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早期教育(精选9篇)
1.小儿早期教育 篇一
幼儿保健教育教案---小儿气管有异物怎么办
小儿气管异物是由于小儿的咳嗽反射及喉头保护性反射尚不成熟,功能不良所引起的。当小儿在进食时哭闹、嬉笑、跑跳或口内含着小物品突然深吸气时,就非常容易将异物吸入气管中。随着呼吸的作用,异物就会进入气管、支气管或其深部,可以引起小儿咳呛、青紫、呼吸困难。进入气管的异物有的没有及时发现,常常继发感染,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或肺肿脓的表现相似。较大的异物被吸入后可以因阻塞在声门或气管腔,使其受到强烈刺激而发生气管痉挛或声门紧闭,小儿可立即出现青紫、窒息而死亡。
小儿气管异物直接危及小儿的生命安全,因此家长应充分认识其危害性,注意预防小儿气管异物的发生。一旦小儿发生气管异物,家长不能存有任何侥幸心理,应该立即争分夺秒,急送小儿到医院治疗。这是因为小儿气管异物自然咳出的机会很少,只有在医院手术室的条件下,用喉镜或气管镜才能取出异物。所以家长必须认识到及时治疗的重要性,万万不可贻误时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为了预防小儿气管异物的发生,要避免小儿在吃东西时哭闹、嬉笑、跑跳,吃饭要细嚼慢咽。同时不要给幼小的小儿吃炒豆子、花生、瓜子等不易咬嚼的食物,更不要给小儿强迫喂药,这些都容易造成小儿气管异物的发生。在小儿的活动范围内应避免存放小物品,如小钮扣、图钉等,防止出现意外。
这里我们特别提醒家长,有时小儿吃东西出现呛咳之后,仍长期反复咳嗽,按气管炎治疗仍不见好转时,就应考虑是否有支气管异物的可能,应到医院进行透视,做进一步的检查才能确定。
2.小儿早期教育 篇二
1 临床资料
本组支气管哮喘患儿30例, 男18例、女12例, 年龄3~11岁;均符合小儿哮喘诊断标准。既往有哮喘史19例。过敏性鼻炎11例, 小儿湿疹5例, 食物过敏4例, 余无过敏史记录。护理针对患儿不同个体制定具体护理计划与健康教育方式。治疗后所有患儿1年内仅2例再次住院, 且发作症状较以往均轻、住院时间亦缩短;无1例发生哮喘持续状态。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病房内保持安静、整洁, 每天定时开窗通风, 避免刺激性气体, 以确保室内空气清新、流通及温、湿度适宜。室内不宜摆放花草, 减少过敏源种类和数量;制作被褥、床垫尽量使用新棉花;勤洗被褥, 病房湿式清扫;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 提高患儿舒适度。
2.2 治疗及用药护理
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主要是抗感染、平喘、止咳化痰、镇静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 给予雾化治疗、吸氧等。患儿用药时要严格掌握剂量, 静脉滴注不宜过快, 浓度不宜过高, 严密观察用药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给予雾化吸入治疗时取半卧位或坐位, 护士要在旁守护, 仔细观察患儿面色、呼吸及缺氧状况, 严防呼吸道阻塞;根据病情需吸氧时, 以鼻塞法为宜, 氧浓度不宜过高。
2.3 饮食指导
饮食宜多样化, 要求营养丰富, 清淡易消化。嘱患儿多饮水, 避免刺激性食物;禁食与过敏有关的食物, 如鱼、虾、蛋等;同时注意进食不可过快、过饱。
2.4 心理指导
哮喘的发病常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关, 因此, 家长应特别注意调整患儿的精神状态。哮喘是1种心身疾病, 各种心理因素均可诱发或加重哮喘发作[1], 且由于病情的反复发作, 严重影响了患儿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使其负性情绪不断增加, 多数患儿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表现为任性、内向、缺乏信心、情绪不稳、睡眠障碍等, 甚至对治疗失去信心。护士应针对性的予以心理疏导, 鼓励患儿在控制症状中起主角作用, 调整患儿的心理状态, 使其保持良好的情绪。
2.5 健康教育
将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相关知识, 尤其是的患儿哮喘发作先兆症状的观察及哮喘缓解期的管理, 从患儿入院起就要对其及家长讲解, 并采用一对一的个案教育方法, 由责任护士根据患儿及其家长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强弱、家庭背景、生活方式等选择适合的教育方法, 逐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 使家长认识到哮喘是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 哮喘的治疗方案也是连续性的, 了解哮喘病连续治疗的重要性。当遇到具体问题时进行实例讲解, 现场操作, 如有效的咳嗽、咳痰、拍背方法, 气雾剂的使用方法等让患儿及其家长演示, 直至完全掌握为止。出院前1~2d根据不同个体制定具体的目标和计划让患儿及其家长出院后付诸实施, 并嘱其定期复查。由于小儿支气管哮喘是1种反复发作的慢性变态反应性疾病, 春秋季节发病率较高, 天气变化或情绪改变均可诱发该病。该病起病急, 病情危重, 哮喘持续发作可并发心衰, 如治疗不及时, 可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甚至死亡[2]。因而要对患儿及家长做好全程健康教育, 以减少哮喘发作, 维持病情稳定, 提高生命质量。
3 讨论
患儿由于过敏原、体质、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及年龄、性别等不同, 给予对症和个性化护理, 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全程健康教育, 使患儿及其家长对本病有了全面的认识, 并懂得了如何避免过敏原、调节饮食, 合理休息与锻炼, 掌握了吸入治疗的方法及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的观察, 懂得了如何判断发作先兆症状及相应的处理办法, 使哮喘发作减至最少, 症状减至最轻并迅速缓解, 减少住院次数, 从而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哮喘,护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 张静.21例小儿支气管哮喘家庭调护顺应性指导[J].护理研究, 2006, 20 (21) :1920-1921.
3.小儿脑瘫要早期发现 篇三
小儿脑瘫的病因
小儿脑瘫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伤残情况,是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脑瘫小儿有时可以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感知觉障碍、视听障碍等。
诊断小儿脑瘫时应特别强调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婴儿期出现发育落后或运动障碍的症状;二是需排除各种代谢病或变性疾病等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以及正常小儿的一过性发育落后。
小儿脑瘫的病因很多,既可发生在出生时,也可发生在出生前的胎儿或出生后的新生儿。但存在这些病因的患儿并非全部都会发生脑性瘫痪,只是发生小儿脑瘫的危险性显著提高。主要包括早产与低出生体重儿,产时窒息导致脑缺血、缺氧,产伤导致的颅内损失与颅内出血,先天性脑发育异常与畸形,高胆红素血症导致的核黄疸,先天性宫内感染导致的脑损伤以及其他各种原因导致的围产期脑损伤,等。所以,家长正确认识病因并做好孕期体检、围产期保健等措施,对减少小儿脑性瘫痪的发生尤为重要。
特别要提醒家长,有些小儿存在一些基础病变或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在分娩过程中出现类似缺氧的表现而误诊为缺血缺氧性脑病,甚至以后被误诊为小儿脑性瘫痪的在临床上也并不鲜见。因此,诊断小儿脑性瘫痪的患儿一定需要仔细寻找病因,对一些病因不明的患儿则需要进行详细的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及染色体、基因检测等检查,严格排除遗传性、先天性疾病导致的发育落后,以免延误治疗。
小儿脑瘫的鉴别诊断
小儿脑瘫典型症状表现为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反射异常。当家长发现这些症状时,往往提示已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对减少患儿致残率尤为重要。小儿脑瘫早期往往有以下一些表现,家长们要切记及时发现,及时就诊。
1.有时过度激惹、兴奋、哭叫,入睡困难,睡眠时间减少,睡眠中阵发性哭吵,不能喂奶安慰,有时过于安静,肢体活动少。
2.喂养困难,吮吸及吞咽不协调,流口水多,体重不增。
3.易惊,对声音刺激敏感,易受惊吓,难以安慰。
4.喜欢打挺,护理困难,感觉四肢较紧,穿衣时难以将手臂插入袖中,换尿布时难以将大腿外展,洗澡时难以将拳头掰开,背部僵硬呈弓形,头喜欢后仰,等。
以上某种情况也可能在正常小儿中出现,不能单纯根据其中一二项异常就诊断为脑瘫。但如果存在多种异常,而且有发生脑瘫高危因素的患儿,需要特别警惕。
经常有家长认为头颅MRI、脑电图或头颅CT可诊断小儿脑瘫,实际上这是个误区。头颅MRI、头颅CT可以了解颅脑结构有无异常,对探讨脑瘫的病因及判断预后可能有所帮助;脑电图可以了解是否合并癫痫,并对指导治疗有参考价值。但有些脑瘫患儿上述检测结果可能是正常的,不能据此来否定小儿脑瘫的诊断。
小儿脑瘫需要与婴儿期其他一些疾病相鉴别,特别是一些进行性疾病如代谢性、遗传性疾病等,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苯丙酮尿症、21-三体综合征,以及其他染色体疾病和先天性遗传性有机酸、氨基酸、脂质代谢性疾病,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脊肌萎缩症等进行性疾病,这些疾病可以表现为发育迟滞、癫痫、运动落后、异常姿势、肌张力异常、反射异常及类似小儿脑性瘫痪早期的症状,鉴别的要点是小儿脑性瘫痪是非进行性疾病,病情会随着孩子的发育成长逐渐好转;而需要鉴别的疾病病程则呈进展性,或者表现为发育倒退,相关实验室检查可以出现阳性证据。因此,当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出现运动倒退、智力倒退等情况时,应该及时到专科医院就诊,不要盲目认为是小儿脑性瘫痪而忽视了原发病。
怎样早期发现小儿脑瘫
小儿脑瘫如果错过最佳康复时机,致残率明显提高,甚至还有可能遗留严重的神经系统损害,影响终生。因此,家长应了解小儿脑瘫相关知识,学会识别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孩子如果有小儿脑瘫高风险因素,尤其是2个月及以下的小儿有易激惹、烦躁、哭吵、喂养困难等症状的,不要简单地认为是佝偻病或低钙、低镁血症,应定期到专科医院检查。医生会详细询问小儿出生史及母亲孕期情况,仔细进行体格检查,对小儿神经系统功能评估,对存在早期小儿脑性瘫痪的患儿进行早期干预。
就诊医院应该选择儿童医院或相关专科医院。专科医师能熟练掌握小儿发育神经学知识及Vojta姿势反射,如小儿到一定月龄而达不到相应的运动水平,应该消失的原始反射(如拥抱反射、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等)不消失,应该出现的立直反射及平衡反射未出现,就应该提高警惕;如同时伴有异常姿势、肌张力改变及智能落后,就应该考虑脑性瘫痪的可能,及时给予相应的康复治疗。同时,家长不应满足于头颅影像学及脑电图正常,其检查均不能作为诊断脑性瘫痪的必备条件。
小儿脑瘫在1岁内,特别是6个月以内开始治疗效果最佳。因为此时期小儿神经系统正处于迅速生长发育及分化阶段,而脑损伤尚处于初期阶段,其异常姿势及运动未固定化,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其代偿及回复能力较强;如错过这个最佳时期,往往会留下运动发育落后、步态异常等永久性神经系统功能损害,需要通过手术矫形来诊治,其手术难度之大和手术打击不可避免。但家长同时也要注意,如果小儿在新生儿期仅出现一二个症状而一般情况较好,不一定就是小儿脑性瘫痪,也有可能为正常儿的一过性表现,此时则需要观察,定期随诊。
杨理明 副主任医师
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一科科主任,主要从事儿童神经系统疾病早期康复、儿童癫痫、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治及脑电图技术方面研究。担任湖南省小儿神经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杂志》通讯审稿专家。先后参与多项省级和院级课题并主持开展新技术。在国内核心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医学著作《儿科临床急诊手册》《儿科住院医师手册》的编写。
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二上午、周四全天
4.小儿早期教育 篇四
1、夏季小儿保健小常识之多喝开水
各种饮料如汽水、果汁、可乐等含较多的糖分及电解质,过多摄入除了对孩子的牙齿发育不利,还会影响到孩子的食欲和消化功能,引起超重和肥胖。从营养学观点看,白开水对健康最有益。白开水进入人体后可立即进行新陈代谢,有调节体温、输送养分及清洁体内毒素的功能。
2、夏季小儿保健小常识之午睡护理
夏日午时气温最高,家长都希望宝宝多睡少动。但据生理学研究表明,人体睡眠分浅睡眠与深睡眠两个阶段。通常情况下,人们在入睡80~100分钟后,便逐渐由浅睡眠转入深睡眠。在深睡眠过程中,大脑各中枢的抑制过程明显加强,脑组织中许多毛细血管网暂时关闭,脑血流量减少,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明显降低,如果宝宝在深睡眠阶段突然醒来会有强烈的不适感。
3、夏季小儿保健小常识之调整食谱
夏天气温高,出汗多,需要为孩子增加食物的供应,增加幅度在10%--15%。为此,宜适当地让孩子多进食一点牛奶或奶制品,多吃新鲜蔬菜。蔬菜中的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可提高食物中蛋白质的吸收率与利用率,从而促进孩子的发育。另外,还应补充水。比如午睡前或午睡后让孩子吃点水果,喝点酸奶、菜汤或白开水等。
4、夏季小儿保健小常识之洗澡清洁
夏天洗澡,可以帮助孩子调节体温,还可以使皮肤上汗腺开口不被上皮细胞阻塞,有利于散热。还能减少和减轻很多婴儿皮肤病,如新生儿皮炎、新生儿湿疹、尿布皮炎、臀红等,更能增加孩子的食欲,促进生长发育。因此,一日洗澡1~2次是必要的。洗澡的水温应在37℃左右。
夏季小儿饮食要注意什么
1、西瓜消暑不宜多吃:炎热的夏季,西瓜是孩子常用的消暑佳品,但是吃西瓜也要当心惹出“祸”来。因为,每年都有孩子吃了含有激素和剧毒农药的西瓜引起食物中毒,出现上吐下泻的症状。
2、饮料好喝不宜喝多:饮料喝得过多,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并刺激肠道,使蠕动亢进,缩短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影响孩子对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吸收。幼儿的胃肠道功能尚未发育健全,黏膜血管及有关器官对冷饮的刺激尚不适应,因而不要多喝饮料,否则会引起腹泻、腹痛、咽痛及咳嗽等症状,甚至诱发扁桃体炎。
3、有些蔬菜不宜多吃:多吃蔬菜,对孩子身体有益,但是有些蔬菜却不宜多吃,比如:菠菜。菠菜中含有大量草酸,草酸在人体内遇上钙和锌便生成草酸钙和草酸锌,不易吸收而排出体外。儿童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钙和锌,如果体内缺乏钙和锌,不仅可导致骨骼、牙齿发育不良,而且还会影响智力发育。
夏季小儿护理要避免的误区
1、剃光头:大暑天气是一天比一天热,有的妈妈会给宝宝理发,甚至干脆给宝宝剃个光头,清爽凉快又不容易长痱子,连洗头的功夫都省了,专家指出:夏天的确不宜给宝宝留过长的头发,因为除了通过呼吸排出人体部分热量之外,皮肤排汗还是排出热量的主要途径,但给宝宝剃太短的头发或剃光头是不可取的。
宝宝一旦剃光头,就等于失去了遮挡太阳和其他外界物体的天然安全屏障,意外伤害、蚊虫叮咬,各种细菌在头皮上的感染机会大大增加,如果细菌侵入宝宝头发根部,还会破坏头发毛囊;严重时会影响头发的正常生长。
5.小儿推拿讲义 篇五
第一章 概说 ………………………………………………1
一、推拿的起源 ……………………………………………1
二、什么是推拿疗法 ………………………………………1
三、推拿学派 ……………………………………………1 第二章 推拿手法 …………………………………………1
一、什么是推拿手法 ……………………………………1
二、穴位分型 ……………………………………………1
三、推拿手法 ……………………………………………2 1.推法 ……………………………………………2 2.拿法 ……………………………………………2 3.揉法 ……………………………………………2 4.运法 ……………………………………………2 5.捣法 ……………………………………………2 6.掐法 ……………………………………………2 7.分法 ……………………………………………2 8.分筋法 ……………………………………………2
四、推拿次数 ……………………………………………2
五、注意事项 ……………………………………………3 第三章 常用穴位 …………………………………………3
一、脾穴 ……………………………………………………3
二、肝穴 ……………………………………………………3
三、心穴 …………………………………………………3
四、肺穴 …………………………………………………3
五、肾穴 …………………………………………………4
六、胃穴 …………………………………………………4
七、大肠穴 ………………………………………………4
八、小肠穴(附利小便穴)………………………………4 九、八卦穴 ………………………………………………4
十、运水入土穴 …………………………………………4 十一运土入水穴 …………………………………………5
十二、板门穴 …………………………………………5
十三、小天心穴 …………………………………………5 十四、四横纹 …………………………………………5
十五、小横纹 …………………………………………5 十六、二马穴 …………………………………………5
十七、外劳宫 …………………………………………5
十八、阳池穴 …………………………………………6
十九、天河水穴 …………………………………………6
二十、退六腑穴 …………………………………………6 二
十一、上三关穴 ………………………………………6 二
十二、威灵、精灵 ……………………………………6 二十三、五指节 …………………………………………6 第四章常见疾病的治疗 ……………………………………7
一、感冒 ………………………………………………7
二、支气管炎……………………………………………7
三、肺炎 ………………………………………………8
四、顿咳(百日咳)……………………………………8
五、麻疹 ……………………………………………9
六、腹泻 ……………………………………………10
七、痢疾 ……………………………………………11
八、疳积病(小儿营养不良)………………………12
九、口疮 ……………………………………………13
十、便秘 ……………………………………………13
十一、脱肛 …………………………………………14
十二、遗尿 …………………………………………14
十三、水痘 …………………………………………14
十四、目赤痛(急性结合膜炎)………………………15
十五、痄腮:(腮腺炎)…………………………………15
十六、急惊风 …………………………………………16
十七、慢惊风 …………………………………………17 第一章 概说
一、推拿的起源
推拿疗法也叫按摩疗法,是祖国医学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向疾病作斗争中,所取得的丰富经验的结晶。
这种疗法,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考其起源:我们祖先在与自然界斗争的过程中,发生损伤,或生食兽肉野果,饥饱不匀,肠胃不适,即用手揉摩患处,或腹部而感到舒适,在这种本能的自发的治疗基础上,日积月累,形成了后世的推拿疗法.二、什么是推拿疗法
推拿疗法是一种以求代药的物理疗法,其特点是不用药物,不用器械和特殊设备,仅凭医者的双手,根据不同的病情,运用不同的手法,在人体的一定部位上进行操作,从而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促进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由于采用手法上的不同,可分成人和儿童推拿两种。
由于推拿疗法经济简便,易于掌握,没有痛苦,疗效又高,符合多快好省的要求,更适合广大工农兵群众的需要,因此值得大力推广普及。
三、推拿学派
历代医家,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许多心得体会,因而逐渐形成了许多学派。有的专用于正骨,医治外伤;有的着重治疗内科疾病;有的专施治小儿。
这里主要介绍,青岛市立中医院小儿科的治疗经验。其特点是,只运用左手各部穴位以代替全身的推拿,取穴简单,疗效迅速,可免脱衣解带的麻烦,小儿易于合作和接受。第二章 推拿手法
一、什么是推拿手法
推拿手法是医者的双手,在患者身上某部及穴位进行用不同的操作方法,或清(泻)、或补、或清补兼施等手法,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开脏腑之闭结,扶正祛邪之治疗目的,即称手法。
医者在操作时,必须手法稳定,穴位准确,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二、穴位分型
人体各部穴位,一般分点、线、面三种类型。
1、点型:
人体某部位或经络穴位,采取揉、拿、点、捣等手法称为点型。如小天心、二马等穴。
2、线型:
人体某部位的二点中间的连线,这个长型的穴位,采取用推、打、提、捏等手法,称为线型。如大椎、天河水、六腑等穴。
3、面型:
人体某部或经络穴位(面积较大的穴位)采取推运的手法,称为面型。如八卦、板门等穴。
三、推拿手法
常用手法有:推、拿、揉、运、捣、掐、分、分筋等八种方法。
1、推法:
医者用左手托着患儿之左手,医者用右手拇指或食、中指罗纹面,在患儿 某部穴位,凡向前推动,行于直线,不可歪斜,统称为推法,多用在线型穴位上。推法:1.补法?——推向指根(向心性为补)
2.清法(泻法)——由指根推向指尖(离心性为清)3.清补法——由指尖至指根,来回推之(往返都为清补)一般规律如此,也有例外者如推天河水穴。例如:推天河水、肝穴、脾穴等。2. 拿法
医者右手拇指二指,同时相对用力,拿按患儿的某一个穴位,称为拿法。为强刺激手法之一,多用于急救。一般用于点型穴位,例如缓解痉挛拿列缺穴。也是儿科推拿的辅助手法之一。如推拿结束拿威灵,精灵。注意:要松紧适宜,用力要柔和。3. 揉法
医者以拇指或食、中指罗纹面,按在患儿某部穴位上,做左右平衡旋转揉按叫揉法,多用在点型穴位上。
例如:揉二马,外劳宫等穴。4.运法
医者以左手托患儿左手,以右手拇指或食中两指拼拢的罗纹面,由某穴作弧形或环形,推运至他穴称为运法。多用于面型穴位。
例如:运八卦、运水入土等到穴。5.捣法
医者以左手托患儿左手,以右手食指或中指屈曲,以屈指关节背面捣(打)在穴位上,称为捣法。
用于点型穴位,例如:捣小天心。6.掐法
凡用医生指甲,在穴位上掐之,使产生酸、麻、胀感称为掐法。例如:拇食二指相对用力掐五指节。7.分法
医者两手拇指从选定的穴位上,向两侧分推,叫做分法。
例如:分阴阳穴。8.分筋法
医者右手(或左手)在患肢做左右扭转捏拿等动作,以达到舒筋和血的疗效,适应于肢体瘫痪等症。
以上推拿八法,适应于小儿常见疾患,其他手法,不多赘述。附:提捏手法
两手半握拳,以食中两指,将患者皮肤用力提起,作连续不断的灵活动作,叫做提捏手法。例如:提捏大椎穴。
四、推拿次数
推拿的速度,每分钟200次左右。一次治疗,每个穴位需要2000——3000次,大约需要10分钟到15分钟。推拿次数与年龄、病情成正比例。年龄大,病情重的推的时间宜长,手法宜重。婴儿或病情轻者,推的时间宜短,手法宜轻,一般推一次约需30分钟,每日一次,重症可一日二次。
五、注意事项
1.医者必须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以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施术前要备好滑润剂(如滑石粉等)要洗手,修短指甲。
3.推拿室要保持一定温度,不可过凉过热,空气要流通。在严寒季节,医生双手不可过凉,以免使患儿产生惊惧,造成操作时困难,治疗后要注意避风,以免复遭外邪侵袭,加重病情。
4.患儿的姿势要适宜,在操作时先施行一些不易引起患儿恐惧和哭闹的手法,力求合作,然后再作较为痛的指法,如提捏大椎。5.操作手法要轻重适宜,用力均匀
在临床治疗中,必须要有熟练手法,根据辩证施治的精神,灵活地运用这些手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作为一个推拿医生,不仅具有一定的医学理论知识,还必须注意手法的锻炼,以达到柔和、深透,持久,有力的要求。这样在临床上才能得心应手。第三章 常用穴位
一、脾穴
1.部位:拇指外侧缘,赤白肉际处(由指根到指尖)属线型穴位。2.操作方法:
补脾:向心性推之,用于虚症,如脾虚泄泻。清脾:离心性推之,用于实症,如伤食、积滞。
清补脾:来回推之,为平补平泻。用于虚中挟实症,如消化不良。3.作用:健脾调中,消食积化痰涎,补血生肌。
4.主治:消化不良、积食、脾虚泄泻、疳积、脱肛、虚喘嗽、慢惊风等症。
二、肝穴
1.部位:食指掌面,由指根到指尖,属线型穴位。2.操作方法:
平肝(清肝)——离心性推之。补肝——向心性推之(少用)。
注:推本穴时宜用泻法,少用补法,如肝虚应补时,则以肾穴代之,肾为肝之母,补肾即补肝。
3.作用:平肝熄风,解热镇惊,开郁除烦,和气生血。
4.主治:急慢惊风、感冒、目赤、昏闭、烦躁不安、脾虚泄泻等。
三、心穴
1.部位:中指掌面,由指根到指尖,属线型穴位。2.操作方法:
清心:离心性推之 补心:向心性推之(不用)。本穴在临床上极少用,若须用时,则以天河水代之。3.作用:清心火、利小便、镇惊搐。
4.主治:口舌生疮、小便赤涩、眦红、惊搐、弄舌等。
四、肺穴
1.部位:无名指掌面,由指根到指尖,属线型穴位。2.操作方法:
清肺:离心性推之(多用)补肺:向心性推之。3.作用:疏风解表、顺气化痰、利咽止咳、补益肺气。
4.主治:作伤风感冒、咳嗽痰喘(肺炎、急慢性气管炎、百日咳等)、麻疹不透。凡肺经实热者宜清,虚寒者宜补。
五、肾穴
1.部位:小指掌面,由指根到指尖,属线型穴位。2.操作方法:
补肾:向心性推之。清肾:离心性推之。
古书记载的清补法,与此相反。
3.作用:补肾益脑、益气养神、温下元、止虚火。
4.主治:先天不足、遗尿、小便短赤、五更泄泻、咳喘、肾亏骨软等。
六、胃穴
1.部位:由腕横纹到拇指根部,外侧缘,赤白肉际处,属线型穴位。2.操作方法:
清胃:离心性推之。(此穴只清不补)3.作用:清胃热、止呕降逆、除烦止血。
4.主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痘疹潮热不退、吐血及鼻衄。
七、大肠穴
1.部位:食指外侧缘,赤白肉际处(由指根到指尖),属线型穴位。2.操作方法:
清大肠——离心性推之。补大肠——向心性推之。清补大肠——来回推之 3.作用:调整大肠功能,有固肠、涩便、止泻等作用。4.主治:赤白痢疾、泄泻、便秘、脱肛、肛门红肿等。
八、小肠穴
1.部位:小指外侧缘,由指根到指尖,属线型穴位。2.操作方法:
清小肠——离心性推之。
3.作用:利尿止泻、分清降浊、清膀胱之热。
4.主治:尿闭、小便不利、口疮、泄泻而无小便者多用之。附:利小便穴
我院儿科,常用自腕部沿手掌内侧缘,推向小指尖,称为利小便穴,治腹泻甚效。九、八卦穴
1.部位:手掌面,掌心的周边,顺着时针的方向,划一个圆圈是八卦穴。属面型(也称环型)穴位。(卦名:乾、坎、艮、震、巽、离、坤、兑)2.操作方法:
①顺运八卦—由乾卦起运转一周到兑卦止,周而复始的推运,称为顺运八卦。②逆运八卦—由艮卦起,以逆时针的方向推运一周,到震卦止,周而复始的推运,称为逆运八卦。
3.作用:和中利隔、顺气化痰、消宿食、开饱胀、调和五脏、有升清降浊之功。4.主治:胸闷胀饱、呕吐、泄泻、食欲不振、咳嗽痰喘、心烦内热等。
十、运水入土穴
1.部位:由小指尖起到掌根之中点,属弧型穴位。2.操作方法:由小指尖起,沿掌边推向掌根处,称运水入土。3.作用:润燥通滞。
4.主治:便秘、痢疾、遗尿等。
十一、运土入水穴
1. 部位:由拇指尖起到掌根之中点,属弧型穴位。
2.操作方法:由拇指尖起,沿掌边推向掌根处,称运土入水。3.作用:止泻。4.主治:腹泻。
十二、板门穴
1. 部位:拇指下,大鱼际肌之中点,属面型穴位。2. 操作方法:左右旋转揉之,或来回推之为清板门。3. 作用:能清胃热,通调三焦之气。4. 主治:止吐泻、退虚热、嗌奶、胃疼等症。
十三、小天心穴
1. 部位:掌根大小鱼际交接处的中点,属点型穴位。2. 操作方法:
①捣小天心法——医者左手托患儿之左手,以其右手食指或中指屈曲,以屈指关节背面捣穴位,称捣小天心法。
②掐小天心法——拿法同上,医生以拇指甲在穴位上掐之,称掐小天心法。3. 作用:通窍散郁、畅通经络、安神定惊、清热明目止咳等。4. 主治:惊风癫痫、实热急喘、痘疹欲出不透等为一切眼病的主穴。凡眼疾:眼球上翻————向下捣。
眼球下翻————向上捣。
眼球左翻————向右捣。
眼球右翻————向左捣。十四、四横纹
1. 部位:掌面、食、中、环、小指,四指本节之横纹处,属线型穴位。
2. 操作方法:推四横纹——医者左手掌托患儿左手四指的背面,拇指握住中节处,以右手拇指外侧或螺纹面,来回推之。3. 作用:调中行气、退热消胀、散瘀结。
4. 主治:肚胀、疳积、咳嗽痰喘、气促胸满、唇裂腹疼。
十五、小横纹
1. 部位:小指根纹下小横纹处,属点型穴位。2. 操作方法:揉小横纹——用右手拇指螺纹面揉之。3. 作用:消郁热、化痰涎。
4. 主治:口疮、流口水、为治百日咳、肺炎之要穴,一切痰壅喘咳等症皆良。十六、二马穴
1.部位:在手背无名指与小指掌骨缝陷中与手掌兑宫相对。属点型穴位。2.操作方法:揉二马——医者左手握患儿左手。使手心向下,小指屈于掌心,以右手拇指左右揉之。
3.作用:大补元气、健脑补髓、顺气散结、利水通淋。
4.主治:先天不足、气虚喘咳(慢性气管炎)、脱肛、疝气、小便闭塞或不利,虚火牙疼、瘫痪、脑炎后遗症等一切虚症均宜之。
十七、外劳宫
1.部位:手背中央,与内劳宫相对处。属点型穴位。
2.操作方法:同二马,将无名指,小指屈曲,与掌面成90°度,使穴位显出。3.作用:温中去寒、安蛔止疼。
4.主治:下寒腹疼(一切腹痛均宜,如肠梗阻、肠套叠等),往来寒热、胆道蛔虫、久泻不止、透发痘疹、疝气脱肛、夜啼症、感冒风寒、揉之取汗,一切虚寒症均有效。
十八、阳池穴
1.部位 :腕后二寸陷凹中(相当针灸的外关穴部位),属点型穴位。
2.操作方法: 揉阳池???——医者以左手握住患儿腕部,以右手拇指或中指的螺纹面揉之。
3. 作用:解表散寒,祛风止疼,降逆清脑。
4. 主治:头晕头痛(各种类型之头疼均宜)、鼻塞流涕、感冒、急慢惊风及其后遗症、脑震荡后遗症等。
十九、天河水穴
1.部位:前臂正面,由掌根到肘弯横纹中间一条直线,属长线型穴位。2.操作方法:推天河水——向心性推之,称清天河水(此穴无补法)。3.作用:解表散寒、清热化痰、安神镇惊、利尿。
4.主治:急热惊风、惊啼烦躁、弄舌、重舌、口疮、感冒发热、咳嗽、腹泻、麻疹、尿少等症。
二十、退六腑穴
1.部位:前臂内侧缘,由肘横纹头至腕横纹头,属长线型穴位。2.操作方法:离心性推之,称退六腑。3.作用:清实火、退高热、除热痰。
4.主治:高烧、急惊风、实热痰喘、便秘、热痢、痘疹、痄腮等一切热症宜之。二
十一、上三关穴
1.部位:前臂外侧缘,由掌根直上至曲池穴,属长线型穴位。2.操作方法:向心性推之,称推上三关。
3.作用:培补元气、调和气血、能发汗,对疹毒内陷、隐疹不出等有显效。4.主治:表虚自汗、麻疹不透、先天不足、小儿瘫痪等症。二
十二、威灵、精灵
1.部位:威灵——手背,外劳宫旁,食中指掌骨之间,靠近食指掌骨侧,属点型穴位。
精灵——手背,外劳宫旁,无名指小指掌骨之间,靠近无名指掌骨侧,属点型穴位。2.操作方法:以拇指甲掐之,继以揉之。3.作用:舒筋和血、开窍镇惊。
4.主治:急惊暴死、昏迷不醒。多在急救时配合使用,为儿科推拿结束手法之一。二十三、五指节
1.部位:手指各关节处。
2.操作方法:医者以拇食二指相对掐之。3.作用:调和气血、开窍镇惊。
4.主治:急慢惊风,能加强各穴功能,为儿科推拿结束手法之一。
第四章常见疾病的治疗
一、感冒
病因:四季均有发生,尤以秋冬季最常见,多因气候突变,遭受风寒侵袭,肺气 不宜所致。
症状:发冷发烧,头疼体疼,鼻塞流涕,咳嗽喷嚏,食欲不振,呕吐,有汗或无汗,便秘溲赤等。
治则:解表散寒清热。取穴:
1.发热轻的(37.5°C—38°C)平肝肺 天河水 掐五指节 10’ 15’
2.发热较重的(38.5°C—40°C)平肝肺 退六腑 提捏 掐五 10’ 15’ 大椎 指节 3.兼症:
鼻塞—加阳池 呕吐—加清胃 嗽重—加八卦 10’ 10’ 10’
以上治疗每天一次,一般的感冒,推拿一次就可好,最多2-3次可愈。推拿以后4-5小时左右,会发热更高一些,这是邪热外表之象,热持续2-3小时,则汗出烧退病愈。附:治感冒验方: 1.生姜二钱 生葱白三寸 大枣四个 水煎顿服。
2.荆芥 薄荷 苏叶各二钱 水煎服 3.绿豆五钱 生姜三片
葱白一个 青萝卜片一两 水煎服出汗
二、支气管炎
病因: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亦可由理化性刺激如煤烟、灰尘、寒冷空气刺激引起发病,按病程长短,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症状与治疗:
1.急性支气管炎:初起有感冒症状,继则咳嗽加重,可有发烧、胸闷、气促、食欲不振,初为干咳,以后痰渐多。取穴: ① 八 卦平肝肺 清胃 天河水 10’-15’ 10’ 10’ 10’
若喘重——改逆八卦 10’
发热38.5°C以上改用六腑 ②喘重痰多(肺部有湿性罗音)去清胃加小横纹
③唯独喘重少痰或无痰(肺部有干性罗音)去小横纹改用四横纹。
2.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如反复发作可成慢性。
症状与治疗:轻者仅早晚有刺激性咳嗽,重者可有发烧,咳嗽,吐痰明显,活动后喘,呼吸可带哮鸣声,日渐消瘦等。取穴:
①可先按急性气管炎治疗,推二次后改用补法: 二马 补脾平肝 补肺 10’ 10’ 5’ 10’
②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出现发烧、喘重、痰多,此是虚中挟实症,治宜清补兼施。取穴:
a.逆八卦 二马 四横纹 清胃 六腑 10’ 10’ 10’ 5’ 15’ b.二马 补脾 清肺 天河水 10’ 10’ 10’ 10’ 附:治气管炎验方:(1)霜桑叶 适量 烧水喝
(2)桔梗 炙甘草 百部根各二钱 水煎服
(3)梨一个 川贝母一钱 切开梨去核把川贝末填入梨核空处,把梨紧合起来,蒸食或煮水吃。(4)中成药:三蛇胆陈皮末或三蛇胆川贝末,按说明服。
三、肺炎:
病因:以肺炎双球菌多见,其次为葡萄球菌,链球菌、流感杆菌等,多继发于流感,麻疹,百日咳等急性传染病。以冬春两季多见。
初起有发热,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有时有呕吐,继则出现呼吸急促,鼻翼搧动,鼻唇紫绀,痰气上壅,烦躁不安,甚则出现高烧抽风,呕吐昏迷。取穴:
(1)逆八卦平肝肺 小横纹 六腑 10’ 10’ 10’ 10’
若高烧引起惊厥加捣小天心,若头痛鼻塞揉阳池
(2)治疗后体温下降,咳喘减轻,少痰或无痰(肺有干罗音)改用: 八卦平肝肺 四横纹 天河水
10’ 10’ 10’ 10’ 附: 治肺炎验方:
(1)麻黄 一钱-二钱 杏仁 2-3钱 生石羔 8钱-1两 生甘草1钱 水煎服(2)葶苈子 二钱 大枣三钱 水煎服
四、顿咳(百日咳)
病因:本病是由百日咳杆菌所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多在冬春季流行,任何年龄的小儿均可感染,但以乳幼儿多见。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故又名百日咳。
症状特征: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终了有吼声,咳时面色潮红或口唇青紫,涕泪交逬,引吐痰食,夜甚于昼,甚则鼻衄,痰中带血,舌下有小粒溃疡,颜面浮肿等。治则: 宣肺泄热豁痰止咳。取穴: 逆 小 天
(1)八卦 横纹 清胃 河水 或六腑
15’ 15’ 10’ 10’
(2)痉挛期,咳嗽痰稠,咯吐不利:
逆八卦 小横纹 六腑 小天心
10’ 10’ 10’ 5’
或肺俞拔火罐2---3次,可缓解痉挛。
(3)病久,气血亏损,体弱消瘦,咳嗽不典型。治宜清肺养阴:
二马 清补脾 小横纹 天河水
10’ 10’ 10’ 10’ 附:治痰要穴:
燥痰(干性罗音)——四横纹 湿痰(湿性罗音)——小横纹 热痰(脉滑有力)——六腑 寒痰(脉弦滑)——外劳 虚痰(脉弱无力)——二马 附:治百日咳验方:
1.鸡苦胆一个 白糖适量
用针刺破鸡胆,将胆汁烘干,加入适量的白糖,碾末调匀,一岁内分三天服完,二岁两天服完,二岁以上一天服一个,每天分2——3次服。
2.大蒜五钱 白糖两
大蒜捣烂加糖,开水一杯,浸泡5小时,每日一剂。三次分服,连服4—5天。
五、麻疹:
病因:是由病毒引起的小儿常见急性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节,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近年来由于广泛的实行了麻疹减毒活疫苗预防接种,发病率大大降低。症状:
初起有发热,流涕、目赤,羞明,眼泪汪汪等,明显上感症状,继则呕吐,大便稀、发烧2—3天可于颊部粘膜及唇内侧出现白色点状麻诊斑,一般发热3天,开始出疹,先自耳后,颈部开始,渐及面、胸背、四肢、透发后2—3天开始消退,留下棕色色素沉着斑。取穴:
1.正常疹子:发烧不高(39°以下)平肝肺 天河水 清胃
10’ 10’ 10’
2.高烧(39.5°—40°以上)麻疹透发不好(并发肺炎)。六腑平肝肺 清胃
20’ 10’ 10’ 喘咳重者加八卦
3.黑疹子——疹色紫暗,高烧喘嗽,一般多因用发物太过。热甚而致;或护理不当,过于保暖。治宜,大用清热解毒之法,佐以透发。取穴:外劳 六腑平肝肺 清胃 20’ 15’ 10’ 10’
喘重???——加四横纹,惊悸抽风——加小天心
4.白疹子——疹色淡白,稳而不透,昏迷嗜睡,四肢发凉,面白唇青,泄泻等。此乃气血虚弱,元阳不足,不能抗毒外出所致。治宜:大补元气,活血透毒。
取穴 :
1.多推:外劳宫、平肝肺、二马、天河水。2.体温不升,体质虚弱者,改用下穴: 多推:三关、平肝肺、外劳宫。
再服用香菜水一般可出,若再不出者,可用刮痧法,用硬币沾水在前后肋间刮之,或刮分八道穴也可。
附:治麻疹验方:
(1)芫荽适量,烧水服,是最好的发物,疹出不透可用鲜芫荽蘸热黄酒搓五心,麻疹很快可出。
(2)透发麻疹:芫荽两棵、鲜茅根五钱水煎代茶。(3)蓖麻子去皮和鲜萝卜叶捣烂,搓五心,疹可随之而出
六、腹泻
本病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多发于夏秋季,主要由于消化道细菌感染或饮食不当所致。可分四型。1.伤食泻:
病因:乳食过饱、恣食肥甘、损伤脾胃。
症状:口嗳酸气、口渴恶食、腹热胀满、泻时腹痛、泻后痛减、小便赤涩、大便色黄白、臭如败卵、或兼呕吐。
伤乳泻者,大便色黄白,内有奶瓣,或呈蛋花样。治疗:
(1)轻症——大便日5—6次 取穴:八卦 清胃 天河水 10’ 15’ 15’
(2)重症——大便日十余次,有脱水现象。取穴 :八卦 清胃 天河水 利小便 10’ 15’ 15’ 10’
腹痛重者加揉外劳宫10’——15’
(3)日久病实体虚者,大便消化不良、尿黄、脉滑无力者。取穴:八卦 二马 清胃 六腑 10’ 10’ 10’ 10’ 2.热泄: 病因:内因肠胃积热,外感不正之气以致运化失职而发之。
症状:泄时暴注下迫, 大便色黄赤,泄多黄水,有热臭,口渴烦燥,腹痛身热,溲少而黄,肛门灼热.取穴:(1)六腑 清大肠 清脾胃 下推七节骨
15’ 15’ 10’(2)八卦 清胃 六腑 10’ 10’ 15’
推1-2次症状减轻,可酌情改用: 八卦 清胃 天河水平肝
10’ 15’ 15’ 5’ 3.寒泄
病因:过食生冷,或腹部受寒以致寒邪凝结中焦,脾失运化所致。
症状:腹疼肠鸣,泄泻清彻,或白水泻,或色绿,小便清白,面色淡白,口气温和等。
取穴:外劳 清胃 天河水
20’ 10’ 10’ 4.脾虚泻
病因:体质素弱,饮食不节而患泄泻;或久泻伤脾,失司健运。
症状:食后作泻、消化不良、大便溏、色淡黄、重则完谷不化,腹胀不渴、面黄肌瘦、不思饮食等。
取穴:(1)轻症: 外劳 清补脾平肝
10’ 10’ 5’ 有热者加天河水
(2)重症:
二马 清补脾 清补大肠
10’ 10’ 15’
附:治腹泻验方
(1)炒神曲 焦山楂 炒谷麦芽各三钱 鸡内金钱 水煎服。
(2)鲜白扁豆花两 水煎服。
(3)伤暑腹泻:火香二钱 炒扁豆三钱 生车前子三钱水煎服,加白糖适量日分三次服。
(4)脾虚泄泻——炒山药 生山药各等量共研细末 小米汤或开水送下。1——2岁每次服3分,3——5岁每次服5分,5岁以上每次服一钱。
(5)无花果枝、叶适量 烧水洗脚及小腿。
(6)高粱酒 白矾二钱
将高粱炒熟与白矾混合,共研细末,每次服钱日三次开水送服。
七、痢疾
病因: 痢疾是由痢疾杆菌所引起的夏秋季肠道传染病,主要由于恣食生冷,或食被污染的食物,内伤脾胃,外感暑湿疫疠之邪,而生湿化热下注于肠,酝酿成痢。主要症状:畏寒、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含有脓血。
可分为急性、慢性两种: 1.急性痢疾:分二型:
(1)赤痢:痢下色赤、腹泻、里急后重、烦渴引饮、喜冷恶热、小便短赤、舌赤唇干。治则:清肠泄热,化湿通滞(先清后补,大清即愈)取穴:
体温高时1六腑 清脾胃 清大肠 利小便 下推七节骨
15’ 10’ 15’ 5’
2六腑 八卦 清大肠平肝 下推七节骨
15’ 10’ 15’ 5’
体温退后1清大肠 独穴推40’
2清补大肠 运水入土 清小肠
15’ 10’ 10’(2)白痢:痢下色白、肠鸣腹痛、面唇青白、渴喜热饮、小便清白。治则:温中化湿,利气调中。取穴:外劳 清补大肠 清补脾
10’ 15’ 10’
有热者加天河水,平肝。
体虚者加二马
2.慢性痢疾:急性期治疗不充分,以致病程迁延二个月以上者为慢性。主要症状:腹痛、腹泻反复发作、或大便次数较多而脓血便不明显。
治则:补中益气,清肠固涩。
取穴:
1清补大肠,独穴推40’效佳。
2外劳 清补大肠 二马平肝 15’ 15’ 10’ 5’
附:治痢疾验方
1.白头翁三钱 黄拍二钱 黄连一钱 秦皮二钱 水煎服。2.葛根三钱 黄芩二钱 黄连一钱 甘草一钱 水煎服。3.紫参三钱 水煎代茶。
4.鲜马芷苋二两 大蒜两瓣 共捣烂一次服下。
八、疳积病(小儿营养不良)
病因:本病主要是由于母奶不足或喂养不当所致。或早产儿,长期生病如腹泻,慢性痢疾,结核病等也常是致病原因。
症状:面色青黄、肌肉消瘦、皮毛憔悴、肚大坚硬、青筋暴露、懒进饮食、大便臭秽(长期消化不良)、小便浑浊。治则:消导攻积、补脾健胃。取穴:
① 二马 补脾平肝
15’ 15’ 5’ 腹胀重——加四横纹 有痰者——加八卦 ② 腹痛明显者改用: 外劳 补脾平肝 15’ 15’ 5’
加刺四缝穴,隔日针一次对疳积病有特效。附:
四缝穴:是经外奇穴,手三阴经脉所过之处,位于食、中、无名、小指四指的中节纹。针四缝可以清热除烦,通调百脉,治疗疳积,特别适用于烦躁明显者。附:治疳积病验方: ①鸡内金三钱 山楂二两 共研细末,每次服5分,日二次。②肥儿丸 按说明服。
九、口疮
病因:口疮是指口腔黏膜,发生的炎症性的病变,多见于上感或高烧之后。多因内热蕴于心脾二经,循经发于口舌所致。
症状:舌尖红赤,舌有白色溃疡,流口水,往往因疼痛而吮乳困难。重者发烧,烦躁不安。取穴:
① 清胃 天河水 四横纹
15’ 15’ 10’ ② 清脾胃 天河水 15’ 10’
发烧——改用六腑;流口水重——加小横纹;烦躁惊悸——加小天心。外用柿霜、西瓜霜,或冰硼散涂口腔。附:治口疮验方
1.吴茱萸末五钱 分二次用醋调成糊状,糊患儿足心,用布固定,晚上敷,次晨取下。2.生地五钱 木通二钱 竹叶二钱 灯芯五分 甘草稍钱 水煎服 3.石榴皮 烧存性,研为细末,搽口内,每日二次。
十、便秘
病因:多因喝水太少,肠中积热,或没有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营养不良,致大肠机能不正常而引起。
症状:大便秘结,排便费力,几日一行,重者肛门裂出血或脱肛。取穴:
① 清脾胃 清大肠 运水入土平肝 10’ 15’ 10’ 15’ ② 略带热像者:
运水入土 清大肠平肝肺 天河水 腹胀加四横纹 10’ 15’ 10’ 5’ ③ 独揉神阙10—15分钟 很效 附: 治便秘验方:
1.麻仁滋脾丸2.肥儿丸3.润肠饮:蜂蜜三钱 盐五分 二岁者一次服下
十一、脱肛
病因:多由小儿体弱,脾肺气虚,或泻痢日久所致。症状与治疗:
① 肛门脱出不收,红肿刺痛,作痒者属实热。取穴:
清大肠 八卦 外劳 六腑(天河水)10’ 10’ 10’ 10’ ② 精神萎靡、体弱无力、食欲不振、不甚肿痛者、大便时肛门脱出,属气虚。取穴:①二马 补脾平肝
15’ 15’ 5’ ②外劳 清补大肠 补脾
10’ 15’ 10’ ③ 二马 清补脾 清补大肠
10’ 10’ 15’ 上推七节骨或灸百会 附:治脱肛验方:
刺猬皮粉二两 和面半斤加蛋、糖适量调味,烙小饼20个,随意服之。
十二、遗尿
病因:多因下元虚寒、膀胱不约所致。
症状:平素体弱、面色苍白、肢冷无力、饮食无味、白天小便频数、夜间梦中小便自遗或大便溏泻等。取穴:
① 体质虚弱者:
二马 补肾 运水入土平肝 有热者加天河水。20’ 15’ 10’ 5’ ② 身体尚健者:
清补脾 清小肠 天河水平肝 10’ 10’ 5’ 10’ 附:治遗尿验方:
1.桑螵蛸、益智仁各五钱 水煎服
2.鸡肠一具,焙干研细末,每日二次,每次一钱至二钱,开水送下。
十三、水痘
病因:多为湿邪内蕴、时邪外袭、郁于肌表而发。
症状:初起具有上感症状,发烧,畏寒,面赤烦躁惊惕,或上述症状轻微,在不知不觉中出痘,先面颈—胸背—四肢,初为米粒大小红赤色疹子,突出于皮肤之上,一出即灌清浆,作痒,随出随靥,数日结痂脱落。取穴:
① 高烧: 六腑 清胃 咳嗽烦躁加平肝肺。惊厥加小天心。20’ 10’
② 低烧:清胃 天河水 清肺 15’ 15’ 10’
一般推拿一次即可,痘出后不需要再推拿。护理注意多喝开水,不要吃酸、凉的食物。附:治水痘验方: 1.双花三钱 连翘二钱 薄荷一钱 蝉蜕一钱 水煎服 2.芦根五钱 烧水服
十四、目赤痛(急性结合膜炎)病因:结合膜为细菌感染所致。
症状:眼眵增多流泪;眼睑红肿胀痛;球结舌膜充血;自觉眼热痛、怕光、发痒,眼内有异物感,二便秘涩。取穴:
① 二马 六腑 小天心
10’ 10’ 10’ ②平肝肺 天河水 小天心
10’ 15’ 10’ 附: 治目赤疼验方
① 鲜蒲公英二两 烧水内服喝洗眼 ② 菊花、双花各三钱开水浸泡洗眼和内服
十五、痄腮(腮腺炎)
病因: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多流行于冬、春两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学龄期儿童患病的最多,多由直接接触和飞沫传播。
症状:发病时,先发冷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嗓子痛、继之一侧或两侧腮腺部肿胀,连耳垂都肿起来,但 不痛,舌苔黄腻,有时可并发睾丸炎、脑膜炎。取穴:
① 六腑 清胃 20’ 10’
② 六腑 天河水 每日一次,3-4次可消。20’ 10’
男孩可并发睾丸炎——睾丸红肿下坠 取穴:
① 二马 补脾 清小肠 15’ 10’ 10’
② 二马平肝 清胃 天河水 15’ 10’ 10’ 10’ 附: 治痄腮验方:
① 赤小豆粉适量加入蛋清或陈醋调敷患处。② 内服六神丸。
③ 蛇蜕一段 鸡蛋二个将蛇蜕切碎,用香油少许合而炒之,食用。④ 大青叶三钱 双花五钱 薄荷二钱 黄芩二钱 甘草 水煎服 ⑤ 板蓝根三钱 蒲公英三钱 水煎服
十六、急惊风 病因:
外因——外感时邪
小儿体属纯阳,感受六淫,最易化热,热熬津液,凝结为痰,痰闭心包,蒙闭清窍。内因——乳食积滞
小儿乳食不节,郁结肠胃,停留成痰,因痰生热,因热生风,风热相煽,血气并走于上,则神昏谵妄,抽搐等症发作。不内外因——大惊卒恐。
小儿神气怯弱,猝见异物,乍闻异声,最易形成惊风。因惊则伤心,恐则伤肾,心主血肾主气,气血紊乱则神志不宁,精神紊乱,肝风煽动,即出现惊厥,故急惊风是属阳,属热的实症。症状:
前驱期症状: 呕吐发热,烦躁不安,睡眠惊惕,或摇头弄舌,咬牙龃齿,时发惊啼。主症: 暴发壮热,神志昏迷,两目窜视,牙关紧闭,颈项强直,痰壅气促,大便秘结,小便涩难,手足抽搐等。治则: 开窍镇惊,清热熄风。1.急救:
①为缓解痉挛——拿列缺,掐人中,掐揉仆参,大敦,掐百会。
②配合针刺———百会、风府、耳门、听宫、听会、端正。在惊风紧急情况下,可采用口内两颊络脉刺出血,可以很快制止角弓反张,四肢抽筋的危候。
痰涎壅盛加刺咽头两侧出血,并针刺天突、璇玑、华盖、紫宫、玉堂、膻中。或随症加减使用:哑门、涌泉、丰隆、合谷、太冲、印堂、十宣、大椎穴等。2.抽风缓解后,取下穴推拿治之: 退六腑平肝肺 天河水 小天心 20′ 10′ 10′ 5′
胸闷加八卦 头痛或角弓反张加阳池 拿精灵 威灵 掐五指节(每节掐五次)附:治惊风验方
1.外用吴茱萸末五钱蛋清或陈醋调糊敷足心。
2.内服薄荷汤:灯心五分 薄荷二钱 蝉退二钱 勾滕三钱 水煎服。
3.外用桃仁七个 栀子七个 杏仁七个 带皮尖砸碎蛋清一个 白面一盅,烧酒适量调敷足心
十七、慢惊风
病因:
1.脾肾阳虚:小儿禀赋虚弱,吐泻久痢,损伤脾胃,肝木乘虚而发。
2.急惊误治:急惊风误用攻伐或多服寒凉,损伤脾胃,急惊未能根治,转成慢惊。3.先天不足:体质虚弱,一病即成慢惊。
慢惊风多属虚症。
症状:
面色淡黄,或青白,形羸神疲,手足抽搐,缓而无力,时作时止,昏睡露睛,肢冷便溏等。
治则:扶元固本,培补中气为主,作以平肝熄风。
取穴:
①阳池 二马 补脾 小天心平肝′ 15′ 10′ 5′ 5′ 痰盛加八卦,小横纹 腹痛加外劳
②腹痛腹泻完谷不化改用下穴:
外劳 补脾 清补大肠平肝(或小天心)
15′ 10′ 10′ 5′
6.小儿早期教育 篇六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小儿肺炎,效果
小儿肺炎为临床较常见的呼吸道疾病, 主要由病毒性感染或细菌感染、流行性感冒所引发, 通常表现出呼吸困难、发热、咳嗽、气促等症状[1]。其发病率、死亡率较高, 且病情控制并不理想, 目前已引起医疗界的高度重视。由于儿童的自我调节能力差, 语言表达能力上欠缺, 机体免疫力较低, 故增加治疗与护理的难度[2]。有效护理方法不仅可促进疗效, 还能改善预后, 使患儿早日康复。笔者选取80 例小儿肺炎患儿, 给予其常规护理和早期护理干预措施, 取得的效果较令人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儿科2013 年7 月-2015 年7 月收治80 例小儿肺炎患儿, 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0 例。观察组男23 例, 女17 例;年龄0.5~5 岁, 平均 (1.8±0.4) 岁。对照组男24 例, 女16 例;年龄0.7~6 岁, 平均 (2.2±0.5) 岁。全部病例经X线光检查显示肺部片状阴影, 纹理增粗, 且均符合小儿肺炎相关诊断标准, 并伴有肺部湿啰音、持续发热、咳嗽等症状[3]。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入院后立即行常规护理, 包括健康教育、用药、病情观察、康复指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措施, 具体内容如下, (1) 心理干预。患儿受疼痛、医疗护理侵入性操作、陌生环境、疾病不适等影响, 易抵触护理与治疗, 并产生焦躁不安、恐惧等心理状态。因此, 护理人员可通过肢体抚触、语言安慰、允许发泄、引导家长正确安抚等方式给予患儿稳定感与安全感, 以提高患儿临床依从性。同时安慰患儿家长, 以减轻其心理负担, 并了解患儿家长的顾虑, 及时作出解释, 使其全面配合临床工作。 (2) 环境护理。保证病房内的阳光充足及空气流通, 室内湿度控制在50% 左右, 温度控制在20 ℃左右。 (3) 休息护理。若患儿肺炎病变区域广泛, 则需卧床休息, 可稳定心肺功能, 降低耗氧量;对于病情危重患儿, 可集中检查、治疗、护理, 以保证充足的休息。 (4) 呼吸道护理。将呼吸道分泌物及时清除, 以增加肺泡通气量、改善通气功能、纠正缺氧等, 鼓励患儿咳嗽排痰。若患儿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不畅, 可采取雾化吸入、翻身及体位引流、叩击胸背部、吸痰、氧气吸入等进行排痰。氧吸入要求:持续吸氧 ( 采用口罩或鼻导管) , 以1~2 L/m为氧流量, 氧浓度应≤ 40%。 (5) 饮食护理。指导患儿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食物, 少量多餐, 再逐渐食用半流质食物;鼓励患儿多饮水, 饮水量控制在80~100 ml/ (kg·d) 。坚持母乳喂养2~3 岁患儿, 注意喂药时抬起患儿头部。对于年龄>3 岁患儿, 提供清淡、易消化、富含多种维生素的食物, 告知患儿多吃蔬菜、水果;对于需喝牛奶的患儿, 需在牛奶中加水兑稀, 少量多次。禁止食用生冷酸、高蛋白、辛辣油腻的食物。根据患儿病情, 制定合适的营养摄入与饮食方案, 可用静脉输入营养液和经口安全喂哺等途径补充营养, 保证摄入充足的水分和营养。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 显效:经影像学与试验室检查提示病变明显改善, 临床症状消失;有效:经影像学与实验室检查提示病变基本改善, 临床症状减轻;无效:经影像学与实验室检查提示病变和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4]。并观察记录两组患儿恢复正常体温时间、住院时间及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分为十分满意:90~100 分, 满意:80~89 分, 基本满意:60~79 分, 不满意:60 分以下。总有效率= ( 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 总例数 ×100%。总满意率= ( 十分满意例数+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 / 总例数 ×100%。
1.4 统计学处理
集数据录入SPSS 14.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计数资料以% 表示, 结果使用t/ 字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护理效果对比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字2=4.51, P<0.05) , 详见表1。
2.2 两组患儿恢复正常体温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恢复正常体温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2。
2.3 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家长对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字2=9.93, P<0.05) , 详见表3。
3 讨论
小儿肺炎是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以胸痛、气促、咳痰、咳嗽等症状为主, 病情进展较快, 严重者可出现重症肺炎, 并发脓胸、气胸等, 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5,6]。先天性肺炎多因脐带绕颈导致缺氧, 使胎儿呼吸时吸入羊水;吸入性肺炎是由于在分娩过程中缺氧而吸入被污染的羊水[7]。肺炎感染好发于春季和冬季, 其首要发病原因为天气多变。因一系列呼吸道感染或支气管炎可引发小儿肺炎, 当治疗、护理不恰当时, 在一定程度上会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因此, 帮助小儿肺炎患儿快速恢复健康的关键是早诊断、早治疗、早护理[8]。为了提高临床疗效, 护理人员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全面分析常规护理的不足之处, 并及时进行补充, 最大化的提升护理效果, 且易被广大患儿及家长所接受。
该院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行更人性化、科学、系统的综合性护理干预, 有利于患儿早日康复。护理人员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 并正确、合理的进行指导, 保证患儿在获得健康教育、严密病情观察、药物治疗、康复指导的同时, 还能得到适宜的心理疏导、环境护理、休息护理、呼吸道护理、科学合理的饮食护理, 对促进患儿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显示,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5%、恢复正常体温时间为 (2.11±0.53) d、住院时间为 (3.86±1.03) d、家长对护理总满意率为95.0%, 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80.0%、恢复正常体温时间为 (2.92±1.04) d、住院时间为 (5.27±1.91) d、家长对护理总满意率为67.5%,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小儿肺炎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更好。早期护理干预从护理实践出发, 以患儿及其家属需求为中心, 以患儿的不同情况为依据, 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 极大地提高了临床护理工作的效率及有效性[9,10]。常规护理多贴近大众病患, 未充分考虑到家属的需求、焦急及患者的实际情况。在饮食方面, 早期护理干预予以患儿富含维生素、易消化、高热量的流食或半流食, 更利于患儿的体质恢复和消化道的吸收。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患儿, 将呼吸道分泌物排除的难度较大, 早期护理干预尤其注重这一点, 给予患儿雾化吸入、翻身及体位引流、叩击胸背部、吸痰、氧气吸入等方式, 对临床治疗进一步起到了辅助作用。
综上所述, 对小儿肺炎患儿应用早期护理干预, 可提高疗效及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 缩短恢复正常体温时间、住院时间,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晓红.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4 (5) :179-180.
[2]黄欣昱.系统性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5, 34 (4) :482-484.
[3]程锦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与护理疗效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5 (3) :159-160.
[4]徐秀英.优质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中应用的有效性评价[J].吉林医学, 2015, 36 (7) :1491-1492.
[5]王自杰, 刘平.系统性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 2013, 24 (9) :379-380.
[6]张鸿.护理干预对127例小儿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 21 (15) :120-121.
[7]李玉兰.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北方药学, 2014, 32 (1) :190-191.
[8]胡月洁.小儿肺炎的综合护理干预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27 (1) :125-126.
[9]杨春荣.探讨小儿肺炎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J].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 20 (1) :134-135.
7.小儿早期教育 篇七
关键词 小儿急性偏瘫综合征 早期康复治疗
资料与方法
2001年6月~2006年6月收治小儿急性偏瘫患者11例,均为首发病例,男6例,女5例;年龄8个月~13歲,其中<3岁4例;发病前有感染史7例,接种史1例。
临床表现:急性起病6例,亚急性起病4例,反复发作1例;左侧偏瘫4例,右侧偏瘫6例,交替瘫1例;语言障碍5例,发热5例;抽搐6例;头痛4例,烦躁哭闹4例,嗜睡2例,昏迷1例;呕吐6例;复视2例;吞咽困难2例。
病因诊断:各项检查结果证实,病毒性脑炎3例,结脑2例,脑血管畸形2例,脑肿瘤1例,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1例,颅脑外伤1例,不明原因1例。
治疗:均予病因治疗,相应使用抗感染、扩血管药物及营养神经药物,恢复血供,改善预后。所有患儿均早期康复治疗。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偏瘫患儿的康复治疗从第1天就要考虑到恢复其正常的生活方式,治疗时间2~6个月。
保持良好的肢体关节功能位:患儿入院后,注意卧床姿势,以健侧卧位为宜;要掌握使患儿仰卧,臀部及肩胛骨下方各垫小枕,防止髋关节向下,向后旋转,肩关节不能内旋,脸面向患侧转。个别患儿还要大腿、小腿外侧垫砂袋或毛巾卷,防止患肢重力导致的髋关节外展、外旋。踝关节保持直角位置,在此基础上,采用有效的按摩和被动运动,当患肢肌力在0~1级时,在床上进行被动运动,由近端至远端,肌力级可行高举摸头。
促进肢体的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初期,在不影响治疗的同时,进行瘫痪肢体的按摩和被动运动外,同时鼓励患儿健侧肢体主动运动增强肌力,以配合患肢活动,帮助患儿做患肢大小关节屈伸,内收,外展的被动活动,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关节被动运动训练:患儿病情稳定后,可做轻柔的被动活动。急性期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做被动活动1~2次/日,15分钟/次,并逐渐大幅度以充分牵伸肌肉、肌腱和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在做被动运动训练时,应注意防止关节半脱位或损伤,禁止做强行牵拉动作。原则上,上肢多练伸肌,下肢多练屈肌,活动幅度由小到大,由大关节到小关节,循序渐进。
疗效评定:①显效:治疗2个月后肌力能达到级,各关节活动灵活;有抗阻运动;②有效:治疗2个月后肌力达到级以下,各关节运动较灵活;没有抗阻运动;③无效:症状没有改变。
结 果
治疗结果:显效7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100%。
讨 论
Okuno将小儿急性偏瘫综合征分为三型[1],对临床病因诊断有一定的帮助。本组显示小儿的颅内感染发病较多。小儿急性偏瘫常会发生肌肉萎缩和肌腱挛缩[2],病情一旦稳定即应进行康复训练,还可辅以针灸、推拿、理疗、特殊教育等,最大限度发挥患儿的代偿恢复潜力,减轻神经损伤后遗症。
通过对11例急性偏瘫患儿采用早期康复治疗方法,进行主动运动和被动训练以促进血液循环,刺激本体感觉器官引起反射性冲动防止肌肉韧带挛缩,保持关节活动度,防止关节变形,维持正常肢体功能,总有效率100%,为患儿肢体的早期康复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参考文献
1 周水珍,廖广红,孙道开.小儿急性偏瘫综合征16例诊断与治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1,16(2):90-91.
8.《小儿垂钓》教案设计 篇八
1.逐字逐句理解《小儿垂钓》的意思,体会钓鱼的孩子的天真、可爱。
2.学习生字“钓、蓬、遥、稚”,理解“蓬头、稚子、垂纶、侧坐、莓苔、映、路人、借问、遥、招手、鱼惊、应”的意思。
3.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诗题
1.导入诗题
2.理解诗题
(二)理解诗句
1.朗读全诗
2.回顾方法:我们怎样理解诗句(读诗→释词→调序→解句)
3.释词解句
(三)总结练习
1.指导朗读、背诵。
2.根据这首诗,想象出一幅画。
3.教师总结。
(四)巩固练习
1.形近字组词
钓()稚()遥()
钩()准()摇()
2.多音字组词
3.读下面诗句,先解释划线的词语,再解释诗句意义。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背诵《小儿垂钓》
板书设计
9.《小儿垂钓》教学反思 篇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儿垂钓》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1今天上了21.《古诗两首》中的《小儿垂钓》。有两个地方值得回味:
其一、“遥招手”的预设生成。在上课前就对“遥招手”这一词的理解与教学设想做了预设,因而整个过程自己觉得还算满意。在教学这一词语时,先让一位学生说说对“路人借问遥招手”诗句的理解。一位学生说:一位路过的人远远地向这个小孩问路,小孩担心他的声音惊跑了鱼儿,就远远地冲那个人摇手。我顺势问:那诗人为何不把“遥招手”写为“遥摇手”?问题一扔下去,学生都愣住了。我扮作问路人,问一生,他朝我摇手。我又拔高音量问路,那生又朝我摇手。我又一次拔高音量,那生再摇手(下面已是笑声一片)。我这时问那学生,你为什么朝我摇手?生回答说是不让我说话,这样会惊跑鱼的。我说那你这样做我只当是你没听到,会一次次的拔高声音问,你这样做不是适得其反了嘛。其他学生在下面帮忙说是表示不知道,我说那样路人又不知,他还会继续问的,应该如何做这个手势。下面有学生做出往外摆手的动作,意思让路人走开。我说这样你太不礼貌了吧。又有学生做食指指路的姿势。我说这样我还是不明白,隔得太远,不明白你指的路。学生又一次陷入了无语中,我引导学生说:这小孩要表现得有礼貌,又不惊扰鱼儿,应该怎么做才会两不误。终于有一生在下面说:先摇手,再招手。我连忙问他为什么这么做?生说这样就可以两不误了。我说第一次摇手,路人没明白,还再问,你应该还要加个什么动作,会让人更清楚明白。有学生在下面做了一个食指放嘴边的紧声的动作。我让两学生表演了这个问路的过程,学生通过表演明白的“遥招手”为何不用“遥摇手”的原因。后来查资料得知,其实到现在,数百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争论不休,至今没有定论。我适时引导:“诗歌最吸引人的,就是诗人在诗里留下的不少模糊的地方,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想象,只要合乎情理,都是正确的。”这一教学是预设中的生成。
其二、“蓬头”、“侧坐”的意外生成。教学“蓬头”前,已看过教参解释说是“蓬乱的头发”,当时也没看书上插图就这么定了,只是再了解了一下“蓬头稚子”大概的年龄是多少,和“弱冠少年”区分了一番。在课堂上,一讲这个词语,头一个学生的答案就出乎我的预料,他的答案是一种发型。在他说答案时,我顺势看了一下书上的插图,果然这个学生的答案比我的更能说服人。但我并没有予以肯定,因为我知道还有学生通过查词典所得的答案和我的预设一样,直接肯定也许查词典的学生会不服。于是我问还有其他的理解吗?于是查词典的那部分学生说出“蓬乱的头发”的意思。我顺着说:是的,有一个词语“蓬头垢面”就是讲头发蓬乱的。那到底该是哪一种解释更确切呢?请看插图再来说。学生一看插图就都同意“一种发型”的答案。当时我的脑海里与课前收集的资料马上联系起来。也为自己课前没认真钻研教材感到惭愧。当然也对学生说清了,古时发型也是区分年龄的一种方式。这是一个意外的收获,虽然与教参的有区别,但我觉得教参教参毕竟是仅作参考的嘛。
“侧坐”更是一个没想到的插曲。当所有的诗句都讲完后,再让学生说诗句中的哪些词语比较有趣味时,前面几个说的都是一切尽在我的掌握中,一切都那么顺利的了时候,有一生站起来说“侧坐”,的确这也是一个有趣味的地方,因为与一般的钓鱼姿势不同,说明这个小孩的确是在学钓鱼,然这位学生的理由却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他说觉得有趣味是这个词语写出了这个小孩聪明的一面,理由是他坐在莓苔上,石头上的苔藓是很滑的,容易滑倒,正坐危险,而侧坐有脚支撑,安全。真是一个非常美妙的想法。意外的答案,意外的收获。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2《小儿垂钓》是唐朝诗人胡令能仅存的四首诗之一。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乡村儿童在河边学钓鱼的情景,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前两句“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写小孩学钓鱼的姿势;后两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写路人借问,小童招手不应的动作神态,重在写神。全诗平易自然,准确生动地刻画出小孩那种天真专注的神态。
古诗应怎么教学呢?小学语文《课标》中对中年段的学生提出了学习诗文的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当课题确定下来后,我想了许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决定:学生通过自学能解决的问题,不教;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才是我要作为重点来指导的。如:把诗读正确(咬字清晰、读准字音等);能通过注释、查字典等方式理解自己不懂的字词的意思;能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我把这些内容定为学生自己能完成的目标。那么,什么内容是学生不易理解,难以体会的呢?于是我把领会感情和培养想象能力做为教学的重点、难点。
方向确定后我着手这首诗的教学设计,在设计中我力显这样的教学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注重鼓励,善于引导和评价;重视诵读能力、想象能力的训练和培养,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课堂教学中,我觉得自己做得较好的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读的层次性明确。
古诗教学,诵读诗句是非常重要的。这节课中各种形式、各种程度的诗句诵读,充盈着40分钟的课堂。如:
1、二读诗题,解诗题。诗题即是诗眼,读好了的诗题,学生的学诗的情感也就调动起来了。在第二次读诗题时,学生读出了美,读出了小儿垂钓时的乐。这为学习此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初读古诗,感知全诗,让学生将诗句读正确。即做到:咬字清晰,读音正确,基本读准诗的节奏。在指名学生读的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读准“蓬”是后鼻音,“稚”是翘舌音,“侧”是平舌音,“纶”的声母是“l”而不是“r”。在学生的努力下,都能达到要求,读得字正腔圆。
3、自己读诗句,结合字词的意思理解诗句,并先与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做到了面向全体,并适时进行个别指导,顾及个体。
4、想像读诗句,感受小儿形象。“读读诗句,展开想像,在你的脑海中出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孩?”学生摇头晃脑地吟诵着诗句,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一个个鲜活的形象立刻展现在他们的脑中。
5、感情诵读,背诵全诗。河边垂钓的小儿鲜活的形象已深植学生的心中,这时,引导他们有感而发,感情诵读,也就水到渠成。在这40分钟的课堂上,学生通过各式各样的读,对这首七绝已然是非常熟悉,再给他们练习几遍,有感情地背诵已不难。
二、创设情境,丰满小儿形象。
意境的感受必须由学习的主体——学生亲自去感受、体会。《小儿垂钓》这样一首充满童真童趣的诗,学生并不难以体会。于是在背景音乐声中,学生想像读,感情诵读的同时,让学生调动全身感官演上一演。这样通过想、说、演,小儿河边垂钓的种种乐趣,小儿的形象,在学生的脑中、心中不再是一个个文字,而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孩童。
三、充分彰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一课中,处处体现着这一教学理念。如:
1、放手学生课前预习。
2、学生质疑,“小老师”解疑。
3、学生想像读诗句,参与完成板书,定格“小儿”形象。
4、读读、演演、说说,深入体会小儿形象。
5、作业难易选择有弹性,充分尊重学生。
四、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好习惯,好人生。学习语文,其实就是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课前预习的习惯,查阅资料的习惯。各个年级,预习的要求也是有所区别的。四年级是向高年段过渡的一个年级,那么这个阶段的学生就应学会由课内预习转向课外独立预习。让学生在课前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查字典等方法解决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部分难题。
2、质疑的习惯。有人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十个问题还重要”。在检查预习过程中,我这样问:“在预习中有不懂的吗?”话音刚落,高举着不少小手。
3、边读边想像的习惯。
4、学一仿三的习惯。在我国瑰丽的诗文化中,描写儿童情、趣的诗不少,我例举了《村居》让学生能在学习《小儿垂钓》的基础上,仿之,学之,悟之。这样不仅巩固了学习之法,还丰富了学生的诗歌积累。
当然,在这节课中,我也存在着一些失误。如,齐读诗句的次数还是挺多的(据统计有7次),这样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解读;诗句大意的理解,教得比较粗糙,还应再细致些。
教学虽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有效、朴实、扎实、清新、灵动、诗意的语文课堂,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一生永恒的追求。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3古诗简短四句却意境悠远,更因为远离学生实际而费时费力。在《小儿垂钓》的教学中就犯了几个相关的错误。
教学中最浪费时间的大概就是学生说想象画面这个环节。我没想到学生根本不理会诗句,纯粹说自己的想象,比如“蓬头”的理解就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一个说小孩子扎两个圆溜溜的头发,问他怎么知道的?他说“我想到的”。另一个说的也是这种两个圆溜溜的发型,第三个说是“没有戴帽子的就叫做蓬头。”第四个说是“乱蓬蓬的头发。”我在此时缺乏引导机智,没有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准确的回应,而是让学生充分发表完意见后,出示插图,按部就班地介绍“蓬头”的两种解释。
应对策略:应在学生说出第一个答案时就出示插图:“是这个样子的发型吗?”学生肯定后,老师也相机肯定:“对,可以这么理解。”然后再问:“还有不同的意见吗?”就避免了学生说出雷同的答案。关于“没有戴帽子的就叫做蓬头”的意见,可以反问:“后面那个成人也没有戴帽子,我们可不可以说他是蓬头大人?”第四个学生说是“乱蓬蓬的头发”直接肯定说:“是呀,也可以这么理解的。”
思考:对于不懂得如何在读诗中想象画面的学生,是否可以换一种方式;据词想象呢?如这所小学的校名叫杭西,我就告诉孩子们,当我听到这个词时,我就想到了杭州西湖美丽的风光。请问你们在听老师读“蓬头稚子”的时候想到了什么?当老师读“垂纶”的时候,你又想到了什么?以此一步一步引导,到第二句再放手,老师读整句诗,让学生想象画面。我想,这样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是更适切的教学策略。
同样在这个环节,第一个学生一口气说完了全诗的意思。我用“那个孩子的样子你能看清楚吗?”将学生的思路导向第一行诗的理解。可是当理解完第一行诗,我问“孩子钓鱼的环境怎么样”时,学生就不知所以然了。有两个学生说:“周围的环境静静的。”有一个学生说:“在一棵柳树下,花草树木很茂盛。”问她怎么知道的?是不是看插图知道的?她又说“是我想到的。”后来,总算有个学生说到了草,却又说“他的身子映到了河里。”这个“草映身”导得可真辛苦啊。
应对策略:当第一个学生说不到位时,教师该出手时就出手,轻轻地、看似无心其实有意地低吟:“侧坐莓苔草映身……,你猜他在怎样的地方钓鱼?”暗示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学生还不明白,就一遍又一遍地吟,他们肯定会有所感悟的。这样做比一个接一个地换学生回答更省时间,也更有效。还有,也许学生根本就不大理解“环境”一词的意思,他们只知道环境很安静,不会想到要去描述具体的景物。所以,此时老师要及时调整问题,改变问话的策略中。
还是在这个环节,当我询问“路人与小儿的距离是近还是远”时,不知为什么,大部分学生都说“近”,问他们理由,他们又说是“路人借问遥招手。”还说“如果不是很近,很远的回答就不会惊到鱼了。”(真不知他们在说什么,大概是想说小孩子跟鱼的距离近吧。)就这一个“遥”的意思我也费了半天工夫。
应对策略:还是和刚才一样,该出手时就出手,教师吟诵:“路人借问遥招手”,看学生有没有感悟。如果还悟不到,就直接问:“遥”是什么意思?可见路人和小儿的距离怎么样?不可思议的是,当我板书“不应人”后询问:“应的意思?”居然有同学说是:“应该。”这里我的处理比较简单,直接:“不,这里的应就是答应、回应的意思。”
最后一个比较难的问题是在学生读出画面之后,让学生轻轻地读诗,静静地想:你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你觉得垂钓的小儿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结果发现读诗思考的孩子不多,而回答的学生也都回答不到位,如有两个学生都“我觉得那是一个非常喜欢钓鱼的孩子。”“那是一个非常钓到鱼的孩子。”“你怎么知道的?”他说从后两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知道的,你说他错吗?似乎又有些道理。说他感悟正确,却又不大合适。后来又有学生说:“认真”“耐心”,最后总算有个学生讲到了“专心”,这是一般课堂上学生最先想到的答案,也是本诗中最容易感受到的特点呀。可见,学生并没有真的读懂了这首诗的意思。
应对策略:将问题改为“你觉得那个孩子在学钓鱼时怎么样?”这样一改,固然,学生容易体会到“专心”“认真”,但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就消失了。要不,就在学生感悟到“专心认真”的学习品质后,问:你喜欢他吗?请把你的喜爱之情读出来。这样难度就降低了。还有,是不是可以在这个环节渗透杜老师说的侧面衬托的表达方法呢?一般写钓鱼会写什么?为什么诗人别的都不写,单单写路人问路这件事呢?从而感受这样写更能衬托孩子学钓鱼的专心致志,然后再指导学生读出喜爱之情。
在结束《小儿垂钓》的教学之后,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儿童古诗,结果发现学生古诗积累很不够。一首《所见》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然后其他的就想不起来,一首《夜书所见》是我出示后引读的,一首《宿新市徐公店》我起了一个头:宿什么?学生半天也没想不起来,所以只好还是由我告诉了。
应对策略:不要说诗题了,这个比较难。改为:老师直接说前一句,学生接后一句,然后再问是哪一首,还记得吗?目的同样还是把难度降低。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41、学生看到图上小孩子头发梳得很是整齐,所以有学生说:蓬头的解释不能是头发乱蓬蓬的,而是古代小孩子的一种发型。看看书上的图片,倒也觉得这种大有可能。但再想小孩子躲在草丛中钓鱼,头发可能整齐吗?班上为了这个展开了讨论。最后大家达成一致,的确应该解释为头发乱蓬蓬的。
2、遥招手和遥摇手的辩论,“招”用的恰当,还是用“摇”用得比较好。学生通过表演当时的情形,知道在孩子钓鱼时,他不敢大声说话,怕惊吓了鱼,但他又是很热情的,想帮助别人,所以在哪个情景下,他招手是十分确切的。
在教学时,我是这么做的:
1、放手让孩子自己了解诗的意思,但又有必要的引导,自学前让孩子们回忆通过什么方法来理解诗意,“看注释、看图猜、联系上下文”等,孩子们按自己归纳的方法在小组里展开热烈的讨论。从反馈的情况来看,孩子们学习的效果是很好的,一个孩子起来说诗的意思,很多孩子争相发表不同的意见,相互补充。对古诗的意思达成共识以后,有一个女孩坚持要再说说诗意,可能感到老师不大想让她说了,她振振有词地说:“我是把看注释和看图猜结合起来理解的。”多会学习的孩子呀。教师宽松的学习空间,使孩子们的潜力有了充分发展的机会。我们要培养的不就是这样会学习,会思考的孩子吗?
2、多种形式感受诗歌的意境。
《小儿垂钓》这首诗写的是孩子们的同龄人,学生倍感亲切,童真童趣跃然纸上,教师让孩子们分组表演,在表演过程中丰富对诗歌的感受。孩子们的表演反映出他们的智慧和创造:有的小组用原诗做解说,有的小组则用自己的话来解说;有的组表演时添加了水中游的小鱼,有的给路人增加了恰当的问话,那个“蓬头稚子”更是演得活灵活现。精彩的还在后面,老师问:“能不能把这首古诗用熟悉的旋律唱出来?”一个孩子自编小调唱了一遍,一个孩子说能用黄梅调唱,仔细一听,还真有那回事,另一个孩子说:我能用“梁祝”把它唱出来。马上有几个孩子窃窃私语:这能用梁祝唱出来吗?我也倍感好奇。听,梁祝的旋律配上这首诗倒也是另一番情趣。我想不管恰当与否,这种学习的形式学生感兴趣,最后欲罢不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的是愉悦的心理体验,这应该是有益的。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5《小儿垂钓》这首诗充满儿童情趣。描绘了一个乡村儿童在河边学钓鱼的情景,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我在课堂上设计了许多有趣的形式,孩子们学习的兴头很足,课堂上时时充满欢声笑语。
首先,我放手让孩子自己了解诗的意思,但又有必要的引导,自学前让孩子们回忆通过什么方法来理解诗意,“看注释、看图猜、联系上下文”等,孩子们按自己归纳的方法在小组里展开热烈的讨论。从反馈的情况来看,孩子们学习的效果是很好的,一个孩子起来说诗的意思,很多孩子争相发表不同的意见,相互补充。对古诗的意思达成共识以后,有一个女孩坚持要再说说诗意,她振振有词地说:“我是把看注释和看图猜结合起来理解的。”多会学习的孩子呀。教师宽松的学习空间,使孩子们的潜力有了充分发展的机会。我们要培养的不就是这样会学习,会思考的孩子吗?
接着用多种形式感受诗歌的意境。这首诗写的是孩子们的同龄人,学生倍感亲切,童真童趣跃然纸上,我让孩子们分组表演,在表演过程中丰富对诗歌的感受。孩子们的表演反映出他们的智慧和创造:有的小组用原诗做解说,有的小组则用自己的话来解说;有的组表演时添加了水中游的小鱼,有的给路人增加了恰当的问话,那个“蓬头稚子”更是演得活灵活现。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6我在上《小儿垂钓》时,为切实突破难点,我主要采用,讨论、观察、诵读体会的方法,指导学生运用边读边想象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古诗。首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诵读,思考,领会,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读古诗的能力。在理解诗句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把学习古诗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来感知,想象诗句中描写的景象,充分利用插图边观察边想象。在初步理解诗句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和培养想象能力,并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读出节奏、韵脚和感情,边读边想象,进入古诗描绘的意境。
诗中写在遇到“路人借问”的情况下,小儿急着“遥招手”,为什么呢?因为害怕惊动快要上钩的鱼,所以没有马上回答路人的问话。这把小儿专注垂钓的神态活脱脱地展现出来了。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了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这一点,我让学生合作探究:为什么写“遥招手”,而不是“遥摇手”?从“招手”中你能想到什么,能否体会到小儿当时的心理?通过讨论,学生认为:诗中用“招手”而不是“摇手”,说明小儿并没有完全拒绝答话,只是请路人再靠近些,他会轻声作答的。诗句把小儿的神态写得十分传神,令读者不得不爱上这个可爱的孩子。接着我让学生把《小儿垂钓》一诗描绘的情景分角色演一演,不仅仅演到“遥招手”为止,还要把“招手”以后的情景通过想象表演出来。学生兴趣盎然,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7“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因为这首诗通俗易懂,课前已让学生对全诗进行了充分的预习,可以说,领悟能力强的学生通过自学完全可以理解诗意,感悟诗的意境。因此,我准备改变以后学习古诗时,逐句讨论串讲的方法,而着重在关键字词上讨论赏析古诗在锤炼语言方面的精妙。
板书完诗题后,我让学生说一说“垂钓”的意思,这大部分同学都已明白。学生说出就是“钓鱼”之意后,我追问:“为什么称‘钓鱼’为‘垂钓’呢?”由于平时学生大多只是从资料上查到意思记下来,并没有进行“知其所以然”层面的思考,所以一下子被问住了。不一会儿,有过钓鱼经历或看过钓鱼的同学举起了小手,他们从钓鱼时钓竿上垂下的钓钩及钓线上理解了“垂钓”。
在讨论“蓬头稚子”时,学生都知道“稚子”就是小孩子,我让学生说说对“蓬头”的理解。有的说“蓬头”就是“头发很乱”;有的`还联想到上学期学过的《维生素C的故事》中的“蓬头垢面”一词;有的说“蓬头”一词写出了农村孩子形貌不加粉饰,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还有一个细心的学生发现文中的插图上,垂钓的小男孩头发梳得很整齐,他认为“蓬头”就是头发蓬松的意思。我对他们的理解一一给予肯定,特别是最后一个同学,我还告诉她,古时候男的到了一定的年龄都要把头发束起来,而文中的小男孩显然还没到这个年龄,所以“蓬头”是很正常的。
同学们对“遥招手”讨论得非常激烈。有的同学认为“招手”就是“摆手”,意思是因为怕惊跑鱼儿而不予理睬。有的同学认为“招手”就是告诉他往哪个方向走。也有不少同学认为“招手”是让“路人”走近点,再轻声告诉他。我说,如果你就是那个钓鱼的小男孩子,你会怎么做?让学生体会到,虽然同样是不惊跑鱼儿,但后者的做法对人更有礼貌。这样,学生还领悟到这是个热心的小孩子,在享受钓鱼乐趣的同时,还不忘帮助别人,真是十分可爱。老师想,同学们也愿意像这位小男孩一样处处乐于助人吧。
孩子的心灵都是纯洁的,就像一张白纸写上什么就会是什么,随着他的年龄增长,发展成一种人生方式。因此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从细微之处塑造儿童健康向上的美好心灵。正是从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小动作出发,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同时结合行为规范的准则,引导学生养成礼貌待人、乐于助人的好习惯、好品质。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8《小儿垂钓》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绝句。作者是唐代诗人胡令能。诗描写了一个小孩儿初学钓鱼时的情景,孩子认真专注,天真浪漫的神态跃然纸上。是句通俗易懂,活灵活现的勾画出一个天真浪漫的小孩儿的形象,是人感到逼真,亲切。
根据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象,体验情感,丰富学生的积累,陶冶爱美情趣。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理解诗句、诗意,体会情感,培养想象能力。
为切实突破这一难点,我主要采用,讨论、观察、诵读体会的教法,指导学生运用边读边想象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古诗。需要用的教具,主要有,配乐录音带,插图投影片,投影机。我在教学中涉及以下方案。首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诵读,思考,领会,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读古诗的能力。所以在预习时,让学生借助拼音把两首诗多读几遍,说说通过预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之处,以利于有的放矢的进行指导。鼓励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解决问题,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重点字词,如:通过查字典,看插图理解,用揣摩诗句的方法理解,或联系已知解决疑难。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重点指导字词,理解诗句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把学习古诗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来感知,想象诗句中描写的景象,还要充分利用插图边观察边想象。在初步理解诗句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和培养想象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注意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要求读出节奏、韵脚和感情,边读边想象,进入古诗描绘的意境。最后利用学生画出对诗句的理解,把学生的感知呈现出来。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9本课是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0课《古诗两首》的其中一首古诗。这首古诗内容简单,字里行间包含着作者对乡村儿童的喜爱的之情。我在教学本课时采用了这样的设计:
1、从学生了解的唐代诗人入手,引出胡令能,再通过胡令能引出古诗,这样顺理成章。
2、看课文插图学生自己编故事,为后文的理解诗意打好基础。
3、熟读古诗,小组内训练。然后各个小组分别上台表演。在熟读古诗的情况下,自己对古诗的意思有一定的了解。
4、教师出示注释,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查资料等方式理解诗意。然后教师加以指正。
5、最后设计检测题对本课的任务进行检测,教师针对问题总结。整个环节我设计了对各小组进行小红花的实物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存在的问题:
1、设计的环节不太完美。
2、检测完后没有对获胜的小组进行激励。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10《小儿垂钓》一诗充满儿童情趣。这位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了许多有趣的形式,孩子们学习的兴头很足,课堂上时时充满欢声笑语。这节课有不少可取之处。
1、放手让孩子自己了解诗的意思
但要有必要的引导,自学前让孩子们回忆通过什么方法来理解诗意,“看注释、看图猜、联系上下文”等,孩子们按自己归纳的方法在小组里展开热烈的讨论。从反馈的情况来看,孩子们学习的效果是很好的,一个孩子起来说诗的意思,很多孩子争相发表不同的意见,相互补充。对古诗的意思达成共识以后,有一个女孩坚持要再说说诗意,可能感到老师不大想让她说了,她振振有词地说:“我是把看注释和看图猜结合起来理解的。”多会学习的孩子呀。教师宽松的学习空间,使孩子们的潜力有了充分发展的机会。我们要培养的不就是这样会学习,会思考的孩子吗?
2、多种形式感受诗歌的意境。
这首诗写的是孩子们的同龄人,学生倍感亲切,童真童趣跃然纸上,教师让孩子们分组表演,在表演过程中丰富对诗歌的感受。孩子们的表演反映出他们的智慧和创造:有的小组用原诗做解说,有的小组则用自己的话来解说;有的组表演时添加了水中游的小鱼,有的给路人增加了恰当的问话,那个“蓬头稚子”更是演得活灵活现。精彩的还在后面,老师问:“能不能把这首古诗用熟悉的旋律唱出来?”一个孩子自编小调唱了一遍,一个孩子说能用黄梅调唱,仔细一听,还真有那回事,另一个孩子说:我能用“梁祝”把它唱出来。马上有几个孩子窃窃私语:这能用梁祝唱出来吗?我也倍感好奇。听,梁祝的旋律配上这首诗倒也是另一番情趣。我想不管恰当与否,这种学习的形式学生感兴趣,最后欲罢不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的是愉悦的心理体验,这应该是有益的。
3、不足也是明显的,动有余而静不足。比如自学古诗意思,缺乏学生个人安静的思考读书,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再交流会更利于交流。另外,活动很多,但最需要的活动——吟诵不够,学生没有读几遍诗,更谈不上熟读成诵。激发学生想象不够,应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进入古诗描绘的境界中,感受诗的意境美,语言美。一堂课一首诗,单薄了。可缩短学习这首诗的时间,补充其他写儿童的古诗词,让学生感受更多的古典诗词中的儿童形象。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11我在这节课整体把握上,是先由实际生活引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然后初读古诗,整体感知古诗内容。通过指名读、齐读,扫清生字障碍,为分析古诗做准备。通过再读古诗,思考:诗中的小孩是个怎样的小孩?来灵活处理诗句,由易入难,让孩子能有体会自己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当分析完后,再带着自己的感悟来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并讲述这个小故事,巩固所学知识。
《小儿垂钓》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乡村儿童在河边学钓鱼的情景,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前两句“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写小孩学钓鱼的姿势;后两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写路人借问,小童招手不应的动作神态,重在写神,在遇到“路人借问”的情况下,小儿急着“遥招手”,为什么呢?因为害怕惊动快要上钩的鱼,所以没有马上回答路人的问话。这把小儿专注垂钓的神态活脱脱地展现出来了。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了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这一点,我让学生合作探究:为什么写“遥招手”,而不是“遥摇手”?从“招手”中你能想到什么,能否体会到小儿当时的心理?通过讨论,学生认为:诗中用“招手”而不是“摇手”,说明小儿并没有完全拒绝答话,只是请路人再靠近些,他会轻声作答的。诗句把小儿的神态写得十分传神,令读者不得不爱上这个可爱的孩子。接着我让学生把《小儿垂钓》一诗描绘的情景分角色演一演,不仅仅演到“遥招手”为止,还要把“招手”以后的情景通过想象表演出来。学生兴趣盎然,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12现代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的接纳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经验、态度等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滞停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更需努力为学习者营造一个“宽松、民主、探索、合作”的空间,以唤醒、激活其自主学习的热情,让他们在主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
最近,我在教学古诗《小儿垂钓》一课时,就此理念作了一些物化探索。
“你们来做小老师”
在封闭式课堂教学中,学生被视作一无所有的容器,只能被动而简单地接受(听、记、抄、背),古诗教学尤其如此,大大压抑了学生的发展。其实,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生命体,教师若能创设适宜的条件,激活其沉睡的能量,帮助其获取成功的体验,势必能催发他们主动参与的热情与信心。
理解诗意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在研究了教材内容与学生能力后,我设计了请学生做“小老师”这一环节。首先启发学生自由质疑,有效调动其学习心向,亦为稍后的“排障”与交流设置方向;接着鼓舞学生:“这些问题同学们都能自己解决,老师想请你们做小老师,自己教自己。”富于诱惑力的角色与教师期待性的语言,激起了学生浓烈的学习热情,他们在小小组内或三思语文网、或看插图(如“蓬头”)、或揣摩诗句(如“草映身”)、或联系已知(如“借问”曾在《清明》一诗中接触过),个个主动投入了“做小老师”的准备活动中。继而,“小老师”们纷纷登台宣讲自己的“发现”,师生互相补充、完善,完满地实现了既定目标。更具价值的是,学生在主动参与中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蓄积起了进一步学习的良好态势。
“文坛公案”“辩论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小儿垂钓》后两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中,“招手”之意历来存有异议。我以为,这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他们萌生探究欲望、进而实现自主学习的良好契机,便导演了一场有趣的“辩论赛”。
我告诉学生:“‘招手’一词历来有两种理解,一种意见认为,‘招手’指摆手,意思是:呀,别过来,别吓跑了我的小鱼儿!另一种意见认为,‘招手’就是招手,意思是:嘘,别出声,凑过来,我指给你看!数百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争论不休,至今没有定论。今天,同学们有信心断一断这桩文坛公案吗?”看似平常的词语,截然相悖的内涵,这一颇具张力的矛盾情境燃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沉思片刻后,两派学生引“经”据“典”,开始唇枪舌战:思维在争辩中碰撞,语言在交锋中砥砺。双方相持不下时,我适时引导:“诗歌最吸引人的,就是诗人在诗里留下的不少模糊的地方,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想象,只要合乎情理,都是正确的。想想,该怎么对待这两种观点。”学生们顿悟:“我认为这两种观点都说得通,不过我还是认为自己的理解更有道理。”“我明白了,遇到不同观点时,既要相信自己,又要虚心倾听对方意见。”掌声与笑声中,谁能说,治学为人的种子不会在他们稚嫩的心田悄然播种?
“你想做哪道题”
传统教学过分强调“同一性”,注重的是“类”的教育,忽视了学生群体中常态分布的“差异”现象。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即要求班级所有学生在同一时间以同一方式学习同一材料,并主观地期望达成同一目标,严重钝化了学生的个性。本课的作业布置中,我就此作了反思与尝试--让学生选择各自喜好的方式重现诗歌:⑴画,画家爷爷画的课文插图只表现了后两句诗意,请画出前两句;⑵唱,配上熟悉的旋律演唱诗歌;⑶编,把诗歌编成一个小故事;⑷演,同学合作,根据诗句表演。
诗歌的广阔意境给学生留下了自由开掘的空间,而多元化的作业样式则激活了学生各富色彩的智慧。他们选择其一,自由演绎:或以画配诗,或古诗吟唱,或“垂钓新编”,或憨态模拟,个性在唐风古雨中尽情沐浴,潜能在诗情画意间从容释放……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13苏教版古诗《小儿垂钓》,这是唐代诗人胡令能写的一首描写农村儿童生活情趣的诗作。全诗是这样的:“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因为这首诗通俗易懂,课前已让学生对全诗进行了充分的预习,可以说,领悟能力强的学生通过自学完全可以理解诗意,感悟诗的意境。因此,我板书完诗题后,直接让学生说一说“垂钓”的意思,这大部分同学都已明白。学生说出就是“钓鱼”之意后,我追问:“为什么称‘钓鱼’为‘垂钓’呢?”发现教室里突然鸦雀无声,看来孩子在预习时只是从资料上查到意思记下来,并没有进行“知其所以然”层面的思考,所以一下子被问住了。我等了大约30秒时间后,有两三个孩子举起了小手,他们有过钓鱼的经历,联系钓鱼时钓竿上垂下的钓钩及钓线上理解了“垂钓”,其他孩子听了他们的答案后都随声附和。
在讨论“蓬头稚子”时,孩子们都知道“稚子”就是小孩子,我让他们说说对“蓬头”的理解。有的孩子说 “蓬头”就是“头发很乱”,有的孩子说“蓬头”一词写出了农村孩子形貌不加粉饰,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还有一个细心的孩子发现文中的插图上,垂钓的小男孩头发梳得很整齐,他认为“蓬头”就是头发蓬松的意思。我对他们的理解一一给予肯定,特别是最后一个同学,我还告诉她,古时候男的到了一定的年龄都要把头发束起来,而文中的小男孩显然还没到这个年龄,所以“蓬头”是很正常的。
《语文课程标准》以全新的理念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如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功能,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改革中的热点,也是实际教学中的难点。在学习《小儿垂钓》一诗时,我从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小动作“遥招手”出发,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用“遥招手”而不用“遥摇手”?从“招手”中你能想到什么?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纷纷举手发言。“因为害怕惊动快要上钩的鱼儿,所以没有马上回答路人的问话。”“嘘,别出声。不然我就钓不到鱼了。”“请你再靠近一点,我会轻声告诉你的。”……从他们精彩的发言中不难看出,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具体的语言文字,知道诗人抓住了孩童瞬间的变化,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孩童的神情意志,令大家不得不爱上这个可爱的孩子。通过思维和想象,学生不仅体会到了古诗准确生动的描写,也培养了礼貌待人、乐于助人的好习惯,从细微之处塑造学生健康向上的美好心灵。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习语言文字,也在学习做人。我想,这就是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14这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在唐诗中,写儿童的题材很少,因而显得可贵。一二句重在写形,三四句重在传神。这首诗前两句写了小孩的样子和钓鱼的姿势,后两句描述了小孩专心致志学钓鱼的神态,把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孩描绘得活灵活现,用词准确,意境美而不俗,使人读后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观其色。
我在这节课整体把握上,是先由实际生活引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然后初读古诗,整体感知古诗内容。通过指名读、齐读,扫清生字障碍,为分析古诗做准备。通过再读古诗,思考:诗中的小孩是个怎样的小孩?来灵活处理诗句,由易入难,让孩子能有体会自己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当分析完后,再带着自己的感悟来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并讲述这个小故事,巩固所学知识结束本课。
不过,通过这次讲课也发现了自己的一些缺点:
1、把句子支解了,问题太细化,让孩子不能整体感知故事大意。如能从“发生了什么事”和“怎么看出小孩小?”两个大问题出发分析两部分内容,孩子会从整体来分析句意,效果会好的多。
2、在分析后半句的时候,没有让孩子表演出他着急的心情,所以读的时候不太到位。
3、注意孩子习惯养成还不太到位,如:有的孩子在读“怕得鱼惊不应人”时“应”读错了,我是在读完后订正的,这样孩子可能已经成为定式,不好改,所以以后要及时订正。还有,在一个学生读的时候,应该及时布置其他生听的任务,让所有孩子都动起来。
这是我讲完课以后,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争取在以后有所提高。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15今天下午教学古诗,这是唐代诗人胡令能写的一首描写农村儿童生活情趣的诗作。全诗是这样的:“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因为这首诗通俗易懂,课前已让学生对全诗进行了充分的预习,可以说,领悟能力强的学生通过自学完全可以理解诗意,感悟诗的意境。因此,我准备改变以后学习古诗时,逐句讨论串讲的方法,而着重在关键字词上讨论赏析古诗在锤炼语言方面的精妙。
板书完诗题后,我让学生说一说“垂钓”的意思,这大部分同学都已明白。学生说出就是“钓鱼”之意后,我追问:“为什么称‘钓鱼’为‘垂钓’呢?”由于平时学生大多只是从资料上查到意思记下来,并没有进行“知其所以然”层面的思考,所以一下子被问住了。稍纵,有过钓鱼经历或看过钓鱼的同学举起了小手,他们从钓鱼时钓竿上垂下的钓钩及钓线上理解了“垂钓”。
在讨论“蓬头稚子”时,学生都知道“稚子”就是小孩子,我让学生说说对“蓬头”的理解。有的说 “蓬头”就是“头发很乱”;有的还联想到上学期学过的《维生素C的故事》中的“蓬头垢面”一词;有的说“蓬头”一词写出了农村孩子形貌不加粉饰,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还有一个细心的学生发现文中的插图上,垂钓的小男孩头发梳得很整齐,他认为“蓬头”就是头发蓬松的意思。我对他们的理解一一给予肯定,特别是最后一个同学,我还告诉她,古时候男的到了一定的年龄都要把头发束起来,而文中的小男孩显然还没到这个年龄,所以“蓬头”是很正常的。
同学们对“遥招手”讨论得非常激烈。有的同学认为“招手”就是“摆手”,意思是因为怕惊跑鱼儿而不予理睬。有的同学认为“招手”就是告诉他往哪个方向走。也有不少同学认为“招手”是让“路人”走近点,再轻声告诉他。我说,如果你就是那个钓鱼的小男孩子,你会怎么做?让学生体会到,虽然同样是不惊跑鱼儿,但后者的做法对人更有礼貌。
【小儿早期教育】推荐阅读:
小儿教育问题08-01
古诗小儿垂钓09-17
小儿垂钓教案(赛课)07-30
小儿垂钓改写作文09-25
两小儿辩日10-10
小儿不畏虎文言文翻译06-21
《小儿垂钓》的改写作文09-23
小儿全麻术后的护理10-11
小儿肺炎的护理常规11-03
小儿垂钓的作文550字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