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设计课作业】

2024-09-02

【标志设计课作业】(精选16篇)

1.【标志设计课作业】 篇一

第18课《狼和鹿》作业设计目标1、正确书写本课10个生字,结合语境理解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中加引号词语的意思,并通过感情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3、通过诵读《狼和鹿》,体会自然界中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懂得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经典作业设计案例作业设计设计意图难易程度你知道哪些描写“狼”和“鹿”的成语,试着各写几个,比比看谁写的多。描写“狼”的: 描写“鹿”的: 积累有关动物的成语,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建议第一课时使用)☆☆☆课文直通车。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 )的狼,( )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而人们特意要( )的鹿,一旦在森林中( )地繁殖,倒成了( )森林、( )自己的“祸首”。“功臣”本意是指 ,在文中是指 。“祸首”本意是指 ,在文中是指 。当人们知道这一切真相时,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中加引号词语的意思。(建议第二课时使用)☆☆☆☆☆读课文,填数字,说体会。1、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里大约有 只鹿。2、凯巴伯森林的枪声响了 年,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总共被杀掉 只。3、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 只。4、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 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 只病鹿。读了这些数字,你有什么感想呢? 通过直观的数字,帮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自然界中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懂得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建议第二课时使用)☆☆☆☆☆

2.【标志设计课作业】 篇二

[案例]

一、课前预习作业

(一)基础题

1. 自由散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自然流利。

2. 照样子积累词语:

(1)细声细气________;

(2)颤颤巍巍________;

(3)鸡飞狗跳(带有“鸡”字的成语)____________。

3.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警戒____慈爱____可恶____。

4. 阅读全文,完成填空:作者先写了“我”____母鸡,再写“我”____母鸡,通过“对比”,更突出了________。

(二)选择题

按提示质疑,把问题写下来(可选择两个完成)。

1. 对句中加点的近义词进行质疑。(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2. 圈出句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质疑。(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使任何贪睡的人也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3. 对短文内容看似矛盾处进行质疑。

二、课内口头练习

1.关于“鸡”的成语你积累了哪些?能一口气说几个吗?

2.作者先写了“我”____母鸡,再写“我”____母鸡,通过“对比”,更突出了____。

3.作者不喜欢母鸡,不仅因为____;因为____;还因为____。

4.想象说话:(1)母鸡受了一点惊恐,它由前院咕咕到后院,由后院再咕咕到前院,好像在说:“____。”(2)母鸡听到什么东西响了一声,立刻警戒起来,咕咕地警告鸡雏,好像在说:“____。”(3)当母鸡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好像在说:“____。”

5.口头交流:它负责,因为____;它慈爱,因为____;它勇敢,因为____;它辛苦,因为____;它伟大,因为____;一个母亲____。

(说明:练习1、2、3为第一教时中的训练内容;练习4、5为第二教时中的训练内容。)

三、课后家庭作业

第一教时作业

(一)基础题

1. 抄写词语(自己选择,不少于十个),每个两遍。

2. 书面填空:作者不喜欢母鸡,不仅因为____;因为____;还因为____。

(二)选择题

1. 熟读或背诵文中描写“让人讨厌的母鸡”的语句。

2. 母鸡又有让人喜爱的一面,摘录文中具体描写的语句(至少选择两句)。

(1)这是一只____的母鸡,她____。

(2)这是一只____的母鸡,她____。

(3)这是一只____的母鸡,她____。

(4)这是一只____的母鸡,她____。

第二教时作业

(一)基础题

根据文中内容,书面完成下列填空题。

母鸡负责,因为____,它伟大,因为____;母鸡慈爱,因为____,它伟大,因为____;母鸡勇敢,因为____,它伟大,因为____;母鸡辛苦,因为____,它伟大,因为____。

(二)选择题

1.把母鸡的故事简要复述给家长听。

2.阅读充满母爱的故事,并向同学推荐和介绍。

[分析]

结合《母鸡》这课作业设计的具体内容,简要阐述如下的设计理念和意图。

一、作业设计应贯穿整篇课文教学的始终

一要增强课前预习作业的操作性。现行语文新教材教学容量比较大,如果学生不充分预习的话,课堂教学中教师关注的内容太多,难于突出重点,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另外,学生自主预习能力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教学内容,因此,在教学设计时不能忽视这一环节。然而,要让学生真正进入预习状态,产生有效的学习效果,就应该要求明确,内容具体,设计具有一定操作性的作业。例如,在《母鸡》这一案例的课前预习作业中,我提出了明确的朗读要求和具体的语言积累的要求和方式,并让学生通过填空练习整体感知课文,还运用提示的方式让学生对课文的相关内容进行质疑。这样的作业练习能有效地引领学生通过预习读通课文,掌握基础,深入思考。

二要注重课内语言训练作业的层次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既要有与预习内容相呼应的基础性语言训练题,又要有结合文本内容的提高性语言训练题,还要有与教学相关联的拓展性语言训练内容。在《母鸡》一课教学时,先选择学生预习的内容组织交流反馈,例如,在第一教时引入课文的环节中,让学生交流预习中积累的与鸡有关的成语和整体感知课文的填空练习,这样的安排既检测了学生预习的情况,又能自然地与课文教学的内容相吻合。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教学重点,设计一定的语言训练题目,引导学生反复研读文本,加强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运用。例如,在提供的案例中,课内口头练习的3、4、5题,除了帮助学生理解和积累文本中的重点语句外,还能拓展思维、丰富想象,加深对老舍从讨厌母鸡到不敢再讨厌母鸡情感转变的理解。

三要加强课外家庭作业的多样性。根据小学生兴趣持续时间短的特点,作业设计时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动口、动脑和动手相结合,使学生不感到枯燥乏味,而是趣味十足地完成练习。因此,在作业设计的内容和形式上都要体现多样性。在提供的案例中,既有让学生熟读文中描写作者讨厌母鸡的语句的积累性练习,又有让学生完成体现课文重点内容的巩固性填空练习,还有请学生回家复述课文、阅读充满母爱的故事并向同学推荐和介绍的延伸性作业,让学生通过拓展阅读进一步感受动物的母爱。除了案例中提到的方式外,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的内容对生活进行观察,也可以作调查访问等。

二、作业设计应注重口头练习与书面练习的结合

不少基层学校的语文教师反映:有些学生上课时能说会道,但在考试独立答卷时却常常词不达意、不得要领,当问及这些教师课后家庭作业中是否也有书面试卷中类似的练习时,一般都摇头表示很少布置这样的作业。学生语言的表达需要一个从口头到书面的转换过程,如果缺少一定量的书面练习,学生难以直接从口头语言转变为书面语言。因此,在作业设计中,一定要把课堂教学中学生口头练习的重点内容转化为学生的书面练习。在上述这个案例中,我设计了三个与课堂口头练习相结合的课后书面练习内容。课堂上,先让学生口头交流作者讨厌母鸡,后又喜爱母鸡的原因,课后再让学生通过填空练习的方式进行书面表达。这样的训练,不仅检测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更是为学生提供了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转换的机会,学生在练习中理解得到加深、思维得到梳理、语言得到内化。

三、作业设计应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在设计学生课外作业时,要考虑学生的差异,设计的练习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选择性,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和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自主选择练习,获得自我发展。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减少作业量,降低作业难度,而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则让他们“吃饱”“吃过瘾”,使学生的练习变被动为主动,提高练习的效率。在提供的案例中,既有基础题,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掌握,又有选择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或是在题量上选择,或是在内容上选择。有了自主选择的空间和自由,就多了些人情味,少了些强制性,多了些自主,少了些霸气,这样的作业,学生怎么会不喜欢呢?

3.新课标下作业设计浅谈 篇三

关键词:科学作业 生活化 趣味性 探究性

一.研究背景

科学作业是科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衔接新旧知识、联系课堂和生活的桥梁,它和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一起构成了完整的科学教学体系。初中科学课堂教学已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方向,课堂氛围显得生动活泼、灵活多元。鉴于此,我们认为对初中科学作业设计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不断提高初中科学作业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二.研究的必要性

1.传统作业的弊端。目前初中科学作业的设计大多局限于书本知识,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作业往往被学生视为沉重的负担。我们可以发现初中科学作业设计的弊端主要体现在:第一,作业形式僵硬,禁锢了初中生活泼好动、追求新异的天性,丧失了很多培养科学学习兴趣的机会。第二,作业内容贫乏,浪费了丰富的科学教学资源。在科学教学实践中,对作业内容的充实和更新显得相当滞后。第三,作业量偏大,由于考试竞争的压力而导致的学业任务繁重严重影响了初中生的身心健康。第四,作业缺乏针对性,与教学重难点的联系不够紧密,消弱了练习应有的效果。因此,必须通过科学的作业设计来改变这种现状。

2.新课程改革的需求。从新课程改革的本质要求来看,新课程改革以创新和发展为价值取向,提倡教育的科学化、民主化、全程化和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课程改革一部分的作业设计,这种理念也必须渗透到其中,因此,对初中科学作业设计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是势在必行的。

3.教学论的需求。从教学论的角度来看,中学阶段科学教育的最终目标被确定为提高人的科学素养。而作业就是学生自主实践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是获取信息、发展自学能力的一个有效手段,作业问题的探究也是“学”的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作业问题应当得到研究者和教师的高度重视。

三.研究策略

1.设计生活化作业。科学作业中问题的来源应该最大限度的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然生活的一部分。

对此我们设计如下的作业:请同学仔细观察我们喝牛奶的管子与用玻璃瓶装的药水的管子有什么不同,你觉得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呢?寻找家中使用大气压工作的器件;请同学们想办法测出硬币的直径、金属丝的直径以及家到学校的距离;收集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及图片证明空气中某些成分存在;收集氧化的事例及相应的照片;收集生活中常见的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2.设计实践性、趣味性作业。科学作业的设计,应该遵循主体性原则,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使理论与实践相联系,这是生命科学学科特点所在,如果其中再穿插趣味性,利用学生对未知好奇的天性,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设计探究性作业。科学作业应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索,使学生不断丰富和调整知识结构;提倡学生通过自己探究来解决问题,使学生重视获取知识的途径,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设计开放性作业。泰戈尔说:“不能把河水限制在规定好的河道里”,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多元、综合学习的机会,而开放性往往是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只有注重开放性,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潜在的思维品质。

对此我们设计了如下作业:比如关于探究植物根系的分布与地下水位高低关系的小论文、环境污染调查报告、激素分泌不正常引起的症状及对日常生活的不利影响的调查报告、影响家乡气候因素的分析与调查;口香糖与环境、塑料袋与我们的生活等环保方面的调查等,也可以让学生自行选择一些自已感兴趣的、便于调查研究的课题,给学生更广泛的施展空间。

四.结束语

作业的设计是伴随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新课题,其方法和形式必将越来越多,越来越完善。但无论采取何种方法和形式其作用基本是相同的:(1)“增一课之效”。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缩短教学反馈的周期,让作业训练从“量”的要求,转向对“质”的要求,提升作业质态,提升学生的知识内化能力和理解能力。(2)“增一科之效”。优秀的学科教师在课堂上就能够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学生听明白了,理解了,掌握了,自然不需要再去做那些无谓的练习。(3)“增一生之效”。帮助学生培养一生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帮助学生发展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提升一生中应该具备的核心发展力。

参考文献

[1]王微.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现代教育教学探索[J].2009.4

[2]吴国.减负呼唤“新”的作业形式.基础教育[J]2008.2

4.【标志设计课作业】 篇四

一、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

二、教材分析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倍数和因数》是小学数学的传统教学内容,但新教材重建了知识体系,依据学生熟悉的乘法算式中积与乘数的关系认识倍数和因数,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本课知识的学习是以后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等知识的重要基础。学好这部分内容,对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数学探索能力,解决实际问题都有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认识倍数与因数,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在100以内的全部倍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知道什么是质数、合数,使学生经历2、5、3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索过程,知道的其特征,知道奇数和偶数。

2、使学生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在探索过程中,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在探索活动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猜想、验证等过程,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四、教具准备:空白卡片

若干数字卡片

五、课前交流

师:上课前我们先轻松一下,猜几条数字谜语好吗?

1、七上八下(猜一分数)

2、不三不四(猜一小数)

3、一五一十((猜一整数)生:7/8 3.4 510 [设计意图]课前激趣,唤起学生对数的回忆

师:从猜谜语中可以看出同学们课外知识很丰富。能不能说一说,你们的星期天都是怎么过的? 生:看书,听音乐,逛商场(老师适时和学生交流)师:你们的星期天都很有意义,那我们来看看淘气是怎么过星期天的。这里有一篇淘气的数学日记,日记里还有很多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数学内容呢。

六、教学过程

活动

一、创设情境,结合情境,认识自然数和整数。出示:数学日记(每小组一份)淘气的数学日记:

淘气的星期天

今天是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望奶奶。我们先去买点东西。爸爸开着车,每小时跑60千米,半小时就到了商场。下到-1楼的超市。商品好丰富啊!每千克2元

每千克18元

每千克11.4元

每千克30元

鸡翅

猪肉

咦!我最爱吃的橙子怎么没有了?没关系,还是买点奶奶喜欢吃的东西吧。(1)从这篇日记中,你能找到了哪些数?小组内交流,记录员记录在卡片上。(2)你能帮淘气选购吗?你选购的商品需要多少钱,把算式记录下来。

(1)从这篇日记中,你能找到哪些数?小组合作,记录在小组的空白卡片上。(小组操作)[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同伴相互启发和交流,挖掘日记中数的资源。一个小组在前面操作,在黑板贴出数字卡片:60,30,-1,6,4,5.8,3.6,2,11.4,2.5,18,0.5,1/2,0。

师:这么多的数,淘气带我们走进了一个数的世界。看这些数,都有以前学过哪些数呢? 生:小数,分数,整数,负数。

师:这么多的数,看上去有点乱,就按以前学过的数把这些卡片分一分,各小组继续操作。(交流学生的分类)

(动手分一分,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进行条理的思考,主要把小数和分数分出来)

师:分数和小数我们暂不研究。今天我们主要研究这些数。这些数到底是什么数呢?打开书,把课本第2页中间两句话读一读。生:像0,1,2,3,4,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像-3,-2,-1,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师:阅读课本的时候,要细心体会课本每一处的意思。包括标点符号。像0,1,2,3,4,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这里的省略号是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指导读书的方法

生:表示还有很多很多,比如说7,8,9,10,1000,10000等,继续数下去,数不清。[设计意图]从书上给的0,1,2,3,4,5,6等几个特殊数的认识推广到更多,培养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师:像-3,-2,-1,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这个…呢? 生1:也是还有很多,比如:4,5,6,10,100等。

生2:我补充一下,还有-4,-5,-6,-7,-10等等这样的负数。[设计意图]通过学习的迁移把认识自然数的方法迁移到认识整数。师:你理解的很正确。对比这两句话,还能发现了什么? 生1:自然数都是整数,整数有些不是自然数。生2:-1,-2,-3这样的负数就不是自然数。生3:整数包括自然数,自然数是整数的一部分。

生4:自然数是从0开头的,整数在0的前面还有许多比0小的负数。

师:你们真的很善于发现,太了不起了。看黑板上这些数,哪些是整数,哪些是自然数。生:除去分数和小数,都是整数。把整数里的负数去掉,就是自然数。[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对比发现自然数和整数的关系。

师:数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商品信息,你能帮淘气选购一样商品吗?需要多少钱呢? 生1:买5千克梨多少元? 5×4=20(元)生2:买3千克西瓜多少元? 2×3=6(元)生3:买1千克葡萄多少元? 3.6×1=3.6(元)……

师:可别小看可别小看这些乘法算式,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倍数和因数就在这里。刚才已经有了阅读课本的经验,继续读下去,不懂的地方提出在小组内讨论。你的桌子上有一个助学卡,小组可以按照上面的提示自学。记录员记录下来。附助学卡:1.读一读笑笑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2.读一读智慧老人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3.自己写一个算式,在小组内说一说(记录员记录下算式)4.关于倍数和因数,你发现了什么?(老师参加其中的一组观察学生的活动)小组汇报:

生1:5×4=20(元),20是4和5的倍数,4和5是20的因数。我们知道了倍数和因数。生2:我们只在自然数范围(0除外)研究倍数和因数。我们知道了研究范围。师:那刚才黑板上的三个算式哪个不在我们的研究范围之内? 生:3.6×1=3.6(元)不用研究。

生:4×5=20(元),2×2=4(元),18×5=18(元),2×6=12(元)(我们小组说了这些算式)生1:关于倍数和因数,我们发现,积是乘数的倍数,乘数是积的因数。生2:我们发现一个数的倍数有很多个。……

师:你们完成的太好了。看来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继续研究下去,你会有更多的新发现。[设计意图]安排学生自学课本,自己通过阅读知道什么是倍数和因数,一改由“扶”到“放”的方法,把学习内容交给学生,老师参与其中的一组,了解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师:我们来找一找,下面哪些数是7的倍数?(2 7 14 17 25 77)说一说你的想法。(学生汇报)

生:2不是2的倍数,因为它还没有7大。生:7是7的倍数。因为1×7=7 生:14是7的倍数,因为14÷7=2 师:14÷7=2怎么能说明14是7的倍数呢?刚才不是发现积是乘数的倍数吗?这里没有乘法呀?这里有些不太懂,你能说明一下吗? 生:14÷7=2没有余数,有余数的就不行。师:你举个例子说一说。

生:比如17÷7=2…3,17就不是7的倍数。生:我补充一下,14÷7=2可以看成2×7=14 师:哦,明白了。其他同学明白了吗?不懂的可以向他提问。用除法也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7的倍数。谢谢你把这个方法跟大家分享!(继续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判断一个数是否是7的倍数的方法。会用乘法和除法两种方法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倍数。师:你还能找出7的其他倍数吗? 生:70,700,7000,770….师:这么多,能说完吗? 生:说不完。

师: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通过刚才读书知道,可以用什么号来表示? 生:省略号。

[设计意图]体会7的倍数是无限的。

师:那给你一个范围,在100以内找出所有7的倍数可以吗?(交流)生:7,14,21,28,35,42,49,56,63,70,77,84,91,97 师:同意他的意见吗?你找的既没有重复也没有遗漏,一定有什么方法吧。生1:每次加7。

生2:我用乘法口诀,从1乘7开始往后算。生3:从它的1倍找起,有次序的找下去。师:太了不起了,我们探索出了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会找一个数的倍数了吗? 生:会了。

师:找出100以内所有6的倍数,写在练习本上。

生:6,12,18,24,30,36,42,48,54,60,66,72,78,82,88,92,96。(从找7的倍数推广到找一个任意数的倍数,探索到找倍数的一般方法)师:(反馈,找一个同学的作业展示。)和他做的一样吗? 生:一样。

师:学会了找一个数的倍数,那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帮这些数找家。这里是“4的倍数”的家,这里是“6的倍数的家”。你们桌上的信封里有一组卡片。找试试看,哪一组愿意到前面来做。学生操作。

生:12和48不知道送到哪家,要不就放中间吧,算两家的。生2:我有个办法,把这个圈改一下,改成中间有交叉的部分。

师:你这个办法好,把这两个圈都往中间画,有了一个共同的部分,让12和48在这里,算两家的。

[设计意图]用一个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渗透公倍数的教学,也用图直观的渗透集合思想。

师:回顾一下,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在这节课里表现的怎么样呢? 生:知道了自然数和整数。倍数和因数,还学会了找一个数的倍数。生:我在小组里发言积极,觉得自己表现不错。

师:在数的世界里,还有许许多多有趣的知识等着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只是采撷到数海里的一朵小浪花。以后,大家将领略到更多的数中奥秘。今天的课就上的这里。[设计意图]养成回顾反思的习惯,并能对自己做合理评价。

亭湖小学

5.鄂教版五年级品德第六课作业设计 篇五

一、填空

1.我们的国家犹如(),家庭的团结必然带来()。几千年来,各民族人民在(),在(),共同推动()。2.昭君出塞在历史上起了很大作用。汉朝和匈奴(),(),六十年()。长城内外()的景象。

3.王昭君已不是(),而是(),()。昭君墓也不是(),而是()。

4.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少数民族()。

5.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维护()。禁止(),禁止()。

6.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在建设和(),维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简答题

6.【标志设计课作业】 篇六

学校班级姓名

一、给下列的字注上正确的读音:

只()等闲一只()苹果磅()礴远征()难 更()喜岷()山千里雪大渡桥横()铁索寒()

飞来横()祸尽()开颜尽()管

二、比一比,再组词:

闲()迤()腾()渡()

闷()施()藤()度()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长征》这首诗的作者是,他是伟大的、、。这首诗写于年月。诗中叙述了中国工红军在长征途中的情景,表达了红军战士的精神和的英雄气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句诗中的“细浪” 是是指

指;“泥丸”是指。诗句的意思是。

3、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红军不怕,万水千山。

五岭逶迤,乌蒙磅礴。

金沙水拍,大渡桥横。

更喜岷山,尽开颜。

7.【标志设计课作业】 篇七

一、数学作业设计突出趣味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动力, 缺少了兴趣, 学习只不过是被动的应付, 更有可能成为扼杀儿童发展的帮凶。故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课外作业的设计就应紧紧围绕学生的兴趣来进行, 让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 让作业成为一种生活和娱乐的方式, 成为一种习惯。

要保证这一点, 首先是作业设计的内容必须具有趣味性。这就需要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将课堂中学习的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 让学生将知识应用于生活, 再从生活中进行概括, 最终达到对能力的培养。

为让学生能充分认识元、角、分, 正确理解它们之间的转换, 并在生活中进行应用, 教师在课堂教学后布置了这样的作业:“同学们, 明天我们班准备开展一次超市购物活动, 我们出售的商品将是大家的一些玩具, 如果你有兴趣, 你明天可以来应征为营业员, 但需要你带上自己的玩具;你也可以做一个小小的顾客, 但需要你准备一些零钱……”

这种作业设计一反传统的本子操作模式, 以学生的兴趣和生活实际为基础, 不仅有利于督促学生回家后将学习的知识进行复习, 还有利于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第二天, 学生们果然带来了很多的玩具和零钱, 在教师的引导下, 小超市生意兴隆, 学生们玩得高兴, 学得快乐, 作业不再是负担, 而成了学生追求的目标了。

其次, 作业设计的方式需要具有趣味性。即要摆脱传统的单纯的让学生对着教材抄抄写写的模式, 而应以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设计作业。如在学习了“50以内加减法”后, 教师以扑克牌的“24点”游戏来进行作业布置, 让学生回家后和父母一起进行, 也可在班级小组中以分组比赛的形式来进行。这样, 作业的完成方式得到改变, 学生处于游戏和比赛中, 积极性得到激发, 完成作业不是被动的, 而是以主动的心态来对待, 且有一定的目标追求, 促进了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数学作业设计突出灵活性

小学生天真活动、好动, 耐性较差, 但又具有较强的好胜心理。如果以死板而机械的抄写或反复的背诵、计算来进行作业设计, 学生的积极性被挫伤, 作业效率降低。因此, 教学中, 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需要考虑作业设计的灵活性。

首先, 作业的设计可以让学生进行。这种方式不仅改变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作业设计主体的模式, 还改变了作业布置中忽视学生自我学习情况的因素。让学生进行自主作业设计, 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能让学生在作业设计中学会对知识点的把握。以小数加法为例, 教学后, 教师不是自己对学生进行作业设计, 而是以小组的形式让各个小组之间相互进行作业布置, 教师只需要给定作业的范围即可。

其次, 作业设计要保证开放性, 即摆脱传统作业布置以教材为主的模式, 从教材为主向生活过渡, 从课堂向课外过渡。如在学习了三角形的性质后, 教师布置作业就是让学生设计具有稳定性的小玩具或小创作。学生在作业完成中不但理解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还了解了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作业设计的开放性还需要注重对学生解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教师需要以“变式解答”和“一题多解”的模式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三、数学作业设计突出层次性

学生个体之间必定存在一定的差异, 而传统作业布置“一刀切”就忽视了这一点。突出作业设计的层次性应以学生个体差异为基础, 在作业布置中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兴趣进行分层布置作业。

通常情况下, 作业分层布置采用ABC制, 对基础较好、学习积极的学生, 教师以锻炼学生的灵活性为目的进行作业设计, 即A层;而中层学生主要考虑其应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则以难度适中的作业进行, 即B层;C层学生的作业则主要突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但上述三层都需要考虑兴趣性和灵活性。分层作业设计是让学生走进最近发展区, 让学生根据自我能力进行作业完成的设计法。

如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后, 布置的作业是:“我是一个小小设计员”。

1.量出自己房间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 算出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你家客厅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用了哪种规格的地砖?共用了几块地砖?

3.到买地砖的地方了解地砖的规格和价格, 并做好记录。

4.假如有65平方米的客厅, 要你铺地砖, 根据自己的生活条件和自己爱好, 你会怎样合理地设计呢?

上述四个作业由学生自主选择完成, 作业的难度不一,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 完成效率更高。

总之, 作业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 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教学效率方面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教师只有立足于学生的实际, 以兴趣为出发点, 灵活地、有层次地进行作业设计, 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牟晨娣.新课改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浅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1 (16) .

[2]林培祥.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新探[J].黑河教, 2006 (03)

8.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作业设计 篇八

一、作业设计要有层次性

传统的作业不分层次的“一刀切”,过多同一层次上的重复练习,导致许多有的学生“吃不饱”,而有的则“吃不了”。 作业设计体现教师意志,却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偏离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核心理念。因此,教师布置作业时要注意照顾到好、中、差三方面的学生,既让差生跳一跳能搞到“桃子”,又能保证优等生免受“饥饿”之苦。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摘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果子”,教师必须采取把作业分层的策略,我们可以把作业设计成 ABC三种,A套餐多为比较简单作业,适合差生做。B套餐的题型较高一层次;适合中等生做。而C套餐的题则更高一层次,适合优等生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能力的不同和自己的需要去选择做哪一套餐的题目。例如:在学习外研版高一年级必修2 Module2 Films and TV Programmes时,在上完阅读课Film Review : 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时,我组织学生去看电影The Day After Tomorrow,并在看电影前布置如下作业:A组学生能就这部电影进行简单介绍。如:What is the film called?When did it come out?Who directs it?Who stars in it?What type of film is it?B组学生在看完电影后,写一篇film review 。C 组学生在看完电影后写一篇读后感。这样的作业设计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立足长远,从学生的整体素质出发,制定的整体发展规划,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尊重了学生们的选择,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这样就可以克服作业布置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有利于因材施教。

二、作业设计要体现合作性

我们都知道合作的交往较之竞争的交往在当今及未来世界里更为重要。学生们在一起合作融洽,学习就变得更加愉快。同时,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了沟通、互助、分享,既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也能使自己更好地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与欣赏。过去教师片面强调。独立完成作业”,忽视了合作作业的价值,没有体现出英语语言的交际性特点。为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可设计合作交际型作业。例如:在学习外研版高一年级必修1Module4 A Social Survey - My Neighbourhood 中閱读课 A Lovely City 是Xiao Li and John Martin 对厦门鼓浪屿而展开的对话的一篇文章,在上完这篇文章时,我给学生布置了两道作业让学生两人一组任选一道去做。第一道题是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并根据课文内容,一人扮演Xiao Li,另外一人扮演John Martin 把课文内容表演出来。第二道题是让学生上网查找并熟悉我国的某个城市,然后一人扮演a native ,另外一人扮演 a foreigner 就中国的某个城市展开对话,进行表演。同学们配合得很默契,表演得很精彩。

三、作业设计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英语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过程,而作业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方面的独特作用必不可少。有趣的作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高中生的表现欲和创造欲望强烈,动手能力比较强,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布置自主设计英文名片,学唱英语歌曲并进行比赛,自制写有英文的新年贺卡,编英语报等作业激发学生兴趣。

四、作业设计要突出实践性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具有实践性的英语作业不仅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品格,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多元认知能力。因此,教师要多布置一些社会实践型作业,冲破封闭的圈子,向课外延伸,使作业和生活接轨。例如,在学习外研版高一年级必修1 Module5 A Lesson in a Lab 前,我组织学生到化学实验室去做实验,并注意实验步骤和观察反应和结果。结果,在进行Module5 A Lesson in a Lab这个模块教学时,面对枯燥的有关化学实验的英文单词学习时,学生不仅不觉得枯燥反而觉得很有趣。

9.网球课作业 篇九

网球正手击球动作要领

要领:1.准备姿势

面对球网,双脚向前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双膝微屈身体略向前倾,重心落在双脚的前脚掌上,右手握拍,左手轻托拍颈,双肘微屈,球拍舒适地放在身前,托面垂直于拍头指向对方,两眼注视对方来球,作好击球准备。

要领:2.后摆引球

当判断来球需用正拍回击时,转动双脚,左脚跟抬起并向右倾前方上步,右脚向右转90度与底线平行,同时转肩转髋带动右手向后摆动引拍(此为关闭式步法,适用于初学者转体;另一为开放式步法,左脚不必上步,两脚平站但需要更多的向右转体动作),引拍时肘部弯曲、自然下垂,拍头低于膝盖,左手伸向前方,保持身体平衡,后摆引拍时身体重心移向右脚,左肩对着右侧的网柱,手腕固定,挥拍转动约180度拍头指向后挡网。

要领: 3.击球动作(前挥击球)

从后摆进而向前挥动时紧握球拍,手腕后伸、固定,用力登脚,转动身体和挥拍,正拍的击球点在身体的右侧前方不超过腰的高度,击球时的挥拍速度最快,球打在拍面的中心,击球挥拍时的拍头是自上而下的臂挥动使球稍带上旋球。

要领:4.随挥跟进动作

球触拍后,使拍面平行于网的时间尽量长些,挥拍沿着球飞行的方向前送,重心前移落在左脚,身体也随着转向球网,挥拍动作在左肩上方结束,拍头指向上方高出头部。随挥跟进动作要比后摆动作大而充分,保证击球的稳定性,随挥跟进结束,立即恢复准备姿势,准备下一次击球。

网球课小心得

这学期报选了丁老师的网球课,收获了许多快乐。我平时很少锻炼,但是通过这次体育课的体验,觉得自己选了网球课很幸运。通过这次课程,自己认识了许多其他系的同学,交到了许多朋友;还有跟老师的训练互动训练环节,也很有趣,特别是大家一起训练的时候,充满欢声笑语,还锻炼了自己的身体;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丁老师安排的益智小活动(素质训练),我觉得很有特色,所以我觉得丁老师可以在网球课中多安排一些益智体育活动!

网球课教学与考核建议

一、教学核心

1.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和顽强的意志品质以及“健康第一”的思想意识。

2.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及心理素质。

3.引导大学生网球入门,初步掌握网球的基本技术和相关理论,了解网球的基本战术和网球的规则及裁判法,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

4.在实践中促进学生的身心素质全面发展,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纲要

(一)理论部分

1.网球运动发展概况

2.网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和规则与裁判法

(二)实践部分(网球课实践和益智体育活动)网球课实践:

1.握拍方法及准备姿势 2.正反拍击球方法 3.脚步移动方法 4.发球接发球方法 5.正反拍网前截击方法 益智体育活动:

1、解手链活动:所有的队员牵手结成了一张网。队员们这时时亲密无间紧紧相连的,但是这个时候的亲密无间紧紧相连却限制了大家的行动。我们这时需要的是一个圆,一个联系着大家,能让大家朝着一个统一方向滚动前进的圆。在不松手的情况下,如何让网成为一个圆?这是团队的严峻挑战。(游戏人数:8—12人,开阔的场地一块,游戏时间:15分钟左右。)

2、心心相印(背夹球):每组两人,背夹一圆球,步调一致向前走,绕过转折点回到起点,下一组开始前进。向前走时,双手不能碰球,否则一次罚两秒;球掉后从起点重新开始游戏。最先完成者胜出。按时间记名次,按名次计分。

三、成绩考核

1.理论部分(占10%):口答,试题由试题库随机抽取产生。

2.技术部分(占70%)网球实践:

(1)正反拍击球(占25%)

(2)发球接发球技评(占25%)益智体育活动:(1)解手链活动(10%)

(2)心心相印(背夹球)(10%)3.学习态度(占20%)

10.园林鉴赏课作业 篇十

市场营销 090402244 邹治平

在选修园林欣赏这门课程之前,我对园林的认识,仅仅是一间间有着假山、小湖和各种植物的很大很漂亮的老房子,对于园林真正涉及的所知胜少。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在老师的生动有趣的教授之下,我对中国园林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开始认真的去学习和理解这种美丽的艺术。

为我们讲授课程的是一位资深且非常有亲和力的女老师,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按照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来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从问题启发、情感激发,到认识提高,在她的身上我更多的发现的是知识的魅力:豪放的讲课态度,独特的讲课方式,淋漓酣畅的表达语言另我们在坐的每位同学都惊叹不已。让我们对园林的博大精深和风格纷呈,所以我也借此机会向老师说说我学了这门课后的感受:

园林是由地形、地貌和水体、建筑构筑物和道路、植物等素材根据功能要求、经济技术条件和艺术布局等方面综合组成的统一体。中国园林建筑和中国园林艺术同出一炉、同时产生、同时发展。中国园林建筑与园林始终表现出以人为本,景为人用的基本特点。这就使得中国的园林建筑既能很好地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又能与人的使用需要相统一,且具有很大的实用性、灵活性、通用性。中国园林建筑与园林的关系是水乳交融的。园林中因为有了精巧、典雅的园林建筑的点染而更加优美,更适合人们游玩、观赏的需要。中国园林建筑与园林,如同我国的文化传统一样,具有浓重的民族特征。中国的园林建筑,由于与自然环境及人的生活的紧密结合,在建筑布局、空间组织等方面表现得十分自由和灵活,其基本的布局法则与建筑处理手法和西方建筑相比较,有许多相通之处。

人类的思想、心理及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都不断地改变,园林也与其他所有的文化在变,自然园林建筑也在变。尤其随着人与环境矛盾的日益突出,现代园林不单纯是作为游憩的场所,而应该把它放在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高度来对待,那么中国园林建筑也应该从这些方面去发展,创造出不仅更适宜人们观赏,而且能够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生态环境。

园林美是一种以模拟自然山水为目的,把自然的或经人工改造的山水、植物与建筑物按照一定的审美要求组成的综合艺术的美。美的园林通过巧妙的构思,把人为的物质环境与自然风景合雨为一体,以一种“美的形式”表现出来,形成一个审美整体。虽然园林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一般建筑物所受到的功能上的束缚,但它的使用功能仍然非常重要,也就是说园林是艺术性和实用性的统一。也正是这样.使园林美的鉴赏与创造变得十分复杂。园林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化市容,增添城市景观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充分的表现出其美学特征。因此,对园林美的鉴赏与创造显得十分重要。

中国,数千年来保持着统一持续的文化形态的文明古国,是发现和发明的国度。她创造了美轮美奂的物质文明和世所罕见的精神文明,也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具有永恒魅力的各种艺术形式,中国园林就是其中之一。自古以来,中国园林就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丰富的人文内涵和高远的精神追求,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并有着广泛的影响。同时,中国还被世界造园联合会评为世界造园史上的三大动力之一。

园林,顾名思义,首先要有“林”,不仅有林,而且要有花圃、花坛、草坪、草地等。总之包括树木花草在内的绿地布局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工作任务之

一。绿化设计的原则是通过个体植物的观赏特性,组织构景意境。如先布局具有独立观赏意义的单株植物、行树、绿篱、树丛、树群、花圃、花坛、草坪、草地等,然后再考虑环境变化特点和风景点的意境要求,加以有机的组合,构成具有不同画意的绿地。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云:“中无杂树,芳草鲜美”。即是讲:桃花宣群植远观,绿荫衬繁花,其画意自显。可见他对风景区栽植花树的远见卓识。我国古代园林很讲究花草树木的特色和栽植部位。如苏州留园多白皮松,怡园多松、梅,沧浪亭遍植箬竹,各具风貌。又如苏州拙政园的枫杨,网师园的古柏,都是一园之胜,左右大局,如果这些饶有画意的古木去了,一园景色顿减。西湖满觉陇一径通幽,数峰环抱,故配以桂丛,香溢不散,而泉流淙淙,山气霏霏,花滋而馥郁,宜其秋日赏桂,游人信步盘桓,流连忘返。说明桂香造成了极佳的感应气氛。可是近年来没有注意这个问题,植物品种搞乱了,各园个性削弱了,似应引以为戒。宋人郭熙说得好:“山以水为血脉,以草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草尚如此,何况树木呢!其次,园林植树绿化,还要考虑有藏有露的部位选择。如小园植树,其具芬芳者,皆宜围墙;而芭蕉忌风碎叶,故栽于墙根屋角;牡丹香花,向阳斯盛,须植于主厅之南。小园树宜多落叶,以疏植之,取其空透;大园树宜适当补常绿,则旷处有物,此为以疏救塞,以密补旷之法。又如柳树是装点园林的常见树种,古人诗词中屡见万柳名园的杰作,但江南园林则罕见之,因柳宜濒水。植之宜三五成行,叶重枝密,如帷如幄,少透漏之致,一般小园,不能相称。而北国园林,面积雄大,高柳侵云,长条拂水,柔情万千,别饶风姿,为园林生色不少。

一园之特征,山水相依,凿池引水,尤为重要。我国古代造园家,最懂这一道理,他们视水为陆之眼,陆多之地注意保水;水多之区善于疏水。不仅懂得引水构景,且善用水改善环境与气候。江村湖泽,荷塘菱沼,蟹簖渔庄,水上产物不减良田,既增收入,又可点景。王渔洋诗云:“江干都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神韵天然,最是宜人。钟伯敬在《梅花墅记》中亦云:“大要三吴之水,至甫里(角直)始畅,墅外数步反不见水,水反在户以内。盖别为暗窦,引水入园,开扉坦步,过杞菊斋„„登阁所见,不尽为水。然亭之所跨,廊之所往,桥之所踞,石所卧立,垂杨修竹之所茂荫则皆水也。”可见,水在园林构景中何等重要了。

园中山石常与水交融组成美妙境界。所谓“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贯通,全园生动”,就是讲的这一道理。我国古代学者郭熙说:“水以石为面”,“水

得山而媚”。当代园林鉴赏家陈从周也说“水随山转”,“山因水活”和“溪水因山成典折,山蹊(路)随地作低平”,这些至理名言,都是用来说明山水之间的关系的。园林叠山理水就是造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特别是中、小城市有山水凭藉的园林,尽可能做到有山皆是园,无水不成景,城因景异,方是妙构。

说完园林的结构,我还了解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几个主要类型。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类型,按照其隶属关系来分类,可以归类出若干类型,如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祠堂园林、书院园林等。其中,皇家园林、私家园林是主体、造园活动的主流、园林艺术的精华。比如:江南私家园林,由于多处市井之内,用地范围有限,园林规模一般较小,多数是在平地上挖池堆山,种植花木,创造园林景观。从布局看,小型的私家园林一般只有中部一个主要空间,以山池为主体,周围配置若干次要空间。这种小园林以静观为主。主景区多以写意手法创造山水景观,基本格局一般是以厅堂类建筑面对假山主峰,中间或隔以水面。从建筑看,一般以厅堂为主体建筑,周围穿插亭、廊、轩、榭等;从水体看,一般为潭,池,瀑布等与山紧密联系。

11.论新课标下的高中化学作业设计 篇十一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化学 作业设计

伴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热潮,课堂作为开展教学的主阵地,历来为众多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广大教师越发注重课堂教学的创新,形式多样的教学着实让人耳目一新。而作为教学中重要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却往往被我们所忽视,或是“穿新鞋走老路”。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课改的理念,通过作业的有效布置实现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的有机结合。笔者认为必须对现行作业形式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使作业具有“生活化、个性化、多样化和人文化”的特征。

一、作业生活化——让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得到激发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枯燥的。如果学生在长期处于被动接受学习的状态,对化学学习的厌倦也就在所难免,化学教学当然也就难脱费时低效的窘境。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也处处要用到化学。我把作业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有关的作业,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自主探究作业问题。化学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化学学习的天地很广阔,把化学学习的触角伸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同时把作业设计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家庭生活中巩固化学知识,发展创新能力,积聚化学素养。

二、作业个性化——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俗话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求、学习优势和学习风格个不相同,导致学生学习的程度不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故作业的布置应以“面向学困生,照顾学优生”为原则,作业分层次要求、分档处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有效的提高。据此化学作业需在考虑共性的同时,兼顾学生的个性。使作业能成为发展学生特长,弥补学生不足的手段。我一般采取下面两种方式:

1、“顺其意而扬长”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爱好设计作业,引导实践,以创造条件发展学生的特长。如有时一节新课上完,常会留下一些疑问,这也许不属于考试重点,课堂上也不宜深化,但许多有余力的学生希望更多地了解。那么怎么办?笔者认为教师提供拓展的资料或线索就非常重要。为此,我在作业中经常给学生一些相关知识的网站或参考书目,甚至提供实践的机会与场所,帮助学生去深化与开拓新的化学知识领域。

2、“反其道而变短”

可让某些方面有不足的学生参与相反的“特长小组”,让他们在“耳濡目染”中培养兴趣,发展能力。在宽松的气氛中,让学生去分析自己的不足,明确了问题的所在也是成功。他们将苦学变为乐学,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提高了自己的分析能力,缩短了与其他同学的差距。

三、作业多样化——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

心理学理论表明,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在化学能力结构中,思维能力是其灵魂。化学教学要强化思维的训练,体现化学教学的学科特色,发挥化学学科的根本功能。为此,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坚持知识与思维的一体性训练,还必须通过“作业”来引导学生开展有学科特色的、以课本知识为工具的思维活动,使作业成为训练思维的体操。

1、阅读作业──新教材结合教学内容,提供了较多的“科学史话”和“科学视野”等阅读材料,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让学生阅读,获取信息,相互交流,可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2、口头表达作业──复述化学用语等识记内容(常见元素符号、原子团符号、化合价等),又如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元素周期律的记忆等。教师还应教学生学会总结规律,学会巧记,而不是死记硬背。

3、书面作业──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运算、简答题或绘制实验仪器装置图等。

4、实验作业──新教材结合教学内容,提供了较多的家庭实验和小制作等。学生通过思考、理论联系实际、动手实验,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也增加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

四、作业人文化——让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得到升华

做作业和批改作业是一种人文活动,在此,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才华、学识、风度和修养,体验到民主的气氛、平等的交往和进步的快乐。

1、适时适度写好作业评语,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在自编的练习卷中,在空白处不失时机地插入一些名言警句、鼓励性的语言、谜语、化学小故事、环保知识等,这样做不但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调节心态,拉近师生间距离,从而产生学习的激情。實践证明,采用这种形式的作业,学生很感兴趣,信心增强,往往提前把化学作业完成了。它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基础。

2、在作业评价上,也应当考虑针对不同学生的智能情况实施不同的评价方式。只要是学生主动作业有创意,我们就要积极肯定,给出高分,不能用一把尺子量所有学生的作业。同时作业的方式也应随之变化,例如把学生的小建议、小制作等都应纳入评价中。而且这类实践性作业的评价,应立足于鼓励、激发、引导。同时尽量从学生本身角度去看问题,要注重学生本身的兴趣爱好,也就是说作业的标准评价要与相对评价相结合,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用赞扬、鼓励、期盼、惋惜等不同的情感语言来极力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布置具有针对性作业的同时,也要采取与作业形式相适应的评价方式。总之,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评出结果,更重要的是评出进步。评价只有做到个性化,教育才有个性化。变教师的个人评价为多元评价。如学生可自评,家长来他评,同学同伴定期互评。只有学生学会了评价才能在评价中成长,在评价中快乐地“作业”。

12.【标志设计课作业】 篇十二

一、正确认识英语作业的功能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 其本质是交际。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语言知识, 更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语言。“听说领先, 读写跟上”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原则, 让每一个学生开口说英语是英语学习的首要任务。英语作业包括口头作业和书面作业, 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对英语作业的讨论更多的应从素质教育人手, 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 关注作业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

二、教师应确立正确的作业观

近年来, 随着新课程英语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 口试听力分数比重的逐步增大, 广大教师的教学观念也逐步更新。目前, 更多的教师已认识到英语教学过程是师生、学生之间交往过程, 用这种观念作指导, 作业也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互动方式, 这种互动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如值日报告、角色扮演、复述课文、改编课文内容、指定合作伙伴互打电话或互发E_mail、制作poster等。作为教师, 我们必须明确作业的发展功能, 把作业作为学生发展的方式, 赋予学生学习, 自主作业的权利。通过作业, 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 自我反思的平台, 为教师提供了解学生发展过程的途径。我认为作业不应是惩罚、控制和鉴别学生的手段, 而应是学生重要的发展方式。

三、新课程英语作业的设计

1. 作业形式的多样性、新颖性

传统的课程与教学中, 作业几乎都是作业本和试卷形式的。《牛津英语》教材在各个单元作业设计中, 改变了这种单一的作业模式, 不只有书面练习, 口头练习, 还有开放性讨论题和探究活动。作业可以是课堂内完成的, 也可以是课外完成的, 可以是教材和教师提供的, 也可以学生本人拟订的, 可以是个人独立完成的, 也可以是由小组合作完成的, 如pairwork、groupwork, 甚至可以是学生与教师、家长来共同完成的。作业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 甚至是动手的, 如《牛津英语7A》, Unit4 how to make flash cards, 通过制作教学卡片, 不仅发展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也教会了学生有效快速、形象地记忆单词和句子, 为今后进一步学好英语打好基础。

2. 注意作业容量的量力性和差异性

传统的课程与教学, 往往注意作业的量而不是质, 以致“题海战术”一度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法宝, “哑巴英语”成为农村中学的普遍现象。新课程环境下, 作业更多关注的是作业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业负担问题。教师每天布置的英语作业, 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 还要考虑到难度适中, 面向全体学生,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设计作业时要求一定要明确, 且要考虑学生是否具备完成作业的条件。另外作业要有差异性, 比如部分题目要求部分学有余力或特别感兴趣的学生去完成, 如《牛津英语7A》, Unit2 Welcome to the unit书本要求学生仿照Millie's完成自己的dailyactivities。我把建议掌生在完成表格之后, 用英语与同桌交流自己一天的活动, 并写一篇以My day为题的小短文, 有余力的学生可把同桌一天的活动写下来。总之, 作业量遵循的不是“多多益善”, 而是“少而生效”原则。

3. 作业着眼于学生发展性

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发展学生个性, 英语作业不要仅限于抄单词, 抄句子, 背诵对话, 复述短文, 新的作业方式可以赋予新的学习内容和实践课题, 如《牛津英语7A》Unit3中的Proj ect, 教材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通过以旧带新、由浅入深、层层启发的方式, 引导学生开动脑筋, 通过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思考来制作poster, 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 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证明, 学生完全可以完成适合自己水平的生活作业, 而这些贴近生活、重在实践行动的作业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4. 作业的评判应重视过程性和激励

13.电影赏析课作业 篇十三

城市建设学院

工程管理1001

辛浩

0512100125

相爱的两个人,因自己的怯懦与羁绊而无奈地错过。张曼玉身着旗袍的柔美身姿,在狭小的弄堂中,摇曳着暧昧的姿态。而梁朝伟,只能将自己的秘密。说给孤独的树洞。如果可以不那么拘谨,不那么怯懦。你们,还会错过吗?王家卫的风格,充斥暧昧的滋味。那些昏黄的光景,诉说的,永远是繁华之下的落寞。

看完花样年华,我一直在想,他们各自的另一半都已经走到了一起,他们彼此又相爱,为什么最终没在一起,为什么他们要走到一起那么难。后来上网时查到对花样年华的一句话评述---无法抗拒又绮丽无比的东方之美。这首先与文化有关,他们坚守着自己的道德底线,尽管自己的另一半已经出了轨,但他们坚持着说“我们不会和他们一样的”。他们害怕别人的眼光,本来没什么的两个人,因为畏惧别人的闲言闲语困在房间里不敢出门,其实感情是两个人的事,为什么要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呢。这也过渡到另一个原因,他们无疑是软弱的,明摆着的事实了,苏丽珍还是下不了重手打老公,周暮云也没有当机立断叫回妻子,教训一番。他们走到一起,假想着出轨者走到一起时的情景,想探究他们是怎么走到一起的,电影里有很多周暮云和苏丽珍排演的“情节”,非常巧妙而创意得把他们不敢直面现实的懦弱表现出来。他们害怕别人,更畏惧自己的情感,两人的在共面现实的时候终于擦出爱的火花,但在社会基本道德观念的限制下,他们畏惧这段情感,周暮云选择了远走新加坡。他们在预演着离别,结果苏丽珍难过得大哭了,这时他们才了解到对彼此的爱已经很深。他想带她走,即使如此,他问得那么含蓄,那种王家卫式的对白-----假如我有多一张船票,你会跟我一起走吗?感情无分对错,却往往伤人最深。这电影让我联想到燃情岁月,催斯汀爱上了自己非常疼爱的弟弟的爱人,但他从来不懂压抑自己的感情,自由奔放,挑战自己,挑战社会,似乎不在意别人的看法,虽然他对自己的弟弟抱有很强的负罪感。东方的婚外恋影像,含蓄压抑;秋日传奇则表现的奔放热情,会不由自主的拥抱激吻。谈王家卫的电影,不得不提那唯美的画面,即使琐碎的生活细节,他也能拍出那么美的意境,比如张曼玉提着饭盒去买个面,也能让人看得津津有味,镜头随着人物的走动缓缓移动,很慢很慢,拍一条很昏暗的小巷子,一个很妩媚的女人走过,就是这样的情节,但却从苏丽珍的动作和神情中表现出她的气质,个性特征,她就在那里等着,发着呆,擦了擦汗,漠然的神情看得出她有些忧郁。就这样的镜头,加上电影的背景音乐,很有节奏地扣动着我们的心弦,一下一下,带着我们走近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的情感的挣扎。可以说背景音乐的配合使得电影不致枯燥,背景音乐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它在电影里不时的出现,充满力度的吟咏,每一个音符都触动我的心。音乐与唯美的影像无疑产生了化学作用,轻轻带着我们走进这个故事。音乐给出故事的节奏,怀旧美丽的影像给出了视觉盛宴,我们就跟着这种节奏听这个故事,看着他们哀伤无奈。我在想,即使不看电影只听这部电影的音乐,我也能欣赏一个半钟;即使只是看电影里几个美丽的画面,我也能对着他很满足的看很久。电影那么多的慢镜,有时镜头要在主角的脸上,手背影上停留那么久,这么慢的节奏,全长只有一个半钟的电影内容却很丰富,讲故事有条不紊,这不由得让我对王家卫拜服。好的电影即使在细节上都做得那么出彩,当苏丽珍听说周暮云病了,几下快速的剪切配合她急促的脚步,紧张的神情,其实她对他的在意已经不必多说什么去证明了。如此快速的剪切,在整部电影中缓缓讲述,镜头慢慢推移的慢节奏下,很容易就凸显出来。街灯,夜雨----暧昧的准备。电影不止一次给巷子里昏暗的灯光一个特写,甚至有几秒,镜头就停在了那里,有时灯与雨配合着一起出现,一男一女,因为夜雨困在了同一个屋檐下,街灯洒下昏暗的灯光,就这样谁也走不开了,站在那里,暧昧的气氛缓缓涌动,他们都想逃避对对方的情感,这样的空间里,他们只有去面对。有篇文章说----婚外情是种病。我在想,专一在这个世界上是不是存在的,或许人的情感根本不可能专一,但对情感的责任却可以,有了自己的另一半的男人,看到另一个动人的异性,内心产生微妙的变化,但责任感会让他停止对她的目光与想念,不致让情感深陷,也许没有专一,只有深与浅的区别。这是对人性的探讨。“ 你知不知道,从前的人,要是心里有了秘密,不想让别人知道,他们会跑到山上找棵树,挖个洞,把秘密全部讲进去,在用泥巴封住,这个秘密就会永远留在这棵树里,没人知道。”后来周暮云走到遥远的他乡,在寂静的古建筑里,对着石柱的一个洞,讲着他的秘密,音乐随之而起,我不由得沉醉在电影的浪漫情怀中,他能对谁说呢,说自己曾经的这段情感,现在又是怎样的感情?只有那个洞知道,也许导演想说,“我有段特殊的回忆,不想和谁分享,但我想倾述。”这个故事,以及以后的故事有了开始。我们都在走向花样的年华,有一朝,当花样的年华我们回首方得一见,那样的记忆是惆怅的还是像过脸的清风一样,轻轻,不留痕迹。

14.课作业李豪杰 篇十四

2、我最感动的一个镜头是记着采访沂蒙山六姐妹,六姐妹讲述他们带领全村人民支援解放军的事迹。因为是在人民群众的帮助下尤其是各个地方农民的帮助下,解放军才没有断水断粮,才有支援。最终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所以解放战争的胜利应该感谢他们,是他们和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的努力和无私奉献,才给我们赢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我是山东人,山东人骨子里仁义、厚道、朴实、忠厚、老实、在沂蒙山人民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解放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时时刻刻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所以才有了人民群众的拥护。

3、人民群众支持孟良崮战役,是因为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一心一意想着解放最广大的农民,与农民打成一片,开展土地革命,把土豪劣绅的土地拿来分给最广大的劳动人民,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时时刻刻想着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在农民在心中留下了好的印象。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的一切社会中最广大的人民,是群众的支持才有了孟良崮战役的胜利,才有了解放军的胜利,人民群众为八路军做布鞋、推粮食、打煎饼、甚至用自己的身躯给解放军战士当桥梁,最英勇的是红嫂用母乳喂解放军战士,这种精神惊天地泣鬼神,着实令我们感动。要是没有他们的后勤保障。人民解放军就有可能打不赢孟良崮战役。所以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5、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方面之一,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制胜的法宝,要在新形势下发扬光大。要带领群众发展致富,把解决好群众的利益问题作为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维护好群众的合法利益。

15.【标志设计课作业】 篇十五

一、设计“自助餐”式作业, 培养自主能力

培养自主意识、能力与习惯比积累增加知识更重要。因为有了自主积累的意识, 学会自主积累的方法, 养成了注意积累、善于积累的习惯, 学生才能自主读书, 主动发展。反之, 如果以教师的好恶代替学生的学习选择, 把积累变成硬性灌输的过程, 必然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 设计作业时, 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设计多样的自主型作业,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自己喜欢的作业。这样, 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教完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后, 我设计了以下的作业:1.背诵并默写课文。2.你还知道哪些咏梅的名句。3.想象一下“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的景象, 并把它描绘出来。4.写一段赞美梅花的语句。通过这样的作业,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培养了他们的能力。

二、设计“拓展式”作业, 培养实践能力

实践性是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实践。”因此, 设计作业时, 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本人做了以下的尝试:一是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可以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 也对他们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 真正使学生做到了“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例如在教完《只有一个地球》后, 为了加深学生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认识, 我让他们去调查家乡的水资源状况。作业布置后, 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他们通过调查、访问, 竟然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他们竟然了解到:过去东坝乃至民勤的底下水水位非常低, 在义粮滩甚至刨几下就可以挖出水来, 而且听长辈们说过去民勤境内甚至还有泉水和湖泊。可是这十几年来由于人们大量开荒种地、超量开采地下水, 导致水位急剧下降, 于是湖泊干涸, 土地沙化严重, 导致现在风沙肆虐, 环境恶化。通过这次调查, 不仅让学生提高了实践能力, 也增强了他们的忧患意识, 让他们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二是抓好课内外的衔接, 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如在教完《草船借箭》后, 我布置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分组编写一张以“三国”为内容的小报。一周后, 学生们纷纷交上了自己的作品。他们设计了“人物介绍”、“三国成语”、“精彩故事”等许多小栏目。通过这次作业, 他们不仅掌握了许多文学常识, 而且还激发了阅读名著的兴趣。

三、设计迁移型作业, 培养创新能力

学生的体内积蓄着无穷的智慧和创造潜能, 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潜能, 并且给他们发挥创新潜能搭建平台。因此, 我们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创新, 更要在作业设计中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高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 本人从三个方面做了尝试。一是联。即对原作某些空白艺术进行适当联想, 加以合理想象, 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完《丰碑》时, 我让学生通过军需处长的动作、神态, 想象他牺牲前的情形和心理, 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二是改。即对原作做恰如其分的改编。将此文体改为彼文体, 在改编中加深对作品的认识, 提高写作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完《将相和》以后, 我让学生把“负荆请罪”改编成课本剧。作业布置后, 学生们兴趣盎然, 纷纷合作改编, 许多学生还提出了独到的意见。第二天的表演充分显示出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三是议。即对课本中涉及的一些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些问题包括作品主题, 人物的行为价值取向, 人物的评价, 作品语言等, 答案不求统一, 但求言之有理, 认清事物本质。

四、设计主观型作业, 张扬学生的个性

16.【标志设计课作业】 篇十六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读写设计

語文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科目。学习语文,学生可以实现各种文章的阅读,并有效提高语言能力。要提高学生语文成绩,关键就在于对学生进行实践教育,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模式,根据课后不同的习题内容设计作业方式,从而提高作业的质量,这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方法。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教师在布置读写作业的同时过于形式化,布置的作业题目也主要是趋向应试化,学生在如此单一的读写训练下,无法有效提高自身的读写水平。可以说,这种传统的方法应该摒弃,本文主要对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读写作业的设计要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合理的建议。

1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作业系统的主要特点分析

1.1数量精简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人教版的语文教科书中,9-12册共有约700道作业题,而学习单元则有28个左右,并有110篇讲读课文,平均每篇课文约有6-7道作业。作业的数量正反映了目前新课标改革中“练习注重精炼”的要求。

1.2内容上注重知识的积累

人教版在作业内容上非常注重对学生读写知识的积累。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在每一篇精读课文后,大约有3篇左右的作业题,要求学生进行生字的默写、课文段落的朗读以及课文摘要的抄写,这些内容的作业能够有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

1.3重视对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

一些学者认为,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包括对课文的理解能力,理解能力是学生从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方面的理解过程,这个过程是双向的,需要学生进行思考的。学生对课文中的字、词、句等篇章进行理解,并对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文章的写作特点进行认知和分析,这个过程便是理解的过程。此外,学生对理解的内容进行逆向运转,并从把握的中心思想和创作特点出发,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读写水平。

1.4注重学生的语文实践

培养学生的读写水平,关键就在于要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根据相关统计发现,在人教版的每一篇精读课文中,会有1-2道作业题让学生进行练笔,这些实践练笔,能够有效增加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具有较丰富的作业内容,那么,教师如何在这些作业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这就需要老师从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入手进行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读写作业的设计。

2读写作业设计的注意事项

2.1注意增加读写作业的趣味性

由于孩子们对外界事物非常敏感,也非常好奇。因此,教师在设计读写作业的过程中,应该以突出学生趣味性为重点出发,在作业的内容上和形式上应该注重灵活性,让学生对作业进行深入的思考。例如,在讲述《互相矛盾》这篇文章的时候,在讲解了这个成语的意思之后,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剧本创作,可以进行小组之间的合作,通过创作小剧本,能够提高学生的创造水平。在进行创作之后,还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评比,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评审能力,可谓一举两得,充分开拓学生的思维方式,展现了学生的才华,并能更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和写作的兴趣。

2.2设计便于学生理解分析的读写作业

理解分析主要包括学生对文章内容思想的分析、对作者情感的表达、艺术表现手法的理解等。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作业设计,其中包括以下两种:尝试性作业和理解性作业。其中尝试性作业是对学生的课文大意理解进行帮助,并通过作业理顺学生的思路。理解性作业则是指学生通过对课文中的关键句子进行理解,从而理解到课文的中心思想。在进行作业设计的过程中,作业的内容应该着重体现学生阅读感受或预习效果。例如,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对文章的看法。这类的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多开动脑筋,开拓思维方式,通过紧密联系上下文,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知识对课本进行理解,并强化自身的感受,逐步提高语文能力方面的培养。

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作业的表达形式,利用不同的文字表达或要求,改变作业的方式。例如,在句子释义的时候,作业的题目通常要学生进行完整的解答,这样的解答方式往往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教师对作业的解答方式进行修改,将文字表达转变为看图说话、连线题、选择题或者可以将文字转换成图形,而内容没有改变。这样一来,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够丰富和巩固学生的知识。

2.3教师可以结合读和写两者进行教学

读和写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仅仅依赖于“读”或“写”的话,则容易导致学生的发展不全面。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和作业训练,其主要目的就在于加强学生在语言方面的习得情况,提高理解能力,并将其与学习能力相结合。

举个例子,对学生进行读和写方面的锻炼,通过阅读课文,在课堂上让学生能够模仿课文的内容进行写作,如对文章内容的扩写、对文章进行续写和仿写等。这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笔水平,还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老师也可以通过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让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和课文结构的基础上,不断深化阅读。提升能力。

2.4注重综合题目的布置,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语文的学习是积累的过程,如何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就要求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判断,要在日常的作业布置中,应该注重综合题目的设计,包括读写的实践等,从而能够有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了解语文学习的思维和方法,并促进语文学习的能力。下文进行详细分析。

2.4.1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

学生的课外知识非常重要,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在讲解本课文的基础上,扩充相应的阅读内容,通过对一些相关的文章作品进行节选,从而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对相关作者的作品进行阅读,并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并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课外作品之后,对作品的感想进行表达,表达的方式可以是口头上的,也可以是写作上的。

2.4.2作业必须要引导学生不断关注生活、体会生活

在课本的作业当中,题目通常会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实际情况说说自己的理解”等。这些都是要求学生通过关注生活,对生活有所感悟之后,对课文的内容进行理解。然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面对这一现象的时候,并没有联合实际,更多地是照搬参考答案进行解答。这样对学生增加课外知识、掌握文章内容是没有好处的。因此,必须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并结合自身生活理解课文内容。

2.5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优秀的作业设计,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课外知识和读写能力,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举个例子,小学四年级有一篇课文叫做《将心比心》,在讲解了这篇课文之后,某班级的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求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将心比心”的事情进行分享,将感受写下来。经过一番讨论之后,学生们都能积极将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事件和感受写下来,如给老人家让座、帮小孩子找家等。内容可以是非常简单,其过程则注重实践,学生通过对日常碰到的事情进行了解和分析,从而明白将心比心的道理,并能够更好地弘扬高尚品质,对孩子的生活成长带来好的影响。

3结束语

在现代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读写的内容和方法不应该拘泥于形式,应该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解,只有落实好客观要求,不断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学生的生活特性,并充分地理解课外资源,有效改善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何金林.在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设计读写作业[J].新课程学习.2013.02(08).

上一篇:招商经理转正述职报告下一篇:中班语言活动:古诗《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