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学设计(第1课时)(精选15篇)
1.《日本》教学设计(第1课时) 篇一
第10周第1课时总第39课时
九下第一单元 第1课 《我爱这土地》
【课标分析】
1.能利用工具书识字词;规范书写。
2.能熟练的使用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达成阅读理解的五个层次:了解课文涉及的文学常识;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随文学习基本词汇、语法知识和修辞(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结合课文的内容和主旨,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
4.写作要抒发真情实感,表达观察生活的认识和感受。能独立完成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能根据需要进行缩写、扩写和改写。
5.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学会复述、转述、即席讲话和主题演讲,提高学生表达、倾听和交流的水平。
6.在语文学习中,学生能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汲取民族文化智慧,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促进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教材分析】
1、《我爱这土地》这篇课文通过一只小鸟的歌喉抒发了对历经磨难的祖国的挚爱。这首诗文化历史感厚重,但主题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较远,教学时可重点介绍诗歌产生的背景,以及作者创作该诗时的沉痛心情;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这首诗的语言特点,重点放在体味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上。象征手法是这首诗的教学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拟采用诵读、感悟的方法,通过“诵读感知—揣摩领悟—鉴赏熏陶”这三个环节的教学,引导学生研读诗歌,获得审美体验。
2、教学重点
领悟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感。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3、教学难点
把握诗中的象征手法。【学情分析】:
学生们在七八年级已经学过了几首现代诗歌,对于这一体裁已经比较熟悉,而且学生们也有朗诵和背诵诗歌的兴趣。
1、学生能够大体理解诗中情感,诵读这首诗,达到背诵的程度。
2、学生对现代诗歌的语言特点、音韵节奏、情感表达均了解不多。所以教学本单元时宜从指导学生掌握诵读现代诗歌的技巧入手,课堂上以学生活动为主,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启发学生设身处地的用“心”去读、去品味、去联想和想象诗中的意境,去感悟、探究诗歌中所深含的情感及意义,引导他们领悟诗中丰富的人文内涵,逐步激发起他们赏读诗歌的兴趣。并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及审美情趣。【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诗的创作背景,理解诗中暴风雨,土地,河流,黎明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2、把握诗中的象征手法,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3、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4、在反复朗读中理解诗中所表达对祖国深沉的爱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构建动场:
1.情境创设:运用多媒体播放日军侵略中国的音像资料,创设学习情境。2.背景链接: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全面入侵中国,在这民族存亡的危急时刻,中华儿女纷纷投身到抗日的洪流之中。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正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诗人艾青于1938年11月创作了《我爱这土地》,表达了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愤恨。
3.作者链接:艾青(1910-1996),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29年赴法国学习绘画,开始接触欧洲现代派诗歌。1932年回国,在上海参加了“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不久因思想激进被捕入狱,在狱中写出了他的代表诗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二、自主学习
【活动一】诵读全诗,整体感知:
1、学生诵读全诗,走进文本。可采用齐读、范读、跟读等形式。2.在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全诗。
(1)关于全诗的思想内容——这首诗以鸟儿眷恋土地作比喻,抒发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深情,从而鼓舞人民为民族的解放而斗争。(2)关于全诗的感情基调——悲怆而深沉。3.诵读指导:
自由体的新诗,不同于旧体诗,字数、停顿、押韵没有严格的限制。随感情的表达句子可长可短,字数可多可少,自由灵活,不拘一格。因此,我们在读现代诗歌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停顿,轻重缓慢,抑扬顿挫,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语感,理解诗歌所描写的对象、运用的表现手法,更准确地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读会意,以会意促读。词语的重读与否,主要是由诗歌的情感 所决定的。一般来说,能鲜明的表达出诗人情感的词语,包括中心语、修饰语,都应该重读。为了增强诵读效果,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师作适当的诵读指导:(1)把握语气、语速,朗读这首诗时语气、语速应该是沉郁缓慢的。(2)注意节奏和重音。
第一步:听录音或教师配乐范读;
第二步:用符号划分诗歌的停顿和重读的字词;
第三步:学生自由朗读;
第四步:推荐2—3名读的好的同学在班上朗读;
第五步:男生、女生分别齐读;
第六步:全班同学集体朗读;
第七步:背诵全诗。4.诵读评价:
要求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诵读全诗,并根据诵读指导的要求对诵读情况进行评价,可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形式
【设计意图】为了达成教学目标1、4
三、交流探究
【活动二】把握象征手法,品味诗句:
1、把握象征手法(1)了解象征这种修辞手法。(2)找出诗中具有象征性的意象,联系写作背景探究它们的象征意义。
2.品味诗中富有表现力的诗句。可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进行评析、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示例一:“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一句中的“也”和“嘶哑”用得好。“也”表达了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感,语气坚定,具有感染力;“嘶哑”用来形容鸟儿的歌唱,给人以悲壮之感,可以把它理解为诗人为抗日救亡而奔波呼号。
【设计意图】为了达成教学目标2、3
四、综合建模 【活动三】拓展延伸
假如你是一只鸟,联系我们今天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你会唱些什么呢?仿照例子试一试,相信你会比例子仿写得更好。
例: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清脆的喉咙歌唱:这高峡出平湖的山峡大坝,这可上九天揽月的神州飞船„„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首诗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读了这首诗,相信同学们一定感受到了那个苦难的年代,诗人对祖国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心声,是历久不衰的主旋律,更是永远唱不尽的主题。
六、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我爱这土地》
【板书设计】
我爱这土地
艾青 歌唱:土地
河流
风
黎明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教学反思】
2.《日本》教学设计(第1课时) 篇二
1.知识与技能。
(1) 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 解释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3) 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 引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 设计植物的向光性实验及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物质实验并预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通过对实验和问题的讨论, 逐步提高分析实验、评价实验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实验设计探究能力及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
通过实验的分析评价与设计, 体验感知科学探究的曲折, 提高科学素养, 端正科学研究的态度和形成勇于探索精神, 拓展知识视野;植物的向光性运动原因的解释, 能养成“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能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能养成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解释原因。
2.教学难点:理解实验设计的严谨性。
教学方法
1.教师的启发式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相结合。
2.教师多媒体展示与学生板书、提问等常规教学手段相结合。
教学用具
“生长素的发现”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提出课题。
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新陈代谢, 生物体随时都在进行着复杂的生命活动, 这些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又能对外界刺激变化做出非常精确的反应:向日葵的幼茎随着太阳转动, 植物的幼苗破土而出, 秋天的树叶随风飘落。这些都依靠生物体自身的调节作用。那么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奥秘是什么?
教师活动1:展示向光性图片引课。
学生活动1:指出向光现象的特点, 思考:植物为什么具有向光性?从而导入新课。
2.自主探究, 归纳发现。
教师活动2:许多人可能对植物向光性的现象熟视无睹, 但正是对向光性的研究, 引导人们揭示了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奥秘, 发现了第一种植物激素——生长素。
简介 (多媒体) 在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中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
从1880年至1934年, 前后经过五十四年的研究, 最终发现了生长素。我们不仅要理解科学家的科学方法、实验过程和逻辑思维特点, 更要有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和毅力,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探索。
学生活动2:自学课本P46-47
今天我们不局限于课本, 以实验设计的形式, 一起来探究一下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
知识点一:生长素五大发现实验
(一) 达尔文实验
实验1:胚芽鞘受单侧光照射, 弯向光源生长。
实验2:切去胚芽鞘尖端, 胚芽鞘既不生长, 又不弯曲。
实验3:用锡箔小帽罩住胚芽鞘尖端, 胚芽鞘直立生长。
实验4:用锡箔套住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 单侧光只照射胚芽鞘尖端, 胚芽鞘仍然弯向光源生长。
教师活动3:设问:
(1) 1组和2组对照能得到什么“推测”?胚芽鞘的向光生长和尖端有关。
(2) 1组和3组对照能得到什么“推测”?胚芽鞘尖端感受单侧光刺激。
(3) 3组和4组对照能得到什么“推测”?更充分说明感光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课堂活动1:
如何确定以上“推测”的正确性?我们通过科学实验进行论证。
回顾必修1——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观察确定实验题目→分析假设→设计实验方案 (设计对照实验, 控制单一变量) →预测实验结果→观察实验结果→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尤其是“控制单一变量原则”。
提示:通过达尔文4组实验现象设置合适的探究题目, 注意自变量的选择。
学生活动3:设计“实验报告” (由学生补充完成。)
植物向光性探究实验报告
一、实验题目:
二、实验材料:
三、实验过程: (强调变量的设置)
四、实验现象:
五、实验结论:
教师活动4:提出3个探究实验题目, 由学生分组完成。
☆探究实验一
题目:植物是否具有向光性。
变量:有无单侧光的照射
实验材料:完整胚芽鞘 (其余略)
预期结果、实验结果、分析结论 (略)
结论:植物具有向光性, 能对单侧光刺激做出反应。
提出问题:胚芽鞘能对光刺激做出反应, 向光弯曲与胚芽鞘哪个部位有关?
如何证明?——探究实验二
☆探究实验二
题目:探究与胚芽鞘向光弯曲有关的部位。
变量:有无胚芽鞘尖端
实验材料:胚芽鞘、刀片 (其余略)
预期结果、实验结果、分析结论 (略)
结论:胚芽鞘的向光性弯曲与尖端有关。
提出问题:单侧光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是单侧光对植物的哪一部位起作用?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哪?是尖端还是尖端下方?
如何证明?——探究实验三
☆探究实验三
题目:探究胚芽鞘感光部位。
变量:锡箔片罩盖部位分别为胚芽鞘尖端或胚芽鞘尖端下方
实验材料:完整胚芽鞘、锡箔帽 (其余略)
预期结果、实验结果、分析结论 (略)
结论:胚芽鞘的生长与弯曲与尖端有关, 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学生活动4:和老师一起尝试设计实验, 初步体会变量的确定及实验过程的分析。
(教师点评上述实验中用了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对照实验, 对照实验通常只能有一个变量, 如果实验结果不同, 就说明是由这一变量引起的, 这是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原则。)
教师活动5:提问:尖端感光, 尖端下方弯曲生长, 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达尔文推想胚芽鞘尖端可能产生某种物质在单侧光照射下对胚芽鞘尖端下方的部分产生某种影响。
达尔文之后, 科学家又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学生活动5:自学教材, 理解分析。
(二) 詹森实验
结论:该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而且能透过琼脂传递到下部。
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尖端下方。
思路分析:
借助达尔文实验思路 (尖端及尖端下方) 将胚芽鞘“尖端”及“尖端下方”用琼脂隔开。考查尖端与尖端下方物质运输的联系。
(三) 拜尔实验
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尖端下面一段分布不均造成的。
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尖端下方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思路分析:
无单侧光刺激下, 尖端放在切面一侧造成生长素在尖端下方分布不均, 也出现弯曲生长现象。
说明:尖端放置在切面一侧相当于单侧光刺激。
总结:尖端通过产生的某种物质影响下部生长。
如果尖端确实通过产生某种物质来影响下部生长, 那么这种物质应该可以转移到另一种“物质”中, 从而使该“物质”具有与尖端同样的效应。——温特实验
(四) 温特实验
教师活动6:简述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 提问:如果实验就这样完成, 你是否有质疑?
学生活动6:讨论本实验目的:验证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的弯曲生长是由尖端产生的物质引起的, 而不是由琼脂块本身引起的, 完善实验。
课堂活动2:
实验步骤:
1.取10个新鲜的胚芽鞘平均分为A、B两组, 切去尖端;准备两块大小相同的琼脂块M、N;
2.将切去的尖端置于琼脂块M上, N不做处理, 一段时间后, 把M、N各均分为5块, M放在A组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 N放在B组的一侧;
3.将两组胚芽鞘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培养, 一段时间后, 观察两组胚芽鞘的生长弯曲情况。
预期结果:A组:朝向琼脂块对侧弯曲生长, B组:既不生长又不弯曲。
教师点评:本实验设计有两个关键:
(1) 如何验证尖端是否产生了某种物质, 实验处理应将尖端与下部分离;能否找到一种吸附该物质的基质, 该基质应该有相应的特点, 即吸附物质并向下运输。
(2) 强调生物实验的对照性原则。
结论:胚芽鞘顶端确实可以产生某种向下运输的并能引起胚芽鞘生长的物质。
思路分析:
设置对照实验, 对比尖端产生的“某物质”在不均匀分布条件下对生长是否有影响。
温特认为这可能是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 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五) 郭葛实验
教师活动7:生长素究竟是什么物质呢?
1934年, 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 经过鉴定知道它叫吲哚乙酸。
直到1942年, 人们才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 并确认它就是IAA。生长素的发现, 是从研究植物向光性开始的, 通过几代科学家经过50多年的研究完成的。
学生活动7:总结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关键点
向光性
——→向光性与尖端有关
——→尖端感受光刺激
——→尖端产生某种物质
——→分离鉴定这种物质
知识点二: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教师活动8:展示多媒体, 引导学生分析
学生活动8:归纳: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单侧光照射后, 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 引起两侧生长不均匀, 造成向光弯曲。
课堂拓展:胚芽鞘向光性的另一种可能解释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学者用向日葵、萝卜等做向光性研究的时候, 对向光侧和背光侧的IAA浓度进行了精确的测量, 结果发现两侧的IAA浓度基本相等。这样就无法用生长素的机理来解释向光性了, 另一种可能原因:在单侧光的刺激下, 生长抑制物 (可能是黄质醛) 在向光一侧积累, 导致向光侧生长受到抑制而背光侧生长正常, 引起向光性。
根据本节所学有关知识, 设计一个造型独特的盆景方案。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的实验, 在现有的实验室条件下不可能短期完成, 需要一定的培养周期。在传统的教学中, 都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 学生默默地听, 课堂气氛沉闷, 教学效率低下, 更谈不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能力。我采用了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后, 通过创设自主合作的学习情境,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体现以下教学特点:
1.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教学过程的设计强调学生的参与, 从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生设计实验时教师提供部分实验材料, 并着重介绍第1次接触到的材料及用具, 使学生理解材料及用具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 由学生对比分析做出选择或由学生思考提出替代性实验材料 (如有的学生提出用盖玻片代替云母片) 。极大地解放了学生的思想, 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广阔性和独立性;同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增强。
2.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
在探究的过程中, 实验的分析假设有可能是正确的, 也有可能是错误的。假设是否正确应该用实验来证明而不能凭空臆测, 从中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实验态度。
3.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协作意识。
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互相帮助共同思考用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学习, 设计了10多个实验, 从中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意识。
3.《日本》教学设计(第1课时) 篇三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对生活、生产中的简单对象进行优化或者进行流程的改进设计,用文字或者图示说明流程设计方案的特点或流程改进方案的优越之处。
我为本课设计了两大核心内容即“评价流程”和“优化流程”。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对流程的定义和流程设计的影响因素有了一定的了解,有了评价流程优劣的简单意识,但这种评价还没有从流程设计的目的出发,甚至对流程的优化还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误解,比如往往会简单地以为优化就是环节越少越好等。鉴于教材中使用的流程案例对学生而言相对陌生,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我选择了4个学生相对熟悉的流程案例作为达成教学目标的载体,并把本课内容作为一节承上启下的过渡课,既是对《结构与设计》的承接,也是为《系统与设计》《控制与设计》的学习做铺垫。我从学生身边的案例切入教学,首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优化意识,再引导学生逐渐掌握流程评价的科学方法,使学生明确优化的目的,在提出流程改进设想的同时习得相关的技术素养和能力。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简单评价生活中的流程。
2.能优化生活和学习中的流程设计。
3.理解流程优化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小组学习,引导学生经历流程设计和优化的一般过程。
2.通过“学案导学”,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流程的不足,并提出优化方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验流程优化过程,初步获得流程优化意识。
2.理解技术与生活、社会的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经济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教具及学案准备
收集相关图片及文字,制作PPT,准备学案(内容见下文)。
设计意图:设计“银行取款流程”“淘宝购物流程”“汽车安装工艺流程”和“化学高考流程题”4个案例作为本课的教学案例,意在引导学生把目光集中到与自己生存的这个世界直接相关的生活、生产和学习等方面,在身边的生产、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发现流程问题,分析讨论流程中所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流程优化的方案,切实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体会流程设计的目的,感受流程优化的魅力。
三、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四个活动。
(一)导入新课环节
案例1:银行取款流程的优化
PPT出示银行取款今昔对照情景图(见图1、图2)以及下列银行取款流程图。
师提问:比较前后两种取款流程,银行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流程改进?改进的目的和具体内容是什么?
师追问:ATM机出现以后,取款流程又有了哪些方面的改进?
师提示:注意从流程的含义看待前后两种取款流程,利用流程设计的目的和影响流程设计的基本因素来分析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流程改进。
生小组讨论并展示讨论分析的结果:现在的银行取款流程,取消了“领取款单”和“填写取款单”两个环节,并由“(取款者站着)排队等待取款”变为“从排号机领取号码”后“按号码等待(银行叫号)取款”。从银行角度来说,减少了人员配置和纸张浪费的成本,减少了取款环节,节省了时间,服务更加人性化,总体上提高了服务品质和工作效率;对于取款者而言,减少了取款时间和站着排队的劳累等。
ATM机出现以后,就银行而言,人力、物力、财力更加节约,成本和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就取款者而言,更加方便快捷,基本不受时间、地点等的限制。
设计意图:在案例分析时,要让学生认识到技术是因人而生,因人而变,为人服务的。之所以要进行流程改进是因为对现有流程的不满足,目的是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在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时,要注意从成本优化、工期优化、工艺优化等角度做铺垫。
(二)概念教学环节
1.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案”中的下面三个问题:(1)什么是流程优化?(2)流程优化的目标是什么?(3)流程优化的内容是什么?
2.深度把握概念内涵,强化“流程优化”的步骤和方法
(1)定义:在流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对流程不断改进,以期取得最佳的效果。对流程的改进过程,称为流程的优化。
(2)目的: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降低劳动强度,节约能耗,减少环境污染,保证安全生产等。
(3)内容:工期、工艺、成本、质量等。
(4)流程优化的步骤:分析流程的现状;确定改进的目标和要求;确定改进方案。
设计意图:通过“学案导学”,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自主掌握以上三个问题的核心内容,既为新课做好知识铺垫,又可强化学生对流程优化的感性认识。在课堂教学中强化流程优化的步骤和方法,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全面思考与分析,尽量减少内容遗漏。
(三)活动探究环节
通过活动探究,体验流程优化的现实意义。
【活动一】生活应用
案例2:淘宝购物流程的优化
课件出示“双十一”淘宝购物图文。
提问:用户登录淘宝账户后购物的一般流程是怎样的?画出流程图。
追问:用这个流程在“双十一”能抢到心仪的商品吗?画出优化后的流程图。比较前后两种购物流程,说说你在什么方面进行了流程优化,优化的内容和目的是什么?
nlc202309081536
小组讨论:根据自身经历参与小组讨论,提出抢购攻略,并画出抢购流程图。通过对比,学生不难发现,改进后的流程比原来的流程多了几个环节,但结果是抢到了商品、降低了成本,也就是说,改进后的流程实现了成本优化,达到了流程优化的目的,提高了效率。
【活动二】地方特色素材分析
案例3:柳州上汽通用五菱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安装工艺流程的优化。
提问:现在的安装工艺流程在哪些方面进行了优化?优化的内容是什么?优化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原来的流程是人工安装,现在的流程改用机器人安装,优化了工期、工艺、成本、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和劳动强度。
【活动三】挖掘学科素材
案例4:制取1mol Al(OH)3的流程。
思考探究:
(1)通过对三种方案中所消耗的酸碱量进行比较,从耗材角度思考,可以得出哪种方案好?
(2)从安全角度分析,哪种方案的隐患大,为什么?
提示:工业氨水的制取需要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
(3)从能耗角度分析,哪种方案是高能耗方案?
提示:工业CO2制备来自石灰石的煅烧。
(4)从原料、能耗和安全角度综合分析,哪种方案好?
设计意图:从一道经典的化学流程题,得出流程在优化过程中要多指标、多角度去分析考虑,突出重点,综合权衡,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活动四】拓展延伸
提供一些经典流程优化案例的文献、图片、视频的网址(略)。
点评:本节课从生活案例“银行取款”入手,结合书本知识,引导学生分析总结流程优化的概念、目的和内容,并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于生活、生产和学科知识的再学习,以解决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充分体现了通用技术课程的核心理念“立足于生活,注重实践,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四个活动设计,从四个不同的角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理解流程优化的意义,体会流程的不断优化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让学生学会理解技术是因人而生、因人而变、“以人为本”的技术思想。
在通用技术课程的几种常见课型中,技术理论课因内容比较枯燥,不太容易受学生的欢迎。但是,本节课将4个贴近学生生活实践的案例贯穿在教学活动当中,以案例分析推动学生学科思维的发展;学生原本对“流程优化”似懂非懂,往往会简单地理解为通过具体环节的减少、平行、交叉实现工期上的优化,而本课的设计有意识地将技术与工艺的优化引入案例当中,对这一理论从不同侧面进行了“深度加工”,让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加深透,进而掌握更加全面、深刻的学科知识。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设计者原本是由化学实验员转岗担任通用技术教师的,在这个教学设计中,她将化学高考实验中的一个经典案例题引入到通用技术的课堂当中,实现了从化学理论课到通用技术课的华丽转身,既符合通技课的特点,又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的需求,很是耐人寻味。
(本教学设计在“2014全国通用技术年会教师技能比赛”说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责编白聪敏)
4.《日本》教学设计(第1课时) 篇四
教学设计
梁河县河西中学
龚成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9章一次函数——19.1.1变量与函数(第1 课时).内容解析
函数是描述运动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它刻画了变化过程中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函数概念是中学数学的核心概念,是继续学习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内容的基础.本节课是变量与函数的第1 课时,结合简单的实际问题,对事物的运动变化进行数量化讨论,先引出常量和变量的意义,再从描述变量之间对应关系的角度刻画了一般函数的特征,从而初步建立函数的概念.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目标
1、探索简单实例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了解常量、变量的意义;
2、从描述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初步理解函数的概念.目标解析:
《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探索简单实例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了解常量、变量的意义;结合实例,了解函数的概念.根据《课标》要求,设置了如上目标,因为这是第一课时,将通过观察实际问题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当一个变量取定一个值时,既有通过通过公式确定另一个变量唯一的值,又有通过对应表格确定另一变量唯一的值,还有通过图象确定另一个变量唯一的,从而引出函数的概念.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在七年级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时,接触过当字母取值变化时,代数值的值随之变化.学生在生活中也具有对两个变量之间存在依存关系的体验,如气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单价固定时总价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尽管这些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函数的含义,但是初次接触函数概念,学习中还是 会遇到很大困难.其中主要困难在于难以概括出“一个变量的值确定导致另一个变量取值的唯一确定”这一函数概念的核心,当一个变量的值取定时,另一变量怎样才算“唯一确定”?对此难点,通过公式、对应表格,还有图象让学生观察到当一个变量取定一个值时,另一个变量也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四.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
以摩天轮转动过程为背景,学生想象,随着时间的变化,离开地面的高度是如何变化的? 2.探究新知
自主探究:通过学生较为熟悉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的实际规律,使学生从中感受变量与常量的意义,领会和理解函数的基本概念.师生探究:设置了两个问题:①分析在变化过程(1)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② s是怎样随着t具体变化而变化呢?能用具体数值加以说明吗?逐步引导学生发现在上述四个问题中,当其中一个变量的值确定时,另一个变量的值也随之确定,这时并不急于给出函数概念.3.例题解析
设置了两个例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观察,当一个变量的值确定的时候,我们不仅可以通过公式确定另一个变量的值,还可以通过对应表格确定另一变量唯一的值,还有通过图象确定另一个变量唯一的,从而引出函数的概念.4.当堂练习
以填空题、选择题和解答题三种形式设置题目,由易到难,分别考查学生对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点(变量、常量、自变量和函数)的掌握情况.5.课堂小结
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点作概括总结以及课堂上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五.附
5.《蓝树叶》教学设计(第1课时) 篇五
教学目标
(一)能正确读写本课的12个生字,初步了解它们在本课中的意思。
(二)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了解它们在本课中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一)读准12个生字的字音,区别字形。
(二)指导“已、经、铅、忙”等字的字形及“由”的笔顺。
教学过程
(一)以提问式引出课题。
问: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颜色的树叶?(绿色的、红色的、黄色的树叶)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蓝树叶”。板书课题。树叶怎么是蓝色的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老师范读课文。
思考: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呢?
请同学们一边听老师读课文,一边想问题的答案。
生:因为图画课上,李丽向林园园借绿色画笔,林园园舍不得借给她,李丽只好用自己的蓝色画笔画树叶了。
过渡语:为了很好地学课文,我们还是先学习生字。
(三)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
(四)自学生字。
(五)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带音节读生字。2.指名不带音节读生字。3.齐读不带音节读生字。4.说一说,你是怎样记每个字的? 老师抓重点字指导。(1)用比较方法记字形。
“术”与“木”比较,不同点是什么?
“李”与“季”比较,不同点是什么?
“已”与“己”比较,不同点是什么?(2)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字形。
怕:“白”加 忄旁。拿:“合”加 手 字部。连:“车”加 辶旁。
忙:“亡”加 忄旁。“亡”的第二笔要出头。(3)重点指导笔顺。铅: 由:
5.理解意思。
她:第三人称(女的)。
已经:表示事情完成或时间过去。怕:害怕;畏惧;担心。
拿:用手或用其他方式抓住,搬动(东西)。连忙:赶忙、急忙。不由得:不禁。6.口头组词。
术:技术
医术
战术
算术 铅:铅笔
铅芯
铅字
铅铁 经:经过
经验
经常
经理 桌:桌子
桌面
桌角
餐桌 怕:害怕
不怕
恐怕 连:连长
连接
连续
连队 忙:连忙
农忙
很忙
帮忙 由:理由
由于
由此
自由 7.齐读黑板上的词语。
(六)巩固生字。
1.把下面的8个字组成4个字,看谁说的快。(投影)木
女
合辶
子
也
手
车
()()()()2.看音节把字补充完整。
6.《日本》教学设计(第1课时) 篇六
1.认识无理数(第1课时)
二、教学任务分析
《数不够用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第二章《实数》的第一节. 本节内容安排了2个课时完成,第1课时让学生感受无理数的存在,初步建立无理数的印象,结合勾股定理知识,会根据要求画线段;第2课时借助计算器感受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会判断一个数是无理数.本课是第1课时,学生将在具体的实例中,通过操作、估算、分析等活动,感受无理数的客观存在性和引入的必要性,并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有理数.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①通过拼图活动,让学生感受客观世界中无理数的存在;
②能判断三角形的某边长是否为无理数;
③学生亲自动手做拼图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④能正确地进行判断某些数是否为有理数,加深对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6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置疑;第二环节:课题引入;第三环节:获取新知;第四环节:应用与巩固;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作业布置.
第一环节:质疑
内容:【想一想】
⑴一个整数的平方一定是整数吗?
⑵一个分数的平方一定是分数吗?
目的:作必要的知识回顾,为第二环节埋下伏笔,便于后续问题的说理. 效果:为后续环节的进行起了很好的铺垫的作用
第二环节:课题引入
内容:1.【算一算】
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1和2,算一算斜边长x的平方,并提出问题:x是整数(或分数)吗?
2.【剪剪拼拼】
把边长为1的两个小正方形通过剪、拼,设法拼成一个大正方形,你会吗? 目的:选取客观存在的“无理数“实例,让学生深刻感受“数不够用了”. 效果:巧设问题背景,顺利引入本节课题.
第三环节:获取新知
内容:【议一议】→【释一释】→【忆一忆】→【找一找】
【议一议】: 已知a22,请问:①a可能是整数吗?②a可能是分数吗?
【释一释】:释1.满足a22的a为什么不是整数?
释2.满足a22的a为什么不是分数?
【忆一忆】:让学生回顾“有理数”概念,既然a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那么a一定不是有理数,这表明:有理数不够用了,为“新数”(无理数)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找一找】:在下列正方形网格中,先找出长度为有理数的线段,再找出长度不是有理数的线段
目的:创设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新数”(无理数)的存在,从而激发学习新知的兴趣
效果:学生感受到无理数产生的过程,确定存在一种数与以往学过的数不同,产生了学习新数的必要性.
第四环节:应用与巩固
内容:【画一画1】→【画一画2】→【仿一仿】→【赛一赛】
【画一画1】:在右1的正方形网格中,画出两条线段: 1.长度是有理数的线段
2.长度不是有理数的线段
【画一画2】:在右2的正方形网格中画出四个三角形
(右1)2.三边长都是有理数
2.只有两边长是有理数 3.只有一边长是有理数
4.三边长都不是有理数
【仿一仿】:例:在数轴上表示满足x22x0的x
解:
(右2)
仿:在数轴上表示满足x25x0的x
【赛一赛】:右3是由五个单位正方形组成的纸片,请你把
它剪成三块,然后拼成一个正方形,你会吗?试试看!
(右3)
目的:进一步感受“新数”的存在,而且能把“新数”表示在数轴上
效果:加深了对“新知”的理解,巩固了本课所学知识.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内容: 1.通过本课学习,感受有理数又不够用了,请问你有什么收获与体会?
2.客观世界中,的确存在不是有理数的数,你能列举几个吗?
3.除了本课所认识的非有理数的数以外,你还能找到吗?
目的:引导学生自己小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及数学方法,使知识系统化. 效果:学生总结、相互补充,学会进行概括总结.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习题2.1
六、教学设计反思
(一)生活是数学的源泉,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大量事实都证明一点,与生活贴得越近的东西最容易引起学习者的浓厚兴趣,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本节课中教师首先用拼图游戏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把课程内容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呈现出来,然后进行大胆置疑,生活中的数并不都是有理数,那它们究竟是什么数呢?从而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为获取新知,创设了积极的氛围.在教学中,不要盲目的抢时间,让学生能够充分的思考与操作.
(二)化抽象为具体
常言道:“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师应通过一系列数学活动开启学生的思维,因此对新数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于感性认识,还应要求学生充分理解,并能用恰当数学语言进行解释.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在教学过程中,刻意安排了一些环节,加深对新数的理解,充分感受新数的客观存在,让学生觉得新数并不抽象.
(三)强化知识间联系,注意纠错
7.《日本》教学设计(第1课时) 篇七
知识与技能:
能用大量事例说明摩擦力是普遍存在的, 知道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能解释实际生活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 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学习控制变量的方法, 培养合作、交流、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想象描绘出没有摩擦力的世界将会出现的情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认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体会变量控制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方案, 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一个, 木块一个, 木板一块, 毛巾一条, 砝码两个, 圆珠笔芯3~4支。
教师演示实验器材:玻璃杯、筷子、米、果酱瓶、毛巾等。
教学过程:
【引入】
一上课就板书“摩擦”两字, 并开门见山地提出:“大家知道摩擦吗?你能举出一些生活中有关摩擦的现象吗?” (学生回答)
总之, 摩擦是人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了解摩擦的知识。
【新授】
一、感知摩擦, 提出问题
活动: (请大家一起来体验摩擦) (1) 脚压着地面向前滑动; (2) 用手压着桌面向前推或向后拉; (3) 用一只手紧握住另一只手, 试着把被握住的手拨出来或插入。
在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感受的基础上引导总结得出:
摩擦力: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 在发生相对运动时, 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提出问题:关于摩擦, 你已经知道哪些知识?你还有哪些困惑?学生讨论、交流:摩擦分哪几类?摩擦力是怎样产生的?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确定本节课研究课题。
二、介绍摩擦力的存在、产生原因、分类
1.摩擦力的存在: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的接触面上, 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
2.摩擦力产生的原因:物体表面凹凸不平, 发生相对运动时, 互相啮合表面的凹凸部分相互碰撞而阻碍相对运动 (引导学生用拳面体验) 。
3.摩擦力的分类: (结合拉不动讲台、用力拉动讲台、垫上圆木棍或装上轮子移动讲台三种情况) :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经验回忆:用手推着自行车走, 感知滚动摩擦力的大小。用手捏住自行车的两个闸, 并推着自行车在同样的路面上前进, 有什么感觉? (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相比, 大小有什么关系?你能用桌上的实验器材来验证你的说法吗?)
活动: (学生实验检验) 先用弹簧秤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直线移动;再用弹簧秤拉着垫有圆珠笔芯的同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直线移动, 比较两次受到摩擦力的大小。
学生实验后对实验数据分析处理, 得出结论: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三、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进行猜想与假设:根据生活经验, 猜想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可能与物体间压力有关, 可能与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可能与物体表面大小有关, 可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 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有关……)
在各种猜想均列出后, 指出:摩擦力产生的机理和制约因素很复杂, 对摩擦的研究已经形成一门系统的学科“摩擦学”, 其中一些问题至今还在探索之中。今天, 我们在课堂上只对其中的两个猜想进行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压力与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2.制定探究计划与设计实验:怎样证明我们的猜想?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并发言。提醒学生注意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不止一个, 若要研究压力的变化对摩擦力的影响, 应如何设计实验才能知道摩擦力的变化是由于压力的变化引起的, 而不是其他因素引起的呢? (运用控制变量法)
3.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实验前, 提醒学生注意实验时要水平匀速直线拉动弹簧秤。学生实验过程中, 教师巡视, 帮助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实验结束, 几个小组公布实验数据, 共同分析得出: (1) 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 摩擦力越大。 (2)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 摩擦力越大。同时鼓励有兴趣的同学在课后继续探索摩擦力是否与其他因素有关。
【小结巩固】
1.应用内化知识:鞋底、自行车许多地方有花纹, 就是利用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打开矿泉水瓶要用力捏紧就是利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那么, 泥鳅很滑怎样才能捉住它?参加拔河比赛时, 怎样组织我们班赢的可能性比较大?
2.创新发挥想象:摩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那么, 假如没有了摩擦, 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学生思考讨论并交流共享 (我们将寸步难行;我们将不能用绳子打结;开动的汽车将停不下来;微风一吹, 火车便动起来……)
3.归纳整理提高:通过本节课学习, 你有哪些收获?
现在你能利用筷子将这杯米提起来吗?
【作业布置】
8.《日本》教学设计(第1课时) 篇八
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新人教版教材《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1.3节第一课时内容,是在七年级学习了“角平分线”的概念和前面刚学完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2.教学对象分析。刚进入初二的学生观察、操作、猜想能力较强,但归纳、运用数学意识的思想比较薄弱,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灵活性比较欠缺,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引导。
3.教学环境分析。根据如今各学校实际教学环境及本节课的实际教学需要,我选择电脑及投影仪多媒体教学系统辅助教学,另外借助一定的教学软件,如“几何画板”,“Powerpoint”等将有关教学内容用动态的方式展示出来,让学生能够进行直观地观察,并留下清晰的印象,从而发现变化之中的不变。这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掌握用尺规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方法。(2)理解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并能初步运用。
2.数学思考:通过让学生经历观察演示,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解决问题。(1)初步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4.情感与态度: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势,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应用数学的热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理解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并能初步运用。
难点:(1)对“角平分线性质定理”中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的正确理解;(2)对于性质定理的运用(学生习惯找三角形全等的方法解决问题而不注重利用刚学过的定理来解决,结果相当于对定理的重复证明)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设计
1.创设情景
[教学内容1]
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
小明家居住在某小区一栋居民楼的一楼,刚好位于一条暖气和天然气管道所成角的平分线上的P点,要从P点建两条管道,分别与暖气管道和天然气管道相连。
问题1:怎样修建管道最短?
问题2:新修的两条管道长度有什么关系,画来看一看。
[整合点1]利用多媒体渲染气氛,激发情感。
[教学方法手段]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引领学生进入实际问题情景中,利用信息技术既生动展示问题,同时又通过图片让学生更身临其境般感受生活。学生动手画图,猜测并说出观察到的结论。引导学生了解角的平分线有很多未知的性质需我们来解开,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依据新课程理念,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作为本课的第一个引例,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复习了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一概念,为后续的学习作好知识上的储备。
2.探究体验
[教学内容2]要研究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我们必须会画角的平分线,工人师傅常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平分角的仪器来画角的平分线。出示仪器模型,介绍仪器特点(有两对边相等),将A点放在角的顶点处,AB和AD沿角的两边放下,过AC画一条射线AE,AE即为∠BAD的平分线。
[教学方法手段]学生口述,用三角形全等的方法证明AE是∠BAD的平分线。
多媒体展示实验过程。
[设计意图]体验从生产生活中分离,抽象出数学模型,并主动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从上面的探究中可以得到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方法。
[教学内容3]把简易平分角的仪器放在角的两边时,平分角的仪器两边相等,从几何作图角度怎么画?BC=DC,从几何作图角度怎么画?
[教学方法手段]教师提问,学生分组交流,归纳角的平分线的作法。
[设计意图]从实验操作中获得启示,明确几何作图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教学内容4]作一个平角∠AOB的平分线OC,反向延长OC得到直线CD,请学生说出直线CD与AB的位置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再作出一个45°的角。
[教学方法手段]学生独立作图思考,发现直线AB与CD垂直。
[设计意图]通过作特殊角的平分线,让学生掌握过直线上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及特殊角的方法,达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目的。
[教学内容5]让学生用纸剪一个角,把纸片对折,使角的两边叠合在一起,把对折后的纸片继续折一次,折出一个直三角形(使第一次的折痕为斜边),然后展开,观察两次折叠形成的三条折痕。
问题1:第一次的折痕和角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问题2:第二次折叠形成的两条折痕与角的两边有何关系,它们的长度有何关系?
[教学方法手段]学生动手剪纸,折叠,教师在多媒体上演示折叠过程。学生观察思考后,在班上交流:第一次折痕是角的平分线,第二次的折痕是角平分线上的点到两边的距离,它们的长度相等。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为下面进一步揭示“角平分线的性质”作好铺垫。
[教学内容6]如图:按照折纸的顺序画出角及折纸形成的三条折痕。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再利用几何画板软件验证结论,并用文字语言阐述得到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分析后写出证明过程。教师归纳,强调定理的条件和作用。
[整合点2]利用多媒体直观优势,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手段]教师用文字语言叙述得到的结论。引导学生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分析后写出证明过程,并利用实物投影展示。
证明后,教师强调经过证明正确的命题可作为定理。同时强调文字命题的证明步骤。
[设计意图]经历实践→猜想→证明→归纳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尤其是对于结论的验证,信息技术在此体现其不可替代性,从而把学生的直观体验上升到理性思维。
3.合作交流
[教学内容7]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如图1,P在射线OC上,PE⊥OA,PF⊥OB,则PE=PF。
(2)如图2,P是∠AOB的平分线OC上的一点,E、F分别在OA、OB上,则PE=PF。
(3)如图3,在∠AOB的平分线OC上任取一点P,若P到OA的距离为3cm,则P到OB的距离边为3cm。
[教学方法手段]用多媒体展示判断题,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并请学生举手发表见解,教师予以肯定、鼓励。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辨析来理解和巩固“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教学内容8]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回答课前引例中的问题:
问题:引例中两条管道的长度有什么关系?理由是什么?
[教学方法手段]再次展示引例情景,用抢答的形式请同学们举手回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生活中蕴含数学知识,数学知识又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让人人学到有用的数学。
[教学内容9]
例题讲解
例1 如图,在△ABC中,AD是它的角平分线,且BD=CD,DE⊥AB,DF⊥AC,垂足分别是E,F。
求证:EB=FC。
变题1:如图,△ABC中,∠C=90°,AD是∠BAC的平分线,DE⊥AB于E,F在AC上,且BD=DF,求证:CF=EB。
变题2:如图,△ABC中,∠C=90°,AD是∠BAC的平分线,DE⊥AB于E,BC=8,BD=5,求DE。
[整合点3]多媒体的运用,促进了课堂教学方法与模式的变革。
[教学方法手段]教师用多媒体展示问题,学生观察识图,独立思考,并且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找出证明思路,再鼓励学生通过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证明过程,教师点评一题多变及一题多解。
[设计意图]为突出本节课重点、突破难点而设计的一项活动。让学生运用性质解决数学问题,通过利用多媒体对一些边进行变色,提醒学生直接运用定理,不要仍旧去找全等三角形。同时通过信息技术方便进行一题多解及一题多变研究,更好的拓展学生解题思路及形成知识运用能力。两道变题同时展示,符合高效课堂要求。
通过学生观察识图、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例2 已知:如图,△ABC的角平分线BM、CN相交于点P。
求证:点P到三边AB、BC、CA的距离相等。
[教学方法手段]限时让学生独立思考分析,然后交流证题思路,再通过多媒体展示一般证明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解决,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达到能熟练运用的程度。
4.评价反思
[教学内容10]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困惑?
2、通过本节课你了解了哪些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手段]教师让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
学生归纳、梳理交流本节课所获得的知识技能与情感体验。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归纳,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锻炼学生归纳概括与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1]
作业
必做题:教材第22页第1、2、3题
选做题:教材第23页第6题
[教学方法手段]教师布置作业,学生独立完成。
9.教学设计1:比尾巴第2课时 篇九
【教学目标】
1、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会朗读疑问语气的句子,背诵课文。
2、知道课文写了哪几种小动物,并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
【教学重点】
1、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会朗读疑问语气的句子,背诵课文。
2、知道课文写了哪几种小动物,并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
3、知道动物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教学难点】
1、学会朗读疑问语气的句子。
2、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动物图片,多媒体课件,音频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课件:谁的长短一把打伞兔子最后公鸡比尾巴
2、听朗读课文。知道课文写了哪几种小动物它们都在干什么
二、初读课文,指导朗读
1、指名读第一句。出示黑板;谁的尾巴长
师述:这首儿歌一开始就提出了问题;谁的尾巴长问题后面的标点符号就叫问号。(齐说)读问句要注意声调向上扬。
(领读两遍)
理解:“谁的”,“谁的”还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哪一个)读这句话时要强调“谁的”。(圈出重音“谁”)还要强调“谁的尾巴”要连起来读。(划连线谁的尾巴)
领读,指名读,齐读。
2、指名读第二句。出示黑板:谁的尾巴短
提问:读时强调哪一个词(圈出重音“谁”)哪几个词要连读(划连线谁的尾巴)这句话还可以怎么问呢
3、指名读三句。出示黑板;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评议。
强调注意“谁的尾巴”要连读,(划连线)“谁的”要强调。(圈出重音“谁”)
引说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就是——
4、小结过渡。第一小节提了三个问题,第二小节回答了这三个问题。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这两个问题怎样回答呢要比一比才知道,大家比比看。
三、细读课文第二节
1、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课件课堂小游戏——找尾巴。指明学生说。
2、比一比:仔细观察这些小动物,说说它们的尾巴各有什么特点。
指明学生说
3、出示:第一节,第三节的内容,认识问好,读准句子。读时要有上扬的语气。(指明读,同桌互读,分组读,比赛读)
1、放录像,教师比划。提问,猴子的`尾巴,兔子的尾巴哪一个长,哪一个短呢(对,长和短,比较就能看出来了)
2、第二节里哪两句话回答了这两个问题(出示黑板)
3、指导朗读理解o。
①“猴子的尾巴长”回答了第几个问题老师问的时候强调“谁”,答的时候要强调哪一个词(圈出重音“猴子”)老师问,学生答。还要注意哪几个词要连读(划连线:猴子的尾巴)
②现在小朋友问,老师来回答,看老师回答得好不好为什么
生:谁的尾巴长师:猴子
师述:对,我们回答问题一定要语句完整。(领说两遍:回答问题要完整)现在老师再来问,大家一齐回答。
③“兔子的尾巴短”回答了第几个问题读这句话时要强调哪个词(圈出重音“兔子”)
教师问,学生答,注意“兔子的尾巴”要连读。(划连线)女生问,男生答。
第一小节先问了谁的尾巴长,后问了谁的尾巴短,第二小节就先答了——(引读),后答了——(引读)。
师述:这就告诉我们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领说两遍: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
④看录像,如果老师把问的次序颠倒一下,怎样回答呢老师问,指名学生答。
⑤放出牛、羊的录像,学习提问题,回答问题。注意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回答问题要完整。
⑥第一小节里的第三个问题: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好像一把伞,是不是一把伞书中怎么回答的(出示黑板3)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是不是好像一把伞大家看录像。
⑦放出录像,问:松鼠的尾巴什么样子
⑧指导朗读第三句,圈出重音,划出连线。
⑨放出燕子的录像,提问:燕子的尾巴好像什么用“好像”说话。
⑩分角色朗读第一、二节。
4、把问句融到课文里去,读准确。
(1)出示:一、二一问一答的游戏,一是促进朗读,二是激发朗读兴趣。
(2)出示:读一读,记一记,对前两节加深记忆。
(3)出示:三、四节一问一答的游戏。
(4)出示:读一读,记一记,对后两节加深记忆。
(5)出示有感情的朗读整篇课文,朗读比比看。分组做动作读,听儿歌拍手读。
(6)说话比比看。出示:“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这句话展开分析,以及拓展练习说话,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7)出示:恐龙,老鼠,小猪的图片,老师引导说,并让学生提出问题,自己回答问题。
四、拓展延伸
你知道动物尾巴有什么作用
1、借助动物图片,有鱼,袋鼠,环尾狐,鸟。
2、学生可以自由发言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0.《我认识您了》第1课时教学设计 篇十
教学目标:
1.通过“猜猜他是谁”的游戏,回忆、认识任课老师,激发对老师的亲近感。
2.通过观看图片、微课等,认识其他教职工,了解他们的工作与自己学习生活的关系,产生亲近感,形成积极愉快的校园生活情绪。
教材分析:
学会与师长交往是一年级学生入学交往适应的重要内容。本课教学要打破学生认为小学老师是很严厉的初始印象,指导学生乐于与师长交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便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教学时,引导学生发现老师、校工的工作与自己的校园生活的关系,培养对师长的亲近感。通过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帮助学生获得安定、愉悦的学校生活情绪,尽快入学适应。
学情分析:
进入小学,学生离开了父母、幼儿园老师形影不离的呵护,面对新环境产生胆怯、慌张心理,对新环境未知困难的担忧,需要帮助他们尽快熟悉校园,获得安定、愉快的校园生活情绪。教学本课时,学生已经学习两周,由于活动范围有限,接触到的师长多为任课老师。学生对自己的任课老师比较熟悉,但对其他教职工缺少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认识任课老师、其他教职工,了解他们的工作与自己学习生活的关系,激发对老师的亲近感。
难点:主动去认识校园里更多的教职员工,并形成积极愉快的校园生活情绪。
教学准备:任课教师以及部分其他老师的照片,体育老师颠球视频,音乐老师的弹琴视频,认识校工的微课,签名活动视频。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课前:
儿歌欣赏《老师老师》
设计意图:课前,用歌唱老师的音乐快速地带领孩子进入课堂。
一、认识任课老师
师:我们开学已经两周了。你们肯定认识了不少老师吧?说说都认识了哪些老师?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猜猜他是谁”的游戏吧!请你能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猜猜他是哪位老师?
设计意图:通过“猜猜他是谁”的游戏,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老师,唤起他们生活的已有经验,回忆进入小学以来自己接触过的老师,激发对老师的亲近感。
(一)老师描述某一任课老师的特点,让学生猜是哪一位老师。
1.猜音乐老师。
师:这是一位女老师,她留着长长的头发,在你的脑海里出现的是哪位老师呢?
预设:停顿,让学生猜想
师:到底是谁呢?我们接着往下听。这位老师还戴眼镜呢!她是谁啊?
师:谁来跟音乐老师打个招呼。向老师问好时,说“您好!”(板贴)
喜欢任老师吗?你们跟着任老师学会唱哪首歌了?我们一起唱唱。
2.猜体育老师。
师:这是一位男老师,经常带着小朋友们在操场上运动。
出示体育老师颠球视频
出示体育老师教孩子排队、做操的照片。
师:郑老师教会同学们学会这么多本领,你想对郑老师说声什么?(板贴:谢谢您)
(二)学生描述某一任课老师的特点,让其他学生猜是哪一位老师。
预设:美术老师、语文老师……
师:美术老师为了给小朋友们上课,在认真地准备教具呢!准备教具会花费沈老师很多时间,她经常忙到下班都没休息呢,真是辛苦啊!你想对沈老师说什么?(板贴:您辛苦了)
回忆班主任老师与孩子共度的美好时光。
(三)反馈和小结
白板课件,拖动老师照片到相应学科上的小游戏。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大家应该都认识了我们的任课老师,对着课程表我们一起再来大声地和老师打招呼吧!
设计意图:通过拖动小游戏,再次让学生认识相应学科的老师。
揭题《我认识您了》(板贴)
小结:不论在哪里见到他们,大家一定要亲切地与老师打招呼哦!
二、认识其他老师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周围还有很多师长,由于不教孩子,平时接触得少,孩子们比较陌生,利用图片、谈话带领他们认识。
(一)交流:除任课老师外,你还认识哪些老师?
(二)出示学校教师集体照。
师:学校里还有很多很多老师,你们看,我们学校一共有六十五位老师呢!
(三)认识校长,出示图片。
师:你在哪里见过她?
(四)认识大队辅导员,出示图片。
三、认识校工
设计意图:通过微课视频播放,引导学生走近工作人员,了解校工的工作与自己学校生活的关系,感受美好的校园生活离不开他们的辛勤付出,增加对校工的亲近感,培养积极愉悦的校园生活情绪。
(一)交流:学校里除了老师以外还有哪些工作人员?
(二)观看微课《校工的工作》
微课内容:门卫、清洁工、食堂工作人员的工作情景。
四、课外拓展活动:我请老师签个名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播放,指导学生有正确地、文明礼貌地参加“我请老师签个名”的活动。
(一)讨论:学校里还有那么多老师和工作人员,可以怎么去认识他们?
(二)学习微课:我请老师签个名
(三)交流:视频中的小朋友在活动中怎么做呀?
(四)出示活动卡,布置课外任务。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卡,采取任务驱动的方式,帮助孩子们去认识校园里更多的老师。
板书设计:
3.我认识您了
请
您好
谢谢您
11.第1课时:记叙文阅读 篇十一
想一想:我本节课应抓住哪些要点?
对阅读能力的考查,在历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而课外记叙文阅读更是考查的重中之重。2012年,江苏省13个大市的中考语文试卷中均设计了课外记叙文阅读题。万变不离其宗,对照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能力的要求,结合江苏省2012年各大市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题,下列知识及能力点需要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1. 在通读作品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
2.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 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4.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5. 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6. 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作品中的表达效果。
典题诊断
(2012·江苏省镇江市)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秋光的涨幅
张晓风 ① 绿竹笋,我觉得它是台湾最有特色的好吃的笋子,这话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根据。孟宗笋细腻芬芳,麻竹笋硕大耐嚼,桶笋幼脆别致,但夏天吃一道甘洌多汁的绿竹冰笋,真觉得人生到此,大可无求了。
② 然而,好吃的绿竹笋只属于夏日,像蝉、像荷香、像艳丽的凤凰花……秋风一至,便枯索难寻。
③ 但由于暑假人去了北美,等回到台北,便急着补上这夏天岛屿上的至美之味,那盛在白瓷碗中、净如月色如素纨如清霜的绿竹笋。
④ 我到菜市场上,绿竹笋六十元一斤,笋子重,又带壳,我觉得价钱太贵。
⑤ “哎,就快没了,”卖菜妇说,“要吃就要赶快了。”
⑥ 我听她的话,心中微痛,仿佛我买的货物不是笋子,而是什么转眼就要消逝的东西,如长江鲥鱼,如七家湾的樱花钩吻鲑,如高山上的云豹……就要没了。啊,属于我的这一生,竟需要每天去和某种千百万年来一直活着的生物说“再见”。啊,我们竟是来出席告别仪式的吗?
⑦ 绿竹笋很好吃,一如预期。
⑧ 第二个礼拜,我又去菜市场,绿竹笋仍在,这次却索价七十元一斤了。第三个礼拜是八十元。最近一次,再问价,竟是九十元了。
⑨ 这让我想起二十年前,有一位美国博物学家艾文温·第尔,他和妻子在二月末从佛罗里达出发,做了一个和中国词人说法相反的实验。宋词中说:“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他们夫妻二人却自己开着车往北走,竟然打起与春天同时北进的算盘,而且,连春天的步行速度也被他们窥探出来了。原来,春天是以每天十五英里的速度往北方挺进的。他们一路走,走到六月,到了加拿大边境才歇了下来。好一趟偕春北进的壮举。
⑩ 原来,“春天的脚步”这句话不是空话,它是真有其方向、真有行速,甚至真的可以尾随追踪的。
同样的,我的盛夏也是可以用价钱来估量的,在绿竹笋一路由三十而四十而九十的时候,我的盛夏便成轻烟一缕。
也许极热极湿极气闷,也许还不时遭我骂一声“什么鬼天气”,但毕竟也是相遇一场,我会记得这阳光泼旺的长夏。
绿竹笋想来会在贵到极点的时候戛然消失。秋天会渐深渐老,以每周十元的涨幅来向我索价。
(选自《这杯咖啡的温度刚好》)
1. 根据文意,好吃的绿竹笋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2. 第⑥段中“我听她的话,心中微痛”一句中,“我”心中微痛的原因是什么?
3. 赏析下面的句子。
同样的,我的盛夏也是可以用价钱来估量的,在绿竹笋一路由三十而四十而九十的时候,我的盛夏便成轻烟一缕。
4. 第⑨段中艾文温·第尔夫妇与中国词人对待春天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作者插叙艾文温·第尔夫妇的事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5. 本文用了很多笔墨写绿竹笋价格的涨幅,却以“秋光的涨幅”为标题,为什么?说说你的理解。
同学们,“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经过练习,你们是不是觉得对记叙文阅读的要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老师还有以下提醒:
一是要看清题目要求,抓住关键词。
有的同学,只是大致浏览了题目的要求,而没有注意到题目要求中的关键词,从而导致答 题出现偏差。例如第1小题,一些同学的答案是“甘洌多汁”“净如月色如素纨如清霜”等,但这道题是要求写出绿竹笋“最主要”的特点。参考答案:好吃的绿竹笋只属于夏日,它的价格会随着“秋光的涨幅”不断上涨。
二是不仅要得分,还要力争拿“满分”。
在阅卷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有些同学因为给出的答案不全面,被扣掉了一些分数,非常可惜。
同学们首先可以注意每道题后面的分值。一般来说,阅读题1分就是一个答题点,要学会看分答题。例如第2小题(注:分值是2分),有的同学只答了“好吃的绿竹笋在这个季节快没了”,不够全面,因此丢了1分。参考答案:最具有特色的好吃的绿竹笋在这个季节快没了(1分);每天都有美好的东西消逝,这引发了“我”内心的伤感(1分)。
其次,要注意多角度答题。有的同学,每一题的答案写得挺多,但是得分却不高,原因就在于他只是从一个角度去解答,写得再多,也只能算作一个得分点,如果能换个角度去思考,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例如第4题第2问,一些同学只是从内容上说,这引发了“我”对盛夏也是可以用价钱来估量的,最终会成为轻烟一缕而消逝的感慨,而缺少从结构上进行的思考,应该加上“结构上引出‘春天的脚步’这段话”。再如第5题(注:分值是4分),要从4个方面来回答。答题要点:① 写出绿竹笋涨价与秋光流逝的关系(1分);② 写出采用了象征(或托物言志、类比)的手法(1分);③ 写出用“秋光的涨幅”抒发对时光易逝的感叹之类的情感(1分);④ 写出用“秋光的涨幅”表达把握、珍惜美好时光的人生感悟之类的主旨(1分)。
三是要戴着镣铐跳舞,注意答题规范。
在阅卷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同学缺乏规范答题的意识,从而导致丢分。考试是戴着镣铐的跳舞,同学们要掌握一些典型题目的答题方法和技巧。例如第3题,有的同学的答案是“写出了时光的易逝”,应该说这基本读懂了句子的意思,可是他们忽略了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及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没有从这些方面再深入阐述,所以被扣了分。同学们可以积累一些典型题的答题方法,如赏析句子,可以从修辞手法、环境描写、人物描写方法等角度去分析、阐释,同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参考答案: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比作“盛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时光的易逝,表现了作者对时光消逝的惋惜、无奈之情。
四是要重视元阅读习惯的培养。
有的同学习惯先看阅读题,然后“按图索骥”地阅读全文;有的同学为了节省时间,第一遍往往是快速浏览全文。这样急功近利、断章取义的阅读习惯是要不得的,因为这容易导致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此,同学们在做记叙文阅读时,要留出足够的阅读时间和空间,第一遍一定要细品文本,静心、细心阅读。重视作品的元阅读是很重要的。
1 (2012·江苏省盐城市)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向泥土敬礼
耿 立 ① 人们说乡村是泥土做的,是啊,木镇的一切都在泥土上。木镇的人不识字,但不妨碍他们把泥土当做“圣经”,他们知道大地上的一切都是泥土给的,炊烟呼吸,鸡啄驴鸣,花草物种,这些只是“圣经”上不同的文字。
② 如果说草的种子是汉语印制的,父亲能读懂,那村长折腾土地的脾气就是英文印制的,他读不懂。因为有时村长让大家种水稻,却颗粒无收。父亲说,我们这里的地寒,水稻是金贵喜暖的玩意儿,泥土有脾气,种子也有脾气,你不要拗,你能把庄稼种到石板上?
③ 有时,我看到父亲在田埂上扛着锄头走,一遇到牛从对面“思索”着走过来,父亲就退后一步,虽不像西方人把手捂着胸脯那样,但绝对虔敬,如同除夕从祖坟上把先辈的神灵请回过年一样。父亲相信牛和人一样,离头三尺的地方有神灵。
④ 父亲的手,虽然如树皮一样皱褶苍老,有点变形,条条青筋如蚯蚓,但有着泥土的温暖。我握的时候,就感觉像庄稼的汁液传到我的血管,这是泥土的温度。这样的手在泥土里绝对灵活。他锄地时,绝对不伤害庄稼,而对草,也是尽量照顾。只要和庄稼和谐相处,父亲是不会对草痛下杀手的。
⑤ 父亲年老了,手指有时不太灵便。有一年惊蛰后,他在麦田松土的时候,不小心把一条从泥土下路过的蚯蚓斩断了。父亲内疚喃喃:“这怎么好?这怎么好?”他停下手,拿眼睛乜斜我一下,从兜里掏出一支卷烟,咝咝地吸着,然后闭上眼睛。他说出了令我吃惊的话:“让我装死一会。”他这是在推己及物想象蚯蚓的痛吗?
⑥ 即使冬令时节,父亲也闲不住。他会和叫做家贼的麻雀对话,有时就撒出一些苞谷给这些小家伙,作为对它们一年来在窗前恪尽职守叫醒农人的犒赏。有时父亲要在阳光晴好的时候堆粪翻粪晒粪,这是对泥土的滋补。你想,他们陪伴着小麦走了一春,陪伴着苞谷走了夏季秋季,如今到了该歇息的时候,就如女人产后要吃红皮鸡蛋喝红糖水。父亲还会到田地里去,他像逡巡的士兵,把泥土里的瓦块、砖头剔除了,怕这些骨头硌着睡眠的泥土,怕在地里漫游的小动物们闪了腰,怕来年开春撞坏了犁耙。父亲心里最清楚,土地糊弄不得,土地和人是兄弟,多少辈子都比邻而居,对土地好也是对自己好。
⑦ 从地里回来的父亲脸上有一块泥巴,母亲想用手抠下,又想卷起衣襟擦,父亲招呼了一下说不用了——父亲羞涩了,但母亲的亲昵是对劳作的一种尊重。泥土在脸上怎么了?有时米粒和碎馍掉到地上,父亲拾起吹一下,或者母亲用衣襟擦一下,就填到嘴里。泥巴在父亲的脸上,不就是土地的徽章么?作为对一辈子的老邻居的奖赏,是否在父亲的脸上撒一把草籽,用洗脸水一浇就能发芽?诗人雅姆说:“如果脸上有泥的人从对面走来,要脱帽致敬先让他们过去。”
⑧ 是啊,我们什么时候,对有泥的人有过足够的尊重呢?我们向泥土敬个礼吧。
(选自《散文》2012年第3期,有删改)
(1) 通读全文,用自己的话概括出“父亲”敬重泥土及其生灵的具体表现。
(2) 品味文章第⑥自然段中画横线句子的语言特色。
(3) 你如何理解第⑦自然段中“泥巴在父亲的脸上,不就是土地的徽章么”这句话?
(4) 文中引用诗人雅姆的诗句有何作用?
(5) 联系全文回答,我们为什么要向泥土敬个礼?
2. (模拟试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泪的重量
林 希 ① 轻的泪,是人的泪,而动物的泪,却是有重量的泪。
② 我第一次看到动物的泪,是我家一只老猫的泪。这只猫已经在我家许多许多年了。我们全家人每天生活的一项内容,就是和它在一起戏耍。也许是我们和它亲近得太多,它已经一天也离不开我们的抚爱,无论是谁,只要这一天没有抚摸它一下,就是到了晚上,它也要找到那个人,然后无声地卧在他的身边,等着他的亲昵,直到那人终于抚摸了它,哪怕只是一下,它才会心满意足地慢慢走开。
③ 多少年过去,这只老猫已经太老了,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行动已经变得十分迟缓。母亲说,这只老猫的寿限就要到了。也许是人类的无情,我们一家人最担心的却是怕它死在家中一个不为人所知的角落,怕它会给我们带来麻烦,于是每天每天地观察它。我们看到,这只老猫确实是一天比一天更加无精打采了。它就在屋檐下、窗沿上静静地卧着,似在睡,又似在等着那即将到来的最后的时刻。也是无意间的发现,我到院里去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因为看见这只老猫在窗沿上卧得太久了,就走过去想看看它是睡着了,还是和平时一样在晒太阳。当我靠近它的时候,突然发现,就在它的眼角处,凝着一滴泪珠。看来,这滴泪珠已经在它的眼角驻留得太久了,已经被太阳晒得活像一颗琥珀,一动不动,就凝在眼角,还在阳光下闪出点点光斑。
④ “猫哭了。”不由自主地,我向房里的母亲喊了一声,母亲立刻走了出来,似乎想给这只老猫最后的安慰。谁料老猫一看到母亲向它走了过来,立即挣扎着站了起来,用最后的一点力气,一步一步地向房顶爬去。母亲尽力想把它引下来,但它头也不回,就这样一步一步地向远处走去,走得那样缓慢,走得那样沉重。
⑤ 直到这时,我才发现,是我们对它太冷酷了。它在我们家活了一生,我们还是怕它就在我们家中终结生命,总是盼着它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能够自己走开……
⑥ 很久很久,我总是不能忘记那滴眼泪。那是一种最真诚的眼泪,那是一种留恋生命、又感知到大限将至的泪水。动物不像人类,人类总是对自己心存侥幸,总是希望那种对于每个人都是不可避免的最终结局,会在自己身上出现奇迹。倒是动物,它们只给人们留下自己的情爱,然后就含着一滴永远的泪珠向人们告别,而把最后的痛苦由自己远远地带走。
(选自《视野》2005年第2期,有删改)
(1) 结合全文,请你谈谈对第①节中画线句的理解。
(2) 请赏析第③节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2.《日本》教学设计(第1课时) 篇十二
基于“过程教育”的课堂教学应当既有认知过程的“前半段”, 也有认知过程的“后半段”, 但调研发现大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没有关注认知过程的“后半段”, 导致不符合“过程教育”要求.反比例函数是浙教版课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6章的内容, 它是继一次函数之后的又一种具体函数, 它与一次函数一样, 也有丰富的现实情景;反比例函数 (第1课时) 涉及的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是函数概念的具体化, 用反比例函数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思想方法是函数思想方法的具体化;具体到抽象和一般到特殊的研究方法对认识数学有指导作用.从“生活现实”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的过程和蕴含的生活常识、函数思想方法;定义反比例函数的步骤和蕴含的归纳思想;用反比例函数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和蕴含的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方法和技巧等.这些对发展学生智力、能力和个性有积极的影响.基于“过程教育”的“反比例函数 (第1课时) ”的教学应该怎样操作?笔者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对这节课进行了教学设计, 并在象山县骨干教师带徒活动中进行了教学实践, 课后获得了观课教师的广泛好评.本文简录其教学过程并进行教学点评, 供读者参考、研究.
2教学过程简录
环节1:经历产生并感悟反比例函数的过程———明确研究对象
首先, 教师指出:我们知道, 现实生活中许多变量关系问题可以转化为一次函数问题.一次函数够用了吗?请大家解决下列问题.
根据浙江省象山县旅游资料记载:石浦码头到鹤浦码头的距离是4海里, 一艘航船从石浦码头开往鹤浦码头, 记航船全程的行驶时间为x小时, 航船行驶的平均速度为每小时y海里.问: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当x=2时, y的值是多少?其实际意义是什么?
其次, 教师组织学生交互反馈, 并在反馈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反思.
(1) 函数y=4/x是怎样产生的?
(2) 求y的值经历了哪几个步骤?
(3) 你对这类函数有何感触?
第三, 教师在学生合作研讨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性讲解.
(1) 函数y=4/x可以看成是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 也可以看成是数学自身逻辑的产物.
(2) 求y的值经历了3个步骤:①分析———析出常量和变量及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②列式———根据变量关系列函数解析式;③求值———根据自变量的值求出对应的函数值.
(3) 形如y=4/x的函数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丰富的情景.例如, 函数I=12/R, ρ=100/V, s=500/h都是从现实生活数量变化关系问题中抽象出来的.正因为这种形式的函数在生活中有丰富的情景, 就决定了有认识这类函数的必要.这节课的研究对象就是这类新形式的函数———反比例函数. (揭示课题)
环节2:参与定义反比例函数的活动———形成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首先,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函数与我们学过的正比例函数有什么不同?
生1:这个函数右边的代数式是分式, 正比例函数右边的代数式是整式.
师:不错!你借用分式与整式的概念来演绎.
生2:这个函数的两个变量成反比例, 正比例函数的两个变量成正比例.
师:不错!你借用两个变量成反比例与两个变量成正比例的概念来演绎.
生3:这个函数两个变量的积是常数, 正比例函数两个变量的商是常数.
师:好!你从运算的角度来演绎.
其次,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函数y=4/x, I=12/R, ρ=100/V, s=500/h有何共同特征?
生4:它们变量与变量之间都是反比例关系;它们解析式右边的代数式都是分式.
生5:它们都不是正比例函数, 也不是一次函数.
生6:它们变量与变量的积都是常数.
生7:它们都可以表示为y=k/x或xy=k (k为常数, 且k≠0) 的形式.
师:非常好!生7运用了符号化思想和概括方法.由此可见, 这类函数有多种特征, 但其本质特征是:两个变量的积是常数, 即xy=k (k为常数, 且k≠0) .
第三, 教师引导学生定义:像定义一次函数一样, 为以后研究与叙述方便的需要, 我们给具有这种特征的函数一个名称:函数y=k/x (k为常数, 且k≠0) 叫做反比例函数.这里x是自变量, y是x的函数, k叫做比例系数.显然, 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x的值不能为零.
第四,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定义反比例函数的基本步骤是什么?你认为还可以研究什么?
教师在学生合作研讨的基础上进行总结讲解.
定义反比例函数的基本步骤:
①从“生活现实”中抽象出具体反比例函数;
②观察具体反比例函数的特征;
③归纳具体反比例函数的共同特征;
④用文字和符号定义反比例函数.
在这个过程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有:变化与对应思想、符号表示思想、归纳思想等.
像研究一次函数一样, 我们还应该研究其图像和性质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环节3:参与尝试概念应用的活动———合作解答“有代表性问题”
首先, 教师要求学生合作解答下列问题.
(1) 下列函数中, 哪些是y关于x的反比例函数?
①y= (1) / (2) x;②y=-3/x;
③y=1/3x; ④y=2/ (x-3) .
(2) 已知反比例函数y=30/x.问:
①其比例系数是什么?
②x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③当x=5时, 函数y的值是什么?
④能给反比例函数y=30/x赋予不同的意义吗?请至少提出2个以上意义不同的问题.
教师在学生合作解答的基础上追问:判断给定函数是不是反比例函数的依据是什么?求函数的值有几种方法?
其次,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下列问题.
如图, 阻力为1000N, 阻力臂长为5cm.设动力y (N) , 动力臂为x (cm) (图中杠杆本身所受重力略去不计.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问:
(1) 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是什么?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2) 当x=50时, 函数y的值是什么?其实际意义是什么?
(3) 当动力臂长扩大到原来的n (n>1) 倍时, 所需动力将怎样变化?如果把动力臂长缩小到原来的1/n, 那么所需动力将怎样变化?
第三,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是什么?用的是什么方法?具体使用了哪些技巧?
教师在学生合作研讨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性讲解.
(1) 策略:运用转化思想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
(2) 方法:①引进两个表示变量的字母;②建立函数解析式;③根据自变量的值求出对应的函数值;④用求出的函数值回答实际问题的答案.
(3) 技巧:①分析———析出涉及的常量、变量及变量关系;②列式———根据变量关系列出函数解析式;③求值———根据自变量的值求对应的函数值;④回答———根据求出的函数值回答实际问题的答案.
环节4:参与回顾与思考的活动———合作进行反思与总结
首先, 教师出示下列“问题清单”, 并要求学生围绕“问题清单”进行回顾与思考.
(1) 本节课研究了哪些内容?我们是怎样研究的?
(2) 反比例函数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定义反比例函数经历了哪几个步骤?
(3) 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4) 类比研究一次函数的经验, 你认为反比例函数还应该研究什么?
其次, 教师要求学生交互反馈, 同时教师进行激励与评价.
最后, 教师在学生交互反馈的基础上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3点评
基于“过程教育”的课堂教学应当既有认知过程的“前半段”, 也有认知过程的“后半段”.对整节课来说, 认知过程前半段的主要任务是获得数学结果;认知过程后半段的主要任务是用获得的数学结果解决具体问题.但当前课堂教学前半段认知过程短暂, 而用大量时间用于认知过程的后半段, 导致理解与练习不和谐.对每个教学环节来说, 认知过程前半段是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以获得数学结果 (或解决问题) ;认知过程后半段是理性认识的加深并反作用于实践.但当前课堂教学前半段认知过程短暂———没有经历必要的思维“站点”, 后半段认知过程缺失———砍掉了获得数学结果之后的反思过程, 导致失去了欣赏数学结果、感悟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等的机会.这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这节课贯彻了“过程教育”———既有认知过程“前半段”, 也有认知过程“后半段”, 并且课内“过程”与“结果”的时间分配比较和谐———将支点放在靠近“过程”的三分点上.
(1) “经历产生并感悟反比例函数的过程”的教学符合“过程教育”.反比例函数可以看成是从“生活现实”中抽象出来的, 也可以看成是从“数学现实”中演绎出来的 (从函数概念到反比例函数, 从数量反比例关系到反比例函数) .教材采用从“生活现实”中来产生反比例函数的方式, 旨在让学生经历列反比例函数的过程和感悟反比例函数现实情景的存在性.根据教材的意图, 执教者利用本地资源, 采用教师价值引导下的学生独立学习基础上的合作交流和学生合作交流基础上的教师总结性讲解的方式, 既有认知过程的前半段:创设有价值的情境、合作解答问题, 以产生符合题意的反比例函数;也有认知过程的后半段:解答具体问题之后的反思, 以满足学生感悟蕴含的函数思想方法、反比例函数现实情景的广泛存在性和研究反比例函数的必要性.这符合“过程教育”, 能满足产生反比例函数和感悟研究反比例函数必要性的需要.
(2) “参与定义反比例函数的活动”的教学符合“过程教育”.尽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教学要求是了解, 但教材将反比例函数概念的定位处于“归纳”层次, 并且定义反比例函数的步骤对以后学习其他研究对象有指导作用.根据内容的特点教材的意图, 执教者借助若干具体反比例函数, 采用教师引导下的先“放”后“收”的适度开放的方法, 既有认知过程的前半段:合作观察并归纳反比例函数的特征, 以形成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也有认知过程的后半段:获得反比例函数概念之后的反思, 以感悟定义反比例函数的步骤、蕴含的归纳思想及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这符合“过程教育”, 能使学生经历获得反比例函数概念的思维“站点”.
(3) “参与尝试概念应用的活动”的教学符合“过程教育”.用反比例函数概念解决具体问题是整节课认知过程的后半段, 并且其学习结果类型有“知识技能”、“运用规则”、“解决问题”.根据学习结果类型及技能学习的特点, 执教者选择3个有代表性的问题, 采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独立学习基础上的汇报交流和汇报交流基础上的教师反思性追问的方法, 既有认知过程的前半段:引导学生经历独立学习基础上的交流与评价解法的过程, 以再认反比例函数概念和发展智慧技能;也有认知过程的后半段:解决具体问题之后的反思性追问, 以明确判断的依据、再认求函数值的方法和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方法和技巧.这符合“过程教育”, 能发展学生智慧技能和进一步认识函数思想方法.
(4) “参与回顾与思考的活动”的教学符合“过程教育”.课堂总结也是整节课认知过程的后半段, 旨在再认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及进一步感受研究的意义.根据课堂总结教学的特点, 执教者借助有价值的“问题清单”, 采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独立回顾与思考基础上的交互反馈和学生交互反馈基础上的教师总结性讲解的方式, 既有认知过程的前半段:“问题清单”引导下的学生独立学习基础上的交互反馈, 以回顾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也有认知过程的后半段:学生交互反馈基础上的教师总结性讲解, 以再认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这符合“过程教育”, 既有知识回顾的作用, 也有深化认识的作用;既能增强学生的反思意识, 也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 “过程教育”旨在满足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 而由于过程性学习成果具有过程性、内隐性和个性化的特点, 所以“过程教育”的基本原则:尽可能引领学生去发现真理, 当无法找到引领学生发现真理的路径时, 用阐明真理的方法, 只有万不得已的情况下, 才用奉送真理的方法;“过程教育”的基本特征:既有认知过程的“前半段”———具体的活动或操作、理性的思维, 以获得数学结果, 也有认知过程的“后半段”———获得数学结果之后的反思, 以加深理性认识、揭示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过程教育”的教学方式:教师价值引导与学生自主建构相结合的先“放”后“收”的适度开放的方式;“过程教育”的教学方法:不仅包括准确、清晰、富有启发性的讲解, 也包括有助于学生经历实质性思维过程的价值引导———问题暗示、设置认知提示语、积极的认知干预、必要的辨析与追问、适时的评价与激励等.尽管实现数学教育的“双重性”任务需要“过程教育”.但教学中要处理好“结果”与“过程”的关系.“结果”是课堂教学过程的决定因素, 是教学效果的最起码要求, 也是教学效益中可评价的那一部分, 若过于重视“过程”, 则教学就有可能走向“无目的”的误区.之所以这节课符合“过程教育”, 是因为这节课的操作方法符合“过程教育”的基本特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13.圆周角定理(第1课时)教学设计 篇十三
莲湖一中 黎梅梅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圆周角的概念,了解并证明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2.准确地运用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进行简单的证明计算。(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发展学生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能力。
2.经历探究同弧或等弧所对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分类讨论、转化的思想方法。
3.通过引导学生添加合理的辅助线,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三)情感与价值观
1.经过探索圆周角定理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2.通过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有意识主动探究,并能在探究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有关概念、圆的对称性、圆心角等知识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用已有的知识探究一个新的问题,其本身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九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但由于圆周角定理的证明,需要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逐一证明,这对学生来说较为生疏,很难把相关知识完整地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因此在教学中我力图通过直观展示、动手试验、验证探索圆周角定理,使学生逐步体会分类讨论、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以及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圆周角定理、圆周角定理的推导.2.教学难点
圆周角定理分三种情况逐一证明 四.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温故知新
复习之前讲的圆的性质,垂径定理和圆心角定理,然后引入今天学习圆的又一性质圆心角定理。
活动2【讲授】圆周角的概念
师:出示PPT,请同学们思考图中∠ACB 的顶点和边有哪些特点?
生:①顶点都在圆周上;②两边都与圆相交。
师:评价并鼓励学生的总结给出肯定,我们把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与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
(教师出示圆周角的定义,并强调定义的两个要点。)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得出圆周角定义,理解圆周角概念。.师:出示PPT,请同学们完成教科书 88 页,练习1。
(学生思考片刻之后,教师请一位学生作答,其他学生判断她回答正确与否.)设计意图:为了使学生更加容易地掌握概念,教科书并排地呈现正例和反例,可以有利于学生对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进行比较.活动3【活动】探究圆周角定理
师:出示PPT,请同学们自己画出一条弧BC以及它所对的圆心角和圆周角,并用量角器分别测量他们的度数,回答∠ACB 和∠AOB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请同学回答,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留出足够时间供同学们自己画图、探讨,并归纳出结论)生:∠ACB=1/2∠AOB 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归纳出: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师:继续出示PPT,引导学生画出圆心角∠BOC 和圆周角∠BAC的几种位置关系?并用PPT展示。
师:圆心与圆周角存在三种位置关系:圆心在圆周角的一边上;圆心在圆周角的内部;圆心在圆周角的外部.活动4【活动】圆周角定理的证明
师:要得出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那么以上述三种情况我们都必须要证明。我们先选择其中的第一种情况进行证明。那么如何证明呢?(学生先独立思考, 然后在同伴间悄悄交流自己的思路.)生:由同圆半径相等可知,OC=OB,所以∠C=∠B,根据定理“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可得,∠AOB=∠C+∠B=2∠C,即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师:证明得非常好,给予鼓励!师:当圆心在圆周角的一边上的时候,圆周角∠ACB的边AC部分就是⊙O的直径,因此给证明思路的寻找带来了不少方便,当圆心不在圆周角的边上时,比如在角的内部,又该如何证明呢?(学生开始对第二种情况观察,分析,交流„„)生:连接 AO 并延长交⊙O 于点 D,可以转化为第一种情况的证明,即,如果作过点C的直径CD,那么,由(1)中的结论可知: ∠ACD= ∠AOD,∠BCD= ∠BOD,两式相加即可得到∠ACB= ∠AOB.师:很好!请同学们在学案上写出这种情况下的证明过程,之后完成最后一种情况的证明,同伴之间交流自己的证明思路.(各小组学生思考交流后一种情况的证明思路,完成证明过程.教师做思路和规范性点评.)设计意图:在本段的教学中,注意突出图形性质的探究过程,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通过观察度量、实验操作、图形变换、合情推理来探索图形的性质,从而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教学时尽可能地从数学语言的三种形态“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进行描述,以强化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加强数学语言的运用与表达.师:通过上面的证明,我们得到: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其实,等弧的情况下该命题也是成立的。
(教师板书)圆周角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活动5【活动】圆周角定理的推论
1.教师出示PPT,思考: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先独立思考, 然后请一位同学来回答.)学生一:因为∠BAC= 1/2∠BOC,∠BDC= 1/2∠BOC,∠BAC= ∠BDC.教师:回答的非常好,给予鼓励。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得出结论: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2.教师出示PPT,思考: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有什么特殊性?
(学生先独立思考, 然后请一位同学来回答.)学生二:因为∠BCA= 1/2∠BOA,∠BOA= 180°,∠BCA=90°.教师:回答的非常好,给予鼓励。反过来,请同学继续思考: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又有什么特殊性呢?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得出结论: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活动6【练习】圆周角定理的运用
如图,⊙O 的直径 AB 为 10 cm,弦 AC 为 6 cm,∠ ACB 的平分线交⊙O 于点 D,求 BC,AD,BD 的长。
(学生先独立思考, 然后教师给予详细讲解.)活动7【活动】课堂小结(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2)我们是怎样探究圆周角定理的?在证明过程 中用到了哪些思想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使学生归纳、梳理总结本节的知识、技能、方法,将本课所学的知识与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紧密联结,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能力和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活动8【作业】布置作业
14.《日本》教学设计(第1课时) 篇十四
【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 【教材分析】
“多变的天气”是新课程实验教材《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的开篇。之所以将其放在《天气与气候》的第一节学习,是因为天气与生产建设和日常生活关系十分密切。教材通过大量与天气有关的读图、课堂活动让学生学习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天气、气候复杂多样。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地理现象和探究地理事物本质的能力。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在小学学习了一些地理知识,再加上对生活的体验,对天气知识有一些感性和理性认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接受不是很困难。加之本节内容在生活中是很有用处的知识,使教学一开始即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课标要求】
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教学目标】
1.正确描述某地区某时段的天气状况。
2.知道天气与气候的概念,能够说出“天气”和“气候”的区别与联系,并正确运用。
3.通过分析材料,认识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方法】
比较法、图片分析法、探究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你能描述一下今天的天气情况吗?
(学生讨论,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谈谈自己的感受,描述现在的天气。)教师展示几幅天气的图片,引入本节课。
任务1 结合郑州市近期天气状况,学会正确描述某地区某时段的天气状
/ 6
况。
教师出示郑州市5天的天气预报,引导学生观察天气预报中包含那些信息?
(学生回答天气的阴晴、温度、风力、风向等)
教师播放段视频,提问你了解天气预报主持人口中的这些常用语吗?归纳描述某地区某时段天气状况的用语。
出示天气的概念,描述天气就是描述该地的大气状况,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此外还有雪、冰雹、雾、沙尘暴等天气状况。
问题:我们这里常见的天气现象有哪些?(学生发言)
教师出示一段材料,提问:从时间上、变化上归纳天气的特点。
/ 6
根据这段材料包含信息,可归纳天气的特点时间短,变化快。
教师再次展示两段材料,追问:你能根据下面的话归纳出天气的特点吗? 东边日出,西边雨——第一,同一地点不同时刻天气有变化。
早晨雾,中午晴天,傍晚刮风下雨——第二,同一时刻不同地点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课堂练习,看书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词语中哪些是描述天气的?
2、其余几个描述的是什么呢?(气候)
引出下一个讨论问题: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教师解释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区别
联系
天气是气候在某段时间内的具体表现;气候是对长期以来天气变化规律的总结和概括。通过巩固练习,让学生能够区别天气和气候。
/ 6
教师组织课堂活动:
讨论1:你喜欢什么样的天气?为什么? 讨论2:哪些人最关心天气?为什么?
(有人说天气就像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那我们为什么还经常谈论天气呢?那是因为天气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会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
任务2 分析下列材料,说说天气的影响。
教师:结合教材P43活动来引导学生认识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各方面影响。请学生谈谈自己能感受到的生活受到天气影响的事例。
A、天气与交通 B、天气与生活 C、天气与农业 D、天气与军事
学以致用:假如你是一位营销员,现在有下面几种商品,你能选择每件商品销售的最佳天气吗?
/ 6
教师:天气的变化不仅影响到了我们的衣食住行,还影响到了农业、交通、军事等。由此可见,天气的变化能引起人们生产生活的变化,所以,我们才很关心天气情况。如果能够预知近期的天气,就可以及早作好各种准备,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避免和预防不利的天气的危害。
讨论:遇到下列天气我们该怎么办?
1、遇到浓雾天气我们怎么办?(减速慢行、汽车开车灯、带口罩保护呼吸道。)
2、据统计,寒潮来袭时是慢性支气管炎、脑溢血、心肌梗塞、过敏性鼻炎、胃肠病等慢性病高发期,人体难以承受这种气温骤降,因而寒潮也是对我们健康和生活影响较大的一种天气现象。(我们要多收听天气预报,做好防寒保暖的准备工作,多进行体育锻炼。)
3、雷电天气(若在室内窗户紧闭的,避免使用用电设备且远离电话;如在室外,远离孤树或高树,远离较高的金属物体并且蹲在地上,使你的身体尽可能少的接触地面。最后一种办法就是藏身于树丛中最矮的一棵树下。)【课堂小结】
【课时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词语描述天气的是()A.绵阳未来24小时有间断小雨
/ 6
B.江油大部分地区冬暖夏热 C.极地地区全年严寒少雨 D.昆明四季如春
2.以下现象属于气候的是()A.吐鲁番昼夜气温变化剧烈
B.昨天一场暴雨袭击了济南市,造成了城市积水 C.清明下着小雨,给祭奠故人带来了不便 D.一场寒潮让所有树木一夜之间落了叶子
3.2016年7月8日,福建省因“尼伯特”台风影响,高速公路关闭路口,造成车辆不能上路,此事实说明了()
A.天气影响生产 B.天气影响交通 C.天气影响学习D.天气影响战争
4.“遛狗不见狗,狗绳提在手,见绳不见手,狗叫人才走”。这段话调侃的恶劣天气不仅影响了交通运输,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健康不利。这段话反映的天气是下图中的()
5.我国第19号台风“天兔”于9月22日在广东汕尾登陆,对我省造成严重影响,中小学生大范围停课。当台风来临时,我们要做好相关的防御措施,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A.继续室内外大型集会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 B.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 C.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和广告牌 D.人员勿随意外出,危房人员及时转移
6.某地突降大雪,在高速公路上滞留了约4000辆机动车。这个现象说明了()
A.天气与工业的关系 B.天气与军事的关系 C.天气与农业的关系 D.天气与交通的关系
15.例谈阅读教学第一课时的教学策略 篇十五
关键词:阅读教学,加强预习,效率
在实际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教学常常会陷入机械呆板和过于模式化的窘境,怎样让第一课时教学既扎实有效,又呈现精彩呢?
笔者最近研读了特级教师于永正的《于永正语文教学精品录》 和特级教师潘文彬的《走在语文路上》,受到了一些启示。现从中摘录四则第一课时教学案例片段,让我们在特级教师的教学中寻找开启我们心智、转变我们思维的钥匙。
一、目标单纯,层层推进
案例:《第一次抱母亲》:特级教师于永正
师:请你们带着自己的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课文里的生字都有拼音,不认得的字可以拼读一下,要求大家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把生字记住,同时要思考你们的问题。
学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随后,于老师指导读词“翻山越岭” “愧疚”,并理解这两个词的字面意思。
师:现在有把握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的举手。(教师发现举手的人少)同学们,把书读好的确不容易,举手的那么少,我再给大家5分钟时间,把课文读一遍,好吗?
学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师:我发现同学们第二遍读课文的时候,表情和第一遍不一样,你们的表情告诉我,你们课文读懂了,我从你们的表情上看出来了。谁愿意站起来把课文读一读?我想请五位同学来读。(依次叫起了五名同学。)
师:到目前为止,读了三遍课文。三遍课文下来,就能读得那么好,你们班朗读的水平非常高。于老师备课的时候也读了好多遍, 但我读得不一定有你们好,我也不一定读得正确,但是我想读一遍给你们听,好吗?(生齐答:好)请把书打开。
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
【评:此时台上台下鸦雀无声,大家都在静静地听着于老师的朗诵,都被于老师绘声绘色的朗读带进了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 也深深地被课文中的母子之情感动着。当读到最后一段时,于老师按下了录音机,一段舒缓的音乐渐渐响起。当于老师把课文读完, 台上台下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同学们,有人把读书叫“煮书”。书怎么煮呢?煮书就是把书读熟,读出味道来,把文章读懂,把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来。所以有人把读书叫“煮书”。刚才我听你们朗读,我觉得你们真了不起,读了两遍课文,就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畅,我想,你们听了于老师朗读课文,也会想于老师哪些地方比我读得好?我们应该互相学习, 相信大家有这样的感受,因此,请大家再一次把书拿起来,好好地读,读懂,读出味道来,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来,这才是真正的读书。
[评:一节课40分钟,由30分钟安排的都是读书。学生读了四遍,听老师示范朗读一遍。文章比较长,一遍读下来,需要5分钟。 师生读了五遍书,目标单纯,效果明显,学生做到了正确、流利地朗读。于老师通过观察学生读书时的表情,了解到学生初读课文达到的不同的层次,就像更羸听到大雁的鸣叫就知道大雁的身体状况一样。并且根据学生的学情灵活地展开教学。更重要的是在整个一节课中,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了老师的鼓励、肯定和指引,在这样温馨的、值得信赖的课堂情境和心理环境中学得兴趣盎然、有滋有味、扎实有效。]
二、加强预习,整体感知
案例:《翠鸟》:特级教师于永正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翠鸟》。通过预习,谁知道,为什么给这种鸟取名“翠鸟”,“翠”是什么意思?
生:上学期在“归类识字”中,学过“翠鸟”,书上还有画,带彩的,它身上的羽毛是绿色的。翠,就是绿色的。
师:从图中,你看出了,翠就是绿颜色的,头上的羽毛是橄榄色的,橄榄色就是绿色,所以“,翠”就是绿的意思。
师:现在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看能不能读得正确、流利。先练习一遍,然后我来检查。(学生自由读全文)
师: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指三人读完全文,随时指出读错的字和读得不连贯的地方, 并领读。)
师:对课文的内容了解吧?看谁的记性好,能把这道填空题做出来。
【评:读完课文后,随即出示填空练习题。这填空练习题,实际上是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通过练习,学生在自主预习和教师指导的基础上,实现了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整体感知。这个练习题,设计很巧妙。】
三、开门见山,提高效率
案例:《稻秧脱险记》:特级教师于永正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小稻秧脱险记》。请小朋友跟于老师一起写课题。注意“稻”的笔顺,“秧”的右边第一笔的起笔位置。
师:学这篇课文,我们有四项任务。(出示投影片,教师读)
【评:有的老师开场白喜欢用好几分钟的时间和学生“套近乎”,看起来师生的关系是拉近了,可是,时间也流逝了。于老师没有绕什么弯子,开门见山,开宗明义,切实具体地提出本篇课文的学习任务。这是走向教学成功的第一步。这组目标,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既突出了“双基”训练的要求;又点明了需要认知的问题;既确立了教学的终极目标,又点明了操作程序与方法。在随后的教学过程中,于老师引导学生紧紧围绕目标中的第一、二项展开教学, 学生学得很扎实。】
四、引导质疑,唤醒期待
案例:《鸟的天堂》:特级教师潘文彬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请看老师写课题。
师:当“鸟的天堂”这四个字映入你眼帘的时候,你的脑海里闪现出什么问题?
生:“天堂”是什么意思?“鸟的天堂”是什么?
生:“鸟的天堂”在什么地方?那个地方是什么样子的?
生:人们通常把苏州、杭州称为“人间的天堂”。那么,课文是把什么称为“鸟的天堂”的?为什么要把它称为“鸟的天堂”呢?
生:鸟儿在“天堂”里是怎样生活的?
师:同学们根据课题脑海里一下子就闪现了这么多问题。真是好样的!其实,课题就如同一个人的眼睛,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我们在读一篇文章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文章的题目。我们应该学会由文题想开去,先根据文题给自己提几个问题,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去读文章,这样的读,才是有目的的读,才会提高阅读的效率。
【评:“学贵有疑。”教者熟谙此理。教学伊始,教者就引导学生课题由课题生发开去,进行质疑问难,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思维一开始就处于跃跃欲试的“愤”“悱”状态,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 这样,不仅诱发了学生探究课文的强烈欲望,还能使教者了解到学生的期待视野,使教学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此外,学生质疑问难,有些问题已经由课题扩展到了课外内容,从而激起了学生课外探究的浓厚兴趣。教者那言简意赅的小结可以说也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良好效果。】
【《日本》教学设计(第1课时)】推荐阅读:
《风筝》第1课时教学设计06-19
《人口》名师教学设计(第1课时)08-10
日本平家蟹 教案教学设计07-11
小学语文第十册《练习1》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8-01
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单词1-48课10-31
课时1-第二节 东南亚_教学设计_教案10-01
最受日本学生欢迎的五所日本大学08-12
《夜色》教学设计第2课时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