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熔化与凝固 教案

2024-09-20

第二节 熔化与凝固 教案(精选2篇)

1.第二节 熔化与凝固 教案 篇一

熔化和凝固

教学目标:

1、了解物质存在的三态,描述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意义。能描绘晶体熔化图像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善于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树立规范实验、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及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规律,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教学难点:晶体熔化时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描绘晶体熔化图像;据图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在小学常识中已学习过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请回忆是哪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这些状态是一成不变的吗?(学生回答:不)那这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是否有一定的规律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逐步进行探究。

二、学习新课:

1、固体的熔化。(1)概念与问题。

师:你们见过水结成冰和冰化为水的现象吗?(预)

生1:见过。冬天,北方的河面会结成冰。春天,河面的冰会化为水。

生2:冬天的夜晚,地面上的积水会结成冰。白天,在太阳照射下,冰会融化为水。生3:将水放入冰箱里后,水会结成冰。将冰取出冰箱后,冰会融化成水。师:这些事例说明什么?(预)

生1:物质既可以由液态变成固态,也可以由固态变成液态。生2: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温度有关。

师:你能用以上结论分析课本图4—1所示的火山喷发的现象吗?(预)生:岩石在高温下可以成为液态,而当温度降低时则变成了固态。

师: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熔化和凝固需要什么条件?不同的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一样吗?下面我们用实验进行探究一下。(2)实验与思考。

①器材及实验装置介绍。准备两套课本图4—2实验装置,分别安放在讲台左右两端。一套做硫代硫酸钠的熔化实验,另一套做松香熔化实验。注意介绍器材的使用方法。分另请两组学生(每组4人),上台实验,并对学生进行分工(报时、搅拌、读数、记录),其它同学注意观察。

②注意:实验中要分工协作;当硫代硫酸钠粉末开始熔化时,要及时搅拌;仔细观察温度与物质的变化情况。

③按课本要求进行实验。

观察并思考:观察对硫代硫酸钠及松香加热时,温度计的示数变化;观察不同温度下它们的状态;观察熔化时它们的状态及温度;记录实验中的数据;思考硫代硫酸钠和松香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是否相同?

(3)作图并分析。

①根据实验数据,学生在方格坐标纸上描点、连线、完成图像。

指明坐标轴上的两面三刀个轴的指向圾示时间和温度,硫代硫酸钠从35,松香从60开始计时,温度坐标上每小格代表2,时间“0”表示时间的起点,在加热过程中,每一时刻都有一个对应的温度,在图像上可以用一个点来表示。②图像分析(4)比较与交流。

参与实验的学生向全班汇报实验结果,并与全班学生交流,比较硫代硫酸钠与松香熔化时的异同点。(5)归纳与应用。

①通过实验对比、图像分析,得出结论。

固体分类:晶体: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质,叫做晶体(如硫代硫酸钠)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质叫非晶体(如松香)。②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点: 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从外界吸热。

晶体是在一定温度下熔化的,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非晶体没有熔点。

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处于固、液体共存的状态,非晶体熔化时不存在;固液共存的状态。③读“几种晶体的熔点表”,体会熔点是晶体的一种特性。记住硫代硫酸钠和冰的熔点,知道常见金属中钨的熔点最高。④知识应用及反馈: a、讨论“真金不怕火炼”是否十分准确?爱迪生为什么选钨丝做电灯的灯丝? B、做课本第125页练习1、2、3

2、物质的凝固。

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通过熔化的规律和图像,推出物质凝固的规律和图像,达到对知识的迁移。①物质凝固时都要放热。

②晶体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做晶体的凝固点。同一晶体的凝固点与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三、总结:

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吸热。晶体凝固的条件——达到凝固点、放热。规律:晶体熔化时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晶体凝固时要放出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四、作业:

完成《作业本》与《同步练习》(4.1)

板书设计:

4.1

熔化和凝固

一、熔化:固体→液体

晶体: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质,叫做晶体(如硫代硫酸钠)固体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质叫非晶体(如松香)。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熔化需要从外界吸热

二、凝固:液体→固体

凝固点:晶体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做晶体的凝固点。同一晶体的凝固点与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凝固点。凝固放热

2.3.2 熔化和凝固 教案 1 篇二

【教学目标】

1、了解固体和液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知道晶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2、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3、通过熔化实验以及对两个实验数据、图像比较分析,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观察实验的能力以及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4、能利用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等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熔化过程中现象观察及结果分析 难点:冰和松香的熔化实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演示实验:

将蜡烛点燃后倾斜一个角度,让烛油滴进一个空火柴盒。教师提问:

你所观察到现象说明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口答:蜡烛的烛油滴下来,在火柴盒中又变成了蜡块 教师总结:

固态的蜡烛和液态的烛油可以相互的转变。

二、新课教学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固体变成液体、液体变成固体的情况 板书)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教师提问:

同学们在生活中发现过哪些熔化或凝固的现象呢?

学生口答:雪熔化、冰棒熔化、红烧鱼的鱼汤结成冻……

熔化和凝固度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下面我们就来对熔化过程进行探究,在这过程中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些问题:

⑴冰和松香在什么温度下开始熔化?⑵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

全班学生分为两大组,以4人为一小组,按书本第41页“活动2.6”进行实验,同时记录数据于表格中。

教师将几组学生数据键入表格中,利用描点法绘出冰和松香的熔化图像。教师一定要做好示范。教师提问:

学生口答:开始时冰温度上升,到一定温度时,并开始熔化,这是温度不变;过了一段时间,冰全部变成水,温度又上升了。

松香的温度一直在上升。教师提问:

在冰和松香熔化的实验过程中,酒精灯一直在加热,这说明什么? 学生口答:熔化时需要不停加热、吸收热量。教师总结:(板书)

1、熔化特点

冰熔化时,温度不变,需要吸热;

松香熔化时,温度升高,需要吸热。教师提问:

同样是固体,冰和松香在熔化时表现出来的特征不同,这是为什么呢?——引入晶体、非晶体概念(板书)

2、晶体:具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非晶体: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教师提问:

就你的了解,你知道那些晶体和非晶体呢? 学生口答:蜡烛、冰、雪、铁……是晶体;

松香、巧克力……是非晶体。教师说明:

常见的非晶体有松香、玻璃、柏油等。冰、各种金属、食盐等都是晶体,它们都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板书)

3、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学生阅读书本第40页“几种物质的熔点”

教师提问:⑴哪种晶体熔点最高?熔点是多少?为什么家庭照明用的白炽灯要选钨丝作为灯丝的材料?

学生口答:钨,3410℃,熔点高,不易熔化。⑵能否用铝锅来熔化铁?

学生口答:不能。铝的熔点比铁低,铁还未熔化铝就先熔化了。教师提问:

请大家结合实验思考,冰熔化成水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学生讨论:温度上升到熔点,需要不停地加热。教师总结:(板书)

4、、晶体熔化的必要条件: ⑴达到熔点;

⑵吸收热量(继续加热)巩固练习:

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0℃的房间里,冰能不能继续熔化? 学生口答:不能。这是冰不能从周围吸收热量。教师提问:

凝固是熔化的反过程,你能不能联系熔化过程的学习来推导凝固过程的特点呢?(板书)凝固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恰当提示,并进行总结:

熔融状态的非晶体(如松香)在凝固时要放热,温度不断下降;而熔融状态的晶体(水)在凝固时也要放热,温度不变,即有一定的凝固温度。(板书)

1、凝固点:熔融态晶体凝固时的温度。教师提问:

为什么书上只给出了熔点表却没有凝固点表呢?

学生口答:熔点是晶体由固态变为液态时的温度,凝固点是熔融态晶体由液态变为固态时的温度,同一种晶体,它的熔点和凝固点应该是相同的。教师总结:

由同学们推导出的凝固过程的特点我们可以得到熔融态晶体凝固的条件为:(板书)

2、熔融态晶体凝固条件: ⑴达到凝固点;⑵放热。教师提问:

我们学习物理知识重在能解决实际问题,融化和凝固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板书)熔化、凝固的应用

学生结合书本第41页内容及自己体会谈一谈。

三、新课总结

教师对学生归纳进行补充和评价。

四、反馈练习

物理补充习题对应内容

五、课后作业

【第二节 熔化与凝固 教案】推荐阅读:

3.2 熔化和凝固 教案08-23

《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07-20

熔化和凝固练习题免费06-28

上一篇:2023年度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目标责任书...下一篇:跨文化交际复习题答案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