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进展

2024-11-22

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进展(共15篇)(共15篇)

1.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进展 篇一

摘要: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步入了平稳的发展期,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此背景下,居住区景观设计行业呈现出了喜人的发展态势。景观设计工作为公众打造了美观、和谐、舒适的现代居住区。现阶段,借景手法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极大地强化了居住区的美观性。本文主要分析了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空间的借景手法。

关键词: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借景手法

1引言

借景是古典园林建筑中常用的构建手法之一,其是一种在人类视力所及范围内,将美好、宜人的景色组织到园林视线中的手段。近年来,借景手法在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工作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为人们创造了美观宜人、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改善了住户的身心状况,并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了都市市景。

2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

某种意义上,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质量体现了一座城市的发展质量,为此,必须要高度重视居住区景观设计工作。就目前而言,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主要由物质要素及精神要素构成,其中物质要素囊括人工要素及自然要素。自然要素包含水体、地貌、气候、山石及植物等,而道路、建筑及设施是人工要素的主要成分。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精神要素包含了地域特色、民族文化及宗教信仰等。从本质上看,精神要素是抽象化的,在景观设计中合理地利用精神要素能够有效地体现现代居住区的人文气息及文化内涵,而物质要素是具化的,其是客观存在的,有效地利用物质要素能够打造出和谐美观的居住区景观形象[1]。

3空间借景的目的及作用

3.1空间借景的目的空间借景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常用技法,其也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工作之中。通俗地讲,借景手法的目的是利用周边一切可利用的事物来增添景观设计工作的魅力,使人们置身于景观之中能拥有愉悦的心情,能够被景观深深地吸引,流连忘返。应当看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目前,城市居住用地日趋紧张,居住区空间一般较为拥挤、狭窄,在此情形下,景观设计师利用先进的借景手法来使居住区与自然环境相融合,使住户足不出户便感受到自然景物的美妙之处。

3.2空间借景的作用

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工作中运营借景手法能够有效地拓宽人们的视野,并且可以最大程度地美化环境,展现居住区域的人文背景。借山水、借动物、借植物等是借景工作的主要内容,将大量自然景物“借”到居住区内,极大程度地增强居住区环境的可观性。相关科学研究表明,通过借景手法将大量景物移至居住区中,不仅能够使居住区的环境更加地美观和谐,还有利于住户放松身心,能够缓解住户的心理压力[2]。

4空间借景手法在现代居住区中的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4.1现代居住区中大尺度空间借景手法的应用

①把握城市的风貌特征。现阶段,住宅区俨然已成为城市的主要构成成分,因此,住宅区的景观对城市总体景观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在实际的住宅区景观设计工作中,应当有效地把握城市的地貌特征。具体的住宅区设计应当与城市的整体自然地貌相适应、相融合,如果城市背靠群山,则住宅区应当适当地多添设一些假山,若城市面朝大海,水域密集,则应当在住宅区中多设置有关“水”的元素。②联系城市的经济特征。在运用借景手法来设计居住区景观的过程中,应当善于联系城市的经济特征,如此能够是居住区景观更加地契合城市的经济发展规律。举个例子,山西大同是举世闻名的“煤都”,该市中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可以适当地结合煤炭经济,例如在居住区中种植一些红色的花卉、树木,如此能够给人以红红火火的感觉。在主打科技产业的上海、杭州等城市中,景观设计师可以在居住区内设置一些采用了先进技术的设施,例如布设音乐喷泉,如此能够有效地体现住宅区的科技感。

4.2现代居住区中中尺度空间借景手法的应用

现代居住区中中尺度空间借景的基本模式。在园林设计艺术发展的初期,艺术表现手法相对较少,而目前,随着园林景观设计行业的不断进步,中尺度空间借景已成为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设计手法。现阶段,中尺度空间借景手法在现代住宅区景观设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许多住户渴望自身所生活的空间具有层次感、美观性,而中尺度的空间借景手法正可以有效地满足住户的心理诉求[3]。某居住小区项目分为二期开发,属于园林式住宅小区,在小区的景观设计工作中应用中尺度空间借景手法,收到了极为良好的成效。中国传统园林的借景按照实际理法来划分,则可以分为借外景及借内景,业界又将内景借称之为对景。我国的传统园林中,财力雄厚的园林主人一般将水域作为构图的虚拟中心,这种做法在江南水乡的园林中尤为常见,典型代表为苏州园林。当前,许多现代建筑区沿袭了传统园林的规划设计模式,围绕着“水”来做文章,即在水边布置令人赏心悦目的景物。

4.3现代居住区中小尺度空间借景手法的应用

就目前而言,城市尤其是南方城市中虽有大量的园林,但与古代园林相较,现代园林似乎缺乏一丝韵味,如果在设计城市园林的过程中完全照搬照套古代园林的设计手法,则极有可能促使现代园林成为“四不像”,难以吻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笔者认为,在应用小尺度空间借景手法的过程中,应当善于取古代园林设计之精华、弃其糟粕,寻找最适合现代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工作的借景手法,在实际的景观设计过程中确保情景与周围的景色相融合、相协调,不会令人产生突兀感[4]。借声是小尺度借景手法的重要构成成分,被人们应用于居住区景观设计工作之中。所谓的“借声”指的是将自然界中的声音“借”到相应的景观之中,从而使景观散发出自然气息,是人们在都市之中也能够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得益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现阶段,借声已不再局限于借自然之声,“声音”的范围不断地扩大,有借歌声、借乐声等。目前,不少城市居住区中设置了音乐喷泉,喷泉在喷水的的同时向外传递美妙的歌声,使人们既能够欣赏到美妙的喷泉,又能够享受悦耳的声音,一举两得。

5如何完善居住其景观设计中的借景手法

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引入借景手法有效地提升了居住区景观的层次感与自然感,进一步强化了住户的生活质量,所以,有必要不断地完善与革新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借景手法,使其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笔者认为,在运用借景手法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对空间借景的方式进行完善,实现巧妙利用空间借景技法的目的。应当提升对景观设计的重视程度,在正式开展设计工作前对居住区进行考察,选择采光及通风较好的区域。绿色植物能够舒缓人的心情,因此,应当多选择一些绿色性植物。除此之外,应当利用独特的绿化草坪、景观建筑等因素来表现居住区的特殊韵味,设计人员要善于站在居住者的角度上思考景观布置的合理性,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多倾听开发商及住户的意见与建议,结合人体工程学、建筑美学等学科的知识来最大程度地保障景观设计工作的质量。

6结语

源自园林设计的空间借景手法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工作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增强居住区景观的层次感、为住户带来愉悦的心情,所以,广大的景观设计人员应当掌握大尺度、中尺度、小尺度借景手法的精髓,照顾到住户对景观设计的需求,如此方能有效地提升景观设计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飞,张峰.论以“沧浪”立意的借景手法[J].建筑学报,2011(5):106~107.[2]李书文,王美娟,贾喜棉,张立清,郑秀梅.浅谈借景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河北林业科技,2011(4):78~79.[3]闫启文,沈涛.论古典园林“借景”的意境创造[J].美术大观,2010(8):79.[4]范宏伟,吕从娜.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研究与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6(44):72.

2.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进展 篇二

居住区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接近居民, 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 它对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 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完美的植物景观, 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的高度统一。既要满足植物与环境的统一, 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与群体的形式美, 及人们在欣赏时的意境美。可以说, 植物景观和人的需求完美结合是植物造景的最高境界。

2 当前居住区绿化中存在的问题

以绿为主的园林绿化其生态效益的发挥, 主要由树木、花草的种植来实现, 而目前有些设计过分强调标志性建筑, 占用过多的空间建造园林小品, 使原本不多的绿化面积更加可怜。虽然现代住宅小区发展迅猛, 但在住宅小区的绿化建设上尚有不少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小区偏重建筑建材, 以人工硬化与铺装等硬质景观造景为主。

(2) “为绿化而绿化”的观念表现普遍, 使原本不多的绿地缺乏有情趣和有人情味的可持久的绿化空间设计, 有些住宅区的绿化甚至有拒人于园外的感觉, 草坪、花坛、绿地景观被铁栅栏、围栏包围。

(3) 住宅小区绿化设计千篇一律, 千园一图, 无个性可言。不少小区都是一片草坪中间点缀几棵乔灌木, 或是草坪中用色叶小灌木组成几个简单的图案等等, 以致于缺乏个性, 造成住宅区往往是一样的植被, 一样的空间布局形式。

(4) 绿化过分重视单一草坪, 而忽略植物群落。在住宅小区的绿化上, 目前有一种过分追求大面积草坪的倾向, 单一大规模进行草坪建植, 不仅不科学, 而且大范围的草坪养护及建植的费用都很高, 会增加住宅小区内居民的经济负担。

(5) 绿化设计与使用后的维护脱节。不少住宅小区在正式投入使用后, 由于我国物业管理尚属起步, 小区使用后因疏于管理和维护, 绿化好的环境遭到破坏而得不到及时维护, 使居住区的外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从而大大降低住宅小区环境的质量。

3 居住区植物景观布局结构

3.1 绿化布局的集中与分散

我们知道, 人类有安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等。现代化的住宅小区, 更要注重居民的交流、运动和休息, 如何围绕小区绿地这一共享空间, 组织一些有益的户外活动, 丰富小区居民生活, 密切人际关系, 规划设计时就要考虑集中的中心绿地。但过度集中的中心绿地环境难以安静, 感觉空旷, 人员往来也复杂, 在实际生活中管理不甚方便, 无形中同小区内大多住户之间拉开距离。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在绿化设计中还应考虑设计一些分散的团块绿地, 形成一些相对安静的空间, 利于小区住户休息和生活。

3.2 绿化配置以植物群落为主, 兼顾草坪

现代化的住宅小区, 植物群落是绿色空间环境的基础, 植物景观是绿色的主体, 因此, 应以乔木、灌木、草本花卉、藤本植物来有机结合, 根据它们的种类和习性的相似性组成层次丰富而不芜杂, 适合该地自然环境条件的人工园林植物群落, 以发挥最佳生态效益。

4 居住区树种的选择和配置

住宅小区绿化树种选择总的原则有:一是应充分考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 做到“适地适树”。即根据气候、土壤、水分等自然条件来选择能够健壮生长的树种, 通常的做法是选用乡土树种和地方品种。二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使用功能, 满足人们生活、休息的需要。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正确导向, 要选择居民喜闻乐见的树种。比如居民比较喜欢桂花树, 因为桂花之香有中秋之夜合家团圆的良好祝愿, 符合大多数居民的愿望。而在小区中一般居民比较反对列植常绿的松柏类树种, 也是出于潜意识, 怕有类似墓地的感觉, 所以在用松柏类树种进行小区绿化时, 尽量不要采用列植, 可以采用孤植、丛植, 或在地势较高处采用片植, 因为松柏类的锥形树冠, 对美化天际线并引导视线焦点所起的重要作用是其它阔叶树种难以企及的, 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正确选择应用。

在设计乔灌木混交群落时, 配置高、中、低、地被层, 各个层次要分明, 并可于地被层适当地应用色块。近几年来由于色叶树种的开发应用, 可以用矮小的灌木来组成各色的色块, 常见的有组成红色块的红叶小檗、红花檵木, 绿色块的瓜子黄杨、雀舌黄杨、杜鹃等, 黄色块经常采用金叶女贞, 也可用洒金珊瑚、金边黄杨, 还可用红绿草、雪叶菊等草本花卉进行色块布置, 采用色块布置的好处大致有几点:

(1) 色彩简洁、明快, 又可按设计者要求任意做出各种图形图案, 可以是抽象的如意纹, 也可以是仿真的小动物或是其它的标志, 等于把植物当作画笔可以直接描绘设计者的意图。

(2) 绿化采用色块的模纹形状可以达到最快的成形效果, 满足快速绿化美化的需求。

(3) 色块绿化的养护相对比较简单, 只需一次成形后经常间断性地修剪, 就可以达到较好的绿化效果, 而且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不变, 只要合理选择色叶树种就可以让色块一年四季基本不变, 不至于一到秋、冬季就有萧条的感觉。

(4) 色块的设计比较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 特别在欧式建筑的小区中, 和环境比较和谐, 也容易使人感觉环境整洁有序, 现代气息较浓郁。

3.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进展 篇三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雕塑;本土化策略;人文关怀

现代人对于居住区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其中包含现代景观雕塑的质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居住区整体环境对于人的一种心理作用。因此,现代景观雕塑被认为是最具有人文主义特质的事物,并被赋予强大的调和功能。黑格尔在《美学》中提出:艺术家不应该先把雕塑作品完全雕好,然后再考虑把它摆在什么地方,而是在构思就要联系到一定的外在世界和它的空间形式和地方。因此,现代居住区规划中那里有景观,那里就应该有景观雕塑,且应与整体空间的建筑体系形成整体。现代景观雕塑在创作過程中,应该充分考虑整体空间的特征以及居住区整体气质特征,并且要善于利用各种手段进行调和,最终实现景观雕塑的人文关怀作用。

1 现代景观雕塑创作的重要性

现代景观雕塑创作对于现代居住区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最主要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第一,现代景观雕塑可以和居住区整体相互协调,最终达到有机统一。景观雕塑是具有现代意义的词汇,其产生是伴随现代居住形式和居住空间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正是因为如此,现代景观雕塑和现代居住区才是共生共荣、相辅相成的两个部分。

第二,现代景观雕塑可以最大化的展现居住区的特质。居住区是一个公共空间,其主体是多样化的人。然而,居住区是一个具有固定特质的空间,它的气质和氛围直接影响到居住于这个空间的个体。因此,现代景观雕塑是可以展现居住区特质的,是每个个体精神的体现。

第三,现代景观雕塑兼具审美和功能性。传统雕塑在很大层面上是以审美为主要生命力,而现代景观雕塑不仅具有审美特性,还具有功能性。这种功能性主要是以延续道路、水体、绿地、景墙、照明功能的融合功能。

2 现代景观雕塑创作的考虑因素

现代景观雕塑创作考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也是极为复杂的。考虑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形式上要和整个居住区气场相吻合。简单来说,不同类型的居住区,其景观雕塑在创作上也是要进行区别对待的。如某些带有古典特色的居住区,景观雕塑在创作时就需要考虑古典元素;而一些具有青年特质的居住区,其景观雕塑在创作上就需要考虑几何抽象元素。如果景观雕塑和居住区气场相冲突,就会大大削弱景观雕塑的影响力,甚至会影响到整个居住区的居住质量。

第二,景观雕塑要考虑人文关怀。景观雕塑最大的功能在于它的审美功能,而这种审美很大程度上应该体现为人文关怀。居住区是每个个体常年活动的地方,并且这种空间是温馨的和亲切的。如果在这种空间中出现缺乏人文关怀的雕塑作品,就会降低居住区的质量。

第三,景观雕塑创作应该融入本土化文化元素。建筑是每个建筑师的艺术作品,这个作品所面对的人群是多元化的,因此,每个建筑其实是具有同质化倾向的,这也是现代主义之后国际主义产生的原因。宏观来讲,建筑是趋同的,但是作为建筑空间的补充的景观雕塑却应该是统一的,都应该融入本土文化元素。只有如此,建筑空间才能够具有文脉的传承性和地域特征的一致性。试想,在一个全是本土居民居住的公共空间,全部摆上具有欧洲古典主义气息的传统雕塑。那将是一副多么悲哀的场景。当然这种悲哀是文化上的悲哀,更是审美上的悲哀。

3 现代景观雕塑创作的本土化策略

现代景观雕塑在创作过程中,应该以本土文化精神内核或者文化符号作为创作切入点。而这两个层面的内容都具有创作上的难度。以本土文化精神内核为例,要创作这类雕塑,需要创作者切身感受本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实质,如果缺乏深刻的认识,在创作过程中就会流于形式。这对景观雕塑创作者来说是致命的。以文化符号作为切入点进行现代景观雕塑创作,相对来说简单一些。但是,创作者应该明白,任何直接的照搬或不加创造的使用,都是枯燥和烦闷的,是没有生机与活力的。以湖南为例,在进行现代景观雕塑创作时,可以运用湖南的一些固有文化符号,但是这种运用一定要建立在创建性的基础之上。如湘西苗寨的固有文化符号,在创作时,应当进行提炼,避免照搬。现代景观雕塑创作本土化策略可以参照以下步骤:

第一,将民族性融入景观雕塑创作中。民族性是一个民族的特质,这种特质是通过一些传统文化元素进行表现,因此,景观雕塑创作应该通过一些传统文化元素进行表达。在创作过程中,应该注意传统文化元素的合理运用,避免浅显的照搬元素。

第二,将传统和现代相融合。传统固然代表着本土化,但是传统不是僵化和一成不变的。传统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发扬和拓展。因此,传统应该和现代进行结合。景观雕塑创作中,在形式上的运用和内容上的取舍上,可以采用传统和现代结合的方式。

第三,将中西文化精华进行综合。景观雕塑创作中应当避免全盘西化,也应该避免不经调和的中西结合。在实际创作中,应该进行有机的融合,将西方文化的精华和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协调运用。

总之,现代景观雕塑创作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现代居住区质量,因此在景观雕塑创作中,应该立足本土,运用本土化策略,做出能够符合居住区气质和氛围的景观雕塑作品。

参考文献:

[1]王向荣.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93.

[2]杨晓阳.居住小区环境美学与水体景观设计[J].贵州环保科技,2004(3):33.

4.现代居住景观设计论文 篇四

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增长期,形成了大量标准化的居住区。整齐排列的住宅、方格网的道路设计、沥青和混凝土板进行的人工步道铺装,像这样出于机械化、标准化的设计,在与多种多样地域的自然和风土的协调方面几乎没有进行任何考虑,从而造成居住景观单调、缺乏亲切感、远离自然等问题。

二、实例分析

(一)项目概况

新城保元泽第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北临世纪大道,西临东湖南路,项目占地面积约为7.13万平方米,景观占地面积约为4.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万余平方米,以低层住宅为主,辅以小高层、高层住宅和商业街区。地块原为古东湖遗址,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昔日密布的水网已经逐渐淹没,但该地仍富有深厚的中华水文化历史渊源,“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生活是人们心中不可磨灭的记忆。

(二)总体定位及思路

项目总体定位是重现富有江南水乡韵味的居住建筑,它既要反映地域性特色,又是能满足城市化进程中现代人居住行为需求的现代居住景观。它不是简单照搬江南园林的既定元素,而是重塑江南水乡生活独有的情节。项目最终期望达到“老年人看了怀旧,年轻人看了时尚,外国人看了中国”的境界。

(三)场地空间规划

新城保元泽第项目在设计之初就将空间作为场景时空的载体,避免空间被孤立看待。在进行居住区景观设计时,首先,将场地汇总的水系、地形及周边环境与景观所形成的有机体系作为景观整体的骨架;其次,场地中的建筑及其他构筑物的布局、功能场所的定位等组成居住区景观的血肉;最后,在不同的景观设计手法服务于同一主题的前提下,通过保留或重读的一个个场景则是居住区景观的毛发。

(四)以水为魂的规划思路

在本案中,“水”成为了贯穿全局的灵魂,凸显了“先有河后有房”的设计理念。项目设计尊重了水乡河溪脉络,并以蜿蜒交错的水体承载整个小区的平面布局,将住区自然的分割。因借水系,努力还原和重塑自然状态下完整的水系结构,为了打造更为理想的景观效果,在设计中特意使部分水流环绕建筑蜿蜒而行,部分又隐于自然水岸之中,使观者的视线富于变化,获得一种介于可见与不可见之间富于想象的观景体验。

(五)地域化的用材策略

1.取材地域化项目从设计之初便确定尊重材料使用价值的原则,对于可以保留并重复利用的材料,最大化地去延续其使用价值。例如,本项目中对河坊街旧砖的回收利用以及对古桥的迁移保留。其中百年古桥保元桥的迁移保护不仅为文物保护提供了新思路,更是极大地提升了居住区内景观的历史感和延续感。

2.用材地域化首先,在使用材料的过程中尊重其在当时当地的开发使用方式。例如,保元泽第项目中各种休憩设施和平台选用的粗糙的接触面、不同做法的驳岸和池壁、本土植物的栽种,都在最大程度上保留原来水乡生活的用材方式。其次,材料的使用服务于景观的“中心思想”。本案中在项目主题确定为“重塑专属水乡西塘的文化记忆”后,将这一“中心思想”落实为视觉、触觉甚至听觉的感知实体,如,在保元桥边放置一艘乌篷船,辅以亲水平台和植物配置,重现一目久远的情境,带给居住者舒适安逸的西塘水乡生活体验。

三、居住景观设计策略

(一)地域文化的表达策略

1.塑造地域化风格景观设计应注重地域化风格的塑造。在经历了“地段-配套-环境”等发展阶段后,房地产发展的最高形式必然是居住文化。例如,保元泽第项目将原先“欧陆风情”的设计方案全部推倒重来,实地调查总结当地居住景观风貌特色,在建筑风格和景观打城镇化进程中现代居住景观设计策略造上力图重塑一段专属水乡西塘的文化记忆,为营造有水乡地域特色的景观打下良好的空间基础。现代居住景观设计应从当地本土的居住文化出发,保留、吸收、再创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居住景观。这种内涵提升在价格上升空间日益缩小的市场中,也是一种获取竞争优势的策略。

2.运用地域化材料景观设计应最大化地实现地域化材料的运用。一方面,选用具有当地自然人文特色的材料,才能最直观贴切地表现地域化景观风格。这样不仅更容易保持色泽的统一感,而且能带来与当地植物、建筑的协调感。另一方面,选用具有年代美的旧物,如附着青苔的砖瓦、有悠久历史的古桥等,能够将天然风化酿成的年代美融入居住景观,创造耐人寻味、安逸雅致的居住空间。

(二)景观交往功能设计

1.促进运动人士交往的设计首先,在居住景观设计中为跑步、散步等运动铺设鹅卵石步行道,铺设路线应做到既考虑人车分流,又贯穿小区主要景观,引导居民在欣赏室外景观的同时增加邻里交流。其次,在步行道及健身器械、健身场地周围适当增添公共交往空间,合理设计场景的私密性,既具有一定的外部可视性,又具有一定的围合感,为邻居间偶遇攀谈提供机会。

2.促进儿童及家长交往的设计现代居住区的交往模式中,儿童和青少年对邻里关系的和睦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们活泼开朗的天性很容易形成邻里间交流的氛围。首先,居住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应以儿童视线高度为标准进行设计,如,绿篱高度应设置在儿童身高范围以下;其次,设计方便家长交谈的景观空间,在注意活动场地的安全性设计的同时,考虑陪同家长的歇息交流需求。

(三)景观自然化设计

1.带来亲和感的景观设计一方面,注重人性化空间尺度的景观设计。传统村落、民居的尺度,均与人体自身尺度相协调,这尽管是由于受当时生产力的约束所制,但也恰恰形成了尺度宜人的石墙高度、村落社区大小等,人性化的空间尺度舒适性也由此形成,这些都值得现代居住景观设计学习借鉴。另一方面,鼓励最小人工干预的设计。在自然村落中,大量的人工干预是“用必要的最小限度的劳动力达到一定水准以上的结果”的设计。例如,对排水口下的土地容易被冲坏部分设置散石铁网进行保护,而对其余不易被侵蚀的地方采用自然河道状态。这种节能环保的景观设计,彰显了朴素舒适的景观特质。

2.生态可持续性景观设计首先,允许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交织共存。自然状态下的土地往往是多种土质、植被类型交织存在的,这使得生物多样性得以维持,这值得现代的居住区景观借鉴。例如,绿化中疏林地和草地混合,有助于藤蔓植物群落出现,作为层次不明显的群落丰富景观效果。其次,设计富有变化的地形。居住景观或者是在原本就平坦的土地上形成的,或者是在人工改造成平坦地形的基础上形成的,这虽然是出于工程安全性的考虑,但与自然状态下多变的地貌相去甚远。在打造景观时,适当进行地形的变化,可以引起水分条件和日照条件产生相应地变化,在这种基础上生长的动植物多样性也相应增加。最后,增强表面渗透性。增强居住区内道路、铺装的表面渗透性可以让雨水进入自然界的水循环系统,而土壤等多孔质的表面具有保水功能,为植物生长提供天然补水作用。石块垒成的石墙中的缝隙可以供藤蔓植物自由生长,也可供麻雀等鸟类筑巢。这样才能真正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可持续景观。

四、结束语

5.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进展 篇五

提及住区水环境设计,自古以来就有“城有水则秀,居有水则灵”、“吉地不可无水”的说法。水体作为一个造景要素,不仅具有生态价值,而且可以调节温湿度,净化空气,增强居住舒适感,水的形态、风韵、气势、声音蕴含着无穷的诗意、画意和情意,丰富了空间环境,给人美的享受和无限的联想。古时即有“遥遥十里荷风,递香幽室”?[1]、“深柳疏芦之际略成小筑,足征大观也”?[2] 之说(明·计成《园冶》)。

现代水景住区自20世纪90年代在欧美开始流行以来,这股流行浪潮很快就影响到中国,蔓延到广州、深圳、上海、北京以及内陆省份。近年来,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建筑的高度密集、环境的严重污染,城市居民更加渴望能够与纯朴自然、亲切优美的湖光水色零距离接触和朝夕相处。因此,住区水景设计也就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事实上,深圳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区内山、湖资源丰富,气候湿热,经济发达,为水环境设计与建设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其设计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一、水的景观特性

水景住区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带给人们无穷的趣味,毋庸置疑是源于水自身的特性。

流动性:地球的重力使水从高向低不停地流动,这种位移的变化使水处于不断循环运动中,充分体现出水柔美、活泼的特性。而瀑布、海浪、激流、涌泉等不同程度的激烈状态带给人强烈的视听感受。此外,风这一时令要素也促成水的流动,在平静的湖面上,“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一派诗情画意。

倒影和反射:水的倒影能增加景深,扩大景面,产生虚实对比、交相辉映的画面。阳光下,水面波光粼粼,新绿、晴空和建筑交织变幻,视野收放开合;倒影、逆光、反射,波光晶莹,色彩缤纷,将建筑环境衬托得如诗如画。

可塑性:水是一种连续的物质,无形而消极,本身没有固定形状,但通过容器或喷头,却能塑造成多种形态。宋代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曾说:“水,活物也,其形欲深静,欲柔滑,欲汪洋,欲环绕,欲肥腻,欲喷薄„„”,就极为详尽地描绘了水的多种多样的形态。

声、色特性:水本没有自己的声音,基底的不同,上部剩余空气的多少决定了水的声音。涓涓细流发出的悦耳动听的水声,瀑布、海浪发出的轰鸣都有益于营造空灵超脱的意境;水虽然没有颜色,是透明的液体,但自然界中的浮游生物和光线中青蓝色的反射作用赋予它丰富的颜色;周围环境颜色的映射,也使得水面可以随着景物色彩的变化而变化。

二、水景的开发和利用

亲水是人们的天性,水体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营造“诗情画意”的景观效果,并且也能运用一定手段去拓展空间,延伸、引导空间,用设计师的创意理念去多样化地丰富景观环境内容,达到活化空间、创造情意。

空间的拓展:规模较大的面状空间,在环境空间中有一定的控制和空间拓展作用。一方面,水虚无的形态弱化了空间界限,延展了空间范围,有助于空间的拓展;另一方面,水中的倒影,不仅给水面带来光波的动感,使水面产生虚空间,产生开阔、深远之感。

空间的延伸引导:小规模的水面或点式水景,在环境中起着点景作用,构成空间的视觉焦点,从而起到引导作用,其布置较为灵活;并且这样的水景与水面大面积不同,更易与人直接产生戏水活动,不仅增强了对景观的参与性和趣味性,也满足了人们亲水的心理。

空间的层次:水景作为视觉对象,具有丰富的视觉层次。其多样的形态和可塑性,可以灵活组织成各种点、线、面式的水景,通过不同叠合的方式形成三维立体空间;并利用周围的环境,建筑掩映、分割和充实空间,起到点景、对景、背景的作用,获得丰富的空间层次。

三、实例分析(深圳华侨城波托菲诺二期纯水岸景观设计)

深圳华侨城波托菲诺二期纯水岸是深圳现代住区水环境设计的成功范例之一。

该项目占地面积8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二期纯水岸位于波托菲诺的腹地,地形绵延起伏,7万平方米的天然湖泊燕栖湖穿越其中,对面环以苍翠浓郁的荔枝林、高尔夫球场,北侧是已经建成的天鹅堡一期,西侧紧靠主题公园欢乐谷。区内空气清新,含氧量高,原始环境条件得天独厚。

设计理念:

以意大利海滨小镇PORTOFINO为蓝本,设计中融合了西方古代建筑和现代社区的特色,根据原有的自然特色,以尽量减少人工对原创的干扰为原则,创造了一个以水为媒体的主题水岸住区—享受自然,回归质朴。

水景设计:

基于对基地自然环境的充分了解,遵循开发的策划理念,设计上注重利用水景、硬质铺装、植物等多种造景元素,通过不同的水景处理方式既表达了东方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也体现了有趣味的西方人的“维理”观念的特征。

入口广场的线状水景:住区的中部设计了一条轻松而令人陶醉的景观轴线:入口广场—休闲步行街—圣菲诺钟楼—水岸广场和码头,构图上反映出纯粹的意大利广场式布局和建筑装饰风格。入口处拾级跌落而下,顺着缓缓而下的休闲步行商业街,一缕水带在广场中部集结,黑色石材汀步交错浮于水面,细雨落下,溅起圈圈涟漪,是整个住宅小区的焦点和精华所在;尽端高大的钟楼偏向一侧,形成整个景观轴线的高度控制,与远端开阔的湖面形成强烈的对比。

燕栖湖的自然式水景:燕栖湖与天鹅湖水脉相通,设计中为了有效利用燕栖湖水面资源,一方面尊重其自然式布景;另一方面结合建筑形式对水面轮廓进行了部分梳理改造,局部拓宽和挖进,整理邻水界面。这不但加大了湖岸线总长度,并且增加了水面的空间节奏感,消解了两岸较为硬质的景观物质;湖岸由叠石砌成,被各种自然植被覆盖,野趣横生,水面上根据高差设计了两处叠水瀑布,为止水如镜的湖面增加了无限的动感;湖水边缘自然延伸到了的TOWNHOUS的四组水庭、会所和泳池,沿着湖边或绿树成荫的小码头,以缓坡形式慢慢淹没深入湖面的入口广场,长长的木栈道顺着湖岸向水面延伸„„湖水、建筑、植物融为了一个整体。

点状几何式水景:除却以上较大的水景以外,住区中还有分布于建筑组团内部的点状几何式水景。这些水景或是用麻石雕琢而成的吐水石面,或是由弧形水台形成的瀑布,或是刻有精致花纹的圆形铜质水钵与八角形的水池的组合体布置在各轴线的交汇处,甚或与燕栖湖连成一个整体,形成中心视觉焦点。

水景与人工要素的和谐处理:

人具有亲水性,喜欢和水保持近距离接触,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感受它的气味、水雾和湿润。设计中在宽达5米的木栈道上面设置了木凳和木台基,可作休息之用,使人们长时间亲近湖面观赏大自然的美景;水岸广场延伸入湖水的缓坡,以及由青石板和鹅卵石铺砌而成泊船码头,即强化了港湾效果又让人们与水产生了直接的联系;湖畔步道满铺方砖,临水设置休闲咖啡座,漫步湖畔,湖水的静谧和智慧沁人心肺;凭栏远眺,广阔的水面延伸远处;极目燕含山的翠绿葱茏,涤荡胸怀;临街品茗,舒雅惬意,轻快灵透。

为了渲染地中海风情,使水面与周围环境协调起来,设计中注意人工要素的选材和色彩的匹配。铺地以青石板、鹅卵石、亚光面花岗石、砂岩为主,水池的池底则以小块的花岗石与鹅卵石拼砌而成,栏杆、灯柱、花盆等配件多以铸铁、原木、陶土等原始材料做成;色彩上为了表现热烈的海滨气氛,采用了一些强烈的对比色,远远望去,在青山绿水的烘托之下显出油画般的效果。

建筑的布局和设计也充分考虑水景的引入。布局上采用“中央低,周边高”的形式,邻湖位置布置Townhouse和低层公建,以减少对湖面的压迫感,基地北侧布置较高层数的住宅建筑,以使在不影响湖景的前提下可以欣赏到湖景,同时在外围成为小区中心的屏风;水岸广场转角处布置弧形的建筑组合,达到视线上的通透;组团之间采用了“Z”字形的建筑拼接手法,形成较为完整,具有亲和力的内部空间。

立面造型上联排式别墅体量较小,以小四坡顶为主要形式,造型丰富多彩,提供了良好的湖面边界景观效果。多层住宅因体量相对较大,在保持坡顶形式的同时,又融合了部分现代设计元素,色调以明黄为主,线条简洁明快,配合丰富的门窗和阳台古典元素的细部,立面十分简洁和整齐。户型设计考虑以湖面为主要景观元素,强调舒适性和景观面,270°超宽双层观景阳台使得温柔宁静的湖水成为日常居家风景。

四、结语

6.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进展 篇六

作者:袁野时间:2011年12月29日

]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开始追求居住环境的舒适。居住区作为人们基本的居住空间,规划和景观设计成为房地产行业竞争的主要体现。因此,在居住区的规划和景观设计,除了解决人们的居住问题以外,更多的是要赋予人性化的理论文联盟念,以此来满足人们的精神享受。

关键词:国家园林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国家园林城市建设概况

1991年,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首先提出了“山水城市”的概念,中国现代城市建设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指引了方向,也为园林城市运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1992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科学等事业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加之各级政府和各界群众的有力推动,城市园林绿化活动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以“绿化达标”、“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等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政策为基础,建设部制定了《园林城市评选标准(试行)》,借以嘉奖在园林绿化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城市,从而推动全国各城市的环境治理和建设。自从1992年建设部开展国家园林城市评比以来,截止到2011年9月为止,一共进行了12批次的国家园林城市评选,评选出国家园林城市184个(表2.1),其中包含4个国家园林城区,分别为上海市浦东区(1999年)、天津市塘沽区(2007年)、重庆市南岸区(2007年)、重庆市渝北区(2007年)。国家园林城市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现状

2.1 “为绿化而绿化”

主要表现在一些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规划只考虑是否符合规范,而忽视情趣、意趣。有的甚至拒人于园外,草坪、花坛、绿地景观被栅栏包围,这样的园林景观的绿化虽然绝对化覆盖面积达标,但其实用功能却远远发挥不了作用。

2.2 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缺乏个性

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楼盘的广告,其中不乏有洋楼、庄园、小镇等名词出现,仔细品味似乎都是外国的名称。走进住宅区参观一下,可以看见具有强烈西方园林特色的要素在里面,大型的罗马柱、喷泉水池的组合、几何的布置形式、修剪整齐的花木……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先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传统的造园思想,我们完全可以将它们运用到现在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充分发扬我国的优秀园林艺术和设计思想。改变现在许多小区一样的植被,一样的空间布局形式,以适应居民的心理需求。

2.3 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缺乏文化气息

园林景观设计作为居住区的一部分,是反映社会意识形态的空间艺术,要满足人们精神文明的需要。但很多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不是充斥着强烈的人工气息,就是做工粗糙,更谈不上会有诗意了。园林艺术是一种动态艺术,这种艺术不是简单的栽植一些奇花异草或是建造一些亭台楼阁便可以体现出来的;建设者应拓展视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营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境界。

2.4 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严重失衡

花卉植物是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主要的造景要素,它们以其特有的色、香、姿、韵和特有的层次感,改善了生态环境,装点着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人们美化环境的意识,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但能取得最佳的视觉效果和环境效益,而且还具备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在实际生活中,许多园林景观设计者(或决策者)的植物造景意识不强,在有限的可绿化空间里不以植物造景为

主,却硬加上亭台楼阁、假山叠石等景观要素,不顾具体环境,单纯为做景观而做景观,使本已严重失衡的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的比例更加失衡。片面追求硬质景观的结果,必然使人们期望的自然环境和宁静惬意的小区氛围不能得到充分体现。

2.5 各园林景观要素与居住楼体风格、人文环境难以和谐统一

当前一些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忽略了与居住楼风格、人文环境的和谐统一,有的盲目遵循“什么时尚造什么,什么好看建什么”的原则,东凑西拼的各种园林绿化要素风格不一致,使环境显得杂乱无章、不成体系,反而对居民的身心会造成伤害。提高国家园林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质量的具体建议

3.1 统一规划,协调布局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应在统一考虑小区整体风貌的前提下,根据使用功能要求,科学协调布置园林景观,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园林景观系统,并与城市整个自然绿化要求保持统一。设计尽量做到“人性化、生态化、自然化”,建设富有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居住小区绿化景观。

3.2 因地制宜,合理利用,体现人性化

适地造林、借景寓情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精华所在。要最大限度利用原地形地貌,少动土方,适当保留原有树种。在植物的选择上倡导乡土植物为主,还可适当选用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植物,改善居住区的植物种植结构。

3.3小区景观要与生活、文化相结合,讲求实用性

小区园林景观是区内居民游憩、锻炼身体、休闲、交流的场所,因此小区园林所创造的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富有人情味。如儿童活动区树种树型要丰富,色彩要明快,比例要恰当,一般采用生长健壮,少病虫害,树姿优美、无刺、无毒、无飞絮的树种。而老人活动区应选择高大乔木为老人休息处遮荫,为晨练、散步创造意境。

3.4 植物配置上注意层次性、协调性

在居住小区中进行植物配置时,应注重其层次的搭配,利用乔灌木、地被混合配置出高、中、低、地被层四个层次,在进行这种层次的搭配时,应注意乔木与灌木的比例约为1:3为宜,草皮面积不高于绿化面积的30%,另外要注意植物种类的丰富多彩。要掌握季节性观花观叶植物的搭配,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要巧用草本花论文联盟论文联盟编辑。卉以弥补木本之不足,在组合时必须考虑小区中植物的色泽、花型、树冠、形状、高度等方面,做到互相协调。

3.5 突出主景,切忌主次不分

每个园林都有一个题思想,每一个园林也必须有一个视觉焦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园林主景。对于居住区绿化设计来说,必须考虑焦点景物的配置,可以是水景,可以是山石景,也可以是植物造景,只要能与环境协调就是好。现代园林本身就是一种思想,一种文化的存在,我们尊重这种存在的同时,就必须理解园林中主基调的作用,定了基调才能创造出小区的园林氛围,才能表达出主题。

总之,国家园林城市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在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时要不断创新,设计出真正人性化、生态化和自然化的园林景观。小区规划和景观设计的优劣对整体提高小区的品质和整个城市的市容市貌起到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里德.园林景观设计——从概念到形式(原著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2] 建设部.园林城市评选标准.建城[1997]150号.

7.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进展 篇七

近年来,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政府和环保部门越来越重视城市的绿化, 在城市绿化的过程中, 对居住区的绿化占了重要的部分。居住区的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为了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 提高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水平势在必行。例如, 江苏甲江南小区, 就是园林小区中较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一、现代居住园林景区设计的作用

1. 对居民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有很大的改善作用

对居住区进行园林景观设计, 不仅是城市绿化的需要, 也是改善人们生存环境的需要。园林景观设计主要选择的是绿化植物, 这些植物能减小噪声、净化空气, 所以能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此外, 科学的园林景观设计和各种植物的合理布局, 能起到良好的防风、遮阳的作用, 可以有效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 使居民的生活更加舒适。总之, 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起到了美化居住区环境的作用, 而且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场所, 很好地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在甲江南小区中, 有着很多花卉区、草坪区等, 人们可以在小区内享受到自然的风光, 在这个小区中生活有着闹中取静的优雅之感。

2. 对不雅观的景物有很好的修饰作用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的水平也在逐步提高。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都会有一些不雅观的景物, 而由于某些特殊的原因, 这些不雅观的景物不能被处理, 只能保留下来。此时, 园林景观设计就派上用场了, 园林景观设计者可以在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 利用植物将城市中不雅观的景物进行修饰或者将其遮蔽, 进一步美化城市环境。例如, 园林景观设计者在不破坏居住区设施和原有植物的情况下, 将一些美观、多彩的植物与不雅观的植物合理搭配, 使居住区的景色变得更美观。

二、现代居住园林景区设计的原则

1. 整体性与多样性原则

整体性的原则是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要求设计者在进行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时要从整体入手, 既要考虑到居住区的整体环境, 又要考虑到与附近居民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和谐、统一。多样性的原则要求设计者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 既要采用多样化的植物, 又要做到多变的设计风格, 创造出多元化的效果。因此, 在保证所选植物的多样化的同时, 还要保证植物之间的生长不会相互影响以及植物的变化适合整体环境的特点。总之, 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整体性原则与多样性原则不是对立的, 只有做到了整体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才能设计出高水平的园林景观。

2. 生态性原则

生态性原则要求园林景观设计者首先要做到因地制宜, 根据居住区的自然条件和地质特点, 选择经济且适合该地区生长的植物, 而且要尽量保证该地区原有的生态结构不被破坏;其次, 在需要引进外来的观赏性植物时, 一定要考虑利弊并且严格把关, 防止引进有害物种, 切实做到维护该地区生态系统的平衡;最后, 园林景观的设计要尽量贴近自然, 切实满足居民的需要。

3. 地方文化性原则

我国的民族众多、国土辽阔, 每个地方都会有自己的特点, 地方文化性原则要求设计者在进行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时, 要充分了解当地自然环境和文化特点, 并且充分利用居民区内的地貌特征, 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园林景观。甲江南则充分利用了南方特有的园林之感配以现代的生活习惯, 两者的完美结合给小区居民以自在安逸的生活心态。

4. 舒适性原则

园林景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方便居民。在学习、工作之余, 人们的闲暇时间主要在居住区度过, 甲江南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良好的居住环境, 不但能够让居民呼吸新鲜的空气、陶冶情操, 而且能让居民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因此, 设计者在进行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时要秉承舒适性的原则, 不断提高设计水平, 使人们的居住环境变得更美。

三、现代居住区园林景区设计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改善措施

随着房地产事业的快速发展, 产业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 为了吸引人们的目光, 开发商开始加强对居住区园林景观的建设。然而, 由于管理受限或者开发不当等原因, 我国的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存在诸多问题。

1. 园林景观设计不科学, 植物盲目种植

为了园林景观的美观, 许多设计者不顾当地环境的要求, 盲目引进外来的花卉、树木等, 这样的做法轻则造成植物因不能适应环境而死亡, 重则导致该地区的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据了解, 我国多数植物类外来物种入侵的现象是由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引进外来植物引起的。因此, 设计者在进行景观设计时, 不能只顾美观而不计后果, 要切实做到科学、合理地安排种植;对于引进的外来植物, 要做到权衡利弊, 严格把关, 并且尽量少引进外来植物。

2. 园林景观设计不能因地制宜, 植物的利用不合理

随着园林景观设计的风格越来越多, 设计者难以再设计出全新的风格的园林景观, 导致如今的园林景观设计呈现出相似性的趋势。因此, 为了抢占先机, 开发商就必须推出新颖的园林景观, 进而导致设计者不能做到因地制宜和合理利用植物, 造成人力、财力的过度浪费, 例如, 某小区的开发商不顾自然环境, 为了环境的优美大力兴建人工湖, 不但没有给居民带来良好的宜居感, 反而由于植物搭配不当, 滋生了大量的蚊蝇。对于这种现象, 设计者不能一味求新而忘本, 要秉承因地制宜的原则, 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植物特点, 设计出全新的园林景观风格。

3. 园林景观设计忽略其功能, 过分重视外观

目前, 设计者过分重视园林景观的外观, 因追求植物种类、颜色等的搭配而忽略了园林景观的内在生态功能, 导致园林景观净化空气、防风、防噪的能力大大减弱。为了解决这种问题, 需要设计者从根本上改变对园林景观设计的认识, 注重园林景观内在生态功能, 设计时做到外在美感与内在功能的和谐、统一。

4. 园林景观设计缺乏文化气息

一个好的园林景观设计, 应该具有地方特色, 主题明确。然而, 由于设计者的文化底蕴不强, 设计时只是单纯抄袭国外或者外地的设计理念, 造成现在的园林景观设计大多杂乱无章, 而且缺乏地方特色。设计一个好的园林景观, 设计者应广泛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 并且充分利用当地的地貌特征, 根据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进行设计, 让居民能深深感受到乡土气息。

四、结语

居民区园林景观的建设在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般来说, 人们习惯把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规划的好坏作为评定一个居民区好坏的标准。通过文章分析可知, 在进行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时, 一定要做到以人为本、因地制宜, 顺应自然环境的发展, 追求居住区整体环境的一致, 只有这样才能为居民创造出和谐、温馨、适合居住的环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居住区周围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但是现代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介绍了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作用和原则, 分析了现代居住园林景区设计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措施。

关键词: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分析,思考

参考文献

[1]郭淑芬, 田霞编著.小区绿化与景观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8.浅谈现代城市居住区绿化环境设计 篇八

[关键词]居住区;绿化环境;现状;设计原则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准的提高,不仅对居住建筑本身,而且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居住区绿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居住区绿化为人们创造了富有生活情趣的生活环境,是居住区环境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其实,居住区绿地及绿化配置具有保护环境,美化环境,拓展生活空间等诸多作用,是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基础,因此,人们对现代居住区绿化环境,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现实中许多居住区的绿化环境还有种种不令人满意之处,需要用新的设计理念去逐步完善。

1现代住宅小区绿化环境现状

1.1“为绿化而绿化”的设计观念表现普遍。主要表现在一些居住区方案设计阶段缺乏人性化的考虑,这类方案虽然也可以满足相关的规范或绿化法规条例对绿地率的要求,但缺乏情趣、没有与居民可以互动的绿化空间设计。有的住宅区的绿化甚至有拒人于园外的感觉,绿地景观被铁栅栏、过高的绿篱包围,楼间绿地没有供居民休憩的空间,这样的绿化居民无法真正使用,其实用功能远远不能发挥。

1.2绿化设计单调,无法形成具有社区特色的植物景观。大多数城市居民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他们的住宅区绿化没有特色,识别性不强,以致来访的客人很难快速准确地找到他们所处的位置。不少小区都是一片草坪,中间点缀几棵银杏、紫叶李或黄杨、红叶小檗镶边等,以致于缺乏个性,不便于识别。缺乏有特色的园林植物和园林小品。

1.3植物选择过分重视单一草坪,而忽略植物群落。受城市绿化整体现状的影响,居住区绿化有一种“重草坪,轻植物群落”的弊病。过分追求大面积草坪,单一大规模进行草坪建植,其实并不科学,草坪相对植物群落而言,观赏性强,但生态效益弱,而且大范围的草坪养护及建植的费用都很高,会增加住宅小区内居民的经济负担。其费用是相同面积的非单一性草坪景观(即乔木、灌木、地被植物、草本花卉组合景观)的1.5~2倍。

1.4植物配置重绿化,轻美化、香花、经济化。很多居住小区绿地率足,覆盖率挺也高,但就是没有很恬静优美的氛围,什么原因呢?小区里清一色的法桐、毛白杨,再有就是黄杨、女贞的组团,单调乏味。社区是和居民生活接触最密切的小环境,好的设计可以改善提高人的生态环境。应该以生命质量为出发点和目标,注重绿化布局的层次,风格和建筑要互相辉映,注重不同植物各方面的相互补充融合。难道非要去公园才能看到春花烂漫、秋实丰硕么?居住小区里同样可以种植芬芳、艳丽、果实丰茂的植物。石榴、柿子、葡萄、樱花、木瓜、海棠等等都是很好得选择。只有让居民得到实惠得设计,才是最受欢迎得绿化设计。在植物搭配上要体现出季节的变化,在不同季节不同地方都应该有绿地空间,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落叶乔木,常青灌木。

1.5绿化设计与后期管护脱节,维护困难。由于我国物权法颁部时间不长,不少居住区在正式投入使用后,因疏于管理和维护,绿化好的环境遭到破坏而得不到及时维护,加上水、电等设施供应脱节,使居民的外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从而大大降低居住区的环境质量。

2现代居住区绿化设计的原则

在现代居住区设计中,一般要求绿化率达30%,高档住宅区甚至要达50%~60%。居住区绿化设计对树种选择要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此外,还应考虑以下:

2.1绿化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人性的设计是指与使用者行为心理活动相一致,尽量满足多样使用、群体多层次需求的设计。人性设计反对以车为本的思想及纪念性和展示性的设计意志,倡导以使用者为本,社及切实给使用群体带来便利。

小区绿地最贴近居民生活,规划设计不仅要考虑植物配置与建筑构图的均衡,以及对建筑的遮挡与衬托,更要考虑居民生活对通风、光线、日照的要求,花木搭配应简洁明快,树种选择应按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来设计,并区分不同的地域,因地制宜。北方地区常绿树种应不少于2/5,北方冬春风大,夏季烈日炎炎,绿化设计应以乔、灌、草复层混交为基本形式,不宜以开阔的草坪为主。另外以人为本并非一味迎合目前人们的趣味,更重要的是通过环境影响人、造就人、提高人的层次和品味。宅旁绿地应当尽量集中在向阳的一侧。因为住宅楼朝南一侧往往形成良好的小气候条件。住宅北侧日光不足不利于植物生长,可将甬路、埋置管线布置在这里。绿化时,应采用耐荫植物种类。另外,在东西两侧可种植高大乔木遮挡夏日的骄阳,在西北侧可种植高大乔木以阻挡冬季的寒风。科学实验证明,乔木周围温度冬高下低,比较稳定,所以,宅间绿化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都要以乔木为主。要注意与建筑物、地下管网有适当的距离,以免影响建筑的通风、采光,影响数目的生长和破坏地下管网。乔木距离建筑物5m左右,距离地下管网2m左右;灌木距离地下管网和建筑物1~1.5m左右。对于那些有电线、电话线、热力、煤气管道通过,不适合种乔木的地方,为了减少尘土,调节温度,要设计种植草坪。

2.2满足绿化覆盖率的基础上,追求构建特色植物庭院。考虑绿化功能的需要,以高大的乔木作为小区主干道的骨骼,提高绿化覆盖率,起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幢建筑的前庭都规划一个开放式的小花园,每个花园的构图,布局应各有特色,使居民特别是儿童很容易识别自己的住所。庭院式绿化小区中的组团式小游园,服务半径小,供居民茶余饭后休息游乐,人称“袖珍花园”。植物材料的种类不宜太多,又要避免单调,力求以植物材料形成特色,使统一中有变化,各组团、各类绿地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又各有特色树种,如玉兰院、石榴院、银杏路、樱花街等。

2.3绿化配置以植物群落为主,兼顾草坪。现代化的居住区,植物群落是绿色空间环境的基础,植物景观是绿色的主体,因此,设计必须根据不同的气候特点、居民生活习惯的不同、对户外活动要求不同来进行。乔木、灌木、草坪要有一个合理的配置比例,达到最佳的生态和美化作用。科研人员从园林植物的改善环境功能和叶面积指数关系入手,换算出城市最佳生态效益结构为乔木+灌木+草(含地被、绿篱),种植结构其比例为乔木:灌木:草:绿地=1:6:20:29,含义是29m2的绿地中,应有乔木1株,灌木(不含绿篱)6株,草(含地被植物、绿篱)20re2。这种种植结构可创造最佳生态效益,既节省土地,又在环境生态效益上产生最佳效果。

2.4绿化设计兼顾实用性和艺术性。居住区绿化不同于公园设计,在居住区的设计和建设中,要注重实用功效和美学艺术。现代的居住区是以自然为主轴,体现人的情感与文化品位取向的生态化人居环境,因而在其景观效果表达上要结合人文内涵,创造出充满情趣的生活空间。在规划设计中,还应充分考虑居民要求,满足小孩嬉戏,老人活动、品茶、下棋,停放私家车以及居民体育锻炼、健身等。

9.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进展 篇九

居住小区宅旁绿地是居民日常休闲和交往的重要场所是小区绿化的基础。同时,宅旁绿地对整个居住小区住宅建筑起到了美化、装饰、标示的效果,合理地设计宅旁绿地,能使植物与建筑景观相得益彰。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宅旁绿地作为小区点、线、面绿地系统中面的绿化形式它不但影响小区居民的生活,同时也关系到小区绿地系统整体效益的发挥。

1、居住小区宅旁绿地的特点与设计原则

1.1 居住小区宅旁绿地的特点

1.1.1 贴近居民,领有性强。宅旁绿地是送到家门口的绿地,其与居民各种生活息息相关,具有通达性和实用观赏性。宅旁绿地属于“半私有”性质,常为相邻的住宅居民所享用。因此,居住小区公共绿地要求统一规划、统一管理,而宅旁绿地则可以由住户自己管理实行自由的绿化模式,而不必推行同一种模式。

1.1.2 绿化为主,形式多样。宅旁绿地通常面积较小,多以绿化为主。宅旁绿地较之小区公共集中绿地相对面积较小但分布广泛,且由于住宅建筑的高度和排列的不同,形成了宅间空间的多变性,绿地因地制宜也就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宅旁绿化形式。

1.1.3 以老人、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宅旁绿地的最主要使用对象是学龄前儿童和老年人,老人、儿童是宅旁绿地中游憩活动时间最长的人群,满足这些特殊人群的游憩要求是宅旁绿地绿化景观设计首要解决的问题,绿化应结合老人和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来配置植物,合理组织各种活动空间、季相构图景观及保证良好的光照和空气流通。

1.2 宅旁绿化景观设计原则

1.2.1 以人为本,设计规范。满足居民全方位的身心活动的需要,追求实用效果,营造人文关怀的景观内容,住宅小区宅旁绿地的设计要符合有关规范要求,做到有章可循。

1.2.2 景观、生态、社会效益并重。宅旁绿地关系到一个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影响着小区绿地系统整体效益的发挥。因此,宅旁绿化应根据不同的环境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创造景观,营建良好的社区环境。

1.2.3 因地择树,充分符合场所特点。宅旁绿化应配合住宅的类型,居住建筑的平面关系,层数和楼的高低,间距大小,向阳或背阴等不同环境进行设计。居室南面应考虑通风采光的要求,高层建筑的宅旁绿化则要考虑背阴面的特殊要求。

1.2.4 装点建筑,绿地内外互相渗透。绿化景观与住宅建筑形式协调,使树种的形态、大小、高度、色彩、季相变化与庭院的大小、建筑的层次相协调。注意内外绿化景观的结合过渡,使宅旁绿地与相邻道路绿化,公共绿地的组团绿地、中心游园等小区绿地景观相互渗透,形成良好整体效果。

2、宅旁绿化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2.1 绿化景观单调,植物配置过密 许多小区绿化仅以常绿树种、观形灌木、绿篱、草坪相配置,只有绿叶而没有鲜花与芳香,缺少季相、色彩及层次的变化。同时,为了追求即时的效果,常采用密植手法,一段时间过后,植物就变得很密集,影响了通风和采光,同时空间变小也让人产生压抑感。

2.2 植物配置主次不分,实用性不强 植物配置过于追求种类,过于杂乱,致使景观特点不突出,从而忽略了主调树种。同时,注重了植物的复层搭配的景观艺术效果,却忽视了为游人,特别是老人、儿童创造游憩活动空间的实用功能。

2.3 树种选择不当,后期养护不到位 对植物的生态习性及生物学特性研究不够,使种植地配置的植物生长和景观表现效果不理想。绿地内草坪和绿篱疏于修剪,难以形成良好的景色。病虫害防治滞后,导致植物生长不良或死亡。

3、居住小区宅旁绿地景观设计注意事项

3.1 绿化树种的选择 植物选材是宅旁绿化景观设计成败的重要一环。植物的选择、搭配特别要注意完善宅旁绿地的功能要求和与小区的建筑风格、色彩协调。

3.1.1 丰富绿化内容,避免景色单调。整个居住小区宅旁绿地树木应该丰富多样,但具体到各个宅旁绿地应具特色。要考虑四季景观及早日普遍绿化的景观效果,合理采用常绿树和落叶树,乔木和灌木,速生树和慢长树,乔、灌、花、草与蔓生植物,观形、赏花、闻香与取色结合的植物配置。

3.1.2 符合生态要求,满足生活需求。住宅周围因建筑物的遮挡而造成的阴影区,树种选择要注意耐荫性,保证阴影区域的绿化效果。结合宅旁绿地空间狭小的特点,合理应用攀援植物,进行垂直绿化。住宅建筑南向窗前,以低矮灌木和枝叶疏朗的落叶中小乔木为宜,满足低层住宅对通风采光的要求。

3.1.3 养护管理方便,生长抗逆性强。宅旁绿地分布着高密度管网,同时游人活动频繁,通常养护管理水平比中心游园等小区公共集中绿地要低。因此,植物应选择当地生长健壮、抗性较强适宜粗放管理的优良树种,以减少后期养护管理成本。

3.2 绿化设计与空间组织 宅旁绿地绿化空间的设计好坏与游憩赏景条件关系密切。因次,宅旁绿地设计要注意通过绿化创造各种空间环境。绿化空间的组织要满足居民在绿地中活动时的感受和需求。植物造景可利用乔、灌木、地被等植物的高低、大小、疏密等的不同,形成开敞、封闭、半开敞等不同的视景空间,为居民的公共及私密活动创造宜人的环境氛围。如密植的树丛,树带、篱垣形成封闭及半封闭空间能给人以隐蔽、宁静、安全的感受,便于休憩;绿荫当庭的孤植乔木形成封顶开平的空间形式及明快的缀花草坪形成的开敞空间为居民的沟通交流、户外活动提供了方便的交往场所。并可根据实地环境,组织空间多样的变化,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喜好居民活动的要求,丰富邻里沟通的生活内容改善住宅楼封闭疏远的人际环境。植物的高度低于人的视线时,空间有一定的范围感,但观景不受影响。植物高于人的视线时,空间界定明显而有领域特征,便于组织不同的景色环境,安排静态观赏内容。

3.3 绿化设计与住宅建筑 植物景观影响着建筑环境的方方面面。建筑环境与绿化景观存在着互为衬托、互为融合的关系。住宅建筑在形体、风格、色彩等方面是固定不变的,没有生命力,多是几何硬线条。因此,需用软质的绿化植物的质地、肌理及色彩来衬托、弱化建筑形体生硬的线条和丰富外墙立面景观。同时建筑也因植物的季相变化和植物不同的配置形式,使其构图变得灵动而富有生气。如通过花台、花境、花坛、花带、绿篱、对植、列植、墙附等多种植物景观形式,进行建筑的墙角及基础绿化,墙面的垂直绿化,建筑入口的重点绿化等可美化建筑构图,表现环境主题。住宅建筑物周围的绿化,应不影响室内采光、通风,以花灌木和地被植物为主。建筑物北面,可能终年没有阳光直射,因此应尽量选用耐荫观叶植物。在建筑山墙处,可列植物高长树木或进行垂直绿化。

3.4 绿化植物的色彩是丰富而易于变化的。利用色彩来美化建筑环境时,要对植物的颜色进行合理的搭配。建筑的外墙面较暗淡时,植物的颜色应明快些,而建筑墙面为浅色时可种植一些深绿植物,形成一种“粉墙花影”的画面;灰白色墙面前,适宜种植开红花或红叶植物;而红色墙面前则适宜种植开白花或黄花的树木。

3.5 绿化设计与居民活动 住宅周围的绿化应以居民的日常生活的户外活动需要来确定植物的种类和配置的形式。

充分利用植物的线形、色彩、体量、质感等景观设计元素,进行各种乔灌木、藤本、宿根花卉与草本植物的生态构筑。使居民能在美好的绿化环境中进行各种户外活动。宅旁绿地中不同活动内容应有不同的绿化形式,如:晨练、遛鸟、下棋等积极休息活动处,种植庇荫效果好的落叶乔木,保证足够的活动空间;交谈、赏景、阅读等安静活动处,种植一些树形优美,花香、色彩宜人的树木及时令花卉,为居民提供舒适园林环境;在儿童区,选择色彩明快、耐踩踏、抗折压、无毒无刺的树木花草为宜;在散步区,以季相构图明显的自然带植乔、灌、花、草复层种植形式为佳,有利于人们心情的放松。

在连接入口的通道,可形成台阶式、平台式和连廊式绿化形式,让居民一路由绿色、花香送到家门口。

4、结语

居住小区宅旁绿地是居住小区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具个性的绿地。随着小区建设的日益发展及居民对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住宅建筑的形式及宅旁绿地的空间组合也将更加多样。如何根据住宅周边自身的特殊环境,合理的选择植物和采用相适宜的植物景观配置形式,创造生态环境良好的人居生活户外空间是宅旁绿化设计首要面临的问题。

10.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进展 篇十

本项目的研究力图通过对老年人生活和居住特征的分析,结合老年人特殊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总结老年住宅户型设计的参考原则,从而,为老年人提供安全、方便、健康、舒适的居住空间及外部空间环境,以延长老年人在住宅中生活自理的时间,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和居住品质。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社会调查和收集现有的资料基础上,找到目前老年住区与环境存在的问题,结合社会学、环境心理学、人机工程学、景观设计学等多学科理论,对老龄化居住空间的设计做一系统全面的分析与研究。从不同学科角度去审视老龄化居住空间与外部环境的设计,并借鉴国内外优秀案例,设计出切实符合我国老年人的空间与环境,为相关设计项目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其次,杭州市作为浙江省省会以及国家一级城市在居住开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但面对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的居住问题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居住状况不容乐观,备受社会关注。随着本世纪初老年住区在杭州的落成,老年人在养老问题中又有了新的选择。老年住区虽然早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发展,但是在我国出现仅仅几年时间,属于一个较新的课题,相关研究滞后,理论指导缺乏,实践中暴露了诸多问题,因此应对杭州市目前老年住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规划和设计建议,不仅对杭州市老年住区开发建设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还能为其他城市老年住区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另外,老年住区在居住区室内外空间与环境设计研究领域之前较少涉及,本研起到一定程度的现实意义。同时对老年人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上也具有重大意义。

2国内外养老居发展现状及借鉴意义

2.1发达国家探索养老居住模式的历程

1)美国:在处理社会老龄化问题时,采用的方式是社区养老。它们在规划养老社区时,一同考虑了社区的使用功能以及社会学、医学、美学等对老年人的影响。

2)德国:德国对于国家出现的老龄问题采取的姿态是积极的。德国处理养老问题是由政府、老年人利益维护协会以及德国的建筑界合作一同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住宅照料护理养老模式——“照料护理式住宅”。这种养老理念表现在这几个方面:首先是多个单位、集体为老年住宅提供便利周到的服务。

3)亚洲:日本采取的方式是设计、规划并且建造名为“高龄者集和住宅”。在日本把老龄设施统称为高龄者设施,大致分为9大类:护理型老人福利设施、老人保健设施、介护疗养型医疗设施、护理院、养护老人之家、生活援助小规模老人之家、全自费收费老人之家、认知症老人之家、面对高龄者的优良租赁住宅。

2.2国内外老年住宅户外环境设计的现状分析

1)中国:首先中国老年住宅只仅仅针对室内活动空间进行了一些无障碍的设计,但大多数疏忽了老年住宅户外环境。在老年住宅的环境设计方面,不仅仅要强调环境的优美,更要创造便于老人与社会生活相融的、便于老人活动的室外空间环境。经过资料的调查分析,发现在老年住宅户外环境细部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很多,例如建筑的出入口缺少无障碍设计,休息座椅旁没有考虑轮椅停留的位置;视觉标志设置位置、字体的大小都没有考虑老年人的需要。这就给行动不便的老人的生活带来了诸多障碍。栽植的种类较少,植物配置层次单调,景观类型单一,可观性差。在路径设计上,步行路线过直、过长没有考虑中途休息的细部设计。道路广场铺装大,铺装材质缺少防滑处理,造成空间利用率不高。无障碍设计缺乏栏杆扶手的考虑,连贯性差。健身器械种类尺度缺乏对老年人的考虑,座椅铺面、扶手等缺乏季节性特殊性的考虑,如北方的冬天铁制扶手较凉等。水体景观方面,没有考虑到老年人的需要,只是一味的去追求目前时髦的做法,导致浪费很大。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预示这中国老年住宅外环境的严峻。

2)国外:美国加州莱克伍德的老年人独立住宅,距离洛杉矶市中心大约20公里。该住宅成功之处是主入口的位置靠近室内活动中心,并可从管理看见,增添了安全感。主入口处多样化的细部设计和非正式外观大大增加了人们的视觉兴趣。次入口直接靠近停车场,过往和上下都、很方便。不足之处是主入口和庭院没有与发生在停车场和上下客区的活动相联系。日本住宅的室外居住环境设计中,非常注重对老年人住区室外环境的布局。日本在设计上做了细致的规定,确保移动环境的连续性,各公共空间的综合一体化设计,街区空间及绿化景观在配置上确保多样性和易于老年人活动交流。首先,注重居住环境设施与地区特性的结合,室外及室内的环境设施都由使用者自主管理,并且以住宅的尺度来进行空间设计。其次,创造出多样化的停留、休憩空间,设计注意创造出具有多样视角、能够欣赏到各种风景的场所。而各个空间之间又存在着有机联系,能扩大使用者的行动范围、诱发其行动,增强老年人参与的欲望,也便于工作人员对居住者的照应和居住者之间的交流。最后,在室外环境设计中为了激活老年人的五感和记忆力,设计中考虑到了诸多让老年人与动物植物接触的机会,使老年人感知季节的变化,让小动物成为“护理成员”,给生活带来生机。

2.3杭州市老龄化居住空间与外部环境现状调研

杭州老龄化居住空间体系还未成熟,整体过于商业化,没有设计出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的居住空间。整个体系较为零散,没有结合杭州当地老龄人的特色,只是按照模式,复制黏贴。在外部环境的考虑上,杭州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设计可以完整体现。现有的老年居住空间缺乏外部空间的营造,与一般小区没有什么两样,浪费率极高,使用率低,没有更好地加强老年人的户外运动。中国普遍的模式是通过广场舞,但其噪音大等劣势值得设计师好好思考。

2.4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现代居住小区景观绿化规划与设计 篇十一

摘要:城市居住小区的景观绿化设计对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改善居住 小区生态环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中论述了“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注重特色”居住小区景观绿化设计原则,分析了现代城市居住小区景观绿化 规划的具体设计,以及景观设计与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的关系。现代居住区的景观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有以人为本、因地制宜、资源的节约和保护的理念,构建和谐舒适的居住区景观。

关键词:现代城市;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

一、现代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误区

1、忽略园林景观的功能性

首先是居住小区的公共空间的利用率较低,目前很多居住小区中景观的实用价值没有充分实现,很多设计虽然具有美丽的表现形式,但其实用价值经常被牺牲掉。尤其是居住小区中的广场,很多没有针对性,不能兼顾不同使用人群,并且只注重观赏效果,供人们休憩的室外家具比较少,致使人们不能充分利用公共空间的完善功能。无法停留、休憩以及交流。

其次是植物和水景设计片面注重观赏效果植物设计忽视其遮荫、防护等功能效应,仅仅为了存在而存在。许多活动场地、交通游览步道没有遮荫树,在炎热的夏天让人只能望日兴叹。

再次,“人性化”的设计思想没有被很好采用居住小区的建设最主要的并不在于选用时尚的设计风格,顶级的建材,最好的配套设备,而在于它能否给人们提供一个方便舒适的居住环境,能否给居民一个彻底放松,完全舒适的家,能否提供让住户感到舒畅的人性空间。园林景观设计要做到理解和尊重人的思想和行为需求。要充分了解所住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生活、工作习惯、生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这样才能使每一个细节都尊重体贴人的活动行为,体现人性关怀的服务理念。

2、景观的艺术观赏性和文化性不能很好体现

首先是不重视多方向观赏效果,多数园林景观与建筑外立面相谐调,注重其室外观赏效果。对于住户来讲,在室内欣赏室外的风景的感受也非常重要,但是在调研的很多小区内室内观赏效果非常不让人满意,主要是鸟瞰效果、色彩搭配、植物组合布局等方面。许多是草草处理景观和道路、停车位的关系,导致混乱一片,视效果较差的景观,规划师和园林景观设计师需要合理布局绿地、合理解决好停车功能、活动集散功能,同时同林景观设计师和建筑师合理解决景观观赏角度、观赏层次,使作出的景观设计才能达到园林上良好的俯视效果和立体效果。

其次是有些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滥用园林雕塑小品,园林雕塑小品的使用在居住小区园林景观中很普遍,在景观设计中,合理的设置一些雕塑小品,往往能起到点缀和组织空间,烘托主题、意境的作用。有一些居住小区内泛滥园林小品,或者设置过于密集,没有主次节奏;或者与环境格调不相融合,造成了人们心理上的割裂感。

3、“虎头蛇尾”的设计误区

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对销售有很大的影响,一些开发商在一期时,会把园林做得很好,但随着销售的好转,二期,三期会减少投资,园林景观越做越差,形成了“虎头蛇尾”的设计误区,其实这种设计思路是不正确的,因为楼盘的景观没有注重整体性和连贯性,至使一二期之间的设计断层,导致楼盘整体景观质量下降,或呈现出一种“狗尾续貂”的效果。

这种对后期园林景观的不重视,是得不偿失的。园林景观不仅仅是小区的形象,更是对住户的一种承诺,因为住户会这么认为,后期的房价高了,而园林景观下降了,这是一种对住户不够负责的表现。开发商应有大局观念,不能图眼前利益而忽视了后期的景观设计,其实,在二、三期工程建设中,继续继承一期的设计风格,保证园林景观效果,对开发商来说,不仅可以得到住户的信任,更有利于提高社区的知名度与公司品牌的打造。例如广西推出的“时代廊桥”楼盘,该楼盘在园林设计上就从整体把握了设计的风格及连贯性,强调东南亚风情,除了首层全部架空4-6米,令楼盘更为通风外,还选用了可降温的大面积水景,在水中修建了11座形状各异的带顶廊桥,为业主营造了一种放松舒适,又别有风情的“家”的感觉,使得该楼盘从开始销售就呈现出火爆的卖场,全面房屋很快就销售一空。这不仅仅是销售,是信任,更是品牌。

二、城市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一些建议与方案

通过上面所分析设计误区或不足之处,以下将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其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和建设的特点,在设计流程和设计方法方面提出以下应对方案。

1、实现功能价值

园林景观的设计往往会出现重形式而忽略内容的情况,一个合理科学的园林景观设计,首先就应当充分考虑到功能的需求,应该在设计中很好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创造符合现代居住形式,适合不同人群行为及心理需要的居住小区休闲活动场所和交往空间。

首先,要在设计前制定空间使用调查报告,根据前面的分析研究,作出详细的居民空间使用情况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以上研究中所提到的主要内容,主要是社会和行为心理需求而产生使用要求;还有当地居民生活的环境,包括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气候等因素。通过这样的调查报告,再结合设计的小区的人口密度、居民数、面积、容积率等,安排设计空间的内容和这些内容应当把握的数据。

其次,小区园林景观的总体平面布局应合理,虽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没有像规划设计那样有许多控制参数,但容量的控制依然至关重要。比如,根据每个小区个体的特点,整体上把握开敞与私密空间的比例,每个空间中软硬质景观的比例,这样才能促成功能的合理。此外,需实现不同规模的景观空间的合理分布,避免空间尺度过大或过小而带来的诸多问题(过大无法形成有精神的场所,并且在艺术和功能上无法控制,造成浪费;过小无法驻留,缺乏意义。保证各空间的独立性及连贯性,避免相互干扰以及避免空间的滞涩。另外,还要保证使用者的健康,比如对外界噪音、污染等不利环境的隔离,设计合理的健身运动场地。

2、提升观赏价值

在满足居住小区的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园林景观就需要在文化与艺术的美学的层面上进行创造,这个创造的过程应当是贯穿于整个设计的,并且一直处于主导的地位。因为园林景观最终是为人的使用和欣赏而服务的,如果居住小区的景观缺乏观赏价值,得不到认同感,那么园林景观也就失去了活力和动力,无法吸引人们向往。对于如何的提升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需要从整体和细节上全方面着手去考虑。

首先,要创造多层次的美感体验;美是人类居住生活永恒不变的主题,人在景观中的审美体验是多层次的。在多层次美感体验中最为首要的考虑因素就是视觉体验。居住小区中的不同位置,比如室内或室外,高处或低处,视觉感受都是不同的,除了要考虑室外处于环境中的审美角度外,还要考虑在楼上外望的效果。

其次,要注重景观单体的艺术化处理;景观单体是实现景观效果的基本元素,因此细节上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景观单体由于其涉及范围广,具有一定复杂性,在如何达到与整体环境风格统一又不失个性上,是需要慎重考虑的。景观单体在设计上首先应当贯穿着环境所具有的品性,与环境协调统一,如天津万科水晶城中的入口雕塑,通过以传统材质为主表达空间归属感和空间意义,又结合现代的样式暗示高品味的住区生活。

3、要保证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

作为人们生活主要场所的居住小区,对于环境的要求就更高,保证居住小区生态效益的均好,内部物质流动的良性是至关重要的。居住小区中的生态设计要考虑不同地域特点的通风、采光、生物多样性等问题,居住小區园林景观设计必须适应场所的自然条件,将场所中的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植被等自然因素结合在设计之中,从而维护场所的生态,并尽可能地将场地的材料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发挥材料的潜力,减少生产、加工、运输而消耗的能源,保留当地的地域性特点。通过这些手段维护居住者身体健康、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的绿色生态美,实现居住小区自然系统和谐共生、持续协调发展的局面。

4关于城市现代居住小区景观绿化规划设计原则

12.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进展 篇十二

1现代居住区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现代居住区景观缺乏对现有的环境资源地充分利用;在现代居住区景观构建中, 往往忽视了居住区的地形地貌以及水体和生物等自然景观, 取而代之的是用“推山填沟”的强制手段, 来打造所谓的畅销商品房。

现代居住区景观片面追求绿化率;在现代居住区景观构建中, 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忽视了当地的地理位置以及自然气候, 在打造“生态小区”的号召下, 片面追求绿化率, 使得绿地面积大范围覆盖居住区, 不仅大大减少了人们的活动空间, 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甚至是不适合当地自然地理环境, 形成了“中看不中用的”尴尬局面。

现代居住区景观建设过分营造人工环境;房地产开发商在构建现代居住区景观时, 为了追求商业利益, 打造所谓的高档小区, 人造喷泉、雕塑、百米轴线等应有尽有, 却忽视了居住区的自然环境, 甚至造成了环境的破坏。

现代居住区景观缺乏多样性和地域特色;在现代居住区景观构建中, 部分开发商为了追求小区的卖点, 放弃了当地自然生长的植物, 不惜花大量成本从外地移植一些珍贵的花草树木, 不仅增加了维护费用的负担, 更是使得现代居住区景观大体雷同, 缺乏地域特色。

2岭南园林设计风格在现代居住区景观中的应用

2.1 因地制宜, 科学合理的布置现代居住区景观

岭南园林在设计风格上讲究“意境结合, 景外有景”, 即在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的基础上, 进行适当的改造, 科学合理的布局。因此, 现代居住区在景观构造中, 必须结合当地自然环境, 综合分析构建小区景观的各种因素, 进而统筹规划, 实现小区景观的自然和谐美。比如, 对于依山而建的自然居住区, 可创造一种曲径通幽的意境, 将居住区景观与山区自然景观相结合, 通过适当地构建人工通道等, 把山区景观引入小区, 达到一种移步换景的审美效果, 扩大居住区的景观环境视野, 达到一种意境结合的效果, 大大提高现代居住区的舒适度。

2.2 合理组合造景元素, 体现现代居住区景观的地域特色

岭南园林在设计风格上讲究“主次协调、疏朗有序、四季分明、突显特色”。也就是在组合造景元素时, 注重各个元素的协调搭配, 疏密结合, 体现季节色彩, 彰显地域特色。现代居住区景观的构建特别要重视结合当地地域特色合理的组合造景元素, 比如对于植物景观的构建, 在遵守生态绿地设计原则的基础上, 要重视考察现代居住区自然环境以及相关有关的人文背景, 设置相关的花架长廊和石景假山等进行适当的点缀, 同时在选配植物时, 要尽量选择当地的特色植物, 注重植物的季节性搭配, 同时植物的搭配和数量要考虑相关的生态功能, 比如选择适当的具有抗燥、清洁空气等功能的植物, 达到美观与环保相结合的效果。本地的花木更能体现地域特色, 同时合理搭配季节性植物, 主次分明, 更能体现现代居住区的审美情趣。

2.3 科学的配置环境设施, 体现现代居住区景观的多样化色彩

岭南园林在设计风格上讲究“人与自然、建筑与景观、生活与生态的和谐统一”, 同时又具有多样化色彩。因此, 在现代居住区景观中我们完全可以引入这种设计风格, 针对不同的地域环境和人文特色, 运用不同的设计风格和构造材料配置不同的环境设施, 进而体现现代居住区景观的多样化色彩, 比如在岭南地区, 选择景观材料可与建筑的风格类似, 例如现代感强烈的灰色基调, 园路采用经济环保的透水砖或透水艺术地坪, 而在主要广场则穿插石材、木材以及金属等, 从而在现代简约的大原则下统一材料, 突出重点部位。在左以个性的灯具以及小品, 起到点景的作用。

3结语

综上所述, 本文在分析现代居住区景观构造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 引出岭南园林的设计风格, 然后从因地制宜, 科学合理地布置现代居住区景观、合理组合造景元素, 体现现代居住区景观的地域特色、科学的配置环境设施, 体现现代居住区景观的多样化色彩等方面, 体现岭南园林的设计风格在现代居住区景观中的相关应用, 希望能帮助人们开拓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人工设计与自然环境有机统一的和谐、舒适的生活居住空间。

参考文献

[1]梁明捷.岭南园林实用主义的风格特征初探[J].美术学报, 2015 (1)

13.居住区景观设计论文 篇十三

关键词: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创新理念

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并不只是单一的建筑工程设计,需要体现出生态性、艺术性和自然美。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性以改善城市环境,打造清新美丽的现代文明城市为主旨,艺术性是运用植物造景和建筑造景来提高园林的视觉效果,创新园林文化艺术,自然美是让园林景观呈现出天然效果,让市民在欣赏园林风景的过程中领略自然风光的美丽。本文将简单介绍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的生态性,分析城市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与景观建设的存在问题,并从合理规划绿地面积,创新园林设计,注重园林的文化艺术美和运用植物造景的方法等四个方面来探索城市风景园林景观的设计方案。

1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性分析

现代化建设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但是对城市自然环境的破坏不容忽视。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性以改善城市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创造清新优美的现代文明城市为主旨,主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生态性、艺术性和自然美。园林景观的艺术性要求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借鉴传统园林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融入现代文明以提高城市风景园林景观的视觉美。注重园林景观的自然美则需要构建生态园林,通过种植不同种类的花草树木,引用活水修建小池塘,并饲养适量的动物来提高园林的天然效果。

2当前城市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与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

2.1绿地面积规划不合理

绿地建设是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规划绿地面积需要园林工程管理人员仔细查地形,然后根据地形条件和交通环境,运用3dsMAX、CAD和Photoshop等现代绘图方法来设计图纸,但是,大多数园林工程管理人员不认真查看地形,甚至没有进行实地考察就直接绘制图纸,图纸上的比例大小不合理必然严重影响绿地规划设计质量。

2.2园林景观建设缺乏创新

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提倡创新园林建设,在借鉴传统园林设计经验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文明和城市文化,但是,大多数居住区的园林景观缺乏创新,部分园林绿地面积过大,植物过于单一,园林建筑样式陈旧,缺乏灵动性。其次,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的文化艺术氛围不够浓厚,没有充分利用中华文化资源和现代技术,园林的道路设计不是特别合理,园林点、线、面的搭配不协调。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园林工程管理人员的创新精神和专业技能有待提升。

3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与建设思路

3.1合理规划绿地面积

园林工程师在规划绿地面积时必须进行实地考察,依据当地的地形条件、商贸圈和交通环境来核算绿地面积大小,采用3dsMAX、CAD和Photoshop等现代技术绘制图纸,并在图纸上标注准确的比例,确保绿地面积规划的合理性。

3.2创新园林景观设计

创新园林景观设计需要借鉴传统园林的优秀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融入现代文化和先进技术,可以学习苏州园林独辟蹊径的设计方法,科学搭配花草树木与楼台建筑和假山、池沼,不过分追求对称,修建池塘时应引用清澈的活水,在水中放置小巧玲珑的雨花石和鹅卵石,饲养各种美丽的金鱼和鸳鸯、沙鸥、白鹭等水鸟,这样可以赋予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的灵动性。此外,可以选用适量的彩灯来装饰园林建筑,雕塑象征现代文明的雕像,使园林景观既有古色古香的美感,又凝聚了现代文化。另一方面,园林工程管理人员在规划园林道路时应注意设计不同的道路,可以根据园林景观的具体位置分别设计平坦开阔的大路和鹅卵小径,在假山上布局有规律的山路。而且,园林工程师应注意处理好园林点、线、面的关系,采用依水造景和依绿设景的方针使园林植物、建筑、假山、池塘和喷泉能够形成一幅完美的立体画面。

3.3注重园林的文化艺术美

园林工程师在设计园林景观时要注重园林的文化艺术美,在风景园林中融入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河南开封市的园林一般都能够成功再现北宋汴梁城的风貌,园林工程管理人员在设计自然风景与人文景观的过程中融入了大量的诗词意境,例如牡丹园的美景可以体现“容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和“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竞走香轮”的诗情画意,水边的轩榭楼台可以重现柳永所赞叹的“霁色荣光,望中似睹,蓬莱清浅”的唯美意境。成都的居住区园林不仅可以呈现“花重锦官城”的美景,而且设计了现代喷泉、花厅和玻璃幕墙的建筑,有效推动了园林艺术的发展。

3.4灵活运用植物造景的方法

运用植物造景首先要遵循自然性、科学性、生活性与艺术性等四项原则,根据地形条件和气候因素种植不同颜色和不同种类的花草树木,使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具有色彩美、韵律美、意境美和层次感等艺术效果。其次,需要根据季节的变化来栽培不同的植物,使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灵动性,例如种植迎春、牡丹、芍药、玉兰、银杏、玫瑰、绣球花、丁香、海棠、玉簪、菊花、水仙和梅花等季节性花卉,让市民在一年四季可以欣赏不同的美景。还可以根据植物的特点来营造梨花伴月、杨柳细雨、映日荷花、寒菊傲霜和腊梅报春等独特景点。此外,园林工程师可以利用植物来设计主题景观,像桃花园、葡萄园、芰荷园、玫瑰园、杜鹃园和桂花园等。另一方面,运用植物造景时应该考虑园林景观的灵动性,协调搭配各种元素,使花草树木与道路和假山、池塘、人工湖达到完美结合,创造出林荫路、花径、樱花大道、合欢路、枇杷湖等特色景观。如果道路比较长,可以配置多种不同的植物,并突显出主要景观,例如在草坪中种植一株红玫瑰,创造出“万绿从中一点红”的效果。植物与山石相结合的时候,要让花草树木与岩石参差交错,互相衬托,加强景观的色彩美与立体感。在山石上宜的地方应该采用少量的平伸与悬垂植物,以显示山石的优美线条,并且,要注重让植物的体形枝干与山石的纹理形成对比。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需要融入创新理念和现代文明,体现出生态性、艺术性和自然美。目前,在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还普遍存在绿地面积规划不合理和园林景观建设缺乏创新等问题,因此,园林工程管理人员需要合理规划绿地面积,灵活运用3dsMAX、CAD和Photoshop等现代绘图方法认真设计图纸,借鉴传统园林的经验,创新园林设计方案,注重提升园林的文化艺术美,运用植物造景的方法,让现代城市居住区的园林景观体现出时代风貌,这样方能全面提高现代城市居住区风景园林景观的审美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燕,张红侠,白红艳.CAD、3dsMAX及Photoshop在园林景观设计绘图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9).

[2]杨璐,弓弼.浅析我国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轴线控制手法[J].西北林学学院学报,(3).

[3]李星宁.园林景观设计中民族文化的表现[J].南方农业,(21).

14.居住区景观设计任务书 篇十四

任务书

学期:第三学年第一学期专业:园林学时:48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居住小区景观方案设计,使学生熟悉、掌握居住小区景观的设计要求、方法与步骤。

2、通过对居住小区景观的方案设计,了解及熟悉居住小区户外环境中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设计的基本内容及方法。

二、设计要求:

1、认真分析现状环境和使用对象,力求营造一个生态化、景观化、宜人

化、舒适化的居住环境;体现社区文化,促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为构建和谐住区创造条件。

2、依据用地的规模和形态,从平面和空间两个方面入手,通过合理的用

地配置,适当的景观层次安排,必备的设施配套,达到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优化,达到住区整体意境及风格塑造的和谐。3、4、5、6、综合考虑居住小区内交通流线、功能分区等条件,满足居住小区内景观塑造、游憩活动、场地设施配置等各方面的需要。结合现状创造独具特色的景观,并选择至少2处重要节点进行详细设计。重点提出居住小区主入口的景观设计方案。在居住小区景观方案设计中应合理利用各种景观元素造景,其绿化面积(含水面)不宜小于70%。

三、成果要求

1、总平面图(1:300)

2、景观等各类分析图(比例自定)

3、重要景观节点设计(1:100或1:200)

4、植物配置总图

5、设计说明

15.现代居住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 篇十五

关键词:居住小区,环境景观,景观设计

0 引言

居住区环境景观对于提高居民的生活情趣和美化居住区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 成功的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不仅可以满足居民对美的需求, 对于提高居住区的人文质量, 改善居民邻里关系和人际交往也有重要意义, 并且还可以使居民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时下的景观设计多数限于规划设计和重平面规划却忽略景物塑造的园林设计。景观设计上也存在着片面追求风格形式、重人工轻自然, 注重景物单体的形态塑造而忽略景物与环境之间的整体形态的塑造与平衡等等问题。

1 现代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现状分析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升温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国的居住环境得到了空前的改善, 然而由于有关居住区环境的景观设计研究滞后[1], 且开发商从商业炒作出发而缺少一定的眼力, 再加上大量非专业以及专业素质不高的设计人员加入到这一行业, 使居住区环境设计出现了诸多弊端, 导致居住区环境塑造走入一些误区。目前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存在以下的主要问题:

1.1 风格与环境的协调的忽视。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应尊重地域文化背景及居住区周边环境状况。然而, 设计师们看到欧洲几何对称的园林, 开阔的大草坪很壮观, 于是欧陆风、草坪风等风格的住宅小区不断涌现;追求西方皇家园林的豪华气派成为了风气。在我们的居住环境中适当引入国内外居住区环境景观的一些特点, 特别是对外籍人士现在生活、活动频繁的区域, 适当营造欧式居住环境, 对丰富我们的居住区形态, 满足多元的居民审美需求会有所帮助。但是成为“风气”和“时尚”, 就走入了误区。

1.2 环境景观的生态效率的忽视。

自二十世纪80年代至今, 草坪风久盛不衰, 许多居住区的绿地系统几乎都是清一色的疏林草地, 忽视了乔木、灌木、地被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作用。采用单一的草地, 不但结构单一, 生态效率低下, 而且为大面积草坪的养护管理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一些设计师们往往忽视了居住区景观环境诸要素在各种不同空间的具体要求及相互冲突。没有在各种环境空间的设计与建设过程中, 围绕着提高生态效率来处理好各种要素之间关系。

1.3 功能和空间的多样性的忽视。

设计师往往花很大精力去研究居住区环境的风格、手法、形式等问题, 过于强调居住区视觉形象营建方面的作用, 却常常忽略了它的功能。设计的出发点往往不是为住户营建亲切舒适的户外活动空间, 而是为了追求强烈、震撼的视觉刺激, 乐道于它形式上的美, 不注重从功能要求上合理安排开放和隐蔽空间, 导致出现过于空旷、单调的空间效果, 缺少空间的多样性。

1.4 人性化设计欠缺, 缺乏亲切感。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终极目标是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生活环境, 因此人性化设计在居住区建设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 目前忽视居住区人性化设计的情况不在少数,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设计者和用户缺乏沟通, 不尊重居住者的需求;居住区的安全性问题考虑不周, 诸如预防火灾、水灾的系统建设, 预防突发事件的绿色通道系统和残疾人无障碍通道建设等;居住环境的健康性设计没有足够重视, 如日照、通风、防尘、消除噪音等问题。

2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要点

2.1 绿化种植景观的设计居住区绿地是人们活动、游憩的重要场所。

植物在绿地景观中犹如建筑材料可作为地面、天花板、墙面等, 其变化极为丰富多彩。植物又不同于建筑材料, 它们富有生命, 会随着季节生长、开花、结果。它们是活的建筑材料, 被称为软质景观。它们与硬质景观的建筑等相互衬托, 相互补充, 相辅相成, 形成生动的居住绿地景观。

(1) 居住区公共绿地设置。居住区公共绿地设置根据居住区不同的规划设置相应的中心公共绿地, 包括居住区公园 (居住区级) 、小游园 (小区级) 和组团绿地 (组团级) , 以及儿童游戏场和其他的块状、带状公共绿地等。 (2) 植物配置。植物以其优美的姿态、鲜明的色彩和旺盛的生命力极大丰富和美化着自然环境, 并有制氧、滤尘、遮阳、挡风、灭菌、防噪声、调节温度和湿度等作用。每一种植物的配置要充分考虑其造型、色彩、落叶期和花期等各种因素, 合理地搭配, 使每个季节都呈现出不同的景色[2]。配置时应根据绿化的功能要求, 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和自然植被分布特点, 选择抗病虫害强、易养护管理的植物;充分发挥植物的各种功能和观赏特点, 合理配置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相结合, 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生态结构, 达到人工配置的植物群落自然和谐。

2.2 道路景观的设计居住区的道路景观设计中强调将交通空间和生活空间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通过阻止无关车辆的进入, 并对街道的线形、宽度、铺装和小品等进行精心设计以降低车速, 达到人车共存。以枝状或环状尽端式道路伸入小区内;在空间形态特征上, 枝状或环状尽端式道路设计时结合住宅楼的入口、停车位、廊道做拓扑变形, 扩展出形态各异的院落空间, 同时结合绿化、铺底划分空间, 作为满足多种功能的居住性公共场所, 即作为邻里交往、临时停车及儿童和老人活动场地, 同时道路也起到景观欣赏的路径作用。

居住区的道路系统设计时, 要分级明显、构架清楚、通而不畅、顺而不穿, 分流合理, 考虑便于居民出入以及消防和救护等需要;减少对居民区的影响, 保证居民区安宁为原则进行布置。步行路和路侧的植物种植要形成绿荫带, 且景观道路要有生动曲折的布局, 使人经过时受到环境气氛的感染。

2.3 建筑小品景观的设计小品在景观设计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体量不在于大或小, 而在于除要体现本身功能外, 还对环境起点缀作用。根据功能, 可分为五种: (1) 建筑部位艺术化小品, 如室外楼梯、走廊等; (2) 室外工程实施艺术化小品, 如出入口、挡土墙等; (3) 公共设施小品, 如垃圾箱、路灯、指示牌等; (4) 活动设施小品, 如儿童游戏器具、休息亭等。

活动设施, 尤其是儿童游戏器具的场地设置要特别注意, 一是要阳光充足、通风良好, 二是远离主要的交通干道、停车场和地下车库的排风口, 三是地面最好铺设防滑、防撞的橡胶垫, 以保障儿童安全。

雕塑是景观设计的重要表现手法。传统的雕塑多在绿地的中心部位或结合水池、喷泉设置, 成为视觉中心。现在的雕塑无论在造型、材料、色彩, 还是设置位置都比以前有较大的发展。造型既有具象的又有抽象的, 既有真实的又有变形的。位置有些看似十分随意, 如在休闲步道上设置一组妈妈推着婴儿、夫妻手挽手的散步等真人大小的雕塑, 真实地反映生活场景, 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这类雕塑虽只起陪衬作用, 但在造型上是以理性的方式塑造场景与装饰空间, 在功能上烘托气氛与增加情趣。

3 结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同时人们对居住的需求从基本生理需求的满足逐步向心理与文化领域的更高层次推进。要求居住区不仅有居住的功能, 同时也是人们思想与情感交流的地方。人们不但关注内部的居住空间, 对居住的外部空间环境也越来越重视。如何以全新的生态环境观念, 创造宜人的、富有精神感染力的居住区环境, 并使居住区环境更完美的满足人们的需求, 是建筑师与规划师不容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虎志强.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探讨[D].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2]陈金顺, 陶勇, 马冬梅.居住区景观设计探索[J].山西建筑.2008.34 (12) :47~49.

上一篇:关于人生的作文高三下一篇:旅游文化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