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检资料工作安排(精选5篇)
1.迎检资料工作安排 篇一
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单位 卫生院、所迎检材料汇编
目录
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1 中医药技术临床操作规范„„„„„„„„„„„„„7 中成药使用管理制度„„„„„„„„„„„„„„„11 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基本标准„„„„„„„„„„„„15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培训参考大纲
(中成药部分)„„„„„„„„„„„„„„„„„„16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8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建设基本规范(试行)„„„34 中医药健康教育资料„„„„„„„„„„„„„„„36 公众健康中医药咨询活动(范例)„„„„„„„„„49 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范例)„„„„„„„„„„„51 中医药保健方案„„„„„„„„„„„„„„„„„53 慢病健康管理方案„„„„„„„„„„„„„„„„62 传染病防治预案„„„„„„„„„„„„„„„„„69 访谈与考核„„„„„„„„„„„„„„„„„„„71 体质辨识„„„„„„„„„„„„„„„„„„„„80 附件:体质分类判定表体质分类与调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关于印发《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的通知
国中医药发〔2007〕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加强医院中药饮片管理,保障人体用药安全、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卫生部制定了《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卫
生
部
二○○七年三月十二日
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院中药饮片管理,保障人体用药安全、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中药饮片的采购、验收、保管、调剂、临方炮制、煎煮等管理。
第三条按照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和毒性中药饮片的采购、存放、保管、调剂等,必须符合《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和《处方管理办法》等的有关规定。
第四条县级以上卫生、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院的中药饮片管理工作。
第五条医院的中药饮片管理由本单位法定代表人全面负责。
第六条中药饮片管理应当以质量管理为核心,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
第二章人员要求
第七条二级以上医院的中药饮片管理由单位的药事管理委员会监督指导,药学部门主管,中药房主任或相关部门负责人具体负责。药事管理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职责应当符合《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的规定。一级医院应当设专人负责。
第八条直接从事中药饮片技术工作的,应当是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三级医院应当至少配备一名副主任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二级医院应当至少配备一名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一级医院应当至少配备一名中药师或相当于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
第九条负责中药饮片验收的,在二级以上医院应当是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和饮片鉴别经验的人员;在一级医院应当是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和饮片鉴别经验的人员。
第十条负责中药饮片临方炮制工作的,应当是具有三年以上炮制经验的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一条中药饮片煎煮工作应当由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具体操作人员应当经过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
第十二条尚未评定级别的医院,按照床位规模执行相应级别医院的人员要求。第三章 采
购
第十三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中药饮片采购制度。
采购中药饮片,由仓库管理人员依据本单位临床用药情况提出计划,经本单位主管中药饮片工作的负责人审批签字后,依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关规定从合法的供应单位购进中药饮片。
第十四条医院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考察、选择合法中药饮片供应单位。严禁擅自提高饮片等级、以次充好,为个人或单位谋取不正当利益。
第十五条医院采购中药饮片,应当验证生产经营企业的《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药品经营许可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销售人员的授权委托书、资格证明、身份证,并将复印件存档备查。
购进国家实行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当验证注册证书并将复印件存档备查。
第十六条医院与中药饮片供应单位应当签订“质量保证协议书”。
第十七条医院应当定期对供应单位供应的中药饮片质量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供应单位和供应方案。
第四章验
收
第十八条医院对所购的中药饮片,应当按照国家药品标准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的不得入库。
第十九条对购入的中药饮片质量有疑义需要鉴定的,应当委托国家认定的药检部门进行鉴定。
第二十条有条件的医院,可以设置中药饮片检验室、标本室,并能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中药饮片常规检验方法。
第二十一条购进中药饮片时,验收人员应当对品名、产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合格标识、质量检验报告书、数量、验收结果及验收日期逐一登记并签字。
购进国家实行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当检查核对批准文号。
发现假冒、劣质中药饮片,应当及时封存并报告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第五章 保
管
第二十二条中药饮片仓库应当有与使用量相适应的面积,具备通风、调温、调湿、防潮、防虫、防鼠等条件及设施。
第二十三条中药饮片出入库应当有完整记录。中药饮片出库前,应当严格进行检查核对,不合格的不得出库使用。
第二十四条应当定期进行中药饮片养护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养护中发现质量问题,应当及时上报本单位领导处理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六章调剂与临方炮制
第二十五条中药饮片调剂室应当有与调剂量相适应的面积,配备通风、调温、调湿、防潮、防虫、防鼠、除尘设施,工作场地、操作台面应当保持清洁卫生。
第二十六条中药饮片调剂室的药斗等储存中药饮片的容器应当排列合理,有品名标签。药品名称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4 规范名称。标签和药品要相符。
第二十七条中药饮片装斗时要清斗,认真核对,装量适当,不得错斗、串斗。
第二十八条医院调剂用计量器具应当按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规定定期校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第二十九条中药饮片调剂人员在调配处方时,应当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中药饮片调剂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方和调剂。对存在“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超过常用剂量等可能引起用药安全问题的处方,应当由处方医生确认(“双签字”)或重新开具处方后方可调配。
第三十条中药饮片调配后,必须经复核后方可发出。二级以上医院应当由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调剂复核工作,复核率应当达到100%。
第三十一条医院应当定期对中药饮片调剂质量进行抽查并记录检查结果。中药饮片调配每剂重量误差应当在±5%以内。
第三十二条调配含有毒性中药饮片的处方,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二日极量。对处方未注明“生用”的,应给付炮制品。如在审方时对处方有疑问,必须经处方医生重新审定后方可调配。处方保存两年备查。
第三十三条罂粟壳不得单方发药,必须凭有麻醉药处方权的执业医师签名的淡红色处方方可调配,每张处方不得超过三日用量,连续使用不得超过七天,成人一次的常用量为每天3—6克。处方保存三年备查。
第三十四条医院进行临方炮制,应当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条件和设施,严格遵照国家药品标准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炮制,并填写“饮片炮制加工及验收记录”,经医院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临床使用。
第七章 煎
煮
第三十五条医院开展中药饮片煎煮服务,应当有与之相适应的场地及设备,卫生状况良好,具有通风、调温、冷藏等设施。
第三十六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中药饮片煎煮的工作制度、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措施并严格执行。
第三十七条中药饮片煎煮液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应当无毒、卫生、不易破损,并符合有关规定。
第八章 罚
则
第三十八条对违反本规范规定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由卫生、中医药管理部门给以通报批评,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以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对违反本规范规定的医院,卫生、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当给以通报批评。
第四十条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九章 附
则
第四十一条其他医疗机构的中药饮片管理和各医疗机构的民族药饮片管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中医药管理部门依照本规范另行制定。
第四十二条乡村医生自采、自种、自用中草药按照《关于加强乡村中医药技术人员自种、自采、自用中草药管理的通知》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三条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96年8月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医疗机构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办法(试行)》同时废止。
第四十四条本规范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负责解释。
2007年3月20日印发
中医药技术临床操作规范
一、中药制剂操作规范
1、汤剂(1)制备
处方调剂——药味复核——编号——下罐(砂罐)加水超过药面3-5厘米——浸泡(20-30分钟或更长)——加热煎煮——过滤去渣(一般)——合并滤液(或浓缩至需要量)——装瓶(2)注意事项:①加水量、煎煮时间,均视药材质地而适当掌握。②特殊药可作特殊处理,如先煎、后下、单煎、烊化、冲服、包煎、另煎、兑服等均应严格执行制备规范。
2、煎膏剂(1)制备
配料(与药料处理)复核药味煎煮(2-3次合并滤液)——浓液(不断搅拌)——收膏(标准:在桑皮纸无渗润水迹或挑起片状)
(2)注意事项:①煎取总次数与时间,视药材性质而定。②所加入的糖或蜜要经炒,一般不超过油膏的三倍。③如需加入药物细粉,待冷却后加入,搅拌混匀。
3、散剂(1)制备
配料(复核)——干燥(芳香药料不能高温处理)——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检——包装
(2)注意事项:①药粉要求:一般散剂应通过6号筛,煮散应通过2号筛,儿科及外用散剂应通过7号筛。②散剂应干燥疏松、混合均匀、色泽一致,如含有毒、剧药和贵重药时,应采用等容积递增配研法,混合均匀并过筛。③用于深部组织创伤及溃疡面的外用散剂,应在清洁避菌环境下配制。④含挥发性或易吸潮性药密封贮藏。
4、丸剂 水丸
(1)制备
配料——复核——干燥——粉碎——起模——盖面——干燥——过筛——包衣——打光——质检——分装(2)注意事项:①药粉除另有规定外,应过6号或5号筛。②干燥温度一般不能超过80℃,含挥发性或多量深粉成份者应在60℃以下进行干燥。蜜丸
(1)制备
备料——干燥、粉碎、混合——和药——制丸粒——包衣及包装
(2)注意事项:①所有蜜老嫩程度视药性、气候条件而定。②除另有规定外,用搓丸法制备大小蜜丸时,炼蜜趁热加入药粉中混匀,对含树脂、胶类及具有挥发性的药物,应在60℃左右加入,用泛法制水蜜丸时,炼蜜应加开水稀释后使用。
5、冲剂(1)制备
配料(复核)——提取——制料——干燥——包装
(2)注意事项:①所有辅料(蔗糖、糊精、淀粉或乳糖等)应符合药典规定,加辅料量一般不超过清膏量的5倍。②清膏要达到规定的相对密度。③成品应干燥,色泽一致,无吸软化现象。④挥发应均匀喷入干燥颗粒中混匀。
6、糊剂(1)制备 复核、普通药——煎取药液——浓缩液配料——细料药——分别研至极细混匀——混匀调匀(2)注意事项:①煎取药液的材料布包好,至少煎取两次浓缩至一定自稠度,防止芳香气味走失。②成品应为均匀的糊状物。
7、酒剂(1)制备
配料(按要求进行炮制)称量、复核——浸渍(30分钟)——取液(上清液和煮渣合并)矫味——静置(14分钟)——滤清、灌装
(2)注意事项:①浸渍时,要加规定量白酒密闭。②每日搅拌1-2次,一周后每周搅拌1次。③药物要切碎以增加溶出率。
8、软膏剂(1)制备
配料(分别单称、复核、基质)——固体药料研细过部过6号筛——混合(挑匀)——分装(2)注意事项:①基质要符合药典规定,包装材料不得同药物或基质发生理化作用。②成品药应均匀、细腻、无酸败、异臭、变色和不良刺激。③易涂布而不溶化,但能软化。
9、糖浆剂(1)制备
配料(复核)——提取(芳香水另提,一般药煎取2次)——滤过——浓缩——取按比例糖水混合——煮沸——放凉、加入附加剂搅匀——分装
(2)注意事项:①除方中的成分(芳香药提取液)外,其它附加成份的选用,均按国家规定的标准。②除另有规定外,含糖量不低于60%。③应在避菌的环境下配置,及时灌装于灭菌的干燥器中。④成品应澄清,贮存长期允许有少量轻摇易散的规范沉淀。不得有酸败、异臭、产生气体或其它变质现象。
10、丹剂(1)制备
配料(复核)——粉碎成粗粉坐胎——混匀封口——烧炼——收丹——去火毒
(2)注意事项:①材料的提取比例不得任意调整或估量配料。②细度要求要掌握。③成品性状应为黑色湿润细粉末状。④成品合格标准是发热温度60℃左右,持续时间在16小时以上。
二、中药各工种技术操作规范
1、净制:根据药材具体情况,分别选用挑选、水选、风选、筛选、刮削、剔除、刷、擦等使达质量标准。
2、切制:除鲜切、干切外,须经浸泡使其柔软者,应少泡多润,防止有效成分流失,并按药材大小、粗细、软硬程度等分别处理。注意掌握气候、水量、时间等条件。切开后及时干燥,测定水价含量,使达药品标准。常见的规格如下: 片:极薄片0.5毫米以下,薄片1-2毫米,厚片2-4毫米。段:长度为10-15毫米。块:8-12毫米的方块。
条:皮类为宽2-3毫米,叶类为宽5-10毫米。
3、炮制
(1)清炒:取净药材置热锅内,用文火炒规定程度时,取出,放凉;需炒焦者,中火炒至表面焦黄色,断面色加深为度,放凉;需炒碳者,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黄色或至规定程度时,喷淋清水少许,熄灭火星,取出,放凉。
(2)麸炒:取麸皮撒至热锅中,加热至冒烟,放入净药材,迅速翻动,至药材表面呈黄色8 或色变深时,取出,筛去麸皮,放凉。(除另有规定外,药材与麸皮比例为10:1)
(3)烫:取沙子(或蛤粉或滑石粉)置锅内,武火炒热后,放入净药材,不断翻动,烫至酥泡或规定程度时,取出,筛去沙子,放凉。
(4)煅:①明煅:取净药材,不要求煅红,但需使结晶水蒸发尽或全部形成蜂窝状的块状时,取出,放凉,碾碎。②煅淬:将净药材煅至红透时,立即投入规定的液体辅料,淬酥(如不酥,则需反复煅至淬酥)取出,干燥,打碎或碾粉。
(5)蒸:取净药材,照该品炮制的各项规定,加入液体辅料拌匀(清蒸除外),置适当的容器内,加热蒸透或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干燥。
(6)煮:取净药材加水(或液体辅料)共煮,至液体全部吸尽或切开内无白心时,取出,干燥。(辅料用量照该炮制品规定加注)
(7)掸:取净药材投入沸水中,翻动片刻,捞出,冷干(种子类药材,需掸至种皮由皱缩至舒展,能搓去时,捞出,放冷水浸泡,除去种皮,干燥)。
(8)酒制:包括酒蒸、酒炙、除另有规定外,用黄酒。酒炙:取净药材,加酒搅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规定程度,取出,放凉。(除另有规定外,药与黄酒比例为10:1)(9)醋制:包括醋蒸、醋煮、醋炙。一般用米醋或酵醋。醋炙:取净药材,醋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规定程度,取出,放凉。(40℃,除另有规定外,药与醋比例为10:2,必要时加水适量稀释)
(10)盐炙:洗净药材,加盐水拌匀,闷透,个别药材先入锅内,边搅拌边加盐水,以文火加热,炒至规定程度,取出,放凉。(除另有规定外,药与盐比例为100:2,加适量水溶解后拌匀药物)
(11)姜汁炙:将生姜洗净,捣烂,加入适量,压榨取汁,姜汁再加水适量重压一次,合并汁液(即为姜汁)。如为干姜,捣碎后加水煎煮二次,合并取汁。取净药材,加姜汁拌匀,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姜汁被尽吸置规定程度时,取出,放凉。(除另有规定外,每100公斤净药材,用生姜10公斤或干姜3公斤)
三、针灸操作技术规范
1、掌握好各种手法的操作,熟练提插、捻转的基本功。
2、选择正确的体位,便于取穴、操作,使病人感觉文舒服,防止发生意外。
3、针具必须高压消毒,仔细检查针具,坚持一针一穴,用于某些传染病患者的针具,必须另外放置,严密消毒,预防交叉感染。
4、施术部位规范消毒,医生的手指应在施术前用肥皂水洗擦干净。
5、施术前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减轻病人的精神负担,做到态度和蔼、语言亲切、举止文明。
6、注意针刺的各个环节,如进针、留针、行针、出行等,出针后要检查针具、针数,防止遗漏。
7、防止意外情况,晕针、滞针、弯针、断针、血针、血肿、气胸等发生,一旦发生应及时、准确处理,如情况危急应报告有关部门。
8、施灸或拔罐时,不要烧伤病人的肌肤及衣物,防止火灾的发生。
9、运用电器时,如电针、红外线、TDP、瘫痪治疗仪等要保障用电安全,用后要立即切断电源。
10、治疗过程中,医生应集中精力,不能左顾右盼,与人交谈,接待客人。
四、红外线治疗仪操作规范
1、目的:使红外线光束投照环境人体治疗部位之皮肤。
2、操作要领:
(1)灯距适宜并及时调节;(2)灯头不悬垂于人体上。
3、操作方法:
(1)先开灯预热2-5分钟,待热后再行治疗;
(2)向初诊患者讲清注意事项后,采取舒适体位,并露出患部;(3)治疗区接近头部时就应布帘将眼盖住;
(4)灯距4-70cm,斜上方可旁侧,然后记下开灯时间;
(5)治疗时经常询问患者感觉,以温热舒适为宜,观察局部并及时调节距离;(6)每日治疗1-2次,一般每次30分钟,15次为一疗程。
4、注意事项:
(1)知觉丧失者禁忌治疗,有知觉障碍者注意;(2)治疗中有头晕心慌等则停止治疗。
五、超短波治疗操作规范
1、目的:使用波电场中心作用到人体之治疗部位。
2、操作要领:
(1)治疗部位要处于电场之中心;(2)剂量之分级要掌握准确。
3、操作方法:
(1)除去电场作用范围内之金属物,取合适体位;(2)按医嘱选好电极、部位、剂量;
(3)检查机器旋钮是否处于零位,异线不可交叉、打圈、碰触机器和接触地面,然后接通电源,待灯丝加热1-3分钟后,方可接通高压进行治疗;
(4)治疗中要经常询问患者感觉,观察安表指针,并经检波器对照;(5)治疗为无热、微热三种应准确掌握;
(6)治疗时间15-20分钟,每日一次,10-20次为一疗程。
4、注意事项:
治疗床椅必须木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严禁接触金属物品。
六、颈椎牵引治疗操作规范
1、目的:使牵引力落在颈椎体后缘。
2、操作要领:
(1)牵引体位以颈椎前屈20°为宜;(2)牵引重量不超过体重的七分之一。
3、操作方法:
(1)向初诊者讲清注意事项,然后采取舒适的体位进行枕颌牵引;
(2)牵引体位以颈椎前20°为宜,如症状不减可根据病员自觉症状得到改善而定重这落点为宜,不必强求某一特定位置;
(3)根据病员体质、体重确定牵引重量,一般初次牵引重量2.5-4.5kg开展,可根据病情逐渐增加,但一般不超过体重的七分之一为宜。
4、注意事项:
治疗中要严密观察病员反应,如有不适暂停治疗,并及时处理,嘱严重患者到临床科室进一步检查。
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基本标准
一、科室设置
(一)中医科作为乡镇卫生院一级临床科室独立设置。
(二)无床型卫生院设立1个以上中医诊室;有床型卫生院和中心卫生院设立1个以上中医诊室和1个以上中医康复治疗室。
(三)设置中药房,配置包括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规定品种在内的中成药和中药饮片。
二、人员
(一)中医人员和中药人员总编制根据乡镇卫生院编制意见确定。
(二)每个中医诊室至少配备2名中医类别医师,每个中医康复治疗室至少配备1名中医类别医师。
(三)负责中药房的药剂人员应当为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中药人员,或具有丰富中药饮片鉴别经验的中药人员。
三、医疗用房
(一)每中医诊室净使用面积不低于乡镇卫生院每诊室平均净使用面积。
(二)中药房面积应当与乡镇卫生院规模和业务需求相适应。
四、设备配备
(一)基本设备:诊断床、听诊器、血压计、温度计、治疗推车、电冰箱、计算机等。
(二)中医设备:针灸器具、火罐、电针仪、艾灸仪、智能通络治疗仪、颈腰椎牵引设备、中药熏蒸设备、TDP神灯、中药雾化吸入等设备。
(三)设置中医康复治疗室的,应配备针灸治疗床、推拿治疗床等设备。
(四)根据专科业务工作需要,配备相应的专科诊疗设备。
(五)中药房设备:中药饮片柜(药斗)、药架(药品柜)、调剂台、药戥、电子秤、小型粉碎机、小型切片机、小型炒药机、消毒锅、标准筛、煎药机、包装机、冷藏柜。
五、执行中医药行业标准规范,并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六、民族地区乡镇卫生院民族医科参照本《基本标准》执行。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培训参考大纲(中成药部分)
(一)目的
了解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国家基本药物的遴选。熟悉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09年版基层部分的“中成药”各类药物及其各品种在药物组成、功能主治、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用法用量方面的内容。掌握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辩证用药,提高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的应用水平,保证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为使社区医务人员更好地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分为三个层次:“掌握”、“熟悉”和“了解”。“掌握”是指本课程中需重点讲解的内容;“熟悉”是指本课程一般讲解的内容;“了解”可略讲或安排自学。
(二)授课学时及重点内容(24学时)
1.了解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国家基本药物的遴选;掌握《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09年版基层部分》的“中成药”(种类、品种等)的说明和《国家基本药物临床用药指南(中成药)2009年版基层部分》的使用方法;掌握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辩证用药;熟悉中成药的分类方法及各类品种的药物组成、功能主治、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用法用量等方面的内容。(4学时)
2.(1)内科用药:解表剂、祛暑剂、泻下剂(2学时)掌握:九味羌活丸(颗粒)、感冒清热颗粒、柴胡注射液、银翘解毒丸(颗粒、片)、防风通圣丸(颗粒)、藿香正气水、麻仁润肠丸(软胶囊)。
熟悉:玉屏风颗粒、保济丸。了解:十滴水。
3.(1)内科用药:清热剂(2学时)掌握:黄连上清丸(颗粒、胶囊、片)、牛黄解毒丸(胶囊、软胶囊、片)、双黄连合剂(颗粒、胶囊、片)、板蓝根颗粒、茵栀黄颗粒(口服液)、护肝片(胶囊、颗粒)。
熟悉:牛黄上清丸(胶囊、片)、银黄颗粒(片)、复方黄连素片。4.(1)内科用药:温里剂、止咳平喘剂、开窍剂(2学时)掌握:附子理中丸(片)、香砂养胃丸(颗粒、片)、通宣理肺丸(颗粒、胶囊、片)、橘红丸(颗粒、胶囊、片)、养阴清肺丸、清开灵颗粒(胶囊、片、注射液)、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
熟悉: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蛇胆川贝液、蛤蚧定喘丸。5.(1)内科用药:固涩剂、扶正剂(2学时)掌握:缩泉丸(胶囊)、补中益气丸(颗粒)、参苓白术散(丸、颗粒)、消渴丸、归脾丸(合剂)、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胶囊、片)、金匮肾气丸(片)、生脉饮(颗粒、胶囊、注射液)。
熟悉:四神丸(片)、香砂六君丸、参麦注射液。
6.(1)内科用药:安神剂、止血剂、祛瘀剂(2学时)掌握:天王补心丸(片)、通心络胶囊、血栓通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冻干)、血塞通注射液、注射用血塞通(冻干)、丹参注射液、麝香保心丸、复方丹参片(胶囊、颗粒、滴丸)、血府逐瘀丸(胶囊)、冠心苏合丸(胶囊、软胶囊)、速效救心丸。
熟悉:槐角丸、脉络宁注射液、地奥心血康胶囊、三七胶囊(片)。7.(1)内科用药:理气剂(1学时)掌握:逍遥丸(颗粒)、气滞胃痛颗粒(片)、三九胃泰颗粒、元胡止痛片(胶囊、颗粒、16 滴丸)。
熟悉:丹栀逍遥丸、胃苏颗粒。
8.(1)内科用药:消导剂、治风剂(1学时)掌握:保和丸(颗粒、片)、川芎茶调丸(散、颗粒、片)、正天丸(胶囊)、松龄血脉康胶囊。
熟悉:华佗再造丸。
9.(1)内科用药:祛湿剂、(2)外科用药(2学时)掌握:五苓散(胶囊、片)、癃闭舒胶囊、尪痹颗粒(片)、血脂康胶囊、消炎利胆片(颗粒、胶囊)、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季德胜蛇药片、连翘败毒丸(膏、片)、如意金黄散。
熟悉:普乐安胶囊(片)、排石颗粒、内消瘰疬丸。10.(3)妇科用药:(2学时)掌握:妇科千金片(胶囊)、艾附暖宫丸、八珍益母丸(胶囊)、乌鸡白凤丸(胶囊、片)、更年安片、乳癖消片(胶囊、颗粒)。
熟悉:妇科十味片、益母草膏(颗粒、胶囊、片)。11.(4)眼科用药、(5)耳鼻喉科用药:(2学时)
掌握:明目上清片、明目地黄丸、耳聋左慈丸、藿胆丸(片、滴丸)、黄氏响声丸。熟悉:鼻炎康片。12.(6)骨伤科用药:(2学时)
掌握:接骨七厘片、伤科接骨片、云南白药(胶囊、膏、酊、气雾剂)、颈舒颗粒、仙灵骨葆胶囊。
熟悉:舒筋活血丸(片)、活血止痛散(胶囊)、狗皮膏。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0年6月
目录
前言 2 第一部分中成药概述 3
一、中成药的剂型 3
二、中成药分类 7
三、中成药安全性 9 第二部分中成药临床应用原则 11
一、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 11
二、联合用药原则 12
三、孕妇使用中成药的基本原则 13
四、儿童使用中成药的基本原则 14 第三部分各论 16
一、解表剂 16
二、泻下剂 17
三、和解剂 18
四、清热剂 19
五、祛暑剂 20
六、温里剂 21
七、表里双解剂 22
八、补益剂 23
九、安神剂 24
十、开窍剂 25
十一、固涩剂 25
十二、理气剂 26
十三、理血剂 27
十四、治风剂 28
十五、治燥剂 29
十六、祛湿剂 30
十七、祛痰剂 31
十八、止咳平喘剂 32
十九、消导化积剂 33
二十、杀虫剂 34 第四部分中成药临床应用的管理 35
一、含毒性中药材的中成药临床应用的管理 35
二、中成药不良反应的监测 36
三、开展中成药临床应用监测、建立中成药应用点评制度 37 前言
为加强中成药临床应用管理,提高中成药应用水平,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制定了《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指导原则》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中成药概述;第二部分为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18 第三部分为各类中成药的特点、适应证及注意事项;第四部分为中成药临床应用的管理。
《指导原则》是为适应中成药临床应用管理需要而制定的,是临床应用中成药的基本原则。每种中成药临床应用的具体要求,还应以药品说明书、最新版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卷》为准。在医疗工作中,临床医师应遵循中医基础理论,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用适宜的药物,辨证辨病施治。
第三部分各论中为更好地说明各类中成药的特点,列举了部分中成药,列举的药物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物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未包括但又属临床常用的中成药。
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及使用管理,《指导原则》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还应遵照《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卫医政发〔2008〕71号)执行。
第一部分中成药概述
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规定的处方和标准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剂型,可直接用于防治疾病的制剂。中成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应用广泛,在防病治病、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成药的处方是根据中医理论,针对某种病证或症状制定的,因此使用时要依据中医理论辨证选药,或辨病辨证结合选药。
中成药具有特定的名称和剂型,在标签和说明书上注明了批准文号、品名、规格、处方成分、功效和适应证、用法用量、禁忌、注意事项、生产批号、有效期等内容。相对于中药汤剂来说,中成药无需煎煮,可直接使用,尤其方便急危病症患者的治疗及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使用,且体积小,有特定的包装,存贮、携带方便。
一、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中成药剂型种类繁多,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近几十年,中成药剂型的基础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研制开发了大量新剂型,进一步扩大了中成药的使用范围。
中成药的剂型不同,使用后产生的疗效、持续的时间、作用的特点会有所不同。因此,正确选用中成药应首先了解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一)固体制剂
固体剂型是中成药的常用剂型,其制剂稳定,携带和使用方便。
1.散剂系指药材或药材提取物经粉碎、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分为内服散剂和外用散剂。散剂粉末颗粒的粒径小,容易分散,起效快。外用散剂的覆盖面积大,可同时发挥保护和收敛作用。散剂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婴幼儿服用。但也应注意散剂由于分散度大而造成的吸湿性、化学活性、气味、刺激性等方面的影响。
2.颗粒剂系指药材的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药材细粉制成具有一定粒度的颗粒状剂型。颗粒剂既保持了汤剂作用迅速的特点,又克服了汤剂临用时煎煮不便的缺点,且口味较好、体积小,但易吸潮。根据辅料不同,可分为无糖颗粒剂型和有糖颗粒剂型,近年来无糖颗粒剂型的品种逐渐增多。
3.胶囊剂系指将药材用适宜方法加工后,加入适宜辅料填充于空心胶囊或密封于软质囊材中的制剂,可分为硬胶囊、软胶囊(胶丸)和肠溶胶囊等,主要供口服。胶囊剂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易于吞服;能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及生物利用度;对药物颗粒进行不同程度包衣后,还能定时定位释放药物。
4.丸剂系指将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粘合剂或其他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分为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蜡丸、浓缩丸等类型。其中,蜜丸分为大蜜丸、小蜜丸,水蜜丸的含蜜量较少;水丸崩解较蜜丸快,便于吸收;糊丸释药缓慢,适用于含毒19 性成分或药性剧烈成分的处方;蜡丸缓释、长效,且可达到肠溶效果,适合毒性和刺激性较大药物的处方;浓缩丸服用剂量较小。
5.滴丸剂系指药材经适宜的方法提取、纯化、浓缩,并与适宜的基质加热熔融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滴丸剂服用方便,可含化或吞服,起效迅速。
6.片剂系指将药材提取物、或药材提取物加药材细粉、或药材细粉与适宜辅料混匀压制成的片状制剂。主要供内服,也有外用或其它特殊用途者。其质量较稳定,便于携带和使用。按药材的处理过程可分为全粉末片、半浸膏片、浸膏片、提纯片。
7.胶剂系指以动物的皮、骨、甲、角等为原料,水煎取胶质,经浓缩干燥制成的固体块状内服制剂,含丰富的动物水解蛋白类等营养物质。作为传统的补益药,多烊化兑服。
8.栓剂系由药材提取物或药材细粉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供腔道给药的制剂。既可作为局部用药剂型又可作为全身用药剂型,用于全身用药时,不经过胃,且无肝脏首过效应,因此生物利用度优于口服,对胃的刺激性和肝的副作用小,同时适合不宜或不能口服药物的患者。
9.丹剂系指由汞及某些矿物药,在高温条件下烧炼制成的不同结晶形状的无机化合物,如红升丹、白降丹等。此剂型含汞,毒性较强,只能外用。
10.贴膏剂系指将药材提取物、药材和/或化学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和基材制成的供皮肤贴敷,可产生局部或全身作用的一类片状外用制剂。包括橡胶膏剂、巴布膏剂和贴剂等。贴膏剂用法简便,兼有外治和内治的功能。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巴布膏剂,是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为主要基质,加入药物制成的外用制剂,和传统的中药贴膏剂相比,能快速、持久地透皮释放基质中所包含的有效成分,具有给药剂量较准确、吸收面积小、血药浓度较稳定、使用舒适方便等优点。
11.涂膜剂系指由药材提取物或药材细粉与适宜的成膜材料加工制成的膜状制剂。可用于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创伤科、烧伤科、皮肤科及妇科等.作用时间长,且可在创口形成一层保护膜,对创口具有保护作用。一些膜剂尤其是鼻腔、皮肤用药膜亦可起到全身作用。
(二)半固体剂型
1.煎膏剂系指将药材加水煎煮,取煎煮液浓缩,加炼蜜或糖(或转化糖)制成的稠厚状半流体制剂。适用于慢性病或需要长期连续服药的疾病,传统的膏滋也属于此剂型,以滋补作用为主而兼治疗作用。
2.软膏剂系指将药材提取物、或药材细粉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常用基质分为油脂性、水溶性和乳剂基质。
3.凝胶剂系指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基质制成的、具有凝胶特性的半固体或稠厚液体制剂。按基质不同可分为水溶性凝胶和油性凝胶。适用于皮肤黏膜及腔道给药。
(三)液体制剂
1.合剂系指药材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方法提取制成的口服液体制剂,是在汤剂基础上改进的一种剂型,易吸收,能较长时间贮存。
2.口服液系指在合剂的基础上,加入矫味剂,按单剂量灌装,灭菌制成的口服液体制剂。口感较好,近年来无糖型口服液逐渐增多。
3.酒剂系指将药材用蒸馏酒提取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酒剂较易吸收。小儿、孕妇及对酒精过敏者不宜服用。
4.酊剂系指将药材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有效成分含量高,使用剂量小,不易霉败。小儿、孕妇及对酒精过敏者不宜服用。
5.糖浆剂系指含药材提取物的浓蔗糖水溶液。比较适宜儿童使用,糖尿病人慎用。
6.注射剂系指药材经提取、纯化后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药效迅速,便于昏迷、急症、重症、不能吞咽或消化系统障碍患者使用。
(四)气体剂型
气雾剂:系指将药材提取物、药材细粉与适宜的抛射剂共同封装在具有特殊阀门装置的耐压容器中,使用时借助抛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喷出呈雾状、泡沫状或其他形态的制剂。其中以泡沫形态喷出的可称泡沫剂。不含抛射剂,借助手动泵的压力或其他方法将内容物以雾状等形态喷出的制剂为喷雾剂。可用于呼吸道吸入、皮肤、粘膜或腔道给药。
二、中成药分类
中成药分类的方法较多,按中成药的功效可分为以下20类:
1.解表剂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
2.泻下剂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
3.和解剂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胃肠。
4.清热剂: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清退虚热、气血两清。
5.祛暑剂祛暑清热、祛暑解表、祛暑利湿、清暑益气。
6.温里剂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
7.表里双解解表攻里、解表清里、解表温里。
8.补益剂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补阳、阴阳双补。
9.安神剂重镇安神、滋养安神。
10.开窍剂凉开、温开。
11.固涩剂固表止汗、涩肠止泻固脱、涩精止遗、敛肺止血、固崩止带。
12.理气剂理气疏肝、疏肝散结、理气和中、理气止痛、降气。
13.理血剂活血(活血化瘀、益气活血、温经活血、养血活血、凉血散瘀、化瘀消癥、散瘀止痛、活血通络、接筋续骨)、止血(凉血止血、收涩止血、化瘀止血、温经止血)。
14.治风剂疏散外风、平熄内风。
15.治燥剂清宣润燥、滋阴润燥。
16.祛湿剂燥湿和中、清热祛湿、利水渗湿、温化水湿、祛风胜湿。
17.祛痰剂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润燥化痰、温化寒痰、化痰熄风。
18.止咳平喘剂清肺止咳、温肺止咳、补肺止咳、化痰止咳、温肺平喘、清肺平喘、补肺平喘、纳气平喘。
19.消导化积剂消食导滞、健脾消食。
20.杀虫剂驱虫止痛、杀虫止痒。
三、中成药安全性
中成药的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大量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中成药的安全性是较高的。合理使用包括正确的辨证选药、用法用量、使用疗程、禁忌症、合并用药等多方面,其中任何环节有问题都可能引发药物不良事件。合理用药是中成药应用安全的重要保证。
药物的两重性是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之一,中成药也不例外,中成药既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也可引起不良反应。
1.中成药使用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1)中药自身的药理作用或所含毒性成分引起的不良反应;
(2)特异性体质对某些药物的不耐受、过敏等;
(3)方药证候不符,如辨证不当或适应证把握不准确;
(4)长期或超剂量用药,特别是含有毒性中药材的中成药,如朱砂、雄黄、蟾酥、21 附子、川乌、草乌、北豆根等,过量服用即可中毒;
(5)不适当的中药或中西药的联合应用。
2.中成药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有多种类型,临床可见以消化系统症状、皮肤粘膜系统症状、泌尿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循环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血液系统症状、精神症状或过敏性休克等为主要表现的不良反应,可表现为其中一种或几种症状。
3.临床上预防中成药不良反应,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用药观察及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完善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2)注意药物过敏史。对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应密切观察其服药后的反应,如有过敏反应,应及时处理,以防止发生严重后果。
(3)辨证用药,采用合理的剂量和疗程。尤其是对特殊人群,如婴幼儿、老年人、孕妇以及原有脏器损害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应注意用药方案。
(4)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中、西药并用时尤其要注意避免因药物之间相互作用而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
(5)需长期服药的患者要加强安全性指标的监测。
第二部分中成药临床应用原则
一、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
1.辨证用药依据中医理论,辨认、分析疾病的证候,针对证候确定具体治法,依据治法,选定适宜的中成药。
2.辨病辨证结合用药辨病用药是针对中医的疾病或西医诊断明确的疾病,根据疾病特点选用相应的中成药。临床使用中成药时,可将中医辨证与中医辨病相结合、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选用相应的中成药,但不能仅根据西医诊断选用中成药。
3.剂型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缓急及各种剂型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剂型。
4.使用剂量的确定对于有明确使用剂量的,慎重超剂量使用。有使用剂量范围的中成药,老年人使用剂量应取偏小值。
5.合理选择给药途径能口服给药的,不采用注射给药;能肌内注射给药的,不选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
6.使用中药注射剂还应做到:
(1)用药前应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应慎用。
(2)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辨证施药,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
(3)中药注射剂应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剂量、调配要求、给药速度和疗程使用药品,不超剂量、过快滴注和长期连续用药。
(4)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对长期使用的,在每疗程间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5)加强用药监护。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发现异常,立即停药,必要时采取积极救治措施;尤其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加强监测。
二、联合用药原则
(一)中成药的联合使用
1.当疾病复杂,一个中成药不能满足所有证候时,可以联合应用多种中成药。
2.多种中成药的联合应用,应遵循药效互补原则及增效减毒原则。功能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中成药原则上不宜叠加使用。
3.药性峻烈的或含毒性成分的药物应避免重复使用。
4.合并用药时,注意中成药的各药味、各成分间的配伍禁忌。
5.一些病证可采用中成药的内服与外用药联合使用。
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时,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两种以上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应遵循主治功效互补及增效减毒原则,符合中医传统配伍理论的要求,无配伍禁忌。
2.谨慎联合用药,如确需联合使用时,应谨慎考虑中药注射剂的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3.需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中药注射剂,严禁混合配伍,应分开使用。除有特殊说明,中药注射剂不宜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同时共用一条通道。
(二)中成药与西药的联合使用
针对具体疾病制定用药方案时,考虑中西药物的主辅地位确定给药剂量、给药时间、给药途径。
1.中成药与西药如无明确禁忌,可以联合应用,给药途径相同的,应分开使用。
2.应避免副作用相似的中西药联合使用,也应避免有不良相互作用的中西药联合使用。
中西药注射剂联合使用时,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1.谨慎联合使用。如果中西药注射剂确需联合用药,应根据中西医诊断和各自的用药原则选药,充分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尽可能减少联用药物的种数和剂量,根据临床情况及时调整用药。
2.中西注射剂联用,尽可能选择不同的给药途径(如穴位注射、静脉注射)。必须同一途径用药时,应将中西药分开使用,谨慎考虑两种注射剂的使用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严禁混合配伍。
三、孕妇使用中成药的原则
1.妊娠期妇女必须用药时,应选择对胎儿无损害的中成药。
2.妊娠期妇女使用中成药,尽量采取口服途径给药,应慎重使用中药注射剂;根据中成药治疗效果,应尽量缩短妊娠期妇女用药疗程,及时减量或停药。
3.可以导致妊娠期妇女流产或对胎儿有致畸作用的中成药,为妊娠禁忌。此类药物多为含有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组份,如砒霜、雄黄、轻粉、斑蝥、蟾酥、麝香、马钱子、乌头、附子、土蟞虫、水蛭、虻虫、三棱、莪术、商陆、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子、巴豆等。
4.可能会导致妊娠期妇女流产等副作用,属于妊娠慎用药物。这类药物多数含有通经祛瘀类的桃仁、红花、牛膝、蒲黄、五灵脂、穿山甲、王不留行、凌霄花、虎杖、卷柏、三七等,行气破滞类枳实、大黄、芒硝、番泻叶、郁李仁等,辛热燥烈类的干姜、肉桂等,滑利通窍类的冬葵子、瞿麦、木通、漏芦等。
四、儿童使用中成药的原则
1.儿童使用中成药应注意生理特殊性,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生理特点,选择恰当的药物和用药方法,儿童中成药用药剂量,必须兼顾有效性和安全性。
2.宜优先选用儿童专用药,儿童专用中成药一般情况下说明书都列有与儿童年龄或体重相应的用药剂量,应根据推荐剂量选择相应药量。
3.非儿童专用中成药应结合具体病情,在保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根据儿童年龄与体重选择相应药量。一般情况3岁以内服1/4成人量,3~5岁的可服1/3成人量,5~10岁的可服1/2成人量,10岁以上与成人量相差不大即可。
4.含有较大的毒副作用成分的中成药,或者含有对小儿有特殊毒副作用成分的中成药,应充分衡量其风险/收益,除没有其它治疗药物或方法而必须使用外,其它情况下不应23 使用。
5.儿童患者使用中成药的种类不宜多,应尽量采取口服或外用途径给药,慎重使用中药注射剂。
6.根据治疗效果,应尽量缩短儿童用药疗程,及时减量或停药。
第三部分各类中成药临床应用
一、解表剂
解表剂是以麻黄、桂枝、荆芥、防风、桑叶、菊花、柴胡、薄荷、豆豉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中成药,解表剂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和扶正解表三大类。临床以恶寒发热、舌苔薄白或黄、脉浮等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等见上述症状者。
1.辛温解表剂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证。症见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肢体痠痛、口不渴、无汗或汗出而仍发热恶风寒、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等。例如感冒清热颗粒、九味羌活丸(颗粒)。
2.辛凉解表剂适用于外感风热证。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咽痛,或咳嗽、舌尖红、苔薄白或兼微黄、脉浮数等。例如银翘解毒丸(颗粒、胶囊、片)、桑菊感冒片、柴胡注射液。
3.扶正解表剂适用于正气虚弱复感外邪而致的表证。可根据气血阴阳虚损的不同有所区别。气虚感冒者症见反复感冒、低热汗出、倦怠、舌质淡有齿痕、苔薄、脉弱等。例如玉屏风颗粒(口服液)、参苏丸(胶囊)。
注意事项:(1)服用解表剂后宜避风寒,或增衣被,或辅之以粥,以助汗出;(2)解表取汗,以遍身持续微汗为最佳。若汗出不彻,则病邪不解;汗出太多,则耗伤气津,重则导致亡阴亡阳之变;(3)汗出病瘥,即当停服,不必尽剂;(4)服用解表剂时忌生冷、油腻之品,多饮水,注意休息;(5)若外邪已入里,或麻疹已透,或疮疡已溃,或虚证水肿,均不宜使用。
二、泻下剂
泻下剂是以大黄、芒硝、火麻仁、牵牛子、甘遂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通利大便、泻下积滞、荡涤实热或攻逐水饮、寒积等作用,用以治疗里实证的中成药。泻下剂分为寒下、温下、润下、逐水及攻补兼施五类。临床以大便秘结不通、少尿、无尿、胸水、腹水等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便秘、肠梗阻、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幽门梗阻、胸腔积液、腹水等见上述症状者。
1.寒下剂适用于里热与积滞互结之实证。症见大便秘结、腹部或满或胀或痛,甚或潮热、苔黄、脉实等。例如三黄片(胶囊、丸)、当归龙荟丸、复方芦荟胶囊。
2.温下剂适用于因寒成结之里实证。症见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腹痛喜温、手足不温,甚或厥冷、脉沉紧等。例如苁蓉通便口服液。
3.润下剂适用于肠燥津亏、大便秘结证。症见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苔黄燥、脉滑实等。例如麻仁润肠丸(软胶囊)、麻仁滋脾丸。
4.逐水剂适用于水饮壅盛于里之实证。症见胸胁引痛或水肿腹胀、二便不利、脉实有力等。例如舟车丸。
5.攻补兼施剂适用于里实正虚而大便秘结证。症见脘腹胀满、大便秘结兼气血阴津不足表现。例如便通胶囊(片)。
注意事项:(1)泻下剂作用峻猛,大都易于耗损胃气,中病即止,慎勿过剂;(2)24 老年体虚,新产血亏,病后津伤,以及亡血家等,应攻补兼施,虚实兼顾。
三、和解剂
和解剂是以柴胡、黄芩、青蒿、白芍、半夏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等作用,用以治疗伤寒邪在少阳、胃肠不和、肝脾不和等证的中成药。和解剂分为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三类。临床以寒热往来、胸胁满闷、呕吐下利等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疟疾、感冒、各类肝炎、胆囊炎、慢性肠炎、慢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等见上述症状者。
1.和解少阳剂适用于邪在少阳证。症见往来寒热、胸肋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以及口苦、咽干、目眩等。例如小柴胡颗粒(片)。
2.调和肝脾剂适用于肝脾不和证。症见脘腹胸胁胀痛、神疲食少、月经不调、腹痛泄泻、手足不温等。例如加味逍遥丸、逍遥丸(颗粒)。
3.调和肠胃剂适用于肠胃不和证。症见心下痞满、恶心呕吐、脘腹胀痛、肠鸣下利等。例如半夏泻心汤等。
注意事项:(1)本类方剂以祛邪为主,纯虚不宜用;(2)临证使用要辨清表里、上下、气血以及寒热虚实的多少选用中成药。
四、清热剂
清热剂是以银花、连翘、板兰根、大青叶、黄芩、黄连、黄柏、栀子、丹皮、桑白皮、紫草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及滋阴透热等作用,用以治疗里热证的中成药。清热剂分为清气分热(清热泻火)、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气血两清、清脏腑热、清虚热等六类。临床以发热、舌红苔黄、脉数等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与非感染炎症性疾病如流感、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牙龈炎、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腮腺炎、各类肺炎、肝炎、胃肠炎、败血症、流行性出血热等见上述症状者。
1.清气分热(清热泻火)剂适用于热在气分、热盛津伤之证。症见身热不恶寒、反恶热、大汗、口渴饮冷、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例如牛黄上清丸(胶囊、片)、黄连上清丸(颗粒、片、胶囊)。
2.清营凉血剂适用于邪热传营,或热入血分证。症见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或斑疹隐隐、发斑、出血、昏狂、舌绛、脉数等。例如石龙清血颗粒、五福化毒丸、新雪丸(颗粒、胶囊、片)。
3.清热解毒剂适用于火热毒邪引起的各类病证。症见口舌生疮、咽喉肿痛、便秘溲赤或大热渴饮、谵语神昏、吐衄发斑、舌绛唇焦;或头面红肿焮痛、痈疡疔疮、舌苔黄燥及外科的热毒痈疡等。例如西黄丸(胶囊)、双黄连合剂(颗粒、胶囊、片)、银黄颗粒(片)、板蓝根颗粒、季德胜蛇药片、连翘败毒丸(膏、片)、如意金黄散。
4.清脏腑热剂适用于火热邪毒引起的脏腑火热证。
心经热盛症见心烦、口舌生疮或小便涩痛、舌红脉数;肝胆火旺症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肺热症见咳嗽气喘、发热、舌红苔黄、脉细数;热蕴脾胃症见牙龈肿痛、溃烂、口臭、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湿热蕴结肠腑可见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舌苔黄腻、脉弦数。例如牛黄清心丸、龙胆泻肝丸、护肝片(颗粒、胶囊)、茵栀黄颗粒(口服液)、复方黄连素片。
5.清虚热剂适用于阴虚内热之证。症见夜热早凉、舌红少苔,或骨蒸潮热,或久热不退之虚热证。例如知柏地黄丸。
6.气血两清剂适用于疫毒或热毒所致的气血两燔证。症见大热烦渴、吐衄、发斑、神昏谵语等。例如清瘟解毒丸(片)。
注意事项:(1)中病即止,不宜久服;(2)注意辨别热证的部位;(3)辨别热证真假、虚实;(4)对于平素阳气不足,脾胃虚弱之体,可配伍醒脾和胃之品;(5)如服药呕吐者,可采用凉药热服法。
五、祛暑剂
祛暑剂是以藿香、佩兰、香薷、鲜银花、鲜扁豆花、鲜荷叶、西瓜翠衣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祛除暑邪的作用,用以治疗暑病的中成药。祛暑剂分为祛暑解表、祛暑清热、祛暑利湿和清暑益气四类。临床以身热、面赤、心烦、小便短赤、舌红脉数或洪大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小儿腹泻等见上述症状者。
1.祛暑清热剂适用于夏月感受暑热之证。症见身热心烦、汗多口渴等。例如甘露消毒丸。
2.祛暑解表剂适用于暑气内伏,兼外感风寒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心烦口渴等。例如藿香正气水(丸、胶囊)、保济丸。
3.祛暑利湿剂适用于感冒挟湿证。症见身热烦渴、胸脘痞闷、小便不利等。例如十滴水。
4.清暑益气剂适用于暑热伤气,津液受灼证。症见身热烦渴、倦怠少气、汗多脉虚等。例如清暑益气丸。
注意事项:(1)暑多挟湿,祛暑剂中多配伍祛湿之品,但不能过于温燥,以免耗伤气津;(2)忌生冷、油腻饮食。
六、温里剂
温里剂是以制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小茴香、高良姜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温里助阳、散寒通脉等作用,用以治疗里寒证的中成药。温里剂分为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三大类。临床以畏寒肢凉、喜温蜷卧、面色苍白、口淡不渴、小便清长、脉沉迟或缓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肠痉挛、末梢循环障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风湿性关节炎等见上述症状者。
1.温中祛寒剂适用于中焦虚寒证。症见脘腹疼痛、呕恶下利、不思饮食、肢体倦怠、手足不温、口淡不渴、舌苔白滑、脉沉细或沉迟等。例如附子理中丸(片)、黄芪建中丸。
2.回阳救逆剂适用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甚至阴盛格阳或戴阳的危重病证。症见四肢厥逆、恶寒蜷卧、呕吐腹痛、下利清谷、精神萎靡、脉沉细或沉微等。例如参附注射液。
3.温经散寒剂适用于寒凝经脉证。症见手足厥寒,或肢体疼痛,或发阴疽等。例如小金丸、代温灸膏。
注意事项:(1)凡实热证、素体阴虚内热、失血伤阴者不宜用;(2)孕妇及气候炎热时慎用。
七、表里双解剂
表里双解剂是以解表药与治里药为主组成,具有表里双解作用,用以治疗表里同病的中成药。表里双解剂分为解表攻里、解表清里、解表温里三类。临床以表寒里热、表热里寒、表实里虚、表虚里实以及表里俱寒、表里俱热、表里俱虚、表里俱实等表现为辨证要点。
临床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肥胖症、习惯性便秘、痔疮、痢疾、胃肠型感冒、急性肾炎等有表里同病表现者。
1.解表攻里剂适用于外有表邪,里有实积之证。既有表寒或表热的症状,又有里实表现。例如防风通圣丸(颗粒)。
2.解表清里剂适用于表证未解,里热已炽之证。既有表寒或表热的症状,又见里热表现。例如葛根芩连丸。
3.解表温里剂适用于外有表证而里有寒象之证。临床兼见表寒与里寒的症状。小青26 龙胶囊(合剂、颗粒、糖浆)、五积散。
注意事项:(1)必须具备既有表证,又有里证者,方可应用,否则即不相宜;(2)辨别表证与里证的寒、热、虚、实,然后针对病情选择适当的方剂;(3)分清表证与里证的轻重主次。
八、补益剂
补益剂是以人参、黄芪、黄精、玉竹、当归、熟地、女贞子、鹿茸、肉苁蓉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补养人体气、血、阴、阳等作用,用以治疗各种虚证的中成药。补益剂分为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补阳、阴阳双补六种,临床以气、血、阴、阳虚损不足诸症表现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贫血、休克、衰老、退行性病变、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出现气血阴阳虚损表现者。
1.补气剂适用于脾肺气虚证。症见肢体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语声低微、动则气促、面色萎黄、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弱或虚大,甚或虚热自汗,或脱肛、子宫脱垂等。例如参苓白术散(丸、颗粒)、补中益气丸(颗粒)。
2.补血剂适用于血虚病证。症见面色无华、头晕、眼花、心悸失眠、唇甲色淡、妇女经水愆期、量少色淡、脉细数或细涩、舌质淡红、苔滑少津等。例如归脾丸(合剂)、当归补血丸。
3.气血双补剂适用于气血两虚证。症见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气短、肢体倦怠、舌质淡、苔薄白、脉虚细等。例如八珍益母丸(胶囊)、乌鸡白凤丸(胶囊、片)、人参养荣丸。
4.补阴剂适用于阴虚证。症见肢体嬴瘦、头晕耳鸣、潮热颧红、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虚烦不眠、大便干燥、小便短黄,甚则骨蒸盗汗、呛咳无痰、梦遗滑精、腰酸背痛、脉沉细数、舌红少苔、少津等。例如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胶囊、片)、生脉饮(颗粒、胶囊、注射液)、百合固金丸。
5.补阳剂适用于阳虚证。症见腰膝酸痛、四肢不温、酸软无力、少腹拘急冷痛、小便不利,或小便频数、阳痿早泄、肢体赢瘦、消渴、脉沉细或尺脉沉伏等。例如金匮肾气丸(片)、四神丸(片)。
6.阴阳双补适用于阴阳两虚证。症见头晕目眩、腰膝酸软、阳痿遗精、畏寒肢冷、午后潮热等。例如补肾益脑片。
注意事项:(1)辨治虚证,辨别真假;(2)体质强壮者不宜补,邪气盛者慎用;(3)脾胃素虚宜先调理脾胃,或在补益方中佐以健脾和胃、理气消导的中成药;(4)服药时间以空腹或饭前为佳。
九、安神剂
安神剂是以磁石、龙齿、珍珠母、远志、酸枣仁、柏子仁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安定神志作用,用以治疗各种神志不安疾患的中成药。安神剂分为重镇安神和滋养安神两类。临床以失眠、心悸、烦躁、惊狂等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睡眠异常(失眠)、神经官能症、甲状腺机能亢进症、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出现上述症状者。
1.重镇安神剂适用于心阳偏亢之证。症见烦乱、失眠、惊悸、怔忡等。例如磁朱丸、朱砂安神丸。
2.滋养安神剂适用于阴血不足,心神失养证。症见虚烦少寐、心悸盗汗、梦遗健忘、舌红苔少等。例如天王补心丸(片)、养血安神丸、柏子养心丸(片)。
注意事项:(1)重镇安神类多由金石药物组成,不宜久服,以免有碍脾胃运化,影响消化功能;(2)素体脾胃不健,服用安神剂时可配合补脾和胃的中成药。
十、开窍剂
开窍剂是以麝香、冰片、石菖蒲等芳香开窍药物为主组成,具有开窍醒神等作用,用以治疗神昏窍闭(神志障碍)、心痛彻背诸证的中成药。开窍剂分为凉开(清热开窍)和温开(芳香开窍)两类。临床以神志障碍、情志异常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尿毒症、肝昏迷,癫痫、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见上述症状者。
1.凉开(清热开窍)剂适用于温邪热毒内陷心包的热闭证。症见高热、神昏谵语,甚或痉厥等。例如安宫牛黄丸、清开灵注射液(胶囊、片、颗粒)、安脑丸、局方至宝丸。
2.温开(芳香开窍)剂适用于中风、中寒、痰厥等属于寒闭之证。症见突然昏倒、牙关紧闭、神昏不语、苔白脉迟等。例如苏合香丸、十香返生丸。
注意事项:(1)神昏有闭与脱之分,闭证可用本类药物治疗,同时闭症要与祛邪药同用,脱证不宜使用;(2)孕妇慎用或忌用;(3)开窍剂久服易伤元气,故临床多用于急救,中病即止。
十一、固涩剂
固涩剂是以麻黄根、浮小麦、五味子、五倍子、肉豆蔻、桑螵蛸、金樱子、煅龙骨、煅牡蛎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收敛固涩作用,用以治疗气、血、精、津耗散滑脱之证的中成药。固涩剂分为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固脱、涩精止遗、固崩止带五类。临床以自汗、盗汗、久咳、久泻、遗精、滑泄、小便失禁、崩漏、带下等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肺结核病、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小儿遗尿、神经性尿频、神经衰弱、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过多、慢性咳嗽等见上述症状者。
1.固表止汗剂适用于体虚卫外不固,阴液不能内守证。症见自汗、盗汗。例如玉屏风颗粒。
2.敛肺止咳剂适用于久咳肺虚,气阴耗伤证。症见咳嗽、气喘、自汗、脉虚数等。例如固本咳喘片。
3.涩肠固脱剂适用于泻痢日久不止,脾肾虚寒,以致大便滑脱不禁证。症见久泻久痢或五更泄泻、完谷不化、形寒肢冷、腰膝冷痛等。例如固肠止泻丸。
4.涩精止遗剂适用于肾气不足,膀胱失约证或肾虚封藏失职,精关不固证。症见遗精滑泄或尿频遗精等。例如缩泉丸(胶囊)、金锁固金丸。
5.固崩止带剂适用于妇女崩中漏下,或带下日久不止等证。症见月经过多、漏下不止或带下量多不止等。例如千金止带丸。
注意事项:涩剂为正虚无邪者设,故凡外邪未去,误用固涩剂,则有“闭门留寇”之弊。
十二、理气剂
理气剂是以枳实、陈皮、厚朴、沉香、乌药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降气作用,用以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的中成药。理气剂分为行气剂和降气剂。临床以脘腹胀痛、嗳气吞酸、恶心呕吐、大便不畅、胸胁胀痛、游走不定、情绪抑郁、月经不调或喘咳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肠胃功能紊乱、慢性肝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等见上述症状者。
1.行气剂适用于气机郁滞证。行气剂可分为理气疏肝、疏肝散结、理气和中、理气止痛等。气滞证可见脘腹胀满、嗳气吞酸、呕恶食少、大便失常或胸胁胀痛,或疝气痛,或月经不调,或痛经。例如丹栀逍遥丸、逍遥丸(颗粒)、胃苏颗粒、元胡止痛片(颗粒、胶囊、滴丸)、三九胃泰颗粒、气滞胃痛颗粒(片)、妇科十味片。
2.降气剂适用于气机上逆之证。症见咳喘、呕吐、嗳气、呃逆等。例如苏子降气丸。
注意事项:⑴理气药物大多辛温香燥,易于耗气伤津,助热生火,当中病即止,慎28 勿过剂;⑵年老体弱、阴虚火旺、孕妇或素有崩漏吐衄者应慎用。
十三、理血剂
理血剂是以桃仁、红花、川芎、赤芍、三棱、莪术、乳香、没药、三
七、水蛭、虻虫、苏木,大小蓟、花蕊石、血余炭、藕节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活血祛瘀或止血作用,用以治疗各类瘀血或出血病证的中成药。理血剂分为活血祛瘀与止血两类。临床以刺痛有定处、舌紫黯、瘀斑瘀点、痛经、闭经、病理性肿块,及各种出血病症(吐血、衄血、咳血、尿血、便血、崩漏及外伤)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各类骨折、软组织损伤、疼痛、缺血性疾病(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性疾病、血液病、风湿病、肿瘤等有瘀血表现及各类出血性疾病如外伤出血、月经过多、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见上述表现者。
1.活血剂又可分为活血化瘀、益气活血、温经活血、养血活血、凉血散瘀、化瘀消癥、散瘀止血、接筋续骨剂。适用于蓄血及各种瘀血阻滞跌打损伤病证。症见刺痛有定处、舌紫暗、舌上有青紫斑或紫点、腹中或其他部位有肿块、疼痛拒按、按之坚硬、固定不移等。例如丹参注射液、麝香保心丸、复方丹参片(胶囊、颗粒、滴丸)、血府逐瘀丸(胶囊)、冠心苏合丸(胶囊、软胶囊)、速效救心丸、地奥心血康胶囊、通心络胶囊、益母草膏(颗粒、片、胶囊)、接骨七厘散、伤科接骨片、云南白药(胶囊、膏、酊、气雾剂)、活血止痛散(胶囊)、舒筋活血丸(片)、颈舒颗粒、狗皮膏。
2.止血剂适用于血溢脉外的出血证。症见吐血、衄血、咳血、便血、尿血、崩漏等。例如槐角丸、三七胶囊(片)。
注意事项:⑴妇女经期、月经过多及孕妇均当慎用或禁用活血祛瘀剂;⑵逐瘀过猛或久用逐瘀,均易耗血伤正,只能暂用,不能久服,中病即止。
十四、治风剂
治风剂是以川芎、防风、羌活、荆芥、白芷及羚羊角、钩藤、石决明、天麻、鳖甲、龟板、牡蛎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疏散外风或平熄内风等作用,用于治疗风病的中成药。治风剂分为疏散外风和平熄内风两类。临床以头痛、口眼斜、肢体痉挛、眩晕头痛、猝然昏倒、半身不遂或高热、抽搐、痉厥等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偏头痛、面神经麻痹、破伤风、急性脑血管病、高血压脑病、妊娠高血压、癫痫发作、震颤麻痹、小儿高热惊厥、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见上述症状者。
1.疏散外风剂适用于外风所致病证。症见头痛、恶风、肌肤瘙痒、肢体麻木、筋骨挛痛、关节屈伸不利,或口眼歪斜,甚则角弓反张等。例如川芎茶调丸(散、颗粒、片)、疏风活络丸。
2.平熄内风剂适用于内风证。症见眩晕、震颤、四肢抽搐、语言蹇涩、足废不用,甚或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口角歪斜、半身不遂等。例如天麻钩藤颗粒、松龄血脉康胶囊、华佗再造丸。
注意事项:(1)应注意区别内风与外风;(2)疏散外风剂多辛香走窜,易伤阴液,而助阳热,故阴津不足或阴虚阳亢者应慎用。
十五、治燥剂
治燥剂是以桑叶、杏仁、沙参、麦冬、生地、熟地、玄参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轻宣外燥或滋阴润燥等作用,用于治疗燥证的中成药。治燥剂分为轻宣外燥剂与滋阴润燥剂。临床以干咳少痰、口渴、鼻燥、消渴、便秘、舌红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百日咳、肺炎、支气管扩张、肺癌、习惯性便秘、糖尿病、干燥综合征、肺结核、慢性萎缩性胃炎等见上述症状者。
1.轻宣外燥剂适用于外感凉燥或温燥证。凉燥证症见头痛恶寒、咳嗽痰稀、鼻塞咽29 干、舌苔薄白;温燥证症见头痛身热、干咳少痰、或气逆而喘、口渴鼻燥、舌边尖红、苔薄白而燥。例如杏苏止咳糖浆(颗粒)。
2.滋阴润燥剂适用于脏腑津伤液耗的内燥证。燥在上者,症见干咳、少痰、咽燥、咯血;燥在中者,症见肌肉消瘦、干呕食少;燥在下者,症见消渴或津枯便秘等。例如养阴清肺口服液(膏、丸、糖浆)、蜜炼川贝枇杷膏。
注意事项:⑴首先应分清外燥和内燥,外燥又须分清温燥与凉燥;⑵甘凉滋润药物易于助湿滞气,脾虚便溏或素体湿盛者忌用。
十六、祛湿剂
祛湿剂是以羌活、独活、秦艽、防风、防己、桑枝及茯苓、泽泻、猪苓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化湿利水、通淋泄浊作用,用于治疗水湿病证的中成药。祛湿剂分为化湿和胃、清热祛湿、利水渗湿、温化水湿、祛湿化浊五类。临床以肢体麻木、关节疼痛、关节肿胀、腰膝疼痛、屈伸不利及小便不利、无尿、水肿、腹泻等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各类风湿病、各类骨关节炎、骨质增生及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肝硬化腹水、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产后小便困难等见上述症状者。
1.化湿和胃剂又称燥湿和中。适用于湿浊内阻,脾胃失和证。症见脘腹痞满、嗳气吞酸、呕吐泄泻、食少体倦等。例如香砂平胃散(颗粒、丸)、枳术丸。
2.清热祛湿剂适用于湿热外感,或湿热内盛,以及湿热下注证。症见身目发黄、小便短赤,或霍乱吐泻、下利脓血便或大便臭秽、小便混浊,或关节红肿酸痛等。例如消炎利胆片(颗粒、胶囊)、妇科千金片、八正颗粒。
3.利水渗湿剂适用于水湿壅盛证。症见小便不利、水肿、腹水、泄泻等。例如五苓散(胶囊、片)。
4.温化水湿剂适用于阳虚不能化水和湿从寒化证。症见痰饮、水肿、小便不利、泻痢不止、形寒肢冷等。例如萆解分清丸、肾炎康复片。
5.祛湿化浊剂适用于湿浊不化所致的白浊、妇女带下等证。症见小便混浊、淋漓涩痛,或带下色白、质稠、状如凝乳或豆腐渣状,气味酸臭、舌苔厚腻、脉滑等。例如血脂康胶囊、白带丸。
6.祛风胜湿剂适用于风湿痹阻经络证。症见肢体、肌肉、关节疼痛、酸楚、麻木、沉重以及关节肿大、变形、屈伸不利等。例如独活寄生丸。
注意事项:祛风湿剂多由芳香温燥或甘淡渗利之药组成,多辛燥,易于耗伤阴津,对素体阴虚津亏,病后体弱,以及孕妇等均应慎用。
十七、祛痰剂
祛痰剂是以半夏、贝母、南星、瓜蒌、竹茹、前胡、桔梗、海藻、昆布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消除痰涎作用,用以治疗各种痰病的中成药。祛痰剂分为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润燥化痰、温化寒痰和化痰熄风等五类。临床以咳嗽、喘促、头疼、眩晕、呕吐等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神经性呕吐、神经官能症、消化性溃疡、更年期综合征、癫痫、中风、冠心病、肺炎、高血压病、眩晕等见上述症状者。
1.燥湿化痰剂适用于湿痰证。症见咳吐多量稠痰、痰滑易咳、胸脘痞闷、恶心呕吐、眩晕、肢体困重、食少口腻、舌苔白腻或白滑、脉缓或滑等。例如二陈丸、内消瘰疬丸、祛痰止咳颗粒。
2.清热化痰剂适用于痰热证。症见咳吐黄痰、咯吐不利、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例如祛痰灵口服液、止咳橘红丸(颗粒、胶囊、片))、黄氏响声丸。
3.润燥化痰剂适用于燥痰证。症见咳嗽甚或呛咳、咯痰不爽,或痰粘成块,或痰中带血、胸闷胸痛、口鼻干燥、舌干少津、苔干、脉涩等。例如养阴清肺丸(膏、糖浆)、蜜30 炼川贝枇杷膏。
4.温化寒痰适用于寒痰证。症见咳吐白痰、胸闷脘痞、气喘哮鸣、畏寒肢冷、舌苔白腻、脉弦滑或弦紧。例如通宣理肺丸(颗粒、胶囊、片)。
5.化痰熄风适用于内风挟痰证。症见眩晕头痛,或发癫痫,甚则昏厥、不省人事、舌苔白腻、脉弦滑等。例如半夏天麻丸。
注意事项:(1)辨别痰病的性质,分清寒热燥湿、标本缓急;(2)有咳血倾向者,不宜使用燥热之剂,以免引起大量出血;(3)表邪未解或痰多者,慎用滋润之品,以防壅滞留邪,病久不愈;(4)辨明生痰之源,重视循因治本。
十八、止咳平喘剂
止咳平喘剂是以杏仁、苏子、枇杷叶、紫菀、百部、款冬花、桑白皮、葶苈子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止咳平喘等作用,用以治疗各种痰、咳、喘证的中成药。临床以咳嗽、咯痰、哮喘、胸闷、憋气等为辨证要点。根据配伍不同又可分为清肺止咳、温肺止咳、补肺止咳、化痰止咳、温肺平喘、清肺平喘、补肺平喘、纳气平喘等。
临床可用于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源性心脏病、胸膜炎、肺炎、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等见上述症状者。例如蛤蚧定喘丸、固本咳喘片。
注意事项:外感咳嗽初起,不宜单用收涩止咳剂,以防留邪。
十九、消导化积剂
消导化积剂是以山楂、神曲、谷麦芽、鸡内金、莱菔子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消食健脾或化积导滞作用,用以治疗食积停滞的中成药。消导化积剂分为消食化积剂和健脾消食剂两类。临床以脘腹胀闷、嗳腐吞酸、厌食呕恶、腹胀、腹痛或泄泻、舌苔腻等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小儿厌食症、胃肠炎、胆囊炎、细菌性痢疾等见上述症状者。
1.消食化积剂适用于食积内停之证。症见胸脘痞闷、嗳腐吞酸、恶食呕逆、腹痛泄泻等。例如保和丸(颗粒、片)、枳实导滞丸。
2.健脾消食剂适用于脾胃虚弱,食积内停之证。症见脘腹痞满、不思饮食、面黄体瘦、倦怠乏力、大便溏薄等。例如健脾丸、健儿消食口服液。
注意事项:(1)使用人参类补益药时,不宜配伍使用含莱菔子的药物;(2)食积内停,易使气机阻滞,气机阻滞又可导致积滞不化,配伍具有理气作用的药物,使气行而积消;(3)消导剂虽较泻下剂缓和,但总属攻伐之剂,不宜久服,纯虚无实者禁用。
二十、杀虫剂
杀虫剂是以苦楝根皮、雷丸、槟榔、使君子、南瓜子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驱虫或杀虫作用,用以治疗人体消化道寄生虫病的中成药。临床以脐腹作痛、时发时止、痛定能食、面色萎黄,或面白唇红,或面生干癣样的白色虫斑,或胃中嘈杂、呕吐清水、舌苔剥落、脉象乍大乍小等为主要表现。
临床可用于驱杀寄生在人体消化道内的蛔虫、蛲虫、绦虫、钩虫等。例如乌梅丸。
注意事项:(1)宜空腹服,尤以临睡前服用为妥,忌油腻香甜食物;(2)有时需要适当配伍泻下药物,以助虫体排出;(3)驱虫药多有攻伐作用或有毒之品,故要注意掌握剂量,且不宜连续服用,以免中毒或伤正;⑷年老、体弱、孕妇等慎用或禁用;⑸临证时结合粪便检验,若发现虫卵,再辨证选用驱虫剂;⑹服驱虫剂之后见有脾胃虚弱者,适当调补脾胃以善其后。
第四部分中成药临床应用管理
一、含毒性中药材的中成药临床应用管理
毒性中药材是指按已经公布的相关法规和法定药材标准中标注为“大毒(剧毒)”、“有毒”的药材。其中属于大毒的,是国务院《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1988年)颁布的28种毒性药材,包括砒石(红砒、白砒)、砒霜、水银、生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斑蝥、青娘虫、红娘虫、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生千金子、生天仙子、闹羊花、雪上一枝蒿、红升丹、白降丹、蟾酥、洋金花、红粉、轻粉、雄黄。
含毒性中药材的中成药品种较多,分布于各科用药中,其中不乏临床常用品种。毒性中药材及其制剂具有较独特的疗效,但若使用不当,就会有致患者中毒的危险。且其中的毒性中药材的毒性范围广,涉及多个系统、器官,大部分毒性药材可一药引起多系统损伤,应引起重视。
另外,一些历代本草学著作中没有毒性记载的饮片及其制剂,近年来有研究报道其具有严重不良反应,比如,马兜铃、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天仙藤等含马兜铃酸,处方中含有这些中药材的中成药,若长期服用,可能造成马兜铃酸的蓄积,导致肾间质纤维化,引起肾功能衰竭等不良反应。
因此,临床使用含毒性中药材的中成药时应注意:
1.辨证使用是防止中毒的关键。不同的病证选用不同的药物治疗,有的放矢,方能达到预期效果。另外,还应注意因人、因时、因地制宜,辨证施治,尤其对小儿、老人、孕妇、哺乳期妇女、体弱者,更应注意正确辨证使用中成药。
2.注意合理配伍。利用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合理配伍用药,既可增强功效,又可减少毒性,如配伍相杀、相畏药。
3.注意用量。含毒性中药材的中成药安全范围小,容易引起中毒,因而要严格控制剂量。既要注意每次用药剂量,还要注意用药时间,防止药物在体内蓄积中毒,同时还要注意个体差异,如孕妇、老人、儿童、体弱者要考虑机体特点。使用此类药,通常从小量开始,逐渐加量,而需长期用药的,必须注意有无蓄积性,可逐渐减量,或采取间歇给药,中病即止,防止蓄积中毒。
4.建立、健全保管、验收、调配、核对等制度,坚持从正规渠道购进药品。
二、中成药不良反应的监测
在合理使用中成药的同时,应加强其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中成药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减少漏报率。一旦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特别加强中药注射剂、含毒性中药材中成药的不良反应监测,临床用药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重视个体差异,辨证施治。制定科学用药方案,避免中西药联合应用的不良反应,掌握含毒性药材中成药的用药规律。
建立中药严重不良反应快速反应、紧急处理预案,并建立严重病例报告追踪调查制度。对中药严重不良反应关联性进行分析评价时,必要时应追踪原始病案、药品生产厂家、批号及原料药的产地、采集、加工、炮制与制剂的工艺方法等。
对上市5年以内的药品和列为国家重点监测的药品,要报告该药品引起的所有可疑不良反应;对上市5年以上的药品主要报告该药品引起严重、罕见或新的不良反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是本地区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的监管部门。国家对药品不良反应实行逐级、定期报告制度。严重或罕见的药品不良反应须随时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发现严重、罕见或新的不良反应病例和在外单位使用药物发生不良反应后来本单位就诊的病例,应先经医护人员诊治和处理,并在15个工作日内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部门报告。
三、开展中成药临床应用监测、建立中成药应用点评制度
中成药临床使用时应针对实际情况,监测所使用的中成药品种、数量、合理用药情32 况和不良事件。特别是对风险较大、毒性明确的中成药,如中药注射剂和含毒性中药材的中成药,可进行重点监测。
处方点评制度和临床药师制度等的落实,可有效地促进中成药临床使用监测,及时获取中成药用量的动态信息、合理用药情况、药品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等。
中成药处方点评内容包括辨证用药、用药剂量、用药方法、给药途径、溶媒、联合用药及配伍合理性、治疗过程中更换药品或停药的合理性等,定期进行中成药处方点评有利于提高临床用药的水平。
临床药师可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监测患者用药全过程,对药物治疗做出综合评价,发现和报告药物不良反应,最大限度地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及有害的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从而更好地保证中成药的临床合理应用,减少和避免药源性伤害。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建设基本规范(试行)
为加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规范化建设,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和《“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2008—2010年)》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所称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指提供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一、服务功能 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针对个体人健康状态,系统维护和提升个体人整体功能状态,管理个体人健康状态风险,实现“未病先防、既病早治、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目标,达到防病治病、健康长寿的目的。
二、服务内容
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健康干预(包括健康咨询与指导)、干预效果评估等全面、综合、规范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治未病”服务)。
三、服务流程
健康状态信息采集、健康状态信息管理(建立健康状态信息库)、健康状态辨识、健康状态评估、健康干预方案制定、健康干预措施实施、干预效果评估等。
四、服务区域及其基本要求
(一)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区域。主要用于采集和录入服务对象的健康状态信息。健康检查(体检)区域应当满足设备与功能需要,可整合本单位的其他相关资源。
(二)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区域。主要用于分析服务对象的健康状态信息并进行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应当相对独立,每间面积不少于10平方米,至少有一间。
(三)健康咨询与指导区域。主要用于根据服务对象的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健康干预方案,指导服务对象进行健康干预,接受服务对象的健康咨询。应当相对独立,若因条件限制,也可与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区域合用,但区域面积应当满足开展业务工作的需要。
(四)健康干预区域。主要用于根据健康干预方案,为服务对象提供各种中医特色的健康干预服务。应当相对独立,区域面积应当满足开展业务工作的需要。各种干预方法的服务区域应当相互隔开,服务环境的私密性能有效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
(五)辅助区域。主要用于服务对象的等候休息,开展健康宣教、服务管理以及特需服务等。区域面积应当满足开展业务工作的需要。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在满足上述服务功能要求及开展业务工作需要的前提下,相关服务区域可以设在同一区域。
五、人员配备
人员配备应当满足“治未病”服务功能的需要,应当包括中医执业医师、“治未病”服务职业技能人员、医技人员、中药师、护理人员、管理人员等。专职医护人员应当不少于6人,中医类别人员不低于70%,其中应当有一名具备副主任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中医执业医师。
中医执业医师、护理人员应当接受“治未病”服务的专门培训。“治未病”服务职业技能人员应当通过相关职业技能的考核鉴定。
医技人员和中药师可整合本单位的其他相关资源。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在满足服务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减少人员配备。中医预防保健机构可减少专职医护人员配备。
六、设备配置
(一)健康状态信息管理设备。计算机、打印机、电话、专用文件柜。
(二)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设备。中医健康评估设备,中医体质辨识评估系统,常规的理化、影像等辅助检查设备(可整合本单位的其他相关资源)。
(三)健康咨询与指导设备。健康宣教宣传栏,影像等演示设备。选择配置:多媒体教学设备及信息网络系统等设备。
(四)健康干预设备。各类针灸、拔罐、刮痧板等器具,中医治疗设备等。
(五)其他。根据本单位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治未病”服务)需要,配置其他相关的设备、设施。
七、制度管理
(一)遵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及《“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2008—2009年)》等的有关要求,研究制定有关工作制度。
(二)建立并执行基本服务规范和技术操作规范。
(三)建立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继续教育培训制度、人员考评制度等。
中医药健康教育资料
上呼吸道感染(中医属感冒范畴)
1.上呼吸道感染具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以及鼻、咽、喉炎等局部症状,应与流感相区别。
2.上呼吸道感染属中医感冒范畴。中医认为感冒之疾,四季可患,在治疗上应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灵活多变,不拘一格,标本兼顾,每每收到针对性强,立竿见影的效果。
【预防与保健】
1、膳食方面:多喝水,宜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及新鲜蔬莱、瓜果。同时常用葱、大蒜、姜、食醋亦有预防作用。
2、起居方面:注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凉:保持居室空气流通、新鲜,勤晒被褥;室内温度不要过低过高,最好保持在16。左右;不要让空调冷风口吹身体.不要开着空调睡觉。
3、运动方面:加强运动及锻炼,经常用冷水洗脸,增强体质。
4、注意和患者保持距离,减少感染机会。
5、上感高发季节适当服用预防药物。据研究口服用预防药物后可使感冒发病率降低50%左右。主要药物有贯众、大青叶、板蓝根、鸭跖草、藿香、佩兰、薄荷、芥穗。不过随着季节变化药物亦有区别如冬春季用贯众、紫苏、荆芥。夏季用藿香、佩兰、薄荷。时邪毒盛,流行广泛用板蓝根,大青叶,款冬花,金银花。
另外,上呼吸道感染与其它许多传染病的前期症状极其相似,故应早期鉴别。流行季节应做好预防工作,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加强耐寒锻炼。自我预防:可擦耳轮(擦热为止),每日2次,点按迎香、合谷,每穴3—5分钟,以局部酸胀、皮肤微红为度,每日2次。
糖尿病(中医属消渴证范畴)
1、糖尿病是一种常见慢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典型病人以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为特点,即:“三多一少”。
2、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中医治疗糖尿病在改善症状、防治并发症等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均有良好疗效。
【预防与保健】
糖尿病除药物治疗外,注重生活调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膳食方面:严格控制饮食,忌摄入过多热量,这是降低血糖,控制病情,防止并发症发生的首要条件。进食的总热量应根据患者的标准体重、生理条件、劳动强度及工作性质而定。患者可常食猪肾、黄鳝、猪脊肉、淡菜、田螺、山药、玉米须、蘑菇、苦瓜、南瓜等食物。食用植物油,少吃盐,禁食各种糖类,戒烟禁酒。
2.心理、运动、精神方面:对糖尿病要有正确认识,应树立治疗信心,保持开朗乐观的情绪,建立规律的生活制度,注意个人卫生,防患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注意防寒保暖,夏季常洗澡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破损.防止尿路感染等。做好劳逸安排,适当参加运动,如打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还可根据病情体质分别选练内养功或太极气功,配合放松功、虚明功等,每天1—3次,每次15—30分钟,以晨起、午后或夜间为宜。
3.①中医药防治方法:糖尿病口渴、多食、多尿,可将黑大豆炒香加天花粉等份研细。每日2次;每次15克内服,有清热、生津、止渴、降血糖功能。②民间验方:猪胰山药汤,有一定效果,用法:猪胰一具,山药60克,煎汤服用。③番白草适量代茶饮。④中成药常36 用消渴丸,金芪降糖片等效果也不错。除此还可采用推拿康复法,一般可推脊椎两侧,并由下而上,摩擦背部,擦背部俞穴,捏捻脚趾。
失眠症(中医属不寐范畴)1.失眠是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而引起,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常见病证。长期失眠能加重或诱发心悸、胸痹、眩晕、头痛。
2.中医药通过调整人体脏腑气血的功能,常能改善睡眠状况,且不引起药物依赖,更不会引起医源性疾患,因而受到患者欢迎。
【预防与保健】
1.膳食方面:可适当选用酸枣仁粥、百合杏仁粥、地黄枣仁粥等,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肥、甘、厚味食物,晚餐不宜过饱,睡前不宜吃零食饮浓茶等。
2.心理方面:失眠者在睡觉时往往由于急于求人睡反而会不断兴奋和紧张,使感觉越发清晰,加重了失眠和焦虑。这时最好的方法是患者要坦然处之.能睡多久就睡多久。
3.情志方面:喜怒有节,保持心情舒畅.情绪要稳定、愉快,消除紧张和疑虑。可以调摄情志着手疗不寐,常可用说理开导、宜情易志等,采用音乐疗法及钓鱼、观赏山水等。
4.起居方面:患者生活要有规律,要注意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睡前要热水洗脚,按摩足底、手心,使情绪放松,忌饮咖啡、浓茶、烟酒,避免长时间看书阅报和过分兴奋、忧愁;居室环境要安静,空气要清新,温度要适宜,光线要柔和,被褥不宜过硬,枕头不要过高。
5.运动方面: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和参加体力劳动。对于提高睡眠的效果,改善体质及提高工作学习效率均有促进作用。如:太极拳、气功均有良好效果。
6.服药方面:遵医嘱服药,但不要依赖安眠药。同时可选用桑椹代茶饮或灯心草、竹叶茶、龙眼、枣仁饮等。
脑卒中(中医属中风范畴)
1.脑卒中又叫中风、脑血管意外。其发病先兆,一般表现为突然昏眩、头痛呕吐、说话不清、半身无力。
2.脑卒中病情凶险变化快,往往病情突然加重。不论首发症状轻重.一定要及时住院观察治疗。
3.争取尽早cT检查,明确诊断,早期治疗。
4.康复治疗是减少致残率的关键.应根据病情尽早开始治疗。【预防与保健】
重视先兆症的观察并积极进行治疗是预防中风病发生的关键;加强护理是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合并症。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的重要环节。
l、膳食方面:少吃动物脂肪.不要贪食,禁酗酒,已有动脉硬化者更应注意。多吃蔬菜和植物油,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等。
2.起居方面:生活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身心过度疲劳,在天气变化明显的季节更应控制血压。
3.心理方面:防治高血压时,除合理应用药物外,重要的是树立乐观精神,消除思想紧张和顾虑。
4.运动方面:根据身体、自身情况进行散步及打太极拳等适量运动。
5.防治心脏病是防治脑卒中的重要环节,当发生脑栓塞时,病人应采取左侧卧位。
6.右旋糖酐及激素有一定作用,抗凝治疗需慎用。
7.做好瘫痪肢体的锻炼。可采用中医针灸、按摩、理疗及语言训练等方法及中药配合综合治疗,效果最佳。
8.预防褥疮及肺部感染发生。9.保持大便通畅。
lO.如病情加重,经cT复查有手术适应症的患者应及早做手术。
慢性支气管炎(属中医咳嗽、喘证范畴)1.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2.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反复发作为主要症状。3.本病以冬季发作为主,中老年人多见,男性比女性多见。
4.慢性支气管炎,根据其l临床症状、特征及发病规律,属中医咳嗽、喘证范畴。中医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其独到之处,尤其是其“未病(发作)先防.冬病夏治”的治病求本治疗原则,在l临床应用时每每取得满意疗效。
【预防与保健】
1.膳食方面: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禁食肥甘、厚昧、辛辣、过咸食物。可常吃白萝h、花生、百合、银耳、猪肺、梨、胡桃仁、罗汉果等食物。
2.起居方面:首先注意气候变化,做好防寒保暖,避免受凉。注意戒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劳逸适度,避免感冒。及时控制、防止发展成为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炎的发作。
3.情志方面:要保持稳定的情绪,消除引起紧张和不愉快的因素。
4.运动方面:适当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如练气功、太极拳、平地行走等。有较好效果,能提高免疫功能,增强御寒抗病能力;加强耐寒锻炼,如从夏季开始。每天用冷水洗手、洗脸、洗鼻、擦身;另外可加强呼吸锻炼.每天作呼吸操15—20分钟等。
5.对反复发作者可取冬病夏治,用中医药扶正固本。如:北芪、灵芝等.另可用敷贴疗法,或口服“玉屏风散”、“朴中益气汤”等。
另外,内伤咳嗽在缓解期间,应坚守“缓则治其本”的原则。补虚固本以图根治。
颈椎病(中医属骨痹、肩颈痛、眩晕范畴)
1、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疾病,随着年龄增长颈椎问盘的结构变化,压迫脊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交感神经等。从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称为颈椎病或颈椎综合症。
2、根据颈椎病的临床不同特点属中医骨痹,肩颈痛。眩晕等范畴。
3、临床表现:
颈肩背疼痛,活动明显受限,甚至并向一侧或两侧上肢放射,疼痛为酸痛、钝痛或烧灼痛;眩晕、耳聋、耳鸣、恶心、呕吐,常因头部转动诱发或加重;头痛、枕部痛、视物模糊、心律紊乱、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肢体发凉、多汗;慢性进行性四肢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如:无力、颤抖、打盹.腿易伴倒等。
【预防与保健】
1.膳食方面: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多食瓜果、蔬菜、蛋类、瘦肉,忌食生冷,并可根据病情选用五加皮酒、苡米粥、核桃仁粥、枸杞酒、龙眼肉粥等。
2.运动方面:坚持自身锻炼:即每日起床后颈部前屈、后伸及左右旋转各50次,活动幅度宜大,速度宜慢。如:可做体操、太极拳、健美操、气功等运动。气功可选练站桩功.铜38 钟功.每天l一3次。
3.起居方面:注意劳逸结合,要有充足睡眠,注意颈部保暖,不要伏案工作过久,要不时地活动颈部。或采用自我按摩风池、风府、列缺等穴。
4.注意避免长时间低头屈颈工作,经常作颈部及肩部功能锻炼,纠正不良的坐卧等生活习惯和姿势,避免感受风寒、防止外伤。
5.症状比较严重,应接受医生手术治疗方案。
冠心病(中医属胸痹、心悸等范畴)
1、心病发病率很高,加岁以后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加,近年来有逐渐年 轻化的趋势。
2、冠心病以心绞痛最常见,其典型症状为发作性胸骨后缩窄性疼痛。
3、心肌梗塞病情凶险,典型症状为持续剧烈胸痛及全身症状。
4、冠心病病情变化快,应及时到医院诊治,必要时住院治疗。【预防与保健】
1.膳食方面:合理的膳食.低脂、低胆固醇。多食清淡之品,多食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蔬菜、水果、海味食物及豆类等含植物蛋白质食物,如黑木耳、香菇、海带、无花果、红枣、胡萝h等,食用油以豆油、玉米油为佳。少吃甜食,少吃盐,不吸烟、少饮酒、少喝咖啡或浓茶。适量食用柑橘有益于冠心病的治疗。
2.起居方面:生活有规律,注意防寒保暖,及时增减衣服;衣着柔软宽松,利于血液流畅,合理调节起居,保证充足睡眠,饭后不应立即就寝,睡眠右侧卧位,双腿微屈曲,夜间不要独居一室。
3.运动方面:避免剧烈活动,参加适量的体力劳动和适当的运动,对于防治和减少肥胖有一定的益处。可进行散步、打太极拳等锻炼。运动强度以不出现胸闷气短,不增加心率和血压,不出现新的心律失常为原则,即做到“力所能及,动中有静”。
4.心理方面:情志异常可导致脏腑功能紊乱而发病,尤与心病关系密切。故防治本病必须高度重视精神调摄。精神要开朗、乐观,不要背包袱。人体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完全可以通过防治减轻或消除症状,应与医生积极配合,避免过度的紧张和劳累及情绪激动,保持心理平衡。
5.保持大便畅通,避免用力排便。
6.中药对于降脂亦有较好效果,无副作用。如山楂、泽泻、葛根、首乌、桑寄生、灵芝、决明子等泡水代茶饮也有益。
高血压病(中医属眩晕、头痛等范畴)
1、高血压最新标准是成年人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ITllllHg为高血压。
2、根据临床体征高血压病分为三期:I期无心脑肾损害;Ⅱ期有心肾损害;Ⅲ期有脑出血、脑缺血、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3、高血压病临床表现以头痛(胀)眩晕、血压升高为主。
4、争取尽早判断病人病情,及时治疗。【预防与保健】
1、膳食方面:低盐清淡(食盐每天控制在6克以下),食物以低脂肪、低胆固醇和适量蛋白为主,如:豆浆、豆腐、牛奶、鸡蛋、鱼、虾、瘦肉等,还需多吃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如洋葱、芹菜、荠菜、绿豆、冬瓜、紫菜、苹果等。还可以服用一些有效的单方草药,39 如野菊花、枸杞子、天麻、山楂、桑寄生、草决明、黄芩、双钩藤、葛根等药,都有一定的降压作用,且没有什么副作用。另外可根据个人饮食习惯食用糖醋大蒜头、牡蛎香菇汤、玉米须茶、芹菜鲜汁茶、陈皮山楂乌龙茶、白菊花茶等。戒烟限酒,忌辛辣,限高粱厚味之品,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排便时下蹲和立起时勿过猛过快,最好用坐式马桶。
2、起居方面:生活有规律,避免过度精神紧张,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避寒冷刺激,尤其冬三月。晚饭后不宜饮用浓茶和咖啡。
3、运动方面:可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如打太极拳及散步:每周五次,每次30分钟。气功一般以静功为主,适当功如送静功、放松功等。
4、心理方面: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绪要稳定、愉快、平和、开朗、切忌发怒、急躁而导致病情加重。可鼓励病人参与娱乐康复活动如园林、钓鱼、书画、弹琴赏月等活动,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5、定期进行血压测量,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获得降压效果后,不要停药,使用维持。
6、如出现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胸闷及心前区痛症状及时就医。
胆囊炎、胆石症(中医属胁痛范畴)胆囊炎大多数由胆囊结石引起。胆囊炎主要症状为右上腹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常有恶心、呕吐和发热。
1.慢性胆囊炎多数表现为右上腹部隐痛不适,慢性消化不良等。
2.胆囊炎、胆石症发病部位在胆,与中医胁痛相似,故归属于中医胁痛范畴。【预防与保健】
1.膳食方面:饮食宜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多食蔬菜、水果和鱼类。少吃肥肉、奶油、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多脂肪类食物;食谱以瘦肉、鱼、豆制品、蔬菜、水果及米面为主;可选用萝h、白菜、香菇、木耳、茭白、马兰头、山楂、玉米须、绿豆、赤小豆等。如:马兰头炒千丝,茭白炒肉丝、绿豆甘草汤或可用金银花、玉米须、金钱草煎汤代茶饮;忌食辛辣、酒类等刺激性食物。避免食用过冷过热食物。饮食要细软易于消化,少吃多餐。
2.起居方面:生活有规律,避免过度精神紧张和刺激,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寒冷刺激。3.情志方面:保持心情舒畅,情绪要稳定、愉快、避免忧思恼怒。可减少胆囊炎的发作。
4.运动方面:可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
5.胁痛除药物治疗外,尚可配合针法、灸法、推拿疗法效果更加。
6.急性发作时表现为右上腹剧痛.并向右肩放射痛感,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甚至出现黄疸,应速送医院治疗。
胃炎(中医属胃脘痛范畴)
1.慢性胃炎是指由不同病因所引起的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2.临床上一般可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两类。
3.患者大多表现为饭后饱胀、泛酸、暖气、无规律性上腹部疼痛等消化不良症状。4.中医对脾胃疾病的治疗,灵活多变,治法万千,独具特色,疗效满意,深受病人欢迎。
【预防与保健】
胃脘痛患者要重视精神与饮食方面的调摄。
1、膳食方面:避免进食对胃有刺激性的饮食和药物(如辛辣食物、水杨酸盐类、泻药等)、饮食有节、不吃过冷或过热的饮料和食物,细细咀嚼后咽下。切忌暴饮暴食或饥饱无常,饮食以少食多餐,清淡易消化为原则。
2、去除致病因素,如戒烟、酒等。
3、起居方面:生活有规律,避免过度精神紧张和刺激,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寒冷刺激。
4、情志方面:保持心情舒畅,情绪要稳定、愉快、避免忧思恼怒。
5、有胃部胀痛者,可服用解痉止痛药。
6、反复发作长期不愈的患者要定期到医院复查。
另外,胃炎病人平紊应注意观察大便情况。素常可选用中药汤剂、验方调治。胃脘痛痛甚之时选用针灸、推拿、敷贴、穴位压迫、耳穴、按摩等疗效显著。如足三里,中脘等穴能够有效的缓解胃痛,使用方便,见效快。
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学称为“粉刺性乳痈”)
一.生活
1.急性期应卧床休息,脓肿切开后取半卧位。
2.勿穿紧身上衣及佩带过紧的胸罩,致使乳头凹陷。
3.保持乳头清洁干燥,经常清除乳头部粉刺样分泌物,预防再次感染。4.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5.及时纠正先天性乳头凹陷。6.保持大便通畅。二.情志
控制情绪,学会自我调适心理,以防气郁化火。三.饮食
饮食宜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多食清热利湿之品,如米仁、绿粥,忌辛辣、刺激、肥甘食品及鱼腥发物。
四、食疗
1.可选用鹌鹑一只,去毛及内脏,加枸杞子30克,菟丝子15克,葫芦巴9克,加水煮熟后,去药加盐,味精,糖适量调味,食肉喝汤。
2、乌骨鸡一只,去毛,洗净内脏,黑豆250克,黑木耳30克,香姑10克,同煮熬汤。
肛瘘
一.生活
1、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勤换内裤,养成良好排便习惯,忌久蹲、久坐、大便过度努挣。
2、发现肛周脓肿,应切开排脓,避免炎症扩大,肛瘘病人应及早治疗。切开外口引流者,要注意引流通畅,避免肛瘘外口堵塞,防止因脓液蓄积而引发新的瘘管分支。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加强提肛肌锻炼,促进术后肛门功能恢复。二.情志
时而流脓,久治不愈,病人情绪抑郁,落落寡欢,了解其心理活动,开导、解释,介绍周围成功病例,解除忧虑,使病人保持心情舒畅。
三.饮食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及高纤维素。如:冬瓜、海带、荠菜、芹菜、绿豆、萝41 卜等。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与肥甘厚味之食。戒烟酒,不暴饮暴食。
四.食疗
1、鲫鱼豆腐汤:鲫鱼100克,豆腐100克,水,调味料适量。鲫鱼洗净,油煎后,放水煮汤,待汤沸后,放人切成块状的豆腐,小火炖煮,加入油、盐调味。具有健脾宽中、开胃利湿之功效。
2、瘦肉梗米粥:瘦肉50克,梗米100克,水,调味料适量。瘦肉洗净,制成糜状,梗米洗净煮粥,再加入瘦肉糜,加入料酒、调味料煮熟即可。具有补脾养胃、养阴益血在之功效。
便秘
一.生活
1、起居有节,生活规律。情绪稳定,避免不良情绪刺激。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不可经常强忍便意,以免形成习惯性便秘。
2、产妇和年老体弱者,应坚持做提肛锻炼:吸气时收缩肛门,呼气时放松,一吸一呼为一提,每日做3次,每次10~15分钟。身体条件尚好者也可做仰卧起坐,以增强腹肌和其他排便肌肉的力量。
3、每日晨起空腹饮一杯盐开水或用蜂蜜冲茶代饮,以润肠通便,同时顺时针按摩腹部以促进肠蠕动。
二.饮食
饮食中应富含纤维素,可多食芹菜、黄瓜、马齿苋、荸荠、西瓜、柚子、生梨等凉性多纤维的蔬菜水果;也可选用黑芝麻、胡桃仁煮粥及红枣银耳羹食用以润肠通便;平时也可以芦根、夜菊花、金银花、决明子等泡茶代饮。不食辛辣、煎炸之物。不饮烈性酒。
三.食疗
1、百合蜂蜜饮:百合50克,蜂蜜、白糖各适量。将百合加水煮至熟透,放人蜂蜜白糖调匀即可。当点心食用。具有滋阴润肠之功效。
2芋头粥:梗米50克,芋头250克,油、盐各适量。将芋头去皮切块,梗米淘洗净,将梗米与芋头一起加水同煮粥,粥成用盐、油调味,随时服用。具有散结、润肠、利便之功效。
痔疮
一.生活
1.养成每日排便的良好习惯,排便时勿久坐久蹲努挣,保持肛周清洁,纠正便时看书阅报等不良习惯。
2.注意个人卫生,便后及时以温水或中药洗液熏洗肛门处。内痔脱出不能回纳者应用手轻托回纳。平时应穿棉质宽松、透气的内裤,内裤应勤换洗。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久站久坐者应每隔2小时进行一些改变体位的活动。平时可进行提肛功能锻炼:吸气时收缩肛门,呼气时放松,一吸一呼为一提,每日做3次,每次10~15分钟。
4.遵循早诊断早治疗原则,对便秘、腹泻、肠炎、痢疾等疾病应积极彻底治疗。积极防治易引起腹内压增高的疾病。
二.情志
保持精神愉快,心胸开阔,戒怒少思。
三.饮食
饮食有节,宜清淡,不暴饮暴食,应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不过食肥甘厚味之品,少食或不食辛辣、煎炸之物。戒烟酒。
四.食疗
芦根茶:芦根100克,白糖、水适量。芦根洗净,加水煮沸后静置10分钟,加白糖少许,随时服用,可代茶饮。清热解毒。
慢性结肠炎
一.生活
起居有节,生活规律。注意劳逸结合,适当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腹部注意保暖。平时可经常按摩足三里穴及指压足底,有增强脾胃运化作用。
二.情志
调畅情志,保持情绪稳定、开朗,消除忧虑、悲伤、急躁等不良情绪刺激。三.饮食
注意饮食有节,不暴饮暴食,不吃生冷、油腻、辛辣、煎炸类食物,少食多纤维食物及牛奶、奶制品。
四.食疗
1、无花果炖猪瘦肉:无花果60克(干品)、瘦猪肉100~200克,水,油、盐、料酒等调味品。将二者加清水适量放人瓦锅内炖熟,加调味品适量即可。具有健胃理肠、消炎解毒之功效。
2、酒闷乌鸡:乌骨鸡1只、黄酒100~200克,盐、料酒等调味品。将乌骨鸡去毛及内脏,洗净后放于罐内加黄酒密封,蒸熟即可。具有补中益脾、温中开胃之功效。
中风
一.生活
1、居住环境宜安静整洁,光线柔和,定时开窗通风,室温一般为18-20摄氏度,湿度30%-60%较为适宜。
2、脑出血的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必要时加床档护栏,防止患者坠床,并根据病情取适宜体位,脑出血的患者给予头部抬高15度,并尽量避免移动头部。
3、卧床休息时要保持患肢的功能位,防止关节变形而失去正常功能。
4、对卧床时间较长的患者,由于血液循环差,皮肤营养发生障碍,易发生褥疮,故应保持床褥的清洁、平整、干燥、柔软。
5、保持大便通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食用些粗纤维食物,如粗粮、新鲜蔬菜及水果,排便时勿用力过度,必要时予开塞露等润肠通便。
二.情志
耐心听患者倾诉,疏导患者情绪使其得到宣泄,保持情绪稳定。三.饮食 饮食原则:
1、低盐、低脂、易消化,意识障碍、吞咽困难者可鼻饲流质。
2、禁食动物脂肪,动物内脏及烟酒。
3、禁用辛辣、刺激、煎烤食物和易动风、生风的食物。四.食疗
1、黑大豆500g加清水,入砂锅内煎至粘稠,每日三次,每次服1匙,含服,慢慢咽,适用于中风后语言不利者。
2、乌骨雌鸡一只,去肠杂内脏,洗净,加黄酒、清水各一半,烧至骨酥肉烂,分顿食肉饮汤,数日食毕,适用于中风后行走不利者。
3、煨猪蹄筋方:猪蹄筋30g将温油发过的猪蹄筋加适量水,文火煨烂后加调味药。用法一日食30g,隔日一次一个月为一疗程,猪蹄筋有舒筋活络,补肝舒筋的作用,适用于中风后遗症。
下肢静脉曲张继发小腿慢性溃疡
(俗称:“老烂脚”)一.生活
1、避免久站与负重,患足宜抬高,减少走动,患肢避免蚊虫咬伤、碰伤、撞伤。有皮肤破损和感染时要及时治疗。
2、溃疡愈合后宜用弹力绷带或穿弹力袜保护。
3、注意皮肤清洁,平时可用温水及中性肥皂清洗,洗后擦拭干净,并涂以润滑油,如有瘙痒,切勿瘙抓,可涂药膏止痒。
二.情志
本病容易反复,病程较长,保持情绪舒畅,避免烦躁、焦急的心情。可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以分散对疼痛的注意力。
三.饮食
适当调整饮食结构,选用有清热利湿作用的食物如绿豆、苦瓜、番茄、黄瓜、藕、丝瓜、冬瓜等,禁食海鲜发物和辛辣刺激之品。
四.食疗
1、伴下肢曲张者,可选用一些通络或软化血管的食品,如:山楂、马兰头、芹菜、丝瓜等。
2、黄鳝500克,黄芪50克,先将黄鳝活杀,去内脏,洗净,切断,与黄芪共炖煮后吃汤及黄鳝肉,使用于下肢溃疡,久不收口,体质虚弱者。
丹毒
一.生活
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2、积极治疗原发病灶及皮肤黏膜的破损,彻底治疗足廯,防止下肢丹毒发生。
3、保持大便通畅,以泻热利湿。
4、症状改善后,不宜过早停药,继续巩固治疗,防止复发。
5、对于下肢丹毒,宜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二.情志
控制情绪,学会自我调适心理,以防气郁化火。三.饮食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健脾、益肾、利湿食物。可食米仁汤、赤豆汤、绿豆汤、菊花茶、金银花露等。少食荤腥及辛辣、刺激之品。
四.食疗
1、可选用鹌鹑一只,去毛及内脏,加枸杞子30克,菟丝子15克,葫芦巴9克,加水44 煮熟后,去药加盐,味精,糖适量调味,食肉喝汤。
2、乌骨鸡一只,去毛,洗净内脏,黑豆250克,黑木耳30克,香姑10克,同煮熬汤。
痹证
痹即闭阻不通之意,当人体肌表经络遭受外邪侵袭后,气血不能畅通,引起肢体、关节等处疼痛、酸楚、重着、麻木等。
包括西医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病等症。原因
1、感寒伤湿,久卧潮湿之地,涉水冒雨,经络受阻;
2、素体阳虚、风寒之邪乘虚而入,气血不畅,寒凝脉络;
3、年高龄老,肾精亏虚、气血不足,骨质失养流失、遇冷则发。根据您目前情况,建议如下
1、防寒保暖,不久居、久卧寒湿之地,不涉水冒雨;
2、素体阳虚之人或年老之人可长服黄芪、白术、防风(玉屏风散)、鹿茸、干姜、党参、人参、桂圆、枸杞等茶饮之品,提高免疫力;
3、“冬病夏治”,风湿之人夏季可行针灸、艾灸、火罐等治疗,或服中药煎剂。
腰痛
腰痛包括西医的外伤、劳损、肾病等。原因
1、久坐冷湿之地或涉水冒雨、衣着冷湿致经脉受阻、气血不通;
2、跌打损伤,长期久坐久立,致使气滞血瘀而发腰痛;
3、久病体虚或年老精血亏虚,或房室过度等,致使肾精亏损而发腰痛 根据您目前情况,建议如下
1、保暖防寒,不久坐,不居住潮湿之地,不涉水冒雨;
2、长期从事坐、立工作的要适时活动腰部,避免久坐久立;如坐姿久时,要起立做腰部旋转,顺时针、逆时针方向交替运动。
3、外伤劳损可用针灸、火罐、温炙、穴位封闭等治疗;
4、生活有规律,不可纵欲过度,年老精血亏虚之人可长服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右归丸、金肾气丸等。
水肿
水肿病包括西医的肾炎、心衰、肾病综合症、营养不良等。原因
1、风邪外袭,肺气不宣,不能通调水道,风水相搏,流溢于肌表;
2、居住卑湿或水涉冒雨,内侵伤脾,脾失健运,水湿不能下行;
3、房室不节,或精神过用、损伤肾气,开合不利。根据您目前情况,建议如下
1、保暖防寒,注意季节气候变化,预防感冒;
2、居住避湿,不涉水冒雨,不可纵欲过度,保持乐观情绪;
3、禁食盐醋、虾、蟹食品,积极治疗肾炎、心衰、高血压、贫血等病;
4、平时可用黄芪、枸杞、桂圆、车前子、玉米须等代茶饮,尿蛋白不退者,可用黄芪、鲤鱼烧汤服食。
淋证
为小便频数,清沥刺痛,欲出未尽,小腹拘急,尿道不利,分石淋、气淋、血淋、膏淋、劳淋。
包括西医的膀胱炎、肾盂肾炎、尿路感染、前列腺增生等证。原因
1、喜食肥甘酒热之品,热煎尿液,炼液为石,而成石淋,热伤血络,迫血妄行,而成血淋;
2、喜怒伤肝生火,郁于下焦,膀胱之气化不利,发生小便艰涩而痛,成为气淋;
3、房室劳伤,过度纵欲,致脾肾气虚,遇劳即发,而成劳淋,小便混浊如膏而成膏淋。根据您目前情况,建议如下
1、少食或不食肥甘酒热之品,出现尿频、急、腹痛、血尿等症要及时就医,平时多喝水,可用中药车前子、玉米须、金钱草、郁金等煎水代茶饮;
2、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少食大热补药,如鹿茸、狗肾等;
3、节制房室,不可过度,女性患者性事之后要及时排尿,保持外阴清洁,禁止盆浴,注意经期、妊娠期、产褥期卫生。
胁痛
包括西医的胆结石、胆囊炎、脂肪肝等。原因
1、多食肥腻油煎食品或暴饮暴食,湿热交织于肝胆,炼液为石;
2、情志失调,气机郁结,肝失条达;
3、气郁日久,气滞血瘀。根据您目前情况,建议如下
1、保持心情舒畅,使肝气条达,郁闷不舒时可服逍遥丸、舒肝理气丸;
2、饮食宜清淡,少食油煎炸食物和肥肉、动物内脏、蛋黄等,多食蔬菜水果、鱼类、瘦肉,避免过食生冷以免诱发本病;
3、胆结石患者可用中药金钱草、银花、米须、郁金等沸水冲泡代茶饮用,也可服用活血祛瘀通络中药处方:柴胡、当归、红花、山甲、桃仁、大黄等。如肝阴不足之肋痛隐隐,为血少不能养肝脏,可服用中药“一贯煎”方: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川楝子,酌加合欢皮、玫瑰花泄肝调气;
4、如发生上腹剧痛、目睛黄染、皮肤色黄,要立即就医治疗。
胃脘痛
包括西医的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原因
1、嗜食生冷、饥饱无常、损伤脾胃;
2、禀赋不足,阳气衰微,易受寒冷;
3、忧思恼怒,伤肝损脾;
4、过量饮酒、暴食或多食不易消化、粗糙食物及辛辣食品,损伤胃络,迫血妄行。
根据您目前情况,建议如下:
1、饮食有规律,忌食生冷、辛辣之品及不消化之粗糙食物,少饮酒,不可暴饮暴食。出现胃出血症兆要立即送医院急诊;
2、保持乐观情绪,不可过急过躁、愤怒抑郁;
3、阳虚胃弱之体要注意保暖,食宜清淡、细软,少食多餐。
消渴
以口渴补饮,多食而消瘦,小便频数量多或小便混浊有甜味为特征,属于西医糖尿病范畴。
原因
1、数食甘美、醇酒厚味,损伤脾胃,酿成内热,消食耗津;
2、姿情纵欲,肾虚精耗,固摄无权,则小便频数混浊。根据您目前情况,建议如下:
1、少食甘美之餐,严控摄入各种水果,如苹果、梨、蜜饯、糖等;
2、可多食养阴生津、护胃滋肾之品,如石斛、麦冬、菊花、枸杞、百合等代茶饮用;
3、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换衣,保持皮肤清洁,预防皮肤感染;
4、生活有规律,不可纵欲过度,保持乐观情绪;
5、按时服用降糖药物,初发轻型糖尿病可服用中药煎剂,如天花粉、玉竹、石斛、麦冬、葛根、银翘、知母等或中成药,如金降糖片、玉泉丸、渴乐宁等。
咳嗽
咳嗽包括西医的上感、慢支、哮喘等。原因
1、肺卫不足,外感寒冷之邪而致;
2、他脏有病,累及肺脏。根据您目前情况,建议如下:
1、防寒保暖,预防感冒、哮喘、慢支发作,可长服中药成方“玉屏散(丸),以提高抗病能力;
2、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通畅,常开窗,不可久居空调房;
3、不抽烟少饮酒,多食蔬菜水果,如梨、百合、白果;
4、积极治疗他脏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
5、“冬病夏治”,夏季可用针灸、药贴、火罐等传统中医疗法及中药补肾健脾宣肺,进行预防治疗,以防冬秋季发病。
眩晕
眩晕包括西医的高血压、脑缺血、脑梗塞、颈椎病等。原因
1、急躁易怒,思虑忧郁致肝阴受伤、肝阳上亢、上扰脑室而晕眩如高血压;
2、心脾不足、生化无源,或痰湿中阻,清阳不升,血不能上奉于脑,气血不足,血不归经,如贫血,宫血,白血病,美尼尔斯综合征等;
3、血脉瘀阻,脉络不通气血不能上养脑窍,如颈椎病、高血脂、脑缺血等;
4、年高龄老肾精不足,或房室过度,肾亏髓空而发眩晕,如老年性痴呆、更年期综合征等。
根据您目前情况,建议如下
1、情绪平和,不急不躁,与世无争,淡泊人生,坚持服用降压药;
2、膳食合理,低脂低盐低糖,多食蔬菜水果,保持二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3、生活有规律,不可过劳过虑,锻炼适当,保证充足睡眠时间;
4、从事久坐低头的工作者要经常适时活动头颈部,预防颈椎病;
5、节制房室,不可纵欲;
6、老人多与外界交流,如可参加老年大学,平时常看报纸、电视,多食核桃、黑木耳、鱼油、蜂蜜等,预防老年痴呆,可用天麻、菊花、山查、枸杞子、丹参等代茶饮。
胸痹
胸痹包括西医的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原因
1、素体阳虚、劳作过度、或感寒受冷、痹阻脉络;
2、饮食不节,过食肥甘生冷或过度饮酒;
3、病延日久、气滞血瘀、经脉瘀阻。根据您目前情况,建议如下:
1、保暖防寒避湿,注意季节气候变化;
2、不食肥甘厚味,不过量饮酒,不食生冷,多食蔬菜水果;
3、不可过喜过悲,过度劳累,随身携带常用药物,如麝香保心丸、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等;
4、生活规律,保持二便通畅,情绪稳定,锻炼适当。
公众健康中医药咨询活动
XX乡镇卫生院
时间:xx年x月x日 地点:
咨询主题:钙与人体的健康
一活动目的:
1、提高本乡居民的健康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
2、宣传中医药在一些常见疾病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3、使居民朋友们掌握一些钙与人体的健康知识。
4、切实用中医药适宜技术为居民朋友解决自身健康问题。
二、咨询内容:
1.问: 现在人为什么缺钙,致病的原因?
答: 一个脂肪过剩,脂肪进去后经过消化分解吸收,给人提供能量。脂肪吸收的基础是什么?就是需要钙的,脂肪越多,钙流失越大,钙是促进脂肪燃烧的,由于现在人的生活好了,脂肪吃得太多了,都是大鱼大肉,反过来钙要促进它燃烧,就要丢失,钙不足了。脂肪越来越多,胖子越来越多,钙丢失越来越大.二个原因,人为什么缺钙,现在人都爱喝饮料,特别是碳酸饮料。营养学公认,碳酸饮料喝得越多,钙丢失越大。为什么?钙是碱性的,碳酸饮料是酸性的,喝得多,是不是要碱性的东西来弥补啊?这钙丢失越大,所以现在人缺钙的现象非常普遍。
2.问: 钙缺乏以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答:一从中医角度来说,叫人老骨头先老。为什么?大家看,肾主骨,也就是人老,肾先老。为什么呢?因为饮食结构不合理,吃的东西太好了,造成岁数越大,肾越亏,骨关节反应越强烈,人老骨先老,其实是人老肾先老,反映在骨头上。骨关节是怎么回事呢?症状是什么?这是人的骨头,骨头是怎么组成的?里面有好多的梁,用它来支撑骨头。骨头的营养从哪里来?就是靠这些骨小梁生长的,但它需要血液来滋补。人越老,肾越亏,肾是气,气不足,血是不是就不足啊!血进去的就少了。骨头是24小时支撑着人体啊,老是不给人家供血,骨小梁撑不住了,老了。慢慢就变细了,塌陷了,骨头是不是就越来越小了?骨头一小,人的个头是不是越来越矮了?所以人上了岁数,个子不就越来越矮了吗,就是肾主骨,出的问题。
二从中医来讲,黑豆是补肾的。从西医来讲矿物质是补肾的。无论中医、西医都认为矿物质缺乏会造成肾功能减弱。咱们再来谈钙为什么是补肾的。每个时辰对应着每个脏器工作,肾是十七点到十九点工作。人吃天然的东西,一、里面维生素多,二、矿物质是最多的,再往下看,十七点到十九点是酉时,是鸡,肾是鸡,鸡是不是经常吃点砂子啊?为什么?它不就是补钙吗。古人讲了,要补点矿物质,现在发现最主要的就是补钙,所以从中医的角度来讲,补钙是补肾的。
3.问: 补肾的目的就是强骨的对吧?
答: 所以人老骨头先老,多吃点钙啊,是不是就延缓衰老了,就健康了。从西医的角度来讲,如果钙足,血管运行通畅,得病的几率就小多了,心脑血管病就很少了吧?钙是多么重要啊。举个例子,过去有种病叫肺结核,医学发展的非常好,把肺结核给控制住了。现在为什么又上升了?原因就是在于饮食不合理,一个是辣椒吃的过多,再一个就是钙的缺乏。很多人在检查身体的时候,看见肺部有感染了,大家想一想,钙是干嘛的?如果钙缺乏,它49 能钙化吗?如果钙充足,它才有机会钙化啊!想想以前得了肺结核怎么治,第一个,要多晒太阳,就是要产生维生素D,第二个,就是要喝牛奶,牛奶中钙多呀。一边让你多补钙,一边又多晒太阳,多产生维生素D,让肺里面钙化了,肺结核不就好了吗。那是过去,现在不能用这方子了,因为现在的人肉吃的太多了,钙丢失太大了,怎么办?从预防学角度来看,咱们只有每天吃点钙。如果出了问题的就要大量的补钙,把它给调过来。据医学统计,钙缺乏跟106种病有关系,钙对人体的健康非常重要,也就是我说的,要想身体棒,先把钙吃上。因为钙参加人体从头到脚每一项生理活动,是一个重要的元素。
4.问: 有的人说钙补多了,容易得结石对吧? 答: 这是一个典型的误解。很简单,你去问问,那些得结石的人有几个是补过钙的?不用争论。为什么得结石?人是一个自稳的系统,当人体缺钙了,人体有一个器官叫甲状腺,它会从骨头里面调出钙来,维持平衡,这叫惰性钙,不是活性钙,来弥补这个平衡。时间长了。最后会出现骨质疏松了。从新的观点来说,补钙就还预防结石。甲状腺从骨头里面调出来的是惰性钙,咱们吃的是活性钙,惰性钙出来后肯定不参加生化过程了,它跟草酸结合,就形成了结石。如果补了活性钙,甲状腺就不用从骨头里面调钙了,正好预防了结石。
5.问: 还有人说补钙多了骨头脆,对吧? 答: 这也是个误区。从1922年开始,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人类补钙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因为补钙而发病的例子。那为什么有人说补钙多了骨头脆呢?很多病例发现,不是钙多了,而是维生素D多了。为什么?过去的人认为,补钙就要补维生素D,因为维生素D是促进钙吸收的,但是钙,人体会缺,维生素D,人体并不缺。这是个很关键的问题。维生素D可以从食物中来,还有一个来源,即每天晒10分钟太阳,就能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如果你再摄入进来,维生素D是不是就多了?多了后就慢慢储存起来。维生素D是脂溶性维生素,多了就中毒。大家看,肝是代谢脂肪的吧,多了就容易引起肝中毒、肝硬化。肝硬化了,是不是就缺血了?哪儿缺血了,哪儿就反应出来了。所以是维生素D中毒了,并不是钙中毒了。
6.问: 喝骨头汤补钙? 答: 是个最典型的误区。实验,买了8公斤骨头,熬了4个小时,最后浓缩到19毫升里面,钙只有33毫升,钙根本就不多,所以这是典型的误解。喝骨头汤的好处在哪?补充的是胶原蛋白,它是促进骨头吸收钙的。要把这些观点调整过来。
7.问: 钙要补充多少呢?
答: 国家的标准是正常人每人每天补充800到1500毫克,这个标准是怎样定的呢?参照过去美国FDA的标准定的,是针对正常人的。
8.问:如果人得病了,还能按正常量那样去补吗?
答:绝对不行,你得加量啊,要与时俱进,不要老死套一个标准。有的人说,我的血钙不缺。什么人血钙才会测出来?第一个,刚做完大手术的,第二个,卧床不起的。正常人没有一个是低的。为什么?人是一个自稳系统,会从骨头里面调出来,你不可能缺钙,再有一个,血在人体占1%,钙占99%,你能拿1%来测99%吗?还有人说血钙高,那是症状,肯定有病了,你的病在哪里,并不是你钙多了,而是你钙的吸收出现问题了。这样的病例并不少见,不是钙多的原因。认为钙多,是过去的观点,现在都知道是不对的了。卫生部王隆德副部长说:中国人必须进行膳食革命了!为什么?一是因为现在人吃的太精致了,二是食物内的营养缺乏的太厉害了,咱们吃饭的时候把钙吃上不就解决了吗!
2.迎检资料工作安排 篇二
关键词:实验室,资质认定,迎检工作,现场评审
一、概述
实验室资质认定是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质监部门对实验室和检验机构的基本条件和能力是否符台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以及相应技术规范或者标准实施的评定和承认活动。
笔者在一所省级综合质检机构工作多年, 经历过多次国家级、省级资质认定现场评审, 现就迎检工作中各个环节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二、迎检准备工作方面
1) 成立迎检工作小组。为保证资质认定评审工作的顺利进行, 首先要成立迎检工作小组, 若管理体系较为完善的实验室, 可直接交由质量管理的部门负责即可。
2) 填报资质认定申请材料。申请材料中最主要的两个表格是《申请资质认定检测能力表》及《仪器设备 (标准物质) 配置一览表》, 实验室要根据自身需要、技术能力和仪器设备配置情况填报。“检测产品/类别”按领域类别、产品类别、产品, 或领域类别、参数类别、参数分类排序。如申请项目既有产品又有参数须分别填表;具备检测产品全部参数能力的, 不必注明所检参数;只具备检测产品部分参数能力的, 在“说明”中注明能检或不能检的参数名称;前五列与对应, 参数相同的不重复填写。
3) 内审及管理评审。评审前实验室需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管理要求和技术要求中的19个要素进行对照, 完成一次较为全面的管理体系内审发现问题, 在内审中立即分析问题, 评估问题的严重性, 并根据不同的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进行纠正, 通过内审自查白纠, 达到质量体系持续改进的目的。内审中检查出来的问题可以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管理评审以评审会议的形式进行, 由部门最高管理者主持, 质量负责人组织管理层人员、部门负责人和质量管理员参加, 对体系的有效性和适用性进行验证。
三、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管理方面
1) 每年要制定检定/校准计划表, 对使用频繁的、性能不够稳定的仪器设备要制定期间核查计划。强制检定设备严格按照检定周期进行检定, 自校设备也可参考类似设备检定周期进行, 或者按照设备的准确度、使用频次及使用环境条件来确定校准周期。
2) 实验室所有仪器设备、标准物质均应有明显的标识来表明其状态。仪器设备的状态标识分为“合格”、“准用”和“停用”, 通常以“绿”、“黄”和“红”三种颜色来表示。
3) 编制仪器设备一览表, 其内容不仅要包括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精确度、用途、设备编号、购置日期、金额、放置地点、使用状态等常用信息, 还应包括检定日期、检定周期、检定状态、校准日期等检定、校准信息, 并将检定证书或校准证书放置在一同装入仪器设备档案。凡是申请项目表中涉及到的仪器设备必须配齐。
四、档案管理方面
1) 要做好人员以及仪器设备档案, 便于掌握人员及仪器设备的基本情况, 做到一人一档、一台仪器设备一个档案。外加一定要制作一个目录, 让查阅的人员对人员、仪器设备档案内容一目了然。
2) 标准、技术规范等技术文件是实验室开展检测工作的依据, 完整的搜集申报项目所依据的检测方法标准等技术资料, 并进行确认、分类、标识是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的重要环节。指定专人不定期的进行标准查新, 对已经作废的标准应在封面上加盖“作废”章。
3) 检验报告及相关记录要归档整理。所有检验报告及相关记录严格按照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归档保存, 一般检验报告保存期间为一个复评审周期。相关原始记录和质量记录进行分类归档, 有必要的保管措施, 防止丢失、损毁或霉变。
五、现场评审方面
1) 日程安排。应与评审组先就评审日程具体商议, 通过沟通, 制订出详细可行的评审日程安排。一般为:预备会议、首次会议、理论考试、现场评审、授权签字人考核、《管理手册》执行情况检查、座谈考核、末次会议、评审材料的整理及封存。
2) 评审工作条件安排。日程确定后, 应给予评审组各种工作便利, 有条件的情况下, 最好能提供一个专门的小型会议室, 作为评审组的临时办公场所, 备有相应的办公条件 (电脑、打印机、网络等) 及一名熟练的打字员, 以提高双方的办事效率;配备软件联络员和硬件联络员, 按照评审组要求提供各种质量记录、技术记录、人员记录等材料。
3) 申报项目确认。现场评审要围绕申报项目对实验室技术能力进行考核确认, 所以应认真准备各现场评审文件资料, 尽可能通过资料展现、交谈沟通等方式多提供信息, 让评审组较详地了解各申请项目的基本情况, 方便评审组按照评审准则的要求逐一检查。
4) 不符合项与整改。现场评审结束后, 评审员提出的不符合项, 如有不同意见, 应及时沟通, 看出该问题的依据与相关说明, 以求达成共识, 避不必要的争执。针对末次会上评审组提出的不符合项分析原因, 制订整改计划。计划内容包括:针对每个不符合项确定最有效的整改措施, 落实整改责任人和整改完成期限。
六、结语
资质认定评审工作是对实验室检测综合能力、人员操作水平的一种客观评价, 技术性很强, 工作量也相当大, 这就要求双方在评审的整个过程中, 严密的策划, 科学的安排, 密切的配合, 提高评审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国认实函20061141号) .
3.幼儿园迎检汇报资料 篇三
——城关镇幼儿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我镇处在汨罗市中心市区,所辖7个社区,占地面积5.6平方公里,人口6.5万人。我镇现有8所幼儿园,幼儿人数达2467多人,其中公立幼儿园4所,私立幼儿园6所。
二、深化内部管理机制
(一)、加强领导 规范管理
1、加强领导,成立管理机构。为了统一管理、加强领导,2010年我镇在城关镇学校领导下成立了城关镇幼儿教育管理中心,直接负责全镇幼儿教育工作。
2、幼儿园实行校长或董事长领导下的园长负责制。园长负责园内一切教学与园务管理工作,下设教学副园长,教学班级配备了班主任、副班主任与保育员各一名;各幼儿园均配备了专职或兼职保健人员。
(二)、明晰办园思路 创建办园特色
1、有明确的办园理念和办园规划。坚持依法办园,依法治园,积极探索幼儿教育的新路子,使幼儿园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通过几年的摸索各幼儿园都形成了自己的办园特色:如彩虹幼教机构确立了“教师队伍建设 幼儿表现力培养”办园特色;小白杨幼儿园确立了“快乐地学 自然地学 健康地成长”办园特色;天英幼教机构确立了“开启童真 激活童趣 强健身体”办园特色。
2、统筹布局安排,改善办园条件,规范园舍建设。近3年来,市乡两级财政投入分别资金257700元、276606元和260250元共计投资794556元;另外通过社会融资,我镇幼儿园先后投入资金600多万元进行园舍改造。
(三)、健全管理制度
1、坚持目标管理制度。学年初由幼教中心根据市教育局目标管理方案制定相关细则下发到各幼儿园,要求各园结合本园实际将目标管理细化落实到各个岗位,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2、坚持常态化管理。全年幼教中心对各园全面检查不低于2次,单项安全检查不低于3次;全镇每学期要开展幼儿教师说课教学竞赛一次,每年国庆或元旦要举行庆祝活动暨幼师才艺(联谊)大赛。
3、严格实行收费申报手续、规范收费行为;严格执行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相关精神,不折不扣配合上级部门完成各项任务。
4、加强安全教育 建立和谐幼儿园。各园都制定了《安全管理制度》、《卫生保健制度》、《幼儿车辆接送方案》、《教师跟车制度》和《幼儿上下车登记卡》。各园所有“娃娃接送车”能够及时办理准运证,统一车身颜色,统一车辆标志。在幼儿园饮食卫生安全,保证了所有食品购买、运输、留验、储存均符合卫生要求标准。在健康检查方面,我们重点把了“两关”,一是严把幼儿入园关,新入园幼儿必须有正规医院出具的体检证明和防疫手册;二是严把教职工体检关,全园教职工均有当年健康证明书。
(四)、加强队伍建设,确保幼儿教育可持续性发展。
1、严格执行幼儿教师“准入制”制度。所有教师必须是幼教专业学校毕业学生,目前全镇幼儿教师128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43人,占比例40.1%,在读本科教师8人。
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教师队伍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幼教工作成败,我镇始终把提高教职工素质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努力培养造就了一支高学历、高能力、爱幼教、乐奉献的教职工队伍。特别是彩虹幼教机构除了要求教师积极参加本市教师培训外,同时也经常性的带领教师走出去参加培训,2010年11月份邀请深圳上维教育集团教授吴刚来彩虹幼儿园进行“执行力打造——团队培训”讲座;2009年邀请了赏识教育讲师李建军来我镇进行“夸奖 赏识 榜样”等专题讲座。园长朱彩虹通过16年的经验积累自己编写了一套针对内部教职工培训讲座材料,形成了教师培训特色,大大提高了教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提高办园水平奠定了基础。让教师在幼儿园实现个人价值,感受到“工作着,快乐着,成长着。”
3、改善教师待遇、优化工作环境,逐步建立教师年工资增长制度。根据去年检查情况,目前全镇教师月平均工资1300多元,园长工资达1600多元。彩虹幼教机构不但为中层管理人员购买社保等“三金”,还逐步为全体幼师购买“社保”解决了教师后顾之忧,稳定教师队伍。
三、优化保教质量,确保幼儿全面发展。
1、做好宣传,取得社会支持。每年我们利用重大节日在超市场所、社区广场、市区中心为幼儿展现才华搭建舞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做好沟通,取得家长重视。各园每学期要求召开一次以上家长会。每年举行“庆六、一”文艺汇演,让孩子展现童趣、童真,孩子一张张笑脸感动了家长。彩虹幼教机构还规定每月最后一周五定为“家长开放日”;每学期末发放“家长意见调查表”反馈相关信息;每月与每生家长电话联系一次以上;每期常规性家访一次,利用一切机会与家长沟通。
3、抓好教学环节,用生动的教学吸引孩子。第一,统一教材。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避免孩子失去学习兴趣。第二,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吸引力。教学中根据教材特点利用“游戏、情境”吸引孩子,采用发散思维抓住孩子,开展互动方式影响孩子。教学中侧重于孩子们的主观感受和体验,使孩子做学习的主人,树立了以“儿童发展为本”理念,充分尊重孩子,真正发挥了孩子做学习主人的作用。
4、注重个性发展 用丰富多彩的活动锻炼孩子。幼儿教育是广泛的、启蒙性的教育,也是综合的、整体性的教育,因此,要求各幼儿园十分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从活动中得到认同,感受成功,活得快乐。
四、办园成果
1、学前教育普及率得到很大的提高。根据历年统计表册,近三年,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了140.9%、134.93%、134.3%,为义务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
2、办园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在市教育局直接领导和各位园长共同努力下,我镇幼儿教育自教育局开展评价以来年年被评为 “幼儿教育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汨罗市民办教育先进单位”、;其中:彩虹幼教机构2004获“全国青少年英语口语大赛”金奖,湖南省首届“民办幼儿园文艺汇演”金奖;“怎样抓好幼儿生活习惯”课题获得省级幼教组优秀奖; 小白杨幼儿园园长杨白如代表我镇参加了“中国幼儿教育百年纪念大会”,天英幼教机构获“全语言整合教育理论和时间研究项目”示范园称号。在幼儿教师教学竞赛中我镇先后有5人获省级奖励。中心园今年再次为汨罗市园长教研活动提供了现场。彩虹幼教机构今年作为我市唯一一家申报参加“湖南省民办学校优秀举办者”评选。尊敬的各位领导:
4.优秀示范管理小区迎检资料总目录 篇四
第一项 基础管理
一、规划要求建设,住宅及配套设施投入使用
1.1.1项目规划报建资料
1.1.1.1 房地产开发企业营业执照 1.1.1.2 房地产开发企业税务登记证 1.1.1.3 房地产开发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 1.1.1.4 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 1.1.1.5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1.1.1.6 项目立项的批复 1.1.1.7 建设用地许可证 1.1.1.8 施工许可证
1.1.1.9 预售商品房许可证 1.1.1.10 工程规划许可证 1.1.1.11 供电、供水协议 1.1.1.12 关于命名的批复 1.1.1.13 规划图
1.1.1.14 排水总平面图 1.1.1.15 给水平面图 1.1.1.16 总平面图 1.1.1.17 红线图
1.1.2 物业竣工验收资料
1.1.2.1 城市规划局建设工程规划验收证明 1.1.2.2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质量认定书 1.1.2.3 单体工程竣工验收证明书 1.1.2.4 消防工程消防验收申请表 1.1.2.5 公安消防验收合格证
1.1.2.6 消防安全合格证、许可证 1.1.2.7 电梯安装申请表 1.1.2.8 电梯准用证 1.1.2.9 电梯安全合格证
1.1.2.10 单体工程质量综合评定表 1.1.2.11 单体工程竣工报告 1.1.2.12 质量保证资料核查表
1.1.2.13 地基与分部工程质量核验表 1.1.2.14 排液地面无渗漏水验收记录 1.1.2.15 配套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证书 1.1.2.16 通信线路工程协议书 1.1.2.17 住宅质量保证书 1.1.2.18 住宅使用说明书
1
(各类竣工验收料,例如:各类竣工图、各类设计变更资料、各类技术资料)
二、办理接管验收手续
1.2 物业接管验收资料 1.2.1 管理处用房移交书 1.2.2 小区管理资料移交清单
1.2.3 房屋及公用设施等移交验收交接表 1.2.4 经济设计指标一览表 1.2.5 房屋权属一览表 1.2.6 公章移交清单
1.2.7 小区住宅钥匙移交清单
1.2.8 小区公共设施/设备房屋钥匙移交清单 1.2.9 小区公用场地移交清单 1.2.10 保安部设备移交清单 1.2.11 规划验收资料移交清单 1.2.12 小区设施设备移交清单
1.2.13 小区水、电、消防资料移交清单 1.2.14 移交图纸目录 1.2.15 相关资料移交清单 1.2.16 园林绿化资料移交清单(各类接管验收资料)
三、由一家物业管理企业实施统一专业化管理
1.3 物业管理公司资料
1.3.1 前期物业管理服务委托合同 1.3.2 物业管理公司简介 1.3.3 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章程
1.3.4 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组织架构 1.3.5 物业管理企业资质证书 1.3.6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1.3.7 企业法人代码证书(正、副本)1.3.8 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税务登记证 1.3.9 开户许可证
1.3.10 物业公司部门人员配置情况(按规定配置专业、职称人员)1.3.11 物业公司部门设置及职责说明 1.3.12 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1.3.13 管理处照片
1.3.14 管理处管理用房统计表 1.3.15 管理处固定资产统计表
2
四、建设单位在销售房屋前,与选聘的物业管理企业签订物业管理合同,双方责、权、利关系明确
1.4 前期物业管理服务委托合同 1.4.1 《广东省物业管理条例》 1.4.2 前期物业管理协议
五、在房屋销售合同签定时,购房人与物业管理企业签定前期物业管理服务协议,双方责、权、利明确
1.5 物业管理服务协议 1.5.1 室内消防责任书
1.5.2 管理公约(临时业主公约)1.5.3 用户手册
1.5.4 业主及家庭成员登记表
六、建立维修基金,其管理、使用、续筹符合有关规定
1.6 维修基金管理资料
1.6.1 关于印发《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1.6.2 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收集、管理办法 1.6.3 建立物业管理维修基金的具体使用实施办法 1.6.4 维修基金具体续筹管理办法 1.6.5 维修基金收取收据 1.6.6 维修基金记帐凭证 1.6.7 维修基金入帐单 1.6.8 维修基金分类帐
1.6.9 维修基金的使用记录表
1.6.10 物业维修基金代收代管工作程序(各类维修基金资料)
七、房屋使用手册、装饰装修管理规定及业主公约等各项公众制度完善
1.7 公众管理制度汇编
1.7.1 管理公约(临时业主公约)1.7.2 住宅使用说明书(同前)1.7.3 业主入伙须知
1.7.4 楼宇使用及维护管理规定
3
1.7.5 安全用水、用电、用气管理规定 1.7.6 乘梯须知
1.7.7 住宅装修管理规定
1.7.8 业主/住户装修申请流程表 1.7.9 住宅装修申请表
1.7.10 小区有线电视、通讯、宽带管线使用管理规定 1.7.11 治安管理规定
1.7.12 小区暂住人员管理规定 1.7.13 消防管理规定 1.7.14 停车场管理规定 1.7.15 环境卫生管理规定 1.7.16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规定 1.7.17 楼宇天台管理规定 1.7.18 商业网点管理规定
1.7.19 招牌、广告及公共场地、墙壁、屋面管理规定 1.7.20 禁止违章乱搭、乱建管理规定 1.7.21 饲养家禽、家畜及宠物管理规定 1.7.22 便民活动管理规定 1.7.23 会所管理规定
1.7.24 公共文化娱乐场所管理规定 1.7.25 精神文明公约 1.7.26 用户手册
(其他相关公众管理规定)
八、业主委员会按规定程序成立,并按章程履行职责
1.8 业主委员会资料
1.8.1 广东省物业管理业主委员会成立程序 1.8.2 关于成立首届业主委员会的申请
1.8.3 关于同意成立业主(代表)大会筹备小组的批复 1.8.4 推荐筹备组人员
1.8.5 筹备组人员业主资格公布 1.8.6 业主大会召开方案 1.8.7 业主大会议程表
1.8.8 第一届业主大会筹备公告
1.8.9 业主委员会候选人推(自)荐表 1.8.10 业主委员会选票
1.8.11 业主委员会(业主代表)投票选举委托书 1.8.12 业主委员会政策法规宣传资料
1.8.13 选举业主大会筹备小组成员及业主委员会候选人及业主委员会候选人确认的公告
1.8.14 业主大会筹备小组成员联络表
4
1.8.15 第一届业主大会出席办法 1.8.16 业主委员会选举办法 1.8.17 业主委员会签到表 1.8.18 业主大会嘉宾签到表 1.8.19 业主选举结果统计表 1.8.20 业主选举结果 1.8.21 公证书
1.8.22 业主委员会通迅录 1.8.23 首届业主大会照片 1.8.24 业主委员会章程 1.8.25 业主公约
1.8.26 核准通知成立业主委员会的批复 1.8.27 业主委员会第一次例会纪要
1.8.28 关于业主委员会办公接待办法的公告 1.8.29 业主委员会经费管理规定
1.8.30 业主委员会办公室设备移交清单
九、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企业签定物业管理合同,双方责、权、利明确
1.9 物业管理委托合同 1.9.1 物业管理委托合同
十、物业管理企业制订出争创规划与具体实施方案并经业主委员会同意
1.10 创优规划实施资料
1.10.1 物业公司及项目简介
1.10.2 关于开展物业管理示范、优秀项目考评的通知 1.10.3 关于申报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考评项目的函
1.10.4 关于成立创建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领导小组的通知 1.10.5 物业公司各部门工作考评计划
1.10.6 争创物业管理示范小区的规划和具体方案
1.10.7 业委会关于同意物业公司创示范项目的规划和实施方案的函 1.10.8 争创物业管理示范小区达标整改计划 1.10.9 争创物业管理示范小区达标整改方案
1.10.9 全国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标准及评分细则 1.10.10 关于创示范小区倡议书
1.10.11 创建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资料总目录 1.10.12 创建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综合汇报
十一、小区物业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各岗位工作标准,并制定具体的落
5
实措施和考核办法
1.11.1 管理运作制度汇编 1.11.1.1 《员工手册》 1.11.1.2 员工行为规范 1.11.1.3 员工道德规范 1.11.1.4 员工培训制度 1.11.1.5 财务管理规定 1.11.1.6 办公设备管理制度 1.11.1.7 电脑管理及操作规定 1.11.1.8 文档管理制度 1.11.1.9 办公用品领用制度 1.11.1.10 管理处值班规定 1.11.1.11 员工宿舍管理规定 1.11.1.12 员工宿舍奖罚条例 1.11.1.13 保安交接班制度
1.11.1.14 保安员24小时值班制度 1.11.1.15 工程部交接班制度
1.11.1.16 工程部24小时值班制度 1.11.1.17 对讲机使用指导书 1.11.1.18 管理处器械管理制度
1.11.1.19 管理处投诉、回访工作制度(其他运作制度)
1.11.2 内部各岗位职责 1.11.2.1 管理处工作职责 1.11.2.2 管理处经理岗位职责
1.11.2.3 管理处经理助理岗位职责 1.11.2.4 管理事务部主管岗位职责 1.11.2.5 工程部主管岗位职责
1.11.2.6 保安消防部主管岗位职责 1.11.2.7 清洁绿化部主管岗位职责 1.11.2.8 会计岗位职责 1.11.2.9 出纳员岗位职责 1.11.2.10 文员岗位职责 1.11.2.11 管理员岗位职责 1.11.2.12 收费员岗位职责 1.11.2.13 工程部领班岗位职责
1.11.2.14 工程部维修技术员岗位职责 1.11.2.15 工程部运行技术员岗位职责 1.11.2.16 工程部电梯工岗位职责 1.11.2.17 工程部资料管理员岗位职责 1.11.2.18 保安班长岗位职责
6
1.11.2.19 门岗保安岗位职责 1.11.2.20 消防员岗位职责 1.11.2.21 清洁员岗位职责 1.11.2.22 绿化员岗位职责
1.11.2.23 收费岗车管员岗位职责 1.11.2.24 带车岗车管员的岗位职责 1.11.2.25 巡逻保安岗位职责(其他岗位职责)
1.11.3 岗位考核管理制度
1.11.3.1 管理处考核标准 1.11.3.2 管理处经理考核标准 1.11.3.3 经理助理考核标准
1.11.3.4 管理处部门主管考核标准 1.11.3.5 主管级员工考核表 1.11.3.6 一般员工月度考核表 1.11.3.7 一般员工考核表 1.11.3.8 维修人员考核标准 1.11.3.9 保安员考核标准 1.11.3.10 清洁员考核标准 1.11.3.11 绿化员考核标准(其他考核标准)
1.11.4 工作流程与标准
1.11.4.1 物业验收与接管流程 1.11.4.2 住户入住工作流程 1.11.4.3 住宅装修管理程序
1.11.4.4 资料档案管理及收费工作质量标准 1.11.4.5 小区日常管理工作流程与质量标准
1.11.4.6 房屋及公用设施维修、养护工作流程与质量标准 1.11.4.7 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流程与质量标准 1.11.4.8 治安管理工作流程与质量标准 1.11.4.9 消防管理工作流程与质量标准 1.11.4.10 清扫保洁工作流程与质量标准 1.11.4.11 绿化工作流程与质量标准 1.11.4.12 交通管理工作流程与质量标准(其他流程与标准)
十二、物业管理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持证上岗;员工统一着装,佩戴明确标志,工作规范,作风严谨
1.12 员工素质管理资料
7
1.12.1 员工手册
1.12.2 物业管理公司员工办理入职手续流程 1.12.3 物业管理公司员工办理离职手续流程 1.12.4 物业管理岗位证书 1.12.5 员工工作考评表 1.12.6 员工工作证样板
1.12.7 管理人员上岗证登记表 1.12.8 特殊作业人员操作证 1.12.9 保安人员上岗证 1.12.10 员工培训记录表
1.12.11 各岗位人员工作服照片 1.12.12 员工培训照片
1.12.13 管理人员统一着装照片(各岗位)
十三、物业管理企业应用计算机、智能化设备等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益
1.13 现代化管理资料
1.13.1 现代化管理设备台帐 1.13.2 计算机使用管理规定 1.13.3 电脑网络使用管理规定 1.13.4 网络线路布置情况说明 1.13.5 物业管理软件使用办法 1.13.6 复印机维修保养记录 1.13.7 电话维修养护记录
1.13.8 复印机、复印纸、电脑打印使用规定 1.13.9 监控中心管理规定
1.13.10 对讲报警系统半年保养记录 1.13.11 防盗监视系统月保养记录 1.13.12 公司电话一览表(其他现代化管理资料)
十四、物业管理企业在收费、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税收等方面执行有关规定;至少每半年公布一次物业管理服务费用收支情况
1.14 小区财务管理资料
1.14.1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
1.14.2 广东省物价局文件粤价[1997]173号
1.14.3 广东省经营服务性收费许可证(如未取消则需要)1.14.4 财务管理制度 1.14.5 财务监督制度
1.14.10 资金使用审批权限规定 1.14.11 资产控制制度
1.14.15 会计核算方法及凭证帐制度
8
1.14.17 停车场收费标准
1.14.18 有偿服务收费管理制度 1.14.19 物业管理公司现金借款单 1.14.20 物业管理公司领用支票记录表 1.14.21 物业管理公司购物申请表 1.14.22 物业管理公司费用报销审批表 1.14.23 各季度物业管理服务费用收支表
1.14.24 各季度物业管理服务费用收支表公开照片(各类财务管理规定)
十五、房屋及其公用设施设备档案资料齐全,分类成册,管理完善,查阅方便
1.15房屋及设施设备管理
1.15.1 房屋建筑图纸资料清单 1.15.2 房屋总平面图 1.15.3 地下管网图
1.15.4 给排水系统图、资料
1.15.5 水电设计安装图纸资料清单 1.15.6 电梯设计安装图纸清单
1.15.7 消防设计安装图纸资料清单 1.15.8 其他设备设施设计安装图纸清单 1.15.9 发电机组图纸、资料 1.15.10 电梯图纸、资料 1.15.11 房屋权属一览表
1.15.12 房屋数量、种类、用途分类统计 1.15.13 设施设备清单
1.15.14 消防设备台帐(灭火器)1.15.15 消防设备台帐(消防栓)1.15.16 电房设备台帐 1.15.17 水泵房设备台帐 1.15.18 电梯机房设备台帐 1.15.19 监控中心设备台帐
1.15.20 公共设施设备大中修记录
十六、建立住用户档案,房屋及其配套设施权属清册,查阅方便
1.16 业主住户档案资料 1.16.1 《业主公约》 1.16.2 《业主手册》 1.16.3 住户档案管理规程 1.16.4 业主联系资料明细
9
1.16.5 房屋权属清单 1.16.6 小区商铺权属清单 1.16.7 公共配套设施权属清单
十七、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设立服务电话,接受业主和使用人对物业管理服务报修、求助、建议、问询、质疑、投诉等各类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并及时处理,有回访制度和记录
1.17 管理服务回访记录 1.17.1 管理处值班规定
1.17.2 管理处管理人员值班表 1.17.3 工程部24小时值班制度 1.17.4 保安员24小时值班制度 1.17.5各管理处工程部排班表 1.17.6各管理处保安部排班表 1.17.7 工程部交接班记录表
1.17.8 保安员巡逻、交接班记录表 1.17.9 管理处投诉、回访工作制度 1.17.10 业主/投拆求助单 1.17.11 管理处回访记录表 1.17.12 管理处月度回访统计表
1.17.13 物业公司及管理处联系电话一览表 1.17.14观山花园各服务单位联系电话 1.17.15 紧急联系电话一览表
十八、定期向住用户发放物业管理服务工作征求意见单,对合理的建议及时整改,满意率达95%以上
1.18 业主住户意见征询
1.18.1 用户意见调查和意见征询工作规定 1.18.2 管理处投拆、回访工作制度 1.18.3 业主满意度调查表 1.18.4 满意度调查统计表 1.18.5 用户意见调查整改方案 1.18.6 管理处回访记录
十九、建立并落实维修服务承诺制;零修急修及时率100%,返修率不高于1%,并有回访记录
1.19便民维修回访记录
10
1.19.1各管理处便民服务守则
1.19.2 管理处维修、回访工作制度 1.19.3 管理处维修单(样表)1.19.4 管理处回访记录
1.19.5 管理处各类维修月度回访汇总表
1.19.6 管理处零修急修及时率、返修率统计表
第二项 房屋管理与维修养护
一、主出入口设有小区平面示意图,主要路口设有路标,组团及栋、单元门、户门标号标志明显
2.1小区视觉标识资料
2.1.1 小区平面示意图照片 2.1.2 小区组团外貌
2.1.3 小区主要交通路标图片 2.1.4 小区楼宇编号标识照片
2.1.5 门牌、路标、标识等实景照片 2.1.6 小区全貌及各楼、幢外观照片 2.1.7 小区外立面实景照片 2.1.8 小区规划图片 2.1.9 大门管理规定
二、无违反规划私搭乱建、无擅自改变房屋用途现象
2.2房屋使用管理资料 2.2.1 小区平面图 2.2.2 《业主手册》 2.2.3 《业主公约》
2.2.4 楼宇天台管理规定
2.2.5 公共场地及商业场所管理规定 2.2.6 装修管理规定
2.2.7 关于纠正违章行为的通知 2.2.8 观山花园各区外貌照片
三、房屋外观完好、整洁,外墙面砖、涂料等装饰材料无脱落、无污迹
2.3 房屋维修养护资料
2.3.1 土建类项目管理制度
11
2.3.2 公共设施巡查记录 2.3.3 外墙维修保养记录 2.3.4 清洗服务合同
2.3.5 楼宇外墙清洗记录表 2.3.6 楼宇外墙清洗质量检查表 2.3.7 楼宇外墙清洗实景图片
四、室外招牌、广告牌、霓虹灯按规定设置,保持整洁统一美观、无安全隐患或破损
2.4小区招牌广告管理
2.4.1 招牌、广告及公共场地、墙壁、屋面管理规定 2.4.2 室外招牌、广告、霓虹灯巡查登记表 2.4.3 违章整改通知书
2.4.4 室外招牌、广告、霓虹灯清洗记录表、2.4.5 广告招牌实景照片 2.4.6 商铺网点实景照片
五、封闭阳台统一有序色调一致、不超出外墙面;除建筑设计有要求外不得安装外廊及户外防盗网晾晒架、遮阳蓬等
2.5 小区房屋外饰管理 2.5.1 防盗网安装申请表 2.5.2 防盗网安装管理规定 2.5.3 防盗网实景照片 2.5.4 阳台装修管理规定
六、空调安装位置统一冷凝水集中收集,支架无锈蚀 2.6小区空调安装管理 2.6.1 空调安装申请表
2.6.2 小区空调安装作业指导书及管理规定 2.6.3 空调安装管理实景照片
七、房屋装饰装修符合规定,未发生危及房屋结构安全及拆改管线和损害他人利益的现象
2.7 房屋装饰装修管理 2.7.1 房屋装修管理规定 2.7.2 业主/住户装修须知
12
2.7.3 业主装修申请流程 2.7.4 室内装修申请表 2.7.5 装修押金入帐单 2.7.6 施工人员登记表 2.7.7 装修承诺书
2.7.8 进场装修施工保证书 2.7.9 装修许可证
2.7.10 装修人员临时出入证申请办理表 2.7.11 装修现场巡查记录表 2.7.12 明火作业申请表 2.7.16 明火作业许可证 2.7.17 明火作业施工证 2.7.18 装修物品放行条 2.7.19 装修完工申报表
2.7.20 装修验收及违章处罚规定
第三项 共用设施设备管理
一、共用配套设施完好不随意改变用途
3.1小区配套设施管理 3.1.1 市政设施管理规定
3.1.2 公共场地及商业场所管理规定 3.1.3 车辆、停车场管理制度 3.1.4 会所管理规定 3.1.5 游泳池管理规定 3.1.6 配套设施实景照片
(各类配套设施管理使用规定)
二、共用设施设备运行、使用及维护按规定要求有记录,无事故隐患,专业技术人员和维护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与保养规范
3.2 共用设备设施管理 3.2.1 设备设施清单 3.2.2 机电设备台账 3.2.3 设备设施保养计划 3.2.4 维修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3.2.5 低压配电设备维护保养指导书 3.2.6 停电处理指导书
3.2.7 供配电设备设施运行管理制度 3.2.8 供、配电安全操作规程
13
3.2.9 弱电系统运行保养规程 3.2.10 干式变压器保养规程 3.2.11 配电房管理规定 3.2.12 监控中心管理规定 3.2.13 闭路监控系统操作规程
3.2.14 小区有线电视、通讯、宽带管线使用管理规定 3.2.15 水泵房管理规定
3.2.16 给排水系统故障处理规程 3.2.17 给排水一般故障处理程序 3.2.18 电梯机房管理规定 3.2.19 电梯管理制度
3.2.20 电梯机房防火安全制度 3.2.21 电梯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3.2.22 电梯日常维保管理制度 3.2.23 电梯安全操作规程 3.2.24 电梯困人救援规程 3.2.25 电梯日常巡查指导书 3.2.26 电梯钥匙管理制度 3.2.27 发电机房管理规定 3.2.28 发电机组操作规程 3.2.29 柴油发电机组维护规程
3.2.30 柴油发电机组运行管理规程 3.2.31 消防设施、设备管理保养制度 3.2.32 消防管理规定 3.2.33 高压电房巡查表
3.2.34 高低压设备运行记录表
3.2.35 设备房进出人员登记巡查签到表 3.2.36 设备设施保养记录表 3.2.57 水泵房运行记录表
3.2.38 设备设施维修保养记录表 3.2.39 电梯机房巡查记录表 3.2.40 电梯维修、保养报告单 3.2.41 监控中心设备巡查记录表 3.2.42 闭路监控系统运行记录表 3.2.43 机电设备标识卡照片 3.2.44 机房防鼠设施实景照片
(其他共用设施设备运行管理规定及维保记录)
三、室外共用管线统一入地或入公共管道,无架空管线,无碍观瞻
3.3 小区公共管线管理
3.3.1 小区公共管线安装管理规定
14
3.3.2 公共管线巡查纪录 3.3.3 公共管线照片
四、排水、排污管道通畅,无堵塞外溢现象
3.4 排水排污管道管理 3.4.1 排水排污管理规定
3.4.2 给排水事故应急处理操作规程 3.4.3 给排水设备设施运行管理规程 3.4.4 排水排污养护计划
3.4.5 隔油池、化粪池月检查记录 3.4.6 积水坑设备月检表 3.4.7 小区排水排污管道照片
五、道路通畅、路面平整;井盖无缺损,无丢失;路面井盖不影响车辆和行人通行,3.5小区道路井盖管理 3.5.1 小区道路管理规定 3.5.2 道路巡查记录表 3.5.3 小区道路保养计划
3.5.4 小区道路及市政设施保养记录表 3.5.5 小区道路及井盖照片
六、供水设备运行正常,设施完好无渗漏无污染;二次生活用水有严格的保障措施,水质符合卫生标准;制定停水及事故处理方案
3.6供水系统管理资料
3.6.1 二次供水设施清洗保洁工作规程 3.6.2 水池清洗合同
3.6.3 小区紧急停水处理措施 3.6.4 二次供水水质检验报告书
3.6.5 东莞市二次供水设施保洁许可证 3.6.6 卫生许可证
3.6.7 清洗人员上岗证复印件 3.6.8 清洗人员健康证复印件 3.6.9 停水通知(样表)
3.6.10 水箱(水池)清洗消毒记录表
15
七、制定供电系统管理措施并严格执行,记录完整;供电设备运行正常,配电室管理符合规定,路灯、楼道灯等公共照明设备完好
3.7供电系统管理资料 3.7.1 突发停电应急预案 3.7.2 发电机房管理规定 3.7.3 配电房管理规定 3.7.4 供配电安全操作规程 3.7.5 供配电系统应急操作程序 3.7.6 接地装置的检查与维护规程 3.7.7 低压配电房设备操作规程 3.7.8 工程部交接班记录 3.7.9 配电房安全管理制度 3.7.10 小区用电管理规定 3.7.11 停电通知
3.7.12 外围公共区域照明巡查记录表 3.7.13 供电设施设备维修保养计划 3.7.14 配电室倒闸安全操作规程 3.7.15 小区临时用电管理规定
八、电梯按规定或约定时间运行、安全设施齐全,无安全事故;轿厢、井道保持清洁、照明良好;制定出现故障后的应急处理方案
3.8电梯系统管理资料
3.8.1 电梯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3.8.2 电梯安全操作规程 3.8.3 电梯应急处理规程 3.8.4 电梯日常维保管理制度 3.8.5 乘梯须知
3.8.6 电梯安装申请报表 3.8.7 电梯准用证(复印件)3.8.8 电梯检验报告书 3.8.9 电梯维护保养制度 3.8.10 电梯检查报表
3.8.11 电梯每日检查保养表 3.8.12 电梯年检报告书
3.8.13 电梯负荷试验报告及记录 3.8.14 电梯机房管理规定 3.8.15 电梯故障维修规程 3.8.16 电梯困人救援规程 3.8.17 电梯保养维修报告书
16
3.8.18 电梯季度保养项目及记录
3.8.19 电梯半年保养检验报告及记录九、三北地区,冬季供暖室内温度不低于16摄氏度
注:本地区不属于三北地区,无此项设施。
第四项 保安、消防、车辆管理
一、小区基本实行封闭式管理
4.1 小区封闭管理资料
4.1.1 小区出入、治安管理规定 4.1.2 保安岗位安排表 4.1.3 固定岗位工作规程 4.1.4 巡逻岗位工作规程
4.1.5 保安对讲机及电话分布图 4.1.6 来访人员登记表 4.1.7 物品出(入)放行条 4.1.8 治安监控情况记录表
二、有专业保安队伍,实行24小时值班及巡逻制度;保安人员熟悉小区的环境,文明值勤,训练有素,言语规范,认真负责
4.2保安队伍管理资料
4.2.1 《广东省保安服务管理条例》 4.2.2 保安员守则
4.2.3 保安队组织机构示意图 4.2.4 保安岗位排班表 4.2.5 保安员交接班制度 4.2.6 保安员请休假制度 4.2.7 保安员宿舍管理规定 4.2.8 警用器械及服装管理规定 4.2.9 保安员纪律规定
4.2.10 保安员上岗文明用语 4.2.11 保安员仪容仪表规定
4.2.12 保安员奖励、处罚细则及标准 4.2.13 紧急异常情况处理规定 4.2.15 保安巡逻、交接班记录表 4.2.16 紧急联系电话一览表
17
4.2.17 保安人员着装照片
三、危及人身安全处有明显标识和具体的防范措施
4.3安全防范标识资料
4.3.1 紧急事故处理工作指引 4.3.2 灭火预案
4.3.3 停车安全警示照片 4.3.4 维修道路警示牌照片
4.3.5 工程维修部危险警示牌照片 4.3.6 雨天路滑防范警示牌照片 4.3.7 配电柜房安全标志及照片 4.3.8 防火、防盗标志及照片 4.3.9 高空抛物温馨提示及照片 4.3.10 各项安全指引图标示及照片
四、消防设备设施完好无损,可随时启用;消防通道畅通;制订消防应急方案
4.4消防系统管理资料
4.4.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4.4.2 物业管理处防火工作责任书
4.4.3 消防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注意事项 4.4.4 物业管理中常见火灾的扑救对策 4.4.5 消防设备设施使用管理制度 4.4.6 消防系统的保养
4.4.7 保安部消防培训纲要 4.4.8 保安部消防应急处理程序 4.4.9 灭火器检查情况记录表 4.4.10 消防设备分布图 4.4.11 消防疏散图 4.4.12 消防设备台帐
4.4.13 消防联动情况及报警记录表 4.4.14 员工培训记录表 4.4.15 消防演习实景照片
五、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制度完善,管理制度责任明确,车辆进出有登记
4.5机动车辆管理资料
4.5.1 车辆出入IC卡办理办法 4.5.2 车辆出入花园规定
18
4.5.3 停车场使用管理规定 4.5.4 车辆出入IC卡样证 4.5.5 道闸管理规定 4.5.6 车位租赁管理协议 4.5.7 车辆出入登记表 4.5.8 交通标志(照片)4.5.9 停车场标识牌实景照片 4.5.10 车辆停放实景照片 4.5.11 停车场安全标志照片
六、非机动车车辆管理制度完善,按规定位置停放,管理有序
4.6非机动车辆管理
4.6.1 自行车管理员职责 4.6.2 非机动车辆管理规定 4.6.3 非机动车辆停放实景照片
第五项 环境卫生管理
一、环卫设备完备,设有垃圾箱、果皮箱垃圾中转站 5.1 环卫设备配置资料 5.1.1 垃圾桶分布图
5.1.2 垃圾中转站管理规定 5.1.3 环卫设施、设备管理规定 5.1.4 环卫设施、设备配置清单
5.1.5 环卫设施、设备配置实景照片
二、清洁卫生实行责任制,有专职的清洁人员和明确的责任范围,实行标准化保洁
5.2 清洁人员管理资料
5.2.1 绿化清洁部行政架构图 5.2.2 清洁工岗位职责 5.2.3 垃圾清运管理制度 5.2.4 环卫清洁工具管理规定 5.2.5 清洁范围及工作细则 5.2.6 保洁记录
5.2.7 清洁工作日记表 5.2.8 清洁卫生检查记录
19
5.2.9 管理处清洁工考评细则 5.2.10 清洁工作检验标准 5.2.11 卫生工作程序及要求 5.2.12 清洁工作监管制度 5.2.13 清洁工作标准 5.2.14 清洁工服式照片 5.2.15 清洁服务合同
三、垃圾日产日清,定期进行卫生消毒灭杀
5.3垃圾清运及锄四害 5.3.1 环境卫生管理规定 5.3.2 垃圾清运管理规定 5.3.3 垃圾清运协议书 5.3.4 垃圾外运检查表 5.3.5 除“四害”实施方案 5.3.6 除“四害”服务承包合同 5.3.7 除“四害”通知 5.3.8 灭“四害”登记表 5.3.8 清洁工消杀照片 5.3.9 垃圾收集外运照片
四、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无蚁害
5.4蚁害防治管理资料 5.4.1 白蚁灭治方案 5.4.2 白蚁灭治合同
5.4.3 白蚁灭治、维保及二次装修预防施工技术方案
五、小区内道路等共用场地无纸屑、烟头等废弃物
5.5 公共场地卫生管理
5.5.1 共用场地清洁保洁制度
5.5.2 共用场地清洁保洁巡查记录 5.5.2 共用场地照片
六、房屋共用部位保持清洁,无乱帖、乱画,无擅自占用和对反个杂物现象;楼梯扶栏、天台、公共玻璃等保持洁净
5.6房屋共用部位管理 5.6.1 环境卫生管理规定
20
5.6.2 清扫保洁工作标准
5.6.3 共用部位清洁保洁巡查记录 5.6.4 房屋公共部位图片
七、商业网点管理有序,符合卫生标准;无乱设摊点、广告牌和乱贴、乱画现象
5.7 商业网点管理资料 5.7.1 商铺出租合同 5.7.2 商铺网点管理规定 5.7.3 环境卫生管理规定
5.7.4 招牌、广告及公共场地、墙壁、屋面管理规定 5.7.5 会所及各配套设备使用管理规定 5.7.6 超市管理规定
5.7.7 各商业网点实景照片
八、无违反规定饲养宠物、家禽、家畜
5.8宠物家禽家畜管理
5.8.1 饲养家禽、家畜及宠物管理规定 5.8.2 环境卫生管理规定
5.8.3 区域饲养家禽、家畜及宠物巡查、处理、登记记录表
九、排放油烟、噪音等符合国家环保标准,外墙无污染
5.9油烟噪音环保管理 5.9.1 环境卫生管理规定
5.9.2 招牌、广告及公共场地、墙壁、屋面管理规定 5.9.3 严禁燃放烟花、高声喧哗管理规定 5.9.4 油烟及污水排放管理 5.9.5 外墙清洁服务合同 5.9.6 楼宇外墙清洗记录表 5.9.7 楼宇外墙清洁质量检查表 5.9.8 房屋外墙实景图片
第六项 绿化管理
一、小区内绿地布局合理,花草树木与建筑小品配置得当
21
6.1小区绿化布局资料 6.1.1 园林绿化规划图 6.1.2 绿化分布示意图 6.1.3 绿化品种一览表 6.1.4 园林建筑小品一览表 6.1.5 建筑小品实景图片 6.1.6 绿化实景图片
二、绿地无改变使用用途和破坏、践踏、占用现象
6.2绿地使用管理资料 6.2.1 绿化管理规定 6.2.2 绿化养护管理规程 6.2.3 绿化工工作规程 6.2.4 绿化巡查记录表 6.2.5 小区绿化照片
三、花草树木长势良好,修剪整齐美观,无病虫害,无折损现象,无斑秃
6.3绿化养护管理资料 6.3.1 绿化外包合同 6.3.2 绿化管理规定
6.3.3 绿化种植、养护规程 6.3.4 绿化工作流程与质量标准 6.3.5 绿化工岗位职责 6.3.6 绿化养护记录表 6.3.7 绿化检查记录表 6.3.8 绿化警示牌(照片)
6.3.9 绿化长势良好,修剪整齐(照片)
四、绿地无纸屑、烟头、石块等杂物
6.4绿地卫生管理资料 6.4.1 绿化管理规定 6.4.2 绿化管理工作要求
6.4.3 绿化地清扫保洁工作标准 6.4.4 小区绿地巡查表 6.4.5 小区绿化照片
22
第七项 精神文明建设
一、开展有意义、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活动
7.1社区文化活动资料
7.1.1 社区文化年计划大纲
7.1.2 社区文化活动经费统计 7.1.3 社区文化活动计划方案 7.1.4 开展各项活动照片说明 7.1.5 小区宣传公告栏实景照片(各种活动资料)
二、创造条件、积极配合、支持并参与社区文化建设。
7.2 社区文化建设资料 7.2.1 精神文明公约
7.2.2 招牌、广告及公共场地、墙壁、屋面管理规定 7.2.3 会所及各配套设备使用管理规定 7.2.4 社区文化管理制度
7.2.5 宣传栏及小区标语管理规定 7.2.6 文体娱乐场所管理规则
7.2.7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 7.2.8 协助政府工作系列资料证明
第八项 管理效益
一、物业管理服务费用收缴率98%以上
8.1管理费收缴资料
8.1.1 广东省经营服务性收费许可证(如未取消则需要)8.1.2 物业管理收费标准(明码标价公示)8.1.3 管理费收缴情况 8.1.4 管理费收缴情况 8.1.5 收支表
二、提供便民有偿服务,开展多种经营
8.2开展多种经营资料
8.2.1 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有偿服务项目 8.2.2 有偿服务收费情况一览表
23
8.2.3 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委托服务单 8.2.7 有偿服务工作记录表(各项有偿服务资料)
三、本小区物业管理经营状况
8.3 物业管理经营状况
8.3.1 物业管理收费价目表(明码标价公示)
8.3.2 广东省经营服务性收费许可证(如未取消则需要)8.3.3 费用明细表
8.3.4 工商企业营业税纳税申请表 8.3.5 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 8.3.6 损益表 8.3.7 财务预算表 8.3.8 资产负债表 8.3.9 财务分析 8.3.10 统计登记证
8.3.11 物业管理费收支公布表 8.3.12 物业管理费收支公布表(其他财务报表)
5.迎检资料工作安排 篇五
迎检资料总目录
第一章 基础管理
1、房屋及配套设施投入使用清单
2、接管验收资料
2.1 房屋及公用设施等竣工和接管验收交接表
3、专业化管理资料 3.1 专业管理
3.1.1 物业公司简介
3.1.2 物业公司机构示意图 3.1.3 物业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 3.1.4 物业公司税务登记证
物业公司资质证书 质量体系认证证书
3.2 成立管理处文件
3.2.1 管理处基本情况登记表 3.2.2 管理处情况登记表 3.2.3 任命书
3.2.4 管理处机构设置图
3.2.5 关于拨付物业管理用房的函
(附)物业管理用房名单 3.3 管理处安全管理责任书 3.4 服务中心目标责任书
4、开发商与物业公司签订的物业管理合同
5、前期物业管理服务协议
6、住宅维修基金管理使用办法 6.1 住宅维修基金收支明细表
7、各项公众管理制度 7.1 住户手册 7.2 业主公约
7.3 业主委员会章程
7.4 住宅区精神文明建设公约 7.5 装修手册
7.6 住宅区楼宇维护管理规定 7.7 住宅区用水管理规定 7.8 住宅区用电管理规定
7.9 住宅区管道燃气使用管理规定 7.10 住宅区园林绿化管理规定 7.11 住宅区卫生清洁管理规定 7.12 电梯使用管理规定 7.13 住宅区消防管理规定 7.14 住宅区居民治安管理规定 7.15 住宅区暂住人员管理规定
7.16 物品搬迁管理规定
7.17 来访人员进出管理暂行规定 7.18 住宅区交通管理规定 7.19 地下停车场管理规定
7.20 饲养家畜、家禽及宠物的管理规定 7.21 文体娱乐场所管理规定 7.22 临时用水、电管理规定
8、管理单位与业主委员会 8.1 业主委员会成立资料
业主委员会筹建工作程序
8.1.2 第一届业主委员会筹备小组成员名单 8.1.3 业主委员会章程(草案)8.1.4 业主委员会筹建宣传提纲 8.1.5 第一届业主委员会选举办法 8.1.6 业主的公开信
8.1.7 第一届业主委员会候选人推选表 8.1.8 业主名单
8.1.9 第一届业主委员会候选人初选情况汇总 8.1.10 第一届业主委员会筹备小组第一次会议会议记录 8.1.11 第一届业主委员会候选人登记表
8.1.12 第一届业主委员会筹建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8.1.13 管理部工作处理单
8.1.14 第一届业主委员会筹备小组第二次会议会议记录 8.1.15 第一届业主委员会候选人基本情况 8.1.16 第一届业主委员会委员选票 8.1.17 选票发放记录
8.1.18 有关筹备工作的报告 8.1.19 管理部工作处理单
8.1.20 第一届业主委员会选举唱票记录
8.1.21 第一届业主委员会筹备组第三次会议及委员会一届一次会议 8.1.22 第一届业主委员会筹备工作总结汇报 8.1.23 会议通知
8.1.24 关于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问题的请示 8.2 业主委员会资料
8.2.1 合肥市业主委员会规则(试行)(附)业主委员会章程
8.2.2 第一届业主委员会委员通讯录 8.2.3 业主委员会一届一次会议会议记录
8.2.4 业主委员会一届二次会议议程
8.2.5 业主委员会一届二次会议记录 8.2.6 业主委员会一届三次会议主要议程(附)请假单
8.2.7 业主委员会一届三次会议记录 8.2.8 业主委员会一届四次会议记录 8.2.9 业主委员会一届五次会议主要议程(附)会议签到表
报告
8.2.10 业主委员会一届五次会议记录(附)会议签到表 业主委员会一届六次会议记录(附)会议签到表 会议通知
8.2.13 业主委员会成员岗位培训班报名表 8.2.14 关于小区业主委员会申请登记的批复
9、物业管理合同
10、创优规划与实施方案
11、各项管理制度及各项标准 11.1 公众管理制度(见第7项)11.2 内部管理制度
11.2.1 管理处员工言行规范文明礼貌用语 11.2.2 管理处管理人员行为规范 11.2.3 管理处值班室值班员工作用语 11.2.4 管理处值班室值班员行为规范 11.2.5 管理处维修工工作用语 11.2.6 管理处维修工行为规范
11.2.7 管理处护管员(门卫岗)工作用语 11.2.8 管理处护管员(门卫岗)行为规范 11.2.9 管理处清洁工文明用语 11.2.10 管理处清洁工行为规范
11.2.11 管理处护管员、车管员工作用语 11.2.12 管理处护管员、车管员行为规范 11.2.13 住宅区治安管理程序 11.2.14 顾客投诉处理与回访规定 11.2.15 房屋管理及公共设施管理程序 11.2.16 管理处档案管理规定 11.2.17 社区文化活动管理规定 11.2.18 管理处24小时值班制度 11.2.19 服务收费管理规定
11.2.20 管理处有偿服务管理制度 11.2.21 管理处费用开支管理方法 11.2.22 住宅维修基金管理使用方法 11.2.23 管理处廉洁自律制度
11.2.24 管理处护管员日常管理规定 11.2.25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规程
11.2.26 消防设备(设施)维修保养规程 11.2.27 配电房运行管理规定 11.2.28 配电房安全操作规定 11.2.29 配电房维修保养规定 11.2.30 柴油发电机运行管理规定 11.2.31 柴油发电机操作规定 11.2.32 柴油发电机维修保养规定 11.2.33 电梯运行管理规定 11.2.34 安全管理制度
11.2.35 给排水设备(设施)运行管理规定
11.2.36给排水设备(设施)操作规定 11.2.37给排水设备(设施)维修保养规定 11.2.38管理处消防值班制度 11.2.39设备巡视检则制度
11.2.40 二次供水管理规定 11.2.41 机电设备管理控制程序 11.2.42 风机房管理及维护保养制度 11.2.43 停车场管理员工作制度
11.2.44 业主(用户)意见调查操作规定 11.3 内部管理运作流程 11.3.1 管理处管理运作流程 11.3.2 管理处机构设置示意图 11.3.3 管理处岗位设置图
11.3.4物业入伙管理规定 11.3.5商业店铺管理规定
11.3.6 前期接管流程图 11.3.7 入住初期管理示意图 11.3.8 日常管理示意图 11.3.9 费用管理流程图
11.3.10 顾客委托维修安装服务程序 11.3.11 房屋维修管理流程图
11.3.12 高层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流程图 11.3.13 防火管理规程 11.3.14 二次供水管理规定
11.3.15 供配电系统管理运作流程 11.3.16 水泵房设备操作规程
11.3.17 房屋及公用设施维修、保养工作运作一览表 11.3.18 绿化操作频度及检查标准 11.4 内部岗位职责
11.4.1 管理处机构设置示意图 11.4.2 管理处主任岗位职责 11.4.3 管理处主任助理岗位职责 11.4.4 管理处事务助理岗位职责 11.4.5 管理处收款员岗位职责 11.4.6 管理处巡楼员岗位职责 11.4.7 管理处水电维修工岗位职责 11.4.8 管理处电梯工岗位职责 11.4.9 管理处护管班长岗位职责
11.4.10 管理处巡逻岗护管员岗位职责 11.4.11 管理处大堂岗护管员岗位职责 11.4.12 管理处车管员岗位职责 11.4.13 管理处绿化工岗位职责 11.4.14 管理处保洁员岗位职责 11.4.15 管理处商铺管理员岗位职责 11.5 培训与考核
11.5.1 物业公司职工培训制度
11.5.2 物业公司员工考核奖惩暂行规定 11.5.3 管理处员工培训管理办法 11.5.4 管理处2010培训计划 11.5.5 管理处2011培训计划 11.5.6 管理处员工工作考评制度 11.5.7 物业公司护管员奖惩条款 11.5.8 员工月考核表
11.5.9 员工(半年)考核表
11.5.10 员工(半年)考核计分表 11.5.11 (半年)考核汇总表 11.5.12 员工民主考评表 11.5.13 护管员月考核表
11.5.14 护管员奖罚金月统计表
12、人员素质与培训
12.1 管理处管理人员合影 12.2 员工花名册及档案 12.3 员工着装规定 12.4 员工职业道德规范 12.5 管理处廉洁自律制度
12.6 管理处员工言行规范文明礼貌用语 12.7 管理处管理人员行为规范 12.8 管理处常用工作用语
12.9 管理处值班室值班员行为规范
12.10 管理处维修工工作用语及行为规范
12.11 管理处护管员(门卫岗)工作用语及行为规范 12.12 管理处清洁工文明用语及行为规范
12.13 管理处护管员、车管员工作用语及行为规范 12.14 员工培训
12.14.1 职工培训制度 12.14.2 培训管理程序 12.14.3 员工培训计划 12.14.3.1 2010年公司培训计划 12.14.3.2 2011年公司培训工作计划
12.14.3.3 物业公司2001年培训计划表
12.14.3.4 物业公司培训通知
12.14.3.5 管理处管理员培训计划表 12.14.3.6 员工培训记录(另归档)(附)签到表
培训记录表
管理处日常培训图片
13、现代化管理手段 13.1 计算机系统
13.1.1 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规定 13.1.2 管理处计算机使用情况 13.1.3 “文档管理器”说明书
13.1.4 思源物业管理软件系统操作手册 13.1.5 计算机及配套设备故障处理记录表 13.2 高层楼宇防盗对讲系统维修保养合同 13.3 安装红外线防盗报警系统合同
(附)监控系统方案
13.4 红外线防盗报警系统安装及试运行小结
14、收费管理
14.1 管理处费用开支管理办法 14.2 服务收费管理规定 14.3 欠费催缴管理办法(附)欠费催缴通知书
欠费催缴停水停电通知单
开通水电通知单 14.4 管理处收费管理员岗位职责 14.5 管理费收缴协议 14.6 管理费收支情况公布表 14.7 住宅维修基金收支明细表 14.8 关于物业管理服务收费标准的批复
15、房屋及共用设施设备管理 15.1 竣工图(另存档)
15.1.1 汇文楼建筑竣工图(1盒)15.1.2 汇文楼结构竣工图(1盒)15.1.3 汇文楼给排水竣工图(1盒)15.1.4 汇文楼电气竣工图(1盒)15.1.5 建筑竣工图(1盒)15.1.6 结构竣工图(1盒)15.1.7 电气竣工图(1盒)15.1.8 给排水竣工图(1盒)
15.1.9 消防(防排烟)工程竣工图(1盒)15.1.10泵房、外管消防安装竣工图(1盒)15.2 竣工验收文字资料档案(另存档)15.2.1 综合竣工验收文字资料(1盒)15.2.2 土建竣工验收文字资料(3盒)15.2.3 给排水竣工验收文字资料(1盒)
15.2.4电气竣工验收文字资料(2盒)15.2.5高层住宅消防竣工资料(一、二)
15.2.6 竣工验收综合文字资料(1盒)15.2.7 土建竣工验收文字资料(3盒)15.2.8给排水竣工验收文字资料(1盒)15.2.9电气竣工验收文字资料(1盒)15.2.10消防工程竣工资料(1盒)15.2.11水泵安装竣工资料(1盒)15.2.12楼层对讲、监控系统(1盒)15.2.13土建综合资料(一、二)(1盒)15.2.14现浇钢筋砼及混合结构工程 15.2.15给排水工程验收资料(一、二)(1盒)15.2.16室内给排水资料(1盒)15.2.17照明竣工资料(一、二)(1盒)15.2.18电气照明工程资料(一、二)(1盒)15.2.19配电房安装电气竣工资料(一、二)(1盒)15.2.20室外排水竣工资料(1盒)15.2.21室外照明技术资料(1盒)15.3 房屋管理制度及档案
15.3.1 房屋管理及公共设施管理程序 15.3.2 房屋(设施)养护和修缮管理规定 15.3.3 空置楼宇管理规定 15.3.4 管理处巡楼员岗位职责 15.3.5 钥匙管理工作规定 15.3.6 房屋维修流程图
15.3.7 房屋维修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5.3.8 房屋本体公共设施维修、养护工作一览表 15.3.9 室外公共设施维修、保养工作一览表 15.3.10 顾客委托维修安装服务程序 15.3.11 房屋及共用设施设备大中修记录 15.3.12 房屋完好情况评定表 15.3.13 房屋完好率统计
15.3.14 空置楼宇检查表(另归档)
15.3.15 发展商空置楼宇统计表(另归档)15.4 设备台帐设备卡(另归档)15.4.1 设备台帐
15.4.2 配电系统设备卡
15.4.3 生活及消防供水系统设备卡 15.4.4 消防系统设备卡 15.4.5 消防报警系统设备卡 15.4.6 电梯系统设备卡
15.4.7共用电视天线系统设备卡
15.5 共用设施设备图纸资料管理 15.5.1供电系统图(另归档)15.5.2给水管线设备图纸(另归档)15.5.3排水管线设备图纸(另归档)15.5.4电梯工程档案资料(另归档)15.5.5 消防设备图纸(另归档)
16、住户档案、房屋及其配套设施权属清册
16.1 住户档案(每户一档,按栋、层、座归档)16.1.1 入住楼宇验收签认表 16.1.2 装修资料 16.1.3 业主公约
16.1.4 房屋保修期满业主签认书 16.1.5 管理费收缴协议
16.1.6 业主办理入住手续跟踪表 16.1.7 业主(住户)户口登记 16.1.8 房地产证 16.2 房地产产权证明
17、日常管理服务
17.1 日常管理服务工作规定 17.2 顾客投诉处理与回访规定 17.3 房屋维修流程图
17.4 管理处24小时值班制度 17.5 顾客委托维修安装服务程序 17.6 顾客委托维修安装单(另归档)
17.7 顾客维修安装需求登记表(另归档)17.8 顾客意见登记表(另归档)17.9 顾客投诉与回访登记表(另归档)
17.10 顾客投诉处理情况一览表(另归档)
18、住用户与管理单位
18.1 业主(用户)意见调查操作规定 18.2 业主(用户)意见调查表(另归档)18.3 业主(用户)意见调查统计表(另归档)
19、便民措施与服务
19.1 管理处便民服务制度 19.2 便民服务活动开展情况 19.2.1 各类便民服务通知 19.2.2 便民服务活动图片
19.3 便民服务工作记录(另归档)19.4 零修急修及时率统计
第二章 房屋管理与维修养护
1、房屋图纸档案、资料(另归档)
2、住户档案(每户一档,按栋、层、座归档)2.1 入住楼宇验收签认表 2.2 装修资料 2.3 业主公约
2.4 房屋保修期满业主签认书 2.5 管理费收缴协议
2.6 业主办理入住手续跟踪表 2.7 业主(住户)户口登记
3、房屋完好情况评定表 3.1 房屋完好率统计
4、装修管理
4.1 合肥市住宅装修管理暂行规定 4.2 装修管理规定 4.3 装修手册
(附)装修申报表(归档在住户档案里)
装修保证(归档在住户档案里)
施工人员登记表(归档在住户档案里)4.4 房屋装修管理流程图 4.5 整改通知书(另归档)4.6 装修卡
4.7 室内装修违章统计表(另归档)
4.8 室内装修、安装项目巡检表(另归档)4.9 房屋装修情况一览表(另归档)
第三章 共用设施设备管理
1、公用设施登记表
2、公用设施维修养护
2.1 公共设施巡查记录表(另归档)2.2 巡查签到表(另归档)2.3 商铺巡查记录表 2.4 停车场巡查记录表
2.5 房屋及公共设施维修、保养工作运作一览表
3、公共照明设施统计表
4、设备管理综合要求 4.1 设备安全运行制度 4.2 设备巡视检测制度 4.2.1配电房维修保养规定
4.2.3给排水设备(设施)维修保养规定 4.4 水电维修工岗位职责
5、维修和操作人员上岗证(另归档)
6、供电系统
6.1 供电系统设备 6.1.1供电系统图(另归档)6..1.2配电系统日常规定 6.1.3配电房管理规定
6.1.4 配电房运行管理规定 6.1.5 配电房维修保养规定 6.1.6 配电房安全操作规定 6.1.7 住宅小区用电管理规定 6.1.8 管理处水电维修工岗位职责 6.1.9 有关停电的通知 6.2 发电机管理
6.2.1 柴油发电机操作规定 6.2.2 柴油发电机维修保养规定 6.2.3 铅酸蓄电池保养检查规程 6.2.4 公共设备巡查表(另归档)6.2.5 发电机组运行记录表(另归档)6.2.6 发电机组保养记录表(另归档)6.3 用电管理
6.3.1 住宅小区用电管理规定 6.3.2 停电应急处理操作规定 6.3.3 临时用水、用电管理规定 6.3.4 临时用水、电审批表 6.3.5 临时用水、电安全责任书(附)处罚决定书 6.4 电工上岗证
7、给排水系统
7.1 给水管线设备图纸(另归档)7.2 排水管线设备图纸(另归档)7.3 相关制度
7.3.1 住宅区用水管理规定 7.3.2 水泵房管理规定
7.3.3 水泵房维护保养制度
7.3.4 给排水事故应急处理处理操作规定 7.3.5 水泵房设备操作规程
7.3.6 给排水设备(设施)维修保养规定 7.3.7 给排水设备(设施)操作规定
7.3.8 高层楼宇水电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7.3.9 水泵房运行日巡查表(另归档)7.4 二次供水
7.4.1 二次供水管理规定
7.4.2 合肥市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合同 7.4.3 二次供水水池、水箱清洗单位营业执照(附)卫生许可证
合肥市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许可证 7.4.4 水池、水箱清洗消毒记录表(另归档)7.4.5 水质检测报告(另归档)7.4.6 操作人员健康证(复印件)7.4.7 有关清洗、消毒水池通知 7.5 用水管理
7.5.1 住宅区用水管理规定 7.5.2 临时用水、用电管理规定 7.5.3 临时用水、电安全责任书 7.5.4 临时用水、电审批表 7.6 给排水事故应急处理操作规定 7.7 有关停水通知
8、电梯系统 8.1 电梯资料
8.1.1 电梯工程档案资料(另归档)8.1.4 电梯维修保养合同 8.1.3 电梯运行管理规定 8.1.4 客梯使用管理规定
8.1.5 货梯消防梯使用管理规定 8.1.6 电梯使用规范及注意事项 8.1.7 电梯乘客须知
8.1.8 电梯日常保养项目及必备品 8.1.9 电梯险情应急处理操作规定 8.1.10 电梯工岗位职责
8.1.11 电梯日巡视检查记录表(另归档)8.1.12 公共设备巡查表(另归档)8.1.13 电梯维保记录(另归档)8.1.14 电梯准用证(另归档)8.1.15 电梯安全检测合格证(另归档)8.1.16 电梯运行许可证(另归档)8.2 电梯维修保养单位
8.2.1 电梯维修保养单位营业执照 8.2.2 电梯维修保养安全认可证 8.2.3 授权书
8.2.4 授权人员操作证
第四章 保安、消防、车辆管理
1、治安保卫管理 1.1 治安保卫制度 1.1.1 治安管理程序 1.1.2 安全管理程序
1.1.3 物业公司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1.1.4 住宅区交通管理规定
1.1.5 住宅区居民治安管理规定 1.1.6 护管员日常管理规定
1.1.7 护管员警用设备、器械管理规定 1.1.8 管理处消防治安管理员岗位职责 1.1.9 物业公司护管员奖惩条款 1.1.10 护管队管理规定 1.1.11 护管队职责范围 1.1.12 岗位执勤规定
1.1.13 护管员“十不准” 1.1.14 夜间查岗工作规定 1.1.15 护管员交接班管理规定
(附)值班交接班记录(另归档)夜间查岗记录表(另归档)1.1.16 考勤制度
(附)护管员考勤签到表 1.1.17 治安紧急情况处理规定 1.2 门卫管理
1.2.1 护管员大堂岗工作规定 1.2.2 大堂岗护管员岗位职责 1.2.3 物品搬迁管理规定(附)受控进入物品清单
放行条(另归档)邮件接收记录表(另归档)1.2.4 来访人员进出管理暂行规定
(附)外来人员进出登记表(另归档)1.2.5 值班交班记录表(另归档)1.3 巡逻管理
1.3.1 巡逻岗护管员岗位职责
(附)巡逻签到表 1.3.2 派出所证明
1.4 各类通知
1.5 安全警示牌数目统计
2、消防系统 2.1 消防设备
2.1.1 消防设备图纸(另归档)2.2 消防管理
2.2.1 消防管理工作制度 2.2.2 管理处消防值班制度
2.2.3 消防设备检查、保养、维修制度 2.2.4 监控室设备维修保养规程 2.2.5 风机房管理及维护保养制度 2.2.6 防火管理规定
2.2.7 大厦消防设施安全操作规程 2.2.8 管理处义务消防员岗位职责
2.2.9 管理处火警火灾应急处理组织网络图 2.2.10 消防安全防火责任分工表 2.2.11 义务消防队员花名册 2.2.12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规定 2.2.13 临时动火作业申请表 2.2.14 临时动火作业许可证 2.2.15 整改通知书
2.2.16 消防中心消防设备巡视检查表(另归档)2.2.17 消防设备设施季保养记录表(另归档)2.2.18 消防设备设施年保养记录表(另归档)2.3 消防制度
2.3.1 住宅区消防管理规定 2.3.2 安全管理制度
2.3.3 物业公司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2.3.4 防火管理规定 2.3.5 灭火作战方案
2.3.6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规程 2.3.7 火警火灾处理流程图 2.4 消防演习
2.4.1 消防演习实施计划 2.4.2 消防演习实施程序 2.4.3 有关消防演习图片 2.5 有关消防方面的通知
3、交通车辆管理
3.1 住宅区交通管理规定 3.2 停车场车辆管理规定 3.3 停车场管理员工作制度 3.4车管员岗位职责 3.5非机动车辆管理制度
3.6 值班交班记录表(另归档)3.7 车辆出入卡 3.8 通知 第五章
环境卫生管理
1、清洁合同书
2、市政管道管理责任书
(附)小区污水、雨水系统明细表
转让设备表
污水、雨水管道、井清理检查验收单
3、垃圾清运责任书
(附)垃圾桶数及清运次数
转让设备表
员工名单
4、消杀合同书
(附)占地面积统计
消杀工作检验标准和方法 4.1 消杀服务记录表(另归档)4.2 消杀月检查单(另归档)
5、卫生清洁管理制度 5.1 清洁卫生管理规定 5.2 高层住宅卫生工作检查验收标准 5.3 管理处主任助理岗位职责 5.4 管理处保洁员岗位职责
5.5 卫生工作巡视记录表(另归档)5.6 卫生工作记录卡(另归档)5.7 卫生工作月验收单(另归档)5.8 有关通知
6、住宅区饲养动物管理
6.1 住宅区饲养家禽、家畜及宠物的管理规定 6.2 住宅区饲养家禽、家畜及宠物登记表 6.3 养犬许可证 6.4 禁止养狗通告 第六章 绿化管理
1、绿化管理合同
(附)园林公司营业执照
绿化人员花名册
2、绿化管理制度 2.1 绿化管理规定
2.2 管理处主任助理岗位职责 2.3 管理处绿化工岗位职责
2.4 绿化养护周巡视记录表(另归档)2.5 绿化养护工作记录表(另归档)2.6 绿化养护月检表(另归档)2.7 绿化操作频度及检查标准 2.8 绿化图片 第七章 精神文明建设
1、制度
1.1 住宅区精神文明建设公约 1.2 社区文化活动管理规程 1.3 社区文化活动场所管理规定 1.4 主任助理岗位职责 1.5 社区宣传工作规定
2、精神文明建设
2.1 精神文明建设好人好事记录 2.2 图片
3、社区文化
3.1 社区文化工作计划
3.2 文体娱乐设施、器材清单 3.3 社区文化活动实录 第八章 管理效益
1、管理费收缴报表
2、管理处有偿服务管理制度
(附)有偿服务项目收费价目表
【迎检资料工作安排】推荐阅读:
镇计生迎检工作材料06-23
如何做好好迎检工作09-23
创国卫迎检工作汇报06-24
均衡发展迎检工作简报06-27
教学点迎检工作要求11-15
镇容环境工作迎检汇报材料07-14
2010.5.10校园安全工作迎检通知09-06
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工作迎检汇报材料10-30
小学迎检制度09-24
秋歌.创文迎检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