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程对教育的影响

2024-11-30

网络课程对教育的影响(精选15篇)

1.网络课程对教育的影响 篇一

远程网络教育,对教育未来的影响

都说学习是把刻刀,它无时无刻不在雕塑着我们的心魂。在学习中,我们在注重养成科学素养的同时,也应该努力构建我们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关注的是完整意义上的“人”,关注的是人自身以及与外界的和谐发展,关注的是人的思想、精神、信仰、情感,关注的是人的行为习惯;它营建的是人的内部世界,它协调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美好关系。因此教育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而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科技日新月异,尤其远程网络教育蓬勃发展,这会对教育未来有什么影响呢?

中华名师教育网是规模最大、内容最全、市场口碑最好、发展速度最快的优质远程网络教育资源网站。前后历时10年时间,投入超过8000万元,联合了全国名校、名师倾力打造!中华名师教育网的核心学习内容是依托于全国名校名师倾力打造、全面整合了全国优质教育资源。学生在享受全国知名学校、老师优质远程资源进行学习辅导的同时,又精心打造了当地学校、老师的优质资源给学生作必要的补充,资源本地化,针对性更强,效果更突出!

中华名师教育网的学习资源主要以名师同步视频为主,全国中学特、高级教师真人录制视频课堂。还包括名师同步,1+3模型解题法、名师点津、理化夺分宝、英语闪电练兵、格调高分作文速成法、名师奥数辅导、动漫课堂、益智故事汇等模块,使用方便,互动性强;同时内容按学科、年级分类,与现行教材同步,结构设计科学,首家成功实现“学习百分百”的网站,完全符合中小学生课堂学习思维模式。中华名师教育网提供功能完善的教学管理服务平台,让各地名师方便快捷地解决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学员可以通过QQ、邮件和实时答疑系统随时提出问题,对于学员提出的问题,导学教师保证在24小时内予以回复。游戏类动画课程,融玩、学、乐为一体:为学生创造欢乐的学习氛围,学中玩,玩中学;动漫数学、动漫英语、动漫作文,充分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学习方案,提高学习效率。丰富的课外活动拓展,快乐学习、快乐成长,“中华名师教育网”将定期组织优秀学员开展课外知识拓展活动,如夏令营、冬令营,为孩子营造一个快乐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一个发达文明的现代国家,发达的不仅仅是科技,富裕的不仅仅是物质生活,更是安和、丰富、高贵的内心世界与精神状态。物质、科技高度的发达与自然、心灵的纯净构成了现代化可贵的两极。远程教育使得教育国际化而并非美国化,因为国际化不是单一化,而是世界的丰富化。教育国际化就是获取并掌握一种让世界有效了解自己的方式,从而促进国家民族间的不断交融,并使世界不断丰富,进而使人类不断辉煌的过程。带着孔子与算盘,带着中秋节与茶叶,带着傲岸的李白与美丽的中文走向世界!像中华名师教育网这样的网络远程教育,必将使得教育资源全球化,让教育质量更是一层楼,甚至是一次质的飞跃。

2.网络课程对教育的影响 篇二

有这样的提法,网络教育对传统教育的补充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满足人们求知的欲望。即使是发达国家,现有的高校都不能完全满足人们求学的要求。对于我国来说,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规模相对于庞大的适龄求学者而言十分有限,而传统校园的数量和规模受经济水平、教师资源等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无限扩大。通过网络将普通大学已有的师资、教材、设备等资源充分共享,使更多的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培养社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

(2)考虑到我国教师资源分布的不平衡现状,网络教育有利于教育的均衡发展。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我国教育资源尤其是高等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和东中部地区,并导致大中城市人才密集,而小城市和农村地区高等教育资源不足,教育专业门类不齐全,高等学历人才极度贫缺。

网络教育不受限于地域,并能够集中最优秀的教师资源,使最优质的教育传达到全国各地,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地培养高层次人才,对师资力量薄弱地区的学校也是有益的参考和补充。远程网络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办学模式,打破了城市化地域限制,使高等教育学历人才向多方位均匀分布发展,极大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

(3)网络教育构造终身学习体系。知识社会里,知识技能的急速更新,使广大从业人员仅凭一张文凭或旧有的经验技能就想一劳永逸已成过去,职业培训、终生教育已成必需;一个人25岁前所接受的学校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终生教育思想已被国际社会所接受。传统高等教育,各国普遍遇到的困难是财力严重不足,教学形式不能适应在职人员接受教育的需求。网络教育以其覆盖面广、适应性强,能够为各个年龄段提供相应实用的受教育内容而广受欢迎,并迎来极好的发展机遇。教育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同学之间的友好相处、成长过程中的环境、氛围等方面;网络教育可以真实模拟构造这些传统教育中的方方面面,但不可能完全取代。只有真实校园的教育,或只有网络教育,都是不可想象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教育是不会取代传统学校教育的。这就要求网络教育的发展应从与传统教育互补的角度,精心策划和整合,以保证网络教学的质量和优势;传统学校也应接受网络及网络教育的冲击,注意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在教学中的应用。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是一个有益的共存与互补关系。因此,教育是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的共存,当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变化。

二、网络对教育资源的影响

网络以其大信息量、大范围,快速度直接影响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下面是对临沂师范学院三个系四个年级(每个年级抽查两个班)的信息调查(以本次论文写作为例)。调查内容:大学生利用网络情况;调查对象:临沂师范学院物理系、数学系、中文系;调查人数:309人;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注明:(1)本表为统计后结果;(2)同学完成论文平均用时记25个学习日;(3)本表采用四舍五入,所以总数相加后可能不等于1。

从以上调查可以很清楚地发现: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在进行信息搜集时他们首选的途径是网络。网络和其他方式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快速、宽广、海量、方便快捷。人们也到图书馆、期刊室甚至是自己的专业课课本里寻找信息显然在速效方面远不如网络。更重要的是网络不仅可以提供想要的信息,同时它可以提供读者有时没有想到的信息,即“过程信息”。比如说,有同学想查找鲁春霞的《光学中的量子效应》,那么他在搜索过程中将可能搜索到其他与课题相关的信息。当然,其他的搜索手段也有这样的作用,但是和网络相比显然“功效”不如前者。网络搜寻可以在几秒钟内完成,在图书馆或者期刊室里则不能。由于文理科自身的特性不同,因此文科题材的《古诗词在现代社会的影响》与理科题材的《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搜索范围是不同的,前者要比后者广的多。

虽然网络为同学们获取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有一点必须承认,就是从网上获取信息的有效性显然不高,这个从调查表上可以看出来。同学们从网络上获得信息占到总信息量的70%以上,而真正有效的却只占到50%左右。相反其他手段虽然所获得信息总量不高但有效性明显高于网络。例如“向他人咨询”(主要是指导老师或者这方面的学者)只占信息总量的8%而有效性却可以达到30%,而且往往是“点睛之笔”。这说明尽管网络在信息获取方面有优势,但它的作用仍然取代不了人,尤其是教师的作用。造成网络信息有效性不高主要原因有:(1)海量信息造成信息不精。当我们在搜索引擎里输入词条时,我们要的信息会铺天盖地地扑面而来。人们要从信息的“汪洋”里寻找对自己有用的那块小岛就显得有点费时费力。调查还表明,同学们从网络上获取一个有效信息往往要阅读十几个以上有关的但并不重要的信息。(2)信息发布的便捷性让信息的真实性和正确性降低。现在的网络技术令人们在家里便可以发表自己的作品,一些水平不高的作者不负责任地将一些粗制的信息发布到互联网上,当人们进行相关的信息搜索时,这些垃圾信息便显现在我们的屏幕前来挤占我们的有效时间,扰乱我们的思路。如果仅仅是作品本身的水平不高,那我们可以通过筛选来确定我们要用的信息,如果是一些不负责任的人发布的虚假信息则将给我们带来更大的麻烦甚至是错误,尤其是数据信息。(3)网络的广范围造成的信息不专。在不专的信息里包含着专业的信息,我们要的是专业的信息,那么不专业的信息显然就给我们造成影响。

三、网络对学生的影响

网络给我们带来了信息化,让我们享受方便快捷的同时又提高了我们的学习效率,这是网络的一个积极方面。但不能由此忽视它的另一端——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不少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网络虚拟聊天、网络色情。尤其是网络游戏让一些青少年趋之若鹜、受害不浅、不能自拔,让家长老师担心又无计可施。因为它不仅仅浪费的是金钱,更重要浪费的是青少年的时间、精力!据最近的一份对临沂师范学院附属中学高二的统计调查(见下表)显示。

有近两成以上的中学生迷恋网络,六成以上的中学生浏览过不健康网站,这给中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一些学生整日泡在网吧、无心学习,这不仅给教育带来极不好的后果,也给社会带来不安定的因素。因为在网吧上网不是免费的,当他们兜里的钱用光时他们便会想各种途径弄钱。从调查来看,很多父母都不给孩子太多的上网费,所给的费用往往不够他们经常上网的开销,于是很多便偷家里的钱,直到后来走上歧途,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总之,网络对我们教育的影响不仅是形式上的,更是内容上的。尤其是对教育中的被教育者——学生的影响更是不可估量的。从信息的搜索到知识的掌握再到知识的应用,网络都以其独特的优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网络影响我们教学也将影响着我们的教育,虽然它的潜功能还没有被充分开发利用,但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它会被人们重视,并在教育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调查内容:中学生上网情况

调查对象:临沂师范学院附中高二

调查人数:206人

参考文献

[1]钟玉琢.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基础及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浅谈网络对教育的影响 篇三

关键词:网络;教育;影响;兴趣;进步;偏离

中图分类号:G42

现在是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网络不仅走进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而且它对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也带来很大影响。谈起网络,特别是网络游戏,很多家长都有谈虎色变的感觉,认为那是消磨斗志的玩具,它只会耽误孩子的前程,孩子应远离网络。其实不然,很多事物都有两面性,网络也如此,运用恰当它会给我们带来很大帮助,对青少年儿童的教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反之,则误导他们。

一、网络对教育的积极影响

(一)网络改变了旧的教学模式

以前教师授课都是一支粉笔、三尺讲台,教学方式单一乏味,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欠佳。网络教育彻底改变了以往的教学习惯和方式,网络教学容量大、灵活多变、创新性强,深受学生的欢迎,教学效果显著。有了网络,很多课程都能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如网上有很多与生物、历史、地理等科目相关的录象或图片,授课前可让学生先观看它们,生动活泼的画面很快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使他们勤于思考,教学效果自然提高。而像数学、英语之类的科目需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知识,网络教学正好满足这一要求,教师可在网上展示大量的习题给学生做,使学生获得更多练习的机会,从而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二)网络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现在是改革开放、信息社会时代,更是知识竞争时代。要想更好地立足社会,学生的知识必须多元化,只掌握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很多学生的知识较欠缺,综合素质较低下,这需他们不断地给自己充电。丰富多采的网络信息,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开拓了学生的视野。通过网络学生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天气变化、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经济状况等信息,这对学生立足社会很有帮助。

(三)网络促使学生进步

现在的考试越来越信息化,了解某些网络信息对学生考试很有帮助。许多科目需通过量变达到质变,然而,平常的练习是有限的,网络上大量习题的存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这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成绩。好的网络游戏也能促使学生进步,如英语字母、单词、句子打字游戏能帮助学生加强英文;下棋、赛车游戏能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有的游戏有很强的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网络还能让学生了解其他地区学生的学习情况,看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进而产生一种赶上甚至超越别人的动力,这对骄傲自满的学生特别有利。

二、网络对教育的消极影响

(一)网络会使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偏离正轨

许多学生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有的学生爱追求时尚,喜欢网上的流行服饰,特别是明星的穿着打扮,学生很喜欢模仿,但由于不适合或不会搭配,他们模仿后变得不伦不类,有的甚至像社会流氓,但他们还自以为是。更为严重的是黄色网站,它严重污染到学生纯洁的心灵,使学生的的思想和行为变得卑鄙下流。网站中有许多儿童不宜观看的录象,出于好奇,学生观看后总想亲自体验一番,有些事情是不能尝试的,学生并没意识到,有的会因此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再者就是网络游戏,好的网络游戏能启发学生,反之则误导学生。如现在最流行的“种菜偷菜”游戏就误导不少学生,在网上偷菜是光明正大、不授批评的,有的学生觉得此游戏非常有趣,自己就真的到菜地去偷村民的菜,结果被逮,此时,他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有的学生因迷恋网络游戏,就逃课跑去网吧,有时玩起游戏来竟忘了回家,害得家长和老师四处寻找。没钱上网时还有学生向家长骗钱,说要买资料或交什么报名费之类,久而久之,学生会养成爱撒谎的坏习惯。

(二)网络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与人的交流能力变差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隐私权,并因为害怕在交流中泄露个人的隐私而变得冷淡,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冷漠。但人是社会的一员,作为群居生活的物种,需要他人的关爱来支撑自己,拒绝与人交流和需要他人的关爱是矛盾的。网络交流方式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这一矛盾,在网络中人与人的交流是通过代称之间的沟通来实现的。因此在网上与人交流时,不论是发生了不愉快的事,还是泄露了某个秘密,只要换个代称就可一切从头再来,这就是现代人沉迷于网上聊天的原因。许多父母会强制孩子说出心中的秘密,因而,这些孩子宁愿上网与网友交流也不愿与父母诉说。学生总爱与网友交流,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与人的交流能力就会变差,进而难以融入社会,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业和生活。

(三)网络使学生成绩下降

很多学生迷恋网络前学习成绩并不差,有的甚至是中上水平,我们学校就有这样的学生。由于学校附近有两家网吧,一有机会有些学生就直奔网吧,某些非外宿(膳)生还经常找借口请假去那里,虽然老师批假较谨慎,但还是有个别漏网,有的请不了假就爬墙偷溜出去,每逢周末,网吧更是热闹非凡。迷恋网络后,学生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就会减少,学习兴趣也会减弱,学习成绩自然下降。况且,有的学生成绩退步了也不紧张,因为他们是网络游戏高手,他们达到很高的游戏级别,因而有很强的满足感,并觉得自己很聪明,认为凭着自己聪明的头脑,不努力学习也会有出息的,这样,他们的学习成绩只会越来越差。

社会在进步,网络在发展,網络对我们有利也有弊。家长不能禁止学生接触网络,孩子的好奇心会因被禁止而越来越强,就如洪水一旦被堵就会泛滥。问题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网络,充分发挥网络对教育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J].北京三联书店1983,74.

[2]《从新媒体特征看创新性学习模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5.

4.网络课程对教育的影响 篇四

解构与整合:网络媒体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众所周知,信息社会中人类生存的必需品是媒体。继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体之后, Internet(英特网)和Intranet(局域网)等第四媒体?网络以它们最多的信息、最快的传播和独特的交互性,一经出现,就显示出其所独有的巨大的信息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并对整个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领域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学校教育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子系统,也同样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它给学校教育带来的不仅仅是教育技术上的一场革命,更是教学理念、教育思想上的一场革命,在网络媒体的作用下,学校教育已经并正在不断地进行着新的解构和整合。

一、教师的权威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韦伯(Weber,M.)认为,社会中存在着三种权威:第一种是传统的权威(Traditional Authority),即在长期的传统因素影响下而形成的权威;第二种是感召的权威(Charismatic Authority),即由个人魅力所获得的权威;第三种是合理?合法的权威(Rational?legal Authority),即由“法定权威”和“专业权威”所构成。①在传统社会,教育中许多资源配置都取决于教师的

①吴康宁:《教育社会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版,第209页。

权威地位,作为教育最主要的人力资源??教师,他们是以成人社会代理人的身份出现的,其地位的保持是以教师的权威来维系的,尽管有时也会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挑战,但这“在教师的权威主义眼光中,价值的多种层面重合于一体,他们分不清乃至最终抹杀道德、法律与个体价值这三者之区别,他们对于其中任何一者的侵犯均视为对三者之同时侵犯。” ①也就是说,教师的传统权威、感召的权威和合理?合法的权威三者相互影响,相互替代,重合为一体,从而导致教师权威在传统社会的教育中占有绝对的崇高地位,教师成为学生汲取知识的唯一途径。

当代网络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利用Internet、Intranet等网络媒体进行教育提供了技术支持,网上图书馆以及大量的网上学校、个人网页、专题网站、电子杂志等个性化教育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信息高速公路将无数教师和作者的最好劳动聚集起来,让所有的人来分享。教师将能够利用这些资料作教学课题,学生们将有机会相互探讨这些资料。这一途径有助于及时把亲自在受到最佳教育的机会传到甚至是不能有幸进入最好学校或没有得到最好家庭支持的学生那里。” ②在学生的视野中内,学生不仅可以从学校教师那儿接受到知识,而且还可以从

①伊万•伊利奇:《非学校化社会》,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版,第46页。

②比尔•盖茨:《未来之路》,北京大学出版社版,第234页。

网络上接受到新的知识。由于信息网络技术不仅具有极强的存储功能,而且具有快捷准确的查询功能,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已不再是知识的拥有量,而是获取、分析和利用信息的功能,教师传统的知识权威已无法与庞大的网络系统、强劲的网络功能相抗衡。网络媒体打破了教师对知识信息的垄断,教师不得不面临与网络媒体分享权威的境地,教师“专业权威”和“感召权威”面临着网络权威的挑战。

二、从被动灌输向自主学习转变

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对于学生的智力与体力的付出是有着特定制约的。阿尔温•托夫勒这样说,第二次浪潮以后的学校崇尚的德性是“守时、顺从、机械地重复作业”。①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将课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的学习任务就是要在教师的灌输下将课本知识“转移”到自己的头脑中,这种被动灌输的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建构主义学家维果斯基认为:知识不能直接灌输,应由学生发挥自己的认知能力自行建构。他认为学习及发展是一个社会化及协作的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协作式学习,教师的角色是学习的促进者,学习活动应取代教学活动;学习是过程导向而不是成果

①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74页。

导向,教师设计适当的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在已有的学习基础上,丰富他们的学习经验,使他们在认知的阶段上,有所超越和突破,以提升他们的认知水平。

因特网(Internet)拥有世界上最大、最丰富的信息资源,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以超文本(Hypertext)方式链接信息的“万维网”(Web或称WWW)。万维网是借助因特网这个网络媒体构建的一种信息服务的方式,它使相互分割的文本转化为一个超链接的`信息网络,变成一个覆盖全球的巨大的虚拟信息资源库。这种文本所包含的内容有文字字符,还有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因此也称“超媒体”(Hypermedia),即以超文本方式提供的网络多媒体。

“超文本”被麻省理工大学媒体实验室尼葛洛庞帝教授叫做“没有页码的书”和“随心所欲多媒体”。 ①通常人们使用的“文本”,比如印刷课本,均由编者根据教学意图,按照章节、页码顺序自然展开,学生则按照线性方式一页一页往下学。超文本则不然,它的特征是学习的非线性和多结局。阅读学习过程中,可能有一些字词呈现出不同颜色,或者加有下划线。例如,教师可以将“价值规律”这一节制作成的超文本教材置于网络媒体上,在

①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等译,海南出版社19版

“价值规律”的章节里可能会在“彩电价格战”或“国家的宏观调控”词语下加有下划线,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随时从这些地方转到“彩电价格战”或“国家的宏观调控”章节或段落,根据自己意愿对“彩电价格战”进行探源或者应用的联想探索。因此,即使学习同一文本,由于每个人的能力和水平的不同,他们所获得的信息(即探索的结果)也可能不尽相同。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思维具有联想特征,超文本正是模仿人脑的联想思维,用网络结构组织管理信息。尼葛洛庞帝教授说:“你可以把超媒体想象成一系列可随读者的行动而延伸或缩减的收放自如的信息。各种观念都可以被打开,从多种不同的层面予以详尽分析。”因而这种非线性学习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为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育创造条件。在探索过程中,学生不是机械地记忆信息,而是根据某项“任务”,学习如何自行获取信息和到哪里去采集信息,如何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评价、筛选和加工,如何根据自身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三、实现由知识传授向能力创新的培养延伸

创新教育,是即将来临的21世纪对人的需要,也是人的发展对自身的必然要求。众所周知,我们正处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在这个时代,人的素质,尤其是人的创造力的大小成为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他在接见两院院士时再次强调:“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

创新能力是指由个人提出新理论、新概念或发明新技术、新产品的能力。就表现形式来说,创新能力就是发明和发现,就是人类创造性的操作。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过于强调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因而教学过程往往成为知识的“搬家”,学生的头脑中不断地被塞进的是一个个结论,而这些结论又是无需学生检验和怀疑的,假如学生要有什么疑问,那也只能是怀疑学生自己的知识和判断力,而不应是课本或教师。在这种教学中,教师尽管也有提问学生和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的机会,但所提问或讨论的问题往往都有一个现成的“标准”答案,而且这些答案就装在教师的脑子里和写在课本上,教师是学生发言和讨论的直接的、绝对的评判者,学生的思维过程就是在猜测老师和课本的答案的过程,提问和讨论实质上就演变成了一场猜谜会。在这里,学生对各种观念进行检验、评判的权力被剥夺了,他们只能“占有”别人的观念,以别人的观念代替自己的思想。用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可以拥有丰富的知识,但却没有自己的创新。

利用网络媒体进行教学能实现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自由地“航行”在网络海洋中,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⑴网络教学可以用于集体学习方式。网络的广播功能可以方便地将各种教学信息传递到每一个学生的显示屏幕上,使学生掌握培养创新思维必备的基本知识。⑵学生自主控制的个别化学习方式能有效地实现学生个性的发展,它把学习的控制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经验、任务、需求和学习风格来使用信息,选择自己的认知环境,包含了“动作”、“图示”和“符号”等信息表达方式。根据戴尔的“经验之塔”经典理论,网络媒体提供的信息介于“有目的的直接的活动”和发出符号传递经验的抽象方式之间,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活动,使学习者的各种思维都得到培养。⑶网络媒体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就他们所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自由的讨论和交流,从中得到相互启发和鼓励,这种积极主动的探索式学习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

网络媒体的发展给现实学校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它给学校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一,教师要提高网络环境下的职业和技术素质。面对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原有的“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已经过时了,教师不仅要加强网络知识和以计算机网络化教育环境下进行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基本知识技能,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教学设计的知识技能等,还要从观念适应、知识适应、语言适应、技术适应、行为适应乃至文化适应全方位地加强自身适应“网络生存环境”的能力,成为网络教育中真正的行为主体。第二,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独立判断的能力和品格。教育网络化需要学生充分重视网络功能,在美国学生上网主要是为了获得学习资料和有用信息,但有调查表明,我国学生上网则有近70%是为了休闲娱乐,我国的这种状态无疑会造成了网络资源的极大浪费,也失去了网络教育的意义,这种状态也是令人担忧的。在信息化社会中,面对各种来源的丰富信息,社会成员需要有主动选择、获取信息、并对信息做出分析、判断和鉴别的能力,这要求他们在理智上具备自主和独立的品格。面对现代和未来社会的上述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做出有力的回应。不仅要使学习者具备丰富的知识,更要使他们具有独立分析、独立判断的能力和品格,提高他们在理智上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第三,学校要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物质和资金投入。网络媒体的利用及其效果是衡量一所学校在未来发展中地位的重要指标。网络媒体系统的组建需要有大量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这是一个需要耗费大量资金投入的大工程。同时,教师和学生的定期和不定期的技能培训也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

参考书目:

1、《网络传播与现代教育》 主编:丁俊杰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从新媒体特征看创新性学习模式》 《教育理论与实践》第5期

通讯地址:江苏省苏州市苏苑中学 王山林

邮政编码:215128

住宅电话:65289530(0512)

电子信箱:wslinjy@pub.tz.jsinfo.net

5.网络课程对教育的影响 篇五

网络环境对中职学生思想教育模式的影响及对策

网络改变着当代学生的学习、思维和生活模式、影响其政治态度、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有钟对性的.在一络环境中积板开展中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可以有效促进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建设,提高中职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

作 者:罗龙卿 作者单位:广西梧州林业学校,广西,梧州,543001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2009“”(1)分类号:G4关键词:网络环境 思想教育模式 影响 对策

6.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篇六

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它对青少年的影响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而它所传输的一些不良信息会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

一、网络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促进青少年开放、创新精神的树立, 使青少年的现代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

2网上丰富信息资源拓宽了青少年的求知途径,为青少年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 激发了学习欲望,开阔了思维视野,增长了见识。

3互联网的平等性得到青少年的认同,促进青少年独立意识的发展, 它打破了年龄界线,为青少年形成现代意识和心理满足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二、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构成潜在威胁。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3 过多沉溺于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中容易造成青少年性格的缺失和“网瘾”的出现。

三、导致青少年产生网瘾的原因网络自身所带有的负面特点网络具有开放性、虚拟性、超时空性、无限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容易带来无序、混乱、危机。过重的学习压力导致青少年在网络中寻求解脱对待网络问题家庭与学校教育引导不力网络控制手段不健全

四、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导致的主要后果:

总的来说:迷恋网络容易导致:道德失范和网络犯罪

1、迷恋上网,不懂得自我约束,耗费过多时间接,影响学业。

2、媒介传播的暴力和色情信息,危害身心健康.严重会导致性犯罪。

3、因上网而导致的网络犯罪现象时有发生.信息篡改、失窃、病毒攻击等。

4、影响青少年的消费观念,使其消费行为变得冲动而缺乏理智。

5、过于专注上网会导致自我封闭,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和沟通能力减弱。

6、依赖图像信息,减少阅读兴趣,导致思维简单化、片面化。

7.网络课程对教育的影响 篇七

一、网络文化对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首先, 网络对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改变是不言而喻的, 网络文化更是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形式有着其鲜明的特点。对于教师而言, 它的信息承载量高这一巨大优势使得在小学德育教学中不必采用传统的单一的以课堂教学来传授思想品德知识的方式。对于学生而言, 网络文化的传播也同样打破了小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空间与时间界限, 随时获取最新动态信息、与老师课后互动交流令思想品德的教学融入和延伸至学生平时的日常生活中。

其次, 网络给小学德育教学带来巨大便捷的同时, 其产生的不良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网络文化的开放和交互性在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空间外, 也会成为不良行为和虚假信息的滋生地。网络暴力、网上欺诈与个人信息泄露都会对小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形成有一定冲击。由于年龄尚小即便是较高年级的小学生在接受大量信息时也往往会真伪难辨, 缺乏辩证的思维。这样就对课堂上思想品德教师的正确引导产生了负面冲击。

二、应对不良文化对小学德育教学消极影响的措施

1. 学校加强对网络文化的正面普及是应对消极影响的前提和基础

学校作为主要引导学生学习正确思想品德和意识的教育阵地起着重要作用。因此, 在课堂和课时设置上面就应该增加有关网络环境下德育的环节或者在思想品德课上设置关于网络和网络文化的教学内容。让德育教学的网络文化问题在正式的课堂中出现, 引发学生重视, 给予学生如何对待网络文化的正确引导。再者, 学校的网络和网络文化教育的大环境应该有所加强。所以在校园内我们可以大力宣传网络德育的内容和网络文化知识, 在班级中可以开展以此为内容的主题班会令网络文化的德育教学渗透到校园的方方面面, 努力构建一个宣传和普及网络文化道德教育的大环境。

2. 提高教师网络文化德育素质与知识储备是应对消极影响的关键

如今, 小学生上网已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和造成了一些小学生以上网为名吸收了一些不健康的信息。如何去引导和改善这一局面, 教师队伍的建设就成了当务之急。尽管现阶段掌握计算机应用的教师越来越多, 但是除了对计算机的应用外, 许多教师对网络文化和网络德育工作的内容还是一知半解, 还是停留在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传统道德领域的教授。因此, 学校应该有秩序地组织教师进行短期集中或者长期的关于网络道德和网络德育方面的培训,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道德水平, 增加教师关于网络道德方面的知识储备, 进而更好地引导学生有序、安全上网。

3. 课堂上增加对网络文化的教学是应对消极影响的重要方式

承接笔者上述观点, 在教学内容上除传统的思想与道德教育外, 网络道德教育也应成为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之一。网络德育应该走进计算机的课堂中, 利用计算机课接触电脑和网络的先天优势, 在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同时注重加强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而在形式上, 教师可以采取更加灵活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打破传统束缚, 利用多媒体工具软件播放关于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文化的影片, 采取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或者情景模式再现学生在上网中遇到的网络道德问题, 使网络文化的德育更具有效性。

4. 加大对学生网络监督和监管的力度是应对消极影响的保证

8.网络课程对教育的影响 篇八

关键词:网络传媒;家庭教育;负面影响;教育对策

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的快速普及,人类的整个生存状态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网络传媒同其他新生事物一样,其存在及发展是一把双刃剑,说它有利,通过它可以推动全民上网工程,促进现代信息化;不利的是对缺乏足够辨别力和控制力的青少年会造成某种负面影响,严重的甚至会有损他们的身心健康,增加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难度。本文就网络传媒对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找寻一些有效的措施进行改善,从而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网络传媒对家庭教育的负面冲击

1.家长知识权威性受到挑战

我国很多家庭都沿用一成不变的教育方式,死板、苛刻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家长不是在引导孩子成长,而是要求孩子按照自己安排的道路走,导致很多孩子与家长之间存在沟通障碍。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话就如同是“真理”,孩子必须按照家长的要求去做。过去,父母對于孩子而言就如同是一部百科全书,家长可以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但是在网络传媒飞速发展的今天,这种家庭教育模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孩子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在网络媒介中获得海量的信息,会对家长告知的答案产生质疑,网络成为孩子获取信息资源的主要路径。在家庭教育中渐渐出现这种情况,孩子对家长说“你告诉我的答案不对”,并且告知家长网络上是如何说的,家长知识的权威性受到挑战。

2.家庭教育难度提升

以往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时,总是会选取积极的、健康的教育内容,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受到网络传媒的不良影响,家庭教育的难度有所提升,主要是因为互联网信息资源广泛,既有健康的,也充斥着暴力和色情等内容。孩子自控能力较差,很多时候会带着好奇的心理去查看这些不良信息,扭曲了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家长阻止孩子上网时,孩子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父母越禁止,孩子越想方设法地去“挑战”。家长找不到可行的解决办法,只能简单地通过禁止来保护孩子免受网络的侵害。

二、家庭教育面对网络传媒负面影响的有效对策

1.提升家长自身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广大家长要全面学习家庭教育知识,不断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坚持立德树人导向,重视以身作则和言传身教,要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因此,家长需要明确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例如家长尽可能不要将工作生活中产生的不良情绪带回家庭中,要给孩子营造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氛围。另外,家长平时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学习,不断充实自身的知识结构,从而更好地引导孩子成长。对于家长来说,在使用网络时,最好不要当着孩子的面玩游戏、看电影、购物等消遣娱乐,否则,孩子也效仿,你的任何说教无疑是让自己陷入尴尬。

2.注重引导教育,避免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只是硬性要求孩子不可以做什么,而是要让孩子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对孩子进行引导式的教育,可以有效避免孩子逆反心理的产生,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例如孩子痴迷于网络游戏时,家长可以与孩子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家长可以对孩子这样讲述:“我最近看你在玩某款游戏,好玩么?平常玩游戏放松一下也好,但是要掌握分寸。我前几天听说有个孩子玩游戏很痴迷,最终分不清现实还是虚幻。有一天他走路路过大桥时突然跳了下去,被人救了回来。后来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他以为还在游戏中,以为自己会飞,你觉得可不可笑?你可不要这样啊!”对孩子规定上网的时间,当孩子在学习或者生活中的某一方面有所进步时,家长可以适当增加孩子的上网时间。

3.充分运用“互联网+”,积极使用网络资源

网络学习不受地区、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能够快捷、方便地接受更多新知识,家长可以充分应用“互联网+”,积极使用网络资源,更好地引导孩子全面发展。例如很多图书馆和博物馆都在积极地进行数字化建设,家长可以为孩子创建账号,让他们通过互联网进入图书馆和博物馆中进行学习。在网络学习中我们还可以引导孩子建立博客,将自己生活中的成长点滴记录下来,与他人分享,相互交流。另外,还可以鼓励孩子进行“慕课”,学习全国各地优秀学校教师的课程。当前,互联网上有许多优秀的微课资源,通过网络,孩子不仅可以学到课堂上没有的知识内容,还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学习,能更好地扩大知识面,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总之,我们要充分肯定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同时也要关注网络传媒对家庭教育带来的一些不良影响。家长要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了解网络传媒对家庭教育造成的负面影响,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注重孩子的引导教育,抑制网络传媒对家庭教育造成的不良影响,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9.网络对学生的影响英语作文 篇九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

The usage of Internet becomes one of the most controversial topics in the society.As a college student, I believe Internet is beneficial to me more than the way it harms me.There are many advantages for using Internet.First, I can best use my time to find information online instead of going to different libraries.Also, the information can be dated back in decades ago.It is very helpful to use those information as reference and historical proof.In the library, it is hard to find so much “old” information.Another advantage to use Internet is that I can stay home and have a lecture online.It is much more convenience to me because I can stay warm to have class in the winter time instead of spending two hours on the bus and physically attend class.In addition, Internet provides me a better way to communicate with my friends and professors.I can get response from my professor in a few minutes instead of waiting outside of his door for hours.Some of my friends are living in a foreign countries, I can simply just drop him an email whenever I can and get a message from him very quick.It is much better than waiting for letters.Also, the email will not lose while the letter might be losing in the process of delivery.However, there are also disadvantage of using Internet.For example, I might spend too much time on the Internet to concentrate on my study.Also, there is a chance that I am cheated because of the Internet purchasing.Last, Internet has lots of information, both helpful and harmful.There might be too much tempatation that I will access some of the harmful information I can on the Internet.Even though the usage of Internet has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 to me, I still consider Internet is a symbol of technology development.I believe I can use the Internet very well as long as I know how to control myself.

10.网络对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篇十

一、网络文化的主要特征及作用分析

1。网络文化的主要特征分析

网络文化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身的特点,最为突出的就是虚拟性特征。网络文化虚拟性是依托网络空间虚拟化而存在的,所以这一特征也是网络文化存在的逻辑起点。网络文化是虚拟文化业态,但并非现实文化的断裂,而是借助数字化技术呈现的现实和虚拟世界的交融。其次就是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情感表达的自由性上,这就使得信息的来源不再是单一的。还有就是网络文化的交互性特征,主要是指人们在信息交流活动中发送以及传播和接收各种信息的时候表现为实时交互操作的方式,在这一交互过程中,参与者有选择性地吸收信息并做出反馈,这样在信息发布的灵活性以及针对性方面就得到了增强。再者就是网络文化的多元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信息内容的多样性以及网络文化表现形式的多元性和网络文化主体的多元性。

2。网络文化的作用分析

网络文化已经渗透在各个方面,主要就是因为网络文化的作用对实际有着应用价值。网络文化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在导向作用方面体现的较为显著。大学生的网络活动中,网络文化同样也对学生的价值观念起到引导作用。

一是网络文化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它促进了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更新,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这样就使得大学生在思想上能够健康地发展。

二是网络文化发展使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影响并推动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并有着传播知识文化的作用以及供人娱乐和休闲的功能。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1。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首先,其对大学生社会价值观产生了积极影响,大学生能够在网络文化当中,对国家的发展以及民族的振兴以及自身的发展机遇都能有深切的感受。其次,有利于大学生成才观以及就业观的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积极、多维度的人际交往观,帮助大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观。这主要体现在网络教育发展自身就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革新,网络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消极影响方面,主要体现在容易对当代的大学生价值取向造成扭曲,容易导致大学生价值目标的缺失,对大学生的价值评价标准也会造成紊乱。这主要是因为多元网络文化所带来的多元价值观在评价的标准上也会有所不同,而当前的大学生在网络文化的冲击下,价值观的评价标准处在紊乱状态,价值评价标准相对化,在评价上变得宽容。这些消极的影响要及时得到解决,才能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2。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原因分析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造成影响的原因可分为几个重要层面。首先就是社会层面的因素,主要就是网络监控和防护技术的缺陷,网络的立法存在着困难;其次,网络道德规范缺乏,这样就使得网络的监管不到位。而从高校的层面来看,主要就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对比较落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范围较为狭窄;网络德育中教育者由于在网络思想教育中缺乏足够的经验,所以就失去了教育者的优势;在校园的网络文化建设层面也比较滞后,师资较为缺乏。最后就是大学生自身的问题,大学生受信息崇拜以及自身成长的环境影响,道德认知与行为不一致。

三、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影响的优化策略

1。加强网络文化的重构及净化

大学是学生踏上社会的过渡阶段,在这一阶段要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及生活学习质量都会产生很大影响。要校正网络文化的价值取向,在具体的措施上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这样不仅能够强化网络信息服务,也能满足大学生的信息需要,从而营造了健康向上的网络空间。同时,要培育有着民族特色的原创的网络文化内容,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网络环境净化力度。

2。建立新型的网络思政工作队伍

思想政治工作者在这一方面的素质要能满足实际需求,要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维护这一理论的责任感;要能够深入地了解网络的特征,对网络要能够熟练应用,及时地掌握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情况;要具备迅速的反应能力,从而有目的地开展工作;要科学准确地分析和把握大学生思想行为,勇于破旧立新和开拓进取。

3。网络文化导向作用进一步加强

由于网络中的信息比较杂乱,各种各样的思想理论观念以及社会热点等都相互影响。面对这一现状,网络的文化管理部门要趋利避害,进一步强化网络文化的导向作用,掌握网上舆论的主导权,从而提高网络引导水平。在具体的措施实施上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断加强大学生网民的思政教育覆盖面及影响力,深入宣传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就,加强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积极引导,可通过公信力较强的论坛以及媒体来实现新闻的宣传权威性。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加强信息服务中开展思想教育,让大学生网民在交互中传递主流价值观,并形成与时俱进的工作模式。

4。健全网络文化的管理制度

法律和道德是对人们行为进行调整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对网络文化进行规范的重要方式,所以在网络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要健全网络文化的管理制度,从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制度条文的建设完善着手,加强网络立法,做到信息服务的有法可依。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树立营造良好的环境。同时,也要提高网络监控以及防护的技术水平,确保网络的安全,要保障学生免受非法以及不良网站或者是不健康内容的侵害。

5。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

学校要加强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从网络道德教育方面着手,使大学生形成网络道德行为的自律;要注重改革教育的方法,有组织、有方法地对大学生施加系统的网络道德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价值观,培育大学生的网络价值观;要对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的引导教育进行强化,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总之,处在当前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阶段,正确地处理好网络文化和大学生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这不仅需要学校努力完成该做的工作,也需要社会加强网络文化的监管,而大学生自身对网络文化的选择性学习也比较重要。所以只有从多个层面进行完善,综合考虑,才能使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得以正确地树立。

11.网络课程对教育的影响 篇十一

一、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影响

1.网络有助于创新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利用网络进行思政教育工作,思政教育者可以和青年职工在网上进行真实心态的平等交流,这对于思政教育者摸清、摸准青年职工的思想并开展正面引导和全方位沟通提供了新的快捷的方法。此外,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具有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青年职工可以同时和多个思政教育者或教育信息保持快速互动,从而提高思想互动的频率,提高教育效果。

2.网络提供了求知学习的新途径。网络让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接受教育,这对于青年职工来说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渠道,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3.网络开拓了青年职工视野,提高了综合素质。网络使青年职工的政治视野、知识范畴更加开阔,从而有助于他们全球意识的形成。同样,又可提高青年职工综合素质。通过上网,可以培养青年职工与人交流的能力;通过在网上获取各类有益的知识,触类旁通,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二、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

1.对于青年职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构成潜在威胁。青年职工很容易在网络上接触到资本主义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思想处于极度矛盾、混乱中,其人生观、价值观极易发生倾斜,从而滋生全盘西化、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崇洋媚外等不良思潮。

2.网络改变了青年职工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及生活方式。青年职工在网上公开、坦白地发表观点意见,要求平等对话,这对思政教育者的权威性提出挑战,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往往不能达到预期。同时,上网使青年职工容易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存方式,集体意识淡薄,个人自由主义思潮泛滥。

3.网络的隐蔽性,导致青年职工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一方面,少数青年职工浏览不良和非法网站,利用虚假身份进行恶意交友、聊天。另一方面网络犯罪增多,例如传播病毒、黑客入侵、通过银行和信用卡盗窃、诈骗等。这些犯罪大多数动机单纯,有的甚至是为了玩乐、彰显才华。

三、充分认识网络发展中的问题,切实加强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

1.充分认识网上思想渗透问题,强化对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必须加强对青年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努力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爱国主义意识和弘扬民族精神。

2.增强青年职工文明行为规范的建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要积极引导青年职工遵守网络道德,提倡“五要五不”,即: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保护意识,不随意约见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空间。

3.构建网络和社会互动的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网络时代的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政府、社会、企业要协作联动,努力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要把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优势和互联网的特征有机结合起来;二是把党、政府和群众团体的组织力量和培养网上青年志愿者的工作结合起来;三是把网站的建设工作与对现有青年职工组织和机构运行机制进行必要的改革结合起来,以适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需求。

四、积极寻求应对策略,完善思政教育体制

1.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养成良好习惯。青年职工不要沉浸于网上聊天、游戏等虚拟世界,不浏览、制作、转播不健康信息,不使用侮辱、谩骂语言聊天,不轻易和不曾相识的陌生人会面,学习一些和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有益的东西并且一定要注意保持自制力,积极利用网络学习、互动。青年职工要在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引导和教育下,在感性与理性认识相结合中学会四个拒绝:一是拒绝不健康心理的形成;二是拒绝网络侵害;三是拒绝不良癖好、不良行为;四是拒绝黄、暴力的毒害。总之,青年职工要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的侵蚀健康成长。

2.建立适合青年职工的健康平台,占领网络前沿。努力建设一支既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了解熟悉青年职工心理特点,思想情况,又了解网络文化特点,能比较有效地掌握网络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积极建设一批能吸引青年职工“眼球”的绿色网站,在网上进行生动活泼的教育,弘扬主旋律。充分利用适合青年职工身心发展的网站,用主旋律和喜闻乐见、深入浅出的内容吸引、凝聚青年职工。

3.合理构建青年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高工作成效。我们要利用E-mail、BBS、微博、微信等手段及时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传送到每一位青年职工那里。不仅如此,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还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教育者不仅可以及时了解受教育者思想状况,帮助他们排除障碍,还可以及时得到来自受教育者的各种信息反馈,从而避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盲目性。同时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技术交互功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情趣,进而可大幅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12.新形势下网络对教育类期刊的影响 篇十二

一、网络对教育类期刊的促进作用

(一)网络加强了与读者的互动交流。

教育类期刊面向的读者群主要是学生、家长及教师,和其他期刊相比较,读者群相对集中。传统期刊和读者的互动,一般是开设类似“编读互动”的栏目,从来信或者邮件中摘取一些典型或者有代表意义的问题进行刊登,希望能够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从而加强与读者的交流。但由于受到杂志版面及出版周期的限制,读者的来信及所遇到的问题并不能一一刊登,而运用网络,就能轻而易举地解决这种问题。以《考试与招生》杂志为例,作为一本解读各类考试与招生政策、指导学生高考及各类教育考试报名的杂志,每年高考后都会收到大量考生的来电、来信,咨询各种政策及报考类问题,由于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不相同,都期望自己的问题能够得到具体化的指导,这些问题在纸质期刊上并不能完全呈现,而网站的开通就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考试与招生》杂志的网站专门设立了咨询平台,安排了编辑专门对这些问题予以解答,由于网络不受时间及空间的制约,考生的各类咨询问题得到了及时处理。编辑通过结合考生实际情况、对政策类内容的阐释不但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水平,也使期刊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宣传。

(二)网络促使期刊质量得到提高。

有了网络这个平台,一方面,可以将期刊内容进行重新组合、策划,在网上实现二次创作;而期刊也可对网络短而小的文章找专家进行深度解读,从而实现资源的再次整合利用。另一方面,编辑在网络上与咨询者的互动,不仅大大增加了亲和性,而且对各类招考、报考政策有了更深入、细致的了解,从而能够实现对期刊内容有较深层次的把握。

(三)实现期刊广告与网络广告营销双赢。

相对于传统的教育类期刊广告,网络广告属于新兴载体,任何一种新兴事物从出现到最后成熟,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所以可以利用成熟的期刊广告流程推广网络广告,将二者结合起来,逐步开发这一新的经济增长点,已在期刊界有了共识。教育类期刊网站和其他网站相比,也有自己的优势——考生的大量点击保证了网站的浏览量。如果在期刊发布了平面广告,同时在网上也能发布,价格再给予优惠,那么广告商家可以一举两得,期刊与网络也能从中受益,这是一条最好的双赢策略。

二、网络环境下编辑工作方式的转变

网络的普遍应用给期刊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期刊编辑除了要利用自己的网站增加宣传力度,还要利用网络实现期刊编辑、出版及管理的网络化。

(一)用先进的工作理念指导实际工作。

先进的工作理念是日常工作的理论升华,是指导实践的思想。期刊编辑如今面临的出刊环境、方法与形式等,都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适应这种变化?编辑们除了平时要多了解出版业、期刊业的现状,对教育类期刊的发展趋势有比较准确的预估,还要对自己原有的旧的知识体系进行更新、完善,在理论与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否则就会和发展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脱节,而这种学习需要长期不间断地进行。

(二)高效运用网络,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从投稿、审稿、编辑、修改直到出版,都已离不开网络。所以,编辑熟悉和工作相关的计算机知识及技能是必备的工作技能,比如熟练操作办公软件;充分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利用这项技术实现编辑工作效率的最大提升;了解最基本的制图软件,对期刊版面的设计有最基本的了解。

三、结语

总之,在当前的情况下,教育类期刊在未来想要保持强劲的发展趋势,就势必要和网络结合,平面与网络都不能荒废。只有充分认识到网络之于期刊的重要意义,才能及早地创造条件,投入到这次变革中,从而实现更大的发展。

摘要:随着人们对互联网认识的逐渐加深以及期刊的发展现状,人们意识到,网络与期刊并非是完全对立的关系,传统纸质期刊在短期内并不会被网络电子媒介完全取代,两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将会共存,如果能够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弥补期刊的不足,那么两者就可以实现双赢的局面。

13.论网络对小学生的影响 篇十三

西韩蒋小学

史若晴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渗透到各行各业, 对小学生的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显出来。不少孩子沉迷于玩网络游戏的现象随处可见,越来越应该引起有关部门关注了。

8-13岁的儿童心智尚未成熟,思想也不稳定,对外部的各种诱惑没有抵抗力,沉迷网络游戏不仅对儿童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一些儿童迷恋游戏,由于家长监管力度不够,目前的儿童特别聪明,拿着家长的手机就开始下载游戏,加之现在的游戏种类特别丰富,孩子在游戏当中享受到了冲浪的乐趣,从而不吃饭也要玩手机游戏,睡觉前也要玩手机游戏,这样一来影响学习,更严重的影响身体健康。它对孩子的脑部损伤极为严重,因为孩子在上网打游戏的过程中会暂时降低智商,时间一长,会导致智商下降;长时间玩网络游戏,对孩子的眼睛损伤也极其严重,导致现代孩子视力下降。孩子一旦沉迷于网络游戏还会忽略与其它家庭成员的关系,疏远父母和朋友。更有甚者,一些孩子因为沉迷于网络游戏染上了心理疾病。当然网络对儿童也有着积极的影响,网络会借助文字阅读、图片查看、影音播放、下载传输、游戏聊天等软件工具从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方面给人们带来极其丰富和美好的使用和享受。网络也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功能,正如现在我们所使用的班班通,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还可以在这一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校信通业务也使得家校联系更加紧密,可见网络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其中上网可以了解新闻时事,获取最新的知识和信息,随着教学内容的层层加深,以往的传统教学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儿童的学习了,可是通过网络教学视频教学,既生动又直接,鼠标一点,大千世界就能尽收眼底,网络上实现资源的共享功能。而且网络还能加深孩子们之间的交流,有的孩子胆小羞怯,想对朋友说的话没有办法当面说,于是就利用网络的交友功能私聊,能够加深朋友之间的友谊,同样的和教师也因为有网络的存在增进了感情,利用网络可以和老师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利用网络和老师在学习上进行交流,从而达到学习的提升。

14.网络对少年儿童成长的影响 篇十四

安徽省、太和县、皮条孙镇中心学校、马万宝

摘 要:21世纪是网络的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尤其是计算机网络和国际互联网的出现,使信息网络化、全球化,信息文明的浪潮正席卷全球,网络已经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当今少年儿童已经成为网络文化建设的主体在计算机日益普及和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的形势下网络文化对少年儿童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模式、思维方式以及想像力、创造力等产生着积极影响但其消极作用也不可忽视。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网络文化少年儿童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最具影响力的“四大媒体”之一,与互联网相伴而行的“网络文化”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与日俱增。仅仅几年的时间,随着网络与网络化的迅速发展,网络文化已经有了很快的发展。少年儿童学生是网络使用、交往的重要主体,因此网络文化对当代少年儿童的思想观念、价值方式、行为模式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新形势下网络文化对少年儿童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模式、思维方式以及想像力、创造力等产生着积极影响但其消极作用也不可忽视。

一、网络文化对少年儿童成长的影响

在近年来的网络文化研究中,网络文化与少年儿童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学者们一致认为,少年儿童已成为当代网络文化建设的主体,这是从互联网络发展的实际情况所得出的结论。

众所周知,网民数量是衡量互联网络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指标。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6年1月的第17次调查显示,网民中18-24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5.1 %,网民在结构上仍然呈现低龄化的态势。据统计,在2亿中小学生中,上网学生已达3000万,中小学生互联网渗透率达到15.4%,其中高中学生互联网渗透率已达半数以上。

网络文化之所以能够引起当代少年儿童的浓厚兴趣,其主要原因就是网络文化以雅俗共赏、信息量大、知识新、影响面广、速度快捷、意识观念开放的特点,满足了当代少年儿童生活、学习和娱乐的心理需求。少年儿童无可争议地成为“网络文化”现象的主要创造者、传播者、参与者和接受者。从某种意义上讲,网络文化就是少年儿童的文化。

(一)网络文化对少年儿童成长的积极影响

互联网为未成年人提供了求知和求学的广阔空间。目前在我国教育资源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网络为求知学习提供了广阔平台,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接受高等教育。这对于处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少年儿童来说无疑是一种最好的方式,为未成年人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增强未成年人的社会参与度,开发未成年人内在的潜能。通过上网,可以培养他们的人际交流的能力,通过在网上阅览各类有益图书,触类旁通,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有助于未成年人不断提高自身技能,拓宽未成年人的思路和视野,提高少年儿童综合素质。上网使少年儿童的政治视野、知识范畴更加广阔,从而有利于他们全球意识的形成。

加强未成年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开拓少年儿童全球视野,从而提高少年儿童综合素质。

利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教育者可以以网友的身份和少年儿童在网上“毫无顾忌”地进行真实的交流,这对于德育工作者摸清、摸准少年儿童的思想并开展正面引导和全方位沟通提供了新的快捷的方法。此外,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具有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少年儿童可以同时和多个教育者或教育信息保持快速互动,从而提高思想互动的频率,提高教育效果;由于网络信息具有可下载性、可储存性延时性等特点,可延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思想互动的时间,为少年儿童提供“全天候”的思想引导和教育。还可以网上相约,网下聚会,实现网上德育工作的引导和补充,从而及时化解矛盾,起到温暖人心、调动积极性、激发创造力的作用。

(二)网络文化对少年儿童成长的负面影响

网络是信息时代的技术新生儿,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交流形式与人际交往方式,其所引发的新的社会问题也更加复杂而深刻。少年儿童作为新生事物的易感人群,其所受到的影响尤为巨大。网络在扩大少年儿童交往空间,缩短社会化时间,创造个性化和社会化学习条件,以及提供认识社会和扮演社会角色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1.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使得价值观念出现多元化,使少年儿童价值观的选择更加困难。信息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通过信息网络传播和提供信息的人来自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必然形成整个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少年儿童正处于思想迅速发展,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们思想单纯,可塑性强,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对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少年儿童来说,选择什么样的价值观念是关系他们人生观、世界观的大事。一些西方国家,凭借他们在经济上、技术上的优势,利用信息网络对其他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和人侵,宣传西方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念。在此背景下,道德教育的主导性理念受到多元信息的冲击、挤压和挑战,对少年儿童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会带来负面影响。

2.网络文化的虚拟性导致少年儿童在现实中的交往能力下降,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少年儿童人际关系的冷漠化。

3.网络上瘾也给少年儿童带来不利影响。网络信息的丰富多彩和网络游戏的新鲜刺激,使部分自制能力、分辨能力较弱的少年儿童陷入其中而难以自拔。虚拟与现实两种世界之间存在的巨大反差,加上现实社会激烈竞争给他们造成的压力,使许多少年儿童为逃避现实生活,不愿回到真实的世界中来,患上了网络成瘾综合症。

4.部分少年儿童依赖网络生活,逃避现实,导致人格虚伪。

二、促使少年儿童在网络发展中健康成长的对策

尽量减小负面影响。网络对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面对网络的负面效应,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如何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影响,把负面影响削弱到最小呢?

1、学校教育结合家庭教育,坚持以“导”为主,“堵”为辅,做到“堵导”结合。学校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履行好班集体领导的角色,在学科教学中有意识运用网络体系渗透相关心理教育因素,促进学生在网络大环境下健康成长。对于家长,要加强自身修养,多了解互联网,辩证的看待互联网,同时要留出更多的时间去关心、教育、引导孩子。对于学校,要更多地配备上网条件,教授少年儿童健康上网的技能,提高少年儿童对不良信息和行为的辨别及抵制能力。

2、切实加强网上文明行为规范建设。广泛开展以宣传《少年儿童网络文明公约》为主题的各项活动,积极引导少年儿童遵守网络道德,提倡“五要五不”,即: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真诚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保护意识,不随意约见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空间,努力创造干净、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

3、网络时代的少年儿童思想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充分利用学校心理辅导体系,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使学生以正确的心态接受网络教育。另外,还要着重加强对少年儿童的社会化教育,提高少年儿童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使他们勇敢地直面现实世界,积极投入到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去。

4、积极占领网络阵地。建立学生自己的个人及班级博客、QQ 群,以“主题鲜明、形式活泼、清新高雅、健康向上”的风格对少年儿童进行正面教育。少年儿童本人,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认识到自己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理性地对待互联网和网络游戏,更多地使用互联网来帮助自己学习。

5、社会方面,政府要建立更完善的法律体系,互联网内容与服务提供商要提高网上内容质量,网吧业主要严格执行上网服务场所管理规定,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

6、取消网络游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觉得在严格的制度管理下开发文明积极向上内容的网络游戏更有效。只有多管齐下,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改变目前少年儿童上网不安全的现状,也才能在将来随着网民规模的继续扩大,不会出现更多的少年儿童网瘾者。

希望我们都能够清楚地认识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爱你的孩子就教会他上网,因为那里有天堂,如果恨你的孩子就放任他上网,因为那里有地狱。”的确,网络的发展对少年儿童的成长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与此同时,也给少年儿童的成长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作为祖国未来接班人的少年儿童一代,肩负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的光荣使命。因此,在网络的迅猛发展中,培养少年儿童的聪明才智,锻炼少年儿童的卓越胆识,建立少年儿童的理想人格显得尤为重要,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少年儿童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2、《网络传播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及建议》共青团荆州市委游敏

3、《怎样做好网络时代的青年工作》 2001年第三期《青年博览》

网络对少年儿童成长的影响

皮条孙镇中心学校马万宝

15.浅析计算机网络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篇十五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 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 缩短了人们获取信息的空间和时间。因此, 高等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 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条件, 降低教学成本, 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网络,高等教育,影响

参考文献

[1]孙博文、孙建三、王晓东.网络时代的高等教育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07 (11)

[2]左元庆.关于网络技术对高等教育影响的探讨[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2)

[3]刘涤非、赵励宁.现代信息技术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J].现代情报, 2008 (9)

上一篇:实用的师德师风个人学习总结下一篇:大一高数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