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寒假作业(精选12篇)
1.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寒假作业 篇一
日期:
口算题
62+15= 54-13= 16+13= 84+3+7= 68-39=
86+4+6= 77-48= 17+17= 46+23+17= 84-19= 竖式
22+45+15=77+24-18=
应用题
水果店运来一批苹果,上午卖出16筐,下午卖出18筐,还剩12筐.运来多少筐? 日期:
口算题
8+20= 61-23= 65+28=19+55-15=13+69=
92-38=53+18= 28+15-29= 54+49-38=89+11-21= 竖式
69+26-17= 89+17-38=
应用题
童童从一楼到二楼用了8秒,照这样的速度,从一楼走到8楼,一共要用多少秒? 日期:
口算题
55+20= 23+25+15=76+11=33+26=88-62=
81+15+5=12+26= 72-19= 28+18+29=68+12=
竖式
83+14+6=85+17-38=
应用题
果园里有4排苹果树,每排8棵,还有12棵梨树,多少棵果树?
一共有3 日期:
口算题
27+17=72+17+3=85-68= 34+69-16= 51-11=
46+19= 91-2= 17+63-33=92-46= 82-79= 竖式
86-18-29=35+46+4=
应用题
图书室有100本书,又买来80本,借走了150本,现在有多少本书?
图书室日期:
口算题
55+25=67+25= 82-73= 83-47=43+29+11=
18+36= 28+39= 83-19=
竖式
65+12+8= 19+53+27=
应用题
有4袋白糖,有2袋红糖,每袋糖重多少千克?
16+35= 17+59-18= 2千克,问糖一共重5 日期:
口算题
41-28+39=82-28= 26+27-18=40-21= 65-37=
46+17=96-29=92-36=19+42-28= 竖式
64+28-19= 52-44+16=
应用题
有4袋白糖,有2袋红糖,每袋糖重少几千克?
40+16= 2千克,红糖比白糖6 日期:
口算题
97-64= 15+47= 69+22= 59+17= 64+14=
92-13= 57+28-16=27+52= 63+8-29=29+49= 竖式
46+15-19=37+14+27=
应用题
有4袋白糖,每袋糖重2千克,卖出4千克白糖,还剩多少千克白糖? 日期:
口算题
85-46= 59+17= 35+47-27= 90-13= 46+15=
24+37-39= 35+18-39= 77+18= 40-15= 67+14=
竖式
75+17-5= 29+32+28=
应用题
老师有4盒乒乓球,每盒6个,借给同学8个,老师现在还有几个? 日期:
口算题
69+14= 16-19=
28+14= 64+28=
28+29=
83-12= 86-15-9= 14+67= 92-86= 37+64+9=
竖式
32-18+18=38+43-17=
应用题
食堂里原有大米42袋,用去27袋,又买来40袋,有多少袋大米?
现在9
日期:
口算题
54+18= 75-17=
47-39= 65-49= 60-49=
73-67= 45+45-31= 60-13= 24+38= 8+24+46= 竖式
56+16+14=47+5+39=
应用题
王红到超市想买一个书包、一双球鞋和一个足球。标价为:书包28元,球鞋35元,足球26元。王红去超市至少要带多少元钱? 日期:
口算题
9+13= 34-26= 71-68= 53+19= 8+19=
64+28= 50-22+18= 23+29= 56+29= 59+23+27= 竖式
81-49-16= 15+28-17=
应用题
白楼小学二年级一班有42人,二班有38人,三班有39人。二年级一班和二年级二班共有多少人?二年级三班比二年级一班少几人? 日期:
口算题
48+24= 69+15= 84+17=
54+39= 39+36+4=
62+19= 63-24= 13+79+25= 55+28= 39+22=
竖式
39+13+17=34+67-19=
应用题
学校体育室有排球18个,足球的个数比排球多15个,学校体育室有排球、足球共多少个? 日期:
口算题
26+47= 74+19= 78+6+19= 81-46= 48-15=
57+15+18= 60-21= 39-18= 19+84+9=
94-58=
竖式
38+54+19=46+25-18=
应用题
水果店有水果46筐,上午卖出去28筐,下午又运进来21筐,水果店现在有水果多少筐? 日期:
口算题
56+29= 53+29= 92-38+16= 46+26= 90-14=
49+15= 96-18= 17+16+44= 45+38= 69+19=
竖式
69+23-35=33+59+19=
应用题
一辆公共汽车上原有乘客23人,在第一站下去8人,上来1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日期:
口算题
58+3+7= 70-36= 37-29= 61-35= 13+49=
17+46+24= 59+23= 39+34= 32+34+26=39+26=
竖式
39+35+18=38+37+13=
应用题
水果店运进75箱苹果,第一天卖出去24箱,第二天卖出去18筐,水果店还有多少筐苹果? 日期:
口算题
67+14=71-13= 53+8+12= 43+28= 24+19=
16+58+12=46+39= 91-75= 25+26+4= 72-46= 竖式
19+16+58=55+39+9=
应用题
二年级一班原有女生28人,男生20人,新学年开始了,又转来9名同学。现在二年级一班共有多少人? 日期:
口算题
16+27= 28+62= 39+32= 45+15+15= 18+25=
48-41= 34+5+5= 16+78= 80-54=
44+19= 竖式
17+28+28= 54+29+9=
应用题
三个小组一共修理椅子52把,第一组修理了20把,第二组修理了18把。第三组修理了多少把? 日期:
口算题
24+18=
42+29= 42+16= 13+49= 23+18=
73-39= 90-35= 45+38+7= 57+28= 73+19=
竖式
89-15-39= 23+18-19=
应用题
一双拖鞋8元,一双袜子4元。小明拿了20元钱买一双拖鞋和一双袜子,应找回多少元? 日期:
口算题
86+8+2= 36+22= 22+19= 57-48= 96-77=
56+39=48-39= 55+27= 86+8+2= 66-39=
竖式
62-27+36= 33+18+38=
应用题
图书馆有故事书96本,第一周借出28本,第二周借出本,现在还有多少本书?
3019 日期:
口算题
25+28= 52+12= 22-28= 14+27= 66+18=
69+24-18=41-12= 76+18= 27+29= 94-56=
竖式
12+9+41=86+7-34=
应用题
男孩:5枝铅笔15元,女孩:我的笔每枝4元,谁便宜每支便宜多少?
?20 日期:
口算题
44-18= 63-17= 14+29-28=15+69=42-27=
49+39= 76+16= 77+21+9= 97-83= 71-59=
竖式
64+18-15= 89+8-38=
应用题
饲养员养了10只公鸡,14只母鸡,每4只放入一个笼子,需要多少个笼子? 日期:
口算题
76-65= 63-38= 57+15=54+17= 40+29+1=
73-52= 69+17= 59+30+10=53+17= 63-17=
竖式
18+35+94=
42+73+38=
应用题
菜站有15筐萝卜,土豆比萝卜少5筐.箩卜和土豆一共有多少筐? 日期:
口算题
3×4+10=
4×4+5=
3×4+8=
5×1+9=
4×2+6=
5×3+9=
5×4+7=
3×6+6=
2×9+9=
5×4+7=
竖式
58-30+65=
84-16+5=
应用题
妈妈买一双皮鞋花52元,买一双布鞋花12元,付给售货员100元,应该找回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日期:
口算题
3×5+3=
3×6+4=
6×3+3=6×4+3= 6×5+3=
6×2+8=
4×5+5=
4×6-5=
4×2-9=
4×5+8=
竖式
2+95-79=
92+7-97=
应用题
图书室买来8包故事书,每包9本,借出30本,还剩多少本? 日期:
口算题
65-36-4=62-4X2= 60÷3-16=
6×4+9=
45÷9+87=
6×2+88=
9×5+45=
48÷8-5=
8×9+2= 12÷2+8=
竖式
27+71-79=
92+7-92=
应用题
三个小组一共修理椅子52把,第一组修理了20把,第二组修理了第一组的一半。第三组修理了多少把? 日期:
口算题
61+34-4=82-7X6= 49÷7+16=
81÷9-9=
72÷9+87=
7×2+82= 3×9+45=
32÷8-1=
9×8-9= 14÷2+68=
竖式
51+21-59=
69+7-62=
应用题
8元,一双袜子5元。小明拿了20元钱买一双拖鞋和两双袜子,应找回多少元? 日期:
口算题
()里最大能填几?
()×5< 22
()×2<9
4×()< 10 6×()<27
3×()<13
()×5< 26 7×()<58
()×4<35
()×4<18 63÷7+68=
竖式
65+29-59=
73+26-62=
应用题
一个饲养场,养鹅54只,养的鸭比鹅多16只,养的鸡比鸭多20只,这个饲养场养鸡多少只? 日期:
口算题
22-3×7= 96-5×8=
82-3×2= 5×4+47=
38-11-6=
4×5÷2=
54÷6X3=
32÷8×7=
40+42-31=
30-10÷5=
竖式
78+22-39=
54+21-63=
应用题
学校买白粉笔30盒,买的彩色粉笔是白粉笔2倍,用去彩色粉笔15盒,还剩多少盒彩色粉笔?
2.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寒假作业 篇二
“翻转课堂”相较于传统的数学课堂, 不仅仅表现在信息技术应用帮助预习这一方面, 更大的变化是它所带来的新的教学理念的冲击, 它完全颠覆了“教师的主体地位”, 教师仅仅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和促进者。 有了正确的定位, 在让学生提前学习时, 就要以“学生为中心”, 从实际学情出发, 以教材为蓝本, 适度的重组教材, 制定自主学习目标、导学单, 帮助学生有效自学。
一、微课与导学单助力全境学习
要想真正“翻转”课堂, 学生的提前学习必须是有效的, 那么在制作微课和导学单时必须理清自学目标, 知识的冲突点必须放在课堂上, 以便于突破重难点。
在教学六年级《扇形的认识》这节课时, 为了践行“生本理念”, 我在导学单中清楚告知学生通过自学需要达到的自学目标:
1.认识弧、圆心角以及它们间的对应关系。
2.认识扇形, 并能准确判断圆心角和扇形。
这两个目标通过微课的学习学生均能达成, 而课堂中需要解决的教学目标则是理解扇形的概念 (圆心角和弧的对应关系) 及圆心角的大小和半径决定扇形的面积。
为了促进学生的有效自学, 单单靠理清自学目标是不够的, 必须有任务点的驱动, 在观看完微课后完成相应练习就可以解决学生不落实自学的问题。 在练习的完成过程中遇到障碍, 还可以反复观看微课, 真正的达到全境学习, 落实“翻转课堂”的第一步。
根据该课的自学目标, 我设计了以下的任务点:
练习1:
下图中哪些角是圆心角?
练习2:
下图中涂色的部分, 哪些是扇形?
练习3:
练习4:
判断:
(1) 半径大的扇形面积大。 ( )
(2) 圆心角为60°的扇形的面积比圆心角为15°的扇形面积大。 ( )
设计意图之一在于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之二在于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制定课堂的冲突点, 从而使课堂达到高效。
通过导学单的反馈发现:
1. 学生对圆心角的判断掌握得非常好, 没有一个学生判断错误。 那是不是说明学生对圆心角的理解就到位了呢? 课堂上如何检测这一结果呢?
2.扇形的判断出现了障碍, 对于下面这个图形, 学生的评判各占一半, 那么对于扇形的概念理解问题究竟出现在哪呢?
二、深度辨析助力难点突破
在以往的教学中, 常常会因为一些简单的知识的讲解浪费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以及学生的有效注意时间, 为了“照顾”一部分学生而“耽误”另外一部分学生, 因此缺失了有效的“辨”和“探”。
在这节课的翻转课堂的实践中, 我根据学生导学单呈现的情况进行分析梳理成课堂的辨析点:
1. 学生对圆心角的判断都是正确的, 那是否掌握了圆心角的概念了呢?我设计了这样的辨析问题, “这个角 (图1) 为什么不是圆心角? ”学生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 “没有经过圆心”, 这是他们通过自学对圆心角的理解。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 只有说的时候才能看出学生是否对这个知识点真正理解了。 于是, 我指着导学单中的另一个图继续追问“这个角 (图2) 经过了圆心, 为什么你们也说不是圆心角呢? ”看似简单的追问, 其实是抓住了关键知识点在进行追问。 经过这一追问, 落实了学生对圆心角定义的理解, 顶点在圆心的角才是圆心角。 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规范性, 展示了数学学科的严谨性和逻辑性。 因此, 看似自学效果非常好的知识点, 也要经过课堂的深度辨析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
2.通过分析发现对于图3 中的阴影部分是否为扇形, 学生的判断各占一半。 这便是课堂最好的辨析点, 利用学生的兴趣点层层发问, “图4 为什么不是扇形?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 其实是对学生的自学情况最好的检验。 学生说:“两条边不相等。 ” 貌似问题已经解决了, 学生一语道破。 再追问:“图3 的两条边相等了啊, 为什么有这么多同学觉得不是扇形?”“顶点不在圆心。”看来通过自学, 基本达到了自学目标, 但仔细观察会发现, 认为这个是扇形的反而是成绩比较好的孩子, 这个理由显然是不能说服他们的。 于是第三轮追问:“看来这个理由似乎不能说服部分同学, 你们来说一说为什么你们觉得是扇形? ”“顶点只是不在这个圆的圆心, 只要两边相等就肯定是另一个圆的圆心, 那自然就是扇形。 ”一语激起千层浪, 全班同学仿佛突然被点醒, 纷纷附和:“是扇形, 只是不是这个圆的扇形。 ”
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处理呢? 老师去解释? 这恰恰正是让孩子“探”的机会。于是我说:“那究竟是哪个圆的扇形呢?以顶点为圆心, 边长为半径你们画一画吧。 ”这一画就发现了问题, 不是同一段弧了。 (如图4) 老师适时归纳, 圆心角和对应的弧所围成的图形叫扇形。 学生通过“探”才真正理解了圆心角和弧的对应关系, 是不是扇形必须放在一个圆中才能进行判断。
在有效追问的作用下, 学生的思维被充分打开, 这些都有赖于前期的自主学习。 教师再及时地把捕捉到的信息加以过滤与整合, 充分合理的利用, 使其成为课堂的深度辨析点。追问时, 或正面直击, 问在“难”处, 突破教学难点;或旁敲侧击, 问在“错”处, 加深对本质认识;或顺势一抹, 问在“深”处, 历练数学思维;抑或拨云见日, 问在“延”处, 感悟数学思想。
三、灵动练习助力思维发散
概念理清之后, 自然是要延伸应用的, “翻转”的目的也正在于使学生高效地获取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于是我设计了一道“请画一个半径为2 厘米, 圆心角为100°的扇形”的操作题。 此题灵动之处在于不同层次的孩子画扇形的方法是不一样的。 大部分孩子先画半径为2 厘米的圆, 再去圆心角为100°的扇形, 有些孩子则更为聪明, 先画一个边长为2 厘米的100°的角, 再用圆规取边上画弧, 这就简便多了。
在处理练习3 中, 也很好的体现了不同层次孩子的收获不同, 由弧与圆周的关系延伸到圆心角与周角之间的关系, 进而延伸到扇形面积与圆面积之间的关系。 一路下来, 学生的兴趣丝毫不减, 带着意犹未尽的情绪结束了课堂。
课堂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 以上一系列的活动, 层层深入, 环环相扣, 触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对扇形的认识中从“模糊———清晰———深刻。 深度辨析中生生互动, 操作中“探”出究竟, 课堂出现了真正的“翻转”与高效。
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寒假作业 篇三
在对修订后教材的学习以及新旧教材的对比中,笔者明显地感觉到教材修订者在修订过程中除了要体现修订后的课标的精神之外,还饱含着他们对当今数学教育的一些思想,于是据此提出几点教学的建议.
1. 去繁就简,化虚为实,强化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从“有理数”定义的回归,到“足球赛”系列题以及“量桌子”的题的删去,再认真研究这次增加的那些例题和练习题,我感觉到教材修订者内心在追寻着“去繁就简、化虚为实,强化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相对于有理数的词源性定义来说,其描述性定义更简单,学生更容易懂,进而,学生更容易对有理数进行分类.
关于“足球赛”的系列题,实践证明,学生确实难弄懂,甚至不少老师也难弄懂.笔者曾经仔细研究过旧教材中的4道题,感觉要给学生讲明白确实不容易,而这些题从本质上看,无非就是“正数和负数”的应用.此次删去,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量桌子”可以说是新课程改革的“产物”.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动手操作,是“生活数学论”的体现.然而,学生该选用多长的尺子?如何才能使测量尽量精确?精确到哪级单位更合理?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学生练习时不愿意做的根源,所以这道题很少有教师布置给学生做,也很少有学生自主做,结果便成一道“虚”题.然而,这道题本质只是“正数和负数”的应用,这次教材修订者更换的另一道题,相对来说,更接近数学本质一些.
再比如这次修订教材《习题3.2》增加的第4题(附题目如下),就是为了引导学生根据等量关系建立方程并且解方程,为了强化学生对数学本质(方程思想)的理解.
4. 用方程解答下列问题:
(1)x的5倍与2的和等于x的3倍与4的差,求x;
(2)y与—5的积等于y与5的和,求y.
因此,在七年级上册的数学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注意做好中小学教学衔接的工作,另一方面要充分理解教材的修订意图,教材已经删去的绝对不要再“捡”回来,教材中如果还有学生学起来感觉困难的,也可以化繁为简,化虚为实,只要保证让学生能够掌握相关数学内容的本质.所谓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实践证明,对于数学教学,只要学生掌握了数学的本质内容,他们往往就能解决相关问题.
2. 重视经验,促进思考,落实“四基”教学
从贯彻了“基本活动经验”的新思想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教材修订者已经将“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的新课标理念融入其中.那么,如何把握“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教学?事实上,我们通过教材的修订来加深理解.以《2.1整式》这一节的修订为例,原教材编排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单项式,第二课时学习多项式;修订后的新教材重新编排为三个课时,第一课时通过2道例题和4道练习,让学生充分获得字母表示数的经验,第二课时学习单项式,第三课时学习多项式.由此看出,重视经验就是要充分设计恰当的数学活动,并且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究,通过丰富的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经历建立相关的经验.
就“四基”而言,名词是新的,但教学并不陌生,我国多年来的数学教学都在实践“四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被誉为我国数学教育的优秀传统,无需赘言.而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视一直是数学课堂教学的追求,以七年级数学上册为例,无论是旧教材还是新教材,都重视对“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内容的教学.至于“基本活动经验”,因为10年前新课改之初“建构主义”理念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已经在教学中比较重视学生活动经验的积累,只是在“四基”提出之后,我们要把“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要更加有意识地创设丰富的、质优的数学活动,要保证学生自主地、高效地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积累经验、促进思考.
3. 对各章教学关键点、重点和难点的把握
基于对修订教材的学习与感悟,笔者结合自己的点滴经验对各章教学的关键点、重点和难点提一些具体的建议.
(1)教学《第一章 有理数》的关键点是“正数和负数”的充分理解,要让学生视“负数”与“正数”一样容易理解.因此,需要创设让学生获得“负数”经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重点是“有理数”的“计算能力”的培养,同样需要在适量的计算活动中去积累经验,要引导学生分析具体题目,选择合理的运算律并确定合理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尽量避免“蛮干”与“死算”.难点是关于分数的计算,分数的计算在小学阶段是学生的计算难点,学习有理数时,依然是难点.
(2)教学《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的关键点是获得“用字母表示数”的经验,要让学生视“字母”与“数字”一样容易理解.因此,在本章第1课时的教学中,要充分让学生经历用字母表示数,并积累丰富的字母表示数的经验.重点是“单项式”与“多项式”概念的理解,以及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多项式的项与次数的理解,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明晰概念教学以便让学生充分地理解.难点是代数式运算时的去括号步骤,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去括号法则并在适量去括号的练习中获取经验.
(3)教学《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的关键点是深刻理解“等式的性质”,它是正确解方程的基础,在解方程过程中,“去分母”、“去括号”和“移项”、“系数化为1”等步骤的理论依据都是“等式的性质”.因此,在本章《等式的性质》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要充分让学生经历等式的变形,并积累丰富的等式变形的经验.重点是“解一元一次方程”,这既是前面所学“有理数”和“整式的加减”的综合运用,也是后面学习“方程”、“不等式”和“函数”的基础,课本中的例题和练习题足够丰富,教学中要让学生适量训练,积累丰富的解方程的经验.难点是解应用题时寻找并建立“等量关系”.学生解应用题有几重困难,首先是“选择”用列方程解应用题,在他们心里,做应用题会选择小学所学的列算式法和初中所学的列方程法,而不太适应列方程解应用题;其次的困难是设未知数,在他们看来,题中的未知量不止一个,不知该设谁为未知数;而最为困难的就是寻找并建立“等量关系”,哪怕在教师看来存在很明显的等量关系,但因为学生缺乏方程思想,所以难以找出等量关系.本次教材修订,我注意到修订者有意识地重新编排了应用题的部分例题和练习题顺序,而且增加了一些难度更适宜的题.因此教学时,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寻找并建立“等量关系”,让他们通过问题的解决不断地建立“方程思想”并获得丰富的经验.
(4)相对来说,《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修订的内容比较少,关键点是通过《几何图形》来认识图形并建立“空间观念”.因此,在本章的教学中,要始终坚持引导学生“看图”和“说图”,看图是为了建立空间观念,而说图更有利于建立空间观念.重点是“几何符号语言掌握和运用”,要始终如一地加强几何符号语言的学习和准确运用.难点是线段和角的知识中涉及“分类讨论”的问题的解决,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刚刚接触这种数学思想,比较难适应.
4. 在教学中严格落实“减负”
这次教材修订我个人觉得较满意的地方就是增加了部分例题和练习题,以及重新编排了部分例题和练习题的顺序.新教材中的现有例题和练习题都是经过“历史积淀”和“精心打磨”过的,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来说,只要能够引导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课本上的内容,完全能够保证“四基”的教学与落实,没有必要再给学生布置过多的作业.教师们不但要认真落实“减负”措施,还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寒假作业 篇四
一、填空题 1、5,;
2、,3;
3、,;4、44,36.3;5、55,35;6、6,2;7、16(x+2)=352;8、4;
9、-13;10、67.5;11、122;12、132
二、选择题: B A B C B D
三、计算与解答:
19、计算:(1)-1;(2)10;(3)4x2y-7xy;(4)9a2b-8ab2 20.解方程:(1)x=1;(2)x= 21.化简求值:-a2b-3ab2=42
四、作图与推理
22、(1)11
23、面积为
24(1)AB=18cm(2)DE=1cm
25、(1)ang;EOD,ang;AOF(2)ang;BOF=50deg;
26、(1)西红柿30公斤,茄子20公斤。(2)56元。
27、(1)爱(2)扬
(3)见图三个点各1分(4)50或70。现在是不是感觉为大家准备的初一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很关键呢?欢迎大家阅读与选择!
5.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篇五
1、50厘米=( )分米 千克=( )吨
1米-60厘米=( )分米 5厘米-24毫米=( )毫米
2、测量从东莞到北京的距离,用( )作单位。
3、在进位加法中,不管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 ),都要向( )进( )。
4、算一算,这些商品比原来便宜多少钱?
5、用5、0、8可以组成( )个不同的两位数,其中最大的是( )。
6、一个数除以8,商是6,余数是7,这个数是( )。
7、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2分)
数学书厚7( ) 贝贝的身高是13( )
小华跳绳14下用了10( ) 大象的体重是6( )
8、在 里填上“>”“<”或“=”。
200-164 40 2千克 2吨
31×6 180 3千克20克 3020克 2千米 米
9、从7:00到9:20,经过了( )小时( )分。
10、两个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减少了( )厘米。
11、四边形有( )条边,( )个角。
12、写出合适的分数,并涂上颜色。(2分)
14、连一连。(2分)
19÷2 14÷3 22÷7 30÷4
二、判断下面各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5分)
1、把一个苹果切成2份,每份是它的 。…………………( )
2、在只装有蓝色球的盒子里摸出的一定是蓝色的球。……( )
3、565×7的积的最高位是千位。……………………………( )
4、64÷7=8……8。……………………………………………( )
5、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长和宽也分别相等。………………( )
三、选择题,把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入( )里。(4分)
1、太阳绕地球转,这是( )的。
A、可能 B、不可能 C、一定。
2、把四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周长是( )。
A、10厘米 B、8厘米 C、12厘米
3、一杯牛奶,喝了 ,杯中还有( )。
A、B、C、1杯
4、在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是5,商是6,被除数最大是( )。
A、30 B、34 C、35
四、计算。(26分)
1、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8分)
30×4 = 312×2 ≈ 460+250 = 270-90 =
32÷7 = 24÷6 = 2600-2000= + =
- = 1- = 308 +107≈ 3000+200 =
1000×5= 120×0 = 52÷7 = 300×9 =
3、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字。(4分)
(1)65÷8=( )……( ) (2)( )÷4=5……3
(3)31÷4=( )……( ) (4)( )÷7=7……( )
4、笔算下面各题,第4、5题要求验算。(第①~③题各2分,第④、⑤题各4分,共14分)
①534×8= ②720×6= ③38÷6=
④266+357 = ⑤602-389=
五、动手操作。先按要求画图,再回答问题。(共8分)
1、量出每条边的长度,以毫米为单位。(2分)
2、在圆盘上涂上红色和绿色,使指针停止
后指在绿色区域的可能性大。(2分)
3、在下面的格子图中画2个周长是20厘米的形状不同的长方形。(每个小格的边长都是1厘米)(4分)
六、解决问题。(36分)
1、一条铁丝可以围成一个长8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如果用它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4分)
2、一条绳子,第一次用了 ,第二次用了 ,两次一共用了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4分)
3、一篇文章300字,小丁叔叔平均每分钟打52个字,6分钟能打完吗?
(4分)
4、
下午来参观的学生有多少人?一天来参观的学生有多少人?(4分) 5、有35位同学去秋游,
(1)如果都坐小车,需要租几辆?(3分)
答:需要租( )辆。
(2)还可以怎样租车?(2分)
我觉得还可以这样租车:租限乘客9人的车( )辆,再租限乘客4人的车( )辆则可以刚好坐满各辆车。
6、一块长方形菜地,长6米,宽5米,四周围上篱笆,其中有一面靠墙,篱笆至少长多少米?(4分)
7、老师家、小雪家和学校在同一条路上。(4分)
他们两家和学校的位置可能有( )种情况。老师家到小雪家有多远?请列式计算。
8、
烤箱 自行车 微波炉 照相机 照相机
198元 358元 750元 920元
(1) 爸爸想买一辆自行车和一个烤箱,需要多少钱?(2分)
(2) 3部照相机需要多少钱?(2分)
(3) 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并解决吗?(3分)
问题: ?
解答: ――
以上内容是大学网小编精心整理的,希望本文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人教版可以帮到你哦!更多优质内容,请关注大学网!
6.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集锦 篇六
01填空题。
1、分针从数字1走到2,是()分,走一圈是()分。秒针从数字1走到2,是()秒,走一圈是()秒。
2、8:20小明正在看球赛,球赛已经开始了30分钟,球赛开始的时间是()。
3、4000米-2000米=()千米
13千米-6千米=()米
2吨+3000千克=()吨
1千米+800米=()米
10毫米+20厘米=()厘米
1厘米-6毫米=()毫米
8000米-2千米=()米
4、工程队挖一条水渠,第一周挖了753米,第二周挖的比第一周少25米,第二周挖了()米,两周一共挖了()米。
5、小熊猫体重125千克,小老虎体重比小熊猫重55千克,小老虎体重()千克。
6、声音每秒在空气中行332米,炮弹每秒比声音快667米,炮弹每秒飞行()米。
7、小敏身高110厘米,小红身高139厘米,小敏比小红矮()厘米。
8、()比603少289,870比582多()。
9、超市早上8时开始营业,晚上9时停止营业。全天营业()小时。
10、一个四位数减去1后得到一个三位数,这个四位数是()。
02判断题。
1、小刚的体重是35吨。()
2、0和任何数相乘、相加、相减都得0。()
3、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相加的和。()
4、1200千克-200千克=1000。()
5、钟面上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分针走一大格是一分钟,秒针走一大格是
一秒钟。()
6、求279比260多多少?列式计算是279+260。()
7、量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千克作单位。()
8、最大的三位数加上最大的一位数等于最大的四位数。()
9、一个数乘1一定比这个数乘0大。()
10、比11千米少1米是10千米。()
03选择题。
1、小红的身高15()。
A、米
B、分米
C、厘米2、10张纸厚约()
A、1毫米
B、1厘米
C、1分米3、2米和80厘米加起来是()
A、100厘米
B、280厘米
C、208厘米
4、文具商店有各种笔1000盒,第一天卖了252盒,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卖78盒,两天一共卖了()盒。
A、330
B、582
C、4185、小敏10:55分上第四节课,一节课要上40分钟,那么下课时间应该是()。
A、11:30
B、11:45
C、11:356、比较下面的质量,最重的应该是()
A、3800千克
B、3吨9千克
C、3吨900千克
7、一桶水重()
A、20千克
B、200千克
C、2000千克
8、分针走5小格,秒针走了()。
A、5圈
B、50圈
C、5小格
9、一场电影从7:30开始到9:20分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
A、2小时50分
B、2小时10分钟
C、1小时50分钟
10、()时,分针和时针重合。
A、12:00
B、6:00
C、3:00
04计算题。
1、竖式计算并验算。
308+596=
408-156=
500-453=
463+349=
940-962=
746+162=
2、脱式计算
176×6-195
9×9-67
395+72÷8
(352-289)÷7
225×5+103
593-(275+169)
3、列式计算
(1)244比700少多少?
(2)比306多95的数是多少?
(3)比520少145的数是多少?
(4)160比240少多少?
05应用题。
1、小红1分钟能录67个字,560字的文章8分钟能录完吗?
2、小红家、小丽家和学校在同一条路上,小红家到学校有782米,小丽家到学校有543米,小红家距小丽家有多少米?
3、一辆小型汽车的载质量是800千克。现有南瓜464千克,萝卜386千克。估一估,能一次运完吗?
4、小明家到学校大约有389米,每天往返2次。小明每天上学一共要走,多少米?
5、400名学生乘7辆公交车去郊游。前6辆车各坐57名学生,剩下的学生坐第七辆车,第七辆车坐了多少人?
6、王伯伯家一共摘了450千克橘子,一个箱子最多装48千克橘子,9个箱子装得下这些橘子吗?
7、一台复读机287元,一盏台灯175元。妈妈想给蕾蕾买一台复读机和一盏台灯,蕾蕾估算了一下,她告诉妈妈应该带450元。蕾蕾估算的结果合理吗?
8、小贾今年五岁,妈妈35岁,妈妈的年龄是小贾的几倍?明年妈妈的年龄是小贾的几倍?
易错题复习(1)参考答案
01填空题。
1、分针从数字1走到2,是(5)分,走一圈是(60)分。秒针从数字1走到2,是(5)秒,走一圈是(60)秒。
2、8:20小明正在看球赛,球赛已经开始了30分钟,球赛开始的时间是(7:50)。
3、4000米-2000米=(2)千米
13千米-6千米=(7000)米
2吨+3000千克=(5)吨
1千米+800米=(1800)米
【3000千克=3吨,所以2吨+3000千克=2吨+3吨=5吨;
1千米=1000米,所以1千米+800米=1000米+800米=1800米】
10毫米+20厘米=(21)厘米
1厘米-6毫米=(4)毫米
【10毫米=1厘米,10毫米+20厘米=1厘米+20厘米=21厘米;
1厘米=10毫米,所以1厘米-6毫米=10毫米-6毫米=4毫米】
8000米-2千米=(6)米
4、工程队挖一条水渠,第一周挖了753米,第二周挖的比第一周少25米,第二周挖了(728)米,两周一共挖了(1481)米。
【第二周挖的:753-25=728米,两周一共挖的:753+728=1481米】
5、小熊猫体重125千克,小老虎体重比小熊猫重55千克,小老虎体重(180)千克。【125+55=180千克】
6、声音每秒在空气中行332米,炮弹每秒比声音快667米,炮弹每秒飞行(999)米。【332+667=999米】
7、小敏身高110厘米,小红身高139厘米,小敏比小红矮(29)厘米。【139-110=29厘米】
8、(314)比603少289,870比582多(288)。【603-289=314,870-582=288】
9、超市早上8时开始营业,晚上9时停止营业。全天营业(13)小时。【早上8时到晚上8时是12小时,再加1小时就是13小时。】
10、一个四位数减去1后得到一个三位数,这个四位数是(1000)。【最小的四位数与最大的三位数相差1】
02判断题。
1、小刚的体重是35吨。(×)
【“吨”是个比较大的单位,单个人的体重一般不用“吨”做单位的。】
2、0和任何数相乘、相加、相减都得0。(×)
【0只有乘任何数时等于0,0加0时等于0,或者除以任何不等于0的数时才等于0。】
3、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相加的和。(×)
【比如:2×2=4,2+2=4】
4、1200千克-200千克=1000。(×)
【得数没有写单位,应该是1200千克-200千克=1000千克。】
5、钟面上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分针走一大格是一分钟,秒针走一大格是
一秒钟。(×)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钟面上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分针走一大格是五分钟,秒针走一大格是五秒钟。或
钟面上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钟,秒针走一小格是一秒钟。】
6、求279比260多多少?列式计算是279+260。(×)
【正确的算式是:279-260】
7、量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千克作单位。(×)
【“千克”是质量单位,不用当作长度单位来用。】
8、最大的三位数加上最大的一位数等于最大的四位数。(×)
【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大的一位数是9,999+9=1008。1008不是最大的四数,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大的几位数由几个9组成。】
9、一个数乘1一定比这个数乘0大。(×)
【如果这个数是0,那么得数都是0。】
10、比11千米少1米是10千米。(×)
【11千米=11000米,少1米就是:11000米-1米=10999米=10千米999米,比10千米长。】
03选择题。
1、小红的身高15(B)。
A、米
B、分米
C、厘米2、10张纸厚约(A)
A、1毫米
B、1厘米
C、1分米
【一张纸的厚度一般是1毫米,10张就是10毫米,10毫米=1厘米。】
3、2米和80厘米加起来是(B)
A、100厘米
B、280厘米
C、208厘米
【2米=200厘米,200厘米+80厘米=280厘米。】
4、文具商店有各种笔1000盒,第一天卖了252盒,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卖78盒,两天一共卖了(B)盒。
A、330
B、582
C、418
【第一天卖的+第二天卖的。算式:252+(252+78)=582盒】
5、小敏10:55分上第四节课,一节课要上40分钟,那么下课时间应该是(C)。
A、11:30
B、11:45
C、11:35
【10:55再过5分就是11:00,然后40-5=35,所以下课时间就是11:35】
6、比较下面的质量,最重的应该是(C)
A、3800千克
B、3吨9千克
C、3吨900千克
【化为相同单位再比较:3800千克,3吨9千克=3009千克,3吨900千克=3900千克,3900千克最重。】
7、一桶水重(A)
A、20千克
B、200千克
C、2000千克
8、分针走5小格,秒针走了(A)。
A、5圈
B、50圈
C、5小格
【分针走了1小格就是走了1分钟,秒针走1圈是1分钟,所以分针走了5小格就是走了5分钟,秒就走了5圈。】
9、一场电影从7:30开始到9:20分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C)。
A、2小时50分
B、2小时10分钟
C、1小时50分钟
10、(A)时,分针和时针重合。
A、12:00
B、6:00
C、3:00
04计算题。
1、竖式计算并验算。
308+596=
408-156=
500-453=
463+349=
940-962=
746+162=
2、脱式计算
176×6-195
9×9-67
395+72÷8
(352-289)÷7
225×5+103
593-(275+169)
3、列式计算
(1)244比700少多少?700-244=456
(2)比306多95的数是多少?306+95=401
(3)比520少145的数是多少?520-145=375
(4)160比240少多少?240-160=80
05应用题。
1、小红1分钟能录67个字,560字的文章8分钟能录完吗?
【先计算8分钟能录入多少个字。】
67×8=536(个)
答:因为8分钟只能录入536个字,所以560字的文章8分钟不能录完。
2、小红家、小丽家和学校在同一条路上,小红家到学校有782米,小丽家到学校有543米,小红家距小丽家有多少米?
应有两种情况:当两家在学校的同一旁,为782-543=239(米)
;当两家在学校的两旁,为782+543=1325(米)
3、一辆小型汽车的载质量是800千克。现有南瓜464千克,萝卜386千克。估一估,能一次运完吗?
464≈460
386≈390
460+390=850(千克)
答:因为850千克>800千克,所以不能一次运完。
4、小明家到学校大约有389米,每天往返2次。小明每天上学一共要走,多少米?
【1次往返表示走了2次389米,2次往返相当于走了4次389米。】
389×2×2=1556(米)
5、400名学生乘7辆公交车去郊游。前6辆车各坐57名学生,剩下的学生坐第七辆车,第七辆车坐了多少人?
【要先算出前6辆车已经坐了多少人,然后再用总人数减去前6辆车坐的人数,得数就是第七辆车坐的人数了。】
400-57×6=58(人)
6、王伯伯家一共摘了450千克橘子,一个箱子最多装48千克橘子,9个箱子装得下这些橘子吗?
【计算出9个箱子能装多少千克橘子,再比较
。】
48×9=432(千克)
答:因为432千克<450千克,所以9个9个箱子装不下这些橘子。
7、一台复读机287元,一盏台灯175元。妈妈想给蕾蕾买一台复读机和一盏台灯,蕾蕾估算了一下,她告诉妈妈应该带450元。蕾蕾估算的结果合理吗?
287元≈290元
175元≈180元
290+180=470(元)
答:蕾蕾估算的结果不合理。
8、小贾今年五岁,妈妈35岁,妈妈的年龄是小贾的几倍?明年妈妈的年龄是小贾的几倍?
【到了明年妈妈和小贾都长了一岁。妈妈36岁,小贾6岁。】
(1)35÷5=7
(2)36÷6=6
7.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寒假作业 篇七
“烙饼问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一部分内容。其教学的主要目标是:1.通过对烙饼问题的探究,掌握烙饼问题的最优方案,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培养统筹优化的思想。2.经历探究过程,体会化归、转化等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学会用填表、对比等方法分析问题。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合理安排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探究烙3张饼的最优方案。教学难点:理解烙不同张数饼的最优方案的关键是“让锅里始终都烙2张饼”。如何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上,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认为在教学设计时,应注意这样几个环节。
一、演示示范,使操作更明确
在烙饼问题的教学中,为了能更好地探究其蕴含的数学知识,往往从简单入手,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因此,在教学中,往往从一张饼入手。根据前面给出的条件:锅里同时能烙两张饼;每张饼要烙两面;每面3分钟。这样学生能非常快地说出烙1张饼要6分钟。
师:如果现在要烙2张饼呢,最少要几分钟?
生1:12分钟。
师:怎么烙呢?
生1:先烙一张饼,两面烙好要6分钟。再烙另一张饼,两面烙好也要6分钟。
生2:最少6分钟。
师:怎么烙?
生2:两张同时烙。相当于烙1张饼所需的时间。
师:为什么能同时烙?
生2:因为条件中说了,锅里同时能烙两张饼。
师:是的。能同时烙,为何还要1张张烙呢!
生3:浪费时间。
师:为何说他浪费时间呢?
生4:因为锅里一次能烙两张饼,一张张烙,锅里还有许多地方空出来,这就是浪费锅的空间,也就浪费了时间。(这里教师用两个问题:为什么能同时烙?为何说他浪费时间?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锅里始终有两张饼,才是最省时的。为后面学习多张饼的烙法打下基础。)
师:如果现在烙3张饼,最少用多少时间?是怎么烙的?请大家用准备好的圆片当饼,一边烙,一边把它记录在表格里。
我本以为学生能轻松地填写这张表格,但巡视一圈后,发现了许多问题:1.看不懂表,迟迟不落笔。2.要么一填,锅里有3张饼同时烙了,没有认真思考,把一些条件都忘记了,把饼烤焦了。3.有的学生干脆喊,“老师,我不会填。”这是我事前没有想到的。通过填表,也让我想到:虽然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没有老师的示范,要他们自己来填,学生还是变得手足无措。如果在填表前,有老师的示范,在烙1张饼、2张饼的时候,能把学生说的过程,通过多媒体演示,用表格的形式呈现给我们的学生,明确表格的填法,那么让学生独立填烙3张饼表格的时候,就能避免这种错误,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的示范引领,不仅对低年级的学生适用,同样对四年级的孩子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的示范引领,给孩子们提供了做题的模型,让学生做题时,有“法”可依,有“据”可循。教师的示范引领,避免了学生走弯路,在有限的时间里,加快了课堂节奏,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对比分析,使思路更清晰
在烙饼问题中,重点是探究烙3张饼的最佳方案。当学生听到有人说只要烙9分钟时,大部分学生对他提出了质疑:3张饼都熟了吗?这时,让学生进行操作演示。通过学生的操作演示,降低了难度,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在操作演示之后,让学生把操作的过程记录在表格中,这样更有助于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
这时,老师再乘机问一句“用9分钟烙好的同学,饼熟了吗?熟了,他为什么能少用时间呢?”通过对比,通过一个小小的问题,解决了本课教学的难点:锅里始终有2张饼。只有充分利用锅的空间,所用的时间才是最少的。
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通过操作、填表、对比,这一系列的练习,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统筹优化的思想,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学生对烙3张饼的方法掌握之后,这时让学生烙4张饼,由于学生受刚才3张饼烙法的刺激,因此,在烙4张饼的时候,出现了这样的烙法:
烙4张饼,这种烙法是对的,而且也是最省时的烙法。那有没有比这更方便的烙法呢?这时,教师出示学生烙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学生自然明白了,烙4张饼,在同样最省时的情况下,哪种方法更优。
对比,也就是比较。它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多运用比较,能帮助教师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能力。多运用比较能使学生在识同辨异的过程中,抽象、概括出它们的本质特征。多运用比较,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得扎实。
三、板书呈现,使印象更深刻
在多媒体广泛运用的今天,很多教师都忽略了板书的存在及其价值。用一张张的幻灯片来代替板书,在不同的课型里,恰当地运用板书还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在多媒体广泛运用的今天,板书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板书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板书是课堂教学的书面语言,是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缩影,好的板书不仅能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显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还能凸现教学的重难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烙饼问题一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块板书。(如下图)
烙饼问题
其中,始终贯穿烙饼问题的一个条件是:锅里一次能放两张饼。我把它放在黑板的一角,让学生在烙饼时能牢牢记住有这个条件,即使忘记了,也只要望一望黑板就可以了,不像幻灯片,过了就没有了。有了板书,学生通过分析比较,不难发现:单数张饼与双数张饼的不同烙法。有了板书,学生直观地看到,只要锅里始终有两张饼,那么使用的时间肯定是最少的。多媒体的演示运用,提高了课堂效率,若配上简洁明了的板书,相信更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拓展延伸,使思维更敏捷
烙饼问题只是数学教学中优化思想的其中一个模型。通过本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具体的计算方法,并会根据不同的条件,快速算出所需的最少时间。因此,在教学时,让学生自己通过表格整理出具体的计算方法,印象更深刻。(如下图)
通过对表格的填写,学生得出如下公式:饼数€?€髅看卫拥拿媸?次数,次数€酌看嗡玫氖奔洌焦灿玫淖钌偈奔洹4颖砀裰型幌猿黾扑愕哪P停寡谂黾渌嗨莆侍馐本湍苡卸饬恕?
(责任编辑 曾 卉)endprint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0064-03
“烙饼问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一部分内容。其教学的主要目标是:1.通过对烙饼问题的探究,掌握烙饼问题的最优方案,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培养统筹优化的思想。2.经历探究过程,体会化归、转化等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学会用填表、对比等方法分析问题。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合理安排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探究烙3张饼的最优方案。教学难点:理解烙不同张数饼的最优方案的关键是“让锅里始终都烙2张饼”。如何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上,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认为在教学设计时,应注意这样几个环节。
一、演示示范,使操作更明确
在烙饼问题的教学中,为了能更好地探究其蕴含的数学知识,往往从简单入手,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因此,在教学中,往往从一张饼入手。根据前面给出的条件:锅里同时能烙两张饼;每张饼要烙两面;每面3分钟。这样学生能非常快地说出烙1张饼要6分钟。
师:如果现在要烙2张饼呢,最少要几分钟?
生1:12分钟。
师:怎么烙呢?
生1:先烙一张饼,两面烙好要6分钟。再烙另一张饼,两面烙好也要6分钟。
生2:最少6分钟。
师:怎么烙?
生2:两张同时烙。相当于烙1张饼所需的时间。
师:为什么能同时烙?
生2:因为条件中说了,锅里同时能烙两张饼。
师:是的。能同时烙,为何还要1张张烙呢!
生3:浪费时间。
师:为何说他浪费时间呢?
生4:因为锅里一次能烙两张饼,一张张烙,锅里还有许多地方空出来,这就是浪费锅的空间,也就浪费了时间。(这里教师用两个问题:为什么能同时烙?为何说他浪费时间?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锅里始终有两张饼,才是最省时的。为后面学习多张饼的烙法打下基础。)
师:如果现在烙3张饼,最少用多少时间?是怎么烙的?请大家用准备好的圆片当饼,一边烙,一边把它记录在表格里。
我本以为学生能轻松地填写这张表格,但巡视一圈后,发现了许多问题:1.看不懂表,迟迟不落笔。2.要么一填,锅里有3张饼同时烙了,没有认真思考,把一些条件都忘记了,把饼烤焦了。3.有的学生干脆喊,“老师,我不会填。”这是我事前没有想到的。通过填表,也让我想到:虽然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没有老师的示范,要他们自己来填,学生还是变得手足无措。如果在填表前,有老师的示范,在烙1张饼、2张饼的时候,能把学生说的过程,通过多媒体演示,用表格的形式呈现给我们的学生,明确表格的填法,那么让学生独立填烙3张饼表格的时候,就能避免这种错误,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的示范引领,不仅对低年级的学生适用,同样对四年级的孩子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的示范引领,给孩子们提供了做题的模型,让学生做题时,有“法”可依,有“据”可循。教师的示范引领,避免了学生走弯路,在有限的时间里,加快了课堂节奏,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对比分析,使思路更清晰
在烙饼问题中,重点是探究烙3张饼的最佳方案。当学生听到有人说只要烙9分钟时,大部分学生对他提出了质疑:3张饼都熟了吗?这时,让学生进行操作演示。通过学生的操作演示,降低了难度,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在操作演示之后,让学生把操作的过程记录在表格中,这样更有助于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
这时,老师再乘机问一句“用9分钟烙好的同学,饼熟了吗?熟了,他为什么能少用时间呢?”通过对比,通过一个小小的问题,解决了本课教学的难点:锅里始终有2张饼。只有充分利用锅的空间,所用的时间才是最少的。
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通过操作、填表、对比,这一系列的练习,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统筹优化的思想,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学生对烙3张饼的方法掌握之后,这时让学生烙4张饼,由于学生受刚才3张饼烙法的刺激,因此,在烙4张饼的时候,出现了这样的烙法:
烙4张饼,这种烙法是对的,而且也是最省时的烙法。那有没有比这更方便的烙法呢?这时,教师出示学生烙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学生自然明白了,烙4张饼,在同样最省时的情况下,哪种方法更优。
对比,也就是比较。它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多运用比较,能帮助教师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能力。多运用比较能使学生在识同辨异的过程中,抽象、概括出它们的本质特征。多运用比较,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得扎实。
三、板书呈现,使印象更深刻
在多媒体广泛运用的今天,很多教师都忽略了板书的存在及其价值。用一张张的幻灯片来代替板书,在不同的课型里,恰当地运用板书还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在多媒体广泛运用的今天,板书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板书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板书是课堂教学的书面语言,是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缩影,好的板书不仅能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显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还能凸现教学的重难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烙饼问题一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块板书。(如下图)
烙饼问题
其中,始终贯穿烙饼问题的一个条件是:锅里一次能放两张饼。我把它放在黑板的一角,让学生在烙饼时能牢牢记住有这个条件,即使忘记了,也只要望一望黑板就可以了,不像幻灯片,过了就没有了。有了板书,学生通过分析比较,不难发现:单数张饼与双数张饼的不同烙法。有了板书,学生直观地看到,只要锅里始终有两张饼,那么使用的时间肯定是最少的。多媒体的演示运用,提高了课堂效率,若配上简洁明了的板书,相信更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拓展延伸,使思维更敏捷
烙饼问题只是数学教学中优化思想的其中一个模型。通过本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具体的计算方法,并会根据不同的条件,快速算出所需的最少时间。因此,在教学时,让学生自己通过表格整理出具体的计算方法,印象更深刻。(如下图)
通过对表格的填写,学生得出如下公式:饼数€?€髅看卫拥拿媸?次数,次数€酌看嗡玫氖奔洌焦灿玫淖钌偈奔洹4颖砀裰型幌猿黾扑愕哪P停寡谂黾渌嗨莆侍馐本湍苡卸饬恕?
(责任编辑 曾 卉)endprint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0064-03
“烙饼问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一部分内容。其教学的主要目标是:1.通过对烙饼问题的探究,掌握烙饼问题的最优方案,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培养统筹优化的思想。2.经历探究过程,体会化归、转化等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学会用填表、对比等方法分析问题。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合理安排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探究烙3张饼的最优方案。教学难点:理解烙不同张数饼的最优方案的关键是“让锅里始终都烙2张饼”。如何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上,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认为在教学设计时,应注意这样几个环节。
一、演示示范,使操作更明确
在烙饼问题的教学中,为了能更好地探究其蕴含的数学知识,往往从简单入手,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因此,在教学中,往往从一张饼入手。根据前面给出的条件:锅里同时能烙两张饼;每张饼要烙两面;每面3分钟。这样学生能非常快地说出烙1张饼要6分钟。
师:如果现在要烙2张饼呢,最少要几分钟?
生1:12分钟。
师:怎么烙呢?
生1:先烙一张饼,两面烙好要6分钟。再烙另一张饼,两面烙好也要6分钟。
生2:最少6分钟。
师:怎么烙?
生2:两张同时烙。相当于烙1张饼所需的时间。
师:为什么能同时烙?
生2:因为条件中说了,锅里同时能烙两张饼。
师:是的。能同时烙,为何还要1张张烙呢!
生3:浪费时间。
师:为何说他浪费时间呢?
生4:因为锅里一次能烙两张饼,一张张烙,锅里还有许多地方空出来,这就是浪费锅的空间,也就浪费了时间。(这里教师用两个问题:为什么能同时烙?为何说他浪费时间?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锅里始终有两张饼,才是最省时的。为后面学习多张饼的烙法打下基础。)
师:如果现在烙3张饼,最少用多少时间?是怎么烙的?请大家用准备好的圆片当饼,一边烙,一边把它记录在表格里。
我本以为学生能轻松地填写这张表格,但巡视一圈后,发现了许多问题:1.看不懂表,迟迟不落笔。2.要么一填,锅里有3张饼同时烙了,没有认真思考,把一些条件都忘记了,把饼烤焦了。3.有的学生干脆喊,“老师,我不会填。”这是我事前没有想到的。通过填表,也让我想到:虽然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没有老师的示范,要他们自己来填,学生还是变得手足无措。如果在填表前,有老师的示范,在烙1张饼、2张饼的时候,能把学生说的过程,通过多媒体演示,用表格的形式呈现给我们的学生,明确表格的填法,那么让学生独立填烙3张饼表格的时候,就能避免这种错误,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的示范引领,不仅对低年级的学生适用,同样对四年级的孩子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的示范引领,给孩子们提供了做题的模型,让学生做题时,有“法”可依,有“据”可循。教师的示范引领,避免了学生走弯路,在有限的时间里,加快了课堂节奏,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对比分析,使思路更清晰
在烙饼问题中,重点是探究烙3张饼的最佳方案。当学生听到有人说只要烙9分钟时,大部分学生对他提出了质疑:3张饼都熟了吗?这时,让学生进行操作演示。通过学生的操作演示,降低了难度,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在操作演示之后,让学生把操作的过程记录在表格中,这样更有助于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
这时,老师再乘机问一句“用9分钟烙好的同学,饼熟了吗?熟了,他为什么能少用时间呢?”通过对比,通过一个小小的问题,解决了本课教学的难点:锅里始终有2张饼。只有充分利用锅的空间,所用的时间才是最少的。
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通过操作、填表、对比,这一系列的练习,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统筹优化的思想,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学生对烙3张饼的方法掌握之后,这时让学生烙4张饼,由于学生受刚才3张饼烙法的刺激,因此,在烙4张饼的时候,出现了这样的烙法:
烙4张饼,这种烙法是对的,而且也是最省时的烙法。那有没有比这更方便的烙法呢?这时,教师出示学生烙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学生自然明白了,烙4张饼,在同样最省时的情况下,哪种方法更优。
对比,也就是比较。它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多运用比较,能帮助教师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能力。多运用比较能使学生在识同辨异的过程中,抽象、概括出它们的本质特征。多运用比较,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得扎实。
三、板书呈现,使印象更深刻
在多媒体广泛运用的今天,很多教师都忽略了板书的存在及其价值。用一张张的幻灯片来代替板书,在不同的课型里,恰当地运用板书还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在多媒体广泛运用的今天,板书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板书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板书是课堂教学的书面语言,是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缩影,好的板书不仅能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显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还能凸现教学的重难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烙饼问题一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块板书。(如下图)
烙饼问题
其中,始终贯穿烙饼问题的一个条件是:锅里一次能放两张饼。我把它放在黑板的一角,让学生在烙饼时能牢牢记住有这个条件,即使忘记了,也只要望一望黑板就可以了,不像幻灯片,过了就没有了。有了板书,学生通过分析比较,不难发现:单数张饼与双数张饼的不同烙法。有了板书,学生直观地看到,只要锅里始终有两张饼,那么使用的时间肯定是最少的。多媒体的演示运用,提高了课堂效率,若配上简洁明了的板书,相信更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拓展延伸,使思维更敏捷
烙饼问题只是数学教学中优化思想的其中一个模型。通过本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具体的计算方法,并会根据不同的条件,快速算出所需的最少时间。因此,在教学时,让学生自己通过表格整理出具体的计算方法,印象更深刻。(如下图)
通过对表格的填写,学生得出如下公式:饼数€?€髅看卫拥拿媸?次数,次数€酌看嗡玫氖奔洌焦灿玫淖钌偈奔洹4颖砀裰型幌猿黾扑愕哪P停寡谂黾渌嗨莆侍馐本湍苡卸饬恕?
8.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寒假作业 篇八
1、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2、让学生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并进行简单的计算和估计。
3、建立毫米、分米、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建立吨的质量观念,知道千克和吨之间的进率;能够进行时间和质量的简单计算和估计。
4、让学生初步认识简单分数的含义,懂得简单分数的大小比较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时、分、秒”
1、结合实例说说时、分、秒在实际生活中的用法。
(1)一节课的时间是40(),课间一般休息10(),再加上()分钟就是1小时。
(2)眨一下眼大约是1(),呼吸一次约需3()。
(3)时针从数字2走到数字5是()时,分针呢?
2、时间的计算。
(1)3时=()分4分=()秒
(2)一列火车7:52停靠站台,8:05驶出,在站台停留()分钟。
3、完成教科书第122页的第9题。
二、复习长度单位和吨
1、说一说你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分别用手势比划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有多长。
2、举例说说身边常见物体(或常用到的单位)的长度。
3、进率换算。
(1)1厘米=()毫米1分米=()厘米
1千米=()米1吨=()千克
(2)完成教科书第122页的第10题。
三、复习四边形
1、完成教科书第121页的第7题。
(1)、先让学生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2)、归纳整理,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
(3)、任选一个图形说说什么是周长,并估算出它的周长。
2、完成教科书第122页的第8题。
先引导学生找一找哪些线段属于周长,并用铅笔描一描,再计算出各自的周长,在全班交流订正。
四、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1、完成教科书第123页的第11题。
(1)数一数,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了几个小正方形。
(2)涂一个小正方形,并说说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3)涂两个小正方形,并说说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有几种分数表示方法?你是怎么想的?
结合题目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
(4)让学生接着涂完,填在书上,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如何计算。
五、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二十六的第7—11题。
第7题,先引导学生看图观察,彩带的长度与哪些数据有关,待学生理解题意后,再让学生独立解答。
第8题,先让学生从情境中提炼信息,叙述提意,然后解答交流。
9.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寒假作业 篇九
一、单词辩音,选出画线部分读音不同的一个(5%)
()1.A.bike
B.dive
C.big()2.A.books
B.bags
C.cakes()3.A.tail
B.day
C.hat()4.A.pine
B.baby
C.pain()5.A.whales
B.sharks
C.sperm
二、写出下列单词的比较级(5%)
1.many
2.new __
3.fast
4.easy
5.big.6.weak
7.large
8.happy
9.good
10.little
三、选出下列每组单词中不同的一个(5%)
()1.A.feet
B.finger
C.teeth()2.A.long
B.age
C.weight()3.A.foot
B.centimeter
C.gram()4.A.seal
B.whale
C.fish()5.A.heavier
B.long
C.thinner
四、选择题(10%)
()1._______ tail is longer.A.He
B.She
C.His()
2.I’m ____________ than you.A.heavier and taller B.heavy and taller
C.heavier and tall()
3.My arms are longer than ________.A.you
B.yours
C.your()
4.-How _______ are your feet?-I wear size 17.A.old
B.size
C.big()
5.My legs are longer than ________.A.Mike
B.Mike’s
C.Mikes’()
6.I’m 3 ________ taller than you.A.cm
B.m
C.km()
7.Zhang Peng is five ________ tall.A.foots
B.feets
C.feet()
8.His legs are 85 cm ________.A.length
B.long
C.longer()
9.The baby has only 6 _______.A.tooths
B.teeth
C.tooth()
10.-How _______ are you?-I’m 35 kg
A.heavier
B.heavyer
C.heavy
五、选用下面的单词,并用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每个词只能用一次](5%)
young
long
tall
old
thin(1)Monkey’s tail is _________ than the rabbit’s tail.(2)My brother is _________than me.(3)Mike is 11 years old.John is 12 years old.Mike is _________ than John.(4)The giraffe is 440 cm _________.(5)Tom is 40 kg.Jim is 42 kg.Tom is ________ than Jim.六、选用适当的标点符号连词成句,注意大小写(10%)
1.you, heavy, are, how 2.
thinner, than, I’m, shorter, and, you 3.
fish, big, is, how, your 4.
38, tail, about, its, cm, is, long 5.
do, like, which, you, monkey
七、仔细阅读下列表格,根据表格中的内容补全句子(10%)
Wu Yifan Mike
Height(cm)160 163
Weight(kg)51 49
Feet(size)38 40
1.Wu Yifan wears _____________.Mike wears _____________.Wu Yifan’s feet are _____________ than Mike’s.2.Wu Yifan is __________ heavy.He is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Mike.3.Wu Yifan is __________ tall.He is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Mike.4.Mike is ______ cm taller than Wu Yifan.八、阅读理解(15%)
(1)Hello!I’m Lucy.I’m an American girl.I’m 12 years old.I’m 155 cm and 41kg.I like singing and dancing.Every morning I go to school with my good friend Amy.We go to school on foot.Amy is 11 years old.She’s 2 kg heavier than me.But I’m 3 cm taller than her.We study in Xiang Yan Primary School.Lily is my sister.She’s one year older than me.She likes sports.She is taller and stronger than me.根据短文的内容,判断下列各句话的正误,正确的写T, 错误的写F(5%)
1.Lucy is older than Amy.()2.Amy is 158 cm tall.()3.Lily is 2 years older than Lucy..()4.Amy is 3 kg heavier than Lucy..()5.Lily is stronger and taller than Lucy..()(2)
Name Yao Ming Liu Xiang
Height(cm)226 188
Weight(kg)134 74
Age 27 24
Sport Playing basketball Running
仔细阅读上面的表格,选择正确的答案(10%)
()1.Liu Xiang is _______ than Yao Ming.A.tall
B.taller
C.shorter
D.short
()2.Yao Ming is _______ than Liu Xiang.A.smaller
B.bigger
C.heavier
D.thinner
()3.Liu Xiang is ______ years _______ than Yao Ming.A.5;older
B.3;younger
C.5;younger
D.3;older
()4.Yao Ming is ______ cm than Liu Xiang.A.38;taller
B.38;shorter
C.60;taller
D.60;shorter
()5.Yao Ming plays basketball ______ than Liu Xiang, but Liu Xiang runs _______ than Yao Ming.A.better, fast
B.good, faster
C.good, fast
D.better, faster
10.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寒假作业 篇十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万以内的加、减法”和“有余数的除法”,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2.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整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习;有余数的除法的复习。难点:系统地整理出万以内的加减法竖式计算该注意的地方;熟练地计算连续进位的加法和连续退位的减法;利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具体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习展示:
师:时间过的真快,我们已经把这本厚厚的数学书快学完了。同学们还记得你自己都学了些什么吗?
生根据课本目录会回答不同的内容。
师:学了那么多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第二单元的知识。是什么呢? 生:万以内的加、减法
师:老师这里有几道题要来考考大家,看大家有没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挑战呢? ⑴ 出示例题1题目:用竖式计算计算下列各题
175+162= 310-207= 259+148= 985-423= 325+464= 806-774= 师:老师先请同学来说说如果让你来完成你会怎么做? 多种回答:①口算
②竖式计算(引导竖式计算的注意点并及时板书)
师:三(1)班有三位同学已经把前面的三题做好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做的怎么样?
出示错题:175+62=795 310-207=113 259+148= 1 7 5 3 1 0 2 5 9 + 6 26 □ 7 + 1 4 □ 9 0 7 2 4 1 1 0 3 1 ②
科技书 故事书 连环画 原有 674 907 715 借出 253 416 378 还回 137 245 169 现有
要求独立思考后完成在课本上。题②理解借出又还回。
(二).有余数的除法的复习展示
师:刚才大家一起回忆了加减法题,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口算题。⑷ 出示口算题 25+10= 36+ 21= 50+50= 69-48= 86-54= 46-20= 6×7= 60×7= 80×3= 54÷9= 36÷6= 38÷8= 师:同学们先观察一下上面的口算题有什么特点?
生:第一行是加法题,第二行是减法题,第三行是乘法题,第四行是除法题。师:原来这里的口算加减乘除都有了。口算题老师相信肯定难不倒大家的,不过现在老师有个问题需要大家来解决。假如老师要请一个同学做2题,那老师需要请几位同学来做啊?
生:一共有12题口算,每人做2题,12÷2=6(人)所以需要6人来做。开小火车的形式每个同学做两题,检查是不是需要6人。
师:看来这个问题也难不倒大家,确实是需要6人来完成。他是用什么方法把问题解决的? 生:除法。
师:上面的口算第四行中,大家找一下哪题挺特殊的? 生:38÷8=4……6,因为它有余数。
师:对,现在我们不光会表内除法还会做有余数的除法了。那你们对有余数的除法还知道些什么?
生:在竖式计算时商要写在被除数的个位上。
余数一定比除数小。⑸ 出示例题3 26÷3=□……□ 35除以4,商,余。
要求独立完成。
⑹ 解决具体问题(区分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出示例题4:妈妈买了38个纽扣,每件衣服钉5个,可以钉几件?还剩几个纽扣留作备用?
要求:先与同桌讨论,然后独立完成。
师组织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生:有38个纽扣,每件衣服钉5个,38里有7个5还多3,所以38÷5=7(件)……3(个).就是说可以钉7件衣服还有3个纽扣留作备用。重点讲解商的单位是“件”,余数的单位是“个”。⑺ 练习
练习二十六第3、4题。
要求独立思考后认真完成,两位同学板演。
(三)、课时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回忆了加减法和有余数的除法,大家还会把它们给忘了吗?
四、板书设计
总复习(1)
1万以内的、加减法 2有余数的除法
竖式计算时数位对齐 竖式计算时商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写 从个位算起
余数﹤除数 满十进一(不够减向前一位借1)验算
五、作业设计 1.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310-52= 545+98= △387+143= △900-389= 48÷8= 67÷9= 2.估一估,连一连
289+90 682-79 420-308 624+128
603 802 379 112 3.三(2)班一共有50本课外书,把这些书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本?还剩几本?如果要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最少需要增加几本?
(2)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全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回忆整理,使学生体验分类总结、归纳整理的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加深学生对其计算方法的理解。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教学设计:
一、分类整理
1、学生自由出题。请全班同学每人出一道多位数乘一位数的题,分排(或分组)全写在黑板上。[说明:每一位孩子都要出题、做题,突出了“面向全体”参与性强。]
2、计算。算出每题结果并板书。可由第二排学生做第一排学生出的题,其他依次类推。
3、分类。师:黑板上这么多题,咱们把它分分类,整理一下,好吗?可以先在小组内商量商量。[说明:让学生在自己分类的过程中学习归纳、整理,同时也锻炼孩子们观察、分析的能力。]
4、小组汇报分类结果,并简要说明为什么这样分类。可能的分类有:
①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整
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估算)
笔算(不进位;进位;有0的乘法)
②多位数乘一位数: 口算、估算、笔算
5、总结注意事项:这些都是我们学过的知识,在做这些题目时,你有什么想要提醒大家的吗?
[说明:引导学生总结注意事项,培养概括、归纳的能力。让学生自己提醒自己,比单纯的总结归纳效果要好。] 可能会这样提醒:我想提醒大家,做估算时要把两位数看成整十数、把三位数看成整百数来计算。我要提醒大家注意是:在做“末尾有零”的乘法时,可以用简便算法来计算。[说明:使学生体会到,只需要知道大略结果的可选择估算;能够口算的尽量用口算,只有自己不会口算,又需要知道准确结果的才用笔算。]
二、发展练习
1、出示课本第89页上的三道题及小精灵的提问:“你会选择合适的算法吗?”
2、组织学生讨论:各题应选择什么样的算法?并说明选择理由。
3、学生汇报并解答。
4、师小结:学习知识很重要,可学会运用知识更重要。你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吗?
三、“用数学”小组活动
1、谈话明确任务要求:新的一年快要到了,希望小学准备为敬老院的老人们购买一些礼物。敬老院里有9位老人,分别住在3个房间里。几位老师到“爱心小屋”去选礼物,不知道买什么好。你愿意帮助他们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出示“爱心小屋”展示图。“都有哪些物品?价钱是多少?”“你准备为住在3个房间里的9位老人们买些什么?你能不能根据你买的东西提一个有关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数学问题?”(将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可能的提问:买三台VCD需要用多少钱?买9束鲜花大约需要多少钱?…… 根据同学们提问题的情况,适当给予评价。然后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
[说明: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所学数学知识是有用的、有价值的,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活动要求:
a、四人商量,选定1—2人问题,由小组长执笔进行记录。b、讨论解决这一问题用哪种算法最合适。c、列式解答。推出一名发言人准备向大家汇报。
2、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可能汇报的情况有:我们想为老人们每人买一把舒服的椅子。我们提的问题是:买9把椅子大约需要多少钱?算式是……
我们想为老人们买3台电暖器,分别放在3个房间里。问题是:买3台电暖器需要多少钱?带1000元钱够不够?算式是„„
4、检查黑板上提出的问题是否都解决完了,如果没有解决的,再集体讨论解决。
5、由学生评选出最佳小组,发小红旗。[说明:关注学生情感,使学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四、教师小结:
1、今天的活动你喜欢吗?
2、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收获:如果希望小学准备用2000元左右的资金来办这件事,怎样做更合适?
(3)四边形复习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21-122页四边形 教学目标:
1、会判断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区别和联系。
2、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并学会初步的运用。
3、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激发他们对后继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
一、引入:
二、展开:(这节课我们要来复习有关图形的知识,刚才这些图形,全部分解后,出示上题中所有的图形,)分类板书(引导立体图形平面图形)平面图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
三、回顾、整理:
1、我们学习过四边形,四边形有什么特征?(四条边、四个角)
2、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四条边和四个角有什么异同点(板书)根据边和角的特点,小结三个图形之间的联系(可让学生举例说明)
3、画一画
根据上面说的特点,在点子图中画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4、说一说
出示点子图中画的平行四边行、正方形和长方形,像这样的长方形、正方形在我们教室里很多,平形四边形较少,但他在生活利用它的特性,用处很大,在哪里用到?长方形和正方形还能知道它们的什么?
5、什么是周长,(板书: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6、小结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1)点子图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样吗?(2)要算周长首先要知道什么?(标出各边的长)(3)学生口算算周长的算式
7、根据这个方法求出刚才画在点子图上的两个图形的周长。(做完后同桌互改)
四、实践提炼
1、求老师长方形手机的周长:
(1)出示老师的手机,估计长方形的周长,怎么估计的,(引导先估计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2)要准确求应怎么办,师量出长和宽的厘米数,学生计算
(3)把这个手机翻开求周长(有什么方法)
2、出示一长A4纸,介绍A4纸的长和宽,怎样在这张A4纸中折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学生拿生上的练习纸折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求出这个正方形的周长,(电脑也出示这长A4纸的长和宽
3、剩下长方形的周长
4、求剩下的长方形中还可能剪几个最大的正方形,(引导学生用有余数的除法进行解答)
五、小结
(4)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的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全面复习已经学过的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充分体现知识的全面性、完整性,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同时结合实例让学生体会这些单位的大小和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教学目标:建立时、分、秒时间观念,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的长度观念,吨和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它们的进率,并进行简单的计算和估计。教学过程:
一、重建知识结构
出示一系列不完整的动物知识,让学生感受到计量单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导入:同学们都喜欢动物吗?动物世界有许许多多很奇妙的东西,请看!①驼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它不能飞,但奔跑迅速,一步可迈出8()。②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蓝鲸,体重相当于35头大象的重量,光它的一条舌头就重约3()。
③刺猬熟睡时,几乎不呼吸,把它扔到水里,过30()的时间再捞上来,它仍然睡着,一个冬眠期能睡200多()。
2、看完这些不完整的信息,你们有什么想法?(补充完整)。
3、小结并揭题:所有的量都可以用一定的单位来计量,这节课我们一起整理和复习已经学过的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
二、突出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本节课复习的概念多、涉及的面广,给知识的系统整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1、整理:①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分别有哪些?
②怎样整理?
③对刚才的内容,有什么想法吗?
2、感受大小
①这些时间单位哪个最大,哪个最小?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呢?说说什么时候用时间单位?什么时候用长度单位?什么时候用质量单位? ②分别感受1个单位的大小。
③找一找,生活中1个单位大小的实例。
④强化:(估计、估测)
1小时、1分钟、1秒钟你能分别做些什么?
什么东西的长度约是1千米、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 什么东西的重量约是1吨、1千克、1克?
3、进率 ①填写: 时—→分—→秒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吨—→千克—→克
②强化记忆:如妙用左手五个手指“直观法”巧记长度单位间的进率。③单位换算
3千米=()米
2分米=()厘米
8000m=()千米
40毫米=()厘米
5000千克=()吨
2小时=()分
4吨=()千克
7分=()秒
4、应用
①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或数。
我的身高是15(),体重是15()茶杯的高是10(),书本的厚约()厘米 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70()
大象的体重约()吨,小明大约每天睡10()
②计算:3千米-200米=()米
7000千克+5000千克=()吨
2分-20秒=()秒 ③书本作业
④选几个单位名称,让学生写数学短文。
三、探究生活问题
1、目测指定实物的长度、重量?
2、说说时间单位的应用?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并熟记了它们之间的进率。
(5)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较熟练地比较几分之一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2、能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学过程:
一、复习梳理
1、这节课我们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这学期我们学会了分数的哪些知识? : 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读、写分数、比较大小、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2、这些知识中哪些你有点忘记或者还有问题的?
二、基本练习
1、看图说一说能否用分数表示,能的说出分数。
2、抽取其中一个分数说一说各部分名称。
3、比较大小
问:你能比较题1中哪两个分数的大小?(生自由比较)问:你是怎样比较这些分数的大小的? 练习:从小到大排一排
①2/10 8/10 6/10 ②1/5 1/10 1/7 ③1/8 3/8 1/16
4、加减法
1/4+2/4= 8/10-1/10= 2/5+3/5= 1-8/10= 1/8+3/8+2/8= 8/9-2/9-5/9= 说一说:计算这些分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练一练:数学书126页第9题、第10题。
5、解决问题
①把一张纸平均分成5份,用这样的1份做幸运星,3份做花,做幸运星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做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做幸运星比做花少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②小明倒了一杯水,第一次喝了这杯水的十分之二,第二次喝了这杯水的十分之五,还剩这杯水的几分之几没喝?
三、拓展练习
1、完成123页第12、11题
指导第11题
先问:你觉得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数? 练习并校对
可能有学生用不同方法表示8分之4,教师可问:这几个分数的大小是怎样的?
2、说出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①(见小黑板)②完成123页动脑筋
3、爬山坡比赛
11.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寒假作业 篇十一
一、旧知回顾温故知新
1、直接讲出得数。(课件出示):
80-7
35-8
42-5
32-9 63-4
43-6
26-7
65-9
2、竖式计算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笔算时应当注意什么?(回顾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例1
1、谈话:同学们,喜欢去旅游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到美丽的云南旅游去,好吗?
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课件播放飞机飞到昆明机场动画)
2、提出问题(课件出示书上22页主题图片):
①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从昆明到丽江有517千米,已经走了348千米,(1)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从大理到丽江有多少千米? 从昆明到丽江有多少千米?
从昆明到丽江比从大理到丽江多多少千米?问我们还要走多远? 师:(指导学生看线段图)旅游图弯弯的,不大好看,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现在老师把它用线段来表示这三个城市之间的里程
(4)指导学生列式计算。问:要求大理到丽江有多远?怎么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17-348=
3、今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减法(板书:减法)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学习例1。
让生先估估看大约是几千米?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不同的估算方法与 结果。方法一:把517看作是500,348看作是350,估算的结果是150.方法二:把517看做是500,348看做300,估算的结果是200.方法三:把517看作是520,348看作是350,估算的结果是170.哪个同学估得准呢,下面请同学们用笔算算一下,会算吗?试试看。(让学生先自己算算,然后再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教师组织学生汇报计算过程和结果,并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演。
517-348=169(千米)
.. 1 7 — 3 4 8 ————
69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提出问题(出示竖式):聪聪也算了517-348=179(千米)谁对?为什么?1 7
— 3 4 8
------------1 7 9
学生指导错误原因:十位上的“1”退了“1”给个位,还剩“0”,“0-4”不够减,从百位上的“5”退“1”,十位上是“10-4=6”。
(5)教师小结:我们在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减法时应该注意什么? 生: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减起
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当10,再进行计算。
(6)引导学生与估算比较,哪个估算最接近准确答案?为什么?
把每个数看得越接近准确数,估算的结果也越接近准确值。
(7)
比较准备题与例题,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说说相同点:都是退位减法
不同点:例题是连续退位
根据学生发现补充课题:连续退位减法 例2 师:现在我们把517改成507,想一想,计算上有什么不同?(计算时,被减数个位不够减,需从十位退1,而十位是0,无1可退,需再从百位退1.)
学生自由发言
指学生到黑板前来,边讲边板书。把讲解权交给学生,并握手祝他成功。(若一名学生没讲清楚,可再找两名学生说明计算方法,或有共它意见的学生发言)
问:改了数字之后我们所用的三条法则还用遵守吗?
师:任何减法的笔算都要按照法则来计算。中间有零也可以借。
教师小结:
1、在连续退位减法衷,必须把握计算法则,够减直接减,不够减的退位减,从前一位退1当10加上本位上的数再减。
2、当被减数中间某一位是0时,退位后,直接用9减。
四、巩固应用,拓展思维
出示歌诀:计算遇到退位减,本位不够向前点。前位退1变成10,再和本位 加后减,哪位上有退位点,先退1后再来减。
例3 师:接下来我们看这样一道题:500-185=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探究算法。汇报
方法一:185分成100和85
500-100=400
400-85=315 方法二:185看成200-15
500-200=300
300+15=315 方法三:500看成485+15
485-185=300
300+15=315 方法四:笔算
师:谁能口述竖式计算的过程(生口述,师板书)集体交流:整百数减三位数时应注意什么?
12.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寒假作业 篇十二
1-4 AACB
B
1-5 ADADB
寒假作业答案: 五
ABCAA CABBB
寒假作业答案: 六
(A)Three Kids,13,WY PLAY HOUSE
WEST YORKSHIRE ,2:00 PM,1St No.11
(B)
Dahua Company. Mr. White Oct 21 9:30 am talk about
(C)
The King Family,12 March,Flight,morning, four/4
(D)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寒假作业】推荐阅读: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书12-21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四边形的认识06-29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09-11
小学四年级数学寒假作业及答案人教版09-06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四边形的认识》教案07-03
(人教版)初一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参考11-26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测试卷,(A)D卷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