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共6篇)
1.体会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篇一
(1)依据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过文章内容表现出来的,因而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来。
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作者记述了十六年前父亲牺牲前后的几件难忘的事情:
局势紧张,父亲提前整理一些重要的书籍和资料;父亲被捕经过;法庭上,父女的最后一面;父亲英勇就义,一家人悲痛万分。
文章语言朴实无华,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父亲深深的怀念。
(2)依据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章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作者总会在字里行间表露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有时甚至直接用抒情、议论的方法来宣泄自己的感情。
因而,抓住了文章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感情来。
例如《索溪峪的“野”》一文,作者在写了索溪峪的山”野”、水“野”、动物“野,就连行进在期间的男女老幼也返朴归真,”野”性十足后,
赞叹道:“于是,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从未有过的清爽;索溪峪的‘野’,荡涤着我的胸怀”对索溪峪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3)依据含义深刻的语句、段落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作者在表明自己的态度时,力求明朗、显豁,以便于读者和自己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有时为了取得意味深长的效果,作者不直接表情达意,而是采用比较含蓄的方法说出言外之情。
对于蕴含在语句中的作者的态度,我们或者要联系作者写作时特定的历史背景,
或者联系文章的写作手法,
或者联系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意思和结构层次进行理解,尤其要联系句子或语段所在的上下文的具体语境理解。
例如,《荔枝》一课中,作者写母亲剥荔枝时的动作:“(母亲)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
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
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
细致的描写突出了母亲一生的勤俭、辛劳。
联系母亲临去世前舍不得吃一颗荔枝的举动,母亲对儿孙深深的疼爱之情着实令人感动。
(4)在反复朗读与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有效的朗读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一边读,一边想,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学习方法。
诵读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方法,它不同于朗读,不同于吟诵,诵读强调眼到、口到、心到,核心是自我体验的过程,重在感受体验、整体把握。
小学生要通过朗读和诵读理解作品,同时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
此外,有的文章的开头、结尾或点题的句子直接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感情。
例如《只有一个地球》结尾一段,为了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作者发出了这样的呼吁“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还有的文章标题本身就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感情倾向。
例如《可爱的草塘》、《我爱故乡的杨梅》等,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入地体会这种感情。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过去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重头戏是“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语文课程标准中改为“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概括”需要理性的判断,注重的是结果,强调的是规范、统一;“体会”则是感情的把握,注重的是过程,重在自主感悟,自由表达。”
中心思想”仅仅是就文章的主旨而言,而“思想感情”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阐释,后者的外延比前者要大得多。
2.直接抒发感情 充分表达思想 篇二
在今天的科技时代,已经出现了现代化的通讯方式,如移动电话、电报、传真、特快专递、电子邮件等。但无论怎样,书信都是人们感情交流的一种最好的方式。亲笔给父母、老师、朋友或陌生人写信,不仅可以传达我们的思想感情,而且能给收信人以“见字如面”的亲切感。尤其在中考写作中,如果能够在恰当地理解题目的基础上,巧妙地选取书信的形式来选材立意,应该能取得意想不到的高分。
如《一起走过的日子》、《清晰的面孔》、《真挚》等写人类文章均可以采用书信这一创新形式来抒写真情实感。用书信体写作,可以很好地抒发作者的真实感受,容易唤起读者的共鸣。在写某本书、某篇文章的读后感的时候,也可以借用与书中人物对话的形式,用书信来表达,如写《鲁滨孙漂流记》的读后感,可以写成《给鲁滨孙的一封信》。在吉林省2008年中考作文中,有一位考生就聪明地运用了书信这一形式完成了材料作文,而获得了高分。
老师,您辛苦了
□吉林考生
敬爱的化学老师:
您好!现在,我坐在中考考场上,心潮澎湃。我知道,您正在考场外等着我们,今天的气温高达29度,可您执意要送我们进考场。你说,你要看到我们胜利的微笑;你说,你要听到我们成功的消息。(引入中考情境,自然。)
回想起和您相处的一年中发生的事,有欢笑,有泪水,有感动。(承上启下)
老师,还记得那次您与我们语重心长的谈话吗?您告诉我们怎样推倒阻碍我们与父母之间交流的那堵墙,您告诉我们“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儿亲不在”的道理,您告诉我们怎样走好人生之路……那一次谈话,我们每个人都深受启发,我们都默默地感激你,并把感激化作了努力学习的实际行动,您看到了吗?(回忆老师对学生谆谆教导的画面,体现教师的责任感。)
老师,还记得我们班的“打嗝”事件吗?我们班有一名经常打嗝的同学,他总是在上课时大家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突然打嗝,自然扰乱了同学们的听课情绪。这名同学家庭条件不好,根本不可能有足够的钱给他看这种怪病。您了解了这一情况后,就帮助他努力克服打嗝,还花钱给他买药。您告诉我们不要歧视那位同学,要多帮助他。您的良苦用心没有白费,他的毛病已经彻底改掉了。老师,您知道那位同学有多感激您吗?(回忆老师帮助学生克服打嗝的事例,突出老师的爱心。)
老师,还记得我们离校那天的情景吗?您拿来了一部数码相机,让我们每个人说一句话,您要录下来作为您永久的纪念。您在一个个同学面前走过,我们听到的是一阵阵的哭泣之声,我们听到的是一句句对您真诚的祝福。我们的声音在颤抖,我们看到,您的手也在颤抖。我们说得最多的是“老师,谢谢您”、“我会永远记住您”……今天我还要补充一句:“老师,您辛苦了!”(回忆与老师分别时的场景,表现老师对学生的依恋之情。)
老师,我们相处只有短短的一年,可是,您对我们的教育却让我终生难忘。您就像我们的母亲一样爱护着我们,我们也像对待母亲一样尊敬您,这就是纯洁的师生情啊!(抒发真挚的师生情谊。)
老师,您辛苦了!(扣题,照应题目。)
您的一个淘气的学生
六月二十二日
这是一篇优秀的中考作文,这是一封感情真挚的书信。考生选取的是化学老师这一师者形象,通过三件事情的叙述,把老师的责任感和崇高品质生动地表现出来,表达了一个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文章中表现出学生对老师的细心观察和理解,细腻的感情在字里行间表现得真切自然。文章的成功之处表现在于书信这一表现形式的运用。和老师交流感情的最佳方式莫过于促膝谈心,而书信的形式就等于促膝而谈。文章的每一句话,如对老师的倾情诉说,娓娓道来。第二人称的运用,使考生如面对老师一样,又避免了直接向老师表达的“不好意思”、“难为情”之类,对于老师挚爱之情的表达更加淋漓尽致。
那么,写作中考书信体文章有哪些要求呢?
书信体文章在写法上比较灵活,但应该遵循一定的要求,即:(一)必须合乎规范:书写格式的规范、书信语言的礼仪规范;(二)言之有物,通情达理:信中所述之事要实在,所表之情要率真,所讲之理要通达。
书信实际上是一种书面谈话,写作中一定要态度端正,写实在之事,多肺腑之言,还应该准确把握双方之间的关系,恰当地运用称谓及礼貌语言,语气要合乎身份,语言风格要适应对象特点。首先应该向写信对象打招呼,即先写“称呼”。如“想念的爸爸”、“尊敬的老师”等;正文的写作,一定要根据文章题目要求确定主旨,也就是整篇文章的主旨,要求语言通顺,条理清晰,措辞得体,主次分明,有头有尾,详略得当,最好是一件事一段落。
总之,书信体文章在表情达意方面有较为突出的特点:作者的思想表达得更充分,情感抒发更直接。你不妨动笔试一试吧!
3.体会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篇三
所谓感情,是人们对与之发生关系的容观事物(包括自身状况)的态度和体验。中国古人把这些态度和体验分成喜、怒、哀、惧、爱、恶、欲,称之为“七情”。
感情不仅与人的生理机能有关,更受人的社会性的制约。因此一篇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既体现了作者个体独特的体验,又带有时代社会的色彩。
如果说主旨是作品的灵魂,那么感情就是作品的生命。没有感情的文章是缺乏生命活力的。同时,我们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也只有准确把握作者的感情,才能与作者产生真正的共鸣,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旨。
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也是近年来中考语文考查的重点内容。从具体的题型看,中考试题对作者思想感情的考查主要有以下一些形式:
1.指明某一词语所包含的感情;
2.指出某一句话所表达的感情;
3.列举作者对某一对象的情怀;
4.整体把握一篇文章的感情;
5.比较两种感情的异同;
6.分析文中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7.理解某一句富有感情的话语的含义与作用
8.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文段的感情;
9.从描写的角度分析人物的心理;
10.感受作者的情感并结合自己的经历谈感受。
以上种种题型,从一个词语到句子到全文,从作者的情感态度到读者的感悟体验,虽然形式多样,但考查的都是我们品味语言,领会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怎样才能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呢?
要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先要知道作者怎样抒发思想感情。一般来说,作品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所谓直接抒情,就是人们所说的直抒胸臆,即作者直接运用判断、呼告等手段表达出的自己的态度和体验。其特点是直接袒露、气势奔放、感情炽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间接抒情,就是通过叙述、议论或描写的方式来抒情,这种抒情显得含蓄、委婉,往往依附于事、依附于理或是依附于景。
对于直接抒情的把握,主要是从字面上把握;对于间接抒情,则要注意从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的作用上去分析。
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辨析词语感情色彩
有时作者在文中运用褒贬词语直接把对人或事物的好恶爱憎表露出来,这是直接扦情的一种形式。分析这类情况,只须明了词语的感情色彩即可。如“崇高”、“伟大”、“光荣”、“奉献”、“正直”、“坚强”、“平易近人”、“当机立断”等表歌颂、赞扬、喜爱的感情,儿化音节也表一种亲切喜爱之情;而“卑鄙”、“渺小”、“耻辱”、“自私”、“下贱”、“软弱”、“见风使舵”、“优柔寡断”等则表批判、鞭挞、贬斥的感情,这是显而易见的。
值得注意的是褒义贬用、贬义褒用的情况。如《背影》中“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藤野先生》中“还要将脖子扭几扭,真是标致极了”,这两句中“聪明”和“标致”为典型的褒义贬用;而《我的老师》中“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春》中“宛转卖弄着清脆喉咙”,这两句中的“狡猾”和“卖弄”为典型的贬义褒用。分析这类词语的感情色彩,一定要注意全文的感情基调,看作者在全文中对这一对象的感情态度如何,以此来判定这些词语的感情色彩。
二、分析特殊句式的效果
有—些句子,如排比、反问,还有感叹句,这那是明显的抒情特征。排比句能营造一种强烈的气势,对抒情有很大的帮助。反问句本身包含了作者的一种倾向,一种态度:肯定反问句表否定的意思,否定反问句表肯定的意思。用反问句比用陈述句语气更强,更利于抒发作者的感情。感叹句更是直接用来抒情,句尾一般用“啊”作结,句中常用“多么”、“那么”之类词语来修饰,句末用感叹号。
如排比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一个排比、直抒胸臆,高度评价、赞颂了志愿军战士崇高的精神境界。再如:反问句“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土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同上)以否定形式发问,表达肯定的意思,既赞颂了志愿军战士的“可爱”,又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还有感叹句“他们的确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同上)直抒胸臆,篇末点题。
三、描写分析法
有的作品,作者把自己的情感态度寓于描写之中,以美好的形象或丑恶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好恶爱憎。在分析的时候,首先应明确对象在全文处于一种什么地位,再结合全文主旨,看作者的倾向与态度,还要看作者运用的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等,最后结合形象具体分析这一段或几段描写所传达出的情感信息。
如《驿路梨花》中对梨花的描写:“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还有对花和人的描写:“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着花衫的哈尼族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走在前边的约摸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这些描写没有直接表明作者的情感,但美好的形象和画面让人能从中品味出作者心中的喜悦与赞赏。相反的,《变色龙》中对警官奥楚蔑洛夫的描写、《范进中举》中对范进、胡屠夫的描写,暗含了作者的讽刺与批判,作者没有明说一句话,但读者读到此处,就会油然而生憎恶之情。
体会描写之中的感情,要学会在把文中所描之形还原成具体可感的图像,还要想像自己就是作者,或者是文中的人物,与作者,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去欣赏或是揭露,就能准确地把握作者暗含的情感态度。
四、记叙分析法
文章是作者思想的外现,无论作者想怎样客观地叙述,总免不了带上其情感态度的倾向。因此,我们还能从叙述之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的时候,可以抓住作者叙述之时所用词语的感情色彩、所用的句式的特点,从字里行间挖掘作者的爱憎好恶。如《中国石拱桥》第8自然段谈卢沟桥的抗战历史,第10自然段叙述中国石拱桥的飞跃发展,从“英勇抗战”、“彻底打败”、“世界最长”、“新创造”、“仅有”、“无比优越”等词语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赞颂、自豪之情。再看《徐霞容和〈徐霞客游记〉》中对徐霞客游历过程的一段叙述:“从崇帧九年起,霞客按着预定的计划作万里远游,于九月离家入浙江,十月入江西,转年正月到湖南,三月过湖南入广西。第三年三月,由广西入贵州。五月内贵州入云南,又往返于云贵边界间,最后于第四年四月横赏云南直到腾越(腾冲),这是霞客西游最远的地点。„„他这次行程是生平最远的一次,也是最后的—次,时间长达四年。实际上他在归途中已经染病,到家后半年,竟于崇帧十四年正月死去,年仅56岁。”这一段是十分客观的叙述,但从作者—系列紧凑的时间地点的变换中可见钦佩之情,特别是最后的“竟”、“仅’二字又流露出了无限的惋惜。这样的情况,在《鲁迅自传》中也有表现,无论是写他弃医从文还是回国后与反动派斗争,受反动派的迫害,笔调十分冷峻,但我们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就能从字里行间窥见他热切的爱国救国之情和如火的斗争激情。
五、议论分析法
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在各种文体中均有运用。在记叙文中揭示事件意义、人物品质,开头总领下文,结尾总结全文;在说明文中强调说明对象的意义,引发人们的思考;在议沦文中直接表明作者的立场、观点、情感态度;在散文中抒写人生感悟,揭示人生哲理。有很多议论均饱含作者的激情、显示其价值取向、情感倾向。在分析时,首先要明确议论所针对的人、事、物,其次要从全文主旨的高度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最后还要注意议论时所用的词句本身包含的情感态度。如《哥白尼》、《邓稼先》中的议论要言不烦,对哥白尼《天体运行》一书的意义、价值,对哥白尼坚持真理、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进行了充分肯定;对邓稼先在中国两弹研究过程中所作的贡献,对邓稼代崇高的人格给予了高度评价,字里行间洋溢着赞颂之情。更不用说《谁是最可爱的人》、《白杨礼赞》中饱含激情的议论了。就是说明文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中的议论也暗合作者的赞美感情。议论文如《谈骨气》中无论是事例的概述,还是对事例的分析,—些洋溢着赞颂、敬佩之情的词句,就很好地表现出了作者的情感态度。而另一篇文章《谎言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面对日本右派分子石原慎太郎歪曲历史,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别有用心的谎言,作者义愤填膺,有悲愤、有斥责、有质问、有揭露、有警告,种种情感,通过一些词语、句式一一表露出来,很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词语如“暴行”、“耻辱”、“歪曲”、“粉饰”、“煽动”、“信口雌黄”、“别有用心”等;句子如:“谁不知道,当年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了大半个中国,践踏中国的大好河山,丧心病狂地屠杀无辜,制造—个又一个万人坑、无人区,使两千万中国人惨遭伤亡?”“遇难者30万!”“其良知何在?”“难道他不感到有愧吗?”等。这些词句所表达出的感情态度又符合文章主旨的情感倾向,更能促进我们对文章内容和主旨的理解。
4.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篇四
教学目标:
一、学会学习文章时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了解体会思想感情的重要途径是有感情朗读课文。
三、体会《七子之歌――台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文章的特点: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而发。
二、学习《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1、学生默读,适当圈画。
2、讨论: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有哪些?设身处地;感情朗读。
3、复习前面学过的课文,用以上一种方法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阅读《七子之歌――台湾》。
1、介绍时代背景,将自己融入当时的社会之中,谈谈自己的感受。
2、自由读短文,讨论生字词,提出疑难。
3、边读诗歌边想象画面,然后将头脑中的画面描述给同学听。
4、讨论:体会到什么?(台湾人民的悲惨生活,渴望解放的强烈愿望,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5、齐读。表演读。
5.体会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篇五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阅读复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体会文章思想感情,这节课我将从目标的叙写,评价方案的设计,教学过程的预设这三个方面展开。
一、基于课程标准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五、六年级阅读的要求是:
1、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2、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3、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二、基于教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根据复习课的特点,我们确定:以通过复习,使学生灵活地运用抓住文章主要内容、从内容中体会思想以及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几种常用方法,提高阅读水平,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为教学目标;以引导学生通过读文章,体会、归纳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学会灵活地运用,做到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教学的重难点,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指导思想,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本节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体会文章思想感情为复习内容,目的在于梳理阅读知识重难点,明确做题方法,达到灵活运用。
三、基于学生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通过几年的阅读积累,已具备了一定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也有着相应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只是学生在归纳整理的环节做得还不够到位,对方法的运用还不够灵活。
因此复习时先让学生自己说说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课堂上集中交流,归纳整理,最后再综合运用。
四、基于课程纲要
根据: 六年级《整理和复习》课程纲要 【课程特质】
通过总体的整理和复习,把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进行系统地梳理和提纲携领地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概括主要内容和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得到巩固和加深理解,各种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好地达到小学语文教学的预定目标。【评价等级】
A、能在自主复习中梳理复习过程,从中感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并能把领会到的方法运用于练习实践之中。
B、能完成对复习过程的梳理,基本感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能较好地将方法运用到练习实践中。
五、基于学业质量评价标准
评价内容:
小学语文阅读复习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评价内容标准】
1、能正确总结出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
2、能通过交流、练习,发现、总结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
【水平要求】
A
1.能准确、熟练的总结出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
2.能通过交流、练习,运用规范的语言总结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
B
1.能说出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几种方法。
2.能用比较规范的语言,总结出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几种方法。
六、根据以上五项思考,制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下:
目标一:通过归纳整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形成知识的体系。重点
目标二:通过交流、练习,能灵活运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提高复习效率。难点
七、评价任务
任务一:通过整理归纳,全班交流,用自己的话说出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
任务二:通过小组交流,自主训练,将总结出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灵活运用到课内、外阅读中。
八、评价标准
任务一——能准确、熟练的总结出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
任务二——能灵活运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提高阅读复习效率。
九、评价方法 交流式评价:
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交流,在交流中对学生进行评价。表现性评价:
通过小组交流、学生回答问题情况,适当对学生进行点拨。纸笔性评价:
运用练习题检测学生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方法和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掌握情况。
十、复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结合课程标准对五、六年级学生的要求,检查学生具备的能力。
2、揭示课题。
设计理念: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使学生尽快的明确本节课的复习内容。
(二)归纳梳理,一展身手。
1、自主回忆老师教过的、自己经常运用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整理方法,小组交流,推荐代表发言。
3、提炼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
4、小组合作概括主要内容以及体会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 先让学生自己总结,老师再进行归纳,提炼,使学生从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全面的方法上,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并结合着课内外练习快速掌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和步骤。
(三)学以致用,拓展延伸。(集思广益)
1、出示课外阅读,自主学习后概括主要内容及体会思想感情。
2、全班交流。
设计理念:此目的通过课外阅读的练习,熟练掌握及运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和步骤。
(四)总结学法,提升能力
1、畅谈收获,明确方法。
2、细心观察,举一反三。
设计理念: 此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做题方法和步骤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明白复习中只要处处留心观察,就会有所收获,从而形成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
十一、作业设计
请在综合复习的几篇文章中选择3篇文章,说说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概括它们的主要内容,并把它们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写下来。
设计理念:作业设计即巩固了本节课的重点,又进一步训练孩子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更激发孩子做阅读题的兴趣。
十二、板书设计
课题扩充 段意合并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要素串连 句子摘录
方法多样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分析主要内容
灵活运用
抓住重点词句
分析题目
6.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篇六
这是突破本课教学重点“学习抓住关键词句揣摩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的主要教学过程。教师以“默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画出来并简要地写出你的感受。”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精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并试着找关键词,作批注。接着组织学生进行汇报交流,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及时总结抓关键词的方法,如反复读、联系上下文、删除关键词等,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完善自己的批注。在教师引导点拨的基础上,教师接着放手让学生运用抓住关键词句揣摩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自学课文的4——10自然段,并出示学习要求:一是反复读课文,找出关键词句;二是揣摩关键词句,写上批注。学生先自读学习、小组交流,最后小组选出代表进行班级交流,展示自学成果,教师对学生的交流进行及时地点拨与提升。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把课文的重点内容2—10自然段的学习分为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为教师引导学习2、3自然段,借助重点语句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教给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揣摩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第二个步骤是学生运用前面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习课文的4—10自然段,放手让孩子们进行读书,找具体的语句,体会法布尔而的对昆虫的痴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了学生情感体验的个体性,培养了学生独立阅读能力、默读能力,以及学以致用的能力。这样的学习过程更符合孩子掌握知识的规律。同时,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小组交流、班级汇报,让学生学会合作,产生思想的碰撞,激起思维的火花,借鉴别人的优点补充自己对文本的感受,充分利用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教学资源。第二题孔子是个怎样的人?学生都能读出孔子是谦逊有礼,不骄傲自满,不
畏艰辛,积极进取,知道学无止境的人。从学生的做批注情况来看,都能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并写好相关的批注。具体数据如下:
做批注找到3处关键词句的有2人,占全班的5%。
做批注找到4处关键词句的有10人,占全班的26%。
做批注找到5处关键词句的有6人,占全班的15%。
做批注找到6处关键词句的有9人,占全班的23%。
做批注找到7处关键词句的有8人,占全班的21%。
做批注找到8-11处关键词句的有4人,占全班的10%。
能找到5处以上关键词句的占全班的69%。
【体会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推荐阅读: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1-13
一个基层环卫工作者的心得体会08-26
做一名合格的安全监管工作者心得体会08-12
最美科技工作者活动心得体会11-03
药监工作者学习抗震救灾英雄事迹心得体会08-23
医护工作者两学一做心得体会11-25
2010党务工作者支部书记培训班心得体会07-18
街道社区工作者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07-23
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材料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