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我见(精选17篇)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我见 篇一
《佳木斯新农村建设实践与思考》之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我见
作者:汤原县太平川乡太安村 袁立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我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对农业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对农村是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对农民是一个美好的时代福音。它虽然不是新生事物,但也没有现成的章法可以照搬照抄。如何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一位普通的基层工作者,结合三年来我村的新农村建设实践,谈一谈自己的一点愚人之见,用以与同志们交流和探讨。
愚以为要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做到“三要”与“三忌”: “三要”即要配好班子、要砍好框子、要收好口子。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检验领导干部工作能力和领导能力的试金石。村级两委班子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联系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是广大群众的主心骨和带头人。让德才兼备、能够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能够组织和带领广大村民团结奋进的人才进入村级两委班子,是搞好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俗话说: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这个‘头’必须是上级领导认可的、广大村民满意的,必须是坚实有力有凝聚力的。没有这个‘头’,我们党在最基层的决策就无法及时执行,工作就会陷于被动,新农村建设就会搞得一团糟。同样,无视或不能正确认识这个问题,我们的麻烦就大了,你说一套,他做一套,当面不顶,背后鼓动群众拧着干,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就无法正常进行。
——配好班子,选好“传声筒”、“打头的”是首先必须解决的。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农村建设亦然。新农村建
设是我国当前以至今后一个时期党在农村的一项重大决策。它是长期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一点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我们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借鉴他人可取之处,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规划,砍好框子。要“分类规划,分步实施,梯次推进,协调发展”。紧密结合实际,实行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做到长期有总规,近期有详规,年年有目标,人人有事干。
——砍好框子,新农村建设才不会盲目,才能循序渐进。新农村建设对广大农民来说是继税费改革之后的又一大喜事,是涉及到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民心工程”。我们一定要把好事做实,实事做好,让群众满意,让党和政府放心。我们要健全村级党组织和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坚持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和受益权,维护广大群众的民主权利。逐步建立起“两委”联席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大会制度,做到决策前有公示,决策中有参与,决策后有监督,执行中有保障。村务政务公开按时全面规范,村内工作实施例会制,重大决策征求群众意见,实行 “一事一议”。“编筐窝篓,全在收口”,村两委主要领导要做到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把村里的事当成自家的事,把握各级投入资金的使用方向,尤其要严格监督各项公益事业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使公益事业建设真正达到“公众受益”。
——收好口子,才能使好钱用在正地方,才能确保新农村建设质
量。
“三忌”是忌只要“面子”不要“里子”、忌只重“硬件”忽视“软件”、忌只盯“上面”不靠“下面”。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科学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正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既要注重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注重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既要注重加快经济发展,又要注重推进农村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既要注重推进农民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又要注重推进农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现代化。有些人把新农村建设简单误解为盖房子修路,自认为房子漂亮了,道路硬化了,就是新农村了。诚然,如果说公益事业建设和改善村容村貌是新农村建设的着手点,是新农村建设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显性的“面子”;那么乡村制度建设、农村产业的良性发展、教育文化卫生医疗等社会服务体系的完善就是隐性的“里子”。只有“里子”结实了,“面子”才能挺括,只要“面子”不要“里子”,新农村建设就成了没有灵魂的躯壳。――新农村建设应“表里如一”。
一提起新农村建设,我们都知道发展生产是第一位的,于是乎很多人只重视农民物质生活的改善(硬件),从不注重农民个体素质的培养(软件)。在短时间内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是非常困难的,这是事实,我们也必须承认。但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人是社会的人,人不能离开社会,要建设新农村,使农村形成良好的社会风貌,离不开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由于个人文化程度及发展空间的限制,很多人小富则安,不思进取,衣食无忧就丧失了生活目标,每天茫然碌碌的生活。五中全会要求我们“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这是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我们要通过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活跃农村健康的文体活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等措施,在农村形成良好的社会风貌,使新一代农民有健康成长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只有农民素质普遍提高,新农村建设才有不竭的动力。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既要重视“硬件”,也绝不能忽视“软件”。――新农村建设要“软硬兼施”。
很多农民(其中不乏村干部)抱有一种错误认识:建设新农村是国家的事。因而只是一味的坐在那等靠、伸手去索要,从不想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当中去。“坐等天上掉馅饼”是惰性的体现,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坐享其成是有辱我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我们应当最大限度的调动和激发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启发和引导农民继续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彻底克服只盯“上面”等、靠、要思想,自主创业、加快发展、充分发挥自身主体作用,使广大农民真正成为建设新农村的主力军,依靠自身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众人拾柴火焰高”,国家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在财力物力上已经付出了很多,我们农民兄弟应当借新农村建设之东风,积极投身到新农村建设的洪流中。“幸福不会从天降”,只盯上面不靠下面,新农村建设一定搞不好。――新农村建设要“上下合璧”。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伟大的历史任务,也是一个全新的时代课题,我们要有改革的胆略、创新的精神、科学的态度、求实的作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路子、谋求新发展,才能使我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舟乘“十七大”东风,扬帆远航„„
--《佳木斯新农村建设实践与思考》
作者:汤原县太平川乡太安村 袁立春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我见 篇二
一、当前机关社保内部控制工作的现状
(一) 对机关社保内部控制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机关社保内部控制是规范日常机关社保工作行为, 防范和化解机关社保工作风险的重要措施。由于重视程度不够, 在机关社保经办工作中产生种种不尽如人意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是未建立内部控制, 或内部控制机构不健全, 不合理。机关社保内部控制的执行主体是稽核科室, 而有些地方连稽核科室都没建立, 有的虽然成立了相应科室, 但没有赋予实际性的内部控制职责, 只是敷衍应付, 由此产出的内部控制结果, 其质量不能不令人怀疑;二是稽核人员队伍素质根本跟不上现阶段稽核内部控制工作的需要。稽核内部控制人员的任用按国家省市的要求必须具备会计、审计等的专业知识和全面熟练的社会保险政策理论, 但在实际工作中真正符合条件的人员少之又少, 甚至有的既无机构设置又无配备稽核人员。三是没有形成良好的机关社保内部控制工作氛围。机关社保经办机构的部分领导、业务经办人员、包括执行内部控制职能的稽核人员对内部控制缺乏正确认识。对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观念淡漠, 理解肤浅, 没有将内部控制工作当成当前机关社保新形势下一项头等大事来抓, 因而工作缺乏主动性, 没有形成领导重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 机关社保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制定缺乏严肃性。
部分机关社保经办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一些必须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没有建立。已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中, 多为简单套用, 照搬照抄, 不切合实际, 有的与工作实际相脱节, 势必形成制度制约不了人, 形同虚设的状况。
(三) 内部控制执行的力度上缺乏刚性措施, 没有建立有效的机关社保内部控制检查、评价机制。
在实际工作中, 往往借业务工作忙为由, 忽视内部控制建设, 出现了有章不循, 有制度不依, 制约走过场等现象。内部控制是一个计划、执行、监督、检查、评价的过程, 缺少其中任一环节, 都无疑会对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有效性产生影响, 从而达不到内部控制的目的。内部控制重视程度不足, 缺乏系统全面的监督机制, 关键内部控制环节监控失效, 没有树立“防患于未然”的风险意识, 致使社保风险放大, 由此而出现违纪违法违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因此, 加强机关社保内部控制已经势在必行, 行必效能。
二、机关社保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机关社保内部控制建设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运作规范、管理科学、监控有效、考评严格的内部控制体系, 对机关社保经办机构各项机关社保业务、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控制的监督, 提高机关社保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 保证机关社保基金的安全完整, 维护参保者的合法权益”。机关社保经办机构必须以此为工作准则, 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 提高对机关社保内部控制的认识, 注重稽核内部控制队伍建设, 打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首先, 要将机关社保内部控制工作当成硬性任务来抓, 列为领导目标责任制。要像抓机关保费征缴、清欠、扩面那样狠抓内部控制工作。主管部门要与各级机关社保经办机构层层签订《机关社保经办机构内部控制管理目标责任书》, 机关社保经办机构与内部科室及关键风险岗位签订《机关社保经办机构内部控制岗位管理责任书》, 确立年度内部控制计划、目标和任务, 明确责任追究和处罚等事项, 以此提升对机关社保内部控制的责任认识, 创造内部控制工作有人管, 有人做, 有人查, 有人究的良好局面。再是要注重加强稽核内部控制队伍建设。政府编制部门要根据机关社保经办工作发展需要, 在人员编制上予以适当倾斜。在人员选派上, 要把住关, 选好人, 真正把知识层次高、工作能力强、有高度责任心的人员吸引到机关社保队伍中来。三是必须重视加强对稽核内部控制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特别是要加强风险教育, 树立机关社保基金是“高压线”、“生命线”的风险意识。主动接受监督、参与监督, 按制度和流程经办各项业务。
(二) 建立健全机关社保内部控制制度, 使内部控制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首先要完善机关社保内部控制制度。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2007年1月17日就颁发了《机关社保内部控制暂行办法》, 省市也相继出台了内部控制实施细则, 这些都是指导我们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工作方针, 机关社保经办机构应根据当地实际制定出相应的工作制度, 为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提供制度基础。二是岗位设置要科学。机关社保经办岗位可以分为操作型岗位、管理型岗位和服务型岗位。设置岗位时, 要按“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原则, 既要科学设定岗位职责, 也要符合内控机制的要求。哪些岗位要专职, 不得兼职。哪些岗位不得兼任和包办风险业务岗位的全过程。一项业务需要多个岗位协作完成的, 要对关键部门、岗位和环节进行科学设置, 明确分工, 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 同时保证参保资料传递要在经办机构内部进行, 真正实现“一条龙”、“一站式”、“一厅式”服务, 减少参保对象在不同岗位之间的“穿梭”, 提高工作效率。要建立审核制度, 规定哪部分业务必须经过审批, 哪些岗位的人员承担审核、复核、审批的职责。要建立明确的工作授权制度, 明确机关社保内部各科室和各经办人员的岗位职责和业务权限, 限制因职责不清、越权办事等现象的发生。三是要制定严格的工作流程。工作流程是机关社保经办工作的命脉。要依据或严格遵守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规范养老保险经办业务主要环节操作办法》, 针对机关社保各项业务的内容和性质, 细分工作环节, 制定详尽的操作步骤, 设计业务环节的初审、复审、监督环节, 达到流程清晰、制约明确、便于操作的目的, 以提高经办效率, 打造良好的机关社保形象。四是操作凭据要持留。不管是操作型岗位、管理型岗位还是服务型岗位, 都要涉及对参保资料、数据的增加、修改和删除。一般来讲, 对资料、数据进行操作, 应遵循“改必有凭, 凭必可查”的原则, 需要对原数据或过程性数据进行调整的, 必须留有数据操作凭据, 以备事后监督之用。在设计内控制度时, 凭证持留制度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五是人员与档案要分离。每一项业务操作处理的结果或者反映在纸介质中, 或者反映在磁介质中, 这些介质内容都是事后监督的主要依据。如果经办人员长期直接管理这些档案, 就有可能涂改、丢失、损毁, 致使事后监督缺乏依据。所以有条件的经办机构要建立专门的档案管理中心, 业务处理之后要适时移交档案, 事后监督完成后及时存档入库。
(三) 建立机关社保内部控制机制, 发挥内部控制制度效能。
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必须要有扎实的措施来保障。就目前而言, 必须作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要建立正常的内部控制检查机制。制度再好, 流程再科学, 倘若执行不力、落实不实就形同一张废纸。因此要建立正常的内部控制检查机制, 就要依据机关社保业务的工作性质, 具体策划检查计划, 包括检查的内容、时间、方式、标准、查出问题的处理意见等。二要建立重点风险点监控机制。对机关社保经办机构的重点岗位, 譬如保费补缴、退休审批、社会发放、基金管理等, 进行不间断的监控。机关社保风险的产生、机关社保违规违纪甚至违法案件的发生往往出自于这些岗位, 如果不进行监控, 机关社保基金的安全性将受到参保者的质疑。因此, 要加大对这些岗位的监控力度, 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和抽查, 监控情况要定期通报, 做到警钟长鸣, 提高机关社保从业人员的自律意识, 认清责任, 廉洁做人, 谨慎做事。三要建立严格的考核奖惩机制。只有制订了严格的考核奖惩机制, 才能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顺利进行。制定周密的考核计划和评分标准, 根据检查得分情况划分风险等级。对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好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对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差, 或是业务操作违反内部控制制度规定, 造成机关社保基金损失的, 视情节给予诫勉谈话、通报批评、责令追回损失、赔偿、警告、记过等处分, 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3.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之我见 篇三
一、根据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个性
中学生由于家庭出身、知识阅历、生活背景、环境因素、个人经历等各方面的不同,已经开始具有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判断,加之个人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智慧品质、不同的兴趣爱好,对教育也会有不同的需求和选择。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必然会表现出不同的个性特点。
作为班主任,我们不应以个人喜好去评判学生个性的好坏,面对不同个性的学生,我们要杜绝通过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应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只有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才能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熟悉学生的个性倾向,才能制定出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方案。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认识到,如果学生的个性对自身发展有益,我们必须及时给予肯定并加以适当引导。反之,如果学生的个性并不利于其自身发展,我们应委婉指出其不足并加以指导。在日常的教育和班级管理中,要重视对不同个性学生的积极引导,通过多种途径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表现机会,让学生展示其个性风采,鼓励学生自我培养最佳个性。要充分尊重学生,平等看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以诚相待,以友相见,以情相交,形成一个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处于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对学生个性发展必须要有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地指导,以形成正确的导向。作为班主任,我们要认识到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身心健康、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意志坚强的高素质人才。只有具备了这样的人才观念,我们才能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出具有个性特色的人才。
二、班主任要注重发挥主导作用
在学生个性培养的过程中,班主任是主体力量,我们必须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来指导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优良的个性品行。因此班主任应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具体而言,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对学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挖掘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潜能,结合学生的年龄和个性特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个性和才能发展的成长点,为实现学生自己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二要通过观察、访谈,充分了解班级内学生整体及每个个体的个性发展状况,明晰学生个性发展中的优势、劣势和存在问题,帮助并督促学生弥补不足。三要正确引导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规律,通过集体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学习和求知兴趣,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事业心等创新人格,培养学生个性中的正义感、包容心、同情心等优良个性。从而丰富并促进学生的个性良性发展。四要在不同场合和时机鼓励学生努力进取,教育学生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之间的关系,为人正直、善良、诚实,能够主动关心爱护他人。教育学生要学会适当肯定自我、宣传自我、展示自我,尽展自信风采。
三、班主任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教育环境对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成长成才有着巨大的影响,中学阶段,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的一草一木,教师的一言一行,同学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会对学生个性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学生与教师、同学之间的关系,在宿舍、班集体中所处的角色等都会对他们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优化班级育人环境。班级环境的优化、美化是班主任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及个性培养过程中的关键一环。班级育人环境的建设,要利用学生集体的力量,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从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入手,提高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要知道学生自己所选择的字画,自己所设计的班级图书角,自己所培育的花草,自己决定的参赛节目,自己主导的运动方式……对学生自己而言更具有长远意义。因此,班主任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教室布置、文艺、体育等各种活动中去,尽可能地尊重他们的个性习惯和行为方式,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环境的巨大力量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本文系甘肃省白银市教学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全面发展与学生个性关系问题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号BY[2013]G201)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我见 篇四
——管理学院 电子商务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最讲究的就是一个“和”字,从孔孟之道中便可见一斑。和谐包括很多方面,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对于和谐社会,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各自的评判标准,但总的基准都是真善美的社会,也许类似于陶翁笔下的世外桃源,或者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天下大同。
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呢?首先,我们必须先理解什么是“和谐”。古人对“和谐”已经有了自己独到的认识,如《论语·学而》有云:“礼之用,和为贵”。《中庸》则说得更清楚:“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而《大学》中所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在我看来是要求自己先做到自己的和谐,然后环环相扣地做到家庭的和谐、国家的和谐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由此可见,对于“和谐”一词,古人是站在社会的理想化角度和根本原则上来看待认识,而我们也应该如同古人一样,把和谐作为社会建设的根本法则。
要做到构建社会的和谐发展,首先要做到自己的和谐发展。人作为社会最基本的个体,如果自己都不能和谐,又怎能去建设一个和谐社会呢?而要达到自己的和谐,我以为自己要不断修身养性,既要多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审美情趣,也要加强身体素质的锻炼,正所谓修身则道厚,道厚则业精,业精则为国之栋梁。同时修身也能使自己明是非,别善恶,辨真伪,知荣辱,断曲直,晓美丑。因此,修身其重要意义可见一斑!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如果细胞不稳定,甚至出现了癌变,那么对于社会这个整体而言,无疑具有严重的危害。成熟的社会需要和谐的家庭作为支撑,家庭是联结个人与社会的纽带,它是社会最基本和最可持续的单位,家庭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家庭的和谐发展是不可小视的。
对于我们所扮演的重要的角色之—学生来说,构建和谐校园也是我们的重要责任。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人才培养基地,和谐校园可以为社会各行业培养具有和谐精神的人才,促进社会各行业的和谐。学校是人才集聚之地,和谐校园可以产生示范诱导作用,带动整个社会和谐。大学校园是一
个集智慧与理想,青春与热情,严谨与认真的地方,是同学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遨游的时候,是青年们找到自己理想的圣殿,是我们从年少轻狂转变成熟的时候,是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地方。构建和谐校园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的努力和参与,只有我们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让校园形成一种和谐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和谐校园就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当一个个“小家”能够和谐发展后,比如家庭、校园、社区 等等,社会和国家这个“大家”才开始真正和谐起来。
社会的和谐发展不应只关注于片面的效益,而是应从整体来考虑社会总体发展情况。如在我们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之际,我们要认识到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还很不平衡,我们要了解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方面,问题还比较突出。在我们的党加紧党风廉正建设的时候,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这些问题,或许是社会发展中不得不面对的必然问题。如何妥善处理问题,科学分析问题的来由和出路,解决社会各方面的矛盾,不断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是我们的政府以及我们每个人都要深入思考的。
“和谐社会”的提出时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野认识的新发展。它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之一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提升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
走向和谐社会的路是艰难而漫长的,然而所谓“小市民大社会”,当我们心怀和谐,以诚信为根基去服务社会,为社会做贡献,以宽容的心去包容那些暂时不和谐的事物,以真诚的心去改变那些不和谐的事物的时候,你会发现身边的一切都是和谐、美好的。正所谓待到人人内心和谐时,和谐社会到。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我见 篇五
培养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学生工作之我见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全新的挑战,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差异和问题,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实施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讲方法,重实效;尊重个性发展,弘扬团队精神,在实施全面素质教育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 者:张会增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恒星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刊 名:中国科技博览 英文刊名:ZHONGGUO BAOZHUANG KEJI BOLAN 年,卷(期): “”(1) 分类号:U7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 教育6.社会问题之我见 篇六
追求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古老的理念,早在两千年前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朴素教育民主思想。新中国成立后,《共同纲领》便确定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现阶段,我国明确提出了教育发展的基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教育公平虽然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仍存在着显著的差距和一些突出的问题。在教育进入大发展阶段之时,教育公平问题主要表现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地区差别;由于城市和农村巨大的发展差异造成的城乡差别;由于贫富差距和家庭社会、文化背景不同所形成的阶层差异;由于历史和文化传统造成的男女性之间在教育上的性别差别;在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存在的民族差别等等。
目前,全国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数量庞大,他们接受教育的情况与城里孩子大相径庭。虽然中央三令五申要求各地政府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但在不少城市,农民工子女进公办学校上学仍存在不少障碍。户籍问题就是其中的最大障碍,大部分大城市的公办学校都不接纳非本地户籍的学生进入公办学校享受公费教育,然而多数的农民工子女并没有当地户籍,所以他们只好去民办学校,缴纳高昂的学杂费,或者去条件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得不到很好的义务教育。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已经是我国的长期问题,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我国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一个关键。那么,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成因是什么呢?
一是长期形成和执行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义务教育体系,致使地方政府职责不明确,管理不到位,办学经费不落实。
二是现行户籍制度与人口流动需求不相适应、不够协调,导致农民工子女就地接受教育需要支付高昂的借读费。这种户籍制度也在严重的制约我们社会教育的发展。一是民众不能加入打工地户籍,导致工作和生活的不方便;再就是民工不能迁入城市户口,严重影响城市化的进程。由此导致一系列教育问题。而且由于户籍问题产生民工的流动性,导致很多民办学校目前的生源极其不稳定,这也导致民办学校无法长远的规划学校的发展。如果放宽我们的户籍落户限制,很多民工、外来人口由于工作的关系,将选择落户打工地,这样教育部门也将逃脱不了这些新移民子女的教育责任。即使教育部门不管,民办和社会力量也可以更顺利的开展对这些新移民子女的教育工作。
三是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差、师资弱、流动性大,办学合法化问题难以解决。
四是农民工收入较低,大部分还生活在城市贫困线以下,面对城市学校尤其是公办学校昂贵的求学成本,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把“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情无奈藏在心里。
教育是全民的教育,农民工子女应平等地享有教育的权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人数与日俱增,搞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刻不容缓。那我们该怎么样改善和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呢?我认为,首先,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将现行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变为以常住人口为主的管理体制,以适应流动人口的现实。流入地政府要把常住人口纳入城市公共服务范围,为长期居住在本地区的农民工及其子女等非户籍人口提供公告服务,特别应将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学纳入流入地公办学校的招生计划,建立保障农民子女的义务教育乃至初中以后教育的长期有效的教育管理体制。
其次,要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吻合的户籍制度,解除教育体制与户籍制度挂钩的传统模式。尽快改变农民工身份转换滞后于职业转换的现状,逐步实行统一居民身份的一元户籍制度,在政策上保障农民工与城市市民在国民待遇上的一致性,降低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的门槛,创造有利于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获得较多的向上流动的机会。同时配套改革与户籍制度直接相关的制度,淡化包括劳动就业、子女入学、住房分配、社会保障等政策规定中对户口的特殊要求,逐步剥离在“城市户口”这一身份标签上附着的一系列不合理的社会福利,实现农村人口和城镇人口的主体平等。
再次,要消除法律上的歧视。按照联合国《取缔教育歧视公约》的规定,从法理上讲,明显存在对流动少年儿童的歧视性条款,造成了流动少年儿童在选择受教育权、缴费、享受教学资源等方面与本地少年儿童的不平等。现行的一些教育法律规范中也出现了诸如“农民工子弟学校”、“ 附属教学班”、“借读费”、“临时学籍”等内容,实际上是将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子女隔离开来进行教育。这些做法在形式上违反了许多国际人权法文件所确立的禁止歧视原则。
最后,要协调疏导农民工的流动。任何城市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所以政府还应根据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采取适当措施适度控制流动人口的规模,如通过实施积极的区域政策,引导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以实现发达地区的企业、欠发达地区以及农民工家庭三方共赢,这也是解决农民工子女享受免费义务教育的根本途径之一。
7.高校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之我见 篇七
按照国际化组织 (ISO) 的定义, 全面质量管理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 是指:“一个组织以参与为基础, 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这是一种涵盖全员、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 为企业质量管理创造了一个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我国图书馆学家对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定义为:图书馆为保证和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动员图书馆的各个部门和全体员工, 综合运用管理技术、专业技术、思想教育、经济手段和科学方法, 建立健全的服务质量保证体系, 对服务的全过程实行有效的控制, 从而经济地开发、设计、生产和提供读者满意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 做到最高质量、最低消耗、最优生产和最佳服务, 最终实现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的目标。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体现在一个“全”字上。
(一) 全面质量管理是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
不仅图书馆领导, 每个馆员乃至读者都要参与图书馆的工作质量管理, 要使全体馆员自觉树立服务意识, 从而提高服务质量。
(二) 全面质量管理是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的优劣, 不仅取决于流通部门, 而且还包括采编、维护、后勤保障等部门, 全过程质量管理是全员质量管理的延伸, 二者共同构成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特点。
(三) 全面质量管理是全方法的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和管理手段不是单一的, 而是综合运用质量管理技术和科学方法组成多样化的、复合的质量管理方法体系。
二、高校图书馆的现状及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可能性
总体看, 我国高校图书馆在管理方面还是比较落后的。现行图书馆管理方法往往偏重于活动结果的考核、控制和处理。结果造成质量不合格, 浪费极大。多年来图书馆始终没有找到解决质量问题的有效办法。首都图书馆馆长金田春所说的:“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 我国图书馆管理者并没有像企业经理那样去追求效率和效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图书馆不必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系统调查、分析和决策, 也无法对经营管理模式进行选择。长期依赖的结果, 造成了一部分管理者理念和思想的僵化, 只会墨守成规、照章办事, 普遍缺少市场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 因而生存和发展十分艰难”。此外, 我们所采用的目标管理、量化管理、岗位责任制管理和行政管理等方法均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图书馆质量问题, 这些都是对未来图书馆提出的挑战。建立质量管理体制, 可以通过过程控制, 使下一环节对上一环节质量检查, 消除每一环节的不合理因素, 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这样就可消除最终的工作质量问题。
图书馆建立质量管理体制, 采用的是质量管理方法。一是改变传统管理的结果, 抓事故、重处理的指导思想的方式;二是改变传统图书馆局部被动的管理方式, 代之以系统、主动的管理方式;三是改变传统管理中的以经验为依据, 代之以记录的信息、数据作为依据;四是改变传统管理“消防队”式的工作方式, 代之以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总结四个管理阶段;五是改变传统管理中领导及少数人参与的局面, 代之以分层负责、职责分明;六是改变传统管理中缺乏有力约束机制的状况, 代之以内外审核的约束机制。质量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强调全过程、全部门和全面质量管理并重视科学方法和工具的运用, 这些都是与图书馆管理原则相一致的。
三、全面质量管理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应用
一是确立“用户第一”的理念:在此需要强调的是对“用户”的理解, “用户”并非单纯指利用图书馆的读者, 图书馆员也是用户, 如在文献采购——编目——流通这一工作流程中, 每一环节工作质量的好坏, 直接影响着下一环节工作的展开, 因此, 每一位馆员都要树立“用户服务”意识, 注重为读者服务, 注重为其他工作人员服务, 加强工作上的协作, 共同做好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
二是对图书馆各项工作进行全面分析, 从质量管理角度重新分配管理职能。对图书馆这个动态组合系统, 实行分层管理。图书馆工作内容很多, 它包括体制机构、规划计划、文献资源、学术研究、业务管理、存放分编、流通阅鉴、部室科组、行政事务等等诸多方面, 头绪很乱很难做得极好。如果我们把它按照工作过程, 分成几项主要工作, 然后再把每项分成若干细目 (具体工作) , 并按照每项工作的质量要求, 制定出考核标准进行考核, 就便利得多。这样将图书馆工作进行了科学的分类, 环环相扣, 相互配合, 再制定一个严格的质量考核标准, 就为图书馆工作全面质量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建立图书馆工作质量、服务质量监督检查机制, 主管质量部门组织专人对图书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评估, 查计划落实、查办馆条件、查工作质量与服务质量;实行自检、互检和专门检查。
四是根据总体质量管理体系和图书馆实际情况, 由上而下逐步建立健全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工作规范, 同时, 结合相应的监督奖惩机制, 形成一个严密高效的质管责任系统, 调动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保证图书馆工作顺利开展, 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五是对各工作环节进行统计分析。图书馆可利用自动化系统对员工工作效率、设备分配使用情况、文献管理与利用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统计, 及时掌握新情况, 发现新问题。一切用数据说话, 这也是全面质量管理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其基本核心是强调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 以保证提高服务质量。
四、图书馆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 全面质量管理是全员参加的管理, 需要每一位员工和管理者的全力投入和不懈努力, 并在各自的岗位上, 学习和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思想、观点和方法, 高标准、严要求地搞好本职工作, 只有人人重视质量, 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才能搞好。
第二,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本身是一个质量过程, 必须认真规划和制定质量目标, 否则, 不但不会提高质量, 反而会降低效果。
第三, 全面质量管理每一步都离不开信息, 质量管理的本质就是质量信息运动。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必须建立健全信息反馈网络, 因为它是改善和提高质量管理的必备条件, 缺乏这一环节会使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寸步难行。
第四, 在图书馆引进和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技术决不能生搬硬套, 要结合我们的国情、馆情, 有分析、有比较、有选择地学习、吸取和改造, 并结合我们现有的好的经验, 创建一套具有我们自己特色的、适应图书馆发展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第五,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要认真做好质量评估工作。做好评估工作的目的在于总结经验教训, 完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进一步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 调动管理部门和员工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管理质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全面质量管理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要通过长期实施, 使图书馆在管理观念上彻底更新, 使“质量第一”的观念深深根植于全馆员工的心中。但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应该与时俱进, 不断修正与发展, 持续改进, 精益求精, 永无止境地追求更高质量, 这就是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的精髓。
摘要:本文介绍了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 论述了全面质量管理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应用, 提出了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图书馆管理
参考文献
[1].王振云.图书馆引进实施ISO9000:2000标准的意义与可行性操作[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04 (8) :44~46
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我见 篇八
[关键词]素质教育 中职教育 重要性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它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宗旨和任务。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的“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有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中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并力求减少青少年误入歧途的问题,为其走向社会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打下必要的基础,为社会稳定和构件和谐社会提供有力可靠的保证。因此,素质教育在中职教育中存在更大的空间,在中职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在中职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一、中职教育及中职生的现状
(一)中职教育的现状
中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后继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在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巩固和扩大学生的知识。同时,使学生获得一技之长;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技术人才。但是,目前中职教育的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衔接不畅,颇有脱节感觉。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多是九年义务教育中文化素质基础较差的学生,其实际文化水平与其所学年限应具备的文化水平相差较大。九年义务教育不实行留级,经过九年学习就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而实际文化水平往往未能达到应有的高度,基础知识却未能得到应有的补受。这些给中职教育带来一定的困难,成为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之一。其次,中职教育目前尚未能较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当今社会无处不存在激烈的竞争。社会发展迫切需要中职生既有较充实的文化知识,较高的文化水平,又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更需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职校的口号是“重知识,更重能力,尤重品德”,这是符合社会要求的,是适应激烈竞争需要的。但是,目前出自职校的学生往往缺少这种真正符合社会基本要求的素质。
(二)中职生的现状
中职生素质较差,在文化知识基础、思想、心理等方面往往存在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九年义务教育期间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影响、自身因素等等,都对学生素质有直接影响。中职生文化素质较差,引发信心危机,导致情绪低落,厌倦学习,甚至引发不良行为品德;社会不良影响使學生无心学习;家庭环境不利于学生的教育成长等等都是中职生素质较差的直接原因。中职生的心理素质往往存在问题,而影响思想出现问题,对文化知识的学习造成不利影响。中职生心理状况往往是由于出现心理障碍造成逆反心理。表现出目无法纪、无责任感,我行我素,不图上进,追求虚荣等等。还有就是性格暴躁,情绪低落,往往表现多是懒散、抑郁、消沉,还有抽烟,甚至打架等。
二、素质教育在中职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什么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二)素质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素质与素质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的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教育。有什么样的素质,就应有与之相对应的素质教育。人的素质可大致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与之相对应,则有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教育。若详细划分,人的素质可分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文化科学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与此相对应,则有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和劳动技能素质教育等。素质具有整体性。人的诸方面素质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制约、相互依存的整体。素质教育必须遵循人的素质整体结构的规律,从人的整体素质结构出发,使素质教育与人的素质结构相适应,养成人的整体素质。现代素质教育不仅深入到素质的生理与心理层面,而且扩展到社会文化层面。素质是个体性、群体性和民族性的统一。这就要求既重视个体的各种素质的教育,又重视群体素质的完善,还要致力于全民族整体的提高。
(三)素质教育在中职教育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中职教育及中职生现状的分析,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素质教育在中职教育中是有必要实施的,其重要性显而易见。中职教育的现状,中职生的现状令人担忧。在中职教育中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已刻不容缓。通过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确实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通过职业教育使中职生欠缺的理论知识得以补给,并使其与劳动技能有机地结合,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三、具有中职教育特色的素质教育
首先,中职教育有别于基础教育。中职教育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为己任,主要以“理论+实践”的教学为主。即“工学结合,半工半读”,顾名思义,“工学结合”是一边在企业实践,一边在课堂学习;“半工半读”是一部分时间做工,一部分时间读书。而这两种场所两种活动之间又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学中有工,工中有学”,这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无论是工还是学(读)都把学生作为行动主体,手脑并用,学中做、做中学,有利于人的协调发展;体现了党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体现了职业教育新的价值取向,即由封闭的学校教育走向开放的社会教育,从单一的学校课堂走向实际的职业岗位,从学科学历本位转向职业能力本位,从理论学习为主转向实践过程为主,从学科中心转向学习者中心;体现了具有职教特色的人才培养观。这一切为素质教育赋予了更深更广的内涵,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其具有了职业教育的特色。其次,接受教育的主体之间有区别。通过上述对中职生现状的分析得知,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多是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失败者,他们在文化知识基础、思想、心理等方面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当他们进入中职校园,体会到的又是一种别样的学习乐趣,“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教育思想使他们如沐春风,豁然开朗,强烈刺激着他们“自我发展”的意欲,使他们对学习有了更大的兴趣,逐步又建立了“丢失”已久的自信心,再次唤醒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求。
今天,职业教育得以发展的大好时机,素质教育也有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在中职教育中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体现了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特色。这样,素质教育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具有了职业教育的特色。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我见》 篇九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实践的基础上,在党中央的引领下,社会上掀起了一阵阵理论改革的热潮,继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时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那么应如何构建这样的一个和谐社会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必须弄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党的十六大提到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和谐社会从广义上理解和从狭义理解的差别。从广义上讲,和谐社会是一个长远的奋斗目标,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进程:从天地初开,漠漠洪荒中出现了第一个猿人,从此开始了茹毛饮血的生活,到第一个实质性社会的建立,猿人离开了原来的广阔天地,走进了“古罗马斗兽场”,成为奴主们的娱乐工具,再到战火弥漫,大漠孤烟的年代,我们依然可以嗅到封建社会的血腥与残忍,再到那场“圈地运动”的空前浩劫,人们不得不离开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在资本主义繁华的表面,我们看到了它内部的百孔千疮。历史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一切不平等的社会制度只能是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阻碍力量,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美好的追求,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也一定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从狭义上讲,和谐社会就是我们当前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提出的“六个更加”,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可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内在地包括了社会主义更加和谐的要求。
因此,作为广义上的和谐社会,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远战略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我们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它当然要比建设小康社会更长远,任务更艰巨。但是,我们目前首先要关注的还是从狭义上理解的和谐社会,即我们要努力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既然构建和谐社会是小康社会建设的多种目标之一,而小康社会建设的多种目标又是一个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那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必须协调好“社会更加和谐”与建设小康社会其它方面的关系,需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增强其物资基础,需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其政治保证,需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巩固其精神支撑。
一言敝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让“经济更加发展,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使之符合和谐社会“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能是物质贫乏的社会,而应是一个物质文明发达,全社会共同富裕的社会,一个“天下平、国治、家齐”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充满勃勃生机的美丽国度。构建这样一个物质文明极度丰富的社会,关键还是要靠发展。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进步的基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动摇。物质文明不仅决定这社会主义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意识等政治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而且也制约着教育,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
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定的物质基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而其中的一个突出因素就是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大,显然这与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这种经济越是发展与地区贫富差距越是趋于扩大的两极分化现象,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协调这种不和谐的因素,使现代化进程在一个平和的氛围下进行,党中央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从西部大开发到中部崛起再到振兴东北,现代化的进程又迈出了坚定的一步,并取得了立杆见影的效果:一个不同于历史上关于和谐社会的种种构想,既不是封建式的“田园牧歌”,也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更不同于现代资本主义式的“福利社会”而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现代的、新型的和谐社会已经开始逐步建立。
其次,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让“民主更加健全”,使之符合和谐社会“安定有序,公平正义”的内涵,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重要保障。在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财富的增加,为人们利益的满足奠定了基础。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就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但问题也随之而来,经济活动始终以效率作为最高宗旨,经济的发展并不代表社会每个成员利益的平均增长,利益关系的和谐很难同步建立。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主义和谐的本质相背离。这就需要以政治这以追求公平为主要价值的手段来进行调整,在现有利益实现程度下,尽可能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消除阻碍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安定的因素。如果说以经济发展为代表的物质文明建设表现为人们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努力,那么以民主法治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则直接反映了社会发展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水平,起到了规范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方向的保障作用。
再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让“文化更加繁荣,科教更加进步”,使之符合和谐社会“诚信友爱”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1世纪的竞争将不再是经济的竞争,军事的竞争,而是文化的竞争”。从一定程度上而言,社会的文化结构和文化背景及由此制定的发展战略,指导思想和策略原则,常常导致乃至决定社会发展的不同结果。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的运行始终是以文化为内在支撑力量的,这便是文化的魅力。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用。
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保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加紧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以建设工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不断增强当的思想理论和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
要大力量弘扬民族精神,加快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确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这是和谐社会“友爱”内涵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民国教育权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权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要积极推进与“诚信”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确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在我们取得经济建设辉煌成就的同时,决不能忽视发展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负面冲击。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施公民道德教育工程,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消除封建残余影响,抵御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德侵略,全面提高社会成员思想道德素质。
总之,只有在“经济更加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更加发达的基础上,在“民主更加健全”,政治文明更加强大的保障下,在“文化更加繁荣”,精神文明内在力量更加昌明的支撑
10.构建和谐社会之我见 篇十
继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把握,是我们党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使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
如何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拓展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能力,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和谐社会从广义上理解和从狭义理解的差别。从广义上讲,和谐社会是一个长远的奋斗目标,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进程。历史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一切不平等的社会制度只能是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阻碍力量,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美好的追求,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也一定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从狭义上讲,和谐社会就是我们当前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的重大政治任务和重大历史使命,同样需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中心环节,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为其提供思想保证、价值观念、舆论环境、文化条件,打牢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提出的“六个更加”,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可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内在地包括了社会主义更加和谐的要求。因此,作为广义上的和谐社会,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远战略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我们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它当然要比建设小康社会更长远,任务更艰巨。但是,我们目前首先要关注的还是从狭义上理解的和谐社会,即我们要努力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首先,既然构建和谐社会是小康社会建设的多种目标之一,而小康社会建设的多种目标又是一个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那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必须协调好“社会更加和谐”与建设小康社会其它方面的关系,需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增强其物资基础,需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其政治保证,需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巩固其精神支撑。首先,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让“经济更加发展,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使之符合和谐社会“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能是物质贫乏的社会,而应是一个物质文明发达,全社会共同富裕的社会,一个“天下平、国治、家齐”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充满勃勃生机的美丽国度。构建这样一个物质文明极度丰富的社会,关键还是要靠发展。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进步的基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动摇。物质文明不仅决定这社会主义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意识等政治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而且也制约着教育,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定的物质基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而其中的一个突出因素就是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大,显然这与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这种经济越是发展与地区贫富差距越是趋于扩大的两极分化现象,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协调这种不和谐的因素,使现代化进程在一个平和的氛围下进行,党中央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从西部大开发到中部崛起再到振兴东北,现代化的进程又迈出了坚定的一步,并取得了立杆见影的效果:一个不同于历史上关于和谐社会的种种构想,既不是封建式的“田园牧歌”,也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更不同于现代资本主义式的“福利社会”而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现代的、新型的和谐社会已经开始逐步建立。
其次,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让“民主更加健全”,使之符合和谐社会“安定有序,公平正义”的内涵,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重要保障。在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财富的增加,为人们利益的满足奠定了基础。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就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但问题也随之而来,经济活动始终以效率作为最高宗旨,经济的发展并不代表社会每个成员利益的平均增长,利益关系的和谐很难同步建立。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主义和谐的本质相背离。这就需要以政治这以追求公平为主要价值的手段来进行调整,在现有利益实现程度下,尽可能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消除阻碍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安定的因素。如果说以经济发展为代表的物质文明建设表现为人们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努力,那么以民主法治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则直接反映了社会发展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水平,起到了规范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方向的保障作用。
再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让“文化更加繁荣,科教更加进步”,使之符合和谐社会“诚信友爱”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1世纪的竞争将不再是经济的竞争,军事的竞争,而是文化的竞争”。从一定程度上而言,社会的文化结构和文化背景及由此制定的发展战略,指导思想和策略原则,常常导致乃至决定社会发展的不同结果。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的运行始终是以文化为内在支撑力量的,这便是文化的魅力。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用。
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保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加紧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以建设工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不断增强当的思想理论和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
要大力量弘扬民族精神,加快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确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这是和谐社会“友爱”内涵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民国教育权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权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要积极推进与“诚信”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确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在我们取得经济建设辉煌成就的同时,决不能忽视发展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负面冲击。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施公民道德教育工程,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消除封建残余影响,抵御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德侵略,全面提高社会成员思想道德素质。
11.体育教师社会保障之我见 篇十一
关键词:体育教师社会保障人性化
0 引言
2007年, 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开始实行师范生免费就读的政策,这项政策一出台,立即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教师与其他职位的工作人员相比,每年有固定的两个长假;并且近年来教师地位逐步提高,教师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日趋成熟,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教师社会保障制度在不断完善,体育教师的社会保障虽然有了巨大的变化,但是较其他学科教师的社会保障却显得相对薄弱。对此,本文就体育教师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一些思考。
1 体育教师接受的社会培训不足
学校体育教师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体育、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二是退役的高水平运动员;三是懂得体育运动的非专业人士。由于体育教师的层次结构不同,即便是同一所学校的体育教师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不尽相同,授课方式也是因人而异。在《中国教师报》专刊上,袁光仁曾这样谈体育老师“现在体育老师手上只有关于各年级的课标,没有任何教科书本,上课的内容、活动和形式都要自己根据课标要求进行设计。面对每周四节体育课,既要避免内容单一乏味,又要有效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还要向课外拓展、延伸,上好体育课多难啊!”由此就需要通过培训为体育老师提供不断充实自己的途径,满足日益增加的授课要求。而作为教师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体育老师提供的培训机会远远少于为其他学科的老师提供的。1985 年5 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师职后培训的目标是“经过15 年或更长时间坚持不懈努力,建立起一支足够数量、合格而稳定的师资队伍,为形成一支宏大的、高水平的、年龄、专业层次合理的师资队伍建设奠定基础。”为实现这个目标,教育部提出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和业余、自愿、短训为主”的教师职后培训方针。20多年过去了,我国教师队伍有了大幅提高,但是部分地区仍然存在体育教师资源断层现象。
很多地区的体育教育工作者,由于当地培训机会缺乏,对于来之不易的培训机会更是十分珍惜,甚至不远万里也要到北京来参加培训。而其他学科,如语文,数学,英语等,各类的培训却是多如牛毛,足不出户就能接受学科培训。相比之下,针对体育老师的培训需要得到更多的扶持和发展。体育教育确实应该和文化素质教育摆到同样的高度。而体育教师也应该重视自身的发展,不仅为了自己的能力提高,更是为了祖国的下一代身心能更好的发展!一个在职体育教师如果不参加继续教育,自身就得不到发展,也就无法适应体育教育的持续发展,就更不用提能够教育出多么全面发展的学生了。
2 体育教师接受研究生继续教育的机会不足
几乎所有教师都知道,获得研究生乃至博士生的深造机会对于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目前,对于在职教师来说,接受研究生教育有两种途径:一是全国统考,然后通过在职半脱产或全脱产学习来完成;二是研究生课程班,即无须入学考试,宽进严出,英语、政治和部分专业课通过全国统考,并完成学校所规定的全部课程后,才能拿到研究生学位证书。而对于体育老师,这个机会显得格外可望不可求。一方面是由于体育教师自身条件限制,开篇已经提到了体育老师的构成,对于大多数体育教师,文化水平,特别是英语水平成为了难以跨越的门槛。据了解,目前全国体育院校对本科生的英语水平要求只有2 级水平,而对于每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则要求有4 级以上水平,并参加全国研究生入学的统一考试。另一方面是文化学习时间不足。由于体育教师中不少是运动员出身,从小就参加运动训练,连年的比赛和高强度的训练迫使他们放弃了部分文化学习,即便是工作后也很难接受正式的高等教育。
3 体育教师的职称晋升难
对于有了一定工龄和工作经验的老师,职称晋升是提高自身待遇的有效手段。然而对于体育老师,学历、科研以及外语水平却成为晋职的“瓶颈”。上文已经提到了体育教师的学历以及外语水平,而对于职称评定来说,同样要通过全国职称外语考试,同样难倒不少体育教师;二是评审正高职以上职称的问题,据调查,多数高校对于评审正高职称以上的要求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有些学校对副高职称的评审也是如此,尽管有的教师可以得到破格提升的机会,但是多数教师确实很难晋职。三是科研成果关,这点对正高职称要求较严,一般学校评正教授要求“主持过科研课题”或科研经费要达到一定数量,对于一般科教师而言,或许这样的条件不算苛刻,但对于体育学科教师来说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据调查,全国部分重点高校取消了破格提拔的优惠政策,这种做法会不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暂且不说,单就这样,晋职又成为了体育教师苦恼的事。
4 体育教师退休待遇得不到充分保障
在教师的社会保障中,教师退休待遇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为使教师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退休或者退职后,享受国家规定的退休或者退职待遇。教师法的这一规定,突出了教师在退休或者退职后享受国家规定的相应待遇问题,使之成为一项明确的法律制度,今后不论国家关于退休退职待遇的规定有何变化,教师都依法享有同样的待遇。然而这项法规对于体育教师,特别是退役的运动员教师来讲却不那么有效。相比其他科教师,体育教师退休后疾病的发生要比其他科退休教师高出很多,原因是早期的伤病在人生后半期会反复发作,因此花费的医疗费、诊治费等相对其他教师也就高很多。而当前医疗保障体系按照退休教师平均水平制定,其公费部分对于一般退休教师或许一年还用不完,但是对于体育老师,很可能会超出,部分学校注意到这个问题,会根据教师贡献和家庭条件适当补助,但是多数地区却没有这个人性化措施。
据一项调查表明,在中小学的教师工作中,体育教师的工作量甚至占到某些主科的70%左右,可见其工作的繁重程度。尽管如此,体育教师们却并不计较太多。某位体育老师这样看待自己的职业:体育教学让我们不必置身于空气混浊的教室中,可以更多地享受大自然清新的气息;我们可以与学生一同游戏一起欢跳,建立起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常年的锻炼也令我们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健美的身材,也得到其他科目教师的羡慕和赞美。最后他还骄傲的说,体育教师喜爱交友,待人随和,体育组内总是笑语盈盈气氛活跃——我们是校园里最“阳光”的人群!
12.《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之我见 篇十二
本书的内容, 主要是《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学》所涉及的内容。特别就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发展的关系, 学校体育的过程结构、功能目标, 健康美与学校体育, 竞技运动与学校体育, 素质教育与学校目标, 中国学校体育特色和走向及发展战略等问题作了专题讨论。下面我就本书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几个问题, 浅谈拜读后的一些感悟。受能力所限, 对有些问题的认识还是比较肤浅, 还请大家给予批评指正。
1 学校体育目标与目的的区分
讲到学校体育的目标, 就必须把它和学校体育的目的做一下区分, 因为目前有很多人把学校体育的目标和学校体育的目的相混淆, 甚至有些人想当然的认为两者是一致的, 没有区别。《现代》认为“学校体育目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学校体育实践所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是学校体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体育目标是学校体育一切实践的出发点, 是评价学校体育工作的根本依据, 它决定着学校体育实践的方向、内容和方法, 制约着学校体育实践的全过程, 具有导向、动员、激励的作用[1]。”
再来看学校体育的目的, 一讲到学校体育的目的, 我们会立刻联想到学校教育的目的, 因为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目的就是育人, 它的育人目的是通过德、智、体、美、劳几个重要的教育形态来实现的。这是一项很复杂的育人的系统工程, 它的各个子系统在以自己特定的文化形态施教于教育对象时均应以育人为目的。所以说, 学校体育的根本目的应该是和教育的目的相一致的。在我国, 对学校体育目的的认识存在各种观点, 最突出的一种思想就是“增强体质”观点, 认为这就是育人。马克思主义观点教育我们, 认识事物要用一种全面的眼光看问题, 教育包括了德、智、体、美、劳几个方面, 但是, 全面发展不等于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如果“各自为政”, 育德以德为目的, 那么尽管有全面的教育方针, 也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 所以, 在学校体育实践中只抓技术教育、体质教育的做法, 是不够全面的[1]。《现代》主张学校体育以育人为目的, 以育体为主要目标, 使学生身心得到协调均衡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的教育思想在不断变化, 学校体育思想也在不断变化, 纵观建国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过程, 可以发现一些有代表性的, 在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史上有过重要影响的思想, 如“以体质教育为主”的思想、“以技术教育为主”的思想、“快乐体育”思想以及“终身体育”思想等等。正因为有这么多的思想对我们的学校体育产生过影响, 因此很多人对于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就变得模糊起来, 思想不一致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学校体育目标的认识, 也还有着种种不同的看法, 但不论哪家之言, 学校体育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是不可否认的。因此, 学校体育把育人作为目的是无可争议的。
2 学校体育对于健康美的追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 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切实加强体育工作[2]”。
体育追求身心并完, 从某种意义上说, 体育也是对健康的审美教育。体育的美, 主要是通过身体运动所产生出来的。体育的魅力, 大量是从人体的健康美上表现出来的。健康美, 是体育活动中显现出来的一种审美特征。它是体育有别于其他领域的美的主要标志, 是体育美区别于其他审美对象的特质。
2.1 健康美的层次
体育, 离不开“身体”和“运动”这两大要素;学校体育中的健康美, 也是由“身体美”和“运动美”这两大部分为基础构成的。
2.1.1 体育的“身体美”
人们可能会对意大利著名艺术家米开朗琪罗的雕塑作品《大卫》记忆犹新, 它之所以会让人如此震撼, 不外乎是作品中散发出来的健康的撼人力量在起作用。健美的人体靠体育来塑造, 使人们应有的特征常存, 健美的人体是体育自然性美的具体表现, 并通过具体的、活生生的身体形象来表现和感染学生, 引起他们美感, 并激励他们去行动, 只有具体的形象才会使学生感到美。因此, 通过科学而严格的体育教学和训练, 促进学生身体的健美发育, 从而获得匀称的体型, 优美的姿态, 坚强的骨骼, 发达的肌肉, 秀丽的皮肤和健康的气色, 塑造人的自然形体之美。
身体美和人类的健康理想相一致, 它排斥人们身体上的缺陷, 如畸形病态、发育不良、疾病缠身, 以及无规律的生活方式带来的诸多恶果等等。人类的身体应该一代比一代完美, 学校体育应该担负起使人的身体更趋于完美这样一个责任。
2.1.2 体育的“运动美”
这里指的运动, 是说人的身体运动, 是人类社会有组织有目的的身体运动, 当然这也包括学校里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带有体育性质的身体运动。运动美是指身体的运动之美, 是人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的美, 这种美是社会文化生活的反映, 已经逐渐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对象。人们对于运动美的认识也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演变而来。运动美的发现有赖于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 它通过不断挖掘人的生理潜能和锤炼日臻精湛的动作技能, 来检阅发现客观世界的巨大力量并为人类的文明宝库提供丰富的精神财富。在“运动美”的概念中, 可以包括“竞技美”“技术美”“动作美”“服装美”“器材美”等丰富的子系统, 为体育美的展现抹上了浓浓的绚丽色彩[3]。
运动美以身体美为基础, 受身体美的制约, 是体育美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换言之, 运动美建筑在身体美的基础上反过来又在运动过程中表现身体美。运动美与身体美作为构建体育美的两大要素, 使体育成为人类以身体运动为特有手段所进行的文化活动中表现出的美的总称。
2.2 学校体育与审美教育
2.2.1 学校体育能够实现身体的健康美
体育过程, 实际上正是人类趋向于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需求的完美发展过程[4]。人们在体育活动中, 身体各器官均参与了活动。身体在运动中具体表现为:奔跑、跳跃、冲刺、旋转、翻腾等等。许多运动生理、生化的研究表明:体育运动能够改善骨骼、肌肉、皮肤、心肺功能等, 尤其对形体有较大的影响。形体美在身体美的表现中作用最为突出, 因此人们常常狭义地将形体美来代表身体美。经常进行体育锻炼, 有助于形体的美。当通过运动而增大了胸背部肌肉的体积, 消除了腰腹间堆积的多余脂肪, 使四肢结实有力, 整个身体就富有活力并呈现健美的线条。在学校体育中, 通过体育锻炼和卫生保健, 可以努力使青少年身体的每一个细小部分和层次都变得完美。
2.2.2 学校体育追求健康美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在, 人类正在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社会向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发展。现代社会对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
(1) 健壮的体魄:其体现为体质良好、体能全面、生长发育良好、有连续工作能力和较快的恢复能力。这正是身体的健康美, 学校体育能够实现身体的健康美。
(2) 高超的智能、良好的心理-因素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学校体育能够使学生获得精神的健康美, 而高超的智能、良好的心理因素与职业道德, 正是精神的健康美的具体体现。
(3) 良好的协作:团结协作, 体现在大家一起协同工作上。行为的健康美。即是行为光明正大, 有组织纪律, 而具体的行为能反映出协作精神, 健康的、美的行为, 才能相互良好地协同工作。这样才能有良好的协作精神。
学校体育是从身体方面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所具备的美。所以学校体育追求健康美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3 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流。《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 应“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5]”。可以看出,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面向全体学生, 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 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和学会审美, 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奠定基础。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树立改革的观点, 顺应改革大潮, 不断寻求改革的突破点。
3.1 学校体育中应试教育的表现及弊端
长期以来, 我国对学校体育极为重视。但遗憾的是, 学校体育基本是以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少量技能为主。虽然在一定历史时期及有限范围内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但却更多地造成了人才培养的片面性, 形成一定的发展隐患。
应试教育是把追求教育的近期功利性放在首位, 而把人的发展及社会发展的远期功利性放在次要位置。当学生离开校园后, 别说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 就连对体育的兴趣也消耗殆尽了。因此传统的“应试教育”已不利于甚至已在阻碍人的发展, 素质教育就成为势在必行的教育模式了。
我国青少年儿童的体质状况开始大幅度滑坡, 究其原因, 我觉得主要还是因为“智育第一”的观念根深蒂固, “应试教育”仍占主导地位, 学校体育未能充分发挥其奠基功能, 尚未能构建出一种使学生的各项素质得到整体性发展的教育新体系。概括起来当前的学校体育存在如下误区:只抓少数尖子而忽略面向全体学生;只抓体质而忽略素质;只注重被动强制而忽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只注重近期效益而忽略长远效益。因此, 迅速建立起学校体育素质教育的理论及方法体系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3.2 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的提出对于学校体育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同时对学校体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必须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把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来抓, 使体育和德育、智育紧密结合,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学校体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使不同体育基础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而不是使体育仅仅成为一部分学生“游戏”。
(3) 在学校体育进行改革之际, 首先要考虑国家和社会的需要, 还要顾及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提高学生的锻炼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4) 学校体育应把增强体质作为其主要目标, 这既是学校体育的根本方向, 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3.3 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民发展的基础, 也是丰富现代化生活的重要催化剂。学校体育对于学生的性格、意志、道德品质的培养, 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6]。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 容易表达内心真实的情感, 教师如果能够很好地把握住这个契机, 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就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体育还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调剂精神, 消除疲劳,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校体育还能够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情绪, 使他们的行为更加完善。学校体育又是我国整个体育事业的基础, 它可以培养出大批体育积极分子, 使体育人才不断涌现。学校体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这对于丰富学生走向社会后的业余生活具有重要影响。
3.4 学校体育如何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
首先, 要正确理解素质教育的定义, 不要简单认为德、智、体、美、劳达到要求, 素质教育就算完成了作用。素质教育的本质在于人的生理、心理的基本属性和在此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逐渐积累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基础品质, 是内在的一种品质。
其次, 要把握住学校体育教书育人的主要特点:直接参与性、动态性、社会性、身心合一性。
最后, 学校体育的课程设置要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和实效性;使其具备“五化”, 即综合化、多样化、弹性化、乡土化、竞技内容教材化。从少年儿童的个性出发, 以个性的自由发展为目的。
参考文献
[1]杨文轩, 曲宗湖.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9:52.
[2]沈家聪.试论学校体育的理想追求——健康美[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1, (8) :29-30.
[3]杨文轩, 曲宗湖.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9:87.
[4]吴昊, 黎健冰.学校体育与健康美[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1, (6) :214-215.
[5]杨文轩, 曲宗湖.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9:115.
13.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之我见 篇十三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之我见
目前我国高校后勤保障完全靠政府的.财政支撑已成为历史,高校后勤社会化是大势所趋.高效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点主要应放在饮食服务、学生公寓管理及提高后勤人员素质上,既要以提升服务水平赢得市场,又要确保师生食宿安全,不断使高校后勤社会化迈上新台阶.
作 者:安广军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28刊 名:商业经济英文刊名:BUSINESS ECONOMY年,卷(期):”"(5)分类号:F287.5关键词:高校后勤 社会化 改革 进程
14.重阳镇经济社会发展之我见 篇十四
很荣幸能到重阳工作,转眼间,半年多的时光已去,在这段日子里,领导的关怀,同事的帮助,使我很快对农村的工作有了基本认识。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对重阳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重阳镇基本情况
重阳镇坐落于西峡县西部,东接丁河镇,西交西坪镇。交通便利、风景秀美、民风淳朴、历史悠久。总面积232.37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207个村民小组,7997户,28413人。全年生产总值完成7.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30元。
二、重阳镇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于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自然资源丰富。主要矿产有金红石、铜、铁、金、石棉、石墨、琥珀等。其中,国内储量最大的八庙至水峡河金红石矿带,为亚洲三大金红石矿之一,储量在一亿吨以上。但含量低,开发利用率低。
2.农业发达。按照“一村一品”的规划,特色明显,重阳镇已形成林、果、药、菌、牧等支柱产业。全镇林地、宜林宜牧面积21000公顷,人均11亩,高于全县平均水平。木
材蓄积量16万多立方米。全镇以山茱萸、猕猴桃、板栗为主的经济林2400多公顷。林副土特产品有猕猴桃、山茱萸、油桐籽、生漆、山楂、龙须草、板栗等。猕猴桃年产量在400吨以上。全镇袋料香菇生产规模达900万袋,年市场香菇吞吐量逾千吨,市场交易额达1亿元左右。
3.畜牧业小有规模。经过近些年的发展,重阳的畜牧业有了初步的规模,形成8个养鸡专业村、37个养鸡专业场,养鸡专业户养殖规模达到82730只;建种羊场4个,养羊专业户379家。共有甲鱼养殖场11个,网箱养鱼20架,水库养鱼面积3400亩,2005年水产养殖业产值完成130万元。生猪饲养量29775头,家禽饲养量13万只,畜禽饲养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但从更深范围的观察和分析,有其优势,也存在着不足。
1.非农产业发展缓慢,经济结构仍不尽合理。经过多年的努力,我镇经济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不尽合理。经济结构单一,香菇,猕猴桃是最大的经济收入。第二产业脆弱,目前全镇共有限额以上企业3家,限额以下企业12家。第三产业严重滞后。
2.小城镇规模较小,聚集带动能力差。经过近些年的努力,去年重阳镇被评为一星级集镇,但镇区人口稀少,造成小城镇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对资源的利用能力小,对周边的资源和资金的吸引小,使城镇功能的发挥受到极大影
响。同时,城镇的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不高,缺乏有力的产业支撑,就业机会少,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弱。这势必妨碍小城镇聚集效应的发挥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对加快我市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要实现重阳镇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觉得可以从近期和远期两方面入手。近期工作重点
一.加快城镇建设,促进其协调发展
依托有利资源,以镇养镇。小城镇建设需要支柱产业支撑,我镇要突出“药、果、菌、矿”四大支柱产业强力发展。树立“产业支撑、活商兴镇”的理念,大力培育中药材、香菇、猕猴桃市场,以市场建设带动城镇发展,打造特色集镇。产业的大力发展即能大规模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也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更能增加我镇的财政收入,再以财政收入去扩大城镇规模,以镇养镇,发挥城镇的聚集效应,把重阳镇建设成两星级、三星级,甚至五星级集镇。
二、大力发展畜牧业等副产业。
利用重阳镇山多,林多等优势,改变单一的农业方式,发展畜牧业,增加农民收入。我镇农民虽也经营一些副业,但大多都是家庭少量饲养满足家庭需求,并未发展成为规模经济。因此我们要振兴当地农业经济,则有必要倡导鼓励农民发展副业,并创造有利条件,发展规模化养殖,提高经济
效益。
三、发挥合作社、协会职能,服务新农村建设
香菇和猕猴桃是我镇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所以成立农业合作社、协会,确保农民的收入,成为必然选择。香菇和猕猴桃的价格受天气的影响很大,遇上阴雨天,丰收不丰产。充分发挥合作社、协会之功能,原料统一购买,产品统一销售,降低生产成本,降低交易费用,保护农民利益。与商家结合,便于统一管理和技术标准,能抵御自然和市场的风险,降低农民损失。
长远目标
一、发挥工业化主导地位,实施工业立镇兴镇战略
工业是提升乡镇经济发展水平、增强乡镇经济发展后劲的关键所在。与先进乡镇相比,我镇经济的差距主要在工业。要把加快工业化进程作为乡镇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推动乡镇经济迅速崛起。
1.狠抓招商选资,为经济腾飞安装“助推器”。一是在主动出击抢抓项目,改进招商选资方式上下功夫。二是在全员参与招商选资创新机制上下功夫。招商上舍得投资,对有功人员实行重奖。重视企业招商,达到以商招商、以商聚商的效果。
2.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我镇虽说有香菇,猕猴桃等资源优势,但科技附加值低。我县生产的香菇酱、猕猴桃果汁、猕猴桃果片等,有极高的科技含量。在我镇如何办深加工技术,提高科技含量,增加农
民收入,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二.弘扬重阳文化,打造文化重镇。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国人尽知,说的就是重阳节。2006年国务院又将“重阳节”确定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我们应抓住有利条件,精心设计,规划合适的重阳文化广场,修建菊花山、开发重阳水库等,打造重阳文化中心景区,与企业联合开发重阳节活动有关的产品,如:重阳糕、菊花酒、茱萸囊等。即增加了收入,又提高了重阳的知名度,影响力,更能促进城镇的繁荣发展。
15.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之我见 篇十五
1. 信息资源与档案资源共享。
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历史记录,内容涉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活动的方方面面以及对自然事物与现象的描述,是完整展现国家历史面貌的无价资源。作为国家的精神财富,档案有助于增进民众对自身的了解和民族意识的形成与强化。档案的首要作用是它作为整个国家的历史记录,能使一个社会立足于过去经验的认识,去理智地规划未来。档案除自身固有的特性外,还具有信息的一般特征,如流动性、整合性、目标导向性等。档案的上述属性决定了它自身蕴藏着极大的价值,能够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内发挥作用。
信息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信息正在成为经济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战略资源,社会信息化在满足人们获取信息的愿望、提高信息的利用率、加深人类对社会和自然的探索力度、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其独具的价值和地位是其他信息形式无以取代的。当前,档案资源的社会需求已开始呈现出诸多新特点,有鉴于此,我们必须以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与信息政策为指导,建立档案资源管理的有效机制和组织开发体系,满足社会对于档案资源的需求,从而使档案事业适应社会信息化的内在规律,实现档案工作的价值。
2. 档案资源社会共享的基础。
信息资源共享是信息社会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
(1)社会基础。近年来,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强化公共信息资源共享,推动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许多地方提出的“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也必然要以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文化积淀为依托。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标,由此构成了档案资源共享的社会基础。
(2)理论基础。档案的社会性决定了只有实现全方位的开放、实现档案资源的社会共享才能立足于社会,植根于民众之中,才会有活力,才能生存并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档案资源是整个社会所共有的宝贵资源,具有共享性而非独占性,只有被社会最广泛的公众所利用,档案的作用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档案的社会性、文化性、公益性为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理论依据。
(3)技术基础。现代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部门的广泛应用,使档案信息的高容量存储、档案数据的格式转换、档案信息的高速传输等成为可能,并为档案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和实现手段。
3. 档案资源社会共享的实现。
(1)更新档案管理理念。在社会信息化背景下,我们应逐步确立资源优势理念和公共文化理念。所谓资源优势理念是要求档案工作者明白新的历史条件下档案资源的含义和作用,理解“信息成为资源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对信息的管理”。着眼于现实,从战略的高度自觉加强档案资源的存贮、加工、传递和共享工作,并且在资源优势理念的作用下充分发挥档案资源在管理、创新中的巨大潜能。档案工作者应从人文精神的角度审视档案在公共文化中的重要性,树立公共文化理念,将档案资源建设纳入社会的文化事业框架中。
(2)整合档案资源。档案资源的整合是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档案工作体制下实现现有国家档案资源的有效配置,以适应档案资源社会共享的需要。档案资源整合的基本途径在于“整理与组合”。根据整合的目标,采取法律、行政、技术、舆论等方面的措施使国家档案资源在结构上趋于合理、在配置上趋于优化。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最终目的在于为社会提供一个资源共享、行业协作、提升原有资源价值的平台。
(3)有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渗透和有效运用。档案信息资源需要采取用自动化扫描加工和后端信息编辑加工对文字、图表进行数字化处理,实现档案信息的原版数字化保存及信息的识别与编辑。就档案信息检索而言,海量的多媒体档案信息需要积极应用自动标引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基于内容的检索技术等不断拓展我们对于档案内容信息的揭示能力。
1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之我见 篇十六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党通过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指导的重要纲领。党把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开放、民主政治、等六个原则。建立和谐社会体现了我国以人为本重心指导思想,逐渐完成全族人民共同的理想。十八大以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是成为时代主题。所以,探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和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1.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
全面的应用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以及邓小平“三个代表”的理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中,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是对立统一,既是世间任何事物都是对立又统一的;辩证法的内涵就是事物发展都是矛盾的,矛盾的同一性不但推动事物发展,还阻碍事物的发展。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矛盾的辩证法一直发挥着它的作用。在社会里任意一个人都和周围的人或事物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对立和统一,对立统一互相依存又互相排斥,所以任意事物都处在一个矛盾的社会中。
社会主义的社会不是一个完全统一的社会,其中也有许多的对立和矛盾。社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社会矛盾推动发展的。和其他社会矛盾相比较,社会主义的矛盾都是非抵抗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进行调整。社会主义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可以解决的矛盾。人民内部产生的矛盾都是经过“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在不断进行,将消极的影响社会发展的因素转化为积极向上能促进社会变革的因素,进而使人民内部的矛盾逐渐得到改善。所以,马克思理论中“和諧对立”的相关理论是相当重要的。
社会主义和谐是对立统一的高层境界。尽管和谐社会也存在一定的矛盾差异,但是其中的矛盾差异都是不能以单一的形式出现的。和谐社会是一个具有包容性和调适性的社会。其可以用科学发展观来统一矛盾差异,用党的成功经验制定一个正确的指导路线。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就是通过建立健全各种社会制度,实现对矛盾差异的解决,从而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
2.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意义
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是对人类思想进步的深度剖析,也是马克思提出社会主义理论建设的高度发展。矛盾出现必然也会不断推进社会的变动进步,究其本质而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是逐渐减少人民民族的矛盾。唯物辩证法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论证中指出“社会各要素之间普遍存在联系,各事物之间形成对立统一的规律,这充分的表明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一个自由发展的和谐社会,是经过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的结合共同努力得来的。所以,现阶段应建立和谐社会要以社会主义发展为出发点,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我国基本国情,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其次,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深化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对社会主义理论有了进一步的推动发展。从党的十三大到十八大,都逐步的为后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铺垫,从十三大的“三步走”计划,到十五大提出围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制定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纲领中,甚至到“十八大”的深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都明确的以和谐社会为主要目标。经过改革开放后,正式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口令。所以,做出相应的多种政策调整,坚持社会主义的纲领,进一步丰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不可替代的意义。
另一方面,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是对共产党的执政方针的进一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主要是依靠党的抉择,共产党结合了在执政经验和社会主义理念,不断地对执政策略进行完善。执政策略只有在不断的完善改革中才能有效的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事业的发展。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中提出了一个“执政为民,立党为公”的口号,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切实的为人民服务,保证人民群众的利益。所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可以为全国上下全面构建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实践策略
3.1改善民生状况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建设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而当前的民生问题是社会主义中的重点问题。党在十八大提出:要加强社会的建设,就必须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改革开放至今,党都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为目的,作出一系列的改善措施。要做到改善民生就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3.1.1关注国民教育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当今社会人民群众的知识文化水平越来越影响着国家在国际中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在我国当前形势下,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受教育的程度也各有不同。农村及贫穷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发展较落后,不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国家和党要为人民的受教育机会提供保障,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
3.1.2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一旦就业得不到保障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就得不到保障。党在十八大中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因此党和政府应当积极进行策略转变,鼓励公民创业,为就业提供保证;调节市场就业机制,转变公民就业意识;实施积极的鼓励政策,为难就业的公民提供基础自保资金;大力培养公民的知识技能,为在人力资源市场上竞争具有一技之长;完善就业体系,重点为民生做实在有意义的事。
3.1.3增加公民收入
增加居民的收入也是“十八大”重点解决的一大民生问题。只有提高居民整体收入水平,逐渐减少贫富不均的现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才能顺利进行。所以,社会应当不断提高普通公民在劳动报酬中取得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两个提高可以为公民收入提供一点保障。同时,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应当深切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为公民生活增加收入。
3.1.4建立健全医疗制度
注意公民身体健康,建立健全医疗卫生保障制度是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健康是公民的幸福。一个健全的医疗卫生制度就是对公民的健康情况负责,是落实履行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党和国家应当重点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不断的满足人们群众的需要,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小康社会提供基础保障。
3.2关注自然生态环境
自然规律是生活在生态环境中的一切生物都必须遵循的规律,它是主观意识不为转移的对象,不是人为力量可以控制的。故而,构建和谐的社会就必须提倡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地球近年来已经出现多种生态告急,诸如臭氧层的淡化、海水上涨、冰川融化等一些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只有用人民的的力量,一起保护环境,才能给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4.结束语
理想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美好的社会。党在不断摸索实践中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这不仅为人民的生活建设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更是党不断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科]
【参考文献】
[1]田克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17.粮食部门构建和谐社会之我见 篇十七
一、确立和谐社会条件下的粮食安全观需要考虑的因素
1、国际因素
国际因素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更多是是体现为粮食的外贸依存系数。所谓粮食的外贸依存系数,是指内一个国家粮食需求出现缺口或富余时,假定缺口(富余)量全由进口(出口)量来实现,粮食进口(出口)量
占粮食总需求量的比例。建国以来,中国的粮食外贸依存系数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上,最高也在4%以内。就供给而言,据fao统计,1972年世界粮食贸易量只有1.33亿吨,到2002年则达到2.4亿吨,30年内增幅55%,以此预测,2020年国际粮食贸易量还将增加,中国进口粮食占世界粮食贸易量的比例总的趋势是下降的。根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承诺,过渡期内,预计外贸依存系数最大约在4.4%左右,以此推算也仅约2 000万吨,届时即使全部动用外汇储备也尚不及中国储备总额的百分之几!在保持基本的生产能力、必要的自给率前提下,中国充裕的外汇储备,才是粮食安全的强有力保障。
2、非和平因素
这里包括国际国内两方面。国际而言,即便燃起战火,高科技条件下。很少再需要“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粮食的依存度已降至人类战争史以来的最低。科技对粮食生产能力的推进,也有效阻碍了粮食贸易壁垒的设定。加入wto后的事实也在证明,西方国家非但没有卡我们,反而以缩小贸易顺差为由压我们多进口粮食。反观国内,尽管局部的甚至台独等非和平因素在一定时期内存在,但只要我们致力于经济建设的大政方针不变,就不会出现对粮食的反常需求。
3、国内生产因素
粮食生产受自然、经济多重因素影响,间会出现波动,波动幅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粮食安全程度的高低。粮食产量间波动幅度可用粮食产量波动系数来表示。建国以来,中国粮食产量波动系数呈整体下降趋势:20世纪50年代年均为3.6%,60年代为5.5%,70年代为2.5%,80年代为3,4%,90年代为2.2%,均低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也反映了中国粮食生产的安全水平明显提高。中国水稻、玉米、小麦、油菜、大豆5大农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8000万公顷左右,即使考虑到自然灾害等影响,只要控制住耕地面积,就不会危及粮食安全。
4、粮食需求因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单纯依赖粮食及其初级加工制成品转向粮油、畜禽、肉蛋、果菜,水产、奶类等全面需求,进而刺激粮食以外的食品供应的迅速增加,比重越来越大。这种背景下粮食的间接需求增加,直接需求在整个食品结构中的份量则逐步下降。单从营养和能量平衡角度看,非粮食食物的增长远可以弥补粮食减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5、科技发展因素
粮食生产能力一方面取决于耕地的质和量,更重要的还取决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中国杂交水稻单产数十年来一直稳定增长,超级籼稻单产700公斤的预期目标已于2000年实现,单产900公斤预期在2010年成为现实。有关专家认为,作为生产力因素的科学技术在现代粮食增产过程中占35%,预计到2020年,技术因素的贡献将达到45%,即每增产100公斤粮食,就有45公斤是因为技术的改良带来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的粮食存在相当大的潜力。
6、政府调控因素
改革开放20多年的粮食供求波动可以说明这一问题:包产到户和粮食提价极大刺激农民的种粮热情,中国粮食供求迅速实现积极平衡。同样,这一政策的滞后作用,使得粮食产量超出当时的正常需求,随之而来的是政府加大调控,间接导致“谷贱伤农”。同样原因,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先是国内粮价上涨推动产量迅速增长、国家宏观上进行的一系列调整措施,使得粮食产量持续减少,有效缓解了供给压力,这也正是政策的预期目标。近年来,中央采取了包括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减免农业税、制定最低收购价等等一系列惠农措施,刺激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播种面积增加,产量增长。从20多年的实践可以看出,政策因素不仅对粮食产销产生重大影响,而且调控过度的现象始终如影相随。
7、环境协调因素
基于科学发展观基础上的粮食安全观,归根结底是粮食生产不能重蹈若干年来中国工业生产和环境协调中的“先发展、后治理;边发展、边治理”的覆辙。就全国农业的比较优势和土地,水资源等承载能力而言,利用国际分工减轻中国生态环境恶化压力,转而利用中国劳动力资源充裕优势,可以促进以水产、果品,畜禽、蔬菜等产能的全面提升,提高中国农产晶的比较优势。总而言之,即使有限度地牺牲一点粮食自给率,也要通盘考虑通过对耕地的休耕轮作,进而在一定时期内让农民休养生息,以利于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
二、更新和谐社会下粮食安全
观需要突破的几个问题
1、正面认识这次关于粮食安全的争论
2003年粮食减产和以粮食为代表的农产品涨价,再次引发了对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不同认识和争论。农业、粮食行政管理及储备部门言之凿凿地认为:“现在粮食正由过去的供过于求向供应偏紧过渡,库存持续减少,缺口十分可观。”来自企业和理论界的观点却不以为然:“目前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严重性被高估了,是粮食部门在夸大。”争论延伸演变成对国家粮食储备制度的诟病:认为国家储备粮食对市场的调控能力不强,巨额财政补贴没有获得理想效果。尽管如此,这次宏观政策的调整依然沿袭了传统模式。毕竟,短缺经济的思维惯性,导致谁也不敢在如此重大的民生问题上有所突破。但这次争论的正面意义,就是终于从事物的另一角度思考问题,为全面更新粮食安全观带来了契机。
2、正确对待近年来中国粮价波动
2003年以来的粮价上涨总体幅度并不算大。稍微追溯一下历史,现在的粮价水平,实际还低于1996年的水平。2001年平均每个城镇居民用在粮油、肉、菜方面的开支比1996年减少了131.2元,2002年减少43.8元,而同一时期,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已经增加了3000多元。从这个意义上说,粮价只是恢复性上涨,不考虑其他因素,粮价甚至还没有恢复到合理的位置。另据业内人士调查统计,667平方米小麦的生产成本投入需319元,如果以单产400公斤、市场售价1.6元/公斤计算,除去成本只有321元收入。按农村劳动力人均耕地2157平方米、生产周期10个月计算,中国麦农年收入1245元/人,同2000年城镇居民最低收人人均2676元比较,只及一半。据此推算,小麦价格即便涨至2.52元/公斤,麦农收入也仅和城镇最低收入持平。而与国际市场粮价比较,中国目前进口美国小麦到港成本价约为2155元/吨.高出国内小麦500元以上。
3、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安全观的突破
建国以来,粮食供求一直在政府的严格调控之下,采取了许多和当时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措施和办法.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这种依靠政府自上而下对粮食供求关系进行调节的模式往往容易导致信息的扭曲和失真,即便滤去人为夸大和缩小的因素,行政环节过多也必然造成信息滞后和政策反应过度,并放大粮食市场的正常波动程度。设想政府放任目前的粮食涨价,让市场去调控,在涨价刺激下,农民也会很快在下一个生产周期内增加播种面积,并迅速使生产恢复到合理水平。当然,政府参与调控会规范这一过程,但忽视政策的滞后和放大作用,就必然带来调控过度的负面影响。
4、摒弃备战备荒基础上的粮食安全观
如前所言,现代战争主要是高科技力量的比拼,虽然动用资源更多,但对粮食的依存度却大幅下降,远不像传统人海战术中的持久战那样带来粮食的大量消耗,也就是说,现代粮食的“备战”功用已极大削弱。中国作为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在科技高度发展的前提下,和地区之间的以丰补歉,就足以大大淡化“备荒”的基本内涵。同时现代备荒概念的外延已经远远不能用温饱所能全部涵盖,应建立在整个社会保障机制充分发育基础上“备荒”的崭新概念。
5、粮食行政管理模式要突破
在绝大多数以行业管理为内容的行政管理部门纷纷撤并的改革年代,粮食部门得以硕果仅存,至少折射了我们对粮食问题不敢掉以轻心。这当然是不错的。但多年对通过行政手段进行调控形成的依赖,彻底悖离了市场经济管理模式的初衷,也是导致我们在粮食安全意识方面墨守陈规的体制原因。
三、与和谐社会对应的粮食安全保障的重构
1、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下的粮食储备制度
(1)确定储备规模。就全国而言,储备规模不宜过大,理论上以1年消费总量作基础,适当参考国际粮食储备安全系数,参照全国非农人口口粮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合理需求来确定,这样既可以减轻财政负担,减少社会财富、公共资源的浪费,更重要的是因需定储,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国家还应通盘考虑将各级储备的合理结构,甚至可以除国家储备外,其他储备不作为硬性要求。
(2)储备布局。不仅要突破传统的产区按3个月口粮消费量、销区和中心城市按口粮消费的6个月进行计算导致“量”的过大,还要充分考虑中国农业区划,产销特点等,结合国际粮食进出口通道,建立吞吐调度灵活、运转成本合理、安全保障有力的储备布点。
(3)储备品种要确立以耐储性、适口性为目标。近几年来,中国3大粮食品种小麦、稻谷、玉米消费比例大体是29:38:33,但玉米更主要的为饲料用粮。要注意消费结构和储存结构的适应。全国范围内以小麦为主,稻谷次之,玉米、大豆等多品种、多花色结构,强调优质粮食储备以适应市场需求。
(4)加快轮换速度。建立开放竞争的轮换机制,引导监督承储企业市场化运作,采取公开招标采购或竞价抛售等方式,规避市场风险,实现阳光管理。(5)积极参与全球化市场,在储备规模、结构,布局等方面与国际市场实现全面对接。
2、“藏粮于地”、“藏粮于民”——拓展粮食安全思路
(1)“藏粮于地”。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是在“地里”而不是在“库里”。只要耕地得到有效的保障,粮食的暂时短缺就可以得到很快的弥补。
(2)“藏粮于民”。中国农民历来有“养儿防老、积谷防荒”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倡动员社会力量多层次的粮食储备,既是对国家财政负担下的多级储备的合理修正,又可以有效发扬光大储粮传统。还要利用价格信息、季节价差等手段,引导各类经济组织增加周转、贸易储备,帮助指导城乡居民增加消费储备,通过这种充分的市场发育,建立起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库存,国有粮食企业周转库存、社会其他经济组织的粮食库存、农户和城市居民的口粮库存等的体系,有效分解储备单纯依靠国家财政的压力,更高层次地实现粮食安全。
3、建立粮食安全预警机制
尽管中国有不少机构和组织对粮食安全进行关注和研究,有些省份也制定了粮食安全紧急预案,但政出多门,数据不一,前瞻性不强,缺乏必要的权威性和实用价值。要对这些机构进行整合并赋予其相应职能,制定统一规范的粮食安全预案,确保做到灵敏、准确、权威。同时要建立健全预警级别制度及相应预案,根据国家粮食供求状况、波及的范围、价格涨落幅度和危害程度等,将预警分为若干级别,并制订对应的预案,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程序化。
4、积极能动的粮食安全应建立在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上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我见】推荐阅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方案07-20
人力资源开发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1-1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战略的理论创新08-10
云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思考11-10
全面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07-23
2月思想汇报:脚踏实地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