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概论重点(精选8篇)
1.小学教育学概论重点 篇一
第一单元
1.动画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动画是利用人的视觉残留的生理现象和动感视错觉的心理现象,有秩序地在同一视窗中快速更换画面而使该视窗中的对象产生运动的视觉效果的艺术作品。
2.如何理解现代动画的含义?
从狭义上讲,指把一些原本没有生命的东西经过制作变成影片并放映后,成为会动的有生命的东西;从广义上讲,动画泛指依靠想象而设计,制作出来的所有给人以运动幻觉的画面。现代动画主要是因为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了动画制作。动画的功能,形式实现了多样化。动画不再局限于娱乐,也不再局限于‘动画片’。
现代动画与传统动画有何区别?
1,制作方法与流程不一样
2,视觉效果不一样
3,流通渠道不一样
4,功能不一样
现代动画有哪些类型?
1,从应用的角度划分(动画片,游戏动画,信息传播动画,教学动画,装饰动画)2,从流通的角度划分(网络动画和非网络动画)
3,从制作的角度划分(手工动画,人机动画,机制动画,编程动画)
4,从视觉的角度划分(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
5,从图像格式的角度划分(位图动画和矢量动画)
6,从制作软件的角度划分(flash动画,3d max,maya动画)
7,从播放角度划分(直线播放和非直线播放)
3.如何理解现代动画艺术性和技术性的定位?
现代动画蕴含着极强的艺术性和技术性,要以相当的技术作为基础,又表现出极强的艺术性。
如何理解现代动画欣赏群体的定位?
技术欣赏,艺术欣赏和功能欣赏。从欣赏层面讲,生活片的界定是比较明显的:有儿童片,成人片,有故事片,艺术片,有通俗的也有高雅的。
4.动画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第一部利用逐格拍摄技术使无生命的物象造成活动错觉的影片,是1898年美国维太格拉夫电影公司制作的《矮胖子》。第一部动画片是1900年J.斯图亚特.勃拉克顿制作的美国动画片《迷人的图画》。第一部带故事性的动画片是1908年爱米尔.科尔为法国电影实业家里昂.高蒙绘制的动画片《幻灯戏》。第一部剪影式的动画片是1916年美国布雷画片公司制作的《裁缝英巴特》。第一部彩色动画片是1916年派拉蒙公司发行,布雷制作公司绘制的美国动画片《汤默斯.凯特首次露面》。第一部有声彩色动画片是1931年特德.埃斯鲍制作的美国动画片《戈夫山羊》。第一部大型动画片是1917年阿根廷的一部讽刺当时总统伊里戈耶恩的《背叛》。第一部有声动画片是1922年美国动画片《三极管》。第一部向电影院发行的有声动画片是1925年马克斯.弗莱谢尔制作的《我的肯塔基老家》。第一部全部对白动画片是1928年华尔特.狄斯耐绘制的美国动画片《威廉号汽艇》。第一部使用动画摄制机拍摄的动画片是1940年迪士尼的《幻想曲》。第一部立体动画片是1951年英国诺曼.麦克拉伦制作的抽象派电影《一圈又一圈》。第一部宽银幕动画片Walt Disney在1956年制作的《贵夫人和流浪汉》。
你是如何展望我国动画发展前景的?
从文化背景来看: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现成大量的文化成果为动画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资源和良好的借鉴。
从人力资源上看:中国占有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为动画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潜在的生力军。雄厚的经济基础也为动画创作提供了必要的财力保证。
从国人的视觉艺术体验机率来看:国内大多数人大部分的空闲时间是在电视,计算机前度过的,这为动画提供了展示自己的空间,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动画也将是人们获得艺术享受的主要形式。
从国家政策上看:我国政府对国产原创动画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
5.根据本书对现代动画的各种分类,罗列出若干不同类型的动画作品。
6.撰写一篇短文,表述一下你对现代动画的理解以及你对未来动画的畅想。
首先我要申明的是,我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写的。而是真的有感而发想找个地方,就中国动画,想谈谈自己的想法。
按理讲,对于我这个学习动画的毛头小子来说是没有权利,也没有资格说这些。但作为一个要强的中国人来说,我不得不出来就中国动画说两句。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作为一个中国人,我门有着许多值得骄傲的地方。首先我们国家有着世界许多国家都无法比拟的悠久历史。四大发明、四大名著。中国的中药、陶器、丝绸茶叶,还有中国的名山大川等等,更是我们引以为傲的。不但这些,中国人民还用自己的力量打跑了列强,还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创造了许多如两弹一星这样的奇迹。可是为什么就动画就近年来,不见长呢?
动画低龄化:
谈到动画,在中国人心里,十个有九个人都会认为动画是幼稚的。(因为只有小孩子才会看动画)要是我和别人说,我喜欢动画,大多数人都会对我“另眼相看”。都会从骨子里看不起我。不要别人说,我也能从看我的眼神里看的出。因为这个特殊的爱好,从三年级起我就没交到过一个朋友。大家都远离我,用嘲笑的眼光看着我说我的智商有问题。(这么大的人了,还喜欢看只有小孩子才会喜欢的动画片?)相信大家现在也是这么认为的吧!笑。
关于动画低龄化,老师也在课上说过。中国是受了前苏联教育动画的影响。那我就不明白了,同样是亚洲国家,人家日本怎么没受到影响呢?而且影响的根深蒂固。我看可能不单单是这些吧!对与这个问题我不想多说。
我们退一步想想,就算动画是专门给小孩子看的。可小孩子到底看到的动画又有多少呢?对此,我又做了了相关的调查。我找了一些不认识或亲戚家的小孩逐个问了个遍。结果是看是看过,但看的不多,而且都是我们这个年纪看剩下的,有的还没我看的多。我把我的发现和老师说了一下。
他居然笑了笑,说:“他们怎么和你比。”
(意思就是,你的专业就是这个。人家还要学习的,怎么和你比呢?)
我:“……”
现在的小孩子,多是一些因为学习任务重,没精力看。还有就是家长怕影响孩子学习。耽误了孩子的前程。压的孩子不敢看。
大道理谁都懂,可真的要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远的咱不说,就说说我们动画班的李老师和郝老师吧。相信他们的儿女都应该是看动画的年龄吧!他们懂的大道理应该不比大多数家长少,可我就不相信了,他们回家后,看到自己的儿女在看动画片而没做作业,不知道他们是做何感想,是不是还能坐的下来?更别说是支持或是主动陪着一起看了。
人其实都一样,当事没放到自己身上时,没什么。真当放在自己身上,他会比谁都叫真呢!说到这,那我就要问了。中国动画到底谁在看?
幼稚园的小朋友?毕竟是小朋友,精力有限,看的不会多的。
十几岁的小孩?少!毕竟开明的父母不多。
像我这样的?有是有,少!能谈的来的(有关动画的共同语言)就更少了。再说,人家还忙着呢!除了要去追求能追求的,还有就是创造人类了。剩下的人,还要忙着养家糊口呢!那有精力看动画?像我这样的毕竟还只是少数。
举个例子吧:
人家问我,你们学动画的班上有多少人啊?我说有五十几个。
(说的好听,我是几个?呵呵……可笑!)
我想真正是因为喜欢动画而来学习,恐怕只有我一个吧!多数要么是为了毕业证书,怎么说打专的文凭终比高中的强吧。或是纯粹是来玩的,老师就这么说了,人家家里有的是钱。就算什么都不干,人家家里照样可以养着他。或是为了钱,因为他们看到了做动画来钱的一面,没看到动画的其他方面。或是为了其他什么原因,我说的没错吧。
他们对动画一点感情都没有,就算上那些学习认真的。将来也要从事这一行业的,我想他们也顶多是把动画当作一种职业。要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我想他们在这一行不会坚持多久的。虽然动画看起来有趣。其实做动画是很枯燥的。我要是动画公司的老板,真的为自己公司着想。我是绝对不敢用这些人的。你仔细想想看,要是浪一群连动画都不喜欢看的人做动画,那是多么恐怖的事啊!这好比一个连菜都不喜欢吃的厨师,他烧出来的菜你会放心吃么?做动画不单单只是光做而已。还要把自己的感情投入进去,先用感情把自己感动。你做出来的动画才会有生命力,它才会把这份感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继续的传呈下去。
三十岁以上的?我想不是专业的动画制作人员,就是脑袋不正常的,要么就是不比国宝大熊猫还珍稀的濒临灭绝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了。
其实中国动画也没人们想象的那么不好看,我要说的是中国还是有一些不错的动画作品的。如:我自己比较喜欢的人偶动画:《阿凡提》、《大林小林》……拟人动画:《黑猫警长》、《舒克和备特》、《蓝皮鼠大脸猫》、《小贝流浪记》……人物类:《没头脑和不高兴》、《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冒险类:《邋遢大王》、《魔方》……奇幻类:《精灵世纪》……神话类: 《西游记》、《天上掉下来个猪八戒》还有和人家国外的一些动画公司合作的,像《大草原上的小老鼠》、《太空牛仔》、《魔比斯环》、《猴王五九远征记》……
国家为了保护国产,屏蔽国外进口的做法我是不认同的。虽然有效的为中国动画创造了市场,但我个人认为这于父母过于逆爱孩子,把他放到自己创造的“温室”里无异。没的比了。这和
以前的铁老大,电老大。有什么区别?没了竞争,中国动画早晚会因此衰败去的,因为他们用担心这个,有国家呢!孩子终有一天会离开父母走自己的路的。当中国动画适应了中国市场,要是一点离开国家的保护。就会像离开了“温室的花”一样,会被外面的暴风骤雨蹂躏的。着只会害了中国动画。再说,中国看动画的人本来就少的可怜。再加这么一保护,看动画的人就更少了。可见中国的动画市场也不回大到哪去。所以说中国动画的未来是可以遇见的!希望政府能快点停止这种愚蠢的行为。不然真等到后悔,到时可就晚了。可以说,留中国做动画是没前途的,因为照这个现状,近十年内看来是不会有什么改变了。动画做的再好有什么用?没人看!没人看也就等于没市场,没市场你吃什么?
中国的动漫产业看起来搞的很红火,其实这都是表面现象。要是你真的认为高的很红火,那是因为你没真正看过人家红火的场面。跟人家相比。看看人家的,再看看咱的。结果不要我多说什么,你就应该知道的吧!好坏是比出来的,比不过人家就把人家给屏蔽掉,自己留着孤芳自赏。还是那一句,没前途。
我写这篇论文没有别的什么意思,就是想我们的中国动画能更好。提提自己的一些薄见。
2.小学教育学概论重点 篇二
一、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的互补性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把这些技术运用到教学领域中,产生了网络教育。虽然网络教育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识和重视,但传统教育也有其自身的优点,网络教育不能取代传统教育,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应该是一种互补关系。
1. 传统教育的特点
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体,处于完全的中心地位,整个教学过程由教师控制,学生必须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处于被动的状态下进行学习。传统教学的优势有:
(1)传统教育具有计划性、目的性、组织性;
(2)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传统教育优良的学习环境、浓郁的学习气氛、融洽的师生关系、亲密的同学之情等等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3)能很好地适应各种层次的教学和教学对象,正确引导学生;
(4)能较好地适合大部分领域的学习;
(5)更好地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当然,传统教学的弊端也有不少,传统教育的相关劣势如下:
(1)教学资源受时空限制,学生只能在特定的地点和时间,无选择性接受信息流,不能自主地学习;
(2)教学模式单一,采用班级授课形式,尤其是大班的授课形式;
(3)传统教学的教学目标对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
2. 网络教育的特点
网络教育是指以网络为依托,以多种媒体为传输媒介的开放式、远程教学体统。网络教育具有如下优势:
(1)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3)教学方式灵活多变,实现个性化学习和创新培养;
(4)实现交互式学习;
(5)多媒体信息有助于知识的获取;
(6)有助于获得最新最快的信息。
虽然网络教育的优点众多,但是也有其自身的缺点:
(1)网络教育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分离,不利于学生感情的培养,学生得不到同步激励,也难以体会到优秀教师的人格魅力;
(2)网络教学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控能力,网络学习行为难以监控,学习质量难以测量;
(3)在网络教学中,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4)网络交往把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变成人与机器的交流,减少了学生与他人之间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关系,紧张、孤僻、冷漠等心理造成的新的“情感空间”会不可避免地出现。
3. 建立研究生重点课程网站的必要性
由上面对传统教育和网络教育的分析可知:虽然新式的网络教育充分运用了网络的优点,具有很多优势,但其自身也有其局限性;虽然传统教育的缺点不少,但是它也有其存在的优势。经过对传统教育和网络教育的比较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网络教育的局限性正式传统教育的优越性之所在,而传统教育的弱点也正是网络教育的优势所在,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具有很好的互补性。既然传统教育和网络教育互补性的存在,我们就有必要充分发挥这两者的优势,避开它们的劣势。因此,在研究生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要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需要不断引进网络教育的相关思想和工具,实现这两种教学方式的优势互补。研究生重点课程网站的建设正是顺应这种趋势而提出的,在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重点课程资助下,我们建立了项目管理概论的课程网站,从而不断提高研究生的教学质量。
二、项目管理概论课程的重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客户需求的不断地提高,对产品既要求满足产品质量,又要保证交货进度,这主要是由于投资方考虑到投资效益,所要求的产品生产及建设周期都非常短,以往的某些企业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市场要求。这就需要采用新型的管理模式,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要求。
由于项目管理有明确目标,是在一定工作范围内对进度、成本预算进行控制,在综合有效利用资源的基础上达到客户满意。是对一项工作进行全过程管理的方式,因此适应了客观的需要,以保证了组织利益,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在市场经济竞争中,项目管理理论的应用,使经济效益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美国学者戴维·克兰德(DavidCleland)指出:在应付全球化的市场变动中,战略管理和项目管理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在大型水电站建设中,引进项目管理方法,经过多年的实践,己经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项目管理正迅速在我国相关行业推广及应用。当今无论是企事业单位或是政府机构,都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压力,要想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就得不断地推出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和各种改革措施。实际上,任何创新和改革都是项目活动。科学的、符合国情的项目管理方案,项目管理研究结果的使用价值,直接体现在项目利润——企业利润的增长上,同时也体现在项目经理的成长上。
由此可见,项目管理是如此重要,相应的项目管理概论作为学习项目管理的入门知识,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因此项目管理概论是研究生的一门重点课程。为了使同学们学习好项目管理概论这门学科,不仅需要传统的教学手段,还需要现代网络教学手段,这就引申出研究生重点课程项目管理概论的网站开发了。
三、课程网站的开发和功能
研究生重点课程项目管理概论网站开发是基于ASP技术的,开发环境是Dreamweaver。网站的总体框架如下图所示:
根据网站的总体框架图,我们详细分析网站的具体功能:
1. 首页。
首页主要包括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和项目管理概论课程的简介;课程的最新公告和有关项目管理的最新资讯;一些新资源的下载链接;其他有关项目管理方面网站的链接。
2. 课程概况。
课程概况主要介绍研究生项目管理概论课程的相关教师,介绍学院的师资力量。
3. 课程教学。
课程教学包括: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基本要求、授课教案、参考书籍、考核方法。教学大纲列出了项目管理概论这门课程的教学计划,确定了每一章的内容和相关学时。教学目标主要说明项目管理概论教学的目的和学习完课程后应该具有的相关知识和能力。基本要求主要说明课程学习过程中每个同学需要遵守的几点要求。授课教案主要是项目管理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用到的相关课件和视频,学生可以根据课件和视频进行学习。参考书籍主要介绍了一些项目管理方面比较好的通用的书籍以加深学生对项目管理项目知识的学习。考核方法说明了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了测量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质量而用到的相关考核指标。
4. 案例分析。
管理课程教学的一大特色是除了教授基础知识外还要对相关管理案例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实现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项目管理概论作为管理科学也要通过案例分析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案例分析模块主要列举了一些与项目管理相关的重要案例,每个案例后面都提出了相关的问题,同学可以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试图解决案例提出的问题,这样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热情。除了这些外,还提供了教师对每个案例的相关点评,学生可以从教师的点评中吸收经验。
5. 理论前沿。
理论前沿主要介绍了项目管理教育的相关发展历程,介绍了国内外的相关教学内容、方法、工具、手段、案例等等,明确了项目管理的重要性,介绍了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加深同学对项目管理概论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6. 项目管理信息化。
项目管理信息化模块包括了项目管理软件和沙盘系统。项目管理软件模块主要介绍了当前有关项目管理方面用到的一些比较常用的软件,详细介绍了相关软件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加深学生们对相关软件的认识和使用。沙盘系统模块主要介绍了沙盘的相关知识,使同学们对沙盘系统有一定的了解,同学们可以在沙盘模拟系统中运用项目管理的相关知识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们动手动脑能力。
7. 下载专区。
在这里可以对项目管理概论课程的相关资源进行下载,这些资源包括相关课件、视频、软件、案例、试卷习题等,充分实现资源共享。
8. 互动天地。
这个模块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包括留言解答、经验视点、联系我们三个方面的内容。当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可以在留言解答中进行留言,等待有关同学和老师的解答。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可以记录在经验视点中,为其他同学提供学习方面的指导。任何人员对网站的建设有不同的看法和相关建议都可以通过联系我们模块提出来,使网站得到更好的优化。
四、结束语
本文从传统教育和网络教育的比较中得出了他们两者的互补性,并指出了研究生教学建立相关的重点课程网站的重要性。接着从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出发,指出了建立项目管理概论课程网站的必要性,在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重点课程资助下,实现了研究生重点课程项目管理概论网站的开发。本文分析了网站的总体框架和各个模块的作用,希望各位读者对项目管理概论课程网站有一定的了解。
参考文献
[1]曲汉青,李菲.试论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差异和共性[J].教育教学研究,2007,(3).
[2]吴赟.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有机结合[J].远程教育,2008,(4).
3.山区小学后进生的教育重点探讨 篇三
【关键词】山区;小学;后进生;教育重点
所谓的后进生是指在智力以及生理方面没有缺陷的,但是在其非智力因素或者是学习成绩方面存在落后现象的学生。对于后进生这个概念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的过程。我们知道素质教育是指向于全体学生的,而不是某一个或者某一个群体的,所以教师要不断的努力以促进整体学生的不断的发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以促进他们更好的发展与进步。
一、 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对于后进生而言,其存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个人的因素,有家庭的因素,也有社会的因素等,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来看一下后进生的形成原因。
(1)家庭因素的分析。著名的教育家洛克曾经说人类是一种具有高度模仿性的动物,孩子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学习家长的一言一行。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学校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地方,家庭是一个学习做人的地方。社会上的许多案例和身边的情况也可以知悉,存在严重问题的家庭,会对孩子的学习和心理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使用粗暴的教育方式,每一个关爱孩子的家长都是带着望子成龙的心态教育孩子,很多家庭并不是不重视孩子的教育,但是由于家长的文化知识水平的限制,山区接受信息的渠道单一而薄弱,很多山区的家长并不知道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他们往往采用粗暴的发生对于孩子进行学习方面的施教,这不仅会带给孩子心理阴影,不良的情绪带到学习当中,使孩子的学习心态变得扭曲。其次是家庭的经济因素。很多后进生并不是不热爱学习,但是由于家庭的经济原因,山区的家庭大多数都是重活农活,很多孩子从小就要帮助家庭劳动,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去学习,同时由于家庭的贫困而不得不担负一定的家庭生存方面的负担,而且这些孩子一般是比较的敏感以及比较的自卑,对自己产生了质疑,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自然对学习也产生不了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消极的情绪尤其是自卑的情绪对于孩子的智力因素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也就是说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比智力因素的影响要大。其三是家庭疏于孩子的管理,现在很多的家庭的家长为了生活而远走他乡进城打工,把孩子留在家里,孩子缺乏父母的关爱,同时也没有了人生指导的导师。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他们性格的孤僻以及脆弱心理,使得其不愿与其它人进行交流,不能够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进而导致厌学的心理。
(2)社会因素的分析。我们知道家庭因素对于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但是社会因素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毕竟学生是生存在社会之中的,不能够避开社会的影响,社会生活的变革以及社会生活的方式的改变都会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在贫困的山区,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变得越来越突出,他们不能够与社会现代文化以及现代信息技术有一个较好的互动与切合,再加上其知识文化的限制,一般目光也变得短浅起来,只能够看到眼前的利益,只看到社会上生存是非常的苦与难,看不到长远的未来。山区的小学不断给学生灌输的思想是要走出山区,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必须好好读书。读书无用论是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学习热情,失去了学习的目标,自然不会有心思学习。除了读书无用论,还有诸多的不良思想风潮影响着孩子对于未来的定位和看法,对学习的动摇,社会百家争鸣是好事,但是孩子的理解能力是片面并且容易收到动摇的。
(3)学校以及学生个体因素。学校是学生成长的第二个重要场所,对于山区的孩子来说,童年对知识的吸收绝大部分在学校进行,而且学校的系统化的知识教育对于他们来说,其影响是非常之大的,毕竟这是一种持续性的系统性的施教的影响。如果教育者的思想以及意识是有所偏差的,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会把这种偏差或多或少的施加给学生,从而造成学生认识的偏差,譬如有的教师对于学生的分别对待等,这样会在很大程度上伤害学生的心理,这些教师对于优等生是非常喜爱,而对于较为落后的学生则是采取一种歧视的态度,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在学生的内心就会认为自己不行,就应该受到这样的待遇,从而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形成一种恶性的循环。另外就是认知方面的偏差。这表现在一些教育工作者对于学生不能够形成一个较为客观的认识以及评价,通过某一项的认识就对学生做出全体的评价。对于学生个体而言,由于他们还是小学阶段,年龄还是非常的小,所以对自己的认识还是很有限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不能够掌握正确的方法而导致学习成绩的不断下降,进而成为后进生;或者是他们自己的自制力比较的差,不喜欢安静,导致在课堂上不能够认真的听讲等。
二、后进生教育重点
在这里我们需要实施有效的教育策略,所谓的教育策略是指针对学生的学习以及心理等各个方面的差异,在具体的施教过程中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以及不同的方式和手段等,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首先是教师关心鼓励。对于山区的后进生而言,他们一般是性格比较的腼腆,在道德方面没有什么大的问题,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呵护,而不应该是斥责。因为在一定条件下这些学生是可以转化的,对于后进生教师不能够区别对待,而应该一视同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以及自信心。作为老师要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要善于给他们以信任,引导他们有意识地去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扬长避短,从而向好的方面发展。比如:我班有两个同学A和B学习不好,可劳动非常积极。每次劳动帮老师挖地、抬水,总是忙得满头大汗,不还不停地问:“老师,还有什么事要干?”我乘机对他们说:“老师特别喜欢你们现在的表现,如果你们在学习上再下点功夫。就会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到那时,同学们会对你刮目相看,老师和父母也就更加开心了。”他们听了我的话也受到鼓励,接下来我有时找他们单独做题,有时让学习委员安排同学帮他们辅导作业,渐渐地他们有了改变,A同学以前作业写得很不认真,甚至不做作业,现在就进步了,字迹也清楚了许多,上课守纪律了,作业也做得快了,都想第一个做好给老师看,我对他的每一点进步都及时地给予表扬,学习积极性有了较大提高,尽管他的理解能力不强,但是学习态度有了较大转变,因此,我们老师不要吝啬对后进生的鼓励,要多激励他们。
其次是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方法进行学习。我们知道在多数时候,这些后进生的形成是由于他们没有能够正确的掌握适合自己的方法。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在个体之中具有不同的智力因素,这些因素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存在于不同的个体中,其中一个主导性的智力因素。而且不同的个体这些智力因素是不同的,所以教师要依据这些智力因素的不同,为学生寻求到合适的方法。
山区小学的老师还应尽量跟后进生的家长沟通,对这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言,他们更需要获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而不是斥責。家长需要掌握一定的儿童知识理论以及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指导与帮助,而老师从跟家长沟通的过程中,也应该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家长,毕竟很多山区的家长本来的文化知识水平并不高,不会主动学习如何教育孩子。
学校要与家庭以及社会联合起来形成一种合力效应,对这些后进生给予一定的帮助。譬如教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来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成长以及在家里的表现,而且可以通过与其同伴的交流了解这些后进生的真实的想法与状态,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改善促进他们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彭少杰. 班主任转化后进生的教育策略研究[J].文学教育,2012(3).
4.社区概论考试重点 篇四
题型:单选1*
10、名词解释4*
5、简答题5*
6、论述题10*
2、观后感20
一、名词解释
1、社区
我们可以把社区定义为,由一定数量居民组成的、具有内在互动关系和文化维系力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地域、人口、组织结构和文化是社区构成的基本要素。
2、行为区位学分析方法
以社区的环境区位为基础,分析环境区位对社区中的人们行为的制约与影响的研究方法,具体表现为研究人们的行为空间或活动空间,并由此进一步分析社区中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人口
人口是指社区内按一定生产关系或社会关系聚居的人口群体。
4、社区中介组织
以社区居民为成员,以社区地域为活动范围,以满足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为目的、由居民自主成立或参加的,介于社区主体组织和居民个体之间的组织。
6、社区文化(狭义)
指社区居民在特定领域内,经过长期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模式等文化现象的集合。
二、简答题
1、西方社会学家的早期社区研究经历的几次方向性的变化 l 第一阶段:1800年前后到1915年。
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城市社区贫民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问题上 l 第二阶段:以1915年帕克发表《城市》一书为开端 它是社区研究进入分析阶段的标志
社会学家研究的重点从如何改善贫民的社会状态转向城市社区生活的分析
l 第三阶段:以1929年罗伯特·德林夫妇发表的有关美国中西部城市研究的著作《米德尔顿》为标志
研究转向以理论为基础的科学分析
2、城市社区的社群和组织特征(1)社会群体的特征 l 主要以地缘和利益为基础
l 以利益或兴趣爱好为纽带的社会群体种类、形式愈趋多样化 l 不排斥相互之间的感情交流
l 解决矛盾、纠纷以理性契约和法律为主(2)社会组织的特征 l 组织数量众多、类型复杂 l 组织功能的专业化 l 组织结构严密的科层制
3、小城镇社区的功能
(1)小城镇是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基础
(2)小城镇是城乡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交流的枢纽(3)小城镇是调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4)小城镇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服务中心
4、简述街道社区的特色
(1)就行政职能的角度来说,街道办事处的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复杂性(2)就社会职能的角度,街道社区是我国基层社会的重要载体
(3)就社区自治来说,通过居民委员会来加强和完善社区居民的自治体制(4)就社区建设来说,提倡辖区内各类企业、事业法人参与社区共建(5)就政治核心的角度来说,坚持中国共产党在社区建设与管理中的领导地位
5、社区理论和社会学理论的关系(1)联系:
l 研究社区理论属于社会学理论范畴
l 运用社会学理论研究社区,是社会学的一般和相关学科的理论在社区研究领域中的应用(2)区别 l 社区理论是研究区域社会的理论,它属于社会学范畴,但它不一定运用于研究整个社会 l 并不是所有的社会学理论都能被用来研究社区
6、简述制约社区人口结构发展的因素
1、生物学因素
出生性别比、年龄增长、性别死亡差异
2、生态环境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生态环境的影响
3、社会经济因素
生产力、技术、生产关系、政治制度、文化、宗教等
7、简述影响社区人口分布的因素
(1)人类所处自然环境状况决定人口分布的基本轮廓(2)任何一种人口分布都是历史积淀的结果(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人口分布(4)人口过程的方方面面影响人口分布(5)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人口分布
10、简述正式组织的特征
(1)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存在稳定的秩序,人员流动性小,权责结构清晰。(2)专业化分工。
(3)对不同观念层次的协调。(4)拥有法定的领导权威。
(5)建立了相对稳定的规章制度体系。(6)职位的可取代性。
11、简述社区文化的特点
(1)从本质上看,具有鲜明的公益性(2)从结构上看,具有明显的地域性(3)从服务途径上看,具有多元性(4)从活动人员上看,具有广泛性(5)从活动方式上看,具有全面的开放性(6)从实现方式上看,具有强烈的归属性
三、论述题
2、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社区建设模式,详细阐述其发展阶段、主要做法及特色。上海模式: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1)发展阶段:
1986~1991,以开展社区服务为主要举措:1986年上海市召开首次街道工作会议,拉开新时期城市社区工作的序幕
1991~1995,以创文明小区为主要举措
1995~2000,以理顺社区的组织体制为主
2000年至今,以建立健全社区民主自治制度为主
(2)基本做法:
坚持党的领导,将加强社区建设与改善党的领导相结合完善政府支持
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广泛动员社会参与
拓展专业服务
统一思想,形成合力,有序推进社会建设可持续发展
(3)特色
以街道办事处辖区界定为“社区”的社区建设体制
社区建设以社区党建为核心
社区建设与城市管理高度统一
三、社区的基本要素
1、地域
2、人口
3、组织结构要素
4、文化要素 社区要素的相互关系
地域、人口、社区组织、文化构成了一个社区的基本要素,它们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整体,缺少了某个要素或者各要素之间不协调,社区都会出问题。
四、农村社区的特点
1、地域特征:土地,地理位置,地域范围
2、人口特征
数量和密度要远低于城市社区
3、组织特征
社会群体和组织在数量和质量上简单化 家庭是社区群体和组织的最基本单位
4、文化特征 维护和延续传统经验
九、社会体系理论:
又成为社会系统理论,它把社区作为一个社会体系(社会系统)来分析,将社区视为集中于某一地方而又比较持久的体系,许多个人、群体和机构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的网络来加以分析。
十、社区体系理论类型
1、交往场地理论
2、社区副体系
3、社区纵向格局和横向格局
十四、什么是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凭借某些工具,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现场观察,从而收集研究资料的调查方法。
十一、社会网络的质量
社会网络的质量涉及网络连接线(关系)的作用问题
网络连接线中流动的信息对网络主体来说价值越高表明网络的质量越高
十五、什么是行为区位学分析方法
就是以社区的环境区位为基础,分析环境区位对社区中的人们行为的制约与影响的研究方法,具体表现为研究人们的行为空间或活动空间,并由此进一步分析社区中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十二、社区行为区位分析的内容
1、工作行为空间分析
工作行为又成为职业行为,是人类最为普遍,同时也是最重要的行为
工作行为空间分析通常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不同社区人们工作行为空间的比较;社区内人们工作行为空间的变化研究
2、消费行为空间分析 人们消费行为空间不断扩大
3、休闲行为空间分析
可供人们选择的休闲方式的空间扩大
人们远距离休闲的机会增多,大大扩大了人们休闲行为空间
4、交往行为空间分析
人们交往行为空间的增大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十三、结构式访谈
结构式访谈,也称标准化访谈,它是一种调查者使用预先设计好的调查提纲,按一定的步骤和程序对调查者进行访谈式调查的方法
十七、人口质量
或称人口素质,是指一定时间,一定地域和一定社会制度下,人口群体所具有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
二十、提高社区人口质量的途径
1、大力发展社区经济是提高人口质量的基础
2、大力发展社区教育事业
提高人口质量的核心是提高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而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关键在教育
3、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4、加强优生科学研究,发展社区医疗卫生保健事业,重视环境保护 二
十一、社区人口的社会结构
1、民族结构
是指按不同的民族标志来划分的民族人口结构,它是社区人口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宗教结构
是指社区中各种宗教信仰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
3、教育程度结构
指一个社区内具有各种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口占社区总人口的比重。衡量文化教育结构的指标主要有三个:文盲率、就学率、大学教育普及率
4、家庭结构
指社区内不同类型家庭比重的变化
5、在业人口的行业和职业结构
在业人口的行业结构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不同行业的人口占全部在业人口的比重。二
十三、组织的定义
组织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有特定目标和一定资源并保持某种权责结构的群体 二
十五、居民委员会的定义
居民委员会是指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由全体居民或者代表选举产生的具体承担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监督、运行的群众性自治组织。二
十七、社区管理
所谓社区管理,是指政府和社区组织依据相关的法律对社区居民的公共行为和社区中的公共事务实施管理。
广义的社区管理是整个社会公共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既包括社区组织和居民对自身事务的管理,也包括政府对社区的管理
狭义的社区管理是指社区组织对其社区居民的公共行为和社区内部公共事务的管理 二
十九、农村社区文化体系的走向
改革开放的深化使农民获得了思想解放和自主发展的空间 市场大潮给农村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乡镇企业的发展增强了农村文化的异质性 城市文化的渗透促进了农民文化的更新
5.小学数学教育概论复习资料 篇五
3.弗赖登塔尔—“现实数学教育”理论;其四条数学教学原则:数学现实、数学化、再创造、严谨性(~原则)4.皮亚杰—将儿童从出生到青春初期智力或思维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5.封闭题―答案唯一或只有少数几个确定解的问题;开放题――答案不唯一且答案数量很多,甚至数不尽,乃至无穷多的数学问题。6.表现性评价――是学生完成具有一定现实情境的任务来考查学生数学学习状况的评价方法。
7.数学认知结构――学生头脑里的数学知识按照自己的理解深度、广度,结合着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联想等认知特点,组成的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
同化――指学生在学习中将新的数学知识直接纳入认知结构,扩大原有认知结构,使数学认知结构发生量变的过程。顺应――指某些新的数学知识不能直接同化到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去必须适当调整或改造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使其适应新知识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将新知识纳入改造后的认知结构中去,从而建立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
8.同化和顺应的区别――同
化主要是改造新的学习内容,使其与原有认知结构相吻合,便于将新知识直接纳入原有认知结构;顺应则是改造原有认知结构以适应新知识的学习。
9.数学概念――是客观世界
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10.数学概念形成――是指学
生依据直接经验,从大量的具体例子出发,在数学概念的具体例证中通过归纳抽取一类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的共同属性,从而获得初级概念,并把概念的本质属性推广到同类事物中的过程。
11.数学概念同化――利用学
生头脑里已有的数学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揭示新概念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得二级概念的过程。12.影响小学数学概念学习的主要因素(3点):①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②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③感性材料或感性经验。
13.下位学习――如果学习者
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在概括层次上高于所学新命题的知识,那么新命题和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只是就构成下位关系,利用这种关系获得数学命题的学习形式叫做下位学习。
14.上位学习――通过对原有
认知结构中有关内容的归纳和综合,概括出新的数学命题的学习方式叫做上位学习。15.16.接受学习――指在教学中
教师把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全部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则采用接受的方式把这些内容直接同化到原有认知结构中去,其间不需要学生的独立发现。17.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基本条
件(3点):①学生具有主动接受数学知识的心理倾向;②学习材料要具有潜在意义;③学生头脑里要有联系新内容的知识经验。18.合作学习――指在学习活
动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
19.探究学习――指在教学中
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获得正确答案的一种学习活动过程。
一、双基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2.在活动体验中获得解题技能;3.在变式中促进自主构建;4.在综合运用中形成整体观念;5.在双基掌握的同时培养创新意识;6.警惕数学双基教学的异化。
二、新教材的主要特点(5点):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题材丰富多样;2.体现学法,利学利导;3.注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体验数学知识的“再创造”;4.强调数学知识的应用,关注各领域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综合;5.注重数学文化的介绍,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三、教材编写存在的主要问题(4点):1.新教材编写特色趋同化;2.题材欠广泛;3.部分实践活动内容缺乏可操作性;4.部分教材内容难度偏大。
四、教材实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1.“穿新鞋,走老路”――两个原因:①教师对新课程教学有一个逐步学习和理解的过程,需要进行教学观念的转变;②教师对新教材研究还不够,缺乏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意识。2.课堂教学“形式化”--原因:教师对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没有正确的认识,简单地把接受学习等同于机械学习,把发现学习等同于意义学习。3.激励性评价泛化――原因:教师对课堂教学评价缺乏适当把握。
五、小学数学学习中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1.要循序渐进地进行。主要是遵循以下两方面的“序”①数学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②学生的认识发展顺序。2.要关注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①数学学习要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利用所学教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背景去理解知识;②充分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学习数学;③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3.要重视感性材料的作用。①通过感性材料帮助学生在头脑里建立数学知识的表象;②通过感性材料降低学习难度,排除思维障碍;③充分利用感性材料的直观形象。4.要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①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②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③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六、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1、注重由目标生成数学问题,组织课堂活动
2、注重问题驱动,启发儿童数学思考
3、注重直观辅助,促进儿童理解数学,巩固认知
4、注重活动探究,使儿童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
5、注重思想渗透,促进儿童汲取数学思想方法的丰富营养
七、数学思想主要有符号思想、类比思想、方程与函数思想、建模思想、极限思想等。
八、课堂教学方法:
6.00040法学概论串讲重点 篇六
第一章
法律的一般原理
1.简述法律产生的社会根源及其两个决定性因素的影响?【2009.04、2010.07、2012.04】
答:
一、法律产生的社会根源:法律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伴随生产资料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
二、法律产生的过程直接受两个决定性因素的影响:(1)商品交换和私有制的出现。
(2)奴隶制的出现。
2.简述法律产生的一般规律有哪些?【记忆】 答:法律产生的一般规律有如下几点:
(1)法律同国家同时产生。
(2)由习惯到习惯法,再由习惯法到制定法。
(3)不断的从个别调整上升为一般调整。
(4)从权利、义务的合一到权利、义务的严格区分。
(5)从法律与宗教、道德的浑然一体到法律取得相对独立的地位。
3.简述划分法律历史类型的依据有哪些? 答:划分法律历史类型的依据有:
(1)法律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
(2)法律体现的阶级意志。
4.简述法律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重要特征有哪些?【2010.07】 答:法律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重要特征有:(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2)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
(3)法律对全社会具有普遍约束力。
5.【记忆】简述法律与道德的区别是什么? 答:法律与道德的区别有:
(1)存在的时间不同。法律只是阶级社会中的现象;而道德则是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2)调整的范围不同。道德调整的范围比法律广。
(3)实施方法不同。法律借助国家强强制力保证其实施;道德实施却是依靠社会舆论和人们内心信念。
(4)表现形式不同。法律一般以国家机关的规范性文件形式表现出来;而道德则存在于人们的观念和风俗习惯中,一般没有固定形式。
(5)在一国中,法律体系只有一个,即一元的,而道德体系则是多元的,每个阶级都有自己的道德体系。
6.简述资产阶级法律的特点? 答:资产阶级法律的特点有:
(1)宣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确定契约自由。
(3)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确定法制原则。
7.简述从历史上看,法律渊源的种类?【2011.04】 答:综观古今中外,法律渊源有以下种类:
法学概论重点串讲
(1)制定法。(2)判例法。(3)习惯法。(4)引证法。(5)宗教法。
(6)国际惯例和国际条约。
第二章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
1.简述社会主义法律产生的历史必然性?【2009.07、2011.04】
答:社会主义法律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有以下几点:
(1)创立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需要。
(2)创立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需要。
(3)创立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需要。
2.简述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基本原则?【2012.04】
答: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
(1)从实际出发。
(2)群众路线与集中领导相结合。
(3)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4)保持法律的稳定性、连续性和适时立、废、改相结合。
3.简述党的政策与社会主义法律的区别?【记忆】 答:党的政策与社会主义法律的区别有:
(1)党的政策是工人阶级先锋队意志的体现;法律是国家意志即全体人民群众意志的体现。
(2)党的政策由党组织提出和制定;法律则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3)党的政策更多带有一般的号召性和原则的指导性;而法律的规定则比较详细、具体和详尽。
(4)党的政策仅对党组织和党员有约束力,而不具有国家的强制性;而法律则对一切公民都具有国家强制性。
(5)党的政策的内容极为广泛。
4.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程序? 答: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程序有:
(1)法律议案的提出。
(2)对法律案的审议。(3)法律案的表决。
(4)法律案的公布。
5.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渊源?【2009.04】 答: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渊源有:
(1)宪法。
(3)法律。
(4)行政法规。
(5)国务院的部门规章。
(6)军事法规和规章。
(7)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规章。
(8)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9)特别行政区的法律。
(10)经济特区的单行经济法规。
(11)国家认可的习惯。
(12)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6.简述社会主义法律的适用特点?【2010.04】 答:社会主义法律的适用特点有:
(1)法律适用的主体是被授予专门职权的国家机关(审判、检察以及某些行政机关),它以国家的名义进行活动。2
法学概论重点串讲
(2)这种活动必须严格地在法定权限范围内和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
(3)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适用法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法律对某种特定的社会关系的调整。
7.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适用必须遵循原则?【2011.07】 答:必须遵循原则有以下几点:
(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3)正确掌握各种规范性文件相互关系的原则。
8.简述法律规则适用的原则?【记忆】 答:法律规则适用的原则有:
(1)上位法的效力高于下位法。
(2)同位法中特别法的效力优于一般法。
(3)同位法中新法优于旧法。
(4)不溯及既往。
(5)变通规定的法律效力。
(6)法律冲突的解决。
9.简述违法构成的要件包括哪些?【2011.04】 答:违法构成的要件有:
(1)违法的客体。(违法行为所损害的而为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2)违法的客观要件。(外部条件,包括违法行为、结果、因果关系、时间、空间、对象。)(3)违法的主体。(实施违法行为并要对其承担法律责任的人)(4)违法的主观要件。(行为人的心里状态,罪过和过错)
10.简述社会主义法律关系的特点?【2012.04】 答:社会主义法律关系的特点有:
(1)社会主义法律关系是一种思想关系(意志关系)。
(2)社会主义法律关系是由社会主义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3)社会主义法律关系通过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获得表现。
11.简述具有法律提案权的机构有哪些?【2012.07】
答:具有法律提案权的机构有: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一定数量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2)国务院。(3)中央军事委员会。(4)最高人民法院。(5)最高人民检查院。
第三章 我国社会主义法制
1.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2010.07、2012.04】 答: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有:
(1)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2)有法必依。有法必依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3)执法必严。执法必严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条件。(4)违法必究。违法必究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保证。
2.简述社会主义法制优越性?【2011.07】
答:社会主义法制优越性有:
(1)社会主义民主是供绝大多数人享受的民主。(2)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容是极其广泛的。
法学概论重点串讲
(3)社会主义民主是有物质保障的。
3.简述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辩证关系?【2009.07】 答: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辩证关系有:
(1)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2)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确认和保障。
4.简述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对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作用?【2012.07】 答: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对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作用有:
(1)对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和适用的作用。(2)对社会主义法律遵守的作用。(3)对清除法律意识的作用。
5.简述法制和法治的联系与区别?【2010.04】 答:法制和法治的联系与区别有:
一、法制和法治作为法现象的社会上层建筑,都是社会经济基础的产物;而相同阶级本质的法制和法治,其经济基础也是相同的,并共同地服务于这个经济基础。
二、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表现在:
(1)法制是法治的必要前提条件。
(2)法治本身反过来又要求有详备的、反映社会正义的、良好的国家法律和制度。
三、两者的区别在于:
(1)固有的属性不同。
(2)在治国中的地位不同。
(3)与民主政治的关系不同。
(4)经济条件的不同。
6.简述依法治国的必要性?【2012.07】 答:依法治国的必要性有:
(1)依法治国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2)依法治国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实现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3)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7.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所以是法治经济的主要表现?【记忆】 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所以是法治经济的主要表现有:
(1)法律确定市场主体(角色)的资格(定位)。
(2)法律要实现国家对市场的宏观调控,以避免可能出现的市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失衡。(3)法律要完善社会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
(4)法律要建立有利于市场正常发育和成长的社会环境。
8.简述实现法治必备的条件?【2012.04】 答:实现法治必备的条件有:
(1)维护法律的极大权威。(2)完善法律体系。(3)强化民主法治。(4)坚持依法行政。(5)保障公正司法。(6)搞好法律监督。
第四章
宪法
1.简述宪法的概念和本质?【重点】 答:(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2)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
(3)宪法是对民主制度的确认和保障。
2.简述宪法的特点?【2009.07】
法学概论重点串讲
答:宪法的特点有:
(1)内容方面的特点;宪法规定的是关于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
(2)效力方面的特点;国家赋予宪法以最高的法律效力。
(3)制定和修改程序方面的特点;我国宪法第64条规定,宪法的修改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5/1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
3.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发展?【记忆】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发展过程如下:
(1)《共同纲领》是立宪根据。
(2)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通过了。
(3)第一部宪法。
(4)1975年和1978年宪法。
(5)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新宪法?现行宪法。
4.简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重点】 答:(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反映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生不以任何制度为依据,它一经确立之后,就成为其它制度赖以建立的基础。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我国政治生活的全貌。
5.简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记忆】 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有: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便于人民群众管理国家。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保证国家权力的统一行使。(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6.简述我国选举制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性质? 答:国选举制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性质有:
(1)选举权的普遍性。(2)选举权的平等性。
(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4)无记名投票。
(5)代表向选名或原选举单位负责并受其监督。(6)从物质上和法律上保障选民的选举权利。
7.简述我国的行政区划?【记忆】 答:我国的行政区划有:
(1)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2)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3)县、自治县分为乡、镇。
(4)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
(5)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
8.简述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基本方针有:
(1)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生活。
(2)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企业依法享有自主权和实行民主管理。
9.简述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社会主义性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2010.04】
答:具体表现:
(1)公民权利的广泛性。(2)公民权利的真实性。
(3)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4)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10.简述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记忆】
答: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
(1)政治权利和自由。
(2)宗教信仰自由。
(3)人身自由。法学概论重点串讲
(4)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和取得赔偿的权利。
(5)社会经济权利。
(6)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
(7)妇女的权益和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受国家的保护。
(8)保护华侨的正当权益和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
11.简述公民的人身自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记忆】
答:公民的人身自由主要表现在:
(1)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2)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3)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4)公民有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12.简述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记忆】
答: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主要表现在:
(1)公民的劳动权利和义务。(2)劳动者的休息权。
(3)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4)物质帮助权。
13.简述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2010.04】
答: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
(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3)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依法纳税。
14.简述我国的国家机构体系?【记忆】
答:我国的国家机构体系有:
(1)国家权力机关。(2)国家主席。
(3)国家行政机关。
(4)国家军事领导机关。
(5)国家审判机关。(6)国家检察机关。
15.简述我国的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2010.07】
答:我国的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有:
(1)民主集中制原则。
(2)为人民服务原则。
(3)社会主义法制原则。(4)精简原则。
16.简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记忆】 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
(1)修改宪法和监督宪法的实施。(2)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
(3)选举、决定和罢免国家领导人。(4)决定国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5)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它职权。
17.简述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时应遵循的原则?【2012.04】 答: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时应遵循的原则有:
(1)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2)公开审判。
(3)回避制度。
(4)两审终审。
(5)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6)合议制度。
(7)审判委员会制度。6
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法学概论重点串讲
第五章
行政法
1.简述行政法的概念及其所调整的关系?【2009.07】
答:行政法是指规范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所调整的关系有:
(1)行政机关与其它国家机关。(2)行政机关内部的关系。(3)行政机关与其它社会组织。(4)行政机关与个人的关系。
2.简述行政法律关系及其构成要素?【2010.04】
答:
一、行政法律关系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发生的由行政法律规范调整的各种社会关系。
二、行政法律关系构成要素:
(1)主体。
(2)客体。
(3)内容。
3.简述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记忆】
答: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有:
(1)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一方,必定是行政机关或法律的授权代行某种行政职能的社会组织。(2)行政法律关系的成立,往往是以行政机关单方面的行为为根据。
(3)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主体一方的行政机关往往可以直接运用国家强制力,强制对方当事人履行义务或者接受制裁。(4)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争议,通常是通过一定的行政程序予以解决。
4.简述我国行政法的渊源?【2011.07、2012.04】 答:我国行政法的渊源有:
(1)宪法。
(2)包含行政法律规范的法律(包括基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3)行政法规。(4)行政规章。
(5)包含行政法律规范的地方性法规。(6)地方性规章。
(7)包含行政法律规范的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列和单行条列。
5.简述我国行政机关有哪些特点?【记忆】
答:我国行政机关特点有:
(1)它是代表国家行使国家权力的国家机关,它在其职权范内的一切行为及其结果,都归属国家。(2)它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并受其监督。(3)它所行使的职权是国家的行政管理权,所担负的职权是行政管理职能。(4)它实行首长负责制。
6.简述行政行为及其种类?【2010.07】
答:
一、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实施行政管理的行为。
二、行政行为按其方式分可以分为:
(1)行政立法行为。
(2)行政执法行为。
(3)行政司法行为。
法学概论重点串讲
7.简述行政立法及其必须符合的条件?【2012.07】 答:
一、行政立法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制定各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
二、必须符合的条件是:
(1)必须是具有制定行政法规职权的机关才能进行行政立法,并且不能超越其权限范围。
(2)所制定的行政管理法规不能与宪法,法律,上级国家机关制定的行政法规相抵触。
(3)必须符合法定的程序。
(4)必须答合法定形式。
8.简述行政执法及其生效条件有哪些?【2011.04】
答:
一、行政执法是指行政机关依法执行法律、法规、实施行政管理和活动。
二、它的生效条件有:
(1)行政执法的主体必须合法。
(2)行政执法的内容合法。
(3)行政执的意思表示真实。
(4)行政执法的相对人具有法定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5)行政执法的形式全法。
9.简述行政处罚及其基本原则?【2010.04、2012.07】
答:
一、行政处罚是指特定的行政机关,对于有违反行政管理秩序行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依法给予处罚的行政执法行为。
二、它的其本原则有:
(1)法定原则。
(2)公正、公开原则。
(3)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4)保障当事人的权利原则。
(5)监督制约原则。
10.简述行政处罚的种类有哪些?【2011.07】 答:行政处罚的种类有以下几点:
(1)警告。(2)罚款。
(3)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4)责令停产停业。
(5)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或吊销执照。(6)行政拘留。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它行政处罚。
11.简述行政司法及其内容?【2010.04】
答:
一、行政司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作为裁决人,对行政争议作出裁决的活动。
二、行政司法的内容有:
(1)行政复议。
(2)行政仲裁。
(3)行政调解。
12.简述我国对行政行为的监督主要有哪些?【2009.04】 答:我国对行政行为的监督主要有:
法学概论重点串讲
(1)中国共产党的监督。(2)权力机关的监督。(3)人民政协的监督。(4)司法机关的监督。
(5)行政机关系统内部的监督。(6)社会的监督。
第六章
民法
1.简述民法的概念及其特征?【2010.07】
答:
一、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其特征有:
(1)当事人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2)在经济利益上是等价、有偿的。
(3)在意思表示上是自觉自愿的。
2.简述民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2011.04】
答:民法的基本原则有:
(1)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
(2)自愿、公平、等价有偿和诚实信用原则。(3)保护合法民事权益的原则。(4)遵守法律和政策的原则。(5)国家和社会利益原则。
3.简述法人的概念及其设立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哪些?【2012.07】
答:
一、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二、法人成立的条件有:
(1)法人必须依法成立。
(2)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
(3)有自已的名称、组织机构的场所。
(4)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4.简述民事法律行为及其特征?【2010.04】
答:
一、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实施的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的合法行为。
二、其特征有:
(1)民事法律行为乃行为人为设立、变更或终止特定权利义务关系所为的行为。
(2)它以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为基本构成要素。
(3)它是一种合法行为。
5.简述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必须具备的条件?【2009.07】
答: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社会公共利益。
法学概论重点串讲
6.简述代理的概念及其特征?【重点】
答:
一、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对第三人为意思表示或接受意思表示,使法行为的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的一种制度。
二、其特征:
(1)代理必须是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并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而进行的法法律行为。
(2)代理人虽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为法律行为,但为意思表示或接受意思表示的却是代理人而非被代理人。
(3)代理所产生的权利和义务直接归被代理人承受。
7.简述财产所有权的概念及其特征?【2011.07】
答:
一、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已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二、其特征:
(1)它是一种绝对权。
(2)它是一种对世权。
(3)它是一种排他权。
(4)它是一种完全的无限期的物权。
8.简述知识产权的概念及其特征?【2012.07】
答:
一、知识产权是指自然人或法人对其创造性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权利。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
二、其特征有:
(1)知识产权主要是一种财产权。
(2)知识产权具有专有性。
(3)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
(4)知识产权具有时间性。
9.简述债的概念及其特征?【2012.04】
答:
一、债是指按照合同的约定或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一方享有请求他方为或不为特定行为的权利义务关系。
二、其特征有:
(1)债的主体是两方特定的当事人,即债权人和债务人。
(2)债的内容表现为请求为一定的给付或者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和实现权利人请求的义务的结合。
(3)债的客体可以是物,可以是智力成果,也可以是特定的行为。
10.简述债消灭的原因有哪些?【2010.04、2011.07】
答:债消灭的原因有:
(1)因履行而消灭。(2)因互相抵消而消灭。
(3)因混同而消灭即债权人和债务人合而为一。(4)因双方当事人协议免除而消灭。
(5)其内容与人身直接联系的债因当事有死亡而消灭。
11.简述合同的担保方式有哪些?【2012.04】
答:合同的担保方式有以下几点:
(1)保证。(2)定金。(3)抵押权。(4)质权。(5)留置。
法学概论重点串讲
12.简述侵权行为之债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重点】
答:
一、侵权行为之债是指行为人不法侵害他人财产权利或人身权利而使他人遭受损害时,行为人依法应对受害人承担责任,构成侵权行为之责。
二、它的构成要件有:
(1)行为的违法性。
(2)有损害事实的存在。
(3)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这间有因果关系。
(4)行为人有过错。
13.简述婚姻法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2009.04】
答:
一、婚姻法是指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其基本原则有:
(1)婚姻自由。
(2)一夫一妻。
(3)男女平等。
(4)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
(5)实行计划生育。
14.简述继承权的概念及其特征?【2012.07】
答:
一、继承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承受被继承人死亡留下的遗产的权利。
二、其特征:
(1)继承权是一种财产权。
(2)继承权是一种物权取得权。
(3)继承权在继承开始前,只是一种期待权,在继承开始后才是一种既得权。
15.简述人格权的概念及其内容?【2011.04】
答:
一、人格权是民事主体所固有的,是法律直接赋予民事主体的必须享有的各种人身权利。
二、其内容有:
(1)生命权。
(2)健康权。
(3)肖像权。
(4)名誉权。
(5)荣誉权。
(6)公民的婚姻自主权。
16.简述身份权的概念及其内容?【2010.04】
答:
一、身份权是指民事主体因具有某一特定身份而产生的权利。
二、它包括:
(1)著作权。
(2)发明权。
(3)专利权。
(4)知识产权中的人身权。
(5)亲属权和监护权。
17.简述诉讼时效的概念及其种类有哪些?【记忆】
答:
一、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人经过法定期限不能行使自已的请求权,法律规定消灭其胜诉权的制度。
法学概论重点串讲
二、其种类有:
(1)一般诉讼时效。期限为2年。
(2)特殊诉讼时效是指民法通则特别规定的短期时效和通过各种单行法规规定的时效期限,其中有4种规定为1年:
(1)因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2)质量不合格商品未声明而致人损害的。
(3)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害的。
第七章
商法
1.简述有限责任公司及其特征?【2011.07】
答:
一、有限责任公司是指由一定人数的股东依照公司法投资设立的,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负责,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二、其特征:
(1)由定额股东所组成。
(2)股东以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负责。
(3)兼有资合性和人合性。
2.简述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限公司的设立应具备的条件?【记忆】 答: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限公司的设立应具备的条件有:
(1)股东符合法定人数2人以上50人以下。(2)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3)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4)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5)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3.简述在我国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应具备哪些条件?【记忆】 答:国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应具备的条件有:
(1)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5人以上。
(2)发起人认缴和社会公开募集的股本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3)股份发行、筹办事项合法。
(4)发起人制定公司章程,并经创立大会通过。
(5)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6)有固定有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4.简述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条件?
答: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条件有以下几点:
(1)股东符合法定人数。
(2)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3)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4)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5)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5.简述自益权的内容?【记忆】 答:自益权的内容有以下几点:
(1)利益分配权。(2)剩余财产分配权。
(3)增资优先购买权。
(4)出资转让权。
6.简述共益权内容?
法学概论重点串讲
答:共益权内容有以下几点:
(1)股东会会议的出席权和表决权。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查阅股东会议记录和公司财务报告的权利。(4)股东会会议的提议召集权。
7.简述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特征?【记忆】 答: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特征有:
(1)公司资本平分为若干均等的股份。
(2)股东人数的广泛性以及公司规模的巨大化。
(3)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条件较为严格,程序较为复杂。
8.简述保险合同法的基本原则?【2010.04】 答:
一、保险利益原则:(1)消除赌博的可能性。
(2)防止道德危险的发生,保护保险标的的安全。(3)限制赔偿的程度。
二、最大诚信原则。
9.简述人身保险合同的特征?【2011.07】 答:人身保险合同的特征有:
(1)保险主体的自然性和广泛性。(2)保险金额的定值性。(3)保险的储蓄性。(4)保险费的非讼性。
10.简述和解的概念以及全民企业的和解应具备哪些条件?【记忆】
答:
一、和解是指人民法院受理债权人的破产申请后,为预防和避免债务人宣告破产起见,由债务人和债权人会议达成的中止破产程序进行的协议。
二、全民企业的和解应具备的条件是:
(1)债权人已提出破产申请并由为人民法院所受理。
(2)债务人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于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后3个月内提出整顿申请,并分别向人民法院和债权人会议提交整顿方案。
(3)债务人提出和解协议草案并经债权人会议依法定议决规则通过。
(4)债权人通过的和解协议得到人民法院的裁定认可。
11.简述票据的特征?【记忆】 答:票据的特征有:
(1)票据是完全有价证券。(2)票据是一种设权证券。(3)票据是货币证券。(4)票据是要式证券。(5)票据是无因证券。(6)票据是流通证券。
(7)票据是文义证券。
12.简述票据法的概念及其特征?【2011.07】
答:
一、票据法是国家为调整票据关系和确认票据行为而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其特征有:
(1)强行性。
(2)技术性。
(3)固定性。
(4)国际性。
法学概论重点串讲
第八章 经济法
1.简述经济法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2012.07】
答:
一、经济法是指调整经济管理关系,维护公平竞争关系,组织管理性的流转和协作关系的法。
二、基本原则有:(1)平衡协调原则。(2)维护公平竞争原则。(3)责权利相统一原则。
2.简述经济法的调整对象?【2011.07】 答: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有:
(1)企业组织管理关系。(2)宏观经济调控关系。(3)市场规制关系。(4)社会分配调控关系。
3.简述我国产品质量法贯彻的基本原则?【记忆】
答:我国产品质量法贯彻的基本原则有:
(1)国家宏观调控与生产经营者承担质量责任相结合的原则。(2)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统一立法和分别管理、监督相结合的原则。(3)贯彻奖优罚劣的原则。
4.简述消费者与经营者发生权益争议时解决的途径有哪些?【记忆】答:消费者与经营者发生权益争议时解决的途径有:
(1)与经营者协商解决。(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简述产品质量检验制度的主要内容?【记忆】 答:产品质量检验制度的主要内容有:
(1)产品质量检验制度。(2)产品标准化制度。
(3)推选企业质量体系认证。(4)产品质量认证制度。
(5)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
6.简述消费者的权利?【2010.07、2011.04】 答:消费者的权利有以下几点:
(1)安全保障权。(2)知情权。(3)自主选择权。(4)公平交易权。(5)依法求偿权。(6)依法结社权。(7)获知权。(8)受尊重权。(9)监督批评权。
7.简述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时的解决途径? 答: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时的解决途径有: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14
法学概论重点串讲
(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九章
刑法
1.简述刑法的定义及其基本原则?【2012.04】
答:
一、刑法是国家制定的关于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者适用何种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新中国第一部统一刑法是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1979年7月1日通过,1980年1月1日起施行。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
(1)罪刑法定原则。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3)罪刑相当原则。
2.简述我国刑法的适用范围?【2011.07】 答:国刑法的适用范围有:
(1)对地域的效力。
(2)对人的效力。
(3)我国刑法的时间效力。
3.简述犯罪的特征有哪些?【2011.04】
答:犯罪的特征有:
(1)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2)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
(3)犯罪是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
4.简述犯罪构成的概念及其要件?【2012.07】
答:
一、犯罪构成是指依照刑法的规定,确定某种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总和。
二、犯罪构成要件:
(1)犯罪客体。
(2)犯罪的客观方面。(3)犯罪主体。(4)犯罪的主观方面。
5.简述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有何区别?【记忆】
答: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的区别如下几点:
(1)犯罪客体体现犯罪的本质,决定犯罪的性质;犯罪对象则不体现本质和不决定性质。
(2)犯罪客体是任何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犯罪对象则并非第一犯罪都有。如偷越国境。
(3)任何犯罪都会使犯罪客受到损害,而犯罪对象则不一定受到损害。
(4)同一犯罪客体可以由不同犯罪对象体现出来,同一犯罪对象也可以体现不同的犯罪客体。
(5)犯罪客体是犯罪分类的基础,犯罪对象则不是。
6.简述正当防卫的概念及其成立必须具备的条件?【2011.04、2012.07】
答:
一、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所采取的因制止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行为。
二、成立正当防卫应具备的条件有:
(1)必须是对不法侵害行为才能实行防卫。
法学概论重点串讲
(2)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才能实行防卫。
(3)必须是对实施不法侵害的人才能实行防卫,不允许对没有参加侵害行为的第三者造成损害。
(4)防卫不能过当。
7.简述紧急避险的概念及其成立应具备的条件?【2012.04】
答:
一、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合法利益的行为。
二、成立紧急避险应具备的条件:
(1)必须是为了避免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权利受到危险而采取的。(2)必须是正在发生危险的情况下采取的。(3)必须是不得已而采取的。(4)紧急避险不能过当。
8.简述犯罪未遂的概念及其成立应具备的要件?【2011.07】
答:
一、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二、构成犯罪未遂的要件有:
(1)已经着手实施犯罪。
(2)犯罪未能得逞。
(3)犯罪没有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9.简述刑罚的概念及其特征?【重点】
答:
一、刑罚是审判机关以国家的名义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二、其特征有:
(1)刑罚是一种严厉的强制方法。
(2)刑罚只能对犯罪分子适用。
(3)刑法只能由人民法院代表国家依法判处。
10.简述假释的概念以及适用假释应符合哪些条件?【记忆】
答:
一、假释是指对于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了一定刑期之后,如果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附有条件地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
二、适用假释应符合的条件有:
(1)只适用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且已经执行一定刑期的犯罪分子。(2)只适用于在服刑期间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犯罪分子。(3)假释必须经过法定程序,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假释。
(4)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绑架等暴力性犯罪不得假释。
11.简述适应缓刑应当符合的条件?【记忆】 答:适应缓刑应当符合的条件有:
(1)犯罪分子被判处的刑罚是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2)犯罪分子不是累犯
(3)犯罪分子犯罪情节较轻并有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
12.简述适用假释应符合的条件?【记忆】 答:适用假释应符合的条件有:
(1)只适用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且已经执行一定刑期的犯罪分子。(2)只适用于在服刑期间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犯罪分子。(3)假释必须经过法定程序,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假释。
(4)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不得假释。
第十章 刑事诉讼法16
法学概论重点串讲
1.简述刑事诉讼法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记忆】
答:
一、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的关于刑事诉讼活动所应遵循的原则、制度和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有:
(1)侦查权、检察权和审判权由专门机关行使。
(2)公、检、法三机关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4)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
(5)保证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
(6)对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不予追诉。
(7)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
2.简述证据的概念及其特征?【2009.04】
答:
一、证据是指用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
二、证据的特征有以下几点:
(1)具有客观性。
(2)相关性。
(3)法律性特征。
3.简述我国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2010.07】
答:我国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有以下几点:
(1)物证、书证。(2)证人证言。(3)被害人陈述。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5)鉴定结论。(6)勘验、检查笔录。(7)视听资料。
4.简述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强制措施?【2011.07】 答:刑事诉讼法的强制措施有:
(1)拘传。(2)取保候审。(3)监视居住。(4)逮捕。(5)拘留。
5.简述提起公诉的概念以及提起公诉应具备哪些条件?【2012.04】 答:
一、提起公诉是指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以公诉人的身份将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案件,提请人民法院审理的诉讼活动。
二、提起公诉应具备:(1)犯罪事实已经查清。(2)证据确实、充分。
(3)对犯罪嫌疑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一章
民事诉讼法
1.简述民事诉讼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2012.07】
法学概论重点串讲
答:
一、民事诉讼是指在当事人和其它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审理民事案件,解决民事争议的活动。
二、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有:
(1)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和保障与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的原则。(2)辩论原则。(3)调解原则。(4)处分原则。(5)检察监督原则。(6)社会支持起诉原则。
2.简述地域管辖的概念及其种类?【2011.04】
答:
一、地域管辖是指不同地区的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权限和分工。
二、地域管辖分为:
(1)一般地域管辖。
(2)特殊地域管辖。
(3)专属管辖。
(4)协议管辖。
(5)选择管辖。
3.简述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2011.07】 答: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有:
(1)书证。
(2)物证。
(3)视听资料。
(4)证人证言。
(5)当事人的陈述。
(6)鉴定结论。
(7)勘验笔录。
4.简述送达的含义及其方式?【重点】
答:
一、送达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方式,将诉讼文书送交当事人和其它诉讼参与人的司法行为。
二、方式有:
(1)直接送达。
(2)留置送达。
(3)委托送达。
(4)邮寄送达。
(5)代转送达。
(6)公告送达。
5.简述妨碍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的构成要件?【记忆】 答:妨碍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的构成要件有:
(1)必须是有妨害行为。
(2)必须出于行为人的故意。
(3)在诉讼进行中发生的。
(4)此行为有碍于诉讼的进行而又未必构成犯罪的程度。
6.简述起诉必须符合哪些条件? 答:起诉必须符合的条件有: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厉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7.简述执行的中止情形有哪些?【记忆】 答:执行的中止情形有:
法学概论重点串讲
(1)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的。
(2)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
(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4)作为一方当事人或者其它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担人。(5)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它情形。
第十二章 行政诉讼法
1.简述行政诉讼的特征?【记忆】
答:行政诉讼的特征有:
(1)行政诉讼的被告是行政机关,而不是人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
(2)行政诉讼是为了解决行政争议,而行政争议是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引起的。
(3)行政机关的原告是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4)行政诉讼必须向人民法院提出,由人民法院受理和审判。
(5)行政诉讼必须是法律、法规明文规定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行政案件。
2.简述行政诉法的概念及其任务?【重点】
答:
一、行政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的关于行政诉讼活动所应遵循的原则、制度和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其任务有:
(1)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行政案件。
(2)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3)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
3.简述行政诉讼法的本原则?【2011.07】 答:行政诉讼法的本原则有:
(1)人民法院特定主管原则。(2)合法性原则。
(3)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行政执行原则。(4)不适用调解原则。(5)行政损害赔偿原则。
4.简述行政诉讼确定人民法院管辖权的原则有哪些?【2010.07】 答:行政诉讼确定人民法院管辖权的原则有:
(1)便于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进行诉讼。(2)便于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和执行。(3)有利于行政案件得到公正的裁决。
5.简述行政诉讼法规定,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应当符合哪些条件?【记忆】 答:行政诉讼法规定,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应当符合的条件有:
(1)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2)有明确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证据。
(4)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6.简述行政诉讼证据的种类?【2011.04】 答:行政诉讼证据的种类有:
(1)书证。
法学概论重点串讲
(2)物证。(3)视听资料。(4)证人证言。(5)当事人的陈述。(6)鉴定结论。
(7)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第十三章 国际法
1.简述国际法的含义及其特征?【重点】
答:
一、国际法又称国际公法,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法律,即以国家之间的关系为主要调整对象的有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
二、其特征有:
(1)国际法所调整的是国家之间的关系。
(2)国际法是国家之间的法律,而不是国家之上的法律,是各国公认的法律,而不是由一个超国家的权力强加于国家的法律。(3)国际法的强制实施不是依*集中的,有组织的暴力机关,而主要*国家本身。(4)国际法的渊源主要是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
2.简述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具有哪几个方面的要件?【2012.04】 答: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具有的要件有以下几点:
(1)各国公认。(2)具有普遍意义。
(3)构成国际法的基础。
3.简述现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记忆】 答:现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有:
(1)国家主权平等原则。(2)不干涉内政原则。
(3)禁止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原则。(4)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5)民族平等和自决原则。(6)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7)国际合作原则。
4.简述构成一个国家的要素是什么?【2011.07】 答:构成一个国家的要素有:
(1)有定居的居民。(2)有确定的领土。(3)有一定的政权组织。(4)具有主权。
5.简述国家的基本权利?【重点】 答:国家的基本权利有:
(1)独立权。(2)平等权。(3)管辖权。(4)自保权。
6.简述国家责任的形式?【2010.04】
法学概论重点串讲
答:国家责任的形式有:
(1)限制主权。(2)赔偿。(3)道歉。
(4)对国际罪行的直接责任人进行国际审判。
7.简述国家领土的概念及其构成?【重点】
答:
一、国家领土指处于国家主权支配下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包括地下及上空。
二、国家领土的构成有:(1)领陆。(2)领水。(3)领空。
8.简述条约的特征?【记忆】 答:条约的特征有:
(1)缔约条约的主体只能是国际法主体。
(2)条约应以国际法为依据,否则就不能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3)条约规定国际法主体间在某一问题或某些问题上的权利和义务。(4)条约通常采用书面形式。
第十四章 国际私法
1.简述国际私法的概念及其主要渊源?【重点】
答:
一、国际私法是指以涉外民事关系为调整对象的法律部门。
二、国际私法的渊源主要有:
(1)国际立法。
(2)国际条约。
(3)国际惯例。
2.简述冲突规范的含义及其主要类型?【2011.04】
答:
一、冲突规范是国际私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规范,它是在调整或处理涉及两个以上国家的法律的民事关系或民事争议时,指定应适用其中哪一个国家的法律来确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的规则。
二、冲突规范主要类型有:(1)单边冲突规范。(2)双边冲突规范。(3)重叠性冲突规范。(4)选择性冲突规范。
3.简述涉外民事关系的主要内容?【记忆】 答:涉外民事关系的主要内容有:
(1)关于人的行为能力问题。(2)不动产所有权问题。(3)合同问题。
(4)侵权行为责任问题。(5)结婚和离婚问题。(6)扶养问题。(7)监护问题。(8)继承问题。
(9)诉讼时效问题。
4.【记忆】简述我国最高人民法院规定,对于应当适用的外国法律,可通过哪些途径查明? 答:(1)由当事人提供。
(2)由与我国订立有司法协助协定的对方的中央机关提供。
法学概论重点串讲
(3)由我国驻该国使领事馆提供。
(4)由该国驻我国使馆提供。
(5)有中外法律专家提供。
5.【记忆】简述我国的涉外仲裁机构? 答:我国的涉外仲裁机构有:
7.小学教育学概论重点 篇七
一、明确实验演示的目标
化学演示实验是配合化学教学使用的,其最终目标是为化学教学服务。为了让学生通过化学实验来认识化学知识、探寻化学规律、理解和运用化学知识,教师要明确每个实验的演示目标: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应该突出什么实验现象?重点示范哪些操作?如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并得出结论。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演示实验的目的,要让学生抓住实验的本质问题和主要现象,激发他们观察实验、 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如在“试纸的使用”实验演示中,在检验气体的酸碱性时通常使用湿润的红色或蓝色石蕊试纸,而在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则使用干燥的p H试纸。因此,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实验,合理地进行实验演示,以便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化学知识、概念和规律。
二、演示实验的现象要直观
教师演示实验的目的就是向学生提供直观的观察材料。首先,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选择那些能够在反应中产生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发光、发热等现象明显的实验来进行演示,让学生清楚地看到鲜明突出、对比强烈的实验现象。还可以采用下位巡游、衬托对比、应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投影放大等方法来增强课堂演示实验的效果。其次,仪器、装置和操作过程要简单。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把木炭放在燃烧匙里燃烧,学生观察到的现象是不明显的,如取一长条木炭用铁丝系住一头,点燃另一头,再把木炭放到氧气瓶中燃烧,学生就能清晰地观察到木炭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了。学生从实验中能直接观察到物质的变化过程,能更深刻地认识到化学现象的本质,但要防止受其他无关因素的影响。
三、实验演示操作要规范
教师实验操作的动作和步骤要准确、规范。这不仅关系到实验能否成功,还影响着实验效果,而且对学生的实验操作也起到了示范的作用。演示实验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是学生独立操作的依据和榜样,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有着直接影响。因此,教师在演示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台面整洁、用品有序、装置整齐、设计合理、面朝学生、边讲边做、用语准确、操作规范。如“胶头滴管的使用” 实验,正确的操作应该是中指和无名指夹住胶头下的玻璃管,食指和拇指护住胶头,保持滴管向下垂直,用食指和拇指挤压胶头以排出空气或滴加液体,这样的操作才是标准的。而目前一些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说明与图示是:用中指、食指和拇指拿持与挤压胶头,这样操作容易导致滴管拿持不稳或误压液体而滴下。教师只有正确地示范操作,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正确操作技能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确保实验演示的成功
化学知识与规律是通过实验而归纳总结出来的,因此,演示实验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有关化学知识、 概念和原理的认识。如果演示实验失败,就会严重地影响化学教学效果,削弱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挫伤他们的自信心。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前周密细致地准备,以保证实验的成功。
演示实验的成功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实验过程要简捷、快速。课堂的教学时间非常宝贵,教师在演示过程中如出现了一些失误或差错,不但会占用教学时间,还会引起学生对有关化学知识的怀疑。因此,在保证实验演示所需的仪器、试剂、用品等条件下(如仪器、药品等要充足到可以重复实验),还必须对仪器规格、药品试剂的浓度与用量等进行准确把握,必要时还应在课前把实验做成功,而后再去演示。另外,还要确保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熟练性,才不能影响实验进度。二是演示实验的现象与结果要严密,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如“锌跟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实验,如使用的锌纯度很高、硫酸浓度低,制取氢气的反应则非常慢,这会影响整堂课的教学进程。因此, 在实验中可适当提高硫酸的浓度,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来提高反应速率,而这些都需要教师在课前就准备好。教师要掌握实验中可能会发生的异常现象,控制好实验条件和操作程序,让实验进程朝着要达到的目标发展,让学生看到结论准确、现象明显的预期实验结果。
五、演示实验结果要真实
教师课前的充分准备是演示实验成功的关键,但也不能百分之百地保证在实验中不出问题。如一旦出了问题该怎么办呢?一要沉着冷静,认真思考和分析失败的原因,迅速更换装置、仪器、药品等,重新再做实验。如长期放置的30%过氧化氢溶液也会慢慢地分解释放出氧气而变稀,如果再按照30%来稀释成5%后制取氧气,则实验很容易失败。这种情况就应及时更换药品重新实验。二要实事求是,实验失败不能简单地用“仪器或者药品不行” 等结论来解释,更不能弄虚作假,自欺欺人。实验演示失败是课堂教学的重大失误,教师应如实地向学生说明实验失败的原因。三要对来不及进行重做的实验,说明下次补做,并要及时地完成实验演示。这种认真的工作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必将对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六、演示实验过程要绿色环保
绿色化学又称为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要求:一是反应物、催化剂和生成物等无毒害, 不需要处理废物;二是在保证实验现象的前提下,尽量采用微型化实验;三是产生有毒害物质时,要让实验封闭化,或者对有毒害的物质进行收集与无害化处理;四是实验后的废气、废液、废渣等不能随意乱放,要分类后进行收集和处理,甚至回收等。如在操作“硫、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会产生污染空气的二氧化硫气体和五氧化二磷白烟,教师在操作这个实验时,硫、磷的用量要尽量减少,或者改进实验在封闭的装置里进行,以减少教室内的空气污染及对师生健康的影响。通过教师在实验操作中对绿色化学的力行示范,既保证了师生的身心健康,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七、确保演示实验安全
“安全第一”是化学实验活动的基础,演示实验必须确保安全,不允许有任何伤害师生的事故发生。演示实验中无论何种因素引起的安全事故,教师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就要求教师在操作演示实验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认识仪器、药品的性能和化学反应的原理,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以确保实验演示的安全和成功。如在进行“可燃性气体氢气、 一氧化碳、甲烷等的点燃”实验时,教师应按照规程进行验纯,在确保气体纯净后再点燃,以免发生爆炸事故。对于用到或产生易燃、易爆、易中毒物品的演示实验时,教师更应该做好安全预案。实验中一旦发生意外事故,要镇定、沉着、妥善地处理。结合实验事故的原因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向学生讲清化学实验有中有哪些操作环节是必须要严格按照规范的操作程序进行的,否则就容易发生意外事故。要防止因为我们的失误而让学生对化学产生很“危险”的恐惧心理,导致学生对化学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从此对化学学科敬而远之。
八、巧借现代化工具辅助实验
先进的认识工具是深化认识的物质基础。有些化学实验现象转瞬即逝(如钠、钾与水的反应),学生的观察方法和能力有限,按照常规的演示实验方法使全班学生都能清楚地看到整个实验过程与现象有时是很困难的。为了提高演示实验的效果,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功效,教师可借助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普通投影仪、实物投影仪、 电脑摄像头等把演示实验的过程投影在屏幕上,把化学实验的现象放大,尽量让每名学生都能清楚地看到实验的全过程与现象,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实验的乐趣,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
在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中,我们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的视频播放、点播和放大、停留、加速等功能来辅助演示实验教学,以强化实验的教学功能。教师可以把那些现象不明显,或多变,或产生毒害,或剧烈爆炸等“疑难”的实验,制成多媒体课件,以便学生观察实验所产生的现象或危害,加深学生对相关实验及操作过程的理解和认知。 把“疑难”实验或一些重要实验的多媒体课件放在网络上,让学生自行点播学习,实现自主性的个别化学习。
九、实验要具有探究性
化学新课程标准中已把“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化学实验则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因此,我们要加强化学演示实验的探究化设计。在明确了实验要解决的问题后,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化学知识,对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进行大胆的猜想与假设;或请学生尝试设计一些实验方案等。对于无危险、易操作的实验,教师可以请一些学生来亲自操作,其他学生负责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收集证据;引导学生对所收集的事实和证据进行整理和加工,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来探讨问题、解释现象、 得出结论。这样,学生在探究问题的实验过程中既学习了化学知识与技能,又体验了探究方法,从而提升了自我的实验探究能力。
8.小学教育学概论重点 篇八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 语言学概论 课程教学
一、对“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重新认识
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汉语应用价值不断提升,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汉语热”现象,这为我国对外汉语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国家发展战略也从对外汉语教学转向了全方位的汉语国际推广,工作重心也从将外国人“请进来”学汉语转向汉语加快“走出去”。处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下,2012年我国教育部颁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将对外汉语、中国语言文化、中国学三个专业合并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更名后的“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面临着诸多的新型问题和压力:如何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的模式,如何完善课程体系的设置,如何与国际外语师资标准接轨,如何达到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从事与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应用型专门人才等等。
“汉语国际教育”这一专业名称不仅顺应了汉语国际推广的大趋势,统筹了本硕专业名称的一致性要求,而且体现了专业定位的新姿态,扩大了专业涵盖面,优化了专业课程体系,提升了专业的培养目标。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问题
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诸多课程之中,语言学概论(下文简称“语概”)与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并列为其专业必修的语言类课程,而且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纵观长期以来的“语概”课教学效果,却并不能令人满意。本文结合作者自身的课堂教学经验与相关辅助调查,将所发现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语概课的问题总结如下①。
(一)学科理论性强,教学内容相对艰涩枯燥。“语概”作为语言学的基础理论课,讲授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探讨人类语言的本质、结构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等问题,在分析具体语言现象的基础上概括语言的共同特性。其自身的学科内容和学科性质决定了这门课程专业理论性较强,因而与文学类课程相比就显得枯燥乏味。但由于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语言现象,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善于挖掘日常生活中的语言现象。从语言现象入手,运用语言学理论去解释相关现象,达到深入浅出、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所使用的现行教材没有结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特点,专业适用性不强。因为“语概”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共同的理论基础必修课,很多院校并未对这两个专业的语概课进行区分,所用教材、授课教师甚至都是完全一致的。关于“语概”课的教材,国内先后涌现出各种不同的版本:较早的有高明凯、石安石编著的《语言学概论》(中华书局),叶蜚声、徐通锵所著的《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伍铁平主编的《普通语言学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胡明扬主编的《语言学概论》(语文出版社),以及邢福义、崔希亮、岑运强、李宇明、胡晓研等人都编著过相关的教材。虽然可供选择的教材数量可观,但是真正适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其量身定制的教材少之又少。
(三)当前“语概”教材中所使用的语料以汉语普通话、方言以及英语等外语为主,缺少民族语言的语料。本人所执教的学校是一所民族院校,学生来自于国内各民族地区,讲不同的民族语言。而“语概”课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课程,在语料的选择上应当增加少数民族语言用例,以丰富语料来源。
三、语言学概论课程改革的建议与举措
(一)结合专业特点,明确教学目标
专业不同,培养目标和学生类型也存在差异。着眼实际情况,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语概”课也应该在教学目标上进行区分。汉语言文学专业“语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能够较为全面系统地了解并掌握有关语言学的知识和理论,为学习其他语言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从而为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打下基础。而经过整合后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身的学科特点对学生的语言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语概”课的教学目标就应当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有所不同,应该体现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对语言教学有理论指导作用,在掌握人类语言结构特点、演化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进行汉语与其他语言的对比分析,能够运用语言学理论知识解释汉语中的语言现象,分析外国人使用汉语的具体问题。
只有结合专业特色,以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出发点,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才能保证教学改革有的放矢。
(二)依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
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就要据此来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
首先,教材的甄选对教学内容的确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众多纷纭的语概教材中,最新修订版的《语言学纲要》(王洪君、李娟修订)吸收了一部分最新的学术界观点,修正了过去陈旧的观点,体现了最近半个世纪语言学的新发展,尤其是语音学、语义学、语用学发展的新趋势。但是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这本教材并不完全适用。该教材没有涉及到西方语言流派的介绍、第二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等相关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点对于构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知识体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了解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语言学流派,能够为第二语言教学法的学习做相关的语言学铺垫。这些知识内容的完善有效地衔接了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等课程,有助于融会贯通所学的主干课程内容。
其次,教学内容应当充分吸收当前语言学界的新思想,教师要对教材内容做适当的补充和延伸。《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已经注意到了这点,更新了教材的内容,在对语言的宏观认识上表现为从封闭的静态系统转向了开放的动态的系统;语义方面增加了句法语义范畴(句子的语义结构,语义角色,以及人称、时、指示、语气、时态等语义范畴)句子的真值问题和句义间的蕴涵、预设关系;语用方面增加了话题与说明、焦点与预设等问题。而句法语义范畴、语用范畴正成为语言学功能派和形式派所共同关注的重点,这些内容的补充与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相契合,能引领学生了解学术界的研究动态。此外,结合新的理论成果,修订版教材还对个别观点进行修正,如对汉语普通话中“日”“人”等字的声母“r”的发音描述,由浊卷舌擦音修正为清卷舌近音,国际音标也由[?]变换为[?],更加贴近真实的发音情况,也便于同国际上的语音研究接轨。《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对语言与文字的关系也重新进行阐述,细致描述了语言单位与文字单位、语言组合规则与文字组合规则之间系统的对应关系,加深了对语言与文字关系的研究。为了突出对学术界主流思潮的引入,教材还简单展示了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的树形图模式,但并未对其转换生成机制进行解释。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些新增加的内容中,有的问题阐述不透彻、交待不清楚。比如谈论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时,学术界围绕这一问题存在着“先天决定论”与“后天习得论”以及“相互作用论”三种主流学说,教材对于上述问题并未说明,只是一略而过。又如在当今语言学界占重要地位的转换生成语法学,教材中也没有交待其最基本的转换生成机制,在讲句子分析方法的时候,也只是摆上树形图而没有加以说明。对待类似问题,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有所权衡,有所取舍。在充分吸引新的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适当扩充,可以通过开展小专题的形式,让学生看到语言学的发展动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再次,针对民族院校的特点,在教学内容上适当增加一些少数民族语言的材料,根据班级学生的构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语言,进行举例说明增加学生的兴趣。也可以提前将任务布置下去,让学生事先进行准备,然后下次课堂上结合自己的民族语言“现身说法”。本人在讲授“文字的类型”这一部分内容时,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蒙古族、傈僳族、满族等民族的学生通过幻灯片一方面展示本民族文字的形体,向学生介绍音、形、义的结合,另一方面解释文字背后所蕴涵的民族文化,收到了理想教学的效果。
(三)转变教学理念,灵活运用教法
关于“语概”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问题,已经有相当多的教师进行过探索,并且提出了诸多教学模式,有“体验式教学、启发示教学、研讨式教学、点拨式教学”等等。教学方法大同小异,其核心思想都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引导启发作用,强调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但是专门针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语概”课的教学方法改革,谈论的并不是很多。本人结合切身的教学经验,充分考虑该业的人才培养需求,从教学实践出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课堂教学方面,应当将情景式、引导式与讨论式教学法综合运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了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退出“主演”的位置,而应当扮演“导演”的角色。比如在教授“语言的符号性”这一问题时,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展示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如“红绿灯、路标、乐谱、旗语”等等,进而让学生发现这些物品的共同点。当学生得出这些都属于“符号”这个结论时,教师对“符号”的定义进行归纳,并进一步深化问题,提出“语言”是否也属于符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思考讨论的过程也是学生根据定义进行判断的过程,是对知识运用分析的过程。最后,教师对整个归纳、演绎的过程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这样,才能让学生切实参与到课堂中,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2.将语言学的基本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实际相结合,侧重知识的运用。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而言,能将基本的语言学理论适当延伸,解决汉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语言类型在表达结构意义时所采用的手段也不同,屈折语、黏着语都有一定程度的屈折变化,而汉语却是缺乏词形变化的孤立语,因此更依赖于词序和虚词。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学习者的母语背景,有区别、有侧重地展开教学。
3.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由于“语概”课理论性较强,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是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可以设计一些课堂活动以及课外活动。课堂活动可以安排学生试讲课本内容,也可以做相关的读书报告,既调动学生积极性又活跃课堂氛围。
四、结语
综上所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特殊性要求“语概”课程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我们应该以教学目标为根本出发点,选择适用性强的教材、适当扩展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趣味性,综合使用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学理论观察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提高解决语言问题的能力。
注释:
①使用教材为叶蜚声、徐通锵著,王洪君、李娟修订版的《语言学
纲要》。
②《语言学概论》,崔希亮著,商务印书馆2009年9月出版,属于
商务馆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系列教材。
参考文献:
[1]许琳.汉语国际推广的形式和任务[J].世界汉语教学,2007,
(2).
[2]崔希亮.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与展望[J].语言文
字应用,201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
录和专业介绍[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小学教育学概论重点】推荐阅读:
数学教育概论重点07-23
《小学科学教育概论》教学大纲10-11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重点11-11
小学教师资格证简答题背诵(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一起考教师吧背诵重点10-22
教育学概论习题58章12-15
数学教育概论总结09-16
素质教育概论10-05
教育技术学概论12-22
数学教育发展概论07-07
学前教育专业概论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