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推进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精选13篇)
1.进一步推进我国城乡统筹发展 篇一
特别报道
开展土地整治活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实现保发展、保耕地的根本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选择,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城乡统筹、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基础,是一项“政府得民心、投入得利润、农民得实惠” 的民生工程。近年来,崇阳县共申报国家、省级国土整治项目26个,建设规模15810公顷,批复投资39366万元,净增耕地面积2953公顷;实施县级耕地占补项目168个,净增耕地1526公顷,为崇阳县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主要做法
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全方位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一)土地整治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着力加强土地整理,集中连片推进土地平整和农田水利、田间道路、田间防护林等建设,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推进村庄整治,切实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形成居住相对集中、产业集聚发展的新农村格局;着力抓好设施配套,实现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切实改善人居环境。以白霓镇小港村为例,全村113户移民新居进行规划设计,第一批64户采取“统一征地、统一平整、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监理、统一配套”等“六个统一”的模式,建成了小港移民新村,五排新楼错落有致,水、电、路、绿化配套完善。
(二)土地整治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结合崇阳县各级政府积极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7号),在土地整治区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对项目区原有建设用地整理复垦后形成的建设用地置换指标,优先保证农民宅基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并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留足空间,富余部分可以用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调剂到城镇。2010年底,崇阳县国土资源局已选定青山、白霓、路口3个镇为“城乡增减挂钩”试点工作项目区。项目区总面积119.8248公顷,共涉及拆迁户1245户,6223人口,通过拆旧区面积119.8248公顷,还建面积只需21.0016公顷,可净增建设用地指标98.8232公顷。这将大大激活村内闲置零散建设用地,实现了土地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缓解了新增建设用地和耕地占补平衡的压力,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土地整治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崇阳县山地面积197万亩,占全县版图面积的80%,农业用地多为低丘岗地。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结合低丘岗地土地整治工作的计划部署,设立了肉鸭产业基地、现代化万头种猪养殖基地、马铃薯种植基地等功能区,辐射带动了周边农民增收,促进了全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加快城乡统筹协调发展铺开了新路子。
(四)土地整治与集体土地流转相结合崇阳县在稳步推进土地整治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明确山林权属,搞好土地延包,推动土地流转。全县以多种形式盘活耕地和“四荒”资源26万多亩,促进了土地、劳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为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初步成效
(一)增加了耕地数量,提高了耕地质量
通过土地复垦整理,明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土肥沃、产出高”的高标准农田效果。
(二)改善了农村面貌,脏、乱、破、旧的村容焕然一新
实施土地整治和村庄规划建设后,许多“空心村”得到整治,中心村变杂乱无章为井然有序,民居整齐划一,道路四通八达,有的村内还建有村民广场等配套设施。如白霓镇石山村,近年来,该村围绕新农村建设,并结合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目标,先后投资300多万元,硬化全村通组公路;投资近30万元,解决全村群众吃水难、通信难等问题;投资40余万元,新建集办公室、图书室、阅览室、电教室、综治室、医疗室、超市等于一体的村级阵地,农民居住状况明显改善,大大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
(三)显示了土地开发利用的巨大潜力
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可有效提高土地开发利用的潜力,仅以农村居民点用地为例,崇阳县农村居民点总面积6839.84公顷,人口36万,人均占地190平方米。根据《崇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到规划期末,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用地面积为120平方米,若按此标准测算,通过实施“城乡增减挂钩”可腾地2520公顷,如果将这些建设用地全部置换到城镇周边,将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拓展了城镇建设的发展空间
当前国土资源管理乃至经济发展的难点之一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和土地资源瓶颈制约之间的矛盾,而农村土地整治恰恰为这种矛盾提供了解决的途径。通过土地整治,一方面增加了有效耕地的面积,促进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通过城乡建设用地的置换,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再配置。上级下达的用地指标将重点保障县城建设和开发,各镇区建设所需用地计划以内部挖潜为主。
三、存在问题
崇阳县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工作的成效是显著的,但由于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是难免的。
(一)少数群众不理解,影响项目整体进展
农村土地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但由于群众的实际情况不尽相同,利益诉求不完全一致,少数群众抱有抵触情绪,致使工作难做。因此,必须妥善解决绝大多数人受惠拥护,少数人切身利益受损反对的问题。
(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不够科学
土地综合整治与土地整理最大的区别在于对田、水、路、林、村的统一规划、统一整理,改变了由于农村居民点比较分散使得农村土地的开发整理相对不集中的缺陷。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片面追求居住集中,没有对居住点进行统一规划,没有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到道路排水、通水、通电、绿化等生产生活设施的配套,只进行简单的拆小并大,往往给农民生活带来更多不便,甚至因重复建设造成过程性浪费。
(三)农村土地整治缺乏资金来源
目前崇阳县主要是由政府主导推动土地整治,如政府出钱编制村庄规划等。而这些基本都是利用财政直接投入,用政府财力做一些基础工作或选点示范可以,但政府财政毕竟有限,长此以往,将不堪重负。
(四)土地整治成果管护有待完善
由于管护资金短缺、责任不落实,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后期管护长效机制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
四、对策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为使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支持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应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形成强大的自上而下的宣传态势, 将土地整治的优惠政策充分下达给群众,对各地的典型做法与有益经验及时予以推广介绍,使广大群众真正明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契机和机格式觉参加土地整理。
(二)坚持统筹规划,搭建土地整治推进的有效平台
首先,按照“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的要求,树立统筹兼顾的规划设计理念,结合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规划,以镇区、村为单位,统筹开展土地整治专项规划编制。规划设计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整治,统一发展”的思路,突出区域土地整治的综合性、多功能性、多效益性,统筹环境治理、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及水利交通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其次,把握生产、生活、建设和生态用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村则村,促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要坚持政府主管的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管理体制,按照“政府主导、国土搭台、部门合作、分级实施”的原则,加快推进从单一的土地复垦整理或增减挂钩向土地综合整治转变;从保护耕地提高粮食产能目标向促进城乡统筹的多目标转变;从国土资源部门“一家管”向“大家参与”转变。
(三)坚持资金整合,加大土地整治投入
实行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加强整合,为土地整治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一是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收入、耕地开垦费和土地复垦费,全额用于土地整治,并拿出一定比例的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土地整治及奖励农村新增耕地和集中建房。二是鼓励和支持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商业银行开展融资服务,缓解地方政府资金周转压力。三是整合涉农投入。支农惠农资金按照“预算不变、渠道不乱、用途不改、形成合力”的原则,资金跟着项目走,打捆投入,集中用于土地整治项目。四是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村企共建,引导社会资本特别是农业企业投入土地整治整村推进,使项目实施与发展现代农业相结合。同时,鼓励乡村集体和农民个人增加投入或投工投劳,进一步发挥农民群众在土地整治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四)建立规范化的监督管理机制
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差异性,绝不能急推冒进、千篇一律,应该结合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步调,适当保持农耕文化的特色和当地民风民俗,更不能使农村的建设用地全部流向城市。特别是防止强迫农民流转承包地、违法违规征收征用农民土地、征地补偿安置不到位等问题,确保符合农民实际承受能力,依法保护农民合法利益。建立约束性指标,将耕地总量、质量、建设用地规模、集约节约用地水平以及农民权益保障等作为监管和考核的主要内容,保证土地整治工作依法进行。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整治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标准,加强土地整治资金收支情况监管,保证资金规范使用。同时,在项目规划设计、资金投入、质量管理、竣工验收等方面突出农民参与、监督权,预防土地整治腐败行为。
总之,开展土地整治,就是要促使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只有充分调动农民的参与意愿,认真做好统筹规划,坚持资金整合,建立规范化的监督管理机制,才能实现耕地数量增加、质量提高、节约用地水平提升、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的总体目标,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进一步推进我国城乡统筹发展 篇二
一、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意义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是破解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 是推动城乡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举措, 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
1.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我国农业基础脆弱, 农村发展长期滞后, 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根本原因就在于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打破。近年来, 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背景下, 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失的速度明显加快, 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更加突出。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就必须在发展战略和政策取向上作出重大调整, 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深层次障碍, 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
2.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 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为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创造了良好条件。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展不平衡, 差距主要在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只有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加快农村发展, 缩小城乡差距, 才能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目前, 城乡发展不协调,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一些农民权益受到侵犯, 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因素。只有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从法律、制度、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正义的环境, 从收入分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采取措施, 着力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才能使广大农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 使广大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因此,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村民生, 就抓住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环节。
二、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国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进展, 但长期形成的城乡失衡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 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城乡割裂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
构建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 是追求社会公平的内在要求。目前, 我国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在城乡之间差别巨大, 成为是阻碍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和矛盾。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将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直接与城市户口联系起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劳保待遇, 也以病假、生育、退休、死亡等单项规定的形式逐步完善起来。城市的集体企业, 大都参照国营企业的办法实行劳保。城市就业人员除享有劳保待遇外, 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城市社会福利制度还保证了具有城市户口的居民可享有多种补贴, 在业人口可由其所在单位近乎无偿地提供住房。总之, 具有城市户口的居民可以享受养老、失业、医疗、生育和工伤等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而广大具有农村户口的农民, 则不能享受任何相关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 只能靠自己出钱。
2.城乡割裂的财税制度。
新中国成立初期, 我国采取了重工业优先发展和城市优先发展的战略, 并采取一系列抑农促工、强城弱乡的财税手段来保障这一战略的实施, 造成我国城乡差距的迅速扩大。一是在财税收入上, 加大农业和农村剩余向工业和城市转移。1952-1989年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 国家从农业中获取了9716.75亿元。加上农业税1215.86亿元, 共达10932.61亿元。二是在财政支出上, 重点向工业和城市倾斜。在城市, 一切公共设施的建设经费和开支均由国家、政府和全民单位负担。但在农村, 农民必须自己出钱办中小学、办医疗、文化事业、道路、水电几乎农村中的一切公共设施。这种城乡严重割裂的财税体制, 严重制约着城乡协调发展。
3.不对称的城乡土地制度。
城乡土地的不对称性, 使农村无法与城市平等地分享由发展机遇带来的资源收益。一是农民土地包括宅基地的使用权收益和附着物所有权收益很难流动,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民的流动。应当尝试对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边界进行界定, 对征用土地用途进行严格限定, 缩小国家强制性征地范围, 以使其更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需要。二是缺乏对农村强制征地的严格限制, 而且对失地农民的补偿标准偏低。现行的补偿标准配合广为施用的征地权利, 而且征地后的土地增值收益大都流向了城市, 已经导致社会的不满和政府对征地权的滥用。三是农村土地承包法虽然为承包农民提供了更大的交易土地的自由, 但没有提供以承包权进行抵押的法律基础。四是与城市居民拥有的处分其房屋的权利相比, 物权法草案对农民在处理房屋及其房屋下面的宅基地方面的权利限制的过于严格。
4.城乡有别的户籍管理制度。
目前, 我国户籍制度对于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阻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依附于户籍制度上的城乡有别的各种劳动就业、教育培训、社会保障等制度, 这一系列的政策保障大部分都是政府应该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 但实际却是拥有城市户口的可以享受, 农村户口的则不能享受。二是户籍制度中对居民户口身份迁转的严格限制。根据政策规定, 只有少数几种特殊情况才有资格申请将农村农业户口转为城市非农业户口并迁入城市享受相应待遇。三是城乡有别的户口管理制度削弱了户籍制度在人口信息统计方面的功能。我国户籍管理制度是根据居民的城市户口或农村户口身份进行建立的, 这样, 在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方面, 就不能很好的考虑城市的实际居住人口规模, 造成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教育、医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不能满足当地居民特别是长期居住在当地而没有当地户口居民的需要。
三、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对策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 既需要中央加大强农惠农的政策力度, 也需要各地积极探索, 大力推进农村制度创新。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 各级党委和政府责任重大, 要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 依靠广大农民的智慧和首创精神, 把各项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1.改善民生, 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之所以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核心, 首先是因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最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诸多制度安排中,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直接和个体相联系的, 能够最直接地促进人的发展。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恰恰是政府推动城乡一体化的目的和出发点。另一方面, 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异是城乡差异最重要的环节。由于城市部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就存在相对完善的保障制度, 因此, 在近年来通过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制度转换, 比较容易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制度相容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 在城市已基本建立起养老、失业和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网, 以及最低生活保障的最后社会保障线。相形之下, 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社会保障水平的差异不仅是导致城乡之间的福利差距的直接原因, 也是阻碍城乡一体化最重要的制度条件。因此, 缩小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异是打破多年来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最有效的手段。
2.增加投入, 调整优化支出结构。
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 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不断加大“三农”投入,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立各级政府合理负担的财政投入体制, 依法安排落实好农业和农村的财政支出, 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落实好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政策规定, 逐步增加财政对农村教育、卫生专项转移支付力度, 增加对农村水利、环境整治、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进财政资金使用方式, 通过运用参与投资、专项补助、资金配套和贷款贴息等方法, 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3.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
这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前提。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本制度。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 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土地承包经营流转, 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 不得改变土地用途, 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在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的前提下, 对现有土地进行科学规划和安排, 搞好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合理布局, 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必须切实改变城乡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 理顺规划体系, 打破城乡规划分离的状况, 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制度, 通盘考虑和安排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 统一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
4.统筹城乡社会管理。
这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基础。要适应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需要, 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改变城乡分割、条块分割的管理方式, 逐步形成城市工作与农村工作对接、良性互动的新格局。坚持服务农民、依靠农民, 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 加强农村社区建设, 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放宽中小城市人口服务落户条件, 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推动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推进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法制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 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秦峰.用现代理念建设新高陵[N].陕西日报, 2009-07-07 (4) .
[2]周国富.全方位推进城乡统筹发展[N].人民日报, 2004-11-16 (9) .
3.进一步推进我国城乡统筹发展 篇三
一、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基础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家一户分散的经营方式已不再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农民由此产生了新的困惑与无奈。在此背景下,“合作化”运动悄然归来,实际上,这是新一代农民对新的市场环境新的生产形式的一种积极探索。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为农村专业合作扭炽的发展提供了机通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调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逐步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新农村建设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实践的机遇。
(三)科学发展观为农村专业合作姐炽提供了指导思想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社会经济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发展”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定了原则。
二、成都市双流县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成效
(一)数量较多,类型多样,成效显著
目前,全县共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12个,共有成员11412人,带动农产154577户,其中协会78个、股份合作组织3个、专业合作社31个;种植业51个、养殖25个、营销业14个、社区业1个、沼气服务业21个。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5个,专合组织成员户均收入18238元,带动农民户均收入16038元,县扶持资金250万元。
(二)模式创新
专业合作组织通过“三引一抓”(引资金、引项目、引人才、抓示范),积极探索“协会+公司+农户”、“合作社+专业大户+农产”、“协会(合作社)+基地+农户”、“联合社+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模式,大力引导、扶持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推动了农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加速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
(三)特色鲜明
双流县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一是兴办主体多元化。在现有112个专合组织中,由农民牵头发起成立的有76个,占68%;由企业发起成立的有20个,占18%;由事业服务组织及农技人员发起成立的有8个,占7%;其他8个,占7%。二是合作形式多样性。近年来,专业合作社实行以资本、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与劳动合作,突破了过去单一劳动合作形式,主要形成了以产品和技术为纽带的关系比较松散的社团性专业协会,以交易和劳动联合为主的关系比较紧密的专业合作社和以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相结合联合的股份合作社。三是合作内容综合性。随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进一步增强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广大农户间的合作内容已从单纯的生产环节拓展到产前、产中、产后整个环节,合作领域从个别产品拓展到种植、养殖、加工、仓储、运销、技术、信息服务等全领域。
三、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推进城乡统筹的启示和建议
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提升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水平,适应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和加人世贸组织后新的市场环境的有效途径,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内容,是农民群众在农村经营体制和组织制度方面的创新,是农民群众在农村经营体制和组织制度方面的创新。目前,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促进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结合双流县的实践经验,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认识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要取得长远的发展,必须首先让农民意识到它在改善农村经济状况和农村社会条件方面的优势。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仅靠少数几个积极分子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教育引导和大力支持。各级党委、政府应把宣传、引导、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将其放在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指导、典型示范、广播电视等多种渠道让农民看到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带来的经济效益,让农民充分认识到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重要性和现实性,激励农民自觉加入对口的专业合作组织,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完善制度,促进农村专业合作姐炽规范性和稳定性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规范性和稳定性的获得需要建立相关内部制度和外部制度,处理好与内部主体和外部主体的关系。
就外部制度来说,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应处理好与政府、市场和企业的关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民实行自我合作、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组织形式,它虽然接受政府的指导和扶持,但仍应具有独立自主性。政府应始终坚持“引导不强迫、支持不包办、服务不于预”的原则来处理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关系。在与企业的关系方面,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应根据组织内部经营的需要,吸纳各种类型的企业参与加入,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以市场为导向,在组织内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
就内部制度来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二是健全机构设置。除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代表大会外,还应设立监事会,建立合作组织内部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三是建立一套严谨的管理制度;四是建立内部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三)加人科技创新力度,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壮大
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推动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加大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科技创新力度,可以采用如下方法:一是以大专院校为依托,进行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二是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实施品牌战略;三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立体化经营。
(四)完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服务职能,强化农民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认同
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承担的职能来看,主要是向成员提供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各类服务。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可通过语音服务平台、短信平台、网站、现场指导等无偿提供各种便民咨询服务,切实加强组织与农产的联系,赢得农民的普遍认同,吸引更多农民加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4.进一步推进我国城乡统筹发展 篇四
作者:陈晖
更新时间:2012-2-20
白河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三面与湖北接壤,西与本省旬阳县相连,古有“秦头楚尾”之称,全县辖12个镇127个村(社区),总面积1455平方公里,总人口21万,其中农村人口18.6万。省委、省政府作出实施陕南移民搬迁的重大决策,对于白河这样一个生存环境艰苦、居住条件较差的县来讲,无疑是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我们按照省市的部署,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坚持把移民搬迁安置与统筹城乡发展有机结合,紧扣“人往那里去、钱从那里来、土地怎么办”三大制约因素,转变发展理念、整合资源要素,按照“统规统建、统规自建”两种方式,陆续启动建设具有“巴山民居”、“徽派民居”、“欧式民居”等风格各异的生态社区和集中安置点31个,全年计划搬迁1740户6960人,现已搬迁安置1250户5200人,分别占总任务的72%和75%,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依托移民搬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子。
一、坚持科学决策,构建安置体系。我县自然条件差,旱涝灾害频繁,土地“陡、瘦、薄、碎”,“山大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土无三寸厚、地无百亩平”是县境的真实写照,曾被一些专家说成是“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全县有50%的农户居住在滑坡险段、海拔较高的山沟坡梁上,如何把这些群众搬下山来,实现安全居住和稳定发展,县上在深入调研和综合分析后,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坚持“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鼓励进城定居”的原则,根据省、市10年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制定出台了《白河县移民搬迁“11140”工程建设规划》,即:通过打造1个宜居县城、11个重点集镇、40个生态社区,争取用10年时间搬迁1.7万户7.1万人,力争县城人口达到6万人、集镇6万人、社区6万人,基本形成“县城-集镇-社区新村”三位一体的城乡人口分布和建设格局。按照“政策激励引导、群众自主自愿、企业主体建设、政府监管到位”的要求,建设一批既有城市功能、又有农村特色的生态社区,促进公共资源向生态社区倾斜,公共设施向生态社区延伸,公共服务向生态社区覆盖,吸引更多的农村人口向社区靠拢,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二、坚持安全宜居,科学选址规划。搞好规划是实施移民搬迁的前提。我县山大深沟坡陡,建设用地尤为奇缺,全县没有一块百亩连片平地。为了推进移民搬迁工程,我们坚持“安全宜居”的原则,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没有平台搭建平台,结合十天高速公路和重大项目建设,开山引河整理土地,作为生态社区建设用地。所有社区和集中安置点选址经科学论证后,坚持一次性规划、分实施,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规划设计,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施工作业、统一检查验收。规划设计统筹考虑集中安置点的布局,以地势开阔、交通便利、水源充沛、安全稳固为前提,按照“二十年不落伍”的标准,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次性规划到位。民居设计充分考虑集中安置布局,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理念,广泛吸纳“巴山民居”、“欧式民居”、“徽派民居”等风格特点。规划设计一经确定,严格执行,不得随意变更,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
三、坚持基础先行,多方筹集资金。集中安置关键要解决基础设施和建设资金问题,我们按照“政府主导、基础先行、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思路,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改变单靠政府主体投资的方式,建立起了“政府投入基础设施、社会投入主体开发”的多元投资机制。一是用好部门的钱。坚持“渠道不变、用途不乱、捆绑使用、各记其功”,将部门的项目资金集中引导投向规划建设区域。每个生态社区由水利部门负责河堤和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交通部门负责配套路、桥设施建设,住建部门负责硬化、亮化市政工程建设,林业部门负责园林苗木绿化,教育部门配套建设小学、幼儿园,电力、电信、移动等部门配套建设电力和电话通讯设施。二是用好社会的钱。县上瞄准在外务工致富的乡亲,通过广泛沟通联系,吸引了30多名能人大户返乡投资社区建设。通过拓宽融资渠道,灵活融资方式,探索出了“工商企业下乡建设、外出老板返乡建设、村组干部带头建设、搬迁群众自主建设”四种建设模式,既解决了社区建设的融资难题,又为他们创业发展搭建了平台,改变了集中安置单一的投入方式。三是用好政府的钱。作为典型的山区贫困县,去年地方财政收入才5400多万元,保运转都极为困难,即使这样,为了抓好生态社区建设,推进移民安置工作,保证民生工程所需,今年县财政还预算了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搬迁户的奖补和生态社区配套设施建设。
四、坚持政策引导,尊重群众意愿。移民搬迁涉及面宽、持续时间长,我们坚持群众自愿的原则,将搬迁群众分为条件较好的户、一般的户和贫困户三个层次进行分类调查摸底,因户设计建房类型,做到搬什么样的人建什么样的房,针对条件较好的住户,政府给建房政策,鼓励他们自主选择建房类型;对于条件一般的住户,政府整合资金,给予一定补助促其搬迁;对于特别困难的“三无户、特困户”,通过梯次搬迁、分散安置的办法给予解决,或通过政府建好60-80平方米的安置房进行安置;五保老人全部集中安置到敬老院,确保不同层次的群众都能搬得出来,享受到党的惠民政策。
五、坚持致富为本,多方培育产业。群众下山入住社区后,最关心的就是能否长远发展和增收致富问题,我们按照“一个生态社区、一户劳动密集型企业、一个产业示范园区”的思路进行规划,着力解决搬迁群众的致富问题,确保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一是规划新建产业园区。在规划建设生态社区之前,我们就已在其周围统筹考虑了产业园区的建设问题。目前,新建生态社区周边基本配套了一个畜牧养殖小区、设施农业示范区等,解决搬迁户的基本生活和长远发展问题。二是招商引资新建企业。我县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制定出台鼓励全民创业的优惠政策,尽可能地将新上企业引进到集镇和社区周边,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轻工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让搬迁户就地务工增收。三是鼓励发展农业产业。我们坚持产业统筹,引导农民进城,鼓励企业下乡,加速各类发展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和优化重组,变农业资源为工商资本,变农村居民为产业工人,变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比如:县兴达公司在仓上镇天宝村流转土地6000余亩,整理土地500余亩,新修田间作业道路11条22公里,用于发展设施农业和富民产业,同时把山上居住的89户351人搬迁到公路沿线建设生态社区集中安置,并安排当地群众在产业园区务工就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天宝模式。以此带动全县流转农村土地4万多亩,新建特色农业示范园区20多个。四是抓好劳务输出技能培训。坚持把劳务经济作为搬迁群众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强化“人人技能工程”,加大技能培训力度,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在外发展劳务经济。今年输出劳动力6.4万人,预计实现劳务收入7亿元,同时对迁居到社区定居的老年妇女,通过开发社区管理服务与第三产业等公益性岗位,帮助他们就业增收。
5.进一步推进我国城乡统筹发展 篇五
发布时间:2011-06-23 16:26:35来源:西区【大 中 小】
近年来,西区以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化示范点为契机,深入推进“村改居”工作,加快城市化进程,努力提高主城区首位度。
一、西区“村改居”基本情况
西区是中心城区的西大门,于1984年建区、1999年与原沙朗镇合并,面积25.21平方公里,全区常住人口约10万人,户籍人口4.2万人,辖9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其中,长洲、后山社区为“村改居”社区,广丰社区是由国营农场转制而成的社区,沙朗、隆昌、隆平3个沙朗片社区暂时按“一变三不变”管理(只改变行政体制,保留原有经济管理模式、社会福利事业管理模式和村民利益分配、干部待遇不变),彩虹、烟洲、西苑为纯城市社区。
二、主要做法
目前,我区长洲、后山、广丰三个社区基本实现“村改居”,沙朗社区也正参照后山社区逐步推进城市化管理转变。我区“村改居”现有三个模式:
(一)长洲模式:在集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候,无论从资产经营还是社会稳定角度,长洲原有“三位一体”经营管理模式已不适宜驾驭过于庞大的资产。为促进农村社区稳定和谐,区党工委、办事处本着利益向下的原则,经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结合我区城乡结合部特点,并借鉴周边成功做法,在村改居“一变三不变”基础上,大力推行农村社区居务、企务独立运行架构,以推进农村社区城市化为抓手,从根本上化解农村不稳定因素。
具体做法为:由区财政拨出专款接收长洲社会事务,实施长洲公共事务管理与集体经济经营管理分离,居委会的办公经费、“两委”和工作人员工资待遇、市政保洁绿化等数百万元经费由区办事处承担。居委会按照《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运作,原村委会不再承担经济功能,而转变为纯城市居委会,村民逐步转变为真正城市居民,依法享受社保医保等待遇。
新一届股东代表、董事会和监事会由社区党总支部、居委会以及集团公司联合领导和组织集团公司换届选举,由全体股民参照《村委员会组织法》、《公司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规定》《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投票产生。在2011年春节前完成集团公司换届选举后,长洲社区经济实体(集团公司)开始按照《公司法》独立经营运作,社区“两委”成员不能在集体经济组织中兼任职务或收受工资福利待遇,有效加快村集体经济组织流转改革,稳妥推进资产处置工作。
(二)后山模式:以西区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2010年,区办事处以利益向下为原则,出资溢价收购后山集体资产,使该社区向纯城市社区转变,并在中秋节完成分配。逐步推进后山城市化管理,并计划从区财政收入中补贴部分资金,使社保覆盖至后山“农业户居民”,妥善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一方面理顺村级经济管理体制,借旧城改造盘活后山集体资产;另一方面提早储备旧城改造范围内的土地、物业资源,有效降低拆迁难度,为日后“试验区”招商引资
打下坚实基础。待条件成熟后,拟将周边的烟洲、长洲居委会合并,实现资源共享,降低社区管理成本。
(三)广丰模式:广丰居委会在1999年由国有农场直接转制为居委会,目前资产主要剩余部分国有农用地和土地出让金、安居工程商铺等。鉴于土地大多为国有农用地,同时考虑到目前维稳形势,我区将以“新能源动力产业基地”和“奥园”地产进驻为契机,按照一半工业、一半商业的发展规划,适时连片发展大工业项目和商住项目。居委会只负责管理原农场居民的生活补贴(每月500元,重大节日约1000元),以及旧村居的“三旧”改造工作等日常行政事务。
三、推进“村改居”几点体会
一要坚持“利益向下”的原则。长洲、后山居委会的办公经费、两委和工作人员工资待遇、市政保洁绿化等数百万元经费由区办事处承担,这一做法得到群众普遍支持,其他社区也可以此作为借鉴,沙朗、隆平、隆昌等社区“两委工资”逐步实现由区统一考核发放。
二要加强社会保障。必须想方设法解决村改居后居民的生活、劳动问题。我区在大洋电机公司设立全市首个“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安置基地”,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积极开发保洁、保绿、社区居民服务等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做好过渡城保工作,妥善处理各类历史遗留的社会保险问题,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协助居民有效实现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
6.进一步推进我国城乡统筹发展 篇六
为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精神,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原则、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认真执行区委、区管委会关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相关要求,不断完善城镇规划建设体系,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改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优化城乡发展条件,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工业、农业、社会管理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综合整治,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三、主要任务
㈠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
1、大力发展工业。抢抓机遇,狠抓落实,加强招商引资,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方针,积极承接深圳、东莞等周边地区的产业转移和经济辐射,提高招商成效。拓宽引资理念,既要外引,又要内联。既要引进资金,更要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能源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注重引进外地民资民企,增强发展的活力。
2、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强市场硬件设施建设,重点抓好永平、三和等综合市场的建设,增强市场的商品集散交易功能。同时充分发挥我镇生态资源丰富的优势,抓住**高速公路即将建成通车的机遇,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和房地产业,努力打造第三产业新的增长点。整合、整治沿江码头,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
3、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稳妥地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促进耕地等农业生产要素向优势品种的集中。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甜玉米种植等特色农业,推动农业商品化、规模化、集约化。加大科技兴农力度,积极推广良种良法和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市场中介组织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市场化和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㈡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1、加强城乡道路交通建设。积极推进::::::公路的规划建设。改善进出**的道路交通条件,努力实现投资环境的提升。同时,发挥镇区道路建设对村级道路建设的推动作用,大力促进村组道路发展,拓展城乡公路网络通达的深度和广度,建设具有现代交通网络的城乡一体化交通体系,方便群众出行。
2、完善城乡水利设施建设。统筹城乡防洪排涝工程,采取多种渠道筹集资金,抓好潼湖北截渠观三段除险加固等水利工程的建设,推进农田标准化建设,提高水利设施的防灾抗灾能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3、改善城乡饮水条件、解决饮水难的问题。加强**污水处理厂以及潼湖水厂的建设,大力推进农村改厕工程的进行。保障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
4、推进城乡电力供应网络系统建设。全力配合供电部门抓好**110kv变电站的规划建设,抓好供电线网改造工程,改善全镇的供电条件。
㈢推进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
1、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争取于2011年底前完成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重点加强**中学、**中心小学等校区的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2、加强城乡环境保护建设。认真贯彻区委、区管委会关于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的精神,促进百日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的实施,~~~~~~~;制定~~~~~~~~~~~以及治超、畜禽养殖场清理整治、石场综合整治、卫生清扫保洁等具体行动方案,加大对~~~~~~~~~~~路段的清扫保洁力度,通过
悬挂标语,到石场、码头等“源头”单位宣传等方式,广泛宣传开展综合整治的法律法规以及目的意义;按照省、市、区政府和环保部门的要求,加大对回潮非法养殖的清理清拆工作力度,制定2011年畜禽回潮养殖清理整治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杜绝回潮养殖现象。
3、加快城乡社会养老保险一体化进程。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通过政府补贴、集体补助、个人缴费和社会捐助相结合的办法募集社会养老保障资金,于2011年9月至2011年11月全面推行新农保制度,争取60周岁以上的老年农民100%落实社会养老保障,优先解决特殊群体60周岁以上老人的参保问题。45周岁以上农民的覆盖率达到100%,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85%,并积极引导、鼓励中青年农民参保,基本实现农村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障的目标。
4、全力维护城乡社会稳定。突出加强信访工作,严格依法办事和按政策办事,解决好农村财务管理、集体资产发包经营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要坚持严打方针,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决打击各种刑事犯罪、黑恶势力,坚决打击“黄赌毒”、“六合彩”等违法犯罪活动。建立健全防范突发事件、重大自然灾害的预警应对机制,增强对突发事件特别是群体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教育,努力营造学法知法、遵纪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强化食品卫生监督,确保食品、药品卫生安全。
5、大力推动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到2012年完成职业培训417人。其中再就业培训20人,创业培训5人,劳动预备制培训20人,农村劳动力培训50人,在岗转岗培训70人,新成长劳动培训130人,高技能人才培训2人,其他职业技能培训12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20人。
5、深入落实村庄规划改编。~~~~~~~~~~~~~
四、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认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性。强化领导责任,成立潼湖镇统筹城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统筹城乡发展的各项事宜。同时各有关部门要围绕各自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并加强工作的配合和协作,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2、认真组织实施。各相关部门应明确自身责任,要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按照区委、区管委会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紧密结合我镇实际,完善工作体系,保障工作条件,确保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
3、落实责任范围。全镇干部职工要强化大局意识,全力投入到统筹城乡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同时按照
《~~~~~~~~~~~城乡统筹发展示范镇建设工作进程安排表》安排,责任划分到具体的领导和部门。镇统筹城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随时跟踪掌握各项工作任务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组织协调,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推进。
7.云龙县推进统筹城乡林业发展初探 篇七
2015年, 中央的一号文件明确指出:中国要强, 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 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 农村必须美的宏伟目标。因此要发展林业, 势必需要跟农业有机结合起来。而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作为农业大县, 始终将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摆在重要位置上, 从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统筹城乡发展等入手, 切实抓好了农村各项工作。因此在新形势下, 要以统筹城乡为契机, 加快该县林业发展。
2 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林业发展现状
云龙县作为云南省大理州的重点林区县之一, 位于澜沧江流域, 整个地形错综复杂, 由于相对高度大, 进而形成了高山峡谷相间的特殊地形。云龙县的整体气候特点为干湿季分明, 雨热同季, 干凉同期。全年降雨主要集中在春季和夏季, 并常常引发洪涝, 而冬春和初夏则多旱, 全年平均温度为16.1 ℃, 平均降雨量为78.41mm。根据第二次土地资源调查显示, 云龙县全县耕地面积为36886.29hm2, 林地面积共计32.6933万hm2, 占土地总面积高达74.76 %, 国有林地面积共计7.9453万hm2, 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的24.3 %, 森林覆盖率高达64.8 %, 从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云龙县的森林资源颇为丰富。近年来, 随着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稳步推进, 林业建设工作也取得了长远的发展。
3 云龙县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说当前云龙县林业产业的发展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 发展前景也很可观, 但是, 在统筹城乡的宏观背景下, 林业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产业效益不高, 当前云龙县仍然面临着林业产业规模化程度不够和单位面积产量以及效益不高的问题, 未能形成过硬的主导产业, 缺乏市场竞争力, 很难获得规模化效益。
(2) 思想观念落后, 未能充分认识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很多人存在“林地到手、致富不愁”的盲目思想, 造成怕亏钱、不想做等消极行为, 阻碍林业产业发展。
(3) 转型升级过慢, 全县在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转型升级方面发展缓慢, 特别是林下经济的开发还很薄弱, 已经发展的林业产业项目很多, 但精细化经营程度都不够, 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4) 农、林、牧争地矛盾仍然存在, 主要是很多群众仍然存在广种薄收的落后观念, 加之存在人为引导因素, 导致群众过于追求眼前利益, 忽视长远利益, 直接加剧了林、牧矛盾。
4 加快推进云龙县统筹城乡林业发展的对策
4.1 提高认识, 意识林业在统筹城乡中的重要性
林业作为云龙县的重要产业, 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就眼前来看, 关于影响林业发展的各项问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 生态环境还有待改善, 生态建设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 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统筹城乡工作的进程和质量。因此云龙县政府、林业部门要深刻意识到林业发展在统筹城乡中的重要作用, 要深刻明白造林绿化是改善生态环境, 抵抗各种自然灾害的根本措施, 是帮助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基础设施和优势产业, 切实加强对林业的规划、建设、保护以及利用, 并站在全县统筹城乡发展的角度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局上, 审视并指导云龙县林业发展[1]。
4.2 多措并举增加林业建设投入
从生产力的三要素来看, 劳动者居于首要位置, 但是在劳动者中, 领导干部又发挥着核心指导作用。因此要想统筹城乡, 抓好林业工作, 加强生态建设, 必然少不了云龙县党政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具体来讲, 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 在每年的财政支农资金中要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林业, 并将其作为专项资金, 保证专款专用。
(2) 要从各个村财政中抽取部分资金用于造林、护林。
(3) 积极鼓励当地各种社会团体或者个人进行荒山造林。
(4) 加强四荒 (即荒山、荒沟、荒丘、荒滩) 的流转工作, 将各种经费用于造林中。
4.3 以城市生态化建设为依托, 推进区域生态系统耦合
云龙县在统筹城乡发展林业的过程中应该坚持生态系统的相关理论, 将其作为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的思路, 积极推动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 切实将城乡复合生态系统充分展现出来。所谓复合生态系统主要指的是将城乡当作是一个整体来考虑, 其中不仅包含了社会和经济, 还应该包含自然子系统, 其主要是将人的行为为主导, 充分依托自然环境优势, 将资源流动作为命脉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交织的综合系统[2]。因此, 在发展林业时, 应高度树立城乡一体化观念, 通过城乡生产要素的流动和组合以及优化配置城乡资源等举措来增强城乡融合城市、湿地、森林等多生态系统为一体的符合生态系统的功能, 全面提高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实力, 促进林业发展。
4.4 以林业生态型产业为动力, 推进新农村建设
由于云龙县农村经济和林区经济发展缓慢、基础薄弱, 忽略了农村林业生态建设, 因此应该将发展农村生态型产业体系作为结合点, 促进云龙县农村经济发展跟生态改善二者的良性互动。特别是在当前城市工业正逐步、有计划地向农村地区扩散的同时, 应该坚持产业生态的基本原则, 将经过组织的产业成建制地朝农村地区扩散, 实现产业和生态的有机结合来推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以防再次出现牺牲生态环境来促进经济发展的现象。另外, 还应该积极发展生态旅游等新兴的林业产业和特色产业, 如发展林下养殖和种植、栽植特色经果林等, 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业主将林业产业做大做强, 打出品牌, 做出特色, 因地制宜发展产品精加工, 延长产业链, 带动农民增收, 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
4.5 以后续资源培育为补充, 抓好林区山地综合开发
营林作为林业的基础, 优化营林结构已经成为培育后续资源的主要途径。云龙县在统筹城乡, 发展林业时要保证各项营林技术措施的落实。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切实落实好良种壮苗、幼林抚育、定向培育等各种营林技术。
(2) 切实落实好次生林、疏林地、低产林以及林中林缘空地上的改造和补植技术, 实现林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全面提高林分质量和单位面积上的蓄积量, 提高林业资源的增值总量。
(3) 凭借商品化、集约化以及定向培育等作为林业经营管理手段, 并充分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优化机构的原则, 切实抓好林业基地建设。
(4) 坚持全县办林业, 积极提倡全县人民发展绿化, 充分调动和动员本县林区广大干部群众办林的积极性, 抓好山地综合开发, 提高林地的综合利用率, 早日实现兴林富民的目的[3]。
5 结语
云龙县林业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制约了林业产业的发展, 影响了生态平衡, 破坏了生态环境。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走城乡统筹发展道路, 从提高认识、增加林业建设投入、推进区域生态系统耦合、推进新农村建设、抓好林区山地综合开发五个方面入手, 共同实现云龙县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指出了统筹城乡在我国提出的五个统筹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地位, 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重要举措。林业作为联系城乡发展的重要桥梁, 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以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为例, 就如何统筹城乡, 促进该县林业发展提出建议, 以期为该县的林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统筹城乡,林业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刘振露.贵州省林业发展现状与现代林业建设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2 (5) :535~538.
[2]李金宝.德化县推进统筹城乡林业发展的成效及对策思路[J].福建林业, 2015 (2) :21~22.
8.进一步推进我国城乡统筹发展 篇八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茈湖口镇地处洞庭之滨,民主垸腹地,耕地面积6.2万亩,人口4.1万人,是典型的农业大镇。要实现我镇全面发展,关键在于农村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大突破和农民生活的大提高,是评价我镇城乡统筹工作的重要指标。因此,我镇特别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狠抓落实,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村发展基础
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要实现农村的农业产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改善农民的生活现状,就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我们要在国家政策大好的形势下,抢抓发展机遇,争取更多的国家项目落户茈湖口镇。目前,要着力实施好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堤防加固工程、小农水项目、农业综合开发、新一轮农网改造、公路建设等项目。特别是利用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实施契机,通过整理农村农用地、开发未利用地,整治道路、沟渠,平整土地,改良土壤,增加耕地面积,改善农村耕作条件和排灌条件,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良好条件。
二、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镇要顺应历史的要求,坚持以“三农”工作为重心,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进一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一是要大力提高种养业水平,不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加大农业投入力度,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二是要坚持以高效作为衡量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指标,因地制宜,提高土地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开创高效农业新模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三是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全镇种养业的快速发展。四是要加快土地信托流转,使土地向种养能手集中,发展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整体水平。落实新一轮土地确权颁证工作,为土地流转创造条件。
三、加快城镇建设步伐,不断提升城镇品位
一是不断完善城镇基础设施配套,提升承载能力,增强城镇功能。特别要努力争取和利用项目,利用资北干线拓宽改造契机,实现城镇交通改道,建立良好交通秩序;打造沿江风光带,着力美化环境,提高城镇的舒适度。二是努力壮大城镇产业,支撑城镇区域性经济发展,把城镇打造成为全镇的经济、文化中心;要在城镇建设工业小区,每年要引进2家以上企业落户城镇。三是要不断加强城镇开发建设力度,尽快完成卢家塘住房建设,抢抓资北干线和茈湖口大桥修建的大好机遇,大力实施城镇发展“西扩”战略,扩展城镇发展空间。四是加强城镇管理,充实城管队伍,强化日常管理与集中整治,遏制“五乱”现象,确保集镇交通、市场、开发建设等秩序有明显改观;筹建清扫保洁公司,做到每天清扫保洁全覆盖,坚决遏制“脏、乱、差”,促使城镇面貌焕然一新。
四、强化村级组织建设,增强村级班子战斗力
把班子建设、队伍建设、阵地建设、民主政治建设作为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突破口,以昂龙头、壮力量、聚合力、树形象为切入点,整体提升村级组织建设水平。一要强化村级班子建设。班子队伍是决定性因素,要坚持以人为本,凝聚人心,凝聚人力;坚持事在人为,人是第一生产要素;坚持谋事先谋人,着力加强班子队伍管理,最大限度发挥好班子队伍作用。严格执行《村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兑现奖惩,最大限度地强化班子队伍的团结合作。二要强化党员队伍建设。农村党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展农村工作的一股坚实力量,要使他们时刻不忘党员的光荣称谓和神圣使命,要为他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平台,要使他们成为树立良好社会风气、发家致富的表率。在农村党员中要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每个党员都要用真实感情公开承诺,用真实行动和效果来履行承诺,镇村要对党员的公开承诺进行评定,评公开承诺的内容是否具体,具有先进性,评公开承诺的内容是否履行,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三要强化村级阵地建设。阵地建设是村级组织开展工作的物质基础,也是村级组织形象的外在体现。目前,我镇仍有部分村没有村级活动场所,或者村级活动场所常年未修缮,设备破旧,房屋破损,无法开展活动。因此,要下大力气加强村级活动场所建设,确保全镇覆盖。同时,利用远程教育、农家书屋等载体,开展教育培训,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四是强化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完善“四位一体”基层民主制度,在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我镇目前已初步完成了祁青、东城、刘家湖等3个村的“四位一体”建设,2013年我镇将完成余下村的民主制度改革。
五、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提高人民幸福指数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进一步推动社会事业发展,提高人民幸福指数。结合我镇实际,一是要继续普及富农惠民政策。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作为农业农村的中心任务,大力实施扶贫解困、道路畅通等民生工程。二是要充分扩大就业。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积极调动农民创业激情,发展生产,创造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三是要实现文化教育全面发展。继续优化公共教育资源,巩固普九义务教育成果;大力发展科技文化事业,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四是要更加注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巩固和扩大新农保和新农合成果,完善城镇低保补助工作,特别关注低收入群众的生活保障。五是要坚持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
9.进一步推进我国城乡统筹发展 篇九
旬邑县太村镇党委书记张 克
(2012年3月)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发展方式转变、社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打破二元结构,构建和谐社会,是广大领导干部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也是基层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难得机遇和严峻挑战。我所工作的太村镇地处旬邑县中部塬区,镇政府距县城5公里,总面积10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28万亩,辖29个行政村4.8万人,是旬邑县第一大镇。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统筹城乡发展主线,按照“高举发展旗臶,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发展机制,推进富民兴镇”的思路,用发展凝聚人心、树形象,团结带领全镇人民,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办成大事,办好实事,办妥难事,特别是突出新农村建设和重点镇建设两大重点,统筹镇域经济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镇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修编完善规划,规范城乡统筹建设。规划是发展的依据和蓝图,没有大手笔的规划就没有高标准的发展成果。在推进镇
域统筹发展进程中,我们紧紧围绕建设个性鲜明的特色城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未来10年乃至20年的发展需要出发,充分考虑人口数量、产业基础等发展现状,把城乡建设与长远发展、提升品位与突出特色、完善设施与服务群众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合理确定新农村建设规模和空间布局、产业定位和发展目标,以及工业园区布设、生态环境保护等,镇区规划上,围绕完善基础设施这一重点,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先行规划镇区道路、供排水、垃圾处理以及通讯、供电等基础设施,搭好框架,为建设打好基础。同时,依托镇区、主干道路规划建设中心村,进一步拉大城镇框架,聘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规划设计院和陕西中晟设计院编制完成了《太村镇总体规划》、《太村镇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研报告》;新农村规划上,坚持因村制宜、因户制宜、量力而行、节俭节约的原则,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综合考虑农村地理位臵、经济基础、人口数量等因素,修编完善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基础建设、精神文明、组织建设等子规划,使之相互衔接、自成体系,为打造经济发展、功能完善、服务一流的现代城乡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壮大特色产业,支撑城乡统筹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欠发达是最基本的国情。为此,我们始终把发展特色产业、扩大经济总量作为推动镇域发展的第一要务。按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总体要求,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全镇粮食播种面积达到2.5万亩,总产1.1万吨,地膜玉米种植达到2万亩,总产1.37万吨,粮食产业稳步增产。积极建设生态果园和苹果标准化示范园,全镇果园面积达到6.5万亩,总产量达7.56万吨,建成百亩以上标准化示范园10个、绿色有机苹果基地1.5万亩,栽植核桃、柿子、花椒等经济林8600亩,苹果产业不断提质增效。抢抓百万头生猪大县建设机遇,引导鼓励农民发展生猪养殖,新建600头商品代种猪场5个,百头养殖示范户125个,并建成百头肉牛养殖场、奶牛养殖场、孵化场,畜牧产业规模持续扩张。大力发展蔬菜专业村,专业户,新建蔬菜大棚150座,占地面积达到289亩,每棚年产值3万元以上,做大做强西甜瓜种子繁育基地、花子馍、乌鸡养殖等特色产业,特别是依托唐家文化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田园风光游”、“农家体验游”,并积极发展劳务输出,全镇年均输出9000人次,年人均务工收入达1万元以上,多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坚持借力发展不动摇,狠抓招商引资,引进绿野果业公司、北山果业、蓝海果业、志锋果业、全民果干厂、精工彩钢厂、面粉厂、恒信果业、中盛源果蔬、新汶矿业、凯德瑞啤酒等企业,依托太村产业园区,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发展产业链、企业链,辐射带动全镇工业有序健康发展,形成了三次产业相互促进、联动发展的格局,进一步扩大了全镇经济总量,为统筹城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推进新村建设,夯实统筹发展根基。农民问题是中国的根本问题,农村建设是统筹发展的瓶颈所在。要解决统筹发展的难题就必须解决农村发展的难题,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就必须加快农村开发建设步伐,改善农村发展条件,夯实统筹发展基础。近年来。我们太村镇按照抓点、连线、扩面、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全镇新农村建设呈现出全面提升、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2008年至今,全镇建成了琅琊洼、店头、赵家等13个新建示范村,坳乔、南宫、唐家、上官庄等12个旧改示范村,赵村、刘家、上南子等6个巩固提高村,完成坳乔、琅琊洼、罗家、张家村、赤道村等村级阵地建设20个。同时,完成了后堡子、赵家等6个村易地搬迁及配套设施建设。改造农村电网25个村、152公里,建设了孟家咀等30个村人畜饮水工程,修筑安家、上魏洛等43个村通村公路195公里,全镇通村公路里程达到225公里;绿化造林3900亩,复垦老庄基15个村,新建沼气池2250口,安装太阳能4500台,搭建吊炕3200铺,改建卫生厕所2160个,以中心村建设为重点,全力狠抓民宅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从基础层面缩小城乡差距,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全面改善。
四、强化镇区建设,引领城乡统筹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城乡关系论”中提到: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新阶段,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渐进过程。就实际情况而言,加快城镇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的连接点、关键点。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生态、人文、精致、宜居”的目标,抢抓全省重点镇建设的历
史机遇,以园区为依托,以镇域为中心,全力狠抓规划、建设、经营、管理四个关键,加快重点镇建设步伐。2010-2012规划总投资13062.7万元建设镇区。2009年投资3828万元,完成了福兴街道路改造、中学寄宿楼、中医医院综合楼等6个项目建设。2010年投资8614.3万元,完成了创业大道北延伸段等3条道路和太村商贸楼、三和商城建设任务。2011年,总投资4981万元,其中投资2700万元续建创业大道北延伸段、兴业路、书院路尾留工程建设任务,铺设两侧人行道地转6.8万平方米;投资270 万元,安装街灯198盏;投资1300万元,建设占地15亩的配水厂检测楼及辅助设施;投资600万元开工建设镇政府机关办公楼;投资380万元正在建设派出所办公楼;投资400万元完成福兴路改造工程。赤道社区建设城区街道2.9公里,商业门店80户,中心文化广场2个,初步建成了环境优美、商贸活跃、人气旺盛的山水园林明星城镇。同时,在加快城镇化的进程中,我们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积极运用市场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全面加强城镇管理,巩固绿化、亮化、美化、净化成果,提高了城乡文明水平。
总之,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立足乡镇工作实际,从新农村建设和重点镇建设两个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力求破解瓶颈的途径越来越多、发展的进程越来越快,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推进统筹发展的进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
一是土地难题。随着城乡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和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的建设用地越来越多,使得建设用地需求和耕地红线的矛盾不断加剧,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用地上报难、审批难、征地难的问题愈来愈突出,有项目无土地,有资金难征地,严重制约了城乡建设步伐。
二是资金难题。资金是建设的保证,是城乡一体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一直以来乡镇没有可靠财源、稳定财源,经济基础非常薄弱,保运转很困难,产业发展、设施建设更是难上加难,加之缺乏信用担保和融资平台,商业银行贷款政策变化太快,城乡建设资金融资问题非常突出,融资难已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致命瓶颈。
10.进一步推进我国城乡统筹发展 篇十
加入时间:2010/12/23点击次数:1
3○ 中共合肥市委合肥市人民政府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紧紧围绕创建全省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奋斗目标,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县域突破”、“创新发展”战略,不断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统筹推进城乡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农村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成为统筹城乡力度最强、经济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农民增收最多、农村发展环境最优的时期,呈现出新型工业和现代农业竞相发展、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齐步并进、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和谐局面。2009年,全市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6065元,连续4年实现跨千元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5年的3.02:1缩小到2.83:1。市辖三县全部进入全省科学发展一类县,肥西县跻身全国百强县。
一、坚持“三化”联动,统筹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市委、市政府从合肥工业化比较发达、中心城市发展较快的实际出发,走以“三化”带“三农”的发展道路,积极探索了一条具有合肥特色的建设新农村的路子。
一是以工业化致富农民。坚持把工业立市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的第一方略。切实加快“一核心、一走廊、两特色”的承接产业示范区建设,大力支持县区工业园区发展,创新推进经济、高新、新站三大开发区与三县共建特色园区,促进工业向三县转移。2009年,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2005年的151个增加到822个,工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45.58亿元增加到198.7亿元。县域工业化的推进,增强了对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带动能力,全市160万农村劳动力中有54%以上在非农产业就业,工资性收入占到农民收入的59%以上。
二是以城镇化带动农村。坚持把科学规划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前提。以全域的理念统筹城乡规划编制,着力构建以“141”为中心、“中心城区-城市组团-新市镇-中心村”的四级城镇体系。从一城带动转变为多城带动,从一点发展转变为多点发展,积极探索符合合肥实际的城镇化路子。加强中心城区建设,强化龙头主导作用。建设4大组团,实现建园与建城相结合,推进城园一体发展,城市发展空间全面拓展。大力推进新市镇建设,增强要素吸纳能力,努力把新市镇建设成为对接中心城区、四大组团和中心村的重
要节点。充分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有组织、分层次地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2009年,全市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55.8%提高到64.1%。
三是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坚持把农业产业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任务。不断加强“稳粮、扩菜、强畜、兴生态、重加工”的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着力强化科技和政策支撑,大力推进现代高效农业特色化、规模化、园区化、功能化、板块化发展。全市建成高效农业120万亩,设施农业22万亩;建成千亩以上农业园区126个,万亩以上1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250个;规模养殖场5000多个;初步形成了规模化种养、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大力实施“双百双千”提升行动,着力培育行业龙头和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业。联合利华、可口可乐、台湾统一及伊利、蒙牛、雨润、和威、中粮、新希望等国内外著名企业相继落户合肥。2009年,全市农业龙头企业从2005年的83家增加到520家,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454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突破1000家;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面达60%以上,户均增收1900元。
二、坚持因地制宜,不断创新新农村建设模式
我市以省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镇为载体,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探索出了新农村建设的六种模式。
一是产业培育型。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载体,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基础,规划建设核心产业园区,依托产业配套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实施了40个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建设新农村、新社区9个。
二是项目带动型。依托新桥机场、高铁、高速公路等重大工程项目,配套集中建设城镇或新农村社区,引导项目区农民集中居住。先后实施了30多个项目,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22个。
三是整村推进型。把推进土地规模整治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实施万亩土地综合整治和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推动村镇产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新社区集中、农用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2008年以来,先后实施了7个项目,总规模达10.7万亩,投资12亿元,将237个自然村庄归并为15个新社区,让
2.77万农民住进农村新社区,在全国开创了土地整治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合肥模式”。
四是土地整治型。针对农村大量空心村现象,将空心村复垦与土地整理结合起来,实施迁村腾地“增减挂钩”项目,通过拆并空心村、兼并自然村,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全市实施了118个土地“增减挂”项目,将1028个自然村庄归并为82个农村新社区,节约耕地2.8万亩。
五是城中村改造型。把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按照城市社区标准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推动农民向市民转变。先后实施了358个城中村改造项目,使18万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
六是环境整治型。对人口相对集中、居住条件较好的村庄,按照“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和“建制”“五化一制”标准要求,通过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清洁家园、绿化乡村”创建活动,因地制宜整片整体整治,建设自然生态型新社区。先后对380多个村庄进行综合整治,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情况下,使农村居住环境得到大幅改善。
三、坚持加大投入,着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我市通过实施民生工程,加大投入,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初步实现了农村道路、公交、供电、供水、电信等基础设施“八网”连通,农村养老、医疗、低保、救助、就业等社会保障“五保”联动,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科技、体育等社会事业大幅改善。
一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省、市、县、乡、村“五级”路网建设,建成绕城高速105公里和“村村通”水泥路3346公里;建成金寨南路、蒙城北路、合六路、合水路等9条出城口道路,实现城乡道路连通,初步建成了连接城市、覆盖乡村、城乡一体的道路公交体系。兴建饮水安全工程131处,解决了93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城市供水网络覆盖城区所有乡镇和三县9个乡镇。建立了户收、村集、乡镇运输、县处理的农村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加强农田、水利、供电、供水等基本建设。累计投入超过11亿元,建成新农村电气化县1个、电气化乡镇16个、电气化村245个。
二是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加快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优化农村教育布局,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农民工子女就学享受“同城待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基本解决了孩子就近上学、上好学的问题。完成6个县级医疗卫生机构、108个乡镇卫生院、690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0个、农家书屋393个、农民体育活动场所380个。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农村各类社会保障实现提标扩面,并加快与城市接轨。将三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居民医保“二险合一”,建立健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开展新型农民养老保险试点,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城市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积极开展农民工廉租房改革试点。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体系,从市到村建立了四级就业服务网络。
三是统筹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建立“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实现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大幅增加。2010年,市本级财政安排支农资金7.5亿元,增长36%,超过财政一般性预算16个百分点。建立农业产业发展奖补机制,持续加大对农民的直补力度,2010年市本级财政安排现代农业发展奖补资金超亿元,有效地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投入,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2007年以来,全市实施了一系列民生工程,累计投入92亿元,使数百万农民从中受益。
四、坚持创新突破,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改革
我市坚持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泉,深化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加强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
第一,努力创新工作机制。整合新农村建设、县域经济发展、农村综合改革和扩权强镇4个领导小组,成立了高规格的城乡统筹工作委员会和办公室。建立了综合协调、调查研究、调度推进、联建共创、责任分解、督查考核等七大工作推进机制。初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统筹办综合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城乡统筹工作组织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第二,积极创新政策制度。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实施意见》、《合肥市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和促进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以及多个配套文件,在全省率先构建了市级支农惠农的政策支撑体系。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发证工作,建立了全省首家农村产权交易中心,55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累计流转土地突破100万亩。联动开展了土地使用管理、户籍制度、农村金融、农村经营体制、扩权强镇、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新型养老保险、农村综合改革、“双置换”等系列配套改革和试点,推动了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了农村资产资本化进程,增强了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动力。
11.进一步推进我国城乡统筹发展 篇十一
一、四川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做法
在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四川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主线贯穿新型城镇化发展全过程,围绕人的城镇化这个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走形态适宜、产城融合、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
四川省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使全体居民共享发展改革成果。一是做大产业促进就业,把解决进城农民就业岗位放在首位,2013年提供了约150万个就业岗位。二是加快推进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改善了650余万人的居住条件,有10余万农民工住进政府提供的公租房。三是全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人居环境明显提升。四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与城镇居民缴费同标准。五是努力实现基本服务均等化,使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同等享受就业、医疗、教育、文化等城镇公共服务。
(二)坚持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四川省在总结成都国家级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稳步实施“五个统筹”,着力深化“五项改革”,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
“五个统筹”:一是统筹城乡规划,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二是围绕产业园区、产业集聚、产业新城三个层次,推进产城融合发展,避免缺乏产业和人口支撑的“城镇空心化”。三是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统筹配置城乡公共资源,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四是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就业、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机制。五是统筹城乡社会管理,创新城乡基层治理机制,在全省15个县实施了乡镇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建设试点。
“五项改革”:一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除成都市外,全面放开大中小城市、小城镇落户限制,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二是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在全省89个县开展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试点,探索建立农村产权交易所。三是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户籍制度附带的福利差异,从2013年开始我省将打破城乡养老保险户籍限制,实现省内自由转移接续。四是推动土地制度改革,规范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土地综合整治,在成都、自贡、德阳和广元等市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试点。五是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
(三)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着力构建现代城镇体系
初步形成了以成都特大城市为核心,成都、川南、攀西和川东北四大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的大中小城市和重点小城镇为骨架的“一核、四群、五带”的城镇空间格局。一是培育壮大四大城市群,统筹安排重大产业、基础设施、资源要素、公共服务等共建共享,强化城市群之间、城市群内部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二是做大区域中心城市,优化提升集聚经济和人口的功能,不断繁荣城市经济,发挥对区域经济辐射带动作用。三是因地制宜发展县城和特色小城镇,从2013年开始连续3年,每年启动100个省级试点镇建设,支持试点镇发展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公共服务功能。
二、面临的问题
一是西部地区区情特点决定了需要发展一批集聚度高、带动力强的城市群和中心城市。西部地区地域面积广、人口分布较为分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间联系不畅,缺乏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城市群和区域中心城市,没有形成多点多极支撑格局。比如成都市的城镇化率,比人口数量第二位的南充市高出了29.1个百分点,经济总量更是其6.9倍。全省建制镇数量有181个,但超过80%的镇常住人口在1万人以下。
二是西部地区城镇化总体发展水平滞后决定了需要国家支持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西部地区面临着加快城镇化进程和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双重挑战。目前全省城镇化率比全国低9个百分点,到2020年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需要新增1300万的农业转移人口。财力与公共服务支出不匹配问题突出,我省城镇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常住人口覆盖率分别比全国低了17.9和7.5个百分点,仅靠四川自身的财力实现社会保障对城镇居民的全覆盖,难度很大,需要加快实施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相挂钩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三是西部地区在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各地区不同程度都存在重城市建设、轻管理服务的现象,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城市内涝等“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管理运行效率不高、精细化程度不够。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仅面临着省内城乡分割的问题,还面临着省际之间不衔接的问题。受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户籍管理、土地管理制度以及公共服务等影响,我省还有1000多万农民工及随迁人口未真正融入城镇,制约了城镇化健康发展。
三、几点建议
一是加快培育西部地区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建议在建设我国经济升级版支撑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中,调整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生产力布局,沿长江及支流和重要交通干线,支持西部地区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建设,培育经济增长极;批准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为国家级新区,增强成都作为成渝经济区“双核”之一的引擎作用,为四川经济乃至西部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是支持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对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支撑保障。建议中央财政资金向西部地区干线铁路建设倾斜,支持川藏铁路、成贵铁路、成昆铁路扩能改造等重大铁路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成都新机场、雅安至康定高速等项目建设。加强对西部地区市政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人居环境改善的支持力度,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三是重大产业布局调整重点向西部地区倾抖,提升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议支持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吸纳人口、扩大就业提供产业支撑。国家先后批准了我省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中国绵阳科技城、成都国家级创新型城市等建设,恳请在财税、土地、生态补偿、产业布局、重大科技攻关等政策方面给予支持,增强城市创新能力。
12.进一步推进我国城乡统筹发展 篇十二
关键词:统筹城乡,一体化,城镇化经济
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表明, 当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及社会事业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时, 实行城乡统筹发展, 走一体化发展之路是必然趋势。我国在21世纪之初就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这个目标的重点之一, 就是统筹城乡发展, 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一、确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基本方略
围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就是要构建农村变革和城市化进程相互依存的关系, 使一部分农民在依托农村而较少后顾之忧的前提下, 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迈进, 逐步经历由“离土不离乡”向部分“离土离乡”和完全“离土离乡”的过渡, 使传统的城乡矛盾在国家控制下逐步得到化解, 避免大批失地、无业、无资农民盲目涌向城市。
(一) 协调推进城镇化和产业发展转型。
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重大战略问题,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融合作用, 对于促进工农和城乡协调发展,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城乡居民收入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同时, 城镇化需要不断强化产业支撑, 两者具有双向互动的功效, 因此, 需要协调推进城镇化和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一是实施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战略。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从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保障国家安全的高度出发, 着眼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 统筹研究制定和实施与中国实际相符合的城镇化战略。二是加快产业发展转型。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有力支撑, 也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础。产业发展必须实体产业和服务业两手抓,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完善支持服务业发展政策, 改善服务业发展质量, 提高服务业整体发展能力。
(二) 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 是十八大明确提出的要求。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关键问题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公共资源, 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提高配置效率,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我认为应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推进城乡一体化, 既要着眼于公平, 使农村居民可以像城镇居民一样公平地获取公共资源, 享有公共服务, 同沐公共财政的阳光;更要着眼于发展, 提高城乡资源配置效率, 增强城乡发展能力。
二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进城乡一体化, 应坚持政府推动、市场主导。通过政府行政力量和公共资源, 统筹城乡规划, 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 社会事业向农村侧重, 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
三是输血与造血的关系。推进城乡一体化, 需要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力度, 增加农民收入,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更要提高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能力, 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增强“造血”机能。
四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关系。推进城乡一体化, 经济发展是前提, 是基础, 是重点, 同时城乡一体化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统筹协调、整体推进。
二、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
(一) 统筹城乡发展。
在战略指导思想上, 要以化解城乡矛盾为重点, 使农村的发展不断靠近城镇化目标, 用“城”的定位引导和把握好同“乡”的建设。同时要克服就村建“村”的狭隘认识, 改变短期行为、重复建设、低水平维持型发展的工作思路, 切实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二) 推动综合变革。
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实践证明,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实际上是一个包括有农业产业化、生产标准化、机制市场化、发展城镇化等在内的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综合性变革过程。这诸多变革既各有侧重又相互依存, 仅靠农业一个方面的发展和变革是无法完成的。谋求在全方位、深层次上推动“乡”与“城”发展方式的有机统一, 是从根本上化解城乡对立的必经之路, 也是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抓手。
(三) 破除体制障碍。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也是一场城乡之间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大变革。由于长期以来采取城乡分割管理体制和城乡不同的治理模式, 我国城乡一体化面临一系列的体制性障碍, 缺少合理规范的融通促进机制。当前, 应以户籍制度为突破口, 加快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改革, 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 生产要素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 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人口之间的均等享有, 让农民切实分享经济改革与社会发展的成果。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将是长期艰巨的任务
在一个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城乡一体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本身就是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一个壮举, 没有样板可循。尽管现在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基础, 但面临的挑战也是巨大的。人口众多且呈现老年化趋势, 城镇化的质量不高, 产业结构不合理, 发展方式粗放, 农业基础薄弱,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依然存在较大差距, 城乡一体化制度建设刚刚起步等等。因此, 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将是长期艰巨的任务。必须从思想、政策、制度建设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稳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参考文献
13.进一步推进我国城乡统筹发展 篇十三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意见
吉政发〔2012〕11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
为深入贯彻落实 《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 〔2010〕47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就加强全省农村土地整治、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决策部署,立足我省实际,以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统筹规划,综合整治。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按照 “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的要求,因地制宜,优化配置水土资源,合理安排土地整治任务和时序,充分依托现有水利、交通、农业等基础条件,重点向粮食主产区、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增地增产潜力大的地区倾斜,统筹推进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综合整治。
(二)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以市(州)、县(市、区)政府为主导,建立国土资源、财政、发展改革、农业、林业、水利、交通运输、规划建设、环保、监察、审计、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合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土地整治项目所在县(市、区)、市(州)政府为项目实施主体,负责项目具体实施管理工作,切实抓好项目前期论证、勘测、规划设计、招投标、实施管理、竣工初验等工作,对项目投资及工程建设质量负全责。市(州)级政府负责落实本地区土地整治任务目标,负责项目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工作。
(三)健全制度,规范运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土地整治相关制度和技术体系,规范可行性研究、勘测、设计、招标代理、监理、决算审计等中介机构从业行为,对中介机构实行登记备案管理,相关单位通过公开选定的方式确定,具体确定办法由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制定。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制、公告制、报告备案制和审计制,落实政府绩效考核问责制,规范行业管理,加强土地整治全程监管,确保土地整治工作规范开展。
(四)尊重民愿,维护权益。始终把维护农民权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群众自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依法推动。要依法维护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地位,在土地整治方式、拆旧建新等方面提供多种选择,依法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受益权。做到整治前群众同意、整治中群众参与、整治后群众满意,使农民群众真正享受到农村土地整治带来的好处和实惠。
三、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以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基本农田为重点,大力推进农用地整治;以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前提,稳妥推进村庄整治;以集约节约、合理利用土地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加快推进土地复垦;以加大科技支撑、健全制度规范、强化项目监管为手段,逐步建立完善的土地整治保障体系。
(二)近期目标。到2015年,完成土地综合整治1600万亩,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1250万亩,新增耕地275万亩,提高粮食产能43亿斤,集约投入土地整治资金160亿元。稳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基本建立较为完善的土地整治制度和技术标准体系。
(三)远期目标。到2020年,完成土地综合整治3300万亩,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2500万亩,新增耕地300万亩以上,提高粮食产能60亿斤;完成我省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任务,集约投入土地整治资金285亿元,建成一批功能齐全、设施完善,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城镇和中心社区,使全省四分之一的村庄得到系统的改造,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大的改善,农村面貌有大的改观。全面实现土地整治工作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建立较为完善的项目动态监管体系。
四、重点工作
(一)科学编制土地整治规划。各地要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以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为基础,认真编制土地整治规划。要与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乡(镇)、村规划相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农业发展、交通发展、农村文化教育、农村医疗卫生、城乡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等规划紧密衔接,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护目标,以农田整治为基本任务,以优化城乡用地布局为方向,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为核心,以增加耕地和推进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合理安排土地整治的规模、布局和时序。依据县(市)镇村体系规划,积极引导村庄布局合理调整,形成中心镇、一般乡镇、中心村、一般基层村、特色自然村等 “重点突出、梯次合理、特色鲜明、相互衔接”的村庄布局体系。同时,土地整治规划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安排生产建设活动损毁土地的复垦计划,并落实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的复垦规划。土地整治规划经市(州)、县(市)政府审核同意后,报省国土资源厅批准。
(二)大力开展农田整治。紧密结合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和我省粮食发展目标,规划实施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示范建设。按照集中连片、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强化设施配套、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的要求,科学安排农田整治区域。积极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大力推广设施农业,提高道路硬化标准,加强农田防护林网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耕地规模经营。通过项目实施,做到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建成一批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各级农业部门要做好耕地地力调查评价,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耕地质量;国土资源部门要充分利用农用地分等成果,抓好耕地质量等级监测工作,进一步健全耕地质量保障体系,确保全省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三)稳妥推进村庄整治。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状况,依据乡(镇)、村规划,结合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分门别类地推进村庄建设用地整治。根据村庄经济条件、居民点布局实际情况,实施迁村并点和旧村改造。通过村庄整治,使项目区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农民人居生态环境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土地利用效率明显提高。
(四)严格落实土地复垦责任。对于生产建设损毁土地,按照 “谁损毁、谁复垦”的原则,确定土地复垦义务人;对于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由县级以上政府负责组织复垦。各地、各部门要按照 《土地复垦条例》要求,完善土地复垦义务履行的约束机制、强化土地复垦的激励机制、加强土地复垦的监管工作,进一步规范土地复垦活动,做到 “新账不欠、旧账快还”。
(五)建立后期管护长效机制。土地整治项目竣工后,项目所在地政府应按照 “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明确管护主体,落实权利义务。积极探索建立有偿使用制度,做到以收养支,有效保证工程设施的长期持续运行。建立健全项目后期管护制度,正确处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建立土地整治效益提升的长效机制。
(六)推进土地整治制度标准建设和专项课题研究。加快推进土地整治立法,开展 《吉林省土地整治条例》起草制订工作。建立健全土地整治项目立项、实施、验收及后评价全过程管理制度和办法,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预算、招投标、实施、验收管理和土地整治相关业务规程、行业技术标准研究工作。适时开展 《吉林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修编工作。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行业发展需要,积极开展土地整治战略和科研课题研究工作。
(七)加强土地整治信息化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整治项目信息报备制度和土地整治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立集土地整治信息发布、项目实施管理评价、相关业务监测监管和业务综合办公于一体的管理平台,全面实现土地整治业务工作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提高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和工程运行的信息化水平。
五、激励政策和措施
(一)政策和资金向土地整治区倾斜。实施土地综合整治的区域,优先安排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给予专项资金支持;涉及建设用地整理,符合增减挂钩试点条件的,按照增减挂钩项目管理,优先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土地整治节约的土地,优先用于村集体建设,节余指标通过增减挂钩用于其他建设的,依法办理用地手续,土地所获收益用于整理区内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反哺乡村,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二)补充耕地指标可以有偿转让。使用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进行土地整治增加的耕地只能用于耕地总量平衡,对使用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其他政府资金及社会资金进行土地整治新增加的耕地,经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批准,可作为补充耕地指标在本市(州)范围内有偿转让,用于耕地占补平衡。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农村土地整治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务求取得实效。省政府成立由主管副省长任组长,国土资源、财政、发展改革、监察、农业、环保、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林业、审计和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省农村土地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农村土地整治工作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国土资源厅,负责农村土地整治日常工作。各市(州)、县(市、区)政府要充分发挥项目实施主体作用,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切实加强组织协调和实施管理工作,建立政府主导、国土资源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调联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
(二)加大资金投入。各地要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收入以及新菜田开发建设基金等土地整治专项资金为主体,将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地力培肥、农村公路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各部门、各行业涉农资金,进行深度整合,按照 “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专账管理,统筹安排,各记其功”的原则,集中用于农村土地整治。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农村土地整治,拓宽土地整治资金渠道。
(三)加强队伍建设。适应土地整治工作发展新要求,全面提升土地整治机构干部队伍素质,切实增强土地整治相关业务工作、项目建设管理和长效运行能力。鼓励支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设土地整治专业和建设重点实验室。大力引进、培养、选拔各类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建立人才评价、流动和激励机制,加大基层土地整治人才在职教育和继续培训力度。加强土地整治业务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四)严格项目管理。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实施管理和监督检查,及时研究解决土地整治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严格项目审批,加强土地整治相关业务全面、全程监管,确保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有序开展、规范运作。各地要建立健全土地整治项目具体管理办法,防止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坚决杜绝以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名违法违规占用耕地及擅自扩大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五)抓好监管考核。把农村土地整治纳入各级政府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加强督促检查和绩效考核评价。建立土地整治项目监督、监管机制,对招投标、工程建设、资金使用等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对项目实施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资金安全。对土地整治工作推进不力、土地整治资金未及时发挥应有效益、耕地保护各项目标未完全落实的市(州)、县(市、区),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六)强化舆论宣传。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典型经验和做法,大力宣传各地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措施与成效,扩大社会影响力,提高社会认知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进一步推进我国城乡统筹发展】推荐阅读:
大力推进科研管理创新,进一步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11-06
中共河北省委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11-09
为进一步推进部队正规化建设06-19
关于进一步推进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09-26
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双招双引”工作意见10-08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11-05
南昌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行政审批“两集中、三到位”工作的06-25
吕梁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市级工业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08-07
进一步明确文化发展方向08-18
关于进一步加快园区发展的意见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