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伦理

2024-07-21

企业社会责任伦理(精选8篇)

1.企业社会责任伦理 篇一

一、企业伦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

(一)企业伦理道德

企业伦理道德的提出最早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我国对于企业伦理道德的研究与西方国家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企业伦理道德是企业走向良好發展道路的指南针,可以引导企业向符合社会认知的方向发展。企业伦理是企业经营本身的伦理,凡是从事经营活动的组织或团体都存在着企业伦理问题,其中的“伦”指的是人伦,即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理”指的是行为的准则,所以企业伦理就是指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会之间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和法规。很多人认为企业只以赚钱为目标,不需要考虑企业的伦理道德,因此有许多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无视法律法规,对自己的产品进行虚假宣传,以次充好,欺诈消费者,使企业在消费者中不能树立良好的形象,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企业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长久良好地发展,除了应遵守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还需加强企业内部的伦理道德建设。

(二)企业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需要对社会履行的一种责任。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就必须认真履行社会所赋予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可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环境责任、社区责任和慈善责任等。

1、经济责任。经济责任是指企业通过提供产品或服务而获取利润的行为,这是企业的基本责任。企业作为一个盈利性的组织,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生产产品或者提供服务将投资变成更大的回报,获得更多的利润。而企业想要获得利润,就必须承担应当担负的责任,企业的经济责任是企业承担其他社会责任的基础。

2、法律责任。企业在市场中获得利润的前提是要遵守国家的法律,不能为了获得利润就置国家的法律法规于不顾,从事违法犯罪的生产活动,所以企业的法律责任是企业获得利润的前提。企业要主动遵守国家制定的产品质量标准、排污标准等,摒弃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等。企业要积极主动地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缴税,不损害国家的利益。

3、环境责任。环境责任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方法获得利润的同时要保护当地的环境,不能因为企业的发展对环境造成破坏,并且要协助政府来治理当地环境的一种社会责任。企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保护生态环境,严禁浪费资源,使企业生产与周围环境不产生冲突。

4、社区责任。社区责任是指企业与所在社区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企业在发展的同时要能够做到与社区紧密结合在一起,帮助所在社区解决就业问题,积极响应社区举办的公益慈善活动。企业也要主动向社区公开企业经营的相关信息,让社区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起到对企业监督的作用。

5、慈善责任。慈善责任是指企业的领导者以社会人的身份对社会上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给予金钱等帮助的一种社会责任。企业是社会组织的一部分,不仅应当追求自己的利益,还要能够带动社会及其他成员的利益。企业承担慈善责任在前期可能会损害部分损失,但从长远来看,承担慈善责任有助于企业在社会上树立良好声誉,有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企业伦理道德与社会责任的区别

许多人认为企业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根本就是一回事,二者并没有什么不同,鲜少有人对这两个概念进行详细区分。其实这两个名词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它们有着不同的背景和对象。

(一)背景不同

企业伦理道德的提出是由于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经常会发生违反社会道德的事情,对企业的利润造成了损失,为避免和减少这种情况造成的损失而提出的。通过在企业内提出伦理道德,使企业员工明白伦理道德的重要性,并对员工进行伦理道德教育,构建伦理道德的防火墙。通过企业各级员工的努力,减少生产经营活动中违背社会道德事情的发生,从而避免企业遭受损失。

社会责任的思想出现于20世纪代,“企业社会责任之父” Bowen在1953年首先给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明确定义。社会责任的提出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提出的。企业的发展必然会面对一些社会上的压力,而承担社会责任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二)对象不同

企业伦理道德是在企业内部提出的,面对的对象是企业的各层级员工,要求各级员工要在伦理道德的范围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不违背社会的伦理道德,通过各级员工的努力创造良好的企业内部氛围,使企业能在良好的内部环境中发展。企业的社会责任则更多地是面对企业的外部利益相关者,如合作者、消费者、竞争者、所在社区和政府等,企业通过承担社会责任,在利益相关者中树立良好的声誉和形象,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企业在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伦理道德建设的缺失

由于我国的伦理道德建设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所以除了一些大型企业外,存在对伦理道德的意识十分模糊,管理者只注重经济发展,对于企业的道德建设认识不足等问题。有的企业内部没有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领导者缺乏对企业伦理道德的清楚认知,员工之间缺乏良好的氛围,造成企业中违反伦理道德的事情时有发生,对企业的文化建设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有的企业内部结构简单,没有专门负责伦理道德建设的员工,致使企业内部缺乏良好的伦理道德建设,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对环保责任的缺失

在我国传统经营理念中,企业一般只考虑自身利益,不顾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只要有利益可得,就会通过各种手段来获取,即使破坏周围环境和过度开发资源也在所不惜。一些企业周围的环境被破坏得面目全非,乱砍滥伐树木,造成水土流失,河流被污染,许多水中生物灭绝,大气污染严重。面对这些环境问题,一些企业依然我行我素,对环境问题视而不见,为了获得利益而变本加厉的破坏环境。

(三)企业对员工责任和消费者责任的缺失

有的企业存在与员工签订不平等合同、克扣工资、非法压榨员工、性别歧视、教育歧视等现象,让员工感受到不公平的对待,造成员工不能用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去工作。企业为了获取利益还会通过以次充好、抬高产品价格等方法来欺骗消费者,对产品的售后进行虚假承诺,对消费者不负责任,导致消费者对企业失去信心,使企业丧失信誉,从而造成巨大的利益损失。

(四)政府监督的缺失

政府对企业伦理道德建设和社会责任承担的监督力度不够,导致很多企业只顾获取利润,而忽略了伦理道德建设和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对于企业的社会责任宣传不到位,执法力度不够,导致企业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管理不到位。

(五)法律责任的缺失

企业为了使利益最大化,通过各种非法手段进行偷税、漏税,给国家的税收造成很大的損失,同时企业也触犯了法律,损害了企业信誉和社会利益,使企业的竞争力下降,对企业的长远发展造成很大的阻碍。

四、加强企业伦理道德与社会责任的对策建议

(一)企业定期进行伦理道德教育

企业可以聘请道德建设较好的企业领导人开展讲座,通过讲座让企业的员工了解什么是伦理道德,伦理道德建设的好处等。企业要成立专门负责伦理道德建设的部门,定期对员工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伦理道德水平。对表现良好的员工给予相应的奖励,以促进员工间伦理道德的建设。让员工意识到每个人都是企业伦理道德的执行者和管理者,使员工能够自觉地提高个人的素质,以最饱满的精神和最大的积极性进行工作。

(二)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

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向人类敲醒了警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企业不能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获得利益,而应跟随时代的步伐作出策略调整。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生产技术水平,不断开发新产品,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对环境的破坏。企业在生产产品时,要尽可能使用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减少各种工业污水、废气的排放。企业要积极地投入到周边环境的治理中,为环境治理提供最大的帮助,做到既能从自然中索取,也能回馈自然。

(三)善待员工与消费者

员工是企业的内部“上帝”,企业要发展必须先要有优秀的员工,企业只有让员工有安全感、归属感和认同感,才能够获得员工的支持。因此,企业要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员工,不压榨员工的劳动,对所有员工一视同仁,让员工能够在企业中感受到温暖,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要借助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来实现,因此企业要生产最好的产品,做到真材实料,物美价廉。在宣传产品时,要做到实事求是,不做虚假宣传,不夸大产品的效果,让消费者能够理性地选择产品,同时要做好售后服务工作。

(四)政府要积极督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政府在企业伦理道德建设和社会责任监督中起到一个执法者和监督者的角色。政府可以依据法律法规建立关于企业伦理道德建设和社会责任承担的相关制度和评估标准,依靠媒体和舆论的力量,根据评估标准定期对企业的伦理道德建设和社会责任承担进行评估,对于表现好的企业给予税收和政策优惠,以鼓励企业进行伦理道德建设和承担社会责任。对于表现不好的企业,依法进行严厉的惩罚,引导企业转变方向,朝着积极建设伦理道德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向发展。

(五)强化企业的法制建设

承担法律责任是企业获得利润的前提,要强化企业的法制建设,在任何情况下不得从事违法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为了获得利益而置国家的法律法规于不顾,应主动遵守国家制定的产品质量标准、排污标准等,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税收进行缴纳,不损害国家的利益,不生产和销售伪劣产品来欺骗消费者,积极主动地承担法律责任。

2.企业社会责任伦理 篇二

关键词:商业伦理,发展现状,商业伦理建设

一、商业伦理的含义及特点

1. 商业伦理的含义。

伦理是指人类行为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商业伦理是指从事各类商业活动的行为主体的道德准则和规范,是企业和企业中的个人在从事各类商业活动时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指南。通俗地讲,商业伦理就是在商业经营活动中,行为主体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是一般社会伦理在商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和运用。

2. 商业伦理作为一种流通行业的伦理,具有自己的行业性特点。

(1)商业伦理有自己特殊的善恶标准和评价行为善恶的特殊方式。它必须要在道德和利益之间提出适当的对策。商业伦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道德,它要求商业从业人员在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同时,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商业伦理是一种特殊窗口行业伦理。商业服务业是直接面向顾客、与人民群众打交道的,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人们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联系。

(3)商业伦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首先,商业伦理的表达方式往往更具体、更生动,往往通过制度、章程、守则、服徽商的商业伦理观研究务公约、保证、条例等形式表现出来,在商业这个特殊的领域里发挥作用;其次,商业伦理往往与商业经营、商业管理直接相关。

二、商业伦理的发展及现状

1. 相关制度法规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管与约束机制。

我国在国有企业管理者商业伦理约束立法方面起步较晚,相关的制度法规还很不完善,没有形成有效、全面的针对国有企业管理者的商业伦理行为约束机制。面对国企管理者的不道德商业伦理行为,往往没有很好的监督机制及时发现错误,没有完善的法规制度进行惩罚与约束。

2. 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不强。

对于企业要不要承担社会责任这一问题,不同人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企业面临的第一要务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责任则看得并不重要。有的认为,只要所有企业实现了利润最大化,就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如2003年3月发生在安徽的毒奶粉事件,生产商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在没有看到该奶粉的经销许可证下就经营销售一些劣质奶粉,导致安徽出现多起脸肿、呕吐、头大、烂眼的婴儿,甚至出现婴儿脏器功能衰竭,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3. 对商业伦理观念认识淡薄。

在企业目标的确定上,很多企业认为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其追求的唯一目标是经济目标,企业的经营与伦理道德没有关系。但是如果一个企业只单纯地追求经济目标,就有可能不顾商业伦理问题,如现在一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背信弃义、毁约等现象的发生。这些并没有引起我国大多数企业的重视,政府也对企业缺乏伦理道德的约束和调控,这就使得一些企业将伦理问题置于企业决策管理和生产经营活动范围之外。

4. 不注重企业经营伦理文化建设。

近年来,在对待企业经营伦理化建设问题上,不同企业有着不同的态势。一些知名大企业已开始注重企业伦理文化建设,而其他企业对商业伦理文化建设仍然重视不够。例如南京冠生园是一个拥有8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马失前蹄,用陈馅做月饼事情被曝光后,不但对消费者没有丝毫歉意,而且怒对媒体并振振有词说用陈馅做月饼是业内不公开的秘密。企业本身缺失了起码的伦理道德,缺失诚信,其结果既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自身也难逃破产的厄运。

5. 传统文化没有得到继承发展。

我国是儒家文化的起源地,儒家崇尚以“仁”服人,特别是儒家文化中重视道德教育和品格培养、重视从人心的治理出发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的思想,但是我们在这方面做的却远不及相邻的韩国和日本,无论在日常生活礼仪,还是在工作文化交流中,都能看到儒学的影子,而我们只能望洋兴叹。其中韩国政府以儒家思想的伦理道德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制约力量,还在教育中深化儒家思想,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三、建设现代社会商业伦理的几点建议

1. 推动商业伦理体系建设,健全市场经济法制体系。

市场经济确立以来,中国在经济立法上的步伐明显加快,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经济法律法规,如《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公司法》和《价格法》等。这些经济法规对商业伦理的建设起到了保障作用,加强商业伦理建设也必须结合这些法规进行,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同时也要看到,中国的经济立法体系还不尽完善,法律规定的操作性和具体性还有待改善。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有法不依”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管理中一个大问题。政府必须做好对现有的法律法规的清理工作,全面硬化法制环境。

2. 加强社会道德教育和建设。

除了法律、制度建设之外,政府还需要通过道德教育、伦理规范等形式来进行建设,这是商业伦理的确立与实施的内在动力。经济部门的经营者和管理者首先要认识到伦理道德教育和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商业伦理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实重视本部门的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在道德建设中,可结合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教育和建设来展开。一方面,将商业伦理的原则和要求纳入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中来,在商业文化中充分表现出时代的道德风貌;另一方面,提高全民族的道德修养,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采取普及法律知识的方法普及和强化商业伦理的社会教育,使商业伦理教育成为具有相对独立性质的社会工程,提高全社会的商业伦理道德水平。

3. 建立系统科学的评价体系。

在西方发达国家,对任何一个企业的评价都是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经济指标仅仅被认为是企业最基本的评价指标,而对于社会责任的评价有多种多样,如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多米尼道德指数、《商业道德》《财富》等都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评价体系。在中国,尽管《经济观察报》与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自2001以来“对中国最受尊敬的企业”评选纳入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因素,开创了中国上市公司道德评价之先河。然而,目前对国内企业道德评价的理论和实践仍然比较缺乏,建立科学、系统的企业道德评价体系任重而道远。

4. 构建完善的外部监督体系。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商业活动的求利动机以及利益对人性的诱惑,许多商业组织及个体有时缺乏应有的自律性。因此,当社会舆论、价值传统和内心信念等都对其伦理道德自律失去作用时,就只能依靠于社会对他们的外部监督来阻止和约束不合乎伦理标准的商业行为的出现,来进一步促成合乎伦理标准的商业行为。因此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关键作用,还要积极发挥广大民众监督的基础性作用。

结论

的确,确立商业诚信,决不只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社群的事情,而涉及到整个世界。随着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中国的对外开放也将进一步深化。中国企业在与国外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其伦理道德观显为重要,因为它代表的不仅是自己,更是一个国家;企业的伦理观不仅影响业的生存和发展,而且还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因此,面对其他重视企业伦理建设的现实,中国企业更应该通过商业伦理建设来提升自己的力。只有这样,中国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今天的世界各国,无论是经济新兴国家,还是曾经的发达强国,需要平等地坐到一起谈判,共同商讨对付经济危机的方略,确立并维护普遍的评价标准和伦理准则,并且通过有权威的国际组织来监督,以便共同克服困难,应对危机,建立诚信和信心,为共同繁荣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白明东.以晋商常家为个案探讨“儒商”商业伦理特质[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2]冯军.管理价值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3]王盈.美国商学院加强商业道德和伦理教育[M].世界教育信息出版社, 2007.

3.企业社会责任担当的经济伦理分析 篇三

摘要:目前,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但经典的企业理论由于秉持利润最大化原则,对此并不是持十分赞同的意见。事实上,从经济伦理分析,作为经济主体的现代企业,不仅是道德主体,其经营行为也具有一定的伦理动机,因而企业的经济行为,也是一种道德行为。企业及其经营行为的道德关涉为企业社会责任的生成提供了逻辑前提,也使得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具有了可能性。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道德主体;伦理动机;道德关涉;经济伦理

一、企业组织的道德主体地位

自由经济理论的旗手、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密尔顿,弗莱德曼认为,只有人才具有主体资格,企业作为一个整体,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人,不可能像人的个体那样去为其行为及其后果承担责任,因而不可能作为道德主体。弗莱德曼的观点引来为数不少的追随者。约翰·R·丹恩利指出,企业作为一个集合体,不同于那些有意图的人。当谈到企业是有责任的时候。是指企业中的“某些人”是有责任的,因为只有那些在企业中的个人才具有担当责任的主体资格。持此观点的人认为企业根本不应该被指望具有同人一样的道德属性,作为一个组织它不具有主体资格,也不具有道德主体地位。

弗莱德曼等人基于现代企业理论对企业性质进行了抽象理解,然而,深入分析道德主体的特征及企业组织的现实性特征,可以发现,企业的道德主体地位是不容否认的。

一般而言,道德行为主体具有如下特征:第一。理性。即行为主体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来处理问题。不冲动,不凭感觉做事情,对其行为及其后果有非常清楚的意识,有较明确的目标,并能进行合理的决策。第二,自为性。即作为道德主体,其行为的决策与实施是出于自我的意志,不受其他主体的强迫。康德之所以竭力推崇自由意志,黑格尔之所以强调必然的自在自为。就在于对道德主体这一特征的说明。第三,关系性。道德主体不是孤立的,它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并受到这些关系的制约。正因为这些社会关系的存在。给道德主体的产生提供了客观基础。同时,道德主体的活动又不断产生新的社会关系,道德主体的行为就是对这些关系的处理与把握。

对照道德主体的以上特征。作为经济行为主体的企业,能否作为道德主体呢?首先,从理性能力来看。企业有内部决策机构,这是指导其行为的理性机制。这个内部决策机构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设定企业行为的目标,根据其获得的信息制定出实施行为的计划与方案。因此。企业内部决策机构的存在,保证了企业对其行为及其后果有明确的意识。其次。从自为性来看,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自我决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是市场经济体制赋予企业的主要特征,企业的任一经营行为都是企业根据市场变化主动作出的,企业理应为其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承担责任。再次,从关系性角度看,企业不可能单独存在,它总是处于一定的关系之中,并受一定的关系制约。企业的经营行为实质上就是与其他主体进行物质利益交换的行为,离开了这些关系,企业就无法经营下去。正是由于处在一定的关系之中,企业也就必然面对着如何处理与把握这些关系。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作为经济行为主体的企业,可以作为道德主体。

当然,企业毕竟不同于自然人,它只是为了某个特定目的而组织起来的,其道德主体身份不可能完全等同于人的道德主体身份,它也不可能完全享有人所具有的道德权利、承担人所具有的道德义务。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企业提出一定的道德要求,并不妨碍我们对企业的行为进行道德评价。“企业既不是机器也不是动物。它们是由人来运行的组织,而且正因为如此,即使它们不是道德人。但是却具有了接受道德评价的道德身份。”为此。夏普,佩因提出了“公司人格”观,认为公司是道德的行为人。而不像传统观点所认为的那样公司是无道德的纯粹的功能性机构。公司不但能够执行某些重要的职能,也能够作出选择。具有独特的人格,并且能够和社会中的其他道德行为人进行交往。作为道德的行为人,人们至少可以期待它们通过遵守法律和基本的公正原则来履行对社会的义务。人们理想中的公司应该有更高的道德标准,它们在开展活动时应该遵守广泛接受的伦理原则,为它们的错误和不端行为承担责任。

二、企业经营行为的道德关涉

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认为,一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从自利出发、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并且认为这就是经济人的理性。这就是企业的非伦理经营假设,其实质是认为企业经营行为与伦理道德无关,即所谓的“伦理中立”。根据这一观念,企业以利润为中心。只关注经营行为本身,只注重客观事实,注重完成任务的技术效果,至于所采取的手段是否具有价值合理性、所得结果是否具有伦理公正性都不是企业经营所考虑的范畴,也不会纳入企业的经营决策。

然而,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明确指出,自利不是人类的理性,理性并不等同于追求利润最大化。如前所述。企业虽不同于自然人,但它同样具有道德主体资格,因而,企业的经营行为就不单单是经济行为。对企业的经济行为不仅可以进行道德上的评判,而且其行为本身也蕴涵着一定的伦理动机,企业的经营行为不可能无关于伦理而保持中立。

一方面。企业的经营行为是基于自觉意识、自愿、自择的社会行为。黑格尔在其《法哲学原理》中曾对道德行为作过如下的表述:“意志作为主观的或道德的意志表现于外时,就是行为。行为包含着下述各种规定,即(1)当其表现于外时我意识到这是我的行为;(2)它与作为应然的概念有本质上的联系:(3)又与他人的意志有本质上的联系”。这就是说,道德行为不同于一般行为的规定,就在于它是经过自主的意志抉择并具有社会意义的行为。企业作为一种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市场体制赋予它权力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所获得的信息独立地设计自己的目标、制定自己的计划,有系统、有步骤地开展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因此,企业的任何经济活动都不是盲目、随意的。而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标准经济学虽鼓吹企业行为的伦理中立、否定企业行为的伦理属性,但其所设定的经济人理性却恰恰说明了企业经营活动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否则其经济人理性就无从谈起。只不过这种意识行为绝非经济学的冷漠无情、元涉伦理,而是基于自觉意识、经过自主抉择并具有社会意义的行为。作为行为主体的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他必须主动去了解、获取各种有关信息,根据其掌握的信息制定相关政策、选择行动的方案与手段。在此过程中企业的决策机构就类似于人类的大脑,担负着神经中枢的作用,指挥、协调各方面的行动,收集各种反馈信息。因而,企业无论对其行为的本身还是对其行为的意义、价值,都有较为清楚的意识,对其行为手段的合理性与否以及行为实施以后可能产生的结果具有较为充分的预见能力。从企业经营行为的选择性、意识性和企业对其行为的预见能力来说,企业经济行为完全可以而且应该接受道德的评判。“企业的经营活

动——可以和应该成为独立的伦理反思的一个对象。企业原则上同其他所有的潜在市场参与者一样,应该被视为市场经济竞争过程中的一个伦理行为中心”。因此,那种认为企业不是人、企业不具有意识、进而否认企业经济行为的道德属性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另一方面,任何企业的经济行为都蕴涵着相关的伦理动机。按照标准经济学的解释。企业作为经济人其行为的动机是单纯、简单和固执的,即把追求财富。获取利润作为唯一的目标与动机。然而以这样的观点来解释人类行为的目的是非常狭隘的,因为“人类行为是多方面的,没有哪一个因素——追求金钱、权力、正义、爱、真实、私利等等能够单独解释人们的动机。大体说来。大多数的人都具有混合的动机和不断变化的抱负。而且,他们不但具有经济上的需求,他们也有生理上、智力上和道德上的需求和能力”。虽然从表面上看,企业的经济行为就是为了获取利润与财富,但在更深的层次上,企业经济活动还有更高的目标。“牟利的生活是一种约束的生活。而且,财富显然不是我们在寻求的善。因为。它只是获得某种其他事物的有用的手段”。韦伯所论述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方面揭示了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揭示出经济活动的背后有着更为深层的动机:即人们追求财富是为了增加上帝的荣光,以期获得上帝的恩宠。标准经济学的研究恰恰忽视了经济行为背后所深藏的复杂动机,只是将之假定为一个非常简单、易于描述的自利动机与利润最大化目标。阿马蒂亚·森在分析经济学的伦理根源时指出,经济学有两个中心问题尤为根本:第一个问题被称为“伦理相关的动机观”,是关于人类行为的动机问题。它与“一个人应该怎样活着?”这一广泛的伦理道德问题有关;第二个问题被称为“伦理相关的社会成就观”。是关于社会成就的判断问题,它与如何看待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这一伦理问题有关。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比,社会利益的实现远比个人利益的实现更为卓越、更为神圣。显然,阿马蒂亚·森所提出的这两个问题实际上都是说明经济行为背后所隐含的伦理动机。企业作为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一个单元。其经济行为的背后同样隐含着深刻的伦理动机,现实世界中也确实涌现出一批怀有崇高目标的企业,他们在利润目标的背后,蕴含着更为崇高的服务社会、报效社会的强烈的社会意识和伦理动机。因而。作为人类行为的一部分,企业的经营活动既是经济行为又是道德行为,不仅能够而且应该接受道德的评判。

三、企业的道德关涉与企业社会责任之生成

1企业的道德关涉为其作为承担社会责任的主体提供了可能。责任是道德主体所具有的能力,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既是经济主体又是道德主体。作为道德主体。企业就具有承担责任的能力。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必须承担所有的责任,因为“只有主体意图之中的、由意志自主抉择的行为及其后果,才能归责于主体。凡是主体意图之外或由强制下的意志作出抉择的行为及其结果,不应归责于主体”。正如黑格尔所说:“行动只有作为意志的过错才能归责于我”。但是,从行为主体的外在方面看。由于主体行为必然与复杂的外部关系相联,很难分清哪些是主体意图的结果,哪些是主体意料之外的结果,其责任的归属也很难严格分清。然而,任何后果都有一个最初的原因,作为一个道德主体。它必然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自觉的、清醒的认识。“应当在理智中预知或估计到后果的复杂性和影响的扩展性,采取谨慎的意志抉择和行动,避免不良后果的扩大化。从这个意义上说,行为主体应当对行为的间接后果或后果的发展负一定责任”。就企业作为道德主体来说,它必然要对其行为所引起的直接和间接后果负责,这是道德主体应尽的义务。此外,作为道德主体的义务,远不止于行为所引起的结果,“关于义务的规定,除了下述以外暂时还没有别的说法:行法之所是,并关怀福利,——不仅自己的福利。而且普遍性质的福利,即他人的福利”。就企业社会责任之“责任”来说,它不仅仅是指企业对其行为所引起的直接和间接的后果所应负之责任,还包含了一些伦理义务的延伸。由此可以看出,企业作为道德主体,它必然是责任与义务的主体。从而可以成为承担社会责任的主体。

2企业的道德关涉为其经营决策提供了社会责任目标。企业不仅是经济主体,而且是道德主体,这说明企业不仅有经济目标。而且有道德目标。经济目标是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尽可能多地获取利润,道德目标是企业在获取自己的利润之外尚具有的为他者的责任,即社会责任。既包括尊重与维护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又包括增进与维护其他社会公共利益。如保护环境、投资社会公共福利等。企业的道德主体性使企业能够主动意识到这一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决策。其一,企业在制定自己的经营目标时就有可能充分考虑经济利润以外的道德目标(社会责任目标),不会只以经济利润为唯一目标。现实社会中一些伦理表现优秀的公司也正是在自己的经营理念之中就已注入了社会责任目标。其二,企业在追求经济目标的过程中能主动遵守社会规范,接受道德评判,约束自己的行动。不损害他者的利益。这是企业作为道德主体进行道德自律的可能表现。其三,企业的道德主体性使企业在充分意识到社会责任目标的基础上有可能采取积极行动,自觉投入社会公益建设,不计较自己的利益得失,主动为社会做奉献。这是企业作为道德主体时道德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与高度发扬,达到了道德主体的崇高境界。

4.企业社会责任伦理 篇四

摘要:作为一家城乡并举、联通国际、功能齐备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农业银行是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之一,本文阐述了服务三农和社会责任的关系,从履行社会责任的角度描述了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努力和成绩,说明了定位于服务三农是农业银行的最优选择。

关键词:农业银行;社会责任;服务三农

引言:学生所服务的企业是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业银行),下面试从社会责任的角度讨论所在组织——农业银行的企业伦理关系。

一、农业银行简介

农业银行是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之一,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行设在北京,在新加坡、香港设有分行,在伦敦、东京、纽约、法兰克福、首尔设有代表处,拥有员工447519人。2009年1月15日,农业银行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由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并更名为“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农业银行的前身最早可追溯至1951年成立的农业合作银行。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本行相继经历了国家专业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等不同发展阶段。

作为一家城乡并举、联通国际、功能齐备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农业银行一贯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坚持审慎稳健经营、可持续发展,立足县域和城市两大市场,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着力打造“伴你成长”服务品牌,依托覆盖全国的分支机构、庞大的电子化网络和多元化的金融产品,致力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与广大客户共创价值、共同成长。2009年,本行全面推进业务经营转型,价值创造力、市场竞争力和风险控制力持续提升。年末总资产88,825.88亿元,各项存款74,976.18亿元,各项贷款41,381.87亿元,资本充足率10.07%,不良贷款率2.91%,全年实现净利润650.02亿元。本行秉承“诚信立业、稳健行远”的核心价值观和“客户至上、始终如一”的服务理念,充分发挥城乡联动优势,依托庞大的分支机构和电子化网络,向最广大客户提供全面、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2009年,在《财富》杂志全球500强排名中,本行位列第155位;按2008年税前利润计,本行位列《银行家》杂志“世界银行1000强”第8位。2009年本行穆迪信用评级为A1/稳定。中国农业银行通过全国24,064家分支机构、30,089台自动柜员机和遍布全球的1,171家境外代理行,以覆盖面最广的网点网络体系和领先的信息科技优势,向超过3.5亿客户提供便利、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

二、农业银行的社会责任和服务三农之间的关系

社会责任从词条上的解释是指一个组织对社会应负的责任。一个组织应以一种有利于社会的方式进行经营和管理。社会责任通常是指组织承担的高于组织自己目标的社会义务。如果一个企业不仅承担了法律上和经济上的义务,还承担了“追求对社会有利的长期目标”的义务,我们就说该企业是有社会责任的。社会责任包括企业环境保护、社会道德以及公共利益等方面,由经济责任、持续发展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等构成。

服务“三农”是农业银行基本的市场定位和股改的鲜明特色,也是农业银行最大的社会责任。

农业银行确立了服务三农的发展方向,一方面成为了我们股改当中的一大亮点,吸引了很多投资人,但是在另外一些人的眼中,这个亮点可能不能称之为亮点,有人称之为鸡肋,会觉得说,三农这样的一个业务,好像食之无味,弃之又可惜。

确实,追求盈利最大化应该是一家企业的根本诉求,尤其是对于一家已经上市的商业银行来更是如此,那么农业银行为什么不可以抛弃三农银行而完全进城呢?其实,服务三农既是农业银行立足之本,又是农业银行的社会责任之所在。可用一个“德”字来概括银行和农业两个字,三农事业的发展是一个德政工程,体现了对广大农民的重视,体现了对农业的重视,体现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长远的一种战略考虑。

三、农业银行在三农事业上的努力和成绩 一直以来,农业银行始终将履行社会责任奉为企业公民的天职。农行在不断加快股份制改革步伐,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架构,追求自身发展与经济效益的同时,始终不忘回馈社会,一方面不断探索大型商业银行服务“三农”与商业运作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一方面积极践行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将服务“三农”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中之重,深入探索服务“三农”的新模式、新途径,将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举措。

为有效推进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确保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取得实效,2009年银监会制定了《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与监管指引》,该指引所称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是指农业银行根据股份制改革的要求,为实施三农和县域金融服务专业化经营而采取的一种内部组织管理模式,以县域金融业务为主体,在治理机制、经营决策、财务核算、风险管理、激励约束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根据“指引”的要求,农业银行建立了适应三农金融服务需要的事业部管理体制,构建了科学的三农金融事业部治理机制和组织结构,着力提高三农金融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农业银行要根据全行发展战略目标,对纳入事业部管理体制的三农金融业务,实行条线管理,下沉决策重心,提高决策效率,建立健全三农金融部权、责、利相结合的单独核算和自我激励约束的经营机制。

经过2009 年的努力,农业银行在服务“三农”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取得了积极进展2009 年是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开局之年。一年来,作为农村金融骨干和支柱的农业银行,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服务“三农”的基本要求,坚持股改不改支农方向,始终将服务“三农”放在改革发展的首要位置,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努力加大信贷投放,加快推进三农金融部改革,不断提升风险管控能力,“三农”金融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为 “三农”和县域经济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2009 年,农业银行涉农贷款累计投放达9899 亿元,余额达到1.2 万亿元,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截至2009 年底,全行涉农贷款的不良率为4%,比年初下降2.17 个百分点,资产质量有所提高。“三农”业务的不断发展,拓展了农业银行发展空间,进一步坚定了农业银行开创“三农”和县域蓝海市场的信心和决心 以上的数据表明,股改上市后,农业银行正在服务三农与业绩诉求中寻得平衡,农业银行正兢兢业业地履行着自己的社会责任。

5.社会工作伦理 篇五

一、社会工作伦理:是一整套指导从事该专业的工作人员正确履行责任和义务并预防道德风险的行为规范。它包括实际工作步骤的一般规则与标准,规定了社会工作者“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

二、价值中立:是社会工作者在处理问题时应当秉持的态度,既不对案主所持有的价值观进行评判,也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案主

三、家长主义:是指一个人为了另一个人本身的利益而不考虑他的愿望或限制他自由的行为和意志。

四、价值介入

社会工作者仗以介入的各种理论都蕴含了对人和社会、知识的本质等的假设。这些假设与价值考虑是分不开的。社会工作者当他采用某种介入模式,他已经无可避免地落实了某种人观、社会观和知识观于他的工作。

五、伦理本土化?本土化的最终目标是要使专业社会工作在中国产生最大的功效,而只有来自本土实务工作经验在经过概括提升后,形成的为本土多数社会工作者所接受和遵循的专业行为规范,才能真正起到指导社会工作专业,以使其在本土的情况下实现“功能极大化”的作用。

六、社会工作者在实务中必须遵守的准则 答:①接纳他人。这是尊重他人的结果。社会工作守则中的接纳原则,不是指接受或者赞同案主,而是一种中性的态度,给案主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②非批判的态度。非批判是指他人与自己的意见不一致,或有不合乎常规的行为表现时,社会工作者不会表现出抗拒和排斥。但是“非批判”不代表道德观念上的模棱两可和屈从,而是体现在尽力去理解别人做事背后的理由和原因。③个人化。社会工作者重视个人的不同处境,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社会工作者尊重个人之间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思维、不同的方法对待不同特质的人。通过个别化的理解和感触和感悟促成双方达到互动。④保密原则。社会工作者在与人进行交往过程中,必然会设计维护案主利益、保守案主的秘密。⑤当事人自决原则。社会工作者通常让案主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因为我们坚信人有改变自己、有成长进步的能力。

七、社会工作者伦理难题抉择的原则?

1、保护生命原则,2、差别平等原则。

3、自主自由原则。

4、最小伤害原则。

5、生活质量原则。

6、隐私守密原则。

7、真诚原则

八、专业关系中双重角色

专业人员在同一时间段或不同的时段与服务对象可能会不止一种关系。除了专业关系,可能会有一些社会上的、生意上的、经济上的、宗教上的或者其它方面的角色关系。

九、社会工作伦理的特殊性?

1社会工作伦理所关注的是社会工作专业和职业中出现的伦理问题以及相关的道德原则和规范 2 社会工作伦理的研究仅仅把伦理守则作为其中的一个部分,此外更重要和复杂的内容是关于实践过程中的伦理困境、伦理抉择、伦理危机等问题的研究和探索  3社会工作伦理的具体要求更可能与社会价值观发生冲突 4  社会工作中存在更多模棱两可和不确定的因素  5社会工作伦理对社会工作者的道德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十、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的困境与路径选择?

社会工作伦理困境指由于社会工作者所秉承的专业价值与伦理之间的不一致而产生的困顿局面。通常表现在四方面:一是社会价值与专业伦理的冲突,二是专业伦理内部的冲突,三是专业伦理与工作者个人价值的矛盾,四是工作者个人价值与案主价值的冲突。路径选择:库瑞的伦理抉择模式,周思费的伦理抉择模式。

十一、建立权力不对等伙伴关系?

社会工作者和案主由于能力、掌握资源和权力情况不同建立的关系

十二、社会工作伦理难题抉择的原则

6.广告化生活和社会伦理 篇六

广告化生活与社会伦理

[内容摘要] 广告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其凭借媒介获得的强大影响力深刻的影响了我们的生活,甚至是形成了一种广告化生活,由此我们不得不重视和关注其对我们生活价值观尤其是重要的社会伦理观的影响。因此研究广告对社会伦理的影响,对我们怎样来辩证地看待和应对广告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广告化;社会伦理;广告化生活

[ABSTRACT] Advertising are everywhere, by virtue of the strong influence of the media to obtain a profound impact on our lives, and even formed a kind of advertising of life, which we have to focus our attention on the values of our lives, especially The important impact of social ethics.So studying the impact of advertising on social ethics as for how we come to a dialectical view about treating advertising and handling advertising has great significance.[KEY WORDS]Advertising;Social Ethics;Advertising of life 一.广告化生活:广告强大影响力

“广告化生活”借用尼葛洛庞蒂的“数字化生存”概念,他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所预示的一切信息和情感皆以比特形式储存和交流的“数字化”时代尚需时日,但“广告化”却已经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状态。“广告化生活”是我们理解广告强大影响力的起点。1.“广告化”:现代生活的基本状态

尽管现代人对广告的态度暧昧不一,但是生活离不开广告却是绝对不容质疑的事实。法国广告评论家罗贝尔·格兰曾经说:“我们呼吸着的空气,是由氮气、氧气和广告组成的。”我们一睁开眼睛,“广告信息”就蜂拥而至。承载这里超量广告信息的媒介无处不在——电线杆子、公共汽车站牌、交通主干道两旁的墙面、城市的街道、霓虹灯箱、立交桥、厕所、文化衫、女性的身体„„此外还有占据主流地位的媒介——数百家官方电视台和广播电台日夜不停地播放广告;数千家官方报纸日益增多的广告版面;数十万家官方的和民间的网站铺天盖地的背投和网页广告,广告充斥着世界的

湖南商学院学年论文

每一个角落。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媒体不断增加,广告可利用的媒介形式和载体也越来越呈现多样化,广告信息几乎如影随行,不可逃避构成了现代生活的重要部分。

据统计,美国人用于看电视的时间平均每天达到4个小时,一个美国年轻人在12年级前看电视时间平均已达到1.5万小时,中国的一家地方媒体抽样调查了杭州20名居民一周的空闲时间及安排,平均空闲时间为2378.25分钟,平均用于看电视的时间为582.25分钟,占空闲时间的24.5%,居榜首。调查还发现85%的人每天阅读报纸,75%每天上网和玩电脑游戏,65%的人每天看电视。

现代人生活的普遍情景是每天接触各种媒介尤其是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被媒介重重包围而乐不思蜀地深陷其中。而媒介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需要生存和发展,广告收入自然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同时广告主需要投放各种产品、服务或者形象广告,必须会选择在有效到达率高的媒介上如大众传播媒介的报纸、电视或者杂志上大量投放广告或进行置入式行销,由此生活中不可能缺少媒介的现代人必然就要不可避免地生活在有广告传播和影响的时空,广告自然也就通过各种媒介将所需广而告之的各种信息传达给现代人。

2.“广告化”:符号化隐性促使广告化生活流行

广告的最大功能是将商品转化为符号,商品超越了物质本身的使用价值,被赋予了特定的意义,成为一种象征社会地位、身份、群体和个性的符号。一个成功的广告往往能够成就一个品牌,成就一种生活方式,消费一个产品或享受一种服务,作出一种行为,广告给我们带来了各种行为的示范,暂且不管示范是否合乎道德或法律,形成好的社会风气,但它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形成一种流行趋势或流行话语,造成大众对该产品、服务或行为方式的追捧,由此引领社会生活流行风尚,最终影响到现代人的生活,这个却是不容辩驳的,生活中处处都能见到这样的例子,下面即是几个常见的例子。

早起你睡眼惺忪地醒来,想起一天繁忙的工作,于是“一天好开始”

湖南商学院学年论文 的快乐声响在耳边清脆起来,你马上迫不及待地去冲一杯“味道好极了”的雀巢咖啡,满足了自我的享受欲也让自己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的安慰。一个典型的东方人,早起喝速溶咖啡的习惯是受广告的影响。

上班时因为一大堆的文件烦恼了,然后你想起了抽屉里的乐事薯片。可是看着忙碌的大家你又有点不好意思,但转念一想“就是爱吃乐事”,于是你乐滋滋地开始享受你的乐事薯片,清清脆脆的声响,好不惬意。看吧,休闲吃薯片的习惯也是让满天飞的广告给惯出来的。

午饭过后,你正想喝水,突然想起那句“今天你喝了吗”,于是买了瓶乐百氏矿泉水,回头和同学聊天的时候,还会不自主地调皮一下问“今天你喝了吗”。后来你做什么事都用着“今天你X了吗”的句式。“今天你偷了吗”“今天你看报了吗”„„当然你也可能喜欢喝可乐。于是,你顺手就拿起了百事可乐。因为它是“新一代的选择”嘛,作为可乐薯片一代,怎能放过这一魅惑十足的标榜语呢。接着,你回去上网的时候习惯性地打开自己的博客,或者在魔兽世界或CS游戏中打拼一番,又或者玩玩劲乐团、跳跳劲舞团,也许你并不喜欢这些游戏,但那都是“新一代的选择”嘛。那也会成为彼此交流的一个不错的谈资。然后,你发现自己愈加喜欢“新一代的选择”,你甚至会觉得就是为你量身定做的标语。

还有曾经一度流行激起大家共鸣的有关孝心的洗脚公益广告:一个女孩看到她妈妈给她奶奶洗脚,由此帮妈妈打水替她妈妈洗脚。虽只是几个简单的画面的广告,但广告中孝顺之心体现了中国的传统美德,同时也让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其中应该有很多人看到了这个广告以后,从中学到了很重要的孝顺之心,改变了很多人对父母的态度,让人们在面对父母时更多的是表达尊敬和孝顺,“广告化”生活促进形成了这样的良好社会风气。

简单的一些生活小细节或者习惯,其中都深藏着广告的影子,这就是广告的影响,广告将各种社会生活符号化,通过符号化来隐性侵袭大众生活,引导我们生活的价值观,促使我们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而对广告中所表现的生活进行模仿,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如广告画面中所表现的各种生活习惯。

湖南商学院学年论文

二.“广告化生活”形成理论分析

一种生活方式要获得社会的承认,必须经过多个方面的推行引导。“广告化生活”的形成具有多方面的原因,本人觉得大体可以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广告通过运用参照群体手法影响个人态度和行为

现代人在社会中生活,必定就会有其心所依,有其心所靠的团体、集体或者组织,这些团体、集体或者组织对现代人的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尤其是现今大多数现代人除了工作基本宅在家里通过电视、广播和网络选择性的了解和接受合乎本团体、本集体或者本阶层的利益及有关的各种信息,而广告正是通过各种媒介发布和传播。

广告人通过对目标受众的分析,准确地判断目标受众的参照群体,对他们进行有重点的沟通和交流如广告中人物需要的选择大多都来自各个阶层参照群体,如选择与个人直接、经常的群体,家庭成员、亲朋好友、同事和邻居等作为广告人物,让参照群体展示新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在对某些事物、某些产品的态度和看法等方面影响目标受众。同时参照群体还会形成个人的压力,促使目标受众的行为趋向一致化。2.广告通过意见领袖示范影响人们生活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人际传播网络中,人际传播的目的,不仅仅是了社会交际,同时也是为了交流信息、交换意见和相互影响。

在广告传播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即意见领袖,由于意见领袖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就是我们生活中熟悉的某个人,他们比一般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利用这点广告创作出了无数个平易近人的广告形象以示范引导;意见领袖一般都在某个特点领域很精通或在周围人中有一定的声望能够影响别人,如某个领域的名人、歌星和明星偶像等,广告中频繁出现名人代言即是利用名人、歌星、明星偶像等对受众人群的强大影响力,大力推动了广告化生活的流行;意见领袖拥有广阔的社交网,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造成影响范围广。

湖南商学院学年论文

三.“广告化生活”对社会伦理的两种影响

广告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其依靠媒介拥有的强大影响力,漫溢扩散使现代人身处于一个几乎时刻与广告接触的地步,媒介时代的到来让广告大行其道,现代人不得不主动或被动地会接受广告的“洗礼”和“熏陶”,社会伦理作为现代人一个很重要的生活价值观部分,自然而然也必然会受到各种影响。通过查阅各种资料和了解现实中现代人被广告所影响而表现的行为,本人觉得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虑其对社会伦理的影响: 1.正面的积极影响

⑴广告一方面向人们展现美好的生活和理想的消费者形象,渲染物质占有和消费带来的满足、幸福和生活乐趣,通过不断开发需要,将人们导向追逐物质占有和消费的快速道上,强化了人们对美好的物质生活追求,从一个侧面可以教人们要珍惜生命,好好的享受生活即贵生的社会伦理。

好的广告是一场商品的符号化生活展览,向人们传达各种各样美好而丰富的社会生活,优美的风景画面和优雅精致的生活,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愉悦人们的身心,间接地让人们懂得生活如此美好,而产生要“好好生活,好好享受”的想法,让人形成购买和享受欲望,因此就能激励人们自我奋斗,通过个人努力奋斗获得成功来享受这些美好生活。

⑵同时另一方面,广告也向人们展示人类美好的情感,表达对人、友情和亲情等需求的关注和重视,通过优秀的形象示范人们要怎样尊重和理解别人以及怎样达到社会和谐的方式,即社会伦理所要求平等、尊重、人道、向善及和谐。

①广告捍卫了“平等”的基本社会伦理要求,人人平等这个在文艺复兴时代以来就被人们高举的口号,在生活中也是可以实现的。要求平等,社会就必然没有阶层的识别特征。广告将商品符号化,商品的符号信息传播给社会大众,这样人们可以选择自己想成为的那个阶层的商品符号。“他消费什么,他就是什么样的人”,这就是说,商品符号面前人人平等。

②曾经为配合

湖南商学院学年论文

重要的是尊重和理解他们作为人想要拼搏展现生命力量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伦理启示。

而这支广告片围绕“歌颂残疾人运动员伟大的拼搏和创造精神”这一主题,选择壮丽的红色基调、残疾运动员拼搏的形象以及飞翔的鸽子、纯真的女孩等视觉语言,表现出残疾人与和健康人一样渴望通过顽强的拼搏与创造为国争光,同时也展现着他们自己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多少年来,社会一直把残疾人当作纯病人看待,各种宣传也停留在“献爱心”的浅层次上,人为地在残疾人和社会之间隔了一块屏障,使宣传从内容到形式陷入表面化、程式化、概念化、残疾化的死胡同里,而忽视了残疾人在社会中最闪光、最具时代的特征:生命力。通过残疾人运动员这一群体的意见领袖,选取残疾人最具生命力的画面,突出展示了残疾人伟大的拼搏和奋斗精神,大为改观了大众对残疾人的粗浅看法。2.负面的消极影响

某些广告以牺牲传统的精神价值为代价,鼓励物质占有和享乐生活过分宣扬物质享受,过重突出物质主义形成一种物质主义盛行而社会浮躁的风气,甚至有时为了赚钱而忽视重要的社会道德与伦理规范,导致道德失范,伦理成殇。

⑴如美国CK的香水、内裤和牛仔广告展示了性诱惑的形象。CK牛仔广告采用十几岁的青少年男女模特,尽管没有裸体形象,但他们的眼神、姿势、动作以及裸露的内裤充满了性挑逗。广告刊播后就遭到了社会普遍抗议,教会、家庭组织扬言包围销售CK产品的百货商店。纽约的一位议员呼吁消费者抵制CK产品,媒体不得不重新考虑是否发布这些广告,同业人士也批评这些广告,而迫于压力的零售商请求公司撤销这一广告运动。

⑵广告是隐性的符号化消费,而广告内容格调低下,便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社会伦理影响,如很多广告把女人描述为男人的性目标或依附品,不仅损害了妇女的形象,而且挑战了“男女平等”的社会伦理道德底线。

曾有一则房地产广告画了一幅看起来像女人身体的图,并在上面写广告语“不同的位置,不同的价格,不同的享受”;还有一则房地产广告,用

湖南商学院学年论文

一幅广告漂亮女人的画面,把尺度停留在女人胸部上,并写出了“不能再低了”的广告语,类似的这些角色固定模式广告既是落后的封建伦理道德残骸意识作祟,也反映了某些广告人的素质低下,最重要的是严重了损害了妇女的形象,应该受到谴责和鞭笞。

⑶置入式行销和虚假广告勾连横行,某些产品在广告中展示和表现的非常好,而拿到消费者手中的产品使用时却并不如广告中说的那样质量好,严重的名不副实,让人们觉得受了欺骗,践踏了诚实的社会伦理美德,潜移默化地影响下可能会使人们逐渐的互不相信,甚至可能会引起人们对整个社会的怀疑和猜忌。

如电视广告中一老是打的手机广告,说是超长待机1周或1个月,而实际上1天都用不到电就用完了;或者说是手机做工精良,质量可靠,怎样蹂躏践踏都不会坏,实际上拿到手上还没1天可能就被摔坏了,漆也掉了,让人觉得是使用时间很长而很破旧一样的。人们都常说“什么样的人,做什么的事”,广告尤其是如上面电视手机广告的示范作用,可能教会人们怎样虚伪、矫饰和似是而非,动摇人们诚实的社会伦理信仰。四.对策与建议:规范广告,扬正抑邪

本人尽管广告对我们的社会伦理的提出了强大的挑战,但是我们不能忘了其在社会伦理方面也可以发挥的重要影响和作用。广告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传递良好的伦理价值观,促进整个社会伦理的进步与发展;用得不好则会把社会伦理贬入地狱,导致社会伦理道德愈加败坏而失范。因此,本人觉得应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规范,既达到广告促进社会伦理进步的要求,又可以抑制广告破话社会伦理的作用:

1.完善广告法律法规,健全广告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违法违规广告的处置和惩罚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处在社会主义法治时代,首先要制定好的法律法规,对广告进行管理和规范,促进广告规范化和文明化。然而如果只是有好的法律法规,而没有好的执行与遵守,广告将依然得不到规范,也不会起到法律法规应有的作用,因此制定好的法律法规基础之上,政府

湖南商学院学年论文

管理部门还要很好的执行,要加大对违法违规广告的处置和惩罚,反向推动广告行业的规范化。

2.发挥广告行业协会的作用,制定广告行业协会基本准则,加强广告行业自律

现代社会行业协会发展迅速,对广告行业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一个好的行业协会领导,将会带动整个广告行业的进步和发展,进而推动广告的规范化。如果没有好的行业领导,不遵守和执行行业规则,将会形成潜规则,广告也会陷入持续崩坏而突破社会伦理,导致社会环境愈加恶劣。

一旦某个广告触犯社会伦理规则时,广告行业协会发挥其重要作用,加强广告行业自律,能够站出来进行全行业抵制,其发布和制作者处于孤立的境地,则广告和创作者不得不遵循良好的社会伦理倾向,反推促使广告人遵守规范。所以,广告要能够规范,不可缺少广告行业的自律。3.设置广告从业人员准入门槛,提高广告创作人员素质

一直以来,广告行业都缺乏规范的行业准入,随便什么人只要有钱都可以制作和发布各种各样的广告,导致广告行业鱼龙混杂,行业自律不强和广告从业人员素质不一,广告行业制作和发布一直都处于相当混乱的境地。因此,要想促进广告的规范化和合法化,必须设置一个好的广告行业从业人员准入门槛,提高广告创作人员素质。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09 【2】 陈培爱.广告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7 【3】 丁俊杰、康瑾.现代广告通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79—80 【4】 樊葵.媒介崇拜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2 【5】 蒋原伦、张柠.媒介批评【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

湖南商学院学年论文

湖南商学院

学 年 论 文

目 学生姓名 学

号 学

院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职

广告化生活与社会伦理

炼 080520028 设计艺术学院 广告0801 王再承 教

7.企业社会责任伦理 篇七

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初期, 由于逐利思想以及企业的竞争压力和生存压力, 人们的伦理观念逐渐被市场的概念冲淡, 一些企业以牺牲社会利益为代价换取自身发展, 企业的发展的确在某些方面出现了“经济人”与“道德人”分离的状况, 存在着只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伦理道德, 只看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发展的现象。食品安全、贪污行贿、公款消费、以权谋私、制假售假、破坏环境、随意裁员等失德、败德的企业非伦理行为时常出现在我们的视线, 出现了“伦理危机”和“信任危机”, 并逐渐影响着和腐蚀着当今社会的道德观念。而企业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 是由个人构成的实体, 而人既是一个企业人, 又同时是一个社会人, 所以说企业与国家、企业与社会、企业与个人是息息相关的。因此,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的伦理之维, 自觉地将伦理道德这只“看不见的手”视为自己发展的动力, 对于中国企业的发展和每个个人的发展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企业伦理的经济效益

企业伦理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东西, 表面上看是不产生效益的。实际上, 企业伦理是体现效用价值的一种道德价值。以中国古代的经济思想为参照, 企业代表“利”, 伦理属于“义”的范畴, 企业是获取利益的实体, 往往应舍义取利。然而社会的发展已经不容许企业忽视顾客的多层次需要的满足, 使得企业不得不在研究顾客真正需求的情况下再进行生产。顾客对产品的需求不简单是为了满足生存和生活需要, 更多地表现为满足享受层次的需要和发展层次的需要。因此, 客观上使得企业成为“义”与“利”的结合体, 使得伦理与效益结合得比以往更加紧密, 并且随着以人为本的商业社会的发展, 企业伦理对经济效益的影响越来越大有时甚至是个别企业在同行业中获得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所以, 企业伦理文化的经济效应的说法并不自相矛盾;相反, 却十分合理。企业伦理是企业在进行商业交往、商品交换、财产转移过程中产生的与经济关系、商品关系相关的伦理关系。讲究经济效益是企业从业人员的经济责任, 但尽量以最少的人力、物力消耗, 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和商业利益却不能不兼顾国家、地方、企业、劳动者个人以及消费者诸方面的利益。在经济活动中, 效益和道德往往存在一定的矛盾。但由于商业效益与人的需求直接相关, 而人的需求又具有多面性, 有道义方面的, 也有物质利益方面的, 并由此形成由顾客需求到企业生产的良性约束机制。这种机制就是企业伦理的积淀和反映。因此, 企业伦理反映了道德价值与效用价值的对立统一。

二、经济效益与伦理道德是企业发展的双重维度

亚当·斯密从分工和交换的经济活动中提出道德情操和道德规律, 黑格尔认为道德在经济活动中是一种“内部的调和因素”, 孟德斯鸠是从商业贸易活动中提出在道德上信守承诺。可见, 经济道德是经济活动本身的内在的理性要求, 经济道德源于经济活动, 同时经济道德又反作用于经济活动。唯物史观认为,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了企业也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伦理道德。从企业的经济行为来看, 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根本目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经济行为的利润最大化倾向是合理的、理性的也是必要的。因为它既给国家带来了丰厚的物质基础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对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对国家的繁荣稳定都有好处。从个人的经济行为来看, 有效的个人经济行为是个人获取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本身就具有伦理性。总的来说, 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是以一定的经济伦理道德为根基的, 企业的经济效益给企业带来经济基础和发展资本, 伦理道德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长久动力。所以经济效益和伦理道德, 二者是相容相生、和谐共存的, 是企业发展的双重维度, 缺一不可的。

西方国家在实践中一直十分关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伦理问题, 并通过各种评价标准的建立形成促使企业遵守伦理的外部约束。SA8000 (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 的推出更是有力地促进了企业伦理的发展。该标准是社会责任国际 (SAI) 于1997年10月推出的全球第一个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 其核心内容是企业必须重视劳动者的权益, 以道德为导向改善全球工人的工作条件。联合国在推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运动中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999年1月,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瑞士达沃斯提出社会责任全球协议, 该协议的核心内容是在SA80000的标准上增加了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美国很多企业也已将伦理以制度的方式内化于公司运作中的各个方面, 从而将伦理观念落实到公司的实际行为, 最终推动整个社会道德观念的提升, 促进经济的和谐发展。因此, 经济效益和伦理道德就好比企业的两只手, 只有两手一起抓, 企业才会稳定才会长久。

三、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的伦理之维

当前我国企业的规模和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依然是传统经济体制和道德观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低价的劳动力资源仍是它们的主要“优势”, 还有相当一部分大企业虽然从科技含量、企业规模等来看达到了现代企业的标准, 但是企业的管理、文化、价值观依然还处于较低水平, 人们往往只注意企业的经济效益, 而忽视了企业伦理建设。企业的伦理道德建设趋于表面化、现象化、教条化, 对伦理道德的依附仅限于表面的社会效应, 由此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 损害了人民利益, 甚至威胁到了人民生命安全, 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因此, 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的伦理之维是当前我们研究的重点。

(一) 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

济、政治、文化状况的实际, 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觉悟程度的企业伦理道德体系

一是以承认企业主体的自主性、平等性和物质利益的合理合法性为前提的平等互利的原则;二是承认企业主体机会均等、地位平等的公平竞争原则;三是努力营造平等公平的市场环境;四是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共同价值目标原则。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随着社会主义伦理道德体系的不断健全, 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企业经济人”与“企业道德人”的融合与统一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二) 企业自身的文化建设

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协调好企业内部人的关系。这要求企业注重上下沟通, 关注员工各个阶段、各个层次的不同需求, 协调劳资关系, 化解矛盾冲突, 强化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企业是经济活动的载体, 而企业中的个人又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 人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同时企业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又是为社会大众服务的。所以, 无论从企业内部还是企业所服务的外部来看, 企业发展的主体是人, 服务的主体还是人, 企业价值最终体现在人的价值实现上, 人的全面发展, 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程度是企业衡量进步的根本标志和尺度。其次, 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金制度。一个好的薪酬系统是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关键。这个薪酬系统应该同时考虑企业外部竞争力、企业内部一致性和员工贡献因素, 做到统一标准, 切实吸引和留住人才, 才能满足员工的公平感, 真正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绩效, 保证企业健康持续地发展。最后, 企业要树立诚实守信的伦理思想, 以顾客需求为导向, 以顾客满意为标准, 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的和谐发展。诚信经营是企业立命之根本, 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依赖于与利益相关者长期、稳定的合作, “诚信”正是维系合作的 (下转第65页) (上接第67页) 纽带。“诚信”是企业的竞争力。现代企业的竞争不仅仅是财力、人力和技术的竞争, 还包括信誉、品牌等无形资产的竞争, “诚信”正是这些无形资产的核心。

(三) 营造公平竞争的外部伦理环境

企业在竞争与经营过程中忽视伦理有着多方面原因, 而整个社会缺少相应的伦理环境是导致企业非伦理行为的根源之一。“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这句话恰当地描述了伦理环境对企业行为的影响, 一个缺乏伦理氛围的环境往往容易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因为与不遵守伦理道德规范的企业相比, 关注伦理的企业在成本与竞争手段等方面存在相当的劣势, 如果存在超额的利润, 它们会放弃伦理追求经济利益, 从而催生企业经营过程的非伦理行为。因此, 构建良好的伦理氛围是促进企业注重伦理的重要条件。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绿色GDP、构建和谐社会等目标均需要作为宏观经济发展基础的企业重视伦理观念, 也是市场经济并非与“伦理”经济对立、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伦理”观念支撑的体现。因此构建企业的伦理氛围, 提升企业的伦理水准, 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也是构建伦理型企业及和谐社会的基础。

因此, 对于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 体制法规仍相对滞后, 市场机制还不完善, 市场的某些不规范和失灵仍然存在, 市场环境相对复杂, 构建企业发展的伦理之维对于企业的持续健康长久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祖山.浅论中国伦理经济的发展[J].福建论坛, 2004, (4) .

[2]黄家瑶.经济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3]龙兴海.伦理道德与经济发展[J].求索, 1998, (6) .

8.和谐社会与企业伦理经营 篇八

[关键词] 伦理经营社会责任企业竞争力和谐社会

企业进行伦理经营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基础,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企业的伦理经营水平还较低,遵法、守信等最基本的企业道德也经常得不到落实,使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受到干扰,也影响了经济运行效率。不仅如此,企业对顾客、社会、职工和股东的非道德行为也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立。

一、企业伦理经营的重要性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主导着国民经济。在企业活动对整个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今天,企业伦理与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密切相关。

经济发展需要以自由、公正为基础的市场体系,这种市场体系以买卖双方的信用为基础。如果信用遭到破坏,信用交易就不能成立。如果要形成信用交易,交易双方就必须保持一定水准的道德,否则双方就不可能相互信赖,交易就不可能发达,那么市场经济就不可能发达,企业也就无法存在和发展。这就是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伦理是必须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非伦理性企业的结局是悲惨的。许多企业目前仍把社会正当性与企业的效率性看作是矛盾的,为了追求利润而忘掉了社会责任。但是其代价是什么,最近因非伦理性经营而倒闭的许多企业说明了一切。其代表性的例子就是给美国经济带来很大混乱的安然(ENRON)事件。安然是美国七大企业之一,主要经营能源,2001年12月2日抱着310亿美元的负债倒闭了。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企业,对美国经济产生很大的震动。更由于其破产的内因与其他企业不同,造成了更大的影响。这样一个大企业由于没有重视伦理经营,对会计报表进行大规模作假,欺骗股东和社会,最终走向了毁灭。

如果企业不遵守伦理经营,那么不仅决策者个人受到损失,而且企业也将受到惩罚。企业损失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外,企业的信誉受到损害,其结果是企业的收益下降;对内,影响企业职工的自豪感、士气和工作态度。

韩国1997年的金融危机是道德危机,是由财阀企业的非道德性经营行为造成的,所以,近几年韩国政府特别注意企业的伦理经营。最近韩国经济人联合会进行的针对500家上市公司调查表明,引入伦理经营的企业占59.9%。调查显示,实行伦理经营的企业,从1999年至2003年的年平均股价上升率达到46.3%,与其他企业同期年平均上升16.1%形成鲜明对比。

各种国际机构都试图通过“伦理回合”(Ethics Round)制定伦理经营的国际标准。例如,1997年12月OECD采纳了“OECD国际商业交往中禁止行贿协定”,对违反此协定的企业禁止进入国际市场。美国的伦理经营标准更加具体。美国的伦理协会(EOA:Ethics Officer Association)准备了包括伦理纲领、专责人员、教育、检查、处罚等伦理经营的具体内容的方案,准备提交给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其采纳为国际标准。

二、企业伦理经营的发展阶段

1.无道德阶段

认为只有企业主和经营者与企业利益有关,为了追求企业利益,宁肯付出道德代价。如果公开宣称企业最高经营者的这种错误的伦理观和经营哲学会给企业带来不利,所以采取道德沉默(moral muteness)的态度,这成为诱发职工不道德行为的原动力。

2.遵守法律阶段

认为只要不违法就不是不道德行为,只考虑守法而不想更高层次的伦理道德。这时企业还没有真正进入伦理经营,但与无道德阶段相比已经有了进步。

3.积极应对阶段

认识到企业尽社会义务对企业有利,进行一些对社会有益的活动并加以对外宣传。企业战略中包含了最高经营者的伦理经营内容,明确杜绝企业一切非道德性行为。

4.伦理观胎动阶段

谋求伦理和利益的均衡,发表作为企业信条的伦理纲领,成立伦理委员会。最高经营者的企业伦理观作为企业的伦理纲领和职工的行为准则加以具体化,使其成为企业日常活动的准则。成立伦理委员会,揭示企业的伦理行为半径,明确各种业务活动中的行为道德规范。对行为道德优秀的职工进行表彰和奖励,对非道德行为,应按程度不同进行处罚和教育。把伦理纲领和行为准则纳入职工教育训练内容中。

5.伦理先进阶段

按照伦理原则行事,实行伦理优先的经营方针。让每一个职工熟知企业的伦理纲领和行为准则,使其成为业务活动中决策的准则。纲领和行为准则应简练且有号召力,要做成微型小册子让每个职工随身携带。通过企业内部网络交流各个业务活动中进行伦理经营的体会,使企业全体职工的伦理经营意识不断增强。

三、伦理经营的体系:3C

美国左治亚大学(Georgia)卡罗尔(A.Carroll)教授认为,企业活动要承担法律的、经济的和道德的责任。概括地说,伦理经营的概念是企业遵守法律的前提下,在企业决策中反映与企业具有利害关系的群体的道德期待。

伦理经营不是停留在口号而是落实在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的意识和行动中,必须建立3C体系。第一要素是伦理纲领(Code of ethics)。伦理纲领是企业成文化的约定。美国约有90%、英国约有57%、德国约有51%的企业具有企业自己的伦理纲领。第二要素是建立并运营伦理经营监督机构(Compliance check organization)。监督机构的负责人要由充分掌握信息并能够调动相应资源,具有直接向董事会报告的权利。第三要素是通过不断宣传和教育在全体职工中形成伦理经营的共识(Consensus ethic education)。先进企业为了形成伦理经营的共同价值观,通过案例教育、公开讨论等多种沟通方式进行伦理教育。美国联邦法院的“判决指南”表明, 对于那些具备“3C”条件的企业即便违反联邦法律也要适当免责或降低处罚力度。

四、企业伦理经营的步骤

伦理经营体系的建立要从制定伦理纲领开始。伦理纲领可按企业各个领域分别制定,也可以按照涉及的对象具体化,如同股东的关系、同职工的关系、与竞争对手的关系、与环境团体的关系等。

为了制定适合企业的伦理纲领可以组成伦理纲领制定委员会,进行收集资料、制定伦理纲领草案、公司内举行听证会、制定职工行为准则等工作,最后确定伦理纲领并宣布。此外,向国内外伦理经营先进企业学习也是有效方法。但是不考虑企业的文化特征而盲目照抄就很难在全体职工中形成共识,就会变成有名无实的摆设。伦理纲领的内容要反映职工的欲望,只有在职工接受的情况下才可能实践。如果伦理纲领不能成为全体职工的共识,那么就是废纸一张。所以,努力形成共识是伦理经营的重要步骤。

最早的伦理纲领是詹姆斯兄弟公司的创始人R.W.Johnson于1943年制定的“我们的信条”。“我们的信条”明确揭示了目标,用简练的语言写成,因此成为伦理纲领的典型案例。“我们的信条”按照消费者、职工、地区社会、股东的顺序明确规定了企业的责任。

制定伦理纲领后,要进行伦理经营的实践。有了伦理纲领和行为准则后要建立伦理经营运营体系。伦理经营运营体系中包括通过伦理教育确立伦理文化,通过伦理委员会进行伦理检查,实行伦理审判官制度等。

如果成立正式的伦理委员会有困难,也可以成立临时委员会,或者不定期地组成伦理实践团队对企业的伦理实践进行检查。詹姆斯兄弟公司也没有专门的伦理经营负责人,而是由企业人事经理主管伦理问题。由人事部门组成“信条实践小组”(Credo Action Team)对“信条”执行情况每年检查两次。

企业伦理经营虽然是企业自觉行动,但也有必要对伦理纲领执行情况进行评价的制度安排。通过伦理经营的评价和控制可以逐渐提高伦理经营水平。为了伦理经营的评价和控制,有必要建立伦理经营内部评价体系。有些企业建立了内部举报制度,对违反伦理纲领的行为进行举报,形成了相互监督的机制。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虽然伦理经营的制度安排非常重要,但是执行伦理经营的人如果不能从人际关系中保持相对的独立性,那么很难实现伦理经营。

参考文献:

[1]甘伟:中国企业伦理建设的对策分析,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6年10期

[2]赵华:企业伦理何以可能,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10期

[3]喻后勇: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企业伦理建设,商业时代,2006年27期

[4]严安:略论企业伦理经营的时代内涵,社科纵横,2006年10期

上一篇:九年级下学期班级工作计划下一篇:婚纱摄影创业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