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千米教学设计

2024-12-29

认识千米教学设计(精选15篇)

1.认识千米教学设计 篇一

「原创」认识“千米”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和毫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学生熟悉的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让学生知道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通常用千米作单位,感知千米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然后通过看、算、走等丰富的实践活动来体会和理解千米,认识1千米=1000米,体验和感悟千米的实际长度。

本节课认识的“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学生较为陌生,它不像之前学习的那些长度单位一样,看得见摸得着。1千米有多长,用言语无法表述,因此让学生体验是最好的办法。课前,我带着学生来到操场,首先告诉学生从哪里到哪里是100米,走一走需要几步,看看需要几分钟,记下你走的情况。然后要求学生沿着学校操场跑道走4圈(一圈300米),让学生记下走完后的`感觉。帮助学生较好的在课堂体验中建立起千米的概念。同时,给学生一个学习的 参照物,增强对1千米的感性认识。

告诉学生昨天我们沿着操场跑道走了四圈,跑道一圈是300米,算一算你一共跑了多少米?学生列式计算。告诉学生就是1千米多一点。然后让学生说说走完1千米的感受,初步体验到1千米的长度。接着让学生思考“如果跑道一圈是200米、400米,那么分别要走多少圈才是1千米。再让学生回忆昨天出走100米的情况,让学生思考几个100米是1千米,根据昨天走100米所用的步子数和时间来推算走1千米需要几步、花多长时间。这一系列的活动意在让学生在课前走一走、量一量的基础上,再通过估一估、算一算、说一说等丰富的活动中更充分、更深刻地理解1千米的长度。

整节课,我注重结合生活实际,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地方让学生估计1千米的路程,使学生对1千米形成鲜明的认识。学生学习兴趣也比较浓厚。

2.认识千米教学设计 篇二

课始, 教师出示小红写的一则数学日记:

今天下午放学后, 我到文具店买了一个长24分米, 宽8厘米, 高2毫米的文具盒。背着5千克重的书包, 骑着自行车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回到家, 我骑车一共行了3米的路程, 真是累死我了。

读完这则“数学日记”, 孩子们都笑了。

师:你们为什么笑?

生:哪有24分米长的文具盒, 3米路程还骑自行车吗?小红把长度单位用错了。

师:同学们很善于发现问题!过去我们都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生:米、分米、厘米和毫米。

师: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各有多长, 我们一起来比画一下好吗?

(学生用肢体分别比画其长度。)

师:现在, 请你们当小老师帮小红修改一下这则数学日记, 好吗?

生1:小红说她买的文具盒有24分米长, 也就是有2米多长, 太离谱了!文具盒高2毫米, 也就是说只有2枚硬币这么厚, 也不可能。我认为文具盒的长应该是24厘米, 高2厘米。 (学生边说边比画。)

生2:文具盒的长还可以改为2分米4厘米。

生3:骑自行车一共才行了3米的路程, 不可能, 一辆自行车都有1米多长。应该把3米改成3000米。

生4:我认为小红骑车行的路程应该是3千米。如果用3000米表示, 数太大了, 容易写错, 用“千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掌声响起, 老师和同学们都向这位同学投来赞许的目光。)

师:同学们修改得真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米”长的长度单位———千米。当我们要计量比较长的距离时, 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3.八千米女飞人 篇三

2009年伊始,西班牙的Edurne Pasaban奥地利的Gerlinde Kaltenbrunner和意大利的Nives Meroi分别以登项11座8000米高峰的纪录占据着女性14座的第一阵营,但随后两名韩国女性的加入打乱了这局面,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

20年以前,吴恩善这个名字在攀登界里还鲜有人知,但在半年内连登四座极峰并宣布自己要成为首位登顶14座8000米高峰的女登山家后,一夜之间这位韩国女性名声大作,像韩流’一般席卷了登山界。

吴恩善是家里的长女,为了登山兼职工作同时开了家面条店来赚钱,并至今未婚。如果我辞掉工作专职登山的话,我想我不会坚持很久。在我看来实现一个人梦想重要的就是要保持独立——不仅是财政的,更包括精神上的。2009年秋季第一次冲顶安纳普尔娜峰失败后,吴恩善在写给众多崇拜她的韩国女性的一封公开信中说道。

1997年,吴恩善和严洪吉,朴勇熙一起登顶个人生涯中的第一座迦舒布鲁姆II峰;随后她的登山事业进展并不顺利,2004年登顶第二座珠峰,2006年秋季登顶希夏邦马峰:随后吴恩善的攀登步伐明显加快2007年完成了卓奥友峰和乔戈里,2008年更是神勇地登顶马卡鲁峰洛子峰布洛阿特峰和马纳斯鲁峰2009年再次接连攻下干城章迦峰,道拉吉里峰南迦帕尔巴特峰和迦舒布鲁姆I峰,只可惜秋季冲顶安纳普尔娜峰未能成功,否则她将在2009年成为全球首位登顶14座的女性。吴恩善创造了太多的纪录,无论是与男性还是女性相比,登山速度堪称为“登山界的博尔特。

逝者高美顺

41岁的高美顺是韩国的攀登明星,前亚洲极限锦标赛冠军,女性14座8000米山峰征程上杀出的黑马。然而这位离自己目标越来越近的女登山家却在2009年7月11日登顶南迦帕尔巴特峰后下撤途中不幸遇难。

在高美顺11座高峰攀登过程中,除了卓奥友峰外,大部分攀登都是有大型团队支持,携带氧气并由金在洙领队,两人曾在2008年K2山难中携手生还。高美顺曾表示希望在2011年登顶全部14座8000米高峰不久后她却加快了这一梦想实现的步伐这也间接导致了日后悲剧的发生。在2009年春季连攀马卡鲁峰-干城章迦峰·道拉吉里峰后,她又开始向她的夏季三峰开始进军,包括迦舒布鲁姆双峰和南迦帕尔巴特峰,并希望秋季能登顶安纳普尔娜峰,成为首位登顶全部14座极峰的女性。

此外在2008-2009年度攀登季节,高美顺登项七座8000米高峰(洛子峰,K2、马纳斯鲁峰,马卡鲁峰干城章迦峰,道拉吉里峰和南迦帕尔巴特峰)。然而,也正是如此的攀登速度方导致她在南迦帕尔巴特峰下撤途中由于一段缺失的路绳发生滑坠死亡的悲剧。

高美顺出事后,韩国当地的一些登山者指责由于媒体炒作,赞助商压力及社会上对“第一”的追祟加剧了吴恩善和高美顺之间的速度之争,开始过度冒险攀登。然而高美顺的哥哥回应说他妹妹和吴恩善私底下是很好的朋友彼此之间也从没有竞争。至于赞助商,他说我妹妹没有足够的钱去登山,所以他们资助她完成。

吴恩善前往安纳普尔娜峰攀登前接受采访时被问及攀登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她说:我们第三次攀登洛阿特峰时天气状况很差,很难找到登顶时机。这些还好忍受,但对我来讲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高美顺在南迦帕尔巴特峰遇难。这件事对我打击很大,用了好长时间我的心绪才平复下来。

纷争尚未结束

尽管2009年秋季的安纳普尔娜峰挑战失败但似乎已无人对吴恩善将成为首位登顶全部14座8000米山峰的女性这件事再在怀疑。时间和她的经验足够帮她克服攀登中的危险——也许我害怕,但只是在脑海里,即使这样当每次新的探险开始时,我都禁不住我是否能登顶。攀登时也一直感觉死神就在身边,直到每次安全下撤回来才会舒一口气,她说道。

几年前,吴恩善可谓默默无闻,登顶数目也远远落后于三位西方女登山家,但仅仅两年时间韩国女子的出现打乱了女子14座的排位吴恩善将成为女性14座大满贯似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虽然这场无形的赛跑还在继续,吴恩善和高美顺过去年来确实取得了其他登山者难以想像的成绩。高美顺的猝然离世也恰恰说明了这场赛跑的残酷危险。

就像著名的田径运动员罗杰,班尼斯特(世界上首位四分钟内跑完一英里的人)曾说过:

4.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四

教材第七页至第八页例三和例四

教学目标:

1、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

教学过程:

一、认识千米

1、学生汇报到路边观察到什么。

2、出示老师制作的第一块路标,让学生理解、体会从某路口到南宁市外环线6千米的含义,

3、让学生看书第七页的例三,理解到叶镇21千米、灵山23千米的意义。

4、小结: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二、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师:从某路口到南宁外环线6千米,那么你是否知道从某路口到那里大约是1千米,1千米又有多长呢?

生:想

师:从某路口到某处就是1千米,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200米,5圈就有1千米。

1、让学生到运动场看一看跑道,想一想5圈约有多长。

2、让学生动手测量1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

汇报板出:1千米=1000米

3、举出例子说一说在我们生活周围有1千米长的物体吗?

三、巩固知识、动用知识: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一题和第四题。

2、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练习二第二题

(2)补充题(略)

5.千米的认识教学随笔 篇五

西黄安小学:赵娜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以及毫米,并且初步了解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教材先通过插图说明千米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然后通过学生已经掌握的长度单位米,推算出新的长度单位千米,帮助学生建立起千米的观念,并揭示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1千米=1000米。

这节课,教学难点就在于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起1千米的概念。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学生都可以用手比划出来,也可以用眼睛去看,而1千米的长度既不可能用手去比划,也不能用眼睛去目测,只有借助学生的生活实际去感受。在课前设计时,我考虑到了两个方面。

一是主要围绕“怎样较好的使学生建立1千米的观念”思考。为了解决这一难点,在课前,我让学生观察学校环形跑道并告诉他们一圈是200米,接着让学生算一算5圈有多少米,然后再让学生亲自走一走,感知1000米有多远,从而来帮助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同时我还根据实际情况列举了“如果是200米、250米、400米一圈的跑道,多少圈是1千米?”这些填空,来帮助学生加深对1千米的认识。

6.“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 篇六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千米”,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2、使学生知道1千米 = 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千米,建立千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

千米观念的建立。

教具:

多媒体及课件。

课前活动:

课前领学生到操场里走100米的路1次,并计下所需的时间和走100米要几步?

教学过程:

一、导人,初步感知:

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2、填空:1米 =()分米10厘米 =()分米

600厘米 =()米10毫米 =()厘米

3、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①小明身高150()②门高2()③冰箱高140()④铅笔长16()⑤课桌长1()

4、[课件出示中国地图]:

请同学们找到首都的位置,再找到我们省会的位置,从北京到南京的铁路[课件演示闪动的铁路]这段长1651(),你知道填什么长度单位?还能用以前学过的单位名称吗?

计量较远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板书:千米)所以北京到南京的铁路长为1651千米。

让我们再去欣赏北国冰城的景象吧![课件同时出现哈尔滨冰雕图片]从北京到哈尔滨的铁路长1388千米(这个单位由学生说)。

你还想到美丽的春城去参观世博会吗?[课件出现世博会图片]从北京到昆明的铁路长3179千米(这个单位也由学生说)。

这节课我们就来具体认识“千米”这个长度单位(揭示课题)。

你们最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

提出学习目标:

1、了解千米的实际长度;

2、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千米的应用。

二、新课展开:

联系生活,建立“千米”观念:我们现在知道“千米 ”这个长度单位大吗?(大!)刚才我们从地图上认识了“千米”,那现实生活中,1千米到有多长呢?

上课前老师带领你们在操场上走了100米的路程,想一想,1000米要走多少个100米?(10个)

10个100米是10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我们可以写成如果在100米长的路上来回走一次就是200米,那么来回走几次就是1000米?(5次)

你们都已记下自己走100米路的时间,照这样计算,走1千米大约需要几分钟?

找一找,从学校出发到哪个地方大约是1千米的路呢?现在你脑子里有1千米长度的概念了吗?闭上眼睛,想象1千米的长度。

三、学会米与千米的换算:

1、例1教学:2千米 =()米

①想:你会推算上面两题吗?尝试做一做,再同桌互相交流方法。②反馈:(指名回答)2千米 = 2000米,因为1千米是1000米,2千米是2个1000米,就是2000米;

③练习:9千米 =()米

2、例2教学:4000米 =()千米

①你再来试着做一做,再与同桌交流思考方法。

②反馈:4000米 = 4千米,因为1000米是1千米,4000米里有4个1000米,就是4千米;

③练习:6000米 =()千米

自学课本P66-67。

四、练习巩固:[课件出示]

现在,老师要带你们到智慧宫去闯一闯,只有动脑筋,开了金银锁,你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准备好了吗?

1、银锁题:

练一练2,填数轴。

填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轿车每小时行60();楼房高20()。

练一练3和4:把题目做成一个个“苹果”,让学生任意摘下并说思考过 程。

2、金锁题:

练习5,应用题。

P69练习5。

填〉、〈或=,并说说理由:

4千米50米4500米6300米6千米90米

3米5厘米350厘米15千米15米1515米

先猜猜下面建筑物的高度或长度,再改成相应单位。

上海东方明珠塔:()=()米()厘米;

上海金贸大厦:()=()米()厘米;

人民英雄纪念碑:()=()米()厘米;

南京长江大桥:()=()千米()米。

(这些长度都由学生猜出后再出示正确答案,然后改成相应单位。)课堂总结:你现在有什么收获?

7.“天使瀑布”千米魔鬼落差 篇七

它的原型就是位于委内瑞拉的“天使瀑布”——安赫尔瀑布。一道高近千米的洪流如银链如飞虹,在高山峭壁之间凌空直泻,通体仿佛笼着一层轻纱,在阳光的照射下,可以看到一道美丽的彩虹悬挂在柔美的水雾上。

但是这个地区的热带雨林非常茂密,不可能步行抵达瀑布的底部。雨季时,河流因多雨而变深,人们可以乘船进入。在一年的其他时间里,只能从空中观赏瀑布。

安赫尔瀑布——西班牙语为Salto Angel,亦称丘伦梅鲁瀑布。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州圭亚那高原卡罗尼河支流丘伦河上的瀑布。安赫尔瀑布落差979米,为世界最高瀑布,底宽150米。瀑布为密林遮掩,宜从空中赏看,它是世界十二大瀑布之一。

当地的印第安人将它取名为“出龙”。位于南美洲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州的圭亚那高原,卡罗尼河支流丘伦河上。藏身于的委内瑞拉与圭亚那的高原密林深处。安赫尔瀑布是一个多级瀑布。第一级由山顶直泻至一结晶岩平台,落差807米;接着又下跌172米,直至丘伦河谷地。近看瀑布势如奋奔闪电的飞虹,远眺其柔美又如月笼轻纱。

每当晨昏之际,云雾弥漫崖顶,只见瀑布从悬崖上飞泻直下,宛如一条英姿勃勃的银龙从天而降,发出隆隆的雷鸣声。飞流落下,溅得满山谷珠飞玉散,如果在阳光的照射下,便有一条美丽的彩虹悬挂在柔媚的水雾上,像是有谁撒出彩带,在引逗这奇腾咆哮的蛟龙似的,再加上瀑布两旁藤缠葛绕的参天古木和嶙峋山石,使其更显得磅礴壮观……

丘伦河水从平顶高原奥扬特普伊山的陡壁直泻而下,几乎未触及陡崖,落差达979.6米,大约是尼亚加拉瀑布高度的18倍。瀑布分为两级,先泻下807米,落在一个岩架上,然后再跌落172米,落在山脚下一个宽152米的大水池内。

柯南道尔有本小说叫《失落的世界》,描述了一位脾气火爆的教授,率领探险队深入一个平顶山区,意外发现了一个进化程度停留在亿万年前的世界。在那里,他们遇到了史前恐龙、凶狠的人猿,最后还带了一只翼手龙回到伦敦。

这个神秘的世界并非出自小说家的凭空想象,柯南道尔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委内瑞拉东南部的高原。在那里,人迹罕至的热带雨林中,耸立着一些被当地帕蒙人称为“特普伊”的平顶山,山下生气盎然,猴子的吱吱叫声和金刚鹦鹉的鸣声此起彼落,山顶上则是一片热带稀树草原的景象,四周覆盖着棉花糖般的云,边缘攀爬着前所未见的热带植物,上百个瀑布把山体切割成一个个小块,远看恍如浩瀚碧海上散布着一个个小岛。在这云蒸雾罩地深处,就藏着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瀑布——安赫尔瀑布。

在安赫尔瀑布下游,有个地方叫做“卡奈马”。这里也是瀑布众多,景色迷人。委内瑞拉政府在这里开辟了旅游区,修建了一条能起落喷气客机的跑道。首都加拉加斯附近的迈克蒂亚国际机场,每天有两次班机飞往这个瀑布区。

在“卡奈马”欣赏了“斧头瀑布”等风景点之后,可以乘游艇逆卡拉奥河而上,去参观“安赫尔瀑布”。沿途可观看河两岸遮天蔽日的原始古森林,欣赏那一幅幅水帘般倾泻而下的银瀑。还可以到丛林中去做远足旅行,访问印第安村落,了解印第安人捕鱼狩猎的原始生活。

卡奈马国家公园式委内瑞拉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位于圭亚那高原卡劳河与卡罗尼河汇合处的上游。那里河流交错,飞瀑争喧,高山壁立,并有一望无际的热带雨林和开阔的草地,除有世界上著名的安赫尔瀑布外,还有众多的瀑布群,被誉为“瀑布之乡”。

这里共有三个主要的地质岩层。最古老的岩层形成于36亿~12亿年前,是地下的火成岩和变质岩的岩基。16亿至10亿年前,其上部形成了一个沉积盖,最早形成的岩层已经被深深地埋在了地表下面;第二层是形成卡奈马国家公园内奇特地形特征的基础,由石英岩和沙岩层构成。这些岩层的形成是靠几百万年来周围陆地的侵蚀过程而形成的沙岩山丘。桌山顶部平坦,边缘如悬崖般险峻。桌山下面分布着广阔的热带雨林。

岩层日久天长不断受到阳光和雨水的侵蚀,形成了著名的桌山。远远望去,它矗立在浓密平坦、一望无际的热带雨林中,十分壮观。桌山之间是宽阔的谷地,谷地十分平坦,生长着茂密的热带雨林。河水从桌山上流下,形成了众多的瀑布。青蛙瀑布、小蛙瀑布、宽瀑等都是著名的景点,最有名的当然是安赫尔瀑布。

在委内瑞拉、巴西和圭亚那三国交界处有一个最大的平顶山群,称为罗赖马山,高2810米,罗赖马山的西南岩壁约长6.2千米,止于托瓦兴尖峰。它从平原上隆起,像一艘大船的船首。“罗赖马” 是当地人称呼它的名字,意为“河流的母亲”。

安赫尔瀑布深藏在委内瑞拉的高山密林之中。它的水量虽然不是很大,落差却有979米,气势雄伟、景色壮观,果真应了那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著名诗句。20世纪中叶,安赫尔瀑布还鲜为人知。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飞行员安赫尔随一名淘金老人在南美淘金。每次,在老人的悉心指引下,两人总是满载而归。但老人从不让安赫尔与自己一同行至那条被他称为遍布黄金的河流。而是让安赫尔远远地在飞机上等他。后来,老人不幸染病去世了。临终前,他要安赫尔替他掌管这条“金河”希望它能给他带来幸福。

可是安赫尔从老人模糊不清的话语中,怎么也弄不明白到达这条河流的路径。不久,老人就辞世了,安赫尔架着飞机,开始在茂密的树林上空搜寻那条神奇的河流。安赫尔至死都没能找到这条河流,但他却在1937年发现了世界落差最大的安赫尔瀑布。瀑布位于高山峭壁之间,凌空飞垂,珠飞玉溅,云雾蒸腾,山谷轰鸣。衬以两旁参天古树,嶙峋怪石,壮丽之外又添几分肃穆之美。为了纪念他的伟大发现,人们就把这个瀑布命名为安赫尔瀑布。

今天,安赫尔瀑布早已驰名世界。然而,能够有机会亲眼目睹其“芳姿”的人还是为数寥寥。层层茂密的原始森林遮蔽了游人的视线,只有租乘飞机,才可能从弦窗上极为难得地一识“庐山真面目”。

8.认识平方千米教学反思 篇八

课前我首先让学生搜集了比较大的土地面积,课上进行汇报,给学生提出疑问,你发现了什么?又让学生回忆了有关面积单位的知识,然后在设计一些较大的土地面积问:“还用以前的面积单位合适吗”,然后引出课题并板书。

虽然第七单元第一课时我们学习了面积单位公顷,但是1平方千米跟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差还是很远,所以我制作了一个微视频,首先测量出一名同学伸直手臂的长度约为1.5米,再测量出7名同学伸直手臂拉在一起的长度约为10米,最后用我们班的28名同学在操场上围成一个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

让学生感受到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为1公顷,而10000个这样正方形的面积为1平方千米,通过视频让学生建立1平方千米的概念,并感受1平方千米的大小。

紧接着进行1平方千米的概念、实际意义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的教学。

1平方千米在教室里、书本上是不可能达到的。

只能通过数字和空间想象来感受1平方千米的大小,从而使学生的印象得以深刻。

从这一节课中我体会到数学实践活动在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巩固课堂所学、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当学生面对某一个知识点时,学生会遇到一些困难,做为教师,就是要找到好办法,让他们学会知识。

9.千米的认识教学案例分析 篇九

水东中心小学 宋丽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课标》明确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这是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因此教师应该把教学植于生活,将枯燥乏味的教材内容设计成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有价值、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现结合《千米的认识》教学中的部分片段谈谈自己的感想。

片段一

师: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生:米、分米、厘米。

师:你能用手势比划一下1米、1分米、1厘米分别是多少长吗?

生1:1米有这么长。(学生双手平举状)

生2:1米大约有同学们两手伸开那么长。

生3:1分米就是10厘米。

生4:1厘米大约跟我们的指甲那么宽。

„„

师:水东到纳雍的距离是多少?

生:30多千米。

师:为什么用千米作单位?

生1:水东到纳雍很远的。

生2:水东到纳雍坐公共汽车要1个小时,坐小轿车最快也要40分。

师:千米是用计量较长的距离。

[感悟: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生活初步感知“千米”是计量长度的单位。] 片段二

师:春天是个旅游的好季节。星期天,老师驾着自己的爱车出发了,在路上看到一块路牌。你知道了什么?(显示:路牌)

生1:我知道离青芝山还有10 公里。离丹阳还有20公里。

生2:我知道离青芝山还有 10千米。离丹阳还有20千米。

„„

师:“km”表示什么意思?

生:千米。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爸爸告诉我的。

生2:我从书上知道的。

师:说说你对千米的认识?

生:(略)

师:你能用手势比划一下1千米的长度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千米。

(板书:千米的认识)

[感悟:《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创设生活中的数学情境,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原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就有数学,增强数学的亲和力。“你知道了什么”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了新知与旧知的连接点,一句“你能用手势比划一下吗?”充分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 片段三

1、出示:《学生拿米尺》、《100米长的学校》、《200米跑道》图片

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我们学校的跑道。

师:你知道它有多少长吗?

生:绕跑道一周200米。

(显示:学校跑道200米)

师:你还看到什么?

生:我们的学校。

师:你知道它至西向东是几米?

生1:100米。

(显示:至西向东长100米)

生2:我看到一位同学拿了一根米尺。

(显示:米尺长1米)

师:请你借助这些材料,在小组内研究1000米与它们之间的关系,讨论1000米到底是多长?

2、小组讨论。(教师轮流参与各小组交流)

3、反馈。

师:谁来汇报你们小组的研究成果?

生:我们小组选择100米长的学校。10个100米长学校就是1000米。

(出示:10个100米是1000米)片段四:

师:你能说说我们身边用千米作单位的长度吗?

(出示《汽车速度表》、《限速牌》)

师: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生1: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60千米。

生2:这里不能超过40千米。

师:这里什么不能超过40千米?

生:这是规定汽车每小时速度不能超过40千米。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从课外书上看到的。

师:课外书让我们增长了知识。希望大家能像他一样多看课外书。到今天,我们学会几个长度单位?你能有序的说一说吗?

生: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师: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的?

生:1千米等于1000米。1米等于10分米„„

(师分别板书1000、10)

师:请在下面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在我房间的东面摆放着一张长2()的床,身高130()的我,睡上去可舒服了。每天晚上,我都在高约7()的书桌上看书、写字。早上,我匆匆坐上公共汽车,赶往2()外的学校上课。

10.要命的一千米跑 篇十

“呼、呼……”,我感到头晕目眩,瘫倒在草坪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仍然有快要窒息的感觉。

这一千米测试,真是要了我的命呀。

上一课体育老师就已经宣布了整个初一要测一千米了,还讲了一些注意点,什么要匀速,要保存体力,开始不要太快,后来不要过慢……。我们并没有当回事。不就一千米吗?四百米的跑道,不过两圈多一点。人家马拉松,四十多千米,还不跑下来了?啧。

别的班先测,我们便在塑胶赛道旁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地玩耍,我则和几个“要好的”在看热闹。正在跑的同学里面有认识的,我们还帮忙着喊几声“加油”,也有起哄喊着“加水”的,惹得大家一阵笑。他们怎么跑得这么慢,太蜗牛了,还气喘吁吁的,至于吗?我简直有些恨铁不成钢:就这么点儿路,拧一次瓶盖那样简单,也把你们累成这样?太菜了。到时看我的吧,哈哈哈哈……

比赛的前几分钟,在老师的安排下,我们做起了热身运动。领号码布的时候,我想找一个吉利的数字,8号已经被别人选走了,但是找到了一个18号,哈,也不错啊,好兆头啊。终于,随着一声哨声响起,我们起跑了。我们铆足了劲,像一支支蓄势待发的羽箭,几乎是同时向前方冲去。

我果然是高手,还没有多长时间就把别人甩下多远。我自我表扬一番,尽情地奔跑着,享受着领先者的感觉。我跑,我跑,我跑跑跑……

可是,可是……,好景不长,差不多跑到一圈的时候,我渐渐感觉胸部发闷,呼吸困难,口干舌燥,嗓子眼快要冒烟了。嘴巴终于派上用场了,就像被扔上岸的鱼一样,嘴巴大大地张开着,大口大口地吸着气,又大口大口地呼着气。我双手无力摇晃着,大脑一片空白,灵魂仿佛脱离了肉体,双脚机械地往前轮流搬动着。唉,唉,太难受了,太难受了。我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发福”,长得肥肥胖胖的,别人夸我可爱,我还沾沾自喜,不料现在我可受它的罪了。我又后悔刚才太用劲,把老师的话抛到耳后,可是现在悔之晚矣。

我真想放弃啊,可是又心有不甘。老师说过,不合格的还要重测,那可太可怕了。我可不想还要吃这二遍苦啊。

一个同学超过我了。又一个同学超过我了。不知道几个同学超过我了。

我想迈步,可是双腿像灌了铅似的,就是迈不上前。唉,要是我少穿两条裤子就好了,也许双腿就不会这么重了。我摇来晃去,似倒非倒,好像一棵随时都可能倒下的老树。忽然看到前面簇着几个人,以为到了终点了,顿时来了精神,就像捞到了一棵救命稻草。哪知跑在我前面的同学并没有停下来,我这才意识到还有半圈呢,天哪,我要崩溃了。

这时我耳边又响起了脚步声,又有人要超过我了!过了许久,那脚步声依然在耳边徘徊,时轻时重,时快时慢。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小胖蔡宇轩!我心中一阵狂喜:居然还有人比我更慢!雍亦文,加油!你一定行,我相信你!我立刻又燃起了斗志,爆发出我的小宇宙,冲向前方。

离终点近了,近了,该冲刺了。我闭起双眼,拿出上次被狗追的速度,拿出上次追赶爸爸摩托车的速度,反正能有多快就有多快,使尽全身剩余的力气,向终点冲去。就在我撞线的一刹那,我依稀听到了我的成绩:“三分五十二秒”。

我倒在草坪上,喘着粗气。虽然很累,却很开心。因为我总算达标了,不需要补考了;更因为我坚持了,我没有放弃。

这一千米跑,确实是要了我的命啊。

简评:

本文给人的显著的感觉就是语言生动幽默,写出了一次体育测试的真实体验。描写生动逼真,人物个性鲜明突出,形象丰满,跃然纸上。文笔老到,行文自然,内容有生活气息,可读性很强。

江苏省如皋市常青初中八(6)班

指导教师:雍开如

11.认识千米教学设计 篇十一

1、在情境中感知了解千米的含义,通过观察、推测、操作等学法的渗透引导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懂得1千米=1000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2、在课前课后的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

课前准备:

回忆体育课100米跑步比赛,熟悉平小周边环境。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出示二年级小朋友的数学日记:

20xx年2月28日晴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我和爸爸一起去学校注册。我很高兴,因为爸爸给买

了一个长2米,宽6分米,高3厘米的笔盒,但是我也累了,那是因为我们来回一共走了2米的路程。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都笑了,你为什么笑了?

生:这个同学将单位搞错了。

师:应该用什么长度单位比较适合?

师:告诉老师,1米有多长?来,比划一下?大家一起来比划比划。那2米就是?从教室门口到讲台桌就有2米,他们来回只走这么长的路程吗?你认为应该用什么长度单位?

二、新授:

师:感谢这位同学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学习的课题。我们能用双手比划1米有

多长,能比划1千米有多长吗?

a、师:不会比划也没有关系,生活中,你见过或听说过千米吗?

b、课件:出示图片

师:你们观察到什么长度单位了吗?你有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由课本老师来告诉我们。

生阅书齐读: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来表示,千米可以用符号“KM”来表示,千米又叫公里。

师:计量比较长的长度就需要用千米,那你认为这里的2米应该改为2()?

1、通过观察、猜测感知1千米有多长。

①、师:千米在生活中运用还是比较广泛的,你认为1千米有多长?

②、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同学们请看:

演示:校园操场每圈大约是250米,2圈就是500米,3圈是750米,4圈是1000米。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请学生读,师强调读法的注意事项,齐读。

③、推测:

师:假如操场每圈是200米,跑几圈是1千米啊?400米呢?

2、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体验1千米的长度。

①、体育课你跑过100米,跑完后你感觉怎样?几个100米是1千米?要让你跑完1千米,想想你会怎样?老师对着1千米外的你很大声地说话,你可能听见吗?将1千米与1米对比,你想说什么?

②、出示课件图片:

Α、从学校大门到哪个地方大约是1千米?

Β、生活中哪些地方大约相隔1千米?

③、课件:

平小到农行是570米,农行到商业街是430米,商业街到新市场是240米,新市场到平小是190米,平小到哪里是1千米?还有哪里到哪里是1千米?

3、回归生活,应用千米。

①、师:一年之际在于春,春天是运动的好时节,这不,小华来我们的学校

来锻炼身体了。

小华绕着操场跑了8圈,他跑了多少米?是多少千米?

②、师:2千米=2000米,那么

9千米=()米6000米=()千米

教师注意让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

③、师:看来同学们对米和千米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现在老师就来考

考大家。

A、给下面的数据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B、先估计世界三大河流的长度,再比较长短。

三、小结:

①、师:长度单位家庭又添了一个新成员,它是?,说说你知道的“千米”的知识!

②、作业:多渠道查资料:马拉松长跑比赛全程大约是()千米。

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每小时不能超过()千米。

磁悬浮列车每小时可行驶()千米。

地球绕太阳每秒运行()千米。

教学反思:

教学亮点:

1、情境的“巧设”:

在本课实际教学中,我主要创设两大教学情境,一是引入校门口到加油站距离1千米的录象,二是在练习设计中引入“‘数学大餐’菜单”教学情境的设计。对于录象的引入,我是这样考虑的:学生已经对1千米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引入来源于生活实际—校门口至加油站的录象,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更直观、更具体的1千米,学生可以进一步在感知、感悟的基础上加深和明确1千米到底有多长,这样,也可以给学生一个比较明确的参照,懂得多长的距离就是1千米,这样情境的创设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具体的、持久的;对于“‘数学大餐’菜单”教学情境的设计,我的想法是,三年级孩子都是比较活泼的、好动的,他们还需要一定的感官刺激,一定的视觉冲击,基于这节课孩子们已经接触过了,所以我不再注重练习设计的层次性,而在练习设计的多样性和开放性方面下工夫,我设计了5道练习,并以“‘数学大餐’菜单”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由学生来“点菜”,“点”到什么,就“吃”什么,孩子们兴趣盎然的同时,很认真地完成了相关的练习,明显看得出,这样的“数学大餐”很适合孩子们的口味!

2、结构的前后呼应:

在课始,以“马虎小子的数学日记”来引出千米,课末布置学生完成数学日记,并提醒学生不要犯马虎小子的错误,这样的设计让整个课堂浑然一体。

3、教学的有效实在:

从孩子们的课堂表现、孩子们的学习结果来看,这节课还是挺有效、很实在的,孩子们“三维目标”方面掌握还是相当不错的。

教学缺失:

1、关于课前调查:

在课前,我发给孩子们一张调查表,要求学生配合父母调查你走?步大约是1千米,你走?分钟大约是1千米,摩托车中速行驶?分钟大约是1千米,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很多家长根本就不让孩子走1千米,而是直接告诉他们答案,于是就出现了走200步是1千米,走3145步是1千米的答案,我想,这应该算是教育的一种悲哀吧!

2、关于预设与生成:

一直以来,总是认为不需要太多的预设,看到很多老师写一课时的教案就达8、9页,自己很是不解。这次教学让自己有了深刻感触,预设是根本,有了精心预设,才会有精彩的生成,因为在“‘数学大餐’菜单”练习方面根本没有去预设,结果出现了很多诸如重复、罗嗦、遗漏等问题。希望引以为戒。

3、关于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不同于其他的教学语言,需要精炼、简洁、准确、有逻辑性,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在预设上面下些工夫,注意数学语言的逻辑、精炼。

4、关于教学评价:

12.认识千米教学设计 篇十二

课前我先让学生回忆几个常见的面积单位以及其含义,板书1平方厘米=1厘米×1厘米,1平方分米=1分米×1分米,1平方米=1米×1米, 1公顷=100米×100米。随后,我再问学生:“有没有比公顷还大的面积单位?”学生通过预习知道“平方千米”,也知道1平方千米的正方形的边长是1000米,1平方千米=1000米×1000米。

当学生初步得出这样的结论后,我又继续引导学生进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推导。平方千米与平方米、公顷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课堂中学生有点困惑,我提示学生:能不能利用上面算式1公顷=100米×100米,1平方千米=1000米×1000米进行变形?这时学生受启发,变形计算如下:1公顷=100米×100米,1平方千米=1000米×1000米=1000000平方米,又因为1公顷=10000平方米,那么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所以又得出平方千米与公顷之间的结论:1平方千米=100公顷,花了很多时间让学生去经历推导的过程,体验面积单位之间的联系,再把他们的体验用语言描述出来。学习活动中,学生愿意自己去经历、去实践,这就是一种“体验”。但是,课堂中尽管体验过他们的推导过程,还相当一部分学生体会不到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大小,究其原因学生的年龄小,另外像1000000这样的数学生还没有学到,根本不会读,再者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单位太大了,学生想象不到它们的大小。比如:我们的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平方米,大约多少个教室是1公顷?大约多少个教室是1平方千米?

13.很长很长的一千米 篇十三

可是,昨天又学了一个新的单位叫“千米”,比米长多了。我们都说“一千米就是1000米”,可是1000米到底多长呢?我们谁也说不上来,于是,苏老师今天用早会的时间,带我们到体育场上走了走。

苏老师说:“体育场的标准跑道是400米的,那么绕几圈就是1000米呢?”

林至聪的嘴巴最快,抢着说:“大概要3圈!”

高小锋却说:“一圈400米,两圈就是800米,再加半圈200米,正好就是1000米。”

我们都觉得高小锋算得又快,说得又准确。

苏老师说:“还可以这样看,100米比赛的跑道是在体育场跑道直的一侧上,我们来回在这段路上跑10次,合起来也是1000米。”

于是我们分成两部分,许多男生都在100米跑道上跑,我们女生则沿着体育场的跑道走起圈来……

结果是我们都累坏了。苏老师却很高兴,说:“学习就是要体验,体验越深,记得越牢。”还说到操场上实际体验一千米有多长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办法。

爱跳舞的宋娜娜很担心,她悄悄告诉我说:“如果苏老师教‘吨’的时候也这样教,那我们不是要搬一吨的东西吗?”我觉得苏老师不会让我们女生去搬东西的,最多会让男生们去搬。宋娜娜听我这样说,觉得有道理,她就放心了。

回到教室后,苏老师告诉我们:“这个月转学走的江小阳,他现在所在的城市离我们这儿有500千米呢。”

真没想到,原来就坐在我附近的江小阳已经离我们这么远了。

不过跟着爸爸去过很多地方的路双双说:“从北京到上海的距离是1000千米,更远呢。”这个世界真的很大。

谷小果考考大家: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你知道你所在的城市离北京的直线距离是多少千米吗?

14.认识千米教案 篇十四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感知千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2、经历数学学习过程中,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简单的换算,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3、解决一些与千米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

解决一些与千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子课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我们之前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提问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板书:毫米、厘米、分米、米(从小到大)

2、提问:如果要测量铅笔的长度,用哪个长度单位比较合适呢?1枚硬币的厚度呢?课桌的长度呢?教室的长度呢?

回答后抛出新问题:如果测量从北京到徐州的这么长的距离用哪个呢?

二、引入新课(初步认识千米)

1、出示例1主题图

让学生观察图片,带领学生一起说出图一二三中出现的铁路、公路。提问:三幅图中出现了哪个新的长度单位

追问:为什么用千米,而不用毫米、厘米、分米、米?

2、学生回答后出示

“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

3、举例:你在生活中看到过或听到过“千米”这个长度单位么? 指示牌 限速标志 地图上等等

三、进一步认识千米

1、谈话引导: 学生想象运动会百米运动员跑步时的100米跑道长度,跑10次就跑了1000米(10乘以100等于1000),并明确 1000米就是1千米。板书:1千米=1000米

2、指导学生读上述算式

1(停)千米=1000(停)米

3、应用算式

提问:如果学校的环形跑道一圈是200米,几圈是1千米?举手回答 一圈250米呢?一圈400米呢? 引导解释:200乘以多少等于1000 200*4=1000米=1千米

四、总结

总结千米,是通常用来表示什么的长度? 与米之间的进率。

五、练习巩固 想想做做 第一题 第二题 第三题 第四题

15.千米的认识的教学反思 篇十五

千米在学生的生活中比较常见,但是需要老师的激励和唤醒孩子们的生活经验。我在复习完米、分米、厘米、毫米这四个长度单位之后,给学生展示了高速路路标、汽车仪表盘等生活较常见的千米使用场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这节课准备还是不够充分,例如,马拉松比赛全程用千米做单位,但是我竟然不知道马拉松全程到底是多长;还有,学生了解了汽车、磁悬浮火车这两种交通工具的时速之后,学生更加好奇的是子弹、火箭、宇宙飞船、飞机它们的飞行速度,还有方程式赛车、高铁的时速。然而,我课前并没有充分发现我班学生的40个男孩子的兴趣点。

上一篇:hoping是什么意思译下一篇:席慕容散文特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