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应用物理竞赛试题解析(精选8篇)
1.高中应用物理竞赛试题解析 篇一
2018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解析:必修1 全国2卷
19.甲、乙两汽车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已知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车在t1时刻也并排行驶
B.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 C.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D.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因为在t1到t2之间,两汽车的位移不等,已知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所以两车在t1时刻不并排行驶,因为x甲x乙(面积法求位移),所以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A错误,B正确;
根据斜率法求加速度,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大小都先减小后增大,所以C错误D正确。
【答案】19.BD
18.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B.从0到t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C.从t1到t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D.从t1到t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解析】速度大小等于图象的斜率,A错误,应该是位置相同;因为初始位置不同,虽然t1时刻位置相同,但从0到t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不相等,B错误;起、终位置相同,都是直线运动,所以位移相等,C正确;当甲的斜率与乙相等时,速度相等,D正确; 【答案】 江苏省卷
3.某弹射管每次弹出的小球速度相等.在沿光滑竖直轨道自由下落过程中,该弹射管保持水平,先后弹出两只小球.忽略空气阻力,两只小球落到水平地面的(A)时刻相同,地点相同(C)时刻不同,地点相同 【解析】根据h(B)时刻相同,地点不同(D)时刻不同,地点不同 18.CD
12gt,竖直方向的分运动相同,两只小球落到水平地面的时刻相同,2根据xvt,平抛运动的时间不同,地点不同。
【答案】3.B
海南物理卷
1.一攀岩者以1m/s的速度匀速向上攀登,途中碰落了岩壁上的石块,石块自由下落。3s后攀岩者听到石块落地的声音,此时他离地面的高度约为 A.10m B.30m C.50m D.70m 1.【解析】设石块自由落体的时间为t,他离地面的高度为h,则h13(g9.8m/s2),t北京卷
20.根据高中所学知识可知,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但实际上,赤道上方200m处无初速下落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偏东约6cm处,这一现象可解释为,除重力外,由于地球自转,下落过程小球还受到一个水平向东的“力”,该“力”与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成正比,现将小球从赤道地面竖直上抛,考虑对称性,上升过程该“力”水平向西,则小球
A.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和速度均为零 B.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和速度均不为零 C.落地点在抛出点东侧 D.落地点在抛出点西侧
【解析】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的加速度为零,因为该“力”与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成正比。速度不为零,因为上升过程该“力”水平向西。
因为上升过程向西加速运动,则下落过程向西减速运动,所以落地点在抛出点西侧。
12gt2h3,解得t2.87s,h43.4m。选C【答案】C 340【答案】20.D 天津卷
7.明朝谢肇淛《五杂组》中记载:“明姑苏虎丘寺庙倾侧,议欲正之,非万缗不可。一游僧见之,曰:无烦也,我能正之。”游僧每天将木楔从塔身倾斜一侧的砖缝间敲进去,经月余扶正了塔身。假设所用的木楔为等腰三角形,木楔的顶角为θ,现在木楔背上加一力F,方向如图所示,木楔两侧产生推力FN,则
A.若F一定,θ大时FN大 B.若F一定,θ小时FN大 C.若θ一定,F大时FN大 D.若θ一定,F小时FN大
【解析】根据力的合成和例的平衡,有2FNsin一定,F大时FN大。【答案】7.BC 9.(18分)
(1)质量为0.45 kg的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0.05 kg的子弹以200 m/s的水平速度击中木块,并留在其中,整个木块沿子弹原方向运动,则木块最终速度103 N,则的大小是__________m/s。若子弹在木块中运动时受到的平均阻力为4.5×子弹射入木块的深度为_______m。
【解析】动量守恒mv(Mm)V,解得V20m/s 子弹射入木块的深度即相对位移为d,有fd2F,所以若F一定,θ小时FN大;若θ
121mv(mM)V2解得d0.2m 22【答案】9.(1)20
10.我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大型喷气式客机C919首飞成功后,拉开了全面试验试飞的新征程,假设飞机在水平跑道上的滑跑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103 m时才能达到起飞所要求的速度v=80 m/s,已知飞机质量m=7.运动,当位移x=1.6×0×104 kg,滑跑时受到的阻力为自身重力的0.1倍,重力加速度取g10m/s2,求飞机滑跑过程中
(1)加速度a的大小;(2)牵引力的平均功率P。10.【答案】
2(1)飞机滑跑过程中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v=2ax①,代入数据解得a=2 m/s2②
(2)设飞机滑跑受到的阻力为F阻,根据题意有F阻=0.1mg③
设发动机的牵引力为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F阻ma④; 设飞机滑跑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v,有vv⑤ 2106 W 在滑跑阶段,牵引力的平均功率PFv⑥,联立②③④⑤⑥得P=8.4×全国1卷第15题.Fx图象
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在P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x表示P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和x之间关系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解析】Fmgk(x0x)ma,其中mgkx0,得Fmakx,A正确。【答案】15.A 【点评】Fx图象是直线,说明力随位移均匀变化。1.全国3卷第19题.vt图象
地下矿井中的矿石装在矿车中,用电机通过竖井运送至地面。某竖井中矿车提升的速度大小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图线①②分别描述两次不同的提升过程,它们变速阶段加速度的大小都相同;两次提升的高度相同,提升的质量相等。不考虑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对于第①次和第②次提升过程,A.矿车上升所用的时间之比为4:5 B.电机的最大牵引力之比为2:15 C.电机输出的最大功率之比为2:1 D.电机所做的功之比为4:5 【解析】逐项研究
A.矿车上升所用的时间,过程①为2t0,其中加速过程时间为t0,位移为x,则xv0t0tx,减速过程为t0,位移也为x,第②次提升加速时间为0,位移为,减速过程
422t0x,位移也为,则匀速过程时间为
424,A正确; 52x时间也为
x23t,所以矿车上升所用的时间之
0v022比为2t03t0t02B.加速上升时电机的牵引力Fm(ga),加速度相等所以最大牵引力之比为1:1,B错误;
C.电机输出的功率为PFv,因为最大牵引力相等,所以最大功率之比等于最大速度之比,为2:1,C正确; D.电机所做的功为mgh,所以相等,D错误。【答案】19.AC
【点评】vt图象是倾斜的直线,说明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大小,vt图象与t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4江苏省卷第4题:Ekt图象
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只小球,小球运动一段时间后落回地面.忽略空气阻力,该过程中小球的动能Ek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是
121mv0mg2t2 22122下落时,vgt(从开始下落开始计时),所以Ekmgt
2【解析】上升时,vv0gt,所以Ek根据数学函数图像知识,选A Excel作图如下:
Ek******40020000246810Ek
【答案】4.A 【点评】Ekt图象是二次函数图象,表示动能Ek随时间非均匀变化,与时间平方成线性关系。
2.高中应用物理竞赛试题解析 篇二
一、人船模型适用条件是由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例1:载人气球原静止于高h的高空, 气球质量为M, 人的质量为m, 若人沿绳梯滑至地面, 则绳梯至少为多长?
解析:气球和人原静止于空中, 说明系统所受合力为零, 故人下滑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 人着地时, 绳梯至少应触及地面。因为人下滑过程中, 人和气球任意时刻的动量大小都相等, 所以整个过程中系统平均动量守恒。若设绳梯长为l, 人沿绳梯滑至地面的时间为t, 气球对地移动的平均速度为 (l-h) /t, 人对地移动的平均速度为-h/t (以向上为正方向)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有M (l-h) /t-m h/t=0.解得l=h.答案:h
说明: (1) 当问题符合动量守恒定律的条件, 而又仅涉及位移而不涉及速度时, 通常可用平均动量求解。
(2) 画出反映位移关系的草图, 对求解此类题目会有很大的帮助。
(3) 解此类的题目, 注意速度必须相对同一参照物。
二、人船模型的变形
例2:如图 (一) 气球的质量为M, 下面拖一条质量不计的软梯, 质量为m的人站在软梯上端距地面为H, 气球保持静止状态, 求:
(1) 人安全到地面软梯的最小长度。
(2) 若软梯的长为H, 则人从软梯上端到下端时, 人距地面多高。
解: (1) 令气球上升的距离为h, 而人对地下降H, 根据人船模型的结论有m H=Mh, L=H+h, L= (M+m) H/M
(2) 令气球上移S1, 人下降S2, 根据人船模型的结论有:MS1=m S2, S1+S2=H, h1=H-S2, 解之得h1=m H/ (m+M)
例3:如图 (二) 一个质量为M, 底边边长为b的斜形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由斜面顶部无初速滑到底部时, 斜形物体移动的距离是多少?
解析:斜形物体和小球组成的系统在水平面不受外力, 故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令S1和S2为m和M对地的位移。
根据推论有:ms1=Ms2
根据题意有:S1+S2=b
解之得S2=mb/ (M+m)
例4.如图 (三) 质量为M的均匀方形盒静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 在其顶部的中央A点, 以长度为5.0cm的细线悬吊一质量m=M/3的质点, 开始时该质点静止且细线与铅直线夹角B为37°, 设重力加速度为10m/S2, sin37°=3/5, 释放质点后, 对静止在地面上的观察者而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整个系统动量守恒
B.整个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C.质点达到最底点时, 质点的速度为3.9cm/s
D.质点达到右边最高点, M方形盒向左移1.5cm
例5:如图 (四) 质量为m半径为R的小球, 放在半径为2R质量为M=2m的大空心球内, 大球开始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两球心在同一水平线, 当小球从图中所示的位置无初速沿内壁滑到最底点时, 大球移动的距离为 ()
A R/2B R/3C R/4 D R/6
解析:令小球的水平位移为S1, 大球的水平位移为S2, 两圆心之间的距离为R, 则有:ms1+MS2=R
根据人船模型有:ms1=MS2
解之得S2=R/3
三、多个物体组成的人船模型两个物体组成的人船模型也同样使用于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例6:如图 (五)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有一长L=2m的木板C, 它的两端各有一块挡板。C的质量为Mc=5Kg, C的正中央并排放着两个可视为质点的物块A与B, 质量分别为Ma=1Kg, Mb=4Kg。开始时A、B、C均静止, A、B间有少量的塑胶炸药, 由于炸药爆炸, 使得A以6m/s的速度水平向左滑动, 如果A、B与C间的摩擦不计, 而滑块若与挡板碰后都触粘在挡板上 (爆炸和碰撞时间不计)
(1) 当两个滑块都与挡板碰撞后, C的速度是多大?
(2) 从爆炸开始, 到两滑块都与挡板碰撞为止, 板C通过的位移多大?
解: (1) 系统在水平方向的动量守恒, 所以C最后的速度为0
(2) 根据人船模型可做图 (六) Sa、Sb、Sc分别表示A、B、C的对地位移, 根据人船模型的结论有:Mc Sc+Ma Sa=Mb Sb
可以看出, 人船模型是对动量守恒定律的拓展, 它把速度和质量的关系推广到质量和位移的关系, 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题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摘要:每年高考都牵动了广大师生的心, 而高考命题和高考试题则始终是关注的焦点。就物理这门学科而言, 几十年来考查的知识方法范畴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 所以大家都会发现近年来高考物理试卷中真正有新意的题不多, 绝大部分是陈题翻新。本文重点将“人船模型”的题型进行归类解答, 为以后遇到此类问题提供解答基础。
3.高中应用物理竞赛试题解析 篇三
关键词:物理教学;微课应用;专题讲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课这种教学形式在各个学科中广泛使用。其实微课是把大的知识块分成一个个小的知识点,再以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微课图文并茂,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喜欢。高中物理教学中,微课发挥了它的作用。自媒体时代以来,信息的传递与交流越来越便捷。微博、微信、微电影等一系列“微产品”呈现在人们面前。微课运用建构主义的方法,将大的知识块拆分成一个个具有内在逻辑和系统的微小知识组合,通过网络提供给学习者。它优化了教与学的方法,受到广大师生的高度关注。
一、高中物理教学应用微课的必然性
实验一直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想让学生稳固地理解物理知识,进行课程实验也是最有效的手段。然而,目前教育机构及学校在物理实验方面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及资源投入,很多学校存在实验设备不足,甚至落后或空白的情况,导致学生在物理实验方面得不到较好的培养。所以,应用微课这种教学资源十分有必要。例如,老师可以把将要进行的实验课程录制成视频,让学生通过反复观摩与理解进行预习,节省了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实验步骤的时间。同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在视频中吸收到实验中的技巧与要点,比如游尺标卡的使用方法及读数规则。当学生要进行实际实验的时候,也可以通微课的形式提前向学生讲解实验规则、原理及目的,还有实验中的技巧与难点等内容,使学生做好进行实验的各方面准备,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
二、物理教学中微课的实际应用
高中物理知识比较生僻,且不易被学生形象化地理解和掌握,使用微课进行物理教学,其教学效果十分显著,这是微课教学备受重视的原因之一。
1.上课前预先学习要点
物理知识的掌握不仅体现在理论知识的完备上,还要对实际应用有较强的理解与掌握,这也一直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作用及意义。一些较为轻松的课程,完全可以通过微课让学生自行掌握。教学视频的长度不宜超过7 min,有利于节约学生反复观看,而且能够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提高物理学习兴趣与自主掌握物理知识的能力。一些不易被学生理解的物理定律及原理,完全可以制作成视频,这样有利于学生形象化地理解与掌握。总之,合理使用微课,能有效节约时间,增加课堂教学内容。
2.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物理实验的成功与否容易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在设备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老师可以先行完成实验,将实验过程制作成视频,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实验知识。当然,有时环境温度的高低、空气的潮湿程度等因素会造成实验成功率大大降低,为了不浪费实验时间与资源,老师可选择较好的实验环境完成实验,并通过微课让学生进行观摩和掌握。物理实验中涉及的较抽象的概念与规律,在微课中都能得到较细致的体现,能够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
理解。
3.作业及复习
基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层次不同,有些物理知识并不能及时地被部分学生理解和掌握,授课时长所限,老师也来不及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细致了解,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将不容易理解、记忆与区分的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制作成微课视频,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地进行复习与掌握,同时也能使学生之间加强交流与学习。
对于讲解时用时较多,或需要课下练习的内容,老师可以将练习方法制作成微课,通过微信发送给学生的父母,让学生在放学后进行相关练习并得到父母的支持,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父母与学校之间的联系。
三、利用微课对学生进行专题讲解
高三物理一直是任务比较重的课程,理论知识与实验课程的全面掌握十分重要,由于面临高考,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大,其难得有充足的时间对物理知识进行深入学习,老师也不能对难点知识进行细致讲解与传授,此时,老师可以将重点复习内容与重点课程录制成较长一点的微课视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同时,老师也可以通过微课把学生容易做错的考题进行针对性地讲解,将考点与重要例题的相关点评一起加入到视频中,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微课的诸多优势正在教学应用中不断地体现,使用高中物理微课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生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使生僻、抽象的高中物理不再晦涩难懂,物理授课中的难点与障碍都得到有效解决。当然微课作为新兴的教学资源,还有很长的实践之路要走,这就需要老师在微课应用中不断地研究与拓展,对其应用技巧不断地开发与总结,相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微课最终能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刘晓丽,蒋文学,白继杰.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以《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为例[J].神州(下旬刊),2015.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北京:电化教育研究,2014(10).
[3]徐卫华.“微元”思想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4(8).
[4]唐淑红.微元思想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教育数学教师,2014(6).
[5]张媛媛.浅谈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5.
4.高中应用物理竞赛试题解析 篇四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理科综合 物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240分(其中物理89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区县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必做,共88分)
注意事项:
1.第Ⅰ卷共22小题,每小题4分,共88分。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
A.Nm1gm2gFsin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B.Nm1gm2gFcos C.fFcos D.fFsin
17.AC【解析】整体法,分析受力,选AC.本题考查受力分析,力的平衡。难度:易。
18.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东方红一号”的运行轨道为椭圆轨道,其近地点的M和远地点的N的高度分别为439km和2384km,则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A.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为50Hz B.副线圈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31V C.P向右移动时,原、副线圈的电流比减小 D.P向右移动时,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增加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C.若将一试电荷q由a点释放,它将沿电场线运动到b点
D.若在d点再固定一点电荷Q,将一试探电荷q由a移至b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小 20.BD【解析】A.根据电场线疏密表示电场强度大小,c点场强小于b点场强,A错误; B.根据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最快),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B正确;
C.若将一试电荷q由a点释放,因受力方向沿电场方向(电场线切线),它不能沿电场线运动到b点,C错误;
D.若在d点再固定一点电荷Q,叠加后电势仍然a高于b,将一试探电荷q由a移至b的过程中,因电势降低,所以电势能减小,D正确;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本题选BD。本题考查电场、电场线、电势、电势能。难度:容易。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第Ⅱ卷(必做120分+选做32分,共152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16道题。其中23-30题为比作部分,31-38为选做部分。
2.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
3.选做部分考生必须从中选择2道物理题、1道化学题和1道生物体作答。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所选题号2B铅笔涂黑,答完题后,再次确认所选题号。
【必做部分】
23.(12分)请完成以下两小题。
(1)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加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③ 用加水的方法改变拉力的大小与挂钩码的方法相比,它的优点是。a.可以改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b.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多组实验数据 c.可以比较精确地测出摩擦力的大小 d.可以获得更大的加速度以提高实验精度 23.(1)【解析】①aF1F0m2dt2
②C a③BC。
(2)在测定金属电阻率的试验中,某同学连接电路如图所示。闭合电键后,发现电路有故障(已知电源、电表和导线均完好,电源电动势为E):
①若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为E,则发生故障的是(填“待测金属丝”“滑动变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阻器”或“电键”)。
② 若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为零,该同学利用多用电表检查故障。先将选择开关旋至 档(填“欧姆×100”“直流电压10V”或者“直流电流2.5mA”),再将(填“红”或“黑”)表笔固定在a接线柱,把另一支表笔依次接b、c、d接线柱。若只有滑动变阻器断路,则多用电表的示数依次是、、。
23(2)【解析】①待测金属丝 ②直流电压10V,红,0,E,E。
va1ta2t2,t2为撤去力F后到滑块落入小车中的时间。
1212s2a1ta1tt22a2t2
2解得:t33s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2)mgR12mv2A,t1s1vA,t1为在AB上运动的时间,t3tt2t1,t3为平抛运动的时间,12hgt3,解得:h0.085m。32mv1。22W1
(2)Wn12mv2n12mv2n1=
12m(nv1)212m((n1)v1),WnEnqd,所以En2(2n1)mv12qd2。
(3)vnvn1antn,an(4)
qEnm,所以tn2d(2n1)v1。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选做部分】
37.(8分)【物理—物理3-4】
(1)渔船常利用超声波来探测远外鱼群的方位。已知某超声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波频率为1.0×105Hz,某时刻该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波动图像如图所示。
①从该时刻开始计时,画出x7.5103m处质点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至少一个周期)。
②现测得超声波信号从渔船到鱼群往返一次所用时间为4s,求鱼群与渔船间的距离(忽略船和鱼群的运动)。
37.(1)【解析】①如下图。
(2)从图读出15103m,求出vf1500m/s,svt23000m。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5.高中应用物理竞赛试题解析 篇五
四、计算题
错误!未指定书签。.(2010泰州 6分用图 6所示的滑轮组 提升重物,已知物体重为 200N ,人用 125N 的拉力向下拉动绳
子, 5s 内可使物体匀速上升 2m 求:(1拉力所做的功和拉力的功率;(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答案:(1 W=500J P=100W(2 80% 2.(2010绍兴如图所示为一款塔式起重机,工作电压为 380伏。当起重机 吊起 500千克重物以 1米 /秒速度匀速上升 20米时,工作电流是 18安;当起 重臂水平旋转,带动重物在 8秒内移动 16米时,工作电流是 5安。
(1如果起重臂加长,那么平衡块质量应该 ________(填 “ 增加 ” 或 “ 减小 ”。(2请计算在整个过程中, 起重机钢绳对重物所做的功和起重机将电能转化 成机械能的效率(保留小数到 0.1%。
答案:增加;1×105J;62.1% 3.(2010南京(6分 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 240N 的物体,所用的拉 力为 150N , 物体在 5s 内匀速上升 lm.求:(1有用功;(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拉力的功率.答案:240J;80%;60W 4.(2010烟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住房条件也得 到了很大的改善.小明家最近购置了一套新房, 为了帮助爸爸将重 600N 的装修 材料运送到 6m 高的楼上,小明利用物理课上学过的滑轮组,设计了如图 20甲 所示的材料搬运方案(其中每个滑轮重 30N ,绳子足够长,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为 250N ,不计绳重及摩擦.(1计算说明绳子的拉力是否超过绳子的最大承受力 ?(2小明爸爸观察了该装置后,他想如果将该装置的滑轮位置颠倒(图 20乙 是否会更省力一些, 请你按照小明爸爸的想法, 用笔画线在乙图绕上绳子并说明 小明爸爸的想法是否正确.(3求两种方案的机械效率之比 ?(4综合分析评估两个方案,你认为哪个方案更好一些 ? 说明理由.答案:
5.(2010德州如图 22所示装置 ,绳重及摩擦不计。装卸工人将重为 800N 的货物提至高处,人对绳的拉力 F 1为 500N ,货物在 1min 内匀速上升了 5m。
(1请在图上画出绳子的绕法;(2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如果重物是 600N ,要把重物提升 5m ,求拉力做的功。
答案:(1绕法如图 4所示„„„„„„„„„„„„ 2分(2 η =
总 有 W W ×100%=S F Gh 1×100% =10 5005800⨯⨯×100%= 80% „„„„„„„„„„ 2分(3 G 动 =2 F 1-G 物 =2×500-800=200N F 2=(G 动 + G 物 /2=(600+200/2 N=400N W =400×5×2 J=4000 J„„„„„„„„„„„ 2分
6.(2010荆州(6分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在 10s 内将 240N 的物体匀速提升 2m ,已知工人的拉力为 100N 不计绳重与摩擦阻力,求:(1工人做功的功率;(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如果用此滑轮组匀速提升 300N 的重物,拉力应为多大? 答案:
(10大理7、2009年入夏以来,我省滇西地区出现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某 校为保障师生的生活用水,紧急调来一台功率为 15kw 的抽水机,把水抽到 距水面 10m 高的蓄水池中, 抽水机 30分钟刚好将容积为 18m 3的蓄水池抽满, 求:(1抽水机对水做的功;(2抽水机的效率;(3同学们,水是生命之源,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G 图 4 答案:1.8×105J;67%;随手关水龙头;一水多用等
8.(2010河池第 41届世界博览会于 2010年 5月 1日至 10月 31日在我国 上海举行,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场馆和楼房建设工地 上, “塔吊”是常见的一种起重设备,如图 19所示是“塔吊”的示意图.假设某 塔吊配置的电动机铭牌上标有:额定电压 380V , 额定功率 38kW ,线圈电阻 0.4Ω.在一次吊起重物时,电动机正常工作 20s ,把重物吊起 20m.求:(1该电动机在这次吊起重物的过程中消耗的电能.(2电动机工作过程中,线圈产生的热量.(3 在该起重设备中, 如果这次吊起重物的机械效率 为 80%,则被吊重物的质量为多少 t ? 答案:解 :(1由于电动机正常工作, 消耗的功率等于额
定功率,即 P=38kW=3.8×104W ,工作时间 t=20s,所以电动机消耗的电能 为: W=Pt …………….(1分 =3.8×104W×20s =7.6×105J ………(1分
(2 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I=P U =43.810W 380W ⨯ =100A ………..(1分 线圈产生的热量:Q=I2Rt=(100A2×0.4Ω×20s =8×104J ……….(1分
(3电流产生热量消耗的电能 W 1=Q=8×104J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总量为 W 总 =W-W1 =7.6×
105J-8×104J =6.8×105J …………..(1分 因为 η=W W 有用 总 =W Gh 总
………….(1分 即 80%= 5206.810J G m ⨯⨯ 解得 G =2.72×104N ………..(1分 所以,重物的质量为:
m=G g =42.7210N 10/N kg =2.72×103kg=2.72t …….(1分
9.(2010江西某学校为了给蓄水塔抽水,新买了一单相螺杆自吸泵,其铭牌上的 部分参数如下表:(吸程是指水泵到水面的距离;扬程是指水能被抽到的最高点 到水面的距离
(1该铭牌中有一个参数是明显错误的,请你指出来,并通过计算加以说明.(2该水泵连续正常抽水 1h ,把水抽高了 50m ,水 泵对水做了多少功?此时水泵的效率是多少?(g取 10N/kg 答案:(1错误的参数是:吸程 20m 一标准大气压能把水压上的高度 h =p ρ水 g =1.013×105Pa 1.0×10kg/m×10N/kg=10.13m <20m(2水泵 1h 抽水体积 V =8m3 水泵 1h 抽水质量 m =ρV=1.0×103kg/m3×8m 3=8×103kg
水泵抽水 1h 对水做的功 W =Gh =mgh =8×103kg×10N/kg×50m=4×106J 水泵抽水 1h 消耗的电能 W′ =Pt =1.5×103W×3600s=5.4×106J 水泵的效率 η=W W′ ×100%=4×106J 5.4×10J ×100%≈74.1%
10.(2010淮安(6分 如图所示,小明同学用动滑轮提升 900N 的木箱,木箱 以 0.5m /s 的速
度匀速上升 2m ,所用拉力 F 的大小为 500N(不计绳重和摩擦.(1拉力 F 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2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 答案:500W;90% 11.(2010龙岩(8分滑轮组在建筑中应用广泛,如图 15所示为建
筑工人自制的滑轮组。某工人用此滑轮组将质量为 90kg 的重物提高 5m ,所用的拉力是 600N。求:(1该重物受到的重力;(2工人通过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3工人做的总功;(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答案:9000N;4500J;6000J;75% 图 15 题 24图
12.(2010南通(8分 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一个定滑轮和动 滑轮组成滑轮组, 把重为 500N 的箱子匀速提升 5m , 动滑轮的 质量为 8kg ,不计绳重和摩擦,取 g=10N/kg.(1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细绳组装滑轮组.(2在向上提升箱子的过程中,人对绳子的拉力为多大 ?(3在向上提升箱子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 答案:解:(1滑轮组绕线如图所示(2人对绳子的拉力
(2 1 动 箱 G G F += N 290kg /N 10kg 8N 500(2 1 =⨯+=(3提升过程的有用功 W 有 =Gh 总功 W 总 =Fs =F ·2h 机械效率 %100⨯=总 有 W W η %2.86%100m 10N 290m 5N 500%100=⨯⨯⨯=⨯=Fs Gh(答 %2.86%1002
N 2901N 500%100=⨯⨯⨯=⨯= Fs Gh η,同样给分 13.(2010苏州(8分 如图所示,斜面长 S=10m,高
h=4m.用沿斜面方向的推力 F ,将一个重为 100N 的物体 由斜面底端 A 匀速推到顶端 B.运动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 力做了 100J 的功.求:(1运动过程中克服物体的重力做的功;(2斜面的机械效率;(3推力 F 的大小.答案:(1400J(280%(350N 14.(2010湛江湛江港一装卸工人用如图 1l 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质 量为 80 kg的货物,所用的拉力 F 为 500N ,绳子自由端在 50s 内被匀速 拉下 4m ,求:(g取 10N /kg(1提升前货物静止在地面上,与地面的接 触面积为 0.04m 2, 求货物对地面的压强.(2提升时绳子自由端的速度.(3拉力 F 的功率.(4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答案:(1货物对地面的压强 P=F/S=mg/S=80kg×10N/kg/0.04m2=2×104Pa.(2提升时绳子自由端的速度 v=s/t=4m/50s=0.08m/s.(3拉力 F 的功率 P=Fv=500N×0.08m/s=40W(4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W有用 /W总 =mg/2F=80kg×10N/kg/2×500N=80% 15.(2010宜宾(12分 2009年秋季以来, 我国西南部分地区遭遇严重旱灾, 不少地方不得不靠打深井取水。如图 11所示,小明同学正利用滑轮组和金属水 桶从深井中提水,若水桶的材料密度为 8g/cm3, 水桶质量为 4Kg ,水桶容积为 20L。当盛满水的桶从水中慢慢提升(桶始终未出水面时,小明对绳的拉力为 F=25N。不计绳子重量和摩擦, 水的密度是 1.0×103 Kg/m3, g 取 10N/Kg.试求:(1动滑轮有多重?(2水桶露出水面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有多大?
(3水桶被提离井中水面后,以 0.2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小 明对绳子自由端拉力的功率多大? 答案:(略 16.(10·茂名(8分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去拉物体 A , 已知 A 物质的密度是 2 ×103kg /m3,底面积是 0.3m 3,重力为 600N。物体 A 在 F=100N的
拉力作用下, 沿水平方向匀速前进了 2m。(g取 10N /kg 求:(1物体 A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物体 A 的体积是多大 ?(3若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80%,物体 A 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是多少 解:(1物体 A 在水平地面, F=G=600N(1分
(10·安顺 1
7、如图 10所示,要把一个质量是 450kg 的贵重物品 A 沿水平地 面移动 00m ,为保护该物品,工人把它放在一个质量是 50kg 的木板 B 上,然后用了 F=400N的水平拉力将木板 B 沿直线匀速拉动,直至终 点。(提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成正比(1在匀速拉动 B 的过程中, A、B 之间的摩擦力是 多少 ?(2计算拉力 F 做的总功是多少焦耳 ?(3在拉力 F 做功的过程中,机械效率是多少 ?(10„„„„„„„„„„„„„„(1分(2W总 =FS=400×100=4×104(J „„„„„„„„„„„„„„„„„„(2分
(3∵滑动摩擦力的火小与压力的人小成正比, ∴ F G F G =有 有 总 总 ,即 9 10 G F F F G = = 有 总 总 有 总 „„„„„„„„„(1分 9010 F S F S η== =有 总 9 %„„„„„„„„„„„„„„„„„„(1分
(10·哈尔滨 18.建筑工地上,工人们需要将一堆建材运到 10m 高处。姜荣同 学设计安装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装置中每个滑轮重 l00N。工人利用该装置每次 提升一块重 900N 的建材,该工人拉绳子的速度是 0.8m /s ,在施工过程中:(1该工人提升建材时的有用功率是多少 ?(2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不计绳重和摩擦(3孙萍同学想用电动机做动力替代人工
作,将该装置改造成简易的起重机(吊起物
体的速度限定在 0.4m /s。她到仓库找到 了两台电动机,铭牌上的部分数据如下表
所示,她要选用其中的一台。请你帮助选择,就你所选的电动机,说明如何使 用该装置才能做到合理配置。
(10·湖北仙桃 19.如图 14所示是小型建筑工地上使用的“罐笼式”提 升机, 用它能将放在罐笼 A 中的建筑材料提升到高处。已知被提升的建筑材料的 质量为 280kg ,拉力 F 将它以 0.5m/s的速度匀速提升到 10m 的高度,拉力 F 的 功率为 2kW。不计摩擦及钢丝绳、动滑轮的重。求:
(1拉力 F 对所提升的建筑材料做的功是多少?(2罐笼 A 的重力是多少?(3提升机在提升建筑材料时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3.(1 G 材 =m 材 g =280kg×10N/kg=2.8×103N.........................................(1分 W =G 材 h =2800N×10m=2.8×104J................................................(1分
(2 P =Fv F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103N(1 分 G A =2F-G 材 =2×2×103N-2.8×103N =1.2×103N..................(1分(3 W 总 =FS =2×103N ×20m=4×104J..........................................(1分 442.810J 410J ⨯=⨯W 70%
(10·长沙 20.2010年 5月 18日国际博物馆日,广东南澳海域的“南澳 I 号” 水下考古发掘现场, 成为了本处度由国家文物局主办的 “文化遗产博览月 “开幕 地点,如图为打捞沉船里一货箱的模拟图片,问: A 图 14 绳
用声呐探测到沉船的回声时间是 0。04s, 沉船在水下的深度为多少?(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 1450m/s
海水对沉船的压强为多少?(不计沉船的高,海水的密度约为
己知动滑轮及附属部件的总重为 3000N ,将一重为 4000N 的货箱匀速打捞水面 时,每根钢绳的拉力 F 为多大? 若每只货箱重力相同且不可分割, 钢绳的最大拉力为 5000N , 则在货箱离开水面 被匀速拉起的过程中,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最大可达多少?(不计摩擦和钢绳重
(10·连云港 21.(6分打桩机是利用冲击力将桩打入地层的桩工机械.图甲是落 锤式打桩机实物图.桩锤由卷扬机用吊钩 提升, 释放后自由下落而打桩.其原理示意 图如图乙所示.已知桩锤的质量 M=400Kg , 桩锤底面积 S1=0.1m2, 桩的顶面积 S2=0.04 m 2.g 取 10N/ Kg.(1若桩锤自由下落打在桩上的瞬时压 力位 F=2.0×103N , 求此时桩锤对桩的压强.(2 若卷扬机把桩锤匀速提升 1.8m., 所 用时间为 2s , 在此提升过程中卷扬机的效 率为 60%,求卷扬机的功率.高 2014.18 解:(10·南通)32.(8 分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一个定滑轮和动 滑轮组成滑轮组,把重为 500N 的箱子匀速提升 5m,动滑 轮的质量为 8kg,不计绳重和摩擦,取 g=10N/kg.(1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细绳组装滑轮组.(2在向上提升箱子的过程中,人对绳子的拉力为多大?(3在向上提升箱子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解:(1滑轮组绕线如图所示(2人对绳子的拉力
动 2 箱
分 1(G
分(1 分(1 分(1 分(3提升过程
有 W总
答
苏州22.(8 分的有用功 W 有=Gh 总功 W 总=Fs=F·2h 机械效率
分,同样给分
如图所示,斜面长 S=10m,高 h=4m.用沿斜面方向的推力 F,将一个重为 100N 的物体由斜面底端 A 匀速推到顶端 B.运动过程中物体克服 摩擦力 做了 100J 的功.求:(1运动过程中克服物体的重力做的功;(2斜面的机械效率;(3推力 F 的大小.(1400J(280%(350N 高 2014.18(10 东营)23.(9 分)某型号挖掘机的实物图(甲 和作业范围图(乙以及部分 相关数据表,如下图所示。挖掘机在 4s 内将装满铲斗的密度为 1.6×l03kg/ m3 的泥土,从最大挖掘深度处送到位于最大卸料高度的装载车上。
取 g=10N /kg,求: B(1)挖 掘 A 机 静 止 在 甲 乙 水平地 面 上不工作时(如图甲),对地面的压强。(2)铲斗内泥土的质量。项 目 整机质量(kg)标准斗容(m3)A 最大挖掘深度(m)B 最大卸料高度(m)两履带与地面接 触的总面积(m2)数值 5000 0.5 3 5 4(3)移送泥土的过程中,挖掘机对泥土所做的功。(4)移送泥土的过程中,发动机的总功率是40kW,此过程挖掘机的机械效 率。解:(1)压强 P= F G mg 5000 分)
(2)泥土的质量
(2 m3=800kg………………(2 分)(3)对泥土做功 W 有=Gh=mgh=800kg×10N/kg×(3m+5m)=6.4×104J(2 分)(4)挖掘机的发动机 4s 内做的总功 W 总=Pt=4×104W×4s=1.6×105J …(1 分)挖掘机的机械效率…(2 分)W总
有
(10·达州)24.(6 分如图 17 所示,是建筑工人利用滑轮组从竖直深井中提 取泥土的情形。某次操作中,工人用 400 N 的拉力 F 在 1 分钟 内将总重为 900 N 的泥土匀速提升 5 m。在这段时间内:(1)拉力 F 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6.高中趣味物理知识竞赛试题 篇六
物理趣味知识竞赛
洞一中趣味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初赛)
1、想从镜子里看到放大的像应该使用()。A.凸面镜
B.凹面镜
C.平面镜
2、用手电筒同时斜射在一面镜子和一张灰色纸上,观察发现()。A.镜子亮
B.灰纸亮
C.一样亮
3、一朵花放在夹角为60°两面镜子中间,从镜子里可以看到()。A.2朵
B.4朵
C.5朵
4、在游泳池的水下,仰望水面,水面()。A.清澈透明
B.浑浊
C.像水银一样反光
5、彩色电视荧光屏上的彩色是3种光合成的()。A.红、黄、蓝
B.红、黄、青
C.红、绿、蓝
6、黄昏时,太阳呈红色,是因为黄昏时()。
A.太阳发出较多的红光
B.阳光经过空气的路途较长
C.太阳距地球较近。
7、从以下的哪种镜子中看到的像是和你自己一模一样()。
A.平面镜
B.两个相交为90°的平面镜
C.两个相交为45°的平面镜
8、高山上的平均气温比海平面的要低,原因是()。A.高山终年积雪
B.风大、日照少
C.高山的气压低
9、冬天触摸室外的铁器和木材,会感到冷热不一样,那么()。A.木头的温度高
B.铁的温度高
C.铁和木头的温度一样高
10、南极海洋上的浮冰的味道是()。? A.淡的B.和海水一样咸
C.比海水咸
11、两种物质被称为同位素,是因为它们()。
A.原子核内质子数相等
B.原子核内中子数相等
C.原子核内中子加质数相等
12、大气臭氧层的主要作用()。
A.有助于杀菌
B.反射电磁波
C.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13、冬天下雪后,为了融雪要在马路上撒盐,因为()。
A.盐和冰混合后融点提高
B.盐和冰混合后融点降低
C.盐和冰发生化学反应
14、湖面漂浮着一条船,船里有许多块石头,现在把石头拿出来,丢进水里,湖水水面会有什么变化()。
A.不变
B.上升
C.下降
洞一中
物理趣味知识竞赛
30、两块凸透镜,一个直径比另一个大,在阳光下聚焦,分别点燃两根相同的火柴,哪一个凸透镜先点燃火柴()。
A.焦距小的透镜
B.直径大的凸透镜
C.直径小的凸透镜
31、干燥的天气,由于摩擦身体带电,手指在距门把1个厘米时,就会打出电火花,估计此时人体带的电压大约()A.100伏左右
B.1000伏左右
C.10000伏左右
32、如果我们急于喝一杯奶茶,以下哪种冷却方法好()。A.先把热茶冷5分钟,加一匙冷牛奶
B.先把热茶冷2.5分钟,加一匙冷牛奶,再冷2.5分钟 C.先将一匙冷牛奶加进热茶中,然后冷却5分钟。
33、科幻小说中经常用的时光倒流描述,不能实现是依据以下哪位科学家提出的理论()。A.牛顿
B.普朗克
C.爱因斯坦
34、用以下用哪句话来说明制造磁浮列车的原理更全面、准确()。A.悬浮列车只能利用同种磁极相斥的原理
B.悬浮列车只能利用异性磁极相吸的原理
C.悬浮列车既能利用磁极异性相吸又能利用同性相斥的原理
35、假如在地球上通过地心挖一条贯通的隧道,一个人坠入隧道,如果忽略空气阻力,这个人会()。
A.一直坠入地心,被吸住不再运动
B.向下落,冲出对面的隧道口,来到地球的另一边。C.下落接近对面的隧道口时,又返回向原来的隧道口。
36、一列火车鸣笛通过车站的时候,火车站上的人听到,当()。A.火车驶过的时候,音调不变
B.火车迎面驶来时音调变高,离开时音调变低 C.火车迎面驶来时音调变低,离开时音调变高
37、科学家曾实验把一个铁球从100多米的高塔上,自由下落,观察小球是否垂直下落,结果发现小球()。
A.向东偏离
B.向西偏离
C.向北偏离
38、一个人站在游泳池里,在岸上的人会发现他的腿()。A.变长
B.不变
C.变短
39、有两个空心球,外表相同,质量、体积相同,一个是铝球,一个是铜球,同时从一个斜面自由滚下()。
A.两球同时到底端
B.先到底端的是铜球
C.先到底端的是铝球
40、调节交流风扇转速有一个旋纽,它的构造和作用是()。
A.电阻器改变线路中的电阻 B.变压器改变线路中的电压 C.电感器改变线路中的电感
洞一中
物理趣味知识竞赛
答案:
1、B
2、B
3、C
4、C
5、C
6、B
7、B。平面镜照出的人是一个反的,可以用报纸上的字在镜子上照一下试一试,你会发现镜子里的字是反的。偶镜把光线反射两次,所以镜子中看到的是和你一模一样的人。
8、C
9、C
10、A11、A12、C
13、B
14、C
15、A16、C
17、B。抽水是由于大气压力,大气压只能把水提高10米。
18、A。从视角的分析,远处的物体相对观察者移动缓慢,近处的快,所以有旋转的感觉。
19、A。条是由两根面条粘在一起组成的,入油后,相粘的部分不会被油炸硬,因此有膨胀的机会,油饼的外表面被炸硬,不能充分膨胀。20、C
21、B。热空气不可能烫伤,汗水的蒸发可以降低皮肤的温度。
22、A。灼热的铁板会在水滴周围形成蒸汽层包裹水滴,使水滴的蒸发变慢。
23、A。光线进入盒子的小孔后,在里面不断反射,很少有再射出的机会,所以看上去黑。
24、C
25、A
26、C。应为短的一边,这是杠杆原理。
27、B。轻气球照样升空,水电站的发电功率增加一倍,空气和水银的重量均增加,所以气压表不必改造。
28、A29、B 30、B。温度和放大镜的倍数无关,大的凸透镜采光多,聚焦厚温度高一些,点燃火柴快。
31、C
32、A。先将热茶冷却5分钟,然后加入冷牛奶,其效果要比先加冷牛奶,后冷却5分钟要快。
33、C
34、C
35、C。人会不断在两个隧道口不断振动。
36、B
37、A
38、C
39、C
40、C
41、A
42、A
43、C
44、D
45、B
46、B
47、C
48、C
49、D
7.高中应用物理竞赛试题解析 篇七
一、当前阶段,高中物理探究教学的实际发展情况
(一)严重缺乏具有可实施性的专业指导理论
当前阶段,虽然大部分的物理教师了解并认可,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下进行物理探究教学具有非常多的教学优势,也比较乐于运用探究教学这一教学方法。但是,在进行实际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普遍反映,现在并没有完全形成一个专业的理论来进行指导教学。为此,物理教师只可以选择在课堂教学时,简单的运用信息技术的演示功能。通过具体的实验探究演示活动,来进行应用信息技术,但是这一部分的信息应用却是远远不够的,也无法真实有效地发挥出信息技术的教学作用。
(二)严重缺乏对于物理探究教学的正确认知
当前阶段,大部分高中教育学校全部都已经设置了月考这一考核活动,并将月考成绩全部进行公开,这一问题为物理教师带来了诸多的教学压力。基于此背景下,物理教师只有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习题来进行应战月考这一考试活动。为此,学生并没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物理探究学习。由于物理教师以及部分教育工作者,对物理探究教学活动认知存在一些不合理,物理教学改革这一活动并没有从根本上的进行落实。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占领着主导地位,使其教学活动变成了一种形式,这一问题也严重的诱发了高中物理教学质量一直停滞不前的问题。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物理探究教学策略
(一)及时地转变自我的教学观念,提高对于物理探究教学的重视意识
高中教育阶段中的物理学科教学,教师个人的教学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过去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在进行实际学习过程中,只是侧重于知识的学习,严重的忽略了对其创新思维的培养。为此,教师需要及时的进行转变自我的教学观念,并将探究教学切实的应用于教学课堂中,使其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教科版高中物理“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这一课时,生活中的物体有的处于平衡状态,有的处于非平衡状态;其中物体的平衡状态比较常见,而且很有实际意义。那么,什么是物体的平衡状态,物体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处于平衡状态呢?本章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问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物理教师需要及时的进行更换自我的教学观念,进而不断运用最为科学先进的教学理念,切实的应用于实际教学活动中,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为此,物理教师需要科学的进行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使其可以更加高效的为物理学科的教学活动服务。
(二)物理教师需要为班级中的学生进行创设学习情境,使班级中的学生可以自主地提出探究问题
提出学习问题,作为探究性学习活动中的关键环节,不仅可以全面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还可以不断强化学生物理探究的学习能力。一个简单的物理学习问题,就可以设置成为一个学习情境。学生在积极的学习情境中进行物理观察,全面的分析并产生学习疑问。为此,物理教师在进行实验探究教学活动中,需要进行科学的设置探究学习情境。探究的学习情境必须要紧紧的围绕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并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进而不断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使物理知识可以更加容易被理解。
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教科版高中物理“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应用”这一课时,相比较过去传统的教学,物理教师通过将多媒体教学技术与网络进行充分的结合,科学的进行开展教学活动。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也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欢迎。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教师为班级中的学生进行提供大量的教学资源。如教学视频、图像、以及动画等形式。不仅可以使教材中的教学材料转变成为直观形象的教学内容,还进一步的贴近了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学情境的设置,有效地激发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唤起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究欲望,进而从根本上提高了自我物理实验探究的学习能力。
(三)全面分析教材中的物理教学内容,提出科学有效的实验探究的问题假设
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关键环节,主要是指学生可以依据教材中的物理学习问题提出自我的假设。这一环节同时也是物理探究学习活动中,最具吸引力和趣味性的一部分。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高中物理必修一“力的合成”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使班级中的学生明确的认识到物理知识的论证过程,并自我的证实结果的真实性,同时也为班级中的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反思的时间与空间。通过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使物理教材中的物理现象由书本中的文字变成动态的画面,使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具体地进行透彻的分析学习。
(四)科学的进行制定实验探究计划
在班级中学生进行自主的物理实验探究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的引导班级中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通过不断结合实际的教学材料,进行科学的物理实验,切实有效的提高自我的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1“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这一课时,教师需要在开展实际实验探究活动之前,进行十分细致的学习探究计划。最大限度的进行收集实验活动中需要收集的学习材料,并教给班级中学生收集信息的方法。物理探究教学活动中的实验环节,可以充分的激发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将实验研究的思路全部现实化,当学生可以自主的运用直观的实验进行论证物理知识时,教师可以适当的进行加深学习探究的难度,进一步使得学生的学习思维可以更加具体化。在学生互相表达自我的学习看法时,自我的学习思路也会逐渐变得清晰,进而全面引发学习反思,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从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五)科学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丰富探究教学活动的形式
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物理教科版必修一“摩擦力”这一课时,教师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具体的展示其探究活动。如“有一初速度相对比较大的物体在比较粗糙的水平面上运动,最后停下的整个过程”的情景。
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教师可以更加高效的进行开展物理探究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加深学生的自我物理探究意识,以此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诉,笔者在文中先对高中物理探究教学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浅析,进而着重进行阐述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物理探究教学的具体策略,以此来全面推进我国高中物理探究教学的健康发展。
摘要:为了更加高效地落实我国教育部门提出的全方位素质教育的要求,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地进行研究探讨,如何科学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在信息技术的大环境下,如何才可以高效的进行物理探究教学,也已经成为了当前阶段物理教师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此,对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物理探究教学策略的研究进行深入的解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肖军.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物理(力学部分)探究式教学的教学策略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5,(05):25-26.
8.高中物理“人船模型” 题型解析 篇八
关键词:人船模型 解答 习题
高考试题命题组和命题专家们为了突出重围,必然要“标新立意”“挖空心思”和“绞尽脑汁”。在动量守恒定律一章中最常见的题型就是“人船模型”,下面我对此类问题进行分析解答。
一、人船模型适用条件是由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例1:载人气球原静止于高h的高空,气球质量为M,人的质量为m,若人沿绳梯滑至地面,则绳梯至少为多长?
解析:气球和人原静止于空中,说明系统所受合力为零,故人下滑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人着地时,绳梯至少应触及地面。因为人下滑过程中,人和气球任意时刻的动量大小都相等,所以整个过程中系统平均动量守恒。若设绳梯长为l,人沿绳梯滑至地面的时间为 t,气球对地移动的平均速度为(l-h)/t,人对地移动的平均速度为-h/t(以向上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l-h)/t-m h/t=0.解得 l= h. 答案: h
说明:(1)当问题符合动量守恒定律的条件,而又仅涉及位移而不涉及速度时,通常可用平均动量求解。
(2)画出反映位移关系的草图,对求解此类题目会有很大的帮助。
(3)解此类的题目,注意速度必须相对同一参照物。
二、人船模型的变形
例2:如图(一)气球的质量为M,下面拖一条质量不计的软梯,质量为m的人站在软梯上端距地面为H,气球保持静止状态,求:
(1)人安全到地面软梯的最小长度。
(2)若软梯的长为H,则人从软梯上端到下端时,人距地面多高。
解:(1)令气球上升的距离为h,而人对地下降H,根据人船模型的结论有mH=Mh,L=H+h,L=(M+m)H/M
(2)令气球上移S1,人下降S2,根据人船模型的结论有:MS1=mS2,S1+S2=H,h1=H-S2,解之得h1=mH/(m+M)
例3:如图(二)一个质量为M,底边边长为b的斜形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由斜面顶部无初速滑到底部时,斜形物体移动的距离是多少?
解析:斜形物体和小球组成的系统在水平面不受外力,故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令S1和S2为m和M对地的位移。
根据推论有:ms1=Ms2
根据题意有:S1+ S2=b
解之得S2=mb/(M+m)
例4.如图(三)质量为M的均匀方形盒静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其顶部的中央A点,以长度为5.0cm的细线悬吊一质量m=M/3的质点,开始时该质点静止且细线与铅直线夹角B为37°,设重力加速度为10m/S2,sin37°=3/5,释放质点后,对静止在地面上的观察者而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整个系统动量守恒
B. 整个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C. 质点达到最底点时,质点的速度为3.9cm/s
D. 质点达到右边最高点,M方形盒向左移1.5cm
解析:如图三L=5cm,S=Lsin37°,质点在最底点的速度为V1、水平位移为S1,方形盒的速度为V2、位移为S2,根据人船模型的结论有mV1=MV2、mS1=MS2。如图有S1+S2=S。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gL(1-com37°)=■m V■■+■MV■■。解之得V1=■cm/s ,方形盒向左移动的距离为2S2=1.5cm。此题选B、C和D。
例5:如图(四)质量为m半径为R的小球,放在半径为2R质量为M=2m的大空心球内,大球开始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两球心在同一水平线,当小球从图中所示的位置无初速沿内壁滑到最底点时,大球移动的距离为( )
A R/2 B R/3 C R/4 D R/6
解析:令小球的水平位移为S1,大球的水平位移为S2,两圆心之间的距离为R,则有:ms1+MS2=R
根据人船模型有:ms1=MS2
解之得S2=R/3
三、多个物体组成的人船模型两个物体组成的人船模型也同样使用于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例6:如图(五)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长L=2m的木板C,它的两端各有一块挡板。C的质量为Mc=5Kg,C的正中央并排放着两个可视为质点的物块A与B,质量分别为Ma=1Kg,Mb=4Kg。开始时A、B、C均静止,A、B间有少量的塑胶炸药,由于炸药爆炸,使得A以6m/s的速度水平向左滑动,如果A、B与C间的摩擦不计,而滑块若与挡板碰后都触粘在挡板上(爆炸和碰撞时间不计)
(1)当两个滑块都与挡板碰撞后,C的速度是多大?
(2)从爆炸开始,到两滑块都与挡板碰撞为止,板C通过的位移多大?
解:(1)系统在水平方向的动量守恒,所以C最后的速度为0
(2)根据人船模型可做图(六)Sa、Sb、Sc分别表示A、B、C的对地位移,根据人船模型的结论有:McSc+MaSa=MbSb
Sa-Sc=L/2 Sb+Sc=L/2 解之得Sc=0.3m
可以看出,人船模型是对动量守恒定律的拓展,它把速度和质量的关系推广到质量和位移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题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高中应用物理竞赛试题解析】推荐阅读:
微积分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01-23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07-10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物理图像教学法中的应用12-10
全国应用物理知识竞赛11-04
高中生物教学应用07-29
联想方法在高中数学解题思路的应用论文12-07
高中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02-18
信息技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09-10
游戏化教学在高中化学的应用的论文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