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贫困救助申请书

2024-09-10

大学生贫困救助申请书(共13篇)

1.大学生贫困救助申请书 篇一

大学生贫困救助申请书

尊敬的学院领导:

您好!

我叫,女,21岁,来陕西咸阳淳化县的一个贫困农村,家有 口人—父亲,母亲,我和弟弟。父亲母亲是农民,没有经济来源,全家以种地为生,弟弟又在上高中,且由于父亲常年患有哮喘病,母亲要照顾父亲,不能外出打工,家中一直过着清苦贫困的生活。但父亲为了让我们有文化,有出息,十几年来一直默默地带病劳动,忍受病痛的煎熬,舍不得花钱看病,全家也省吃俭用,不敢乱花一分钱,从而给我们创造上学的条件和机会…… 从幼小的心灵开始,我感受到父亲和母亲的伟大—虽然他们很贫穷。最终通过我不断地努力终于圆了大学梦!

但是,相比初中,高中,大学的学费成了天文数字。它远远超出了我们全家的总收入,这让我们全家高兴之余,也随之多了一份忧虑。同时,弟弟也在上高中,家里没能力承受我俩的学费负担,就到处东拼西凑。但这几年为了让我俩学习无后顾之忧,父母瞒着我们也向亲戚朋友借了不少债至今未还上,确实是能借的都借了,再也没办法借到了。现如今,党和国家的政策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这让我这样的学生看到了求学的希望。我非常感谢党和国家对贫困学生的关心。真诚希望领导给我一次机会,一解我求学之路的燃眉之急。我会努力好好学习,争取上进!完成学业后回报社会。

为了顺利完成学业,我需要和希望得到你们的帮助—兹申请贫困生救助金。

此致

敬礼!

2014

申请人: 年 9月2日

2.大学生贫困救助申请书 篇二

(一)奖学金

我国各高校现行的奖学金来源主要有国家奖学金、学校奖学金和其他社会资金(包括企业和其他基金组织)设立的各奖学金项目。其中国家奖学金在级别和金额上都远超其他两种,但也恰恰因为这两种特点,反而使国家奖学金并不能完全发挥其助学作用。首先,国家奖学金名额太少;其次,国家奖学金金额虽然较高,但是往往“僧多粥少”,许多学校为了兼顾更大范围学生的利益,采取对贫困生划分等级分配或者平均分配的现象,导致国家奖学金最终只能杯水车薪。另外学校奖学金每年发放的总额相对较少,大部分学校都是以综合测评成绩为主要评定标准。综合测评主要是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考勤、纪律、活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的结果,而又以学习成绩为主要评定依据。在学习成绩的评定方面,有的学校不仅有班级名次还有不及格门数等限制,名目繁多。这些规定看似合理,其实不然。尤其是对于那些来自偏远山区的学生来讲,他们与其他学生所接受的基础教育的差异,往往导致他们即使非常努力,仍然会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而得不到奖学金。由此导致学校奖学金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救助作用也是微弱的。

(二)勤工助学

为了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费用支出问题,许多高校在校内为学生开辟了勤工助学岗位,如保洁、搬运、资料整理、发放文件、传递信息、仪器维护等,一些大学还设立了“助学、助管、助研”三助岗位。这些工作岗位的设立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辟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自立自强解决经济问题的途径,也成为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乐于从事的工作。很多学校的“三助”岗位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救助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学校的力量毕竟有限,校内勤工助学岗位数量有限,工作报酬较低,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基本解决学生的日常生活问题。

(三)特困补助

特困补助主要是高校针对一些经济上遇到特殊困难或者家庭遭遇重大变故的学生设立的非固定性的补助方式,是针对学生本人或者其家庭遭遇的特殊变故,向学生所发放的一次性、临时性的补贴。这种补助方式在高校尚不普及,涉及面比较窄。由于其非固定性和不普及性,所以这种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学费甚至生活费等问题。

(四)助学贷款

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国家助学贷款是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和生活费的重要渠道。借款学生通过学校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于弥补在校学习期间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的不足。这种借款学生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只需要承诺毕业后按期还款,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因此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欢迎。近年来,国家对教育事业和高校学生的助学贷款工作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旨在保证高校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进行。近年来,为了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财政部和教育部还联合出台了《高等学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助暂行办法》,规定高校毕业生签约基层就业,服务三年期满,其在校期间申请的国家助学贷款由国家采取逐年代偿的办法,从而加大了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力度。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助学贷款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然遭遇到银行的不合作态度。由于我国的个人信用体系不够完善,银行出于规避风险考虑,在办理助学贷款时往往设置门槛较高,助学贷款的发放数量较少,各地银行助学贷款办理手续繁琐,部分学生由于申请手续不齐全而贷款失败,从而无法按时缴费。对于那些家庭经济极其困难的学生,很多银行拒绝放贷,导致越是急需借款的学生越是无法办理助学贷款来抵偿学费。

(五)减免学费

减免学费是高校针对那些家庭经济困难,存在缴费障碍的大学生实行的按一定比例减免学费的政策。这种政策虽然在大多数高校都存在,但是具体实施起来却极为困难。尤其是一些相对落后、偏远的地方新建院校,没有足够的财力去应对此种情况,因此减免学费政策在救助贫困学生方面并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很多学校标准不一,有的按照学习成绩,有的依据学生的日常消费水平(包括手机、数码产品的使用)等方面。由于评定标准不一,操作起来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使得各高校在贫困生的认定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不能兼顾公平,一些学生颇有微词,各高校在这方面开展工作时也进行得不够顺利。

(六)绿色通道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实行成本分担机制,是国际惯例,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支付学费理所应当。为了保障那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顺利入学,完成学业,许多高校为大一新生开辟了“先入学、后交费”的“绿色通道”,实行缓交学费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为那些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筹措学费的大学生提供了方便。但是缓交学费不能等同于不交学费,即使顺利入学,这些贫困学生仍然会为学费、生活费、住宿费等学习生活费用支出困难而担忧。有些学校为了防止欠费现象的发生,还将“是否交费”作为学生评定奖、助学金的首要标准。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无法按期缴纳学费同样享受不到奖、助学金的救助。

二、完善贫困大学生救助体系的对策

第一,学生家长和学生本人应该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高等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接受高等教育应该按期交纳和支付学习费用。目前,很多学生和家长对此问题认识有偏差,“等、靠、要”的思想严重,过分依赖和等待政府部门和学校救助。甚至有些大学生即使家庭经济情况不困难,也存在着恶意欠费的问题。很多高校尤其是地方新建院校由于学生欠费,财政运转困难,严重束缚了学校的进步和发展。

第二,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自强意识。国家和学校的救助能力毕竟有限,只能作为解决一时困难的辅助手段,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学校应该充分发挥积极作用,提倡和鼓励学生通过诚实劳动,多方探索途径,真正实现自我救助。同时,由于在校生家庭经济情况参差不齐,有些高校大学生盲目攀比现象严重,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经济压力过大产生自卑、焦虑和抑郁情绪,严重的还会出现心理障碍。因此,学校尤其要重点关注这部分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教育他们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培养节俭观念,学会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

第三,政府和学校相关部门应该通力协作,在现有的贫困生救助体系的基础上,转变工作作风,拓宽工作思路,变被动为主动,积极为完成贫困大学生帮扶解困工作开辟新途径。一方面,要积极拓展勤工助学岗位。当今高校实行的勤工助学制度,为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大多是重复性劳动,缺乏技术性和实用性,与学生的专业知识联系较少,学生的实际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本人也得不到实际锻炼。因此,政府和学校应该充分发挥其联系社会的纽带作用,积极为学生开辟社会勤工助学岗位,不断拓展大学生实习基地建设,走校企联合之路,使原有勤工助学岗位从校内扩展到校外,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作用,从而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较为稳定、可靠的勤工助学岗位。另一方面,对于那些自立自强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该在校内形成一整套激励机制。对于那些积极努力,自立自强成功解决自身经济困难问题的大学生,学校要适当的树立典型,加大宣传力度,并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奖励和扶持。通过这种激励政策来鼓励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加入到自我解困队伍中来。由此既减轻了学校的负担,又提高了学生勇于实践、应对困难的能力。

第四,各级政府和学校相关部门还应该采取一系列配套措施来保障现有贫困大学生救助体系的良好运转。一方面,对于那些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校应该优先为他们提供就业指导,积极向有关单位推荐就业,为他们毕业之后偿还助学贷款或者解决经济困难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对于办理助学贷款的学生,学校应该建立诚信档案,引导他们树立诚信意识。对于那些接受社会资金或者个人资助的学生,更应该重点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和奉献意识,引导他们在走出校门、踏上社会之后切实践行敬业奉献的理想和信念,用自己的知识为国家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分析了我国现有救助体系的运转状况,指出了其中存在的弊端,并提出了应建立多管齐下的长效救助机制,以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救助体系,对策

参考文献

[1]何健学,王晓萌.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02-103.

[2]王迎丰,杨荣.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南方论坛,2006,(10)74-75.

3.贫困母亲救助项目的“爱心大使” 篇三

中华慈善总会贫困母亲救助项目于2010年7月启动,属于扶贫救助项目,主要救助贫困地区的贫困母亲和特殊贫困女性,包括单亲贫困母亲和她们的子女就学扶助,另外还救助由于家庭暴力所致的在押女性犯人的家属,这是中华慈善总会扶贫行动的一项新内容,也是全社会关注这一特殊弱势群体和国家深入扶贫济困工作的重要一步。

通过实施“贫困母亲救助”以及各种公益慈善宣传活动,给那些需要帮助的贫困母亲送去了关怀和救助善款,为改善她们的生活环境和家庭条件,做出不少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这几位著名歌星担任爱心大使后,都积极表示愿意以多种形式义务为贫困母亲救助项目做爱心宣传,并在以后的项目开展中,与我们一道在贫困母亲慰问、慈善义演、慈善宣传等活动中无偿奉献爱心。

慈善事业需要我们大家的支持,为那些生活在极端贫困环境里的母亲及家庭送去我们的爱心和温暖,为她们能更好地生活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我们始终认为救助贫困母亲,就是在挽救一个家庭的未来,就是在为构建和谐社会尽一份力量。我们相信有了这几位著名歌星的联盟加入,将会带动更多的爱心人士来参与和帮助贫困母亲及其家庭,为我们的慈善事业添砖加瓦。

4.贫困救助申请书 篇四

尊敬的辅导员:

你好

我是来自XX市程XX的一个小村里,家里一向都以耕种作为家里的主要收入,有十亩多的地,全靠父亲耕种和偶尔的在镇里做工来维持生计。家里有六口人,由父母抚养我和妹妹两个人的成长,现在家里还有70多岁的爷爷和奶奶,身体欠佳。爷爷去年(2012年)暑假时因出车祸致使现在留有后遗症需啊哟靠药物维持,奶奶体弱多病,没有任何劳动力!由于家庭经济较困难,我从高中起,就开始利用暑假在外面打零工,来赚取下年的生活费,以此来减少家里的经济负担。现在在大学也经常利用双休日做兼职,来贴补我在大学的生活费用,但是大学学费的昂贵,再加上现在妹妹也上了高中,家里的经济负担突然加重!光靠种农作物已不足够支撑家里的开支和我与妹妹的学费,再加上爷爷现在身体状况欠佳,行动不是很方便,使家里的经济状况更是雪上添霜!

今年,由于天气原因,大部分农作物被干旱,导致农作物大量减产,使本来就困难的家庭更是捉襟见肘,父亲为了我和妹妹的学费不得不外出务工(浙江绍兴),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母亲一人身上另外母亲还必须给妹妹洗衣做饭,很是辛苦,在暑假的这些日子我深深体会到了母亲的艰辛与不易,让我感受到了这么些年父母为了我和妹妹两人所付出的一切,我很想帮助父母来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现在有了政府和学校对贫困学生的这些扶持的政策,我希望通过这一途径暂时缓解一下家庭负担,作为一个大学生,生活的磨难让我明白为人儿女的责任,我知道这些钱只是暂时的,我所要做的是通过这个机遇,更快的充实自己和武装自己的头脑,更快的适应变化愈来愈快的社会,所以希望国家能够给与我帮助,帮助我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业。我会更加努力学习,努力学好医学知识,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希望能在今后帮助家里解决经济负担,同时也能为我们社会和国家做一点我微薄的贡献。

我恳求校领导能在生活上给予我一定的帮助,目前的困难作为仍在身处象牙塔的我确实难以解决。如果校领导批准了我的申请,我一定在为数不多的日子里,顽强拼搏,争分夺秒,以出类拔萃的成绩来回报母校给予我的关爱。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5.个人贫困救助申请书 篇五

申请人:XXX,X,汉族,现年XX岁,家庭其他成员X人。家住XXXXXXXXX。

本人 因患有乳腺肿瘤,先后各在XXXX立医院、XX等多家医院进行检查治疗,最终确诊为乳腺恶性肿瘤。

近一年的诊断治疗费用以及亲属为服侍病人的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共用去十二万多元;目前还面临着后期的化疗治疗以及更加昂贵的医药费用。在医院大部分的治疗费用都是从亲戚和朋友中借款筹备治疗的。

因本人家庭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大的不到四岁,小的才10个月;家中父母年纪已大,丈夫还要照顾我以及孩子,经济收入无其他来源,家庭非常困难,现本人已经欠下了重重债务。因无法承担这样的大病医疗费用不得不向医院申请出院回家进行保守治疗。因此,本人特向XXXX人民政府民政办申请大病医疗救助。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6.大学生贫困救助申请书 篇六

一、高职院校贫困学生救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 学生工作系统和教学工作系统脱节现象

随着贫困生资助政策的改革, 贫困生在生活和学习方面都获得了国家的很大帮助, 但是其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一方。首先体现在学生工作系统和教学工作系统脱节的现象。学生工作系统与教学工作系统与人才培养质量关系最为密切, 是培养出优秀人才的前提保障。所以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学生工作系统是教学工作系统的后勤保障, 教学工作系统又是学生工作系统工作质量的直观表现。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不能够分开。但是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贫困生救助工作忽略可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学生工作系统和教学工作系统的工作没有进行良好的沟通和衔接, 导致脱节现象的发生, 贫困生的救助工作的开展频频受阻, 从而导致贫困生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 而且承受的家庭压力也越来越大, 影响学生心理建设,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成熟以及正确人生观的树立的关键时期, 贫困生的正确人生观的树立更加重要, 所以目前存在的学生工作系统和教学工作系统相脱节的现象, 十分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 缺乏完善的跟踪机制

国家提出的一些贫困生救助的政策, 帮助了很多高职院校贫困生解决生活上的经济压力, 但是高职院校还是缺乏一些完善的跟踪机制, 国家和高职学校开展贫困学生的救助工作是为了解决学生生活上经济方面的压力, 因为很多贫困学生由于家庭条件比较艰苦, 迫于生活的压力, 导致影响学习成绩。但是学校和国家颁发的助学金或者是助学贷款的真正去向, 还缺乏相应的跟踪机制。如果只是重视资金的供给, 而不重视这些资金的去向, 导致一些自控力不强的贫困学生拿着国家或者学校颁发的助学金进行挥霍, 用在了非学习和生活的地方, 这样失去了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真正意义。

(三) 贫困生认定程序不健全

由于国家或者是学校颁发的助学金和助学贷款的金额是相当诱人的, 只有贫困生才有资格享受这样的政策, 所以很多高校的学生有自己的私欲, 即使家里的条件很好, 也要申请国家助学金或者是学校助学金。很多院校进行贫困生认定采用的的条件是, 有县级以上的贫困证明即可, 所以很多学生钻制度不健全的空子, 又由于贫困证明的办理过程比较简单, 家里不困难的学生也办理了贫困证明, 学校在没有进行全面的了解这些学生开具的贫困证明真伪的情况下, 也没有对学生家庭进行全面的了解情况下, 认定贫困生。这样导致一些家庭确实苦难的学生, 由于不善于表达很可能失去获得国家资助的机会。也有可能发生一些家庭条件很好的学生学习成绩也很好, 但是一些贫困生的学习成绩不是很好, 在评定贫困生的时候, 学习成绩也占有一定的评价分值, 这样会导致一些学习不好的贫困生失去国家资助的机会。所以不完善的贫困生认定程序, 会导致贫困生资助工作质量不高。

二、解决措施

(一) 保证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紧密联系

针对于上面提到的在高职院校进行贫困生救助工作时候出现了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脱节的现象。高校应该加以改进。首先应该落实辅导员深入课堂和联系任课教师制度, 辅导员应该与任课老师进行及时沟通, 互相通报。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关情况进行互相交互了解的所有情况, 这样做到对于贫困生的全面了解。其次, 任课教师在有效组织整体教学的同时, 有针对性的指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效学习, 因为贫困学生可能由于自己家庭情况的不好, 而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 在学习上也会产生很大的阻力。所以老师应该对于贫困学生的教学跟家重视, 辅导员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业进行动态的跟踪帮教和救助, 落实辅导员联系家长制度, 与家长保持沟通, 以形成教育合力,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业进行督导。以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以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学校制定了《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办法》并以综合素质考核为评定奖助学金的硬性标准之一, 以此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并且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对国家 (政府) 奖助学金获得者、辽宁省励志成才大学生等进行大力表彰, 广泛宣传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 以激励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刻苦学习, 端正学习态度, 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 克服生活上的困, 难勇往直前, 通过自己的力量改变命运。

(二) 完善贫困生认定程序和助学金追踪制度

应该在原有程序的基础上, 增加贫困生评定的标准, 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了做到更加的公平公正的将助学金发放到真正需要的学生手里, 特制订了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细则》。同时还要保证这些程序的科学合理性。而且, 在颁发完助学金之后, 要追踪学生对于资金的用处, 可以让学生制定资金使用的计划书, 这样能够对其安排资金有一定的约束。保证每个贫困生会得到国家的资助, 而且资金也是合理的使用, 促进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顺利进行。

结语:

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助学工作的不足之处表现学生工作系统和教学工作系统脱节现象、缺乏完善的跟踪机制、贫困生认定程序不健全, 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注意这些问题并能够合理解决。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 教育改革的深化, 许多高职学校越来越重视贫困生的生活资助工作。国家提出了一些对于贫困生的资助政策, 目的是让贫困生和正常学生一样, 能够拥有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近年来, 由于高职院校的学费与高等院校的学费有一定的差距, 随着高职学校贫困生数量的增加, 对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本文通过讨论高职院校贫困学生救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希望对以后的高职院校贫困生的救助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职院校,贫困生,救助工作,问题,策略

参考文献

[1]谢少娜, 苏白茹.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黎明职业大学为例[J].新余学院学报, 2013 (01) .

7.从伦理学的角度看高校贫困生救助 篇七

[关键词]伦理学 高校 贫困生 救助

大学生群体历来是社会瞩目的焦点,贫困生作为其中的一个独特群体,承载了更多的关注和期望。当前,高校贫困生面临的状况令人堪忧,从一定意义上说,他们是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针对贫困生出台的各项管理措施和规定,旨在维护贫困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也蕴涵着新的伦理价值判断。

一、救助贫困——政府的责任伦理

首先,维护高等教育公平是政府的伦理责任。民间自发救助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贫困生的困难,但随意性较大,属于自愿行为,不能强迫,缺乏连续机制,所以最根本的救助途径应该是政府救助。政府掌握公共权力,就理应承担相应的义务,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增进公民的整体福利。救助处于弱势地位的高校贫困生符合人道关怀的道德原则,目的在于缓解贫困生的经济压力,提高现实的生存能力和未来服务社会的素质,这是政府的职责所在。

其次,保障个体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政府义务。人类社会的进步不是纯粹的物质增长,而是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生存权和发展权是任何人发展的前提性要素,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全部或者部分丧失这些权利,公民的个体发展受到阻碍,社会进步就无从谈起。把人作为目的,促进每一个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归宿,是服务型政府的宗旨和信仰。高校贫困生是可预期的人才资源,对社会具有潜在价值,救助那些因为经济困境而举步维艰的学生,不仅在保障公民人权的意义上具有必要性,而且对社会发展远景也有深刻的意义。

在救助体系中,政府理应扮演主导角色。就高校贫困生来说,其占有的社会资源少,但在资源有限的状况下,政府通过公共管理职责的履行,向其提供生存和发展的必需品,适当地保护弱者,防止教育资源过于集中的“马太效应”,才能维护了实质的公平和社会正义。政府的财政源于“纳税人”,理应用于完善社会福利,帮助那些陷于困境的公民。同时,政府明显的资源优势,可以形成连续救助的体制保障,形成制度的连贯性。目前解决高校贫困生入学难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助学贷款,即由商业银行提供,通过学校向提出申请的学生发放一定期限和一定额度的贷款,由学生毕业或就业或地收入偿还,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但更值得关注的是,政府救助的职责除了物质解困之外,也包括精神和心理的扶助。

二、关怀弱者——社会的人道伦理

政府是主要的救助主体,但因救助的覆盖面有限,途经也相对不足,因此发展多元化的救助主体,形成包括个人、企业等的自发救助体系势在必行。目前,有些企业或个人资助贫困生,附加主观设立的要求和条件,甚至邀请受助学生公开谈感受、表决心,对此不少贫困生宁愿承受生活的窘迫也不愿意接受资助,诸如此类给贫困生带来心理伤害的现象引发我们关于社会救助的道义伦理的深思。

从根本上说,“贫困”不是简单的经济概念,它涉及了更多难以估量的隐性指标。除了物质资源匮乏的经济内涵之外,贫困延伸和辐射的外延还包括贫困主体与所处环境中物质资源的关系、与人的关系、与知识与技术的关系以及与一些社会机构的关系等。当个人或者群体的这些关系失去或者被部分地剥夺,以致无法得到所需资源以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或者没有能力去驾驭和调动资源和关系时,该主体就是贫困的或者会沦为贫困。经济上的劣势地位和对资源的低支配能力会导致贫困生的心理和社会关系上的劣势地位。所以,媒体或捐助主体大张旗鼓地展示其善良的本意,向人们彰显自己的“义举”时,救助已经在伦理意义上变相扭曲;贫困救济补助发放前公示、资格审查虽然客观上有助于提高救助的透明度,却难以避免使部分受助者的尊严受到伤害。

经济匮乏,绝不能成为一个人精神受到羞辱的理由;相应地,扶贫也不能止于物质层面的救援,情感体谅、人格尊重等精神层面是救助的内涵价值,甚至是更关键的。也就是说,缓解经济困难,并不是扶贫的全部价值所在,让人活得体面、有尊严,并在全社会高扬关爱和温暖,在更多的人心中播种下爱和互助的种子,实现社会和谐和正义,才是救助的要义。

“施舍的最高原则,是保持受施者的尊严。”同样,资助的最高原则,就是保持受助者的尊严,一切救济行为都应当以尊重其权利、人格和尊严为前提,以满足其需要和促进其发展为目的,以人文关怀为价值归宿,渗透对人的生命、尊严的真切关心、尊重和爱护。任何损害受助者的尊严、隐私权等的救助,都是违背扶贫慈善的基本伦理的,是对工具理性的过分张扬。救助是人类的一种美德,这种道义行为是无条件和不图回报的,因为从根本上讲,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需要救助,救助行为必须基于道义,而不是获得回报或其他。人们所追求的和谐社会。不仅应有丰富的物质资源,公正的社会秩序,更应有深厚的文化道德资源,这是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内在力量。

三、心怀感恩——个体的美德伦理

有些捐助活动为受助者提供支援服务的机会,以促使其积极回报和服务社会,由此开创了一种新的捐助模式,避免了资助人和受助对象“面对面”的某种“尴尬”,使具体的资助对象变为泛化的社会,保护了受助者的隐私和尊严,又使他们在公益服务中逐渐树立自信心,赢得社会尊重,同时明白“受助于社会,当回报于社会”的道理,将爱和人性的关怀延伸至整个社会。爱心由此绵延不断,社会帮助的源头活水不至于枯竭,就助者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和传递,这不失为化解贫困生“两难困境”的有益尝试。

贫困生救助在根本上是一种道义行为,就助者的出发点是伦理道义感和道德责任感,是高尚的事业,并不是以获得任何形式的回报为行为动机,但是这并意味着贫困生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资助却不承担任何的义务和责任,甚至知恩不报。中国传统文化对救助和爱心有过很多论述,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唐雎说信陵君》中“人之有德于我,不可忘,我之有德于人,不可不忘”的名言。它包含了以下两个层面:

“不可忘”意味着对救助者的感激,并由此延伸为对社会的感恩和回报意识。只有理解和懂得感恩才能使救助的功效充分发挥。如果不能识恩、知恩,不但不能充分领会所得到的爱和温暖,反而会产生两种错误的认识:一是将救助看作应得的待遇,肆意挥霍;一是将救助看作外来的负担,遂以逃避。由此,救助的本意和旨在传达的人性关照被消解,爱心成为徒劳的牺牲和救助者单向德付出。

“不可不忘”是更高层次的境界,救助者奉献的意图不在于求回报,但受助者由衷地认可所得恩惠,并对其他需要救助的个体给予自己力所能及的救助。这种施恩面对的是宽泛意义上的任何需要救助的成员个体,也可以体现为对整个社会的情感,如树报国之志、铸强国之才、践效国之行。这种付出是受恩者以自身施恩的方式展现出来的,是对感恩、报恩的升华,即施恩不图报。

因此,在高校贫困生救助中相关部门和组织应更多地彰显人性关怀,在实践中探索救助艺术,促使物质救助和精神救助齐头并进,培养受助者的感恩意识和自立自强意识,以契合和生发出更高层次的社会责任意识,提升他们改变自己人生道路的信息,并将救助精神和爱心发扬光大,形成文明互助的良好社会风气。

参考文献

[1]王海明. 公正、平等、人道[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程立显. 伦理学与社会公正[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约翰·罗尔斯,何怀宏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8.大学生活动策划书救助贫困生 篇八

活动策划书主要内容:

(一).基本情况简介

(二).活动目的

(三).活动时间

(四).活动开展地点

(五).活动主题

(六).参与活动人员安排

(七).救助对象

(八).活动的.意义

(九).活动具体实施方案

活动策划人:杨xx

(一).基本情况简介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特别是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改革以后,高等教育部分费用由个人、家庭负担,于是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

为此,党中央、国务院下大力气构筑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如,建立贫困大学生助学基金,设立国家助学贷款??各高校、社会各界也以多种方式资助贫困生。应该充分肯定,我国高校贫困生助学工作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相对于日益扩大的贫困生需求,目前我国高校贫

困生助学工作及其体系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尚未建立起足够强有力的、稳定有效的工作机制,因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我校,贫困大学生问题相对明显。为此,我校,院整合个各方资源,从我校实际出发,相继制定一系列“奖,助,补,减,免”措施,意在帮助一些贫困学生解决经济方面的问题,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同时,在我市范围内,我们特举办此次活动,意在在全社会倡导“互相帮助,共献爱心,”让社会关注贫困大学生,帮助贫困大学生。

(二).活动的目的:

我们本着“互相帮助,共献爱心”帮助和关心贫困大学生,共求发展这一目的。

同时,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我们坚持我们此次活动的口号“共献一点爱,同享一片天”,我们坚信,通过此次活动,在全社会树立关心爱护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支持, 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的意识。

(三).活动时间:

XX年11月

(四).活动开展地点:xx市

活动协调中心:xx科技大学

(五).活动主题:

《共献一点爱 同享一片天》

(六).参与人员安排:

9.大学生贫困救助申请书 篇九

关键词:农村贫困救助制度;和谐社会;新农村;意义;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C913.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4-0011-02

现行的农村贫困救助制度是针对农村贫困群体而设立的社会救助制度,具体来说,农村贫困救助制度是国家和社会通过具体帮助农村中的贫困人口,解决其实际生活困难、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项社会救助制度。[1]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的历史新时期,构建农村贫困救助制度具有哪些重要的意义?构建农村贫困救助制度是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作浅要分析。

一、构建农村贫困救助制度的重要意义

1.构建农村贫困救助制度有利于维护农村贫困群体的社会保障权

所谓社会保障权是指在公民因年老、生育、疾病、伤亡、失业或其他原因而使其劳动能力受到影响或造成生活困难时,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使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的权利。[2]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而农村贫困人口占贫困群体总人数的3/4以上,由于社会保障权长期受到歧视和忽视,目前这部分贫困群体能享受实质性救助的人口只占10%左右。因此,农村贫困救助制度的构建有利于维护农村贫困群体的社会保障权,使农村贫困公民从制度层面上能够获得同等的待遇和平等的机会,享受到宪法所赋予的帮助、救济等基本生存权利。

2.构建农村贫困救助制度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据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提供的资料显示,2008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7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761元,两者之比为3.3∶1。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悬殊,造成部分农村贫困群体心理不平衡,不满情绪正在逐渐弥漫,如果对这些贫困群体不进行及时的社会救助,势必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中国的发展需要稳定的环境,而农村的稳定是国家稳定的基础,而农村贫困救助制度的建立,可以使国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式介入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改变社会不同阶层、不同成员的收入分配状况,避免城乡收入差别和地区收入差别的扩大;有利于缓解农村贫困群体的不公平状况,保障农村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进而维护社会公平,促进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发展的进程。

3.构建农村贫困救助制度是防止农民返贫的重要举措

通过20多年的扶贫开发,中国在消除绝对贫困方面所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但是,近年来,我国各地返贫率平均每年为15%-20%,不少学者甚至认为我国农村的返贫率为20% -30%。[3]返贫实际上就是由具备生存条件和能力到不具备生存条件和能力的情况,由好变坏的返贫结果会给返贫户带来很大的打击,据调查,有很多农户经历了多次返贫后,他们对脱贫的信心逐渐减小甚至自暴自弃,这无疑在客观上进一步加大了农村扶贫攻坚的难度,制约着农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步伐。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返贫比单纯的贫困更具有危害性。[4]面对农村扶贫状况发生的新形式以及严重的返贫现实,我国应该在农村多采用低保、五保、最低生活保障等直接救助制度来支持农村贫困群体,以直接到人的方式进行社会救助,[5]以便帮助贫困户获得基本生存资料,有能力参与公平竞争,为彻底摆脱贫困提供基本的保障。

4.构建农村贫困救助制度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而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2008年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按2008年农村贫困标准1196元测算,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尚有4007万人,若是按联合国人均不足1美元(年收入365美元、约合2200-2400中元每一年计算)为贫困,那么中国贫困人口则可能突破1.5亿人口。这表明我国农村居民还有相当一部分生活处于较为困难状态。为了解决农村贫困状况,一方面,必须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力,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另一方面,国家财政必须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实施农村贫困救助制度,探索建立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救济、扶贫、农村五保户供养等为内容的贫困救助制度,构建一个体制健全、机制完善、内容多样、覆盖面广的贫困救助体系,可以使改革发展的成果进一步惠及农村困难群众,这不仅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且也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

二、新时期构建农村贫困救助制度的可行性

我国现阶段建立农村贫困救助制度无论从经济基础、政治基础、理论基础还是实践经验上来看都是可行的。

1.国家财政充实,为农村贫困救助制度的构建提供了经济可行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快(见图1),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财政收入也有了很大增长。据统计显示,到2008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即使实行新的扶贫标准人均1196元,对农村4007万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救助只需479亿元,相当于当年财政收入的0.14%,国家财政完全有能力承受这部分支出。温家宝的2009年的两会工作报告指出,中央财政拟投入社会保障资金2930亿元,比上年预计数增加439亿元,增长17.6%,同时,地方财政也会相应的加大投入,这就为农村贫困救助制度的构建和完善提供了经济上的可行性。

2.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贫困问题,为农村贫困救助制度的构建了提供政治可行性

近几年,中国农村贫困问题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都指出,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提出,2010年前要“尽快解决少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任务,第一次把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到了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一样的高度。党的十七大把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而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又进一步指出要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做好农民工、被征地农民等人的参保工作,要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等保障水平,提高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由上不难看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社会保障问题,这为农村贫困救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为农村贫困救助制度的构建提供了政治可行性。

3.专家学者对贫困救助制度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探讨,为农村贫困救助制度的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国内的研究来看,学术界对政府贫困救助日益关注,其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其一、对于贫困救助理念的探讨。杨立雄(2003)等学者认为我国在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过程中,较多考虑经济和道德因素,设置不合理条件把一部分穷人排除在制度保障之外。[6]其二、对贫困救助建设中政府责任的探讨;李杰矩(1997)认为政府在社会救助中的应该承担;[7]杨方方(2004)认为社会保障改革的实质和核心就是社会保障责任在各方责任主体之间的划分,目前中国社会保障中政府、市场、社会这几个主体之间的责任边界模糊不清,政府没有承担起相应的义务与责任,主体地位。[8]其三、对贫困线的研究,一些学者在研究中采用了更加系统化的贫困测量指标体系,主要关注的是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并对它们进行了更加具体的量化。其四、对农村贫困救助体系建设研究。洪大用(2004)认为单一的生活救助不能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救助需要。 [9]

4.党和政府在长期的反贫困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农村贫困救助制度的构建提供了实践经验

近年来,我国积极开展城乡社会救助工作,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和积累经验,不断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的体系和规范城乡社会救助的各项政策法规,为建立农村贫困救助制度打下了坚实的工作基础,为农村贫困救助制度的构建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如在建立和完善贫困救助体系的各个环节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尊重救助对象的人格,实行科学化管理、人性化关爱;在贫困救助的实施过程中,注意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的原则,逐步推进农村贫困救助制度;将社会救济与扶持生产结合;将政府行为与社会互助结合;将建立农村贫困救助制度与农村基层政权和群众自治组织建设紧密结合,尤其是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结合起来。以上这些都是切实可行的社会救济政策和措施,对建立和完善农村贫困救助制度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曹立前.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2]《中华法学大辞典》编委会.中华法学大辞典(简明本)[M].中国检察出版社.618.

[3]柯元.我国农村返贫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对策[J].九江学院学报,2007(4).

[4]邓大松.刘昌平.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9):17-18

[6]杨立雄.社会保障:权利还是恩赐一一从历史角度的分析[J].财经科学,2003 (4).

[7]李杰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探讨[J].中国社会报,1997-02-18 (3).

[8]杨方方.中国转型期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责任[J].中国软科学,2004(8).

[9]洪大用.完善社会救助,促进社会和谐[J].教学与研究,2004 (12).

10.贫困儿童的社会救助研究评述 篇十

关键词:贫困儿童,现状,救助,福利

1 我国贫困儿童生存现状

目前, 我国对贫困儿童的界定标准不统一, 且国家层面上也未明确这一概念, 因而对这一群体数量的统计也很粗略。2012年亚行经过对16个省的抽样调查推测, 我国目前有超过900万名的贫困儿童, 而这还是保守数字。而贫困儿童中有大部分都生活在农村地区。[1]

我国贫困儿童中绝大部分面临着身体发育问题, 营养物质严重不足; 衣着破旧, 融入同龄人群体存在障碍; 居住环境差, 缺乏独立的生活、学习和娱乐空间。还面临生活卫生设施差、安全饮用水缺乏、资源获取困难等问题。[2]在医疗卫生方面, 贫困儿童医疗保障只能单一的依赖父母参加医保, 医保体系十分脆弱。在教育方面, 贫困儿童的辍学率和失学率都较高。[3]在心理方面, 很多留守贫困儿童也面临一定的心理“边缘化”问题。

2 贫困儿童的界定与测量

国际上对儿童贫困的定义由来已久, 也存在一定差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 UNICEF) 指出贫困儿童就是指“儿童不能作为完整且公平的社会成员参与社会, 自身发展的能力受阻, 儿童在生存、成长、发展过程中, 被剥夺了物质、精神及情感资源获取的权利”。[4]基督教儿童福利会 ( CCF) 也进一步提出了儿童贫困与成人贫困的差异: 排斥、剥夺和脆弱性: 即遭遇不公正待遇, 被否定的话语与权利; 发挥自身潜能所必需的条件被剥夺; 对其所处生活环境中的危险缺乏应对能力。[5]加拿大国际发展署 ( CIDA) 则以人权为基础来定义儿童贫困, 认为儿童贫困是对人权的侵犯。

关于儿童贫困的测量, 比较常见的主要有四种方法:货币分析法、剥夺法、社会排斥法以及福利指数法。[6]货币分析法是比较传统的贫困测量方法, 主要是通过家庭的收入和消费情况对贫困进行测量; 剥夺法使用食物剥夺、居所剥夺、健康剥夺、饮用水剥夺、教育剥夺、生活的基础设施剥夺、信息来源剥夺7个指标来测量贫困; 社会排斥法的衡量指标主要与住房、就业、收入、公民权以及社会关系有关, 儿童社会排斥既包括限制儿童参加社会活动, 也包括父母、家庭以及邻居可能对儿童产生的影响;福利指数法采用8个指标对贫困儿童进行测量, 包括: 物质生活资料、住房、医疗、主观福利、教育、儿童的社会关系、公民参与性、风险和安全性。[6]

货币测量法可以将儿童贫困进行量化, 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解释性。但是该方法仅仅关注儿童贫困的一个维度, 即收入/消费维度, 而忽视了教育、医疗等其他维度, 忽略了儿童与其他家庭成员的差异性以及不同类型儿童的差异性需求。而剥夺法、社会排斥法和福利指数法等儿童贫困测量方法从不同的视角, 采取多维指标体系对儿童贫困进行测量和识别值得借鉴。我国学者王小林基于阿玛蒂亚·森的多维贫困理论, 建构了一个测量贫困的多维指标体系, [7]并结合《儿童权利公约》中规定的儿童基本权利体系和我国的实际情况, 建构出基于儿童权利的儿童多维贫困分析框架。其儿童多维贫困分析框架包括五个维度的指标: 生存、健康、保护、发展和参与。[8]其多维贫困分析框架为我国儿童贫困问题的深入研究指出了一条可行的路径。

3 贫困儿童社会救助政策研究

从国际上来看, 贫困儿童进行救助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9]一是有条件的现金转移支付, 如低保等; 二是基本公共服务费用的减免或者补贴, 如教育费用减免、寄养服务等; 三是针对贫困儿童家庭的就业政策和家庭政策, 如促进母亲就业政策、产假政策等; 四是针对儿童自身成长的保护与支持政策, 如儿童营养改善计划等。

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专门针对贫困儿童的救助政策, 现有的救助政策主要分散在各种社会政策中。针对贫困儿童的救助政策主要包括: 一是基本生活救助, 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供养制度等; 二是教育救助, 如“两免一补贴”政策、“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 三是医疗救助, 如儿童大病救助、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救助政策等。[10]在贫困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方面, 学者们没有做专门的研究, 而只是将关注点放在政策整体的瞄准对象上。在儿童医疗救助方面, 栾文敬等人通过对我国儿童医疗救助政策的梳理, 认为我国儿童医疗救助政策经历了: 隶属公费医疗、合作医疗、劳保医疗, 完全家庭保障,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儿童大病医疗救助四个阶段。从以家庭为主到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 从残补型儿童救助发展到制度性救助, 其主要特点是广覆盖且低水平。[11]在儿童教育救助方面,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弱势儿童教育发展经历了弱关注的发展、关注觉醒的发展、综合发展阶段, 并取得了巨大成就。[12]据2011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数据显示, 我国扶贫重点县的学龄儿童在校率达到97.7%。[13]

虽然我国在贫困儿童救助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政策框架, 并且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但是目前我国的贫困儿童救助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第一, 贫困儿童生活依然非常困难, 部分贫困儿童依然未被纳入社会保障与社会救助范围。第二, 贫困儿童救助政策在城乡和区域之间不平衡。第三, 儿童医疗救助政策申请程序烦琐、定点医疗机构可获得性低等问题致使很多贫困儿童无法得到应有的救助。第四, 贫困儿童在非义务教育阶段缺乏补贴, 费用过高。第五, 对贫困儿童的家庭养护的重视依然不足。[14]另外, 尚晓援等学者对农村孤儿的研究发现, 国家正式制度在孤儿保护中往往出现错位、缺位现象, 这使得一些农村孤儿无法得到正式制度的保护。[15]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贫困儿童救助制度在贫困救助过程中存在错位与缺位现象。

学者在分析我国贫困儿童救助体系及其存在问题的同时, 也对贫困儿童救助的相关理论与基本原则进行了一些探讨。李迎生从社会政策视角出发, 指出社会政策在贫困儿童的社会保护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提出了完善弱势儿童社会保护政策的原则: 基本权利保障原则; 无歧视原则; 特殊保护原则; 社会责任原则。[16]也有学者从社会保护的内涵出发探讨了社会保护政策在缓解儿童贫困方面的作用, 缓解儿童贫困应首先健全与完善社会保护。[17]尚晓援基于社会权利视角对农村孤儿保护体制进行研究, 指出农村孤儿的家庭养护不是基于公民权而是亲属权, 从基于亲权保护原则的制度向基于公民社会权利的制度转变是当前我国儿童保护制度最为迫切的任务也是最大的困难, 也只有基于公民权才能对儿童提供更为有效的支持和保护。[18]而易红认为心理学的弹性理论可以为促进贫困儿童走出逆境提供一条可行的思路, 儿童的弹性发展不仅取决于个人素质, 而是来自儿童与环境的积极互动中。[19]

对贫困儿童救助进行研究的目的在于界定、发现与解决问题。学者们在发现我国贫困儿童救助存在的问题的同时, 也根据相关的理论与原则, 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贫困儿童救助体系的政策建议。总体上来看, 学者们提出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根据不同贫困儿童的现实需求完善相应的救助政策, 扩大贫困儿童救助政策的覆盖面, 保障贫困儿童的基本生存权利、健康权利、发展权利; 二是将儿童作为独立的主体看待, 注重儿童的全面发展; 三是健全家庭支持政策, 为贫困儿童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四是动员社会力量, 整合各种资源, 缓解儿童贫困; 五是建立贫困儿童救助政策的统一协调机制。

4 结 论

11.大学生贫困救助申请书 篇十一

在救助贫困大学生捐赠仪式上的发言 山东省安华瓷业有限公司 各位领导、朋友们:

扶危济困,扶困助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企业的发展也承载着一定的社会责任。我公司多年来始终本着以“以人为本,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原则,致力于陶瓷酒瓶的生产,目前生产规模及各项指标较公司成立初翻了几十番,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在全国同行业中位居三甲之列,雄居江北 助他们圆大学梦想,给贫困家庭一个走出贫困的希望。

教育的发展,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们真心盼望那些贫困的大学生能够顺利踏入大学校门,希望他们刻苦学习,奋发成才,将来报效祖国,建设家乡,我们安华瓷业有限公司也真心的希望为平原县乃至全国的教育事业多尽一份力量,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成高中、大学学业;拿出了20万多元资金投入到学校体育和文化教育事业、社会慈善事业。

今天我们相聚于此再奏扶困助学和谐之音,顺天福只是尽了一点微薄之力,但我相信,倾社会之力,贫困学生们一定会克服困难,与其他同学们一道,倍珍学习机会,奋发向

上,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把自己培养成一名对祖国、对社会的有用之才,为保靖添彩,为母校争光。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请你们相信,回馈社会,顺天福会义无反顾,持之以恒的走下去!最后,我衷心祝愿保靖雅丽中学桃李争艳,人才辈出,继创辉煌!祝愿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各级领导工作顺利!祝愿全体师生们身体健康!吉祥如意!

谢谢大家!

然而,在我们身边,还有一些母亲,她们因为贫困,因为单亲,她们独守清贫,独自挑起生活的重担,独自承担着生活的艰辛,独自带着孩子,敬老携幼。因此,我们更要关注她们,关心贫困的单亲母亲!她们是我们的姐妹,她们是

我们的亲人!帮助她们,扶持他们,携手共进,这是责任,更是良知,也是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今天,我作为单亲母亲援助活动的

一名代表,我希望所有的单位部门伸出援助之手,为我们身边的单亲母亲撑起一片蓝天,让她们摆脱贫困和孤独,使她们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让她们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使她们坚定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在生活上帮助她们,在经济上资助她们,在精神上关心她们。从而让我们的社会充满和谐,充满关爱,充满温暖,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我们的社会主义大家庭一定会更加美好,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更加甜蜜!

谢谢大家!

××街道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动员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和辖区社会各界人士,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慷慨解囊、奉献爱心、广施义举、扶贫济困,使慈善救助工作步入了运作规范化、管理动态化、监督社会化的轨道,为构建和谐××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今年的“慈善一日捐”活动中,共收到善款56万余元,在抗震救灾活动中,共收到社会各界捐赠的赈灾款66万余元,在救助范围和捐款数额上均居全市前列。在此,我代表××街道党委、办事处向刘主席和多年来关心支持××街道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各位领导,向资助大学生就学而奉献爱心的各位企业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受到救助的同学表示亲切的慰问!为深入持久地开展好贫困大学生救助活动,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入开展救助活动,增强社会各界的责任感。青年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是推动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和积极因素,我们全社会有责任、有义务为他们创造有利的学习生活环境,帮助广大青年早日成长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之才,关心和救助贫困大学生,为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社会环境,既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街道上下和社会各界义不容辞的责任,同

时也是街道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一方面,一个孩子虽然在社会上仅是一个个体,但就一个家庭而言,孩子就是百分之百的希望。救助一个贫困生,就是拯救一个家庭,保证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是每一个贫困家庭的迫切愿望。做好贫困大学生救助工作,也是检验我们××街道党政一班人是否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标准。另一方面,街道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全民素质

的提高。没有所有贫困家庭子女素质的提高,就没有全民素质的提高。此次捐资助学活动,将使贫困大学生真正体验到全社会对他们学习生活的关注,感受到党和政府、社会大家庭给予他们的温暖。

二、集中全社会力量,努力做好捐资助学工作扶危济困,扶困助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捐资助学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仅靠政府投入和教育部门自身力量是不够的,这需要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依靠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千方百计地筹措资金,才能使捐资助学工作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俗话说的好,“众人拾柴火焰高”,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党委、办事处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因此,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承载着关注弱势群体、奉献社会的责任。在今年的资助贫困大学生工作中,街道党委、办事处将会救助面更广、资助数额更大,资助人数更多,在此次救助活动中街道党委、办事处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充分调动了辖区各企业家扶贫济困、奉献爱心的热情,纷纷伸出最温暖的双手,慷慨解囊、倾力相助,有的企业表示宁可少喝一瓶酒、少吸一盒烟也要多救助一名学生;有的企业表示想同时救助10名贫困生等等,场面催人泪下,真情感人至深,充分体现了他们大爱无私、奉献社会的精神,目前××辖区共有18个企业,筹集资金6.9 万元,对已确定的23名贫困学生进行了救助,近期街道还将以××慈善分会的名义对本辖区的26名贫困大学生进行救助。

三、加大宣传力度,为捐资助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捐资助学不仅仅是简单的救助,更是营造一种社会氛围,净化一种社会风气,呼唤一片社会真情,倡导一种社会文明。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

度,为捐资助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宣传党和政府对贫困家庭学生的关爱,宣传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政策措施,宣传特困大学生救助活动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捐资助学工作的认识;要广泛宣传贫困大学生克服困难、立志成才的感人事迹,宣传社会各界关心资助贫困学生的感人事例,以此进一步掀起全社会参与捐资助学的热潮;要及时组织宣传在捐资助学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通过示范带动,动员和激励更多的社会各界和有识之士积极参与到捐资助学活动中来;要大力宣传捐资助学的方式和途径,使有助学意愿的同志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助学方式;要不断创新宣传的形式和方式,不断提高宣传的效果,使捐资助学行动深入人心,变为大家的自觉行动。通过宣传,引导社会各界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伸出温暖之手,积极履行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共同营造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努力做祖国的栋梁之才今天受到救助的同学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你们以坚强的斗志战胜生活中的困难,逆境成才,为全体学生树立了榜样。有这么一句话大家都非常熟悉,“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学生讲名牌,讲吃穿,没有体会过贫穷,没有经历过失败,缺乏一种进取精神。在这里,我对受到资

助的同学提几点希望:一是希望你们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越是条件艰苦,越要刻苦学习,始终保持优异的成绩和昂扬的斗志。二是希望你们志存高远,自强不息,立志做大事、创大业,在国家建设中展现才智、奉献力量。三是希望你们无论将来走上什么岗位,无论身处何处,都要不忘××,不忘家乡,不要忘记关心、关注你们的家乡父老,更不要忘记在你们最困难的时候曾经伸出援助之手的各位企业慈善家,同时,也希望你们努力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勤奋学习、自强不息,争取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家乡人民对你们的关心和培养,将来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多做贡献。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这是当今社会最富情感,最能打动人的一句话,它向人们道出了“助人者自助”的生活哲理,使我们赢得了行善者与受益者、个人和社会的双赢效果。希望接受资助的同学们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严格要求自己,用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回报救助自己的捐方和企业家们无私的爱心,我们热诚呼吁:为了让贫困青少年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让我们共同架起爱的桥梁,用我们的爱心点燃明天的希望,让所有青少年拥有同一片蓝天!

最后,祝各位领导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祝各位企业家事业发达,心想事成!祝各位同学学业有成、前程似锦!(奉献爱心、广施义举、扶贫济困使慈善救助工作步入了运作规范化、管理动态化、监督社会化的轨道为构建和谐××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今年的“慈善一日捐”活动中共收到善款56万余元在抗震救灾活动中共收到社会各界捐赠的赈灾款66万余元在救助范围和捐款数额上均居全市前列。

在此我代表××街道党委、办事处向刘主席和多年来关心支持××街道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各位领导向资助大学生就学而奉献爱心的各位企业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受到救助的同学表示亲切的慰问 为深入持久地开展好贫困大学生救助活动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本文来自好)深入开展救助活动增强社会各界的责任感。青年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是推动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和积极因素我们全社会有责任、有义务为他们创造有利的学习生活环境帮助广大青年早日成长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之才关心和救助贫困大学生为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社会环境既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

是推动街道上下和社会各界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是街道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一方面一个孩子虽然在社会上仅是一个个体但就一个家庭而言孩子就是百分之百的希望。救助一个贫困生就是拯救一个家庭保证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是每一个贫困家庭的迫切愿望。

做好贫困大学生救助工作也是检验我们××街道党政一班人是否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标准。另一方面街道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全民素质的提高。没有所有贫困家庭子女素质的提

高就没有全民素质的提高。此次捐资助学活动将使贫困大学生真正体验到全社会对他们学习生活的关注感受到党和政府、社会大家庭给予他们的温暖。

二、集中全社会力量努力做好捐资助学工作 扶危济困扶困助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捐资助学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仅靠政府投入和教育部门自身力量是不够的这需要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依靠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千方百计地筹措资金才能使捐资助学工作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俗话说的好“众人拾柴火焰高”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党委、办事处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因此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承载着关注弱势群体、奉献社会的责任。

在今年的资助贫困大学生工作中街道党委、办事处将会救助面更广、资助数额更大资助人数更多在此次救助活动中街道党委、办事处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充分调动了辖区各企业家扶贫济困、奉献爱心的热情纷纷伸出最温暖的双手慷慨解囊、倾力相助有的企业表示宁可少喝一瓶

酒、少吸一盒烟也要多救助一名学生有的企业表示想同时救助10名贫困生等等场面催人泪下真情感人至深充分体现了他们大爱无私、奉献社会的精神目前××辖区共有18个企业筹集资金6.9 万元对已确定的23名贫困学生进行了救助近期街道还将以××慈善分会的名义对本辖区的26名贫困大学生进行救助。

三、加大宣传力度为捐资助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捐资助学不仅仅是简单的救助更是营造一种社会氛围净化一种社会风气呼唤一片社会真情倡导一种社会文明。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为捐资助

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努力做祖国的栋梁之才 今天受到救助的同学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你们以坚强的斗志战胜生活中的困难逆境成才为全体学生树立了榜样。有这么一句话大家都非常熟悉“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学生讲名牌讲吃穿没有体会过贫穷没有经历过失败缺乏一种进取精神。在这里我对受到资助的同学提几点希望一是希望你们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越是条件艰苦越要刻苦学习始终保持优异的成绩和昂扬的斗志。

最后祝各位领导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祝各位企业家事业发达心想事成祝各位同学学业有成、前程似锦。

公司代表演讲稿

目录

水勇担责任道无悔》。

俗话说“好水酿好酒,好的环境造就好的人才”,你看那绿树成荫、碧草青青的厂区;你看那气势恢宏、宽敞明亮的办公楼;企业为我们提供了这么优美的工作生活环境。“岗位靠竞争,收入靠奉献”,我们能不珍惜我们的工作!能不在乎我们的岗位吗?!也许我们对目前的工作已没有了激情,但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个岗位,就必须记住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自觉自愿地尽力把它做得最好,努力找到工作的乐趣。我相信只要我们用责任心去做好每一件事,那么在任何岗位上,我们都会收获事业的春天!在我的身边有很多朋友没有工作,找不到工作,更别说这么好环境的工作,演讲稿《供水公司员工代表演讲稿-奉献青春为供水勇担责任道无悔》。所以我时常提醒自己“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让我们大家都成为一个象太阳一样积极的人走到哪里哪里亮,而不是象月亮一样消极的人,初一十五不一样。经验是最好的老师,当我们把平凡的工作重复一千遍一万遍的做好,就是不平凡。我们不能成为太阳,又何防当一颗星星。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如果你存在,那么就不要让自己可有可无的存在着”。对啊!我们要让我们的存在有价值——那就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情,无论事情的多寡与巨细,让我们的责任心无处不在!作为经理办的一员,要“常怀忧企之心,恪守兴企之责”。很多工作都是些日常事务性的工作,很难用数字说明,难用文字表述,也很难出成绩,但我从不因为工作的默默无闻、难出成绩而产生一丝一毫的懈怠心理,总是全身心投入其中,把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使同志们满意、领导满意作为自己最大的追求。要做一个合格的办公室人员,就必须树立不怕吃苦、乐于吃苦的思想,接受任务不讨价还价,完成任务不打折扣,用“心”去体会工作,去干工作。真正作到干一行,爱一行。“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机遇永远属于那些有所准备的人。我们要满怀为供水事业奉献的青春激情、树立顾全大局勇担先锋的责任意识发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崭新业绩。

辉煌的岁月留下了青年奋斗足迹,宏伟的事业激励着青年奋勇前进。朋友们,青年是未来、青年是希望、青年是后劲、青年当自强,xx新一轮前进的号角已经吹响,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把xx建设成为山西省向西向东开放的桥头堡和大通道的发展目标。我们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蓬勃的朝气,拼搏奉献、开拓进取,努力创造出无愧于青春、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推动供水事业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伟大实践中,谱写更加壮丽的青春之歌!我叫颜一式,是一名空军退役班长。在退役后在家人安排下,我进入了一家科技有限公司,原公司待遇在茂名来说虽不错,但我却不开心。我觉得我更适合做营销。在一次偶然机会我遇到小学的师姐,也就是我现在的师傅:朱荣香!感谢她为我提供这个平台 于是我就这样进入了新华...为此我向原公司请了7天假,过来培训与学习。

就在岗前培训这两天的课程里面,我发觉我爱上了保险这行业,更爱上了新华这个火热的大家庭!他让我明白了开口与坚持,了解了前辈们那些酸甜苦辣的事,懂了想到就要做到,做到就会得到!

此时此刻,我难以压抑我那激动的心情,似乎马上就想加入新华的家!

而同时,我们这期学员们也会秉者对客户负责的态度竭尽全力考取资格证,誓当新华人,将关爱传递全茂名!

好利年年在,新华攀高峰!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三篇:公司代表演讲稿:在繁忙的工作中我们该如何为自己减压

12.大学生贫困救助申请书 篇十二

**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牢记温家宝总理在定兴视察时“百姓之病,如腹心之患”的谆谆教诲,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3年8月以来,紧紧围绕省、市委关于落实亲民、爱民、为民政策,大力实施民心工程这一要求,大胆尝试,不断创新,在全县

深入开展“贫困学生救助活动”,探索出了一条凝聚民心促发展、扶贫济困保稳定、奉献爱心助教育的成功之路。

主要做法

一、成立组织,明确救助思路。县委、县政府组织成立“贫困学生救助工作领导小组”,由一名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县委办公室、群工办、教育局、民政局、人劳局、财政局、工会、县妇联、团县委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小组成员,明确以各级各部门、社会知名企业、团体、人士为救助中坚力量;组建“县贫困学生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从成员单位抽调五名精干人员,配备专门办公用房、办公设施。救助办在救助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组织、协调、服务、监督、管理等日常救助的具体事宜;制发《县委、县政府关于深入开展贫困学生救助活动的实施意见》、《贫困学生救助活动的工作方案》,对救助的意义、宗旨,救助的范围、条件、程序、方式方法等做出规定。为救助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领导保证、组织保证和思想保证。

二、创新机制,保证救助效果。工作初期,领导小组以“建立机制、扎实办事、量力而行、保证效果”为指导思想,坚持以救助办建设为重点,从建章立制入手,在职责职能定位、救助申请审批、救助基金筹措管理、救助方式实施、回访跟踪调查、社会救助服务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和探索,形成了一套规范化、制度化的工作流程,建立了一系列完整、系统、缜密、操作性强的工作制度和“部门牵头、社会参与、齐心协力、协调联动”的救助机制。截止目前,累计筹集社会资金50多万元,先后对454名(535人次)贫困学生进行了资助,发放资助金43万元,使全县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在册贫困学生全部受到了资助,救助面到100%,贫困大学生资助面达81%。

(一)档案管理制度。救助办、教育局、民政局、人劳局密切配合,走村进校,对全县213所小学、30所中学、6所高中的贫困学生进行深入、细致地摸排调查,不漏一班,不漏一人。建立客观、翔实的个人档案,包括救助申请书,回访跟踪调查表,学生成绩、在校表现和荣誉记录表,自我评议书,在校师生评议书,救助措施记录等全面反映学生生活、学习、思想方面的内容。档案实行微机、文字双重管理。建立日常救助台帐,实行动态管理、规范操作。共登记核实贫困学生485名,建档案500余册。

(二)申请审批机制。制定《申请救助审批程序》、《贫困学生救助回访跟踪调查制度》。对贫困学生的救助申请、审核、审批等环节作出具体要求,建立县、校、村三级网络,形成了学生级级申请、部门联合审核的双向互动申请审批机制。每学期至少两次不定期到贫困学生所在学校、家庭进行走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家庭经济状况、救助措施效果回访跟踪调查,及时调整救助措施,提高救助成效。

(三)资金管理机制。设立“贫困学生救助基金”,出台“救助基金管理办法”,对救助基金的目的、性质,基金的筹集、管理、发放等方面做出严格规定。在县财政设立专户,专人、专帐管理。基金筹措以社会各界的捐款、捐物、捐赠,每年从城市教育附加费中提取5%,以及在金融营业网点和公共场所设立“救助贫困学生捐款箱”等渠道为主。资金发放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救助办跟踪调查制和《救助发放回执单》制,严格手续、层层把关、逐级审批。

(四)“四公开”制度。救助工作坚持做到救助条件、救助金额、被救助人员和财务“四公开”,积极接受捐助单位和社会各界的监督,防止弄虚作假、优亲厚友,切实达到“公正、公开、公平”,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13.大学生贫困救助申请书 篇十三

1 城市贫困群体致贫原因

1.1 失业

随着社会的转型,沈阳市失业人口也呈相对上升趋势,根据沈阳市扶贫办公室的权威数据显示,仅沈阳市和平区某街道因失业造成贫困的有700多户,约占全区贫困人口的40%,由于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居民生活一直无法脱贫。由于失业,不少家庭出现入不敷出情况。调查中发现,在因失业而陷入贫困的低保户困难家庭中,家庭经济支出主要用于“日常开销”的比例达到71%,低保边缘户家庭中,用于“日常开销”的比例达89.2%。家住铁西区的裴女士46岁,95年失业,由于小孩身体不好,就没再工作。其丈夫也失业5、6年了,单位倒闭,一分钱也没有,身体又不好。女儿上中学三年级,学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虽然国家对低保户有一定的补助,但并没有使裴女士一家脱贫,仅有的一点补助还不够孩子交学费的,因此,这么多年生活一直非常艰难。

1.2 是残疾或疾病

截至2011年,沈阳市残疾人口约1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2%左右。铁西区残疾人口数量就相当庞大,其中一个街道就有残疾人口712人,约占该街道总人口的1.3%,因残疾、疾病造成贫困的就占全区贫困人口的20%以上。铁西某社区54岁的夏女士身体残疾,行动不便,爱人在世时,不让她出去工作。爱人病故后,自己也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居委会干部替她申请了最低生活保障金。她个人现在的生活节约一点也还能过得去,但是没有多余的钱供孩子读书。现在孩子在读大学,如果经济状况没有改善,孩子将面临辍学的危险。

1.3 子女上学

沈阳市因子女上学造成贫困的家庭占贫困家庭的30%左右,有31.9%的低保家庭全家的经济支出主要用于“孩子上学”。被调查的低保边缘户有32.4%用于“孩子上学”。和平区某社区的康先生48岁,他与爱人双双下了岗。孩子今年读中学了,学费很贵,而且还要买各种教材,又要参加各种补习班,一切开销都很大,想省也省不了,因此经济状况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全家就以康先生做临时工挣来的钱维持生活。

1.4 单亲或老年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离婚率的上升,因年老、单亲而造成的贫困与日俱增。仅和平区某社区因年老、单亲而贫困的家庭就站全社区贫困人口总数的30%,由于看病吃药的钱占贫困家庭日常开销的63.8%。某社区的张女士52岁,结婚不到两年就与丈夫离婚,自己带着儿子生活。又由于11年前下岗就一直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仅以给别人做保姆维持家计,生活一直贫困。快30岁的儿子不仅没有工作,而且日常开销却很大,根本不照顾母亲。张女士由于年老腿脚不灵便,因此生活十分困难。

在这些城市贫困群体中,一部分家庭原本生活状况不错,由于失业、年老、疾病等变故,成为贫困群体。还有些贫困家庭是上述多个原因交织在一起构成的贫困,这就使其生活更加困难。

2 城市贫困群体社区救助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政府现行的社会救助政策和措施主要有为贫困群体提供就业岗位和医疗保障,低保户和低保边缘户还可以通过身份证明享受社会福利,同时政府又为贫困居民开设扶贫超市和公共图书馆等,并且在节假日等特殊日子为贫困户送去米、面、油、衣物等生活用品,我国现行的社会救助办法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贫困群体解决了生活上的困难。但是,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在城市贫困群体救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救助工作仅停留在政策执行层面,社区主动性发挥不够

虽然社区对于所辖贫困居民救助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基本都是基于国家政策,在民政部门或社会福利机构规定和支持下执行落实的救助工作。多数的贫困群体救助还缺少从社区居民生活出发,主动帮助社区贫困居民排忧解难,社区在贫困救助中的主动性没有充分发挥。

2.2 缺少部门之间的有效分工合作,社区救助工作充分实施受到限制

在对贫困群体实施救助中,社区内各部门之间局限于机械分工,完全在自己职责范围之内孤立地开展工作,社区救助部门的不同工作环节缺乏有效结合和部门之间交流合作,使得救助范围狭窄,救助工作进展缓慢。

2.3 救助工作政策掌握不灵活性,边缘困难群体很难获得救助

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和低保边缘户的资格均有明确的规定。但是,有些家庭因为其中的个别条件不符合,而无法获得救济,而他们的生活确实很困苦。面对这种情况,社区往往束手无策,无法帮助这些被排除在低保户和低保边缘户以外的贫困群体,在贫困救助中就会出现帮扶不够的现象。

2.4 救助方式比较单一,注重物质帮扶缺少精神慰藉

城市的贫困群体是社会生活中的弱者,不但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也同样要承受着比常人更大的精神负担。在针对贫困群体的社区救助中通常关注的是贫困群体的生活救助和物质帮助,而忽略了心理抚慰和精神慰藉。社区工作者与困难群体缺乏有效沟通理解,因此,有时会造成受助群体对社区工作者的抵触情绪,给社区救助工作的开展制造障碍,进而致使一些特殊贫困群体不能得到及时的救助。

3 完善城市贫困群体社区救助的对策

3.1 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横向救助体系

社区是对城市贫困群体救助的基本单位,贫困群体的救助工作要想有效开展,必须搭建一个以社区为中心的救助平台。以社区为中心,政府有关部分、民政机构、相关社会团体等各个组织相互协调,形成一个横向的社区救助体系,各部门之间互相合作,通过社区,在最大的范围内帮助城市贫困群体。并且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区实际,针对不同贫困群体的需求,开展不同的救助工作,更好的改善社区贫困群体的生活状况。

3.2 形成社区救助与自我救助相结合的模式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助人自助乃救助之本。对城市贫困群体实施救助的关键是要将社会救助与自我救助相结合。因此,社区在实施社会救助各项政策的同时,要从贫困家庭自身实际出发,帮助贫困家庭解决生活困难等现实问题的同时,应该引导贫困家庭转变生活观念,唤醒其自立自助意识,并帮助他们提升自我生存能力,增强自身发展的潜力,通过促进贫困群体自力更生,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群体的贫困问题,从根本上摆脱受贫困的处境,避免出现返贫现象的发生。

3.3 建立社会救助与相关优惠政策并行的长效救助制度

为保障贫困群体救助工作的及时高效,应建立“市区(街道)政府—社区—居民”三级贫困救助网络一体化的救助管理与操作体制。即,市区贫困救助机构统揽各项救助工作,并由街道具体分派政策措施、统筹管理;社区具体落实各项救助管理措施,针对具体问题采取不同的救助措施,形成救助工作平台;在社区居民积极配合下把临时的暂时性贫困救助措施办成长效贫困救助体系,使救助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并通过社区充分调动本区居民的主动参与和积极参与,同抓共管,协力合作,配以就业保障、医疗救助、心理辅导等相关优惠政策,使以社区为中心的贫困群体救助体系充分发挥作用,并长期有效的开展下去。

3.4 建设以专业社会工作者为骨干的社区救助队伍

助人既需要奉献爱心,也需要专业技能。对城市贫困群体实施救助尤其需要专业技巧。社区工作者开展的社会救助仅仅凭从自己的主观感受出发,单纯依赖一些以往的经验是不够的,还需要科学的助人方法与技能,也需要有关政策和理论的支持。否则可能会甚至会适得其反事倍功半。因此,对城市贫困群体的救助需要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应当根据贫困群体救助对象和工作任务量,适当聘用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助人理念、理论、方法和技巧对贫困群体实施专业的社区救助。专业化的社会工作者能及时总结实践经验,进行推广,提高救助实效,有利于形成一种稳定的社区救助工作机制。

摘要:论文在界定及贫困标准的基础上, 分析了城市贫困群体致贫原因, 找出在对城市贫困群体实施社区救助中存在的问题, 进而提出完善城市贫困群体社区救助的对策。

关键词:贫困群体,社区救助

参考文献

[1]史柏年.实惠保障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

[2]唐军.中国的城市贫困问题与社会救助制度[J.]江海学刊.2001年第2期

[3]雷钊.城市贫困群体的社会救助体系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

[4]陈夏芸.构建和谐完善的城市社区救助体系[J.]海峡科学.2007年第6期

上一篇:浅谈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有效教学下一篇:勤政廉洁四字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