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的初中作文

2024-07-21

体育课的初中作文(精选8篇)

1.体育课的初中作文 篇一

我,体重偏胖,所以对体育这门科目十分头大。一有体育课,我的心中就擂起了小鼓,想退缩,当逃兵,但每每都被体育委员赶鸭子似的轰出教室,很不情愿地走向操场,亦如走向绞刑架。

N0.1:跑步关键词:几乎瘫痪

“现在,我们沿跑道慢跑三圈,跑步——走!”随着老师的声音在耳边炸响,我也有几分不情愿地挥舞着双臂,抬起双腿,有节奏地跑起来。

跟着大部队“嘿咻嘿咻”跑了两圈,我的双腿已向大脑发出了报告,已无力继续跑了,两腿如灌了铅一般,沉重,无法向前挪动步子。呼吸变得急促,有股腥腥的味道涌上来。那一刻,我多想放弃,但一想起老师鞭子一样的目光,我奋力向前跑去。

停下脚步,我几近瘫痪,躺在草坪上,我大口喘着气,想如果我有副轻盈的身躯,飞人博尔特一般的长腿,多好!

N0.2:运球关键词:洋相出尽

虽然没有跑步的那种令人累得够呛的感觉,但运球,我也没有多少把握,万一,球运掉了,那该多尴尬。

唉,越怕麻烦,麻烦越来。到我运时,那球冷不丁地弹出去老远,我不觉眼前发黑。只听身后一阵笑声,我的脸一阵绯红。用咱班长的话:“球被我们拍晕了,不听使唤了!”再贴切不过,那种尴尬劲,没得说!

N0.3:俯卧撑关键词:欲哭无泪

老师心血来潮,要大家做俯卧撑,我听到老师的话后,只觉得天昏地暗。

要知道,俯卧撑乃我的又一弱项,要我做,充其量就是肚子“吻”地面,实在是……老师雷达般的眼眸扫着我们,我不免“打肿脸充胖子”,开始装模作样。做的间隙,瞥见前面的宋沁源,他一招一式,有板有眼,令人啧啧赞叹。

体育,体育,中考时也可算个重头戏,我却……抓紧剩下的两年多时间,努力吧!

2.体育课的初中作文 篇二

一、熟悉和精通教学大纲和教材熟悉教材

精选教学内容体育课表演的技巧性、和谐性和美感愉悦性的特点,就是教师内在的人格显露。教师接受教学任务后,应当在担任这门课之前,对照教学内容,通读全部教材,做到心中有数;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和教材的特性 ,对教材的 专门性、辅助性练习及分组练习要仔细推敲;分析教材的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确定课的目的、任务、教学要求、重点、难点、组织形式、练习手段、教法指示、可能出现的错误和纠正方法等。

教师对教材和教学大纲理解越深越透,重点抓得越准,难点就容易突破,学生就容易听懂、领会、练习和掌握。同时,体育教师应经常温习和查阅有关体育科学知识, 掌握和钻研各项体育运动技术、技能和练习方法,随时注意积累资料,多阅读体育书籍、报纸和有关电视广播,多参加教学活动和教学交流,积累教学先进经验和最优教学训练方法,随时收集加以保存,以备备课时翻阅。

二、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

初中体育教学不能局限于教授学生某种运动技术的细节,或把一种完整体育项目分成几个部分教学。教师应该从整体上研究体育教材,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高度安排体育教学内容, 不能简单地把体育教学看做是增进学生体质和提高学生运动技能的一种工具,应该把教学活动放开搞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给学生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根据学生身心发展需要,选择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动作要领,学到体育常识和锻炼技能,培养合作意识、社会适应能力和身心适应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和乐观的生活作风,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公正客观的处事原则,发展学生的个性,从而不断改变、塑造学生的人格品质。

三、体育游戏在教学活动中的时机选择

在体育教学的开始与准备环节, 应使学生注意力得到转移,使学生由安静状态迅速转入运动状态。此时将体育游戏合理运用到课堂活动中, 能够使学生将自身各系统组织和器官的功能快速提高,尽快转入运动状态,并做好充分的生理与心理准备, 为课程基本环节的开展和激烈紧张的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学生在教师对某种技术动作反复讲解示范或过多重复练习时, 极易出现神经系统的功能疲劳现象, 注意力大幅下降。在课程的结束环节,学生的肌肉过于紧张,急需放松,身体的整体机能需要一定程度的恢复。此种情况一般多出现在课程基本环节具有大运动量的活动以后, 还存在其他具有较大运动量的课程安排中。教师可针对性地安排一些较放松的小游戏,使学生在激烈活动之后渐渐恢复至平静状态,其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状态也回归正常。通过安排此类具有放松性质的小游戏,学生在体育课堂活动中有张有弛,锻炼了身心的同时又不会出现不良影响。比如在大运动量的田径类的活动结束后,可以进行“按报数结组”的体育游戏,所有同学围成圆圈并作逆时针慢跑, 在跑动过程中对疲劳部位的肌肉进行击打,同时注意教师报数。在听到报数后,学生应立刻依照所报出的数字就近抱团结组,失败者为最终不能凑足人数者。通过类似的方法,学生在大运动量后的疲劳度得以有效缓解,教学活动也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而言之, 应将体育游戏与体育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充分结合,有利于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促进学生动作技能的完善与提高,更有利于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体育游戏以服务于课程教材任务为目的,因此,在选择体育游戏类型时不能只听凭学生的要求、兴趣或热情,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性别、年龄、身体素质、生理、心理和技能等方面的特点,合理选择体育游戏,使其与课程安排有机融合,发挥作用,切忌滥用。只要教师严格遵循体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并充分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具体情况,善于总结,深入探索,勇于创新,锐意突破,相信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运用就会越来越合理,越来越有成效。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教学实践中, 中学体育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承认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受益,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创新意识;其次,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应该鼓励学生有目的地质疑与实践,认真体会、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教师精心培养,发动学生提出创造性的建议,正确对待和积极引导,既能够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3.提高初中体育课的教学实效 篇三

关键词:激发;体育训练;兴趣;主体意识;强化学习信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041-0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健康理念的增强,体育课教学已经引起广大有识之士的重视。体育运动能促进大脑的发育,改善机能,可以促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的发展,为人们从事智力活动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初中体育课程明确提出一个很重要的指导思想,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学习也较之以前更加重视。

体育运动具有不同形式的对抗性,不论是个人或集体项目,因其有不确定性特点,则可把表现为肢体对抗的外在形式引伸为内在人脑间的智慧较量。在体育教学中,通过技术动作的练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记忆力、想象力的发展;通过观察法、对比法和示范法的运用,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教学比赛和各种体育游戏,可以潜移默化地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敏性与应变能力。

作为教师,我们对此更有切身的体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一点都不假。每个人都有惰性,所以,每节课的体育课教学,往往有些学生会偷懒,没有学习兴趣,没有训练的兴致。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种种困难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职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一“兴趣”被激发了被唤醒了,让体育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体育课教学,校体育对增强学生体质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传统的初中体育课教学很多时候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转动,围绕教材转动,围绕课堂转动,教师教得乏味,苦不堪言;学生学得辛苦,怨声四起,课堂教学效果低下。随着我国社会两个文明程度的迅速提高,更好地贯彻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学校体育还需引进终身体育教育的思想,运用终身体育教育理论和方法,激发每个学生的体育兴趣 ,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使学生走向社会后,不仅有一个强健的体魄,而且具有一定的体育素养,以适应现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也使学校体育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向全社会延伸。

体育教师要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基本技能的差异,关注每一位学生,无论哪种学生都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通过指导训练,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让全体学生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的体育成绩、体育技能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一定的进步与提高,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热情,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养成健全的人格。通过这些教学我们从中可以发现,就连平时上课不爱上的人,积极性都会高涨。所以,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好这一点,那教学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校体育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种创造性的心理动机与行为,能使他们逐渐形成准备和乐意接受未来社会的各种新事物的心理倾向。由于任何一种体育运动的成效都是人们在长期磨练的过程中获得的,在宽松的环境,可以让人产生愉悦的心情,从而更加乐于从事某项活动或工作。

在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中,学生必须付出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克服一个又一个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困难或障碍,并且每前一步往往都要付出极大的意志努力,胜利也常常取决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人们所必须具备的素质,意志努力总是和克服困难的行为相联系的。教师经常采用相互观察、相互保护、相互帮助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这种教法指导下,在从事各种身体练习中,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团结协作与助人为乐的精神。学生都将获得各种强烈的情感体验,而这种情感体验,具有鲜明、强列、丰富、多样、易变等特点,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具有特殊的作用。

实施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工作和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但要形态美,还要心灵美。体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多姿多彩的学校体育中,教师各种教法手段的运用, 各种队列练习与技术练习,各种体育竞赛与表演,以至体育场地器材的布置等,都可以使学生受到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熏陶,并获得丰富的,多种多样的美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热爱美的情感,提高学生鉴赏美,创造美和表演美的能力,使学生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体育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与业务素质,善于吸收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结合实际,把学校体育改革推向深入,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质。

目前,初中体育课的重视程度已经被广大师生所接纳。在平时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二步法加以落实,强化学生参与体育课堂训练活动的意识的。教师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要努力构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训练的意识。这个意识是主人翁的意识,可以改变先前那种“我不参与,是别人硬逼我要参与体育”的被动状态,变成“我要参与体育活动训练”的活跃、生机勃勃的盎然景象。能让初中学生明确参与体育训练的目的,从而端正学习体育、积极参加体育的态度。态度一旦转变,体育课的学习就有了一个落脚点。而这一态度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要立足于平时的不断强化、不断训练,才能逐渐形成并构筑起参与体育训练的意识。

初中体育课的教学,虽然不乏体育技能的训练,但一切教学活动都离不开教师的讲解。通过讲解“灌输”,教师通过讲解快速跑的目的要求以及作用,然后再进行训练,学生就有了一个训练的“意识”,学习起来就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从而增强了学习效果。这样,很多学生就会更加注意,积极参与一些体育活动训练,从而推动了体育课堂教学的展开与落实。

4.体育课的初中作文 篇四

在小学的四年半时间里,我们上了很多节体育课,有的体育课是很艰难的,有的体育课是有趣的,我最喜欢的是有趣的.体育课,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一场篮球比赛。

记得那场篮球比赛是姚老师想让我们放松一下。分组开始,我的队友是徐梦迪、王锦涛和潘文杰。我想:“我的队友,都是很厉害的人,这次我们还能输?”但是我们的敌人也很厉害,他们是项一涵、荆鑫、吴丰臣和邓宇杰,所以我们更不能骄傲。正式开打,我们队的徐梦迪抢到了球,我直奔篮筐,徐梦迪把球扔给我,我直接一投,“去,进球啦!”我们的队友疯狂地喊道。“可恶。”球被项一涵抢走了,他还来了一个三步上篮,球居然进了。这位“投篮神”就是我和徐梦迪的好兄弟,项一涵是我们篮球队的人,他是我们当中最厉害的,所以能这么快得分。比赛继续,王锦涛抢球很厉害,他直接从项一涵手里拿回了球,过了荆鑫,过了吴丰臣,过了邓宇杰,跑到篮筐底下,一投,没投进,这时荆鑫要来抢球了,就在这最关键时刻徐梦迪冲了出来,把篮球再次投向篮筐,进了,现在的分数是1:2,我们队比他们队多一分,但是比赛还没有结束。我们跑啊,跑啊,跑啊,王锦涛再一次抢到了球,他传给了徐梦迪,徐梦迪再传给我,我来了个三步上篮,把球投进了篮筐。对面的人一脸傻样,不知所措。离下课还有六分钟,在这六分钟之内,我们队讨论了一下,只需要防他们,不需要投篮,因为现在我们的分数比他们高。我们讨论好了,开始行动,我故意让他们抢到球,然后我们就在篮筐底下守着。六分钟过去了,果然不出我们所料,我们赢了。

5.初中英语作文:我喜欢体育课 篇五

I would spend the most of my PE lesson to exercise rather than study in class. There are various activities, such as playing table tennis, playing football and so on. While, I just love running, especially the long-distance running for it exercises my endurance and perseverance.Not only it is beneficial to prevent and cure diseases, but it can alleviate my pressure from study.

我会把大部分的体育课花在锻炼上而不是在教室里学习。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打乒乓球,踢足球等等。然而我只是喜欢跑步,尤其是长跑因为它可以锻炼我的耐力和毅力。它不仅有利于预防、治疗疾病,而且它可以缓解我的学习压力。

So, every time I have difficulty in my study, I always run on the playground for relax. Then I would feel better and focus on my study again.

6.难忘阳光体育500字初中作文 篇六

在我的脑海中有着无数次阳光体育活动的经历。我驾着记忆的小船,来到我的脑海中,发现了两颗闪耀着不同光芒的珍珠。哦!原来那是我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两次不同经历呀!

有一次阳光体育时间,学校举行了一次赛跑。“预备,跑!”随着体育老师的一声令下,同学们争先恐后向前冲去。可不巧的是前天刚刚下了一场雨,赛跑路上有一段泥泞小路。跑在这泥泞的路上,我的心里犹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生怕自己摔一跤。眼看就要到终点了,只听“啪”的一声我摔倒在地,变成了一只“落泥鸡”。哎,这次阳光体育比赛,我不仅输了比赛,还获得了一个“摔跤大王”的称号。

阳光体育活动不仅有让我伤心难过的经历,还有让我十分感动的经历呢。

那一次,学校开展野外赛跑。我听到后欣喜若狂,并且暗下决心:我这次一定不会再输了!于是,我便开始奋力地奔跑着。可谁知倒霉的总是我!我跑着跑着,突然扭到了脚踝,一声“哎呦”划破了赛场的上空。我尝试移动自己的身体,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我成功移到了路边。我伸长手臂,呼叫同学想让他们帮助我回到校园。可能是同学们太专心跑步的原因,都只顾着快速往前跑。我低下头,心想:怎么办?我该怎样回到校园,回到那温暖的教室呢?……突然间,有两双援助的`手伸向我,我猛地一抬头,看到原来是我班班长丽华和学习委员敏娜。她们蹲下来,搀住我的胳膊把我扶起来,驾着我的胳膊,一步一拐地走回学校。当走到校门口时,校园里响起了掌声,同学们为我们竖起了大拇指。事后,我问丽华和敏娜:“你们不后悔当初扶我而输了比赛吗?”她们俩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一点儿也不后悔,因为我们是朋友!”这次阳光体育虽然又输了比赛,但我却赢得了友情。

7.初中体育课堂生成性教学的探讨 篇七

相对而言, 生成强调的是学生的活动和思维, 体现的是学生的主体性;预设强调的是教师的设计和安排, 体现的是教师的主导性。教是为学服务的, 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进行预设, 使预设具有针对性。

1. 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预设。

对教学活动的预设首先要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入手。每个学生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 而每个学生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等都不相同, 课前准备的程度也不一样, 这些都要求我们在预设时能了解他们的知识、技能、情感储备, 了解他们的课前准备, 并预测可能发生的一些在教学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变化, 并思考其对策, 然后存储在自己的预设的空间内。

2. 针对活动的疑难点进行预设。

每一个教学活动都有其自身的疑点和难点, 面对疑点和难点, 教师更要进行充分的预设。更好地来体现教学目标, 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特别是进行个性化的设计某些环节。

如:在鱼跃前滚翻的教学中,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要求学生能做出鱼跃的动作。根据学生不能很好完成鱼跃动作的经验, 针对重难点, 我给学生进行了很多铺垫活动:教师的示范、减小难度、保护与帮助、个别展示等, 通过一系列活动的铺垫, 再让学生进行整体的训练。通过精心的预设, 学生对这个动作的掌握就会容易很多。

二、以生成性教学的随机性为导向

预设要有弹性和开放性, 给生成留出时间和空间。教师要确立生成性的意识, 要深入思考课堂教学关键性内容, 把握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和目标指向, 为学生的自主活动提供必要的时间。

1. 预设教学活动的过程, 及时生成、完善教学过程。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活动, 不是要求教师放弃预设, 而是要求教师的教学环节留有一定的空间。这要求我们在准备的过程中, 不仅要为活动实施预设先搭建好科学的大框架, 还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起点、思维类型等实际状态, 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种种表现, 在此基础上, 选择好相应的引导策略, 避免放任逐流。

2. 预设各项活动, 抓住学生的生成的契机。

在日常生活中, 学生的生成活动常常是在教师的意料之外产生的, 我们应善于发现学生喜欢的、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 满足学生的探索兴趣。学生的一些热点问题往往会督促教师改变原有的预设计划、实施相应的教育行为。比如踢毽子这个活动, 学生在平时很喜欢两个人对踢。对于这个情况, 我把原来单人踢毽子这个教学计划改成了两人对踢和两人一组的双踢, 并设置了一定的场地。学生对这个直接对抗的活动兴趣很浓。

3. 把握课外体育活动的预设与生成。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生学习知识、锻炼身体、交流适应、培养行为习惯等的重要场所, 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因此, 教师要给学生预设一个适合学生特点和与活动内容相关的一个环境。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 学生的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的是他们的兴趣和经验, 他们的问题就是他们进行探索和发展的需要。对于一些有价值的生成内容教师要抓住契机, 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充分利用生成的新资源, 把握生成的新机会。不仅如此, 我们也要对学生的突发情况、临时生成的活动有一个准备。有些学生会生成新的玩法, 对于好的我们要及时肯定, 对于危险的动作我们要给予纠正, 以免发生意外。

三、以生成性教学的动态性为导向

强调生成的动态性, 意味着上课不是执行教案而是教案再创造的过程;我们不是把心思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上, 而是放在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并与学生积极互动上。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能拘泥于课前的预设, 要根据实际情况, 随时对设计作出有把握的调整和变更。

1. 适时调整教学活动。

课堂的不可测因素很多, 预设实施中总可能遇到意外, 或者预设超越了学生的认知和活动能力, 学生力不从心;或者预设未曾顾及学生认识和能力特点, 学生不感兴趣;或者预设滞后学生实际水平, 课堂教学缺乏张力。不管遇到上述什么情况, 都需对预设进行调整, 使预设切近实际, 切近课堂, 切近学生。

2. 及时捕捉信息点化生成。

要促成课堂教学资源的生成, 教师要做好信息的重组者和学习的引导者, 充当好活动信息向教学资源转化的“催化剂”。生成性信息大多稍纵即逝, 教者必须及时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出现的疑难点、偏差点、浅近点整体权衡, 精心选择, 合理运用, 以促进预设目标的达成, 促进新的目标的生成。

总之, 对教师而言, 课堂教学是不断思考、不断调节、不断更新的生成过程, 这个过程也就是师生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摘要:作者从新课程所倡导的人本观、课程观、教学观在实际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入手, 通过对体育生成性教学的预设、生成、教学过程等的具体操作, 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8.试析初中体育课 堂教学的优化 篇八

关键词:初中体育;创新教育;魅力教育

体育课不同于其它课程容易组织管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体育教师对课堂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体育课堂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其实施过程及其效果与多种因素相关。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是提高中学生体育素质的主要手段。本文试从创设和谐体育课堂优化体育教学、渗透创新教育优化体育课堂、注重教师本身的魅力优化体育课堂几方面,浅析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优化。

一、创设和谐体育课堂优化体育教学

和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它是以社会发展需求下人的自身发展需求相和谐为宗旨,协调并整体优化各种教学因素,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掌握好和谐的课堂气氛才能从根本上增强体育教学过程的整体效应。

1、批评表扬,要以理服人,循循善诱。在课堂上信任,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是消除隔阂,增强兴奋性不少缺少的一环,尤其是在学生情绪低落和气氛沉闷时,教师如能及时的给予表扬,都能起到提高士气,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对违背常规的学生,教师要爱护关心,使他们感到批评是善意的。这样做,既能活躍课堂气氛,又能消除师生的隔阂。

2、体育课的管理过程处理好教和学的积极性。体育课教学实际上也是教师对学生的一个管理过程。教和学是构成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基础。

二、渗透创新教育优化体育课堂

创新能力不仅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条件,也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文明发展水准的标志,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环节,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以及充分的观察、思维、实践的表现机会。

1、教师必须富有创新精神。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新态度,教师必须首先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只有自身具有创新精神、富有创造力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的学生。就教师的“创新精神”而言,它主要包括:创新思维、首创精神、成功欲、甘冒风险、以苦为乐精神。

2、创新要以人为本。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还未想到,但必会喜爱的活动,要从学生喜爱的活动中找突破口,不因循守旧。主动突破教材定势与习惯性框框,在教学内容上要由以单纯的执行和完成教材为基础,向补充具有当地特色、学校特点或时尚活动的灵活丰富的教学内容转变。

3、创新必须大胆探索、求新。体育创新是他人未曾想过、做过的,常常突破传统方法,打破平衡格局,创新者的思想和行为,难免不为多数人所接受。在活动中,学生的种种创造性表现常常与错误、缺陷、顽皮、任性、争吵等联系,学生不断“犯错”的过程,其实是不断改正错误,完善方法的过程。假如不给予这类机会,轻易代替、否定,非但剥夺了学生探索的乐趣,尝试失败、内疚、挫折的情感体验,也会使学生变得懒于动脑,疏于尝试。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正确对待“良性争吵”,多给学生创造“犯错”的条件和机会,大胆求真、求新。

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与学效果

“体育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内容,教师所采用的教法和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法的相互作用的统一过程。”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教师的教,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而课程标准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学法的指导和教法的研究。

1、 为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体育教学的特征之一就是合作,无论是集体项目还是个人项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需要合作,教师可以让学生相互观察、相互指导、相互纠正,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提高发现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能力,不断提高动作质量。(1)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能力。教师指导学生看图进行模仿练习,提倡学生在模仿中学习。例如:指导学生看图学习健身拳,让学生看图复习广播操等。(2)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只研究教法不重视学法,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2、加强教法的改革。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法。(1)传统的教学方法。不管体育教学如何改革,我们都离不开传统教学方法,它在体育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讲解示范法、练习法、游戏比赛法等。(2)探究式教学。教师先让学生练习体会,然后教师提问,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接力跑的起动时机、传接棒技术、垒球游戏中如何合理运用技战术、障碍跑的起跨距离等教学中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总而言之,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学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成功希望,寄托于亿万人民的创造性,不重视人的创新发展,就不可能指望人的创造性的充分发挥。

上一篇:励志小说读书笔记下一篇:最新老员工辞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