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地理教学反思

2024-08-13

如何地理教学反思(精选18篇)

1.如何地理教学反思 篇一

1.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教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反思:

(1)选准反思对象:

“教学反思”的主要对象有:回顾反思、记录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和理念;观摩反思同事的教学行为和理念,参与集体交流研讨,诊断自己或同事的教学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分析反思公开发表的课堂实录(课例)意图、理念,对比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发现别人成果的可资借鉴之处。

(2)明确反思方式

①内省式反思,即通过自我反省的方式来进行反思,可通过反思日记、课后备课、成长自传等方式完成。

②学习式反思,即通过理论学习或通过与理论对照进行反思。

③交流式反思,即通过与他人交流来进行反思,可用观察交流、学生反馈、专家会诊和微格教学等方法。

④研究式反思,即通过教学研究来进行反思。以研究的态度从事教学、以研究的视角反思教学、以反思的成果改进教学。

(3)掌握主要教学反思方法

如自我提问法、行动研究法、教学诊断法、交流对话法、总结记录法等。在教学反思时,我们可以思考如下一些问题,如:这节课呈现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总体设计是否恰当,教学环节安排是否合理,教学方法运用是否得当,学生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是否得到了富有成效的训练,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充分,重点、难点是否突出;今天我有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做得还不够好,哪些地方需要调整、改进;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学生学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其成败得失的原因何在,还有什么困惑?等等。把这些想清楚,作为总结,然后记录下来,这样就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经过长期积累,我们必将获得一笔宝贵的教学财富。

(4)养成反思习惯

教师的成长过程也就是不断反思、重构自己对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基本看法的过程。让教师真正意识到并切身体验到反思对其专业发展的作用,对于督促教师自觉进行反思、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自身也应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培养持之以恒的精神、创造良好的反思氛围,养成自觉反思的良好习惯。

2.教师如何撰写教学后记?

教学后记,又叫教学札记,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之后,对教学情况的记录,教学过程的反思,教学效果的评价。坚持写课堂教学后记,能不断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提高其自

身的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使以后的教学常教常新,不断进步。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撰 写教学后记:

(1)记成功的做法。成功的教学,体现在教师以自己创造性的教学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去把握教材内容,以恰当的方法和表现力去设计教学环节,将教学过程中自己感受深刻、达到预期效果和引起学生共鸣的做法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就成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教学经验。

(2)记失败、失误之处。教师把课堂中出现的不足或一时不知如何处理的问题及时记录在教学后记中,并进行认真的分析、思考,仔细查找根源,寻求对策,亡羊补牢,使之成为以后教学工作的前车之鉴。

(3)记课堂灵感。在课堂实施教学中,随着教学的展开、师生思维的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具有瞬时性,有很高的参考性,若不及时地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为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

(4)记对新理论新经验的认识。在运用各种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育教学思想、新的教育科研成果而进行的教学改革时,改革的实效性、实用性如何,是否适合本年级、本班级、本章节内容对某个知识点的处理,主要优点有哪些,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如何,有利于学生哪些方面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哪些能力的培养等,写下这些后记,有助于对新理论、新思想的消化、吸收、应用,使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学策略不断更新,始终处在教学改革的前沿,促使自身的专业水平不断提升。

(5)记学生方面的问题。教师从学生动手实践、自己探究、合作交流等不同形式的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记录学生对所传授知识的接受状况,包括对所授知识的接受程度、重点难点是否已经掌握和理解、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普遍存在的问题、练习和作业的完成情况等。日积月累,既丰富教学资源,课堂教学也更加贴近学生实际。

(6)记再教设想。教完一节课后,应对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的回顾总结。根据这节课的教学体会和从学生中反馈的信息,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组织教学上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这样可以做到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2.如何地理教学反思 篇二

一、当前教师教学反思所存在的共性问题

1. 概念性反思, 普适理念的再阐述

“教学中, 我遵循让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 加深理解和体验, 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诸如此类的语句常常出现在教师的教学反思之中, 诚然, 这句话没有任何错误, 所阐述的也是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 符合新课改的理论观点。但是, 这句话作为普适性的理念, 放在每一课时之后作为教学反思都是符合要求的, 可谓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众话”。显然, 这样的教学反思针对性不强, 深刻性不够, 教师在反思过程中是没有经过主体积极思考的, 仅仅是对于一些常见的教育理论观点的再阐述。这样的教学反思看似具有专业词句, 却缺乏主体性认知, 只能称之为概念性反思, 概念性反思也是教师教学反思中常出现的问题。

2. 现象性描述, 问题的浅表式反映

“这节课, 我发现讲得太多, 要多引导学生自主思维。”“学生这节课理解得不够深入, 要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遇到问题, 相当一部分同学不知道如何解决, 应多练习, 逐步熟练。”反思中, 教师能够意识到自己课堂上的问题, 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 以及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困难, 难能可贵。然而, 问题的发现, 仅仅是一种自我的感性评价, 如果仅仅满足于对于课堂问题的简单性呈现, 以及浅表式的认识, 不进行问题的深度剖析, 不能以科学的态度审视课堂、反观教学, 不寻求课堂问题的主动突破, 那么, 教师的专业能力也就不可能得到多大的发展。因而, 局限于课堂问题的浅表式反映, 以及现象性描述的教学反思也是低效或无效的。

3. 笼统式总结, 过程的简单再现

“这节课, 我先让学生……再让学生……最后让学生……学生通过这节课明白了……掌握了……获得了……”这样的句式也常常出现在教师的教学反思中, 教学反思成了教师对于课堂过程的总结, 成了对于教学目标的回顾。从某一方面讲, 教师每教一课都要梳理一下教学的得失成败, 以及自己使用的方法措施, 但是诸如此类的过程性反思, 却容易陷入笼统式的误区, 给人以不分主次、不分轻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印象。过程性简单再现式的教学反思, 很难突出反思的深刻性, 面面俱到的结果也许就会成为“面面不到”, 这样的反思依然停留于教师对于课堂的感性回顾描述上。因此, 深度的教学反思需要教师对课堂深度诠释, 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由浅表式叙述转变为深层次剖析。

二、教师如何撰写教学反思

一节课的内涵是丰富的, 因而教学反思的角度也是多方面的, 可以是对教材的再认识, 可以是对教学的再设计, 可以是对学生的再把握, 也可以是对精彩的再回顾, 对失误的再剖析。对于这些方面, 教师不需要面面俱到, 但要力求深刻, 需要从点上突破, 在深度上下工夫。如此, 才能突出教学反思的思维深度, 才能让教学反思真正成为教师主体性教学研究行为。笔者认为, 教师的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抓住精彩点, 总结有效教学经验

课堂中的精彩事件, 是教师教学设计能力与课堂驾驭能力的综合体现。因而, 抓住精彩事件回放, 不仅可以让教师探索教学成功的经验方法, 而且可以树立教师的自信心, 使教师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满足。教师在教学反思过程中应善于自我发现, 发现课堂中的精彩, 发现课堂中的成功, 发现课堂中的亮点, 并从理性的角度深度阐释成功的原因, 由此及彼, 由点到面, 从一节课的成功推及同类知识点的教学, 从而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 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提供借鉴。

2. 抓住生成点, 设想多重教学方案

课堂是教师、学生、教材多重作用下的综合性空间。教师的教学设计仅仅是教学的预案, 这种预案随着课堂教学的逐步推进也在产生着变化。课堂不可能是教学预案的简单再现, 而是教师引导下的情境生成。每一节课都有可能发生一些教师无法预知的教学事件, 课堂也是教师的预设与自主生成的统一体。对于课堂中的生成事件, 教师要及时采取应对策略, 然而, 这种应对并不一定是科学的, 也不一定是最佳方案。对此, 课堂中的生成事件应当成为教师反思的重要内容。因为课下时间充足, 教师可以从多维角度全方面思考、处理课堂生成事件的教学方案, 这样的教学方案不仅是教师教学思想的重要体现, 而且也是增强教师教学机智, 提升教师课堂应对能力的有效手段。在往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因为平时教学反思中的磨练, 对于课堂突发性生成事件的应对能力就会大大增强。

3. 抓住失误点, 深度剖析根本原因

课堂的失误原因是多方面的, 也许是教学目标定位不准, 教学难点预设不够, 教学方法选择不当, 教学设计不科学, 学生认知基础有问题等。对于课堂中的失误, 教师不应当避而不谈, 而是作为研究的对象, 教师要敢于自我剖析, “问诊”课堂。从教学目标的把握、教材的前期处理、教学的设计预案、课堂的整体调控等方面逐个查找原因, 分析问题, 在研究失误、自我剖析中寻求科学的教学策略, 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4. 抓住疑惑点, 借助资料加强学习

课堂中, 教师疑惑不解的地方也可作为教学反思的重要内容。教师对教材的不理解、对学生的不理解、对教学的不理解等, 都可以在课后查找有关资料, 研读专业理论书籍, 找到合理的解释, 提高主体性认识, 进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更具理性, 更符合教育教学规律。

教学反思重要在于“思”, 教师要在教学反思中体现自己的思想。笔者认为, 只有融入教师主体性思考的教学反思才是有效的, 才能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要勤于思考, 善于思考, 正视教学反思, 理性进行教学反思, 将教学反思作为研究的方式, 作为科研的课题。如此, 教师的专业水准方能得到有效提升。

3.教学反思如何写 篇三

一、当前教师教学反思所存在的共性问题

1.概念性反思,普适理念的再阐述

“教学中,我遵循让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理解和体验,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诸如此类的语句常常出现在教师的教学反思之中,诚然,这句话没有任何错误,所阐述的也是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符合新课改的理论观点。但是,这句话作为普适性的理念,放在每一课时之后作为教学反思都是符合要求的,可谓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众话”。显然,这样的教学反思针对性不强,深刻性不够,教师在反思过程中是没有经过主体积极思考的,仅仅是对于一些常见的教育理论观点的再阐述。这样的教学反思看似具有专业词句,却缺乏主体性认知,只能称之为概念性反思,概念性反思也是教师教学反思中常出现的问题。

2.现象性描述,问题的浅表式反映

“这节课,我发现讲得太多,要多引导学生自主思维。”“学生这节课理解得不够深入,要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遇到问题,相当一部分同学不知道如何解决,应多练习,逐步熟练。”反思中,教师能够意识到自己课堂上的问题,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以及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困难,难能可贵。然而,问题的发现,仅仅是一种自我的感性评价,如果仅仅满足于对于课堂问题的简单性呈现,以及浅表式的认识,不进行问题的深度剖析,不能以科学的态度审视课堂、反观教学,不寻求课堂问题的主动突破,那么,教师的专业能力也就不可能得到多大的发展。因而,局限于课堂问题的浅表式反映,以及现象性描述的教学反思也是低效或无效的。

3.笼统式总结,过程的简单再现

“这节课,我先让学生……再让学生……最后让学生……学生通过这节课明白了……掌握了……获得了……”这样的句式也常常出现在教师的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成了教师对于课堂过程的总结,成了对于教学目标的回顾。从某一方面讲,教师每教一课都要梳理一下教学的得失成败,以及自己使用的方法措施,但是诸如此类的过程性反思,却容易陷入笼统式的误区,给人以不分主次、不分轻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印象。过程性简单再现式的教学反思,很难突出反思的深刻性,面面俱到的结果也许就会成为“面面不到”,这样的反思依然停留于教师对于课堂的感性回顾描述上。因此,深度的教学反思需要教师对课堂深度诠释,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浅表式叙述转变为深层次剖析。

二、 教师如何撰写教学反思

一节课的内涵是丰富的,因而教学反思的角度也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对教材的再认识,可以是对教学的再设计,可以是对学生的再把握,也可以是对精彩的再回顾,对失误的再剖析。对于这些方面,教师不需要面面俱到,但要力求深刻,需要从点上突破,在深度上下工夫。如此,才能突出教学反思的思维深度,才能让教学反思真正成为教师主体性教学研究行为。笔者认为,教师的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抓住精彩点,总结有效教学经验

课堂中的精彩事件,是教师教学设计能力与课堂驾驭能力的综合体现。因而,抓住精彩事件回放,不仅可以让教师探索教学成功的经验方法,而且可以树立教师的自信心,使教师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满足。教师在教学反思过程中应善于自我发现,发现课堂中的精彩,发现课堂中的成功,发现课堂中的亮点,并从理性的角度深度阐释成功的原因,由此及彼,由点到面,从一节课的成功推及同类知识点的教学,从而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提供借鉴。

2.抓住生成点,设想多重教学方案

课堂是教师、学生、教材多重作用下的综合性空间。教师的教学设计仅仅是教学的预案,这种预案随着课堂教学的逐步推进也在产生着变化。课堂不可能是教学预案的简单再现,而是教师引导下的情境生成。每一节课都有可能发生一些教师无法预知的教学事件,课堂也是教师的预设与自主生成的统一体。对于课堂中的生成事件,教师要及时采取应对策略,然而,这种应对并不一定是科学的,也不一定是最佳方案。对此,课堂中的生成事件应当成为教师反思的重要内容。因为课下时间充足,教师可以从多维角度全方面思考、处理课堂生成事件的教学方案,这样的教学方案不仅是教师教学思想的重要体现,而且也是增强教师教学机智,提升教师课堂应对能力的有效手段。在往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因为平时教学反思中的磨练,对于课堂突发性生成事件的应对能力就会大大增强。

3.抓住失误点,深度剖析根本原因

课堂的失误原因是多方面的,也许是教学目标定位不准,教学难点预设不够,教学方法选择不当,教学设计不科学,学生认知基础有问题等。对于课堂中的失误,教师不应当避而不谈,而是作为研究的对象,教师要敢于自我剖析,“问诊”课堂。从教学目标的把握、教材的前期处理、教学的设计预案、课堂的整体调控等方面逐个查找原因,分析问题,在研究失误、自我剖析中寻求科学的教学策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4.抓住疑惑点,借助资料加强学习

课堂中,教师疑惑不解的地方也可作为教学反思的重要内容。教师对教材的不理解、对学生的不理解、对教学的不理解等,都可以在课后查找有关资料,研读专业理论书籍,找到合理的解释,提高主体性认识,进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更具理性,更符合教育教学规律。

4.如何撰写教学反思 篇四

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 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称职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学。教中学,学中教。因此,如何写好教学反思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探讨:

1)写成功之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

2)写不足之处 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3)写教学机智

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写学生创新 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5)写"再教设计" 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5.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篇五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教学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意识性不够、系统性不强、理解不透彻,容易导致教师产生封闭的心态,不仅无助于、而且可能阻碍教师的专业成长。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停滞不前,甚至有所滑坡。即便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也只能是一项工作的多次重复。”这就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想在专业上取得不断的进步,就需要经常进行教学反思。那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教师应该反思教学是为谁设计,也就是要明确你的教学对象是学生,你的所有教学设计始终都要围绕着学生展开,不能脱离学生,要让学生积极而有兴趣的接受你的引导,而不是说教式的、灌注式的让学生被动接受。只有这样,你的反思才会不断促进着你的教学,也会不断地提高着你的教学艺术。

第二、教师应该善于互相反思,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感受,教学中不知道自己一节课的得失在什么地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经常观课议课,重视听取别人的不同意见,善于取长补短,认真积累经验,注重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也就是反思的目的达到了。

第三、教师应该反思学生学到了什么。多数教师一节课就怕学生学的少,学不会,要求快节奏、大容量。殊不知越是这样,效果可能越不好,学生可能什么也没有学会,或者学得一知半解。我觉得,作为教师,一节课的教学中,只要学生透彻的学习了一点知识就是成功的教学。只要学生独立的学习了,学会了一点知识,就是成功的教学。

第四、教师应该多形式进行反思。观摩优秀课例,对照自己的教学寻找得失;开展集体备课,通过集体的智慧弥补自己的不足;写作教学札记,总结教学得失;召开不同层次学生交流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理解程度等等。教师可以“讲述自己的教学故事”,也可以借鉴“他山之石”,更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尤其应该把学生作为自己的老师,因为你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服务好学生就应该多不耻下问、不耻下学。

6.如何提高教学反思 篇六

一、创设生活情境、回归数学课堂。

学生的数学认知起点是他们自己的生活实践所形成的经验。所以,学生眼中的数学并不象科学家眼中的数学,是那些逻辑公理和已证的命题。他们的数学活动通常是从观察日常现象开始,用特征归纳来进行的。因此,学生对数学的认知学习,就需要在他们的生活常识、经验与数学学科知识之间构建一个桥梁,让他们从生活常识和经验出发,不断通过自己的尝试,探索和反思来认识数学,学习数学。但同时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学生所调动的是自己的生活经验,他们所用的不是数学用语,教师要注意听,在表扬鼓励的同时用数学用语纠正一遍,使学生的生活经验回归数学课堂,帮他们建立正确的数学概念。由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他们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课堂气氛显得很轻松,学生对所学知识点才能记忆深刻。教学情景(特别是生活情景)的创设运用沟通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联系,有效地降低了数学的门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就有数学,数学并不神秘。

二、三个层次练习、关注全体学生。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但每个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怎样使全体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得到有效的学习,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我校正在研究“三个层次练习”,即:“基础练习:”,“巩固练习”和“拓展练习”。其中“基础练习”是与例题的形式完全一样的练习,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得以巩固,尤其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做这部分练习时可以帮助他们加深理解,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而且坚定了他的学习的信心,又为他们解决稍有难度的题打下了基础。“巩固练习”是与例题有所不同,稍有难度的练习,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刚解了基础题,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中等的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独立完成。这样就容易激活他们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有利于他们思维的发展。学习比较好的学生此时的思维将更加活跃,因为他们要快速解决这个层次的练习也不是十分轻松的了。每节课的重点就在于解决“巩固练习”。这是要求大多数人都应掌握的层次,也是联系不同程度学生思维的纽带和桥梁。“拓展练习”则难度较大,富有挑战性,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思维状况适当处理,尽量使有困难的学生和中等学生也能够够得着、受启发,又使优秀学生有所得,进而训练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灵活性。

三个层次的练习使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与学生的认识规律有机结合起来,同步进行,使教学目标指向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整个课堂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低起点使课堂的起始阶段人人都能参与,差生也有用武之地。通过多层次的教学,使各类学生都得到发展,从而达到较高要求。

三、抓住每一分钟,提高课堂效率。

7.教学反思该如何去写 篇七

一、找对反思的对象

你的反思是针对自己的课堂行为, 针对学生, 针对你的授课方法、针对目标达成度等进行的。因此, 这些就是你的反思对象。你要从课堂的反馈来想一想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最后, 针对成败得失, 结合新课程、新理念谈对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比如, 教学《 北京》一课, 课后反思我写道:目标达成度偏低, 只有80%, 主要原因在于王克然、高辉等学生读书不流利, 对字词掌握不牢固, 反映出这部分学生课下没有预习, 因此跟不上大部分学生的进度。 对他们应该再次了解情况, 督促这部分学生课下做好课文预习。

二、掌握反思的方法

反思方法有很多种, 例如, 自我提问法、行动研究法、教学诊断法、交流对话法、案例研究法、观摩分析法、总结记录法等。 并不是哪一种方法都适合你, 也并不是每堂课都用这几种方法进行反思。在这些方法中, 我最常用的是教学诊断法和总结记录法。 从学生的表现诊断这一节课自己的得失, 学生出现了什么问题, 然后再去找找这些问题的原因。 针对这些原因做总结记录, 然后找到改进措施, 争取亡羊补牢。 比如, 教学《 鲸》 一课, 我的反思: ( 1) 学生问题:A王辉、李明、尹航等学生表现不积极, 回答问题不举手, 小组讨论问题参与少, 或者不发言。 B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这几种方法只有少部分学生掌握, 更不会灵活运用。 ( 2) 教师问题:本节课未做到掌握学生预习基本情况, 急于上课, 学生说明方法知识点缺失, 急于求成。 对王辉、李明等学生关注时间、关注过程太少。

三、教学反思应贯穿整节课

教学反思不单单是教学经验、教训的总结, 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 就一节课而言, 教学反思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而不应只是课后才做的事。 课前反思可以明确目标, 有的放矢;课中反思可以调控教学, 提高课堂效率;课后反思可以总结经验, 更进一步。 一句话, 时时是反思之时, 处处是反思之地。

8.如何地理教学反思 篇八

关键词:DST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 交互式电子白板 课堂录播技术

数字故事(Digital Storytelling,简称DST)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一种形式,通过编写教学故事,并加入声音、图像、音乐等多媒体元素,创造可视化故事的过程。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和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对已有经验和改进经验重新组织与建构。反思的本质是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沟通理解与实践的桥梁。但是,怎样在反思中实现理解到实践的本质转化呢?DST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教师从批判的眼光在课后梳理课堂中留下的音频、视频、截图、课件等材料并制作DST,进行反复研究,就能有效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一、DST研究教学目标是否体现三个维度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制定和达成,是衡量课程好坏的主要尺度。在教学北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角的度量》时,我按照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来制定教学方案。为了达到知识与技能目标,我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设计:认识量角器的构造,读量角器的度数的方法,运用量角器正确地度量角的互动过程。为了完成课程知识探究,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我把部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拉到带有课堂教学录播采集功能的教室,通过操作电子白板的课件,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及概括能力,并通过录播系统录制学生的实践操作过程,再播放给全体学生观看,然后引导师生互动、探究知识。

教学过后,我通过制作的DST进行研究反思:导入新知所提供的感知材料充分,目标直指问题的解决,在过渡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充分地展开积极的求知探索,教学辅助手段使用恰当,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探求新知所表现出的个性意识倾向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度高。师生合作互动的过程便于学生回顾求知过程。在课堂中学生所表现的质疑问难和独立思考等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的发展。

二、DST中探究教学活动是否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好课的标志,就是全过程让学生积极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尊重和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和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让学生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且将它用线段分成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然后利用拖拽功能将三角形平移到平行四边形的对面。这样,学生就很直观地感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的关系,从而形成理性的知识体系。

通过DST教学反思,我发现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化难为易,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更好地掌握重难点。教师将学生在交互电子白板演示的实验过程用DST记录下,在下次上课时放映给学生观看,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去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这种教学更有效果,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三、DST中记录充分的互动环节进而培养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由于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阶段,他们的思维能力比较弱,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法则等往往束手无策。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一课时,我利用电子交互白板提供了一个鲜活的互动生成过程:先调用三张照片,让学生说说里面都有什么图形,然后再让学生用电子笔在照片上把三角形描出来。接着,抽掉三张照片,剩下的就是三个三角形,再随机画几个三角形,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标准分类。

课后,我利用DST记录下这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与学生分享在这节课中同学的表现,与学生总结这节课的关键环节,让教学关键内容直观化,解决了教学中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在教学三角形与长方形的关系中,学生通过白板笔对三角形进行旋转和拉伸进而产生对二者关系理解的兴趣。学生发现电子笔像魔术棒一样操作并描述,非常神奇,激发了大部分学生跃跃欲试的欲望。DST形象化地记录了学生思维活跃的完整过程,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形象生动的叙事故事过程中成熟起来。

四、DST教学反思:改变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多媒体交互式电子白板,带有课堂信息采集系统产生出图文并茂、多彩生动的人机交互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同样,教师通过DST,知道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内容和水平练习,在DST中研究教学策略进行个性化教学。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80%来自视觉,10%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高达90%以上。教师通过DST进行反思,使原始的经验不断地处于被修正、被更新等思维加工中,达到经验的提炼、升华。

五、结语

通过教师摄像头,采集教学组织、教学设计、教学策略等方面信息;通过学生摄像头,收集学生课堂互动、学生的发言、音频、脸部表情;通过收集白板及白板上截图工具收集的文本和图片,分析板书的书写及讲解的行为,并实时控制摄像头拍摄板书内容,板书字迹清晰可见;通过场景交互摄像头拍摄师生交互内容、交互画面。通过所获取的信息制作形象、生动的DST进行研究、反思,促进教师自身发展,学生也获得自身的成长,教师的教学也将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徐炳嵘.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J].江苏教育研究:实践版,2013(4).

[2]交互式液晶书写屏交互式电子白板共建交互式教学[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

[3]吴建家,符水波.以“智能课堂录播系统”为载体的新型教研模式的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08(5).

9.如何做好课后教学反思 篇九

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一个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一个人或许工作了二十年,如果没有反思,也只是一个经验的二十次重复。所以

在数学教学中,反思是发现问题的源泉,是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方法,是促进认识升华的可靠途径。可以说,没有反思的经验只是狭隘的经验,至多是肤浅的认识。反思可以使存在的问题得到整改,发现的问题及时探究,积累的经验升华为理论。反思还能提高数学意识,优化思维品质。那么课后我们应该反思些什么呢?

一、反思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在该节课学生需要理解的概念、掌握的方法、熟悉的技巧、领会的数学思想等,是教师进一步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是学生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必具条件。教师反思教学目标,实际就是要通过反思教学过程真正弄清楚学生到底有没有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定理的前提和结论;会不会灵活运用定理解题,定理本身包含的思想方法、定理的适用范围如何、本节课所要掌握的基本方法是否已经掌握等。要知道这一切,首先我们必须留意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如果上课学生精力集中、反映积极、动作迅速、心情愉快等,则意味着学生态度热情、主动参与、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如果上课学生无精打采、置若罔闻、拖拉疲塌、焦头烂额等则意味着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积极性不高、学习很吃力,效果欠佳。其次检查学生做课堂练习的情况。若多数同学能在规定的时间里正确完成规定的题目,则教学目标可以说基本达到;若多数同学迟迟动不了笔或只能做题目的某些步骤或即使做了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则说明学生对本节内容没有真正弄懂,知识技能没有过关。再次是批阅学生课后作业情况。如果学生做题思路清晰、推理有据、定理公式运用得当、计算准确、步骤有详有略,说明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相反如果学生做题颠三倒

四、乱套公式、乱用定理、计算错误不断等说明学生基础知识不过关、技能不过关。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方法手段,找出问题所在,思考补救的措施。该补充的就一定要补充,该纠正的错误一定要纠正;该集体强调的一定要集体强调,该个别辅导的就要个别辅导。将当堂课内容补起来,以便进行下面的学习。

二、反思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措施手段及所借助的辅助工具。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通常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我们可以采用讲授式、启发式、发现式、问题式等教学方法,也可以利用模型、实物、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反思教学方法,首先要根据学生在当堂课的表现,从他们学习中最吃力、最不易理解、最不易掌握的地方突破,从他们最无聊、最无味的地方入手,从他们容易忽略却很富有教学价值的地方拓展。其次教师要寻求最利于学生接受、学生也最乐于接受、最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创造性、最利于学生各方面协调发展的最佳教学形式。如果课题引入得太平淡,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给学生讲解数学家的成长历程、新奇的数学问题、身边的数学问题等;如果是定理公式的推导证明仅仅限于教材、学生不好理解,可以挖掘新意改变策略,以充实的内容、浅显易懂、循序渐进的形式满足同学们的求知欲,同时激发其科学知识的创造性;如果是例题习题的处理缺乏深度,学生不好掌握,可以层层深入、举一反三,在同学们掌握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尽量培养他们的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就一定能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也一定能够提高。总之,上完一节课,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三、反思教学价值

每堂课后认真思考一下本节课的内容是否更多地指向有价值的数学任务、数学活动;方式是否多样、是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因材施教等等。

10.如何借反思提升教学 篇十

“对一个教师来说,推动其教育事业发展的应该有两个轮子,一个叫做„情感‟,一个叫做„思考‟。教育情感使我热爱孩子,忘我地工作,并从中体验到奉献的自豪;教育思考使我明确自己的教育方向,科学而理性地设计,实施自己的教育,同时不断地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实践。”——摘记李镇西《在反思中成长》。这里李先生的“教育思考”其实就是“教学反思”。我们经常在课后写反思,一方面反思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另一方面反思我们存在的困惑。写出来就可以了吗?不是呀,写了是为今后教学不犯同样的错误做准备的,是为你的明天提升教学水平奠基的。

那么,如何借助反思提升教学水平呢?

一、反思不能是教学要求中的一种文字形式,我们要将反思中成功之处进行总结,可以把你人为值得欣赏的,记录下来,在教学札记下全过程,有用的经验要在同行中推广,甚至可以形成教学成果,以备今后教学中借鉴。

二、把失败之处也总结出来,今后引以为镜,矫正自己的失败,让你的教学不再重蹈覆辙。失败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你失败后不吸取教训,不总结经验。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以两位数计算过程中要从实际问题引入,又要教学计算,又要教学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一节课我手忙脚乱,下课了没讲完,学生在后来的作业中,不会计算,也不会解决关于路程的实际问题了,我责备学生基础不好,我后悔。后来冷静下来想一想:原因有二,其

一、内容太多,计算和路程问题都是重点,重点过多,一节课是很难解决的。其

二、对学生的要求过高,内容多全掌握就困难。所以,后来把一节课一分为二解决就比较轻松了。这就得再联系到我们的教学设计了,要恰当,怎样恰到好处呢?联系班级实际和教学内容实际确定,备好课。

三、反思困惑是我们所有教者都会想到的,可是怎样解决困惑,还是困住了我们很多的教师。例如:对学生在课堂的表现要教师肯定,可是差生教学的肯定难呀,有人提出了延迟评价,我延迟了评价,还是没有效果,最后我让学生自评了,他评价的比我好。后来我会经常让学生自评。

11.浅议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篇十一

关键词:反思;坚持;意识;习惯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多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意义非常重大。

一、要有反思的意识和习惯

社会每天都在变化进步,作为教师,如果没有开放的心态,不知进取,一味只满足于现有知识,而不知在教学实践中形成反思意识,养成反思习惯,及时更新教育方法和理念,我们就无法更好地适应和满足教学的新需求。吾日三省吾身。反思是一个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的过程,通过反思不断思考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作为教师,反思贵在坚持,它体现在教师每天反思,每事反思,并以教后记、教学日记、教育案例等形式及时地记录下来。把反思的结果记录下来,会促进教师进一步反思,渐渐地就形成了反思的习惯。

二、多方面反思

1.对课堂教学中成功之处及时进行反思、记录

一堂好的教学课,之所以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并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中一定有其成功的原因。教师在一堂课结束后,应从多方面进行反思,比如,教学内容的设计,时间计划安排,学生接受能力等。这些当中哪些方面进行得比较精彩,课堂教学中有哪些突然涌现出的灵感,或是因为学生的超常发挥而突发的奇想等。课后,教师及时地反思、总结、记录,为日后教学参考使用。

2.对课堂教学中失败之处进行反思

课堂教学就如同一句广告词所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不论多么优秀的课堂教学过程,或多或少总会存有一丝不足或失败之处。面对这些缺点和不足,关键在于我们抱有怎样的反思态度去认识和理解。如果我们采取逃避或是推脱的态度,只会使我们这些缺点和不足更加放大。相反,如果我们从失败中积极反思,找到改进的策略,才能使教學过程不断完善,才能使教师的创造力发挥到极致。

3.听别人课后进行反思

经常地参加听评课交流活动,研究别人教学的长处,尤其是研究优秀教师的教学思想方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深入分析教学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

三、积极寻找反思的途径

教师除了要积极地反思自己的教学之外,还要和其他教师共同进行反思、探讨、学习并获得不同的教学灵感。学生是最具评判教学成功与否说服力的群体,教师也可从他们身上学习,然后自己再进行系统的反思,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总而言之,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能“集腋成裘、聚沙成塔”。

12.如何地理教学反思 篇十二

1 聋生的特点

聋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由于听力损失的影响, 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和了解有着明显的缺陷, 尤其是对言语的理解有着正常人相象不到的困难, 聋生由于自身缺陷的限制以及手语内容的局限性, 使学生在听学和自学时, 会有很多障碍, 语言障碍成为他们参与正常社会交往的桎梏, 他们听不到外界的声音, 也不能正常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聋生的感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眼睛, 以目代耳进行补偿。有时他看“懂”了, 但脑中并没能真正理解。而教材的编排是系统性的, 出现一种类型的例题后, 其习题一般很少变化。聋生在经过几次实践后, 明白这一点, 于是只要教师今天课上的例题记住了, 做作业时也千篇一律地跟着这样做。在“恰巧”做对后, 更增添了他们的自信心。慢慢地就形成了强烈的摹仿习惯, 作业变成了简单的机械复制。这就出现了聋童学习中的摹仿性。因此, 加深聋生的记忆与实践的能力, 使聋生更加适应课堂学习, 总结教学方法, 加强教学反思是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们应该解决的重要问题。

2 课堂小结的特点

课堂小结不应该只是简单地重述一下本堂课的主要内容, 而是学生极好的一种自我反思的机会。这种自我反思的过程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 是教师无法替代的。因此, 不论是游戏式的课堂小结、还是图表式的, 都有它共同的特点。

2.1 课堂小结应具备它的整体性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 当课堂教学进行到课尾时, 要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教师必须对课堂内容系统整理, 同时让学生和教师共同进行总结, 体现出教学的整体性。

2.2 课堂小结要简明易懂、有针对性

高效的课堂小结应当不枝不蔓, 有理、有节、有力, 应抓住最本质、最主要的内容, 做到少而精, 简明扼要、语言精炼。凡是学生难记、难理解、难掌握及容易出错的地方, 都应阐明。可通过图示或表格的方式, 将新学的知识与原有的知识进行比较,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3 课堂小结要深入引导学生记忆

课堂小结的实质就是引导学生由过程的“入乎其内”到结末的“出乎其外”, 让学生在讨论中小结或通过一些问题, 鼓励学生多加思考, 激发学生探新的愿望, 把课堂小结作为联系课堂内外的纽带, 促进他们的思维由感性感知到理性认识的开掘。所以, 一个好的课堂小结, 绝不仅仅是基本内容的把握, 而是由表及里的规律探寻, 把学生的思维触角引向深入。

2.4 趣味性和激励性

充满情趣的小结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使学生在一节课的紧张的学习气氛中得到放松, 浓厚的学习兴趣得到保持。即教师在课前经过对授课进度和内容的周密筹划, 进行精心设悬, 触动学生求知的欲望。

3 如何针对聋生设计课堂教学小结

当一堂课结束时, 教师和学生对教学重点和学习方法所作出的归纳总结, 可以让学生对整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所学知识点及能力训练点进行整理, 有益于教师自己知识的梳理, 也有益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总结。而聋生这一特殊的学生群体, 需要运用丰富形象的课堂小结方式, 这样才更好的有益于学生的记忆。

3.1 把游戏溶于课堂小结中, 加深学生的记忆

课尾设计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课堂小结, 能让学生调节疲劳, 保持学习兴趣, 使学生感到上课并非枯燥无味, 而是妙趣横生。这样将课堂小结有机的溶于游戏活动中, 使学生在新颖有趣的游戏活动中不仅放松疲惫的身心, 而且巩固了所学知识, 使枯燥乏味除法计算变得生机盎然, 极大地增强了同学们学习兴趣, 收到“课以完, 趣犹存”的效果。

反思:聋生由于自身的心理缺陷, 对于外界的反映较弱, 吸收知识的能力也差, 教师打破传统的刻板的教学总结方式, 在系统的学习之后, 运用游戏式的小结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把游戏引入课堂, 寓课堂小结于游戏中, 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掌握新授知识, 也使学生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3.2 在课尾组织小型的竞赛,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比赛能够鼓励人争先创优, 在课尾时通过分小组提问的方式组织竞赛, 回答问题最多的小组获得小红花或者小红旗。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竞争力, 更加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得集体荣誉感, 打破聋生易孤僻的特点。

反思:人人都有上进心, 人人都有自我表现的需求, 聋生这种愿望就更加强烈, 他们比起正常的学生来说更希望受到老师的夸奖, 同学的赞赏, 喜欢参加比赛, 希望自己和小组获胜, 满足自我表现的欲望, 更加重要的增进了同学间的团结友爱。

3.3 运用图表绘画增强学生的记忆

这种小结通常是通过图示或表格的方式, 引导、归纳、小结出当堂课所学的知识或揭示同以前所学知识的联系和区别。同时也可以尝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图画进行表达、阐述自己对一堂课的理解, 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求知识。

反思:聋生由于听力的损失, 较之平常人而言, 想要达成对文本的真正理解, 在一定程度上有着更多更大的障碍。但是, 他们的视觉相对而言却得到了较好的补偿。因此, 我们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聋生的视觉补偿能力, 运用图画和手势增进他们对课堂的理解。

3.4 课堂结束后, 加深老师与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交流

课堂教学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和活动。同时要让学生有机会去畅谈自己的体验、感受和收获, 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困惑和喜悦, 提出建议和见解。因此在课堂小结中应关注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聋生可以与教师发生交互作用, 向其提问, 请求指导, 并且发表自己的看法;聋生之间也可发生这种交互作用, 从而有利于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 进行合作学习。

反思:这种交互式的教学方式加强了师生间和聋生间的交流, 对于培养聋生合作精神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种小结是开放的, 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 而且关注学生学习的体验和感受, 关注学生的学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 课堂教学总结在教学中的作用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课堂小结是教学中既重要又容易忽视的环节, 是完成某项教学任务的最后阶段, 教师富有艺术性地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结和升华的行为方式, 适当的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 掌握内在联系, 对促进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有很大的帮助, 因此, 课堂小结有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4.1 课堂小结能够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回笼知识、突破重点

课堂总结能够让学生对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有一个完整而清晰的把握。在讲课的过程中, 为了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 还要讲授大量的与此相关的内容。通过课堂小结, 指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引导学生整理、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帮助学生从总体把握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归纳总结的能力, 激发学生乐于学习, 积极参与的热情。

4.2 通过课堂小结, 学生能够升华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运用课堂小结, 教师组织好教学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通过巧设疑问、营造氛围, 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 通过每节课结束前用一点时间适当地进行小结, 把本节课所学内容与前后的知识进行联系, 从而帮助学生更灵活、更深刻地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 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并通过归纳小结, 把相关知识融会贯通, 为新课作铺垫。

4.3 课堂小结也有宜于教师自身对课程的进一步认识

当我们面对学生提问“今天有何收获”时, 学生在思考。教师也应当回顾, “这堂课我教会了学生什么”。课堂小结对于教师而言, 应是一种回顾, 回顾每一个教学环节, 思索每一个教学细节。作为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我们也应该认真的思索是否完成了教学目标, 是否促进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5 结语

总之, 课堂教学艺术是一个整体, 课堂小结是其不可缺少的部分, 在日常的教学中要重视课堂小结, 充分发挥课堂小结应有的功能。其方式方法必须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 与课堂教学艺术融为一体。总结的形式不拘一格, 不论采取什么形式进行总结都应让学生感到“课已尽, 意无穷”。这样才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艺术上的享受。良好的课堂小结设计可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 产生画龙点睛、余味无穷、启迪智慧的效果。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还可以促进认知结构的形成, 新知识模块的建立, 解题技能的优化和思想方法的提炼等。

作为一名聋校教师, 我们应该时时处处以聋生为本位, 想他们所想, 设身处地去考量, 设计更多适合聋生的教学模式, 做教学的有心人, 我们的孩子一定会成为有较高素养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田忠才, 田书新.课堂小结五法[J].河北教育, 1998 (5) .

[2]秦秀立.让学生做课堂小结的尝试[J].思想政治课教学, 1997 (9) .

[3]谢本琼.探索利用聋生心理特征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方法[N].毕节日报, 2009.

[4]杨青华.浅谈对聋生句子教学的几点认识[J].青海教育, 1999 (11) .

13.如何有效进行教学反思 篇十三

“发现问题是成绩,暴露问题是贡献,解决问题是根本”,反思技能二:如何有效进行教学反思。也就是说,我们要善于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也要敢于暴露自己在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我们还要有能力去解决这些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我们要想在教学水平上有所提高,靠的是什么?不但要研究教材、备好课等等因素,还要学会写教学反思。

一、什么是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如何学;别人如何教、如何学;如何在教中学、学中教的问题。

二、如何写教学反思

1、写成功之处

如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有意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把他们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也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2、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地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时的参照物,教学反思《反思技能二:如何有效进行教学反思》。

3、写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地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写学生创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5、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本节课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何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新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术;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教学反思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而不应只是课后才做的事。课前反思可以明确目标,加强自觉实践;课中反思可以调控教学,提高教学效益;课后反思可以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14.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篇十四

上述案例中的执教教师有必要进行反思。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地冷静思考和总结。执教教师应对《除法的初步认识》中出现的尴尬作深刻的反思,找出出现尴尬的原因是因为学生掺杂了谁贡献大、谁贡献小的个人的感情因素,进行教案的再教设计,把课堂引入换成一个问题情境:“ 猴妈妈有6 个桃子,要分给2 只小猴子,可以怎样分?怎样分,它们没有意见?”

在日常教学中我是这样进行教学反思的。

15.谈初中物理教学如何进行反思 篇十五

一、写反思日记, 即写教学后记

一节课结束之后, 教师对自己教学之得失可以进行总结性反思。教师对每节课的教学经历作书面的记录与反馈, 有条理地对课程主要特征、富有意义的教学环节进行记录, 要求教师写下教学的心得体会, 列出当日教学中所遇到的或所看到的成功及不成功的教学事件, 以及是哪些原因造成的。或者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异常教学现象进行的思考、分析及对策等内容作一个简单小结。它有迅速及时、有的放矢、就事论理、集中明了、形式多样、不拘一格的特点, 是教学反思最直接、最实用的方法。如在教“摩擦力”一节时, 教学重点是“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以前学生拉弹簧测力计时数很不稳定, 很难保证木块在木板上匀速滑动, 尤其是在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否有关时, 棉布不平更难做到让木块匀速运动, 使部分学生对最后的结果半信半疑。经过反思, 这次上课我加了一个环节“请同学们开动脑筋, 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 能不能设计出一种更好、更合理、更准确的测量方法”。学生讨论得出: (1) 根据相对运动的原理, 可以把弹簧测力计和木块固定, 拉动木板, 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 用这种方法读出的结果更接近真实值; (3) 这种方法还可以得出摩擦力的大小与木板拉动的速度无关。通过教师的引导, 让学生把摩擦力与前面学过的相对运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找出了更合理、更好的实验方案, 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二、观摩与讨论

观摩与讨论的目的在于通过同事之间的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而提高教学水平。观摩与讨论有助于推进教师集体的教学反思, 有利于为反思性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整体氛围。在平时学校教育的实践中也要经常利用一些集体活动进行反思, 比如公开课、讲课比赛、相互评课等, 这些活动对于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是行之有效的。在评课时, 经过大家协商可以不断改变评价标准, 当然听课决不是简单地评价别人教学之优劣, 不是关注讲课者将要讲什么, 而是思考自己如何处理好同样的内容, 然后将讲课者处理问题的方式与自己的预想处理方式相对照, 以发现其中的出入。如是否更加重视学生参与了, 有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教果平铺直叙, 看了开头, 就可知道结果, 这样的文章读了之后, 味同嚼蜡。如课文《给予是快乐的》, 篇幅短小, 结构紧凑, 文中小男孩面对新车的种种表现和保罗由此产生的心理变化交替叙述, 使得故事情节一波三折, 引人入胜, 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最后点题, 揭示中心, 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

五、语言“新”

语言“新”也即语言生动、形象、活泼, 有文采。怎样才能做到有文采呢?第一, 学会综合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比如巧设比喻, 使语言生动形象;借助排比, 以增强语势;反问试问, 发人深思;拟人夸张, 体现感情色彩。如课文《鼎湖山听泉》, 第四小节第三句描写泉声用的是打比方的方法, 将四种不同的泉声分别比成“轻柔”的小提琴声、“清脆”的琵琶声、“厚重回响”的大提琴声、“雄浑磅礴”的铜管学方法是否具有灵活性, 师生沟通如何, 以及是否将教学内容跟学生经验相结合等。

通过观摩别人的教学, 分析别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可以为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这样可以拓展思路, 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 少走弯路。尤其是观摩一些优秀教师的公开课, 可以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观摩和讨论都是相互的、参与性的, 你可以观摩别人的教学, 也可以邀请别人观摩你的教学, 并指出不足、提出改进的意见。

三、征求学生意见, 了解学生的情况

从学生眼中认识自己, 具体包括学生日志、批判事件调查表、问题诊断、学生学习文件夹等;潜心于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教师, 往往向学生征询对自己教学的反馈意见, 这是教师对其教学进行反思的一个重要的渠道。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通过定期的调查问卷和不定期的访问、谈话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 如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情感, 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有关方面的知识基础, 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方法等, 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过程, 正确引导学生学习, 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使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 更为有效。

四、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

规范化的教学应在单元教学结束时, 通过多种方式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检查。检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 从而提出自己改进的建议。不论检查什么内容, 都包含着对自己教学的反思。这种反思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 学生学习中的得失表现, 造成得失的原因, 自己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措施。现在我们几乎每节课后都有随堂检测, 随时掌握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 同时给自己下一步的教学策略提供依据。我坚持了一学期, 感觉上起课来心里很有数, 知道学生模糊的地方我就精讲, 学生清楚的地方就不讲。例如, 在讲电动机和发电机的课后检测中, 发现很多学生将这两者的原理混了。它们都有磁场都有线圈, 都是线圈在切割磁感应线。我发现这个问题后下一节就用课件将发电机、电动机的能量转化原理和应用实例作了对比, 并在随堂检测中再次对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原理作了检测, 取得很好的效果。

五、写出再次教学设计

一节课下来, 静心沉思, 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 教法上有哪些创新, 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 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 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 启迪是否得当, 训练是否到位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 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 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 写出“再教设计”, 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南通市第二中学)

乐音, 用相似而整齐的句式娓娓道来, 读来增强语势, 并且比喻形象贴切, 让人身临其境。第二, 恰当引用或化用优美的歌词、诗句、名言、警句, 使表达凝练隽永, 能为文章增色不少。朱自清写春风的和煦引用了古诗句“吹面不寒杨柳风”, 贴切, 自然。台湾作者琼瑶乃是“化用”的高手, 《还珠格格》的主题曲几乎是汉乐府《上邪》的现代翻本版。李白的“举杯邀明月”“恐惊天上人”, 李商隐的“嫦娥应悔偷灵药”等即化用曹操的《短歌行》里的句子。李清照的“怎一个愁字了得”“怎一个清字了得”等不一而足。第三, 仔细推敲, 选用准确、传神的动词或形容词。僧敲月下门, 用“敲”还是用“推”呢?“推敲”一词由此而来。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的“绿”不知“推敲”了多少回。

16.语文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篇十六

一、反思活动是否达到预设教学目标

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师在制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即“三个维度”——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学生的发展来看,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使用性更广,持久性更长。许多知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遗忘,只要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才可以通过许多渠道获取知识、更新知识,所以,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有机地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教学是一门深奥的艺术,只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才能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才能增进我们对语文教学本质规律的认识,从而帮助我们优化教学过程。

二、反思活动是否能体现“沟通”和“合作”

叶澜教授曾指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教学活动作为教育活动的一部分,“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沟通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与物”的关系,而是“人与人”的关系。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彼此沟通交流、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的对话过程。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都应该以平等的关系进行交流与学习。课堂教学千变万化,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反思有助于我们营造一种和谐的教学关系,善于调控课堂,让课堂适应学生的需要,让学生主体性真正地得以发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

三、反思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教材历来被作为课程之本。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只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是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同时,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因此,教师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时,可以在“课后反思”中作为专题内容加以记录,既积累经验又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一体。

四、反思教学过程是否适应学生个性差异

新课程要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作为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类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性格各异的学生争奇斗艳,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因此,无论是情景的创设还是内容的呈现,无论是问题的设置,还是释疑解惑,均应以为了一切学生为目标,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教育活动。因此,教育的最大使命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尽可能地创设条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17.如何进行数学教学反思 篇十七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进行的回顾和反思,是以达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己业务水平为最终目的的,并通过写教后记录、日记、随笔等形式把它记录下来。即:

(1)教后记录。它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小结,也是对自己教学行为和体验的自我评价与对话,是改进教学策略,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学水平的好方法。教后记录,通常是教师依据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对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手段、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学氛围与效果等方面,进行反省与总结,是教师教学的再备课。教后记录可长可短,长可千言,短可几百字,可总结经验,补救措施,还可捕捉课堂上的机智与亮点等。教后记录要力争做到及时、客观、公正。

(2)教育日记。即教师把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所读、所思、用记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苏永新教授认为:“中小学教师,我是不大主张去进行对他们而言比较遥远的理论探讨,绝大部分的老师的科研可以是日记的形式,随笔的形式。”“日记是我找到的一个非常好的教育方法。”写教育日记,他认为好处在于“能够自己和自己对话,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法宝”。霍姆林斯基就是从写教学日记开始,成为著名教育家的。

(3)教育随笔。即老师记录观察到的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属于散文体裁的文章。它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是从实际出发,写自己的心思、体验与感悟。著名学者李镇西是这样评价教育随笔的:“对于普通教师,甚至应该提倡这种表达——教育理念可以朴实地阐释,教育情感可以诗意地抒发,教育过程可以形象地叙述,教育现象可以激情地体现。”总之,通过反思写出来的文字,是对实践检验,是理论的生沉,是情感的升华,是素质的提升,是文字的精灵。

同时,在反思过程中,要用教学理论来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行为,要把对课堂教学实践的感性体会上升到教学理论的高度去认识、分析和总结。这样把课堂实践与教学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帮助你把关于教学活动的零散之珠串成一条完整而精美的教学之链,才能使你的教学水平真正得到提高。

此文由专注于培训http:///的搜学通整理,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18.教师如何写教学反思 篇十八

一、什么是教学反思

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进一步充实自己,提高教学水平。

二、为何要写教学反思

1、促进思考向纵深发展的意义。

一般的思考,往往因时间、大脑遗忘规律等方面的因素,或者导致思考停留在一般或者还没思考出具体的结果就产生了搁置现象。而写,首先需要教师对在教学中的引发了注意的教学现象进行认真地回忆,具体、细致、形象的描述,形成对教学事件、个案的进一步细致地、比较全面的认识,为深入思考奠定了基础。其次,写反思的时候,因为要落笔,就需要对所思考的内容进行逻辑化、条理化、理性化的表述,促使思考具有一定的理性化。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同时,对写下来的教学现象、个案进行思考,因为写得翔实,思考也会趋于全面。

2、促进教师教育理论学习的深入。

如果一般的思考,往往是教师的思考不能够与理论的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导致思考的肤浅。而写,往往使人产生一种写的深刻一点的需求,在这种需求的驱动下,往往要参阅一些资料、翻看一些书籍,促使教师进一步学习,是自己的思考与倡导的理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对理论认识的提升,从而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3、促成教师的经验积累和提升。

一般的思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将往事淡忘。而写,能够帮助教师把自己教学实践中的经验、问题和思考积累下来,使自己对自己教学现象中的典型事例和思考深深地记忆下来。因为写的积累作用,教师便真正成为了一个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理性思考的教师。同时,写下来的东西更方便与人交流,会促进教师更好的发展。

三、教学反思的内容

1、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

2、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3、写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写学生创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5、写 “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四、写好教学反思的方法

1、从怀疑处反思。

从怀疑处寻求问题,至少产生两个角度以上的思考。如: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否科学。从“是”与“否”两个角度,还可以延生出怎么“更科学”,怎么才能避免“不科学”等举一反三的思考。

2、从转换立场处反思。

一个教学细节,从教师、学生、家长的角度来看也会不同,细究之,从学生的不同层次来看也是如此。因此,反思中,要有机地寻求转换立场,多角度来“包围”反思主题,才能增强反思的深度与客观性。

3、从转换知识系统、学科领域处反思。

综合实践、跨学科教学实践是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因此,反思有时也应从转换知识系统、学科领域来寻求不同的答案。

4、转换时空处反思。

环境、时间的变化影响了人们的认知。每个教学细节都有其发生、发展的时空特性,一堂课、一个教育教学过程的成功与失败都有诸多偶然因素,不要因为成功或失败就放过或忽略潜藏其中的问题。

5、从假设性问题处反思。

注重思维的设计性是培养创新思维的要点。假设是逻辑思考的重要方式。一种假设就代表一种新思维、新概念,甚至能产生与已有的问题相悖的结果。反思中提出一个假设,就可能是在发现问题后寻找到的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

6、从联系对比处反思。

对比体现差异,联系体现衔接,通过横向、纵向的联系、对比,我们就可以从中发现许多新的问题。

7、从事物本质处反思。

哲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心理学、教育学是教育科学的基础。要学会做更深层次的反思,就必须掌握哲学原理,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才能使“反思”更全面、更科学、更客观,才能提高“反思”的含金量。

五、写教学反思的注意点

1、注意反思的“落脚点”。

教师们多数处于实践研究层面,因此要重视发挥自已的优长,找准“反思” 3 的落脚点。首先要做好个人教学能力与教学风格的自我反思,如课堂教学设计是否过于单一,教学组织是否有序,激励奖惩是否得法,课堂氛围是否和谐。通过一番自我“反思”,明确自已“反思”的中短期目标、方向;其次“反思”要有结合实际教育资源意识,如社区环境、学校环境、办学条件、学生实际等,有了实际的教育资源意识,“反思”才能实事求是,才能因地制宜。

2、注意反思的“系统化”。

一堂课、一个教学细节都是反思的因子,但“反思”并不是仅仅只是为了一堂课或一个教学细节,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我们整个的教学理念,教学思维,说到底是提高教育教学的生命活力。因此,要做好反思还必须具备系统化意识。所有的学科都由若干的子系统组成,都有其内在的规律特征与传统经验积累,只有进行“系统”的反思、实践,才能提高整体教学能力,才能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境界。

3、注意反思的“实践性”。

新课标是一种理念,实践是在理念的指引下进行的,理念又是在实践的论证下发展的。“反思”的目的就是为了改造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体现价值。

4、注意反思的“发展性”。

经验的积累与知识能力的更新,对于新时期的老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反思不仅仅只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还应该有对“反思”的“再反思”,反思后的再学习,学习后的再反思。

推荐答案

2011-4-6 14:46 1.实话实说——写得、失

一节课下来,课堂教学抑或超乎所想的顺利,抑或不尽人意。一堂课可因教师一句幽默奇妙的导语而使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可因教师一个手势、一个眼神而令故事情趣大增;可因一种新教法的采用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或因讲得多而学生兴趣全无;也可因一个环节的遗漏或疏忽而走错路、走回头路等。再者,“因”与“果”是相互作用的。所以,不管是得是失,教师皆应实话实说,将其记录在案,以期在往后的教学工作中安排更周到、操作更自如,少走弯路、不走回头路。

2.及时反馈——写师、生

教与学是两种个体间发生的知识传递关系。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则为学习主体。教师的情绪、教师的举手投足、教师对教材对学生对教法了解的深浅等都直接作用于学生,影响着课堂气氛与授课效果。相反,学生的注意力情况、学生的疲劳状态、学生的知识差异等也反作用于教师。此二者同时存在,相互作用,彼此牵制,影响着课堂效果。鉴于此,课毕就该及时反馈,将课堂上师生表现与授课质量进行及时分析、综合登记,以帮助自己在日后备课、授课时能对“师”与“生”的情况作更全面的分析。

3.综合比较——写教、学

教学反思记录应该是说课的外延,它与说课互补。形成一个完整的“说课——备课——授课——写教学反思”的程序。一节课过去了,教师教法应用如何,达到预期目标没有,效果怎样,学生学习积极性如何,与教学要求是否相符,这都是实际操作中常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及时进行比较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把影响教与学的原因综合出来,记录在教学笔记中,日积月累,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4.扣准要点——写特点

实际上,在平时的教学中,上一节好课不容易,一节课要面面俱到更不可能。一节课能有特色,能有个闪光点,能有一种值得借鉴的好做法,就算是成功。所以在教学反思中就可以把闪光点扼要地记上,写下该节课之特点,有重点有选择地采用教法,设计教学程序,做到一课一特色,课课有特色。

5、捕捉灵感——写遐想

常有这样的感觉:上课时原本没有涉及的内容,因实际需要或灵感的涌现而穿插其中,结果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讲者绘声绘色,听者津津有味,课堂顿时充满勃勃生机。它能帮助我们拓展思维空间,引导自己与学生进行遐想,并徜徉其间。这样愈是多想,想地愈是透彻。所以教师应即便把诸如此类的小插曲(幽默的谈吐、对抗性比赛------)所产生的效应,记录在教学反思记录中,用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同样,对于课堂中节外生枝的实例也应及时记录,吸取教训。

三、写好教学反思要注意的问题

1、要有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投身于外语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改革本身就是一种新事物,每时每刻都有新现象、新动向、新问题。正是在探索新生事物的来龙去脉,把握其发展态势之中,在深入探索之中,我们才能获得体验,才能感到有言可发,并在总结探索中提升出新的规律。

2、要想有所发现,还必须拓宽知识面,增加知识底蕴。要有精深的英语专业知识和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知识,要广泛涉猎其他学科,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 育教学理论以及英语教改成果,还要学会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现新知识奠定基础,否则将很难有所为。

3、要勤于动脑,善于思考。在上完每节课后都要进行反思,反思一节课的成败得失,并及时做好记录。课后的反思,虽然点点滴滴,但它来自于我们的教学实践,出自于我们深刻的思考,是我们的真切感受,因而是非常珍贵的。

4、要善于总结,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要经常看自己所写的教后记录,进一步对其进行深层次的探讨,运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方法,抛开肤浅的、表面性的东西,注重对规律的揭示,对真理的发现。

5、写教学反思记录,还要做到持之以恒。

总之,教学反思能让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逐步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教育水平,开创属于自己适合自己不断发展的新天地,而写好教学反思记录无疑便是这一行为的最佳途径和结晶。

二、教学反思

上一篇:病人打印病历须知申请下一篇:深圳图书馆台港澳文献资源的建设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