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整合

2024-08-28

学科教学整合(精选12篇)

1.学科教学整合 篇一

整合资源论文:整合课程教学资源,生成语文课堂文化 [摘要]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及课程改革不断受到关注。改革固有的教学模式弊端,更新科学的学生观、价值观,创造科学、开放、和谐、多元的生本课堂文化,成为众多语文教学改革者不懈追求的目标。而语文课程资源的整合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

[关键词] 整合资源 优化环境 生成文化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及课程改革不断受到关注,改革固有的教学模式弊端,更新科学的学生观、价值观,创造科学、开放、和谐、多元的生本课堂文化,成为众多语文教学改革者不懈追求的目标。而语文课程资源的整合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并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列举的资源达21种之多,课程资源的概念在新课程理念中明确提出,让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深深地认识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性。整合语文课程资源,创造生动有效的语文教学实践的形式,凸现语文课堂的生本文化特质,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整合语文课程资源,灵活巧妙运用教材,奠定厚实的课堂文化;整合艺术科、信息技术科等资

源,丰富课外学习资源,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多彩的的语文学习“乐园”,呈现出开放性的课堂文化;优化师生动态环境资源,创设能激发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生成和谐的课堂文化;整合社会生活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语文,拓展多元的课堂文化。

如何理解“整合”这两个概念?所谓“整合”,是指综合、融合。整合语文课程资源使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成分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使各要素整体协调、相互渗透,加强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现实生活的联系,使语文课程成为源远流长的一汪清泉,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在生活实践中获取信息、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新课改所追求的课堂,是充满生机和个性的生本课堂,教学资源的整合,打通了课程之间、书本和世界间的界限,关注学生的独特生命体验和个性发展,拓宽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增加各资源间的互动,给学生以主动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使课堂达到生本化。

一、整合语文课程资源,奠定厚实的课堂文化 新课改强调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语文课本是我们最主要的学习资源,精选了国内外各个时期的优秀作品,无论内容、形式都属于具有典型意义的,熔铸着作者独特的视角和生命体验,静态的文字的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精

彩的世界。如此丰厚的学习资源,需要巧妙地整合利用,用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来开发,才能发挥它的厚重的育人能量。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灵活、巧妙地运用,使之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对于那些对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有明显作用的素材,要注意用足、用够,使其在教学中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细读课本,我们发现精读课文之间、读本课文之间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存在着某种联系,可以进行横向或纵向比较。沟通课与课之间的联系,能事半功倍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和创新性思维品质——变通性。如在讲授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时可与川端康成的《春》、纪伯伦的《秋》及郁达夫的另一作品《北平的四季》进行比较阅读,寻找共性,分辨差异,再回顾朱自清的《春》,不仅能培养学生分析感悟对于渗透在情景之下的深厚情感,还能进行散文阅读知识的串联,形成阅读散文的系统知识。

增强教材的板块意识,挖掘教材体现的人文精神,通过巧设问题来探讨主题,往往能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同时也无形中落实了情感目标。如笔者在教学“必修五”“直面人生”中的“生存选择”板块时,节选了《报任安书》和《渔夫》,板块建议的教学方式为“问题探讨”,两课的主题思想内容为探讨司马迁和屈原面对生存问题截然不同的选择:

司马迁隐忍苟活,只为创作经典著作《史记》;屈原政治失意,志向难酬,以自投汨罗江保持节操。

为更好地落实探讨生死抉择这个难题,布置学生课外探究题目(分组完成,二选一):

a.查找历史上一些著名人士面对此问题的态度和选择,分类整理,书面得出探究结果,可以谈认识、抒发感情、表明志向。

b.编写课本剧并表演(假若司马迁与屈原在汨罗江边见面了,他们会说些什么)。

结果,这个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选择a的同学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让人激情澎湃;选择b的学生,表演生动,想象丰富又合情合理,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材资源可以分解、也可以重组,要坚持尊重、用好、创新的基本原则,一切教学设计都要为学生着想,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之呈现厚实的课堂文化。

二、整合学科综合资源,呈现开放的课堂文化 新课改提倡跨领域学习,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与其他课程相结合,整合课程资源,是各学科课程共同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就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更新内容,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 需要。”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加强语文学科与非语文学科整合的研究和实施。通过将不同学科整合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构成互动资源网,使语文教学有更为广阔的空间,为学生提供更丰富、优质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创造性地整合了艺术科、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学科资源,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多彩的的语文学习“乐园”,呈现出多元的课堂文化。

语文学科与美术、音乐学科之间有许多空域,有效的利用三者之间的空域,可以为各自学科起到辅助作用,促进学科之间的交融与课程间的整合。

原始艺术中,诗歌、音乐、舞蹈是三位一体地结合在一起的。诗歌都合乐,可以唱,具有音乐的节奏。在现实生活中,音乐以她扣人心弦的节奏,跌宕起伏的旋律,情理交融的歌词,时时处处的拨动听者的心弦,触动听者的灵魂。因此合理的在语文教学中运用音乐元素,能让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感悟情感,塑造品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一些手段完成语文和音乐的相互渗透,以达到情感培养目标,如用音乐烘托、铺垫情感,渲染情感;通过音乐欣赏,来释放情感;甚至可以借助优秀的音乐作品来充当时尚的“例子”,作为语文课堂知识学习的素材。在教学诗歌鉴赏时,音乐往往扮

演着引路人的作用,引领学生走入诗人所描写的意境,烘托气氛,尤其是充满浓烈思想感情的感怀伤别之诗,师生情绪浓烈;在教学戏曲之时,往往与音乐课教师达成共识,将教材中互为补充的素材共享共学,如《长亭送别》、《雷雨》、《西厢记》、《牡丹亭》等;在教学修辞方法、表达技巧等专题时,优秀的流行歌曲歌词就是最好的教材,比如说周杰伦、林俊杰等众多学生追捧的歌星的作品(不一定他们作词)都非常成功地运用了比喻、拟人、化典、想象等技巧,以此为素材,既吸引学生眼球,又高品质完成了教学目标,可谓一举两得。美术亦如此,不少诗歌与美文,都兼具画面感,将文字与画面整合,表达事半功倍。

加强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相整合,利用网络,丰富语文课堂的材料,增强语文课堂的生动性,来已为广大教师普遍接受和熟稔应用,就不再赘述。除此之外语文学科充分地与其他学科相整合,如科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等。只要教师善于整合,那么语文课堂将会擦出更灿烂的火花。

构建语文文化课堂,可以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校本研训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文化品质。整合优化、生成创造,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校本资源,为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我校坚持科技、传媒特色教育,开设了文化、科技、传媒特色校本课程,长期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通过整合语文课程和选修课、主题活动等实践,让学生走进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小说传奇、神话世界、外国文学、现代诗歌等经典作品,最大限度地感受语文的文化魅力,不仅能节约师生大量的时间,更有利于增强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开放性,将语文的阅读与表达将结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优化动态环境资源,生成和谐的课堂文化

学生、教师,教学方式、教学程序、课堂环境,组成了课堂教学环境,有形的、无形的,但都是动态的、发展的,可以预期却不能设定。只有整合,合理优化这些紧密相连的资源,才能使课堂灵动、活泼、个性又民主平等,生成理想的和谐课堂文化。

每一个学生都在不断地成长,并拥有独特的个性和具体的生活经验和才能,这些潜在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所以,课堂教学不仅是要把学生看成教学的主体,更要视为教学资源,是语文课堂文化的动力之源、能量之源。就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言,“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

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他们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依靠学生的内驱力,发展他们的学习天性,释放学生的个体潜能。这,既是教学目标,又是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笔者着眼于把学生的个性差异当作教育资源来整合开发。笔者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智能因素选择学习方法,设定探究方式;也让个性各异的学生在这个生本化的课堂,进行各种观点碰撞,展现自我,个性得到张扬。倡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获得独特的感受、独特的体验和独特的理解。如15分钟早读课的高效应用:考虑到高二年级的课程设置和学生课外阅读的实际困难,笔者给学生重新安排了任务:轮流演讲,主题为“阅读经典,分享感悟”,要求学生个个参与,人人有事做。具体流程:学生课外阅读自选作品——演讲——其他同学质疑、点评——教师点评——学生听录音,写感受。学生在讲台上都能侃侃而谈,作品涉及古今中外,雅俗共赏,都比较真实而翔实的展示了自己的阅读成果,有些甚至泛着些许深度的思考光辉,鼓动着其他同学去阅读他推荐的作品;学生间的点评有的很犀利,有的很平和,有从主题、构思、文笔着手评价的,也有从演讲的风度、语音上挑刺或赞扬的,评价的标准也越来越高。学生们积极肯定的反思验证了此举的准确性。

语文课堂就成为一种引力巨大的学习场,学生之间智慧和知识的“广博性”相互感染,在分享同伴学习成果的同时,每个学生心里又充满了对学习的渴求和内化的强大动力。这样学生独特的个性资源,就生成独特的课堂文化,学生作为教育本体,受到高度尊重,学习的兴趣如同生命,孜孜勃发,掌握知识,培养技能,体验成功,在自由的探索中张扬个性,弘扬崇高与练达,在自由的氛围中放飞梦想。

教师优化动态环境资源就要善于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教学情境,包括物理情境和心理情境。在教学实践中,结合文本的文体特征、主旨、艺术特色等具体特点,可以通过生活问题、实物演示、画面再现、音乐渲染、语言描述等营造一种可供学生产生共鸣、积极探索的创造氛围,通过设计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感悟、思考、提炼。

相比有形的物理情境,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更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教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课堂上建立师生平等的民主气氛,尊重和关爱每个学生,为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创造一个氛围,使他们敢于质疑,勇于争论,从而也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热情和表现欲望。让学生在民主开放的课堂中改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改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主动去发现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亲身实践中体验情绪。自由开放的课堂空间使学生保持愉快而

兴奋的心境,自主明确学习目标,大胆设想,积极地通过书本认证或相互认证自己的见解,寻求达到学习目标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沂水春风》这堂不朽的语文课至今仍令我们语文老师神往:师生围坐一起,和谐、畅快、轻松在谈论理想,不落窠臼,不入俗套,曾皙说:“暮春,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咏而归”。夫子发表观点:“吾与点也。”何等诗意,何等惬意,这是我们课堂教学文化的极品,也应该成为我们语文老师所追求的目标吧。

四、整合社会生活资源,拓展多元的课堂文化 课程回归生活,生活回归课程。生活中的生动场景,是语文课程资源的丰富材料。当社会成了学习资源时,学习场所就可以无处不在,学习活动也不局限于学习书本,举行“记者招待会”、采访活动、课本剧、讲座、电影、参观游览等活动方式等都可成为学习活动。

美国教育家杜威就认为,教育即生活。意味着课堂教学既需要关注个体的日常生活,又需要去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生活,把生活情境融入教学情境,拓展多元化的学习路径,创造多元的课堂文化。

整合社会生活资源,就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语文,体验生活,积累语文课程素材;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把生活场景移入课堂,进行语文内容的情境整合,再现生活,以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更有价值知识铺平道路;在生活中实践,运用已有的语文知识,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内容与渠道,使学生在生活这个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陶行知先生说过:“社会即学校。”我们捕捉社会的新发展以及大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巧妙地将其融入校本资源之中,使之成为活的教材,让学生既增长见识,活学活用,又飞扬创造力,培养社会责任感。如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不仅其人物成为重要的社会精神资源,可以作为青少年的学习楷模,而且每则颁奖辞概括感动事迹精准,且颇具文采,成为每位语文教师必备的最佳学习资源,常取来反复琢磨、推敲,交与学生研究学习。

任何一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方法都是多种多样的,思路都是不拘一格的。在整合利用校本资源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要把握好适用、适度原则,把握好资源整合优化的尺度,以熟悉的教材和教学为主阵地,因地制宜地进行课程资源创新,应用于实践,呈现生本的课堂文化,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3]中学新课标资源库(语文卷)[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4]赵守拙.荆志强的“生本教育”社区[j].基础教育,2008,(5).

2.学科教学整合 篇二

《荷花》这篇课文是叶圣陶的作品, 描述了公园里一池美丽的荷花以及作者看荷花时的感受。我们设想, 通过对一篇课文不同的解剖, 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过程中, 把握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轨迹, 从而转变教学观念, 提高对整合的认识, 自觉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合理的整合, 力争使语文课堂教学有所突破和创新。

●设计与实施

我们按照传统教学与现在的整合创新教学模式, 对第一课时分别设计了教案, 在两个水平相当的平行班中分别试教。

1. 教学设计A

教学目标:会认读生字, 理解生字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 理清课文的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挨挨挤挤”“莲蓬”“饱胀”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小黑板。

教学思路 (简记)

(1) 导入课题, 板书课题。

(2) 学生初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 读顺句子。

(3) 检查初读效果:

(1) 出示生字, 指名读, 齐读。

(2) 出示词语, 指名读, 齐读。

(3) 分小节读课文, 随课文讲解生字词语的意思。

(4) 齐读课文。

(5) 思考:课文主要写荷花的什么?

(6) 学写生字。

2.教学设计B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会认读生字, 理解生字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 理清课文的内容。

能力目标:通过看图片、联系上下文等方法, 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看图, 读文, 去欣赏荷花的美,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机整合语文教学, 将课文中难理解的文字形象化、音效化, 促进学生借助多媒体自主、个性化的阅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思路 (简记)

(1) 谈话导入, 多媒体展示声情并茂的课文朗读和精彩的画面。

(2) 学生模仿电脑老师大声地初读课文。

(3) 师生互相交流读书中遇到的困难, 随后指名分小节读课文, 借助多媒体课件随课文学习生字, 理解生字词语。

(4) 学生自由读全文, 指名分小节配乐读课文。

(5) 思考:课文主要写荷花的什么?

(6) 在电脑老师的帮助下学写生字。

●效果与讨论

1.两种教学行动产生的效果对比, 如下表:

2. 讨论

这两种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其实是异曲同工, 唯一不同的就是在教学B中加入了多媒体辅助教学, 主要整合点有:

(1) 有声有色的课文情境朗读。

(2) 随课文出示的精致图片, 如“挨挨挤挤的荷叶”“两种形态的莲蓬”“多种多样的花骨朵”等, 与课文相配的旋律。

(3) 生字词典。

就这些整合点, 使一节课产生了以下优势:

(1) 多媒体的课文范读以美丽的画面和精彩的朗读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课文情境, 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为学生读好课文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调。

(2) 学生在阅读课文时, 教师巧妙地借用媒体随文出示生字、图片、音乐等, 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挨挨挤挤”、“莲蓬”、“饱胀”等词语的意思。而且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习形式活泼多样, 如:上台指一指, 表演“翩翩起舞”, 配乐朗诵等, 契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要求, 学生学得激情高涨, 效果明显。

(3) 教学生字时, 电脑老师的出现, 激起了学生求学的欲望。电脑清晰的叙述, 完整优美的书写, 使学生学得轻松, 还记忆深刻。

由此可见, 在语文第一课时教学中, 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整合教学, 有利于学生发展和进步。一个好的界面, 一个有趣的动画, 一段动听的音乐, 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有主动参与的可能。在语文第一课时教学中, 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整合教学, 也有利于抽象知识的形象化、具体化。如饱胀、义务等等, 学生在领会时, 很难重现客观存在。然而有了多媒体技术, 就可直接把现实世界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 为学生的认知过程提供有利支持。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通过巧妙地整合, 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 以各种形式、手段帮助学生学习, 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整合学科教学 构建大学科课程 篇三

为了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性人才和综合性人才,我国的教育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一系列改革均围绕着“应用、融合、素养、减负”而展开。笔者也参与了此项改革试验中,我们具体做法如下。

一、教师合力设计蓝图

1.研读教材,探寻契合点

教材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载体,因此,开展学科整合就要从研读整个初中阶段的教材开始,从整合各学科的核心能力人手,找到知识和能力上的契合点,并根据学段特点,有计划地重新编排教材,使各科教材的契合点分别出现在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能力特点的学段,从而形成系统的大学科教材,各科教师分别完成这个系统教材中的相关知识能力点的教学,分进合击,最后成功会师,齐心协力地完成大学科教学任务。由于学科分类庞杂,我们首先组织语文、英语、历史、地理、政治、生物、美术这七科的备课组长分别研读其它六科的教材,最终确定将观察、积累、表演、概括、表达、分析作为契合点。各科教师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要有侧重点地围绕这些契合点开展教学活动,共同提高这些方面的素养和能力。

2.共同备课.整合交叉点

在确定了契合点后,就需要将落实这些知识能力点的方法、技巧、学生活动等加以整合,构建起既有学科特色,又能有机统一的大学科课程教学的基本流程和教学思路。为此,每两周我们组织这几科的备课组长进行一次集体备课,主要在一起交流近两周的上课重点、采取的教学策略、学生认知及思维上的欠缺之处、思维及能力上的增长点等,共同探究出各学科教材教法上的交叉点以及在这些交叉点上的教法的共性、可借鉴推广的方法,进而整合出既有本学科特色,又能以其它学科的知识能力为载体的教学活动。

以语文与其它学科的整合为例,我们是这样进行整合的(见表1)。

3.相互听课,整合学法

任何知识与能力都需要通过学生的学来加以落实,因此,学科整合成败的关键就在于学法的整合。为此,在熟悉了教材教法,相互了解了学科核心能力和每周的重点教学内容后,我们又组织老师们去听其它科目中有交叉点的课,重点观察该教师在这些交叉点上教给学生的一些较好的学法,听完课后再围绕这些交叉点和学法和该任课教师进行讨论交流,形成对学法整合的更深认识,以在自己的课堂上高效地进行增量教学。如此,既避免学生做重复的无用功,以致对该学科的学习失去兴趣,又能对自己学科的一些学法指导有所启发,进而生成更有广度和深度的学法。以学生活动为例,我们是这样进行整合的(见表2)。

4.学科牵头,整合课程

在经过前期的准备和发散性地研究、实践之后,就有必要通过一个载体来统领大学科的课程。而作为交叉学科的综合课,既关注到了众多学科之间的相互作用,又涉及到了研究与创新活动。因此,为了将学科整合再进一步挖掘下去,我们从各备课组挑选1-2名有一定经验和热情的中青年教师组建成大学科组,请综合组的特级教师做大组长,在以前学科整合的基础上,选取几个能有效整合其它学科的主题,由另一名年轻的综合组老师负责具体落实,牵头带着相关学科的老师一起,分别围绕这几个大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探究、活动及专题报告的撰写等,从而让学科整合落得实、有抓手、有成果。

二、学生参与充实建设过程

1.活动引领,渗透大学科思想

一个新观念的植入,最好的方式就是体验。为了能让学生初步具有大学科的意识,并对开展大学科活动和研究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组织开展了大学科竞赛活动。

为了让活动开展得更为有效,我们组织相关各科备课组长围绕大学科竞赛中的学科整合进行集体研讨,确定好大学科竞赛的出题方向和难度比,然后备课组长组织组内教师展开研讨,最终各备课组各出40道至少横跨两个学科的题,并附上详细的答案。

之后,年级组、班主任、各任课教师分别在年级、班级积极进行动员,每班的任课教师一起协商选拔出5名上场队员,学生自己起队名,并在班内组织学生开展模拟竞赛活动进行预热。在学生精心准备完毕之后,正式组织开展了以“凝聚学科智慧,相约成长梦想”为主题的大学科竞赛活动。

为了让活动开展得更有思维容量,我们让各备课组的组长做现场点评嘉宾,及时针对学生在答题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并反复渗透大学科理念。活动的主持人由博学多才的老师担任,既能有效掌控竞赛进程,又能用实际的榜样告诉学生们大学科素养的魅力。

另外,为了不让活动过于形式化和平淡,我们设计了能调动所有学生热情、提高参与度的五大环节,依次如下。

(1)龙腾虎跃。即轮答20道题,这些题目中有10道简单题,10道中等题,按班级顺序轮流答题,每班先后有2次答题机会,分别由各班2名选手依次作答,每道题答对加10分,答错不加不减分。每班有一次现场求助的机会,可以求助在现场的本班任何一名同学。

(2)百花齐放。即共答30道题,这些题目中有10道简单题,20道中等题,每5道题为一组,各班派一名同学在题板上按题目的先后顺序写出该组题的答案,每道题答对加10分,答错不加不减分。

(3)非你莫属。即点答30道题,这些题目相对简单,由电脑根据赛前抽签的班级顺序,随机从每班抽出两名同学依次代表本班答题,每道题答对加10分,答错不加分不减分。

(4)激流勇进。即笔答5道题,这些题目相对较难,综合性较强,由场上的5名同学(或临时从现场找本班有专长的同学)分别书面作答,现场同学也均同时作答。每道题答对加30分,答错不加不减分。

(5)百舸争流。即抢答70道题,这些题目难易不等,由各班场上队员按抢答器抢答,先抢到的班级作答,答对加10分,答错扣10分。这一环节是最白热化和激动人心的。

2.自主命题,加深理解

在学生初步有了学科整合的概念和意识后,我们又动员学生在假期里,在家长的帮助下积极观察生活,深入思考各学科之间的关系,自行命制能整合相关学科和生活应用的题并附上详细的解答过程和原理。

开学后,我们又根据学生假期研究的方向,将学生分成几个兴趣小组,由小组长牵头在组内共同梳理、润色、重新整合假期所命制的大学科的题,两周后每小组至少提交20道涉及跨学科的题,各班任课教师征集完后提交给各备课组,各备课组评选出100道年级优秀题目,用作期中考试后的大学科竞赛的正赛备选题目,并按照每人选一道题给本班加10分的原则进行累计加分,再评选出二级题目(有价值就人选)若干道,放在年级宣传栏进行有奖竞答,入选的题目按照每道加5分的原则给本班加分,每答对一道题也按5分给本班加分(不许回答本班所出的题)。所有积分同大学科竞赛的正赛累计在一起计算评比。

在期中考试之后,我们借用英语学科的跳蚤市场,让学生在本班的摊位上有创意地设置有奖竞答的环节,将学生自主命制的大学科的题目巧妙地让其他班的学生到备课组长处有奖竞答,答对有奖有积分。之后再进行大面积的表彰,将学生自主命题的积极性推向高潮。

通过这种自主命题的方式开展的竞赛活动,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自主命题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在实际出题过程中更深层次地理解学科整合的思想,加强大学科的意识。

3.课题引路,学以致用

为了能让学生在热热闹闹的大学科竞赛之后有所沉淀,务必要引导学生多进行思考并积极运用大学科的相关思想和知识能力。为此,我们在初二的时候又以综合学科的老师牵头,挑选几个适合整合各学科的主题,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研究方向组成综合性学习互助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外聘一些有经验的专家,协同该班的相关任课教师一起组成导师组,对学生加以细致指导,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实地考察研究、查阅资料、撰写活动报告等方式,逐步学会应用相关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大学科思想的理解。对学生最后的成果结集印刷给全年级,并对优秀学生和小组加以表彰鼓励。

通过以上层层推进的方式,就能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运用学科整合的思想,从而提高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为了能有效整合学科教学,可以从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两个方面,通过整合学科资源和教师资源,整合学法和课程,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科活动和适合学生的课题研究,有效地构建起大学科课程,从而在有效的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将大学科的思想运用到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在不同学科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与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形成完整的素质结构,获得现代社会与国际化需要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4.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篇四

答:信息技术植入学科教学,打破了原有的课堂教学。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作为教师应顺应课程改革的潮流,不断进取,勇于创新,提高自身素质,更新观念,适应时代的进步。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处理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关系,相应的提高其能力。做为学生应改变自己传统的学习观念,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自己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将有效帮助我们学习。下面是我认为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中教师和学生应具备的能力:

(1)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①教师应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修养。作为信息时代知识与信息的传播者,教师首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理论修养。教育理论为教师的教育实践起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密切关注教育动向,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

②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要掌握因特网的信息搜索能力,充分利用信息交流工具(电子邮件等)和office软件的使用。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中,广泛的使用到课堂教学中和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上。

③教师应提高对教育教学理论、自身的信息素养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能力。合理使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设备,有利于给课堂教学带来便利,使教学内容生动的体现出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学生应具备的能力

①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在学习中要敢于大胆的提出问题和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提出自己的意见。②合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资源与老师、同学共同探讨问题 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科学、严谨、发散的思维方式。

5.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案例 篇五

《统 计》

一、教学背景:(一)、教材内容及分析: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日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特别是对数学来说,由于数形结合思想的特点,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有很大的帮助。

《统计》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P.93内容。这部分内容是数学课程改革下的一个新内容,它重视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又初步了解统计的方法,初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还通过统计学生喜欢什么娱乐项目、统计喜欢哪种水果等,使学生在玩中体验到统计的用处确实很大。

(二)、学情分析:

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了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了运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学生对去公园玩这些生活经验都很熟悉和感兴趣,对涂色也很感兴趣,因此,选取了这些内容让学生统计,并对统计图进行涂色,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对数据收集、比较多少也比较熟悉,并能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但对数据的整理、描述比较难掌握,要让学生在玩一玩、比一比、画一画、说一说中掌握这个知识难点。

二、设计理念及意图:

本教学设计为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竞争和环保意识、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让学生在玩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里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以达到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对数据统计过程的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初步了解分类统计的意义。

2.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观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统计的含义。会看统计图、统计表,进行简单的统计。教学难点 :进行简单的统计。

四、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导入新课

1、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初步感知统计

小朋友们,上个星期

六、星期天,你们的爸爸妈妈有带你们去哪儿玩了吗?(有)都到哪些地方玩,说来让其他小朋友听一听?(学生回答),陈老师周六去了一趟温州的“马鞍池公园”,那里的景色真好看啊,我特别喜欢公园里的一个处小花坛。你们想看一看花坛是什么样吗?(出示课件:一个小花坛中有26朵四种颜色的花)看到这些美丽的花,我当时特别想知道每种颜色的花各有多少朵,那小朋友们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涂小方格儿的方式,来帮我数一数每种颜色的花各有多少朵?

【创设“逛公园”这一生活情境,再配上形象的多媒体插图,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完成题卡(先数各种颜色的花各有几朵,再涂色)。教师提示:涂完后注意标上下面的数字。

2、对比出示花坛画面与统计图,引出新知 师:(出示统计图)说一说各种颜色的花各有几朵? 生:学生汇报。红花有8朵,黄花有7朵,蓝花有5朵,紫花有6朵。

师:(对比出示花坛画面与统计图)比较题卡与刚才的画面,哪一个更能清楚地看出每种颜色的花各有多少朵?

生1:第一幅图混在一起,看不清楚;第二幅图分开了就很清楚。【通过多媒体出示对比图,让学生能够清晰形象的观察对比图,能使教学内容由抽象变为具体,便于学生观察和认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师:(小结)像我们刚才那样把花的朵数数出来并用涂小格的方式表示出来的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在进行统计,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有关统计的知识(板书课题:统计)。

(二)、实践操作,掌握新知

1、让学生体验收集数据的过程

师:这个“花坛”里这四种颜色的花。我想了解一下咱们班的小朋友最喜欢什么颜色的花,现在就请小朋友们在自己喜欢的花的下面打“√”,再告诉你的同桌,你喜欢哪种颜色的花?学生完成题卡后,教师收上题卡。

2、让学生体验整理数据的过程(1)、初次进行记录。

师:现在我的手里拿着小朋友们的题卡,小朋友们最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1:我最想知道哪种颜色的人最多? 生2:我最想知道喜欢黄色的有多少人? 生3:我最想知道喜欢红色的人多还是少? 生4:我最想知道喜欢紫色的人有多少? 生5:我最想知道喜欢蓝色的人多还是少? 生6:我最想知道喜欢红色的有多少人? 师:看来咱们班的小朋友们都是非常的好问。那怎样才能知道喜欢哪种颜色的花的小朋友最多呢?

(2)、小组讨论记录的方法(方式开放,教师简介写“正”字的方法)。师:四人小组研究一下怎样才能记下来? 学生讨论记录的方法。师:研究出来了吗?你打算怎么记? 生1:老师说红色的,我在下面打“√”;老师说黄色的,我在下面画“□”;老师说蓝色的,我在下面画“△”;老师说紫色的,我在下面画“○”。生2:老师说红色,我在下面打“√”。生3:老师说红色,我在下面写“1”。

生4:老师说红色的,我在下面画“○○”;老师说黄色的,我在下面画“□□”;老师说蓝色的,我在下面画“□□”;老师说紫色的,我在下面画“△△”(教师指导:如果用一个符号记会更快)教师简介写“正”字的方法,演示“正”字的结构,说明为什么。

【学生提出的这些统计方法,正是他们发挥学习积极主体的展现。对学生来说,能够根据教师提供的数学材料,进行分析、统计,提出各自不同的见解,并得到肯定,学生内心深处会产生一种发现的快乐,一种成功的自我体验,促使思维处于更活跃的状态。】(3)、再次进行记录。教师读数据,学生记录。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是用什么样的方法记录的? 生1:我统计出喜欢红色的有9人,喜欢黄色的有11人,喜欢蓝色的有8人,喜欢紫色的有6人。老师说红色的,我在下面打“√”;老师说黄色的,我在下面画“△”;老师说蓝色的,我在下面画“□”;老师说紫色的,我在下面画“○”。师:有没有结果一样,方法不一样的呢? 生2:我用“√”。生3:我用“○”。生4:我写“正”。师:有数据不一样的吗? 生5:喜欢红色的有9人,喜欢黄色的有11人,喜欢蓝色的有8人,喜欢紫色的有6人(教师指导:记录要认真,并请该生重复正确的答案)。

3、认识统计表、统计图

师:(出示统计表)请小朋友说数据,我把数据填在表格里。红色9人,黄色11人,蓝色8人,紫色6人

师:(出示统计图)如果我们还用涂小格的方式表示的话,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应该用多少个小格表示呢? 随着小朋友们的回答,教师从多媒体统计图中随机点击8个单位格的红条,11个单位格的黄条,8个单位格的蓝条,6个单位格的紫条。(如下图:)

师:如果没有小格你能知道有多少人吗?(点击多媒体出示)生:(齐答)不能。

师:(点击出纵轴左边的数字)没有小格,这回能看出来有多少人吗? 生:(齐答)能,因为上面有数字。

师:那你现在知道红色的人有多少?你是怎么知道?(学生上台)

师:像我们刚才这样把杂乱无章的数据整理成这样有条理的图形,这个图就是统计图。那么你们能不能给这个表格起个名字呢? 生:(齐答)统计表。(真聪明)

【这种让学生通过形象的多媒体演示与引导结合的教学环境,打破了一节课40分钟的限制,使课下和课上的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能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又给学生一定使用信息技术的机会,不仅有利于学生数学中图形结合素养的形成,还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获得。】

4、通过统计图、统计表回答问题

师:看着统计图、统计表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5、小结

师:看来,我们从这样的统计图和统计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每种数量多少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这就是统计图、统计表的作用。

(三)、小组合作、巩固新知

师:其实在这个“公园”里,还有一个小小的儿童游乐场,我们一起去看看有什么好玩的吧。出示课件,有游船,转转马,开火车,还有碰碰车。

师:现在我们分小组来统计一下玩每一个项目的有几个小朋友。活动开始之前请同学们先听清楚要求: 首先,每位同学先在小组内讨论怎么统计。

最后,再按照表格要求填写每一项内容。(注意:一人只能参加一种活动。)最后,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你们的统计方法及结果。表格在你们的抽屉里。师:现在开始。老师巡视,发现问题给予指导。师:现在小组汇报。

生:我们是这样统计的:首先我们决定用作记号的方法,要玩游船的同学就在游船的后面做一个记号,然后再数一数每种活动有几个记号就代表有几人参加,最后把下边的表格再填完整。我们的统计结果是:玩游船的有*人,开火车的有*人,玩转转马的有*人,玩碰碰车的有*人。

(学生汇报时如有汇报不完整的,可让其同一小组的同学补充,直到汇报清楚。然后再一组组的往下汇报其不同的方法。)

师:小朋友刚才的汇报真是很精彩,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活动一下。

播放多媒体儿歌:《我爱统计》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唱一唱,跳一跳。

噜啦啦噜啦啦噜啦噜啦咧,噜啦噜啦噜啦啦噜啦啦咧,统计真好,简单明了,幺幺幺幺,小小符号,好多奥妙,幺幺幺幺,小朋友,在欢笑,统计真好,兴趣高高,幺幺幺幺,带上书包,来到学校,小朋友,早来到,上涂涂,下写写,左算算,右想想,写完之后挥挥手,上涂涂,下写写,左算算,右想想,我们的数学好好学。

【寓“数学学习”于游戏活动之中,符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提高学习的效果。】(四)游戏激趣,体验统计

1、师:这个“公园”不仅有好玩有,而且还有好吃的。你们瞧,这是一棵神奇树,这棵树上结满了苹果、梨、西瓜、草莓,你们想吃吗?(课件出示)(出示:西瓜、草莓、苹果、葡萄的图片)

2、挑一个你最喜欢吃的水果剪下来,同桌讲一讲你最喜欢吃什么? 师:我们来统计一下,把小星星贴在你喜欢的水果上。

学生依次到黑板前把自己手中的小星星贴在喜欢的水果图片上。(多媒体播放音乐)

4、作品展示,看到这张图,你知道了一些什么?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联系实际的各种娱乐项目及水果,让丰富多彩的生活与数学活动有机结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五)、总结新知、扩展延伸 师:小朋友们这个“公园”里有那么多好玩的,好吃的,你们想去看一看吗?那么这个星期

六、星期天就可以让你们的爸爸、妈妈带你们去那好好玩一玩。在玩的同时,看看哪位小朋友能够用上我们今天学的统计的知识,把它统计下来,做成统计图下次在我们班队课上,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五、课后反思:

在上述《统计》教学中,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教师也教得轻松。我认为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把抽象地统计知识形象地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学生一下子能够看出其中蕴含的规律。

1、调整情绪,激发兴趣

根据心理学规律和小学生学习特点,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这时适当地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以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

2、演示操作,加深理解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所以我们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就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在实践探索中我发现计算机正是辅助数学教学的一座现代化的桥梁。运用多媒体演示,把抽象思维物化为形象思维,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3、教学交流,反馈及时

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交互性更强、更方便,传统教学,老师提问某个学生,是老师与该学生的一对一交流,其它同学只能是被动的接受,而一堂课的提问次数毕竟有限。运用多媒体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与学相结合,不但界面友好,信息反馈及时,且通过人机对话,学生全体都可以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总之,现在讲到多媒体辅助教学,凡是当教师的,每人都能谈上好一会儿的时间,尤其是我们小学教师。在小学教师当中,又以年轻教师和学校领导对多媒体的感情不能说不深厚。但凡教师上研究课、公开课、比赛课如果不用到它,档次就会稍低一些,反之则高了一档。

6.信息技术与体育学科的整合教学 篇六

运用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整合,可以向学生更好的展示教学情境、提供丰富感知、呈现思维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借助观察和比较,逐步探究学习,形成良好动作定势和体育学习习惯。作为教师我们要可能地利用信息技术,融动画、文字、声音、图像、背景等为一体,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看到 “ 部分 ”,也能看到 “ 整体 ” ;不仅看到问题的各种表现形式,也能看到问题的实质所在,避免局限及各个部分连接产生的缺口,交互反馈、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作为信息化人才的塑造者,必须具备以 “ 知识共享 ”、“ 合作研究 ”、“ 协同发展 ” 为内核的素养。在完成体育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教师应加强信息技术培训,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并能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熟练使用各种应用软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应用计算机对教学系统运作过程进行监控、研究和评价;制作多媒体课件、参与校园网资源建设。教师要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 ” 的观念远远不能适应信息化社会教学的需要,教师要成为常流常新的 “ 自来水 ”,成为学生的 “ 活水源 ”。教师应不懈地追求真知,扩展视野,使知识体系从封闭走向开放,课程整合从认识趋向提高和更新。

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部分学生之所以对体育教学中的游戏、自主式学习感兴趣,而对动作技能学习(例如掷垒球、跳高、跳远、技巧等)感到枯燥、无味、怕学,其原因之一是由于技术动作本身的抽象性和严谨性所决定的。在信息技术的体育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是形象的、直观的、立体的、丰富的、分片段的、生动有趣的!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学生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从认知到求知,从尝试到热爱,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有效参与度。

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多种感官同步进行的直观效果,能够将教学重点和难点一一呈现出来,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提供丰富感知、呈现思维过程,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形、入其境,让学生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极大地支持了学生对动作推敲、问题解答和动作形成的寻求与研究。

7.学科教学整合 篇七

关键词:教育技术,高中物理,信息技术,“整容”

2008年5月5日至6月5日, 我有幸受青海油田教培中心的委派参加了由中央电教馆领导, 青海电教馆组织的为期一个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获得“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网络课程主讲教师培训结业证书, 培训期间认真听取了韩骏博士的有关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精彩讲座以及中央电教馆王珠珠馆长的总结, 深有体会。现在将我的一点感想写出来, 希望与大家一起分享, 若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专家和评委批评指正。谢谢!

社会上普遍这样认为:老师要有一桶水, 才能给学生一碗水。老师永远要比学生强, 才能教育好学生。这种观点是否正确?您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我想在大家回答之前先来解决另外几个问题。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如何更好的进行学科整合?学科整合是简单的整容吗?教育对于我们每一个老师来说并不陌生, 但是要想具体回答什么是教育, 什么是教育技术, 我想很多人就会感到不知道从哪里说起。在参加教育技术培训之前, 我也是认同一桶水与一碗水的关系。总是以为教育就是教学, 教学就是上课, 上课就是讲讲讲, 练练练。听了韩骏博士的精彩讲解后我才发现, 教育并不单纯就是上课, 是要有技术, 有能力的。老师就是具有教育技术能力的人, 所以并不是所有有文化, 有知识的人都能来当老师。这和社会上的认识又是一个矛盾。

要解决这些矛盾, 我们首先来谈谈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 它与施教者和受教者有着很密切的联系, 并不是施教者的知识水平越高, 受教者的知识水平越低, 教育就越容易。现在有的家长已经深有体会, 大学毕业的家长无法给小学的孩子做辅导!同样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 我深感自己肩上的压力, 因为很多的学生在进入高中后最头痛的就是物理, 有的家长就曾经告诉我说“她一辈子都没有学懂过物理, 物理太难学了”。所以我在教学中尽可能的简明扼要, 并且追求生动形象, 这样才会受到学生的喜爱。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要讲究方式方法和时间, 不是所有的课都一定要使用信息技术, 有的课勉强使用会让人感到很生硬, 适得其反。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工具, 其效果取决于教师的具体应用, 而教师的行动是受其本身教育思想和理念支配着的。因此, 我个人认为, 搞好教育技术的应用, 关键在于学校领导要重视用正确的、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广大教师及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人员。

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已经成为除教师、学生、教材等传统教学过程基本要素之外的第四要素。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确实对优化教学过程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 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教育技术亦不例外, 由于不当的提倡和应用造成的负面作用也不容忽视。

目前, 在教育技术的倡导与应用中, 存在三个主要问题:

1.学校只重视硬件建设和使用率, 忽视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在教育技术应用过程中, 管理者忽视了为教师搭建交流研讨的平台, 没有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育技术的应用和实践。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特别是以计算机网和卫星教育网升级、扩充为标志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推进, 为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 在网络化、信息化时代, 承担起知识传播中心和知识组织核心的作用, 创造了良好条件。比如有的学校为每名教师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 并规定每一节课使用多媒体不得低于规定时间。但在新教学模式推广前, 却没有有效地组织教师对应用中的思想理念进行学习研究, 造成了大部分教师把多媒体应用变成了表面文章, 出现许多弊端。就像一个演员在脸上涂了很多的色彩, 看起来很漂亮, 但是表演技巧没有发生任何的进步是一样的, 结果是适得其反。

2. 部分教师只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中技术方面的学习, 忽视作为教育技术重要部分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设计等内容的学习与研究。这样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真正需要就难以有效结合, 教育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实际效益就不理想。这一部分教师勤于学习, 善于钻研, 对新技术特别敏感, 他们不断把新的技术引入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中, 却很少考虑这些设计会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什么不良影响。PPT因入门要求比较低、功能丰富、便于修改、表现能力也比较强, 是使用最广泛的教学课件形式之一。但是根据我的经验发现PPT适合展示例题, 而解题过程还是必须要亲自在黑板上逐步演示。坚决反对全程使用课件, 那样会造成学生视觉疲劳, 注意力下降, 从而影响听课效果。

3. 各级行政和业务管理部门只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形式, 而忽视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实质。往往在公开课、优质课评比中, 要求必须使用多媒体, 否则扣分。这是一种不良导向, 忘记了教育技术仅仅是一个辅助手段, 手段应为内容服务。于是课堂教学出现了泛技术化的倾向, 为得分而操作机器, 放弃了对教学需要而进行的深入钻研。

所以我认为要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必须要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深刻的理解才能采取对应的信息技术, 从而达到整合的目的。反对那种为了某些个人目的而进行的“整容手术”, 新课标学科整合不是单纯的学科“整容”!我们需要的是教学内在的本质的变化, 而不是做做表面文章。

参考文献

[1]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试用教材.《教育技术培训教程 (教学人员.初级)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第326页.

[2]引自王珠珠馆长的精彩论文.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现实基础分析.可参见王珠珠馆长的博客http://www.teta.com.cn/teta/portal/blog/html/diary/showlog.vm?sid=wzhuzhu&log_id=531997b219b410100119b7bb4b520016

[3]引自韩骏博士发表的论文PPT制作中值得探讨的几个方面, 可参见韩骏博士的博客http://www.teta.com.cn/teta/portal/blog/html/diary/showlog.vm?sid=hanjun-zj&log_id=531997b21a1b6753011a234aa530015f.

8.低年级识字教学学科整合 篇八

(一)识字教学的重要性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识字能力是每一个学生必备的能力。只有自己学会识字,具有识字能力,才能够运用祖国语文,才能培养学生表达交流、阅读理解等多方面的能力。识字能力是所有能力中最基本、最应该必备的能力;识字又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它直接关系着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低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二)识字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1.识字量与课时的矛盾。与原先的教材相比,现在使用的课改教材中识字量要大了许多,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好事,对教师来说更是一种挑战。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如何开展有效的识字教学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2.记得快,忘得也快。识字教学的对象是学龄初期的儿童,他们只有6、7岁,心理学研究证明,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共同的心理特征:好玩、爱动、不能长时间专注某一事物,喜欢接触形象具体的有趣的东西,记忆力也比较强,但是记得快,忘得也快。据江苏、甘肃地区调查,儿童的识字回生率在26%~30%之间。

3.片面强调学生自主识字,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识字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认识汉字,引导学生自主识字。但个别教师表面上是新理念,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完全不作指导、评价。

(三)应对策略:识字教学学科整合

新课程改革强调我们要注重学科整合,因此,识字教学也不能局限于语文课本,要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

二、实验过程

(一)准备阶段(2008年9月15日~2008年9月30日)

1.收集整理小学低年级必须认识的常用汉字1800个。在确定识字教学要进行学科整合的研究方向后,我收集了小学低年级必须认识的常用汉字1800个。根据各学科的特点,我把这些汉字进行了归类整理。

2.给各科任老师分发资料、分配任务。在10月8日,我把整理好的资料分发给了在我们班任教的张铁梅、宋志勇、陆磊、陈碧荣、徐浩这五位科任老师,并向他们详细地说明了实验的目的和任务。

(二)具体实施(2008年10月9日~2009年2月28日)

1.上课前有意识地让学生识记几个生字。在实验进行了一个星期后,有一天,我故意问同学们:“最近我们班发生了哪些新鲜事啊?”有个同学说:“我们班新建了植物角。”另一个同学说:“我发现除了程老师,其他老师也教我们识字。”他的话音刚落,同学们纷纷举起了手。我趁机点起了一向害羞的肖雪,她很腼腆地说:“陆老师每次上课前都会板书五个字宝宝在黑板上,然后让我们分组比赛组词,哪组获胜就为哪组加分,很有趣!”肖雪坐下后,我又有意地点了识字量不大的谢奔。他说:“宋老师在上课前把字宝宝抄写在黑板上,用音乐的节奏感教我们认识字宝宝,我很感兴趣。”

2.上课时灵活穿插与本节课有关的生字。由于张老师前一段时间忙着公开课的事情,实验从这个星期才起步。通过和她交流,我了解到:张老师分给全班每位同学三个字宝宝,让同学们回家做成三张精美的字卡。每当同学们学习数学疲劳了的时候,张老师就会点一名同学上台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认、记三个字宝宝。三分钟的识字时间成了同学们展示自己的好机会,同学们肯定特别喜欢。

3.课外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在阅读中巩固生字。(1)在生活中自主识字。识字教学不能脱离生活,要与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联系周边生活识字,并在平时的生活中把认识的生字加以巩固、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①利用校园文化资源来认识生字。在学校的各个办公室、功能室、班级都有不同的牌匾,校园内的告示牌、宣传栏、橱窗里的各种作品等,都有许许多多的生字朋友,引导学生有意无意的去注意它们,学生就可以轻轻松松记住许多汉字朋友了。②借助生活中的物品、图片来记住生字。每位同学的家里都有很多现成的物品,如门、窗、电视机、电脑、桌椅、各式各样的玩具等,只要让他们的爸爸妈妈在这些物品的上面贴上字卡,他们看到什么就能很快认识表示该物品的字了。或者在节假日学生和家人一起逛超市,在琳琅满目的物品中,每一件物品都有自己的名称,学生就可以在识字的海洋中尽情遨游了!③利用社会语言文字,来拓展识字的时空。如学习“馆”字时也可以利用社会语言文字,挖掘学生平时生活的积累,回想在哪些地方看到这个字?学生会想到“文化馆”、“展览馆”、 “图书馆”……生活的积累早就为他们学习“馆”字做好了准备。同时他们还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检查这些招牌在书写上是否正确,学与用相结合帮助他们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这岂不两全其美!

(2)在阅读中巩固生字。识字的最终目的是阅读。用自己学到的字阅读诗歌、童话故事和有关儿童的书籍,孩子就会产生成功 的喜悦,就会促进孩子识字。许多家长辛辛苦苦教给孩子许多生字,但他们很快发现,很多字被孩子遗忘了。其原因是他们没有注意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篇不离章”这个道理。当一个孤立的汉字不和其 他汉字相联系时,很容易被遗忘掉。因此,让孩子尽可能地阅读各种适宜于他们读的书籍十分重要,这可以复习和巩固所学的汉字。

三、效果分析(2009年3月1日~2009年3月15日)

1.抽取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测试,检验实验效果。在实验刚刚起步的同时,我就已经暗中确定了有代表性的实验对象(爱读课外书,识字量较多的学生:洪森、柳作坤、张子依、武亦菲;识字量适中的学生:文豪、舒欣、肖晶、杨莱;识字量较少的学生:谢奔、毛致远、刘洋、刘子奥)。在实验过程中,我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密切关注这些学生的变化。实验结束后,再从《窦桂梅老师教你阅读》这本书中选取三篇文章作为实验材料,让实验对象通过阅读检验识字效果。

2.各科任老师在一起进行交流、总结。

9.学科教学整合 篇九

在现阶段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优势无可比拟。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为课堂创设更为生动的情境,既从外部刺激了学生学习动机,又很好的优化了课堂教学。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资源共享,其丰富的表现形式可以极大的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重要的是其所能提供的良好的交互性,这些与生俱来的优势让信息技术在学科整合中占有了及其重要的地位,这是由其学科特点决定的。二者的整合,可以完美的实现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传统的语文教学,其教学主要内容以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为主,明显特点是“一只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以教师讲解为主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显然不利于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的过程,也很难看到学生有自主参与语文学习的实践体验,而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课堂,正好可以克服这些缺点。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整合,应该充分体现在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以及在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的不同时段。在具体实现的时候注意以下几点:整体性原则,媒体的选择必须围绕教学目的进行,必须保证语文教学整体目标的实现。优化组合的原则,素材和媒体的形式需要进行多次优化选择,做到“少”而“精”。交互性原则,要师生共同参与创造更能融入课堂的教学范例。即时反馈的原则,有互动、有反馈、才能有针对性继续课堂教学,而

1信息技术的加入,让课堂即时反馈变成了可能; 实用操作性原则,信息技术的引入必须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强,否则不但不能增加课堂效率,反而会变成课堂负担。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课前教师应尽量多收集教学素材,确保制作课件所用的素材是优中选优的,让学生学的精致,进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授课过程中以语文课件展示、背景知识浏览、基础知识训练等课堂形式为主,以课件自主制作、写作知识欣赏等形式为辅,通过学习指导让学生欣赏、使用教师课堂提供的素材、课件等,使学生可以选择性的使用这些资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获,优秀的素材资源除了课堂中使用,还可以在课后以及自主学习的时间段能够继续学习,加深记忆。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的整合,要注意把握知识收集、课件制作时知识与课件的准确定位。要最大限度的实现课堂效益,完成教学目标,其首要守则就是精简,将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舍弃,或者分割成独立的链接,实现课件的最优化,其次要注意强调课件的交互性,不仅强调课件的操作简单易学,使没有多少电脑知识的人也能学习,不仅强调人机交互,更要强调生生交互、师生交互,要突出学生的参与,要使学生能够有效的吸收课堂知识,并进行及时的协作学习,助于其个人知识体系的建设。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的整合,要把握好课堂教学中对情感的投入,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师生之间

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于是出现了“计算机面孔”:教师的注意力过多地注意鼠标和屏幕,而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忽视语言的交际性能。

10.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 篇十

1、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创设一种最佳的学习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使多媒体计算机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它打破了传统媒体的“线性限制”,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信息知识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课堂信息容量大、密度厚,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知识的获取与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得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多媒体计算机应用于语文教学过程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3、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选择、改造、重组、创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其中包括:(1)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2)熟练、批判性地评价信息的能力;(3)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4)运用多媒体形式传达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5)将以上一整套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自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6)学习、培养和提高信息时代公民的道德、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可见,信息素养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同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和学会学习的基础。

4、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方式多样化、复合化,加快了教学的节奏。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由教师主宰: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到教学步骤,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面。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人类的学习资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策略和发展目标,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

5、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应努力创设合作式学习的情境,切实为学生养成合作意识与发展协作能力搭建舞台。信息技术介入课堂教学,构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充分显示了信息交流的多向性,丰富性和快捷性。它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机互动、师机生互动、生机互动、生机生互动的多种友好合作方式,为学生提供立体式的多向交流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11.《六国论》的整合教学 篇十一

本文试以《六国论》教学为例,演绎高效教学的经义。

现行苏教版必修、选修、读本中有三篇《六国论》:苏教版语文教科书必修二中苏洵的《六国论》,苏教版语文读本必修二中苏轼的《六国论》和苏辙的《六国论》。其实还有一篇《六国论》影响也很大,那就是明朝李桢的《六国论》。如果逐篇设计教学,势必会占用比较多的教学时间,教学效率难以提高;假如我们敢于跳出逐篇教学的常规思维,有机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无疑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益。

虽然4篇文章的论述对象是同一个——战国时期的六国,但是几位作者视角各异,且都能够自圆其说,这,启发我们写作时要学会多角度审视。

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原因在于“赂秦”:“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邪?’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他把“犹抱薪救火”般直接“赂秦”的楚、韩、魏国与“不赂者以赂者丧”的燕、赵、齐国分别进行剖析,得出的结论是立得住的。要知道,苏洵之前,人们谈论六国破灭,或因物竞天择、弱肉强食,或由“连横”“合纵”的成与败,独独没有人从六国自身着眼。于是,苏洵的“赂秦说”犹似破天荒一般,给迂腐的旧文坛注入了新空气。文章表面上讲六国败亡的史实和因由,实际上借古讽今,对北宋统治者妥协苟安的政策给予了批判和规劝。“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一语关联古今,可谓言之切切,赤子之心跃然纸上。

苏轼认为,六国久存而秦国速亡的原因在对“养士”的认识及做法的差异上。“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不察也。”意即我曾就世代的兴废考察过,知道六国长期存在的原因,和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似乎都出在这里,不能不引起注意啊。“此”所指代的是“皆天民之秀杰”的“智、勇、辩、力”之人是否得以“区处条别,使各安其处”。“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这四种人不失业,人民便安定了)。而“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是其速也。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世以始皇为智,吾不信也”,意即秦代的变乱,虽然是在秦二世的时候所造成的,然而,假使秦始皇当初知道这四种人的可怕,设法安置他们,使他们不失业,秦代的灭亡还不至于像这样快吧。任由百万只虎狼回归到山林里去,却让它们饿着渴着,不知道它们将来要吃人。世人认为秦始皇聪明,我是不信的。

苏辙认为,六国存亡的关键在于对与秦国毗邻的韩国和魏国地位的认知上。他深咎“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见利之浅”、“不知天下之势”。“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意即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目标,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目标,也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崤山东边的所有国家,所以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区,再也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正因为不明了韩国和魏国地位之重要,才会“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才会让秦国得以从容地各个击破。

李桢认为,东诸侯之六国和秦国一样“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沉溺于武力攻打,习惯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孟子就曾经用仁义游说梁国、齐国的君王,而他们都不采纳),所以最终走向灭亡。他强调的是“仁义”。六国灭亡是因为不行“仁义”,秦国为后世所恶,同样是“以其暴”,不行“仁义”。

叶圣陶先生说过:“文章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循着几位作者的思路,我们看到了异样的精彩。

常常看到或听到人们的“天下的文章都给人做尽了”的浩叹,个中有“余生也晚”的感慨。其实,天下的文章是做不尽的,那么多的前人做过,那么多的今人在做,还会有许许多多的后人继续做下去。关键是你的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思路一变,天地顿宽!

不难推知,后做《六国论》的人肯定读过先期问世的《六国论》,面对着出自名家之手的同一题材的作品,不别出机杼是没有出路的。

这里还有两个话题可说:

一是大家都围住了“六国”这座富矿,反复开掘,其实都有“文章合为时而著”的追求。从宋代的“三苏”,到明朝神宗时期的李桢,概莫能外。

宋代的积贫积弱,尽人皆知,来自北方的辽国(耶律氏)、金国(完颜氏)和西夏国(李元昊开国)威胁不断,让宋代君臣寝食难安。

如何破解这样的困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苏洵劝告宋朝的皇帝不要走六国老路,靠割地以求苟安,因为求苟安是根本不可能真正地安的。苏轼更看重士人的作用。从他所写的《范增论》《留侯论》《贾谊论》《晁错论》等一系列的文章可以不牵强地得出这样的结论。而苏轼自己也是一个不受重用、屡遭贬斥的士人,“若问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中道出了几多辛酸!苏辙的立论在“不知天下之势”上。六国(或者说除韩魏外的四国)诸侯固然不知,宋朝君主也很愚昧,面对对宋朝虎视眈眈的辽国、西夏国,不是积极抗击,而是“纳币求和”以求苟安于一时。

明朝的李桢是神宗时人,在官场上屡遭倾轧,对朝廷黑暗、皇帝昏庸有切身了解,对实行仁政有强烈愿望。在《六国论》中,他的“别有怀抱”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一是“后来者”没有“居上”的勇气,完全可以绕过去,不去揽这个“瓷器活”;既然揽下了这个“瓷器活”,至少说明他们自忖有“金刚钻”在手。从流传至今的几篇同题作品来看,虽然苏洵制作在先,全篇结构严谨,首尾一贯,展示了说理雄辩、气势宏放的风格,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但是另外几篇确实各有各的见解,也都有力地支撑了自己的见解。

从苏轼、苏辙的其它作品看,他们往往能发他人之所未发,令人耳目一新。如苏轼的《范增论》中说“增之去善矣”(范增离开了项羽是对的)但是“独恨其不早耳”(只是遗憾在没有早些离开罢了),饶是如此,“增亦人杰也哉”(范增也可以算得上人中豪杰了);《留侯论》中就一个“忍”字做文章;《贾谊论》中说汉文帝之所以不重用贾谊是贾谊自身的责任,因为他“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晁错论》中说晁错之死是咎由自取;等等。苏辙有篇《三国论》,是评论汉末魏蜀吴三国君主的史论,文章以汉高祖作为标尺,以此来衡量三国人物;论三国人物,却着墨于刘备。个中奥妙,有人如此解读:“论三国之君,却只论得一个刘备。论刘备,却反论得一个高帝。此是何意!盖论得高帝明,则刘备之不及高帝自见;论得刘备透,则曹、孙之不及刘备更可见。”(孙琮《山晓阁选宋大家苏颖滨全集》其独具匠心可谓昭然。

如果从上述角度——各自怎样写?为何如此写?怎会如此写?——对四篇作品进行有机整合,无疑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益,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教学时数的减省,更重要的是学生从中得到的东西会更多: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还知其何以能然。

12.探究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篇十二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涵义

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就是把不同学科的内容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的组合, 把知识与思维、理论与实际、感性与理性辩证统一起来。学科整合既有教育技术的整合, 又有学科知识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要发挥“不可替代”功能, 不能摆花架子, 要从实效出发, 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要多发挥信息的独特不可替代的功能, 如果有些教学内容用别的方法、甚至是比较原始的方法上效果更好, 那就不必用机器摆花架子。教学内容、学校条件千差万别, 在信息技术的使用上也会各有不同。用不用, 用什么样的教育技术, 取决于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措施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问题上, 一种观点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高深莫测, 不可实现;另一种观点认为上课用了网络和计算机就是整合。这种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神化”和“庸俗化”的理解是两种要不得的极端思想。在实践过程中, 只有尊重教育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自身规律, 才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一) 转变教育观念, 提高对整合理念的认识。

一堂好课与其说是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教学, 还不如说是以现代教育理念来指导教学。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使教学的内容得以充实, 也促使着教学方法及手段的不断改革, 先进的科技成果, 如幻灯、电影、唱片、电视、录音、程序教学机和语言实验室等一经产生, 即被移植到学校教育中来, 也带来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 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的“扬”与“弃”。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改进教学行为, 提高教学质量, 是大家的共识。但如何合理运用, 又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在现行的许多教学软件中, 不乏思想与形式极为优秀的软件, 但它们在适应教师个人的教学思路与教学设计方面却明显不足。因此, 教师要在把握《课程标准》、深入挖掘教材、钻研教法与学法的基础上, 自行设计制作适合自身的课件, 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与完善。只有这样, 才能使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三) 坚持以人为本, 注重技术培训的实效性。最理想的课

件是创意与设计都由使用者完成,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一线教师学会在制作课件时, 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个性化的教学特色融入到课件之中。因此, 教师的信息素养的提高就成为“整合”的根本性问题。

在信息技术培训内容上, 要循序渐进, 切合实际。总体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基本操作;网络与通讯技术;系统软件与工具软件的使用。具体分解为四个阶段:普及型培训—Windows95、Word97;基础型培训—Power Point97、Excel97;提高型培训—多媒体制作平台 (重点是Authorware) 和图形处理 (重点是Photoshop) ;研修型培训—初步的视频、音频技术, 网络操作与网页设计, 多媒体课件制作实践。每一个阶段都要建立相应的教学内容及考核与激励办法, 并将具有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作为衡量现代教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成效

现代信息技术媒体拓宽了课堂教学的天地, 它以声、形、色等表现形式刺激感官, 使学生眼见其形、耳闻其声, 大脑皮层形成兴奋的优势中心, 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在实践教学中我尝试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学科教学整合这一做法, 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 教师教学思想发生转变。

俗话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 自己就要先有一桶水。”这是我幼年上学时, 老师经常讲的一句话。那时我觉得老师必须是拥有广博知识的人, 同时他教授给学生的知识也必须是他精通的, 只要跟着老师学他所教授的知识就可以了。但这样的观点我觉得在现在这个信息时代就能完全适用了, 应该说:“要给学生一杯水, 老师只要教给学生找水、舀水的方法, 其他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了。”也就是说在课堂上, 我们必须放弃以往教师单纯教授, 学生照单全收的陈旧方式, 要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动手的能力上下功夫, 让学生在质疑、解疑、释疑的过程中探求方法, 并能做到举一反三, 这样往往收到的教学效果会非常好。

(二) 学科知识得以拓展。

网络是我们获取有效信息的最便捷的方式之一, 同时也是现代社会信息交流的主渠道之一, 因此为支持学生的主动探索知识的愿望,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就要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如:在教学《可爱的草塘》时, 我先请学生在网上查找北大荒的资料。学生通过迅速、大量的阅读, 从多个方面、多个层次了解了北大荒的风土人情、丰富物产。这样的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搜集、分析信息的能力, 并为培养学生信息整理和再应用能力打下了良好基础。

上一篇:入党动机总结下一篇:卫校中专学生实习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