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专项

2024-10-25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专项(14篇)

1.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专项 篇一

1、“东床快婿”原本是指:(B)

A、司马相如 B、王羲之 C、刘邦 D、诸葛亮

2、“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C)

A、曹操 B、刘备 C、谢安 D、孔子

3、“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是谁说的?(B)

A、席勒 B、雪莱 C、歌德 D、徐志摩 E、舒婷

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请问,我国对清明节有多种的称呼,下列哪一种不是?(E)

A、鬼节 B、死节 C、冥节 D、聪明节 E、寒食节

5、“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于哪次战争?(C)

A、赤壁之战 B、长平之战 C、巨鹿之战 D、官渡之战 E、淝水之战

6、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是指: (D)

A、下棋 B、种花 C、武术 D、驾车 E、舞蹈

7、”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红楼梦》中对谁的判词?(A)

A、晴雯 B、袭人 C、黛玉

8、由成语“墙头马上”的原意可知,元朝白朴所著的《墙头马上》属于什么类型的杂剧?(B)

A、武侠 B、言情 C、战争 D、伦理 E、历史

9、历曾有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是在:(A)

A、东林书院 B、岳麓书院 C、石鼓书院 D、白鹿书院 E、应天书院

10、古代小说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形容女性之美,其中“闭月”是指:(C)

王昭君 B、杨玉环 C、貂蝉 C、西施 E、赵飞燕

11、有一个很的“斯芬克斯之谜”,请你猜一猜:有一种事物,早上用四条腿走路,午用两条腿走路,傍晚用三条腿走路。你知道这种事物是什么吗?(C)

A、一种鬼怪 B、一种远古动物 C、人类 D、树

12、“斯芬克斯之谜”中的“斯芬克斯”的身躯是:(B)

A、马 B、狮子 C、老虎 D、蛇

13、文学,有四部《变形记》,其中写人变成甲虫遭遇的那一部的作者是(D)

A、阿普列尤斯 B、契诃夫 C、奥维德 D、卡夫卡

14、《悲惨世界》的主人公冉阿让因为偷了什么东西而服了的苦役?(C)

A、一瓶葡萄酒 B、一杯牛奶 C、一片面包 D、一块饼干

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是什么吗?

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 主心骨) 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智多星 ) 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东道主 )

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阶下囚 ) 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 铁公鸡)

把混混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为( 糊涂虫) 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 老油条)

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门外汉 ) 把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喻为( 三脚猫)

2.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专项 篇二

一、在“读读背背”中积累

语文课程应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此, 新教材在每个“积累·运用”的“读读背背”中安排了一些诗词、名言警句、词句等, 旨在让学生积累语言的同时, 了解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人教版六年制第十册教材中安排了2次名言警句、2首古诗词、2次成语和1次对联、1次《三字经》节选, 这些内容的安排有我国古代学习的格言, 志向和思想方法, 使学生受到爱国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 如:《三字经》使学生对我国古代的启蒙教材有一点粗浅的了解;背古代4副对联, 意图是让学生感受对联巧妙对偶的形式特点, 感受中华传统文化。

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对有些句子, 学生可能朦胧有所悟, 却难以言表, 不必强求学生解释, 只要他们在读中形成感性认识, 丰富文化底蕴。这样既可使学生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陶冶, 又可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二、在与阅读文本的对话中积累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因此, 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不仅着眼于从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还注重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新教材很好地体现《课程标准》的思想, 它所入选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 其中蕴含着语言美、风景美、人性美的光辉, 教师要深入钻研课文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徜徉其中, 放飞心灵与文本对话, 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塑造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1、用“心”读文, 读中积累

“文章不是无情物”, 它传达的是作者炽热的情与爱, 只有读才能把作者深刻的情感挖掘出来。教师在指导朗读时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 通过朗读准确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 让读者与作者笔下人物进行角色换位, 使读者的情与作者的情和谐统一, 使文本中那些准确传神的、充满灵性的语言能唤起学生心中某种情愫。如:指导朗读《理想的风筝》一文中最后一段时, 要在理解了主体部分所写刘老师课堂上的情景及课下放风筝的描写的基础上读, 当学生读到“我相信我的刘老师不会这样, 他一定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 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 永远展示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时, 他们感悟到的是一个残疾老师那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顽强执着的精神。

通过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来品味语言、感悟语言, 使文字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画面, 为之动情;通过读出自己的感受赋予作品以生命, 沉淀下来, 变成他们自己的语言, 积累下来为今后的发展打基础。

2、读后仿写, 学会运用

“胸中万卷风雷动, 无端直奔笔下来”, 它形象地描述了语言由“积累”到“运用”这样一种最高的境界。事实上, 语文学习的规律也是一个从到积累到运用的过程, 语言的学习, 人文素养的培养无疑是在量的储备中逐渐形成。

纵观每个“积累·运用”中除了安排了读读背背, 还安排了阅读训练, 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视野, 它与本组课文有一定的联系, 如第四组的课文《理想的风筝》与阅读训练中的《风筝》不但题材相似, 而且在表达方法上也有相似之处, 教师要引导学生比较其异同, 借鉴其用词造句的方法, 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把对词句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训练结合起来, 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如:《风筝》在主体部分 (3-5自然段) 一共通过描写七种不同的风筝来表达不同的孩子不同的理想, 教师可适时地引导学生想:你们的理想是什么?你想通过做什么样的风筝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如果你是小作者, 你会怎么写?说一说, 用它来代替文章的主体部分。这样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探索的欲望, 让他们模仿本文的写法, 想到自己的理想, 然后表达出来, 使《风筝》的容量大为扩充, 体现了从学语言到用语言的过程。

3、课外阅读, 走向生活大课堂

“语文学习的外延即是生活的外延”, 教师要鼓励学生把语文的学习当成一种生活的探讨, 把生活的经验迁移到语文学习中来, 沟通课内外, 体现大语文教学观。这种思想就体现在新教材的课后“思考·练习”中。每学一篇课文, 都要求学生搜集相关的材料读一读, 引导学生多读书, 扩充了课堂的容量, 不仅体现了课文只是个例子的精神, 还体现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关怀。如: (1) 在学《忆江南》《渔歌子》后, 找一两首描写春天的诗词, 读一读, 背一背; (2) 找自己感兴趣的、有关动脑筋的故事读一读。

三、在自由选择中积累

3.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专项 篇三

【关键词】语文基础知识;小学语文;阅读题;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教育新形势的变化,语文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不再是传统的死记硬背学习模式。语文阅读题,在语文教育中的占比显得越来越重要。小学语文教学更是打好语文学习基础的阶段。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阅读理解能力刚刚起步,语文基础知识就能够帮助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进步,也能加强对小学语文阅读题的理解与解答。本文将从语文基础知识的几个基本方面来探讨语文基础知识在小学语文阅读题中的重要性。

一、汉语拼音在小学语文阅读题中的重要性

语文基础知识包含很多方面,例如汉语拼音、词语、句子和修辞手法等等,这些方面的熟练掌握在小学语文阅读题中具有很大的重要性。其中汉语拼音,是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和前提。

中国的汉字文化是音形结合。想理解小学语文阅读题中的含义,首先要会读题。这就需要学生对汉语拼音的熟练掌握。只有会读,才能进行下一步的理解,理解了阅读题的含义,就迈出了成功解答的第一步。所以,汉语拼音是语文基础知识中的首要条件,在小学语文阅读题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词语在小学语文阅读题中的重要性

汉字的读音掌握之后,就应该学习词语的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词语的要求是“会读”、“会写”、“会理解”和“会运用”。如果学生熟练的掌握了汉语拼音的基础知识,那么会读和会写,是很容易做到的。而对于小学语文阅读题来说,理解词语的含义具有着相当的重要性。理解词语的过程主要分为几个阶段:

(一)理解词语的方法

理解词语是在会读会写词语的基础上进行的升级。学生可以通过查询字典、询问老师等途径学习。字典中的词语解释,大部分都有例句。学生可以结合例句中词语的运用,前后语境来理解词语的含义。理解了词语之后,就可以分析出在阅读题中每个词语要表达的意思,借此来理解整个题目的含义与文章的中心思想。在独立查询字典的过程中如果有不理解或者不明白的问题,应该及时向老师提问,得到解答。这样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加强学生对词语的掌握能力,加深对阅读题的理解。

(二)理解词语中的同义词与反义词

小学生在理解词语的过程中,会遇到的一大难题是同义词与反义词的理解。这类词语,对于语文学习刚刚起步的小学生来说,是需要通过长期的积累与学习过程才可以理解运用的。同义词顾名思义就是具有相同含义的词语。这样的词语可以在使用中互相替换,比较容易理解。反义词是指含义上完全相反的词语。例如“大”和“小”,“光明”与“黑暗”等等。这样的反义词在汉语中有着非常巨大的数量,而且反义词的相对并不是唯一的。例如“进步”的反义词除了“退步”还有“落后”,这样的情况就要结合当时的语言环境来进行具体的分析与理解。

(三)理解词语的属性分类

词语的属性不同使其理解的方向也各不相同。例如名词的作用就是对一种事物的定义,形容词可以对别的词语加以修饰。词语的各类属性决定了词语在句子中的分工各不相同。想要准确理解小学语文阅读题中的句子含义,就应该对这些词语的属性分类加以学习和理解,这是很有必要的。

(四)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

每个词语都有自己的感情色彩,在汉语教学的词语学习过程中,分为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三类。

褒义词是带有赞美、夸奖、肯定的感情色彩的一种词语。例如:完美、善良、美丽等词语。这类词语都具有正面的赞扬色彩,能够表现出对句子中主体的肯定,理解这类词语,对小学语文阅读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贬义词具有与褒义词相反的感情色彩,表达出的是对句子主体的厌恶、憎恨、训斥等情感,由于与褒义词鲜明的对比,也比较容易掌握与理解。

中性词既没有褒义词的强烈赞扬色彩,也没有贬义词的否定含义,所以不太容易理解与分辨。学生应该通过大量的积累来理解中性词的定义。常见的中性词有:中庸、风景、匆匆等等词语。

词语的熟练掌握与理解可以加强学生对阅读题中句子的理解,学生可以通过日常学习和积累,提高对词语的理解,这对小学语文阅读题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三、句子在小学语文阅读题中的重要性

句子是一篇文章的组成部分,学生对于语文阅读题的理解来自于对阅读文章中句子的正确解读,所以句子作为语文基础知识在小学语文阅读题中同样具有重要性。

(一)理解句子的含义的重要性

句子作为文章的基础,表述了整个阅读题中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了句子的含义,也就意味着理解了整篇文章表达的意思。这样学生在解题的时候才能抓住重点,解答的内容才能不跑题。在理解句子的过程中,要首先理解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并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完整、正确地进行理解。

(二)理解句子的类型的重要性

常见的几种句子类型分别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这几种句子类型的理解,对学生理解小学语文阅读题能力的提升都有着关键的作用。

陈述句是不掺杂感情色彩,单纯的陈述一个事实的句子,是最常用的一种句子类型,简单易懂。疑问句是对一件事情表达疑问的句子,用问号结尾,疑问句又可以延伸出反问句与设问句等句式。祈使句是一种表示请求或者命令的语句,带有请求的感情色彩,多用感叹号结尾。感叹句则是抒发强烈感情的一种语句,能够表达出各种强烈的感情。这些句式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在小学语文阅读题上的理解。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语文基础知识中的几个组成部分,拼音、词语和句子的正确理解与熟练掌握,可以由浅入深的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在面对小学语文阅读题的时候,可以从容的理解文章思想,并做出解答。由此可见语文基础知识在小学语文阅读题中具有非常大的重要性。

4.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专项 篇四

一、填空题。

1、在括号里填上动物名。

(1)故人西辞()楼,烟花三月下扬州。(2)柴门闻()吠,风雪夜归人。(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先知。(4)留连戏()时时舞,自在娇()恰恰啼。

2、在括号里填上植物名: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开。(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村。(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少一人。(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别样红。

3、在括号里填上表示颜色的词。

(1)举头()日近,回首()云低。(2)()毛浮()水,()掌拨清波。(3)日出江花()胜火,春来江水()如蓝。4.在括号里填上数字:

(1)危楼高()尺,手可摘星辰。

(2)朝辞白帝彩云间,()里江陵()日还。(3)碧玉妆成()树高,()条垂下绿丝绦。

5、在括号里填上表示气象的词(风、雪、霜、雷、云、雾、雨)。(1)朝辞白帝彩()间。(2)北风吹雁()纷纷。(3)月落乌啼()满天。(4)斜()细()不须归。(5)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6)夜来()声,花落知多少。

二、选择题

1、诗人杜甫人称()。A、诗仙 B、诗圣 C、诗囚 D、诗鬼

2、选出李白的作品:()A《咏鹅》 B《登鹳雀楼》 C《送元二使安西》 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出自()的《小池》。A、杨万里 B、苏轼 C、贺知章 D、陆游

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两句诗描写的是()A、春夜景色 B、夏夜景色 C、秋夜景色 D、冬夜景色

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出自孟郊《游子吟》,是一首赞美()的诗。A、父爱 B、母爱 C、师爱 D、友情

6、唐朝诗人贾岛在“鸟宿池边树,僧()月下门”这句诗中最终是选了()A.推 B.敲 C.扣 D、拉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的《无题》。A、李贺 B、李清照 C、李商隐 D、李白

8、“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出自唐朝()的《蜂》。A、李贺 B、罗隐 C、李商隐 D、陆游 三.请把左右两部分相关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1、野旷天低树 苏轼 《宿建德江》

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 《饮湖上初晴后雨》

京口瓜洲一水间 王安石 《泊船瓜洲》

水光潋滟晴方好 孟浩然 《出塞》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歌颂情谊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蕴含哲理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热爱祖国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思念故乡

四、根据句子的意思填写相应的古诗。

1、新春佳节,一派喜庆的气氛,人们也异常喜悦,用各种方法来喜迎这个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如燃放鞭炮、贴春联等,正如王安石所写的《 》:()。

2、当我们浪费粮食时,爸爸妈妈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

3、小明是个顽皮的孩子,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

4、当我们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时,我们自然会想到送别诗。如,李白送别时写了“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与友人离别之情。他还送别好友汪伦时,写下了“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诗句,成为借景抒情的名句。高适在送别董大时也写了“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

5、在《登鹳雀楼》、《锄禾》、《望庐山瀑布》这三首诗中,描写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表达了作者热爱劳动人民及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的诗句是()。常用来说明“站得高,望得远”的诗句是()。运用夸张手法描写的诗句是()。

6、西湖美景闻名天下,下阵雨时的西湖更是别有一番景色。北宋诗人苏轼就曾写下诗句(“。”)

7、诗人陆游在《示儿》这首诗中写出自己临终前仍恋恋不忘收复中原的事 , 从 2

(“

”)这两句诗中可以看出来。

8、《宿新市徐公店》作者是()代的(),前两句写了(),展示了一派田园风光 , 后两句写了(),表现儿童的天真可爱。

9、《暮江吟》这首诗中,(“

”)一句是交待“半江瑟瑟半江红”的原因。

10、许多大人常常用《汉乐府·长歌行》中的(“

”)诗句告诫孩子要趁年轻时刻苦努力,不要到老一事无成,只留下悲伤。

11、“故人西辞黄鹤楼 , 烟花三月下扬州。”诗中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地点是(),被送的人要去的地方是(),原诗中借景抒情的句子是()。

12、古诗《泊船瓜洲》中的反问句是(“

。”)

这句话的意思是()

作者是()代(),我们还读过他的()。

13、《望庐山瀑布》中的“庐山” 在现在的()省 , 是我国著名的()。

1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词牌名是(),词的作者是(), 词中拟人的句子是(),你知道的词牌名还有()。

15、人们常用李商隐的(“

”)来颂赞老师的辛勤工作。

五、在括号内填上古诗的作者。

孟浩然 骆宾王 白居易 杜牧 贺知章 李白

《咏柳》—()《春晓》—()《望庐山瀑布》()《山行》—()《咏鹅》—()《忆江南》—()

六、按要求写诗句(各写一句)。

1、写春景的:

2、写夏景的:

3、写秋景的:

4、写冬景的:

5、写长江的:

6、写黄河的:

7、写月的:

8、写人的:

9、写爱国的:

10、写思乡的:

11、写友情的:

12、写山的:

七、根据诗句写成语。

1、花落知多少()

2、轻舟已过万重山()

3、不识庐山真面目()

4、读书破万卷()

5、粒粒皆辛苦()

6、相逢何必曾相识()

7、春蚕到死丝方尽()

8、万紫千红总是春()

八、有的诗就像一个谜语,你能猜出下面诗句写的是什么吗? 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九、名句联句。

1、儿童相见不相识,()。

2、白发三千丈,()。

3、(),早有蜻蜓立上头。

4、(),二月春风似剪刀。

5、接天莲叶无穷碧,()。

6、(),欲饮琵琶马上催。

7、柴门闻犬吠,()。

8、(),天下谁人不识君?

9、(),孤帆一片日边来。

10、(),只是近黄昏。

11、昼出耘田夜绩麻,()。

12、野旷天低树,()。

13、(),明月何时照我还。

14、日出江花红胜火,()。

15、停车坐爱枫林晚,()。

十、认真品读《钱塘湖春行》一诗,完成诗后练习: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反复吟读,仿佛自己也正随诗漫游西湖。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4

把此诗改写成一篇精美的小散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学六年级语文句子专项练习 篇五

一、修改病句:

1、联欢会上,同学们唱了许多动听的歌和舞蹈。

2、言行不一是一种极坏的。

3、大家都讲卫生,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证。

4、同学们都要树立起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习惯。

5、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和土地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

6、我国的艺术珍品很多,莫高窟中精美的壁画就是仅有的一个。

7、尽管天气不好,我们总是按时到校。

8、我回想起过去的往事。

9、我不禁忍不住为王民精彩的表演而喝彩。

10、沿街摆满了莴笋、韭菜、鸡鸭和农副产品。

二、扩写句子:

1、()飞机()冲向()天空。

2、()战士们()守卫()边疆。

3、()老师()批改()作业。

4、()风()吹()柳条。

5、()老红军()讲()故事。

6、()周总理()审阅()文件。

7、()大海()翻滚着()波涛。

8、()月季花()开了。

9、()他()过着()生活。

三、缩写句子:

1、红扑扑的小脸上嵌着一双大眼睛。

2、采桑叶的担子落在父亲身上。

3、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

4、一串串的葡萄挂满了整个院子。

5、海边的沙滩上有种式种样美丽的贝壳。

6、第三小学的学生浏览了美丽的西湖。

7、骆驼是沙漠里重要的交通工具。

8、蓝色的天空中飘浮着朵朵白云。

9、河对岸急匆匆地移动着一条彩色的河流。

10、我远远地望见一座银灰色的大坝。

四、改写句子:

1、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改为设问句)

2、老师带病坚持工作,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我们不会忘记。(改为反问)

3、一团烈火把邱少云整个包住了。(改为被字句)

4、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不够多么?(改为陈述句)

5、百灵鸟在树上叫。(写成拟人)

6、你来了。你别走。(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7、十五的亮很圆。(写成比喻)

6.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专项 篇六

(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阅读下面的诗歌。(3分)逢入京使(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小题1】“龙钟”、“凭”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1分)

【小题2】此诗是诗人天宝八年赴安西途中所作,请回答此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答案】

【小题1】⑴龙钟:形容流泪的样子,沾湿; 凭:托。

【小题2】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所记在语境中抓住相关词语“泪不干”“传”来理解“龙钟”“凭”两词的含义。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

试题分析:根据最后两句“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从诗人想传信给家人报平安的内容上即可体会到诗人的感情。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后面题目(共4分)端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小题1】 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①【小题2】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

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1分)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用“对”或其它词难以速到这种表达效果。(1分)【小题2】

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物)抒情。(1分)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1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重在分析重点字的表达效果,解此题要在深入弄清诗句意思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重在分析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一般格式为:借助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古诗赏析

阅读古诗《己亥杂诗》,完成下列各题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小题1】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 和 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感情。

【小题2】请你谈谈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答案】 【小题1】政治抱负,个人志向。

【小题1】表明作者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力。或:表明作者虽然辞官,但仍然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或:表现了他一贯的关心国家命运的一片痴情。【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诗词赏析一般从,内容鉴赏、主题赏析、手法赏析三个角度来赏析,从诗句中理解内容,从而感悟诗歌的主题。

4.走近名著(2分)

《童年》是 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书中塑造了 的形象是俄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典型。

【答案】高尔基 阿廖沙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要求学生对课后推荐的名著加以识记,尤其是名著里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

5.文学常识。(4分)

【小题1】《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本回忆散文集,共收录了他的十篇回忆散文。下列文章不属于《 朝花夕拾》 的一篇是()(2 分)A.《父亲的病》 B.《琐记》

C.《故乡》

D.《无常》

【小题2】阅读下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2分)

行者笑道:“嫂嫂勿得悭吝,是必借我使使。保得唐僧过山,就送还你。我是个志诚有余的君子,不是那借物不还的小人。”罗刹又骂道:“泼猢狲!好没道理,没分晓!夺子之仇,尚未报得;借扇之意,岂得如心!你不要走!吃我老娘一剑”

这段文字出自《西游记》,孙悟空为什么称罗刹为“嫂嫂”?罗刹说的“夺子之仇”是指什么?

【答案】 【小题1】C

【小题1】罗刹(即铁扇公主)的丈夫牛魔王曾经与孙悟空结拜过兄弟,所以孙悟空称她为“嫂嫂”;她的儿子是圣婴大王红孩儿,曾与孙悟空几次交战,后来被观音菩萨降服,收为善财童子,所以称“夺子之仇”。(2分。每问1分,意思对即可)【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要求学生对课后推荐的名著加以识记,尤其是名著里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特别对四大名著的知识要点加强记忆。

6.阅读白居易的《暮江吟》,完成题目。(4分)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注:①本诗大约是长庆二年白居易写于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谙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②真珠即珍珠。③可怜:指可爱。②

③①【小题1】 请赏析首句中“铺”的妙处。(2分)【小题2】全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

【小题1】“铺”字显得委婉、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小题1】热爱自然、自求外任的轻松、闲适的心情。【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诗词赏析一般从,内容鉴赏、主题赏析、手法赏析三个角度来赏析,从诗句中理解内容,从而感悟诗歌的主题。此外,’炼字”也是诗词赏析的重点,学会鉴赏诗歌用语的妙处。

7.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小题。(4分)清平乐· 检校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小题1】这是一首乡情词,上片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烘托静谧和谐的氛围。下片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2分)【小题2】这首词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2分)

【答案】

【小题1】安居乐业的农村生活景象 老夫闲看儿童打枣

【小题1】这首词语言质朴、通俗易懂,读来琅琅上口,用日常口语和白描手法,表现朴素的农村生活,勾勒鲜明的艺术形象。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词 【解析】略

8.填空。(2分)

“你写信封为什么老是这么不neat(干净)?日常琐事要做得neat(干净),等于弹琴要讲究干净是一样的。我始终认为做人的作风应当是一致的,否则就是不调和;而从事艺术的人应当最恨不调和。”

选段中的“我”是指(人名),从信的内容看出“我”是一个 的父亲。

【答案】“我”是: 傅雷;“我”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傅雷的了解,注意结合《傅雷家书两则》的相关内容分析。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9.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7题。(2分)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后人对王建的炼字的功夫十分推崇,认为诗中的“落”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2分)

【答案】“落”字,化静为动,富有动感,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仿佛秋思如皎洁的月光般洒落人间似的,表达出诗人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言之有理即可)【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试题分析:品味关键字词是诗歌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应留心字词在诗中的意思,体会该字词在诗中创设的意境,学会分析该字词所传达的情感。此处“落”字,化静为动,富有动感,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仿佛秋思如皎洁的月光般洒落人间似的,表达出诗人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0.下列关于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范进中举》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故事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

书人的迫害,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世态的炎凉。

B.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C.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笔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从百草园到

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故乡》都是其中的作品。

D.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兴盛于宋代。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而李清照可以说是婉约派的代表。

【答案】C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C 《故乡》选自《呐喊》。本题考查学生的文学常识的掌握,这要求学生以课本为依托,作相应的知识积累,对课本所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内容、作品人物进行识记好归纳概括和掌握。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颂公德的文字,称为“铭本”,后来逐渐发展演变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句式工整而且押韵。试题分析: 考点:文学常识

点评:对于文学常识,学生要以基本篇目所涉及的古今中外重要作家、作品为主,可将众多的作家、作品按古代、现代、外国三个方面分类整理、概括熟记。

11.名著阅读。(1)《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 《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这些诗里集中体现了、童真、自然三大主题。

(2)《伊索寓言》中有不少故事是借动物形象来嘲讽人类缺点的,《蚯蚓和狐狸》嘲笑了 ;《蚂蚁和蝉》讽刺了。

【答案】

(1)泰戈尔 ;母爱。

(2)吹牛皮说大话的人 好逸恶劳的人。【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用心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了解作者、国籍,作品的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轻松应对试题。本题考查的是《繁星》《春水》《伊索寓言》几部作品,对其中的作者、人物、情节要有准确的把握。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作“铭”,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B.《阿长与<山海经>》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本文选自小说集《呐喊》。C.《芦花荡》的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赵树理,他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

D.唐代著名诗人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他通过《桃花源记》表达了对和平社会的追求和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

【答案】A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B.《阿长与<山海经>》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C.《芦花荡》的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孙犁;D.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3.下列对《逢入京使》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在远赴边塞的途中,偶遇返京的使者,思乡之情奔涌而出,不可遏止。

B.东望故园,长路漫漫,亲人远隔,怎能不让人泪雨滂沱,所以诗人沉浸在思乡的悲苦中不能自拔。

C.诗中不说旅途艰辛,不说归家无期,万千思念尽在一声“传语”中。D.该诗以平实的语言,抒写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的复杂情感。

【答案】B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对诗歌的字词理解、词句赏析、词语作用、主要内容、诗歌主旨都要有一定的理解,才能轻松做出选择。理解诗歌《逢入京使》的内容和主旨,可以看出B项说法不正确。这首诗前两句写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后两句一方面表达诗人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胸襟,柔情与豪情交织相融,感人至深。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暮春山间(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小题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题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答案】

【小题1】表现了诗人欣赏山中暮春之景的愉悦闲适之感。

【小题2】桃花落处无人看见,洗手时闻到流水中有桃花的香味,这是运用侧面描写(虚实相生、侧面烘托),借涧水之香烘托桃花之香,展现出一种幽美静寂的意境。【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注意清新诗意的写景语言,可看出诗人内心的愉悦之情。

【小题2】试题分析: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如此题是侧面描写,借涧水之香烘托桃花之香,展现出一种幽美静寂的意境。

15.名句填空。(7)

(1),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2),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3)晴空一鹤排云上。(刘禹锡《秋词》)

(4)最是一年春好处。(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5),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盈盈一水间。(《迢迢牵牛星》

(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则不复也。”

【答案】(1)海日生残夜(2)折戟沉沙铁未销(3)便引诗情到碧霄(4)绝胜烟柳满皇都(5)瀚海阑干百丈冰(6)——(7)略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7.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专项 篇七

一、小学体育和语文知识整合的基本思路

体育课堂的练习方法及组织形式都是按一定的规则或顺序来开展的, 若要实现语文知识和体育练习有机的结合, 就必须找出语文知识元素的潜在规律。笔者通过对小学语文教材的仔细研究, 把语文知识元素的规律归纳为对应关系、顺序关系和隶属关系三种 (见表1) 。凡符合这三种规律之一的知识元素, 都可以通过特殊的编排处理方法, 和相应的体育练习有机整合。

二、小学体育和语文知识整合的教学范例

为了使小学体育教学和语文知识有机整合, 笔者在本县区域内的多所小学, 指导教师开展为期一年的课堂实践研究, 积累了大量的教学案例, 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成效。

范例一:跳声母练习

学习目标:1.发展弹跳能力, 巩固拼音声母顺序。

2.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和学习汉字拼音的兴趣。

练习方法:在场地上画出3组~4组方格, 按不同顺序用粉笔在方格中标上拼音声母 (见表2) 。把学生分成3组~4组, 每组对应一块方格, 让学生依照声母顺序如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进行跳跃练习, 学生练习数次后轮换场地。要求同组学生之间相互帮助, 相互提示。

范例二:反义词合作跑

学习目标:1.发展奔跑能力, 发扬合作精神, 巩固已学的反义词知识。

2.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和对词语知识的兴趣。

练习方法:制作2组红色字卡和2组白色字卡, 红卡Ⅰ字卡上分别为高、长、胖、美、快、白、前、爱, 白卡Ⅰ上分别为相应的反义词 (字) 矮、短、瘦、丑、慢、黑、后、恨。红卡Ⅱ字卡上分别为内、出、来、好、优、升、贫、甜, 白卡Ⅱ分别为相应的反义词 (字) 外、进、回、坏、劣、降、富、苦。在场地上画出起跑线和终点线, 把学生分成4组 (见图1) , 第 (1) 组学生每人发给红卡Ⅰ中的一张字卡, 第 (2) 组每人发白卡Ⅰ字卡一张, 第 (3) 组每人发红卡Ⅱ字卡一张, 第 (4) 组每人发白卡Ⅱ字卡一张。持红卡的 (1) 、 (3) 组为主导组, 持白卡的 (2) 、 (4) 组为对应组。练习开始 (1) 、 (3) 组排头到起跑线上并大声报出字卡上所标的汉字, 如“美”、“快”。 (2) 、 (4) 组中相应持“丑”、“慢”的学生迅速跑到起跑线, 并大声报出自己所持的汉字, 和 (1) 、 (3) 组排头牵手跑过终点线。以上方法按顺序依次进行。一轮练习结束后各组交换字卡继续练习。

范例三:“字音归类”快速跑接力练习

学习目标:1.发展学生快速奔跑能力, 巩固学生已学汉字的正确读法。

2.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和学习汉字读音的兴趣。

练习方法:选择一组读音相近且学生容易混淆的汉字, 如can (参、灿、蚕、惨) , cang (藏、仓、苍) , chan (产、缠、颤、忏) , chang (场、长、唱、常、尝、厂) , 制作成字卡, 根据学生人数, 每个字可制作2~3张。随机发给每位学生一张字卡。在场地上画出起跑线和折返线, 在折返线上放置3支~4支障碍柱, 并在每个折返处画出4块方格, 分别标上c an、cang、chan、chang (见图2) 。把学生分成3~4组进行接力比赛。每位学生根据自己所持卡上的汉字读音在折返处把字卡放入相应的拼音方格内。根据每组的完成速度排名分别记5、3、2、1分。检查所放字卡, 错误一张扣1分, 最后计总分按分数高低排名。一次练习后, 由小组长随机发卡再练习。要求小组同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小学体育和语文知识整合教学的案例, 除以上三个范例外, 还有单字拼句 (多个单字拼成句子) 接力练习, “古诗词”轻物体投准、偏旁造字接力、“词型归类”变道跑、同义词点标赛、“字音对应”定距跑等, 均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取得很好的成效, 且各类练习和知识元素之间又可交叉编排, 使体育课堂的练习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和学习语文知识的双重兴趣, 能进一步提升体育教育的功效。同时我们还惊喜地发现在体育练习中融入知识元素, 能适度地削弱学生体能对抗的激烈程度,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赖天德.学校体育改革热点探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5.

[2]王成珏.运动技能游戏的创编范例[J].中国学校体育, 2007, 10.

[3]沈书生.关于现代教育整合观的初步研究[M].电子文献, 2005, 4.

8.浅析农村小学语文知识的拓展 篇八

一、在依托本资源的情况下,充分考虑农村学生的生活及感知、认知特点进行多层次地知识拓展

特别要把握好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感受到语文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祖国传承几千年的语言文学的魅力。我在初期的语文教学中就曾犯过一些经验性的错误,在语文知识的拓展活动中,我只注重了文本资源的表像内容,而没有深入理解和运用文本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更没有考虑到农村学生的感知和认知能力而任意拓展,使拓展脱离了现实,脱离了农村学生的自生特点,导致了拓展的失败。

二、在拓展环节的设计上,要紧密结合文本所表达的主题

将农村学生善良的愿望,美好的情感和丰富想象力的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融为一体,以达到语文知识与学生认知能力的统一,使拓展成为提高农村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二组的四篇课文及阅读链接《我的中国心》,整组课文表达了炎黄子孙、海外赤子的爱国激情。我除了让学生说出自己对这组课文的感受外,还设计了以下环节:(一)这组课文中哪些人、哪些事打动了你,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二)谈谈自己通过电影、电视知道的或生活中出现的体现爱国热情的人和事。(三)在和平年代,作为伟大祖国的少年一代,为了祖国的强大和昌盛,我们应该怎样做。(四)同学间互相交流,在学习和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困难和问题,是怎样克服和解决的,有哪些收获。这样,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和拓展中,发现问题、开掘难点、不断地产生疑难,又不断地解决疑难,才能获得新的知识,发展思维,从而实现语文知识的拓展。

三、充分激发学生质疑提问的兴趣,积极培养学生勇于思考质疑提问的习惯

9.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专项 篇九

一、为下列句子填上正确的标点。

1、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 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 这是不是很有趣

2、她高声喊道 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

3、老人说 你问的那只骆驼 是不是左脚有点跛

4、来吧 我让他们放你进来 高尔基说

5、是个小男孩吗 高尔基问

6、快点收拾行装 妈妈说 大部队要出发了

7、时间长了 他对这块大石头发生了兴趣 这么大的一块石头 是从哪儿来的呢

8、我明白了 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 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 说 那你就留下来吧

9、后来 祖逖当上了将军 他带领的部队纪律严明 作战勇敢

二、填写名言

1、聪明在于学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肯登攀。( )

3、___________之崛起___________。( )

4、任何成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 )

5、书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阶梯。( )

6、___________而知新。_________________,必有我师焉。( )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乐乎?( )

8、___________________,清泉石上流。( )

9、__________________,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10、江碧鸟逾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 )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

13、_________________重重柳,_______________处处梅。( )

14、____________________,始于足下。

百尺竿头,____________________。

15、耳听为虚,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金无足赤。

三、找出句子中用得不恰当的词语,用“——”标出,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

1、同学们非常敬爱王老师。( )

2、这次考试,同学们的成绩都升高了。( )

3、老师巴望我们努力学习。( )

4、在庆祝会上,同学们热情地欢乐。( )

5、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激烈的掌声。( )

6、我们要爱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

7、弟弟作业本上的字迹整整齐齐。( )

9、他的英雄事迹鼓励了在场的观众。( )

10、我家邻居的小女孩惹人可爱。( )

11、老师请求同学们像王红那样刻苦学习。( )

12、足球是大家十分热爱的一项运动。( )

13、林老师说话的态度很温暖。( )

四、把下列句子补充具体。

1、一只( )灰雀在树上( )唱歌。

2、同学们看到了王老师( )脸。

3、我们( )爬着( )石级。

4、( )枝叶把森林( )封起来。

5、( )草地上盛开着( )野花。

6、( )西北风( )刮过树梢。

7、( )汽车( )驶过来。

8、西沙群岛是个( )地方。

9、( )岩石上长着( )珊瑚。

10、海参( )蠕动。

11、( )大龙虾( )划来划去。

12、( )海龟( )翻了个身。

13、( )树林里栖息着( )海鸟。

14、( )夜空中挂着一轮( )明月。

15、( )盒子里装着( )贝壳。

16、张老师( )给我们讲课,我们( )听着。

17、金鱼在( )水里( )游来游去。

18、少先队员( )歌声在( )田野上荡漾。

10.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专项 篇十

穿透灵魂的微笑

非洲的一座火山爆发了,随之而来的泥石流狂泻而下,迅速扑向座落在山

脚下不远处的一个小山庄。农舍、良田、树木,一切的一切都没有躲过被冲毁的(劫难

困难)。

滚滚而来的泥石流惊醒了睡梦中的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流进屋内的泥石

流已上升到她的颈部。小女孩只露出双臂、颈和头部。及时赶来的营救人员围着 她一筹莫展。因为对遍体鳞伤的她来讲,每一次拉扯无疑是一种更大的(伤害危害)。

此刻房屋早已倒塌,她的双亲也被泥石流夺去生命,她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

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始终没有叫一个“疼”字,而是咬着牙微笑着,不停地向营救人员挥手致谢,两臂做出表示胜利的“V”字形。她(坚信 相信)政府

派来的营救人员一定能够救她。可是,营救人员倾尽全力也没能从固若金汤的泥石流

中救出她。小女孩始终微笑着挥着手一点一点地被泥石流(淹没掩盖)。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脸上流露着微笑,手臂一直保持着“V”字形。那一刻

仿佛漫长如一个世纪,在场的人含泪目睹了这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世界静极,只见灵魂独舞。

死神

可以夺去人的生命,永远夺不去生死关头那“V”字所蕴含的

信念和精神!常常在生命边缘蕴含着震撼世界的力量,让人生所有的苦难如轻烟般 飘散。

世界上最坚硬不屈的就是那在苦难中的微笑着、痛苦着、高扬信念旗帜的灵魂。

1、在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2分)

2、在“

”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1分)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2分)

一筹莫展:

固若金汤:

4、“V”字形代表

,“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是指

(2分)

5、你是怎么理解“世界静极,只见灵魂独舞”这句话的?(2分)

6、请再读一读题目,思考:为什么说小女孩的微笑是“穿透灵魂”的呢?请写一

写你的理解。(2分)。

爱的力量

那年,小妹因为受伤住进了医院,我去陪护。

同病房有一个女孩,她是因为车祸住进来的。自住进来的那天起,她就一

直昏迷不醒。女孩在昏迷中不时地喊着:“妈妈,妈妈!”

女孩的爸爸手足无措地坐在病床前,神色凄楚地看着女儿痛苦地挣扎,不知

该如何帮助女儿,只是不停地(①)医生:“救救我女儿,救救我女儿!”

他不知道,医生该用的药都已用了,而病人,有时候也是要自救的。能不能

活下,既要看她对这个世界是否充满生的(②),也要看她的造化。

一个护士问那个男人:“孩子的妈妈呢?你为什么不叫她妈妈来?”

男人埋下头,低低地说:“我们离婚很久了,我找不到她。”

护士皱了皱眉头,默默地坐下来,轻轻握住女孩凉凉的手,柔声说:“女儿

乖,妈妈在,妈妈在。”

男人抬起头,吃惊地看着护士,少顷,脸上流满泪说:“谢谢,谢谢!”

女孩唤一声“妈妈”,护士答应一声,而护士与那个女孩差不多年龄,还没结婚。

女孩像落水者抓到了一根稻草般死死(③)护士的手,呼吸慢慢均匀下来。

在以后的日子里,那位护士像一位真正的妈妈那样,一有空就守在女孩病床前,握着她的手,跟她说话,讲故事,轻轻地唱歌„„直到那女孩完全醒来。

医生说:“她能苏醒是个奇迹。”

女孩说:“我感觉到妈妈用一双温暖的手,一直牵着我,一直牵着我,把我从

一个黑黑的冰冷冷的井里拉上来„„”

人们把赞扬的目光投向那位充满爱心的护士,护士地脸微微红了说:“我记

得读过一句名言,母爱可拯救一切。”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手足无措()

拯救()

2、给文中标有①②③的地方选择最恰当的词。

A、恳求

B、哀求

C、要求

A、希望

B、期望

C、渴望

A、抓住

B、攥紧

C、牵着

3、这位女护士做了一件什么事呢?

4、“女孩苏醒是个奇迹”,请问是什么创造了这个奇迹?

5、歌颂母爱的名言或诗句很多,请你写一句。

6、“少顷”的意思是

,请你再说出几个表示时间短的三字词:

、、。

7、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最想对这位女护士说些什么呢?

8、你对文中的“母爱可拯救一切”是怎么理解的?联系实际或课文内容谈一谈。

那年,我刚满十一岁。有一天,像往常一样,我跟着父亲去附近湖中的小 岛上钓鱼。

那是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夜晚。我和父亲分别放好鱼饵,然后举起鱼

竿,把钓线抛了出去。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得银光闪闪。

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我

xiāo xīn yī yī()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也许是鱼想摆脱

我的鱼钩,不停地甩动着鱼尾并跳跃着,湖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 不少水花。我等那条鱼挣扎得jīng pí lì jìn()了,迅速把它

拉上岸来。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 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十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 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说。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zhēng biàn()着,哭出了声。

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

船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

是,我们必须遵守规则。”从父亲那()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

话是没有商量余地的。

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yī yī bù shě()地把

它放回湖里。大鲈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转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

转眼间三四十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

我再没有钓到过像三四十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

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

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 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三四十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1、根据拼音在文中的括号里填写词语。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涟漪:

翕动:

不容争辩:

3、选择。

文中横线上应填的合适词语依次是

A哄骗

父亲那循循善诱父亲那的目光

B鼓励

父亲那严厉、冷峻的目光

C安慰

父亲那不容置疑的坚定目光

D教育

父亲那指导员似的手势

4、父亲要“我”把大鲈鱼放回海里去,是因为

5、用“----”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6、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联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篇文章以后的启示。

7、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四 一季风雨

我忘不了那个日子,忘不了那个雨天。

那一件往事,使我一生都会内心负疚;那天的情景,使我所有的回忆

都低头忏悔。∥

那天我要去上学,父亲便挑着我的东西送我去二三十里外的学校。我带

着自己的书包,跟在父亲的后面。

时值秋收农忙季节。天还未亮,我和父亲便从家里启程。走在田间小路

上,每碰上一处收割稻谷的人,父亲那紧缩的眉头就会微微皱一下。我懂得父 亲那时的心情,但为了送我上学,父亲没有说一句话,只是急匆匆地走在我的 面前。

看着前面父亲匆忙赶路的背影,我的心中掠过一丝阴影,随即(慌忙

慌乱)起来。∥

赶到学校,并没有开学。只是为了在校多玩几天,我向父亲撒了谎。许是父亲从我的眼神中看出了什么,但他并未批评我。把一切东西安排好了 之后,父亲连坐也没坐一下,抹一把汗水,抄起扁担就走了。

我无言目送父亲,他的背影一点一点地被抹入视野的边缘。我十分理

解一个本分的庄稼人在收割庄稼时的心情,也能理解父亲临走时对我的一再(关照、关心)。

送走父亲不多久,天空变得阴暗起来。我的心情也变得更加不安,念

起家中母亲独自收割稻谷的紧张情况,更念着还在匆匆赶路的父亲。∥

几阵风后,便下起雨来。雨越下越大。我面前的视野逐渐模糊起来,不知是由于铺天盖地的雨水还是早已盈眶的热泪,在模糊的视线中始终晃动 着一道清晰的身影,父亲,父亲!您走在哪里了?二三十里远的山路,您在 哪里避雨呢?在我的记忆中,那场雨是最狂暴无情的一季风雨。它冲去了我 少小全部的灰暗和幼稚,冲去了我心中所有的荒唐和无知。

尔后得知,那天父亲并没有寻找避雨的地方,而是冒着滂沱大雨快步

赶回家中。他一踏进家门便问母亲:“稻谷全收回没有?”

尔后得知,那天竟是我父亲的四十岁生日!

我小时,父亲的生日少有客人来,加之我从十二岁起便外出念书,不

曾关注过父亲的生日,那天我在撒谎时,同样(省略、忽略)了它。当母亲 低声告诉我时,我哭了,哭得很伤心,觉得心里阵阵绞痛。望着屋外父亲略 显老态的身影,我哽咽无语:父亲,我对不起您,不懂事的儿子对不住您啊 „„父亲。∥

这个故事已过去几年了,虽然父亲从没提起过它,这个故事或许就和

他曾经经历过的许多往事一样平平淡淡,但我的悔恨与日俱增。∥

1、划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

2、从文章中找出与画横线的句子相呼应的一个句子,用“

”画出来。

3、文章已经用“∥”分好段,请你概括第二、三段的大意。

第二段:

第三段:

4、结合文章内容填空:

①“父亲每碰上一处收割稻谷的人,眉头就会微微皱一下”是因为。

②文中“我”的情感在不断变化着:由一开始的 到后来的“不

安”,再由“不安” 到最后的。

5、看着窗外无情的滂沱大雨,念着雨中的父亲,“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请根据文意,写出“我”当时的内心想法。(不少于30字)

6、文题中的“一季风雨”仅仅是指大自然的狂风暴雨吗?还指什么?结合文章 谈谈自己的理解。

7、父爱,是抛下紧张的收割陪着孩子踏上返校的路;父爱,是对孩子偶尔一次 犯错的宽容„„父爱,是

。(请根据自

己的生活体验也写上一句)

一个寒冷的冬天,小镇上来了一群逃难(nan nan)的人.。他们面呈菜

色,疲惫不堪。善良而朴实的小镇居民,家家烧火做饭,(款待 接待 招待)他们。这些逃难的人,显然很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他们连一句感谢的 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当杰克逊大叔 将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 需要我做吗?”杰克逊大叔心想,给逃难的人一顿饭吃,每个善良的人都会这 么做。于是他回答:“不,我没有什么活儿需要您做。”

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 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杰克逊大叔想了想,说:“我想起来了,我家确实有一些活儿需要您帮忙。不过,等您吃过饭,我再给您派活儿。”

我现在就做

等做完了您的活儿

我再吃这些东西

年轻人站起 来说

杰克逊大叔十分(赞赏 赞扬 欣赏)地望着这位年轻人

他知道如 果不让他干活儿

他是不会吃东西的思量片刻后,杰克逊大叔说:“小伙 子,你愿意为我捶捶背吗?”说着就蹲在这个年轻人跟前。年轻人也蹲下来,轻轻地给杰克逊大叔捶背。

捶了几分钟,杰克逊大叔感到十分惬(jia qie)意。他站起来,说:“好 了,小伙子,您捶得好极了,刚才我的腰还很僵硬,现在舒服极了。”说着将食 物递给了这个年轻人。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杰克逊大叔微笑地(注视

凝视 紧盯)着这个年轻人,说:“小伙子,我的庄园需要人手,如果你愿意留 下来的话,我太高兴了。”

年轻人留了下来,很快成了杰克逊大叔庄园里的一把好手。过了两年,杰克 逊大叔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杰克逊对女儿说:“别看他现在一无所有,可他 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20多年后,这个年轻人(果然 竟然 居然)拥有了一笔让所有美国人羡慕 的财富,他就是石油大王哈默。

1、请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横线上。

2、用””画出括号里正确的读音或词语。

3、给文章第4自然段空白处加上标点。

4、读例子,找规律,写词语。

风景如画

骨瘦如柴

、5、文中多处写到杰克逊的“想”,这对表现那个年轻人的品格具有衬托 作用,同时也说明杰克逊具有

的品格。

6、填空。

(1)“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是因为

;(2)“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明

;

(3)“先生,我不能吃您的东西”,这是因为

;(4)当他为杰克逊大叔捶完背后,便“立刻狼吞虎咽起来”,这又是因为

(5)杰克逊大叔断定这个现在“一无所有”的年轻人“百分之百是个富翁”这是因为

7、故事的结局让人感到意外,人们怎么也不会把当年那个骨瘦如柴的年轻人和美

11.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专项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知识积累;思维培养;应用

一、小学语文

小學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涵盖了听、说、读、写以及这几个方面的综合,同时它还是一门重要的语言交流工具,是人类沟通的桥梁,是信息传播的载体,是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关键,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可以说语文知识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可见,语文对我们小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语文知识积累与思维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语文知识的积累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的提高又提高了学生在语文知识积累方面的效率与质量,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学生知识的积累和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的锻炼和培养。

二、知识积累

所谓的知识积累就是指学生在学习或课外学习过程中把字、词、句进行积累的过程,通过对知识的积累,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可以在日后的学习、写作中灵活运用。

我们先了解一下,在现阶段,小学语文知识积累教学现状:

1.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过多地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知识积累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了学生知识积累能力差。

2.虽然新课改的实施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了创新,但对于知识的传授与积累等方面的教学手段却还是比较传统的,从而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等。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共同谈论一下,知识积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勇于表现自己,但自制力比较差等特点,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大部分需要识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竭尽全力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尽可能多地记住所学知识。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文中,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关于少数民族的图片,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说出我们的少数民族都有哪些?这些少数民族有什么特征?作者为什么用小鸟、树枝、蝴蝶等这些景色来描写上课的情景等,不但让学生了解了少数民族的特征,而且还和其他学科的知识联系在一起,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2.在基础知识积累过程中,多采用形象记忆法,便于学生乐于接受。如,在学习“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人多力量大,因此,三个人在一起,就组成了“众”。

3.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知识的积累。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的示范作用,让学生掌握知识积累的技巧,在进行课外阅读过程中,鼓励学生把一些名言警句,写得比较好的段落积累下来,便于学生在日后的写作中运用;教师也可以每周抽出一节课,举办知识积累大比拼,既可以激发学生知识积累的热情,而且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

三、思维培养

思维培养主要指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是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教师应在学生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的前提下,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下面,谈谈思维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培养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强烈的求知欲是创造兴趣的前提条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征因材施教,并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形成自己的创造思维方式。

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引导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自主地去接近教材内容,鼓励学生多发表不同的意见,由被动地接受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对课程的探究过程中,能够提出自己新的观点和看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

总之,语文知识积累和思维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对这两方面的培养与创新,要充分发挥两者在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贾青.浅谈小学语文知识的积累与运用[J].新课程(教师版),2010(1).

[2]龚丽萍.创造性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J].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2012(2).

12.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专项 篇十二

一、读名著、读经典,提升自己的国学素养

要提高自身的中华传统文化素养,必须下功夫读经典、读名著。要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给自己定目标,至少每个月要精读一本经典著作,每周阅读3~5本优秀刊物。在开始时,最好选择《中华传统文化概览》《中国历史文化》《中华上下五千年》等书籍,对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个大概的了解,再阅读文学、哲学、历史、科技、地理等门类的经典书籍。在读经典时要善于挤时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不妨学习古人刻苦学习的一些方法,把零碎的时间利用起来。同时,尽量减少娱乐、应酬,尽可能集中时间阅读。

二、建立学习兴趣小组,开展互帮互学

一些小学语文教师本来有阅读优秀书刊的愿望,但苦于没有同伴。他们怕被校领导批评不务正业,也怕同行讥讽为不知天高地厚,忧心忡忡。我们不妨联系几个志趣相投的同行,组成或紧密或松散的学习小组,大家在一起制订学习计划,一起交流学习方法和心得。或许,领导不仅不会阻挠你的阅读,还会赞扬你;同事不仅不会讥讽你不合时宜,还会暗暗羡慕你。阅读小组人数可在4~6人,人数多少可考虑方便性、相似性、补偿性等因素。这样,志趣相投、心理相容、智能互补等良好阅读群体的心理原则可落实:教师个体内在的“群体感”“亲和感”“友谊感”等,能在阅读交流中得到较好体现。还能做到彼此倾听、共同讨论、相互借鉴吸收,达到利用集体的力量实现小组成员的智、情、意等方面的共同发展、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小组学习,可以激发大家的阅读兴趣,遇到问题大家可以交流探讨。

三、挖掘整理具有地域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很多地方都是产生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我们可以深入民间,去挖掘和整理个人所在地的优秀文化,既可以当作传统文化教育的乡土教材,同时也对弘扬地方优秀文化做出了贡献。我所在的西北小镇甘肃省武山县滩歌镇,就有丰富的人文资源。我在学习的过程中,搜集了红军长征经过滩歌镇的故事,讲给学生们听,学生的兴趣十分浓厚。我曾经去距离小镇十余公里的圈子阂,抄录了宋代摩崖石刻,讲给学生听,学生同样很感兴趣,对滩歌有这样厚重的历史感到惊喜。

四、读写结合,撰写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

在阅读过程中,文本与生活之间实现着多种视界的融通,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克服,产生新的视界;随着阅读的深入,往往会产生更加深邃的、新颖的、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思维火花。但是这种思维常常只是混乱、粗疏、零碎而飘忽的,还不能算是阅读者自己的东西,必须经过自己的重新筛选、组织。这时,就需要我们由动脑到动手,开始书写自己的阅读心得了。写作是阅读的进一步深化,“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过──那种知识、思想方可算是你的了”。现实生活中, 许多知识渊博、内涵丰富的的人人士士无无不不是是阅阅读读和和创创作作的的典范,他们养成的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成就了他们的非凡人生。许多小学同行都有一个顾虑,认为读读文章还可以,写文章哪是我们这些基层老师能做得了的。写文章是学者、作家才能做的。其实我们只要认真阅读了,就会有自己的感悟,然后不妨用笔写出来。这不仅有利于自己所学知识的巩固,而且能使自己的知识得到升华,使自己的思维得到扩展。

五、与名师交流学习心得,激发自己的学习动力

13.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专项 篇十三

门里有个人。大口里面装小口。一条白毛巾挂在木头上。

山上有座山。大象旁边有个人。人在云上走。一户一斤米。

骑牛写文章。三人一日行。坐在广播下。独木桥上有只牛。

由字尾巴弯。一口咬断牛尾巴。十字尾巴弯,数数还少三。

把矛放在木上。人才进了门。很字两人离,木棍左边立。

一排变两排,看看没有手。这个同学真马虎,同字丢了一小竖。

水车千斤重。大王头上有个人。三个太阳在一起,真呀真漂亮。

大哥压着可弟身。宝贝小口头上开。大米青草一起吞。

牛儿坐在房檐下,抬头看天少一画。用上两点力。太阳照在西边。

又到了村里。河边去一去。画时圆,写时方,有它暖,没它凉。

一个人,两个人,一个在前两个跟。团结起来力量大,人多谁也不离群。

左边绿,右边红,左右相遇起凉风。绿的喜欢及时雨,红的最怕水来攻。

14.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专项 篇十四

A.《傅雷家书》中傅雷希望儿子不惧怕孤独,能更坚强。曹文轩的《孤独之旅》中杜小康也是忍受孤独逐渐成长的。

B.《水浒》生动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它讲述了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冲雪夜上梁山、燕青义救卢俊义等一个个生动传神的故事,这些奇人奇事构成了一个异彩纷呈的艺术世界。

C.《故乡》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我们学过的《藤野先生》也选自《呐喊》。D.《骆驼祥子》中,祥子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但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

【答案】C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名著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本题抓住文字信息根据知识积累判断各项正误即可,C错,《藤野先生》是散文,选自《朝花夕拾》,《呐喊》是小说集。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5分)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诗的第一句表明了作者对涧边幽草怎样的情感?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是哪个字?(2分)(2)后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好在哪里。(3分)

【答案】

【小题1】喜爱,怜。

【小题2】这两句诗以水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出小舟闲适宁静之景,表达了诗人寻求宁静、自甘寂寞的恬淡心境。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注意品味诗中流露出的情感并把握关键词语的含义。“怜”,怜惜,喜爱。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

试题分析: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要求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翻译本句话,然后分析水急飞转流动衬托出小舟的闲适宁静之景,表达了诗人寻求宁静、自甘寂寞的恬淡心境。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阅读下面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每小题2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小题1】对本诗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诗题中的“酬”字,点出了刘禹锡对白居易在扬州热情招待的感谢之意。

B.首联点出诗人被贬谪之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音讯隔绝时间之长的怅惘之情。C.颔联“闻笛赋”“烂柯人”巧用典故,写出了诗人悲悼旧友、物是人非的感慨。D.尾联写出了诗人借酒销愁、伤感消沉的情绪和对被贬二十三年的愤懑之情。【小题2】请从写法或内容角度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进行赏析。

【答案】 【小题1】C

【小题2】从内容或写法上作出分析均可。

示例:①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通过描绘“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皆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达观。②“沉舟”“病树”二词描写形象生动,深刻地反映了事物的变化发展规律,并被赋予新义: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因为这首诗是课内的,因此学生们学的应该比较扎实,错误很快就能选出来。A项“酬”是对赠诗以诗酬答之意;B项“弃置身”是“被弃用”之意;D项明显不对,全诗表达了一种乐观旷达、振奋坚忍的精神。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 试题分析:这道题给了赏析角度,所以考生就节省了不少的时间来组织语言答题。并且这个句子作为课内重点掌握的名句,学生应该是掌握的很娴熟。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下面关于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属于动态描写,前者奔腾壮烈,后者舒展柔美,以化动为静的浪漫想象,突出了山势和丘陵的绵延起伏,奔放活泼的气势,也表现了诗人情感的跃动。

B.“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议论,借前朝历史告诫晚唐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语言含蓄,怀古之中又透伤今。

C.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愤懑,后四句高昂乐观,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D.余光中《乡愁》一诗中“浅浅的海峡”和人们渴望早日团聚的愿望形成强烈的反差,抒发了诗人浓浓的思乡思国之情。

【答案】A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试题分析:A.应该是“以化动为静的浪漫想象”,所以A项不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

点评:鉴赏诗歌,主要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表达情感等方面。其中包括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要素。如借物抒情、融情于景的抒情方式,托物言志、以动写静,以小见大,虚实结合等表现手法,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修辞有比喻,拟人,借代,隐语,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用典等等。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要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等。

5.名著阅读。(6分)

【小题1】 国作家 的《格列佛游记》,通过格列佛在四个国家的奇遇,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败和罪恶,抨击了侵略战争和殖民主义。(2分)【小题2】在“飞岛国”有两种侦察案件的方法是(2分)

【小题3】《格列佛游记》中,利立浦特小人国的皇帝邀清格列佛观看宫廷表演前,小人国人民已经不再觉得格列佛对他们会有危险了,有时会在格列佛的身体上玩耍。他们是怎么玩耍的?(2分)

【答案】

【小题1】英国 江奈生·斯威夫特 【小题1】粪便侦察法、字母破译法

【小题1】在格列佛的手掌上跳舞;在格列佛的头发里捉迷藏。【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外国文学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能力。阅读名著时,除了要识记作品的作者、国籍等基础知识,还要对作品中精彩的情节予以精读,比如《格列佛游记》中就要对“小人国、飞岛国、智马国”进行精读。

6.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8分)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料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被打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一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得过来,靠了门。

【小题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我国古典名著《 》。(2分)

【答案】

【小题1】官逼民反 【小题1】单刀直人 【小题1】绝处逢生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小说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情节的解读能力。根据“林冲上梁山、林冲误闯白虎堂、林冲到了野猪林”来分析蕴含其中的歇后语。

7.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题目。(5分)山 馆 北宋 余 靖

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远岫①穿云翠,畲田②得雨肥。渊明谁送酒③?残菊绕墙飞。

【注解】①岫:山。②畲田:焚烧田里的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的田地。③渊明谁送酒:陶渊明隐居田园,贫无酒钱,有亲友送酒上门,这里的意思是,诗人的境遇不如陶渊明。【小题1】“远岫穿云翠,畲田得雨肥”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2分)【小题2】联系首联和颔联,简要分析诗人怎样表现自己的境遇和情怀?(3分)

【答案】

【小题1】“穿云翠”是生动而美丽的景象。(1分)“得雨肥”意味着丰足。(1分)

【小题1】作者运用融情于景的手法表现情怀,“萧条”不仅渲染了田园的冷落,更表现了诗人此时心情的黯淡、孤寂。(2分)树因秋色而更显苍老,倦鸟在暮色中低徊寻巢,映衬了诗人内心的悲哀。(1分)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诗词赏析一般从,内容鉴赏、主题赏析、手法赏析三个角度来赏析,从诗句中理解内容,从而感悟诗歌的主题。“炼字”也是诗歌赏析的内容,学会分析词语运用的妙处。8.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问题。(4分)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小题1】诗歌前两句叙事,“ ”字交代了时间,“ ”词语写出了女主人公的焦灼不安、心神难宁。(2分)

【小题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

【小题1】“夜”(“秋”); “频剪”(2分)

【小题1】表达了女诗人月夜独处时的寂寞愁苦。(2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略

9.以下文学常识选项不正确的是()(3分)

A.《老王》作者杨绛,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

B.《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我们还学过他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风筝》以及小说《社戏》。

C.《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雨果,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等。

D.《背影》作者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现代散文家、诗人、教授。

【答案】C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认知能力。《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雨果,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等。

10.名著积累。(2分)

【小题1】《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的是。

【小题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 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答案】 【小题1】孙悟空

【小题2】保尔 柯察金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西游记》中的重要人物的了解,并分析出人物性格特点,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识记其相关的故事情节。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重要人物的了解,并分析出人物性格特点,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识记其相关的故事情节。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1.古诗词赏析 春雪(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小题1】第二句中的“惊”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小题2】

三、四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答案】

【小题1】表达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小题2】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白雪以人的灵性,把初春的景象写得富有情趣。【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体会诗人情感的能力。围绕诗句中“二月初见”。“惊”来体会诗人的情感。它写出了诗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的惊喜神情。此外,“惊”字状出摆脱冬寒后新奇、惊讶、欣喜的心情。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句的能力。围绕“比喻、拟人”修辞手法以及作者对春的期盼之情来鉴赏诗句即可。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小题1】“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一句的意思是什么? 【小题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小题1】举目远望,我中原故土在哪里呢?映入眼帘的只有北固楼周遭一片美好的风光了!(意对即可)

【小题2】这首词表达了人作者对被金兵占领的广大中原地区的怀念,并希望有像孙权那样有雄才有胆略的皇帝来领导抗金斗争,收复失地,统一中国。【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本题只要求解释意思,所以只要解释字词的含义,把句子所说的内容表达出来即可。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结合所学所知本诗的背景,抓住最后一句“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理解诗人杀敌报国的思想。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仲淹,字希文,世称“范文正公”,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其作品《范文正公全集》

B.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有“诗圣”之称,唐朝伟大诗人,其诗被称为“诗史”,其作品有《杜工部集》,代表作“三吏”“三别”等。

C.孟浩然,字浩然,世称“孟襄阳”,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合称“王孟”,其作品有《夏日南亭怀辛大》,《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等。

D.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河东先生”,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著作有《永州八记》和《柳河东集》。

【答案】A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文学常识的题目,每一位中学生都应该掌握一些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基本情况,这就需要同学们在日常学习时注意积累背诵。A范仲淹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4.古诗文阅读 田 家

(宋)郑獬(xiè)

田家汩汩流水浑,一树高花明远村。云意不知残照②好,却将微雨送黄昏。①【注】①浑:这里是满的意思。②残照:夕阳。

【小题1】诗歌一、二句通过描绘田家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抒发了作者_______的心情。

【小题2】诗歌三、四句写得很有情趣,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谈谈你的赏析感受

【答案】

【小题1】示例:流水、高花(树、远村);欣喜(愉悦)

【小题2】示例一:

三、四句运用拟人,诗人将“云”拟人化,以责备口吻抱怨云彩带来微雨、送走夕照,含蓄表达了自己对乡村夕阳晚景的喜爱、留恋之情。【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示例二:

三、四句借景抒情,借云彩带来微雨、送走夕照,表达了诗人对乡村夕阳晚景的喜爱、留恋之情。

【小题1】试题分析:阅读诗歌,把握诗歌主要内容,阅读诗歌一、二句可知其描绘了流水、高花、树、远村等景物;第二问,通过借景抒情的手法,从诗人所写景物中来体会诗人的情感。本诗写景明快生动,毫无阴晦之感,从中即可理解诗人愉悦的心情。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试题分析:首先得了解诗歌的写作手法有哪些,古诗中的写作手法都常见就是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此外还在引用典故、烘托和反衬、比喻、拟人等,了解这些根据诗句内容判断。然后阅读诗歌三、四句,理解其内容,根据其内容分析作答。本句中运用拟人和借景抒情的手法,任选一个,进行赏析即可。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5.诗歌鉴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小题1】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中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小题2】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解读出诗人哪些情感?

【答案】

【小题1】杨花和子规鸟。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融情入景,写出了飘零之感和离别之恨。)

【小题2】诗人听说友人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和恋恋不舍之情。【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小题1】解此题首先要了解写作背景,然后抓住诗句中“杨花落尽子规啼”来具体分析即可。子规:(杜鹃鸟)的叫声是不如归去。这一声声凄厉的鸣叫更渲染出离别的悲情。

【小题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则可以从修辞方面解答,作用可以这样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因此,这两句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月亮人格化,赋予人的情感;通过丰富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飘泊远方、旅途艰辛的担忧和慰藉之情。

上一篇:八下课内古诗词赏析下一篇:品牌竞争力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