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理教学的重要性

2024-07-25

乐理教学的重要性(共14篇)

1.乐理教学的重要性 篇一

小学音乐课乐理知识的教学心得

我在几年时间的音乐教学中,发现学生虽然了解相关知识的学习,但在实际的运用中却不能正确的运用与理解。尤其是四年级的同学,接触了音符知识的学习,掌握的不够好。

原因很多,最重要的是,音乐知识是一种枯燥、难记、易忘的知识,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也不够重视,在平日的音乐学习中不懂得

加以运用与巩固。

我根据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几种解决方法。1,抓住四年级同学好奇心强,善于模仿,求知欲强烈的特点,在加深感情认识的基

础上,逐渐上升为理性认识。

比如编一些小故事,这个方法非常好用。如:在讲四分音符(5)时:在奇妙的音乐王国里,一个名字叫四分音符的小姑娘唱歌最好听,大家都夸她,于是她骄傲了,也瞧不起小伙伴,后来大家因为她的骄傲都不理她了,于是她一个人一拍一拍的唱着单调的音。小伙伴给她编了一段顺口流:“四分音符太骄傲,伙伴朋友全不要,光杆司令一个音,唱完一拍哈哈笑。”这样学生通过故事和顺口流能容易的记住四分音符的形状是光杆司令,时值是一拍。

2、编一些顺口溜:顿音记号可编顺口流:“头戴三角帽,活泼又灵巧,唱得快而轻,短促又跳跃。”学生就可以记住顿音记号是在一个音符头上顶着一个三角,演唱时短而又跳跃。渐强:渐强像只小喇叭,嘴巴越张口越大。渐弱:渐弱喇叭倒着拿,声音越来越小了。

3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加强他们情感体验,激发对音乐的热爱。

2.乐理教学的重要性 篇二

一、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的含义

(一) 基本乐理

基本乐理包括和声学、曲式、音乐美学、音乐史学等内容、基本乐于主要是根据音乐理论体系所制定或者总结出来的音乐基础知识。深入掌握基本乐理, 能够使学生的理论基础更加深厚, 对其音乐发展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基本乐理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才能。

(二) 视唱练耳

视唱练耳是音乐专业中的一门基础课程, 相对来说更加注重对学生的音乐技能方面的训练, 主要保利读谱唱歌和发声练习等内容。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 我国在视唱练耳课程的发展上还不够成熟, 一些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都是根据国外音乐教育制定和安排的。视唱练耳教学主要由视唱训练和听觉训练两部分组成的。

二、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融合的必要性

多年的教学实践显示, 将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课程有效的融合起来, 能够使学生增强学科渗透能力, 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课程的融合, 也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所以将在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融入基本理论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基本乐理课程作为一门理论基础学科, 过于强调理论知识, 忽略了实际音响, 这样就会使学生只能感受到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 感受不到实际的音响效果。而在视唱练耳课程中, 可以通过音响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理论知识阐述的内容, 将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结合起来, 不仅可以使学生对音乐的记忆更加深刻, 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更加完整、准确的音响效果, 从而促进学生泛唱精唱能力和思维能力。另外通过音响效果, 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和巩固基本理论知识。通过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的融合, 学生不仅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到理论知识, 还能够很好的完成听辨和视唱任务。

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 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的融合, 可以让学生通过两者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 更好的了解和掌握音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实施, 在音乐教育中, 更加注重音乐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和表演技能。而且音乐基础知识和表演技能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 两者的学习并不单纯是为了让学生学习乐谱和乐理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了解使用视唱练耳技能和利用乐理知识的方式, 提升自身的音乐表演能力, 促进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

三、音乐专业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融合的建议

(一) 突破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不仅能够客观的反应出教学规律, 而且可以指导和约束教学活动。所以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该在一定的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 以及教学计划和方法的制定。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特性, 在教学原则的选择上也必须符合专业需求, 注重审美教育和音乐的多元化, 提升学生对审美和音乐文化内涵的理解。

(二) 改进教学内容

对于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课程的融合, 需要相关人员注重教材的选择和安排, 让教学内容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在编制教材时, 也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 加强教材内容的新颖性和吸引力。由于我国多年来受西方音乐教学的影响, 并没有将我国优秀音乐文化体现在基本乐理教材中, 所以要将我国几千年积累的优秀音乐文化加到音乐教材中, 让学生对于本民族的优秀传统音乐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四、结语

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作为音乐专业中最基本的两门课程, 两者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虽然两者在侧重点上是不同的, 但是具有相同的教学内涵, 而且只有两者之间相互融合, 才能够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增加学生的学习渠道, 让学生深入的认识音乐和感知音乐, 提升音乐表现力和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

摘要:长久以来, 对于音乐专业中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课程, 我国一直将其作为两门分开的基础乐科来进行教学。然而作为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存在的这两门课程之间是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的。分科教学导致这两门课程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学生对于枯燥乏味的理论课也产生一定的恐惧和排斥。而将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融合成一门课程, 能够使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同时进行, 让学生获取到更多的音乐信息, 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音乐专业,基本乐理,视唱练耳,融合,必要性

参考文献

[1]杨三川.刍议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整合教学[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4, 1.

[2]徐艳霞.告知院校音乐专业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融合的必要性[J].北方音乐, 2013, 12.

3.乐理教学的重要性 篇三

关键词:乐理 基础 学习

音乐的主要表现手段就是音高、音色、力度与节奏,而乐理就是将这些内容系统的展现出来。乐理学习就好比小学生入学时所学习的拼音。拼音学好了,就可以一通百通,但如若未能学好拼音,汉字也就更加苦涩难懂了。所以只有学好乐理,才能使自己声乐、器乐的学习更快更好。

在现今的音乐教育中,大多数的家长及学生一味的去学习某一种乐器,而忽略了乐理学习的重要作用,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一些基础的音乐知识不了解,从而出现照本宣科,甚至会出现厌学的情况。所以要使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音乐,音乐的内涵是如何表现的,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所以乐理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

另外,在许多学校中的老师对乐理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乐理教学过于基础,过于“小儿科”,而更加注重声乐、器乐的表现技巧及理论学习中的和声、曲式、复调等,使得许多的学生音乐基础较为薄弱,以致在更为深入的专业技巧、技能的学习上不能有所突破。但其实只有牢固的掌握了乐理基础知识,才能正确的认识、分析、评价音乐现象,才能向更为深入的专业技巧、技能上靠拢。

一、乐理可以提高音乐素养

音乐素养是指一个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所要具备的基本的素质,只有具有较高的素养,才有可能成为一名真正的音乐者。而学习乐理,可以使学生对音乐基础理论有很好的了解,可以帮助学生听辨各种音程、和弦,可以使学生分析一些乐曲中所表现出来的内涵,更可以使学生利用音乐基本要素来完整的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一些诸如“青年歌手大奖赛”这样的节目,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歌手在表演的比赛环节中都较为出彩,受到评委的高度赞赏。但是到了综合素质评比的环节,大多数的选手都令评委和观众们失望,在回答问题时,一些基础的音乐理论知识不是不会,就是表达所有偏差。由此可以看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乐理基础知识的学习的重要性,真正的音乐人才,应该是具有一定的音乐素质的。而有的比赛中要求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即兴的创作,为画面配乐,这说明现在人们对音乐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一名音乐学习者,如果不能很好的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那么很可能会被社会所淘汰。所以乐理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它就像建筑的地基,越扎实,所达到的层次也就会更高。

二、乐理可以提升专业学习效率

乐理知识的学习可以有效的促进专业的学习,增强其领悟、理解能力,提高专业学习的效率。而与之相反,乐理知识掌握的不好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器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如果乐理知识根基不牢固,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识谱慢的情况,识错谱的现象也会不断增加,由于对音乐内涵的不了解,使得练琴的效率低下,压力增大,兴趣慢慢消失,最终出现厌学的情绪。而对于音乐理论学习的学生来说,如若对乐理知识掌握不好,在做和声、曲式、复调、配器等科目的作业时,更是会出现效率低下的问题。所以对于想要成为音乐家的人来说,只有学好最为初级的乐理,并熟练的掌握它,才能向更高的领域发起冲击。大家都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歌的演唱者刘欢吧!一般人只知道他是一位歌唱家,殊不知他还是北京对外贸易经济大学的教授。轰动一时的电视连续剧《后宫甄嬛传》里所有的音乐都是他作曲、监制的,并且还亲自演唱了片头曲。如果没有深厚的乐理知识,这些将无从谈起。

三、乐理对艺术生的重要性

有的艺术生在学习乐理的过程中,不能说其不努力,但其乐理测试的成绩却较为惨淡,这主要是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得要领。乐理作为一门理论性的科目,想要学好它是需要动脑子的,首先要分清楚哪些题目是需要运算的,哪些题目是需要展开你的空间想像的,而哪些题目则是需要你死记硬背的,然后才是一步步的去解决问题。

正是因为有些人认为乐理知识较为“小儿科”,而又有些人学习的过程中不得要领,从而放弃学习乐理,使得乐理知识的学习在初期的音乐学习中不受艺术生的重视,而这样的后果就是艺术生很难考入自己的理想大学。

在所有的大学的音乐艺术生招生考试中,几乎都会考乐理基础知识,有的学校甚至会在大学阶段开乐理课程。这在一方面说明学校对乐理基础知识的重视,另一方面则说明现在学习音乐的学生音乐基础能力真的很差。而这样的学生如果从事有关音乐的行业,那么中国的音乐事业想要复兴,可能又要延期了。

乐理作为音乐学习的入门课程,教给了学生有关音的性质、音乐的基本要素及音与音之间结合的基本规律问题。学习乐理,可以为之后学习和声、配器、曲式、复调等科目打下基础,并能加强自己作曲、指挥的水平,所以学习好乐理对以后更加深入的音乐学习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海华.学习乐理知识的重要性[J].商业文化,2011,(11).

[2]魏琼.试论高中音乐乐理教学的作用及对策研究[J].网络导报·在线教育,2012,(17).

[3]尚作秋.乐理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2).

4.《基本乐理》教学大纲 篇四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

2.课程名称:《基本乐理》

3.英文名称:《The basic theory of music》

4.课程简介:基本乐理十学前教育专业必修专业技能课,这些知识是学习、理解、表现音乐所不可缺少的,无论是学作曲、指挥、音乐学、演唱、演奏或音乐教育,都必须学习。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音乐学习中最基础的理论知识,为音乐技能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说明

1.教学目的和要求:(1)知识目标——认识和了解与音乐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基础的音乐理论,丰富、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及知识面,丰富自身的理论修养。(2)能力目标——强调理论必须能应用实践技能,使学生在掌握基础音乐理论的基础上,积极的培养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在理论层面完善并指导实践技能,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实现专业化成长。(3)情感价值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本课程教学的价值与意义,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热爱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

2.与相关课程衔接:《基础和声》等。

3.学时、学分:总62学时,4学分;第一学期28学时,第二学期34学时。

4.开课学期:2017——2018(1)(2);授课班级:17音乐学

5.教学方法:讲授、键盘练习、作业实践练习

6.考核方式:闭卷 7.教材:《基本乐理》.贾方爵.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03 8.教学参考资料:《基本乐理通用教程》、《乐理基础教程》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 音的高度与记谱法(10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记谱的一般规律,并能正确的记写乐谱,增强学生的识谱与记谱能力。了解不同的律制与生律法,一般的演奏记号等内容。

【重点难点】

音符时值特殊划分、谱号、调号与常用记号的写法。音符及其时值的划分;调号、拍号与记谱中的常用记号等。

第二章 节奏及节拍(6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各种拍子及其音值组合法,使同学们充分认识节拍节奏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音值组合法、节拍的正确划分;节拍与节奏的概念与各种拍子;切分音与音值组合法。

第三章 音程及和弦(8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练掌握各种音程,了解大小调式中各种音程的存在及其意义,为学习练耳中调式的音程连接打下一定的理论知识。【重点难点】

构成与识别音程的方法、调式中的各类音程及不同的音响效果。

四、考核方式:考试(笔试)

成绩评定:课堂民歌抽唱占百分之20、考勤占百分之

5.基本乐理教学大纲(陈怡) 篇五

一、课程简介

《基础乐理》是音乐教育专业的必修课。授课对象是该专业全体一年级学生。该课程系统讲授有关音乐实践和理论的最基本的知识,使学生获得学习、掌握和理解音乐及其表现方法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从事音乐工作所必需的概念和理论,为进一步学习其他音乐课程和发展音乐技能奠定基础。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增进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了解,使学生为以后的音乐学习打好基础。学习基础乐理是为学好相关课程和后续课程打基础的。它不仅为今后的音乐学习提供支持,而且也为声乐、器乐等表演课提供技术支持和思想基础。

二、教学目标

1、总目标

通过基本乐理的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音乐表现的各种基本要素,为和声、作品分析、复调、歌曲写作等其他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纲的修订是在总结教学实践情况基本乐理教学近几年来的发展与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2、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将能够:

(1)明确基本乐理的学科体系及其各基本范畴,以及各个范畴之间的联系;

(2)在理解相应的乐理基本概念的前提下,熟练掌握相关乐理知识的实践运用;

(3)在基本乐理各环节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形成在内部思维和外部交流中的相关音乐基本概念的能力;

(4)正确规范的完成本课程所规定的理论、书写,键盘方面的作业;

(5)运用本课程的综合知识,完成科际联系学习模式在其他课程中所要求的综合内容;(6)形成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在基本乐理方面所要求的自学意识、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7)形成学校教育所要求的基本乐理的教学能力。

3、教学时数:

总学时: 72学时 周学时:2学时 开课学期 : 第一、二学期

4、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采用理论联系实际和因材施教的原则,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把书本知识拓宽,拓深到最大限度,并要求学生把所学理论准确地运用到音乐实践当中。常用的的教学法有,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演示法等。学时分配与实践要求。遵照精讲多练的原则。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

音及音高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章的讲授,使学生了解音及音高、乐音体系、音的分组、音域与音区的基础知识。基本要求: 学生能准确分清音的分组和钢琴与五线谱的对应位置。教学要点:

了解音乐的四大要素。教学时数:

4学时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音及音高

第二节

乐音体系、音列、音级

第三节

音的分组

第四节 音域及音区

第二章 音律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音乐中的三种音律和它们之间的差别。基本要求:

初步辨别三种律制及三种律制的差别和用途。准确判断自然半音、全音、变化半音与全音。教学要点:

三种律制在音乐实际的应用。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十二平均律

第二节

五度相生律

第三节

纯律

第四节

自然半音和自然全音、变化半音和变化全音

第五节

等音

第三章

记谱法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正确记谱对音乐的学习及创作和表演有着积极的重要性。基本要求:

区分五线谱的各种正确记法。教学要点:

了解各种记谱法的作用和意义。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音符与休止符

第二节 五线谱

第三节 音符与休止符的写法

第四节 谱号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增长音值的补充记号 变音记号 省略记号 演奏法的记号

第四章

节奏

节拍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节奏、节拍以及各种拍子。熟练掌握各种拍子的音值组合法。基本要求:

通过分析歌曲、乐曲辨别各种拍子以及它们在音乐的表现意义。教学要点:

节奏、节拍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节奏

节奏型

第二节 节奏划分的特殊形式

第三节 重音 节拍 拍子

小节

第四节 切分音

第五节 单节拍和单拍子 单拍子中的音值组合法

第六节 复节拍和复拍子 强拍与次强拍

复拍子中的音值组合法

第七节 混合复节拍及混合复拍子

混合复拍子中的音值组合法 第八节 变换节拍和变换拍子

第九节 交错节拍 自由节拍 1/4拍子 板眼及板眼符号

第十节 声乐曲中的音值组合法及组合法中的例外情况

第十一节 节奏、节拍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

第五章

音乐的速度与力度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音乐的速度与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性。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能够熟练了解音乐常用的速度、力度术语。教学要点:

欣赏和分析音乐作品在速度、力度中的重要作用。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速度的标记

第二节 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

第三节 力度的标记

第四节 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

第六章 装饰音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装饰音在音乐中的作用。基本要求:

初步辨别四种装饰音。教学要点:

四种装饰音在音乐实际中的应用。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倚音

第二节 波音

第三节 回音

第四节 颤音

第七章 音程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音程的度数与音数、了解音程的性质。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熟练识别和构成音程。以及音程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教学要点:

准确和识别音程的度数与音数。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音程、旋律音程、和声音程

第二节 音程的级数和音数

第三节 自然音程和变化音程

第四节 单音程与复音程

第五节 音程的转位

第六节 构成和识别音程的方法

第七节 等音程

第八节 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

第九节 稳定音程与不稳定音程

第十节 不协和音程的解决

第十一节 音程在音乐中的应用及其表现特性

第二学期

第八章 调式总论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调式、音阶、调性以及调式在音乐的表现意义。基本要求:

通过这一章的讲解了解调式的特性。以及调式的多样性。教学要点:

调式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调式、音阶、调、调性

第二节 调式音级及其特性

第三节 多声部音乐中的调式关系

第四节 调式的多样性及其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

第九章

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各种调式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各种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五声调式、六声调式、七声调式以及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各种调式应用及其表现特性。基本要求:

通过分析歌曲的旋律辨别歌曲、乐曲的调式以及特性。教学要点:

熟练掌握五声调式、六声调式、七声调式旋律在音乐中的表现特性以及调的五度循环。教学时数:

8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五声调式

第二节 同主音调、五种五声调式的比较

第三节 五声调式音级的特性

第四节 六声调式

第五节 七声调式

第六节 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各种调式音级的名称和标记

第七节 同宫系统各调

第八节 包含升号的调、包含降号的调、调的五度循环

第九节 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各种调式的应用及其表现特性

第十章 大调式和小调式

作品中的明确法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大调式、小调式大、小调式的特性以种自然大小调式。基本要求:

熟练掌握大、小调式的三种形式;大小调式的名称和标记以及关系大小调、同主音大小调、特种自然大小调、及其它们的表现特性。教学要点:

分析歌、乐曲的调式、以及表现特性。教学时数:

8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大调式 第二节 小调式

第三节 大小调式音级的标记和名称 第四节 大小调式音级的特性

第五节 大调各调、关系大小调、小调各调 第六节 同主音大小调、大小调的比较 第七节 各类大小调的应用及其表现特性 第八节 特种自然大小调 第九节 作品中的明确法

第十一章

和弦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准确构成和识别三和弦、七和弦。以及三和弦、七和弦的转位。

基本要求:

了解和弦在多声部音乐中的作用以及构成和弦的方法。教学要点:

熟练掌握各种三和弦、七和弦、在大小调式中属七和弦、导七和弦的解决。教学时数:

8学时 第一节 和弦 第二节 三和弦 第三节 七和弦

第四节 原位和弦及转位和弦 第五节 构成和识别和弦的方法 第六节 等和弦 第七节 调式中的和弦

第八节 和弦的应用及其表现特性

第十二章

转调及交替调式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转调的意义和调的关系。基本要求:

通过分析辨别歌曲、乐曲在音乐中,调与调之间的关系。教学要点: 调的关系、(远近)准确分析歌、乐曲的转调。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转调的总概念

第二节 转调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 第三节 转调的类别 第四节 调的关系

第十三章

调式半音与半音阶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调式半音(辅助音、经过音)以及半音阶和半音阶的上、下行的写法。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准确判断经过音、和辅助音;以及在任何一个音上写出大、小调式的半音阶的上行与下行。教学要点:

调式半音与辅助音及经过音的密切关系。半音阶上行与下行的写法。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调式变音 第二节 半音阶

第十四章

移调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移调的作用和方法,准确把歌、乐曲移调。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移调。教学要点:

介绍移调的方法,让学生进行移调的练习。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移调的应用 第二节 移调的方法

三、考试考核

1.考试目的

乐理学习成绩的评定,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的量化检验和评估。旨在对师生的教和学起到双向的促进作用。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考试,不仅是对学生的一种促进,也是对教师的一种检验。通过考试,可以了解学生对基础乐理的掌握情况,即使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以便进一步的改进。同时,学生也能更清楚的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进步和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2.考试的范围与内容

乐理考试的范围和内容,应与教学大纲的要求相适应,主要包括音高、五线谱、节奏、节拍、音程、和弦、调式、转调、移调等。教师在出题时,既要注意内容的多样性,又要有所侧重。

基础乐理的考试内容: 音、音名、音律; 记谱法、常用记号; 节奏、节拍、音值组合法; 音乐的速度.力度及其标记; 音程、分类、标记、识别、构成; 调、调式、民族调式; 调式中的音程; 调式中的和弦; 调式变音、半音音阶、调关系 转调、移调; 装饰音等

3.考试考核的时间和方式

学期结束前由任课教师命题,采用闭卷形式考试,密封阅卷。

4.成绩评定

成绩的评定方式有两种

(一)平时考察;包括个别抽查、集体测验、检查作业。

(二)期末考试:期末考试时对教学质量进行总结性检查的方法。教师评分要拟定评分标准,防止主观片面,得出恰如其分的结论。

三、教材及参考书 :

1.李重光编 《音乐理论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

1962年10月出版

6.乐理教学的重要性 篇六

摘要: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学前古筝教育乐理的教学现状,随之对开展趣味性教学的相关因素进行简单探析,最后就趣味性古筝教育乐理的具体实施策略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期激发学前班学生学习古筝的兴趣和求知欲,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乐理;趣味性;教学

针对学前儿童来说,学前音乐教育已是不可或缺组成部分,而古筝作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乐器之一,进行古筝教育更是传承和发展古筝艺术的最好方式。乐理是学习古筝的基础,在现实教学过程中,由于乐理的枯燥无味和学前儿童的接受能力限制,导致乐理教学收效甚微。因此,在学前古筝教育过程中采取趣味性教学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古筝乐理教学现状分析

(一)心生“拦路虎”

所谓乐理,顾名思义即有关音乐基础理论的一门课程。乐理于音乐犹如汉字于语文、字母于英语一般,是古筝教学中的基础课程。音乐本是令人非常向往的,但若想取得一定成就则必须掌握难学、难懂的乐理知识,这一点又成了众多学生心里的拦路虎。一旦学生心里产生巨大的畏惧感以及自信心明显受挫,于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而言都是难以完成教学任务的。因此心理因素是影响学前古筝教育乐理的基础因素,又是普遍存在的。

(二)超出认知范围

就古筝乐理知识而言理论性很强,特别是针对学前儿童的学习发展规律层面来讲,本就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范畴,若教师对乐理知识仅仅照本宣科,根本无法让学生感受到古筝艺术之美,教学效果往往差强人意。比如学前儿童的认知水平处于基本积累层次,如果教师简单的告诉学生节奏表示音的长短关系是由强弱组织起来的,或者从一个调转到另外一个调这样的现象叫做转调等理论知识,学生难以理解和内化,更无从谈帮助学生形成乐理理念了。

二、趣味性乐理教学必备因素

(一)外在因素

对学前儿童开展趣味性教学,首先需要具备一定的客观因素,比如拥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习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一种客观需求,更是教育发展的需求。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有助于维持教学秩序,提高教学效果。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设备的配备也是重中之重,比如仅有古筝这一单一的教学器材,不仅难以长久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单一的音色也满足不了学习需要。因此针对学前古筝教育乐理的教学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构造,力求同时满足学生的视听和感官需要,将理论与音响相结合从而达到对乐理知识的感性认识,丰富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提高教学效率。

(二)内在因素

内在因素即主观因素,主要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学前古筝教育乐理教学也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起到主导作用,本着充分尊重儿童学习和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感知认识和创造力,此为教学活动的基础。另外,在趣味性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改变以往保守的教学方法,采取各种各样积极主动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变的开放化,切莫抱着让儿童成为古筝演奏家的心态进行教学,而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感受古筝艺术的美,提升其音乐素养。

三、趣味性教学实施对策

(一)学生为主体,积极探索深化理解

实施学前古筝教育乐理趣味性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理论知识的现状,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生理和心理上的疲劳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造性,让他们自身活跃起来带动教学氛围,如此更加容易理解和内化乐理知识。比如就音程的协和与否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古筝弹奏让学生先初步感受音和音之间的关系,随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总结一下相互配合的音有哪些,最后教师加以指导并将对应的乐理知识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如此既完成了古筝乐理教学任务,还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来深化理论记忆,教学效果可谓事半功倍。

(二)教师为主导,化抽象为具体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面对枯燥厌烦的乐理知识,便需要教师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点滴灵感,想方设法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劳动和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变抽象的理论概念和定义为具体生动的事物,通过适当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乐理。比如在教授五线四间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依次在高音谱表的基本间写上F、A、C、E这四个音名,小写便是face即中文的“脸”,巧妙地将五线谱转变成脸谱以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线和音高的知识点。或者将一些音乐符号、记号组成一些动物图案,针对教学对象幼儿来说既熟悉又形象,此方法非常适合乐理初学者,可充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游戏入课堂,增加趣味性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求知欲和好奇心甚强,教师可利用孩子爱玩的本性,在乐理教学过程中加入适当的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其自主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在设计游戏时要注意既贴合儿童生活又能体现乐理知识,力求让学生更加生动直观地感受乐理。比如进行音阶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几个玻璃杯里又低到高装入不同分量的水,让每个学生用筷子敲打杯口并仔细聆听和分辨其发音频率,如此可让学生对音阶有更加直观和形象的了解,并且与音符和音色联系起来,可见将游戏贯穿于课堂不失为提高学前古筝教育乐理教学效果的好方法。

四、结语

总而言之,乐理知识虽然枯燥无味,却是古筝教育的入门基础课程,故结合学前儿童的认知特点以及课程性质采取趣味性教学模式,可有效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古筝乐理知识,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李菲.学前古筝教育乐理趣味性教学模式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12.

[2]李游.新世纪我国幼儿古筝教材解析[D].南京艺术学院,.

7.浅谈对高校音乐乐理教学的创新 篇七

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完善和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的情况下, 音乐教育的地位也不断的提高。作为音乐教育基础课程的基本乐理课, 虽然是最初级的课程, 但是它在培养学生的基础音乐实践能力和音乐理论的深化学习上还是有着重要作用的, 它是我们走进音乐殿堂所必备的一把金钥匙。但是, 在现行的基本乐理课教学中, 实行的是专人专课的教学方法, 因此乐理与其他相关学科不能实现好的交流和促进, 尤其是和视唱练耳课的交叉结合。教学顺序的安排上出现了很大的差异, 这就使得教学内容出现很多的重复, 学过的东西还要重复讲解, 使老师和学生都倍感课程的重复性, 浪费时间和精力。

二、乐理教学的必要性

基本乐理是为了给学生打下良好的音乐理论基础, 使学生全面了解并掌握音乐表现上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 以便在音乐表演实践中准确掌握和应用音乐基础理论知识, 同时为学习其它音乐理论课程打好牢固的基础, 所以在高师教育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储备, 提高个人素质

基本乐理的教学是为了学习其他音乐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它是音乐共同课的基础课。基本乐理课的最终教学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开发学生的音乐才能, 培养音乐审美。对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 一方面需要掌握乐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其具备良好地音乐素质养, 为以后的和声、趋势分析等课程打下坚实的理础。

2. 为之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师音乐主要培养的是中小学的音乐教师, 基本乐理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程, 对教师未来的教学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 不仅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要过硬, 还要学会怎样把自己的所学能系统、科学的传授给学生, 因此, 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拥有良好的基本乐理知识不但能促进自身发展, 而且还关系到此后能否胜任音乐教学工作的重大问题。

三、创新高校音乐乐理教学的教学模式

1. 将乐理和视唱练耳合并教学

在现行的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 视唱练耳与乐理课程没有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如果能将两者进行交叉、互助式教学, 讲师的学生们的学习更加形象和具体。比如说在判断调式调性的过程中, 如果只是书面上的分析, 学生很难感受到音乐的形象, 但是如果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试唱, 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将会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该调式调性的风格特征;又比如在视唱的过程中, 如果能结合理论知识对该旋律加以分析, 通过分析音乐作品的表现手段和音乐形象, 将会使学生们更加熟悉和了解音乐语言, 培养逻辑思维的能力, 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

2. 对学科渗透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高师基本乐理教学需要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 提高基本乐理的教学水平, 探索高师基本乐理教学的新模式。而学科渗透式教学恰恰就适应了新型的高师基本乐理教学模式的需要。当前高师音乐培养的学生知识面窄, 能力单一, 缺少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所以在高师基本乐理教学中进行学科渗透式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其教学模式包括:首先, 将视唱练耳的技能训练渗透到基本乐理教学当中, 与理论讲解相结合, 培养听觉审美的能力。其次, 将和声审美和钢琴弹奏渗透到基本乐理教学中, 让基本乐理的教学为和声训练打下基础。第三, 让学生有感情地演唱不同风格的歌曲, 培养学生的立体音乐思维。

3. 音乐理论专业师资力量的提高

根据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师资的现状来看, 加强音乐理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是促进高师音乐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高师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各类学校的音乐教师, 在毕业后主要是从事基础音乐教育的工作, 所以学生在学校的时期内就要认真学习乐理知识, 明确乐理的教学目的, 对基本乐理的教学内容要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并且还要全面增强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整体文化修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乐理基础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才能用科学的教学方式来不断提高基本乐理的教学质量。

四、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的整合优化

1. 乐理与视唱练耳的内在联系

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都是属于音乐专业的基本学科, 他们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基础乐理侧重的是音乐基础理论的知识, 了解音乐常识和基本概念, 培养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视唱练耳侧重的是感性知识的掌握, 培养学生对音乐记忆音乐能力和音高、节奏的概念, 积累音乐的语汇, 建立良好的乐感和正确的音乐审美能力。而理论是来源于实践的, 又指导了实践的进行, 所以理论和实践必须是相结合的, 音乐的学习也要遵循这样的定律。“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而如何理性的去听, 去唱, 去分析, 就需要将这两门课相互补充、相互渗透, 使这两门课能够相辅相成。比如说, 一个学生只能在书面上对节奏、节拍进行正确的音值组合, 而不能准确的唱出节拍, 那么, 他所学的乐理知识也只是纸上谈兵, 失去它存在的指导意义。

2. 音乐立体化教学方法运用

音乐立体化教学方法是指老师在教授的过程中, 可以尝试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 以发掘学生的潜力, 激发学习兴趣。比如说可以多尝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们既能听又能看, 音乐形象更加直观的表现出来, 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 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

当然, 每个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独有的教学方法, 但是不管是什么方法, 都应该对症下药, 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训练, 将乐理知识与视唱练耳有机地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能够感受和运用乐理知识。将学生的认知能力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然后达到一个熟练运用的完整过程。

综上所述, 基本乐理教学涉及了很多的因素, 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和探索, 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需要。所以在我国音乐教育的大环境下, 对乐理教学进行创新性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建立新型的乐理教学模式, 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为之后的音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在现代高校音乐教学当中, 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理解能力是现代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意义。而基本乐理课程作为高校音乐专业的必修课, 对学生在系统的进行音乐学习和音乐实践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近几年音乐素质教育的发展, 高校《基础乐理》教学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今大学生的音乐需求了, 所以, 对高校音乐乐理教学进行创新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需求。

关键词:高校音乐,乐理教学,创新,视唱练耳

参考文献

[1].张前.《音乐欣赏、表演与创作心理分析》[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

[2].高佳佳《门德尔松?无词歌分析与演奏》[M].上海音乐出社2007年.

[3].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

[4].罗伯特·斯莱文《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

[5].曾理《音乐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6].刘沛译.《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的“信仰宣言”和“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

[7].《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专辑》.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998年.

[9].李本.《基本乐理若干问题刍议》.<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 (1) .

8.乐理教学视域下的音乐教改探析 篇八

创设愉悦的气氛

诚然,乐理课是一门典型的理论课,其概念较多,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按部就班地进行灌输式教学,必然会使课堂气氛沉闷,产生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久而久之便形成恶性循环。

由此可见,教师在乐理的教学中须积极构建轻松、愉快的氛围,以趣激思,调动学生学习乐理的积极性,这样乐理课堂就会变得生动活泼,形成良性循环。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先做到真诚关爱每一个学生,因为爱是相互的,学生会把对教师的喜爱迁移到对学习的兴趣上,没有什么比学习兴趣更能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只有创设一种与音乐情境相和谐的环境气氛,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乐理的学习过程中。

以渗透教学为主

乐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没有孤立的乐理理论,也没有孤立的乐理教学。它存在于视唱、声乐、欣赏等音乐学科的各个部分。乐理对学生来讲是比较抽象的东西,教师应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与学生熟悉的事物相联系,才能使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才能激励学生更加喜爱音乐,更加主动地学习乐理。例如:学习乐理知识2/4拍时,可由教师弹奏学生熟悉的2/4拍歌曲曲调,让学生跟随音乐的旋律拍手,用击掌的方式打出各种节奏来,可单独打或分组合奏。

直观形象的手势

在乐理教学中采用手势教学法,不仅可以把抽象繁琐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还能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音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知识分为三步走。第一步:不让学生死记硬背音程的音数和度数,而是利用音阶中所含的半间关系,编成顺口溜,学生很容易就能掌握自然音程的判断方法;第二步:通过手势,把自己的双手当成根音和冠音,用眼睛观察临时变音记号的变化,从而得出音数是增加还是减小了多少;第三步:通过音程之间变化的循环图,就能得出在度数不变的情况下音程的名称。这样一来,学生学习音程的思路会很清楚,正确率也很高。

有趣的游戏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的重要前提。而有的教师只注重教学重点、难点,一味地让学生做书面作业,这往往会使学生感到学习乐理枯燥无味,从而造成学习成绩的下降,有的甚至会产生对乐理的反感。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一切教学手段,在教学安排上将教学内容的技巧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根据教学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系统性和递增性来进行教学,这样才能符合循序渐进的规律,从而做到既重技能又激发兴趣。乐理教学是从玩唱到正规学习的过渡过程,但受学生年龄的制约,有些学生开始表现出对音乐学习无所谓的态度,此时适时地把游戏教学引入到音乐课堂,可以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例如:在学习音程时可采用接龙游戏。教师说一个音,让第一个学生把它当成根音构成音程,第二个学生把前面音程中的冠音再作为根音重新构成音程,依次类推,一条龙传接下去。

自由组合启发教学

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在乐理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采用自由组合式教学。让学生自由地组合,三四个人围在一起,结合教师提出的课题,无拘无束地自由讨论。教师由传统的以教为主转变为引导和协调相结合,更多地让学生通过探讨,感受知识与创新。

有效利用多媒体

多媒体走进音乐课堂已成为时代的需要,是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这一点在新教材中体现得很充分。利用多媒体形象生动的特点,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空间与学习气氛,切忌把乐理教学变成抽象生涩的理论。我们要用多媒体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反之,容易使学生难以接受,从而产生单调厌恶的感觉。例如:和弦教学,教师结合多媒体讲解和弦的种类,让学生在掌握基本乐理知识的同时,还能通过音响效果进一步感受不同和弦之间的韵味。

以上这些方法,是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的切身体会。实践证明,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乐理课的特点相结合,挖掘乐理课的趣味性,必然会使乐理教学生动有趣,从而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 作者单位:武冈师范学校

编校:郑明扬

9.乐理教学的重要性 篇九

节奏和节拍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但是它们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第一节 节奏、节拍

一、节奏

节奏是一个广义词,它包括了音乐中与时间有关的所有因素,这里概括了拍子、小节、循环周期和重音的位置。

音乐犹如千军万马,是节奏把它们有序的组织在一起,按着音乐的强弱、长短,使它们有序的进行着,如果没有节奏,音乐就会杂乱无章,不成其为音乐。因此,在音乐里节奏是至关重要的,它无所不在,它体现在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小节线,每一个重音和速度的标记中……

二、节拍

节拍是指强拍和弱拍的组合规律。有很多有强有弱的音,在长度相同的时间内,按照一定的次序反复出现,形成有规律的强弱变化,例如:每隔一个弱拍,出现一个强拍时,这是一种节拍,而每当有两个弱拍或有三个弱拍再出现一个强拍时,这些又是另外的一些节拍,它运用了小节线和拍子号标记出来,看起来很具体。在有强有弱,一定长度相同的时间内按着一定的长短次序,由小节线划分,反复的有规律的重复,形成了有规律的强弱变化,这就是节拍的作用。

“强”与“弱”看似简单,但是人们可以根据这些简单的“强”与“弱”变化出很多种拍子来,从而形成各种情绪,各种不同风格的乐曲来。因此“节拍”是非常重要的,它等于是音乐大厦的基石,必须是有规律并且是有秩序的。在节拍中出现一个名词叫“拍子”,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拍子”。

第二节 拍子 在节拍中,众多的音符都是以一拍为单位的,(这也叫做“单位拍”),这一个重要的时间段 — 一拍,就是音乐的基础,它是用指定的音符来代表的。也就是用各种不同的音符,比如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等,做为基础的一拍,然后有强有弱的循序渐进。下面我用最最通俗的来讲,什么是拍子。

“拍子”用简单的话来说你用一个手掌来拍。手掌一下、一上,这就叫做一拍,(如果用两只手对拍的话,那么一张一合,就叫一拍)单单拍下去,叫做半拍,再抬起来,也是半拍,这样算起来一上、一下加起来就是一拍。(等于半拍加半拍)图示:

在我国的戏曲里,通常把拍子叫做“板、眼”,“板”就是重拍,“眼”就是弱拍。打起拍子来是这样的:用手掌拍击一下,这样称为“板”,再用食指点一下,这样称作“眼”。象京剧里常说“慢三眼”这是什么意思呢?这“三眼”表示有三个弱拍,加上一个强拍,实际就是指4/4拍。如果平时说一个人唱歌“没板没眼”的,也就是说明这个人的节奏不好,拍子不准确。

音乐的拍子,是根据乐曲的要求而定的,比如当乐曲寻求规定的速度是每分钟60拍,那么每拍占的时间是每分钟的60分之一,也就是一秒,(半拍为二分之一秒),如果规定的速度为每分钟120拍的时候,那么每一拍占的时间是半秒钟(半拍是1/4秒),现在是半秒钟打一拍,前面是一秒钟打一拍,显然后者要比前者快,(后面讲速度一节中我们还会讲到),以此类推。这也就是拍子的时值,当拍子的时值定下来之后,比如四分音符为一拍时,八分音符就相当于半拍,全音符相当于4拍,二分音符相当于二拍。而十六分音符则是1/4拍,换句话说,也就是一拍里有一个四分音符,有两个八分音符,有4个16分音符。再比如以八分音符为一拍,四分音符就是两拍,二分音符是四拍,全音符是八拍,而十六分音符即半拍,这样,当拍子的时值确定后,各种时值的音符就与拍子连在一起。如2/4拍。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2拍。叫做2/4拍,一小节里有两拍,第一拍是强拍,第二拍是弱拍。在一个小节里,只有一个强拍,一个弱拍出现,然后每小节不断重复出现。这种2/4的节奏很适合队列行进的时候使用,所以大部分进行曲都采用这种2/4拍的形式。谱例1:

3/4拍,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有3拍,叫做3/4拍。也就是一小节有一个强拍和两个弱拍出现,每小节重复出现,第一拍是强拍,第二三拍是弱拍,这就是3/4拍。这种节奏很适合旋转,因此常常用在圆舞曲里(华尔兹)。象大家熟悉的圆舞曲之王 — 约翰·斯特劳斯,他的作品有大部分是三拍子的。谱例2:

下面介绍4/4拍,4/4拍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一小节有4拍,叫作4/4拍,在4/4拍里,第一拍是强拍,第二拍是弱拍,第三拍为次强拍,第四拍又是弱拍。谱例3:

6/8拍与 2/4 3/4拍不同的是:它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6拍,这样在每小节里:第一拍是强拍,第二、第三拍是弱拍,第四拍是次强拍,第五拍和第六拍又是两个弱拍,这样每小节6拍,反复出现。谱例4:

在音乐作品中,单位拍并不是固定在一种音符上。它可以使用各种音符作为单位拍。比较常用来作单位拍的有四分音符(以四分音符为一拍),八分音符(以八分音符为一拍),二分音符(以二分音符为一拍),长短音符交替进行。

第三节 拍号和拍号的画法 拍号是用分数的形式来标画的,分母表示拍子的时值也就是说用几分音符来当一拍,分子表示每一小节里有几拍,前面说过了2/4拍就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有2拍,3/4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三拍……读法是先读分母,再读分子,比如2/4叫四二拍,3/4叫四三拍,6/8叫八六拍。

拍号要写成分数的形式,是因为在五线谱中把全音符作为整数1看待。全音符是1,二分音符是全音符的一半,自然是1/2,四分音符的时值就是1/4,以四分音符为例,每小节有2拍,(两个四分音符)时,拍号就要写为2/4,如果每小节有三拍(三个四分音符)就标画成3/4,这样以此类推。

下面举例看看拍号与音符时值的关系: 谱例1:

拍号要标画在乐曲开始的地方,画在乐曲第一行谱表的后面,(但如果有调号,要先画调号再画拍号)顺序是这样的:谱号调号拍号。在谱表上标画拍号时要以三线(五线谱中间的那条线)当作分数的横线,不必另外再画横线。如果乐曲在中途不改变拍子的话,只在开始的地方写一次就可以了,如果中途变化拍子,还需要标画新的拍号。

第四节 小节、小节线、终止线

一、小节

音乐总是跌宕起伏,强弱交替出现,这种交替出现不能是杂乱无章的、随意的,必须按着旋律的结构,组织成最小的、有规律的组织,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才可以。这个最基本的基础,就是小节。规律是这样的,强拍和弱拍交替进行,每当一个强拍出来,不管后面跟不跟弱拍(1/4的就没有弱拍跟在后面)或是有几个弱拍,在第二个强拍出现之前这即构成了一个小节,当第二个强拍出现之后,又形成第二个小节,这样循环往复。比如,一个强拍后面跟着一个弱拍,这就是“二拍子”,一个强拍后面跟着两个弱拍,那么这就是“三拍子”,强拍后面出现三个弱拍子,那就是“四拍子”,以此类推,总之,在一小节里是不能出现两个强拍的。除非在弱拍上,特别标上了强音记号。

二、小节线

每一个小节之间是由小节线来划分的,小节线是一条条与谱表相垂直的坚线,上面顶到第五线,下面画到第一线,(上下两边切记不可出线,以免与音符混洧。)这样一条条的纵线就叫“小节线”,小节线把谱表分成一节一节的,从而形成了小节。

三、终止线

终止线是在乐曲最后,将要结束的地方,这里就不能单纯的画小节线,而是要区别一般的小节线来表示,这种表示的方法是用两条竖线,其中一条细线,一条粗线并行,细的一条在前,粗的一条在后,这叫“终止线”,表明乐曲终了。(终止线的上下两端也是不可以出线的,要与第一线和第五线对齐)。谱例1:

有时,一个段落结束,或者在一个段落内,但需要转调的时候,也画两条小节线(但是两条细线,以区别终止线)。谱例2:

四、弱起小节 一般情况下,乐曲开头部分都是从第一小节,第一拍的正拍开始的,这种叫“强拍起小节”,也就是从第一小节的强拍开始。但是还有一种起拍不是由第一小节第一拍的正拍开始而是由第一小节第一拍的后半拍或者是第一小节的末一拍开始,或别的拍开始,总之不是第一小节的正拍开始,都叫“弱起小节”,比如我们大家熟悉的《国际歌》,就是从弱起小节。

谱例1:

再比如我们国家的《国歌》也是弱起小节,请看谱例: 谱例2:

这种弱起小节的结尾有两种:一种是完整的小节结束(也叫完全小节),还有一种是不完整的小节(也叫不完全小节)结束,不完全小节就是最后一小节的拍子与第一小节的拍子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小节。谱例3:

注释: 在计算小节数时,应该以完整小节开始计算

第五节 单拍子和复拍子

单拍子:是指在一小节之内只有一个强拍,而后面有固定的一个弱拍、两个弱拍或者几个弱拍,但从头到尾都是很规律的,每小节反复重复,这种拍子叫“单拍子”。单拍子的特点是只有强拍和弱拍,例如每小节有两拍,或者有三拍的这种拍子,都叫单拍子。下面我们举些在我们生活中常见常用的例子:

一、单拍子

比如2/4,这个符号叫做四分之二拍。表示四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有两拍,也即把四分音符看成是一拍,(如果打拍子就是一上、一下)每一小节打两下,第一下是重拍(也就是板)第二下是弱拍(也就是眼)。谱例1:

下面有几个问题要注意:

1、如果在一小节内,只有强拍,而没有弱拍的话,这种不叫单拍子,而叫“一拍子”(以后会讲到)。

2、在一小节之内只有一个音的时候,唱出来也是应该从强到弱,虽然只有一个音符,但在音乐表现中要体现这种感觉,把强弱变化唱出来。

二、复拍子

复拍子的概念就是在一小节之内,包括着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强拍子,(也就是由两个或者两个完全相同的单拍子,结合在一起的拍子,)叫做复拍子。但是这种强拍在力度上是有区别的,在这中复拍子中一般第二个出现的强拍叫做次强拍。因为是次强拍,因此在力度上要区别于第一拍,要比第一个强拍弱一些。下面我们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1、比如4/4拍,就是复拍子。它是由两个2/4拍组成的。谱例1 2、6/8拍,也是复拍子。它是由两个3/8拍组成的。谱例2

单拍子和复拍子在记谱的时候,必须要按着拍子号,把散音符有机的、按着拍子连起来记,形成一个音组,这种有规则的记谱法也叫音符组合法,怎么来形成有规律的音组呢?首先我们把复拍子拆成单拍子以单拍子为单位来进行音符组合。比如,4/4拍,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有四拍,它也是由两个2/4拍组成的,而2/4拍也是四分音符为一拍,这样在写谱子的时候,应该以四分音符为单位,这样既有规律,而且在视谱时也比较清楚、简单易读。谱例3:

再比如6/8拍也是复拍子,它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有6拍,也可以拆成两个3/8拍。也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仍然是以八分音符为一单位形成两组。谱例4

现在我们认识了单拍子和复拍子,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什么是混合拍子。

第六节 混合拍子

混合拍子,顾名思义,它不是单一的拍子,而是有不同类的拍子组合起来的拍子。所谓不同类是指分母相同而分子不同的拍子出现在同一小节内。叫做混合拍子。这种拍子是每小节由强弱等数交替和强弱不等数交替出现,也就是相同单位拍,两拍和三拍的单拍子加在一起形成的拍子,比如2/4+3/4=5/4拍,那么这个5/4拍就是混合拍子。谱例1:

还有一种组合方法是反过来,3/4+2/4=5/4拍。

10.乐理教案 和声大小调的音阶构成 篇十

授课教师:杨蓁

学情分析:本组学生为高2019届音乐专业学生,本学期结束后将进入高三集训阶段,学生的基础个体差异较大,加上上学期教师担任高三教学任务,学生的进度较缓慢。本组学生已完成了调与调号、调的五度循环以及自然大小调音阶的构成。完成调式这一章需要10~12个课时,今天所讲的这一知识点为1课时。调式这一章在高考中所占比例非常大,无论是什么题型、哪种命题方式、各大院校都会把它作为命题的重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知识点都务让学生掌握的扎实牢靠、能举一反三。

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对概念的理解能构建和声大小调音阶;以调式中任意音级构和声大小调音阶。

教学重点:熟练构成和声大小调音阶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以任一指定音级构和声大小调音阶。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下列各音为主音构自然大小调音阶:E、g、♯F、♭D

二、新课

1、概念讲解:和声大调是在自然大调的基础上,将其第Ⅵ级降半音而构成的。写出代言音阶C和声大调。Ⅵ、Ⅶ级之间增二度、Ⅲ、Ⅵ级之间减四度,了解特性音程。

2、举例:在上面的复习题大调的音阶中构成和声大调音阶。重点讲解临时变音记号的使用。

3、课堂练习:♭D和声大调、A和声大调。再出题巩固:B、♭G两个和声大调

4、和声小调是在自然小调的基础上,将其第Ⅶ级升高半音而构成。题目:f、♭e和小、♯c、♯g和小。

三、难点拓展:

1、不直接给出主音的和声大小调音阶构成,题目:以G为导音构成和声大调音阶。请同学们自行完成

2、在讲答案的时候总结做题方法

3、出题加以巩固:以E为属音的和声大调音阶;以F为下中音的和声大调音阶(注意第Ⅵ级)

4、小调也以同样的方式进行。题目:以E为上主音构和声小调;以♯F为导音构和声小调音阶;以B为下中音的和声小调音阶。

四、课堂总结:1)特性音程的出现 2)各音级与主音之间的关系3)做题方法的总结

11.艺术中专乐理教学探索 篇十一

关键词:中专 乐理 对策

引言

基本乐理的含义是主要用来讲解音乐最基本的理论知识,是一门比较系统的课程,也是音乐专业的学生共同学习的科目之一,为更加深入的了解音乐奠定了基础,是开启音乐艺术殿堂大门的钥匙。所以基本乐理作为艺术中专学校的必修科目之一,是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分量的。下面我们就如何转变艺术中专中基本乐理的学习状况,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一、艺术中专基本乐理的学习情况

1.老师:基本乐理的课程一般是由专业老师兼任的,一般是声乐或器乐的老师来担任,没有专门的理论老师,这种做法一方面老师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来两者兼顾,可能会偏重于专业课;另一方面没有专业的知识进行指导,严重的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2.学生:虽然艺术中专的学生一般都有自己的才能,但是对于乐理知识却是了解的少之又少。而且一些学生的基本文化知识缺乏,领悟方面有所欠缺。而乐理教学的理论性强,逻辑联系紧密,对于这部分学生学起来比较费劲。当然又因为“重艺轻文”老观念的影响,学生就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技术的学习方面,却不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得学生的整体素质下降。

3.科目和方法

截止到目前基本乐理的课本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都是学校自己进行选择,各个学校之间也缺乏沟通,老师之间也缺少交流。所以在讲课的过程中,都是按照课本的知识进行,单纯的复述,完全没有考虑到音乐的实际性。[1]

二、艺术中专基本乐理的解决方法

和大多数的科目一样,学生想要学好这门课是要具备多方面的要素的,基本乐理的学习也不例外。首先要让学生摒除传统的教学观念,然后把以老师为主导的授课轻松转化为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的模式,还要加重文化知识的学习,不能只是看重技术的学习,要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开拓多样性思维,进行科学整理

现在,科目之间的整合变得尤为重要。课程的整合是为了把分化的知识进行科学、有序以及合理的整理,从而融合到一起的过程。所以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改变传统的模式,应该更多的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起到引导的作用。基本乐理很多都是特别规矩的练习题和死板的课文内容,并且有些老师为了追求教学的效果,还加大这类题型的训练。这种一味的追求教学效果的方式往往会减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间接的影响到了其它科目的学习。因此,开拓思维的多样性,科学的整合是很有必要的。

2.理论与实践结合,改变传统观念

基本乐理也不是只是理论知识,它是在对作曲技术上面的一个升华,,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避免重理性轻感性,理论与实践脱轨的现象。我认为要更好的学习乐理知识,首先要加入听觉的元素。在乐理的学习中加入听力的元素,把抽象音乐变得具体,这样就使得乐理教学的过程中多了感性的认识。比如在学习“记谱法”这个内容时,这里面有很多容易让学生混淆的记号。那么,老师可以利用钢琴和声乐曲进行帮助,用一些不同记号的典范曲子让学生来理解,让他们用自己的方法去记忆,适当的学习与训练,才能使得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其知识的内涵。还有“节奏与节拍”这个内容,对于有些拍子学生很难明白和区别。假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入一些不同拍子的例子,那么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和记忆了。试想一下,如果学生只懂得用语言来表达调式的种类,但是不能很好的运用听力这一元素来进行分析和理解,其实还不能算真正的掌握了知识。然后,在乐理教学中加入键盘。利用键盘可以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合理的运用到实践中,这种方式不但可以加强学生学习键盘的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听力内容。理论与键盘的融合更好的促进了钢琴的学习。[3]

3.延伸文化知识吸收世界音乐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沟通也慢慢加快,现代的音乐教学面临了很大的威胁。就目前形势来看,我们要加强与世界上优秀音乐的交流和融合,与世界同步。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更新理念,使得音乐更加多元化,音乐格局更加广泛。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到不同内容的不同情况,是否可以使学生很好的理解和深入民族音乐的相关内容。例如在进行学习时不要只是局限在单一的内容中,要拓宽知识面、放眼未来。还有在律学教学中,只是介绍纯律、五度相生律、十二平均律,就会比较片面,还有泰国的七平均律、印度的二十二律和印尼“甘美兰”的五平均律、阿拉伯的中立音体系等方面都有利于学生扩展知识面。在进行节奏型学习时,一般的进行曲、圆舞曲都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老师可以适当的传授些新的知识,可以用阿根廷的探戈舞曲、著名的桑巴节奏型以及古巴的哈巴涅拉舞曲节奏型等都是可以用来补充的材料。这样就可以更加全面的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吸收世界上优秀音乐的精华,增强自己的音乐修养和内涵。

三、总结

乐理是音乐教育学习的根基,也是艺术中专音乐学习中的必修科目,当然这些教学方式和模式肯定不仅是上面提到的几种方式。现在的艺术教育不断进步,艺术中专的办学质量不断提高,为了更好的替学校和社会储备优秀的人才,我们就需要不断的开拓思维,不断的进步,来加强学生的乐理知识。

参考文献:

[1]高红珍.艺术中专乐理教学探索[J].黄河之声,2004,(01).

[2]木合塔拜尔·阿不都卡地尔.论艺术院校乐理教学的对策[J].群文天地,2011,(08).

[3]李敏芝,陈维.艺术中专基本乐理教学改革探析[J].神州,2012,(12).

12.对立统一规律在乐理教学中的体现 篇十二

一、音的属性方面

音在乐理中分为乐音和噪音。乐音的概念是具有固定音高的音, 而噪音是指无固定音高之音, “有”和“无”是对立的辩证关系。乐音按其物理属性分为四个方面, 即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 前三项字面本身即体现了对立统一规律。高低的形成是由于物体振动的次数而决定, 振动次数多则音就高, 反之则低。长短是由持续时间所决定的, 持续时间长音则长, 反之则短。强弱是由振幅的大小而决定的, 物体振动的幅度大音就强, 反之则弱。音色从表面看是非对立之词, 但其概念是由于“发音体的不同”而形成的。男声与女声、混声与同声、体鸣与膜鸣、弦乐与管乐等, 存在着对比、对立和统一。由此可知音的概念及属性是对立统一的有机整体。

二、音符时值方面

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的运用, 在于对事物运动规律要一分为二地观察、分析, 一分为二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体现。在音符时值划分教学中, 较大音符是较小音符的2:1值, 体现了一分为二、对立统一的规律。二全音符是两个全音符时值之和, 全音符等于两个二分音符时值, 二分音符又等于两个四分音符等。附点音符虽属三分法, 但其相邻较大音符也是其较小音符的2:1值, 即一个附点二分音符等于两个附点四分音符。附点四分音符等于两个附点八分音符等。复附点音符亦具有此规律。

音符特殊化分表面看似乎无一分为二的规律特点, 但仔细分析其构建规律、特点亦充满着辩证和对立的统一。所谓连音符即是基本音符和附点音符无法均分的特殊形式。三连音是将基本音符均分为三部分而代替两部分, 即四分音符等于两个八分音符, 又等于八分音符的三连音。五连音、六连音、七连音是将基本音符应均分为两部分或四部分的而均分成五连音、六连音、七连音。这些连音符都有一分为二的规律涵盖于其中, 而二连音与四连音则是附点音符均分的特殊形式, 是将附点音符应均分为三部分的而均分为两部分或四部分。三连音、五连音与二连音、四连音在均分方法上是对立的, 但在构建音乐中又是统一的有机整体。

三、音律方面

乐理教材中所列音律有三种——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纯律。西洋律名虽以字母代之, 但除七个基本音级外尚有变化音级, 基本音级与变化音级是对立的统一体, 它们共同构成了十二平均律名。中国的律学构建及应用可上溯至商代以前, 几千年来无数学者为十二律的均分而潜心劳做, 第一个用数学计算出十二平均律者 (朱氏称为新密律法) 是我国明朝的朱载土育 (1584) , 其律名的排列为黄钟、大吕、太蔟、夹钟、姑冼、钟铝、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这其中黄钟、太蔟、姑冼、蕤宾、夷则、无射称之为六律, 属性为阳律, 其大吕、夹钟、钟铝、林钟、南吕、应钟称之为六吕, 属性为阴吕。六阳律和六阴吕是即对立又统一的有机整体。

五度相生律是以分音列中的第二分音与第三分音之间的音高关系连续相生而求得各律之准确音高的。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政治家管仲就在《管子·地员篇》中记载了五度相生律的生律方法, 即三分损益法。此法以管或弦固定长度作宫, 均分三份先损 (减去) 其一份以求宫上方五度“微王”音, 然后将微王音之长度均分三份益 (增加) 其一份求微王之上方五度“商”音。求律中所用“损”、“益”之法是矛盾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体现。西洋乐理五度相生亦是采用以基音向上方纯五和下方纯四度之法, 在对立统一规律的矛盾中进行的。

纯律在我国古代的七弦琴上已有结论, 围绕七弦琴而创立的纯律理论, 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1989年陈应时先生在《黄钟》第三期发表了《论四分损益律》一文, 他根据《晋书·律历志》所载“四分益一”, 建议将琴律中的纯律改称“四分损益律” (简称四分律) 。“四分益一”可构成角音和所生宫音之间的纯律大三度, “四分损一”可构成角音和所生羽音之间的纯四度。由此可知, 纯律的构建亦为对立而又统一的“损”和“益”中而得。

四、音程方面

基本乐理中音程部分中的冠音与根音、大音程和小音程、增音程和减音程、自然音程和变化音程、原位音程和转位音程、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以及单音程、复音程等, 较多体现了对立统一规律的应用。冠音为上方音, 根音为下方音, 大音程音色明亮, 小音程音色暗淡, 增音程有向外扩张之感, 减音程有向内紧缩之觉, 至于自然、变化、原位、转位、协和、不协和以及单音程与复音程等, 既是矛盾对立、又是统一有机的整体。

五、和弦方面

西洋乐理中和弦是以三个以上音的结合按三度音程关系叠置而构建的, 但中国民族和弦却有着较多的非三度音结合的和弦, 如dao, re, sol就非常普遍地存在于民族音乐中。西洋乐理三和弦按性质构建有四种, 其名称分别为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增三和弦、减三和弦, 从结构和性质等方面而论, 大三与小三、增三与减三是矛盾着的对立统一体。大三和弦是大三度上方加小三度, 小三和弦是小三度上方加大三度, 增三和弦是大三度加大三度, 减三和弦是小三度加小三度。大三和弦音色明亮、具有刚阳之感, 常作主三和弦应用于大调式中。小三和弦音色暗淡, 具有阴柔之功, 常作主三和弦用于小调式中。增三和弦以向外扩张功能造成相对的不稳定而推动音乐的发展, 减三和弦以紧缩的功能促使音乐不稳定的流动。音乐在大、小、增、减三和弦结构的对立、音色的明暗、调性的刚柔、功能的稳定与不稳定的变化中, 矛盾、对立、对比, 且又统一有序发展。

六、调式调性方面:

西洋调式、调性的构建以大小调体系为基础, 大调式以do为主音, 小调式以la为主音, 从调式音级上看, 大调式的Ⅰ级—Ⅲ级是大三度, Ⅲ级—Ⅴ级是小三度, 小调式的%级—&级是小三度, ’级—V级是大三度, 从各音级名称上看, Ⅱ级为下导, Ⅶ级为上导, Ⅲ级为下中, Ⅵ级为上中, Ⅳ级为下属, Ⅴ级为上属。上导下导、上中下中、上属下属即对立又统一, 共同构成了调式音级。以调式属性而论, 其大调与小调在色彩方面是对比、对立且又是统一的, 大调式具有明亮的音色和刚阳的特点, 小调式具有暗淡的音色和柔和的特性。大调性善于表现宽广、雄壮、坚定有力、明亮而富有阳刚之气的曲调, 小调性长于表现柔和、优美、抒情、暗淡, 具有阴柔特点的音乐。

中国民族调式调性中也存在着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 因为中国民族调式 (中国古代无调式之名词) 在构建时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 以黄钟为宫建立起来的调式体系称“黄钟均”, 黄钟均中五声音阶为:黄钟宫、太簇商、姑洗角、林钟微王、南吕羽, 大吕均大吕为宫。其单数为律, 属性为阳, 双数为吕, 属性为阴。就宫、商、角、微王、羽五声而论, 其五行属性为:宫为土、商为金、角为木、徴为火、羽为水。以宫土论之则要区分是阴土还是阳土, 商金是阴金还是阳金等。与西洋大小调比较, 宫、微王调式具有大调性特点, 其中宫调式最明朗、清亮, 是五中调式中最暖的色调, 微王调式色彩亮度稍逊于宫调式, 但比宫调式色彩感觉更稳定、更浓重、更理性。商调式色彩适中, 介乎于明暗冷暖之间, 但要比自然小调开朗。羽调式色彩偏暗, 呈冷色调, 具有抒情性, 与此同时西洋小调式较接近。角调式因音级中小音程最多, 色彩也最暗, 色调最冷。

七、结语

13.基本乐理试题7 篇十三

1.用来记载()的五条平行横线叫做(),是()之一。

2.为了标记比五条线、四个间更高或更低的音,常常在五线谱的下面或上面加许多短线,这些短线叫做(),由于加线所形成的间叫

做()。

3在五线谱上用来确定某一线的音高位置的符号叫做(),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又称(),表示记在五线谱第()线的音为小字一组的();另一种是(),又称(),表示记在五线谱第()线上的音为小字组的()。

4.用来固定乐音音高的名称叫做(),分别是()。

5.在读谱和唱歌7个固定的音用(来表示,叫做()。

6.两个相隔一定距离,具有同样名称的音之间的关系叫做()。

7.由于谱号确定了某一音的位置,把它记在五线谱上就构成()。

8.在乐音体系中,音高关系最小的基本单位叫做(),用()表示。相邻两个()的和叫做(),用()表示。

9.用来表示音的()的符号叫做音符,是()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常见的音符可分为()和()。带附点的音符叫做(),附点是记在音符()的小圆点,其功能 是为了(),附点增长原有音符时值的()。带有两个附点的音符叫做(),后面的附点增长前一附点的时值的()。

11.延音线是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上面的弧线,表示它们要唱奏成(),它的时值等于这些音符的()。

12.在音乐中表示音响停顿的符号叫做()。

13.音符包括()个组成部分,即()、()、()。

14.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叫做(),在音乐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叫做()。

15.音乐中的基本强弱规律用()来表示。

16.小节线的主要作用是划分曲调的节拍,小节线的前面是(),小节线的后面是()。

17.在音乐中,重音和非重音有规律的强弱反复叫做(),它是用()来组织音乐的,强拍用()来表示,次强拍用()来表示,弱拍用()来表示。

18.表示不同拍子的符号叫做(),用分数形式来表示,分子表示(),分母则表示(),分数线用五线谱的第()线代替 一个音由弱拍或弱位延续到下一个强拍或强位,使其弱音变为强音的音,叫做(20歌曲或乐曲从若拍或强拍的若部分开始,叫做(),也称()。

二、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少选并选出正确的一项得1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83 分).对于bE—bbG两音的表述,正确的有:()

A.变化全音

B.音数为2

C.增二度

D.变化音程 .连音的音值与下列哪两项音值相同:()

B.

D.A.C..下列记号中与力度有关的是:()A.

B.rit

C.adagio

D.Fp 4 .下列哪两个装饰音的演奏效果相同:()

A.

B.

C.

D.

三、非选择题(共30分)

1.根据拍号划分小节,改正不正确的音值组合。(共15分)

14.乐理教案 篇十四

主讲人:刘杉 2013

第六章 自然大小调式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自然大小调式的音程结构、调式特征等。

2、了解西方音乐史中不同时期大小调式的应用及功能性在调式中的作用。重点难点:

调式、大调式、调的五度循环、等音、和声大调与旋律大调、唱名法。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课时: 10课时

大小调体系,大调式、小调式,以及两者相互渗透所形成的调式总和。教学内容:

1、调式及音阶的概念

(1)调式:几个音按照一定的关系排列,并以一个音为“中心音”,这样便形成了调式。(2)音阶:调式中的各个音按照音高关系从主音到相邻八度主音的排列叫音阶。

2、自然大调的音阶结构(1)自然大调的结构(2)自然大调的音阶特征(3)正音级与副音级

3、调与调号

(1)调:调式音阶中主音的高度。

(2)调号:音乐中用来标明调的记号叫调号。(3)升号调(4)降号调

4、等音调与调的五度循环

(1)等音调:两个调所有的音级都是等音,而且具有同样的的调式意义,称为等音调。(2)调的五度循环:将七个升降号以内的各调,按照纯五度关系排列,就构成了调的五度循环。

5、和声大调与旋律大调

(1)和声大调:将自然大调的第六级音降低半音,称为“和声大调”。

(2)旋律大调:在上行时与自然大调相同,在下行时第六第七级降低半音,这样的称为“旋律大调”。

6、大调中的稳定音与不稳定音(1)稳定音级:I

III V(2)不稳定音级:II

IV VI VII(3)不稳定音级的解决:不稳定音进行到稳定音,称为解决。(4)不协和音程的解决:增音程向外(扩大),减音程向内(缩小)。

7、唱名法

(1)简谱:简谱只有一种唱名法,即首调唱法。(2)五线谱:五线谱有两种,首调唱法、固定调唱法。

8、自然小调

(1)自然小调的音阶结构(2)自然小调的基本特征(3)正音级与副音级

① 正音级:I

IV

V

(调式骨干音级)② 副音级:II

III

VI

VII(调式非骨干音级)

(4)平行调:在自然调式中调号相同,音列相同的大小调,互为平行大小调或关系大小调。

9、和声小调与旋律小调

(1)和声小调:将自然小调的第七级升高半音,即称为和声小调。(2)旋律小调:降自然小调的第六级第七级都升高半音,即旋律小调。

10、小调中的稳定音与不稳定音(1)稳定音级:I

III

V(2)不稳定音级:II

IV

VI

VII

11、辨明各种大小调的要点(1)看调号和临时升降号。

(2)注意和声调式中的特性音程,注意旋律调式中的临时升降音级。(3)旋律的结束音往往是主音,(4)将旋律中的音按音阶排列,便于分析。

第八章 中华民族调式

教学目标:

1、掌握同宫系统各调及中华民族五声调式、七声调式的音阶结构及特征。

2、了解三种七声调式的渊源,在我国民族调式主要指的是何种民族及区域的音乐。重点难点:

五声调式、七声调式、同宫系统调、民族调式的分析方法、中古调式。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课时:

6课时 教学内容:

1、五声调式:由按照纯五度关系排列起来的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组成的调式称为五声调式。

2、五声调式的音阶结构(1)没有半音、即没有小二度。

(2)相邻的两个音之间是大二度或者小三度。

(3)仅有一个大三度宫——角,可看做是五声调式的特征。(4)五声调式的骨干音,I

VI

V 级。(5)五声音阶的音级标记:同七声音阶相同。

3、五声调式的扩大:清角、变宫、变徵、闰。

4、七声调式

(1)在五声调式的基础上增加两个偏音所构成的调式叫七声调式。(2)我国传统的其声音阶

① 清乐音阶:加入清角和变宫 ② 雅乐音阶:加入变徵和变宫 ③ 燕乐音阶:加入清角和闰

5、同宫系统调及其调号

(1)同宫系统调:宫音相同的诸调式称为“同宫系统调”。

(2)同宫系统调的特征:主音不同、调式结构不同;宫音相同、调号相同、音列相同。

6、判别各种民族调式的要点

(1)按照宫角之间的大三度关系找到宫音。(2)根据结束因为主音来确定调式。

(3)注意调式中有无偏音,判断是否为五声调式的扩大。

7、中古调式

(1)中古调式:中古调式又称教会调式,源于17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七声调式。(2)中古调式:利底亚、混合利底亚、弗里几亚、多利亚等

第十章 调的关系

教学目标:

1、掌握调性的远近关系。

2、了解西方音乐在不同时期创作中调性的运用。重点难点:

大小调的近关系调、同主音大小调的骨干和弦、同宫系统各调及近关系调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内容:

1、近关系调

(1)近关系调:调号相同或调号相差一个升降号的各个调,都称其为近关系调。(2)调号相同的两个调(关系大小调或平行大小调)(3)调号相差一个升号的两个调(4)调号相差一个降号的两个调

2、同主音大小调的骨干和弦

(1)同主音大小调:主音音高相同的大调和小调称之为同主音大小调。

(2)同主音大小调中主音、属音、和下属音上所建立的三和弦称为主和弦、属和弦、下属和弦。

(3)骨干和弦:在第 I

IV

V级上构成的和弦都成为骨干和弦。

3、自然小调及变体各调的特点

(1)自然小调:有三个特征音与小三和弦。

(2)和声小调:有两个小调特征音与小三和弦;一个大调特征音与大三和弦。(3)旋律小调:有一个小调特征音与小三和弦;两个大调特征音与大三和弦。(4)同主音大调:没有小调特征音与小三和弦;三个大调特征音与大三和弦。

4、自然大调的及变体各调的特点

(1)自然大调:有三个大调特征音与三个大三和弦。

(2)和声大调:有两个大调特征音与大三和弦;一个小调特征音与小三和弦。(3)旋律大调:有一个大调特征音与大三和弦;两个小调特征音与小三和弦。(4)同主音小调:没有大调特征音与大三和弦;三个小调特征音与小三和弦。

5、同主音五声调式

(1)同主音五声调式:凡主音音高完全相同的各个五声调式,均称为同主音五声调式。

① 主音相同:表现在各调式虽不同,但他们的主音都一样 ② 宫音各异:表现在相邻的两个调式都是角音与宫音的互换。③ 调号不同:宫音不同其调号就不相同,调号是以宫音来决定的。

第十一章 调式变音及调的交替与转换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移调、移谱的四种方法,能熟练对转调做出清楚的判断。

2、了解调式变音、半音阶的定义及实际应用。重点难点:

转调、离调、调式交替、移调。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课时:

6课时 教学内容:

1、转调

(1)转调的概念:由前一个调进入到后一个调,并在后一个调上结束,称为转调。(2)近关系转调:

① 相同调号转调

② 相差一个降号转调 ③ 相差一个升号转调(3)远关系转调:

① 同主音关系转调 ② 相差两个升降号的转调(4)中华民族调式的转调

①近关系转调 ② 远关系转调

2、离调

(1)离调的概念:由主调临时转换到副调,在副调上既不做巩固,又不作停留,只是短暂的、过渡性质的,并且很快又回到主调,称之为离调。(2)离调举例

3、调式交替

(1)调式交替的概念:音乐中两个不同的调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称之为调式交替。(2)大小调式交替:在大小调体系中,由于同主音大小调或关系大小调并存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调式转换。

4、移调

(1)移调的概念:在调关系中,将某一作品的全部或者一部分,从一个调移到另一个调叫做移调。

(2)移调的应用:主要应用在声乐作品,器乐作品中。(3)移调的主要方法:

① 同名移调:通过改变调号,将调的音名保持不变的移调。

上一篇:大学生谈恋爱利大于弊一辩稿下一篇:做人应该有梦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