程度,除此之外,其相关部门在进行申请绿化养护资金的时候,通常会由于受到申请周期长、申请步骤复杂、资金到位耗时长等各种情况的制约,而出现了这种情况之后,林业养护部门经常会自掏腰包来支持林业养护的工作。加之林业养护在实际中作为一项没有抬高收益的工作,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无法投入积极的工作态度,在管理上也出现得过且过的现象,这一系列的情况都严重制约了林业绿化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是造成林业落后的根本原因。

(二)缺乏重视程度的问题

其实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林业绿化管理工作都不尽完善,相关工作人员在对待绿化工程工作中存在着认识不够,只重建设而不注重管理等诸多的缺点,进而也对绿化整体的建设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林业绿化管理作为一个长期性的任务,必须要引起相关工作人员长足的重视与付出。而在林业管理中,由于大部分人都存在认识严重不足的缺点,因此无法形成完善、有效的管理体系,进而缺乏专业、系统的学习,因此导致林业管理部门的认识还处于传统的阶段,而落后的林业养护方法已经无法跟上现今时代发展的需求,对于其存在的不合理、不科学的方法,再加上一些工作人员自身的问题比如说工作态度不积极、专业素质不高等,都会造成林业管理处于极其落后的态势。

二.林业绿化管理问题的优化措施

根据林业绿化管理现状来看,想要进行其存在问题的优化措施,提高其管理经济效益的提高,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加强领导部门的重视程度

领导干部在进行林业管理工作中起到领头羊的作用,而且领导干部对林业管理的发展具有决策性意义,因此必须要引起相关领导部门的重视程度,起到有效的带头作用,大力完善林业保护体系。而且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对于领导干部的培训与学习,转变其传统的思想观念,确保从领导部门到下属工作部门都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来保障林业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还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邀请一些其他城镇发展比较快速的专家来进行开展讲座,或者对相关的林业绿化技术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切实为做好林业绿化的管理工作奠定基础。领导干部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制定适合本县区实际发展需求,从根本上实现对林业绿化的管理工作。

(二)增强资金支持力度

林业绿化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在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就是资金的支持,首先加强对于林业管理的资金投入,必然少不了要使相关的政府部门意识到林业管理对于该县区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程度,使其可以成立专项的支持林业绿化管理的资金款项,并且及时、有效的进行投入,确保在林业绿化管理中各个环节的工作、计划都能够如期完成;除此之外,为了防止相关工作人员的流失,还应该提高管理人员的基本工资,完善对其的薪资制度或奖惩制度,在资金支持上刺激他们工作的热情;建立专项资金进行支持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使他们能够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学习、进步,将科学化的管理手段运用到林业绿化管理工作中。

(三)加强绿化管理与特色文化的结合

林业绿化管理与其独特的文化相结合,并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就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一个详细、长期、科学的发展规划,同时对林业管理作出相应创新性的整改,在日常生活中将环境保护意识渗透到每一个人的思想中,并且使用与特色文化相结合的方式吸引人们的关注,意识到林业保护的重要性,继而使人人都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结束语

林业绿化是维持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使我们居住的城市变得美观,确保我们的生态平衡,而且能够极大的提高生态效益。本文就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其实也囊括了对于大部分城市中存在此问题的优化意见。想要确保城市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统一、协调发展,就必须要加强对于林业绿化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提高绿化管理工作的效率,加强对其的资金投入,使林业绿化管理工作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大力发展奠定良好的生活环境基础。

参考文献:

6.林业种苗生产技术与管理措施论文 篇六

作为森林建设的基本以及保障,林业种苗不仅是一项公益事业,其还承担着以下几项历史使命:(1)负载林木遗传基因;(2)森林世代繁衍;(3)林业持续发展。在我国,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生态建设的快速发展,为充分适应当代林业建设的发展,对林业种苗也有了更严格的要求。要求种苗种植在满足数量的同时,还需满足产品多样化以及优良化的需求,并且实现高质量种植产品已成为我国林业发展的第一条件。为此,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以及强化林业种苗事业,在林业发展战略中将生态建设作为核心内容,并将林业种苗作为基础,优先发展。随着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发,以及良种与技术的不断推广,林业种苗体系逐渐得到了完善以及提升,这为我国林业建设以及生态建设的长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林业种苗产业发展特点及工作方针

2.1发展特点

当前我国许多地区均已形成林木良种基地,苗木繁育基地在我国许多省市也得到了普及,各繁育基地不仅能够帮助种苗进行繁育,还能够让各地区自行进行种苗繁育以及种植。如此一来,为林业培育种苗增大了范围以及空间,并且还能够为较为优质的种苗选择与其相适应的环境进行固定培育。相关统计显示,当前我国大多数地区均存在个体经营或者私人营业的育苗企业,私营育苗企业的存在促使我国林业的发展逐渐走向多元化,我国相关部门对私营育苗基地有着相应的资金鼓励,如此一来,不仅能够起到激励的作用,还能够促使私营培育企业在林业种苗繁殖中占领主导地位。近年来,我国林业品种逐渐得到增加,品种的丰富化促使优质苗品的占有率也逐渐增高,例如以下几种:(1)杨树品种NL-96;(2)杨树品种NL-895;(3)柳树品种J-795;(4)柳树品种J-799。,我国还引进较多新型育苗品种,例如金丝柳等,促使我国林业种苗的品种更加具备丰富化。

2.2工作基本方针

7.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构想及措施 篇七

一、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林业的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防风固沙、蓄养水土、调节气候等方面, 对于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 而且对于资源的持续利用和开发有着重要的影响。事实证明,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 人类居住的生态环境被严重的破坏, 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资源枯竭等问题日益突出, 人类的生存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这些问题和林业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有着直接的关系, 于是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对于实现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和资源的合理利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构想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 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既要满足现代人生存的需求, 又要考虑到后人的发展, 并且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时至今日, 人们对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构想仍然众说纷纭, 但是从一定程度上说, 这些构想对于林业资源的正常发展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一, 人和自然应做到和谐相处。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对于和谐环境的构造有着重要的影响, 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 必须要遵守自然的发展规律, 做到资源的合理开发,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其二, 人类应注意保护生物资源, 不滥杀滥捕生态系统中的动物。生态平衡是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动物作为生态平衡中的重要的环节, 决定着林业发展的产业机构和类型。人类在开发生物资源时, 应注意不可过度的开发某一种特定的生物资源, 造成生物物种的消失和灭亡, 从而导致林业的不平衡发展。其三, 人类应扩大林业资源的面积, 恢复土地的绿植覆盖率。由于人类的滥砍滥伐, 导致了林业资源的严重萎缩。因此, 如何扩大林业的面积, 恢复植被的原始生长形态是我国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我国的林业资源相当匮乏, 再加上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导致了我国的林业面积呈现大幅度的下降趋势。同时, 林业资源的减少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衡, 引发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气候失调、农作物减产等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因此, 扩大林业资源的面积, 加速林业资源的培育成为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 加快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培养

环境是人类生活和发展的根本,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必须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 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生态环境的建设主要体现在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 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又变现在林业环境的建设和保护两个方面。在林业资源的建设上, 政府应制定一系列有关保护林业资源的政策和规章制度, 鼓励人们积极的参与到林业资源的建设活动中来, 加强现有植被的保护力度, 封山育林, 扩大林业资源的覆盖面积, 大力开展植树种草等活动还原植被的原始覆盖率;人民应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 参加到植树种草的活动中, 在生活上摈弃传统高消费、高耗能的生活模式, 养成低碳、节能的生活方式, 从根本上避免林业资源的浪费, 从而减少了对林业资源的需求。在林业资源的保护上, 主要针对我国目前的水土流失、土地贫瘠化盐渍化、物种濒临灭绝等现状展开林业的保护工作, 减少农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加大未开采的林业资源的保护力度, 严惩滥砍滥伐的现象, 使林业资源早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 实现林业持续发展的区域化

由于林业资源本身的限制, 所以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建设活动的主要是针对特定区域而言。要想实现林业的整体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要先实现各个区域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先实现区域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才能带动整体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林业的区域化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 政府应将区域林业的范围进行细致的划分, 应把区域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管理职权和监督责任落实到个人, 实现对区域林业整体的有效管理。其次, 区域林业管理的各个部门应积极响应政府的相关保护政策, 加大对林业的管理力度, 一切以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 与旅游业、水利工程、牧业、农业各个领域建立起相互制约的关系, 共同促进区域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 还应加大对滥砍滥伐和滥杀滥捕等破坏林业平衡发展恶劣行为的打击力度, 从根本上避免区域林业资源的再次破坏。

(三) 注重公民素质的提升和人口数量的控制

根据《中国21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的具体要求明确指出“团体及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意义, 人们的力量是强大的, 只有充分调动起人们参与到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建设中来, 才能更好的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和人口控制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林业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工程浩大的项目, 不仅需要人民的积极配合, 更需要从根本上减少对林业资源的需求量。人类综合素养的提升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 认识到林业资源对于人类生活环境的重要性, 自发的形成保护资源的行为意识, 改变传统高污染、高耗资的生活方式, 在社会上形成低碳环保的良好生活作风, 影响更多的人参加到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中来, 减少了资源浪费的同时大大改善了自然环境, 促进了林业资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另外, 对人口数量进行一定的控制可以减少人类对资源的需求, 减少资源的开采, 给林业资源的不断壮大和发展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并且从根本上解决林业过度开采的问题。

摘要: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 我国的森林资源破坏情况愈发严重, 不仅造成了水土的严重流失, 而且打破了自然环境的发展规律, 导致生态环境的不平衡发展。可持续发展观作为一种新型的、科学的发展观, 对我国的各个领域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科学的发展观, 对我国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将起到很大的改善作用。本文主要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展开讨论, 提出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构想落到实处。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构想,措施

参考文献

[1]罗倬.浅谈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J].吉林农业, 2012.

8.加强林业资源管理的措施 篇八

关键词:森林资源管理;经济效益;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S75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8-70-1

森林资源不但能够调整天气、保持水土,避免风沙,还能净化空气、降低噪声抵御干旱洪涝,同时还能够供应各种各样的木材,是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关键,但是以往的资源管制方式已经跟不上现代化社会的脚步。为了提高经济利益,在保障生态利益的时候,如何保证林业能源管制和生态林业的和谐统一,是林业工作的要点。

1 森林资源管理的现状

在林业能源管制上,国内林业能源管制机构不但拟定了一套林业能源管制系统,还拟定了相关的机制和标准,下了很大的功夫,完善了林业能源监控管理系统,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木材市场供应了大批的木材。目前我国的国土资源中,林业覆盖从1949年的8.6%增到了现在16.55%,增长了一倍,由此可见,我国的林业资源从整体上来看,还保持着持续增长的状态,林业增长的形势代表着国内林业能源美好的发展前景,并和全球林业整体下滑的总趋势相反。但是目前林业资源管制作业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管制不到位,力度不强,并且部分地区存在着损坏林业资源的情况。如过度开发,乱砍乱伐以及占用林业土地进行耕地等,使林业资源受到了严重的危害。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制度和法律法规等方面,国家森林资源管制还不够完善。森林资源管理法规不配套,基本上还处于“人治”的状况中,给不法分子制造了钻漏洞的机会,从而经常发生有法不依的现象。另外,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不但存在着分配不均的情况,还存在着流失严重的情况,没有理清责、权、利之间的关系;二是我国很多林业主要是以经济效益为宗旨,缺乏永续前进的思想,只侧重于眼前的利益,生态环境认识并不到位,对保护林业和生态的意识薄弱,致使森林资源并没有真正的发挥出它的经济效益。另外,缺乏开采砍伐的硬性标准,导致区域内具有严重的水土流失情况,从而降低了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保护森林成了形式主义,成了口号;三是目前,林业资源管制中,还没有找到切合实际的林业资源管制制度,管制措施不合理,手段也不高,如:考察、策划、管制、开采砍伐等制度。因此,为了使管制资料能够整体的分享,林业资源管制必须要创建完善的林业资源管制手段,完成精确地考察和计算,同时在整体上还要完成计划和策划,实施高效率强力的管制和监察,从而合理的开采砍伐;四是目前国内很多森林地区,并没有合理的森林运行计划,每年预测采伐量的时候数量不准确,没有制定可实施的林业运行计划。

2 完成林业资源管制,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措施

一是依靠科技的发展,协调统一森林资源管制和生态林业,改变以前传统的发展模式,不断地提高林业科技含量,实现科技兴林。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发展为核心竞争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利用现代化信息科技手段,提高林业生态效益,推动林业经营的准确化,以“数字林业”的概念,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推动林业管理的科学化,从而加快林业现代化的建设。同时,要坚持时间检验科研成果,深化林业科技体制的改革。在林业生产实践中,使实践检验了的科研成果能够起到指导作用,并且通过各种有效途径鼓励技术人员,实行技术承包和转让以及服务的手段,解决科学研究和林业生产脱节的问题。同时,为了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要联合开发、创办经济实体。

二是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开始逐渐的重视森林资源所带来的生态利益和经济利益,并且获取了很多有用的协调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手段。如使用合理的管制手段,促使林业和农业联合,创建了很多林农联合的运行方式。并且为了调节产业构造,促进经济增收,使林业开发拥有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利益,集中探索了其新的开发形式,如林草联合、林畜联合、林果联合等等栽植形式,从而提升了经济、生态以及景观的利益,促进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法律是最有效的保障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因此,在森林资源利用管理和生态保护等方面,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机制,不断的完善政策和法律法规,是林业资源管理由“人治”转向“法治”,实行强有力的执行力度、政策、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在此基础上,要不断地加强和完善森林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利用的方针,从而使山林野生资源管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 结语

在林业的发展中,林业资源管制具有重大的作用,能够完成林业资源的和谐发展,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因此,为了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完成林业资源管制和生态经济利益之间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清文.谈如何加强森林资源管理[J].科技:科技天地,2011,(17).

[2] 邵凯文.谈对生态林业发展的分析[J].中华民居,2011,(1).

9.林业工程发展与林业资源探讨论文 篇九

一、林业资源概述

林业资源主要包含林地资源以及森林资源,由于林地资源是林业生产的根本,所以,林地资源又包括生产以及再生产中的所有土地资源,也可被称为森林资源的载体。因而,林业资源所包含的林地资源以及森林资源其实是综合性的一个概念,既包括林木资源,又包括林区中所有的动植物以及微生物等。保证林业资源利用的合理性,从而达到人们生产的需求,与此同时,林业部门也要增强对林业资源的保护意识,加大对林业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视,确保林业工程的持续发展。

二、林业资源造林方法分析

1.播种造林法

播种造林法又被称为直播造林法,主要就是把筛选的林业种子直接进行播种,此造林方法不仅播种容易,而且播种程序还比较简洁,适合面积比较大的造林地。尽管这种造林方法简单,但是对造林地的标准还是比较高的,在幼苗管理期间也要按照要求严格进行管理。播种造林法比较适合栽种一些颗粒比较大,容易发芽以及种源比较丰富的林木,但是,对于造林地也是有要求的:①必须保证造林地的水分充足;②对幼苗生长有毁灭性的因素不多;③人烟稀少最为适宜。

2.植苗造林法

植苗造林法主要就是采用完整的苗木进行栽种的方法,又称为栽植造林法。主要优点就是抵抗力比较强,生长稳定,所以,对造林地的要求也就不怎么高,但是,对种植的要求比较严格。由于此类造林方法在造林地方面的要求比较少,所以,也就常常受到林业人员的青睐。

3.繁殖造林法

繁殖造林法就是根据现有的树木枝干以及树根等部位来繁殖出新的树木,之后在进行栽种,这种造林方法比较简单,苗木的成活率也比较高,生长的速度也比较快,并且也能够保留母体的优良特性。

三、林业工程发展近况

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林业工程的建设,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确保林业工程的健康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加大对林业发展重视的前提之下也要对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根据问题的所在之处对症下药。在林业工程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规划合理的方案还要改变传统的林业管理理念,对林业管理方式进行改革,从而建设高效的林业。林业工程的建设不仅要拥有完善的生态体系,还应该具备发达的产业体系,从而满足人们更多的需要,除此之外,还可以把林业粗放型管理模式转变为集约型管理模式,最终实现林业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不管是国外的林业工程建设还是国内的林业工程建设都是城市林业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对于确保人们的环境质量以及城市综合能力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林业工程发展与林业资源保护的有效方法

1.对林业资源保护制度进行完善

林业部门一定要根据现有的林业现状对林业资源保护制度进行完善,从而全面提升林业资源保护工作的效率,促进林业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如此,完善的林业资源保护制度不仅可以使保护工作落实到位,还可以对工作人员起到监督的作用。加大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实施退耕还林政策,有利于林业工程的健康发展。

2.转变观念

林业工程的发展一定要树立正确的观念,不管是经营者还是生产者必须在合法的利益之内对林业资源进行合理的使用,保证林业资源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不仅如此,人与资源之间的关系必须要和睦相处,摒弃传统的观念,不能因为自己的利益而加大对林业资源的乱砍滥伐,不管是任何目的的扩张势必会导致林业资源的下降,从而制约林业工程的发展。所以,在对林业工程发展的进程中一定要转变以往的观念,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方针,尊重自然规律,恢复植被,减少对林业资源的铺张浪费,使林业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开发以及利用。

3.加大对人才的开发以及利用

林业工程的发展以及林业资源的保护都离不开对林业人才的使用,所以加大对人才的开发以及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林业人才的开发以及利用不仅可以使林业资源得到合理的使用,还可以对林业进行科学的`规划,使林业资源得到优化,从而促进林业工程的发展。与此同时,林业部门也要引进新型人才,确保林业资源的稳定,从而满足林业资源在生产中的需求。

4.构建林业资源信息档案

林业部门要对林业资源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检查的数据创建林业资源信息档案,使人们能够随时对林业资源的信息进行查看,与此同时,林业部门还应该建立检测样地,并定时的对样地进行检测,以便保证林业资源信息档案能够得到及时的更新。

5.转变林业资源的管理模式

为了保证林业工程的稳定发展就必须要改变林业资源的管理模式,尤其是对林业资源的开发以及利用必须要严加看管,审批工作也要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审查,符合标准之后才可以审批。除此之外,林业部门也要配合当地的相关部门对民用建材也要做好管理工作,不管是采伐方面还是培植方面都要加大监管力度。与此同时,林业部门还应该进行效绩考核,根据每个人的工作效果采取奖励惩罚制度,从而使林业工程的发展更加的迅速。

五、总结

总之,在林业工程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大对林业资源的保护管理,对于病虫害的防止以及森林防火等都要进行全面的整治。林业工程的健康发展以及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不仅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还可以使生态环境的质量更加的优异。

参考文献:

[1]高彦学.对林业工程发展与林业资源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19):290-290.

10.林业管理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篇十

关键词: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自然环境;生态环境

我国发展林业的自然条件相对优越,森林资源的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人工造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国林业产业发展总体形势下不容乐观,远远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要求以及维系生态环境的标准。随着人类对可持续性发展认识的提高,对生态环境、林业资源等的保护与发展的重视,将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植入到林业管理中,已是当前我们所迫切需要做的任务。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格局,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林业建设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使其满足当代的需求,同时又不损害后代对林业的需求与发展。

一、当前林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理由

林业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但并不是在短期内可以恢复的,如果有使用后得不到有效的维护,后人再无法享用这些资源。因此,要通过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改善人类的福利,造福后代。当前林业可持续发展还存在着以下理由。

1.采育失衡,木材利用率不高

近年来我国虽在森林覆盖率及森林积蓄量上有所增加,但人均拥有的比率还是远远底于世界平均水平,且部分地区还出现锐减现象。主要是存在采育失衡的状况:年森林采伐量大于森林的生长量,采伐后未进行森林更新。采伐的木材利用不建全面,只有2/3的材积作为原木运出,剩余的丢弃,且加工后出材率仅为60-80%。

2.生态补偿机制还不健全

自然资源作为资源性,生态资源使用人或受益人在合法地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应对资源所有人支付一定的费用或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做过努力、付出过代价者,给予一定经济补偿的法律制度。而目前这一机制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

3.林业保护的监管力度不强

国家逐步加强了对森林资源的监督管理,并派驻森林监管机构对地方政府违法征地、毁林垦地等行为进行管理,并实施退耕还林等工程来恢复森林植被、挽回损失。但是,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地区性的监督管理部门还是缺乏监管力度,对地方政府的林地用途管理制度、占用林地审核制度以及对破坏林地案件的监察力度还不够。

二、加强林业管理的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加强林业管理,要建立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明确相关人员职责;完善工作计划,抓好督促落实,年中进行检查,年底结束后总结;加大考核工作力度,严格责任追究制度。

广泛地开展森林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一是各林业企业要不断地对职工开展对自然生态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以不同的形式对职工进行林业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对林业发展的新形势及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建立起“靠山育林”的新观念;二是对生活在林区以及自然生态区的农牧民也要加强森林管护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多种方式,提高群众的森林保护意识。

2.加强监督管理,完善管护制度

建立“多层保护”的管护机制,既可以明确管护人的责任、权利,又可以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管护经营的积极性;全面实行伐区管理责任制度,依法严厉打击超额采伐、非法占用林地、毁林造房等行为,杜绝乱砍滥伐现象,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建立一套完善的管护机制,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落实各自的责任,将管理质量与经济效益挂钩;要求林业企业的员工签订管护协议,对他们的管护范围、职责和义务等进行明确,利用协议的定期或不定期考核,充分调动林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保证管理人员队伍稳定,提高林业管理的质量。

3.强化林业管护与资源培育

要做好林业管理更需要强化林业管护与资源的培育。林业管护包括了对木材流通的管理、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森林的防火工作、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的管护等等。

森林资源是林业的物质基础,要实现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就需要对林区采伐后进行资源培育,不断地增加森林资源并提高森林质量。要求建立森林资源培育与发展激励机制,对育林项目工程予以资金补助。

三、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涵盖了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要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大力发展林业科技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展对良种壮苗与优良树种的结构进行研究,培育优良种苗,利用先进技术实施科技造林、科技兴林;利用高新技术对传统的木材加工、制造技术进行改善,增强林业产品的经济价值与市场竞争力;依靠科技转变传统的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来发展经济的模式,达到经济发展和资源与环境再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建立科学的营林体制

加速对森林资源的`培育森林资源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根据森林用途和生产经营目的可将森林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类,公益林一般采伐都是以抚育性质为主,实行事业化管理:商品林的经营以市场为导向,由各经营者自己经营、自负盈亏,国家给予必要的扶持加速森林资源培育,全面实行林价制度,使得森林培育有充足的资金,以国家为保障,逐步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改革外部运转环境

林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国民经济的特殊行业。国家应加大对林业的经济投入和政策扶持。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为林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同时配合林业部门实施持续发展战略,减少对森林的破坏,寻找术材及林产品替代品,减少环境污染,为森林生长及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四、结语

总之,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已经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我们应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林业建设的制度、政策等各个层面,构建一套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制度和法律体系,从而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宪军.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J].民营科技,(08)

[2]刘翔.以林业产业国际化推动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J].科技致富向导,2011(27)

[3]王臣;赵军.关于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0)

[4]杨桂平.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18)

11.林业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措施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林区;防火应急机制;探究

中图分类号:S762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10.066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森林覆盖率相对较高,森林资源是一种典型的不可再生资源,对人类的生存有着重大的意义,一旦发生火灾,往往会给森林带来灭顶之灾。引起火灾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其中,人为因素能够采用标语、警示的方式来杜绝,但是自然因素往往很难控制。近年来,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越来越高,全球气温升高,同时,高温、低温冰冻、干旱、大风等异常天气也很容易引发森林火灾。在这一背景下,必须要建立起完善的林区防火应急机制。

1目前林区防火的问题分析

1.1生態意识不足

森林属于陆地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促进国家经济水平平稳发展的基本保障,但是,在现阶段下,依然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意识到森林与生态之间的关系,不知道森林的重要作用。一些已经富裕起来的群众普遍认为,森林不值钱,即使被火烧过,树木和草也是可以再生的,因此,防火意识淡薄。

1.2林区可燃物数量剧增

在各项林业工程的实施之下,森林植被数量越来越多,其中的杂草、落叶、枯枝等可燃物也开始剧增,致使林区附属物负荷严重超标,在人为因素的影响下,一旦起火,就很容易酿成重大火灾。

1.3防火经费不足

目前,很多地区都未将森林防火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中,致使森林队伍建设落后、防火装备落后,组织系统、指挥系统与通信联络系统也跟不上林区防火需求。同时,扑火队伍的建设也存在着有名无实的问题,缺乏专业的扑火队伍,一旦发生火灾,只能够临时召集人员,扑火效率低。

1.4责任追究机制不完善

在出现火灾之后,对于肇事者必须要严厉惩处,但是,就现阶段来看,这种责任追究机制并不完善,仅仅是象征性的进行通报批评,严重影响了防火机制的实施效果。

1.5防火措施不到位

在林区防火工作之中,很多地区的林业管理部门并未将防火宣传工作、管理工作、巡查工作与督促工作落实到实处,在林区防火期间,仅仅采用发通告与贴标语的形式,没有将工作细化。此外,也未制定出完善的林区防火预案,在出现大的火情时,后勤保障与人员调配工作都存在问题,严重影响了火灾扑救成果。

2做好现阶段林区防火工作的对策

2.1制定出行政首长负责制度

我国《森林防火条例》中规定,森林防火工作需要实施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度,要做好林区防火工作,需要做好行政首长负责制度的建设工作,将林区防火工作纳入到安全生产管理范畴中,明确各级负责人,将“领导抓,抓领导”的管理原则落实到整个防火工作中,保障各项防火措施都可以落实到实处。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防火总指挥由行政一把手负责,将所有的工作量化、细化,将其分解给包片干部与护林员身上,形成自上到下严格管理的制度,落实好责任追究制度,提升林区防火工作的实施成效。

2.2注意提升群众的防火意识

林区防火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完善的宣传措施,只有让所有的领导、群众都了解火灾对于森林的影响,提升他们的防火意识,才能够真正的预防人为火灾的发生。

这可以采用电视、广播、网络、微信的形式进行宣传,让广大干部和群众了解森林火灾的不良影响,不仅危害国家和集体,也会影响到自身的利益。同时,还要组织好工作组,深入到乡、镇、村中,并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宣传和教育,让每一个人都能够了解森林法规,普及森林防火意识,让广大群众都可以了解到防火救火的相关知识。

2.3保障森林队伍的建设效果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必须要重视林区防火队伍的建设,将义务扑救队伍与专职扑救队伍结合起来,将民兵、林场员工、公安民警、武警部队、企事业单位员工作为支撑,组建起不同类型的扑火队伍。同时,还要定期对扑救人员展开培训,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并为他们配备好足够的灭火弹、灭火机设备,这些工具的设置要遵循多办事、少花钱的原则,循序渐进的改善扑救设备。

2.4采取科学的措施严管火源

构成林区火灾的三个要素就是火环境、可燃物与火源,其中,火源管理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工作,要降低火灾发生率,必须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将火源扼杀在萌芽中。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林业部门要定期巡查,抓好危险地段,加强用火管理,尤其要做好元宵节、清明节、庙会等节假日的用火管理工作,倡导无烟扫墓,防止发生火灾。

2.5提升生物防治工作的成效

林区防火基础建设工作非常重要,生物防治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渠道,在未来阶段下,可以在林区大力推行生物防火带,将其改造为单一林分,注重清理林区中的各类可燃物,还要清理林道、林缘周围、林间小路的杂草、枯叶,做到防患于未然。

2.6建立完善的林区防火机制

为了保障防火成效,需要建立起完善的林区防火机制,积极利用飞机巡护、卫星扫描检测、视频监测等科技手段,做好森林火灾预测系统的建设工作,推广电子眼,构建立体化、全天候的林区监测网络,促进林区防火工作的信息化、科学化以及现代化发展。

3结语

总而言之,林区防火工作是一件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是一项需要长期防治与监控的工作,采取合理的防火措施既能够保护我国的野生资源、自然资源以及野生动物,维护动植物多样性,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还能够保护生态环境与人民生活、生产安全。此外,还要意识到,林业资源的保护不仅仅是林业部门的事情,需要人民群众一起努力,为此,需要进行系统、全面的安全宣传工作,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林业资源。

参考文献

[1]魏书精,胡海清,孙龙.气候变化对我国林火发生规律的影响[J].森林防火,2011,(01).

[2]李剑泉,刘世荣,李智勇,易浩若.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森林火灾防控策略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09,(20).

[3]李世友,袁俊杰,王文元,杨林,陈宏刚,李眉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森林消防面临的新形势及对策[J].林业调查规划,2008,(03).

12.浅谈县区林业创新发展措施 篇十二

关键词:县区,林业,改革

1 前言

近年来,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战略决策, 并赋予林业“四个地位”、“四大使命”和“五大功能”, 相继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快林业改革发展, 把对林业的认识升华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把对林业的重视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把对林业的建设加大到了前所未有的力度。陕西省地方政府认清形势、抓住发展机遇, 高度重视本省林业工作建设情况, 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有力地促进了本省林业的发展。据统计, 自1999年以来, 国家累计投资接近200亿元, 造林面积接近333.33万hm2, 全省林业建设进入了快车道, 部分地区的生态状况明显改善, 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此外, 陕西加强节能减排和重点领域治理, 全面推进关中大地园林化、陕北高原大绿化、陕南山地森林化, 三秦大地的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km。据介绍, 在2013年陕西将造林26.67万hm2, 绿化高速公路、国省道、铁路沿线3300km, 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500km2。总的来说, 成绩是斐然的。但是, 在林业改革和发展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困难。比如, 县区林业基础相对薄弱, 质量不高, 产业结构不合理;地方存在乱砍盗伐林木, 乱垦滥占林地, 乱捕滥猎野生动物, 乱采滥挖野生植物等现象屡禁不止;林业经营管理机制不活, 改革相对滞后, 市场竞争意识不强;林业产业规模小, 科技含量不高, 名优产品较少, 市场占有率低;国有林场 (局) 富余职工分流安置困难, 林业职工和林区群众的收入增长缓慢, 潜在着不稳定因素。鉴于此, 在肯定成绩、认清不足的前提下, 本文在接下来的内容, 从县区林业创新发展的角度出发, 探究地方林业进一步发展的改革创新思路, 为今后本省林业发展提供借鉴。

2 县区林业创新发展措施

2.1 加大培育森林资源, 推动林区资源规模化发展

森林资源是县区林业发展的根本, 加大培育森林资源, 推动林区资源规模化发展。第一, 要创新造林机制, 在全区范围内形成“谁造谁有, 合造共有”的新理念, 调动全社会投入森林资源建设中去。同时, 加大封育力度, 及时完成更新造林以及各年度关于造林的任务。此外, 还要依托县区林木种苗检测中心培育优质林木苗, 为森林资源的建设提供良种保障。第二, 要充分发挥地方优势林木产业的作用, 加强产学研的协作配合, 实现以特产林为核心的经济林品牌战略模式, 不断提升地方林木品牌影响力, 为县区林业经济发展创丰收。

2.2 以林业资源为基础, 创设新的林业加工项目

依托县区地方林业资源, 不断拓新招商引资新思路, 着力创设新的林业加工项目, 为地方林业经济发展创新思路。第一, 要加大对地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结合地方实际情况, 可以考虑在林业加工或者是化工行业确定1-2家, 在地方林业经济发展中具有一定规模、潜力较好、竞争力较强的企业作为今后地方发展的重点扶持对象, 无论是在税收、贷款、资金, 还是在场地建设、建设用电等方面都要给予其足够的优惠扶持, 保证其做大做强, 为县区林业经济的发展开山劈海。第二, 要构建县区产业集群。在地方林区产业经济发展中, 要注重企业发展的均衡性。尽可能保证林木产业发展中的每一个链条环节, 都有相关的企业加入, 优化林木产业化结构。同时, 还要积极引导分散的分散的小型林产工业企业相对集中.逐步形成链条、集约发展。

2.3 深化林业体系创新, 促进林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

1) 重视林业与生态发展间的平衡, 实现林农经济收益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维护县区生态平衡, 在发展林木产业的同时, 不破坏县区生态环境, 是县区林业发展的根本所在。建议将县区内的林木按照功能质量、生态区位进行等级划分, 把全县区内的林木详细划分为严格保护类、重点保护类和一般保护类三大种类, 对于第一种类的林木要限制性使用, 对于第二、第三种类的林木可允许经营主体通过伐育和林下合理利用的方式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来实现林业收益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双赢。

2) 重视发挥群众的力量, 构建林业资源保护体系。在县区林业保护中, 要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 按照“群众管理、群众监督、群众受益”的原则, 将保护林业资源的权利下放给民间, 引导林业生产者自觉自愿地构建防火、防虫、防盗的群众性保护林木组织。同时, 建议县区林业部门筹备森林防火救助基金, 负责补偿森林救火过程中的人员伤亡救治问题以及民间群众性保护林木组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构建新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

3) 加快林业产权改革, 加快县区林业发展。在林业产权改革中, 要密切结合县区实际情况, 贯彻好上级相关部署工作, 发挥好各级职能作用, 切实推进改革的进行。一方面要避免“一刀切”、“走形式”、“乱搞发展”, 另一方面要积极激活相关产业, 增加产业经济的发展, 做到因地制宜, 切切实实调动起广大民众自觉投身到林业发展中去。

参考文献

[1]王晓明.改革林木采伐制度, 加快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对黑龙江省地方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改革的探讨[J].防护林科技, 2006 (, 1) :78-79.

[2]房吉德.兰州市红古区林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生态建设对策[J].甘肃农业, 2010 (, 5) :17-18.

13.林业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措施论文 篇十三

2营林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当前的经济体制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种苗应作为一种产品出现在市场上,但很多企业的营林生产管理形式仍然比较落后,没有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相应调整,过分关注于眼前利益,忽视了林业工程的长远发展,缺少适应市场化运作模式的新型生产管理机制。

(2)一方面,在自身条件和管理水平的限制下,我国还没有形成规模化、数量化的专业林木培育基地;另一方面,母树林管理上缺少必要资金支持,导致母树林得不到及时更替,且树种单一,这些都使得我国林木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占优势,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

(3)没有健全的组织领导机构和专业的技术性人才,管理人员的权责、分工不明确,致使营林生产管理水平不高,未将工作落到实处。

(4)造林时在苗木成本上花费过多,且树种结构配置不合理,甚至存在失衡现象[1]。具体表现为在优良树种选择和壮苗选育上缺少正确认识,特别是不能有效利用现有的天然优质苗木,以致在培育苗木方面和苗圃生产管理方面发挥不出应有作用,新林与老林造成林木质量与数量发展不相协调。

3改善营林生产管理推动林业工程发展的具体举措

3.1创建合理管理制度

强化营林生产管理的意识,在此基础上立足于自身实际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营林生产管理制度,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个人身上,并辅以适当的奖惩机制来调动员工的积极主动性,确保各项营林生产管理措施的贯彻落实。

3.2加强专业营林生产管理人才的培养

在引进相关人才的同时,应该将培训现有队伍的工作落实,为营林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2]。目前我国比较缺少林业人才,究其原因,主要就是没有完善的措施,尤其没有健全的管理和激励制度,这样,人才问题就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必须根据工作需求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与管理模式,进而有效实行人才引进与员工培训这两项工作,这样才可以顺利开展营林管理工作。

3.3注重专业培育基地的建设

从营林工作角度来看,选种以及育种这两项工作非常重要。其一,林业企业必须建立具有规模的种子园,然后分析本地区自然环境,最后根据当地的环境特点选取合适的林木品种。其二,应该大规模生产母树林,并对该树林进行科学的管理,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好新老树木交替的工作,应用品种相同且树龄较小的树木来替代母树林,这样便可以有效的改变以及优化母树林的实际生产结构,进而促进生产质量的有效提高。

3.4重视对低效林的改造

从我国林业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低效林仍然是阻碍我国林业发展的一大影响因素,一方面,低效林创造不出较高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大面积低效林的存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因此,在实际的营林生产管理中应重视低效林的改造工作,降低残次林、劣质林、低产林所占比重。具体介绍以下几种改造方法。(1)补植补播。此种方式适合于那些林木分布均匀,但郁闭度小、树种结构单一的残次林或劣质林,具体的补植方法有均匀补植、林冠下补植、块状补植和竹节沟补植等,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结合自身林地的林木分布、目的树种等情况来确选定补植办法。补植补播的优点在于工作量小、发芽成苗的成功率高、植苗易成活,且不会对林地原有的生态环境造成太大影响。(2)封育改造。此种方式适合于自身具备天然更新能力,且分布有阔叶母树或是通过天然方式更新目的树种幼苗、幼树的林分,有人工促进和封禁育林两种方式。(3)更替改造。此种方法主要通过保护生长态势良好的林木来逐步实现适生树种的更替,通常要利用3~10年的时间进行逐批次保留;改造强度以低于蓄积量的30%为宜,且严禁对其进行一次性的皆伐重造,此种方法还提倡多种树种混交的方式[3]。

3.5把市场需求当做培养优良苗木的指导方向

营林生产管理时,掌握市场的实际发展需求,并以市场作为导向进行苗木的培育,这样才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随着林木工业的快速发展,营林生产管理面临着多样化的机遇和挑战。所以,必须不断加强营林的生产管理,这就需要全面的分析市场的需求与发展方向以及林产品的实际生产结构,进而使生产的林产品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促进林业可持续、稳定的发展。

3.6加快林业生产的机械化建设脚步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各种类型和功能的农业机械不断出现,这不但提高了林业的实际生产效率,还有效的节约了劳动成本以及提高了营林的生产质量[4]。此背景下,一定要应用机械进行林业生产,进而推动我国林业向着现代化发展方向迈进。笔者认为通过林业机械的协助,营林生产效率和质量都将有所提高,最终还会促使林业企业构成一个庞大的营林规模。

4结语

营林生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能够有效保障森林资源的储备,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本保障,因此,在实际的营林生产管理当中应正视存在于当前管理工作之中的不足,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管理制度、人才培养、培育基地建设、低效林改造和机械化生产等多方面入手改善营林生产管理措施,提升营林生产管理水平,切实发挥出其在林业工程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乐.谈加强营林生产管理促进林业工程发展[J].才智,2012(19):342.

[2]黄元清.论加强营林生产管理促进林业工程发展[J].现代园艺,2013(20):224~224.

[3]孟庆敏,尼同明,孙军,等.加强营林生产管理促进林业工程发展[J].农业与技术,2014(7):61~61.

14.林业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措施论文 篇十四

一、森林资源的概念„„„„„„„„„„„„„„„„„„„„„„„„„1

二、可持续林业的概念„„„„„„„„„„„„„„„„„„„„„„„„1

三、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1

四、我国森林资源现状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1

(一)森林资源的保护现状分析„„„„„„„„„„„„„„„„„„„„1

(二)我国森林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分析„„„„„„„„„„„„„„„„„2

五、加强森林保护的战略对策„„„„„„„„„„„„„„„„„„„„„3

(一)增加林业资源„„„„„„„„„„„„„„„„„„„„„„„„„3

(二)造一支善管理懂政策会宣传的护林人员„„„„„„„„„„„„„„3

(三)加强森林公安队伍建设„„„„„„„„„„„„„„„„„„„„„3

(四)狠抓落实,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4

(五)抓好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4

六、结束语„„„„„„„„„„„„„„„„„„„„„„„„„„„„„5 参考文献„„„„„„„„„„„„„„„„„„„„„„„„„„„„„„7

浅谈森林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开发利用

【内容摘要】森林资源保护是新时期促进林业发展的最新标志和特征,是实现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对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将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植入到森林资源保护中,已是当前我们所迫切需要做的任务。通过对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所存在的各类问题的分析,探讨我国森林资源保护以及实现林业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措施与途径。

【关键词】森林资源;保护;可持续;开发利用

森林资源是环境中人类可以利用并能产生物质财富的总和。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往往会对环境产生最重要的影响,也会影响到人类本身的生存。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基础。

一、森林资源的概念

森林资源从广义上讲,即森林生态系统中一切为人们认识,并具有一定效益的物质,均属于森林资源的范畴。《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规定:“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林地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采伐迹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从这一规定可以理解为森林资源主要是指各种林木、林地以及野生植物、动物资源。

二、可持续林业的概念

可持续林业是对森林生态系统在确保其生产力和可更新能力,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和生态多样性不受损害前提下的林业实践活动。

三、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通过现实和潜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合理经营,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活力,维护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过程,以此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工程中,对森林产品及其环境服务功能的需求,保障和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四、我国森林资源现状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一)森林资源的保护现状分析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林木资源有了很大的改观,我国的森林资源总体存在着分布不均的现象,并且近年来,由于无节制砍伐现象的存在,森林资源在逐年的减少,这对人类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森林资源保护的针对性不强,措施不够完善,虽然我国明确提出 1 保护森林资源,但是现阶段我国森林资源保护过程中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足,还是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森林资源涵盖的内容很多,保护的措施也不尽相同,不能采取整齐划一的方式制定统一的保护措施。虽然《森林法》、《环境保护法》等行政法规都提出了保护森林资源的有关要求,但是具体的执行措施,特别是监督机制尚不够健全。木材凭证限额采伐制度执行难度大,在一些偏远的林区,森林年采伐限额的执行情况却不容乐观,林区农民由于没有一技之长,所以把致富的希望寄托在林木上,从而超限额、违规采伐限额较为严重,林区面积较大,在监管上又存在着漏洞,所以一部分林农在利益的驱使下无视国家法律法规。

(二)我国森林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建设和完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强化森林资源管理 要不断完善和建立资源管理法规体系,通过立法、完善法规,做到以法治林。

(2)加强林政资源管理机构建设,完善林政稽查队伍和木材检查站的规范执法,改善护林队伍办公条件。同时建立林地林权、森林资源、退耕还林档案为主要内容的森林资源林政信息管理系统,加强资源监测,逐步实现森林资源林政管理的现代化、数字化,提高森林资源管理的决策水平。

(3)林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缺少专业人才,在众多员工中,大多员工的素质以及专业知识水平不高,这就直接影响到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4)要严格森林资源限额管理,严格“三总量”控制。

(5)积极开展林政执法检查和林区综合治理工作,强化管理措施,坚决制止毁林开荒、乱砍滥伐、乱占林地的违法行为,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6)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林地保护和绿化祖国不能只靠几个部门、靠少数人来实现。必须进行全民动员,对群众的宣传应该广泛利用电视、粘贴标语、广播、村规民约、召开村民大会和报纸等信息传播的主渠道,宣传绿化的意义和我国的林地保护政策,特别是在每年3月12日植树节前后,进行一周集中宣传,让人人都能受到教育,森林法律法规深入人心。提高群众的森林保护意识。

(7)提高森林火灾预防、扑救能力,努力提高森林防火综合能力,实现森林防火工作的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

(8)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认真实行“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综合协调运用营林、生物、基因、人工、物理和化学等防治措施,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贯穿于林业生产全过程,着力促进森防工作由重防治向重预防战略转变,由治标向治本转变,由一般防治向工程治理转变,由以化学防治为主向以生物防治为主转变。提高森林尤其是人工林自身抗御林业有害生物功能,提高预防和消灭林业有害生物的能力。重点完善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检疫御灾体系、防治减灾体系、应急反应体系和防治法规体系这五大体系建设。

(9)提高森林保护人员的责任意识。落实森林管护责任制,签订《森林资源管护责任书》及《森林资源管护合同》。认真贯彻落实“六定、两落实”制度(定四至、定面积、定人员、定责任、定报酬、定期考核、将管护责任落实到山头地块、落实到人头)。对每个村的联系村领导、驻村干部、包村干部、村干部、组长进行包片划分管护区域,护林员对林业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也是加强森林保护的有效对策。

五、加强森林保护的战略对策

(一)增加林业资源

要不断提高森林的质量,增加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增加森林资源的内涵。采用现代林业管理手段与技术,根据森林资源持续利用的原则,通过人工更新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人工补植来保证目的树种的更新,并提高林地的利用率;通过及时抚育和对不符合经营目的的林分进行改造,以调整树种成分、改善林相结构和促进林木生长,从而提高林分质量、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林地生产力。坚持以高产、优质、高效为目标,逐步调整树种结构,在树种安排上以培育短轮伐期和生产中小径材的树种为主,适当安排一定比例的大径材和珍贵树种,做到短、中、长期兼顾。

(二)打造一支善管理懂政策会宣传的护林人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十九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建立护林组织,负责护林工作;根据实际需要在大面积林区增加护林设施,加强护林保护;督促有林的和林区的基层单位,订立护林公约,组织群众护林,划定护林责任区,配备专职或者兼职护林员。护林员可以由县级或者乡级人民政府委任。护林员的主要职责是:巡护森林,制止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对造成森林资源破坏的,护林员有权要求当地有关部门处理。护林员的聘用要经过联村领导、包村干部、村干部以及村民开会集思广益后选出有责任敢担当的人员来管理全村的林区,根据各村实际如实增加护林员的数量,聘用后,林业主管部门以及村委要强化监督和管理护林员,建立健全各项约束护林员的规章制度,同时要加强护林员的培训,增强他们的业务知识和管理技能。

(三)加强森林公安队伍建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二十条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林区设立的森林公安机 关,负责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秩序,保护辖区内的森林资源,并可以依照本法规定,在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授权的范围内,代行本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四条规定的行政处罚权。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需要建立一支具有高素质、经业务、懂法律、敢管理的队伍,不仅要熟悉林业的基础法律法规,还要强化林业执法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努力提高执法的业务水平,同时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充分了解各项政策法规。

(四)、狠抓落实,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1)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谁拥有、谁负责,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履行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建立健全森林防火工作机制,落实人员。以乡镇为主体、村组为根本、农户为关键,层层签订目标责任制,签订责任书,着力将责任落实到农户和山头地块。

(2)积极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活动。利用标语、倡议书、巡逻车等多种形式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和《贵州省森林防火条例》等的宣传,使护林防火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3)严格值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在森林防火期间要坚持24小时领导值班制度。(4)完善应急预案。乡镇要结合实际及时修订完善辖区内的森林防火应急预案,乡镇要建立一支30人以上、村级要建立一支20人以上、组要建立一支10人以上的森林防火应急分队;积极开展必要的培训和演练。

(5)强化火源管理。制定林区火源管理制度,重点林区设卡把关,加强巡山护林,杜绝违规用火,定期开展森林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险隐患。组织人员定期不定期深入基层、深入林区明察暗访森林防火工作,促使各项森林防火措施落到实处。

(五)抓好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1)、扩大木质森林资源的高效利用。

在资源有限的国情下达到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其重要途径就是扩大木质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木质资源的综合利用是多层次的,包括原木和剩余物的综合利用。它不仅可提高木材价值,降低成本,增加效益,而且又是对森林的直接保护。

(2)、开发非木质森林资源。

非木质资源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非木质林产品丰富,经济价值十分可观,是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所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非木质林产主要包括纤维产品、食用产品、药用植物产品和植物中的提取物以及非食用性动物及其产 品。

(3)、合理利用林地资源。

按照经济和生态效益优化的要求,充分利用林木、林地为主体的自然资源,对林地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发展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实行林农结合、林牧结合、林经结合。由于岗前我国森林资源分布不均匀,难以满足生态需求,在这些供需关系中,供给不足是突出的、主要的。应破除传统林业经营思想,按照森林资源的经济、生态双重功能和社会结构性需求,根据“森林多种功能主导利用”的原则,采取分类经营的策略重新构造森林经营新格局,是我国森林资源持续利用的重要对策。“分而治之”,就是对森林资源采取划区分片经营,靠少量林业用地集中进行木材培育,承担起全国所需的大部分木材的生产任务,从而把大片森林从沉重的木材生产负担下解放出来,保持其相对稳定性。这样既解决了我国木材供需矛盾,又为林业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挥创造了条件,并为林产品的加工和综合利用提供可靠的原材料基地。

(4)、发展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一种欣赏和研究自然保护区的景色、自然环境、野生动植物以及文化特征为目的的、有助于自然保护的高级旅游。生态旅游是强调社会持续发展、经济建设和自然保护密切结合的产物。森林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且又为其他自然、人文和社会旅游资源提供良好的条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林业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最终产品为龙头,建立将森林培育、资源开发、产品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综合生产部门。因而要理顺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把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四个环节搞活。同时采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经营,走林、工、商、特、农、草等多种组合型经营体的道路,解脱林区人口超负荷压力,把利润反馈给林业以扩大再生产。为此林业生产应针对原来单一生产及林木培育与加工之间产业分割的弊端,冲破旧经济体制的束缚,以森林资源为依托,以林产工业为龙头,建立林工副贸结合和经营一体化的新型产业结构。

结束语

我国林业存在着森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供需矛盾在总量和结构上日益突出,现有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和环境服务功能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需求。随着时代发展,传统的森林资源保护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改革森林资源保护及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已经是各级政府和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当务之急。总而言之,自觉的提高生态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生态道德观以及生态消费观,自觉争当保护森林资源的卫士,积极踊跃举报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犯罪行 为。让我们携起手来,呵护森林、呵护绿色、呵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共创山更清、水更秀、天更蓝、地更绿的美好家园,为共建和谐新林区做出应有的贡献。参考文献

15.林业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措施论文 篇十五

1阻碍国营林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1.1 思想观念落后

现代林场虽然在产业结构调整上有了一些改善举措, 但大部分职工在思想观念上转变较慢, 没有从旧的传统林业经营理念中摆脱出来, 严重制约了林场的长久性发展。

1.2 组织机构不够完善

完整的结构体系是国营林场稳定发展的基础保障, 也是林场与职工之间能够顺畅沟通的重要因素。而由于国营林场在政工工作中受到传统管理方式的影响, 林场政工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 自身素质有待提升, 没有深刻认识到政工工作的重要性, 所以相关的组织结构不够健全, 规章制度不够完善, 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 导致林场与职工之间出现脱节现象, 政工干部对于职工的思想状态无法及时的掌控, 没有发挥出政工工作的作用, 严重影响政工工作的开展。

1.3 林业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国有林场对于森林旅游业、种苗业等产业的发展, 由于缺乏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方面的宏观引导和资金的支持, 使这些产业无法启动或不能形成规模, 制约了林区经济的发展, 无法形成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1.4 缺乏科技人才

科技兴林、人才强林尚不适应林业又快又好发展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人才队伍总量不足, 结构不合理, 整体素质不高, 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尤其是缺乏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1.5 政工干部队伍的素质不强

在国营林场中的政工干部队伍基本都是由年龄较高的人员组成, 领导层认为只有经验丰富、工作时间长的干部才能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但却没有考虑到在思想观念上的差距。因为中青年职工的思想比较活跃, 容易受到各种新思潮的影响, 所以政工干部应该适应新时期的思想潮流变动, 及时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但是部分政工干部对于新鲜事物的领悟能力较慢, 并且坚持自己传统的方法, 所以政工工作的成效并不明显, 导致林场内部组织结构的稳定性受到影响。

1.6 营林设备匮乏, 基础设施薄弱

国营林场在建场初期所使用的营林设施和房屋建设、采购的营林器械都相对比较老旧, 多数的设施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又由于职工居住环境不理想, 造成生产不能顺利进行。此外, 多数国营林场经营范围内的交通条件还不完善, 林区的便道荷载和安全性能还达不到理想要求, 直接牵连林区无法正常生产经营管理。饮水和照明问题难以解决, 营林设备欠缺和落后, 都制约着林场的发展。

1.7 管理粗放

现有的管理模式比较陈旧、制度不健全、手段不科学, 已经完全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林场的可持续发展。

2实现国营林可持续发展的改善途径

2.1 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不断强化学习和政策引导, 加大社会舆论宣传, 让职工充分了解到林场发展的重要性, 建设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不断促进生态体系、产业体系以及文化体系的成立。此外, 还要增强对资源保护和资源监测的力度, 积极进行结构调整, 快速进展设施建设, 强化民主管理, 实现“生态更优、职工富裕、文明和谐新林场”的建设目标。按照“林业工作生态优先、生态工作管护优先、管护工作防火优先”的原则, 重点加强森林资源管护, 建立科学的管护体系和完备的责任体系, 把森林管护的任务、目标、责任、资金4 项指标逐级落实到山头、人头。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扎实做好护林防火工作。

2.2 完善组织结构体系

要想提高政工工作的水平, 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组织结构体系, 只有在完善的组织结构体系下, 才能真正发挥出政工工作的作用。根据国营林场现有的经营状况, 制定切实可行的政工工作方案, 健全组织框架, 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明确政工人员的职责范围, 提高整体素质水平。对于每个时期应该完成的目标要有清晰的规划, 然后按照计划逐步完成。在完善的组织架构下, 政工工作会开展得会更加顺利。

2.3 发挥好政工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国营林场经营管理的一项核心性工作, 为了稳定组织结构, 提高林场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还需要得到职工的高度认同, 从而共同提升政工工作的效率。政工人员要从时代发展的特点入手, 从中青年职工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及时了解新形势下的新观念、新思想, 然后根据林场的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方案, 抓住核心问题, 获得广大职工的认可和理解, 政工工作开展才能够获取显著的成效。

2.4 因地制宜, 统筹兼顾

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是实现林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因地制宜, 开展生态旅游业, 充分发挥三湾大天鹅湿地的龙头带动作用, 在经营思路和机制上求创新, 在品种和规格上下功夫, 在质量和效益上做文章, 最大限度地增加职工收入。同时抓好林下资源的开发利用, 使种苗业做大做强。积极发展养殖业, 改变野外散养的传统饲养方式, 实行舍饲圈养的方式。

2.5 深化改革, 转换机制

做好森林科学经营。按照“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方针, 改造辖区内的低质低效林, 营造高效林。加强中幼龄林抚育管理, 培育大径级用材林。全林分经营, 全流域治理, 以人工促进的手段, 加快后备森林资源的培育。全面掌握林场国有林地、集体林地的林权现状, 解决好林权纠纷问题, 确保国有林地不流失。做好生态公益林的科学规划, 合理利用补偿资金, 为进一步保护好林场森林资源奠定良好的基础。

2.6 加大宣传, 展示形象

林业是一项社会性、公益性的产业, 可以延绵不断的发展。这就要求加大对林场生态功能的宣传力度以及林业在社会生态安全中不可取代的关键性作用。只有这样, 才能使社会大众意识到国营林场的重要性, 从而提高对林场的关注度, 更大程度地支持国营林场的发展, 为国营林场的发展创建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

3结语

在国营林场经营发展的过程中, 政工工作是不可缺少的, 它不但推动了国营林场的健康发展, 还有效地提高林场干部职工的思想素质。现阶段, 适应国家发展的新常态, 承担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主力军作用的国营林场, 除了对自身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以外, 还应对林场的政工队伍进行一定的转型提升, 提高政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能力和水平, 发挥好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作用, 为国营林场的发展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摘要:国营林场是保障我国生态安全的主要屏障, 同时也是探索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场所。随着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到来, 必须高度关注国营林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重点针对国营林场目前的发展现状做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希望更好的推进国营林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国营林业,存在问题,改善措施

参考文献

[1]薛宝光.改进国有林场政工工作方式的新探索[J].改革与开放, 2011 (10)

[2] 王守华.新形势下国有林场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林业经济, 2015 (3)

16.林业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措施论文 篇十六

【关键词】森林资源管理;生态林业;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

森林资源作为地球资源中最重要的环境资源,它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成为了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它不仅能够提供宝贵的生产生活原材料,更能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消除噪音、减轻或防止风沙、旱涝等自然灾害;同时孕育着各种飞禽走兽和珍贵的药材等等,这种“绿色能源”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中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在现代社会强化森林资源管理,发展生态林业,必须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就目前而言,传统的资源管理方法早已不能满足今天社会的需求,如何保障森林资源管理与生态林业协调统一,如何确保生态效益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益的水平成为了广大林业工作者探索的重点。鉴于此,本文对森林资源管理和生态林业的发展进行了浅显的探讨。

1.森林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从提出森林资源管理理念以来,我国森林资源管理部门在这些相关管理工作上下了大功夫,制定了一系列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制度和规范,改善了森林资源监管体系,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几十年虽然为国家建设累计提供了大量的木材,耗材量达惊人数据50多亿m3,但总体上我国的森林资源仍然保持着不断增长的良好趋势,目前森林覆盖率比建国初期的森林覆盖率翻了一番,由最初的8.6%增加到现在的16.55%,这种趋势与全球森林资源总体下降的情况正好相反,显示了我国森林资源保护的美好未来。

虽然数据显示我国森林资源不断增长的良好态势,但目前的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我国地域辽阔,森林资源分布不均,森林资源管理不周,力度不够,局部破坏严重,超额度砍伐、毁林开荒和滥砍滥伐等破坏森林资源现象仍然不断发生。严重损害国家和集体的森林资源财产,危害生态环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只注重眼前效益,没有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森林资源的长远发展,生态环境意识薄弱。全国很多林区经营森林都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只注意到眼前利益,对于森林资源保护及生态环境的观念不强,没有规划滥砍滥伐,导致大面积水土流失,减弱地方洪涝灾害的抵抗力,这使得森林没有充分发挥其他方面的效益,保护森林资源便成了一句标语式的口号。

(2)国家森林资源管理制度、法律、规范不够完善。在制度、法律、规范方面,目前还处在“人治”状况,森林资源管理法规的不配套会给不法分子制造钻漏洞的机会,有法不依的现象无处不有;另外,没有处理好责、权、利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得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分配不均、流失过多。

(3)管理手段不当,技术不高。目前仍然找不到切实可行的森林资源管理技术体系加以实施,森林资源管理集调查、统计、规划、设计、管理、监测、采伐一体化,需要建立健全的森林资源管理技术体系,使得这一系列管理信息得到全面共享。要实现快速准确的调查、统计,全面的规划、设计,高效的管理,有力的监测,科学的采伐仍然有长远的历程。

(4)大部分林区缺乏科学的森林经营方案。由于各种主观的、客观的原因,我国大部分林业经营单位还没编制可行的森林经营方案,这样使得确定年森林采伐限额时出现定量不准等问题。

2.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所谓林业的生态效益是指林业的良性发展给生态环境造成的正面影响,经济效益则是发展林业,把其当做生产原材料所带来的经济方面的收益。普遍来说,一般认为森林具有三方面的效益,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生态效益的价值远超过作为原材料的经济价值。但是,林业发展所带来的三种效益中,由于经济效益能让人感受到,往往其最先受人关注,而生态效益则容易被人忽视。但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环保意识的增强,如今生态效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也意识到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其实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态效益实质上孕育着巨大的经济效益,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如果过分追求林业的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尽管在初期经济效益可能收获较大,经济增长速度在短期内迅速增长,但是到后期,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导致环境恶化,其造成的损失会使经济发展停滞或萎靡。

3.林业可持续发展

要想实现森林资源管理和生态林业的协调统一,要想确保生态效益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益的水平,就必须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生态支持力、经济能力和社会合力三个方面。生态支持力是指生态的承载力、自我调节力等。经济能力是指资源储量、资源使用效率、效益和增长率等。而社会合力则是指人口容量、素质和意识、文化道德、体制等方面。要想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3.1科学发展

协调统一森林资源管理和生态林业,必须依靠科技发展林业,改变以前粗放式发展模式(即以环境为代价),实现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的科技含量,重点要做好以下几点。

(1)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发展为核心竞争力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从而促进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有人提出了“数字林业”的概念,即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推动林业经营和管理的精确化、科学化,加快实现林业的现代化。

(2)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坚持实践检验科研成果这一真理,然后将经实践检验了的科研成果应用到林业生产实践中去,起到指导作用,从根本上解决林业生产与科学研究严重脱节的难题。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鼓励技术人员采取技术承包、转让、服务等手段及联合开发、创办经济实体等形式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3.2实践中协调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目前,林业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了很多有效协调的措施,包括有:

林农结合。采用科学的管理办法,建立林农结合的多样化经营,综合开发利用的林业发展新模式,使其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如林草结合、林药结合、林禽结合、林菜结合、林果结合等种植模式,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生态效益也得到提高。

规模化造林。规模化发展经济果林、速生丰产林等经济林地,同时快速提高经济效益、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

3.3建立完善法律机制

法律是最有效的保障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目前建立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林业的道路上,还需要不断完善森林资源利用管理、森林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等,实行强有力的执行力度,从“人治”转变为“法治”。

实施强有力的政策、法律、法规。不断加强和完善森林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林业政策、法规、法律方针,逐步由“人治”过渡到状态。

4.结束语

森林资源管理在林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协调统一森林资源和生态林业,需要用可持续的发展实现,不断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态服务功能的需求,真正实现森林资源管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科]

【参考文献】

[1]吴清文.谈如何加强森林资源管理[J].科技:科技天地,2011,(17).

[2]闫玉国,邵凯先.谈对生态林业发展的分析[J].中华民居,2011,(1).

17.林业营林方法有效措施的探索 篇十七

[摘要] 随着我国林业产业的不断发展,目前的现实状况而言与发达国外的林业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足。文章结合营林工作的内容,对营林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林业营林方法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S7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4)05-0105-01

营林技术能够调节森林的生长环境,让森林得到自我的修复,从而更好的为人类所服务。随者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森林的永续利用还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传统的林业都是以收木材为目标,林业主管部门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能够保护策略,针对无序采伐森林以及破坏森林的一些制度做出了约束和限制,倡导保护原始林的效益,最后达到缓和木材的收获与木材的采伐之间的冲突。

一、营林工作的内容

1.加强抚育管理,严把质量关

造林技术除了对数量有一定的要求,还要注重营林工作的质量,加强造林检查验收工作。克服林业管理上有不完善的地方,重视造林的同时,也不能忽略管理,提高幼林的成活率,从而达到造林的目的,在营林管理中逐渐加大检查督促的力度。

2.建立迹地更新长效机制

制订科学合理的造林规划。规划使营林制度得到具体的落实,从而使造林工作达到预期的目标。充分发挥绿委作用,加强荒山山体绿化工作。加快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发放工作,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步伐各地林区都有成片的采伐、火烧、病虫害所形成的迹地,对这一部分迹地要建立严格的档案制度,从而有利于真实的掌握迹地的实际情况,从而统一进行更新,使其得以长效的发展。

3.保护林地资源。在整个森林资源构成中包括三大方面的资源有生物资源、林地资源、环境资源,其中林地资源是整体资源的基础保障。所有的林木生长都离不开林地,而且林地具有不可再生性,它也是林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营林造林的方法

1.优化林业产品结构,调整林业经济结构

林业营林必须充分借助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利契机,不断优化营林生产的产品结构,并在经济、生态以及社会利益相协调的基础上,从整体上不断优化林木品种,扩大对森林绿化具有优势作用的林木品种。其次,在营林生产的市场环节,应加大实现产品的深加工,避免让林木直接以低层次原料的方式进入市场,极大浪费了林业资源。也不利于环境保护,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尽量减少这种产品生产方式。再次,是应加快林业绿化并同步促进林业旅游业发展的步伐,通过林木品种的优化配置,对环境美化和保护产生积极意义,还能获取可观的经济收益,为林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营林造林技术

2.1 营林播种技术。首先是处理方式 :处理种子能够使种子加速发芽,保证种子的出苗能够整齐,能够减少对于种子造成的危害,注意对于深层次休眠的种子要进行催芽。浸种时,若造林的地出现了干旱或者是晚霜,播种干爽的种子,准确的掌握雨情及时浸种。其次是选择合适的播种方法 :在播种之时要均匀地撒播种子,播种后也不需要覆土。加之种子比较易被植物们截留或者是被风吹走,也难穿透地被层。因而要考虑种中小粒的树种。按照行距进行的播种方式,考虑单行或是双行,播种后还需要进行土地镇压。穴播:按一定的行、穴距离进行播种。按照树种种粒的大小均匀的播入种子。播后进行覆土镇压。

2.2造林法.植苗造林法: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在造林时要防止苗木的根系因为失水等状况使得苗木的成活率降低。所以植苗造林法的全过程都需要保护苗木不致失水过多;分殖造林法 :分殖造林法可以节省育苗时间和费用,同时在造林方法上可以保证成活率,这种造林方法适用于营养繁殖的树种比如松树、杨树、柳树等等;播种造林法 :就是直接把种子播种在造林地即可。但是播种造林法要加强对幼林生长期的抚育管理。

3.防止林木病虫鼠害

预防为主,促进健康是林木病虫鼠害防治的主要措施,要做到病虫鼠害不会达到成灾的程度从而达到保护环境和促进林木速生丰产的目的。

3.1掌握森林病虫鼠害的动态趋势。建立森林的病虫鼠的防治措施,为预测预报提供科学依据,在制动防治措施时,也可以通过天敌的利用减轻灾害降低防治费用。

3.2病虫鼠害的防止措施。物理机械防治法 :人为进行捕杀、阻隔、诱杀、高温处理,或者是应用遥感等物理机械防治;天地防治法:利用生物链的特性和各种生物相生相克的生物法知识,让食虫鸟以及其它食虫动物等有益生物来控制病虫害;生物和仿生物药剂的利用 :现在倡导的是追求的无公害防治,继续使用化学防治的后果将无法预料所以需要利用生物和仿生物药剂进行病虫鼠害的防治。

参考文献

上一篇:有本书名字叫“父亲”作文下一篇:医院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