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人间四月天上课

2024-07-18

你是人间四月天上课(精选16篇)

1.你是人间四月天上课 篇一

现在是四月天,你的笑点亮了四面风,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最后一颗露珠滑下,划开漆黑的夜,透出天外的光亮,划入黎明的太阳。云霭是春天亲手摘的光艳的棉。你第一声的笑,如银铃,绽出水面的笑,绣成浪的柔波,一生最大的幸事,莫过于看到你温润如玉的笑。

就这样,在琉璃瓦下,望着你好奇的双眸,想告诉你大千世界的奥秘。

黄昏吹着风的软,吹响了你风铃般的笑,笑声挂上琉璃的檐,吸引春的目光。你用小手够到脚,像是在做准备动作的体操运动员,迫不及待星子的到来。细雨点洒在花前,洒在琉璃瓦上,洒在窗沿,如你轻盈的笑。

夜夜的月圆,光映在你脸上,映出你的天真。

想采撷百花,为你编冠冕,为你戴上,你就是我的一切。有你,人生足矣。

我亲爱的小孩,看,枝头鹅黄的花想见见你,就把雪的外套脱了。你像枝头的鹅黄,像春天的号角,唤醒沉睡的万物。新鲜初芽的绿,照亮你的小脸,你像溪流中自由自在的游鱼,柔嫩喜悦,水光中浮动着你梦中期待的白莲。

再次望着你,你凝聚了四月天所有的美,胜却人间无数。人间如有最美的花,那定是你为我种的梦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你是含笑的桃花,躲在叶的庇护下,花影却映在水的柔波里,像有意无意间的顾盼,静候寻觅的目光。你是水中交横的藻荇,是竹柏之影,但胜却竹柏之美。你是一句一句的燕语,呢喃着牙牙学语,急切地想倾诉心中之情,是你。

笑成千万个风铃的转动,是你。顺着笑声,一步,一步,我在寻觅爱,寻觅暖,寻觅希望,寻觅你于明媚春光之中。无意回首间,望见你。

2.你是人间四月天上课 篇二

关键词:林徽因,浪漫,艺术,真诚

林徽因, 初听到这个名字, 仿佛是老早以前了, 当时印象中她只是梁思成的一件附属品, 说到梁思成的时候, 人们才会隐约想起他的妻子是林家徽因小姐。抑或在徐志摩和金岳霖扑朔迷离的爱情中, 影影绰绰点缀着她的影子。女性总是生活在男权背影之中, 而这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中, 是再平常不过的了。在今天看来, 我是大错特错了。这个女子, 一个旷世美丽的女子, 一个才华绝代的女子, 一个太太客厅的女主人, 足以让那个年代为她浓墨重彩一笔。

林徽因出身西子湖畔的官宦世家, 原名徽音, 出《诗经·大雅·思齐》中的“大姒嗣徽音, 则白斯男”。祖上的书香和父亲的闲云野鹤使徽因的骨子里打小就交汇着传统和自由的血。年幼时候, 随父出游欧洲的经历, 更让她感受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气息, 维多利亚时代的典雅与考究。阿尔卑斯山的皑皑白雪, 法兰克福碧蓝天空中的鸽群, 巴黎街头自由的空气, 无不让她动容。而这一切与五四之民主自由相碰相融, 终于成就了一代才女。放眼望去, 动荡的旧中国, 狂风骤雨, 列强的铁骑裹挟着封建桎梏, 肆无忌惮地摧残着日落西山的老大帝国。如此的乱世, 徽因宛若泥淖中一朵盛开的百合花, 清新不俗, 明澈婉约。我想, 这是上天的恩赐。

徽因是浪漫的。她给思成的爱, 如白云般的轻柔, 而思成不高的个子却成了她一生的依靠。在思成的病床前, 悉心照料, 耳鬓厮磨;在西去的万吨邮轮上, 俏皮的徽因出迷给思成;在宾大的钟楼下, 和思成挽手漫步, 憧憬着东方的祖国;在加拿大的婚礼上, 灵秀的徽因亲自做了一回服装设计师, 为自己做了民族主义的嫁衣;在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下, 和思成咀嚼着西方的根本。在北京的晨报上, 总有几行新丽的文字是属于她的;在20世纪不朽的情书中总有几封是关于她的。她和思成的结合与其说是任公的第二次成功, 不如说是时代做的媒。正如清平先生所言, 如果用思成和徽因终生痴迷的中国古建筑来比喻他俩的组合, 那么思成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 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徽因则是那灵动的飞檐, 精致的雕刻, 镂空的门窗和美丽的阑额。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打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画卷, 自然要说说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 胡适之, 徐志摩, 金岳霖, 沈从文, 这些都已然成了徽因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 而徽因也成为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心中一个不朽的符号。

徐志摩是徽因生命的一个惆怅。在伦敦的初遇, 徽因的眉若春山, 睛似点漆, 肤若凝脂, 她的清新与聪颖终于点燃了志摩心中的渴望。“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志摩从此为伊消得人憔悴。于是, 他和张幼仪的婚姻宣告走到了终点, 哪怕是任公的良言相劝也丝毫不妥协——“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 得之, 我幸, 不得, 我命, 如此而已。”这就是不羁的志摩。而于徽因, 长她八岁的志摩好比是她心中的一个圣者, 圣者自然就有些虚化。志摩美丽的文字, 志摩潇洒的谈吐, 让她迷失了性情——“你舒伸得象一湖水向着晴空里, 白云, 又象是一流冷涧, 澄清, 许我循着林岸穷究你的泉源:我却仍然怀抱着百般的疑心, 对你的每一个映影!”而她——“我却仍然没有回答, 一片的沉静, 永远守住我的魂灵。”徽因选择了思成。志摩, 泪眼婆娑, 望着那辆黄包车消失在华北大平原, 留下了未完的情书。

而金岳霖则是徽因的另一个怅惘。在徽因去世很多年后的一天, 老金郑重其事地邀请了一些至交好友, 到北京饭店赴宴, 原因只有一个——今天是徽因的生日。一个很多年后仍然清晰记着徽因生日的人, 一个为着徽因终生未娶的男人。我想, 徽因不单单是思成的徽因, 她是属于那一个时代的, 整整的一个时代。

徽因是艺术的。她为艺术而生, 为艺术而死。宾大的教室里, 那个东方少女总是那么格外醒目;清华大学的讲台上, 那位林先生总是那么挥洒自如;萧乾记忆中也留在冰心小说里的那间太太的客厅总是那么让人神往。河北赵州石桥、山西的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 无不留下了她和思成追求艺术的足迹。几年间他们走遍了全中国15个省、200多个县, 实地勘察了2000余处中国古代建筑遗构。那一张张定格历史的照片, 那一篇篇来之不易的考证文字就是最好的证据。想想, 勿说在风雨飘摇、兵荒马乱的旧中国, 就是在如今的盛世谁有如此的热情与耐心。建国后, 在对北京老城进行规划时, 中央决意要拆掉三座老城门, 而这就好像要拆徽因和思成的骨头一样——五十年后你们会后悔的。终于, 只有历史见证了当年她和思成的执着。他们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双璧。

徽因是真诚的。她对祖国是真诚的。当年她们学成, 义无反顾的回到祖国的怀抱, 正如任公期盼的那样, 她们确为中国的艺术做出了贡献。梁从诫曾经回忆当年思成和徽因为躲避日本人的轰炸, 跟着营造学社在李庄的情景。梁从诫和母亲聊天, 问:如果日本人打到四川你们怎么办?徽因特别平静地回答:中国读书人不是还有一条老路吗?咱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这是一个母亲在教育儿子, 这是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在诠释生命。她对朋友是真诚的。当思成开车去南苑机场未接到志摩时, 她是那么的坐卧不安。北京晨报上的那篇悼志摩是那么的情真意切。为了给志摩出集子, 她居然像小市民一样去和凌淑华理论。在沈二哥徘徊迷茫之际, 她毅然扮演了心灵的港湾。在老金落魄之时, 她从容的照顾着他的起居。在香山半腰的凉亭, 在北总布胡同的太太客厅, 总能喝到她小心沏的茶。正如张洁说的那样, 其肝胆相照的罕见的美好遂成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绝唱。她身为人妻是真诚的。在东北寒冷的夜里, 红袖添香, 陪伴思成读书;思成登高测量斗拱, 她使劲扶着旁边的梯子;风雨如晦的日子里, 她总是慰藉思成心灵的一剂良方。她无论走到什么地方, 家便围绕着她出现在什么地方。她头顶上也许只有高悬的星星, 她脚下也许只有寒夜草丛中萤火虫的亮光。然而, 她在哪, 家就在哪。

这就是徽因, 一奇女子。她是美丽的, 美丽的东西总是转瞬即逝。在半个多世纪之前的四月的第一个清晨, 她选择了离开, 那可是最清新的时刻啊, 留下了思成十七年的孤独和思念, 也留下了一代知识分子永远的记忆。

3.你是人间四月天 篇三

——系!

这是我最喜欢和你对话,听见你奶声奶气的回答就好像得到了你的保证似的,乐呵呵地在你嫩嫩的脸上亲一口。我不厌其烦乐此不疲地问,你也不厌其烦地回答。当然,在你圆溜溜的小脑袋里也许还没有“你真烦”这样的念头吧?

算了,看在你长得那么可爱的份儿上我就原谅你在两年前气势汹汹地夺走我独生子女权利的暴行吧!不过,其他的帐可得好好算算。

首先,你给我坐好,坐好!别用那么无辜的眼神看我,卖萌没有用!从你来我家那天开始,我就感觉到老妈的母爱天秤严重失衡了!她一边逗着小小的你玩一边幽怨地看我一眼:“还是小小个的好玩,像这个长大了就不好玩了。”说实话你老姐这时候有种想法——掐死你!以至于我现在一看见你闹我就后悔当初为啥不这么干了。就怨你!你把我的保质期缩短成了13年!

其次,有你在的时候,你姐我简直就是没有工钱的免费保姆。我得在写作业的时候被叫去做咱妈说的力所能及的家务,不然就听见你在那里昏天黑地地哭。所以总是书看了一半就得帮忙倒个茶,过一会儿就是帮你冲牛奶,再过一会儿就去煮饭,再过一会儿又奉命去帮咱们的老妈做美容。说实话,我真的真的特想发火,我连好好看看杂志的时间都没有。有次我饭还没吃完,咱妈就说了一句:“等下帮我洗头,然后敷面膜,然后按摩。”我各种不情愿地看着她。

“怎么,有意见啊?”

“有。”

“有什么意见提。”

“……”

“我都当了你十几年的高级保姆了,让你当一下又怎么了!”

我被雷了好一阵脑袋都无法重新开机!

“我真没见过有你这样的妈!”

“那是别人的妈没有个性,你妈有个性!”

你要是看见咱妈彼时这种欠揍样你应该会唱:“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

“对了,下午你就在家搞大扫除,那些个家具全部擦干净,弟弟的玩具都摆一地了,收好!还有啊看着时间去接你弟弟,他回来要吃饭的,钱在这,你自己想好买什么菜煮吧!”

看到没……简直就是惨无人道啊!你见过哪家妹纸是老妈生来当保姆的!

还有,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要以你为先,必要时可以牺牲你老姐!

你可以嘻嘻哈哈不听我话到处乱跑只要你开心就好,但是只要稍不留神你摔了一下还是怎么的咱妈就是一通骂:“晓玉你干什么的连个小孩子都看不好!你要是再看你的手机我就砸了!是你的手机重要还是弟弟重要?!”

我可以说是手机重要么?

同样是很冷的时候,她会让我把衣服给你,因为你小。在我玩得正嗨的时候就会被叫回家,原因是你困了会着凉或者是你尿了一直哭。你哭的时候除了妈,没人可以打你,因为妈说不要随便打你,怕你以后会在学校被欺负。你自己不注意在家撞了一个大包,那么错的又是我,因为我的疏忽导致您老人家受到伤害了,我要是再疏忽就会导致您聪明的脑子失去思考的功能。

每当我不服气的时候,咱妈就会以千篇一律并且任何人都无法反驳的话来说:“弟弟还小,什么都不懂,你还小么?你还不懂事?你跟他争什么呢?你小时候连他都还不如呢!”

贺润楠,我承认你乖的时候很可爱,很逗人喜欢。你会唱很多儿歌,会背古诗,会我教你说的哈喽,你会乱蹦乱跳当跳舞,会突然说一句:“姐姐,我爱你。”可是你的脾气真的很难伺候,而且你现在继承了老妈的奴隶主本质了,会指使你姐做这做那了。老妈曾经曰过:“生儿子是用来玩的,生女儿是用来做工的!”我为了这句话难过了很久很久。

你是宝贝。

妈的宝贝,也是我的宝贝。

妈说过,其实我小时候她很宝贝我的,也教我唱歌跳舞。

妈说过,我们都是她的孩子,她会一视同仁。

呵呵,算了,看在咱俩的妈是同一个人的份上,姑且忍着你,等你长大了,就换你来帮咱妈美容好了!到时候姐我就去读高中,读大学,找工作。你呢就在家里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吧!哈哈。

妈对我说:“女儿就是这样的,读高中就一个月回一次,读大学半年回一次,出社会一年回一次,以后嫁人了就指不定什么时候回来了。在家别跟老人计较,老人一辈子苦过来的,别让他们再受气,也别跟小孩计较,弟弟还小。等他长大了,养老,你就不用那么辛苦了。你以后会越走越远,到时候想再看见弟弟或许也没什么机会了。”听着我很感伤,或许咱们差太多,姐姐没有那么多时间来疼你了。哎,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每个姐姐都是上辈子折翼的天使,这辈子等爱的狐狸。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这是林徽因的诗,既是写徐志摩,又是给她初生的儿子的。是爱情,又是亲情。贺润楠,你老姐现在要对你说,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我和老妈的四月天。

4.你是人间四月天作文 篇四

你概不尽人间词话,却道出了天下至美。家藏两本《人间词话》,主调不同,却是一样的风韵,我遥见柳永轻浅一笑,手持书卷而来,又见苏轼神采飞扬,泼墨一副山水;乍闻易安流连戏蝶,惊起一滩鸥鹭;又听稼轩叹生白发,醉里挑灯看剑……,最后,我看见王国维先生和叶嘉莹先生相视一笑,有觅得知音的欣慰,有共同流芳的喜悦,你静卧书橱,一阵清香传来,沁人心脾。

你走不过万水千山,却记下了千年一叹。余秋雨的《千年一叹》算是一本游记,游遍了文化古国,也悄悄躲在一隅,想念着祖国。我随着你来到尼罗河边,世界第一长河,无数人选择在这里跨越生与死的距离。最后一抹斜阳坠入河中,只留下一片黑暗――臭气熏天的焚尸地,杂乱不堪的小屋,泥泞混浊的河水……,这就是那圣地尼罗河吗?叹矣,它也成宗教,败也宗教。你指给我看,余秋雨先生站在岸边,紧皱着眉,对我说:“我拒绝说它美丽”。于是,你笑着摇了摇头,发出一声感叹――这千年一叹,到底是谁的一叹?

你说不完苏东坡传,却叙得了一世波澜。林语堂先生著就了《苏东坡传》,你带着我走了进去。 我大吃一惊,那个不得意的,屡丧志的,是苏东坡吗?许是我见识浅薄,我所认识的苏东坡是个乐天派,他的诗篇豪放不羁,很少有沉郁的作品,可又有谁知,他把一切苦难磨成垫脚石,把一切泪水凝成珍珠,他不把悲伤带给我们,让我们始终相信世间的光明,连你也说,能记载他的生平,你十分开心。

你守不住四世同堂,却护住了一片透澄。舒庆春先生是《四世同堂》的作者。你像一位历经风霜的老妇人,眼里迸发出少女般的神采。背景是八年抗日,人物是同堂的四世,事件是国悲家恨。你讲到祁天佑死时,不禁也泪水沾襟――老舍似是预见了自己的死亡,一模一样的方式,一模一样的苦闷,一模一样的令人叹息。

5.《你是人间四月天》读书笔记 篇五

我是一位母亲,我为我的宝贝读这首诗。诗中的四月天,阳光明媚,春风和煦,绿草如茵,百花吐蕊,所有的美好和希望尽在四月。我的宝贝正如人间的四月天:百花簇拥、轻柔美好、生机蓬勃。他笑,正如“笑响点亮了四面风”;他哭,正如“细雨点洒在花前”。

记得我与他的第一次相见,我望着他小小的身体,感受到了他的“天真与庄严”;当他在我怀里嗷嗷待哺,我看见了他的“柔嫩和喜悦”;望着他在我身旁甜甜睡去,我满心想着要呵护他“梦中期待的白莲”。从此以后,他变成了我心底最柔软的那部分,我从没有想过,一个人会抬头这事会让人激动喜悦,一个人学会走路会让人奔走相告,一个人叫妈妈会让人高兴得双眼饱含泪花。他的每一次成长和进步都牵动着我的神经,左右着我的情绪,让我成为就算献出生命也要护他周全的勇士。是我亲爱的宝贝让我尽情的去爱,那种自由自在,放下所有戒备信马由缰的爱,源自于内心圆满的和幸福的爱。

由此感谢我的宝贝选择我做他的妈妈。父母这个伟大的职业是没有入职培训的,他原谅了我所有的懵懵懂懂,用他柔嫩的小手牵起我走过生活的虚空,从此生命中多了一个牵绊,然后我们在彼此的生活中不断的学习和成长。很多父母望子成龙,可我更希望自己能成为他的骄傲。我放下手机,倾听他的世界,感受他心中的花开,给予一切我能给予的陪伴;我小心翼翼的保护着他的好奇心,他的爱好,他的愿望和他璞玉一般的纯真。我亲爱的宝贝就像是一面镜子,时刻照影着我,让我不断的反思自己的言行,克服自己的弱点,于是我乐观生活,我努力工作,我善意对人,我认真做事,我希望成为他的榜样,成为他生命中的人间四月天。

随着岁月的流逝,娇嫩的绿芽会长成参天大树,柔弱的宝宝也会变得坚毅高大。我希望他如春日和煦的阳光般温暖,如石缝生长的小草般顽强,如扎根土壤的大树般独立,如田野返青的麦苗般充满希望。他在未来的日子里,即使身入黑暗,也能心若繁星;即使生活琐碎,也能活得优雅;即使步伐缓慢,也要勇往直前。我以此勉励他,也勉励我自己。

6.你是人间四月天上课 篇六

一、意象的“核”是一种情绪

林徽因对诗歌的注解就是“情绪”, 她认为“因在某一时, 或某一刻敏锐的接触到生活的锋芒, 或偶然的触遇到理想峰巅上的云彩星霞, 不由得不在我们所习惯的语言中, 编缀出一两串近于音乐的句子来, 慰藉自己, 解放自己, 去追求超实际的真美”, “把我们的情绪给他们的情绪搭起一座浮桥”。由此, 她称自己精神上的解放、放松是一种“情绪上的小小旅行”。在她的诗文之中对事物的感知并非是局限于事物的客体形象的, 而是对主体精神之于客体的某种情绪的捕捉, 是那么的精深、细致而空灵。林徽因认为“情绪即使根本相同, 情绪的象征, 情绪所寄托, 所栖止的事物常常不同。”[1]因此, 作者情绪的象征和寄托在诗歌中就是意象, 意象是情绪的反映, 是被情绪化了的。

1.“意象的情绪化”

即将诗中的意象打上情感的烙印, 与某种情绪明显的相互牵连着。林诗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两个意象即:秋天和笑。关于“秋天”, 她在1933年和1947年分别写过《秋天, 这秋天》和《给秋天》, 前一首诗中写的是由温暖的初秋过渡到惨淡的深秋, 秋的心目中还有夏的影子, 还有那“同听过的鸟啼同看过的花好, 信仰”的记忆;而后一首诗则是由秋转入了寒冬, 那淘气而亲切的秋“竟未觉察凄厉的夜晚已在你背后尾随———等候把你残忍的摧毁”, 被阴霾的严冬打败而逃走得无影无踪的可怜的秋啊。两首诗中的“秋”都是灿烂而热情的, 是温暖情感的寄托, 是疯狂的爱和不羁的象征, 而那一抹余热最终在时间的侵袭下冷却, 这也是诗人由中年向晚年过渡时心境的展现。关于“笑”, 她在1931年和1936年分别写过《笑》和《深笑》, 第一次的笑是轻柔而内敛的浅笑, 是“水的映影, 风的轻歌”, 是“云的留痕, 浪的柔波”, 将“笑”用其他的物象烘托出来, 染上了腼腆、害羞的情绪。而第二次的笑是灿烂而清脆的深笑, “笑成这千万风铃的转动, 从每一层琉璃的檐边摇上云天?”[2]较之前次的无声的轻笑, 这里是悦耳的大笑了, 在同一意象上也可以寄托诗人不同的情绪。

2.“情绪的意象化”

即在意象的构造中暗含着某种情绪的流淌, 意象和这种情绪之间并非有着什么必然的联系, 但情绪深入意象的变动、组合之间挥之不去。首先, 林诗中有直接书写“情绪”的诗篇, 可以清楚地看出她将情绪意象化表现的企图。在诗中直接出现“情绪”的共有四首, 即:“这掬静, 院子深深的———有人叫它做情绪———” (《静院》) , “昼梦垂着纱无从追寻那开始的情绪还未曾开花” (《昼梦》) , “一片轻纱似的情绪, 本是空灵现时上面全打着拙笨的补钉” (《小诗 (一) 》) , “今晚的情绪能像一场小雪” (《恶劣的心绪》) 。情绪, 在诗人眼中不知何时就开始, 也许是你寂寞的时候, 也许是你失神的一刻, 你都会被某种情绪伏击, 诗人将“这一闪的俜停”化为灵动的意象保存下来。其次, 林诗中也有看似写景写物, 但却被某种情绪如烟般笼罩着的表达, 如:“风吹:吹远了草香, 落叶, 吹远了一缕云, 像烟———像烟” (《雨后天》) 随着诗人之笔, 将心放逐向远方飘去时, 似乎人世烦恼、哀愁也为这风一扫而空, 像雨后的万物明亮而干净。再如:“留下檀香, 木鱼, 合掌在神龛前, 在蒲团上, 楼外又楼外幻想彩霞却缀成凤凰栏杆, 搭起了塔顶上灯” (《灵感》) 诗人罗列出一系列古典而美妙的意象, 意象的相互映衬和组合间有一种捉摸不定、不期而遇的灵光一现。

二、从代词运用看情绪的变迁

林徽因的诗作呈现出一个有趣且耐人寻味的现象, 就是代词被广泛地运用, “你”、“我”、“她他”承担了不同的功能意义, 并且伴随着诗人的成长和情绪的变化而变化。

1. 由“她”到“他”的异化

在诗人第一个时期的创作的八首诗中, 有四首用过“她”, 即《“谁爱这不息的变幻”》、《笑》、《深夜里听到乐声》和《一首桃花》。她是操纵天地万物的精灵, 她是丰神柔美的轻笑, 她是薄弱的生命, 她是多情的桃花, 总之“她”是创作主体的“我”的自然化, 是具有女性独特感知的体验。可是, 在1931年之后的创作中这样俊俏的而灵动的“她”再也没有出现了, 而是异化成了伟岸而厚实的“他”, 并出现在《秋天, 这秋天》、《孤岛》、《桥》、《小诗 (二) 》、《忧郁》和《我们的雄鸡》之中。他是狂放不羁的秋天, 他是不幸寂寞的孤岛, 他是坚忍敦厚的桥, 他是内有乾坤的蚌壳, 他是冷酷无情的忧郁, 他是恪尽职守的雄鸡, 总之“她”被异化成了“他”, 是创作主体的“我”成熟后的转变, 是由生命的春天向秋天尴尬变化中无人关注岁月中性别感的趋弱, 更是残酷的现实处境和生活重担导致的力与责任的使命感的迸发。

2.“你”究竟是谁?

在林徽因的诗歌中“你”和“我”两个代词经常在同一首诗歌中同时出现, 这也是其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即使偶尔“我”不出现, 只有“你”出现, 那也是“我”暗含在诗歌中的。这显示出创作主体的“我”是极其渴望与“你”对话的。但是这个“你”究竟是谁?是徐志摩?是金岳霖?抑或是梁思成?这个往往成为研究林徽因的学者们所考证和关心的问题, 从而用“你”遮蔽了对抒情主人公“我”的关注, 笔者在这里不打算卷入情感的探讨, 只是将“你”看作一种情绪的寄托, 希望借此客观地来观照诗人情绪的变迁。

在其创作的第一个时期八首诗歌之中, 有五首同时出现“你”、“我”, 即《那一晚》、《深夜里听到乐声》、《情愿》、《仍然》和《激昂》。除了《激昂》中的“我”是具有主流意识形态的大我, “你”则是寓指裸露的真实的生活和生命之外, 其余诗作中的“你”比较公认的认为是指徐志摩。这里的“你”、“我”之间, 是作为女性的“我”居于主导地位的, 是我离你而去, 不能回应你的感情, 并且立意要忘却你。由此, 此处“你”、“我”之间的对话, 是理智的林徽因与痴情的徐志摩之间的情话。而在第二个时期的诗歌中有七首同时出现“你”、“我”, 即《秋天, 这秋天》、《你是人间四月天》、《忆》、《灵感》、《城楼上》、《你来了》、《红叶里的信念》, 而只出现“你”的有《别丢掉》和《静院》。除了《秋天, 这秋天》、《灵感》、《静院》中的“你”指的是抽象的他物之外, 其余的“你”都是指向人的。《你是人间四月天》整个意象都新鲜、柔嫩, 再据梁从诫回忆是父亲告诉他写给自己的, 基本可以认为这里的“你”指的是儿子。《红叶里的信念》中的“你”比较确定的可以认为是指徐志摩, 因为西山红叶时期是林、徐二人永远诀别的最后时期, 是诗人难以忘怀和反复吟唱的。其余的诗作中的“你”可以抽象的看作是年轻时的恋人, 曾经的爱人, 无论是徐志摩, 是金岳霖, 甚至是梁思成, 这都不重要, 因为“你”不一定是有所指的特定的人, 可以是想象中或记忆中重叠的、模糊的人, 那是一抹美好的幻想或珍贵的情绪。第三个时期的诗歌之中有五首中同时有“你”、“我”, 即《给秋天》、《人生》、《一串疯话》、《一天》和《对残枝》, 而只出现了“你”的有《对北门街园子》和《忧郁》。此时期的“你”被彻底地物化了, 标志着“我”的寂寞和失语, 因为其余的诗作中都只有那个空想而孤单的“我”, 那是夜不成梦的我, 转变了季节的我, 在现实与记忆中、在社会与个人中纠缠的我, 而那个与“我”精神相连的人即“你”却永远的消失了。

三、情绪的延宕是女性的幽思

林徽因诗歌中所萦绕的某些情绪是持久的, 反复被吟唱的, 体现了诗人对这种情绪的珍爱和企图保存的愿望。有学者认为林诗的核心是“抒写一位深受西方文化熏陶的新女性在爱情中的体验和成长, 从而探索爱情在生命中的意义。”[3]爱情虽然不能说是林徽因认为最重要的, 但绝对是最能激发女性光彩的因素, 是她美丽生命不可缺少的阳光, 不可否认她所有诗中那些优秀的篇章往往都与女性关于爱的幽思有关。

1. 回忆:“零落的花影, 当年的边境”

林诗中有大量关于记忆的书写, 仅以此为题的就有两首《忆》和《记忆》, 同时, 由于记忆与时间的关联性, 对于过去时态的事物的书写, 都可以看作是其记忆的一部分。林徽因是怪时间不能保存情绪, 不能保存那一切情绪所曾流连的境界。因此, 她用页页诗篇将其保留下来, “那一天你要看到零乱的花影, 那便是我私闯入当年的边境” (《那一晚》) , “痕迹, 你也要忘掉了我曾经在这世界里活过。” (《情愿》) , “从前的, 单想我们在古城楼上” (《城楼上》) , “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着有那回音” (《别丢掉》) , “又是多少年前, ———夏夜有人说” (《静院》) , “昨天的人怎样又在今天里划下一道影” (《无题》) 。这样关于记忆的例子在其诗中不胜枚举, 可以从其诗句间感受到诗人对过往的一种执着和咏叹, 这种情绪贯穿了其整个创作生涯。而对于现实、当下却感叹得极少, 对于自己幸福的婚姻生活也没有抒写的冲动并留下了空白。诗人的情绪于往事上的延宕状态, 可以看作是其心中遗憾挥之不去的外显。

2. 生死观:“玲珑的生从容的死”

林徽因对于时间非常的敏感, 在其诗作中直接出现“时间”一词有《激昂》、《无题》、《题剔空菩提叶》、《去春》、《除夕看花》、《展缓》、《写给我的大姊》、《一天》和《我们的雄鸡》, 除此明显的出现外, 更多的时候是隐现在诗歌中, 与时间相关的季候变化、月份时令是时间的另一个模样。可以说林徽因从创作之初就对时间有很深刻的感悟, 在她的第一首诗中“难怪她笑永恒是人们造的谎” (《“谁不爱这不息的变幻”》) , 诗人从一开始是不相信时间的, 是期望变幻的, 是满怀激情的。但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 随着身边亲友的突发变故, 她对时间产生了害怕和紧张之感, “时间悬挂着, 迎面阳光不来” (《去春》) , “气氛中故乡失得更远些, 时间倒着悬挂” (《除夕看花》) , “时间在悬空里暂挂” (《写给我的大姊》) , 可以看出, “时间”总像悬在诗人头上的刺刀一样, 而她则是步履蹒跚的蚂蚁在刀锋下艰难的行走。于是, 在这样的情绪下产生“生是种奔逝, 永在离别!死只一回它是安慰” (《死是安慰》) , 哲理性的看透、看淡生与死, 虽然不免消极了点, 但是方如此才能解脱时间的困厄。陷入病痛和苦闷中又无法排遣的诗人, 有这样生命的忧郁情绪是可以理解的, 因此有学者认为“林徽因的诗所反映的这种时间与时间的缝隙以及各种各样模糊界线, 恐怕是对生命中的最大界线即生与死的缝隙的类比的一种意味吧。”[4]但这也并不能遮蔽她纯真的希望, 那个“玲珑的生从容的死”的愿望, 即使“这飘忽的途程也就是个也就是个美丽美丽的梦” (《莲灯》) , 看待生命的这双充满着纯真和希望的眼睛, 发生于她第一次看到的那一片移动、温柔的阳光之初, 光影的变幻让她看到了时间模糊的影像, 像莲花一样的诗人生命, 需要这阳光的滋润, 又害怕这阳光所带来的折损。

当林徽因不堪病魔而辞世时, 守护了她一辈子的金岳霖送上了一幅挽联, 贴切而精准地概括了她的人生情怀———“一生诗意三寻瀑, 亘古人间四月天。”[5]她让自己永远生活在诗歌那温暖和希望的情绪之中, 是因为心中有爱存留。

参考文献

[1]林徽因.林徽因文存 (散文、书信、评论、翻译卷)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05:32-35.

[2]林徽因.林徽因文存 (诗歌、小说、戏剧卷)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05:30.

[3]蓝棣之.作为修辞的抒情———林徽因的文学成就与文学史地位.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2.

[4][日]松浦恒雄.回旋的诗情———试论林徽因的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7, 4.

7.人间四月天 篇七

“旅”“游”二字在中国出现很早。《文字形义学概论》说,“旅”即旅行,“旅犹侣行,谓结侣而行也”,形象地道出了旅的行为特征和意义。“游”,从水,本是指同水上活动有关的行为。《广雅释诂三》云:“游,戏也。”段玉裁注曰:“又引申为出游、嬉游。”

我国的旅游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从春秋战国起,旅游就已经成为一种广泛的民间活动,有的甚至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开始紧密相连,如孔子周游春秋十四国,庄子行踪飘忽四处以“钓鱼闲处”为乐,竹林七贤寄情于山水,苏轼、欧阳修抒怀于自然……是浪迹天涯的他们,打开了中国旅游史上的新篇章。

这里选的一组散文,和旅游有关,都是现当代散文名家的精品。

余秋雨是一位我们都熟悉的散文大家,他的散文以其深厚的文化性著称。他这次带我们去江南小镇——周庄,那里的水,真是如诗如画,美不胜收,而那里的历史人物,更是让作者神思千古。

曾以《风雨下钟山》《山雨欲来》等文学作品享誉文坛的著名作家艾煊,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所留下的许多文字却让我们过目难忘,《灵洁九寨沟》就是这样的文字。

北京大学的老教授宗璞先生,虽是学者,但也是写散文的好手。因为她丰富的中外文化交流的经历,使得她的散文带有独特的艺术气质和个性,这篇旅游西湖的散文就带有这种烙印,虽然这是在秋天读西湖,但西湖的神韵四季如旧。

对于国际大都市香港,相信大多数的读者都没有去过,但却是深怀向往。那么看看著名作家张炜的《还珠后》吧,这虽然不是一篇以写景取胜的游记,但作者对香港的认知,会让我们收获很多。

人间四月天,让我们一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与自然合而为一”吧!坐飞机、乘轮船,现代旅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早已梦想成真,不过,在大家纵情于山水之间,观前人之遗迹,品民俗之奇趣之余,可得注意安全。一忌单独出游,特别是出远门旅游的人;二忌无目的的滥游,那样既浪费金钱,又徒费精力;三忌暴食暴饮,注意卫生,旅游途中饱一顿,饥一顿,不利健康;四忌在风景区乱涂乱画,杜绝乱涂乱画的不文明行为,必须从我做起……

8.你是人间四月天抒情文 篇八

春意便在大地上悄悄生长

是你,轻轻一挥,把绿意撒向大地

只用星点的花将其点缀

河里没有河水,只有流动的翡翠

犹如绿蚁,让人想要高歌举杯

是你,轻轻一吹,吹去冬天的寒意

吹得人心里发痒,只想披一件单衣

你散淡如禅,你是人间四月天

是你,浅浅几笔,勾勒出雨中杏花村

杏花点点,滴滴微露

你将杏花画成了酒

让人心境微醺

炊烟袅袅,雨露沾襟

我猜,你是想将村子妆成梨花带雨的美人

你像妙手丹青,你是人间四月天

禽畜疏懒,童叟慵倦

是你,偷偷将生活的步子调慢

跃雀枝头,游鱼轻潜

是你,把大地种满了活和暖

9.初一、九班你是人间四月天 篇九

初一九班 孙菡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 母校,你是我们的辉煌,是我们心底最柔软的希望,你是我们写满温暖与爱的篇幅,是我们交织着生命的乐章。

母校,我们在你的希望下成长,我们是你的骄傲。生机勃勃的校园是你的躯体,孜孜不倦的教师是你的灵魂。你用知识的甘露哺育了我们。迎接我们的读书声的是你灿烂的笑容。我们是你翅膀下的雏鹰,时刻准备飞向广阔的蓝天,寻找属于自己的梦想。

时间是一个抓不住的罪人,青春是一张分值不够的邮票,年轻的生命是一场短暂的梦境。时光带走了我们的童稚,却没能带走我们梦想;生活给予了我们成熟,却没能给予我们悲伤。这一切都是因为你对我们不朽的期望。你的期望,将成为我们心中永远屹立的丰碑和我们头上最璀璨的星空。

母校,你是神奇的甘露,哺育了无知的我们;你是细腻的春雨,滋润了幼小的我们;你是跳动的火焰,温暖了无助的我们。你用爱交织出奇妙的图案,绣在我们人生的锦缎上。

母校,你把着我们的手,谱写生命的赞歌。你是我们头顶上的太阳,绚丽的光芒折射成七彩的光线,闪烁着温暖和煦的光。七彩的光芒化作金线,你的爱化作珍珠,被你织成我们人生最华丽的衣裳。

母校,你对我们的爱如此深沉。岁月如刀,却不能在你如花的笑脸上刻下沧桑;流年无痕,却不能使你轻灵的脚步变得蹒跚。你永远以年轻的姿态,注视着学子英姿勃发的身影。

母校,你为我们付出了多少,没有人知道,我们无以回报。你对我们的爱是我们最大的荣耀,那份爱将永远闪烁着光芒。

你的爱好似人间四月天,温暖和煦,鼓舞我们向前,去追求远方的梦想。

实验中学,请让我们记住你和煦的微笑。

实验中学,请让我们亲吻你柔软的手掌。

10.人间四月读书天 篇十

张爱玲的《小团圆》是必买的,而且一买就是四个版本。港台两个版本,内地的正版盗版各一。总体而论,台湾版为最佳,封面特别喜气。我是张迷,张爱玲作品初刊本是我的宝爱。“私人收集张爱玲作品初刊本的人,估计我是最完整的一个,尽管我利用资料的能力尚有待提高。”我对因“小团圆热”而采访我的记者这么说。《小团圆》是一本披着小说外衣的传记,既能当小说看,也能当传记看。有张爱玲专家称“《小团圆》对得上人未必对得上事,对得上事未必对得上细节。”我不这么认为,对不上是因为你没有能力对上,或者是你主观上不愿意对上。《小团圆》真实的成分远远多于虚构,有某些细节对不上,想来也是张爱玲的误记(或诚心误记),毕竟隔了三十多年,她在美国一个人写回忆,谁也帮不上她。我以前说过“关于张爱玲,我不大乐意甚而有些厌烦那些个没完没了的‘评论派’,像评论鲁迅那样掘地三尺地挖出张爱玲的创作思想根源。我喜欢唐文标那样的‘资料派’兼而发点议论。”现在张爱玲亲手把资料送上门来了,真令人无以复加般受鼓舞。已经有张学专家火急火撩地警告张迷,别拿《小团圆》当成自传来猎奇,要当成小说来欣赏。孰不知,当自传看比之当小说看要难得多,需要的知识更多,不熟悉那段历史和人物的读者还真用不着警告。能看出《小团圆》为自传的是最高级别的张迷,时称“骨灰级”。下面我就说说《小团圆》中几个人物的“本事”(非本领的本事)。这里有个前提,这些事都和我所掌握的材料能够“惊人地相似”,天下若有这么多的假设都与事实“一一对应”,这世界就真的疯了。我感兴趣的是这几个人,他们在《小团圆》的化名是:荀桦——柯灵、文姬——苏青、虞克潜——沈启无、汤孤鹜——周瘦鹃、向璟——邵洵美,还有不化名的,譬如梅兰芳,袁殊。在抗战胜利后,张爱玲的写作谋生一时遇阻,龚之方是她的救星,给她发稿的地方(如《大家》杂志、《亦报》),给她剧本编,挣稿费。可是在《小团圆》中没有龚之方的事迹。

这几年的四月,中国书店报刊门市,都要举办旧期刊旧画报及老报纸的展卖,好像已成为一年一度庙会那样必办的事情。我自己于横二条门市所获老版杂志,没做过细致的统计,但可以这么讲,如自鄙藏中剔除横二条所得之部分,那么剩下的货色就失去了大部份的光彩,于此诸般不宜,真是不能少算了此店。去年此店换了经理,价格亦翻了一番不止,且不给熟客打折了,近乎讨饭口吻,至多抹个零头,本已丧失怠尽之自尊,亦只剩了零头。这回展卖,赵兄先于晚报知晓并及时通告我不妨先去一步。至今我已去了三趟,第一趟尚未正式,只得一册《漫画漫话》,内有张春桥文;第二趟花大银得大收获,暂且不表;第三趟人烟灭绝,只我一人,于架上得《译文》合订本,此书早先即在架上,无暇顾及,今遍翻上下里外无所得,聊取此书不虚此行。归后修整,以旧纸重装,样子尚说得过去就不必兴师动众了。

《林海雪原》是我少年时代最爱读,也读得最细的一本小说,从头到尾都读了,几乎每个细节都记忆犹新。我记不得当年是从谁的手里借来这本小说读的,是先看的小人书还是直接读的原著,更记不得看的是哪一版的《林海雪原》,封面是什么样。直到有一天,在潘家园旧书摊,老柯得到一册老版《林海雪原》,竟然还是带插图的,我才如梦方醒——这书找起来远非易事。更早一些时候,我在隆福寺修绠堂一块钱买了一本很破的,感觉就是这事先起个头。接下来又得了几本——当然必须是老版的了。近来又得知这书除了已有的两种封面以外,还有一种灰茫茫画得很满的封面,三种比较,灰而满这种最有味道——它将林海的莽苍感置于雪原的广袤感之上,尤获我心。另外两种,一种突出雪原,另一种持平均主义最不好看。待我诚心称意寻找这第三种封面了,它好像消失了,它是初版本的封面,可是老柯说插图本不在初版里,是在一个小三十二开本里,它藏得很隐蔽,只有在外文版里能看到。前几日于孔夫子旧书网得此书初版本,封面就是我想要的,可惜书品有点问题,另装了个硬壳,书面少了垂直的一公分的边,书脊也看不到。先有了再说,以此为起点,插图本会找到的,比这本书品好的也会找到的,但愿这一天不要来得太迟。

我记日记的习惯已保持了四十年。我总觉得写日记使得“自己没有白活”。回忆或怀旧,都有实在的记录作为旁证,此时你或可说“我并没有虚度一生”,尽管你依然过着平凡的生活,但毕竟有所不同。除了自己记,我还喜欢看别人写的有意思的日记,搜求旧日记(发表的和未发表的)成了我的一个小专题。前几年,在保定看过一位寇先生收藏日记展,说实话,寇先生只是精神可嘉,收藏的日记却太平常了,像《雷锋日记》、《王杰日记》,连我这个过来人,也未引发亲切感,阅读价值与收藏价值哪个也不沾边。

日记大都是在夜晚记下白天所发生的一切,也有第二天补记的,像“今晚睡得酣沉”就不可能是当天记的。夜半无人私语时,长河渐落晓星沉,花上二十分钟写写日记,有事则长,无事则短。譬如我最短的一则日记只有两个字“病了”。

以“日记”而出“特辑”之杂志,我只见过两种,《青年界》之外,另一种为文载道(金性尧)所编《文史》之第二期“日记特辑”(1945年)。《文史》,很薄的刊物,其“日记特辑”也薄得很,作者仅数人,远不及《青年界》之声势浩荡。两种“日记特辑”均得之不易,比较之下,《青年界》这种来得更惊心动魄。某日遛报国寺旧书店,遛到最后,已是兴致阑珊,正在欲返未返之际,信步迈进一店,店主虽是老相熟,彼此却无一点交情可言,最近从他手里买东西已是几年前的事了。见我进来,他拿出一摞旧杂志。随手翻翻,都是很稀有的杂志但我都有存了,正在此时,一同进门的书友说这有本日记特辑,说着就递给了我,我一时惊得失了魂儿似的,搜索多年的“日记特辑”啊。我强忍着惊喜,又拿了一本作掩护,与店主问价,他拿过去翻了翻,开了个比那几本高一倍的价,我明知道还不下价来还虚应着还了几句。淘旧书,一方面要与最喜欢的书打交道,一方面又要与最不喜欢的人打交道。

《青年界》第12卷第1号为《日记特辑》,时间是1937年6月,此后由于时局突变,刊物停了十年,于1946年元月以“新第一卷第一号”重张,如再晚一月,这个日记特辑就出不了了。《青年界》以“日记”为征文题目,有的人原来记日记,摘录几则应付征文是容易的;原来不记的人现记也是很容易的,如不加说明读者是辨不清哪些是原始日记哪些是创作日记的,这样的日记不能当历史看。特辑共收121人日记,不乏名人之作,周作人、老舍、傅惜华、叶灵凤、顾随、苏雪林、曹聚仁、胡适、郁达夫、鲁迅、田汉、阿英、凌叔华、臧克家等。名人树大招风,他们的日记多已收入文集,倒是非著名的作家,这里的日记或为漏网之鱼,年深岁久,本人也许都忘了。

谢其章

11.你是人间四月天读后感 篇十一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这普普通通的辞藻,虽都是寻常之物,却在林徽因的组合下,尽展华丽之姿。这一首脍炙人口的现代诗歌,自民国时期横空出世之后,一直深受人们的喜欢。在细心品鉴这首诗歌之后,我的内心不禁感叹道――高山流水,不禁让人如沐春风。

你是人间四月天的作者便是大名鼎鼎的民国才女林徽因,这一个生来便注定超凡脱俗的女子,她这一生经历了风风雨雨,令无数英雄尽折腰。有很多不甚了解的人标榜着自己的观点,让金岳霖,梁思成,徐志摩为她魂牵梦绕。时代不缺美人,缺的是她这般有才又有貌的美人,一个人倘若没有细细品味过她的文字,是没有权利来发表自己对她的见解,因为你至始至终从没走进过她的内心,无法去真正地了解到她。你无法否认林徽因的才气,她那代表着中华传统女性的优秀气质。

可惜我的才学疏浅,无法真正体会到其中的高深,散文只能勉强看懂一点罢了,但我能深切的体会到两点,其一是她对于徐志摩去世的深切悼念。可见他们两人之间的感情十分深厚。其二就是大篇幅表达对颠沛流离生活的感叹,毕竟民国时期,大部人的人生都难以用幸福来形容,特别是先进知识分子,他们接受过高等教育,有着保家卫国的思想,看到国家受到外寇的侵略,定然是意难平的。他们希望国家安定,这样才能让人民得到幸福,让苍生得到解放,自己也能够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学术发展。人间四月天当中也充满了浪漫主义,表达了林徽因对美好未来的展望。也让我们感觉到对未来的自信。

这本书的最后给孩子的那封信让我非常感动,她和她的孩子能够像忘年交的朋友般交谈。而且从信中,我也真切的感受到,林微因的教育观念与大多数家长是不一样的`,她更专注于发掘孩子的天性,那些真善美。不用大词汇去灌输孩子的头脑,只是讲道理、陈述事实。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尊重孩子的选择并提出建议,也是非常正常的。所以,关于教育,一定是离不开时代的背景的,但是远去的背景过于沉重。教育给予孩子们的,应该是爱,而非仇恨。

12.你是人间四月天作文600字 篇十二

窗外的花儿,娇艳美丽,天空万里无云,一阵朗朗的哭声传入耳中。

你那鲜嫩的黄皮肤,几根黑色胎毛,那水珠般明亮的大眼睛,充满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好奇。你歌声般的哭泣,嘹亮动听,毫无伤感,小手胖嘟嘟的,几根短短的手指不停的`摇晃着,触摸着周围的一切,似乎在寻找什么。你玲珑的身体显现出健康的样子,来到这个神奇的世界,你该去欣赏那4月的花儿,品味那暖风的滋味;你该去看看盛夏的阳光,那光亮是多么让人充满希望;你该再去瞧瞧隆冬的雪花,他是让人那么陶醉。

你来到人世间,从此世界又多了一个机灵的生命,你的笑声点亮了四面的风。你是天空中的繁星,闪烁着点亮天空。你让大家感到暖,感到了爱,兴许是微弱的光亮。妈妈的手抚摸着你,你微微的沉睡在晚风中。你的笑容天真烂漫,那么淳朴,你身上散发着醇香。

窗外,花儿为你静悄悄的开放,小草为你探出脑袋。那四月的云烟也为你消散。人间的四月天是那么美妙,雪后的鹅黄是你,四月新发的嫩芽也是你,伟大的自然为你冠冕,你是多么幸运啊。一树的花儿,一树的新芽在枝头窥视世界,呢喃细语。那燕子也闻讯而来,在枝头歌唱,在空中飞舞,因你的诞生而雀跃。黄莺、百灵也在翩翩起舞,各种各样的鸟儿像支优秀的合唱团,庆祝你的到来。花儿、小草和各种各样的植物,也俏立枝头,准备欢迎你的到来。自然因为你,一切都变得欣欣向荣,生机勃勃,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你在怀抱中好奇的打量世界,每一丛花都像一个兵团,等待着你的检阅;每一株草都像你想要出声一般兴奋,渴望着你的注视,像演奏队般时不时哼一段。当然还有一棵大树伸开双臂为你遮阳,却又露出斑斑驳驳的阳光给你温暖。风吹拂着你的脸蛋,陪你一路向前。

13.最美人间四月天 篇十三

北方花城

在中国北方的城市中,市南区算是可圈可点的赏花胜地。这里花期漫长,花街处处,早春的连翘、迎春花带来第一缕春的芬芳,然后是盛开在暮春时节的樱花、玉兰、杏花、梅花、碧桃、樱花、海棠、郁金香、蔷薇直到夏莲、秋菊、冬梅,花季绵延在一年四季。

“四月中旬,绮丽的樱花开得像天河,十里长的两行樱花,蜿蜒在山道上,你在树下走,一举首只见樱花绣成的云天。樱花落了,地下铺成一条花溪。”早在1932年,著名作家闻一多就在他的《青岛》里这样描述市南区中山公园的樱花会。四月的赏樱之旅,从来都是青岛一年中旅行的开场大戏。这时候,市南区就变成樱花的海洋,依海的山头樱花烂漫,整个城区樱花飞舞,就连海岸线的成湿氤氲里飘溢的都是樱花的幽芬。

花如潮,人如海。中山公园里,最亮丽的当属如梦如幻的樱花,碧桃、杏花、梅花和艳丽的郁金香穿插其中,加之公园积淀了上百年的风情底蕴与纷繁花木锦上添花,近年来备受孩童钟爱的欢动世界画龙点睛,中山公园的赏花游气质变得愈发丰富多彩。

春深似海。四五月间,市南区已是繁花似锦,若隐若现的淡淡花香夹杂在暮春丰腴的嫩绿与须臾而上的海雾中,

充盈整个视野的是“青岛式”的最美人间四月天。与中山公园毗邻的八大关景区内,更是一个与繁华若即若离的世外桃源。如同八大关的每条街道都各有风姿,这里的每处林荫道也都有自己的花间往事。

成篱的雪柳与玉兰,盛如接天的烟霏,飘溢的是春花的幽芬。尤其是五一前后半个月中,八大关花海荡漾,花枝招展。韶关路两侧“碧桃”盛开,路边黄色的连翘与之作伴,映衬有致。宁武关路的海棠如火如荼,艳丽成片,长长的枝条伸向路中央,形成一条花的长廊。正阳关路边遍种紫薇,“紫薇长开半年红”。

花街之间,八大关的院落也是花团锦簇,正阳关三支路的月季园,黄海路12号的芍药圃,临淮关、紫荆关路口的樱园等18处游园也是“满园春色关不住”。

正是花季,来自全国各地的新人和影视剧组会蜂拥而至八大关。繁花深处,身着白纱的新人你侬我侬,处处皆入景,花美、人美、景美。

除了中山公园与八大关,市南区十多座市内山头以及老城区的老街上,亦处处皆花景。市南区的山都隐于闹市,虽地势不高,但视野相当开阔,山间的春花、曼妙的海岸线,温润的海风,真正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花事美食

春天里,除了繁花似锦的视觉盛宴,滨海的市南区作为中国最好吃的小海鲜集结地,让游人的味蕾艳遇活色生香的海鲜美食。

市南区是中国著名的餐饮名区,赏花过后,品尝春日里肥美鲜腴的小海鲜亦是一件美事。海鲜,青岛酒店最常见的主打。厨师以超乎寻常的想像对海鲜进行大胆实践,应用在煮、烤、拌、炝、炒、爆、炸、烧、烩、氽汤、制馅……等烹饪方式上,让许多山珍海味尽失颜色。除了主菜,春天里最主打的面食当是海鲜饺子,什么鲅鱼饺子、黄鱼饺子、虾仁饺子、墨鱼饺子、蛤蜊饺子、虾虎饺子,要将所有品种的海鲜饺子品尝一遍,估计得吃上几天。

暮春时节,青岛槐花飘香,不少酒店会将槐花入菜。其中最值得推荐的有清新的蒸槐花、槐花包子、槐花鸡蛋饼和槐花蛤蜊饼。除了可以入菜,一些有心的女生会将当季的鲜花DIY成鲜花酱和花茶。采撷与手工的过程中,又是别有一番情趣。

四五月,是青岛当地樱桃与草莓的丰收季。比较其他地方的同类水果,青岛的樱桃与草莓格外好吃。因为这些水果经崂山水滋润自然成熟,口味上佳。天气慢慢转热,同样由崂山水制成的青岛散啤也开始上市,散啤与青岛特色的小海鲜配搭,同样是春日的美味最佳拍档。这些水果既可以在市南区的大卖场买到,也可以就近到附近的水果摊购买。如果是自由行的游客,建议到市南区老城区露天的农贸市场购买水果与海鲜,附近许多小饭店都有代为加工的服务。

由于青岛与日本地缘上的接近,日式料理成为青岛异域美食的主流。在市南区的海信广场附近以及王朝、海情等星级酒店,都有正宗的曰式料理店。赏樱花、吃新鲜的鱼生,喝温和的清酒,“花看半开,酒至微醺”的美妙油然而生。

14.你是人间最美四月天抒情美文 篇十四

置身在这赏心悦目、花团锦簇的世界,心情无疑是愉悦的,尤其再一次被眼前这些长着大颗尖剌,开着大朵粉嫩花团的蔷薇所惊艳,不由又让我想念起家乡,想念起家的老院和那无忧无虑的童年。

家乡的四月,花树也如此的披红裹绿,五彩缤纷,姹紫嫣红将四月点靓。记得在老院的一角,花台上总会栽种着几株带剌的蔷薇,经过春风细雨,渐次开起大朵大朵鲜嫩的花儿来,招来粉蝶纷飞、蜜蜂光顾,而更多的却是轰着嗡嗡声音,背负绿甲,闪着莹光的“绿奇花金龟”的到来――那是我最喜爱的动物。待它们歇落花瓣,钻进花丛,就会被守候一旁的我紧紧抓住,再小心翼翼放进火柴盒。到了午后,才将它们从盒子里拖出,在其背甲上或大腿上拴上长长的细线,放飞,以为有了自由的“绿奇花金龟”瞬时如雀跃的鸟儿,展翅凌飞,而我则紧紧地拽着细细的长线,随着它跑呀,笑呀,多么欢快啊!

走进四月,走进感恩的世界。

四十多年前,在那个四月最末的日子,三十九岁的母亲坚强生下了我。感谢父母,给我生命,把我带到这个美好的世界,可以看到晨辉暮落,可以感受生命的精彩,尽享生命的乐趣;感谢父母,用一生的爱,含辛茹苦将我养育成人;感谢父母,给我强健的体魄、健全的心智;感谢父母,供我读书、让我识字;感谢父母,用正直和善良树起做人的`样榜,够我一生临摹;感谢父母,留下一片光明的天地,让我一辈子都享用不尽……

其实,父母就是我一生需要索取的雨露和阳光,不需回报,但一辈子都不会忘!

走进四月,走进爱的世界。

二十二年前,在那个花雨飘香的四月,我与妻牵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从此,责任和义务,帮扶与支持,成了人生的主旋律,随同我们一起共筑爱巢的美好。

只是,婚姻如同轮回中的四季,并不象童话中美好, 而时常熏着烟火的味道。二十二年来,我们有过迷惘,有过磕碰,但更多的却是“家”所带来的欢乐和舒适。我们深深懂得,家不是讲理的地方,而是讲爱、讲奉献的地方,只要彼此理解,彼此宽容,共同维护,生活里就不会有跨不去的坎,融不化的冰。

记得小家初始,你每天早起,买回米线自做早餐,只为节约几元钱;记得每到酷暑,你开始编织毛衣,为的是整个冬天我能过得暖暖;记得每次醉酒,你会在客厅坚持等候,只为扫除秽物,为我洗脸净手,伺候我安静入睡;还记得那一年的秋天,我无意摊上了经济官司,而作为妻子的你,不急、不怨、不恼、不怒,始终守着年幼的儿子,等着案子的结束……

一晃二十二年的光阴悄然过去,婚姻这棵大树愈加根深叶茂,回望我们一起走过的岁月,想着已经上了大学的儿子和逐渐殷实的家,心里都是满足!

15.《你是人间四月天》读书笔记 篇十五

一直以来仅仅知道林徽音是中国近代百年来公认的“才女”,并且才貌双全,被世人称为“凡世精灵 才情天纵”,但没有深入了解过她的事迹。适逢林徽音百年华诞之际,加上拜读了这篇《你是人间四月天》的美文,于是产生了了解这个“真实比想象更风华”女性的强烈好奇心。恶补了一大堆记述关于林徽音的故事的书籍资料以后,越看越令人难忘,越看越让人赞叹:“好一个奇女子,好一个才情横溢、智慧美丽的精灵”。

夸赞林徽音的美文已经有很多了,我再说的话反而是画蛇添足了。这里只想从林徽音的故事中聊点个人的意淫想法。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被问:“你究竟喜欢哪种女孩子?”这个问题对别人来说可能好回答,但对我来说却难以回答。容貌好评价,脾气心性难理解,况且即使脾气心性相适合了,你也不知道喜不喜欢。其实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自己好久,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女性?读了林徽音的故事后才发现,她就是自己喜欢的女性的类型。

其一,具有知性之美。林徽音被胡适称为“中国一代才女”,她是一个才情横溢的诗人,一个入木三分的评论家,更是一个卓有成就的建筑学家。她在建筑学方面的成绩,无疑是主要的,然而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方面,也都有所建树。”卞之琳慨言:“她天生是诗人气质、酷爱戏剧,也专门学过舞台设计,却是她的丈夫建筑学和中国建筑史名家梁思成的同行,表面上不过主要是后者的得力协作者,实际却是他灵感的源泉。”沈从文眼里的林徽音是“绝顶聪明的小姐”,晚一代的萧离则称林徽因是“聪慧绝伦的艺术家”。费慰梅认为,林徽音“能够以其精致的洞察力为任何一门艺术留下自己的印痕”。金岳霖则干脆用“极赞欲何词”一语作为对林徽音的评价。对林徽音才艺的赞赏,到这里,也到了极点。

其二,感情真挚,懂得真爱。林徽音的一生,是用真爱写成的。而今天世人所津津乐道的林徽音,也是那些充满了传奇色彩的爱。在这本爱的记录里,交织着三个出类拔萃的男人,一个是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建筑大师梁思成,一个是学界泰斗金岳霖。正是这三个男人的真爱,成就了一代性情才女。她“爱思成,爱自己的家胜过一切”,又以不同方式真诚爱着父亲、徐志摩、金岳霖、朋友们。她懂得真正的爱,她在给老友沈从文的信里说:“如同两个人透彻地了解:一句话打到你心里,使得你理智和情感全觉到一万万分满足;如同相爱:在一个时候里,你同你自身以外另一个人互相以彼此存在为极端的幸福;如同恋爱:在那时那刻,眼所见,耳所听,心所触,无所不是美丽,情感如诗歌自然地流动如花香那样不知其所以。”

其三,林徽音的爱不只是儿女情长,更有民族大义。在乱世里,温文尔雅的林徽音是女中大丈夫,从来不失中国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血性。她的儿子梁从诫回忆,当年一家人为躲避日本人的轰炸,跟着营造学社在李庄时,儿子问:“如果日本人打到四川,怎么办?”母亲特别平静地回答:“中国读书人不是还有一条老路吗?咱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 ,她是作为“五四”之后成长起来的、兼具中国传统道德修养和西方自由主义素质的新知识女性的代表受到尊敬。

其四,既耐得住学术的清冷和寂寞,又受得了生活的艰辛和贫困。沙龙上作为中心人物被爱慕者如众星捧月般包围的是她,穷乡僻壤、荒寺古庙中不顾重病、不惮艰辛与梁思成考察古建筑的也是她;早年以名门出身经历繁华,被众人称羡的是她,战争期间繁华落尽困居李庄,亲自提了瓶子上街头打油买醋的还是她;青年时旅英留美、深得东西方艺术真谛,英文好得令费慰梅赞叹的是她,中年时一贫如洗、疾病缠身仍执意要留在祖国的又是她。李健吾抗战期间闻听林徽音虽罹患重病而不离开祖国时,激动地说:“她是林长民的女公子,梁启超的儿媳。其后,美国聘请他们夫妇去讲学,他们拒绝了,理由是应该留在祖国吃苦。”卞之琳充满感情地说:“。现在由内外关系、中外关系我总联想到林徽音,尽管是海外的过来人,总以中土为她的归宿,为之服务,也许可以说是中国人特有的优良品质,不过林是表现这种品质的佼佼者,特别高洁者,本身就富有诗意的人才。”亲眼见到林徽音、梁思成以“原始纯朴的农民生活”而继续致力于学术事业的费正清则这样郑重写道:“在我们的心目中,他们是不畏困难,献身科学的崇高典范。不论是疾病还是艰难的生活都无损于他们对自己的开创性研究工作的热情。他们不仅具有极高的学术水平,而且还有崇高的品德修养,而正是后者使他们能够始终不渝地坚持自我牺牲,坚定地为中国的现代化作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

其五,理智而富人情味,是性情中人。“她不是个冷淡的女子,她也有和徐志摩一样热焰的感情。但她又是理智的,作为一个传统教育下的女子,她明白什么事是大不为的。虽然徐志摩已经为了她做了违背世俗大逆不道的事情,成了千夫指,但是林徽音有自己的是非观念,她要“对得起”人――父母,丈夫,子女,甚至徐志摩。如果说林徽音是个被传统牵绊住言行的人,又错了。因为家庭的境遇,她从小就要求在人格上的独立和自由,所以并不封建守旧。但是林徽音清楚徐志摩是个绝对崇尚精神追求的人,在他的世界里只有“爱,自由和美”,他也说自己是为爱而生的人,所以,这就是她聪明的地方,她明白徐志摩爱的不是现实中的自己,而是一个浪漫诗人想像中的林徽音,如缪斯般无暇的精神圣母。她承担不起。对徐志摩这样的人来说,现实会跌碎他完美的梦境。对于自己,林徽音将感情理解为性灵上的友情,而非世俗里的爱情。虽然她对他的爱,仰慕再浓烈,也没有办法嫁给他。但林徽音终究是个有情有爱的人,她虽然嫁作人妇,但是对徐志摩那份纯真的感情终究没有变过也没有淡过。梁思成对此深深的理解,所以他也做了别的男人也许做不到的事:在徐志摩坠机的地方拾了一块飞机残骸回来,一直摆在林徽音的案头直到她去世。替爱人找回不属于他们的爱的纪念,梁思成对林徽音那沉甸甸的爱也感人至深令人敬佩。那么林徽音仅仅是为了做一个建筑家而放弃了徐志摩吗?林徽音没有那么势利。对徐志摩的追求,林徽音后来是完全理解的;但是林徽音所追求的,徐志摩未必理解,更谈不到专业上的支持。所以林徽音最后于感情于理智都选择了梁思成,因为他们关心同一个事业――对中国古建筑的研究。他们在一起,除了有爱情的基础,还有共同语言做基础,更广阔的事业前景做基础。让人不禁要发出一声轻叹:好聪明的女子!

其六,可以说她的个性比较独立和自我,她是一个始终坚持自己的看法,不会妥协的人。在林徽音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夫妻二人几乎把全部的心血都花在古建筑的研究和保护上。他们想把北京城这“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作为当时全世界仅存的完整古城保存下来,成为一个“活着的博物馆”留给后人。当北京市委领导决定大批拆掉大城墙和城门楼时,林徽音已经病得很重,她仍然拖着颤巍巍的身子与当时的市委领导辩论。建筑学家陈从周回忆:“她(指林徽音)指着吴晗的鼻子,大声谴责。虽然那时她肺病已重,喉音失声,然而在她的神情与气氛中,真是句句是深情。”她留下至今让人心头疼痛的真知灼见:“你们拆的是具有八百年历史的真古董,将来,你们迟早会后悔,那个时候你们要盖的就是假古董!”

其七,形神俱美。容貌之美并不足以长驻,林徽音的美丽,是“天生丽质和超人的才智与后天良好高深的教育相得益彰”。正因为如此,当青春逝去,人也老去,人们眼中的林徽音依然充满了美感。这种美丽,也是经得起岁月推敲的真正美丽。

这样的女人,有谁不爱?难怪徐志摩爱她,梁思成爱她,金岳霖爱她,见过她的人爱她,后世人也爱她。这样的女子果然是落入凡间的精灵,不可遇也不可求,难怪徐志摩苦苦追求得不到,金岳霖只能暗恋,我们就更不配了,只能仰望、崇拜。时代可以生产成批的珠光宝气、魅影四射的歌星、影星,但却已经不可能再造具有同样气质的“林徽音”了。这是令人怅惘的事情,也是人们提及林徽音不能不油然而生昔人已去的惋惜之情的原因吧。

16.人间四月天 篇十六

一个如此美丽、聪慧的女子,一个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更让世间形形色色男子仰慕了一生的极致的女子。读她的诗,人们会不由自主地爱上《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爱上莺歌燕舞的人间,爱上姹紫嫣红的春天,也爱上山温水软的江南。无论岁月如何转变,她永远活在人间四月,有着不会老去的容颜。林徽因是温和的,她没有张爱玲的凌厉,也没有陆小曼的决绝,亦没有三毛的放逐。她活得乐观而执著,坚定又清脆,所以她的生命不惊心亦不招摇,她不曾给别人带来粗砺的伤害,也不曾被他人所伤。她是那样的柔婉又坚忍,诗意又真实。

做女人做到这样真是到极致了,美丽,纯净,有才情。这样的女子太过聪明,她让自己洋溢着迷人的魅力,让欣赏者的目光聚集于一身,来享受着她的典雅纯美。她时刻愉悦别人,又温暖了自己。她仿佛永远都是那么无意,无意地看着花开花谢。纵然自己深爱一场,也可以做到平静地别离。纵是爱到深处,也不肯热烈相拥。她不会将自己逼到落魄的境地,任何时候,她都可以让自己优雅地行走。穿一袭素色白裙,走在人间四月,等待一树又一树的花开。春天早已远去,她却还在。

上一篇:我们是一家人初中生优秀作文下一篇:燃气爆炸现场处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