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札记

2024-07-14

小学美术教学札记(精选17篇)

1.小学美术教学札记 篇一

当下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应该说小学语文教学已经发生很多新的变化,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厌学语文、语文课堂教学效益低下的现象仍旧普遍存在。据笔者的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其核心问题是我们过于夸大了小学语文课堂的教育工具性功能,集中表现在老师纯粹为获取知识能力而教。有的课堂甚至沦落为考试升学的简单工具,简言之,就是考什么教什么。而惟独忘记课堂是学生的一段重要生命旅程,是一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童年生活。我们在过分夸大课堂的教育工具性功能时,往往忽略了孩子的精神需要,风干了课堂中童年的味道。

笔者认为,后课改时代的小学语文新课堂,首先需要为其寻找课堂的精神基座和核心灵魂。游戏精神是个不错的选择。游戏精神的本质是什么呢?荷兰哲学家胡伊青加说:人具有游戏的本质,人是“游戏的人”。“游戏的真正主人,并不是游戏者,而是游戏本身。游戏也就是具有魅力地吸引游戏者的东西,就是使游戏者卷入到游戏中去的东西,就是在游戏中赢得游戏者的东西。”由此,我们设想,好的教学应是具有游戏的本质的:它不是师、或是生单方面“支配”教学的过程,而是师生双方共同为教学本身所吸引、迷惑,从中感受学习乐趣的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审美的基本方式就是游戏。游戏精神观照下的语文课堂构建,必须要关注以下几个维度:

一、落实生本

童年,应当是思考小学教育的原点,这是常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教育不能演变成了记忆教育、考试教育、作秀教育。这样的结果,学生便越学越艰难,越学越厌学。

席勒认为,游戏状态是一种克服了人的片面和异化的最高的人性状态,是自由与解放的真实体现。他有一句明言:“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在游戏中,参与者总是全身心的投入。传统教学论阐述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的师生角色关系,在游戏精神视野里的语文新课堂中,只不过都是平等的游戏参与者而已。

基于这样的认识,游戏精神视野里的语文课堂教师首先需去掉急功近利的遮蔽,才会有全人发展目标实现的时空和可能。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许多老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为了教学的顺利进行,往往回避许多真实的学习矛盾,突出的表现是课堂最后成为一小部分优生的天下。

笔者组织教师多次做过“关于课堂提问分布”的课堂观察。一般一堂公开课优生的课堂单独表现机会占所有学生的80%以上,而后进生则成了教师公开课中的“雷池”。显然这不符合教育的本质。

而在公开课的教学现场,我们经常可以见到有一些课堂艺术“高超”的老师会运用一些“窍门”和“技术”。如为了展现朗读教学的层次性和有效性。往往会先选择一位朗读水平较差的学生来读,教师进行指导后,选择一位朗读水平较好的学生读,或者索性请班中的“朗读大王”来读,最后请全班集体象“朗读大王“这样读。我们不能否定这样安排的教学效果,但毫无疑问,这种策略的选择,教师往往更多考虑的是舞台效果,是为了博得听课老师的欢心,而不是真正是从学生的学习起点出发。不然就不会出现课上完了,可学生仍旧连课文都无法真正读通顺、流利的怪现象。甚至有一位红遍大江南北的特级教师私下对人说,我课上完后,还是要请任课老师再补一下课。

在公开课的教学现场,受功利遮蔽教育本质的另一个问题则是如公开课中的课时意识问题。为了更好地煽情,展现更好的舞台效果,我们老师处理教材时往往都会抛弃学生阅读的基本规律,“斩头去尾留中段”是很多老师上公开课的普遍做法。

一位资深教研员和我聊起公开课和常态课的区分时说,公开课如电影,大容量、紧凑、精华集中、大成本。常态课如电视剧,拖沓一点、平常一点、成本低一点。非常形象。但我不敢苟同,在我看来,无论何种教学,都是因学生而存在,如果说教学就是一场严肃的游戏,那么学生必定是游戏的主人,教师因当只是“平等中的首席”。这种课堂里没有真正的游戏精神,那只是教师的独角戏。学生在这样的课堂里往往 不幸被沦为教师实现某种目的的工具。

游戏都是游戏者的游戏。游戏的参与者,就是游戏的主体。他们永远只为自己游戏,不为外在于游戏的任何他人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其他人只能是旁观者,他们不可能代替游戏者进行游戏。在语文教育中,教师作为指导者、组织者,他们始终都只是起指导和组织作用,根本不可能代替学生游戏,充其量老师也只是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游戏,成为一个的游戏主体。教学如游戏,公开课中的观课者,更是游戏之局外人,任何试图取悦游戏者之外的行为,其实都是对课堂游戏精神的践踏。

2.小学美术教学札记 篇二

一、可怜的父亲, 感人的爱心。

生活中经常听到读者抱怨, 很普通的一次车站送别, 作者竟多次流泪, 真让人难以理解。实际上作者并不仅仅写了车站送别, 也不是一开始就写车站送别, 而是先蓄势, 先交待不幸的家境——祸不单行:祖母去世, 债台高筑。当一个二十多岁的堂堂男子汉看到这“满院狼籍”的情景时, 竟然触景生情簌簌地落下泪来。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 皆因未到伤心处”。作者之所以哭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怀念祖母, 悲伤家境, 可怜父亲。我认为后者是最主要的原因。因为文中明确交待父亲“赋闲在家”, 并且详细说明“变卖家当, 还了旧债, 又贷了新债”, 就足以说明家中经济衰败到了极点。这副沉重担子的直接承受者就是父亲, 就是这位人到中年、摸爬滚打大半生却无钱葬母的可怜人。试想, 当祖母病危时, 囊中羞涩的父亲看着自己的母亲急需医治, 自己又无能为力时, 那是一种怎样的悲伤啊, 能不令人肝肠寸断吗?母亲不幸病逝后, 自己只得借钱葬母, 此时的家境已是变卖一空, 又没有经济来源。向谁去借, 谁又能借给呢?能借多少呢?能为母亲办一个像样的道场吗?中国人有着深厚的儒家渊源, 是很看重养生送死的, 但文中的父亲却无能为力, 他的心里能好受吗?最让人感动的是此时的父亲用乐观的语气安慰已成年的儿子:“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但是希望之路在哪里呢?非常渺茫。这坚定的劝慰语后面隐藏着一颗孤独无助凄苦的心。他是有苦无处诉说呀!好可怜的父亲!

但这位父亲拖着不便的身躯 (肥胖) , 忍着丧母之痛, 顶着生活的压力, 又要送别唯一的亲人———儿子, 他能不依恋吗?但可怜的父亲却将这份情感深埋于心底为儿子忙碌, 将所有的爱全部倾注在近乎愚昧的行动中———送行李, 找座位, 托茶房, 买橘子。要知道, 此时的被送者 (儿子) 已经二十多岁, 正值青春年少, 而且北京已来往过好几回, 根本没必要用人送 (文中曾多次点明自己拒绝父亲送行) 。但父亲却像对待未谙世事的七八岁的孩子那样无微不至、琐琐碎碎。这难道不愚昧吗?但正是这些迂的不尽人情的行为才更能体现父亲那颗感人的爱子之心。

二、朴素的叙述, 真挚的情感。

江淹《别赋》中说:“感人心者, 惟别而已矣。”《背影》恰是以一次惨淡情境下的离别为题材, 将父子亲情格外动人地抒写出来, 催人泪下。我认为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与明人归有光的《项脊轩志》笔法上有很相似的地方。其一, 二者都写到了家庭的巨变;其二, 在萧条的背景中, 二者都展现了亲情的深挚、可贵。那个蹒跚而肥胖的背影与“儿寒乎?欲食乎?”的嘘寒问暖不都深深牵动人的情愫, 让人落泪吗?

《背影》中写我的哭有4次, 但父亲从未哭过。父亲的话很俭省:“事已至此, 不必难过,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我走了, 到那边来信。”“进去吧, 里边没人。”完全生活化, 没有半点矫揉造作, 却使一个性格坚强的男人形象却真实地伫立在读者面前, 他会让我们想起自己的父亲、母亲———一些深沉、质朴、善良、坚韧的人。

《背影》中没有任何华丽的词语, 和《荷塘月色》等美文绝然是不同的文字, 作者用平易的语言, 在朴素的叙述中寄寓真挚深沉的情感, 在淡淡的笔墨中, 流露出一股深情。这种从心灵深处流露出来的喜怒哀乐之情, 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背影》非常注重细节描写, 如父亲亲自送我到车站, 找座位, 嘱咐人照看我, 特别是买橘子的过程写得最为细致。那段艰难的路程, 那个肥胖的背影, 在我的晶莹泪光中被定格, 父爱就以这样的方式被传递出来, 光彩四溢。

3.《屈原列传》教学札记 篇三

一、知人论世,讲清背景

时代背景,有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之分。讲清背景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准确地领会课文,同时使他们开阔视野并从而获得更多的文史知识。就本文而言,必须讲清屈原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司马迁创作本文的时代背景。

屈原生活在社会变革激烈的时代。他有进步的政治理想,想为楚王做一个政治上的带路人。《离骚》中说:“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他要振兴楚国以至统一长期分裂的中国。他洁身自好,“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离骚》语)。在《涉江》中他写到:“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他关心民生疾苦,“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探索着救国救民的真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但是,他的正直不为邪恶势力所容。“忠而见疑,信而被谤。”他的忠诚不为昏庸的楚王所察。他被疏远,遭流放,最后自投汨罗江以死。可贵的是,他决不向黑暗势力屈服,他以自己的死,实现了他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诺言。讲清这样一些时代背景,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屈原高尚的人格、伟大的精神,也有助于我们帮助学生理解司马迁对《离骚》以及屈原的评价。以上是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

汉武帝天汉二年,李陵兵败,朝廷震惊。司马迁认为李陵投降处于无奈,他必然会寻找机会报答汉朝。适逢汉武帝问及此事,司马迁便陈述己见,“欲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报任安书》)。谁知这招来了横祸。司马迁遭受了残酷的非人道的刑罚。他“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惜一家之言不成”(均引自《报任安书》)。他正是为了完成《史记》的创作,为了自己的事业才活下来的。“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司马迁从古代圣贤的遭遇中得到了启示。他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融入笔端,注入对自己笔下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的描写之中,发泄于对所传之事、所传之人的描写之中。了解了这些写作的时代背景,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本文“以议统叙”的特色,就能更好地理解作者对《离骚》的分析评价,能更好地品味饱含激情的语言,也才能真正领会《古文观止》对本文的评语“史公与屈子实有同心”的内涵。讲解背景时,可与学生一道回忆旧知识(如《涉江》中的有关片段),可用讲义的形式印发有关新的内容。这样真正起到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又能使学生增加文史知识的作用。

二、 比较阅读,突出特色

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加以对比,有分析地进行阅读,叫做比较阅读。有比较才有鉴别。其作用在于通过比较,看清读物内容或形式上的相同点和相异点。这样我们就能更清楚地认识事物的特征。在教学《屈原列传》时,我紧紧抓住本文不同于《史记》其他篇目的“寓论断于叙事”而是“夹叙夹议、以议评叙、议中寄情”的特色,设计了以下几个思考题:

1. 本文与《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相比,有无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有无扣人心弦的场面?有无细腻的对于人物形象、动作神态的刻画?

2. 在选材上,本文与《廉颇蔺相如列传》切入点有何不同?

3. 表达方式上,本文与《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有何明显区别?

4. 以上这些差异固然与有关屈原的史料不足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通过上述问题的思考、讨论,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们就很自然地掌握了本文粗线条勾勒人物,纵剖面选择材料,以议统叙、以议绘神的特点。在教学中,除了用上述两篇风格不同的文章作对比外,我还印发了与《屈原列传》具有明显共同点的《史记》中的另一篇文章《伯夷列传》给学生。《伯夷列传》是七十列传的第一篇,它简略地记述了伯夷、叔齐的事迹,并加以歌颂。它也以议论抒情为主,用孔子等人的言论为线索,用许由、务光、颜回等的事迹为陪衬,抒发了对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的愤恨不平。尤其是借善人恶人的不同遭遇表示了对所谓“天道”的怀疑,这显然是有感而发的。《古文观止》的评语这样说道:“传体先叙后赞,此以议论代叙事,篇末不用赞语,此变体也。通篇以孔子作主,由、光、颜渊作陪客。杂引经传,层闲叠发,纵横变化,不可端倪,真文章绝唱。”司马迁是在借题发挥,一吐自己心中之块垒。通过这样的比较,让学生更加领会了《屈原列传》在构思上的特色,也更明白了茅坤所谓的“史公与屈子实有同心”的断语。

三、 旁征博引,开阔视野

讲解古代文学作品时,经常会用到引用的方法。可引用同一作家的有关作品,也可引用不同作家的有关作品。引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背景、领会内容、把握特色。在分析本文中“评介《离骚》”一节以及“屈原与渔父问答”一节时,本人是作如下安排的:

1. “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引用《报任安书》“古者富贵而名磨灭……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2.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引用《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3. 引用《卜居》片断:“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宁诛锄草茆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将从俗富贵以偷身乎?……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泛泛若水中之凫乎?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

以上引用的材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離骚》创作的动机——“圣贤发愤”,也可以让我们更加形象地认识到《离骚》象征的手法,即借美人香草作比的写法。《卜居》同“渔父”一节一样,也是主客问答体,其实也是一段愤世嫉俗的内心独白,也是一段精辟的有关人生哲理的议论。《卜居》既评屈子之志,亦抒太史公之情。这两段话在思想内容、构思、修辞方法乃至于句式的选择上均有相同之处。教学中应用这些材料既有助于理解课文、了解人物,又有助于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4.小学美术教学札记 篇四

她说我叫大嫂。因为我絮絮叨叨得像大嫂,认真扫地的时候更像学校扫厕所的大嫂。我会招招手,“蚊子阿嬷,(注:阿嬷是方言,奶奶的意思)我记得你还欠我五个和路雪的冰激凌哦。”然后她会嘿嘿傻笑着说,得,我跟你说笑着呢。您放过小人我吧。这样无害的小情调日子,就在一个又一个被我们消耗殆尽的冰激凌中流逝。

她说她生为冰激凌,但死不会为冰激凌,她要活很久很久,天长地久。

天长地久有多远,谁也不知道,那些冰激凌会为了我们存在多久,依然没有人知道。我们曾经是这样无害的孩子。直到今天我顶着烈日去五中报面试参加考试的时候,才知道一切都乱套了,我们的离开是无法避免的事实。大嫂和蚊子阿嬷,还有昔日的六一班,都即将成为很多年后的回忆。

她说她在一年前失去我们的时候,完全把自己自闭。她死死抱住我说都是你丫,害我伤心了那么久。我空洞的点头。2008年尾,当我站在寒风中抓住她说:“我不会原谅你那么卑鄙的行为。”的时候,我感到我老了好几岁。昔日的她也不复存在,关于那张被篡改了的考卷,我不再会提起,既然选择了原谅,那就原谅吧。毕竟我还有一点点存在着的良心。可是我明白还是会有伤痕的。

她曾经被我笑称为“马桶盖”的头发,是不是还会依然残留。她身上的洗发露味道,是不是我还能在人群中辨别出来。关于这些,到底会不会被突如其来的盛大离别改变。处女座忧愁善感的性格在顷刻间又爆发。

关于某其实不是很熟却总是跟我套近乎的同学来到我家和我同床共枕,说起那些她说的甜言蜜语,扯出了一大堆事实。

“心。你跟蚊子说你偷偷喜欢的那个隔壁班坐窗边的班草,其实蚊子也喜欢过。你和他传信的内容,全被她一览无遗。”

“她说她很气你,现在全天底下,她最鄙视最恨你了,还得虚情假意地和你在一起。”

我对自己催眠说,从现在开始,你那天晚上的事情都不知道。我知道我原谅了她,我也不知道我还能假装多久。

能多久就多久吧。我已经很累了,因为承载了太多悲伤,太多苦难。

我想我长大了,以前那些世界黑暗,无可原谅的想法也远去了。什么都能原谅了。

蚊子阿嬷,要毕业了,祝你还能吃那些甜甜蜜蜜的冰激凌,还能过那些无害的小情调日子。祝我们都能如此。

蚊子阿嬷,谢谢你傻笑着叫我“大嫂大嫂”的日子,谢谢你一脸无害地出现在我的生活里,谢谢你陪我吃过很多个冰激凌,陪我吃冰激凌时和我一起鲜血乱抽。关于毕业,我只能很无奈的说声“sorry”。蚊子阿嬷,你还欠我10个和路雪冰激凌。

后记:『我真想抽我几个巴掌啊,天啊,谁谁谁灭了我吧。虽然很尽力控制网瘾,但还是偷偷跑去旁边的邻居家上网,虽然告诉自己五中近在咫尺,只要肯努力,还是一样一脸无害地上数学课有时偷偷睡觉、讲话。啊啊,这怎么行啊。我不希望我五中那只美味的鸭子就这么飞了啊。我真的要认真啊。祝我在一个星期后的面试中成功。最近又和蚊子阿嬷闹翻了,她说我在别人面前瞎扯了她的一大堆不良谎言,我真的觉得很难过,她怎么可以怀疑我?我是她的好朋友啊。真的很难过丫。还是先管五中的考试吧,所有人都祝福我有好成绩吧,那就是我的动力。一定要认真啊我。

我发现我越来越喜欢写后记了,比写文还更有兴趣。我真是…继续抽我自己。还是祝所有毕业班的、和我一样顶着巨大的压力去参加重点中学考试的孩子们,我们都有好成绩。还有,以后的文的笔名就更成一 一了,感觉非常不错。』

5.《一座铜像》教学札记 篇五

学了《一座铜像》一课后,我做了一个课后延伸:让学生收集英雄故事,召开一个个向小英雄学习,热爱自己祖国”的演讲会。学生各个情绪激昂,我很得意,自以为上了成功的一课。

谁知,当天就有人向我告状:一些同学放学不照路回家,在火车路上东奔西跑,折树枝,踩麦苗……我惊愕了。

这还行?我找到了那些闹事的孩子,想问个究竟。谁知,他们毫不惧怕地讲述起来,他们怎么学习小英雄,怎样与“鬼子”周旋……这简直是胡闹!原以为是成功的一课,竟是教育的失败。

这失败,迫使我给学生补课。我深入浅出联系实际给学生讲了爱祖国要从家乡做起,爱家乡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爱家乡的一草一木做起……

后来,我发现班里的“小管事”多了起来:管树的、护苗的、护路的……

6.语文教学札记 篇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可是,兴趣在哪?又怎样才能找到这位“老师”呢?面对学生们只为应付而写的流水帐式的日记,我曾不止一次苦苦思索过。

终于,在反反复复的寻觅下,还真让我找见了踪迹——那就是在大多数同学的日记里,几乎每页都形象逼真地画着花草云蝶等图案,有的还专门辟出一块页角来写上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见此,我不禁灵机一动:为什么不让学生把日记装潢一下,看起来就像一张精美的手写报纸呢?不妨试一试,说不定他们对此真的会很感兴趣。于是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学生。果然,他们不但欣然接受,而且磨拳擦掌,跃跃欲试。

第二天上课,我竟真的看到几个学生用大算草本制写的手报日记,楷体小字工工整整,版式设计别具特色,内容丰富不拘一格,里里外外全然一新。我当即大加赞赏,并公示全班,轮流传阅,以期星火燎原之效。果不出所料,全班同学都起而效之,并力求新颖充实,一时间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说来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似乎只在一夜之间,学生们就对写日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改变了传统狭隘的思想认识,不再把日记看作是收藏秘密不许外看的小匣子,而是当成展示才能晾晒青春的芬芳园地。这不能不让人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好感觉和境界。

如果说为学生们寻找兴趣是写好日记的关键所在,那么怎样延续并发展这个兴趣则无疑成了难点。事事皆有源,我当然明白,这还得从日记本身入手。只要对其稍加观察研究,就不难发现多数日记虽表面形式很美,但内容却因缺乏真实而显空洞。针对这一点,我在班里连续搞了几次展览与评比,重在看谁的日记实在而吸引人。这就使他们意识到单单形式美是不够的,只有内容的真与诚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光顾。于是他们开始敞开心扉坦白自己,细心观察体会身边的一切,叙述描写周围多彩的生活,一改往日干巴巴无味的应付,不再是满纸假大空和流水帐。通过竞比日记,他们相互学习,相互理解,相互鼓励,相互支持。面对此情此景,我则沉浸在波伏浪涌的欣慰与兴奋之中,忘情欣赏,自我陶醉。

写日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学习语文。就目前而言,时机已比较成熟,我就趁热打铁又连续搞了几次大型的阅读与欣赏,重在突出日记的文学性与艺术性。这就又使他们意识到有了真诚也还是不够,还必须有扎实的语言功夫和必要的文学修养,这样才能把自己的世界比较艺术地展现出来。值此,学生们才把目光转移到书本上,开始进行大量的有目的猎取性阅读,完成了从写日记到学语文的基本过渡。他们即忙着研读教材上的文章,又广看课外读物,吸取方方面面的营养知识,总结方方面面的心得体会,然后再把所有的收获以独特的方式编入日记,增加其含金量和可读性,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来看来读,随意欣赏品评,尽情流阅。

直到这个时候,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才平生第一次真切感到写日记对于学语文的益处。这益处是看得见的,更是摸得着的。当然对我亦如此。于是课堂上,我不再象以前那样絮絮叨叨口干舌燥地说说讲讲,而是指点一二答疑解难,好不痛快淋漓;学生们也不再如往常那般在苦口婆心轰轰赶赶下读书写字了,而是主动出击四面开花,尽显学子本色。语文课堂开始有了一种和谐欢活向上的气氛,教师的工作方向与学生的努力方向在这里达到了一致!

再后来,我发现局势就有点控制不住了。这不仅仅表现在学生们把日记当成抒发情感、描绘生活、表达观点的主阵地,突破传统意义向更高更广的方向发展,更主要的是经过积极的进取学习,他们的观点精辟而深刻得令我震惊,他们提出的问题令我难以回答尴尬无比,他们涉猎的领域令我望而不及惊慌失措。我开始感到自己的文化呼吸越来越急促,教书步履也越来越艰难。这使我从自我欣赏与陶醉中猛然惊醒过来,开始一面硬着头皮微笑着进课堂撑门面,一面急不可待地暗渡陈仓多多读书学习。韩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确如此。我不知道自己把学生的兴趣逗引起来,这是教与学的相行益彰共同提高,还是引火烧身自讨苦吃。可是,不管怎么说,教书教到这等地步,咱老百姓高兴——

7.古代诗歌教学札记十则 篇七

诗眼是诗人自觉锤炼语言的结果, 它往往是含情量最高或最有艺术价值令全篇游龙飞动的字眼或句子。此概念始见于北宋诗话, 宋人为了总结炼字之法, 提出了该术语。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优秀诗作就一定有诗眼呢?不一定。因为, 某些传诵千古之作, 所看重的是全篇的自然浑成, 是对整个艺术境界的锤炼, 而没有去刻意对诗句精雕细刻。此类作品较多, 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 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你说哪个字是诗眼呢?恐怕不易找出。这并不妨碍它是好诗。此诗写相思之情, 意境阔大, 有盛唐气象, 尤其是尾联更能见出诗人之奇思妙想, 极富情韵之美。再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全诗清新自然, 如脱口而出。要找什么诗眼, 恐属枉然!笔者一次听课, 见一老师硬是从诗中抠出好几个“诗眼”, 结果什么滋味也没寻绎出来, 反而破坏了此诗的意境美。这种繁琐的语言分析, 怎能称之赏析?因而在教学中, 不要将诗眼泛化为一种单纯的形式, 要知道, 锤炼诗眼的前提是锤炼诗意。如果整篇诗歌的意境锤炼好了, 即便没有特别的字眼, 它也是好诗。

二、教诗须重章法

以往的诗歌教学, 动辄解剖分析, 把一首诗弄得支离破碎, 淡乎寡味, 结果教师讲得费劲, 学生听得乏味, 影响了教学效率。其实有许多诗是不可摘句欣赏的, 对于脉络连贯、意相联属、极有章法之美的诗歌作品, 教学中最好是引导学生寻找诗之脉络, 理清思路, 如能找出一关合全篇结构的关键字, 当然更是好事。下面以两篇作品为例来说明这一道理。讲授李璟的《浣溪沙》 (菡萏香销翠叶残) , 只需讲一“残”字。上片首句写“残荷”, 第二句写“秋残”。三四句, 残年对残景, 即“心残”。过片写“梦残”, “小楼”句写“曲残”, 歇拍二句, 由上面“五残”逼出。又如, 讲欧阳修《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 只需讲一“深”字。上片言女子封闭之深, 镜头由远而近, 层层逼来, 至歇拍处, 逼出女主人公之立脚点:高楼之上。下片言思妇寂寞痛苦之“深”, 忧愤无奈之情, 藉“层递法”传出。

三、诗歌传情藉“层递”

诗词主性情。情若要深, 最好是层层递进, 是谓层递法。上文所举《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 下片末二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至少有四个层次:因花而有泪, 此一层意。因泪而问花, 此一层意。花竟不语, 此一层意。不但不语, 且又乱落, 飞过秋千, 此一层意。妙用层递者, 另如冯延巳《鹊踏枝》上片三句:“谁道闲情抛弃久, 每到春来, 惆怅还依旧。”闲愁欲遣, 一层意;遣之不去, 又一层意。用层递法, 不可刻意为之, 须讲究自然浑成, 否则会有呆板之嫌。

四、画不出的却是好诗

自苏轼评价王维诗“诗中有画”以来, 就给人一种误会:以为能画出的, 便是好诗。其实不然。诗与画毕竟各有其特质, 不可替代, 诗之所传达者, 有许多是画不出的。而诗之妙处, 多在这画不出的地方。如欧阳修《踏莎行》 (候馆梅残) 中“平芜尽处是春山, 行人更在春山外”, 这幽深意境, 如何画出?这里头的失望与绝望又如何画出?然而, 它仍是好诗。

五、“对写法”有虚实映衬之美

所谓“对写”, 指的是撇开自己, 从对方落想, 写对方如何思念自己, 这样就强化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此法“悬想”为虚, 却能传出深挚之情, 确有深挚之美。如杜甫《月夜》诗, 全是想象镜头, 写妻子如何思念自己。这样, 情感就有了双向流动之美。

六、“以景结情”最妙

诗歌抒情似乎难以为继时, 最好是另辟蹊径, 来个“以景结情”, 如此一来, 则有“柳暗花明”之妙趣。温庭筠《商山早行》由首联“晨起动征铎, 客行悲故乡”写至“因思杜陵梦”, 似乎已将思乡之情写尽, 再要以情语结尾, 将有蛇足之嫌, 作者却宕开一笔, 续以“凫雁满回塘”句, 此一景语, 可谓深情绵缈, 以凫雁之悠闲自得反衬出诗人旅途之寂寞困顿, 实属妙绝!

七、《无题》原是记梦诗

李商隐《无题》诗多写爱情。“相见时难别亦难”一首, 便是传诵千古的爱情诗。诗记梦, 将梦幻之景写得如同现实, 以致蒙住了许多人的眼睛, 以为诗中别离乃现实中之情事, 如此理解则大谬矣!首联言梦中与亡妻相会不易, 别离更是难舍难分, “东风”句写分别时双方不能自持之状。颔联写梦回之后, 对亡妻的刻骨相思。颈联用对写法, 悬想阴曹地府之亡妻生活情景。尾联则希望阴阳两界沟通, 能藉青鸟探得亡妻之消息, 一片痴情尽在迷离幽梦之中。这样理解, 则更有韵味!

八、诗用“折绕”情更幽

有话不直截了当地说, 故意用迂回曲折的言辞, 折出幽深之情, 绕出绵绵韵致, 是谓“折绕”。用折绕者, 范仲淹《苏幕遮·怀旧》最妙。上片“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直说则为家乡远在山峦之外, 望也望不见。下片“夜夜除非, 好梦留人睡”, 从正面直说则是:因思念家乡, 夜不能寐。上述诗句若直说, 则了无诗趣。

九、诗歌教学可用“浅思维”

“浅思维”本属刘心武提出, 是针对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计划经济时代一些青年人的简单思维提出的概念。此概念可以用来尝试古典诗歌的教学。即在教学中, 把深奥难懂的知识来个浅处理, 使之形象化、生动化;让教学语言具有表演性, 从而包装一些哲理。这样, 学生易于接受, 便于提高教学效率。“浅思维”并不是不要知识, 它讲究的是教学的艺术性。要求在求真的基础上求美, 要求把教学过程趣味化。由于时代的隔膜, 学生一般都很难与古典诗歌营造的意境产生共鸣, 因此笔者认为, 此教法应有较大的市场, 不妨一试。

十、读诗得懂“诗家语”

8.《阿Q正传》教学札记三则 篇八

【关键词】“鬼”;阿Q;恋爱;大团圆;悲剧

一、鲁迅思想里的“鬼”

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开头说:“我要给阿Q做正传,已经不止一两年了。但一面要做,一面又往回想,这足见我不是一个‘立言’的人,因为从来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于是人以文传,文以人传──究竟谁靠谁传,渐渐的不甚了然起来,而终于归结到传阿Q,仿佛思想里有鬼似的。”那么,他思想里的鬼是什么呢?愚读《阿Q正传》,觉得鲁迅思想里有三个“鬼”。

其一,自古以来,所谓“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鲁迅自认为自己作的是一篇“速朽”的文章,他的文笔既不是不朽之笔,阿Q也不是不朽之人,所以说“这足见我不是一个‘立言’的人”,那“我”为什么还要给阿Q做传呢?在别人看来,那真是鬼使神差了。这是最小的一个鬼。

其二,鲁迅在《<阿Q正传>的成因》里说:“阿Q的影像,在我心目中似乎确已有了好几年,但我一向毫无写他出来的意思。经这一提,忽然想起来了,晚上便写了一点,就是第一章:序。……”这和小说开头说是一致的,说明鲁迅给阿Q做传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由来已久。鲁迅不是给所谓的圣人立传,是要“替穷人立言”。为什么要给穷人立言呢?这和鲁迅创作文学的初衷有关。鲁迅是主张文学为人生的,他把文学用来作为改良社会的手段,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里,鲁迅说:“在中国,小说不算文学,做小说的也决不能称为文学家,所以并没有人想在这一条道路上出世。我也并没有要将小说抬进‘文苑’里的意思,不过想利用他的力量,来改良社会。……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阿Q是一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作者给他立传,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于是,先生心里的这“鬼”,便是他的使命感了。这是最大的一个“鬼”。

其三,鲁迅先生心中的“鬼”,是他的担心。给这样一个无姓无名无籍贯无职业的人做传,会招来是非,给有“历史癖与考据癖”的胡适之先生的门人们,或者寻出许多新端绪来也未可知。况且,鲁迅写阿Q,用的是“杂取种种”之法,把多个人物混合在一起,加以作者对人物性格的高度提炼,使得阿Q综合了几乎所有人的共性,于是读者有时会疑心阿Q就是自己。果然如鲁迅所料,小说的发表遭来了许多的麻烦。鲁迅的担心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一些读者不能真正理解小说的意图,即隐藏在喜剧中的悲剧,开心里的悲哀。

综上所述,先生思想的“鬼”,绝不是表层的所谓莫名其妙,鬼使神差,而是大有深意。读出了先生心中的“鬼”,我们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文章。

二、阿Q向吴妈求爱为什么会失败

在《恋爱的悲剧》中,鲁迅先生生动地描述了阿Q向吴妈求爱失败的经历。阿Q向吴妈求爱的方式是唐突的滑稽的,这种生硬的求爱吴妈是断然不肯接受的。但这不是根本的原因。

阿Q是一个无姓无名无籍贯无家居无职业的雇农,小说里这样写道:“阿Q没有家,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工作略长久时,他也或住在临时主人的家里,但一完就走了。”你想,像阿Q这样一个人,凭什么来养活吴妈?爱情要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所以,阿Q的恋爱是注定要失败的。

吴妈可能会爱阿Q吗?从女性的心理来分析:阿Q既没有好的人才,又癞又瘦;也没有好的家产,又穷又贱,根本就不在女性选丈夫的视野之内。况且,阿Q和吴妈没有感情基础,谈不上志同道合,吴妈如果爱上阿Q才是荒唐!从吴妈自身的条件看,她是一个暂时做稳了奴隶的人,地位比想做奴隶而不得的阿Q要高,所以,从门当户对的角度讲,她不会考虑下嫁阿Q。而且,吴妈是一个寡妇,她特别看重自己的声名。她既然看不上阿Q,所以当阿Q大胆向她求爱时,她既不接受又要保护自己的声名,于是便必然装腔作势的大哭大闹起来,还要假装去上吊。她这样一闹,阿Q便没有了好“果子”吃了。阿Q爱吴妈,纯粹是一厢情愿的事。

综观上述三个意见,阿Q恋爱失败的根源在于他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太底。当然,如果吴妈是一个不在乎这些的人,是一个普渡众生的救世主,那她是可能会救阿Q于水火之中的。如果真是那样,那吴妈便不是吴妈而是观世音菩萨了。

三、“大团圆”中的“五悲”——简析《阿Q正传》的结局

“大团圆”是中国古代戏剧(主要是喜剧)和小说“结局”的常见形式,是中国人喜欢的一种喜剧气氛。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最后一章中用“大团圆”作题目,是“结局”的代名词,深含幽默和讽刺意味。我从其中读出了“五悲”。

在这一章中,阿Q结束了他悲惨的一生,是喜剧吗?不是。尽管阿Q死前无师自通的喊出了一句“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也改变不了他的悲剧命运。对阿Q来说,“大团圆”是反语,是大悲哀的同义词。读者没有看到人物寿终正寢的满足,没有看到花好月圆的快意,有的只是从脊背深处透出的丝丝冰凉,是为阿Q洒下的一把同情之泪。此其一悲。

带兵的把总“做革命党还不上二十天,抢案就有十几件,全不破案”,现在抓住一个阿Q,并且砍了头示了众,总算给老百姓有了一个交待。结了案子,似乎也捞回了面子,总算治国有功。殊不知阿Q是个替罪羊,他没有参与抢劫却成了抢劫犯,他想投靠革命党却被“革命党”杀害。这荒唐滑稽的“大团圆”是对“革命党”的一种讽刺。此其二悲。

对于赵太爷一家来说,虽然遭了抢,但已经破了案,且枪毙了抢劫犯,似乎也“大团圆”了,却不料“因为终于没有追赃,他全家都号啕了。”他们一家也遭了殃。此其三悲。

对于未庄和城里的那些看客们来说,看见了死囚游街示众,似乎也过了一把瘾,可以心满意足了,但小说的结局却这样写道:“他们多数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而且那是怎样的一个可笑的死囚啊,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趁兴而至,败兴而归。作者愤懑地画出了看客们麻木愚昧的可悲灵魂,实在是国人的悲哀。此其四悲。

对于作者来说,行文至此,总算给阿Q作传完了,可谓了却了“不止一两年”的一桩心愿,埋葬了一个阿Q,埋葬了阿Q时代,算是“圆满”了。但作者笑得起来么?当我们看到先生那“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的文字的时候,我们分明感受到先生的忧愤更深广了。当我们看到先生写完《阿Q正传》后行色匆匆,一篇又一篇投枪匕首式的文章从他笔尖流出的时候,当我们读到《阿Q正传》之后一篇又一篇战斗檄文时,先生有功德圆满的感觉吗?当看到世界上阿Q的子孙绵绵不绝时,先生高兴得起来吗?此其五悲也。

9.教学札记 篇九

首先,应对孩子们,无论他们的求知欲望是否强烈,我们都应当怀着满腔热血,良心教书。教学过程中的不如意,我们不仅仅要从孩子们身上寻找原因,更要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及时弥补完善自我的同时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发放调动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心中的求知欲望一点点被唤醒。

其次,我们要用爱“感化”我们的孩子们。稚嫩的我们怀揣着各种抱负站到三尺讲台,年轻气盛的我们可能无意识地对孩子们太苛刻严厉。虽然孩子们可能迫于我们的压力而学习,但这不是我们内心期待的结果。我们要避免让孩子们处于痛苦学习状态或者麻木学习状态,我们要给予他们关心照顾,不要吝惜我们的赞美,多鼓励他们,让他们爱上我们所教的学科,欢乐自信地学习。

然后在教学中我们要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帮忙孩子们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陪着孩子们一块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我们不得不赞同孩子们不管是在玩还是看书写作业都是一种学习,我们要学会给孩子们适当的自由空间,让他们拥有属于自我的乐趣。另外我们引导孩子们避免好高骛远的心理,根据自我的实际情景为自我设定各个时期的学习目标。并且我们最好能在孩子们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中适当督促,对孩子们实现目标给予肯定。那么他们的成就感就会化作他们的学习动力,促使着他们一向勇往直前。

最终,我们能够在学习生活中向孩子们渗透开心、放松、自主、专注、公正的思想。从本源上为孩子们的成长指点迷津,赢得孩子们的喜爱。也能够适时适当的在孩子们面前展现自我的人格魅力,获取孩子们的信服。如果我们具备这样的品质或者有不一样的人性之美,我们的课堂会更加完美。如果目前我们还没有,我们就要趁早亡羊补牢。如今有很多孩子都会因为喜欢一个教师而爱上这个教师所教的科目。

10.教学札记 篇十

从视频中看到孩子们的表现,我意识到要上好一节课,并不是单纯的自我明白知识点,而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尽可能地从孩子们的角度去设计整个教学

过程。备课时要仔细研读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教学思路要有逻辑性、针对性,突出重点。最好在自我备完课后,针对自我所讲授知识对优秀课程视频进行观摩,学习优秀教案,对适合自我教学的优秀例子加以借鉴,取其精华融入自我的教学设计中。无论什么时侯备的课,上课前都要浏览一遍课本和PPT,组织好教学语言。上课期间,要调动孩子们的进取性,鼓励孩子们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就课堂需要分析的问题请孩子们展开讨论,活跃孩子们的思维,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本事。对所有的学生活动要给予适当评价。在课堂过程中要渗透情感目标。就自我个人基本教学素养而言,切忌口头语和废动作。要规范自我的语言,避免错读误读等。要将多媒体和教学和板书结合好,必须要写板书,加深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印象。

别人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仅有不会教的教师,我认为没有不会教的教师,仅有不会备的教师。只要好好准备,付出努力,就会有收获。站在起步线上的我,在接下来的日子要严格要求自我。

11.小学美术教学札记 篇十一

关键词:《邶风·静女》,语文学习,艺术魅力

《静女》是《诗经·邶风》中一篇脍炙人口的爱情诗, 几千年来, 不知羡煞了多少痴男怨女。作者所着意描绘的“约会”场景, 可谓情趣横生, 柔情万种;作者所间接刻画的“静女”形象, 也是栩栩如生, 妩媚无比。如此活灵活现、真实感人的爱情, 怎不令人痴痴神往, 令人唏嘘再三。

问题是, 刚刚进入高一的学生, 大多还没有成人, 正处于情感飘忽的“危险期”, 如果在教学中过度渲染、铺张《邶风·静女》的爱情, 就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误导。所以在教学中, 我在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这一段纯朴而热烈的爱情之外, 着重从语文学习的角度, 让学生去领略作品所凸显的艺术魅力, 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我跟学生约定, 我们一起学习课文, 然后各自提出若干个“问题”。把所有同学的问题收集起来之后, 再组织若干个学习小组组长展开讨论, 最后确定在课堂上讨论的“问题”。实践证明, 因为这些问题探究的意味比较浓, 所以在课堂讨论中, 引发了学生思考, 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问题一:“静女”, 文中的解释是“文雅的姑娘”, 这种解释是不是值得商榷?

尽信书不如不读书。这个问题的提出, 主要在于引导学生敢于挑战“权威”, 敢于挑战“现成的结论”。“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的思维被发散了, 议论都颇有见地。

“文雅的姑娘, 面对约会应该很羞涩、很矜持才对, 可是她却主动提出约会, 主动送给对方定情物, 在约会的过程中还捉起了迷藏, 一点都不娴雅。”

“对啊, 从课文中静女的表现来看, 她应该是一个开朗、调皮、热情、大方的姑娘。”

“我认为‘静女’应该是姑娘的名字, 就像我们潮汕对美丽姑娘称为‘雅妹’一样。你看, 其中的‘我’, 口口声声‘静女’怎么样怎么样, 这还不是在乎她的名字吗?”

“也可以是她的昵称, 也可以是她的小名, 反正不能作两个字来解释, 应该是一个专有名词。”

学生的分析还是“有道有理”的。我在叹服学生思维活跃、创意十足的同时, 亮出了《诗经》研究权威的观点:

程俊英在他编写的《诗经译注》中对“静女其姝”一句作了这样的注解:“‘静’, ‘靖’的假借字, 善。……‘静女’亦当读‘靖女’, 谓‘善女’。”“静女其姝”, 程先生翻译为“善良的姑娘真美丽”, “静女”也没有作“文雅的姑娘”解释。

对于程先生的说法, 学生颇有微词。有学生认为:“程先生是从训诂的角度来理解‘静女’, 只是换了一种说法, 与课文的解释没有多大的差异。一个性格憨厚的少年, 连如何应对‘静女’的调皮躲藏都‘搔首踟蹰’, 怎么会说出‘善良的姑娘真美丽’如此肉麻的活呢?所以, 程先生的解释也是不符合具体的对话情境的。”

那么, “静女”应该作何解释呢?我也说不出一个定论, 因为“公”也有理, “婆”也有理。我对学生说:“对于学术的争论, 要注重事实和根据, 随着大家知识水平的提高, 我相信, 以后在我们同学中间, 一定会有人能够给出一个可信的结论。现在就暂且存疑吧。”

问题二:“城隅”, 文中的解释为“城上的角楼”, “一说是城边的角落”, 究竟哪一个相对合理呢, 请作出思考。

这个探究题主要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设身处地”的“想象”, 进入作品的“情境”, 体味作品的情趣。下面是学生的一些观点。

“在城上的角楼约会, 与静女热情、大方的性格相吻合, 她才不顾及角楼上人多人少呢!因为她认为两个人相爱是光明正大的, 为什么不能让人知道呢, 要多在阴暗的角落里。”

“是啊, 现在不是有一些青年人把在大庭广众面前展示爱情当做一种时尚吗?也许当时也时髦这样吧。”

“如果是我, 我才不会选择一个热闹的地方约会呢。在众目睽睽之下, 这样的约会还有什么情调, 还有什么诗意。”

“我也认为, 约会是两个人的事, 选择城边的角落更加合理, 那里比较幽静, 适合两个人互吐衷情。想一想, 那样的情景才叫做美。”

我想, 学生对于“约会”可能多数还没有直接的经验, 可是能够做出这样的思考已经很不错了, 我也不想再做过多的渲染, 因为一渲染, 可能就要偏题了, 所以我做了这样的总结:

“同学们的发言都有合情合理的地方, 说明大家还是有一定的思考力的。我本人还是偏重在‘城边的角落’, 因为爱情是神圣的, 也是纯洁的, 美好的爱情是拿来感受的, 不是拿来展示的。任何爱情都有它的自私性和隐私性, 在公共场合袒露的爱情没有美感。当然, 你们还是中学生, 你们还不懂爱情, 随着年龄的增长, 有一天你们会懂, 可现在你们的任务是努力读书, 给自己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当你们学业、事业有成的时候, 美好的爱情要向你走来, 你挡都挡不住。大家说, 是吗?”

我还是说多了, 但我很想让学生明白, 不要过早地涉及“爱情”。中学生“早恋”的现象不是一个两个, 应当引起家庭、社会和学校的重视。在适当的时间, 我还会跟他们专门说说“爱情”。

问题三:“静女”这个形象, 在大家的心里肯定很美、很美, 但美到什么程度呢?课文中只是用“其娈”、“其姝”来描述, 显得非常的苍白、非常的无力。究竟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静女”的美丽的呢?

这个问题难不倒学生, 他们一下子就回答出“侧面描写”。设题的意图在于让学生作进一步的感知, 同时提高分析能力。我问学生:“在你们的记忆中, 有没有关于侧面描写的例子?”学生稍作思考, 然后纷纷发言。

“《陌上桑》写秦罗敷的美就是用侧面描写。‘行者见罗敷, 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 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 但坐观罗敷’, 罗敷的美, 通过行者、少年、耕者和锄者的‘反应’来表现, 可谓深入人心。”

“金庸的《鹿鼎记》中写韦小宝见到陈圆圆, ‘张大了口竟然合不拢来, 霎时间目瞪口呆, 手足无措’。陈圆圆一笑请他坐, 他‘茫然失措, 双膝一软, 跌坐入椅, 手中茶水溅出, 衣襟上登时湿了一大片’。如此一写, 陈圆圆的容貌的非凡不就跃然纸上了吗?”

我真的感叹学生有如此的阅读视野, 我相信, 如果让他们说, 他们还会说出很多。我及时刹住, 问:“那么, 课文是如何写‘静女’的美的呢?”学生七嘴八舌, 在编定的小组内展开讨论, 最后推荐一位同学发言。

“能够让一个少年‘搔首踟蹰’的女孩, 或者有一个好的容颜, 或者有一个好的性格, 两个字, 就是‘可爱’。这是通过少年的行为来表现‘静女’的可爱。”

“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 在少年的眼里, ‘静女’的美已经被放大。‘静女’送给他的‘彤管’, 本来只是乐器, 可在少年的手里却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这就是‘爱屋及乌’。写‘彤管’的美丽, 实写‘静女’的美丽。”

“一根‘荑草’, 很平常, 可因为是‘美人之贻’, 也变得美不胜言。也是以‘荑草’写‘静女’。”

学生还说了很多, 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可是侧面描写有什么作用呢?我还是要说几句:

“侧面描写往往能够激活读者的想象力, 拓展读者的想象空间, 让读者在自我的创造中补充和完善正面描写的不足, 从而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这是一节探究课, 基本实现了我既定的教学目标, 学生不仅在讨论中增长了知识, 而且学会了探究的方法。相信学生如果能够带着探究的意识去读书, 就一定能够读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学生的评价只有一句话:“我们从来没有这样学习过, 感觉好新奇, 感觉好喜欢。”有学生这句话, 我心足矣。

附:《静女》原文

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 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 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 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 洵美且异。

12.语文教学案例及札记 篇十二

东昌府区新星小学

姜玉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艺术的基础在于教师能够在多种程度上理解和感觉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吐不失为一种最好的方法,我们教师应该积极去听,与学生交谈,从中了解学生的某些动向,可不少教师总认为学生是小孩子,不乐于倾听他们的谈话,特别是学生犯错误时,更是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任凭自己对学生大加训斥,这样很不利于教育好学生,我自己也有这样的缺陷。学校强调学生不准迟到,我平时也是这样要求学生的,但有的学生就是迟到,有一次,预备铃都响过了,班里的刘金伟还没来,我焦急的站在楼上往下看,也没看到人影儿,同学们都在专心的读课文,“报告”,同学们听到声音都停止了朗读,看到他,我的气就不打一处来,他经常迟到,我昨天找他谈话时,他保证说再也不迟到了。

我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老师,我在路上……”“你又在路上磨蹭,你看,都几点了。”我没等他说完,便接过他的话头训斥了他一顿,然后就让他站在门口,再也不理会他了,课后才了解到,他奶奶生病了,他去给奶奶拿药,所以才来晚了。知道事情的真相后,我后悔自己没有听完他说的话,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并向他道了歉,他很诚恳地说:“老师,这没什么,谁让我以前老爱迟到呢。”反思一下:作为教师,有时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去对待学生实在不应该,工作再忙,也要给学生说话的机会,也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认真倾听他们的说话。古人云:人之相交,贵在交心。所以,教师要放下架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机会听听学生们的心声,听听他们的想法,注意他们的情感变化,让学生充分显示自己的内心世界,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关爱.用爱心为后进生撑起一片天空

东昌府区新星小学

姜玉丛

我们常把孩子比做初生的太阳,那么后进生就是迟升的朝阳,比起其他学生他们更需要老师的耐心、细心的呵护、理解与尊重、循循善诱……“要小心的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这句话或许有些夸张了一点,却实实在在的告诉我们对待后进生不可疏忽大意,作为一名,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教育好这些后进生,是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展现自己独特的风采。

在我担任一年级班主任的第一学期里,我的班级里张佳硕和陈占轩,他们两个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爱做家庭作业,导致他们两个的学习成绩很差,几次找家长谈话,效果也不是很好,课堂上,我仔细的观察他们两个,课下,我找他们两个谈话,发现,他们并不是那种学习成绩较差、无可救药的学生。看来是思想问题,我开始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没过几天,不爱做作业的坏习惯又犯了,我很生气,同时也有些失望,不想再管他们了,但是我又想如果我放弃了他们,那么他们也许就会越来越放松自己,所以我又不能不管他俩。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真是动脑筋了,一有空就把他两个叫到办公室一边陪他们做作业,一边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几天之后,我发现陈占轩已经能够自己按时完成作业了,于是,我及时对陈占轩进行表扬,没过几天另一个也开始自己完成作业了。

当时我虽然很高兴,但是真的很害怕他们坚持不了几天又不能坚持下去了,但是令我很兴奋的是,他俩不但能按时完成作业,而且作业的质量也很高,批改他们的家庭作业,不忘加上一句批语,有时是:你能按时完成作业,老师真高兴;有时是:你可要坚持哦!并且一直坚持到现在,自测每次都是考“优”。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因为,我没有放弃他们。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对于后进生,要想让他们有所提高,老师一定要抓住他们的弱点,从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去爱护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给予他们的温暖,给予他们的信心,给予他们的关怀,这样让学生从内心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找到提高的办法,从而努力学习,这样的办法的确是很好的,我想这些宝贵的经验都会为我以后的班主任工作起到良好的作用!

扬生活之风帆  创课堂之精彩——《坐井观天》教学案例

东昌府区新星小学

姜玉丛

一、背景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课堂也渐渐地发生着变化。作为一线的老师,在教学中应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注重课堂之源——生活。在人教版第三册《坐井观天》的教学中,我以文本教材为载体,让课堂教学贴近于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赋予课堂以生命和活力,让语文课堂因生活而精彩。

二、案例描述

《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文章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对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有名人曾说,学寓言应该让课堂充满童趣,还孩子一份童真,不能让唯一,标准的寓意来框定学生的思想。案例中我对教学的处理体现了我对童心的珍爱,童趣的珍视。

师:同学们,小青蛙听到大家把井外的世界说得这么精彩,它真想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出示课件:青蛙跳出了井口。)说说青蛙跳出井口后,将会怎么样呢?

(生思维活跃,争相发言)

生:它看到绿绿的小草,还有五颜六色的花儿。

生:它看到校园里开满了桂花,闻到了阵阵花香。

生:它看到了果园里挂满了黄澄澄的梨子,红彤彤的苹果,一派丰收的景象!

生:它会到处逛逛,看看美丽的风景,看看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

(正当我倾听于学生对生活的赞美之言时,一位学生忍不住叫着他也想说说)

生:老师,我觉得青蛙有可能没有看到这么美的景色。

师:(师一愣,然后充满好奇疑惑)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它看到路边垃圾成堆,蝇蚊成群,闻到一阵阵很刺鼻的臭味。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众说纷纭)

生:它看到人们往小河里倒垃圾,河面上还漂浮着鱼的尸体,心里很害怕。

生:它看到有人大量砍伐树木,鸟儿没有了家。

生:它看到捕蛙人在大量捕捉它的同伴,残忍将它的同胞卖给酒店酒楼做下酒菜。

生:它看到汽车在路上疯狂地飞跑根本就不注意行人,汽车排出的污气让它窒息。

生:它感觉外面的世界并不像我们说得那么美,它想回到安全的井中去。

(师灵机一动)

师: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什么好办法来挽留小青蛙呢?让它安心快乐地和我们生活在一起。

(学生思考片刻,跃跃欲试,兴趣盎然)

生:我们做个广告牌,上面写上“保护动物,人人有责”来告诉人们应该与动物成为好朋友。

生:发现那些乱砍树,捕杀动物的人要报警,让警察来抓这些坏人。

生:我们要保护好环境,不能把动物的家弄脏。

生:我们不仅自己要知道环保知识,还要向同学、家人、朋友宣传要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知识。

……

师:同学们说得棒极了!只要大家共同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小青蛙就会被我们挽留下来,动物们才会快快乐乐地生活在我们身边!

三、案例反思

我真为学生的奇思妙想感到振奋!也庆幸自己没有错过这道美丽的风景线。我没有按照我们“想当然”的观点去框定学生的思维,而是给了学生思维的空间,想象的余地。我肯定了学生的见解,珍视学生的发现,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中受到鼓舞,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师生都能感觉到生命力的涌动,使我们感到语文因生活而精彩,生活因语文而灿烂。

(一)尊重生活,关注动态生成陶行知先生“生活及教育”的理论启示我们:一个自呱呱坠地而长大有为,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其思维、认知、情感、语言、词汇的源泉,乃是生活。生活对语言的感受、认知、学习、发展,是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最具有魅力与渗透力的,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就会学得活泼生动。

本案例中,我本想让学生说出青蛙跳出井口看到那些美丽的景色,让青蛙知道外面的世界是多么丰富多彩,进行思维的拓展。但一位学生却说青蛙可能看不到这样美丽的景色。我让他说出了原因——环境被污染。这位学生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就来源于他的生活体验,对生活的关注。而这一石却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举手,说出了现在环境受到了破坏的种种情况。这便是生活给予学生的。有人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途径,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过程。案例中,我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个性化的理解,巧妙地将生成与预设融合起来,现场捕捉,智慧启迪,学生在与教师、文本的思维碰撞中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创造性的见解,学生彼此之间在在交流之中相互启发。《新课标》告诉我们:“跳出备课预设的思路,灵活应变,尊重学生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批评,寻求个人理解的知识的结构,课堂会因生成而变得美丽。

(二)感悟生活,激发创新思维

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就孕育着灵感和热望。语文源于生活,让学生从语文中去寻找生活、感悟生活、创造生活,这是实施语文教学的一个出发点。只有感悟生活,才能在生活的碰撞中点燃灵感的火花,感悟生活,从生活之水中激起灵感的浪花,有生活的积累,就有灵感的迸发。

案例中正是学生有了对生活的感悟,才会有了“我觉得青蛙有可能没有看到这么美的景色。”的灵感。而这就需要在老师不断地帮助下,睁开眼睛凝视万物,竖起倾听万籁,敞开心灵关怀、感悟生活,激发兴趣,陶冶热爱生活的情感。案例中,学生在说话的过程中也迸发出了让我们意想不到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涌出意想不到的新问题和新答案,始终使课堂充满着疑点,闪烁出亮点,呈现出课堂精彩。

(三)回归生活,演绎精彩课堂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确,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生活中处处洋溢着语文气息,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案例中我把握契机,提出“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什么好办法来挽留小青蛙呢?让它安心快乐地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由此展开了一番激烈的讨论。从而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体验,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关爱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协调生存,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为人类正是自然界的精灵,人类如果不能与自然界协调发展,人类就会遭到自然界无情的报复而最终毁灭了自己。老师让学生在一个广阔的天地中,积极自主地探索,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主人。

13.美术特长生水粉画教学札记 篇十三

毕有勇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中学)

摘 要:近年来,随着艺术类高考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考试的内容、形式等方面的变化都让教师不得不冷静地反思平时的教学方法的得当与否,针对水粉教学训练过程中一些特点和得失经验,阐述如何有针对性地训练来适应高考。

关键词:艺术类高考改革;水粉教学;训练策略

色彩是美术院校招生考试的重要科目之一,需要综合运用各种造型语言表现对象,它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和艺术感染力。色彩画自然而然地就成了美术高考必考科目。作为指导高考的专业教师势必考虑这样一个现实问题:怎样更好地进行色彩教学?怎样使学生深入浅出地掌握色彩理论知识和表现技法,以便考出高分?……这些都是保证学生顺利迎考的关键。

因此,美术高考水粉画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就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色彩理论知识和表现方法,熟悉水粉画使用的工具、材料的性能,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水粉画教学必须针对以上任务和要求,有的放矢,进行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的教学。下面我来谈谈在水粉教学中的一些心得感受。

一、讲授色彩的基础理论知识

水粉理论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最初内容不能讲得太多和太繁。讲些基本的内容,如,什么是三原色、间色、复色;什么是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什么是补色及其作用;画面的冷暖关系等。(建议:可让学生完成一幅24色环图、用单色完成色彩的明度变化、利用补色关系做纯度变化,要求上色均匀饱满、色相明确)

二、让学生尝试水粉画的工具、材料的性能

对于第一次接触水粉的学生来讲,这一点很必要且很重要。让他们亲身感受工具材料的性能,如,水粉的颜料有什么特性;干画法和湿画法有何差异;笔上水分多少的控制;一次色、二次色及三次色有何变化;画笔、画纸等材料的不同对画面效果有何影响等。应让学生进行多次尝试,直到找到自己最佳的运用材料的方法。

三、从静物单色写生训练入手

初次接触水粉,学生遇到的问题肯定比较多,色彩写生涉及素描关系和色彩关系的问题,从单色画入手,有其利。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材料的熟练掌握能力、对形体结构同用笔表达物象之间关系的能力即结构用笔的感受;另一方面,通过单色写生,可以避开色彩关系这一复杂内容,使学生关注物体的素描关系、画面的虚实与空间关系处理是否得当。

四、多方位的静物色彩写生训练

在色彩静物写生过程中,首先要教学生学会观察、分析物体的色彩变化规律,细致、全面地分析物体之间及各个部分的色相、明度、纯度、冷暖等物体所具有的个性因素,把物体画得丰富而富有变化。如,把白色的`石膏球体分别放在红色和绿色的衬布上,让学生观察其色彩变化,()着重感受固有色与环境色的变化。为了让学生迅速把握这种色彩关系变化,可以让学生先画出小色稿,要求舍弃局部细节,表现出各部分之间的大的色彩关系。通过一段时间这种小色稿的训练后,再要求学生讲究写生步骤,如,从后往前、从暗往亮,用笔从大到小、由湿到干、由薄到厚等。

五、写生、临摹与默写“三位一体”的训练模式

临摹是增强学生表现水平的有效途径。首先,帮学生选择水平较高的、印刷质量好的画册作摹本。临摹时,重在与范画保持一致。临摹作业宜精不宜多,在动笔之前多思考,多问自己“为什么”“怎么画”等,在画的过程中按照写生的观察和作画的步骤去临习,切不可局部地画而失去整体关系,做到目的明确,有针对性,而不是盲目。其次,为了适应近年来省艺术类考试的改革需要(色彩考试为静物默写),在训练时有必要进行默写训练。默写相对考生来说难度明显增加,它完全脱离了具体的物象,要求考生根据平时的写生经验以及量的积累,将要考的内容组织好。在平时训练中可以采用“三步走”即:一是让学生写生一组静物;二是把写生静物拍成黑白照片让学生转换成色彩作业;三是在前两步写生和半写生的基础上再进行提供文字或构图形式的真正意义的默写。以这种形式安排一定课时的由写生到默写的过渡训练可以使学生掌握默写中要求达到的画面效果。在默写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把对物体的感受表现出来,不要单纯地追求客观色彩的真实和相似,这样很容易被局限在物体的固有色之中,色彩难免会单调。

六、及时做好教与学效果的反馈

这里反馈总结主要是指作业观摩和作业讲评。作业观摩是指作业完成后,将全班作业集中到一起,共同观摩,学生在观摩中思考,在比较中找出差距。每一个教室最好布置成班级学生作品展览室,学生耳濡目染,促进认知。作业讲评是在作业观摩之后进行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对每一张作业逐个进行分析、讲评。作业讲评既可解决一般共性问题,也能解决个别差异问题,可收到显着的效果。

综上所述,色彩教学是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在色彩画的教和学过程中,要坚持长期深入研究和持续训练,让学生经常去感受对象,激发其对色彩美感的感悟,同时也需要专业教师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大量的示范演示,使水粉画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4.小学美术教学札记 篇十四

一、借音乐导入, 营造良好的氛围

人处在欢乐的情境中能产生愉悦的情感, 处在悲伤的环境中就会产生悲伤的情感。在课前欣赏悦耳的音乐, 就会让人心旷神怡、精神焕发, 营造非常好的课堂氛围。教师会以极大的激情全身心地投入教学, 学生的感情受到了熏陶, 会以一种愉悦的心态学习课文, 学习起来会觉得非常轻松, 审美能力也会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

在教学文言文《伯牙绝弦》这篇课文之前, 我演奏了一首经典的钢琴曲给学生听, 学生们都在凝神倾听, 并陶醉其中, 感受了音乐那巨大的煽情魅力, 受到美的熏陶, 一曲终了, 还意犹未尽, 经我提醒, 学生们才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可见音乐能陶冶人的心灵, 直接作用于人的灵魂, 音乐的魅力在学生们的心中无可抵挡, 也为课堂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在优美的旋律中自学, 提高学习效率

由于文言文教学的内容学生接触比较少, 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还不够全面, 视野还比较狭窄, 加上文言文的一些字词难以理解, 所以学生主动学习文言文的热情不高, 也缺乏兴趣。在教学时如能恰当地使用音乐, 让乐曲作用于学生的听觉, 就会使他们置身于乐曲所创设、营造的特殊氛围中, 调动其情感, 让学生既能享受音乐, 在听觉上过一把瘾, 又使思维特别活跃, 促进理解, 课堂教学效果会截然不同。

在让学生自学查找资料, 弄懂文中“善、鼓、志在、哉、兮、之、破琴”等字词的意思这一环节时我播放了轻快的音乐, 悦耳动听的音乐流淌在教室,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他们学习情绪高涨, 时而愉快地交流, 时而翻阅资料, 时而做笔记, 时而露出会心的笑容……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攻克了文言文字词的难关, 为理解课文扫清了障碍, 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音乐融入文中的情境, 开启学生想象的天窗

在语文教学中, 精妙之处可以借音乐的手段得到渲染, 意境也可以在音乐中得到升华。在文言文教学时如果是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的话, 学生就会觉得枯燥无味, 如同嚼蜡, 也许在课堂上的表现就会是懒散的, 没有任何的动力, 还会有严重的后遗症——有可能答非所问。灵活地运用音乐, 并能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的实际来理解课文, 文言文的课堂教学就会大放光彩。

在引导学生运用“峨峨泰山”式词组模仿文中的句式“伯牙鼓琴, 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 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善哉, 洋洋兮若江河!’”进行说话训练时, 我播放了《高山流水》这首曲子, 美妙绝伦的乐曲流淌在课堂上, 乘着音乐的翅膀, 学生思如泉涌, 想象变成文字:“徐徐清风、皑皑白雪、潇潇春雨、皎皎明月……”一个个争先恐后发言, 这样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又自然而然地理解了“伯牙所念, 钟子期必得之。”这句话的意思, 也清楚知道了伯牙与子期互为知音, 让学生的内心真正理解“琴弦即心弦, 琴声即心声”的内涵。

四、音乐让学生的情感升华、思想迸发

音乐是一种抒情性极强、感染力极强的艺术形式, 它通过乐曲中力度的强弱、旋律的起伏变化以及节奏的抑扬顿挫, 用直感的方式, 使人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学生的心灵纯洁, 情感无比丰富、细腻, 在特定的情景中容易受到感染。在课文朗读中配上背景音乐, 可以营造情景, 激发想象, 能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 活跃课堂气氛, 愉悦学生的心情, 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伯牙与钟子期互为知音这部分内容时我播放了《高山流水》进行范读, 抑扬顿挫的朗读配上美妙的乐曲让学生体会到了伯牙遇到知音时欣喜若狂的心情, 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在教学伯牙痛失知音这部分内容时, 我用课件出示了伯牙悼念子期的诗:“忆昔去年春, 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 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 惨然伤我心!……三尺瑶琴为君死!”指导学生用低沉、缓慢、悲伤的语调朗读, 同时配以哀乐作为背景音乐, 音乐旋律衬托, 渲染气氛, 学生沉浸在一种“悲”的气氛之中, 思想上产生了共鸣, 深深体会到伯牙失去知音的痛苦, 也理解了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极端的做法。这一喜一悲的背景音乐极具感染力, 震撼人心, 学生想象、感受、理解了文章所描绘的动人心弦的故事。配上乐曲朗读, 可让学生入情入境, 直抵心灵, 思想迸发出火花。

15.小学美术教学札记 篇十五

一看到《柳树醒了》这个课题,我就忍不住地喜欢它--多么有诗意,透出清新的春的气息。的确,春雷跟柳树说话、春雨给柳树洗澡、春风给柳树梳头、春燕和柳树捉迷藏、孩子们和柳树玩耍……于是,柳树醒了,柳枝软了,柳梢绿了,柳絮飞了……加上呀、哟、啊等气助词,整首诗琅琅上口,意境优美,不仅我喜欢,学生也明显受到了感染,把整篇课文读得表情十足,让我忍俊不禁。最让我有意外惊喜的是在课后的问题提问上,问题是:"说说看,春天里还有什么醒了?"一时间,答案五花八门,精彩迭起。

生1:小草醒了。生2:小花醒了。

生3:青蛙和蛇醒了。(哦,他知识真丰富,想到冬眠动物了)生4干脆总结:动物和植物都醒了!

还有可爱的培婷说:"冬天的时候,小河睡了,结冰了,春天来了,冰化了,水醒了。"--"水醒了",这不正是一句诗吗?还有同学说:"冬天我们放假了,我们都在睡觉,现在春天了,我们就醒了。"--敢情他整个寒假都在睡觉呀?!真让我们感受到那份童真的美好!

16.教学札记 篇十六

有时候教师和学生就像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齐。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凑到一齐。几经折腾,两只刺猬最终找到一个适宜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被扎。这就是我们师生之间也存在的“心理距离效应”。

美国总统戴高乐美国总统戴高乐一向用“刺猬法则”处理他的工作关系。他的做法是令人深思和敬佩。没有距离感,领导决策过分依靠秘书或某几个人,容易使智囊人员干政,进而使这些人假借领导名义,谋一己之私利,最终拉领导干部下水,后果是很危险的。两相比较,还是坚持必须距离好。学生和教师亦是如此,教师和学生坚持必须的距离,既不会使教师高高在上,也不会使教师与学生互相混淆身份。这是教学班级管理的一种最佳状态。距离的坚持靠必须的原则来维持,这种原则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既能够约束教师自我,也能够约束学生。

17.留俄札记 篇十七

契斯恰科夫对于数十年来的中国美术家来说可谓久享盛名,他的素描教学体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主导着中国美术高校的教学。遴选他的作品来临摹,我想是能以博物馆提供的历史线索为背景,从第一手资料中考察契斯恰科夫素描体系的来龙去脉,以及它对中国美术教育的影响。从列宾美院的历史来看,契斯恰科夫实为承袭古典主义、肇始现实主义又荫泽后人的枢纽人物,所以列宾说他是俄国画坛的英明祭师,其门生谢洛夫则称他为俄国唯一的、不可动摇的形体法则教师。在他身后,有关研究的文献汗牛充栋。

初见契斯恰科夫的作品,跟想象中的很不一样。它完全没有当年“苏派”的块面以及结实的模样,相反,行笔、刻画均含蓄而节制,透着沉静、浑然的古典韵致。从展品的师承上看,契斯恰科夫完全秉承以罗森柯、勃留洛夫、伊凡诺夫为代表的列宾美院古典主义教学体系,此脉又源于意大利和法国的古典传统。古典主义以理念原型来统摄造型,以揭示事物共相特征为教学主旨,强调学生对造型标准化、类型化的掌握。这种强化形体原型的教学方式所带来的良性效果,是训练学生对形象记忆的发达能力。那时,列宾美院的学生以视觉记忆能力强而自豪。据说,当时的叶果洛夫能够从小脚趾开始默写出格尔曼尼克的全身像。而不久前,当我看到伊万诺夫为《基督显圣》所画的众多草图时,深信他那驾轻就熟的形象记忆力一定得益于古典主义美术教育。

1868年,巡回画派的现实主义画风在俄国出现的时候,契斯恰科夫正游学意大利、法国,因此当时法国流行的现实主义与俄国国内的现实主义不可能不影响到他的体系构建。应当说,契斯恰科夫的使命与功绩是为列宾美院完成了从古典主义向现实主义教学的转型。他把对古典精髓的精深通晓和对现实主义的深刻洞察,自然地融合于自己建立的教学体系之中,使它切合了巡回画派的主导思想,培养出苏里科夫、谢洛夫、弗鲁贝尔这样一些大师,既成就了巡回画派,也成就了他自己。

1919年契斯恰科夫故去,列宾美院迎来了革命现实主义。斯大林时代列宾美院的素描教学,应该被称为契斯恰科夫体系的“实用简化版”。当时意识形态浓重的社会已经没有容纳古典遗韵的空间,即便有,恐怕也难寻像契斯恰科夫那样深谙古典神髓的人物。遗失古典之后的简化版,可想而知由它催生出的艺术的品质会是怎样。在反映论与阶级论的文艺思想指导下,古典教学中的原型思想被斥为虚假的形式主义,进而被所谓的再现“客观现实”的观念所取代。

令人遗憾的是,我国在五十多年前引入的素描教学恰恰是斯大林时期的素描教学模式。由于隔着这个“简化版”,使我们难以全窥完整的契斯恰科夫教学体系;而对于擅长记忆训练的古典主义教学方法,我们更是无缘知晓。在这一教学引进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它造成了我国美术高校的素描教学普遍地只重写生,只看重写生时相关的技术问题,如整体观察、体积塑造、空间表现等等。问题是,这些东西固然重要,但它们合成后达到的目的不是去加深造型记忆,而仅仅是为了再现视网膜成像的话,那就真是应了契斯恰科夫的话:“虽然正确,但是不妙。”就我在大学学习的经历来看,这个教学模式虽然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塑造刻画的能力,但是它最大的盲点是忽视记忆教学,也就没有为学生形成可供日后创作所利用的记忆支架。契斯恰科夫当年说过:“一半靠写生,但要记熟一切,然后离开乐谱唱歌。”怎样熟记一切?古典主义的原型教学很好地解决了它,因为这种教学符合人的记忆规律:人总是以最经济的原则记忆原型事物。好在中俄两国的有关美术学院都先后意识到此问题的重要性,并逐渐在教学中给予了校正。自上世纪60年代起,列宾美院在梅里尼科夫、科罗廖夫等人的大力倡导下,古典观念又回到教学中,形成了当今列宾美院的教学新格局。

上一篇:诗歌表现手法总结下一篇:设备管理员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