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产业发展浅探

2024-06-25

苹果产业发展浅探(共9篇)(共9篇)

1.苹果产业发展浅探 篇一

外国苹果产业发展的论文

1日本苹果种植概况

日本苹果栽培已有130多年的历史,其“富士”品牌苹果享誉全球市场。目前产区主要分布在青森、长野、秋田、岩手、山形、福岛和北海道地区,种植总面积约70多万亩,平均亩产约1400公斤,总产量近85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目前,日本果农每户平均仅经营9亩果园,由于园艺管理精细,优果率可达90%左右。

日本的苹果树大多栽植在青森等县的山坡丘陵地带,这些地带的土壤多是由火山沉积岩风化后形成的,所以黑云母含量较高,矿物质元素丰富。

日本苹果栽种面积小、劳动力老龄化及成本不断上升等因素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足和劳动力成本昂贵等因素影响,日本苹果产业形成了生产规模小,且投入高、收益高的特点。日本苹果产品正面临来自世界各地苹果产区的竞争挑战。

但是日本苹果在产品研究开发、栽培、收获、管理经营及销售上也已经形成了一条完善的产业链。其先进的科研成果与生产技术,精细的管理制度与完善的法规,以及经营管理经验和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参考。

2日本发展苹果产业的做法

2.1苹果种植园艺化

日本苹果分“一般化种植”和“园艺化种植”两种,前者省时省力,但是果农收入不高;后者则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但是经济效益大。由于日本土地面积狭小,因而绝大多数果农选择了后者。据专家介绍,日本是目前世界公认的苹果园艺化栽培水平最先进的国家。比如为了解决苹果背光一面因缺乏光照而着色浅的问题,日本果农就在果园里都铺上反光膜;为了使苹果的味道更加甜美,苹果套袋已不断更新;为了让苹果表皮不会因与树枝碰撞而受伤,把苹果与树枝接触的地方或放小软垫、或用皮筋拉开。

由于精细化的管理加上日本劳动力比较贵造成日本苹果价格是高投入高回报。一个管理优秀的果园每公顷平均要投入劳动力3500个。而日本的劳动力又特别贵,所以日本苹果生产的成本很高。然而,这种“精益求精”还是能够得到令人满意的回报的。

“园艺栽培”的技术含量非常高,精细与创新是无止境的。那些看起来上好的苹果竟然是不打药不施肥的产物。由于肥沃的火山灰土壤和充沛的雨水提供了果树所需的养分,日本果农靠剪枝控制果品质量,靠树形来保持果树不丢失养分。

日本果农的另一种种植方式是“矮化种植”,即通过新的密植方式扩大行距、加密株距并控制树高,为的是减少投入、降低成本,既适应苹果生产者老龄化需要又能提高产量,据日本农林水产省介绍,“矮化种植”和“机械化作业”都是为适应中、老年人操作而采取的应对之道。但专家也大都认为,日本果农素质普遍较高,是其先进技术比较易于推广的重要原因。

2.2完善的市场营销链条

“种好”苹果的目的是“卖好”,日本苹果从种植到市场销售有着一条相对完善的链条。

(1)日本果农从“地头”开始对质量给予控制和保障。农林水产省的.官员介绍说,日本政府对农药等有害物质的控制极严,既不允许生产,也不允许使用。违者无论商家或农户都将受到极重的惩罚。同时,日本果农的“诚信”还要通过“组织”的保障:每逢收获季节,果农先将自己采摘的苹果分类后交到农协检验,农协对每户的苹果都编号备查。然后方可上市销售。

(2)病虫害防治工作十分到位。日本果园里的苹果叶片宽大厚实,叶色深绿均匀,叶面洁净光滑。据专家认为,要达到这般水平,需要非常精细的管理。

(3)通过分批采收和适时采收,保证苹果内外部的品质和风味。日本苹果从贮藏到运输再到批发后进人市场销售,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链条,每个环节都要通过先进的设施将苹果保存在适合的温度中,业内称之为“冷链”。这样不但有利于苹果品质的控制,更能防止和减低采摘后一些病害的发生。据介绍,日本苹果产区的各个农协都设有自动化生产线,果农将收获的果实直接交到农协的选果处理场,再由农协进行商品化生产和销售。

(4)果农-果协-市场间顺畅的流通体系,使产品得以有序、快速地到达消费者手中。例如,在占地386万平方米的东京大田花果菜批发市场,全国各地的苹果都是通过农协直接送到这里,再经过拍卖方式销售给批发商进入市场。日本的农协是由种植大户、技术能人、销售能人牵头,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以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为纽带形成的一个利益联合体。由于这些协会提高了果农的组织化程度,实现了协会内部成员间技术、市场等信息的交流,所以果农入会后不仅能够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实力,而且还可以降低市场风险。

(5)以市场为导向。日本果农种植苹果的特点是紧盯市场,他们通过了解苹果领域的国内外市场信息,确定自己的经营思路。近几年他们根据国际市场消费的不同需求,将自家生产的苹果产品细分为两个市场;一部分卖到欧洲,一部分卖到中国北京、广州和上海等地,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现在,他正在组织一些农户成立农业操作规范协会,并派人到欧洲学习GAP规范标准,准备进一步扩大出口。北京、上海的大超市里,日本的“陆奥”苹果一个就能卖到60元至80元人民币不等。

(6)讲究销售技巧。由于近期有消费者提出,现在市场上好吃不好吃的苹果都由于精细的园艺管理长得非常好看,所以同样价格下无从判断哪一种口味更好。于是日本针对此意见正在推广一种能够“测糖”的仪器,消费者可以在购买时用其测定“含糖量”,之后再决定是否掏钱。这样大大提高了苹果的销售量。

3给我们的启示

3.1要改粗放经营为精耕细作,强化质量意识、责任意识

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我们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吃的不仅紧要饱而且要好。对于果品来将就是要求不但要外表美观更要口感舒服。可以大力采用苹果套袋技术、反光膜技术,保证苹果的外观鲜艳美观。要及时的防治病虫害,不使用不符合标准的农药。分批采收和适时采收,保证每个苹果的成熟着色。同时为了保证国农对自己的生产苹果完全负责可以采用编号登记备案,如果苹果质量出现问题可以及时的找到应该负责任的果农。

3.2重视科学技术在苹果种植业的应用

日本目前有7个研究所和11个有关苹果的研究单位。日本从各级政府到科研院所再到果农,都非常注重挖掘苹果产业各个环节中的科研潜能,因而具有科研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的特点。比如,为了适应青年人不愿意从事苹果种植,从而导致劳动力老龄化的现实,日本开始大力推行苹果矮化栽培。据介绍,日本有的苹果基地县矮化栽培面积已经占到了总面积的70%以上,于是这一趋势又带来了各地果树试验站更加重视矮化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3.3政府要大力支持

日本在苹果产业方面的科研成就为世界业内公认,其成绩应该归功于政府长期稳定的财政支持。充足的科研经费保证了科研机构的相对稳定,也使科研人员能够潜心探索研究新技术。以苹果品种选育为例,一支几十年持续稳定的育种科研队伍,保存了众多的杂交亲本、培育出了一系列具有抗逆性且易于栽培的优质品种,推动着苹果品种这个潜力巨大的朝阳科技产业不断前进。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日本果农非常重视科研、崇尚技术。在日本已经初露头角的品种“王林”,就是由果农多年杂交试验培育成功的。

3.4政府要制定完善相关的法规

农药的生产、销售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生产、销售,需要淘汰的农药必须坚决停止生产停止销售淘汰;对于农药的使用那些是禁止使用的那些是可以使用的必须有具体的规定。生产商、销售农户一旦违规必须给予相应的处罚。

果农研究与创新的动力之一来源于法制的健全。以育种为例,日本是通过实施品种登记制度和种苗指定繁育制度来加强对果树品种的保护和种苗管理的。按照规定,研究者提出申请后,要经过初审、公审、栽培试验、审查等程序,其过程至少需要3年多时间。新品种通过审定后,申请人每年交纳相应费用后就可拥有专利。此后有人想要使用这个品种,就必须办理相关手续并且交纳相关费用,否则以“侵权”论处,处罚的形式有“强行中止使用”、“经济处罚”直至“刑罚”。

严格的法律保护和规范的制度管理保证了育种者的利益,所以尽管品种从审定到被实施保护要交纳相当多的费用,经历比较长的时间,但科研人员和果农都乐此不疲。这样才可以使苹果产业可持续的发展。

3.5果农要积极适应市场要求,开辟多种多样的销售渠道

要熟悉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不同需要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比如大城市要销售质量高的价格也高的产品,因为大城市人们收入水平高,需求层次高再比如国外市场与国内市场消费者的偏好又不一样,国外流行酸苹果,而国内人则喜欢更甜的苹果。这就要求果农把市场进一步细分从而保证销售的顺畅。从过去的经验来看大部分果农在家等销售,也就是等客商来收苹果,这样做一方面果农由于掌握的信息较少被动接受客商提出的价格,少了讨价还价的能力,不利于增产增收。所以果农不能只是被动的销售要走出去主动寻找客户或者直接销售给消费者。可以充分利用互连网进行苹果的销售,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网络已经非常普及,可以通过网络发布苹果的销售信息扩大销量。但这对大多数不懂电脑的果农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谈。所以政府需要对果农进行计算机知识的培训。

3.6果农要重视广告宣传

好的产品不宣传别人就不知道,应该通过电视、互联网等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而作广告是要有一定的花费,对于果农来讲可能资金比较短缺,所以政府应该在这方面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2.苹果产业发展浅探 篇二

关键词:SWOT,邢台县,苹果,产业

邢台县位于河北省南部, 西隔太行山、与山西省相邻、北接内邱县、南接沙河市、东西与南和、任县相连, 县域东西长77km, 南北宽38km, 全县耕地面积49.1万亩, 人均耕地1.34亩[1,2]。 邢台县历来重视苹果产业的发展, 自1996年开始就在山区建立高档优质苹果生产试验区, 对高档优质苹果的生产技术进行探索[3]。近年来, 邢台县苹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产量不断增加, 但是, 相比国内外其他高水平现代苹果产区, 邢台县西部太行山区苹果生产普遍存在单产低、品质低、效益低的三低现象[4]。 改革开放以来, 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山区的发展还是相对落后。如何发展邢台县西部山区现代苹果产业, 使山区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 成为今后面临的重要课题。

该研究运用SWOT分析法, 从自然条件、历史传统、科技力量等角度, 对邢台县西部山区苹果产业发展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邢台县西部山区现代苹果产业的发展策略。

1 邢台县苹果产业发展现状

邢台县苹果处于太行山浅山丘陵区, 是我国苹果栽培历史最早、产业化水平较高的产区。 近年来, 邢台县苹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产量持续提高。 2014年邢台县苹果种植面积7万余亩, 产量15万t, 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10万余亩, 年产苹果约30万t。

2 邢台县苹果产业发展SWOT分析

2.1 邢台县苹果产业发展的优势 (S)

2.1.1 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邢台县苹果生长在太行山最绿的地方, 那里光照充足, 昼夜温差大, 土层深厚、排水良好, 富含钾、钙、镁、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 是公认的苹果最佳优生区。 邢台县苹果与国内及美国、日本等著名苹果产区相比, 远离工业区, 污染少, 生产的苹果色泽艳丽, 质脆肉细, 酸甜适口, 富含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有机质。

2.1.2 拥有艰苦奋斗的抗大精神抗大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在抗日战争时期办学治校的艰难历程中锻造形成的。 几十年来, 英雄的太行儿女在抗大精神的影响下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治山治水、改天换地, 使革命老区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把昔日的穷山恶水变成了今天的“花果山”, 在抗大精神的影响下率先走上了致富的康庄大道。

2.1.3 拥有实力雄厚的科技力量邢台县农业局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30名, 其中, 高级技术人员7名, 中级专业技术人员50名, 助理农艺师47名;拥有7个区域基层站所,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完备, 土肥实验室设备齐全, 检测技术水平较高, 各种信息、培训设施齐全。 土肥站现有工作人员7人, 其中高级农艺师2人、农艺师2人、初级3人, 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较强的业务能力。

2.2 邢台县苹果产业发展的劣势 (W)

2.2.1 精准施肥问题近年来, 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邢台县施肥技术落后, 果园化肥施用量呈现增大的趋势, 苹果用肥成为邢台县农作物的用肥大户。在施肥过程中存在化肥种类繁多, 施肥量大, 养分比例不协调, 化肥利用率低, 施肥时期和养分需求不和谐等问题。 如何在平均单位面积产量与果品质量逐步提高的情况下, 减少化肥用量, 实现邢台县化肥使用量零增长, 为苹果生产探索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成为今后将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2.2.2 苹果树的换代问题邢台县未来10年有60%以上的乔化老果园需要更新改造, 未来20年几乎全部乔化果园需要更新改造。 但目前在培育优质苗木上的投入仍过低。

2.2.3 经营体制问题邢台县苹果普遍以小农户经营为主, “大产业、小果园”与“大市场、小果农”的现象比较普遍, 上规模、有影响和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较少, 果业品牌影响力与果业大县的地位较不相称, 现代营销体系亟需建立, 网上销售、电子交易、物流配送等现代化手段的运用比较滞后。

2.3 邢台县苹果产业发展的机遇 (O)

近年来, 农业部高度重视苹果产业的发展, 尤其是苹果优势区的发展, 启动了“苹果化肥减量增效”、“苹果标准化示范园建设”、“三品一标” 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大力培育龙头企业, 壮大产业规模, 发挥品牌效应, 发展苹果观光休闲采摘, 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真正实现“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

2.4 邢台县苹果产业发展的挑战 (T)

2.4.1生产成本需要进一步降低目前, 我国苹果产业的平均生产成本为0.66元/kg, 陕西和山东省两大苹果产区的生产成本分别为0.64 元/kg和0 . 86 元/ kg[5]。 相比之下, 邢台县的苹果生产成本还有下降空间。

2.4.2市场竞争力有待提升近年来, 邢台县苹果有了较快的发展, 且在当地有一定的名气, 但是在国内、国际市场上还缺乏一定的竞争力。 其次, 邢台县苹果生产力水平较低, 品种资源结构安排不合理, 农药化肥投入过大,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邢台县苹果竞争力的提高。 此外, 邢台县储藏和运输能力的不足, 造成了苹果集中上市且毁损严重, 也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邢台县苹果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6,7]。

3 邢台县现代苹果产业发展策略

3.1 优化产业布局, 调整品种结构

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 有序扩大邢台县苹果的种植面积。 大力实施老园改造, 同步推进矮砧栽培试点, 建设高水平苹果示范园, 走提高单产、节约耕地、优质高效的发展道路。 扎实推进果园流转, 继续扩大连片种植, 提高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水平[8]。

3.2 强化科技支撑, 提高现代果业水平

邢台县农业局与河北农业大学合作建立了河北农业大学邢台县博士科研工作站, 在全县果业主产区的凤凰湖农业技术推广站和农业局的土肥实验室开展测土配方施肥、 精细施肥等课题研究和项目实施。 工作站配备2名农学博士和5名农学硕士, 结合邢台县“苹果化肥减量增效”项目, 与农业局成立了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专家指导组, 同时提出具体技术方案, 开展指导服务, 把各项关键技术落实到位, 切实解决果业科技到村到户“最后一公里”问题。

3.3 建立果农结合组织, 完善营销体制

邢台县应充分发挥企业销售的主渠道作用, 推广“公司+基地+会员果农”、“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职业农民”等模式;加强营销服务, 搭建高端果业信息平台, 构建基地准出、市场准入、质量可追溯的质量检测体系[9]。

参考文献

[1]邢台县人民政府.以人为本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J].河北水利, 2006, (12) :8-9.

[2]路继宏.依靠内涵挖潜确保经济建设用地[J].河北国土资源, 2004, (9) :30-31.

[3]曹维林, 陈贵通, 卢福顺.太行山片麻岩区优质高档苹果生产技术[J].河北果树, 2000, (2) :17.

[4]苑清珍, 路贺秀.苹果“三高一优”栽培技术[J].中国果树, 2002, (2) :31-32.

[5]邓禄强, 王晓娥.中国苹果竞争力分析及财政支持政策研究[C].中国“三农”问题研究获奖优秀论文选编, 2004, 413-423.

[6]陈小静.中国苹果竞争力变化及其非价格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 2005.

[7]刘婧.中国苹果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

[8]于冠男.提升陕西苹果产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D].陕西:西北大学, 2009.

3.宝鸡文化产业开发浅探 篇三

关键词:宝鸡 文化产业 文化产品

中图分类号:G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2-270-0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的报告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文化产业是以生产和经营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为主要业务;其在满足消费者精神消费需求的同时以创意转化为价值;其在追求商业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以文化价值转化为商业价值。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具有高知识附加值、高文化附加值和高社会就业率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的意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获得经济方面的利益。积极推进宝鸡文化产业建设、促进文化的传播,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增加就业;建设适宜居住城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挥宝鸡丰富文化遗产的优势,提高文化竞争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宝鸡城市品位,对宝鸡市“四市建设”、对实现建设“平安宝鸡、诚信宝鸡、人文宝鸡”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化产业是具有根本性经济特征的产业。文化产业是在资本的架构中运作的,其工作的重心在经济利润最大化。它是通过受众最大化实现边际效益的增长,从而达到利润最大化的。文化商品的独特性在于它们不会在消费过程中被损坏,但它能很廉价地被再度仿造,这样就难以保证产品的稀缺,而稀缺与商品的价格息息相关。目前,宝鸡周边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刚刚起步,还未对宝鸡造成强大的竞争压力。如何充分发挥西部大开发的资源优势,利用所拥有的丰富民俗文化、丰富的人文、历史、自然景观等文化资源优势极力发展宝鸡文化产业,不仅是宝鸡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也是带动“四市”建设的新思路,更是加速宝鸡“一线两带”建设的关键。

宝鸡文化市场处于发育阶段,市场空间大。采用专业化路径可以尽快占领市场,形成品牌,主导市场发展。因此宝鸡文化产业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文化产品、资源的产业化经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以文化产品、资源的产业化经营为主导,通过产业联合和文化的外部效应,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延伸文化产业链条,形成以文化为基础的产业群,实现文化与经济一体化发展。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业、拓展文化品牌,并以此带动民间艺术品业、文化娱乐业、文艺演出业、网络文化业等行业的发展,连带发展音像业、电影放映业以及文化服务等其它产业形成产业群聚,开发独具特色的陕西民间艺术品牌;文化活动品牌,以产业群聚形成城市吸引。建设一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示范单位和文化企业为支撑的文化产业发展基本格局。

一、重点发展主导产业的潜在市场——文化旅游业

文化是旅游的内涵和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文化性竞争越来越突出。所以,旅游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又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事业。文化产业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坚强支柱,旅游业的很大一部分就是文化产业。旅游业依赖文化来支撑,旅游景点、景区、设施、产品等只有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才可能具备持久旺盛的生命力。如云南丽江的旅游靠的就是文化产业的支撑,他们把突破口放在挖掘文化、认识文化、利用文化、生产文化和经营销售文化上,让旅客了解文化、享受文化、消费文化、传播文化,达到极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人才效益。宝鸡文化市场处于发育阶段,市场规则还没有形成,宝鸡人口有限,文化消费能力有限、消费规模有限、消费层次有限,文化产业发展必须依靠旅游业带动流动人口的增加,增加文化消费的能力,拉动文化产业的运营能力,要求采用专业化路径尽快占领市场,形成品牌,主导市场发展。宝鸡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把旅游作为文化商品化、产品化的突破口,深挖文化内涵,发挥好旅游载体的作用。把旅游资源开发与城市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结合起来,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把文化有机融入旅游产品的开发、制作、经营管理和旅游服务之中,提高旅游商品的文化含量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发展旅游业,做到在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开发和利用中发展文化产业,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组织开展好丰富多彩的民族节庆活动,打好名节品牌,大造旅游文化发展之势。

二、重点拓展潜在市场——文化品牌

强力打造法门寺、太白山、周文化为代表的宝鸡三大旅游文化品牌。重点建设以佛教文化为特色的法门寺旅游区、以独特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地热资源依托的太白山旅游区、以自然风光和姜炎文化遗迹为依托的天台山国家风景名胜区、以历史文化遗迹和峡谷探幽而著称的钓鱼台旅游区、以周文化和西岐民间饮食文化为核心的周公庙旅游区等十大旅游景区。重点拓展姜炎文化、炎帝故里、会展名城、青铜器之乡和民间工艺之乡等品牌的内涵,以旅游为主导产业,将其横向、纵向拓展为产业链条。生肖羊、马勺脸谱、木板年画、青铜器等一批艺术精品也应以旅游业为依托,将宝鸡的历史文化和旅游品牌宣传到全国各地和海内外,促进民间文化的开发和保护。

三、重点文化发展的横向合作

文化产业发展的横向合作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跨省际、跨国际的文化产业横向产业合作。要求宝鸡以会展业为城市品牌,以会展业带动产业互动。另外也要求宝鸡的文化实体增强竞争能力,广泛参与其他省、市的会展、国际性的会展,将城市品牌推向国际,带动外部人口的流入。通过横向合作交流带动文化产业的创新,提升文化产品的内涵和外延,更快地促进文化产业价值链的形成,从而提升城市文化品牌运营能力。(2)由于文化产业内涵深刻,外延广泛,发展文化产业需要一批文化项目和文化集团作为支撑。要积极推进文化资源整合,以资产为纽带,运用市场机制,推动兼并、联合、重组,实行多媒体经营和跨地区发展,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文化创新能力、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通过大公司之间在资金、技术、经营组织方式等方面的重新组合和集中,进行产业结构上的调整,形成旅游业、餐饮业、旅店业、娱乐业、传媒业与电信业、电脑业、出版业等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新格局,形成一批大型和超大型的跨行业、跨国界的强势文化产业集团,将新兴的文化与旅游业和体育业等更好地融合。(3)整合民俗村,不仅要有一定的民俗文化氛围,而且要依托一批大型和超大型的跨行业、跨国界的强势文化产业集团开发所开设的旅游项目、提升所出售的旅游产品附着的文化色彩,使文化消费者走进民俗村就能感受到民俗文化的气息。

四、进一步梳理现有文化资源,发掘创新能力

文化产业一般而言有四个相结合的要素:以创造力为基础的文化艺术;尖端技术;信息;知识。文化产业区别于其它产业关键点在于创造性和精神性(即创意)。“创意”一直被公认为是文化产业的核心属性。文化产业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通过技术的介入和产业化的方式制造、营销文化产品和提供服务的行业。潘鲁生认为,文化产业是出售文化、信息、智慧的经济活动,它以文化为基础,以创意为手段,以市场为目标,经过创新性的脑力劳动,来创造财富的。宝鸡应对广告、建筑、美术和古董交易、手工艺、设计、时尚、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以及电视、广播等诸多部门进行摸底,通过人才引进增强文化产业的知识、智能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蔡尚伟,孙华.“西部文化产业特区”——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可行性思路。文化研究,2004(12)

2.宝鸡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宝鸡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宝鸡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2006.2.15

3.陕西省文化厅办公室.陕西省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2005.11.10

4.潘连生.五大因素制约陕西文化产业.华商报,2004.7.9

5.加大全面创新力度加快宝鸡大城市建设.陕西日报,2003.2.11

6.白清.刍论西部文化产业的开发.理论导刊,2004.9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 陕西宝鸡 721013)

4.吴忠市苹果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篇四

基地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马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当前世界可持续发展难题的重要指导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加快吴忠市三大林业产业基地建设步伐,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机制,提升林业产业建设质量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全市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吴忠市是传统的果树栽培区,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及资源优势所生产的果品而享誉全国。近年来,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吴忠市委、政府审势度时,抢抓机遇,以实施加快宁夏发展的《意见》为指导,以自治区林业局实施“六个百万亩”生态林业建设工程项目和优势特色产业带建设项目为契机,高度重视林业产业的发展,将其纳入了农业十大产业基地建设的范畴,从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出台优惠扶持政策,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强化科技支撑等方面入手,采取“龙头带企业,产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方式,加快了吴忠市具有区域特色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步伐,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协会组织、农民参与、共同发展的产业发展模式。到目前为止,全市已种植以苹果、葡萄、红枣为主的三 1 大林业产业基地57.21万亩。其中,2008年发展235.5万亩(苹果12.2万亩,葡萄7.2万亩,红枣4.1万亩)。年产鲜果24.24万吨,总产值达4.38亿元。初步建设起以孙家滩地区为核心区,辐射周边红寺堡、青铜峡及市区扁担沟镇、金银滩镇为主的高酸苹果基地26.22万亩,2008年,全市苹果总产量7500公斤,总产值3750万元。市区已发展9.8万亩,挂果面积1.5万亩,2008年产量2250万公斤,总产值达1125万元。建设起以青铜峡邵岗镇、红寺堡中圈塘为中心的酿酒葡萄基地13.61万亩,2008年葡萄总产量达到7.5万吨,总产值2.4亿元。建设起以孙家滩;青铜峡甘城子、金沙湾、牛首山北麓开发区;同心县下马关、豫旺、田老庄、马高庄、张家塬以及河西、丁塘、王团;盐池县花马池、王乐井、青山、大水坑等乡镇为主的红枣基地14.38万亩,2008年红枣总产量达到1.5万吨,总产值3000万元。在建设林业产业基地的同时,积极引进果品加工企业,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果品的附加值,有效提高了经济效益。引进了深圳东部集团所属的吴忠茂源果汁厂,年加工能力达到10万吨以上,解决了苹果卖果难的问题。2007年吴忠茂源果汁厂收购本地苹果9.6万吨,生产浓缩果汁1.33万吨,实现工业产值1.8亿元,出口创汇2640万美元,实现利税485万元。广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御马、华昊、科冕三家葡萄酒加工酿酒葡萄20万吨,罐装葡萄 2 酒7万吨的企业。2007年葡萄年产量达到3万吨,产值5500万元。在红枣方面,以同心天予枣业等公司为主的红枣育苗、种植、产品收购加工销售企业正在日益兴起,成为了带动地方枣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吴忠市林业产业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势头,林业产业成为吴忠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之一。

二、制约林业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纵观全局,尽管吴忠市林业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对照如何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扩大内需,积极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对林业产业的冲击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全市林业产业仍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需要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是发展面积过快过大,苗木严重缺乏且质量无法保证。通过近三年苹果面积大发展可以看出,品种富士占80%以上,国光、金帅、美国八号等占20%以上,早中晚熟比例和鲜食与榨汁的比例严重失调。苗木所使用的砧木来源无法识别,给以后生产造成许多后患。且长途运输中苗木失水较多,栽植后成活质量无法保证。二基地面积比较小,满足不了加工企业的需求。苹果基地面积小,榨汁果品少,总产量低,远远不能满足浓果汁加工企业对原料果的需求和国内外市场对高档鲜食苹果的需求;葡萄基地规模小,种植比较分散,标准化生产水平及整体效益偏低。此外适宜中部干旱带发展的同心圆 3 枣、中宁圆枣等枣树优质苗木储备不足,枣产业发展品种结构比较突出。三是政策扶持缺乏一定的持久性,果农种植积极性波动较大。尽管在建设基地时,政府出台了一定的优惠政策支持了产业的发展,但仍缺乏和国际市场相配套的农产品补贴政策,致使产业发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苹果产业在1994年之后进入低谷,产业效益低下,各有关方面没有把其列入全区农业特色产业加以研究,扶持和引导,从政府到群众的投入大幅减少,产业发展的动力不足,严重影响其恢复和壮大,果品在果汁厂的收购价格由2007年的1600元/吨下降到了2008年280元/吨;而葡萄价格则由2007年的2.4元/公斤,上升到了2008年的3.2元/公斤。四是专业技术力量薄弱,关键技术落实不够到位。尤其是果树种植多在新灌区,初次接触栽植果树,再加农民文化素质低,接受新技术意识差,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林业产业发展。如苹果产业缺乏相对固定的原料基地,农药使用不规范,加工基地建设速度较慢,原料供给不稳定;单纯低酸度果汁不能满足国际市场的全面需求。枣区红枣栽培管理粗放,群众对枣树早果、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了解不深,掌握不够。五是组织化程度低,市场规范不够。由于缺乏行业协会,生产流通无序,果农商品意识淡薄,不能很好地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遇到市场波动只能被动挨打和疲于应付,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在一些产区缺乏行业自 4 律,各行其是,各自为政,采果期竞相压价,扰乱市场的事件屡屡发生,产生了一些恶性竞争的现象。六是龙头企业带动不够强,市场机制不够健全。公司、基地与农户之间缺乏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抵御风险的能力差,价格波动大,影响葡萄产业的稳定发展。此外品牌竞争力弱,知名品牌少,缺乏在国内外市场富有竞争力的知名葡萄酒品牌,也是影响葡萄产业快速做大做强。

三、推动全市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一)发展思路

1、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和全国科技会议精神为指导,按照突出科技,活化机制,完善功能,带动农户,促进农民增收的原则,紧紧围绕林业优势果品产业带的主攻方向,以高标准建设为目标,以先进科技为支撑,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政策扶持、政府推动、示范带动为手段,用工业的理念来谋划农业、发展农业,用科技武装农业、提升农业,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充分挖掘当地自然资源优势,提升我区优势果品的规模和档次,增强优势果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林业优势果品产业的优质化、区域化、专业化和产业化。

2、基本原则: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做到 5 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坚持因地制宜,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做到产业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坚持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实现规范化经营和规模效益。坚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林业产业。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广实用先进技术,培养科技人才,建立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体系,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步伐,全面提高林业建设科技含量。

3、目标任务:利用三年时间(2008-2010年),在市区孙家滩核心区,扁担沟、金银滩;青铜峡市以邵岗、青镇、大坝、峡口、小坝、树新林场;红寺堡太阳山镇、南川乡新发展高酸苹果38万亩,累计发展到50万亩。在青铜峡市贺兰山东麓一带的甘城子;红寺堡科冕公司基地、绿科公司基地以及红寺堡镇、中圈塘乡等地区发展酿酒葡萄产业基地27万亩,累计达到50万亩。在地处中部干旱带的同心县扬黄灌区、盐池县盐环扬水工程补灌区、红寺堡开发区灌区及青铜峡沿山甘城子一带的宜林地,发展以同心圆枣为主的红枣产业49万亩,累计达到60万亩。

(二)基本对策

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到位。为保证项目有人抓有管,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目的。一是市委、市人民政府成 6 立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由市林业局、财政局、水务局等相关单位及项目实施乡镇的一把手组成。负责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和力量,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二是各发展主产县也要成立特色经济林产业领导小组,由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林业、财政、农牧、水利等相关部门、各项目实施乡镇一把手为成员,协调落实有关政策和任务;三是市林业局抽调有关专业人员组成,编制产业发展的规划设计、计划、苗木落实及技术指导等工作,并聘请有关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指导负责项目的实施管理、检查、监督及解决项目建设中有关技术方面的问题。市发改委负责产业项目申报和争取;市财政局负责在产业发展中,中央、地方财政补足资金的安排和监督管理;市农业局负责基地间作物的规划、相关项目申请和技术指导工作;市水务局负责产业带水利设施建设、节水灌溉、中低产田的改造;市科技局负责围绕产业的科技项目的申报和争取。规划涉及的乡镇及建设单位要抓好造林任务落实,种苗调运、质量检查、矛盾解决和造林后的日常管护。四是领导小组要加强监督检查,把工程建设情况列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基地建设进度和质量。五是市、县要与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坚持“谁管理,谁负责”,层层落实,相互协调,相互监督。并将基地建设列入双文明考核,切实明确目标、任务及职责,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2、实行优惠政策,扩大种植规模。一是对种植连片种植果树的农户或企业,除无偿提供果树苗木外,给予每亩每年100元的补贴,连续补贴四年。二是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新农村建设等项目,鼓励农户发展片林及庭院经济林。三是鼓励经营大户、公司、企业和区(市)属农林场建设产业基地,并把符合项目建设要求的低段纳入享受发展产业基地的优惠政策;四是对当年产业基地建设面积达到1000亩以上的乡镇,一次性给予不同等次的奖励,并每年给予不超过10万元贷款的贴息;五是在基地建设中,农业、水利、扶贫办等部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通过配套水利设施、间作经济作物、享受其他农业补贴等形式来增加前期效益,减少农民前期投资较大的压力;六是对在基地建设中,确有困难的农户可实行小额贷款,充分调动发展积极性。七是依托吴忠林场建立苗木繁育基地。采取定单育苗,制定最低苗木保护价收购苗木,对合同苗的农户每育一亩苗给予500-1000元的补贴。八是坚持“谁栽谁有,谁受益,长期不变,允许继承,合法转让”的政策,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国家、集体、企业、个人一起上,凡在工程区内新建基地的企业和个人,均享受相应的补助政策和其它优惠政策。

3、多方争取投入,拓宽投资渠道。一是引导农户增加对基地建设的生产投入。二是积极争取扶贫、农业、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扶持,整合项目投资,改善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条 8 件,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三是鼓励工商企业、个体户投资发展高酸苹果产业。四是自2007年起市级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的产业建设经费,用于基地开展建设项目配套、科技培训、贷款贴息、新品种选育、技术研究等工作。

4、依靠技术支撑,提高种植效益。一是建立新品种选育的指标体系,开展选优和建立采穗圃,加快良种选育、良种推广和低产园更新。要注重选育一些早中晚熟果树品种,集中栽植,便于采收加工。二是充分发挥园艺场良种繁育基地的作用,建立采穗圃,有计划的指导苗木繁育,保证基地建设苗木供应。三是在基地建设的重点片区,充分发挥村级农民科技培训学校的作用,把金银滩、吴忠园艺场和孙家滩高酸苹果示范园区作为教学基地,加大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力度,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培训,进一步提高当地果农的科技管理水平。市林业局要重视科技创新,集中力量,研究解决生产、贮藏、运输等各个环节的关键技术难题。四是抓好科技示范园、示范点,做到队有科技典型户、村有示范队、乡有示范村、市有示范园区,充分发挥科技示范的带动作用。五是在基地建设中,要全面执行《宁夏果树栽培技术规程》,规范定植,强化栽后管理。并加强对基地果农的技术培训。六是在施有机肥、追肥时以叶面肥为主,尽量地表施化肥,保证土壤亚硝酸盐含量不超标;喷施防治病虫害严禁使用残留期 9 长的农药,尽量采用支持环保的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注重生物防治措施,减少农药使用次数。

5.苹果产业发展浅探 篇五

当前我国各种宗教有迅猛发展的势头,宗教影响力不断扩大.本文剖析了当前我国宗教发展的`原因,进而对如何引导宗教与社会义相适应作了一个初步的探讨.

作 者:沈从凯 赵辉  作者单位:沈从凯(江苏省灌南县委党校,江苏,灌南,223500)

赵辉(江苏省行政学院,江苏,南京,210004)

刊 名: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ERN YANGTZE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03 2(6) 分类号:B911 关键词:宗教   引导机制   社会主义  

6.苹果产业发展浅探 篇六

做大苹果产业

——关于什社乡苹果产业的调研与思考

根据市、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体安排部署,我乡作为第一个试点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我认真思考怎样才能“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认真审视什社发展现状,就我乡产业结构调整现状,苹果产业发展现状,深入调查研究,我觉得什社乡只有做大苹果产业,农民才能真正富裕,社会才能科学发展。

西峰区什社乡地处黄土高原中东部,是世界上黄土层最深的地方之一,也是世界苹果生产最佳纬度区和国家区划的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域之一。地形东南倾斜,境内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大气质量优良。全乡共辖10个行政村,81个村民小组,23600人,耕地面积68100亩,现有果园面积3.7万亩,其中挂果果园面积1.5万亩。2008年苹果产量2.2万吨,产值2640万元,人均苹果纯收入1118.6元。

一、苹果生产的优势及现状

优势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条件以及空气清新干燥,工业污染小等因素,使境内所产的果品具有“色泽艳丽,蜡质层厚,风味浓郁,耐贮耐运,食用安全”五大特色。加之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把苹果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拳头产业来抓,按照构建陇东苹果大乡,庆阳苹果集散地的总体目标,确定了“568” 工程,使苹果逐渐从农家院落走向规模化栽植,果品销售开始进入省内外大中市场,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同时,依托苹果产业,一些果品加工、贮藏、销售等企业也悄然兴起。

一是基地规模稳步扩大。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精细化管理、标准化生产”的原则,树立兴果、富民、强乡的理念,坚持以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为方向,采取现场观摩,算账对比,典型带动,行政推动等办法,充分调动群众参与苹果产业开发的积极性。现全乡共有果园面积3.7万亩。建成百亩以上新技术推广示范园2处,2处苹果绿色长廊已形成框架,且面积不断扩大。实施整村推动的村3个,10亩以上大户450多户,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农户20多户。效益的逐年凸显,激发了果农的积极性,为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产业链条不断延伸。随着我乡苹果产业规模的扩大和产量的逐步增加,贮藏运销业,果品加工企业等应运而生、竞相发展。目前,全乡共有大型果品恒温气调库2个,年贮藏苹果3万吨,基本实现了季产年销。同时,发泡网厂、果醋厂也在不断扩大,既延长了果业生产链条,提高了产业化生产程度,又为苹果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三是经济效益持续提升。据调查分析,1亩中等管理水平的盛果园产量6000斤,每斤均价0.8元,总收入4800元,除去投入1500元,亩纯收入3300元,亩均投入产出比为1:2.2;而1亩小麦的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1.5,相比之下,果园的收益远远高于小麦。“一亩果园、十亩良田”,发展苹果产业空间大,效益显著,是农民致富增收的优势产业。

四是市场需求持续增加。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识增强,水果消费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同时,其加工产品以鲜食、饮料、果酱、化妆品、护肤用品等不同消费层次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使苹果需求量不断增加,加之现代化营销设施使国际苹果市场得到更有效的开发。

五是产业服务得到加强。在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下,由果业大户牵头,领办果业合作组织,建立健全利益联合机制,加强技术交流结合作用和市场营销服务,建立果业合作社4个,逐步形成了“基地+龙头+协会+市场”的产业链条。在技术服务上,成立了上百人技术服务队,培训技术骨干45人,采取“院地、院企”合作模式,开展技术培训,全方位、多层面为果农提供服务。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规模化程度低。目前,全乡苹果生产仍以小规模家庭果园为主,分散经营,技术管理难以统一,果品质量千差万别,果业生产处在初级产品阶段,不能实现果品附加值;二是生产投入不足。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缓慢,果园管理总体水平低,一些提高品质的综合措施应用很不到位,大多数果园停留在一般管理水平上。三是产后环节薄弱。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苹果采摘后普通采用了预冷、储藏、洗果、涂蜡、分级、冷藏运输等处理手段,商品化处理几乎达到100%,而我们仍然以简单的手工分级为主。储藏保鲜能力差,有80%以上是土窖储藏,由于采后处理的空缺,严重影响了境内所产苹果的商品形状和货架形象。四是组织化程度低。市场网络不健全,目前我乡苹果的流通主要靠个体商贩,组织化程度低,运销能力弱。中介组织发育不良,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同时,由于没有品牌注册,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更谈不上出口创汇。

三、苹果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针对我乡苹果产业的现状,提出的苹果产业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按照构建陇东苹果大乡,庆阳苹果集散地总体目标,积极实施“568”工程,力争在两年内实现苹果产业整乡推进。

1、扩大面积,增强规模化竞争力。规模是效益的基础,目前,我乡果园面积3.7万亩,人均1亩多。要按照“568”工程要求,达到5万亩就必须扩大面积,规模栽植。首先要坚持布局区域化。通过合理布局,集中连片规模发展,以庆贺、西合公路为轴线,建设万亩绿色长廊,以塔头、任岭、永丰村为重点,率先实现整村推进。其次,注重抓点带面。要以天富基地,志广生态园为依托,推广引进先进实用技术,在李岭村建立千亩新技术推广示范点;任岭村建成优质苹果生产示范点。第三,在抓好现有果园的基础上,要加强对近三年来新栽的死亡果树进行补植,做到栽一棵,活一棵,栽 一片,成活一片,见效一片。以点带面、示范引导、注重基地、扩大规模,使全乡果品生产在两年内实现整乡推进。

2、科技兴果,增强质量竞争力。“三分栽、七分管、只栽不管、不如不发展”。按照优质无公害苹果产业标准,要加强对专业村及基地的农户实行“四统一”管理(即统一供苗、统一技术规范、统一挂牌标示、统一生产管理措施),建立户籍化档案,实行登记管理,记录栽植面积、品种、栽培方法和肥料,农药的使用情况。严格执行禁用限用高毒农药安全间隔期等决定,引导果农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同时,在技术服务上,坚持借助外力,激活内力,以专业合作组织为依托,邀请省内外知名果树专家和果业技术能人,采取集中办班,巡回宣讲,实地指导,现场咨询等方式加强技术服务,落实乡村两级技术力量,成立100人的技术服务队,深入解决果农在栽植建园、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使果农在生产和管理上运用综合技术,做到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增强果品竞争力。

3、强化组织,增强市场竞争力。苹果产业中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必须积极引导和扶持发展苹果专业合作社组织,将更多的果农组织起来,形成以合作社或协会为纽带,运销企业+中介组织+基地(农户)的组织形成,凝聚生产要素,加大社会化服务力度,为果农提供生产技术和市场信息,组织果农销售,使全乡80%以上的果园能够在统一指导下,统一生产技术、统一果品质量标 准、统一组织销售,提高果品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同时,要通过商贸会、洽谈会,建立苹果信息网页等多种形式,扩大和提高什社苹果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7.浅探科技传播的发展演变 篇七

科技传播模式发展大体可分为3个阶段:1) 地域推移模式。这种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原始的、落后的、受制于自然状态的传播方式;2) 空间跨跃模式。现代信息媒介发明之后, 特别是广播电视、电脑和网络的广泛应用, 科技传播才实现了空间的超越;3) 全面交流互动模式。科技传播模式反映知识增长的曲折过程, 展示出传播跨跃空间的特有方式科技传播模式是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的, 但它并不是依次更替的, 而是有推进, 有重合也有跨跃。对应于科技传播模式的变化, 科技传播方式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人类经济社会可大致分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3个阶段。而科技传播时代的划分, 应与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同步, 这里也分3个阶段进行讨论。

一、农业经济阶段

这一阶段是科技传播发展的初级阶段。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 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出现了分化和分工, 学校教育逐渐形成, 这标志着组织化教育传播的诞生。而其中的科学教育虽然在当时并未实现功能的独立, 也没有产生利用科学教育培养科学人才的明确意识, 但对知识与技能的分类已经相对明确, 科学知识成为与伦理知识、法律知识相并列的一类知识。因此, 传授这类知识的科学教育的诞生, 可以视为科技传播产生的一种标志。在中国, 最早的学校产生于夏, 渐成于商, 周代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官学系统, 教育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合称“六艺”。“数”的教育即是中国最早的科学教育。在这段历史中, 同时还产生了科技传播的其他手段, 如科技文献传播以及技术传播的师徒传承等, 科学活动开始具有了某种专门化的倾向。自15世纪下半叶开始, 欧洲发生了资本主义代替封建制度的社会革命。在科学范围内, 则发生了由古代科学向近代科学过渡的第一次革命, 其主要标志是近代天文学革命、近代医学革命和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伴随着这一变化, 科技传播特别是科学知识传播得到进一步发展, 并渐渐出现了一些服务于科学知识传播的专门渠道, 尤其是科学杂志的出现标志着科技传播走向独立。此阶段的科技传播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 科技教育

当时的思想家重视科技教育, 他们的思想影响了那个时代以及整个近代的科技教育。弗·培根就是科技教育的一个积极倡导者。他主张实验科学和归纳科学, 成为实验科学和归纳科学的鼻祖。他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 吹响了向科学进军的号角。正是在这样一个时代巨变面前, 原来只限于教授神学、法律、人文与医学的大学也开始受到影响, 创建于12、13世纪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在17世纪后期率先改革大学课程, 增加自然科学讲座, 设立自然科学和数学的教授席位。

(二) 文献传播

文献传播在这一阶段承担着更为重要的任务, 不仅使最新的科学成就得以直接扩散, 而且促进了一场思想上的革命。在当时, 发表著作是科技工作者们公布科学新发现并获得社会承认的一种重要手段, 因此文献传播也就成了科学新知识得以传播的基本途径。在1543年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的同一年, 维萨留斯出版了7卷本的《人体的构造》, 公布了他的医学发现。相继, 哈维在1628年出版了著名的《动物的心血运动和解剖学研究》, 确立了“血液循环学说”, 也确立了他的学术地位。

(三) 科学杂志

科学杂志的出现标志着科技传播开始走向独立。1665年, 世界上最早的两份科学杂志《学者杂志》、《哲学汇刊》分别在法国巴黎和英国伦敦诞生了。科学杂志的出现, 实现了科技传播史上的一次变革, 标志着科技传播从利用私人交流方式向建立公共信息传播系统的过渡。

二、工业经济阶段

伴随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 出现了近代以来的第一次技术革命, 它开始于纺织工业的机械化, 以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 进而扩展到其他轻工业、重工业等各个部门, 人类自此进入到工业经济时代。科学与技术的互动关系开始显露。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技知识累积速度加快, 科技工作者数量不断增多, 知识产出量不断增大, 传统的科技传播方式难以满足社会需要。于是, 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 科技传播中慢慢孕育出一些新变化以适应新的社会需要。

(一) 专业交流的新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科技系统内部的专业交流发生一系列重要的变化, 其中最为重要的变化是:科技期刊成为专业交流的主要媒体, 几乎所有重要的科学技术领域都有了专业性的科技期刊, 而且在数量上增长迅速;在科技文摘杂志中发展出一些极具检索功能的文献检索类刊物, 如SCI、ISTP、EI;科技情报工作实现了独立, 产生了科技情报学。这些变化是专业交流发展的结果, 反过来也进一步促进了专业交流效率的提高。

(二) 新大学运动和科技教育

这一时期, 在整个教育体系, 特别是在大学教育中, 科技教育逐渐成为大学教育的主体。19世纪的英国, 出现了“新大学运动”。新大学运动的特点之一是重视技术教育, 设置工程技术专业。这实际上反映了社会发展对教育变革的强烈要求, 也是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变革所产生的一种后果。在现代社会中, 大学已成长为知识创新、知识传播中最为重要的组织类型之一, 被学者们誉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发电机”, 无论在培养科技人才、高级管理人才方面, 还是在传播科技知识方面, 抑或是在支持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方面, 现代科技教育都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三) 科学普及事业

科学技术在20世纪的突飞猛进, 使我们进入一个既与我们的经验世界不同, 也与经典科学所描述的世界不同的新世界。这是科学上的巨大进步, 但进步也带来了另一个意料不到的问题:普通民众与科学的距离越来越远, 现代科学似乎越来越成为知识阶层的“特权”。于是, 自19世纪末开始, 科技传播的另一种重要方式———科学普及得到了发展。作为知识传播的一部分, 科学普及实际上是科技知识大众化、普及化的过程, 是由掌握知识的人向不掌握知识的人扩散传播知识的过程。它的目标是传播科学知识, 让公众可以更好地理解、接受并支持科学, 也包括让公众认识、理解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所产生的“好”的和“坏”的作用, 使全体民众都能参与科学政策的讨论与制定。科学普及实际上分为两种不同的过程:一是面向普通民众的科学普及。无论是从他们的日常生活需要看, 还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 都有必要让他们获得必要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 理解和掌握必备的科学技术;二是面向科技工作者们的科学普及。随着现代科学的分科化日趋加剧, 不同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之间常常对对方领域缺乏足够的了解, 在他们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里, 他们也许和普通民众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 因此需要对科技工作者在其专业之外进行必要的科学普及。这种科学传播不同于科技工作者之间的科技交流。

(四) 声像传媒和电子计算机出现

1876年, 美国人贝尔和华生制成了最早的实用电话机, 标志着人类运用电话通信的开端。继而, 在19世纪末, 电影技术的出现使人们第一次有可能保留下历史活动的真实影像记录, 从而使科技传播方式更快捷、生动、具体。之后电视的发明对20世纪人类的生活影响更为巨大。它作为一种声像传播媒介, 增加了社会生活的透明度, 电视教育改变了教育的时空观念。电子计算机也在此阶段诞生了。计算机雏形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简史表明其本身是科技传播的产物, 它出现后又进一步有利于科技传播的发展。中国古人用算筹计算, 大约在南宋发明了算盘。为了提高计算效率, 1642年法国人帕斯卡发明了机械式八位加法器。1671年, 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发明了可做四则运算的运算器, 并最早提出二进制的运算法则, 从而为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算法基础。而二进制算术的思想来源于中国的八卦, 是他向到过中国的传教士了解到的。之后, 电子计算机经过多人多年的努力, 得到不断优化, 并被誉为“电脑”。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为后来网络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三、知识经济阶段

在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相交织的社会里, 网络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它改变了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行为方式, 科技传播形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知识经济的最大表现就是信息化、数字化。网络通过多种角度全面地演绎着科技传播, 人们能深切地感受到科技就在身边。此时的传播渠道更多、传播速度更快、传播的互动性更强。知识经济阶段的科技传播带人们过上科学的生活, 科技传播形态显现新的特征。

(一) 多媒体性科技传播

传统媒体大多使用相对单一的传播符号, 网络传播则可以将文字、声音、图片、图表、动态图像等媒体符号合成一体, 组织在一个传播单元内, 构成多媒体信息、多媒体传播跨越了不同传统传播间的界限, 传播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载体形式选择呈多元化。比如说, 报刊杂志书籍已经出现了如纸版、光盘版和网络版及有声书籍等多种载体形式, 各种载体各有所长, 可以满足不同的阅读或收藏需要。

(二) 开放性科技传播

网络信息的来源具有广泛性和多元化, 每一个与网络有联系的个人或组织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 而且互联网具有“讨论”功能, 网民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即时传播, 参加网上讨论, 发表自己的看法, 实现主动的“新闻参与”, 使信息传播成为一个类似于面对面交流的交互、双向过程, 互联网的这种开放性和交互性也使之具有了一种包容性和个性化的特点, 可以成为问题讨论的自由论坛, 发掘一些传统媒体所忽视的题材或问题。

(三) 远程科技教育兴盛

以现代远程教育为代表的一些新的教育途径涌现, 大大扩展了科技教育的领域。现代远程教育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武装起来的, 它打破了传统面对面教育模式的一些限制, 实现异地之间实时的和非实时的交互信息传送, 这种革命性的变革, 对于科技教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可以缓解许多人要求学习而教育资源稀缺的矛盾。

摘要:科技传播模式发展可分地域推移模式、空间跨跃模式、全面交流互动模式三种模式。对应于科技传播模式的变化, 科技传播方式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人类经济社会可大致分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三个阶段。

关键词:科技传播,发展演变,形式特征

参考文献

[1]张迈曾.传播学引论[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2.

[2]翟杰全, 杨坚.对"科学传播"概念的若干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2.

[3]刘建明.科技传播—人类智慧的繁衍[A].见:孙宝寅.科技传播研究[C].北京:清大学出版社, 1996.

[4]盖立阁.陈冯现象的科学传播学研究[D].国防科学大学出版社, 2002.

[5]翟杰全.让科技跨越时空:科技传播与科技传播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

[6]王鸿生.世界科学技术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

[7]孙开逊.科学传播的历史回顾与哲学思考[J].科技导报, 2001.

[8]罗伯特A·罗根.科学传播与互联网[J].国际新闻界, 2001.

8.浅析临汾市苹果产业发展新变化 篇八

关键词:苹果产业;发展;变化

文章编号:1005345X(2015)02002803中图分类号:S661.1文献标识码:B

山西省临汾市地处黄土高原,海拔高,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苹果树的生长发育和安全越冬,有利于果实着色和干物质与糖分的积累,具有发展苹果生产独特的土地和气候资源优势,被国家农业部规划为优质苹果优势产业区。近年来,临汾市苹果产业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全市苹果栽植面积达9万hm2,占到水果总面积的72%,总产量达80万t左右,占到水果总产量的80%左右,苹果产业已成为促进当地农民增收、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为了了解临汾市苹果产业发展整体情况,我们深入果园和销售环节进行调查,分析了全市苹果产业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供参考。

1产业布局向优势产区集中发展

临汾市西山七县位于吕梁山脉南部,海拔高度在800~1 600 m之间,年均气温9.0~12.9 ℃,年降雨量420~551 mm,地域辽阔,光照充足,土层深厚,昼夜温差大,相对于平川地区来说,从自然环境条件上更加有利于苹果产业发展。近年来,临汾市针对全国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迅速扩大和增长的形势,把苹果产业发展定位到发展优质产品的思路上,利用西山地区生产优质果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苹果生产。目前。西山七县苹果栽植面积达4.68万hm2,占到全市苹果总面积的52%,其中吉县苹果面积由2008年的1.2万hm2,迅速扩大到2013年的2.07万hm2,年产量16万t,产值8.2亿元,农业人口人均果品收入7 890元,占到人均总收入的80%以上。该市还提出,到“十三五”末,建成西山百万亩现代果业生产基地,果品收入及相关产业总收入达百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达8 000元的目标,从2013年起已在付诸实施。

2品种结构趋向于合理化

临汾市苹果的品种结构近年来得到了很大改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良种比例大幅度提高。国光、金冠、元帅、秦冠等传统品种的栽培面积大幅下降,红富士、新红星、嘎拉、华冠等优新品种推广迅速,优新品种的栽培面积已超过85%。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苹果优势区域规划项目的实施,苹果生产优势区已将优系富士、红津轻、红将军、新乔纳金、藤牧1号、美国8号等作为当前调整性发展的主栽品种,一些苹果生产重点县新品种的栽培比例高达90%以上。二是早、中、晚熟品种结构初步得到优化。过去,由于早、中、晚熟苹果品种结构不尽合理,晚熟品种占到80%以上,而到了每年的中秋节和国庆节苹果消费第1个高峰期到来,中熟品种松本锦、红将军等品种缺口较大,导致晚熟红富士品种早采现象在各地均有发生,既影响产量又影响质量。近年来,临汾市适应市场需求,通过优化品种结构地不断调整,初步把早、中、晚熟苹果种植比例调整到1.5︰1.5︰7较为合理的范围内,晚熟红富士苹果早采现象也基本得到遏制。但在品种结构调整上,仍需要进一

赵玉山:浅析临汾市苹果产业发展新变化

步将品种调优、熟期调适,特别是要根据市场的需求,适当发展一部分用于加工的高酸苹果品种。

3栽培管理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临汾市的苹果树大部分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发展时期栽植的,主要采用以乔砧密植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制度,果园郁闭,通风透光不良,果园管理标准化程度低,生产成本高,部分果农采用传统的修剪方法,过分强调树形骨架结构和多短截的修剪方法,导致果树结果晚而少,进入盛果期后出现结果部位外移等问题。近年来,通过推广高光效树形改造和间伐减密、提高栽植标准等技术措施,统一了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了生产管理水平,2013年标准化示范果园面积达0.35万hm2,累计达1.3万hm2;间伐减密达到0.47万hm2,累计达到4.6万hm2。在推进果园管理集约化上所做的主要工作有:一是初步建立了市有专家组、县有果业中心(站)、乡村有技术员的果业技术服务体系,指导果农精细管理果园;二是严格控制栽植密度,由乔化大冠稀植转向矮化小冠密植,并推广了一系列配套技术,如增施有机肥、合理负载、科学套袋等;三是整形修剪不断改革,做到整形结果两不误,克服了“大小年”周期变化的现象。

4果园投入产出比及与大田作物效益比下降

近年来,果园投入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7年到2013年,临汾市平川果园667 m2投入由921.9元增加到3 100余元,增长3.4倍;山区果园由1 068.3元增加到3 900元,增长3.7倍。但投入产出比总的趋势是由高走低,平均投入产出比由2007年的1︰(5~6),逐年下降到2013年的1︰(3~4)。主要原因:一是农资价格成倍上涨所致。从2007年到现在,用于果园的化肥、熬制石硫合剂所用的原料,普遍价格上涨了3~4倍。二是果园用工不断上涨。由于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增多,致使果园季节性用工紧缺并且用工价不断上涨,在2007年果园用工一般为每个30~35元,而现在日用工上涨到60~80元,有的甚至高达100元。三是近年来各地苹果栽植面积扩大,总产量上升较快,对果品市场冲击大,供大于求导致投入产出比值下降。

果园效益从纵向比较有所下降,横向比较也有所下降。近年来,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产品销售价格有所上升,如小麦销售价格由2011年的每1 kg 2元左右,上涨到2014年的2.5元左右,但苹果价格与前几年相比,除部分优质果外,基本上都有所下降。目前,苹果与小麦的比较效益已由前几年的(8~10)︰1,下降到(6~8)︰1。主要原因:一是果园基础性投入如架设防雹网、增施有机肥等长期投入,需要3~5年才能见效,相对比较效益下降;二是果园雇工要求技术性强,用工成本高;三是小麦、玉米从种到收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果园相对规模小,生产管理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生产成本较高。

5苹果销售价格差距进一步拉大

近年来,受苹果种植面积持续增加、技术进步、果农对果园投资与管理增加、经济效益较好、政策扶持力度加大等多重因素影响,临汾市苹果产量同全国一样呈持续增长趋势。由于面积扩大,单产提高,总产量从2011年开始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增长。在总产量上升而市场需求量增加不大的情况下,从2011年起苹果市场价格震荡多变,总的趋势较2010年价格下降20%左右。就在苹果销售处于买方市场的形势下,优质优价高档苹果仍然保持高价位,并进一步拉开了与普通苹果的价格差距,如2012-2013年,吉县优质纸袋红富士苹果市场价格在6.0~6.4元/kg,而平川地区的襄汾县膜袋红富士苹果价格仅为2.8~3.2元/kg,单位面积经济效益相差一半还多。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今后优质苹果将进一步成为市场的主旋律,这就刺激着果农进一步提质增效生产优质果,以适应激烈竞争的市场需要。

6生产经营主体呈现多元化

目前,临汾市苹果产业经营主体已由过去的纯农户变为农户(包括兼业果农和专业户果农)、企业和合作社等三大类。平川地区受自然气候条件制约,以及长期以来以粮食生产为主

的影响,90%的苹果园经营者为兼业果农,其水果种植收入仅是家庭经济收入的一部分。山区海拔较高,土壤肥沃,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具有栽植苹果得天独厚的条件。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95%的农户已发展成为苹果种植专业户。在工矿山区,发展起一些煤矿老板转投向农业,特别是苹果种植业,这部分果园在全市苹果产业中约占3%。在苹果产区普遍有各类专业合作社牵头的果园,约占全部果园的60%。但从产业分工来看,苹果生产环节中农户仍是主体,即使企业管理的产业化公司,其果园管理也大都是由农户承担,而果品销售和加工等采后环节,企业则是主体。

7贮藏苹果和出口苹果形势转好

鉴于近年来冷库贮藏苹果,果商赚少赔多的情况,2013年临汾市库存苹果总量减少,导致后期销售价格一路走高,到2014年春节后,直至“五一”前,吉县贮藏苹果出库价从年初8元/kg,涨至10元/kg,最高卖到13元/kg。由于贮藏果价格上扬,预计今后贮藏果数量将增加,并会加强苹果采后处理清洗、打蜡、分级、包装等环节的工作。

9.苹果产业发展浅探 篇九

作为新形势下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纽带—朔州市农村信用社,XX年以来,以深化改革为主线、以业务经营为中心,认清使命、坚定信心,拼搏进取、扎实工作,改革工作稳步推进,“三千三百惠农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助推了朔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了全市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XX年末,提前一年实现了三年业务发展规划目标,仅用了两年时间,实现了各项业务翻番;仅用了两年时间,走过了农信社50多年的发展道路;仅用了两年时间,再造了一个朔州新信合。XX年7月31日又传捷报:全市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01亿元,提前5个月完成了全年各项存款净增19万元的任务目的,增幅达到26.3%,各项存款余额、当年净增额占到全市金融机构的23.6%、41.2%,位居全市金融机构之首。

浅探之一:优惠政策提供与到位是发展的可靠保证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意见》《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农村信用社使用专项中央银行票据置换不良贷款的通知》,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省人民政府要求各市、县人民政府进一步加强对 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的领导,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积极稳妥,依法合规地推进改革工作,确保农村信用社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在改革中促进业务发展。XX年二季度,全市农村信用社统一申请到人民银行专项票据数额31104万元,其中置换不良贷款20266万元,弥补历年亏损挂帐10838万元。从XX年到XX年,各级政府对农村信用社扶持政策落实情况分别为:专项扶持资金1317.6万元;税收减免4776.51万元,其中营业税减免1631.23万元,所得税减免3145.28万元;帮助处置不良资产XX.33万元;支持业务发展帮助组织资金41323万元。

浅探之二:专项票据考核与兑付是发展的稳步推进

专项央行票据兑付是农信社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性成果,但兑付票据必须满足票据兑付的考核指标,截止二季度末,平鲁区、山阴县联社实现专项央行票据兑付,拿回央行专项票据11797万元,终于实现了“专项票据”兑成“真金白银”。占全市兑付机构、金额的33.3%和37.9%,具体做法是:领导重视、部署有方。为全面做好票据兑付工作,联社专门成立了票据兑付领导小组、工作组和联系方式,业务部门主要负责依法诉讼、保全,及时统计不良贷款清收进展情况,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综合办公室负责协调外部关系,创造有利的处置条件,报告撰写和及时调整处置措施;财务部门按照央行票据有关考核要求,进行数据测算、报表填制 等具体工作,建立健全档案资料,定期对相关数据进行测算、监控和报告,全力推进票据兑付工作。强化清收、处置得力。按照《朔州市清收、处置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实施方案》,集中精力加速了不良贷款的清收、处置进程,在辖内全面打响了清降不良贷款的“攻坚战”。一是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加速置换资产的清收处置进程。对专项票据置换出的不良贷款,严格按照《方案》的要求,依法、尽职处置置换不良资产,逐笔落实保全措施。二是对置换出的不良资产,逐笔建立了明细账册和汇总台账,制订了清收计划,层层分解了清收任务,落实了具体清收人员,并制定和实施了清收盘活奖励措施。三是积极依靠政府力量解决不良资产清收盘活中的难题,特别是依靠行政手段解决集体企业长期拖欠的贷款及因集体企业改制等因素造成的不良资产。严格考核、测算准确。紧紧盯住“硬指标”。即盯住资本充足率,要求真实达标;盯住不良贷款降幅,要求真实合规;盯住经营效益,严格费用支出。高度关注“软指标”。关注完善法人治理、转换经营机制、健全内控制度、实施信息披露等“软指标”。按照完善规范的原则,对照人民银行、银监会票据兑付要求建立健全信息披露、“三会”成员的选举产生办法、“三会”议事规则、高级管理层等法人治理结构规章制度,建立完善末位淘汰、绩效考核、新增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制度、授权授信制度、利润分配等内控制度。上报资料、完整齐全。确保 申请材料要素完备,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全面反映法人治理结构、内部管理、信息披露、提高资本充足率、降低不良贷款比例、专项票据置换资产管理、经营财务变化、支农服务水平变化、地方政府扶持政策等内容。确保申报材料质量,既数据准确、前后衔接、文字流畅、表述合理。

浅探之三:自身努力开拓与创新是发展的先决条件

强大的政策优势,稳定的经营形势,良好的发展态势,给全市农村信用社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1、在人本管理上,办事处从各县联社抽回9名业务骨干和10名计算机技术人员充实到办事处各部门,提高了全市数据大集中等各项工作的工作效率。

2、在办公设备上,实现了每个工作人员一台电脑、每个部门一台笔记本电脑办公的办公自动化格局。

3、在市场份额占有率上,到XX年末,全市农村信用社各项存、贷款余额占到全市金融机构的23%、47%,当年存、贷款净增额约占全市金融机构的33%、234%,有力地增强了农村信用社的市场竞争实力。

4、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全市农村信用社新购建营业用房10家,其中:朔城区联社6家,应县联社2家,怀仁县与平鲁区联社各1家,右玉联社、山阴联社的办公大楼也已立项并经省联社批准,在明年有望动工,开始建设。

5、在人力资源充实上,全市农村信用社两年新招聘大中专毕业生107名,其中XX年招聘61名,XX年招聘46名,使全市信合体系输入了大量“新鲜血液”。同 时,对业务、信贷、会计、票据兑付、安全防范等各岗位进行了短期培训,全年举办短期培训17期,1115人次,为全市农村信合员工“充了电”,提高了理论知识与操作水平。

6、在网络建设上,仅用了90多天时间,就实现了全市农村信用社数据大集中网络布线的完成,朔城区联社将在XX年1月3日全部业务上线试运行,其他五家联社预计在1月15日前全部开通试运行。

浅探之四:主题竞赛开展与深入是发展的持续保障

按照省联社“建和谐信合、树崭新形象、创优异业绩”主题竞赛活动的指导思想,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切实加强内控管理、服务功能机制的建设,增强开拓创新精神,稳步推进“教育培训、运钞押运、资金清算、事后监督、现代支付、安全保障”六个中心创建。创建教育培训中心。为促进形成全市农村信用社员工学业务、提素质、强管理的学习氛围,办事处购买了投影仪等必备培训设备,由各职能部门在年初就拿出全年培训计划与内容,加强干部队伍和员工队伍建设,努力发挥培训工作的重要作用,以培训促进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对参加培训的员工都已发放培训证书,而且每期培训都有小测试,有各期的成绩,所有参加培训人员的花名均已登记造册,对比提高。创建运钞押运中心。针对辖内六家县联社现金调拔缓慢和大量残币压库,导致非生息资金占用严重的现状,为确保全市农村信用社职工人身、资金、财产安全,有效增加现金调拔、残币收缴的经济效益,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资金运用率。根据银监会、公安部门有关金融安全规定和省联社安全保卫有关制度,结合朔州市农村信用社现金调拔、残币收缴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困难,办事处领导在多次调查研究、多方征求意见、多次指导协调下,决定由辖内六家县联社组建朔城区联合库,于XX年12月5日,朔城区联合库正式运行。创建资金清算中心。以全市农村信用社综合业务上线运行为依托,加快网络建设步伐,增强竞争能力,在确保原有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的网点优势,增加多层次结算功能,不断拓展农村信用社业务领域,加大资金清算调剂力度,为下一步全面开展中间业务,即代理保险、代发工资、代理收费等一系列全市性的代收代付业务、积极创建具有自己特色的“一卡通”业务和开通全国农村信用社银行汇票业务,夯实了基础。创建事后监督中心。围绕银监会“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的案件治理目标,确保实现全市农村信用社案件专项治理“三年大见成效”目的。借鉴四大商业银行经验,将事后监督彻底独立于前台业务之外,形成平衡制约的关系,实施最直接、最有效的内部自我监督和管理。以综合业务系统的控制平台为支撑,以柜员操作流程和资金对象为中心,综合运用流水审查、系统查询、帐务核对等方式开展事后监督原则和高效工作流程,逐步建立和完善独立 适合农信社自身的审计组织体系和规章制度,增强内部审计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专业性、权威性。创建现代支付中心。为适应业务发展需要,增强市场竞争力,旨在为广大企事业单位提供快速、安全、可靠的支付清算服务,为社会提供低成本、大业务量的支付清算服务,支撑各种支付业务,满足社会各种经济活动的需求。创建安全保障中心。加强保卫工作的软、硬件建设,全市各营业网点要实现“三位一体”系统工程,即 “110”报警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和手机预警系统,重点改进安防设施,对部分营业网点继续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标识的方式进行改造;重点建立全市性的电视监控系统,强化对要害岗位和重点业务实施全程的电子监控,重点加强规范业务、押运、守押等运行程序的培训;重点加大检查重要岗位、薄弱环节的力度和频率,对检查发现违规违章的问题,将做到定性准确、责任明确、追究得当、警示有效、教育深刻、防控有力。

浅探之五:服务功能完善与宗旨是发展的首要因素

奉行“同生共赢”的经营理念,在秉承支农政策的基础上,积极策应市委、市政府作出的支持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全力推进“三农”工作,在新起点上和谐稳定发展,一如既往地支持全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并出台一系列支农措施:一是在春耕备耕 上,在深入了解当地春耕生产计划、春耕资金需求、农资产品供需等情况,做好春耕生产资金匡算的同时,加强沟通,掌握春耕生产形势和特点,主动向地方党政汇报,积极走访农业生产指导部门及其他涉农部门,了解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政策及XX年农业发展规划,争取党政部门对农村信用社工作配合和支持,全面掌握春耕备耕生产信息,多方互动,形成合力。二是继续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比例与额度,本着便民、利民、惠民的原则,并逐步简化贷款手续,全面提升、延伸农户小额贷款。三是坚持“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支农思路,将支持千家万户农民与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相结合,支持农户分散种养与支持园区化种养相结合,支持农业种养业与支持农副产品加工转化相结合,支持农民从事种养业与支持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相结合。四是各县联社确定支持县域经济的优势中小企业,作为重要客户群体和信贷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优化信贷结构,掌握政策、把准方向, 做好做优中小企业贷款。五是做好信用等级评定,进一步引深信用工程创建和信用度的评定,在上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企业评定和创建基础上,使信用户、信用村增幅达到10%,信用企业评定占到贷款企业的90%以上。六是对贷款实行分类管理、专业经营、区别对待,按照农牧一体社、农商并举社、农工为主社进行分类,不同类别的服务支持不同类别的客户,发放不同类别的贷款,重点支持发展特 色农业,促进农业生产区域化、专业化,使之上规模、上技术、增效益。

浅探之六:合规文化建设与创建是发展的强劲道路

上一篇:建筑设计知识题下一篇:经验交流会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