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重庆版)(10篇)
1.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重庆版) 篇一
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
心得体会
教师:马贤菊
2012年4月20日至4月22日,我有幸参加了由贵州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主办的、在六枝特区影剧院举办的《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在这两天半的培训学习中,聆听了三位专家学者的专题报告,使我获益匪浅,现将这几天的感受诉诸笔端:
首先,我们先听了六枝特区实验小学的谢全碧老师讲授的《三角形的认识
(一)》,谢老师虽然担任数学教学工作的年限仅有一年,但从她上的整节课中,可以看出谢老师有着专业的素养,她对整节课的重新整合与设计,令我不得不佩服她的大胆和智慧,接下来是成都大学师范学院陈大伟副教授对谢全碧老师的这一课进行精彩点评,并给我们进行主题是《观课议课与小学数学》的讲座,陈教授说到:“在观课时要做到学生中去,观察学生的学习,在观课中发挥教学洞察力,理解他人。要发挥教学想象力,创新自我”。陈老师的这番话令我茅塞顿开,让我明白了我们在观课议课时,不能单纯的为了观课而观课,同时,要有效的议课。
其次,在听了南京市石鼓路小学副校长仲广群上的五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这一课时,让我由衷的佩服仲老师思维的缜密,在处理教学环节时,环环紧扣,另外,仲老师只是在一旁进行引导,而让学生到讲台上当小老师,通过学生之间的问答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仲老师的这种授课方式令人耳目一新,大开眼界。仲老师的这节
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应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他的这节课,让学生“活”了,教师“退”了,课堂“美”了。
再次,便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钱守旺,从他上的精彩示范课六年级《数的认识总复习》,这节课中可以看出钱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课堂教学有特色,整堂课中仲老师出示了一系列的课件,这让我深刻的发现仲老师非常关心生活中的细微事件,并从中找到与此关联的数学知识,这让我不得不佩服仲老师敏锐的洞察力,另外,仲老师的讲座《如何上好整理复习课》,也让我明白了复习课的基本流程:“先理后练”型、“边理边练”型、“以练带理”型,让我知道了在以后讲解同样内容时,可以做到有理可据,有章可循。
总之,作为一线教师的我,应当看清当今社会的发展形势,了解到现代教师观念的转变与现代学生的时代发展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更新教学观念,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2.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重庆版) 篇二
2013年4月13日我参加了全国小学语文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的观摩学习。研讨会里,分别观摩了薛法根、罗才军、朱文君等几位全国小学语文名师的课,聆听了他们的课和讲座。说实话,这次学习,让我开了眼界,直面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的专家,亲眼见识了他们驾驭教材的神韵和风采。使我真正感受到了“新课程,新理念,新思路”带来的新变化。同时我还 领略了老师们的风采,感受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那深情的爱;感受 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 感受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
几位名师的课,展示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这次听的几节课,在他们的教学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健康发展。建立了和谐、民主的师生 关系,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上的主人。他们以不同的教学方式展现了新理念下课堂教学的风貌,在他们 的教学中不仅充分展示了教学内容的显性因素,而且发掘了隐性情感 因素。他们能恰到好处的把教学内容隐含的情感,通过自己的加工提 炼,以情生情。从他们的授课中可看出,他们都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设计每个 教学环节,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达到 “思维活跃流畅、创新精神涌动”的最佳境界,真正行之有效地改革了课堂教学,把素 质教育真正落实实处。通过学习,确实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也
学到了不少经验。印象深刻的是罗才军的<少年闰土>,下面是我听课的感受:
一、教给方法,渗透读法
在初读课文时,罗老师检查了孩子们的预习情况。原以为罗老师会用老办法,让学生开火车,顺序读下来,想来学军小学的学生总不会读得差。但罗老师却在屏幕上打出了第一段的第二句,指名读,后面更是出示了几句并不相连的句子。这才恍然大悟,这是在有重点地梳理,不仅仅是检查预习呢。
在抽读的过程中,罗老师不时地抛出问题,如“其间”是什么意思?“带”现在常说“戴”,书空“戴”。从值日的意思上引导学生理解“值年”„„
读完文本后,罗老师总结:这是现代文与白化文结合的时期,读这篇文章时我们可以借助现代文来理解白化文。由此,初读课文便让学生体会到文言文和白话文交替阶段时,文章词句的特点,一举多得。
二、写作手法的内化,层层深入,点拨独到
高段课上的小练笔随处可见,但是罗老师却没有这么做,他围绕了第一段“深蓝的天空”一句对闰土的白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品读想象画面。
再将镜头切换到对闰土形象特写的片段,引导学生发现,这几句人物描写与平时所见的人物描写有什么不同?通过与丰子恺人物漫画相对比,勾勒出一个鲜明的特征:都没有人物外貌的细致描述,如
眼睛、鼻子等,只加重笔墨于人物身上最大的特点。于是,顺流而下,引出了这样一个写作意识,写人物得抓特点,不要千篇一律,要各有不同。
除了外形特征外,闰土的形象更渗透于课文中的四个事件里。可是罗老师并没有让学生花大力气去读这些事件,只是让学生用四个字来概括内容,梳理层次。
最后在“四个事件都有一个相同符号”上大做文章。省略号说明了什么?学生便展开联想,说明闰土的趣事还有很多很多,说也说不完,或是留给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在此基础上,令学生说说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学生的回答便容易了,理解也更为深刻。
三、朗读指导,深入不作表面文章
许多公开课,老师的朗读指导大有激情过多的嫌疑,用大量生动、激动人心的语言去激励学生朗读的欲望,总感到老师比学生还入情入境。罗老师的课却没有太多这样华丽的表演。
他紧扣闰土的第一次出场,那句耳熟能详的句“深蓝的天空中„„”,以指名读,师范读,齐读,很是朴实。看到学生朗读劲不高,老师再以小生开脸式的方式,说书式的风格引导学生朗读,学生的朗读效果果然好了不少,放开了许多。
在读的期间,罗老师还就难理解的句子,也不急于让学生交流,而是回顾上下文,通过作者与闰土的四件趣事,看出作者对闰土农村生活的向往、羡慕,来理解“四角天空”的含义,独具匠心。
背诵课文也是不一开始就布置,而是在反复朗读,上下文往返朗读理解后,在闰土这个农村孩子朴实、勇敢、能干的形象变得十分丰满后,才让学生尝试背诵重点句,使学生的背诵真正渗入文本内涵,而不是为了背而背。
四、批注指导,扎实有效
师: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时的闰土,你会选什么?(机灵,机智勇敢,勇猛,眼疾手快)
把自己想到的词批注在这句话的旁边。
师:用一个词来形容此时的闰土,你想到什么?(可爱的,朴实,健康)
从回答中选一个词批注在这句话旁边。
师:这个时候的闰土用一个词概括。(见多识广,知识丰富)选一个词备注在旁边。
以上是课上罗老师指导学生批注的地方。和以往听的课不同,不是让学生边读边写批注,而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非常有目的性地就某个问题讨论后,得出明确答案后,再写批注的。这样的批注指导很有效果,学生知道自己要写什么,也知道要写在哪里,没有浪费大量时间去云里雾里的批注,这个方法值得学习。
在罗老师的课堂上我们能强烈感觉到他践行“语言运用”式课堂的倾向。通篇不离写作指导。以形象直观的丰子恺的漫画指导写作给人耳目一新;首尾呼应式教学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潜移默化的训练。这正如王崧舟说:‘出口成章,下笔成文’的人,语文素养怎能
不高?这也给了我们一个指向:语文课要注重语言的运用,因为语言是一种工具,我们要让它在运用中得到升华。短短一天的学习,使我深切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 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教育素养,更要有不断学习、多思多想 的意识,这才是改变自己、提高自己的关键。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以名 师为榜样,研究他们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思想,为己所用,取人之长补 己之短,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更趋完美。
3.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重庆版) 篇三
六枝特区堕却乡荒坝小学
张
春
一、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我深深地感到参加这次培训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由教育工作者到学生的角色转换,认真、虚心、诚恳地接受培训,态度端正、学习专注,全神贯注,认真的聆听和记录,如饥似渴地接受着新鲜的理念。我觉得机会是如此的难得,学习气氛十分浓厚,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
二、学习带来收获,思考成就创新。
听周益民老师、张学青老师和王文丽老师的讲座就象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现在我的面前,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各位老师毫无保留的把他们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可谓是异彩纷呈。周益民老师上的《诗与图画的婚礼》和讲座《做一只琴鸟,歌唱读书的幸福》,我感触颇深:对指导实际工作有较大帮助,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有了新的思路。更重要的是让我懂得怎样上好语文课。张学青老师上的《生命桥》和讲座《一个语文老师的专业成长路径》,使我对怎样上好语文 课有了更深的认识。聆听了王文丽老师的《手术台就是阵地》和讲座《构建理想课堂,提高教学实效》,让我明白了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性,知道了做为一个教师,首先要不断点燃和开启学生心中的智慧火焰。
三、学无止境,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听周益民老师、张学青老师和王文丽老师滔滔不绝、挥洒自如的讲座,心中十分佩服他们的口才,佩服他们的自信,佩服他们的敏锐,佩服他们知识的渊博。想想如此才气从何而来?所有人都是走着同一条道,那就是不断的读书学习,关注专业知识,日复一日,永无止境。就像听课时王文丽老师说过的一句话:“要注意积累随时随地的书,所到之处,处处留心,培养一双慧眼。”学习也是如此,要让读书学习也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我从现在起就行动起来,像专家一样投入到读书学习的活动中去,让读书学习也成为我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照自己的工作实际,将所学知识为我所用。
正如专家们所说:教育是一首诗,一首激情、含蓄而又精湛的诗。课堂是学生和教师栖居的主要场所,也应充满着浓郁的诗意,流动着诗的灵性,洋溢着诗的浪漫,弥漫着诗的芳香,澎湃着诗的激情,回荡着诗的旋律,演绎着诗的精彩……
培训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我知道课堂应该是心灵流 动的乐章,使飞扬的激情喷涌流淌。课堂,是老师和孩子一同走过的幸福和快乐的生命历程。人要走进知识宝库,是一辈子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让我重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为做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而努力学习,为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而努力工作。
4.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重庆版) 篇四
——浅谈乡村小学品德课的几个误区
中寨乡巴赖小学江光勇
听了2012年4月14日-15日在贵州师范大学举办的全国小学品德名师经典课堂观摩课后,我才真正明白:品德课是一门让学生学习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的学科,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保证,有利于良好的校风、学风的形成。为此,我认为我们乡村小学品德刘还存在几个误区。下面,就我所了解的品德课的实际情况谈一下我对几个误区粗浅的认识:
误区一
现在在我们乡村小学,有许多教师认为品德课是非考试科目,只要上好考试科目就行了,而且品德课也没有什么好讲的,于是上品德课的时候就是敷衍、随便讲讲,照着书本念念就了事。在课堂上学生也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德育”教学也就成为了空话。
误区二
在上品德课的时候,有的老师也想把品德课上好,可是就是没有方法,他们尽想各种各样的方法去上课,就是没有把这个主动权交给学生,没有让学生在活动中、在游戏中去体会德的作用,并潜移默化地去懂得、掌握其中的道理。
误区三
品德课上,老师一味的说教,一心想让学生懂得课本所应该教给学生的道理,他们认为,只要该讲的我已经讲了就行,就算是磨破嘴皮也要讲,可是学生当初好像也似乎懂了,其实也不过是冰山一角罢
了,真正起不了多少作用,所要求的也只不过是过眼云烟。
误区四
现在的素质教育,实质上只不过是应试教育的过度,也可能还在是应试教育,因此有许多教师就拿品德课去上其他的考试科目,他们认为,以其让学生上一节没有意义的品德课,还不如让他们多学点语文或数学、英语等知识。教师的想法尚且如此,学生就更加觉得枯燥无味,于是品德课就从此在这个班级“改行”了。
误区五
身在乡村小学的教师,学生多、任务重,面临的许多各种各样复杂事情也能让其焦头烂额。一方面要接受各级各类的临时任务,一方面要应付家庭和社会的各种应酬。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也就不会再花很多时间去想“如何上好一节品德课”这个问题了。
现状分析
1.教师对课程性质认识模糊,对课程目标定位偏差。农村小学品德学科的任教老师中的大多数对《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目标表述不清,即便是认识到品德课程是综合课程、是活动课程,但并不能够说清楚它综合在哪里,综合了什么,为何而综合?又为什么而活动,怎样活动,如何区别于其他的学科的活动?也就是说很多人并不能真正全面准确地认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性质,把握课程目标。
2.教师课程意识淡薄,课程能力缺失。从农村学生目前的反映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两门课程进入实施阶段后,并非如教师所认为的那样,能够在大范围内很好地
推广和应用。
“成才先成人”,的确,一个有才能的人,无论你能力有多大,本领有多高,但是,如果是一个对社会、对人类充满敌视的人,是一个没有品德教养的人,甚还是一个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的人,那么,他也将会被人类所唾弃,被社会所遗弃,因此,在成人之前先让其具有好的品德实属必要。
诚然,我的观点看上去似乎有点过激,但是,确有其事。
关于全国小学品德名师经典
课堂观摩课的心
得
体
会
江光勇
5.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重庆版) 篇五
丘北县第一小学校
王凡
2016年10月15日、16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文山州实验小学参加文山小学数学名师好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培训,听了全国4位名师的教学观摩课。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专家的风采,让人叹为观止,让我大开眼界,学到了许多教学方法和经验。感悟颇多,这次观摩活动,它将为我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两天的时间安排得很满,我们分别观摩了吴正宪、周卫东、牛献礼、仲广群四位小学数学名师的课,并聆听了他们的讲座。在观摩活动中我认真做笔记,然后慢慢地转化成自己的知识,使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的指导自己进行教学,以达到参加这次观摩培训的目的。通过观摩有以下几点体会:,感受到名师们给学生营造的民主、和谐的环境,充满童趣、乐趣的课堂,几位名师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讲解使我对他们肃然起敬,数学课到底该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课堂上,即他强调要教给学生数学思想——知难而“退”,保持课堂的情趣盎然,识了“教出数
第一节听的是徐长青老师执教的五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课堂上,徐老师以“变魔术”导入,他拿一张纸在背后撕开,让学生猜撕成了几片?这里主要是让学生说撕成几片判断的根据。然后问:4片纸这样撕下去,能撕成2010、2011、2012片吗?最后从最简单的数据开始,发现规律,应用规律:1、4、7、10、??从而引出本课的指导思想:华罗庚的知难而“退”,即他强调要教给学生数学思想——知难而“退”,在本节课中就是知难而退、退、退、退、进、进、进,回头看,找规律。这节课给人最大的感受,就在教师对学生的把握上,非常有“度”。不断刺激学生,保持课堂的情趣盎然。教师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径直把矛盾丢给了学生,自己退到台后,让学生自发探究,此时学生思维达到了最高潮,也达到了这节课最精彩之处。台下掌声一片,为孩子,也为老师。课堂上,我感受到的是他给学生营造的民主、和谐的环境,充满童趣、乐趣的课堂;这节课让我认
识了“教出数学味道的教师,教出数学品味的教师,教出数学境界的教师,教出课堂人文性的教师”;看到了一个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空间。这些,都无不为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后,接着就又听了徐老师的专题报告,他提出了数学教学要“崇尚简单,拒绝肤浅,做深刻的教学。”他提出“三不讲”,即学生会的教师不讲,这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而言的;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这里强调的是还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权;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突出的是以人为本。听了徐老师的课和报告,徐老师诙谐幽默的语言中蕴涵着深刻而又令人折服的理论和实践道理,他匠心独具的教学设计,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无不令我叹服。徐老师的观摩课和报告,犹如一盏指路的明灯,给我今后的课堂指引了前进和发展的方向,引发了我对小学数学教育全新视觉的思考——做简单的教学,还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第二节是华应龙老师的《阅兵引出的数学问题》,华老师先出示了一段今年阅兵式的视频,问学生:看后有什么感受?随后出示了3个思考题:
1、阅兵中有哪些数学问题?
2、阅兵中的数学问题可以和小学生分享吗?
3、这种分享有什么价值?整节课,华老师都是围绕阅兵展开的,其实也是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第二天上午听的是北京特级教师钱守旺的《平行与垂直》,钱老师嗓音动听,语调轻松,讲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还捎带点北京味,让人一听就上瘾,也愿意去听,以至于我足足听了整整一天也没有丝毫 的厌倦。甚至让我这个不爱听课的教师竟然下午早早地就跑去占位,就怕离得远了看不见。在课前他就提出了他的口号:敢想,敢问,敢辩,敢说,敢错。本节课钱老师以学生动手做和动手画为主,这节课中所涉及的直线都用两根筷子代替,这样做直观形象。在动手做的同时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他给我们做的讲座题为落实新课标的行动策略。我的二十个课堂主张。由于时间原因,他只把这二十个主张给我们简单描述了一下,并没有做深入的讲解。钱老师用“两根筷子”轻松的进入了课堂,整节课的重难点在“一双筷子”的帮助下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和突破。我们平时不在乎的素材,在钱老师的课上变成了宝物。从钱老师的课上,我不仅学到了处理教材的一些方法,更觉得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给人最深的印象是:生动、有趣、轻松、高效。尤其是他的“动感课堂”的新理念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节课都很欢快,不管是开始的“让我们轻松一下”,还是接下来的“木头人游戏”,“从彩笔画一画”,“用筷子玩一玩”等都特别吸引学生的兴趣。
接下来就是这场报告的“重头戏”——打造“对话—分享”式“动感课堂”。钱老师先提出了打造“动感课堂”的24个策略。下面摘抄了钱老师几句很有这里的话:
一、育人比育分更重要;
二、学科宣言——找寻“儿童数学”,打造“动感课堂”;
三、教师行动十字方针:沉默(给空间)、示弱(给胆量)、等待(给时间)、放手(给机会)、激励(给自信); 四、一个人最需要学习的不是知识,而是学习的能力;
五、教育不是装满一壶水,而是点燃每个孩子心中的蜡烛; 六、一堂好课是上着上着老师就不见了;
七、真正优秀的教师,不仅能让学生轻松地学好知识,而且也能让自己轻松起来;
八、孩子虽是借你而来,却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他爱,却不可给他想法;
九、读懂学生是教学的起点;
十、即使教师有了一桶水要给学生一杯水,也首先要先找到杯口;
十一、开车最怕路不熟,教学最怕教材不熟;路不熟要走好多冤枉路;教材不熟要做好多无用功;
十二、课堂“五敢”:感想、敢说、敢问、敢辩、干错;
十三、“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这就告诉我们:教育要像栽培植物那样,是让植物自然生长,而不是像工业那样用模具去铸造成批的产品或机械零件;
十四、人生五大幸事:出生后遇到一对好父母;上学时遇到一位好老师;工作时遇到一位好师傅;成家时遇到一位好伴侣;晚年时遇到一个好子女;
十五、教师专业成长的“五条通道”:把别人的智慧接过来、把看懂的东西做出来、把困惑的问题摆出来、把研究的成果写出来、把成功的经验传出去。
十六、所谓“真正的教学研究”,就是把教学与研究变成一件事,导读:”“数学课上思考的表情最美,因为数学更美丽,虽是一节朴实无华的数学课,却又同样精彩的课堂,课堂上诸位名师的精彩表现,但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数学老师,即把教学变成自己的研究,把研究变成自己的教学,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报告的最后,钱老师以一首小诗与所有与会者共享:每天早上醒来,看见第一屡阳光,自己的眼睛还能清楚地看见这个奇妙的世界,这就是幸福。迈开双腿,能轻快地走起来,飞快地跑起来,自
即把教学变成自己的研究,把研究变成自己的教学,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报告的最后,钱老师以一首小诗与所有与会者共享:
每天早上醒来,看见第一屡阳光,自己的眼睛还能清楚地看见这个奇妙的世界,这就是幸福。
迈开双腿,能轻快地走起来,飞快地跑起来,自己的双腿还能听话地行走和奔跑,这就是幸福。
和爱人手挽着手,穿过一条小径,闻得见扑鼻的花香,听得见声声呵护,这就是幸福。踏进教室,和我的学生们一起轻松学习;走出教室,又和他们一块快乐嬉戏,这就是幸福。
每天早晨醒来,发现自己还能健康地存在着,这就是幸福!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珍惜幸福,珍惜人生?? 最后是李培芳老师上的五年级《等量关系》,李老师课前的谈话让孩子们很放松,听课的老师也深深陶醉在这种轻松活泼的气氛里,不时会心一笑。李老师和一个女生站着一起,请学生找关系,学生刚开始找不到,在李老师三言两语的点拨下找到了身高、体重关系。出示“鸡的质量2千克,鹅的质量6千克”这样平常的已知条件,学生提出了“相差多少千克?一共有多少千克?鹅的质量是鸡质量的几倍?”等问题,李老师借淘气之口抛出“鸭的质量是多少千克?”学生一时摸不着头脑,这时老师引导学生建立鸡鸭鹅之间的等量关系,让学生意识到“只要形成一个相等关系,就能算出鸭的质量”。李老师后面
环节内容的处理,给了听课老师一个又一个的惊喜,让听课老师越听越有精神。教学过程精彩无比,关键在于李老师精妙绝伦的教学设计,设计里传递的是知识,更引人入胜的是李老师的语言:李老师暖人心脾语言里不仅渗透着思想方法,而且富含情感、表达真诚善意的态度,许多话都是站在学生立场想问题,极富激励效果。比如评价学生的回答:“真好,一句话就把关系说清楚了。”“她的例子验证了我们刚才的直觉。”为鼓励学生多思考,体会交流的好处:“多想一会儿回答更精彩。”“数学课上思考的表情最美。”“讨论后回答更有质量。”面对一个回答错误的女生: “对不对是次要的,不对也给了我们思考的机会。”当学生表达不同观点时:“开始吵架,为真理而辩解。”当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直观”是直接观察时:李老师连连赞叹,“我们班有天才!”“你一瓶,我一瓶”这个好玩的广告后李老师说“生活都有趣,因为数学更美丽。”诗化的语言富有哲理,言短意长,语淡理深,虽是一节朴实无华的数学课,但我不由得想替孩子说:学着好玩,又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方法。
一节节风格不同,却又同样精彩的课堂,让我们一起沉醉其中,感受不一样的精彩。让我明白一定要相信学生,相信每个孩子的巨大潜能。课堂上诸位名师的精彩表现,也曾经经过无数次努力的尝试和摸索,我会努力向他们学习,不奢望有一天会成为他们,但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数学老师。
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
心 得 体 会 大关一小 吴琴
2012年5月12日、13日我和本镇的几名同事有幸参加了由贵州师 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主办、贵州鑫源教育培训中心协办的在贵州师范大 学大礼堂举办的“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
这次研讨会使我受益匪浅。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专 家的风采让人叹为观止让我大开眼界学到了许多教学方法和经验 感悟颇多这次观摩活动它将为我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两天的时间安排得很满我们分别观摩了夏青峰、徐长青、刘松三位 小学数学名师的课并聆听了他们的讲座。在观摩活动中我认真做笔
记然后慢慢地转化成自己的使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的指导自己进行教学以达到参加这次观摩研讨会的目的。通过观摩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我听了三位老师的课感觉他们在教学资源上利用很好。利用 生活中的实物从感官上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从心理上博取了学生学习的欲望教师从始至终都放手让学生去做老师只是利用好资源来 引导来调控这是非常高明的。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一定要充分去 利用好身边的资源把我们的心多用在备课上。学校有的资源我们拿 来用学校没有的资源能借的借来用能做的就自己做来用。一句话 把有限的教具以及别的对课堂有用的资源都用在课堂上这对我们的 教学工作只会有好处。
二、课堂注重实效性。从本次各位专家的课堂演绎来看新课改发 展到今天从内容到形式都比以前成熟得多。记得新课改刚开始时课 堂教学搞得非常热闹一会搬桌子一会小组讨论一会展示这样一 会展示那样花花绿绿让人眼花缭乱课堂搞得很热闹学生学到东 西没有那还得打一个问号可这次的课堂教学虽然各位专家的风格 迥异有的激情飞扬发人深省有的如涓涓细流润物无声但他们 的着眼点都是一样的都很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都注意调动学生的 思维都注意让每个学生参与各个学习环节都很注重“双基”的培养 教学过程中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教学过程 稳中求和和中求新。
三、再有就是老师的个人魅力。一个老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都是把学生的心能否抓住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的修养要达 到某种层次。现在的学生有个人崇拜的倾向。对某老师仰慕学习要 专注些不喜欢某位老师上课精力集中就差些。于是我们的工作就 有了很大的挑战性。对于个人魅力来说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修炼好 的我们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去不断完善我们自己把学识修养提高
让我们的学生不光对我们的知识感兴趣还要让他学习我们的个人修养这对他们以后的成长有很大的好处。
四、教学理念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听了三位专家的实战讲座我有 一种热血沸腾心潮澎湃的感觉。因为他们朴实的语言脚踏实地的实
战讲演为我对新课改的认识指明了方向使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他们使我认识到教学要关注长期性实效性要为孩
子的一生负责教师要从知者变为不知学会缄默学会木讷学会慢 一点学会尊重学会期待学会换位思考学会问“谁和他想的不 一样”学会把自己当导演导演好每一个细节每一节课学会“融错” 学会“变态”改变对差生的态度。努力做到让自己的课堂像呼吸一样自 然。
6.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重庆版) 篇六
新窑乡靛山小学 周宜伦
4月20日--22日,我有幸参加贵州师范大学在六枝举行的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观摩了3节示范课,聆听了陈大伟、仲广群、钱守望三位专家的学术报告,听了这些专家的课和有关课堂教学的讲座,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
特别是仲广群专家以《“助学课堂”的意蕴》为题做了一场精彩的报告。仲老师特从中美数学课堂教学的比较、现实与理想数学课堂的矛盾冲突切入,深入阐述了“助学课堂”的内在机理和操作策略,更使得我们对仲老师的《倒推》教学范例的“助学课堂”由听课过程中的感性认识升华为清晰的理性思考。
所谓助学课堂,强调三助,学生自学,生生互助,教师帮助。自学:学生自学倡导先学后教,在“一探二学三生疑”的预习指导策略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探是避免把预习等同于看书自学的做法,因为这会使得学生的预备学习编程了被动的接受或简单的模仿。所以,我们一般先安排一道较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先行思考,在探而不得或是探而不明的时候,再安排看书、操作、实验或是收集资料等活动,这样可以让学生的探索贯穿预习的始终。二学是在探索之后的行动,因人而异。这时的学,可能是对“探得”后的进一步“确定”,也可能是“探不得”后的“充电”。总之,学生自主探究后的学,就不是索然无味的、可有可无的学,而是某种带有“揭秘”欲望并伴随着心理预期的学习。三生疑,是更深层次学习的体现,是学后的反思、质疑与追问,疑问的深度,反映了预习和思考的深度.学生把疑问带到学校,又使得后续的学习变得动力强劲。针对不同的内容,预习的内容和方式也会有相应的变化,如新授类的会增加探究的成分,复习类的会增加整理的成分,体验类的会增加观察、实验的成分,实践类的会增加操作、制作的成分。由于不受时间的制约,学生自主学习得到了保障,而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上,常常迫于教学内容和进度的考虑,不得不“走过场”;由于不受空间的制约,为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留出余地,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和数学理解能力、创造性得到了发挥。助学:“回馈、释疑、整理、提升”的教学策略。
回馈: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可采用的方法很多。提问,教师设置几个关键性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判读学生的理解程度;汇报,让学生汇报预习的经历、采用的方法、遇到的困难、取得的成果等,了解学生预习的深度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练习,解几道题来一个小测验,以掌握学生预习的情况;交流,将预习的情况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再通过全班交流的形式获得信息。
释疑:在反馈的基础上,由学生提出在预习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师生合作共同解答。视问题的难易程度和重要程度,教师可灵活选择释疑的方式方法,如直接回答、讨论、辩论、提供相关材料进行实验、操作等,若学生提出的问题质量很高或是利于教学的拓展和深化,新一轮的课内探究便由此展开。整理:需要认识到的是,学生的预习并不能取代教师的教学,由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以及学习水平所决定,学生课前的预习所获得的知识往往是零碎地、模糊的、肤浅的,而教学的任务在于帮助学生整理知识、提升能力,亦即让模糊的知识变得清晰,让肤浅的认知变得深刻,让零碎地知识变得结构化。
提升:课堂上能够腾出更多时间来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是“先学后教”的又一优势。有了学生的“先学”,有了教师引领的“织网”,就夯实了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引领学生“爬高”,则将学生的思维训练落实到了实处,也是能够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长足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助学课堂就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关键在于能够准确为学生的学情“把脉”,把教学的力量用在重心处和关键处,实现“三个不教”(学生已会的不教、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或合作学习能弄懂的不教、教了也不会的不教),切实把教师从繁复的课堂讲解中解放出来,把学生推到前台,让质疑、争辩、补充、修正等充盈其间,在师生、生生多维互动中,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我认为这个助学课堂可以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数学知识,便于学生深刻、更深入的学习数学知识。
我的思考:
1.助学课堂对小学生来说是不是更适合小学的高年级,如五六年级的学生。2.助学课堂对于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备课要更加充分,对于教师自身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
3.助学课堂的实施在四十分钟的课堂是否能完成一课时内该完成的内容。对于没有完成的内容该怎么办?是转天的数学课继续吗?若转天继续,势必会削弱学生探究的兴趣。
总之,我们今天能有机会走近名师,学习名师扎实的理论功底、深厚的文化积淀、开阔的教育视野、精湛的教学能力及永不满足的超越精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我们要有水滴石穿的精神,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坚持不懈,缩短与名师的差距。
7.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重庆版) 篇七
2010“绿城之秋”全国名师、广西优秀青年教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观摩研讨课活动安
活动地点:广西南宁市园湖路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礼堂
活动主题: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与有效课堂教学
主办单位:广西师范学院小学教育研究中心、广西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
学习资料赞助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编辑部
(相关事宜见正式通知见“小学英语教师成长记录和优秀教师风采”的公告栏 http://pett.gxtc.edu.cn/jf/index.php?mid=1)
2010年11月27日 上午
1.开幕式: 广西师范学院领导讲话。
主持人: 广西师范学院叶小广教授。
2.观摩课:
外研社新标准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第三册Module 9 Happy birthday Unit 1 Can I have some sweets? 执教教师: 江苏省扬州市育才小学 徐倩。
3. 说课和主题报告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的有效运用(徐倩主讲)。
4.观摩课和说课:
外研社新标准小学英语(三年级起始用)第三册Module 8 Sports Day Unit 1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执教教师:南宁市南师附小 黄雪慧。
5.互动研讨
主持人: 广西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 蓝卫红。
2010年 11月27日下午
1.观摩课:
外研社新标准小学英语(三年级起始用)第五册Module 7 Community Unit 1 He can’t see.执教教师: 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小学 刘小菁。
2.说课和主题报告 — 小学高年级英语教材的灵活使用(刘小菁主讲)。
3.观摩课和说课:
外研社新标准小学英语(三年级起始用)第七册Module 9 A visit to the UN。
执教教师: 南宁市园湖路小学 刘婵。
4.互动研讨;积极参与奖抽奖
主持人:蓝卫红。
2010年 11月28日上午
1. 观摩课:外研社新标准小学英语(三年级起始用)第七册Module 7 Unit 1 I don’t believe it.执教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教育局 龚海平。
2.说课、主题报告和互动研讨—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龚海平主讲)。
3.观摩课和说课:外研社新标准小学英语(三年级起始用)第五册 Module 8 School Unit 1 What time does school start? 执教教师:广西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 王素泉。
4.互动研讨、国培计划远程培训现场答疑。
主持人:2010广西“国培计划”远程培训小学英语学科专家:蓝卫红、张惠(柳州市教科所)2010年 11月28日下午
1. 主题报告 — 语言学视角下的小学英语有效课堂(龚海平主讲)
2. 主题报告 — 教育心理学视角下的小学英语有效课堂(蓝卫红主讲)
3. 互动研讨: 小学英语有效课堂
龚海平、蓝卫红主持
4. 活动总结和积极参与奖抽奖
广西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院长、广西师范学院小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叶小广 主持
授课教师简介
龚海平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教育局师资培训中心副主任、区教育学会副会长,兼任中小学英语教研员。江苏省英语特级教师,扬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扬州市中小学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扬州市人民政府兼职督学,江苏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特聘专家,国家教育部公派英国布莱顿大学访问学者。
(关于龚老师的更多信息见本站的“全国名师风采”栏目)
刘小菁 重庆市渝中区第一实验小学英语教研组组长,全国优秀教师,重庆市学科带头人。连续三年被外研社聘为教材培训者培训一线教师;参与教材、教参、教辅编写十余本并均已出版;曾多次应邀去市内外执教观摩课。
(关于刘老师的更多信息见本站的“全国名师风采”栏目)徐 倩 江苏省扬州市育才小学英语教研组组长,江苏省小学英语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曾多次应邀去省内外执教观摩课,有多篇教学研究论文和教学设计在省级和省级以上以上期刊公开发表。
黄雪慧
广西南宁市南师附小英语教师,2008年9月走上小学英语教学岗位,2009年、2010年参加南宁市西 乡塘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比赛获得一等奖,2009年参加南宁市小学英语优质课堂教学比赛获得二等奖。刘 婵
广西南宁市园湖路小学英语教师。2008年参加工作至今,曾获全国小学英语教师技能大赛全国三等奖,南宁市小学英语教师基本功比赛获一等奖,有多篇论文获省、市级论文比赛一等奖。王素泉
广西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英语教师,第二期“广西21世纪园丁工程” 小学英语学科基地导师,南宁市兴宁区教学能手。曾获得南宁市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
活动主持人介绍
叶小广
广西师范学院小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广西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院长、教授。蓝卫红
广西师范学院学院初等教育学院英语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广西“国培计划”远程培训小学英语学科首席专家。张 惠
8.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重庆版) 篇八
——观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
沙湾小学陈冠棋
4月23日—4月25日,我怀着仰慕的心情与求学的态度参加了第十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深圳)观摩研讨会,研讨会虽然为期短短两天半,却有“胜读十年书”之感受,受益匪浅。
郑毓信教授在“关于小学数学教育的思考”报告中指出,学会数学思维的首要涵义是学会数学化模式(即去情境化),他强调教师不要把精力和时间放在情境的创设环节,而应该在数学知识教育上下功夫,切忌本末倒置。此时我想到了自己执教《鸡兔同笼》一课的情境,教学导入情境就用了大量的时间,学生注意力是吸引住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但是在宝贵的四十分钟里,情境导入花费一大半时间,真正的课堂知识是否当堂解决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听了郑教授的报告,我明白了创设情境只是教学手段、起到的只是桥梁的作用: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以多样化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以此原理运用到其他数学问题上,教学过程只需要巧取情境之精华,以此作为契机,将“情境”升华到数学知识本身就很好了。
传统教学方法是教给学生书本知识,新课改要求是老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师生互动来寻找“学法”,老师教的是学生如何学,而非仅仅是书本知识。如何有效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方面,徐斌老师为我们指明了方向:首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感觉到自己的“需要”,只有具备“需要”的条件,策略本身才会有意义,学生才会自发的乐于运用;第二、解决问题策略是程序性、技能性、认知性的,只有师生共同协作、经历体验、探究的过程,学生才会加深解决问题策略的理解并能够准确的把握它,分清楚什么情况适用,而什么情况不适用,从而将策略准确的运用到数学问题的解决中去;最后,课堂是学生的舞台,老师在课堂上起到的是充分引导的作用,这个作用促使学生在合作中互相交流、共同探究、生成问题并解决问题,然后才会加强学习的重点,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对策的把握。
课堂上想吸引学生眼球和注意力,并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精髓在于幽默、精炼、风趣的语言及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而且教师在课堂上能“融错”,这点,我觉得华应龙老师给我上了一堂很好的课。在《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观摩课上,华老师以一小男生造成的错误“迎错而上”,面对错误,华老师不慌不忙,从容镇静,以其精炼的语言及亲和的态度,将“错误”纠正的几近完美,使课堂尽显精彩。
„„
9.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重庆版) 篇九
观摩研讨会学习心得
2016年10月30日上午,开始了我人生第一次现场观摩特级名师优质课堂。
一共听了两次观摩课,两次主题研讨会。第一堂课是江苏海门市通源小学的吴建英老师的三年级亲情绘本阅读课《长大做个好爷爷》,我也是听过好多绘本阅读,这次的课堂吴老师不仅仅只是简单的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她把更多的时间交给了孩子,让孩子去观察去思考,去理解去想象,真正的把学生当做了课堂的主体,十分值得我学习,为我以后进行绘本教学提供了模板。之后吴老师还给我们分享了他们学校是如何培养学生阅读的,让我感受颇深,尤其是怎样与孩子共读书这一环节,里面有很多小活动值得我学习,比如说充分利用早读前的十分钟进行晨诵,选取一些有趣的小诗或者故事来开启一天的阅读,还有每日的师生共读阅读活动,亲子阅读活动,以及充分利用被我闲置的图书角,来建立缤纷的阅读乐园,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爱上读书,爱上阅读。
第二堂课是江苏省无锡市南湖小学的武凤霞老师的四年级诗歌教学《渔歌子》,让我记忆尤深的武老师的导入活动,她出示了一些颜色的词语,让学生来随机记忆,一来暖了场,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二来为品读诗歌里描绘景物提供了素材,让导入活动变得十分有教学意义,值得我们去学习,在拓展活动结束后又回归诗歌这一细节让我十分震惊,诗歌拓展原本就与品读相结合,紧扣主题。原本以为拓展之后就会结束课堂,可是武老师并没有,她的拓展诗歌与原诗紧紧相扣,所以在拓展之后又能回到诗歌,再次更深层次的解读诗歌,可以让我们看到武老师深厚的教学功底,对她也有了更深一层的佩服,也让我知道自己在备课环节费的心力远远不够,自身的知识储备还差了太多,还需要更努力的学习,提升自身素质。
10.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重庆版) 篇十
南康市第六小学 钟兰金
10月20日-10月21日,我有幸来到军旗升起的城市南昌参加了第八届全国“相约名师,聚焦课堂”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这次南昌之行,有幸与刘德武、罗鸣亮、刘松、潘小明等名师和刘加霞教授零距离接触,亲眼目睹了福建省福安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校长罗鸣亮老师追寻简约而灵动的课堂。亲身领略了北京教育学院数学教研室主任刘德武教师追求真实有效的课堂的教学风格,领略了上海市宝山区实验小学校长潘小明老师让数学生成教学的教学氛围;领略了小学特级教师刘松老师诙谐、幽默的教学语言、机智、灵活的教学技巧和质朴、务实的教学风格。还聆听了北京教育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教育心理学博士刘加霞理解核心概念本质,设计有价值学习活动——对有效落实“2011版课标”的思考讲座。两天来,我收获很大,为名师的个人魅力而折服,为精彩的课堂而欢呼,二天的听课、讲座活动紧张、愉快,而更多的是留给了我们诸多的思考。
几位名师的共同点在于总是在适当的时候提出一些疑问,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突破难点。设计精妙,环环相扣,对知识点层层深入、点点剖析,并且非常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下面我就几位老师的课谈一下自己的感觉。
一、注重情感交流,拉近了师生距离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几位老师的师生课前交谈,看似简单、平淡、多余,实则利用课前短暂的两三分钟组织教学,激趣引领,从而一定程度上缩短师生心理距离,营造了宽松和谐、自由活跃的课堂氛围,制造了必需的学生心理磁场;千方百计力求让课堂成为学生数学思维的运动场!
二、注重探究与交流,追求简约而生动教学方式。
罗鸣亮老师执教的《三角形的分类》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在“猜三角形”环节,很是吸引学生。三角形藏在信封里,只露出了一部分,让学生据此猜出它属于哪种三角形。学生兴趣高涨,积极参与。看似简单的猜测,实际背后却隐藏着丰富的思考。一是检验学生对三种三角形特征的掌握情况,二是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训练,三是提高学生分析、归纳、判断能力,四是整体建构三种图形间的密切联系。简约生动,“一石”而击“多鸟”。
三、注重心理教育,教学中润物细无声
听刘德武老师讲课,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轻松有趣,他那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生动逼真的课堂教学情境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我就很赞同刘老师表扬学生的方式,他一般不会直接表扬,而是通过带有哲理性的肯定语气来引导,如一个同学做数学题目用多种方法做对了,他说“谁的知识掌握多些,谁的选择性就更大,知识是息息相通的,有异曲同工之妙”,另一个同学做错题时,他是这样说的“在我们的学习中每一个都是探索者,不要害怕失败,因为在科学探索中,失败往往比成功更需要勇气„„”这样的表扬使学生更加理解其中的含义,对其他学生也是一种引导和教育。
刘老师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提倡“跳出数学教数学”他的课“自然但不随便,规范但不死板”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上好一堂课,我们能留给孩子什么?刘老师给了我一个答案,那就是在现代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起到主导作用,要让每个孩子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充分的发展,刘老师的课堂教学真正让我感到“润物细无声”,体现到了数学课堂上,刘老师富有亲和力的教态,由浅入深地引导孩子们在一种和谐、轻松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把知识消化吸收融会贯通,这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大力改进的方面。
四、精心设计数学问题,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刘德武老师徒弟刘松老师的《解决问题》一课,他那独特的教学风格,深深地感染了我,幽默风趣的语言,数学与游戏的巧妙结合,快乐的课堂氛围中贯穿着“数学思考”的主线,都使我感受很深。感受一:对学生的尊重与期待是那么的真诚。
刘老师尊重学生是发自内心而见于行动的,如:“你好!怎么称呼?”“你能提个问题吗?”“很好!你可以当校长了,我们握握手”“下面由你们向小张老师提问题”……这些举动就可以看出刘老师对学生的尊重不是只表现在口头上,而是体现在语言和行动上,使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
感受二:知道学生要的是什么。
在《解决问题》一课中,刘老师认为学生最需要的是解决问题思维方式,思考切入点,如何通过问题表现,提取思维素材,感悟思维方法,这一课,刘老师通过让学生用不同策略解决“停车问题”:①通过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② 激发学生尝试欲望、让学生自主尝试用三种策略解决问题,③交流选择三种策略让学生板演,让其他学生提问板演者,进一步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④小结,解决问题用不同的策略,就有不同的方法。通过以上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让学生感悟到解决问题的三个切入口,和每个切入口的思维方法。
我们老师都知道,小学数学中,学生感到最难的就是解决问题,难就难在解题时找不到思考的切入口,不知从何下手,不知如何思考。刘老师的课,正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通过强化表象,让学生形成思维架象,取得思维素材,感悟学生思维方法,真正教给学生最需要的。
感受三:让学生在课堂上饱尝成功的喜悦。
在课堂上,刘老师给学生留足了尝试解决问题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去尝试、展示、交流。在学生展示、汇报、交流时,刘老师总是用心去倾听,从不无情地打断学生的讲话,而是用心地找出闪光点,给予表扬、肯定,一句“现在你可以大摇大摆地回座位了”,给足了学生自信。让学生感受到:“我知道了”,“我发现了”,“我成功了”。从而获得了成功感,饱尝了成功的喜悦,培养了自信心。
【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重庆版)】推荐阅读:
靠近那座壮丽的城池-全国小学语文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心得08-24
淮北市第十四届全国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10-21
小学语文新课标解读暨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培训心得体会10-22
赵静第18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英语观摩研讨会学习体会08-26
参加“第十届全国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09-12
“赢在课堂”小学数学名师课堂观摩有感11-02
平顶山市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07-2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体会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