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读《局外人》有感(20篇)
1.大学生读《局外人》有感 篇一
读局外人有感
小说以默而索母亲的死开篇,母亲的死并没有让他过度的伤心,他甚至连母亲的最后一眼都不看,也不流泪,将母亲埋葬后,他为回到阿尔及尔离开那鬼地方而兴奋不已“我想到我要上床睡它十二个钟头时我所感到的喜悦”。回到阿尔及尔,他便和女友鬼混在一起,游泳、看滑稽电影,他早将母亲之死抛之脑后。对于老板的调任巴黎,他的回答是“生活是无法改变的,什么样的生活都一样,我在这儿的生活并不使我不高兴”。而女友的求婚,他的态度是“怎么样都行”。邻居莱蒙请他写信,让他帮助自己对付自己的情人,他想都没想,欣然答应,“他问我是不是马上写不方便,我说不
而他不知道,他在不自觉地卷入一场斗殴中,最后在海边,他开枪打死了一个对手。
接着,他被审判,虽然他有罪,但对他的指控却让人发笑。对母亲的死无动于衷成了检察官手中的把柄,他振振有词地说道:“我控告这个人怀着一颗杀人犯的心埋葬了一位母亲。”于是,默而索被判了死刑,但他似乎对这一切毫不在乎,当他知道上诉无望之后,他依然平静地等待着死亡,并拒绝向神父做自己最后的忏悔。
整篇作品以时间为线索,可归纳如下:母亲之死—→被调任与女友求婚—→帮邻居对付其情人—→开枪杀人—→被判死刑。整个过程似乎默而索都是一个“局外人”,他对这个世界似乎麻木了,对于一切东西,他都接受,唯独最后拒绝对上帝的忏悔。
但我认为默而索似“局外人”但非“局外人”,他时时刻刻参与到这个世界当中,他一心想按自己的方式活在这个世界上。之所以把母亲送进养老院,是因为自己和母亲无话可说,而养老院里有许多老人作伴,他“明白为什么她要在晚年又找了个‘未婚夫’,为什么她又玩起了‘重新再来’的游戏”,他认为“母亲已经离死亡那么近了,该是感到解脱了。任何人,任何人也没有权利哭她”。所以,对默而索而言,真实情感与外在的表现并无关系,他虽伤心,但母亲的死并不会让他流泪。对于老板的摊派巴黎,他并没有雄心大志,他知道“生活是无法改变的,什么样的生活都一样,我在这儿的生活并不使我不高兴”。女友的求婚,他认为“这无关紧要,如果她想,我们可以结婚”。以上两点说明默而索对自己拥有的一切已知足,他不是一个对生活贪婪的索取者。出于对邻居的帮助,他写信帮邻居对付其情人,杀死阿拉伯人是因为他当时产生了幻觉,他看见“刀锋闪闪发光,仿佛一把寒光四射的长剑刺中了我的头”。在监狱里,他屡次拒绝接见神父,因为他不信上帝,是因为他“对自己有把握,对一切都有把握,比他(上帝)有把握,对我的生命和那即将到来的死亡有把握”。到离死前,他“体验到了这个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爱,我觉得我过去是幸福的,我现在仍然是幸福的”。
但默而索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显然与整个社会要求它的成员信守的传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是互相排斥的,这个世界不断在排斥他,所以他成了这个世界的“局外人”,被处决时,他发出了最后的喊声:“为了把一切都做得完美,为了使我感到不那么孤独,我还希望处决我的那一天有很多人来观看,希望他们对我报以仇恨的喊叫声。”
人是有权快乐的。甚至可以说,人是为了享受心灵的快乐,才努力和奋斗,才与人交往和发展。如果这一切只是为了增加苦难,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为此奋斗不息。
人是可以独自快乐的,因为人的感觉不相通。既然没有人能代表我们切肤之痛的苦恼,也就没有人能指责我们的独自快乐。不要以为快乐是自私的,当我们快乐的时候,我们就播种快乐的种子。我们把快乐传染给周围的人,我们善待周围的世界,这又怎么能说快乐是自私的呢?
当我们不接纳快乐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不尊重自己,不相信自己,不给自己留下美好驰聘和精神升腾的空间。
快乐是一种无拘无束的翱翔,快乐是一种淋漓尽致,快乐是一种两情相依,快乐是一种生死无言。
对于快乐,如同对待一片丰满的草地,不要忍受,要享受。享受快乐,就是享受人生。如果快乐不享受,难道要我们享受苦难?即便苦难过后,给我们留下经验的贝壳,也是凶残和咆哮。
快乐是我们人生得以有所附丽的红枫叶。快乐是生命之旅的坚韧。当快乐袭来的时候,让我们欢叫,让我们低声,让我们用灵魂的相机摄下这些瞬间,让我们微笑地分享它的香气吧。、忍受快乐,是一种怯弱,享受快乐,是一free falling
2.大学生读《局外人》有感 篇二
张庆林和杨东先生在《高效率教学》中将教学效率形象地描述为“教学过程中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具体表现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有效学习量与精力投入量之比。这里所说的有效学习是指学生能学习到终身受用的知识,发展终身受用的能力和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如态度、兴趣、动机、意志、习惯等);这里所说的精力投入是指学生在学习时所投入的时间与脑力”。对于张庆林所阐述的教学效率,作为语文教师,我也有较深的体会。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备受关注和指责,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整个语文教育思想的偏失、教材编写的不合理、学科的偏废等,但如果从教师的角度,从实际教学的角度来看,语文教学不能切实解决一些实际性的问题以提高教学效率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关注的重点常常是知识点的落实。新课程实施以来,由于教材内容的增多,教师更是疲于奔命,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无暇顾及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学习效果。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往往看不到学生惊异的神色、飞扬的神采、会心的微笑、共鸣的激动,更不用说灵魂的触动了。从长远来看,这无疑是很危险的。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说,“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他的意思是说可以把教学和教育的所有规律性都机械地运用到他身上的那种抽象的学生是不存在的,也不存在什么对所有学生都一律适用的在学习上取得成就的先决条件。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其实也可以理解为现在大家都非常关注的预设与生成的问题。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在充分预设的基础上动态生成的过程。如何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高效率教学》中“教学策略的实施”这一块内容就提到了“可教育时刻”这一概念,为这两者之间架起了一座畅通的桥梁。
所谓“可教育时刻”是指学生愿意学习新知识的那一时刻。这就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教授新知识。教师要从学生的切身经历或体验出发教授新知识,这样不但可以使语文变得更加令人感兴趣,而且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难度,寻求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同时,还可以通过适时引发适当的概念冲突或惊奇感来引发内在动机。这里的惊奇感是指由教学内容的内在特点引发的惊奇感。这个心理学上的概念很好地阐述了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学生的课堂生成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中,我们如果能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实施教学策略,努力创设情境、创造并把握住“可教育时刻”,给学生一个支点,就可以让学生真正走进“语文”,让学生爱上语文。我在教学中多次作了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写作案例
1. 教学过程
这是一次以“写出人物的个性”为主题的作文课。备好课后,我一直觉得切入点不是很好,但一时又想不出更好的方法,于是只好暂时搁着。上课后,按照以往的惯例,先是课前朗诵,只见朗诵的同学拿着本书往讲台上一站,开始了他的朗诵:“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朗诵的题目是《你就是一道风景》。”一听这题目,我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容———今天有戏可唱了。
这位同学朗诵结束后,我趁机“借题发挥”。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他朗诵的感情怎么样?
生:给人感觉很自信。
师:的确,他把自己的自信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今天我们就来讨论讨论我们的“个性特征”吧。(学生纷纷赞同我的主张)我接着问道:“你们认为班中最有个性特征的同学是谁?”
……
(全班同学对这位同学作了一篇300字的“素描”,大家一起欣赏了几篇较好的短文)
……
在他们余兴未尽的时候,我适时地提出了这次的写作要求。
课后他们交上来的作文,就像他们上课时表现的一样生动,这里仅举一例:
寂寞老抠逸事飘飘
老抠是军训时睡在我上铺的兄弟。记得刚报道时其人奇瘦,脸色焦黄,头发倒是乌黑茂密宛如原始森林,乍看就是卢旺达难民一个。
那时寝室里兴取绰号,“老抠”就是其中一个,这主要源于他的特别“吝啬”。为了这个绰号,老抠是着力与我们争吵过一番的。起先,大家都叫他“葛朗台大哥”,但他竭力争辩,说这是对他人格的玷污,满脸的委屈与愤怒。大家似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为此寝室里特别派了一名班干级人物去和老抠协调,并专门召开了一次协商大会,最后大家一致达成共识,通过了“老抠”这一极富意义的雅号。
老抠家境不太好,可他很少谈及。初来上学时老抠穿得特土:脚上是洗得发白的平底黄胶鞋,身上是一套穿了多年的旧校服。这和校园里那些蹬着“耐克”、“安踏”等名牌的校友相比,老抠简直是落后了半个世纪。老抠的经济意识特别强,不上网、不吃零食,难得买份晚报看罢也要转卖给别人,有时老抠甚至为几毛钱和小贩们争得面红耳赤。老抠吃饭更是极为严格的“计划经济”:哪顿饭该吃什么,早就写进了“学期预算备忘录”,从不含糊;只有在周末这天,会有一顿“豆腐炖胡萝卜”,以改善生活,那可是“备忘录”上打了红标记的。
校园的生活是白天闹学习,晚上侃大山。熄灯铃一响,“卧谈”便开始了。谈话的内容大凡都是谁谁多么迂腐、谁谁最有性格,或者某某球星之类的。但老抠却和我们不合拍,通常都是沉默不言。如若加入,开口就是他的营养观,诸如什么“胡萝卜维生素多”、“吃豆腐可以益寿延年”等等,常惹得大家群起而攻之。有一次言语过激,老抠和一室友吵得不可开交,都恨不得一口将对方吞下。突然,只见老抠一骨碌爬了起来,手指头掰得嘎蹦嘎蹦响,眼看战争一触即发,全寝室的人都处于紧张状态,空气也似乎凝固了。但过了好一会儿,却听见老抠用一种委婉而郑重的语气说道:“我很愤怒,但我不轻易举起拳头……”硝烟顿散,全室哗然。
过后,我曾私下里请教过老抠那次克制的秘诀,答曰:“谁想在众人面前挨揍?”
哈哈,好你个“老抠”,没想到你还有这招啊!
2. 反思
这是我们班里一个平时以写作文为头痛的学生写的,文章真实、生动。许多学生反映,这样的作文课让他们觉得轻松、快乐,写起文章来也不觉得那么困难了。这让我感到了由衷的欣慰,一次小小的尝试,竟能收到如此大的效果。
写作是一件大家犯愁的事。学生愁的是没什么题材可写,老师愁的是怎样让学生对作文感兴趣,怎样才能写好作文。这次的作文课,起先我也为怎样切入、怎样激发学生的创作欲而犯愁,但教学中我及时抓住了他们的“可教育时刻”,把学生引向了他们的兴趣点,从他们的切身体验出发组织教学,从而得到一些意外的收获。在这次教学中,我最大的感悟就是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他们现有的接受能力出发,以他们的切身体验或经历为支点,让他们感觉到作文有东西可写、容易写。这样,既能适度把握好教学难度,以兴趣为向导,又能真正地让学习成为他们“跳起来就能摘到手的桃子”。
二、《记念刘和珍君》教学案例
1. 数学过程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鲁迅先生是针对什么事件而创作的?
生(齐说):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
师:这是一次怎样的事件,让鲁迅先生接连创作了《无花的蔷薇之二》、《死地》、《可惨与可笑》、《记念刘和珍君》等文章?(幻灯片展示)
生:1926年3月18日,北京各界为反对日本政府侵犯中国主权,前往段祺瑞执政府请愿。段祺瑞执政府命令向请愿群众开枪,死伤两百余人。鲁迅先生闻讯后悲愤异常,在《无花的蔷薇之二》中,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师:是的,“最黑暗的一天”。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回顾几张历史的照片,再一次目睹当时的事实。(幻灯片展示“游行的队伍”、“执政府门前的请愿”“与卫队对峙”“血衣”,教师配以画外音渲染气氛,激起学生的义愤之情)
师:从以前的《药》等文章的学习中我们可以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个关心、热爱青年的长者。面对这样残酷的屠杀,面对青年们的鲜血,鲁迅先生的内心里产生了一系列怎样的情感呢?请同学们找出文中作者“我”针对哪些人,表达出怎样不同的情感。(幻灯片展示问题)
(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作整理。)
生:“我”首先对段祺瑞执政府的屠杀表达出愤怒的情绪,对那些青年的死表示了“悲哀”,对那些“流言家”也表达了悲哀。
师:就这样吗?其他同学有什么不同意见吗?
生:文中作者还提到了“庸人”,对这类人作者也是表达了悲哀的情感。
师:那么同学们是不是认为贯穿全文的主要是悲哀的情感呢?
生:不是。
生:我认为作者“我”对青年、“流言家”、“庸人”的情感是不一样的。对青年的死作者更多的是哀痛,是痛惜;对“流言家”作者更多的是对他们的下劣行为感到愤怒;对“庸人”作者是发自内心的悲哀和失望。
师:很好,这位同学说得很全面了。下面我们把这四种情感作一个整理。(板书)
师:“我”,鲁迅先生在得知“三·一八”惨案后,先后创作了好几篇文章来揭露事实,表达他的愤慨之情,但尤以《记念刘和珍君》写得最好。吴明礼先生在《读〈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称本文是“阮籍式的深情,离骚式的表述”;王献永先生在《鲁迅杂文艺术论》中说:“他直抒胸臆,将自己的满腔的悲痛与义愤,用烈火般的言辞喷射出来,形成诗意汹涌的感情波涛,并结情为礼,化为深刻的哲理韵味和汪洋恣肆的风格,他指着反动派的鼻子怒斥……”(幻灯片展示)可见文中既有“我”喷涌而出的激情,也有“我”冷峻凝重的思考,“我”将这两者化而为一,熔铸在这一行行文字中,这将是一篇怎样的文章啊。
……
2. 反思
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历来被认为是一篇难上的课文,我在前几年刚毕业的时候也曾就此文上过一次公开课。当时在全国十佳青年教师郑逸农老师的指导下,我以朗读体会鲁迅先生的愤怒情感作为贯穿整节课的主线。其实,作为新教师,这样的一种教学思路无疑是很合适的,既能发挥青年人有激情的优势,同时又能弥补对课文实质把握不够的缺点。至今想来,我对郑老师仍然感激不尽。今天再一次解读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仍然觉得情感是一条很好的主线,但已有与不同于以往的认识。我发现如果能抓住“我”(鲁迅)这一情感主线,将是一个激发学生爱国情怀,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鲁迅、与鲁迅先生共进退的好机会。我作了如下设想:文中作者以第一人称“我”的所见、所思、所感串起全文,给人以最真实、最真挚的情感体验,那么就不妨以“我”的情感将全文的内容串起,让学生在感同身受,正确认识“三·一八”惨案的同时,进一步了解“我”———鲁迅。
在教学过程中,那些陈旧的历史照片和我的画外音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使学生很快就进入了学习状态,感“我”之所感,怒“我”之所怒,课堂气氛显得凝重起来。用王荣生先生的话来说,“语文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生成了。
三、后记
3.读《从学生那里学教书》有感 篇三
下面我就选取一些让我印象深刻、体会颇深的片段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让学生能够体面地改过来
“正因为学生还是孩子,所以经常会犯错。有人说犯错是人的一种本能,何况是孩子。明白了这一点,当孩子犯错后,教师就应该心平气和地允许孩子遮掩,也有义务让孩子有所遮掩。”
看到这段话,我想到了自己教学时遇到的一个案例。一次在做课堂练习时,我发现有个学生正坐在座位上摆弄着键盘上的按键。看到这种情况,我气不打一处来。平时课后检查机房时总会发现许多键盘上的按键不是不翼而飞,就是弄乱了顺序,由于上课班级多,找不到当时犯事的学生。于是心想,今天你还不被我逮个正着。我让学生停下手中的作业,强调了一番机房上课的纪律以及机房设施的保护等等。此时,大家都齐刷刷地把目光投到了那位学生身上,而这位学生羞愧得连脖子都红了。
看到书中严老师的处理方法之后,我想该脸红的人应该是我。如果当时我可以换一种处理方法,既能让学生认识到他的错误,又不至于伤害他的自尊心就好了。我觉得这样处理会更好:“刚才老师看到有个同学动手能力非常强,他可以把键盘的键全部都一一拆下。不知道他的记忆力是否跟他的动手能力一样强呢,能否把拆下的键全部正确地装回去呢?”我想讲到这里,这位学生应该已经意识到他自己的错误,并且会加以改正。这样既可以起到教育的效果,又可以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不至于在全班同学面前丢脸。
当我们发现学生犯了错误之后,不要急于批评,不要急于处理,要给他们一些反思的时间,因为学生主动改正远比教师强制干预后再被动改正来得有效。
二、让学生读到老师脸上的“风景”
“对于学生来说,在学校学习,不仅阅读书本,也阅读老师。而教师呢,就应该是一本‘风景画,要经得起学生的阅读。”
曾经和一个小学体育老师一起聊天,路上偶遇一个学生,该老师说,这个应该是某班的学生。我不禁感叹:“你的记性真好,这么多学生你都记得住。”体育老师说:“也不是,这个学生的性格和表情很像某某班主任,应该是他班上的。”这位老师告诉我,小学里,学生的表情和举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班主任的影响,有时候一个班主任教出来的学生性格几乎差不多。很多时候,老师有怎样的表情,学生也就会有怎样的表情。尤其在小学,小学生的个性还没完全形成,很多时候都会进行模仿,模仿老师,模仿同学。教师应当经常检查自己的表情是否符合教学的情感需要,是否已经调整好了心情,能否给学生一个最佳的状态。
三、拒绝对学生的“伤心”评价
“评价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激励学生,用得不好,又会伤害学生。在教学中,教师都会积极地使用评价手段,只是,有些外表似乎很漂亮、动机似乎很堂皇的评价,其实暗藏或显露着消极成分。”
尤其是在课堂上,教师作出的是即时的、直接的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很有可能会犯错,这个时候,教师往往是说者无心,而学生则是听者有意。因此,教师在评价之前,一定要考虑到自己的说法、做法是否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就像书中严老师所说,教师应当把自己当成学生,这能让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评价,此外还应把学生当成自己,以便根据学生的发展状态进行评价。
“教师不懂学生,他的教学也常常难以被学生看懂。”从某个角度来讲,学生也是我们教师的老师,我们可以从学生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教师应该与学生平等相待,相互欣赏,相互学习。
参考文献:
李俊仙.未来教育的根本任务[J].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04).
4.法国小说《局外人》读后有感 篇四
加缪的小说《局外人》讲了一个看似荒诞却又无比真实的故事。小职员默尔索莫名其妙的犯下命案,法庭在审判他时不是诉诸于客观的事实真相,反而从道德、灵魂及宗教上判决他有罪,并处以死刑。这个故事体现的荒诞或者说默尔索的悲剧在于,人们普遍追求或渴望的实质意义在现实生活中并不真实存在,但现实里发生的一切又看似符合人们内心渴求的意义,无论是情感上还是道德上都被充斥得形形色色,以至于这种渴求变得无比的正义,有如神明,甚至强于客观现实。
那么反观小说中的默尔索则是一个无意义的坚守者。正如小说中描写的那样,他并不期望从对方那里得到什么,也不期望从任何人那里得到什么,他不刻意迎合大众,也不渲染自己的情感,所谓意义上的道德和情感在他身上都变得毫无意义。你可以说他不通人情世故,但他活得随心随性,一点也不苟且。纵观小说,你会对默尔索的所作所为极为不理解,因为他的行为完全不是按照符合自己切身利益而来的,如他不接受上司派他去巴黎上班的提议,不认同律师让他在法庭上作出悲痛母亲死去的有利证词,不愿意向预审法官低头痛苦忏悔等等。但他的所作所为都是遵从他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意愿,只不过不被大众所接受罢了。每一个人怎么活都是自己的事。从这一点上看,他是真实的。
5.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有感 篇五
如果,生命终究用来挥霍,最好的时光只能在路上。如果,选择离开的理由不仅仅是为了看风景,那么,出发需要更多的勇气,更多的担当,需要放下一切,甚至付出代价...我当时惊讶得差点患上老年痴呆症!
社会需要的究竟是专才还是通才?十个百分之十和一个百分之百,究竟哪一个在社会上更受欢迎?
所以说,在用人单位的眼中,十个百分之十并不是百分之百,而是零。
千招会,不如一招熟
李敖自称“天文地理无所不知,三教九流无所不晓”
毛爷爷告诉我们: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在考研的考场上这句话可还真是真理了。
华为老总任正非曾经对员工说:你们买房子一定要挑套阳台大一点的,如果家里的钱发霉了,好拿到阳台上来晒一晒。
娱乐天王吴宗宪的话来说:努力就会有结果,但不一定是好结果。
不管你是什么专业,都有必要适当学习一些关于经济、经营和市场等方面的知识,并通过《中国经营报》、《南风窗》、《南方周末》之类的大众报刊杂志大致了解目前中国各个行业的情况,还需要对身边的经济现象勤于思考,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商业思维。
独立的人格理应比一切都更重要。马上正色纠正道:“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对于同一个人来说,先后两次掉进同一条河流当然是不应该的,但两个人相继掉进同一条河流却往往在所难免,除非第一个掉进河流的人爬起来以后为后来者做出显眼的警示标志。可惜的是,掉进河流的人很少会想办法让后来者不再重蹈覆辙,没有掉进河流的人也不会为后来者刻下成功的足迹。失败的人总觉得没有资格说,成功的人却又不屑于,或者是没有时间说。于是,一批又一批的人相继掉进了同一条河流,相同的迷茫和困惑在一届又一届的大学生身上重演。
比如说,大家都认为逃课是不思进取的表现,我却说不逃课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第一次,有家电器公司通知我面试,出门前打扮得太久,加上路上堵车,结果整整迟到了一个小时。工作人员扬起手上一堆报名表对我说:“小姐,你不适合做员工,适合做老总。”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大学生的这种非功利的历史使命感迅速消退了。大学生面对的就业压力越来
越大,就业被放在了大学生活最重要的位置,对于哲学、历史、社会等问题的思索变得越来越举足轻重,甚至如果有人拿一本尼采或者哈耶克的著作去自习室,宿舍的同学还会觉得他是吃饱了撑的。
一批又一批的思想侏儒从大学的流水线上生产出来。
要做一个思想深刻的人,以下两个方面是缺一不可的:第一,多看有思想深度的书;第二,将自己的思想植根于现实的土壤。
宋代的太学生陈东、明代的东林学士、清末的“公车上书”,都曾在中华民族的兴衰史上书写过动人的篇章。
不是只有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才能研读弗洛伊德,也不是只有近现代历史专业的学生才有必要翻看《独秀文存》。
在“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的同时,还应该与社会现实为友。
见微知著
每天都有很多件小事从我们的身边悄悄溜走。看到一则广告,听到一则新闻,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件事情。可是,只要你善于思考身边的这些看上去似乎毫无意义的小事,你会发现,生活就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
保洁公司多品牌战略 我发现飘柔强调的是发质的柔顺,海飞丝专注于去屑,潘婷突出的是营养,而沙宣给人的印象是专业,走美容院路线。
联通就是“廉通”让我们享受年轻。
同样是走回宿舍,同样是接着坐车,少想一个问题根本就不会让自己更轻松一些。我想,对于一个喜欢思考的人来说,如果用这些时间来考虑更深层的东西,应该会从这种思考中得到一种快乐和满足吧。
《铁屋中的呐喊》里有一篇叫做“那塔·那湖”的文章,其中有一句话的大意是:我们皆非草木,草木可以在这片校园年复一年地生长,而我们却注定要很快被另外一群人替代。
过客。只不过是一个匆匆的过客。可是,更多的人却不能及时地意识到这一点。当他们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过客无法带走那些曾经引以为荣的大楼时,他们也已经无法带走原本可以带走的东西了。
《资治通鉴》有一句话:“经师易遇,人师难遭。”大师应该是经师与人师的统一,也就是“道德文章,堪为师表”白天是教授,晚上是禽兽。
《现代化的陷阱》这种曾经非常畅销而且很有思想深度的书籍也难免被打入冷宫。
看书为什么一定要抱着“有用”的心态呢?看书的过程或许本身就是一种思辨的享受。
罗素、杜威、尼采、哈耶克、昆德拉、拉德布鲁赫、朱苏力、何清涟……这些不同国籍不同时代不同学术领域的人被我们同时引用了。
要想走更远的路,既要马不停蹄地赶路,还要尽量不走弯路。不走弯路就是捷径。
大致说来,每个人大学毕业以后有三条可供选择的路:仕途,商界,学术。削尖脑袋挤进
《无间道2》里倪永孝说的一句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人在河边走,怎能不湿脚?既然湿了脚,何不洗个脚?既然洗了脚,何不洗个澡?既然洗了澡,干脆一顿乱搞。
李宗吾的《厚黑学》可谓是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官场哲学演绎到了极致。脸皮够厚心够黑,你就可以去做官了。
每次考试的分数高得让人爬上去就会缺氧,曾经获得的奖学金如果换成硬币恐怕足以砸死一头年轻力壮的大黄牛。
在很多领域,学术腐败现象根本就不用去找,它会像茅厕里的熏天臭气一样扑鼻而来。
2004年10月,各大网站纷纷刊登了一篇名为《中国的学术界到底有多腐败》的文章
努力不一定有结果,但只有努力才可能有结果。
工作职位所要求的基本专业技能好比是鸟的身体,而专业以外的特长就是鸟的翅膀。鸟无身体自然无法存活,但没有翅膀就无法振翅高飞。对于大学生来说,一方面要做到“术业有专攻”,不断让身体变得强壮结实,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锻炼特长,不断丰满羽翼让自己能够有朝一日展翅高飞。
如果你想抓住满山的麻雀,你就一只也抓不到。
很多老师唯一的本事就是误人子弟
什么课都不逃,跟什么课都逃掉没什么两样。
我想大部分中国的大学生也愿意像哈佛的学生那样“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与真理为友”,填鸭式教学唯一的作用就是扼杀精英
大学之所以为大,就是因为它的包容。
6.读《大学》有感 篇六
这个暑假重新拜读了经典儒家著作《大学》,这本书其实不长,全书宋代儒家大师朱熹统计一共有1753个字。其中分为两个部分,经和传,经有一章共205个字,传10章共1548字。然而就是这不到两千多字的文章中蕴含着巨多的哲理。如今我们随便写一篇文章就是3000字以上,硕士博士论文更是洋洋洒洒就到了几万字,还有些博文、知乎文章却读之无物。“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看来墨不在多,有意则灵呀。
这次读后感重点分享我特别喜欢的句子,也是对我非常有启发的句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刚开始还真把“大学”当成我们的大学,但是这里的“大学”是大学在古代其含义有两种:“博学”之态;与“小学”相对的“大人之学”。古代儿童八岁上小学,主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之类的文化课和基本的礼节。十五岁后可进入大学,开始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两种含义虽有明显的区别之处,但都有“博学”之意。解释过来就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人民,在于达到最高境界的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我自己理解的意思是: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意志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沉静,沉静才能够心神安定,心神安定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大学》里面有很多类似的句子,总是从大到小,从宏观到微观地给我们讲道理,告诉我们我们确实可以做大事,但是我们需要一步一步从小处着手,只有把一件件小事做好了,把基础打牢了,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实现最终目标。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讲的就是这意思。
《大学》其实就是告诉我们怎么做人的一部儒学著作,在其中它特别强调诚信,指出诚信是安身立命之本。“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段话中最后落脚点到了格物致知,但是也在告诉我们“诚”,其实我觉得“诚”也并不是讲的诚意,一个人对别人要诚信,对自己也要诚意。很多人都喜欢自己骗自己,有时候明明知道事实不是他所想的,他却偏偏自己安慰自己。有时候明明想做成一件事情,明明知道做那件事情自己需要付出什么努力,但是由于自己的懒惰恐惧贪婪最终还是没有做,自己忽悠自己。“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事杂;为学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这段话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学者”要“诚”,如果不“诚”,那么就不能做善事,也不可能是善良有善心的。这是在做人方面,做事方面也是一样做学问,学习心得事物,如果不诚心,那么事情最后也是做不好的。现代社会中很多人只注重短期利益,眼光却不放长远,殊不知,不守信约,我们可能有暂时的财利;有了诚信,我们却会获得终生的财富。诚信是安身立命之本,是人生成功的基石。在成长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注重修养诚信的美德,它将会使我们未来的人生和事业受益匪浅。
“大德教化,兼善天下;小德川流,独善其身”。在《大学》中还强调我们要修身,认为做人的要诀就在于把全部的力量用于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古人也说过“兰芳不厌古幽,君子不为名修”、“高于微言,所以修身”、“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苦;君子道玄而修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可见古人对于修身是多么的看重。在《大学》中写道“为天下及国,莫如以德,莫如行义。以德行义,不赏而民劝,不罚而邪止”。治理天下和国家,严峻刑法虽可收敛一时,但却会引起潜在的忧患,不如修养道德,推行仁义,广布德择,凭借德政,推行仁义,则山不可当,水不可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儒家的治国理念﹣﹣推行仁政。其实纵观整个《大学》,它无处不在给我们传递正能量,无论是治理国家还是做人它都告诉我们要仁义,要诚信,要着眼长远,要温和。我认为身处在这个物欲横流、快节奏的社会,我们需要静下心来,读读老祖宗的书,听听他们的话,及时摆正自己的心态,更需要的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时刻唤醒我们心中的善良。人之性好比千里马,因后天气拘物弊,有的变成千里马,有的变成驽马,有的变成病马。我们本性善良,只因物欲所扰,情欲所障,而迷失了自我。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人生的真谛,认识自己,修将自己,明白大道之本,识透生命之源,成就自己。
7.大学生读《局外人》有感 篇七
一、亲密的师生关系
在商品化的社会氛围下, 校园里也日渐弥漫着市侩气的师生关系。扩招使得高校课堂容量越来越大, 教师不熟悉学生的情况非常普遍, 与学生建立密切关系的教师屈指可数。缺少了教师的督促, 自制力不强的学生状况频出。这样的学生往往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最深, 为了入党、评选奖学金或者为了得到高一点的分数, 亦或是不及格变成过关, 等等, 本与相关教师没有太多联系的学生会临时想尽办法接近教师, 更有甚者向当事者行贿, 使得本来简单朴素的师生关系变了味道, 玷污了纯洁的师生情。教授心理学的莫里则不然, 他非常精通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影响。他与学生的关系, 尤其是与自己当年的得意门生, 即《相约星期二》的作者米奇·阿尔博姆非常随意密切, 情同父子, 在学生面前根本没有摆大教授的架子。
首先, 当米奇等新生一入学就发现这位老教授极端地平易近人, 与众不同。他征求Mitch喜欢老师叫自己全名还是昵称。这样的点名方式不但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还让原本新生比较惧怕的师生关系一下转化为朋友关系, 老师的亲切取走了刚刚来到大学陌生环境新生的担忧。在接下来的日子里, 莫里一直称呼米奇“我的朋友”, 并多次与其父子般的促膝畅谈, 莫里通过随意的谈话聊天形式将对学生的教诲从课堂上延伸到生活中, 从健康状态的莫里到病入膏肓的莫里, 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对米奇产生了难以言表的影响。
另外, 他不修边幅, 衣着不讲究, 更让学生喜欢他的原因是这位教授不像其他老师在分数上严苛, 在越战期间, 据说有一年, 莫里给所有的男学生都打了A, 使他们能获得缓役的机会。有了这样的了解, 让米奇这样的学生开始和教授随便起来, 他称呼自己的教授“教练”, 而教授也欣然接受。他与学生同在食堂用餐, 吃东西时爱说话, 还张大嘴笑, 从他满嘴的鸡蛋色拉和沾着蛋黄的牙缝里传出富有激情的思想。是有这一切是的赫赫有名的莫里教授无异于米奇的邻家老爹, 所以, “在我认识他的那段时间里, 我最强烈的两个愿望是:拥抱他和给他一张餐巾纸。” (Mitch P.31自译) 看到这样的师生关系, 读者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学生会努力满足老师的任何要求, 当然, 首先是让老师注意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业成绩。
二、全方位的言传身教
1、与课堂教学密切相关的知识传授。
作为心理学教师, 莫里不但在课堂上给学生传递大量的专业知识, 重要的是他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相联系, 并让学生在大量的书籍中体会课堂知识。莫里学识渊博, 所读书目涉及方方面面, 并给与学生大量书目, 努力开阔学生的视野, 引导学生保持正确健康的心理状态。莫里不仅仅给学生罗列阅读书目, 还时常与学生进行对话式的提问给学生以启发, “He asks me questions about my life, then quotes lines form Erich Fromm, Martin Buber, Erik Erikson.” (Mitch p.24) 他引经据典, 把自己的观点和学生分享, 把学生学业中的不惑之处一一解开, 只有这时, 米奇才认识到莫里不是自己的邻家老爹, 是名符其实的渊博教授。学生对老师的情感和佩服转化成了对知识的渴望, 在老师指明的道路上一路向前。中国的古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几乎所有为师之人都知道, 但是真正将之与实践联系起来的却为数不多, 尤其是在当前人人逐利的商品化社会中。莫里的做法值得我们品味和借鉴。
2、大爱的灌输。
现在流行文化似乎到处都在谈论爱, 但绝大多数都是狭隘意义的爱, 或者说是爱情。流行歌曲、电影、电视剧、小说、杂志、网络等等媒体缺少了爱情的主题似乎就无法维系, 但现实中能够正确对待爱情的年轻人却为数不多, 更不用说对家人的爱, 对朋友的爱, 对陌生人的爱。近年一些流行词汇和社会想象的出现, 如包二奶、小三儿、小四儿、闪婚、闪离、小悦悦事件等等, 折射出现代人扭曲的爱情观和冷漠的人际关系。莫里相信智人Levine的话“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 (Love is the only rational act.'Mitch p.52) , 他认为“没有了爱, 我们便成了折断翅膀的小鸟” (Without love, we are birds with broken wings.) 。他所说的爱即包含博大的普世之爱, 也包括对自己、对家人、朋友的具体的爱。他爱自己, 爱自己的家人, 爱自己的学生和朋友, 也得到了他们的爱, 而且心安理得的享受着他们所给的爱。当他生活不能自理时, 他享受着家人、保姆甚至是学生米奇的服侍, 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 可以重新像个婴儿一样被人呵护。所以他一遍遍告诉米奇: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 如何去接受爱。因为他认为“Love wins.Love always wins” (Mitch p.40“爱会赢。爱永远是胜者。”) 如果每一个老师都能把这种理念传输给学生, 再有学生传遍整个社会, 让世界充满爱将不会只出现在歌曲里。
正如书中所引用的亨利·亚当斯的话:A teacher affects eternity;he can never tell where his influence ends. (Mitch P.79) 教师会带给学生永远的影响, 所以做一位优秀的教师带给学生正面的、积极的影响, 对为社会培养身心全面健康的合格人才是至关重要的。为完成这个使命, 对大学教师的要求非常高。如何做好大学教师, 《相约星期二》里的莫里·施瓦茨就是学习的好榜样。
摘要:《相约星期二》的主人公莫里.施瓦茨是一位身患不治之症的大学教授, 全书以学生记录老师临终教诲的方式介绍了教授的为师之道, 对当今师德话题的研究具有很好地借鉴作用。
关键词:莫里·施瓦茨,大学教师,为师之道
参考文献
[1]Mitch Albom.Tuesdays with Morrie[M].Sphere, 1997.
[2]米奇.阿尔博姆.相约星期二[M].吴洪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
[3]南平.“黑色幽默”初探:一种大难临头时的幽默[J].外国文学研究, 1986 (4) .
8.读《凡.高传》有感 篇八
文森特·凡·高出生在荷兰布拉邦特的格鲁特尊德特。一生中并未获得如同他死后出名的任何荣耀和金钱,在凡·高活着的时候,他是一无所有的,然而死了以后,他却成为了影响世界的非常重要的伟大人物。
在凡·高的作品中,你无法看见其他超现实主义的油画中那种一毫一丝的细致,但是他所表达的心情和思想并不会因为这而有丝毫的减损。在他的作品中经常运用对比色来表现,在他的数幅自画像中我们也不难看见他各个时期的心情。
在《有蓝绿色漩涡背景的自画像》这幅画中,“凡·高把这幅自画像看做是自己神智正常的标志,同时暗示自己要恢复信心。”和后来的《献给高更的自画像》一样,脸上没有笑容,前者的目光坚定,然而背景中的绿色漩涡也表明了画家郁闷的心情:在这样的世界中,怎样才可以不被淹没?后者的目光更为犀利,也显得忧郁,在孔雀绿的背景下,画家的脸极为清晰的展现在面前。两幅画像都可以表现出凡·高当时的内心状态,而那副更为著名的割掉了右耳朵用白色纱布包扎后的自画像,凡·高看起来更为消瘦,不见他标志性的红色毛发。
凡·高最为众人所知的画作大概就是向日葵系列了。给人印象深刻的是画中单单用黄色橙色红色和绿色表现出的那种欣欣向荣的植物。凡·高画了包括复制品在内的大约十二幅《向日葵》,画中的向日葵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和令人震撼的美。十二幅《向日葵》中每一幅都是特别的,无论是何种形态的向日葵都表现出了画家对生命的感悟,表现出了凡·高对生活的激情和信心。于是在凡·高死后,他沉睡的地方尽是金色耀眼的向日葵。他们独一无二,花朵是独一无二的,画家更是独一无二。在未来的世界里,注定不会再出现一个如此疯狂激情的画家。那同时也是凡·高自己比较得意的作品。
《露天咖啡馆》是被众人所爱的另一幅画,在夜空中,你看不见任何的黑色来表现夜,整幅画呈现出比白天更加丰富的色彩,这幅画作于凡·高成熟时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对比色更为明烈,露天咖啡馆在夜空下绽放着动人的金色,透露出它的繁华,也表现出凡·高有些不知所措的心情。
《丝柏》中,深绿色的丝柏和后面天空形似漩涡一般的云朵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起他的《有蓝绿色漩涡背景的自画像》,确实,我相信凡·高此时的心情也是复杂和矛盾的。不仅是天空,连丝柏和下面的草丛都有卷曲纠缠的感觉。当时的凡·高多次发病,他对未来有些恐惧和绝望。丝柏经常出现在凡·高的作品之中,不是很阴郁,但是却可以感受到他的绝望。
在圣雷米精神病院,他与其他病人一样被关在医院里不准外出,他只能从窗口看外面瞬息万变的风景。当时的凡·高为疾病所折磨而心力交瘁,色彩更为平和,不像《向日葵》中的热烈,也不像《丝柏》中的绝望。
《星月夜》中你可以看见天空中奇特的星体和月亮在天空中发出神奇的光彩,也展现出了画家内心丰富的想象,对星空的渴望和对自然的赞美,对于这些美好的事物的体现变成了画布上精彩的夜空。你无法想象画家内心中的夜空竟是这样的完美动人。但是画布前面的黑色丝柏也透出一丝不安。
凡·高的弟弟提奥给他许多支持,金钱上还有精神上的,于是凡·高的天赋得以体现,也留给我们如此众多的杰作。可惜一个人的光与热有时候虽然在生前发光发热,却无法在茫茫宇宙中被人所察觉。一个人的一生也许颇不得志,但是至少要为自己而活,做一个不会后悔的人。相信自己的能力。无论何时,我们都需要对自己的梦想执着的追求,不论如何,不论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都应该执着的追寻,任何的失败都不能阻挡我们追寻的路,我们将为了自己的梦想如同向日葵一样从不绝望。我们也怀着对未来丰富的想象和希望,世界也许并不是那样完美,但是我们的心中自然有和凡·高内心对夜空一样的幻想。这种力量,将支持着我们,直到追到我们的爱。
死后的凡·高安睡的地方种满了向日葵,那些朝着太阳热烈的绽放的花朵,也是凡·高一生的写照。对太阳那样疯狂的追随和狂热的喜爱,正如凡·高对自己心中那片天地的忠诚,并通过他的作品体现。他走在了时代的前面,他的价值,将会在茫茫时间的洗涤中越发清晰的体现出来。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而要做一个如同莲花一般坚定的人。
9.读大学有感 篇九
读《大学》之前,觉得“太阳底下无新事”这一英国谚语言过其实。细读《大学》后,方知此言不虚。毫不夸大地说,区区1750余字至少包含了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和人生哲学等诸多领域的重要道理。从上大学到现在已有16年,到今天才真正通读了一下儒学经典《大学》,读后觉得相见恨晚,有豁然开朗之感。当我们迷茫于该如何做人、行事并希望有所作为时,真该从我们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儒学经典中寻找答案。因此,对我而言,读过《大学》才算真正读过大学。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据称为曾子(即曾参)所作。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二兄弟将它从《礼记》中抽出,独立成篇,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将它与《中庸》、《论语》和《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与“五经”并称,为中国近千年来的儒学经典。《大学》作为“四书”之首,绝不是偶然,它是儒学的入门之作,为人们理解儒学的其它经典奠定了基础。
《大学》开篇就给我们指明了治国安邦学问的宗旨“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即所谓“三纲”。这个很厉害,可以说对我们现代社会仍有指导作用。所谓“明明德”意思是提倡高尚的品德。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治理国家的方略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举,选拔干部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表明,《大 1
学》所提倡的高尚品德对现在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仍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虽然中国古代法家思想也曾被一些统治者,主要是秦始皇所重视,但是真正意义上的依法治国思想主要来源于西方,也的确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同时要知道,以德治国可是中国的先哲首先提出来的。实际上,要想建设和谐社会,法与德必须并行,不可偏废。原因是,法不是万能的,对公民行为的规范范围是有限的,其留下的空白需要德去填补。所谓“亲民”指的是要人弃旧图新。这就更了不起了。在我们大多数人的潜意识里,一谈到儒学,就想到了守旧、保守甚至封建。所谓的“祖宗之法不可变”、“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等等,给人一种守旧的印象。历史上的变法者基本上没有什么好下场,轻者去官流放,重者株连九族。实际上,这只是历代既得利益者有意歪曲儒学,断章取义,以维护自身的既得利益而已。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要忘记,作为儒学经典“四书五经”之首的《大学》开篇就告诉我们要弃旧图新。温家宝总理也曾引用过中国历史上著名改革家王安石的名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要求我们排除一切困难和艰难险阻,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所谓“止于至善”是指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这就与被我们奉为圭臬的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建设共产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使人达到自身发展的最完善境界。这表明,我们先哲关于人的发展的观点比马克思至少早了2000年。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以上三个目标,即“三纲”呢?《大学》紧接着为我们指明了人生进修的阶梯“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是指对世间万物进行分析研究,致知是指得到正确的认知,诚意是指个人的意念要真诚,正心是指端正个人的思想,修身是指修养个人的品行,齐家是指管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治国是指治理好国家,平天下是指使天下太平,实现和谐社会。按照儒家的观点,“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逻辑关系,不可颠倒或错乱。其中,“格、致、诚、正、修”是“内修”,是为了实现“明明德”,即提倡高尚的品德,完全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实现;“齐、治、平”是“外治”,是为了实现“亲民”,即通过弃旧图新来完成家齐、国治和天下平的宏伟事业;而将以上“八目”调整到恰到好处,就能实现“止于至善”。
实际上,“八目”的要求无论对实现我们个人的成功还是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要加强学习研究,掌握知识,即格物致知。只有通过不断学习,研究事物之间的客观规律,才能掌握安身立命、治国平天下的本领。这也与国家提倡的终身学习的观点相契合。而现实的情况是,社会上一部分人错误地认为,自己已经大学甚至研究生毕业了,已经掌握了做人做事的基本知识,足够应付了。殊不知,社会发展一日千里,不加强学习,更新知识,很快就会被
社会所淘汰。
第二、要意念真诚,端正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即诚意正心修身。这在各种思想和价值观交相激荡,特别是物欲横流的当下,这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什么贪污腐败、问题奶粉、地沟油、暴力拆迁和伪造曹操墓等等事件的层出不穷,显然与人们心术不正,道德败坏和急功近利有关。
第三、要成就一番事业,即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讲究的是积极入世,鼓励人们为社会和天下苍生做贡献。我们当胸怀天下,在家庭管理紧紧有条的基础上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当然,人的个性、天赋、能力各异,也不可能要求大家都去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要在我们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积极工作,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切勿得过且过,一生碌碌无为。
《大学》在开篇旗帜鲜明地提出 “三纲八目”后,紧接着花了大量的篇幅展开了系统的论述和说理。时间尽管过去了两千余年,但是其中许多思想历久弥新,对当下中国如何凝聚人心、建设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华的再次崛起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这些思想主要包括:
一是革新思想。上文中已经提到,这是《大学》非常难能可贵之处。正如《大学》引用商汤刻在澡盆上的箴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连商汤都注意到,既然要革新,就必须天天革新,革新了以后还要革新。目前,我国仍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改革就不可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
二是民本思想。《大学》中闪耀着民本思想的光辉,为历代贤君所推崇。例如,“如保赤子”,要像保护婴儿那样保护平民百姓;“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要像尧舜一样对百姓施仁政,否则就会落得像桀纣一样的下场;“得众得国,失众失国”,得到民众的支持才能得到国家,否则将国破人亡。虽然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与现代民主思想尚有一段距离,但是这种思想显然还没有过时,对我们建设中国当代民主政治仍具有借鉴意义。
10.读《大学》有感 篇十
繁忙的学习生活难得在短暂的五一假期得以小小的放松。我把疲惫的心思放空,手指于落了灰的书架上游走,然后落在了那本薄薄的《学记》上。这本一年前陪伴我每个周四清晨的国学经典因课业的繁忙而被我小小地遗忘了,愧疚之情顿时涌上心头,于是我打算用这个下午的时间去重温古仁人的智慧。我庄重地捧着《学记》在椅子上坐下,午后的空气很安静,初夏柔和的光线让我感觉甚是惬意。蚕食桑叶般的纸页摩擦声里,文人墨客的智慧是一股强大的暖流,汇入我疲惫的心房;那字里行间蕴含的“学”与“教”之间关系的真理,触动了身为未来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我内心深处对教育和教学的热忱。
那么接下来我就从一个未来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角度,简单地谈一谈《学记》对我的触动和我对它的理解。
一、教育最根本的道理,在于对老师的尊敬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这两句话读来言简意赅意,阐释的道理也很简单:尊敬老师。但反复地咀嚼这短短两行文字后,我却参悟到了更深刻的道理。于是恍惚间,思想穿透单薄的书页,驻足于千百年前的京城的一隅,白墙黛瓦,古旧青砖,暮色四合之时,云朵被夕阳染成了桃花的色彩,教书先生小小的私塾里,虔心求学的莘莘学子手捧泛黄的书卷古籍在先生的桌案前陆续提问,他们尊重敬仰面前儒雅的老师,渴望更深入地汲取先生渊博的知识学问,只有通过先生不倦的讲解,书卷上晦涩难懂的道理才能得到解答。学生问,老师答;学生迷惑,老师解疑,尊师重道自古便是人们历来所歌颂的,它恒久而古老,却又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无一不把“教师”看做最尊贵的人,因为唯有尊敬老师,才会去相信和学习老师所传之道;唯有相信老师所传之道,一个国家才能重视教育,这个道理在如今科技与经济都飞速发展的21世纪仍然适用,而作为未来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如今虽尚未踏上工作岗位,更应时刻谨记尊重我们的老师,这是教育最根本的道理,唯有尊师,方可推动国家社会的教育向前发展。
二、唯有对症下药,方可助每一个学子向前发展不积极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这句话读来实在难懂,于是我翻阅了文献,详细查询了它的意思,大意是:老师必须明了学者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失误。只有明白了学生的心意,方可补救学生的不足之处。想起上个月音乐教材教法课上学习的教案写作,老师一再强调在教案的写作过程中要时刻记得对我们所教授的对象进行学情的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想象力丰富,但少了几分理解力;五年级的学生可以更好地吸收知识,却染上了青春期孩童的顽皮;而中学生有了更深邃的思想去了解作曲家在音乐里传达的内心所想,却缺了儿童时期最珍贵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只有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身心发育情况进行了分析,我们才能够在教学中对症下药,明白各个年龄段的孩子最缺乏的是什么。我相信我在未来会是一位了解学生的好老师,不会把高中的音乐鉴赏课上得了无生趣,亦不会为调皮捣蛋的顽童而焦头烂额,我会把每一堂音乐课上得妙趣横生,在我所爱的音乐教育岗位上闪闪发光。
三、教育是引导,是勉励,亦是启发
“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也。”
这大概是这个初夏的午后,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也最让我感同身受的一句话了。我回忆起了许多年前的往事,那时我还是个八岁的小姑娘,在二年级班级的角落里认真学习每一节课,用稚嫩的笔迹写满厚厚的练习册,我想要好好学习,渴望学期末鲜红的大贺信。我腼腆又害羞,纵使心里有了正确的答案也不敢在课堂上举手发言,于是当时的班主任就以“上课不积极”为由取消了我参加公开课的资格,她的行为打压了我的热情和信心,让我认为自己的“内向”实在是莫大的缺点。
三年级时我换了一个班主任,满头卷发的语文老师欣赏我的写作能力,她将我的第一篇作文在全班面前朗读,告诉我怎样把句子描写得更加优美,鼓励内向的我用这种无声的方式记录下我的内心所想,于是我便因为写作在年段出了名,20xx年“海峡 冰心”杯征文大赛一等奖的奖状捧在手心里时,我想用一个孩子能表达的最热烈的语言告诉我的老师,我爱她。她理解我的腼腆,又致力于挖掘我的写作潜力。我知道是她的鼓励,引导和启发,让我从内心深处爱上了写作和语文这门学科。我认为她是个非常好的老师,至少在对我语文学习的培养上是这样的,而即将在不久之后走上教育岗位的我,也坚信并且要求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理解学生、善于挖掘学生音乐潜能的音乐教师。
11.读《示儿》有感 篇十一
爱国诗人陆游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热切盼望着收复失地。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告诫自己的儿子:“我本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只是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当大宋军队收复中原的那一天到来时,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的父亲。”
读完这首诗,其他爱国诗词又在耳畔响起,深深地震撼着我: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欣喜;岳飞的《满江红》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情;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中“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壮志;林升的《题临安邸》中“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焦虑……
想着这些爱国诗词,我的脑海中又闪现出一个个光辉的人物形象:苏武牧羊十九载不辱使命,郑成功带领军民浴血奋战收复台湾,王二小将日寇带进八路军的埋伏圈……
这些诗词、人物激励着我们,现在我们要努力学习真本领,将来保卫我们的祖国,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
12.读《文化苦旅》有感 篇十二
一、道士塔
这是一个关于敦煌石窟的罪人———道士王圆箓的故事。
把所有的罪责全部归咎于他, 终究不是那么心安理得。“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在晚清黑暗的统治下, 政府没有能力保存敦煌石窟里那些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 主管官吏所关心的, 只不过是不菲的运费, 或者是取出几件, 在官场上礼尚往来。即使运抵京城, 也在运送的途中或被随意地捆扎糟践, 或被沿途的官员们伸进去的手抢得七零八落。至于看管洞窟的王道士, 更不要指望他懂得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一桶石灰, 一只草刷, 在他“认真”地粉刷后, 唐代的笑容, 宋代的衣冠, 都成了一片“亮堂”的惨白。在惨白的洞窟中, 中座的塑雕显得过分惹眼, 于是几锤下去, “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 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 被王道士堆塑起来的天师和灵官, 像顽童堆的雪人, 总算有个鼻子和手脚, 总算也能稳稳坐住。幸亏王道士在计算了石灰的价钱后“达观”地停了手, 否则敦煌的石窟, 不知又要面临怎样的“灭顶之灾”。
然而愚昧的事情不止于此。几块银元, 一点随身的商品, 几乎等价于“两枚针换一只鸡, 一颗钮扣换一篮青菜”的交易便让外国的探险家们轻松地从王道士手里换走了一车又一车的经卷和雕塑。预先想好的说辞和攻伐都成了多余, 只要说自己是来中国取经的“洋唐僧”, 王道士便会爽快地开门, 恭敬虔诚的中国农民还频频点头、深深鞠躬, 尊称着“司大人讳代诺”、“贝大人讳希和”, 送出一程又一程。在世界的东方, 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我们忍不住想与余秋雨先生一起抗争, 最终却也不免随他一起大哭一场。
不知先生在大哭一场的时候, 是否可曾想起过“穷途之哭”的阮籍。诚然, 我们曾因为那半个世纪的耻辱而积贫积弱, 但如今, 我们已经告别了那个黑暗的时代, 我们已经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文化, 我们已经看到了愿意挺身而出的知识分子, 我们更可以用实力证明, 我们对敦煌文献的研究可以达到世界最高的学术水平!
然而历史的车轮毕竟不会回转。决胜负于城下又如何?坐下来比比学问高低又如何?沙漠里的车队早已远逝, 在一句“我好恨”的呐喊后, 满腔沸腾的热血终究还是化作了老泪纵横。
念及此, 一种历史的沉重感油然而生。作者的豪迈纵然于文字间力透纸背, 对时空的悲怆和兴衰的悯然感却也随之渗透出来。余秋雨先生的文字总是有种意味隽永的魅力。几处对比的运用, 于无声处, 却能起到震撼人心的作用:欧洲探险家们在沙漠里燃起股股炊烟之时, 中国官员的客厅里, 也正茶香缕缕;在瑰丽壮美的敦煌石窟群中, 那几个被王道士粉刷过的洞窟里, 惨白的墙壁和惨白的怪像显得格外刺目。尤其在行文之末, 作者以这样一句看似平静的话语结束了全文———“中国的专家没有太大的激动, 他们默默地离开了会场, 走过王道士的圆寂塔前。”曾经的屈辱随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已经被深埋在了塔下, 然而那些看不见的屈辱, 却要用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奋斗来弥补。且不论那些走过圆寂塔前的专家们是否曾在心中向王道士大声宣告过一代耻辱的终结, 但大音希声, 从他们走过的脚步中, 我们分明听到了, 那种坚定的力量响起在心里的声音。
二、白发苏州
“这是苏州。人间天上无双不二的苏州。中国的苏州。”
面对沧桑了两千五百年的苏州, 不知王蒙先生在抒发感慨的同时, 心中涌动着的是怎样的情怀。是的, 苏州已经太老, 老得一提起他的名字, 便使人联想起斜倚日暮, 静看云卷云舒;老得一说起他的年龄, 便足以让那些庆祝二百周年纪念的后生们瞠目结舌。
入夜, 苏州人穿过2500年的街道, 回到家里, 观看美国和澳大利亚国庆的电视转播。窗外, 古城门藤葛垂垂, 虎丘塔隐入夜空。
苏州在清理河道, 说要变成东方的威尼斯。而这些河道船楫如梭的时候, 威尼斯还是荒原一片。或许观看电视的人们, 心里羡慕着这些国家高度的现代化;但我宁愿相信, 苏州这座中国文化宁谧的后院, 却愿意守护这一方宁静与恬淡, 沉淀下浮躁了千百年的喧嚣。
余秋雨先生在阐述苏州“金陵王气”的缺失时说道:“这里没有森然殿阙, 只有园林。这里摆不开战场, 徒造了几座城门。这里的曲巷通不过堂皇的官轿, 这里的民风不崇拜肃杀的禁令。这里的流水太清, 这里的桃花太艳, 这里的弹唱有点撩人。这里的小食太甜, 这里的女人太俏, 这里的茶馆太多, 这里的书肆太密, 这里的书法过于流丽, 这里的绘画不够苍凉遒劲, 这里的诗歌缺少易水壮士沙哑的喉音。”
我一直将这段文字奉为描写苏州自然以及人文风貌的圭臬, 也着实佩服先生的生花妙笔和洞若观火的观察力。但与先生相比, 我却宁愿将苏州这些独一无二的特点看作它最为珍贵的长处。虽然从未到过苏州, 但脑海中总有一些断断续续的画面, 权当作是我心目中的人间天堂;甚至生怕有朝一日真的“眼见为实”, 便会停下苏州在我心中趋于完美的脚步。古色古香的茶馆里, 檀木的香气随着缕缕的茶香共同袅袅, 斜倚的茶客品一缕齿间荡漾的芬芳, 顿时便有了与夕阳晚照同样醺然的醉意;身着掐牙窄裉旗袍的弹唱女子想必是有着古典精致的面庞, 吴歌吴语的珠圆玉润赋予弹词历久弥新的魅力;撑着油纸伞, 独自彳亍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纵然逢不见一个丁香一般的姑娘, 但两侧高高的墙檐下, 雨珠在墙角笑出的水花, 也必是结着丁香一般的芬芳;更不消说那斜风细雨中的蓑衣、金色河塘畔的垂柳, 使人一想起苏州, 心头便涌起微醺的感觉。真的, 你轻轻地念着这两个字———苏州, 从圆起的唇间飘出的, 也是融融的暖意。
若只用一个字来形容苏州, 我想那应该是“柔”:柔和的斜风细雨, 柔情的江南女子, 柔美的诗词华赋。提起苏州, 总会有才子佳人的传说在人们心中潜滋暗长, 苏州的柔情便在那些青砖石道上悄悄地蔓延了两千五百年。不知是否是历代文人骚客的汇聚而开苏州一代婉约之风的滥觞, 抑或是由于星罗棋布的湖泊、河汊和水网将全部的柔情与沉静注进了这吴侬软语之乡?古老的苏州不语, 只注视着眼前迎来送往的游客, 带着沧桑了千年的微笑。
然而, 柔弱并不是苏州的代名词, 东林党人反对魏忠贤的义举, 苏州全城百姓的抗争, 使整整一部中国史都对苏州人另眼相看。时人盛赞五位普通苏州百姓的义举:“大阉之乱,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四海之大, 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素不闻诗书之训, 激昂大义, 蹈死不顾。”苏州百姓的抗争精神令世人惊叹, 无怪乎张浦发出“凡四方之士, 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斯固百世之遇也”的感慨, 死生之大, 亦能“屈豪杰之流, 扼腕墓道, 发其志士之悲”。但苏州不事张扬, 不慕煊赫。“正当朝野上下齐向京城欢呼谢恩的时候, 苏州人只把五位抗争时被杀的普通市民, 立了墓碑, 葬在虎丘山脚下, 让他们安享山色和夕阳。”山峦依旧, 流水依旧, 唯有“夜深还过女墙”的淮水东边月, 见证着苏州千年的参差与坎坷。
……
我突然有点害怕, 怕哪个门庭突然打开, 涌出来几个人:再是长髯老者, 我会既满意又悲凉;若是时髦青年, 我会既高兴又不无遗憾。
我于是也随着先生迷惘且怅然。坚守着魏晋风骨抑或是老庄之道的苏州, 面对着崭新的浪潮, 是否还能安居于世界的一隅?老冉冉其将至兮, 苏州的古朴是否还能经得起新时代的胎动?但古风余韵已被狭窄成一个江南、一个苏州, 我固然有心一袭青衫布褂而隐居于此, 却终将流于虚妄的结局。余秋雨先生曾警觉而自诘, 何以二十来岁便产生如此暮气的归隐之想?我如今站在先生的回望之处, 却宁愿步先生的后尘, 只为那些曾经“鸡犬之声相闻”的田园与村落, 只为那些已经远去的羽扇纶巾、指点山河, 只为那些醇酒般的茶香、那些吴侬软语的浅斟低唱……
何去何从, 我不知道, 在苏州苍苍的白发里, 我们是否还忍见那些旧貌中隐约的“新颜”?
13.读《大学生的坟》有感 篇十三
牛涛涛
此书写了关于大学几乎成为了大学生坟墓的原因和现象,围绕现如今大学生最缺乏的软实力主题进行分析与描述,主要针对大学生的迷茫与颓废问题。作者用犀利的语言和身边的例子来揭开大学生的“坟”。
书由五大部分组成,前言直接明了的告诉读者此书的目的:切除大学生的两个肿瘤――迷茫与颓废。
第一部分,作者刘兴奇的自述,大致讲述了他站在现在高度的过程,从一个成绩烂到家没有高中上的学生到现在成为一名软实力教育的佼佼者,他所经历和付出的真实例子。从上高中看到父亲的艰辛发奋学习考上大学,再到大学后发现自己的性格情商上的缺失,再度发奋用七年时间给自己来了一次蜕变,手举“软实力”大旗。
第二部分,作者总结了四大类迷茫病毒:学英语、考研、自习与成绩、无商业意识。大学里的普遍现象,随处可见的英语学习,可以说是为了四六级“绞尽脑汁”,好像过不了四六级大学就白念了;什么思想都没有,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考研,“冒着考研的炮火愚蠢地前进”;高考后遗症无休止的钻牛角尖的自习也是大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为了成绩,为了名次,为了奖学金,用“最古老”的学习方式自习,但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捡了成绩丢了人际,在学校是三好学生,在社会是九等公民;大学生缺乏的商业意识,作者用现实的例子和语言直击此问题,讽刺了鄙视赚钱这一思想,但并不是希望大家信奉拜金主义。
第三部分,将大学生的问题细化,一一列出大学生“坟”的组成。例如,没有正确的认识自己而或高估或低估自己、“未断奶的”大学生、和QQ微信永不分离、学生的花钱问题、虽不颓废但无目标无理想像蛆一样活着、盲目地努力而一无是处、懒惰的通病等等原因。
第四部分,作者的日志,大体以自问自答的形式真切的展示了一些大学生需要懂得的道理。
第五部分是对软实力的介绍与解析,并阐明其重要性。
作为一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可否认,这本书过于极端,也许是作者有意为之,可能觉得不极端就不足以引起读者的注意。作者在书中一味的强调软实力――思维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领导能力、分析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性格品质…,但书本知识的学习就像地基一样。我更认为,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关系应是斜杠关系,两者并不矛盾。该书列举了很多由于软实力缺失所导致的严重后果,但现实社会中,硬实力缺失的人群比软实力缺失的人群多得多。虽然该书论述极端,但真的也说明了一种大学趋势,现在的大学生真的迷茫与颓废。现在想想,不仅仅是大学生,就连很多参加工作的人也迷茫,在这样的社会时代大背景下,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们的信仰、追求是什么?也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想想,真正的把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写出来贴到床头,那我相信,我们的精神世界会有灵魂之柱,我们的意识行为会有动力源泉。
每一个人都有圈子,圈子里的高度决定着人的高度,就像作者所说:“不要用你的逻辑来理解我的逻辑,你的逻辑是你不行,所以你不做,而我的逻辑是我不行,我才做”,逻辑思维不一样的人所看到的、所做的都不在一个层面的。我也希望我们的圈子不断的提高高度,用不同流俗的道德品质浇筑灵魂,用把握未来的前沿观点引领前行。
书目介绍
本应是教育的.神圣殿堂,现在却充满了颓废、堕落和迷茫;本应是热血沸腾、激情燃烧的青春圣地,却成了思想、精神、信仰、竞争力的火葬场。
大学生身上有两个肿瘤:一个是迷茫,一个是颓废;前者是良性的,后者是恶性的。
作者:“这本书不是写给幼稚和八卦的人看的,所以里面没有很多精美的图片和太多的心情日记;这本书也不是写给颓废的人看的,因为颓废的人是不会看书的;这本书主要是写给那些上进但可能有点迷茫或者其他问题的人看的,是写给那些一直在为改变命运而奋斗的人看的,因为他们就是我的同类,我爱他们!”
作者介绍
刘兴奇,华中科技大学硕士,曾就职于中联重科、新东方等企业。起在全国高校举办目标解析讲座和软实力演讲1000多场,被称为中国目标解析第一人,首次提出“个人软实力”的教育概念。创办中国第一家针对个人的软实力教育企业,现任软实力教育集团总裁。
评委点评
1.牛老师的读后感首先分述了此书的主要内容,最后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阐述此书的优缺点,表达了自己对信仰和追求的思考,通篇文字紧扣主题,条理清晰,很棒!
――评分:4.8分
2. 这篇读后感首先全面地介绍了《大学生的坟》全书的内容,有重点有条理地概括了本书精要,对于其他读者来说,是很好的书目介绍。牛老师又从自身体验出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强调了提升精神境界才是解决当今大学生各种问题的根本方法,非常值得大家深入思考。
――评分:4.3分
3. 开篇总结主旨并点明在本书作者眼中的“坟”到底是什么,分析作者的用意。之后把本书分五个部分较为详细的阐明本书的内容(此部分介绍过长,应适量缩减,把感悟部分作为重点),最后通过对全书的把握并结合自身的经验,提出与本书作者不同的观点,认为硬实力和软实力都是必要的,二者是相辅相成,而串联起他们的核心就是人的精神信仰,这才是我们不断提高的动力源泉。
――评分:4.1分
14.读吴军《大学之路》有感 篇十四
网络微信上,其实有好几篇很不错的《大学之路》总结了。我只是从一个普通妈妈的角度说点读后感。
吴军博士的这本书的确担当得起– 内容详实,文笔流畅,角度独特。
他重点在介绍北美和英国的大名校起源思想,背景,培养人才的宗旨,本科硕士和博士间的求学和招生区别,华人如何突破招生歧视,以及几大名校各自的特点。
我个人印象最深的在三个方面。
第一:吴军博士本人一波三折的受教育过程。
他在清华本科毕业,因为成绩不在top 2, 没有直接进计算机的硕士,“只能”先工作了两年,然后去了和本科关系不是那么大的电子工程读硕士,却无心插柳地找到了真正的爱好自然语言处理。在清华工作几年,坚定了要在语音识别系统当顶尖人物的想法,于是去美国读博士,并且从一而终,没有像很多人是为了生计而读,到景气的年头马上不读。
读博期间有了不小的研究成果,得意之际却遭遇第一次答辩未过,同时也错过了IT的黄金时代,工作从随找找变成要等等,却也因此沉下心来,奋发钻研,找到了搜寻界的一个超级算法,提高效率千倍,也成就了非常出色的博士论文。最终答辩通过的同时,突破Google面试的千人斩(千人申请中被录取)。
和许多IT界的老大相比,他的求学经历是比较长的,算是很耐得住寂寞。就像他自己说的,跑马拉松,一开头总是人山人海,到中途的时候少很多,到终点没多少,所以关键不在你开头跑多快,而是能否一直跑。
我很同意这个观点。但是觉得还需要指出的是,马拉松也有不同的举办地点,如果说大学只是一个开始(而不是很多学生眼中的结束),那么清华就是一个高端的出发点。不管你后面怎么折腾吧,至少比从一个山旮旯里出发要便利很多。
能够去一个质量高的大学读本科,开阔眼界,培养素质,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对将来你能跑多久,是有重大影响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种很正常的社会常态。
第二:怎么能从根本上改变一点华裔在名校录取上遭遇的歧视。
吴军博士认为,华裔孩子,想要去上名校的,基本都有很过硬的成绩,而且是全面开花。但是,有没有必要大家都去上竞赛提高班呢?到最后,如果要在国家级的竞赛中取得好成绩,需要花大量海量的时间做题,在common core成绩已经很好的前提下,剩下的时间,到底如何分配更加有特色对社会更有帮助?
我也深有同感,哈佛真的需要那么多进入到奥数奥物奥化啥等级的人吗?未必的。如果人家不觉得有这个需求,干嘛要录取你。
这些大学,除了那些乌糟糟的裙带子弟,最终主要培养的是有社会责任感有奉献精神的领军人物,以及,要爱,就请深爱– 你真正的热情在哪里,不需要开那么多花,能十几年坚持做一件,做到最好,当然也不一定行,但感觉比一窝蜂去到处参加培训班考试比赛要实城点。(超级牛娃及其爹妈请自动忽略。)
还有一个被华裔超级忽视的地方– 捐款!管你喜欢不喜欢,这就是一个文化风气,私立小学中学大学靠啥过日子?不就是要大家伙爽快点掏钱嘛!光指望去享受教育,不想财力支持,学校怎么开课?土豪们有的是钱买酒庄,买品牌,如果真要为下一代着想,捐款给那些个大名校才是正理。
不要以为这是势利是铜臭,其实也是很正常的社会常态,双向的支持而已。
其实北美的小孩子从小就接受这样的教育,学校经常有各种捐助活动,捐钱捐物,帮助less fortunate people, 所以有时候会觉得这些孩子有点“傻气”,我已经不止听到一个孩子说,如果中了彩票,首先要捐钱给慈善机构去帮助人。
将来华裔在各方面少受歧视,多收尊敬,估计还真就要靠这些有些“傻气”的孩子呢。
第三:第一流大学办学宗旨到底是啥
这个当然是每个大学都有特色的。但是用哈佛最光辉的校长/教育家艾略特的话来高度总结一下,是很有代表性的。他说– “我们要培养实干家和能做出成就的人,他们成功的事业生涯可以大大增进公共福祉。我们不要世界的旁观者,生活的观众或对他人的劳动十分挑剔的批评家。”
为社会服务,为人类造福,不要旁观冷漠,要积极投入参与,Serve the bigger Purpose, 这是最好几所大学都追求的境界。
比方说,花了那么多努力,去了哈佛,将来孩子就是去做个历史老师,估计会有很多亚裔家长觉得不值得。但是人家要的也的确是各个行业的领袖和影响者,不是单单几个热门专业去赚大钱。
而且不管你学啥,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criticalthinking),严密的逻辑头脑,都是基础。
所以前面说的有些“傻气”的孩子,当然不是真傻,而是的确有颗大心,能够自主建立目标,不是为了爹妈钱光环读书,最终是希望能给人类生活带去正面的影响。同时他们又必须是头脑刷刷清,能够读好书的学生。要达到这些标准,是够艰难的。
咱家小宝还小,还处在常常似懂非懂稀里糊涂的阶段。当妈的当然希望她最终是在通才(wellrounded)的基础上再有特别出色的地方,那是最理想的。但是不管能否实现,有一点是从小就灌输,那就是将来,你的人生不要局限在个人的一点点喜怒哀乐里面,聪明才智是要为了大众服务的,给世界带去积极的改变。而改变世界,永远从改变自己开始。
能带着这样的想法成长,完善自己,最好的大学也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个车站,无限的未来还在将来。
15.读《老人与海》有感 篇十五
半个世纪前,海明威《老人与海》行世,随即轰动文坛。一种人的孤独感和“硬汉”精神被视为这一作品的基本主题。本文试对此名作作重新解读。在这里我们看到,所谓孤独感、“硬汉”精神等,其实是从属于某些更深层、更背后的东西的,那生命意义的永恒冲动,那生的使命,那死的必然,那个体间的调和与不可调和,那存在本质上的悖缪性,以及最后某种神圣东西的存在,这些才是真正基本的。
文学是什么?那就是叙写生命的故事,显示这故事背后自在的人性和神性。一个作品一经诞生,若它足够成功,就将作为一项文化事件、一种精神事实而存在,在人类里获致其持久的生命。人们目睹它,感受它,解读它,以自身一种同质的生命主体去感悟作品中的生命事象。现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展现在我们眼前,这是怎样一个原始的渔猎故事?这故事怎样一成不变而成了一切人类之永恒际遇和生命的写照?我们试翻开这故事,循着生命自己的路径看去。
一
墨西哥湾川流不息地行进,沉静而雄浑。“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作者海明威是这样评价他的作品《老人与海》的。书中的老渔夫不是最后的胜利者,因为尽管开始时他战胜了大马林鱼,但最终大马林鱼还是让鲨鱼吃了,他只带着鱼骨上岸,可是他始终没有向大海、向大马林鱼、向鲨鱼妥协,在八十四天的连续出海而徒手空归后,他的意念就此倒下了吗?不,是第八十五回信念和希望的升起。他其实是一个敢于挑战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气和信心的胜利者。
他以一双海般湛蓝而深邃的眼睛,炯视前方,永远胜利,这是常新的精神,不败的意志,然而,这又是怎样一个酸楚的躯身。它憔悴、瘦削,深刻的皱纹印划在它后脖与肩背,双手苍凉而衰老。
这个老人沉醉在最后的欢喜和骄傲里:“I think the great DiMaggio would be ground of me today.”是啊,伟大的迪马吉奥必将为他而骄傲的。潘多拉的大匣子里飞出了各种灾难,并迅速散播到大地,但是,匣子底还深藏着一件美好的东西———希望。正是这希望让老人勇敢地应对厄运。“...man is not made for defeat.”“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躯体可以被摧毁、被消灭,但是精神将永远健在。这就是《老人与海》想揭示的哲理。不可否认,只要是人就都会有缺陷。当一个人承认了这个缺陷并努力去战胜它而不是去屈从它的时候,无论最后是捕到一条完整的马林鱼还是一副空骨架,这都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已在那追捕马林鱼的过程中充分地体现了。曾经为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过、奋斗过,难道他不是一个胜利者吗?老渔夫就是敢于挑战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气和信心的胜利者。从世俗胜利观的角度看,老渔夫不是最后的胜利者,因为尽管开始他战胜了大马林鱼,但是最终大马林鱼还是让鲨鱼吃了,他只是带着大马林鱼的白骨架子回到了岸上,也就是说,鲨鱼才是胜利者。可是,在理想主义者眼里,老渔夫就是胜利者,因为他始终没有向大海,没有向大马林鱼,更没有向鲨鱼妥协和投降。就如音乐大师贝多芬所说:“我可以被摧毁,但我不能被征服。”
二
人性是强悍的,人类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因为有了老渔夫这样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战,超越它们,这个限度才一次次扩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战摆在了人类面前。在这个意义上,老渔夫桑地亚哥这样的英雄,不管他们挑战限度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值得我们永远敬重的。因为,他带给我们的是人类最为高贵的自信。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长、艰难,而且充满坎坷,但只要勇敢顽强地以一颗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战,他将永远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
桑地亚哥是个可怜的老头。海明威以自己精炼的语言塑造了这个形象,可以说,海明威并没有给予老人成功,却赋予老人在压力下优雅而坚韧的形象。
这个身体里留有几百块弹片的硬汉作家,恰当地写出了生命的强度,告诉我们怎么去面对生、老、病、死,告诉我们心该有多宽。老人是孤独的,他是在理想的道路上前行的旅人,但他又是不孤独的,因为他的意志是那样的坚强。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长、艰难,而且充满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顽强地以一颗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战,就将永远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所有的困难其实都只是暂时的,只不过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只要不轻言放弃总有一天会成功。困难是一时的,成功与失败只在一瞬间,就看你是否勇于挑战。只要不服输,就永远没有人能击败你。一个真正的强者,只能被摧毁而不能被击败,但其精神永远不会摧毁。
16.读《剖尸》有感 篇十六
大多数人在还没踏进医学院的门槛之前,都是怀着战战兢兢的心情,作者也不例外,她知道自己怕死人、怕尸体,然而她却不肯轻易放弃成为医生的梦想,这一点令我十分佩服。
踏进法医这个充满神秘及刺激的行业,整天看着一具具待解剖的尸体,再加上寂然无声的房间里不是弥漫着强烈的福尔马林的气味,就是难闻的血腥味。在这种环境下难免会在人们的脑海中形成幻影,就如作者在书中令人毛发倒竖的描写:“那些恐怖电影中从坟墓跳出来的僵尸,苍白的脸孔中流出一滴滴献血,伸出那丑陋无比的双手……”我读着读着,浑身不禁唰地布满了鸡皮疙瘩。
初次踏入太平间的作者为我们描绘了每一个细枝末节。在作者的刀下,她拼凑出死亡的最初面貌。我在看书的时候,不时会被其中的细节给惊吓到,僵硬的脸庞、泛黄的皮肤、紧闭的眼睛、如蜡烛的尸体……读这个故事的时候确实令人毛骨悚然,而我们是否想过,这或许是最不血腥的,却是让医生最为心酸的人生经历。
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中,哪怕只经历一次生死,就已经惊心动魄,足够写成一本长篇小说。然而医生这个职业,却每天活在死人的世界里,用双手剖开一具具千奇百怪的尸体。久而久之,身上散发的不再是清香扑鼻的香水味,而是浓烈的福尔马林的味道。
我们也许有这种体会,当全世界的人都回避腐臭的尸体时,医生却没有回避。像作者这样的医生仍然在尽职地做着别人不想做的事,就因为这样,医生们在我心中就像伟大的国民英雄。因为只有他们才会有如此宽广的胸怀;只有他们才会不顾一切地剖开尸体;只有他们才有足够的胆量承担做医生的职责,实在可称为天下第一英雄。
这短文不仅纪念千千万万死去的亡魂,也让我体会到了医生的伟大精神,真是一部法医的传奇啊!我崇拜作者,这些她亲身经历而令人触动的案子对我的人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让我领悟到凡事都需要勇气及胆量。
勇敢并非不害怕,而是心怀恐惧仍不顾一切地面对困难。我一定会勇于跨越障碍,也会时时刻刻想起曾鼓舞我的《剖尸》。
17.学生读青铜葵花有感 篇十七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这本书叫《青铜葵花》,这本书给我很大的印象。这本书主要写了,这是一个男孩与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铜,女孩叫葵花。一个特别的机缘,让城市女孩葵花和男孩青铜成了兄妹相称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12岁那年,命令将那女孩找回她的城市,男孩青铜从此常常遥望芦荡的尽头,遥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我最喜欢第一章小木船,这一章主要讲,雨季已经结束,七岁女孩葵花正在晒着太阳,天空正像清澈见底的小溪,哗啦啦漫于天空,葵花看见一个在放牛的人,她走到面前一看原来是个哑巴,突然他骑牛背上,疯狂的奔向田野,草丛。
突然,走了。葵花最喜欢大河边,葵花正在玩水,突然看见了,上次那个骑牛的小男孩,他想过去打招呼。葵花知道他是一个哑巴,可是这是河边呀!他总知道用个数值在你把上写他的名字吧。葵花走到他面前说:“你好,我是葵花,你叫什么名字”,他用手指了指他的嘴巴,我说道。我知你是哑巴,你可以用树枝在泥巴上写,男孩点了点头,他找来一树枝在泥巴上写,青铜,她说道,你叫青铜,我们成为好朋友吧,他在你把上说:“好的”。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这本书里面有着丰富的只是,快点还买着看吧!
18.读《大学》有感 篇十八
一直以为,作为儒家四部经典之一的《大学》是深奥的,非一般人所能领悟,所以一直未曾染指。若不是这次在寒假中拾起这本书,短时间内也不会去阅读的。不过,学了《大学》,还是有一些浅薄的感悟的。
《大学》原本是名列五经的《礼记》中第四十二篇,宋朝的程氏兄弟把它抽出来单列,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至于《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
《大学》是四书五经当中最短的一篇,大学虽然短,但却讲出了一个人由凡转圣的途径,若人能够依照大学的教诲,进修德行、钻研学问就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一生受益无穷。退可善其身,进可报天下。
《大学》中“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几千年来影响经久不衰。就如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与精神象征,校长要想管理好一所学校,首先也要从“正心、修身”开始,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思想素养,内外兼修,努力做到“九正”,即“正心、正行、正言、正身、正德、正听、正视、正事、正思”,聚和谐之力,养浩然之气,方有可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有所建树,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完善自己的教育历程。
在如今的社会中,任何一个机关、单位、企业,都是一个盛百态的“大缸”,做“大人”,并不是指“为官者”,也不是“年纪大、资历老”,而是做“圣人”、“贤人”。南怀瑾认为,“凡是有志于学,内养的功夫和外用的知识,皆能达到某一个水准,称之为大人”,引申开来心胸博大的人,能不断自律,提高道德修养,不断学习,提高知识水平,才是“大人”。
在当今的社会,有很多的公务员在办公室过着悠闲的生活,读报上网,睡觉吃饭成了他们唯一所做之事,这也是人对自我要求的一种体现。人要学会自律上进,只有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在未来中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19.读《城市的印象》有感 篇十九
如何去建立一种印象?环境印象是观察者与他的环境之间两向过程的产物。作为物质环境的控制者, 城市规划人员起初感兴趣的是产生环境印象的外部因素。不同的环境或支持或排斥印象的形成。在这时, 团体印象帮助城市规划者解决了这个问题, 有利于他们去创造一种供公共使用的环境。
环境印象可分为三方面:识别、结构和意义。针对这三方面, 可能识别和结构相对比较直观, 而意义就不那么能说的清楚了。对于识别和结构, 那就是既有实际意义又充分现实, 可以使人在环境中自由行走。
当识别和结构在一个人的心中形成心理印象时, 将其称为“可印象性”。但这种可印象性不是一层不变的, 他是可以接受新的感觉输入而不影响他的基本印象。
印象主要由道路、边沿、标志、结点、区域组成。
道路:沿着他移动, 联系其他要素的方式。特殊的道路可能成为大量道路中的特征, 而习惯性的路程则是具有最强的影响。集中沿街的活动和专门用途会对观察者思想产生显著特征。有特点的空间能加强特定道路的印象。建筑立面、边缘作用的道路有惊喜之感, 不应缺乏特征容易混淆。特征要有连续性, 一条道路变成了两条都比较重要的道路会造成混乱方向性。通过梯度变化产生。终点起点明确, 用标志判断与终点的距离, 用来定位。有方向性不一定是笔直的, 这种曲线让人感到不可捉摸。为有特征的机构提供场地或者变化道路和环境不应隔绝, 从一地步行到另一地高速公路和地铁都是与外界世界的分离, 如何将其结合, 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问题。单项限制因为其不可逆而造成心理障碍。
边沿:非道路的线性要素, 面的边界, 如河岸、路堑、围墙、道路。
区域:观察者心理上所能进入的城市较大面积, 并且本身具有某些共同特征, 可以内部认识。一般从内部观察, 外部作为标志。波士顿道路混乱, 但是每一部分都不同, 给人方位感。分区是按族裔阶级分的, 形体差别不明显。主题的连续性决定了区域的形体特征, 包括各种各样的构成因素, 如:纹理、空间、形式、细节、标记、建筑类型和用途、活动、居民、修缮程度、地形。波士顿立面的类似——材料式样装饰色彩轮廓尤其是窗的配合, 使主要区域有同一性的基本因素。一个强烈的印象需要适当的提示。社会内涵对区域的建立有重要的作用。区域的阶级联想。但许多地区都过分注重此区域构成成分, 但特色还没有形成。一些较强的边沿影响了一个区域向另一个区域的过渡, 因而可能加强了这种无组织的形象。有较强的核心, 向外辐射, 有梯度变化的方式比较常见。
结点:进入城市的战略点, 交叉口。某些特征的集中, 中心和缩影——核, 如十字路口、广场、中心区, 因为人们必须在这里做选择, 所以集中注意力, 比平时更清楚的感觉周围的环境。德国的火车站是个很有意思的地方, 是结点、中心交通枢纽、商业中心, 有些功能并不重要, 但是外形容易区分, 也有鲜明形象。最成功的结点应是既能以某种方式显得稀有和突出, 而且也能加强周围环境的特色。结点也像区域一样, 有内向和外向的。内向的只有朝向和背离两个基本方向, 之后又找到了这种简单的方向感。外向的可以解释总的方向, 与周围的联系。可以用意大利有名的结点——威尼斯圣马可广场来总结这些特性。这一广场既丰富多彩又复杂多变。他与整个城市的特征, 与和他直接联结的狭窄蜿蜒的空间都形成鲜明的对比。但他又和城市的主要特色——大运河紧密联系。形状有方位感, 人们一进入其中便可以明了。内部构成了两个不同的空间并有许多古迹 (总督府、图书馆、钟楼、主教堂穹顶) , 人们感到与他的关系很清楚, 也很精确的了解自己的方位, 一切似乎都十分自然。这个空间是这样的突出, 以至于从未到过威尼斯的人也能从照片中获得难忘的印象。
标志:只能从外部参考观察的外部参考点。对其向导性要求增加, 因此连续性的需求小于特殊性需求。空间的突出使一些构成因素成为标志, 标志物在各个方向都能被看见, 或是与相邻成分形成方向上的对比, 如前后相错高度变化。偶尔有些建筑意义重要, 但是故意用不醒目的外形进行突出。波士顿议院的金穹顶视觉形象统一, 给人节奏感。佛罗伦萨圆顶大教堂是最好的城市远距离标志。
一个熟悉的过程, 是从区域, 到道路, 到小标志, 构成要素的互相影响, 各种要素形成一个复合, 许多时候造成心理距离的遥远。
印象深刻的景观应该是可见的, 连贯的, 清晰的。允许市民以各自的意义和联系去体验, 从而他就成为引人瞩目的、明确真实的信息。自然的力量在城市中被冲淡了, 一个特定基地的特点应该是原有地理特点与人类希望和努力的产物。天然的因素随着城市的扩展变得更基本, 这也应该是这个城市最与众不同的东西。现代的高速公路是一个在广阔视野内掌握地形结构的最佳视点。良好的印象性可以使他们很迅速地熟悉环境而不用靠长期体验。当技术和功能的改变引起城市环境本身急剧变化时, 常常扰乱了市民的感情, 瓦解他们的感觉印象。所以, 这里所探讨的设计技巧对维持视觉结构和连续性起很大的作用, 即使是在发生巨大的改变时, 一些标志和结构可以保存下来, 具有区域特点的主要单元可以带入到新的构成中去, 道路也要尽量的加以利用或暂时维持下去。
如何构建一个印象深刻的城市, 首先静态的分级系统, 三地区一层, 再次统治地位的元素的分法, 最后序列的网络。这些是可以被打乱的, 像爵士乐一般, 而不是古典音乐, 要多重高潮。在设计过程中, 巴黎形体环境的稳定, 巴黎人具有的共同回忆是使他们联系起来和互相交往的潜在力量。我们有了更多组织环境的方式, 反而失去了生动二字。讲的是印象, 所以主观感受很重要。
20.读《论语》有感 篇二十
透过这本书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发现,孔子一直强调孝和礼,那么何为孝,何为礼?我们又应该如何去孝,如何有礼?
在春秋时期,社会十分注重孝,问孝者也很多,而孔子对前来问孝者的回答也各不相同,面对子游的询问,孔子的回答是:“不敬,何以别乎?”从这句话中足以见得要从心底去尽孝才算孝。而面对子夏的询问时,孔子则回答:“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从这句话中,我们更可以看出,对于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供给,更重要的是对父母长辈的尊重,否则同犬马有什么区别呢?
孝是诸礼之本,在今天的社会也是如此,而今,不乏一些虐待老人,空巢老人的现象。中国是礼仪之邦,是泱泱大国,却连最基本的孝道都无法诠释,因此我们更应该向孔子说过的“事父母,能竭其力”那样,竭尽自己的全力去尽孝,对待父母和颜悦色,才能将“孝”字完整的诠释。
无礼不成方圆,上到君臣之礼,大夫之礼,下到师生之礼父子之礼,在论语中都有提及。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又曰:“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在春秋时期,“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也指礼节、仪式。只有在社会交往中注重礼节,按照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不做无礼无道德的事,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社会才会和谐。
礼、忠、孝、信、义,都是蕴含着传承了千年的古老文化。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有责任将它传承下去,让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大学生读《局外人》有感】推荐阅读:
读《大学之理念》有感10-13
我读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有感大学生09-30
学生读故乡有感700字06-23
读《当代小学生》有感08-09
读《与学生家长“过招”》有感09-16
五年级学生读《青铜葵花》有感08-26
中学生读艾青诗选有感09-09
小学生暑假读论语有感11-07
小学作文 读《小学生之友》有感07-31
四年级学生读《我不想不想长大》有感06-19