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的工作

2024-06-23

医生的工作(精选7篇)

1.医生的工作 篇一

为全面贯彻落实卫生部、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的通知》(卫医发[20]165号)和《关于北京市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实施意见》(京卫医字【20】84号)的精神,根据北京市卫生局城市医生到农村服务的有关规定,工作已圆满结束,共个专业名医师参加了支援,在为期一年左右的工作中,对于对口医疗机构主要从常见病、多发病和重大疾病医疗救治等方面给予了较大的支持,使农民就近得到较高水平的基本医疗服务,一定程度上缓解看病难问题;对对口医疗机构内工作人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并实施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业务水平。同时我院的医务人员也亲身感受到了农村医疗卫生的现状,收获、体会颇多。

一、医疗任务完成情况:

每位城市医生结合各支援学科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门诊、病房工作,共完成门诊次,查房人次,手术人次(包括麻醉科麻醉),并协助完成会诊工作。以有限的药物和检查手段,尽量给予病人满意的`治疗。在临床工作中注重随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宣教,增加群众的健康知识及防病、治病的意识。

二、我院医务人员发挥接触国内外专业知识较多的优势

在各个支援的科室内共进行小规模讲课次,参与继续教育讲课8次,将一些国内、外领域的学科新进展带到基层医院。发挥院教学医院的特长,对于住院医、转科医生以及实习学生,言传身教并严格要求,通过典型病例的分析,帮助他们尽快提高业务水平。

三、根据各科室的实际情况和要求

帮助年轻医生建立科研思维,在临床工作中寻找科研点。

四、将病历书写、查房制度等基本医疗管理制度

切实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促进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管理水平的提高。并根据工作体会,为对口支援的医疗机构提供了多条合理化建议及改进措施,为其发展献计献策。

五、我院医务人员

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如何与患者更好的沟通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使患者的依从性更好,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六、在卫生支援的过程中,广大医务人员体会到:

我市郊区县卫生事业已取得了很大发展,医院基础设施建设相当完善,病人就诊环境明显改善。门诊收费、处方信息化联网处理,方便了患者,减少了患者排队划价、取药的时间。但现今乡村医疗卫生水平与我们国家小康社会所要求达到的医疗卫生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农村广大居民的卫生健康知识有限,对一些常见疾病的认识不足。在区医院组织的下乡义诊活动中,深切的感到群众对健康知识的渴求,需要医疗卫生工作者进一步深入基层进行宣传。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的农村卫生工作,是繁荣农村经济、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稳定的重要条件,是增强农民素质、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保障。

通过此次农村服务工作,我院医务工作者与对口支援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和友谊,相互得益,互助互长。今后,我院将继续分期分批组织医师对口支援基层医院,努力做到派出一支队伍、带好一所医院、服务一方群众、培训一批人才,并逐步形成一项制度,为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的农村卫生工作尽力。

2.医生的工作 篇二

医生工作负荷是合理组织医疗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依据[2],是经济核算、控制成本的重要参考[3],是制定医务人员薪酬激励机制的重要标准。医生标准工作负荷也是卫生事业规划中卫生人力需求测算所必需的重要指标[4],该指标在当前的各类统计资料中尚未有统计(《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仅有将门诊和住院服务统算的“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数”指标)。另外,门诊医生工作负荷与人民群众“看病难”问题密切相关,对门诊医生工作负荷的研究也是侧面了解“看病难”问题。

以往的医生工作负荷相关研究有两类:一是与放射科医技人员健康相关的实验研究[5],二是与医生工作满意度相关的调查研究[6]。基于门诊患者数据库的研究目前为空白领域,本研究在定量研究门诊医师工作负荷问题上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内容与思路

本研究在分析门诊患者数据库和门诊医生意向调查的基础上,首先探讨门诊医生的标准工作负荷,然后研究门诊医生超负荷工作现状,最后通过研究特定时间段、特定科室的门诊医生工作负荷情况,来了解“看病难”问题的实质。

1.2 资料来源与分析

研究选取上海市某区作为样本区,该区为上海市城乡结合部,考虑到上海市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故未纳入该区的三级医院,仅选取了3家一级和2家二级医院作为研究对象,以尽量体现样本的代表性。

数据资料来源于两方面:一是从该区卫生局信息科获取5家医院2008年全年门诊患者数据库,导出字段包含:门诊卡号、流水号、年龄、挂号日期、挂号时间、医生工号、病人最终付费时间等;二是在5家医院开展的门诊医生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含医生工号、工作负荷意向、每患者诊疗服务时间等。

问卷采用Epidata 3.1软件录入;门诊患者数据采用SAS 9.1.3软件分析,分析方法主要是描述性统计分析。

数据预处理说明:(1)去除夜门诊。研究中门诊医生工作负荷特指白天门诊,故选取就诊时间段在7∶30~16∶30(该区一级医院的白天门诊时间)间的门诊记录;(2)以半天为最小单位时间。考虑医院中存在部分门诊医生兼管住院床位而仅出诊半天的现象,故以半天为最小单位时间计算门诊医生平均工作负荷。

2结果与分析

2.1 门诊医生标准工作负荷

门诊医生一天到底应该承担多少的诊疗人次数才算合理?若要严格界定这个标准,需要综合考虑服务人口数、居民两周患病率、慢性病发病率、卫生人员数量等指标,以及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居民收入、医疗保障等诸多因素,测算相当复杂。本研究采取一个捷径:取当前门诊医生工作负荷实际值与其意向值的折中值(平均值)。

2.1.1 门诊医生工作负荷实际值。

由样本区门诊患者数据库来统计当前门诊医生工作负荷实际值。现实中由于季节变化、节日安排,尤其是医保结算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一年中门诊病人流量分布差别较大,因此,按月份统计5家医院每个门诊医生每半天平均承担的诊疗人次数。

从5家医院的总体情况来看,各月份每个门诊医生每半天承担的诊疗人次数介于7~10人次之间;其中,2月份最高,原因有二:一是2月份为春节放假;二是临近3月份的医保结算月。从一级、二级医院分别来看,一级医院门诊医生每半天承担的诊疗人次数介于9~12人次之间,二级医院为6~10人次之间;前者高于后者,原因可能是:一级医院主要承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简易省时,如慢性病病人每周一次的门诊取药;二级医院承担部分疑难杂症,相对复杂耗时。

2.1.2 门诊医生工作负荷意向值。

统计门诊医生对“您觉得一天看多少位病人是比较合适的(严格按照诊疗规范,经常接触的门诊病人病情,而且在精力允许正常范围之内)”问题的回答:一级医院门诊医生每天承担诊疗人次数的意向平均值为29.8,二级医院为27.7;换算到半天的意向值介于14~15人次之间。

综上,计算门诊医生工作负荷实际值[7]与意向值[14,15]的折中值为[10.5,12.5],换算到门诊医生每天承担诊疗人次数即为[21,25],研究认为该值即为当前门诊医生标准工作负荷。

2.2 门诊医生超负荷工作情况

研究将门诊医生超负荷工作日比例作为反映门诊医生超负荷工作的指标。对于超负荷工作的界定如下:如果特定医生在特定半天中接诊的病人数量大于他所认为能够承担的最大接诊病人数量,则认为该医生在这个半天中的工作量超负荷。其中,特定医生在特定半天中接诊的病人数量信息来自于门诊患者数据库,某医生认为其能够承担的最大接诊病人数量来自于门诊医生在问卷调查中对“您觉得一天最多能看多少个门诊病人(病人就诊‘扎堆’,门诊任务繁重时)”问题回答的统计,两个数据库通过“医生工号”字段联接。

该指标计算过程是:将2008年365天分为730个半天,统计所有医生在各自730个半天中超负荷工作的半天数,计算总和作为分子;将所有医生在730个半天中的从事门诊工作的半天数总和作为分母;该比例即为门诊医生超负荷工作日比例。

统计结果显示,5家医院门诊医生总体上每年有24.03%的工作日处于超负荷工作的状态,其中,一级医院相对更高(28.44%),二级医院相对较低(22.02%)。

2.3 门诊医生工作负荷与“看病难”问题

“看病难”内涵较多,有因费用高而看病难的,有看专家门诊难的,有因住院排队而看病难的等等;本研究从门诊医生工作负荷角度,聚焦于人民群众“看门诊难”的问题进行探讨。

门诊医生工作负荷高的同时,也意味着人民群众到门诊排队时间的延长,从而出现看病难问题。从上文数据来看,门诊医生平均工作负荷并不高,大多数月份门诊医生实际工作负荷低于标准工作负荷,更低于其意向最大负荷。之所以医生在问卷调查中会反映工作负荷高,病人会抱怨看病难,一个关键的原因是病人就诊时间的分布不均匀,存在着聚集性。

首先,这种聚集性表现在月份上的聚集。分析显示,2月份门诊医生工作负荷最高达到了每半天平均接诊10人的水平,约为其他月份的1.31倍。

其次,这种聚集性表现在一周中周一集中就诊。分析2月份中门诊医生工作负荷最大周的数据发现,周一门诊病人数显著较多:二级医院周一门诊医生半天平均接诊病人17.6人,比最低的周五高出49%。一级医院周一门诊医生半天平均接诊病人14.4人,比最低的周三高出212%。

再次,这种聚集性表现在一天中门诊病人对特定时间段的偏好。5家医院各自情况均类似:上午9点到11点和下午1点到2点病人流量最大。

另外,这种聚集性还表现在对特定医生和特定专业科室医生的聚集。例如:一家二级医院最忙的一天中,部分科室的医生半小时接诊病人数量最高的达到了12人;一家一级医院最忙的一天中,部分科室的医生半小时接诊病人数量最高的达到了24人。但上述医院中,部分医生特别忙的同时,也有部分医生半小时接诊病人数量只有1或2人。

综上,病人门诊就诊中表现出来的对特定时段、特定医生的“扎堆儿”现象,是人民群众看病难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对医院管理活动提出了挑战,例如:如何更科学地安排医生出诊与轮休,如何开展门诊预约诊疗服务等。

3讨论与建议

本次研究通过分析门诊患者数据库和开展问卷意向调查的方法,定量研究了门诊医生工作负荷的问题。界定了当前门诊医生标准工作负荷应该为21~25人次/d,并得出了门诊医生每年约有1/4的工作日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的结论;最后从病人门诊就诊中存在聚集性的角度,分析了“看病难”问题。

本研究为国内首次定量研究医生工作负荷的尝试,对于样本选用、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结果等仍需进一步思考与完善。例如:关于门诊医生标准工作负荷。研究提出的标准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我国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当前卫生人才总量不足问题缓解的同时,也将降低门诊医生的工作负荷;另外,我国各地社会发展水平不一,尤其是中西部地区,该标准不一定适用。研究更多地是希望提供一种核算方法,同时尽量考虑了样本的可代表性以期可以直接被采用。

研究下一步将探讨医生工作负荷指标在医院管理活动、卫生事业规划、公立医院便民惠民政策[7]等方面的应用。

摘要:目的:界定当前门诊医生标准工作负荷,明确门诊医生工作负荷现状,了解“看病难”的实质性问题。方法:分析门诊患者数据库,门诊医生问卷调查。结果:(1)当前门诊医生标准工作负荷应为21~25人次/d;(2)门诊医生每年大约有25%的工作日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3)“看病难”问题实质上与百姓看门诊“扎堆儿”现象有关。结论:医院管理活动中应根据病人流量科学安排门诊医生上岗与轮休,以提高工作效率及医生、病人综合满意度,缓解“看病难”问题。

关键词:门诊医生,工作负荷,看病难

参考文献

[1]吴新淮,吕芳,李珍红,等.放射科工作流程重组期间医务人员工作负荷的实验研究[J].医学与哲学,2010,31(9):60-62.

[2]吴秀云,朱亚南,孙宏伟,等.医生工作负荷、工作满意度及人力配置认知意向调查[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1):23-24.

[3]胡德奎.工作负荷指数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1,989,9(12):38-42.

[4]饶克勤,陈育德.我国及不同类型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资源配置标准测算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1,997,16(11):18-21.

[5]M.Bhargavan,A.H.Kaye,H.P.Forman,et al.Workload of ra-diologists in United States in 2006-2007 and trends since 1991-1992[J].Int J Med Radiol,2009,32(5):498.

[6]吴秀云,李伟,李秀艳.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工作负荷与压力自我评价及其影响因素[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12B):17-22.

3.医生的工作 篇三

一天早晨,我们刚开诊,就来了一位三十多岁的年轻人。马医生见到他进来,马上站起来笑脸相迎:“怎么了,小伙子,让我看看。”这位病人名叫于成,他告诉马医生,他在早晨吃了几根油条后感到胃不舒服,接着出现了头痛、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轻度恶心的症状,在就诊之前已经呕吐十余次了。马医生让他坐在诊察凳上,为他进行了简单的查体和问诊,然后开了处方,让他去进行输液治疗。边开处方,他边和于成说:“我考虑你患的是急性胃炎。我给你用点最好的止吐药,再给你补点液体,你的病很快就能好了。”于成问道:“大夫,我的头怎么这么疼?”马医生解释说:“头疼是因为你吐得太厉害导致的,不要担心。等呕吐止住了,头自然就会不疼了。你就安心到观察室等着输液吧。”于成连连点头,拿着处方开心地去输液了。我注意到,马医生在为于成进行检查时,只听诊了其心脏和肺,简略地检查了腹部,但没有进行神经系统方面的检查。于成的头痛症状很重,如果仅患有胃炎,头痛应该不会这么厉害。我虽然对马医生的诊断有些怀疑,但患者不是我接手的,按照行规不便多说什么。这时,诊室里又来了几个患者,我就忙了起来。

大概过了一个半小时,观察室的护士急急忙忙地跑进来喊马医生:“马医生,您快去看看吧,那个患者现在头疼得更厉害了,还一直在吐,第一瓶生理盐水加西米替丁和维生素B6、第二瓶氯化钾都快输完了,您看还给用点什么?”马医生稍加斟酌,随即下达了口头医嘱:“再给静点一瓶5%的葡萄糖加10毫克的654-2。我马上过去看看。”说完,他就让诊室里的患者等一下,自己到观察室去看一下于成的状况。过了一会儿,他回来跟我说:“这几个患者你先给看吧。那个患者头疼得挺厉害,我这么用药都不能缓解,呕吐也加重了,我得去看着点。”我说:“你去吧,这里有我,如果他病情太严重的话就转走吧。” 马医生说:“恩,我再用点药看看,收一个患者不容易啊。”说完他就走了,很久都没回来。

那一天的病人很多,我忙了一阵后,突然想到:马医生怎么这么久都没回来,是不是患者的病情很棘手?这时,我听到马医生用嘶哑的声音喊道:“杨医生,你快过来给我帮忙,患者不行了。”我吓了一跳,立即跑到了观察室。到那一看,马医生已经满头大汗,正在给于成做胸外按压。护士正在费力地捏着简易的呼吸囊,为于成进行人工通气。于成的脸上已经没有一丝血色了。我马上接过护士手中的呼吸囊,吩咐她给于成使用一些急救的药物,并装上心电监护仪。可惜的是,装上心电监护仪以后,我们看到于成的心电显示已经成为一条直线。我们没有放弃,依旧抢救了十多分钟,可是丝毫没有效果。马医生一下子瘫在椅子上,像霜打的茄子一般没了精神。

正在这时,于成的家属也闻讯赶来。他们抓住马医生的衣领把他提了起来,并大声质问他那位病人出了什么事。马医生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在院长及时赶到,帮他解了围。后来在为于成进行尸检时发现,他是因脑动脉瘤破裂出血而导致死亡的。由于发生误诊误治,马医生被迫暂时离开了工作岗位。后来,他懊悔地对我说:“哎,我当时太相信病人的主诉了,而且查体也过于简单,才有了今天的结果。” 听了马医生的话,我也想了很多:这次误诊误治的教训是多方面的:①马医生主观上被患者的主诉所诱导,作出了病人患了急性胃炎的错误诊断。②查体不细致。③基层卫生院设备简陋,无法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检查。④病人的病情隐匿,医生的思路狭窄,没有考虑到病人可能患有脑动脉瘤这种疾病。

在医生的工作中存在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可以说医生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也许,每个医生在执业生涯中都难免做出错误的诊断。不过,作为一名医生,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遇到复杂的症状和体征时多进行比较和鉴别性诊断,才能尽量减少发生误诊的几率。基层医院没有进行高精尖检查的设备,这就要求基层医生对病人要更加负责,对无法确诊的病人应及时转诊,绝不能为了经济效益而强留病人。

小贴士——

脑动脉瘤破裂患者有哪些症状

脑动脉瘤是一种致死率很高的恶性疾病,但很多人对此病都不甚了解。2009年,著名笑星赵本山在上海突发脑出血,被紧急送往华山医院,就是因为患了脑动脉瘤破裂而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经过多位专家的精心治疗,他在半个月后康复出院。这件事使脑动脉瘤这种疾病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刘建民教授介绍说,脑动脉瘤并非肿瘤,而是因供应大脑血液的动脉血管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发生了异常改变,其局部血管壁在经血流长期冲击后逐渐膨出而导致的一种“气球样瘤”。一般来说,未破裂的脑动脉瘤通常不会导致任何症状。有些体积较大但未破裂的脑动脉瘤可能会压迫其临近的脑组织或神经,使患者出现头痛、眼睑下垂、眼球活动障碍、视野障碍、胳膊或腿部麻木、无力、记忆障碍、语言障碍或癫痫发作等症状。脑动脉瘤一旦破裂,患者会突然发生非常严重的头痛。这种头痛常被幸存下来的患者描述为“有生以来出现的最严重的头痛”。此外,脑动脉瘤破裂的患者还可出现恶心、呕吐、颈项强直、视物模糊、复视、畏光、感觉丧失、烦躁、偏瘫、意识障碍等症状。刘建民介绍说,脑动脉瘤患者在瘤体第一次破裂出血时,其死亡率约为20%~40%。幸存下来的此病患者若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其瘤体很快就会发生第二次出血,在第二次出血时其死亡率高达60%~80%。在所有脑血管意外中,由脑动脉瘤所致脑出血(大多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病率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所致的脑出血,其发病率位居第三,但其致死率却位居第一。然而,很多脑动脉瘤患者都没有认识到此病的危险性,常会在脑动脉瘤破裂后才前往医院就诊。刘建民介绍说,现在,通过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或计算机辅助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等现代检验技术已经能够准确地检测到脑动脉瘤。在确诊患有脑动脉瘤之后,患者应尽快通过介入疗法或血管内栓塞解除术等微创手术进行治疗。

4.保健医生的具体工作职责 篇四

1.负责全园幼儿及职工的卫生保健工作;

2.每周制订科学合理的代量食谱,注意饭莱多样化,营养搭配合理;

3.检查并督促食堂饮食卫生工作执行情况,保证幼儿食品卫生安全;

4.正确处理幼儿常见病,做好意外事故的急救;

5.管理幼儿保健资料,落实各项卫生保健工作。

任职要求:

1.中专以上学历,医学或护理相关专业;

2.有保健医生上岗证,有幼儿园保健医生工作经验者优先;

5.医生实习工作_医患纠纷的处理 篇五

这周意义重大,经历了第一次医患纠纷。某患者早上5点半排队去拍MRI排了3个小时被告知MRI机子坏了,然后由于要做MRA,医生忘记开造影剂,然后CT室的人误以为是做CT开了张单子,药房给错了造影剂,后患者被告知开错了造影剂便上到病房各处找麻烦,认为医生连续给做MRI对患者有损害,医生开错药后患无穷,最后在病房与护士大发雷霆,拍桌子,掀翻电脑。整个过程大概就是这样,省略了很多细节。整个事情有很多环节,其实只要有一个环节把关都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但是事故往往就是这样一环套一环的发生了。其实这根本不算什么事故。MRI机子突然坏了谁都没办法(后来经过一个上午的抢修,病人当天中午完成了MRA检查。);MRI连续做在病人情况稳定的情况下是没有影响的,MRI不含X线;开错的造影剂也没有用到病人身上;医生确实是疏忽,但一个管20个病人的医生谁能保证什么事情都能记在心上,尤其是这种检查在这种等级的医院做得也不多,再说开错的造影剂也并不是这位医生开的。不是为医生开脱,医生确实是有错,但也不是错得不能理解;病人最后回到病房也是下定决心要找点麻烦,发点脾气了,找完医生之后又去找护士,最后把气撒到了护士身上。 关键是,他是我管的病人,他回到病房第一个找的是我。病人家属看得出是属于有一定教育程度的人,虽然在我面前没有发怒,但看得出是克制了,而且每一个问题真是咄咄逼人,步步为营,气势很足,毫不夸张。看得出是想在我这个学生这里套出点什么东西来。首先问我检查单是谁开的?我如实回答,是我(当然是在医生的授意下,我只是代笔)。然后问我,连续找MRI对人是不是有影响?幸好我知道这点,于是我理直气壮的告诉她MRI是不含X线的对人体没有影响,而且做这个检查对于这个病人来说是绝对有必要的而且相对DSA来说是痛苦较小的。关键时刻还是基础知识扎实的好。然后她继续追问:“那没有X线那是不是也是有点痛苦?”我听说MRI是会轰隆轰隆响的,“痛苦”与否我还真不能确定。于是我就说:“这个我自己也没做过,这我也不清楚。”然后她拿出一张黄色单子问我:“这个是谁开的?”我如实回答:“不清楚。但肯定不是我和我老师开的。”她继续问:“那你觉得是谁开的?”我确实不知道,于是回答:“这我也不清楚。” 我还是照常测血压,问老人家昨天晚上感觉怎样?老人家说有点咳嗽。我出于学习的机会给老人家听了听心肺,然后说了一句最不该说的的话:“肺有点音。”其实患者前一天晚上就有些咳嗽,要求用药。但是确实考虑病毒感染不需要用抗生素,而且用了抗生素也完全没有好处,于是没有给予处理。以致后来家属跟老师对质的时候指着我的鼻子说:“他说听到肺部有音了,也没有用药。”当时下一下我真是心头一紧,有一种被电击过了一下的感觉,她指着我的鼻子,咄咄逼人的样子真是刻骨铭心。最后老师听了一下,音不明显,不过迫于无奈还是给了利巴韦林,老人家也多挨了几针。之后的吵架就跟我没什么太多关系了。 被她质问的整个过程我还是很紧张的,虽然我回答还算流利,也没有答错,但是她那种气势还是让我有点措手不及。学的知识真是有用啊,要不问得我哑口无言我真不知道会是个什么结果。但是还是不能自作主张和病人讨论病情,这点深深记住了,以致我这几天量了高的血压我都有点不知道该怎么跟病人说。作为一个医生有点怕跟病人交代病情,这真是有点不知道应该怎么形容。还是跟我自己没有底气有关系。要是我能确切的知道是有关系还是不需要担心就不会又这些焦虑了吧。所以今后学习的路还是很长很长的。但是更让我伤心的在这样的情况,患者完全不是和医生交流,完全是像在审问犯人一样拷问我。如果一个医生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不是出于油然而生的责任感,而是出于如果一不小心就要被病人抓个正着的紧迫甚至是害怕,那还如何能专心致志的行医?难怪大家都不愿意收重病号,不是担心自己没有能力治好病人,而是担心万一出了什么情况,病人找麻烦怎么办?可谁又能打包票治好呢? 花瓶易碎,修补起来却难。进入临床才两个星期,类似的事情不止一个。现在我是真的体会到每天提心吊胆上班了,即使我是一个实习生,一个只能打打杂的实习生。三缄其口,恪守其行。

6.医生的工作 篇六

一、乡村医生的特点

乡村医生的工作场所主要在村级卫生机构,所处的环境和服务的功能有其特殊性,乡村医生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位置特殊。

他们工作和生活在农村卫生工作最基层,大多数乡村医生是卫生机构所在村的一名成员,他们处于为居民提供卫生服务的前哨位置。

(二)任务特殊。

乡村医生是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主要力量,他们主要担负着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咨询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及慢性病人的规范管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直接关系到农村卫生工作的发展。

(三)人员分散。

一个村卫生机构一般有3—5名乡村医生,工作环境相对独立,村与村的乡村医生接触较少,且与县、乡业务管理部门相距较远。

(四)双重领导。

村卫生机构一般实行“村办乡管”,即行政属村委会领导,业务上属所在乡镇卫生院管理。

从乡村医生的特点看来,在深化卫生改革、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以及巩固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当中,乡村医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卫生行政部门对乡村医生队伍的建设负有重要的领导责任。

二、从实际出发,抓关键环节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80%人口为农村和小城镇人口,解决好这部分人的医疗服务问题,是我国医疗改革的重点。农村医疗服务问题解决好了,中国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也就迎刃而解。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最根本的是要有一支稳定的、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乡村医生队伍。因此,无论从当前或长远看,管好用好乡村医生队伍都势在必行。

近年来,在认真搞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为了稳定乡村医生队伍,我县大胆改革,坚持做到卫生改革进行到哪里,乡村医生思想政治工作就深入到哪里,从而保证了农村卫生改革的顺利发展,充分调动了乡村医生的积极性。

(一)严格人员准入。

严格按照《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控制乡村医生的准入,新进入村医疗机构的人员必须取得专业学历和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否则不得录用。同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高等医学院校大专毕业生到基层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从源头上提高乡村卫生队伍整体素质。

(二)实行考核兑现工资。

根据工龄长短、工作实绩、业务技能及所任职务等实行结构工资,使乡村医生的工资待遇达到或超过村干部水平;在引入竞争机制和考核机制的同时,从思想上加强教育、制度上加以保证,并和工资奖金挂钩,突出优质服务和医德医风建设。

(三)推进退休和养老保险制度。

乡村医生工作在农村防病治病第一线,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退休养老问题的长期得不到解决,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为此,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乡村医生的建议和要求,反复征求意见,多次修改完善实施方案,于1991年建立了乡村医生退休养老保险制度,在编在岗乡村医生到规定年龄(男60周岁、女55周岁)即可办理退休手续,按月领取退休金,这项制度彻底解决了乡村医生的后顾之忧,增强了向心力和凝聚力。

(四)强化乡村医生在岗培训。

一是发挥县卫校培训基地作用,举办乡村医生培训班。在抓好业务学习的同时,认真、系统地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二是发挥乡镇卫生院的阵地作用,利用乡医例会和短期培训班的形式进行专题培训,不断提高乡村医生的思想认识和业务水平;三是针对乡村医生的思想实际和业务需要,组织人员定期到基层讲课;四是通过函授学习、网络讲座等多种培训方式,鼓励乡村医生自学,不断更新其医学知识,提高乡村医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意识。

三、途径和方法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有的放矢,不仅要注意层次性,而且要努力探求较多较好的途径和方法。针对乡村医生的位置特殊、任务繁重、人员分散、双重领导等特点,近几年来,我们多层次、全方位地加强乡村医生思想政治工作,效果明显。

(一)充分发挥卫协会的作用。

卫协会是农村卫生工作者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的群众团体,是卫生行政部门凝聚乡村医生的桥梁和纽带。乡村医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虽然在很大程度上由村委会、村支部主抓,但由于乡村医生所从事工作的特殊性,仅靠村支部抓显然不全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加强县、乡卫协会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民主选举县乡卫协会组成人员。由于卫协会工作人员主要来自基层,大多数同志本身就是乡村医生,因此对乡村医生想什么、希望什么、要求什么都有深切的了解。近几年来,县、乡卫协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沟通上下关系,配合乡村干部加强乡村医生思想政治工作,运用走访和座谈的方式,及时了解乡村医生的思想动态,化解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疑虑和困难,使乡村医生的思想觉悟和工作热情显著提高。

(二)发挥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的优势。

近几年来,我县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密切配合农村卫生工作改革,不断探求在新形势下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特点、规律和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研究活动以基层为主,研究问题以当前为主,研究目的以应用为主;在“求实、服务、提高、创新”上下功夫,在县、乡、村三级形成卫生信息网络,采取主题教育、医德风采演讲、论文征集、书法比赛和文体活动等有效措施,加强乡村医生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增强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及时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为加强和改进乡村医生思想政治工作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

(三)重视卫校等培训基地的系统教育功能。

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乡镇中心卫生院不仅是业务指导中心,同时还担负着乡村医生进修、培训等任务,也是提高乡村医生思想素质、培训医德医风的基地。我们每年均利用卫校、县人民医院等培训基地举办乡村医生培训班,对乡村医生进行规范化培训。在提高业务素质的同时,我们还开设医德医风和思想政治教育课,运用多种形式提高乡村医生的业务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使每个乡村医生均能受到全面、系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职业道德教育。

(四)把加快农村卫生工作改革和解决乡村医生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我们以理解、关心、爱护乡村医生作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把调动乡村医生积极性作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将解决乡村医生实际问题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及考核目标,建立了乡村医生大病统筹制度,使他们充分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更加主动地投身于农村卫生事业。近年来,有10余名乡村医生身患重病,卫生局、卫协会领导不仅多次到病床前看望,在经济上给予帮抚,而且组织全县乡村医生捐款资助,体现了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

(五)注重激励机制,开展“创建”活动。

近年来,我们每年均开展评选“十佳乡村医生”、“优秀乡村医生”活动,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报道乡村医生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使乡村医生干有目标、学有榜样,起到了明显的激励作用。

7.医生的工作 篇七

搭建平台 转变服务模式

抓住卫生改革机遇,着力于推进卫生工作向基层延伸,通过开展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和示范化建设,实施健康小屋、预防接种门诊、慢病管理建设等,为签约医生提供了技术和协作服务支持。特别是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通过主动服务、上门服务、预约服务,使基层医生与城乡居民建立了相对固定和谐的“亲情式服务关系”,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当好群众健康“守门人”。

规范管理 着力内涵提升

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全科医生签约服务指导意见和中长期规划,突出“两个强调”,做到“七个明确”,全力推动签约服务工作开展。“两个强调”即首先强调宣传引导。内容上,宣传签约服务的政策和具体的服务内容。形式上,开展市、县、街道、社区和村(居)委员会多层面的宣传工作。省、市各大媒体先后进行了多轮报道,进一步提高了宣传效果。其次是强调工作主动。以辖区居民的需求为导向,主动为居民提供定期随访、用药指导、健康咨询、预约诊疗、双向转诊服务等适宜医疗卫生服务并不断拓展上门服务内容。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责任、签约主体、签约对象、签约形式、签约内容及签约要求,力争两年内五成居民拥有“家庭医生”。

着眼长效 强化制度建设

结合实际,切实加强长效机制建设,确保签约服务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一是深化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坚持公共卫生以“拨”为主;基本医疗以“补”为主;人事管理以“聘”为主;分配制度以“绩”为主,探索基层医疗机构运行新机制建立。二是通过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托管、组建纵向一体化医疗集团等多种合作形式,探索建立与大中型医院分工协作的运行机制。如德阳市人民医院和新中镇卫生院开展了集团化医疗合作试点,罗江县人民医院托管略坪镇卫生院,德阳市人民医院、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分别同泰山、旌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专家派驻和双向转诊制度。三是加快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到2015年实现每个乡镇都有一名全科医生的目标。德阳市作为全省9个试点地区之一,率先实施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试点,今年招聘30名全科医生。

先行先试 各地特色突显

德阳市各县区把推进签约服务工作作为新形势下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创新举措,各具特色,成效显著。罗江县结合人口少、地域范围小的实际,推行以乡镇卫生院(社区)为实施主体,县级医疗机构分片指导,村卫生站(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补充的县、乡、村三级联动模式。中江县实现了签约服务“量化管理”,将其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质量考核体系,并与项目资金分配奖励挂钩,极大地激发了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旌阳区、什邡市利用乡村医生具备一定的服务能力,贴近农村群众,熟悉村镇的现实情况,重点推动乡村医生签约服务。

多方受益 实现“四个促进”

经过一年多努力,德阳已建立全科医师团队662个;签约家庭508076个,签约覆盖率40.39%;签约人数1420924人,签约覆盖率41.59%;签约重点人群人数378577人,先行试点的三个县(市、区)签约覆盖率均达50%以上。通过签约服务工作开展,居民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得到进一步加强,卫生行业形象得到了明显改善。一是促进了基层卫生服务理念的转变,实现了卫生服务由单向的、被动的“服务提供者”向主动的、互动的“提供服务者”转变。二是促进了分级诊疗服务模式建立。推行签约服务,使医疗服务方式从坐诊模式转向坐诊和走诊相结合的模式,服务内容由重医疗服务转向防治结合,为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就医秩序打了良好基础。三是促进了居民服务满意度的提升。签约服务使健康教育、健康管理、随访服务等更加深入,通过实施预约诊疗、上门访视等便民惠民措施,增强了签约居民的健康意识,增进了签约双方的沟通,改善了服务关系,居民对基层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得到提高。四是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城乡居民的健康状况和需求进行“分级分类”管理,使社区(乡镇)弱势群体、慢病患者等重点人群优先得到以基本医疗和健康指导为主要内容的家庭医生式服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困难群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卫计)

上一篇:小学德育层次及结构初探论文下一篇:2024年安徽马鞍山市国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启事-安庆中公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