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发散性思维如何培养

2024-11-09

怎样培养发散性思维如何培养(精选8篇)

1.怎样培养发散性思维如何培养 篇一

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因为思维定势负迁移的影响,使思维受到某种固定“模式”的束缚,久久不能解脱,教师在进行逆向、变题、变式等训练的同时,教给学生类比和对比的方法,使学生能将知识从纵横两个方面进行联系和比较,形成知识的正迁移,将各种不同的方法结合起来运用,思路越来越开阔,方法越来越灵活,以致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例如,有这么一道数学题:“淤泥中心一小兴趣小组共有学生50人,女生占全组人数的男、女生各多少人?”这时教师可以试着让学生们寻找出题中的一个已知条件,即“女生占全组人数的”来指引学生尝试在不改变它们的数量关系,而改变一下表达方式。

其实这个条件,用所学“百分数”的形式来表达时,可以改为:“女生占全组人数的40%”;用“比例”的形式来表达又可以改为“女生和男生的人数比是2:3”;假如把条件中的标准量改变一下转个弯,则又可以改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倍”;或者“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再如果能用比较复杂且灵活运用“分数比”关系表达,则又可以将标准量改为“女生人数的相当于男生人数的”或者“男生人数的相当于女生人数的 ”等等,诸如此类“发散思维”的问题。如果当学生在做习题时具备了上述这些灵活运用发散思维,并能通过“举一”就能“反三”的转化能力。那么就充分说明学生对数学概念掌握得很牢固,对题中的问题要求理解得很透彻,这样学生们的思路就开阔了,解题时的办法也就多了,解题速度也就提高了。这就是所为的通过“发散思维”来“借题发挥”加深概念。

培养思维的积极性是培养发散思维的关键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永葆一种高涨的情绪投入到学习和思考。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学生列举了生活中见过的平行四边形,当提到楼梯时出现了不同的看法。到底如何认识呢?我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学完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后,再来讨论认识家里的“平行四边形”可从几个方向来看,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在获得新知处于兴奋状态,这样有利于思维活动的积极开展与深入探寻。又如例如:在二年级《乘法初步认识》一课中,教师可先出示几道连加算式让学生改写为乘法算式。由于有乘法意义已经掌握,虽然是二年级小学生,仍能较顺畅地完成了上述练习。

而后,教师又出示3+3+3+3+2,让学生思考、讨论能否改写成一道含有乘法的算式呢?经过学生的讨论与教师及时予以点拨,学生列出了3+3+3+3+2=3×5-1=3×4+2=2×7……虽然课堂费时多,但这样的训练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寻求新方法的积极情绪。再如,在小学数学《除法》一节中,我先出示几道简单除法,让学生演算。由于有除法意义的基础,虽然是四年级小学生,仍能较顺畅地完成了上述练习。而后,600÷200,6000÷20,6000÷200,让学生思考、讨论能否演算出来,经过学生的讨论与教师及时予以点拨,学生能说出60÷20,算理是根据乘法2×3=6,也有的说算理是被除数与除数同时去掉一个0,从而算成6÷2=3虽然课堂费时间多,但这样的训练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寻求新方法的积极情绪。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还经常利用“问题性引入”、“趣味性引入”“讲小故事引入”等,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新方法的探知思维活动,这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在学生不断地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过程中,还要善于引导他们一环接一环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4数学思维训练

学会“反推”

反推就是朝着与认识事物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从而提出不同凡响的超常见解的思维方式。比如,数学几何证明题的“反推”,即让学生从结论向已知条件分析,可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例如:如图,?荀ABCD中,∠ADC和∠BCD的角平分线分别交AB于点F和点E。求证:AE=BF。

如何利用反推的方法分析呢?要证明AE=BF,因为EF公用,因此只需证明AF=BE即可;要证明AF=BE,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可得AD=BC、AB∥DC,因此只需证明AD=AF、BC=BE即可;要证明AD=AF,BC=BE,因为它们分别在△ADF和△BEC中,用“等角对等边”便可得出,因此只需证明∠ADF=∠AFD、∠BEC=∠BCE即可;要证明∠ADF=∠AFD、∠BEC=∠BCE,就要用到AB∥DC和已知条件中的角平分线,再利用“等量代换”便可求出。

重视实际操作,调动思维发展

操作不是单纯的身体动作,而是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着。低年级儿童的思维是以动作开始的,他们的思维具有直观动作的思维特点,处于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时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从直观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进行具体的动手操作和其他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教学“33-8=?”时,教师拿出3捆小棒(10根1捆)和3根小棒让学生摆,学生从这些小棒中拿出8根小棒,单根不够拿出8根小棒,就把1捆小棒打开与3根合在一起是13根,13根拿出8根剩下5根,原来的3捆打开1捆还有2捆,得25根。这样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非常清楚地认识到:在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时,如果个位数不够减,要从十位中拿出一个10和个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减。实践证明:教学中引导学生手与脑有机结合起来,能开拓学生的思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2.怎样培养发散性思维如何培养 篇二

发散性思维又叫扩散思维、多向思维、辐射思维、求异思维, 因此, 学生不要把思维停留在一个点或一条线上, 而是要发散思维, 扩大思维范围, 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以求得多种设想、方案和结论, 对人的一生极为有利。因此, 我在语文教学这个平台上着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一、运用文本, 多路思考, 培养发散性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组织一些一题多解、多路思考的活动, 看谁想的办法多就给予鼓励和肯定;也可以对语文课上的结尾进行扩散性思维训练。特级教师钱梦龙说:教学的艺术就是想方设法鼓励学生的艺术。他有一句名言:我提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怎么想就怎么说。

在阅读教学中, 给学生讲苏轼《题西林壁》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 其意思为“ (我) 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貌, 是因为我身在庐山当中的缘故啊”。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从而懂得一个道理:认不清事物的本质, 原因是自己所处的环境特殊, 或受到自己看法、想法的限制。当人与事物保持适当的距离, 人对事物的看法、态度可能会不同。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句诗的意思是山峦重重, 水路弯弯, 正愁无路可走, 忽然看见了柳树和鲜花, 前面又出现了一个村庄。作者表面上是在写景, 其实是通过写景中讲明哲理, 所以要引导学生由一般的景物联想到现实生活, 懂得诗句中蕴含的哲学道理:人陷入困境, 似乎没有了出路, 忽然绝处逢生, 会出现新的契机, 树立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

二、精研课文, 寻点选点, 群策群力地找好发散点

进行发散性思维, 必须有一个客观事物作为发散点, 思维要从这个点开始发散。同样是“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富含哲理的诗句, 怎么从诗句本身找到它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呢?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要找到思维的发散点。这个发散点就是诗句中的“疑”字和“又”字。一个“疑”字, 顿生迷茫;一个“又”字, 忽含惊喜。“疑”是一顿, “又”是一扬。“疑”是一合, “又”是一开。学生就能通过这两个字的分析及联系诗人此时的处境, 联想到这是诗人在逆境中的一种希望、一种自我勉励。随着小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在课程的编排及课后练习的涉及,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知识占了很大的比重。在课文内容中出示了很多小问题, 比如:“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你是怎样理解这个词语的?”“联系你的实际说一说你对这件事的看法。”“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等。学生对这些问题会产生独特的想法和看法。产生这些不同的想法和看法, 是因为他们思考的角度或立场是不同的, 练习题或拓展练习题中也涉及很多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题。

三、鼓励求异, 因势利导, 培养发散性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 我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突破常规, 多种角度多种方法地探讨解决问题。如在教学《再见了, 亲人》一课时, 我利用“大娘, 停住你送别的脚步吧”这一句话, 鼓励学生多角度地领会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同学们各抒己见, 有的说这是志愿军战士知道老妈妈腿疼, 所以心疼她不让她远送;有的说这句话充分反映了老妈妈对志愿军战士的亲密感情, 所以分别时依依不舍;还有的说, 这句话如果改成“大娘, 请停住你送别的脚步吧”, 不是更显得尊重老妈妈吗?这样通过鼓励求异,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素质。

还有, 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 一位同学就向我提出:威尼斯既然是水上城市, 那些建筑是怎样在水里建成的呢?这个问题已经超出了大纲所规定的要求, 但笔者抓住这个机会, 给学生布置了课外作业, 让他们自己查找相关的资料。后来很多同学通过查找资料并进行讨论, 很容易就明白其中的道理, 也加深了对威尼斯这个水上城市的认识。

四、重视实践, 联系实际, 培养发散性思维

传统的语文教学仅仅局限于以书本为中心, 如果结合语文教学定期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意义重大。如在教学《皮球浮上来了》一课时, 有学生不明白皮球浮上来的原理, 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做各种水的浮力实验, 如向水里放纸船、石子、乒乓球等, 学生通过动手动眼动脑, 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思维活跃, 教学效果很好。课外拓展能使学生开阔视野, 在大量查找资料及做试验的过程中培养了发散性思维。

事实上, 在语文教学中, 结合课文联系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并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小站》一课时, 我根据课文上描述的设备简陋的小站, 请同学们展开想象, 五年后的小站可能是什么样子?同学们的思维一下子被打开了, 有的对车站的设备大胆幻想, 包括修假山、造喷泉, 有的则根据自己曾见过的火车站来进行加工, 比如添加电视机、饮水机等, 有的还特别提出在加强车站设备建设的同时, 提高车站的服务质量才是关键。这样通过启发, 学生各抒己见, 既拓宽了视野, 又使自己受到了教育。通过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印象和了解, 并产生深切独特的体验。

3.怎样培养发散性思维如何培养 篇三

关键词:英语教学;发散性思维;素质教育

在构成智力教育的各要素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占据着核心地位。所谓发散性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指对同一个问题,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不同角度地、不同侧面地对所给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横向拓展思路、纵向深入探索研究、逆向反复比较,从而找出多种合乎条件的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说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发散式思维具有灵活性、独特性和流畅性的特点。它突破习惯思维的限制,使人产生新的构想,提出新的方法,并使人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较多的联想。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机会,帮助他们开阔思路,丰富想象,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改善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一、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有利条件

从目前高中教学的现状看,运用发散性思维的方式来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习惯还有两大有利条件。首先,高中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过一定数量的英语单词、短语和基本句型,这一切也都为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提供了材料。其次,学生精力充沛,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好奇好胜,求知欲强,勇于探索。这样,教师只须稍加引导,些许点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即能就此展开。同时,以调动学生发散性思维为指导思想,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的课堂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二、培养发散性思维习惯的具体策略

1.培养学习兴趣。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条件。兴趣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力。它可以充分发挥智力的作用,使其感知力敏锐、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有不少老师在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时都谈到,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哪怕是难度再大,他们也都愿意去主动学习,在课堂上善于思维,表现积极。而兴趣的丧失则会导致部分学生失去继续学习的动力,从而产生厌学的倾向,使得两极分化现象日渐严重。为了培养学生稳定、专一而持久的外语学习兴趣,首先我们要向学生强调英语的重要地位以及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远大志向,帮助他们形成明确而有益的学习动机;其次是采用启发式教学来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引起他们对知识做深层面的思考;再次教师应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安排富有趣味性和幽默感的教学内容,适当采取一些歌曲、游戏、小对话等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是教师当以高度的责任感,高超的教学技巧和对学生的热爱来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从而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2.在词汇教学中运用扩展激活模式,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改进词汇教学,扩大学生词汇量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关键。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孤立地教单词和繁琐地讲解,难以收到好的效果。因此,在词汇教学上,我力求加强学习方法指导,以“一词多义”,前、后缀构词,单词组合短语,一词联想,群体记忆等几方面来展开学生的发散思维,督促学生扎实、科学、高效地学习词汇,扩展词汇量。

3.设疑启智,营造发散性思维的氛围。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我们在着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下,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质量和效果,所提的问题,要做到三个“有利于”:(1)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如: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2)有利于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式(如:How do you know that?)(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Is there any other reason?Can you tell m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 and B?)

4.故事续尾。在阅读一篇文章或一个故事时,在结尾处留有悬念,要么提一个问题,要么让学生把故事的结尾续上,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这种方式给学生留有充分想象的空间,不同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结尾,教师不要急于做出评判,而应鼓励每个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例如在讲解《Late for Exam》时提到Victor通常七点起床,八点动身去学校,从来没有迟到过。但这次他六点起床,七点钟离开家却迟到了,可以让学生们展开思维,猜测其中的原因,给学生留下发挥想象的空间。

5.英语写作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在高中英语教学阶段,衡量或检验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主动获取知识,取得何种效果方面,最直观的方法是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写作训练的水平如何。写作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因此我在每一课后都要给出几个Key Points,让学生写作。如在学完第28单元的“Weather”后,可以在课堂上提到downpour,rain cats and dogs,windy等關键词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通过丰富的联想来描述在一个下大雨的天气所发生的故事,这样原本枯燥的课文内容跃然纸上,变得栩栩如生。

4.如何培养发散思维 篇四

1. 发挥想象力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创造性思维需要有丰富的想象。”

一位老师在课堂上给同学们出了一道有趣的题目“砖都有哪些用处?”,要求同学们尽可能想得多一些,想得远一些。马上有的同学想到了砖可以造房子、垒鸡舍、修长城。有的同学想到古代人们把砖刻成建筑上的工艺品。有一位同学的回答很有意思,他说砖可以用来打坏人。从发散性思维的角度来看,这位同学的回答应该得高分,因为他把砖和武器联系在一起了。

一位妈妈从市场上买回一条活鱼,女儿走过来看妈妈杀鱼,妈妈看似无意地问女儿:“你想怎么吃?”“煎着吃!”女儿不假思索地回答。妈妈又问:“还能怎么吃?”“油炸!”“除了这两种,还可以怎么吃?”女儿想了想:“烧鱼汤。”妈妈穷追不舍:“你还能想出几种吃法吗?” 女儿眼睛盯着天花板,仔细想了想,终于又想出了几种:“还可以蒸、醋熘、或者吃生鱼片。”妈妈还要女儿继续想,这回,女儿思考了半天才答道:“还可以腌咸鱼、晒鱼干吃。”妈妈首先夸奖女儿聪明,然后又提醒女儿:“一条鱼还可以有两种吃法,比如,鱼头烧汤、鱼身煎,或者一鱼三吃、四吃,是不是?你喜欢怎么吃,咱们就怎么做。”女儿点点头:“妈,我想用鱼头烧豆腐,鱼身子煎着吃。”

妈妈和女儿的这一番对话,实际上就是在对孩子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既要靠老师,也要靠家长。要善于从教学和生活中捕捉能激发学生创造欲望、为他们提供一个能充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与契机,让他们也有机会“异想天开”,心驰神往。要知道,奇思妙想是产生创造力的不竭源泉。

在寻求“唯一正确答案”的影响下,学生往往是受教育越多,思维越单一,想象力也越有限。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在因素,在课堂上启发学生,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对作品进行再创造。

2. 淡化标准答案,鼓励多向思维

学习知识要不惟书、不惟上、不迷信老师和家长、不轻信他人。应倡导让学生提出与教材、与老师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敢于和同学、和老师争辩。

单向思维大多是低水平的发散,多向思维才是高质量的思维。只有在思维时尽可能多地给自己提一些“假如…”、“假定…”、“否则…”之类的问题,才能强迫自己换另一个角度去思考,想自己或别人未想过的问题。

老师在教学中要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建立自信,承认自我,同时鼓励学生求新。训练学生沿着新方向、新途径去思考新问题,弃旧图新、超越已知,寻求首创性的思维。

有一篇题为 《一切为了考试》的中学生作文,记述了一个“奇怪的梦”:

“记不清是哪天晚上,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真是莫名惊诧。

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是什么?

茅盾原名?——教科书上写着:沈雁冰——老师说是沈德鸿,无所适从。

烈日当空。氢氧化铝分子式。蚊子叮在脖子上,啪!电视节目是《血的锁链》,父亲不让看电视。春眠不觉晓,多困啊!又是可恶的二元二次方程式,监考老师严峻的脸。一张53分的数学试卷,我吓得大哭…

氢原子只有一个电子,我只有一个脑子,怎么塞得下这么多的化学方程式。宪法为什么是国家根本大法? 一切为了考试。”

文章生动而形象地再现了一个中学生的梦境。这是一个中学生在殚精竭虑的拼挣和无奈时的呐喊。作者将强烈的创新意识,大胆的思维方式引进作文,思想信马由缰,纵横驰骋,内容腾挪闪错,时空交替变换,意境奇幻诡谲,传神地表现了一个中学生临考前不胜重负的心理,读后发人深思。

3. 打破常规、弱化思维定势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前提

法国生物学家贝尔纳说过:妨碍学习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

有一道智力测验题,“用什么方法能使冰最快地变成水?”一般人往往回答要用加热、太阳晒的方法,答案却是“去掉两点水”。这就超出人们的想象了。

而思维定势能使学生在处理熟悉的问题时驾轻就熟,得心应手,并使问题圆满解决。所以用来应付现在的考试相当有效。但在需要开拓创新时,思维定势就会变成“思维枷锁”,阻碍新思维、新方法的构建,也阻碍新知识的吸收。因此,思维定势与创新教育是互相矛盾的。“创”与“造”两方面是有机结合起来的,“创”就是打破常规,“造”就是在此基础上生产出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来。因此,首先要鼓励学生的“创”,如果把“创”扼杀在摇篮里,何谈还有“造”呢?

4. 大胆质疑

明代哲学家陈献章说过:“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能力的培养对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作用。质疑常常是培养创新思维的突破口。

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书本上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全对的。真理有其绝对性,又有其相对性,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其可推敲之处,鼓励学生大胆怀疑书本,引导学生发表独特见解,这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一环。 在质疑过程中,学生创造性地学,教师创造性地教。质疑能将机械性记忆变为理解性记忆,让学生尝到学习、创造的乐趣。

反省思维是一种冷静的自我反省,是对自己原有的思考和结论采取批判的态度并不断给予完善的过程。这实际上是一种良好的自我教育,是学生学会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5. 学会反向思维

反向思维也叫逆向思维。它是朝着与认识事物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从而提出不同凡响的超常见解的思维方式。反向思维不受旧观念束缚,积极突破常规,标新立异,表现出积极探索的创造性。其次,反向思维不满足于“人云亦云”,不迷恋于传统看法。但是反向思维并不违背生活实际。

我国生产抽油烟机的厂家都在如何能“不粘油”上下功夫,但绝对不粘油是做不到的,用户每隔半年左右还得清洗一次抽油烟机。美国有一位发明家却从相反方向去考虑问题,他发明了一种专门能吸附油污的纸,贴在抽油烟机的内壁上,油污就被纸吸收,用户只需定期更换吸油纸,就能保证抽油烟机干净如初。这就是反向思维的典型实例。

20世纪50年代,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制造晶体管的原料——锗。其中的关键技术是将锗提炼得非常纯。诺贝尔奖获得者、日本的著名的半导体专家江崎和助手在长期试验中,无论怎样仔细操作,总免不了混入一些杂质,严重影响了晶体管参数的一致性。有一次,他突然想,假如采用相反的操作过程,有意地添加少量杂质,结果会是怎样呢?经过试验,当锗的纯度降低到原先一半时,一种性能优良的半导体材料终于诞生了。这是反向思维的又一成功事例。

美国朗讯公司的贝尔实验室,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名字!那里培养了1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产生了改变世界的十大发明。很多理工科毕业生把进入贝尔实验室工作看做是一种无尚的光荣。贝尔实验室作为世界一流的研发机构,它有什么特点呢?在贝尔实验室创办人塑像下镌刻着下面一段话:“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你就肯定会发现前所未有的东西”。

让我们也常常潜入“森林”,另辟蹊径,去发现、去领略那前人从未见过的奇丽风光吧,这时,你就可以欢呼:“啊,这片天地是我首先发现的,大家都来看吧!”

发散思维的定义

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发散思维的特点

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

一、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突破原有的知识圈,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并通过知识、观念的重新组合,寻找更新更多的设想、答案或方法。

例如,一词多组、一事多写、一题多解或设想多种路子去探寻改革方案时的思维活动。

发散思维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对给出的材料、信息从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用不同方法或途径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题多解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一个好方法。它可以通过纵横发散,使知识串联、综合沟通,达到举一反三 ,其缺点是评分难以制定出切实的标准答案,容易渗入主观因素。

创造性思维

二、发散思维是一种重要的创造性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等特点。

5.怎样培养发散性思维如何培养 篇五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脑力活动.做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只懂得传授知识,不懂得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不符合教学之道的.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其大意是读书而不进行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圣人之言深刻地揭示了思维与学习的辩证关系.思维的最高境界是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的前提重在发散思维.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加强了发散思维的训练,引导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以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效率和整体素质.

作 者:樊明杰 作者单位:辽宁省建平县教师进修学校刊 名: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英文刊名:CHINESE AND FOREIGN EDUCATION RESEARCH年,卷(期):2009”"(12)分类号:G63关键词:

6.酒店终端促销如何进行发散性思维 篇六

酒类产品为了启动及增长酒店终端的销量,厂商都在想尽一切办法去做终端促销。具体终端促销主要是两大方面,一是针对酒店本身,提高酒店的进货量;一是我针对酒店内的消费者,在酒店做“拉”的促销活动,提高终端销量。但是纵观各厂家搞得促销基本上大同小异。对酒店本身主要是累计销量奖励,奖励的项目主要以实物为主;对消费者这块大多以“买几赠几”的活动为主。

整体上这些促销活动缺乏新颖性、品牌性及服务性,最重要的是这些促销活动大多从厂家的品牌入手的,很大程度上来说是厂家一厢情愿的事,而没有更多地去考虑酒店及消费者利益。

一、酒店、消费者他们的利益需求点是什么

酒店向来以客源做为经营酒店的第一需要,没有了顾客,再好的酒店资源也是浪费。如何为酒店招来客源,应该是目前我们厂家做促销活动的思考点重中之重了。用负责的市场经济原理去为终端着想,只有这样,酒店才会增加对我们品牌的忠诚度。

在为酒店考虑之前,我们必需要了解酒店这个终端的性质,了解酒店的营销方式。说实在的,目前餐饮业的许多老板大多是厨师出身,他们的管理水平与营销意识远远跟不上行业的发展速度。以至于中国餐饮业在产业化与规模化无法与洋餐饮业对抗。

中国餐饮业的定位主要有以下几种:

按民族地理类作为主题定位

每个餐饮店他们的食文化定位有一定差异,比如说有鲁豫风味、淮扬风味、川湘风味、粤闽风味、陕甘风味等。他们随之代表的文化也不一样。消费者来酒店消费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他们不仅消费的是食物,而且在享受一定的文化消费。这些都为我们在终端做促销活动提供了许多素材与思路。

还有其他类的主题定位,如历史文化的典气息、影视歌舞的文娱气息、运动休闲的现代气息。这些餐饮业的定位从其内在或外在的装修可直接读取了。

消费者来酒店消费主要是一个环境的问题。好的环境加上美味可口的餐饮不但会使头

回客成为回头客,而且对酒店品牌的打造起着良好的声誉度。

二、促销活动的主题与品牌定位靠拢

据笔者市场调查的反馈来看,目前酒店做的新颖现场促销活动以影视歌舞为多数。而且无论是什么定位的酒店,来个“统一计划”的影视歌舞。有时候看到一个装饰很古典的饭店,却发现奇装艳服的演员在里面又叫又跳,与酒店的定位格格不入,大煞风景。再看舞台设计却是极具古典化的某某窖酒回报消费者,倾情演出。与其成功人士定位反差太大,严重影响品牌形象。

酒店搞一次两次倒也罢了,一搞就是一个月。后半个月我再去吃饭时,居然消费者了了无几了,原因是被这些噪声吓跑了。

促销的目的是促进产品及品牌与消费者的沟通,促销要为品牌服务。安徽的高炉家酒以它鲜明的“家”文化作为其品牌定位,他们在终端的促销活动却是令人刮目相看。同样的酒店,他们在酒店推广的却是以“家”为主题的音乐活动。悠扬动听的萨克斯金曲“回家”让消费者流连往返,迟迟不肯离去。不仅这些,在古典文化定位的酒店,他们用古典的音乐与舞蹈让酒店生意爆满,而且让消费者铭记品牌文化,酒店自点消费节节攀升,区域市场的品牌美誉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三、酒店促销活动的开展步骤

1、确定自己的活动目标

厂方促销活动的最终目标应该都是提升销量,树立品牌形象。而只有与酒店与消费者达深度沟通,才能完成我们的目标,所以才会有“促销”就是“促通”这样的概念被众多营销人员去理解。从这一层面上来说,每一次促销活动的目标就是向消费者去沟通一种思想,一种品牌附属的文化理念。累计起这些活动主题就是我们的品牌所需传播的理念。

2、选择活动地点

在有效的资源基础上,我们并不能针对所有的终端酒店推广这种活动。因为活动的表现形式与终端酒店的定位是密切相关;一个优秀的促销活动必需有着一个良好的施展平台,我们不能为了促销而促销,将我们的目标迷失于过程当中。就与

我在前面所述一般,活动要对酒店负责。酒店的定位直接决定我们的促销是否能开展。

将有效的资源用在最关键的客户上,在区域市场先择主要A类店,研究他们的定位与经营性质,从而决定我们的促销活动的表现形式,最大发挥A类品牌店的领导优势,以至达到区域市场促销活动的成功性。

3、将促销活动的主题尽可能延伸与拓展

一个良好的促销活动不亚于电视广告的受众率,关键在于如何将促销活动的主题进行延伸与拓展。本来促销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广告的一种表现形式,每段时期的主题营销更加会增加品牌的接受度。

一般有些大酒店在季节、节日或者以消费时尚为主题搞一些营销活动,针对的目标都是一些大的消费群体,在餐饮、住宿都会有一些活动。我们完全就可以接酒店在当地的影响去做宣传,提高产品接收度与知名度。

记得安徽口子窖在西安的启动成功与其一次优秀的促销活动是分不开的,当初他们在酒店搞的是“好酒与朋友共享”的这种活动,主要操作方式就是:消费者在酒店消费一瓶酒,就可以免费获赠一瓶,只要你填上你朋友的名字与住址,厂家就给你送过去,这种活动举办得很成功,主要在于它的新颖性。

7.语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篇七

一、设置问题情境,刺激学生主动探究

学生在传统教育模式的熏陶下,已经习惯了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习惯了由教师主导的语文课堂,养成了教师说,学生记的学习习惯。因而在教学中不会有太多的疑问,也不会有太多动脑筋的机会。所以,在语文课堂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问题,根据教材学习内容来设置课堂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与听讲,刺激学生主动地开发思维进行思考,从一个问题中发散到另一个问题中,如此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让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被问题所引发,从而在学习问题中积极探索,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权。

例如,在学习长春版七年级下册,鲁迅先生的《故乡》一课时,教师在课文阅读开始之前,就向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在课文内容中寻找答案。如:杨二嫂的性格特点,她的为人处世究竟是好是坏等等。学生需要根据自己对于课文的理解,对杨二嫂进行描述,并结合句子、段落陈述人物的行为究竟是好是坏,有理有据地进行问题的回答。在一个学生回答过后,教师允许其他学生进行反驳,让学生在意见交流的过程中,接纳多方观点,多角度地看待问题,形成发散性的思维。

二、设置课堂练习,给予学生思考空间

教师在课堂中还需要为学生设置各类思维训练,让课堂变得活跃、丰满起来,重新在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各类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开发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能力,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思考空间。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故事型的课文,每个学生在进行阅读后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不同见解。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改写结局,或者续写结局。让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与联想,发挥自己的发散性思维,写出属于自己的有创造性的文字,日益地开发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学习七年级下册中《我的叔叔于勒》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于叔叔于勒没有被描述的生活进行自由编写,一定要符合人物的特点。或者对结局“我”的想法与做法进行改编,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续写精彩。

另外还有一些人物形象特别鲜明的课文内容,可以让学生将课文改编成小剧本,并且与同学合作,各自分工,将小剧本表演出来,与大家进行分享。学生根据自己对于人物的理解,都会有与众不同的表现。例如,学习完八年级上册的《孔乙己》之后,让学生们对孔乙己在酒馆中的情节进行表演,需要通过动作表演出孔乙己迂腐的文人形象,以及他口是心非的性格特点。还要有酒馆中其他人的嬉笑讽刺,体现出符合课文主体的场景气氛。

三、结合写作教学,反馈学生思维效果

将课堂教学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将学到的语文知识与自身的感悟及时地运用起来,教师也能够通过学生的写作情况获得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逐渐被启发,日益成熟的情况下,也会获得大幅度的提高。写出的作品,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学生的内心想法,以及目前的学习状态与思维水平。教师可以由此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来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例如,在学习完九年级上册的《热爱生命》之后,让学生结合课文作者的观点,谈一谈自己对于生命的认识与感受,写出一篇读后感。又如在学习完《出师表》之后,谈谈自己对本文的感受以及作者的情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对作者及当时的君主进行评价,总之是要让学生写出内心最真实的感受与想法。

8.怎样培养发散性思维如何培养 篇八

【关键词】英语教学 发散性思维 素质教育

【中途分类号】C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11-0-02

在构成智力教育的各要素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占据着核心地位。所谓发散性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指对同一个问题,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不同角度地、不同侧面地对所给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横向拓展思路、纵向深入探索研究、逆向反复 比较,从而找出多种合乎条件的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说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发散式思维具 有灵活性、独特性和流畅性的特点。它突破习惯思维的限制,使人产生新的构想,提出新的方法,并使人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较多的联想。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机会,帮助他们开阔思路,丰富想象,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改善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1 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有利条件

从目前职高教学的现状看,运用发散性思维的方式来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习惯还有两大有利条件。首先,高中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过一定数量的英语单词、短语和基本句型,这一切也都为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提供了材料。其次,学生精力充沛,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好奇好胜,求知欲强,勇于探索。这样,教师只须稍加引导,些许点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即能就此展开。同时,以调动学生发散性思维为指导思想,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的课堂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2 培养发散性思维习惯的具体策略

2.1 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条件。兴趣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力。它可以充分发挥智力的作用,使其感知力敏锐、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有不少老师在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时都谈到,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哪怕是难度再大,他们也都愿意去主动学习,在课堂上善于思维,表现积极。而兴趣的丧失则会导致部分学生失去继续学习的动力,从而产生厌学的倾向,使得两极分化现象日渐严重。为了培养学生稳定、专一而持久的外语学习兴趣首先我们要向学生强调英语的重要地位以及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远大志向,帮助他们形成明确而有益的学习动机;其次是采用启发式教学来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引起他们对知识做深层面的思考;再次教师应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安排富有趣味性和幽默感的教学内容,适当采取一些歌曲、游戏、小对话等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是教师当以高度的责任感,高超的教学技巧和对学生的热爱来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从而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2.2 在词汇教学中运用扩展激活模式,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

改进词汇教学,扩大学生词汇量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关键。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孤立地教单词和烦琐地讲解,难以收到好的效果。因此,在词汇教学上,我力求加强学习方法指导,以"一词多义",前、后缀构词,单词组合短语,一词联想,群体记忆等几方面来展开学生的发散思维,督促学生扎实、科学高效地学习词汇,扩展词汇量。

(1)从"一词多义"来展开,以多义词引发思考多义句子。在讲解到"I've hadmymeasurements taken..."这个句子,要求学生说出各种带有"have"的句子或短语,并且要求每句中的"have"的词义或用法要各不相同。于是,学生就开始积极思维,说出了如下的句子:

<1> Although Mr.White has got a large farm of his own, he has only two helpers working for him.

<2> Have the door open .please .

<3> The pupils don't have to go to school every day .

以及have a try /have a class/have a meeting/have a headache /have a bite/have it on sb.等短语。

上述过程实质上是教师以动词"have"作为"发散点",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这种思维具有联想的自由性与广阔性,通过这种思维活动,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学生通过各种词义和用法,加深了他们在大脑中的印象,增强了记忆,这比由教师来归纳总结的效果要好的多。

(2)通过前、后缀词来展开.例如,我在讲前缀dis-时,告诉学生它可以加在动词、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否定含义,然后要求学生想出一些带有前缀dis-的词,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这时有的学生很快会说出一些已学过的前缀词,如dis-appear,dis-agree,dis-allow,dis-believe,dis-like,dis-satisfy,dis-honest等词。当然,学生在发散思维过程中也可能联想出dis-live这种在实际运用中没有的单词,这时教师只要稍加纠正就行。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同时又有助于学生了解词的结构和运用词语。

(3)通过联想法来展开,一词联想,群体记忆。以学过的词汇为发散点,引导学生求异思维,使之在一词联想中展开。如学到动词时,就要由动词原形联想到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现在分词,过去分词等;在学习国家、语言名称时就要将人民,首都,货币等联系在一起。例如我们提到advertisement一词时,让学生联想身边的商标广告,学生可积累这些英语词汇:纳爱斯(nice),舒肤佳(safeguard),可伶可俐(clean and clear),雅戈尔(younger),伊妹儿(E-mail)等。

2.3 设疑启智,营造发散性思维的氛围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我们在着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下,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质量和效果,所提的问题,要做到三个"有利于":

(1)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如: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2)有利于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式(如:How do you know that ?)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Is there any other reason ?Can you tell m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 and B ?)

2.4 故事续尾

在阅读一篇文章或一个故事时,在结尾处留有悬念,要么提一个问题,要么让学生把故事的结尾续上,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这种方式给学生留有充分想象的空间,不同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结尾,教师不要急于做出评判,而应鼓励每个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例如在讲解《Late for Exam》时提到Victor通常七点起床,八点动身去学校,从来没有迟到过。但这次他六点起床,七点钟离开家却迟到了,可以让学生们展开思维,猜测其中的原因,给学生留下发挥想象的空间。

2.5 英语写作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

在高中英语教学阶段,衡量或检验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主动获取知识,取得何种效果方面,最直观的方法是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写作训练的水平如何。写作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因此我在每一课后都要给出几个Key Points ,让学生写作.如在学完第28单元的"Weather"后,可以在课堂上提到downpour,rain cats and dogs,windy等关键词让学生发散思维,通过丰富的联想来描述在一个下大雨的天气所发生的故事,这样原本枯燥的课文内容跃然纸上,变的栩栩如生。

3 结束语

英语教学中开展发散思维,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可以有效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达到学习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习惯的培养,一是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学习兴奋点,从而参与讨论率明显提高。二是促使学生在学习有意注意,从而有效地提高积累词汇量。三是有效地训练了学生思维,扩大思维的领域,促使活用词汇、造句能力。四是培养了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了学习能力。总之,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发散思维习惯的培养,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李庭芗.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2] 张国韬.素质教育与外语教学.

上一篇:读《男孩与苹果树》有感下一篇:美丽的乡村环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