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汇报(共9篇)
1.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汇报 篇一
乡镇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工作总结3篇
20xx乡镇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工作总结一
为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我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房建设步伐,进一步推进我区20xx小康房行动计划顺利实施,按照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两加一推”主基调和“四化同步”主战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积极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升级版。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强化政府主导与尊重农民意愿相结合。根据《贵州省农村小康房建设指引》、《贵州省农村小康房典型设计图集》相关要求,坚持政府主导,结合实际,尊重农民意愿,引导有条件的农户按照小康房建设标准进行建设。
(二)坚持示范试点带动与农村集中建房相结合。积极探索农村集中建房的经验做法,认真组织条件成熟的村做好小康房建设前期规划。
(三)坚持房屋功能提升和基础设施配套相结合。小康房建设应注重房屋内部居住功能的提升和改善,注重传承民族风情建筑特色,同时配套完善房屋周边路、水、电、讯、污水垃圾处理、绿化景观等基础设施,健全村寨文化、休闲、娱乐、健身、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
(四)坚持城乡统一规划和彰显个性差异相结合。加强对农户自行建房的指导,注重保持当地民族文化特色和村庄风貌,注重民族风貌和现代气息相融合,注重功能提升和基础设施配套,严防千篇一律,严控大拆大建,严禁重复建设,切实保护好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格局、历史文化建筑和乡村自然景观。
三、主要任务
20xx 年,我区计划实施小康房536户,其中:岩脚镇58户、新场乡40户、落别乡58户、大用镇45户、木岗镇45户、郎岱镇45户、月亮河乡40户、关寨镇40户、龙河镇40户、新华镇20户、镇20户、牛场乡20户、新窑镇45户、梭戛乡20户,落别乡和岩脚镇各组织实施一个50户以上的集中示范点。各乡镇按照小康房建设标准,由特区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组织年底统一验收。全区小康房规划建设要严格按照“本人申请、逐级审核”的程序进行。20xx年小康房建设任务必须于20xx年10 月30日前完工。
四、建设要求
(一)小康房建设要求
1.小康房是指适应现代农村生产生活特点、遵循功能完善、安全实用、经济美观原则,满足节地、节水、节材、节能、环保要求并蕴含历史文化传统的新建或既有农村房屋。小康房应具有“功能完善、设施配套、环境优美、风貌协调、节能环保”等基本特征。
2.根据房屋结构特点、村容村貌现状、农民生活水平等不同条件,将农村小康房分为改善型、普及型、提升型三种类型。其中,改善型小康房是在原有建筑基础上进行工程技术处理,达到功能完善、安全实用、经济美观的基本要求,主要针对既有农危房改造,也包括部分新建农房;普及型小康房是在改善型小康房基础上,增加设备设施与节水、节材、建筑节能与新能源、环境、卫生等节能环保要求;提升型小康房是在普及型小康房的基础上,增加建筑风格与色彩、绿色建筑标准等应用要求。
3.根据《贵州省农村小康房建设指引》、《贵州省农村小康房典型设计图集》,结合当地小康房建设指引和建设图集,开展小康房建设,并充分体现出当地村庄风貌和历史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
4.各乡镇要结合小康房建设,积极推行农房改厕、改圈、改灶“三改”工程。根据国家《农村改厕管理办法》和《农村改厕技术规范》相关要求,结合气候、地形地貌、生产生活方式、民俗习惯、经济条件等实际,合理选择无害化卫生厕所类型,所有小康房和农村集中建房都必须达到《农村改厕技术规范》要求。
(二)农村集中建房要求
1.合理选点布局。农村集中建房点应优先选取重要交通及旅游景区沿线、都香高速六枝境内段沿线及“5个100工程”辐射带动的周边村寨、风景名胜区周边村寨进行建设,尤其是100个示范小城镇“镇村联动”确定的示范村以及示范小城镇周边寨,具备条件的应优先布局集中建房点。农村集中建房点选点应充分利用低丘缓坡或劣质农地并避开地质隐患地段,严禁占用良田好土。
2.科学编制规划。统筹考虑“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及周边区位条件,结合我区区域体系规划、乡(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完善旅游景区规划、乡(镇)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加快供水、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结合特色产业、现代农业、乡村旅游、民族文化、城镇郊区、工矿区域等特点和实际,通过村民会议决策、政府引导、专家论证,科学编制村庄整治规划,明确村庄整治重点项目和实施时序。建设活动较多的村庄、有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位于各类保护区及周边的村庄、城郊及公路沿线的村庄,要尽快编制符合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村庄规划。
3.加强资源整合。充分应用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生态移民及地质灾害搬迁工程,开展农村集中建房,整合六项行动计划及有关涉农资金,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强化产业扶持,引导农民集中居住,集约节约用地,方便农民生产生活。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特区人民政府分管副区长任组长,特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任副组长,特区发展改革局、财政局等部门及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小康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特区住房城乡建设局,由特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兼任主任。办公室人员由特区住房城乡建设局抽人组成。各乡镇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具体负责小康房规划、审批、建设、办证等具体工作,切实把小康房建设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牵头单位:特区住房城乡建设局;配合单位:各乡镇;完成时限:20xx年10月30日前)
(二)加强培训交流。各乡镇要加强小康房建设培训,分期分批培训村镇建设管理干部和农村建筑工匠,让管理干部及建筑工匠熟悉掌握《贵州省农村小康房建设指引》、《贵州省农村小康房典型设计图集》、《六盘水市农村小康房设计图集》等相关要求。加强对小康房建设基本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民参与能力。有计划地组织形式多样的观摩学习,总结交流经验,充分发挥试点的引导、带动和辐射作用,取长补短,相互借鉴。(牵头单位:特区住房城乡建设局;配合单位:各乡镇;完成时限:20xx年10月30日前)
(三)加强资金筹措。小康房建设及农村集中建房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市、特区财政投入及自筹,同时通过资金整合、金融支持、吸引社会资金等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一是加强资金整合。按照“渠道不变、管理不乱、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原则,整合发展改革、民政、国土资源、农业、林业、水务、扶贫等部门资源,统筹安排有关资金,尤其是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户在实施二、三级农危房改造或生态移民搬迁时,鼓励其按照小康房建设标准进行建设,避免重复投资和资金浪费。二是争取信贷支持。充分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权、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林地权作为抵押物进行抵押贷款。三是吸引社会资金。对具备一定发展潜力的村寨,通过政府财力的投入,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小康房建设,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杠杆作用。四是发动社会募捐。鼓励和支持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各界通过捐款捐物、对口帮扶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和支持小康房建设及农村集中建房工作。(牵头单位:特区住房城乡建设局;配合单位:特区发展改革局、民政局、国土资源局、农业局、林业局、水务局、扶贫局;完成时限:20xx年10月30日前)
(四)加强督导考核。20xx年,我区将小康房建设纳入各乡镇目标考核,确保小康房建设顺利推进。各乡镇要认真制定工作方案,采取措施切实抓好任务落实;特区住房城乡建设局要加大督促指导力度,强化“月调度、季检查、半年通报、年终考核”工作机制,确保小康房建设任务的圆满完成。(牵头单位:特区党委政府督查室;配合单位:特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及各乡镇;完成时限:20xx年10月30日前)。
20xx乡镇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工作总结二
XX年来,我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强化组织领导,各部门协同作战,共同发力。以美丽乡村为载体,六项行动为抓手,加大项目资金整合,突出示范带动、镇村联动、村景融合,紧紧围绕道路硬化、村庄靓化、卫生净化、环境美化、生活乐化项目建设,高标准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日新月异,成效显著。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保障,健全工作领导机制。为切实加强对全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的领导,及时调整充实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以县委书记陈湘飚同志为组长,县委副书记、县长郑梦英同志及县委、政府相关副职为副组长,县政府相关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政府办,由县政府一名副县长担任办公室主任,专门配备一名专职常务副主任,负责全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日常事务,办公室分别从县交通局、水务局、供电局、财政局、住建局和工科局各抽调一人集中办公,抽调人员一律与原单位工作脱钩,年终考评以创建办为主,混编为综合、项目、督导三个组,各施其职、分工协作,为我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以六项行动为抓手,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我县创建工作以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为抓手,行动部门协同作战,共同发力,各项行动快速推进,全年累计完成投资万元。其中,小康路完成投资7383万元,建成通村沥青(水泥)路110公里;小康水完成投资万元,解决农村(包含学校)饮水安全人口29368人,发展农村耕地灌溉面积8839亩,新增地下水机井32口;小康房完成投资万元,建成小康房300户,保障房8145套,改造农村危房2717户和完成棚户区改造;小康电完成投资万元,新建中压线路千米、配变34台、配变容量6335千伏安、低压线路千米、无功补偿容量1740千乏;小康讯完成投资万元,改造农村危旧邮政普遍服务网点2个,建设村级邮件接收场所6个;小康寨完成投资万元,主要用于美丽乡村道路硬化、卫生净化、环境美化、村寨亮化、生活乐化等“五化八工程”项目建设。
整合“六项行动”牵头单位、发改、国土、农业等部门项目资金万元,重点围绕者相镇纳孔村、永丰街道必克村、珉谷街道坡旗村等18个州级美丽乡村进行打造。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支撑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做到美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三)突出分类指导,围绕定位打造。我县按“沿景区、沿高速、沿省道”原则,根据各村不同的发展条件,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按照“三模式”打造“三型”(示范型、提升型、普及型)美丽乡村,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发展实际的新路。一是按照镇村联动,村景融合模式打造示范型。我们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和良好区位优势,做到美丽乡村建设与旅游资源融合,高标准打造,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如纳孔村利用三岔河景区风光,打造成村景融合的旅游景区,坡旗村利用良好的区位优势,打造**后花园,采取政府投资撬动,强化金融支持,吸引民间资本投入,逐步完善休闲广场、乡村客栈、餐饮、停车场等旅游配套设施,做到美丽乡村建设与旅游资源融合,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二是按照农旅结合模式打造提升型。在美丽乡村创建中,对产业发展条件较好、具有发展乡村旅游潜力的村落,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两手抓,做美村庄、做美产业,发展山地观光农业。如在连环乡关山村平寨组,抓好106户特色民居改造的同时,不断完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极大地改变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借助连环乡优越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仅平寨组就发展砂仁种植500亩、生姜种植500亩、李子种植200亩、板栗种植300亩。三是按完善基础设施模式打造普及型。对于自然环境恶劣、生存环境较差村、把重点主要放在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上,努力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提高生活品质。如鲁贡镇板怀村,该村农户主要散居在贞望公路两侧,没有相对集中连片发展的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压力大,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制约。结合该村实际,着力在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上下功夫,近年来逐步安排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程、财政奖补一事一议、农村饮水工程等项目到该村实施,吸引农户集中连片发展,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四)抢抓机遇强推进,镇村联动同发展。今年9月,全省第四届小城镇观摩大会在者相镇开展观摩,者相镇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依托双乳峰景区,紧紧围绕“水墨者相五彩画廊”打造旅游景观型小城镇建设,深入推进镇村联动建设,分别选择了纳孔村、萝卜寨、新寨三个村作为镇村联动示范点,强力推进项目建设。纳孔村投资万元,实施民居风貌整治、生态停车场、湿地污水处理站、布依文化博物馆等项目;新寨村投资万元,建设污水处理厂、民居改造、高标准农田整治、者南大道等项目;萝卜寨村投资万元,实施精品水果、土地整治、通组路硬化、串户路等项目,实现镇村联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
(五)注重保护建设,让美丽乡村留住乡愁。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突出地域特色、产业特色、民族特色,严禁拆毁古墙、古房等行为。注重村庄整治规划和传统村落和民族村寨、特色民居、历史建筑、文物古迹等传统建筑的保护,注重古路桥涵垣、古井塘树藤的保护,注重珍稀名木、风景林和水源涵养林的保护,注重溪流、湿地、山丘等生态细胞的保护。按照古朴、实用、和谐、自然的原则,改造路、房等设施,防止破坏自然环境,严禁大拆大建。改造民居按照原汁原味、功能现代、设施完善的要求,注入布依族、苗族等民族元素,使现代设施与自然古寨浑然天成,既保留传统风貌,又营造田园风光与乡土风情。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六)注重产业培育,向青山绿水要财富。美丽乡村建设,绿水青山先行。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注重产业培育,立足因地制宜,坚持“以树为纲、绿色小康”,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发展生态、高效、观光农业,重点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社、互助社等,做大做强做美产业,鼓起农民钱袋子。如在今年建设的示范村中,永丰街道办必克村预计投资800万元建设1000亩智慧精品观光综合项目,投资500万元发展XX亩樱桃示范基地已种1000亩,投资100万元发展500亩玫瑰基地已种200亩;珉谷街道办坡旗村实施蔬菜种植100亩,总投资31万元,经果林种植200余亩,投资60万元,辐射带动产业800余亩,受益人数1600余人。连环乡巧岩村规划在原砂仁面积的基础上实施砂仁种植3000亩,目前已种植的1500亩;龙场镇定塘村总投资249万元,发展生猪养殖30头以上的四个项目,每个示范村均重点发展1~2个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真正实现让百姓富的根本目标。
(七)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工作氛围。为充分展现“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成果,5月份以来充分利用州、县报刊和门户网点,对创建工作进行宣传报道,截止目前,在州级媒体报道14篇,县级媒体报道15余篇,编发简报28期。10月份我县组织知名摄影人士到必克、纳孔等美丽乡村开展摄影采风活动,县电视台全程跟踪报道,旨在通过各摄影师镜头,从不同角度展现**村庄靓、生态兴、风情浓、产业兴、百姓富的美丽篇章,增强群众建设设美丽家园的信心,以此进一步宣传**、推介**、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有力酝造了我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宣传氛围。
(八)注重规划引领,让美丽乡村更美。美丽乡村建设是否能有序推进,规划引领是关键一环,由县创建办牵头,委托**设计院对全县自然村寨改善人居环境建设项目总体规划已完成,明确村寨打造类型(示范性、提升型、普及型)、建设内容和完成时限,确保实现全县1395个自然村寨全覆盖,让美丽乡村更美。
(九)加强督促检查,推进项目落地生根。为有效推进全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县将创建工作纳入党建约谈范围,办公室定期或不定期就乡(镇、街道)创建工作部署落实,18个示范村项目推进情况,培育支撑产业,探索村级运行管理模式的等内容开展督查调度,通过督查调度,进一步统一思想,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二、存在问题
(一)群众参与度较低。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实施项目均全部由国家投入。如在民居风貌整治中,群众基本不出一分钱,国家对其房屋改造等变得理所当然,有时群众还不理解。
(二)民居风貌整治无项目支撑。在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中,为了更好地突出地域风情、展现民族特色,需对民居风貌进行统一设计,统一改造,但无项目资金作为支撑。
(三)物资采购程序繁琐。小康寨建设需要的路灯、水泥、垃圾桶等物资采购程序繁琐,采购周期长,严重影响美丽乡村建设整体进度。
(四)资金整合存在困难。由于各项目实施部门资金落实时间不统一,项目启动时间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导致部分项目推进缓慢。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快两路建设,完善人居环境。优先安排“一事一议”及“四在农家美丽乡村”转贷资金项目在贫困村实施,重点建设通组路硬化、串户路硬化、庭院硬化美化、路灯等项目,为贫困村彻底改善村寨人居环境、促进乡村发展奠定基础。
(二)充分用好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农业发展银行是政策性银行,在农业农村方面有很多好的政策和指标,根据全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精神,县拟向农发行融资,用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乡村旅游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美丽乡村项目建设,目前总体项目规划已完成,部分融资资金已批准,其余的均已进入与农发行实质对接阶段。
(三)依托旅游资源,打造乡村旅游。充分利用三岔河景区、双乳峰景区和北盘江大峡谷沿线良好的旅游资源优势,规划对沿线乡村进行打造,把美丽乡村打造成景区,20xx年重点建设者相董箐村和平街小花江村,完善休闲广场、乡村客栈、餐饮、停车场、码头等旅游配套设施,将小花江村、董箐村打造成休闲旅游度假圣地。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将双乳峰至董箐坐船到小花江返回者相三岔河线路打造成旅游精品线路,形成**旅游产业带,推动旅游产业发展。
总之,美丽乡村建设是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需要,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和推动乡村旅游发展需要,美丽乡村建设任重道远,永远在路上。我们将紧紧围绕全县总体规划,整合部门资金,拓展融资渠道,在打造好精品的同时,按照广覆盖原则,全面推进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
20xx乡镇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工作总结二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中共贵州省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西部其他省份发展新路的决定》(黔党发〔XX〕12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贵州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的意见》(黔府发〔XX〕26号),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关精神。XX年我们遵循“以人为本、道法自然”的原则,按照“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总体要求,创建“生活美、生态美、环境美、精神美、人文美”的新农村建设小康寨示范点,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建设,各示范点正逐渐形成具有贵州特点的美丽乡村,示范带动效应正逐显现。
一、XX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示范点建设的基本情况
1、精心设计、科学布点。XX年初我委制定下发了《XX年“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小康寨示范点创建工作方案》。按照相关要求,示范点主要选择60户左右的自然条件较好,山清水秀,交通便利,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有产业基础,具有一定示范带动作用的自然村寨,分精品型示范点和普及型示范点两种类型进行创建。重在突出乡村特点、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建设山水田园村寨和民族特色村寨。同时与传统村落保护、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农村廉政文化进农村、精准扶贫等工作相结合。在各地自下而上申报示范点的基础上,经实地考察,最后确定息烽县永靖镇立碑村核桃湾等10个自然村寨作为精品型示范点,观山湖区盘龙洞村窑上等68个自然村寨作为普及型示范点进行创建。
2、围绕小康寨行动计划建设内容,严格项目批复。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新农村建设主要围绕基础设施六项行动计划之小康寨建设内容,从农民最关心、受益最直接、要求最急迫的问题入手,科学合理确定示范点建设内容,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为突破口,建文化广场,改建乡村道路,硬化庭院,美化人居环境,提高村容整洁和乡风文明程度。共投入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4000万元,以项目为支撑,共批复78个“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新农村示范点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内容主要为农户“三改”及庭院硬化、垃圾的收集与处理、太阳能路灯的安装、公共厕所和农民文化活动场所的修建、污水处理等。其中,投入万元对2916户农户实施“三改”及庭院硬化;投入万元在41个示范点实施垃圾收集和处理工程;投入万元在16个示范点修建18座公共厕所;投入万元在11个示范点修建文化活动所;投入万元在18个示范点建污水处理设施;投入万元在53个示范点安装2818盏太阳能路灯;投入万元修建通组公路4040米,投入万元修建人行步道17200米;投入万元在22个示范点建排污沟、寨门和标识牌等其他项目建设内容。
3、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项目实施情况。在项目批复和资金下达后,各示范点大力整合其他项目资金用于示范点的建设,78个示范点共计整合其他项目资金万元,其中仁怀市坛厂镇枇杷胜利示范点就整合其他项目资金8000多万元,铜仁市10个示范点共计投入省级专项资金440万元,而带动整合其他项目资金15040万元。各示范点按照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切实抓好示范点的各项建设工作,截止12月31日,69个示范点省级新农村建设项目已全部完工,其余9个示范点已完成工程量的80%,预计在春节前能完成全部项目建设工作。
(二)经验和做法
1、规划先行,突出特色。科学编制示范点规划,尤其是精品型示范点的规划,按照“以人为本、道法自然”的要求,遵循自然规律,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展示农村生态特色,统筹推进农村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建设。在充分考虑各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民俗文化差异的基础上,突出特色,注重实效,特别注重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民族文化的传承,按照产业带动、乡村旅游、生态文明、民族特色等不同类型进行重点打造,形成模式多样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格局。
2、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整合其他项目资金投入到示范点创建。同时示范点创建与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相结合,积极改善园区周边村寨人居环境,形成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富裕了农民,“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美化了农村,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与传统村落的保护相结合,示范点在布局上有意识地向民族地区的传统村落倾斜,使示范点在创建同时,传承和保护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保留和传承农民熟悉的传统文化场景;与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示范点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投入750万元在威宁、望谟、册亨等13个发展特困县创建16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与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和休闲观光农业工作相结合,有八个示范点同时是全省新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示范以及乡村旅游示范点。
3、狠抓农村基础设施,体现农村风貌。不断完善和提高示范点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重点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亟需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下大力改善农民人居环境,为农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充分整合资源,加大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建设过程中避免重复建设和低标准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各示范点实际,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闲土地,探索推进“微田园”建设,让“小菜园”、“小果园”、“小茶园”进入自然村寨,进一步彰显农村特色、体现农村风味、展现农村风貌。同时注重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使美丽乡村建设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4、示范点创建注重发挥“两个结合”。一是着力将示范点的创建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示范点的创建一定要与示范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相适应,既适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需要,又不好高骛远。如红花岗区高坊村新华组在实施项目时,积极创新思路,将该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当地农业园区建设、周边景观工程建设相结合,打造了300余亩莲藕荷花观光示范带,形成了山水与荷花成片相拥的唯美诗画,吸引了大量游客。二是着力将示范点的创建与社会效益相关结合。通过对示范点的布局和创建,大部分自然村享受公共政策阳光的普照,密切了干群关系,加强基层党组织在农村战斗保垒作用。通过建设文体活动场所,让老百姓享受更好的环境及休闲健身,节假日可以举行一些篮球赛、乒乓球赛事以及村民文化活动等演出,既可达到自娱自乐的目的,又可传承传统文化。
5、权力下移、分级负责。为调动市(州)农委的积极性,我们采取了项目评审、督促检查、竣工验收权力下移的管理模式。简化项目申报程序,省级专项资金投资50万元以下的示范点项目评审交由各市(州)农委组织专家进行评审,50万元及以上的由省农委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省级专项资金投资50万元以下的示范点项目竣工验收由各市(州)农委组织人员验收,省农委抽验收,50万元及以上的由省农委组织人员验收。各地农业部门加强对示范点的督促检查力度,省农委重点加强对50万元以上的示范点的督促检查。
(三)示范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示范点的规划编制及项目安排设计不够合理。个别地方在申报示范点项目工作时,前期基础性工作做得不细,资料不完整,没有科学编制规划,项目建设内容没有充分考虑农民群众的真实需求,再加上对项目建设投资没有进行认真预算,往往造成实际实施情况超过了预算,而要求项目调整、变更,影响项目建设,造成项目不能按期完成。
2、示范点少带动力度不强且布局不尽合理。由于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有限,虽然“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小康寨示范点整合了大量的其他项目资金,但是仅仅在78个省级示范点上,对于全省万个行政村10万个自然村寨,所占比重太小,示范带动作用不强。同时示范点布局不尽合理,交通条件较好、有资源优势、经济较发达及各级领导关注的地方示范点多一些,其他地方相对少一些。
3、后续管理机制不健全。由于农村的民主管理程度不高,甚至于有些地方农村治理失序,有些示范点项目建设完工后虽建立了管理机制,但没有认真执行,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公共卫生保洁难、公共设施维护难、群众门前三包实施难,乱倒垃圾、乱倒污水的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同时,农村垃圾处理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现代化的消费使农村垃圾比上世纪大大增加,而垃圾收集、处理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环境和生态。
4、农民主体地位体现不足。“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点省级新农村建设项目主要由各地农业部门组织实施,项目一般采取工程招标邀标的形式,由施工队进行实施,农民的参与度不高,涉及农户的“三改”及庭院硬化、房屋立面整治、人行步道建设等项目等本应“一事一议”农民投工投劳,但都由政府部门来实施,农民参与度与积极性下降。有的示范点农村公益性设施建设项目涉及到农民土地问题时,土地协调成了制约新农村建设的难点问题。
二、20xx年工作打算
20xx年主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对XX年78个示范点项目进行督促检查,做好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认真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典型、好做法,督促各示范点制定项目建成后的后续管护机制,使项目建设真正让人民群众长久受益;二是按照全省统一要求,认真安排好20xx年“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工作,进一步加强项目库建设和项目管理,强化督促检查,力争将示范点打造成精品、样板,发挥好示范点的带动作用。
乡镇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工作总结范文3篇
乡镇美丽乡村工作总结范文3篇
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工作总结范文
精准扶贫驻村工作总结范文4篇
单位驻村工作总结范文3篇
乡镇同步小康驻村工作总结范文
乡村农村信访工作总结范文3篇
乡镇精准扶贫情况汇报
扶贫驻村工作总结范文
驻村工作总结会议记录5篇
2.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汇报 篇二
天龙镇 “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努力打造创建活动升级版,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大山蔬菜基地建设,重点解决农民群众最急需的饮水安全、道路硬化、房屋改造、环境整治等问题,深入开展基础设施六项行动计划,打造新农村建设的靓丽名片,带给了农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注重实用性和安全性,不搞简单照抄照搬、不搞形式主义,推动了天龙镇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现将天龙镇“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天龙镇位于平坝县城西南,距县城13公里,总面积65.02平方公里,全镇共6670户, 2.63万人,辖6个行政村,64个自然村寨,97个村民组。2013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7075元,市、县级示范点已分别达到8000元以上。系“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最具历史文化价值的中国古镇”,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先进村镇,全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先进村镇,中国屯堡文化研究基地,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省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村镇,全省“双百”小城镇建设试点镇,“贵州省十大影响力乡镇”。
二、主要做法
自“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工作启动以来,天龙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面把握创建工作的丰富内涵,既抓设施建设,也抓产业发展,既抓环境整治也抓素质提升,既抓典型也抓普及,给创建工作注入了新的内涵,坚持规划先行,提升创建层次,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引导农民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广泛凝聚各方合力统筹推进,长效管理,切实为农民群众谋福祉。
(一)领导高度重视,强化组织保障
“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工作启动至今,天龙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镇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示范村进行调研,并多次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就示范村建设进行指导。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组织专抓人员及示范村驻村干部学习各级“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熟悉掌握创建工作要求,明确工作责任,对相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同时制定“领导包村、部门帮村、干部驻村”工作责任制,至少确保由2名班子成员定点挂帮一个示范村的帮扶制度,各示范村至少有3名驻村干部的工作机制,切实做到把帮扶工作落实到一件件具体的实事上,帮出成效。
(二)多形式加大宣传
1、有针对性的规范、完善信息宣传工作
加强宣传信息员队伍建设。为确保信息宣传工作质量,明确专人主抓,挑选各股、室、站文化功底厚、写作能力强的干部组成天龙镇“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专题简报编撰小组。
2、多形式宣传报道工作
一是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并根据屯堡特色制定宣传碟片及编写山歌传唱,让广大村民参与到创建工作中来,真正做到人人参与,户户共建。
二是天龙村及时召开“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群众动员会,工作推进会,安排部署创建工作,用实际行动参与“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中去,坚决遏制乱倒垃圾、占道经营等不文明行动及乱搭乱建违法违规行为,形成人人参与,社会支持的良好氛围;
三是充分发挥各村宣传栏的作用,利用赶集、节假日宣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提高创建工作的知晓率;
四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主义价值观宣传融入到“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中,共制作宣传牌20块,喷绘9幅,宣传架3个,横幅5条,共花费资金8022元。
(三)高起点谋划,分类指导,突出示范效应
坚持规划先行,在规划编制上,因地制宜,注重天龙屯堡特色。结合天龙村实际,投入资金3.6万元,重新测绘了合并后的天龙村地形图,聘请上海东方设计院对天龙村做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的创建规划。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与保护屯堡民居文化、景观整治、拆违控违等工作相结合,突出屯堡文化特色。对于屯堡景区和景观大道沿线,核心景区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缮。通过加强拆违控违,规划建房审批程序,规划集中建房点,目前无违法违章建筑。
(四)全面把握创建工作内涵,进一步丰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内容 “富在农家”优结构、树品牌,巩固提升现代农业。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山地农业,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今年以来,我镇继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提质量、树品牌、增收入上下功夫,不断巩固和提升现代农业,积极抓好沪昆高速现代农业产业带建设。2014年,烤烟种植面积3000亩,总产6000担;蔬菜面积35000亩,总产70000吨;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450亩;新增水果1000亩;新辟茶园500亩,绿肥种植面积1000亩,金刺梨1000亩。预计今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000元以上。
“学在农家”重成效,大幅度提高农民素质。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加强道德建设作为一条红线,融入创建活动,深化“道德讲堂”活动,发挥村规民约等约束引导作用。一是以“雨露计划”为平台,举办了阳光工程(蔬菜)培训,参训人次400余人,发放培训资料1000余份。二是举办了“妇女之家——屯堡文化传承〃妇女手工刺绣”培训,投入资金8万余元,培训150人次。三是以“道德讲堂”为契机,结合“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活动,大力倡导仁、义、诚、敬、孝等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
“乐在农家”为纽带,逐步提高农民群众文化活动的品位和档次。结合节假日开展“三八”“六六屯堡文化活动节”等各种宣传活动。如天龙村举办了大型的春节系列文化活动。活动内容涉及文艺汇演,歌唱、象棋比赛,书画展以及首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技艺展示(屯堡绣花鞋、银饰等民间技艺精品);高田村举办了篮球运动会、苗族“跳花”活动;合旺村举办了歌舞比赛、拔河等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高田村成立了“鸿鹄励志奖助协会”,为奖励、帮助高田村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对本村贫困学生进行资助,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开展“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清洁户”、文明评比及开展结对共创、联创共建等评选活动,村文明办对评选出的清洁街、清洁巷、清洁院落及清洁户以挂牌和悬挂灯笼向外公布,对评选出的好儿媳、好公婆给予挂牌和颁发荣誉证,使广大村民学有榜样
“美在农家”加强村庄整治,搞好垃圾、污水等环保设施建设。坚持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发动群众广泛参与,整合各种资金、集合各方力量,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家园。
一是加大力度整治环境卫生,努力提高村民卫生健康知识。清除垃圾堆放物 12 处,清理河塘土方15万方。做好“三清”工作,清理河塘,打捞水面漂浮物洁净水源,疏浚田间沟渠,打通水系。聘请25村民作为保洁员,实行专人保洁,并制定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制度,与保洁员签订责任状,定期进行检查考核,全镇摆放了65个标准化移动垃圾箱,做到垃圾统一收集、统一处理、统一清运,全天候保洁,实现村内垃圾日扫日清。环境脏、乱、差状况得到彻底根治。
二是通过整合项目资源,以改善城镇面貌,优化生活环境,提升城镇品味为目标,继续加大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规范和完善示范小城镇“8个1”工程,结合100个旅游区景区和旅游升级改造,努力建设景观旅游型小城镇,让小城镇建设与旅游发展相互促进。同时,为提升小城镇形象,进一步加大对镇域内不符合规划的违法违章建筑的治理力度,截止目前,累计查处违法违章建筑37户,依法查处面积4245平方米,累计强行拆除15户,拆除面积1804平方,目前无违法违章建筑。
三是建成了日处理垃圾10余吨的垃圾中转站并已投入使用,目前规划总投资为1960万元处理污水处理工程正在建设中。
四是深入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打造新农村建设靓丽名片,带给农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小康路工程:已完成7条。分别为天台村大坡脚至天台村小学(长650m,宽4m)、高院村穿洞至路口(长2km、宽3m)的通组路硬化工程;已完成天台村山口关至小箐(长950m、宽3.5m),芦车坝村天织路口至5组(长4.8km),新华村虾蟆关至原小煤管站(长2.5km、宽4.5m)的公路优化提等工程;已完成芦车坝村天织路口至马桑冲(长4.8km)的公路畅化工程,新建贵安大道至垃圾填埋场道路(长204米,宽4.5米),项目资金28.5万元,已完工。
小康水:8个项目。兴旺村双硐片区1000亩蔬菜接水灌溉项目工程,新建管网4.8公里,投入资金45万元,目前已完工;天龙村山背后片区大山坝及山背后组管网更新改造3.5公里,耗资20万元,已动工建设;天龙村大山蔬菜基地提灌10km管道建设,投资50万元,已完工;天龙村三洞桥蔬菜基地提灌建设饮水工程新建管网2.5公里,打机井一眼,目前已完成打井;天台村供水管网改造更新管网0.8公里,投入资金20万元,已动工;天龙村保障性住房供水工程,新建管网6.8公里,新建高位水池300立方米,目前已完工高位水池开挖;二官村龙井灌溉工程,修建管网18.5公里,打机井1口,已完成打井;竹林村盘龙树八、九组人畜饮水管网长2km,投入资金10万元,已完工。
小康房:截至目前,我镇小康房任务数50户,目前开工44户,竣工15户;而天龙村岩园新村建房点,占地面积29.7亩,已有15农户已经入住,目前正在争取项目资金完善基础配套设施。
全面丰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内容,打造天龙屯堡旅游升级版。
天龙镇编制实施了19个子项目(景区入口大门及配套设施建设、天龙政府至景区停车场道路改造及沿线房屋立面整治、天龙古镇内部房屋立面改造、天龙派出所至樱花园道路建设、古镇人车分流环线道路建设、天龙高速公路出口至天龙镇政府大门道路改造、贵烟路至屯堡广场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贵烟线天龙小学入口至铁路桥出口左200米段沿线房屋立面整治、贵烟线天龙小学入口至铁路桥出口左200米段三线入地及路改、屯堡大明广场建设、贵安大道至天龙学堂〈次入口〉道路改造及沿线房屋立面整治、天龙安置房土建工程建设项目、安置房配套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屯堡新区公共信息线路符号系统建设、天龙屯堡博物馆建设、老停车场至樱花园道路改造及沿线环境整治、天龙镇垃圾转运站升级改造、天龙屯堡景区景观用水建设项目、大明城河道建设。同时按照“先易后难,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采取“分项目负责,分线负责,分工负责,密切配合”的工作方式,动员镇、村、组各级组织,运用各种有效方法,扎实推进项目征地拆迁工作,确保旅游升级改造项目顺利实施,进一步丰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内容。
目前,各类项目实施进度情况如下:
1、天龙山口至天台停车场已征地157户,106亩,房屋丈量22户,已付款17户,完成征拆任务的80%。
2、古镇民居修缮项目需整治修缮153户,已协调同意修缮102户,完工1户,正在施工36户,已完成脚手架搭建准备施工的有50余户。
3、古镇人车分流环道修建征地项目应征地83户,12亩,已征地55户,6.119亩。
4、大明广场项目应征14户,已征地6户,7.775亩,现已投入资金100余万元,正在进行场地平整,已完成征地任务的40%。
5、天龙派出所至樱花园道路已基本完成,待石油管道主管部门同意后,既可进行道路硬化。
6、古镇景区三线入地、污水处理工程已完成管网铺设4000余米,现已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完成工程进度的60%。
7、景区主入口建设正在进行土石方开挖,已开挖25000余方量,完成工程进度的25%。
8、天龙镇政府至景区停车场道路人行道及房屋立面整治项目工程设计已完成,正准备开工实施。
3.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汇报 篇三
小康寨行动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省、州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深入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
在全县开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寨行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总书记关于加快农村和贫困地区小康建设有关要求的重要突破口,是解决我县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的客观需要,是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实事、重大的发展工程,也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整改措施。我县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寨行动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把“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寨行动作为当前各级党组织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紧紧围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寨行动目标,示范带动全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寨行动的深入开展,为实现同步小康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一、基层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寨行动的重要意义。
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现阶段我县的中国梦,平塘要建成一个不含水分、老百姓得实惠、人民群众认可的全面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
在全县深入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寨行动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总书记关于加快农村和贫困地区小康建设有关要求的具体举措,是推进扶贫开发、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是解决我县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的客观需要,是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各级各部门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
二、基层党组织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寨行动的目标任务。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兼顾,坚持创建为民、改善民生,坚持发动群众、多方参与,全面深入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行动计划,努力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建设新环境、发展新文化,努力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创建点覆盖率每年总体上要以10%的增速递增,力争到2015年创建点覆盖70%以上的行政村,到2017年覆盖90%以上的行政村,到2018年实现“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行动创建全覆盖。通过示范带动、深化拓展,使全县农业更加发展、农村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幸福,到2020年彻底改变我县村贫困落后的面貌,实现全面小康。
三、把“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寨行动作为检验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主战场。
“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寨行动是实现同步小康的基础。我们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寨行动工作中,要把“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寨行动作为培养锻炼党员队伍的主阵地,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寨行动的生动实践展示能力,锻炼成长。在基础设施建设小康寨实施初期,各级各部门党组织、乡镇党委要召开党员群众代表大会,动员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实施。同时把“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寨行动作为检验基层组织建设成果的平台,作为检验各级基层党组织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的能力水平,组织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农村知识青年等积极投身到“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寨行动中,实现基层组织建设与“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良性互动。依靠党员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小康寨的步伐。
四、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大舞台。
“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寨行动的落脚点在村,关键在党员,重点在农民,真正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能否充分发挥党员的 先锋模范作用,调动群众建设自己家园的积极性,是决定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速度和质量。为此,各级党组织要带头学习党章,使党员对党的性质、任务和宗旨以及党员的权利义务有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多种途径增强农村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他们真正意识到作为一名党员必须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寨行动中发挥自身先进性作用。同时通过召开党员大会、群众大会、走村入户等形式深入宣传基础设施建设小康寨行动,形成氛围,确保政策让群众知晓,工作让群众支持。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参与“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寨行动。
五、把“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寨行动作为转变干部作用密切联系群众的连心桥。
党的作风建设,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寨行动工作中,各级党组织要真正做到把党员干部“沉下去”,把心“带下去”,由被动实施转变为主动争取项目,如通村水泥路(油路)建设项目、“一事一议”水泥路建设项目、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村村通”建设项目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要努力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六、党员领导干部要帮助提高群众认识。
各级党组织要围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寨行动计划,紧密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五帮”工作。
(一)帮助提高群众认识。组织群众学习领会“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寨行动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采取召开堂屋会、院坝会、上门走访等方式,把“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寨行动的政策讲清,把道理说透,把情况摆明,着力提高群众的知晓率、认同感和参与度,激发群众建设家乡、发展致富的信心和热情。
(二)帮助对接创建规划。认真对照“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寨行动目标任务,深入分析材寨特点,找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寨的定位,协助村支两委制定创建活动工作方案,编制相关规划,如通村水泥路(油路)的项目规划等,报送相关部门。
(三)帮助争取项目资金。认真研究“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 施建设小康寨行动创建活动优惠政策和措施,及时主动了解创建活动信息,在政策中找项目,围绕政策争取项目;发挥各自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利用各方优势,结合实际抓项目;主动与部门、公司、企业接触联系,充分利用他们的资金、技术、人才、市场优势上项目,发展主导产业,拓宽增收渠道。
(四)帮助增强致富本领。充分利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寨行动创建活动契机,通过组织召开实用技术培训会、开放农家书屋、播放远程电教纪录片等方式,向群众宣传、推广适合本材寨发展的致富项目和实用技术。邀请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采取专题讲座、播放科技影碟、田间地头指导等形式,强化对农民的培训,使每个农民都能够掌握1-2项致富技能,加快增收致富步伐。
(五)帮助抓好典型引导。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精心打造一批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典型示范村、示范户,特别是培育一批创业致富能手、农业生产能手、技术创新能手、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
七、各级各部门党组织要强化工作措施。
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寨行动的创建,认真履行职责,带头全力以赴,组织发动群众参与到“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寨行动中来,推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行动工作扎实深入开展。
(一)抓好组织领导。积极当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寨行动的倡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实行分片包干,对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制作任务表和责任书,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扎实推进创建活动。
(二)抓好宣传发动。积极组织村支两委做好群众思想发动工作,引导农民群众树立主人翁意识,投工投劳参与直接受益的路、水、房、电、讯、寨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通村水泥路(油路)的建设,积极参与项目建设工程全程监督。
(三)抓好沟通协调。积极加强与创建活动相关责任部门的沟通联系,深入了解群众诉求,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现场指导和组织协调,破解征地拆迁、占田占土的难题,加强项目跟踪落实,保证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进度和质量。
4.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汇报 篇四
今年以来,我镇按照培育农村文明新风尚,建设和谐富裕新农村的工作要求,把“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美在农家展新貌,乐在农家促和谐”的“四在农家”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把创建工作纳入镇党委、政府对各村的考核中,纳入各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点项目中,纳入日常考核之中,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相关站所办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四在农家”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检查指导、监督考核工作,各村也相应成立由支部书记任组长的工作小组,具体组织开展本村的创建工作,实现了创建活动的上下联动、定期自查、逐步完善、全面推进,现就活动开展情况予以汇报:
一、以“富在农家增收入”为核心,不断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坚持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作为“四在农家”创建的重点,明思路、创品牌、特色工作进展顺利。
一是明思路,坚持特色方向,突出发展重点,集中广大群众意愿,形成了营造一个发展环境,突出新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两大主题。抓好向上争取,招商引资和自建三类项目,建设韭菜、洋芋、陇椒、花卉四大基地,抓好科技、政策、法制、信息和合作经济组织等各项服务的工作思路,坚持分类指导,就特色产业发展方向提出具体要求,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明确了方向、目标。通过全镇群众的共同努力,至目前,全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全镇农业总产值达到 18269万元,农民纯收入达到4869元。
二是创品牌。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培育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农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围绕壮大蔬菜产业,注册“金丰源”韭菜商标,成立新墩无公害蔬菜协会,新丰园蔬菜,富农洋芋,金绿源蔬菜,双绿蔬菜专业合作社,吸纳会员1200人,建成12000亩韭菜,3000亩陇椒,6000亩洋芋,3000亩陆地蔬菜基地,围绕壮大花卉产业,成立建昌花卉专业经济合作社,发展花卉基地500亩,吸纳会员300人,建成绿阳花卉超市,旭君花卉超市,龙豫生态园三个花卉市场,围绕壮大草畜产业,注册腾龙养殖专业经济合作社,发展会员120人,建成1500头牛,5000只羊,20000只鸡的畜禽养殖基地。至目前,各专业经济合作社完成农产品运销500万吨,建成200人的运销队伍,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进一步形成。
三是发展劳务经济。深入开展政策法规、实用科技、劳动技能、就业能力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劳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今年镇上依托农民培训中心,共举办各类劳务培训6场次,培训劳动力1500人次,输出输转劳动力1300余人,其中,组织化输出1200人,实现劳务收入30万元。同时,健全劳务信息网络,拓宽输出输转渠道,至目前共发布各类劳务信息70余条。
二、以“学在农家长智慧”为基础,不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坚持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中的基础,紧紧围绕解放思想,提高素质,增强本领,切实加大培育教育力度,使群众创业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进一步增强。
一是加大科技、政策培训力度。以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重点,整合培训资源,建成镇农民培训中心、远程教育培训中心,配全配齐培训工作设备设施,健全完善培训工作制度,加强干部和农民教育培训。目前镇农民培训中心共举办各种培训班15场次,培训人数达1800多人,同时培训中心组织村社干部、种养大户、致富能手等120多人赴其他乡镇、县区学习观摩2次;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设施的作用,制定了符合实际的学习培训计划,切实加强科技、文化、法律等方面知识的培训,使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科技、文化、法律、文明素质得到了有力提升。
二是结合“迎奥运、树新风”、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抗震救灾等重大活动,开展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相继开展了庆祝建党87周年大型文艺演出活动、“迎奥运、树新风”知识竞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扎实推进“书香家庭”、“书香校园”等创建活动,在中心学校开展了书法字画、道德规范、文化书刊、治家格言进家庭和青少年书画联谊活动,活跃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使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在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陶冶情操,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三是法制教育正民风。组织开展干部法律知识培训,邀请法官、律师和司法所工作人员为镇村干部讲授了法制理论、综合法律知识、人民调解等知识讲座2次,对进一步规范依法行政行为,起到积极的作用。认真组织参加区上组织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按照区上的统一安排,镇上先后组织参加了政法口、司法口的法制培训,参加领导和干部12人次,举办防火、防盗、防抢交流学习,参加培训180人次,广大干部群众的安全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增强,有利的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采取领导走进校园讲课、观看录像、张贴标语、发放宣传材料和征订普法教材等形式,认真在中小学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先后举办法制讲座1次,开展法制教育活动2次,观看电教片2场,发放宣传材料1300余份,使800多名中小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三、以“美在农家展新貌”为目标,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以四村建设为重点,坚持在完善基础设施上下功夫,取得较好的成效。
一是扎实推进“四村”建设。组织开展以创建“一条文明街、达标2条乡村道路、美化3个村委会、新建4个社文化活动室、绿化5个居民点”为主要内容的“12345”系列创建活动,进一步扩大了示范覆盖面。目前,全镇15个村全部实现了通水、通电、通电话、通网络的目标。村村实现了四旁绿化,道路硬化,村容美化,环境净化,街道亮化;双塔、园艺等村村修建了高标准体育场地和文化广场。通过深入开展“四村”创建活动,农民住宅宽敞,厨房干净,厕所卫生,禽有栏、畜有圈,门前院内有花坛,学习有资料,娱乐有场所,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四村”建设为农村带来了现代文明的新风尚。
二是强化环境卫生整治。以创优发展环境年为契机,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成立了环保工作站,建立健全了镇村卫生防疫、环境卫生整治等方面的各项制度,聘用12名工作人员负责对城郊环境卫生的保洁工作。采取镇干部包村、村社干部包路段的办法,组织群众逐路、逐街、逐社、逐户及时清理死角卫生。强化卫生健康意识,普及卫生防疫知识,加强合作医疗宣传,引导农民积极参与,至目前我镇的参合率巩固在98%以上,切实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三是精心创建文明村镇。深入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法律、道德、诚信“六进家庭”活动,注重引领文明风尚。继续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大力倡导勤劳致富、勤俭持家、热心办学、崇尚科学、优生优育、男女平等、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的文明和谐新风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十星级文明农户”、“诚信家庭”、“好公婆、好媳妇”等创评活动,至目前,镇政府被评为创建全国精神文明镇,全镇有2个村被评为市级文明村,5个村被评为区级文明村,7个学校被评为区级文明学校,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500户,“致富能手”325人、“好婆婆、好媳妇”480人,通过开展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评选活动,切实强化了创建活动实效。
四、以“乐在农家促和谐”为动力,不断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
一是利用传统节庆日、重大纪念活动,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激发群众的生活活力和发展动力。紧抓农闲时节和节假日,在今年五月一日国际劳动节期间组织群众广泛开展以象棋、篮球、拔河、为主要内容的体育文化活动,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健康素质进一步提高。
二是注重文化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全镇的15个新政村125个合作社都建立了文化活动室,使村社文化活动室成为党员活动之家、村民议事场所、科教培训中心。同时积极争取“万村书库”项目,完成15个村的图书室建设,并通过区文化局验收,正在等待区上下发图书。
三是全力维护乡村平安。广泛开展“平安新墩”创建活动,全面落实民情报告制度,进一步完善镇、村、社三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定期进行不稳定因素排查。至目前,全镇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148起,调解成功146起,成功率达98.6%。同时,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多种形式群防群治工作,加强对留守妇女、老人和儿童的服务与管理,确保其人身和财产安全,使广大群众安居乐业。强化社会管理,实现了对流动暂住人口、刑释解教人员、吸毒人员的动态监管,基本消除了各类不稳定因素。
5.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汇报 篇五
我县农家乐乡村旅游业历经10余年的发展,目前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候,并迎来了良好发展机遇:国家和省里相继将旅游业定位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王建满副省长先后四次关心我县乡村旅游业发展;安吉被省政府列为全省首批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县委、县政府加快先行先试步伐,率先启动改革试点“四个一”工作,明确“优雅竹城—风情小镇—美丽乡村”县域乡村大景区建设布局,将乡村旅游业作为美丽乡村经营的主要业态。
在新的阶段,如何依托前期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提升农家乐精品村、特色村、星级农家乐发展水平,创建旅游功能齐全的农家乐精品区块、精品乡镇,进一步做深做好美丽乡村旅游经营文章,值得我们进行再思考、再探索。
一、农家乐乡村旅游现状
目前,安吉共有挂牌农家乐600余户,主要分布在天荒坪、报福、章村、山川等南部山区乡镇,床位12000余张,成功创建省级农家乐精品村3个,省级农家乐特色村10个,特色点3个,三星级以上农家乐79家。2010年共接待游客194.27万人次,农家乐经营收入达 3.01亿元。安吉的农家乐成为了安吉乡村旅游一道靓丽的风
景线,也极大的促进了当地农民的增收致富。但目前安吉农家乐产业的做大做强还有许多的瓶颈制约,体现在土地、资金、规划、配套设施、特色、游客参与、服务质量等各个方面。
二、农家乐乡村旅游经营下步工作思路
2011年,安吉县以全省首批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为切入点,出台了《安吉县加快发展休闲经济若干政策(试行)》,制定了《安吉县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三年行动计划》,以建设县域乡村旅游大景区为抓手,并着手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农家乐作为乡村旅游经营的主要载体,农家乐的提升和精品创建是今后乡村经营工作的重点。下一步具体工作思路主要有六个方面:
(一)、加强管理和服务职能。扩展县农家乐管理办公室职能,组建乡村旅游发展办公室,着力推进美丽乡村经营工作。大力培育美丽乡村经营主体,积极推广“景点+乡村旅游经济组织”、“旅行社+乡村旅游经济组织”、“公司+农户”等模式,盘活闲置资产,开展经营外包服务,建立市场经营机制完善的农家乐乡村旅游村庄和乡镇。加大特色品牌创建力度,引导农家乐向精品化、特色化发展,支持主题农庄、会所建设。引导现代农业园区融入建设旅游元素向休闲农业园区方向提升。
(二)完善基础设施,构筑服务平台。构建“一环”旅游交通体系。打通县域乡村景观环线,加快推进旅游交通环线的配套服务
设施建设,完成全县“一主六副”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建设,形成符合游客需求的具备旅游购物场所、星级生态旅游厕所、停车场、咨询服务中心在内的完备的旅游基础服务体系。统一全县旅游标识标牌样式并开展规范建设,力争形成省道、县道、乡道、村道系统的乡村旅游一体化标识标牌体系。
(三)丰富产品内涵。长期以来,简单的农家乐“吃住”模式成为我县农家乐乡村旅游的主要形式,但随着市场需求由观光向休闲的转型,这种模式已逐渐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在农家乐乡村经营的旅游产品设计上,必须在满足基础的“吃住”需求上,进一步丰富产品的内涵。可以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引进种植向日葵、薰衣草、蓝莓、葡萄等经济花木和作物,大面积、大规模种植,利用农林产品的生产周期,打造好当季的特色风景,做好“大地的五彩化”文章,打造出“没有围墙的花园”和“鲜花盛开的村庄”,实现卖风景、卖体验。由村里牵头申请商标品牌,设计外观形象,制作销售旅游商品包装,使本地农户生产的蔬果禽畜产品成为旅游商品,并在村内购物场所进行销售。临水、临山的村落,可以分别设计山林休闲、河滨亲水娱乐、农事体验、自行车骑游等活动,让游客更全身心地接触大自然,体验山水之乐。
(四)打响特色品牌。近两年,县旅委创新推出了“美丽乡村嘉年华”系列节庆活动,将尚书圩的尚书文化、郎村的畲族风情、大里村的薰衣草景观、赋石村的十里渔村等村的品牌作为我县乡村
旅游的子品牌对外推介,基本完成了品牌的塑造,在长三角地区的旅行社老总、自驾车游客、书画、教育等专业界人士间形成了“口碑”效应。认准了品牌,就要坚持打造,有关村要在不断提升丰富本地旅游产品内涵的基础上,在每年的特定时节,邀请好专业的嘉宾和游客,唱好这台大戏,重要的是让嘉宾每年来都有不同的体验和感受。同时,注重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的宣传,提高活动的媒体曝光率,打响知名度。
(四)探索经营模式。摒弃单个农家乐单打独斗做营销的模式,要有效借助景区、旅行社的资源,做好抱团经营。可以借鉴台湾农会的模式,由旅行社统一做营销,村级经济组织统一组织客源,农户专心做好服务,规范接待标准。村与村之间可以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开展分工抱团合作,互补联动,连片发展。
6.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总结 篇六
(一)示范点建设情况
1、温溪自然村建设情况:自**年10月份开始,该村理事会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精心规划、细心操作,凝聚人心和财力搞建设,以村民自筹资金启动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截止目前,拆除了空心房2300平方米,完成了环村公路建设600米,巷道硬化4000平方米,实施了池塘整治与砌坡,亲水平台已平整场地。共完成投资60万元。
由于该点为自建点,建设资金一直没能按时到位,所以后期进度缓慢,加上投资远远不够,有待进一步完善。
2、油岭脚下自然村:该点位于县城北大门口,是县城美丽乡村建设和旅游通道建设的主要节点,**年列为全县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该点自8月份批准为示范点以来,镇、村即着手对该路段进行了重点整治,拆除了沿路的临时、违章及未规范的广告牌,及时完成了对该路段的规划设计,并于**年11月底完成了项目的招投标工作,预计投资30万元,对沿路房屋进行立面改造,对通道进行增绿、补绿和造景。
目前,施工方正积极开展了“三清三改”工作,计划2016年1月15日前全面竣工验收。
3、山头村1、2组。该点为县城蒙岗路的核心区域,是蒙岗岭森林公园出入口。**年9月份始,我镇结合县城的建设改造,就着手对该点进行了整治与建设,拆除了沿路的临时、违章及未规范的广告牌,对沿路房屋进行立面改造,对通道进行增绿、补绿和造景,共完成投资计80万元。
该点的居民区内,也正在进行整治与建设,主要是开展环境整治、池塘改造和污水处理等项目,总投资预计30万元。项目已于**年11月底完成了招投标,目前正在着手建设,进展顺利,2016年元月底可以竣工验收。
(二)张家山综合精品点的扫尾工程完善情况
**年,张家山被列为综合精品示范点,镇、村、组三级联动,凝聚人心和财力搞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通过一年的完善建设,全面完成了改水、改厕项目,拆除了旧房0.2万平方米,拆除猪场0.3万余平方米,房屋立面改造0.8万平方米,坡屋顶改造0.4万平方米,新修通村主干道1.2公里,修建排水沟3.2公里,全面实施了池塘整治,实现了雨污分流;栽种风景树1000余棵,井冈蜜柚2200余棵。同时,建成了进村牌坊、村民大广场、亲水平台、水上游廊、湖心凉亭、石拱桥、蜜柚园、农家书屋等基础、文化设施,完成工程投资近700万元。
目前,张家山村容村貌有了新的改观和提升,自然与雕琢互补,古朴与现代相融,一个“环境优美、生态协调、文明卫生、自然和谐”的山水新村已呼之欲出,如诗如画,梦幻成真,已成为我县城市居民郊游的新乐园。
(三)井冈蜜柚千村万户“老乡工程”
根据县委办、县政府办相关文件要求,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自然条件、土地资源优势、蜜柚品种资源优势和市场区位优势,动员广大农民利用房前屋后、庭院、村旁路旁的空闲地、荒坡荒地、自有林地广泛种植井冈蜜柚,使井冈蜜柚真正成为千家万户的“摇钱树”,为新一轮扶贫开发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现代农业产业支撑,在广大农村形成春天花朵飘香、夏日枝繁叶茂、秋季金果华实、冬日郁郁葱葱的乡村美景,实现“富了村民、美了乡村、好了环境”的目标。
7.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汇报 篇七
汇 报
尊敬的XXX、XXX、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泗阳太禾大酒店对各位领导莅临我园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对我园四星级农家乐创建工作给予关心、支持的市、县旅游主管部门领导表示衷心地感谢!
大禾庄园地处全国唯一的“中国杨树之乡”泗阳县城南,规划占地2280亩,计划总投资1.08亿元,其中一期工程占地780亩,现已投资6800万元,建有4200平方米生态餐厅(太禾大酒店)、自助采摘园、休闲垂钓中心、开心农场、农事体验区、农耕文化、农家小院、商务会议接待中心等项目,是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平原林海自驾游基地,江苏省餐饮示范店,宿迁市农业龙头企业。
现有职工180余人,其中高级农艺师2人、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1人,每月提供临时劳动就业岗位不低于120个。
创建工作以来,大禾庄园在市、县旅游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四星级农家乐创建开展工作,严格对照经营场地规划、环境保护、接待服务设施配套、服务质量要求、旅游项目增设等六个创建标准,为此新增了开心农场、地方演艺、育苗等休闲娱乐项目及农家小院、垃圾回收系统、导 引标识标牌系统、警务室系统等相关基础设施,酒店接待能力明显增强,截止今年中秋国庆黄金周,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约20余万人。现将具体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强力推进创建工作落实
在县旅游局全方位、全过程指导下,我园成立了由我担任组长,公司副总经理李连华同志任创建办公室主任,公司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四星级农家乐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我们将整个创建工作分为:准备与动员、初步整改、集中整改提高、资料准备和迎检五个阶段,并编制了《太禾大酒店四星级农家乐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并由公司一名副总经理全程跟踪,对重点目标任务,逐一明确中心工作、责任到人,完成时间、进度、目标要求,整个创建工作有条不紊,稳步推进。
二.科学编制规划,着力保护生态自然环境
在酒店环境调整规划上,我们严格按照“绿色、科技、生态、休闲”的设计理念,以观光休闲农业为依托,积极打造“美在泗阳,食在大禾”的生态消费新概念。
酒店建筑以生态为主旋律,主体结构采用高科技智能温室玻璃材料,使餐厅保持四季恒温、恒湿的自然生态环境。餐厅冬季供暖,采用了桔杆锅炉;夏季供凉,采用水循环系统,低碳环保。
通过调整规划编制,庄园内的自然原生态环境得到了 很好的保护,景点建筑风格也与周边环境实现了协调统一。三. 完善基础配套,努力改善景区游览环境
一是完善公共服务配套:新建12000平米停车场,其中大车区2000平方米,小车区8000平方米,客房停车场2000平米;新建游客接待中心、旅游产品超市,为游客提供便捷的导游讲解、旅游纪念品、医疗卫生、旅游投诉等服务;设立景区邮政服务点1个,安装公用电话4部;新添垃圾桶20个;开通了旅游交通线路(20路、76路)。
二是规范标识标牌系统:对园区原有各类标识、标牌进行全面更新和维护,重新制作旅游专用交通指示牌8块,规范设置了导游全景图、导览图、景观简介牌、安全警示标识牌、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等67个,标识上全部做到中、英文对照。
四.加快菜肴和果品开发,全力丰富旅游游赏内容
一是果蔬采摘:建设占地面积500多亩采摘园,建有桃园、杏园、梨园、葡萄园、草莓园、樱桃园、紫芋园、黑花生种植园等,基本做到月月有新果,季季有采摘。另外,高科技日光温室5000多平方米,种有紫蕃茄、圣女果、天葵、苦菊、紫生菜、黄秋葵等,游客可随时随地品尝到各种新鲜的绿色有机保健蔬菜。
二是弘扬大禾庄园餐饮特色文化:以淮扬菜系为基准,把泗阳地方土菜特色和大禾庄园特色果蔬相结合,开发出各 式绿色保健菜肴。倡导推广有机生态的绿色餐饮文化,关注三高人群,引领树立健康消费的新概念,回归自然,享受绿色生活。
三是丰富休闲垂钓:垂钓中心水域面积为60亩,放养美国白鲳、美洲条纹鲈鱼及本地鲤鱼、草鱼、青鱼等10多种鱼,建有垂钓台32个,提供中高档次钓具50余件,配有专用垂钓伞、双人用情侣伞60余把。垂钓中心四周分布造型别致的沁园阁、赏心亭、临水轩,可供游客休息,下棋、打牌。
四是增设开心农场和果树认领项目:曾经在网络上风行一时的一款游戏——开心农场。农场主可以虚拟种植自己喜爱的花卉和蔬菜,根据长势可以施肥、除草、杀虫,如果成熟的植物收获晚了就会被别人偷去。为了让都市白领也能体会到田间劳动的乐趣,我们庄园开辟了现实版的开心农场,目前已经被认领的有20多块小菜园,和30多棵不同果树。农场主坐在自家电脑前,就能了解到自己农场里的作物的长势情况。
五是设立农耕文化与农事体验区:在农事体验区,我们设置了舂粮区,游客可以推磨、踩堆臼,品尝自己加工的五粮液稀饭;在农耕文化展示馆,我们集中展示20余种传统农具和6种乡村儿童传统玩具,游客可以体验农耕文化风情,还能追忆美好的儿童时光。六是丰富乡土文化:乡村演艺是我园的一大特色,周六、周天会安排在生态酒店宴会厅演出,游客在用餐前后可以欣赏到泗阳特有的地方戏,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即兴地吼上一嗓子,寻找对地方戏种的爱好乐趣。
五.加强业务培训,大力提升旅游接待水平
多次邀请县旅游局领导及相关专家到我园授课,讲解农家乐创建相关业务知识,参训人员达80余人次;定期对员工开展服务技能、礼仪礼貌、特色服务等技能培训,参培率达到98%以上;同时开展了“服务明星”、“微笑之星”的评定,并设立服务明星榜,不断激发了员工的服务热情和提升了大禾庄园的餐饮服务质量。我园还积极组织参加了由市旅游局牵头举办的“西楚文化美食节”活动,通过以赛促培,达到提高酒店员工的综合业务技能素质。六.深入宣传促销,致力扩大旅游品牌影响
新建大禾庄园专题网站,印制酒店宣传折页,拍摄大禾庄园旅游宣传片,举办大禾庄园果蔬采摘节活动。2011年市局领导于省第三届乡村旅游节进行专题推介;大禾庄园与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杨树博物馆、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平原林海景区、中国地文馆南园景区、中国棉花博物馆等景区点合作,抱团促销,共建市场,营造旅游氛围,成为泗阳精品一日游、宿迁精品一日游线路重要节点。七.增强安全意识,强力推行食品安全管理 一是建立安全运行体系:制定大禾庄园安全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邀请公安消防大队现场培训指导,并组织各部门进行消防演练;与城厢派出所建立联防联动警备室,定期开展各项安全的专项整治,杜绝各类安全事件发生。
二是强化食品安全卫生检查:为进一步在本酒店推动餐饮计量服务,严格贯彻执行DB32/769《餐饮计量规范》标准,推进计量放心消费工程,为此,在酒店成立了放心消费领导小组,并公开向广大消费者公示放心消费承诺书,以全面打造大禾庄园放心消费计量环境。由于监管到位,园区自开业以来无一例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八.下一步工作计划:目前,四星级农家乐创建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下一步我们将在市、县旅游局领导的关怀指导下,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好设施配套完善工作: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扩建游客接待服务中心、星级饭店点菜系统、游客咨询服务系统、游憩系统、采摘区电子商务结算配套系统等。
二是抓好菜肴开发创新工作:拟建绿色无公害菜品展示区,丰富农事体验区可参与性活动内容,推广家庭阳台无土栽培蔬菜的阳光工程,做大做强开心农场。
三是抓好宣传促销和大客户维护工作:包装提升果蔬采摘节活动影响,加大与网站、报纸媒体合作力度,建立大客户群网络化,强化周边县市旅游市场推介和促销工作。四是抓好员工服务培训:积极开展员工服务技能大比武活动,加强特色服务员的队伍建设,强化安全管理,坚决杜绝安全事故和投诉发生。
大禾庄园在四星级农家乐创建工作中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离不开各位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在此,我再次向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恳请各位领导继续关心和支持大禾庄园的未来发展和规划,经常来大禾庄园检查指导工作。
最后,祝愿各位领导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8.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汇报 篇八
一、基本情况
xx镇是全省27个革命老区乡镇之一,辖有16个行政村,30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001户38006人,总面积112.4平方公里,一般农户10156户,系统内帮扶对象841户1991人,其中监测户以外的脱贫户816户1932人、脱贫监测户6户13人、边缘易致贫户18户44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户2人、易地扶贫搬迁119户208人,20xx年年人均纯收入均在6500元以上。
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情况
(一)突出衔接重点,持续落实政策。
1、“两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饮水政策巩固落实情况。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xx镇在xx市脱贫攻坚指挥部的安排下于xx月份在全镇范围内对照“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核心指标,进村入户开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不留隐患的拉网式大排查。经过为期半个月的摸排全镇所有农户象无住危房、饮水安全无保障、医疗费用报销不达标、失学辍学等现象发生。
2、兜底保障政策落实情况。按照“四个不摘的要求”调整优化兜底政策措施,补齐基本民生保障,对脱贫人口中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人口,依规纳入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截止20xx年xx月全镇脱贫人口中落实低保救助818人,特困供养救助256人。
3、产业帮扶政策落实情况。xx镇始终坚持产业发展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之策大力开展产业帮扶政策落实工作。一是大力发展实力产业。以伍欣甸园项目为依托,发展高端水果种植,其中3000余亩的蓝莓基地是华中地区最大的蓝莓种植基地之一,解决了xx村及周边400余劳动力就业,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8万元;二是为全镇247户脱贫户、边缘户及3个村扶贫车间、1个养鸡大棚购买产业保,最大程度降低脱贫户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风险,让脱贫户能够放心种、放心养,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三是积极协助农户申报产业奖补,目前正在为248户脱贫户及三类人员申报产业奖补411620元;四是大力开展消费扶贫,鼓励机关干部购买脱贫户农产品,解决农户农产品销难的问题,目前共购买脱贫户农产品2元。
4、就业帮扶政策落实情况。始终把就业当做巩固脱贫的重要性抓手多途径的开展就业帮扶工作。一是鼓励脱贫人口、边缘户外出务工,20xx年全镇为538名脱贫、边缘户劳动力申报一次性外出务工交通补贴。二是公益岗开发,为了促进脱贫人口就近就地就业,全镇利用光伏、人社等资金,开发公益性岗位132个,其中光伏公岗52个,人社公益性岗位80个。
5、小额信贷政策落实情况。全镇现有存量贷款287万元,其中20xx年新办理小额信贷5户22万元,使用合规,无逾期现象。同时加大对已贷出的扶贫小额贷款的监管和到期预警,确保了资金安全,到期能够及时收回。
(二)有序开展工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1、扎实开展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工作。每月通过部门预警、村级摸排、农户申请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摸排,逐一走访调查会商研判,留存走访记录、会商记录,将退出和纳入监测帮扶人员名单报镇乡村振兴办汇总,镇党委每月召开党委会,针对镇振兴办汇总确认名单,逐一会商研判,看每个人是否符合退出和纳入条件,最终形成决议报市乡村振兴局,20xx年镇党委已开展了10次会商研判。做到早发现、早帮扶,形成完整的动态监测帮扶闭环。目前已通过一事一议解决3户脱贫户自费医疗费用过高问题,通过防贫保解决42户一般农户医疗费用过高问题。
2、多措并举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后扶工作。以“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目标,多措并举开展后扶措施。一是鼓励有劳动能力的易迁户外出务工增收,同时为其申报一次性外出务工交通补贴;二是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易迁户落实政策兜底;三是利用易迁后扶资金119万元(易迁户户均一万元)建立油茶深加工车间和蓝莓包装车间,租金(9万元)按照户数比例分配至各村对公账户,用于优先易迁户产业发展、特困户救助和公益性岗位。安置点配套设施按照“十个一”配置齐全。
3、扎实做好扶贫资产管理工作。对已建成的扶贫项目及资产进行全面核查,主要分为经营类资产、基础设施类资产、易地搬迁类资产,逐一逐级登记,建立扶贫资产清单,对已形成的扶贫资产应纳尽纳、分级逐一登记造册,明确各项扶贫资产信息。
4、有序开展衔接资金项目实施工作。完成20xx年项目库建设任务,xx镇扶贫产业路建设项目批复10.2公里,总资金规模408万元,涉及扶贫资金153万元。其中xx镇和顺村、联星村、中湾村标段产业路建设5.8公里已完成市级验收等待资金拨付,xx村、xx村、xx村标段产业路建设4。4公里已基本完工。
三、和美乡村建设情况
一是加快和美乡村示范点的施工进度,目前全镇3个和美乡村示范点项目建设均已完成80%以上,确保在xx月底前完成项目建设的全部内容;二是积极宣传动员,提升群众对和美乡村建设的认识度,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鼓励广大群众参与到和美乡村的、人居环境整治建设中来,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三是组织人员开展冬季夜间治安巡逻,确保冬季夜间治安稳定。
四、实力产业发展情况
9.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汇报 篇九
(2011年08月01日 11:30:01 来源:新华网贵州频道)
新华网贵州频道8月1日电近日,贵州省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相结合现场推进会在贵定县召开。会议强调,贵州将认真推广遵义“四在农家”经验,有力有序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把贵州省农村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与会代表实地考察了福泉市黄丝镇江边寨、贵定县盘江镇清定桥村、音寨村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相结合示范点。贵州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领导小组组长王晓东指出,自2008年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全省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到今年6月底,已完成82.51万户改造任务,其中一级危房54.8万户,占一级危房的70.1%。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站在新起点,创新思路,加大力度,狠抓落实,把农村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王晓东强调,实施村庄整治有利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利于转变农民生活方式,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要认真推广遵义“四在农家”经验,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要坚持城乡规划全覆盖,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要求
实施村庄整治,确保整治、改造同步推进,坚决杜绝千村一面,千篇一律。要坚持突出重点,抓好路、水、电、污水和垃圾处理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基本条件。要坚持抓好点、线、面的结合,从最需要、最紧迫、最能让老百姓享受整治成果的地方做起,以点带面,线块结合,确保完成100个示范点和4条大通道村庄整治目标任务。要坚持统筹协调,把农村危房改造、村庄整治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在改善居住条件和环境的同时提高农民收入。要坚持整合资源,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捆绑使用、统筹安排、各记其功”原则,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要坚持依靠群众,发动广大农民群众投工投劳共同建设新家园。要强化组织领导,把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作为最急迫的民生工程抓紧抓实,加强协调服务,着力解决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中的实际困难。
【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汇报】推荐阅读:
美丽的农家小院小学作文400字07-30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汇报07-16
创建美丽乡村建议书08-03
村美丽乡村建设汇报材料07-24
大山农家乐观光旅游示范点汇报材料07-24
村美丽乡村工作总结09-06
太阳庙村农家书屋工作总结08-27
美丽乡村建设发言06-27
海南美丽乡村规划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